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怎么办?

2024-06-20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怎么办?(精选4篇)

1.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怎么办? 篇一

相信大家对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不会太过于陌生吧,我们一旦出现了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症状,那么不但会给我们带来疼痛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行动,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多一些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知识才行,下文我们介绍一下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方法。

(一)诊断依据

1.有明显外伤史。

2.膝关节肿胀、疼痛,被动伸屈时疼痛加剧,关节松弛而不稳定,活动受限,抽屈试验阳性。

3.X线摄片检查可发现骨片撕脱骨折。

4.膝关节造影及关节镜检查可协助诊断。

(二)证候分类

1.中医证候分类:

(1)筋断筋伤:伤后膝关节肿胀严重,剧烈疼痛,皮下瘀斑,膝关节松弛,屈伸障碍。舌暗瘀斑,脉弦或涩。

(2)筋脉失养:伤后迁延,肿胀未消,钝痛酸痛,喜揉喜按,肌肉萎缩,膝软无力,上下台阶有错落感。舌淡少苔,脉细。

(3)湿阻笳络:伤后日久,反复肿胀,时轻时重,重坠胀痛,屈伸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或滑。

2.病理分类:

(1)前十字韧带损伤:有过伸暴力或强力外展外旋小腿病史,多合并内侧副韧带或半月板撕裂,膝部肿痛,关节内积血,前抽屉试验阳性。

(2)后十字韧带损伤:有暴力自前方打击胫骨上端病史,可合并前十字韧带的部分损伤,膝部肿痛,关节内积血,后抽屉试验阳性。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症状,那就是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我们知道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去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上文详细介绍了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方法。

2.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怎么办?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的制作

取12侧(左、右各6侧)无病损成人男性新鲜尸体的上肢标本(第3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所有标本均无软组织,肘关节活动均在正常范围内。将上述标本在距肘关节近端20 cm处截断肱骨,同时将手于腕关节离断,然后将上肢的皮肤、皮下组织及肱骨上的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肱肌以及前臂上的伸肌群、屈肌群、旋前旋后肌和血管神经等组织剔除干净,注意保护内外上髁及尺桡骨近端周围韧带附着处组织,并保持关节囊和前臂骨间膜的完整,制成骨-韧带标本。尺骨远端髓腔打通后在截面中点插入指示针,作为实验时读取肘关节外翻角度的标志[1]。

1.2 标本分组

12侧骨-韧带标本按操作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个标本,按特定序列切断其骨与软组织结构。1组:完整肘关节→RH切除→RH切除+MCL切断→MCL重建;2组:完整肘关节→MCL切断→MCL切断+RH切除→MCL重建。按此顺序得5组实验结果:(1)完整肘关节组(n=12);(2)RH切除+MCL完整组(n=6);(3)MCL切断+RH完整组(n=6);(4)RH切除+MCL切断组(n=12);(5)MCL重建组(n=12)。

1.3 肘关节外翻松弛度的测试

将肘关节标本肱骨干用2枚螺钉固定于肘关节角度测量仪固定器上,肱骨干平行于地面且内外髁连线平行于固定页,肘关节旋转中心即内外髁中心连线的前下方45~50°位置[2]于固定页与移动页交界线上,尺桡骨远端之间用一螺钉固定。各组标本均需测量完整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0、30、60、90及120°)测试位时无外力作用下的肱尺关节外翻角(提携角)作为自身对照。然后,按照标本分组在不同屈曲角度测试位用施加2.0 Nm外翻力矩(在尺骨远端距肘关节20 cm处垂直悬吊1 kg的砝码)时测得的肱尺关节外翻角减去以上提携角,即为肘关节外翻松弛度[3]。

1.4 统计学方法

测量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肘外翻松弛度作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1.5 临床资料

本组共9例,均是外伤引起的严重闭合性肘关节后脱位,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21~58岁,平均39岁。9例患者均于急诊闭合复位,并于5日内行手术探查,X线检查未见骨折,术前体检肘关节内侧均有肿胀和压痛,肘外翻应力试验30°阳性。

2 结果

在2 Nm的外翻力矩作用下,当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时,完整肘关节外翻松弛度最小,外翻稳定性较好,MCL处于紧张状态,肱尺关节无脱位及半脱位;MCL切断组肘关节外翻稳定性变差,肘关节无明显脱位,但外翻松弛度明显大于完整肘关节组(P<0.05),对肘关节外翻稳定性的影响大于单独RH切除组;RH切除组肘关节外翻松弛度稍增大,由于MCL的作用,RH的切除对肘关节外翻稳定性的影响不大,肱尺关节无脱位及半脱位;RH切除+MCL切断组外翻稳定性最差,在0~90°时,外翻角明显增大,肘关节出现半脱位甚至脱位。其外翻松弛度均大于以上3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建MCL组,用掌长肌腱重建MCL,肘关节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肱尺关节无脱位,肘关节的外翻松弛度减小(见附表)。

注:与完整肘关节组比较,P<0.05,与MCL切断+RH切除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肘关节的外翻稳定性由肘关节外翻松弛度来评价。关节松弛度是关节在极限以内的力或扭矩作用下的活动量或旋转度[4]。生物力学实验表明,对抗肘外翻的第一重要结构是尺侧副韧带,其次才是桡骨头的外侧支撑作用[5]。实验也证实,单纯尺侧副韧带切断时肘关节外翻松弛度明显大于完整肘关节组,且对肘关节外翻稳定性的影响要大于单纯桡骨头切除,提示肘关节外翻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尺侧副韧带,桡骨头在当尺侧副韧带损伤的情况下才起主要作用。桡骨头提供20%~30%的外翻稳定性,在切除后尺侧副韧带遭受的应力增加,但只要不超过韧带抗张强度,肘关节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5]。因此,肘关节外翻稳定主要由骨性结构和尺侧副韧带来维持,肘关节内侧前臂肌群起协同作用[6]。

MALONEY等[7]研究认为,内侧副韧带前束是肘关节韧带中最坚韧的,平均负荷达到260N;从肘关节伸直到屈曲60°的过程中呈紧张状态,屈曲超过60°,在抗外翻应力方面前后束共同起作用。杨运平等[8]认为,当肘关节屈曲大于90°时,前束紧张度逐渐下降,抗外翻能力亦减弱;后束在肘关节屈曲大于90°时方呈紧张状态。斜束因起止均在尺骨上,故认为其对肘关节的稳定不起作用。本研究对12例正常成人尸体肘关节标本进行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在肘关节屈曲全过程中在抗外翻应力方面均起主要作用,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是维持肘关节内侧稳定性的主要结构。

对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例,早期做出正确诊断的关键在于提高对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认识。患肘内侧肿胀、淤斑及压痛明显,肘外翻应力试验30°阳性,双侧肘内翻应力位X线片显示患肘内侧间隙增宽,即可诊断肘内侧副韧带损伤。关于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目前国内外存在争议。AZAR等[9]报告91例不伴骨折的肘关节急性脱位患者,经手术证实均存在该韧带损伤并行手术修复,取得了较好效果。本组9例肘关节脱位均予以急诊复位,并于5 d内行手术修复前束,术后石膏托将肘关节固定于屈曲60°位3周。所有病例经随访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对诊断明确的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笔者认为均应尽早手术治疗以稳定肘关节,防止肘关节内侧不稳定的发生。

单纯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稳定性影响较小,桡骨头切除同时切断尺侧副韧带时肘关节显著不稳定和脱位,外翻稳定性在各实验组中最差[10]。桡骨头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是否将其切除一直存在争议[11]。目前,多主张复位内固定以尽量维持桡骨头完整性及其生理功能,对于不能复位内固定的单纯桡骨头骨折,行头切除可改善前臂的旋转和肘关节的伸屈功能及减轻肘部疼痛,而且对肘关节的稳定性影响较小。但也有学者报道,桡骨头切除后存在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肘关节外翻不稳定、桡骨向近端移位及下尺桡关节脱位引起的腕痛等。但对于儿童桡骨头骨折,多合并肱骨髁上骨折且多导致肘内翻,关于儿童肘部骨折并发肘内翻的真正原因,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远端骨片向内侧倾斜所致,但也可能由前臂的内倾重力作用加上外侧铰链组织的破坏而造成骨折远折端向内侧倾倒所致[12]。笔者认为,肘外翻不稳定可能是同时合并了尺侧副韧带的损伤引起,因此对于合并有尺侧副韧带损伤的桡骨头骨折单纯头切除应慎重,可在有效修补尺侧副韧带的同时作单纯桡骨头切除,必要时行桡骨头置换。蒋涛等[13]认为在MCL完整的情况下,作单纯的RH切除是可接受的。如果MCL断裂,RH假体置换后可以恢复部分的外翻稳定性,但还必须行MCL的重建。在无条件行桡骨头假体置换时,仅修复尺侧副韧带也不失为较好的措施。

3.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怎么办? 篇三

关键词 指浅屈肌腱 指间关节 侧副韧带

我院自2003年以来,对6例23指近节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应用指浅屈肌腱束加强修复,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例23指,男5例,女1例。年龄16~46岁,平均24.6岁。食指3指,中指2指,环指1指。桡侧4例,尺侧2例。其中侧方撞击伤1例,扭伤2例,合并撕脱骨折2例,掌板撕裂1例。体征: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屈伸受限,侧搬试验阳性。术中发现断裂位置:中部横形断裂4例,中部斜型断裂1例,止点撕脱1例。同时发生撕脱骨折2例。

手术方法:臂丛麻醉,患肢上止血带,手指伤侧从中节指起向掌指关节处纵S形切口。在10倍显微镜下锐性分离,到达断裂韧带处,充分明确侧副韧带损伤程度,镜下看到,断裂周围有韧带拉长松弛现象。将掌侧皮肤及神经血管束一同牵开,显露屈指肌腱纤维鞘,纵弧型切开纤维鞘,从浅腱分叉处到达浅腱止点。显露指浅屈肌腱在指侧方的止点。然后用细克氏针在侧副韧带起点处钻两个相距2~3 mm的骨孔。用小骨刀在两孔之间开一个浅槽。此时伸直位量好所需肌腱束长度,从指浅屈肌腱分叉处或更近处切取1/4~1/3宽度指浅屈肌腱束。注意保留浅腱止点附着部。将此肌腱束牵出侧面。钢丝弯成“U”形从两骨孔穿过,肌腱束从钢丝下穿过,嵌在骨槽中,折返到浅腱止点处,保持合适张力。用5/0~7/0无创线缝合于浅腱止点处,肌腱束折返时编织成8字型,用8/0针线缝合肌腱束于侧副韧带上,并缝合副韧带断端,健侧穿出钢丝用纽扣固定于皮外,并适当加压。用8/0线缝合腱纤维鞘6~8针,冲洗伤口,缝合皮肤。术后伸直位夹板固定4~6周后取钢丝。术后2周开始主动屈伸远指关节。

结果

本组经过6~12个月随访,根据Saetta标准[1],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83.33%。

讨论

近节指间关节为一滑车关节,双侧主要由侧副韧带与副韧带维持稳定。两者中又以侧副韧带更为主要。由于中节指骨与近节指骨向桡侧锐角相交,且侧副韧带非常薄,在遭受侧方暴力和扭转力时,易发生断裂,常合并关节囊撕裂,引起关节肿胀、不稳定[2]。由于此韧带菲薄,断裂后回缩,断端不齐,单纯缝合极为困难,且易于撕脱。因此我们自2003年开始采用显微外科方法,用指浅屈肌腱束加强缝合。由于维持了此处软组织张力,增加了韧带愈合机会,减少了负损伤的发生。

指浅屈肌腱自掌指关节平面起,在近节指骨近中1/3交界处分成两半,分叉后转到指深屈肌腱深层,到近节指间关节平面再分叉称为尺侧和桡侧分裂带,双分裂带各分为交叉带与未交叉带,一侧交叉带与未交叉带结合或终腱。止于中节指骨中部掌面侧缘,指间关节侧副韧带起于指骨头的圆形压迹,止于底外侧的结节,为斜向纤维。应用指浅屈肌腱部分条束,一方面指浅屈肌腱较坚韧,且止点较为接近,另外从侧副韧带起点处固定此束,其纤维走向接近侧副韧带的纤维走向。再者取此肌腱束对手指屈伸功能无明显影响。本组未见1例肌腱粘连和无力。而且手术相对简便,不增加额外损伤,是一种指关节侧副韧带断裂的较好修复方法。

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使额外损伤减少:①有利于观察副韧带损伤程度,可以正确判断侧副韧带与关节囊的损伤范围,根据范围决定切取肌腱束的宽度,同时在分离腱纤维鞘时,可以避免损伤腱纽,防止肌腱血运破坏,而且利于侧副韧带断裂缝合[3]。②缝合肌腱束于周围侧副韧带上,目的在于与缝合后副韧带共同发挥稳定作用,相互增强,减小张力,保证愈合。③严密缝合腱纤维鞘,用6/0~8/0无创线缝合,防止粘连[4]。④侧副韧带起点钻孔时,应保持缝合后肌腱束纤维方向与侧副韧带接近。

参考文献

1尹维田,王首夫.手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0,4(1):14

2谢日希衷,崔志民,孟宏.手指屈肌腱损伤的显微修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5,9(2):97

4.肘关节韧带拉伤怎么办 篇四

疼痛是软组织损伤还没有完全恢复.骨折或关节损伤后软组织损伤使经络不通,气血阻滞.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称为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软组织损伤的主要分类:扭伤类,挫伤类,碾压伤类;有急性筋伤,慢性筋伤类;有开放性损伤类,闭合性损伤类等.

早期正确处理关节韧带扭伤非常重要.因为韧带组织不易再生恢复,如果处理不当或误诊而转成慢性疾病,可能遗留功能障碍,且以后易再次扭伤.

建议患肢制动,中医传统外科膏药修复韧带 , 通过膏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可迅速消除肿痛,促进血液流畅和功能恢复。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目地。

上一篇:一机三小安全自检报告下一篇: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