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PPT教学设计

2024-08-12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PPT教学设计(3篇)

1.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PPT教学设计 篇一

第4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简单了解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了解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习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利用。3.认识开发、利用高能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通过活动与收集资料,增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

教学难点: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的原理。

三、设计思路

本单元是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在前三单元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之后,提出了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问题,向学生展示了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美好前景。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息息相关及能源在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上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突出介绍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美好前景,说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新的科学技术,强调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突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为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做出重要的贡献。强调开发利用新能源要综合应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

知识和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可紧密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领悟到开发新能源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利用的化学原理,设想解决开发利用新能源中尚存问题的方法,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2001年世界能源消耗比例(PPT2)

[创设问题情景]从20世纪末统计的非洲、美洲、欧洲和中东地区已经探明的石油储藏量,估计世界各地区蕴藏的石油可以供各地区使用多少年。从估计结果你想到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科学家对全球化石燃料何时会被耗尽作了估计,其预测结果是——煤227年,石油40年,天然气61年。

为了解决全球的能源危机和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洁净高效新能源,而太阳能是最诱人的。

[学生讨论、教师补充]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意义(PPT3、4)1.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和能源危机认识利用太阳能的意义。

2.地球上最根本的能源是太阳能。太阳每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约为5×1019kJ,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13000倍。

3.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

4.人类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已取得初步而又可喜的成果,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提出问题]迄今为止,自然界中利用太阳能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途径是什么?

[交流与讨论][归纳]植物的光合作用——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途径。1.太阳能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

2.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PPT5、6)

(1)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在太阳光作用下,植物体内的叶绿素把水、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进而生成淀粉、纤维素。

C6H12O6+6O2 6H2O+6CO2叶绿素(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动物体内的淀粉、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又释放出热量。

(C6H10O5)n+nH2O催化剂nC6H12O6

C6H12O6(s)+6O2(g)→6H2O(l)+6CO2(g)△H=-2804 kJ·mol-[提出问题]大自然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是如此的成功和美妙。那么,人类通过什么方式开发和利用太阳能?

[讨论与归纳]

1.太阳能发电站收集太阳能的原理。2.太阳能发电站。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中“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1.联系物理、化学、生物等已学过的知识理解太阳能利用的原理。2.联系日常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实例,体会这些实例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以及对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作用。

3.在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归纳与小结]

1.利用太阳能的一般方式(PPT7)

(1)光—热转换:利用太阳辐射能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2)光—电转换:

①光—热—电转换

②光—电直接转换(3)光—化学能转换(4)光—生物质能转换

2.太阳能利用中存在的问题(PPT8)(1)太阳能吸热板的装置费用昂贵。(2)太阳能的利用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

(3)大部分太阳能都是在夏天收集。如何把夏天收集的太阳能储存起来,留待冬天使用,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过渡]绿色植物能够在太阳光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进而生成淀粉、纤维素,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并被人们所利用。

[板书]二.生物质能的利用(PPT9)

点燃6nCO2+5nH2O [介绍]1.直接燃烧:(C6H10O5)n+6nO22.生物化学转换(1)沼气:

nC6H12O6(2)乙醇:(C6H10O5)n+nH2O发酵2C2H5OH+2CO2↑ C6H12O6酶3.热化学转换

[阅读] 生活垃圾中生物质能的利用

[过渡]有没有洁净、高效、无污染的能源呢?“氢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

[板书]三.氢能的开发与利用

[讨论与交流]

1、氢能的优点:(PPT11)(1)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2)燃烧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3)制备的原料是水,资源不受限制。

2.氢能的产生方式(PPT12)

(1)以天然气、石油和煤为原料,在高温下使之与水蒸气反应而制得。(2)以天然气、石油和煤为原料,部分氧化法制得。(3)电解水制得氢气。(4)生物质气化制氢气。(5)光解水制得氢气。

3.开发利用氢能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廉价的制取氢气?如何储存和运输氢气?(PPT13)

[阅读]储氢材料

[介绍]为进一步开发氢能,推动氢能利用的发展,“氢能技术”已被列入《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能源领域)》。

2.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PPT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错误资源 ; 评价方式 ; 自我诊断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82-02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其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渐变的过程。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然而在生物教学实践中,课堂出现的错误,常常被忽略了。有些是由于教师对正确答案的过分期待使他对错误“视而不见”;有些是由于教师认为个别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上用宝贵的时间来处理,对其他学生而言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有些是由于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想法,由于不能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而不知所措,导致大量的、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最后未作处理,失去了应有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学中应合理、巧妙的利用课堂上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有效引导下,从错误走向正确,从迷惘走向明朗,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活力。

一、精细化备课是有效挖掘错误资源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前预设错误资源,善于捕捉课中错误资源,善于课后反思错误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的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

1.精准的目标定位

设计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保证课程标准的落实。因为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平时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更是学生必备的最基础的生物知识。因此,我们教学过程中,要保证课程标准的落实。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高一层次的目标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让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一步得到最佳的开拓。

2.精确的学情分析

学习某个知识板块前做好学情摸底,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为备课设计提供第一手资料。采用不同的方式,了解学生存在哪些知识上的缺陷、思维上的困惑,从而确定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并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如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记载,找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上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某种解题方法即时展开调查,可以迅速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各层次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学习状态进行诊断,了解各层次学生存在的不同缺陷,既要对认知领域进行摸底,又要对情感领域进行摸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如果老师能使每位学生都满怀激情地奔向目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3.精炼的活动设计

学习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中通常设计2-3独立的活动,每个活动都按“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展示提升”这样的流程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应留给足够的时间,放手让他们对照活动要求,反复巩固,最大限度唤醒他们的记忆,重点内容难度降低,如遗传与变异的教学,分多步设计活动:首先认识生活中的遗传、变异现象;其次结合典型遗传性状的分析,归纳遗传的本质;再次,给出遗传分析中出现的错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模仿实例,进行遗传分析。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更要注重思维空间的拓展。要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会思维,引导鼓励学生根据设计的问题沿着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独立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具有独立性、新颖性、发散性,拓宽思维空间的广度;充分用好变式训练,强化错例分析的作用,拓宽拓宽思维空间的深度;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应用中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力求做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提高思维空间的活度。

4.精干的检测反馈

反馈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复习内容和结合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要最大限度发挥练习的检测功能、学习功能、评价功能。反馈练习的设计应降低检测的难度,降低过关的标准,让他们每一节课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体验到实现梦想的快感。

二、科学的评价是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推进剂

教学中遇到的错误,绝对不能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也不能 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更不能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不管是堵还是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阻住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打击了学好生物的信心。

1.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出现的错误,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心理学表明:“95%的人有自我贬低的倾向”, 基础薄弱的学生更为严重。心理学同时还告诉我们:“没有比取得成功更能使学生激动和受鼓舞了”。因此,要经常给各层次的学生以适当的鼓励,使学生的成功得到肯定,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求知欲望。对能力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2.及时评价

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在不知道学习结果的情形下,重复次数与学习的结果无关。练、测与评是不可分割的,不论是做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检测题都要尽量及时、准确地收集信息并进行筛选、提练,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设计矫正方案。

3.关注各层次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

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来自于学生内部影响,如果不充分发挥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后进生的发展则成为无根之源。在课堂活动中,充分利用部分学生反应快和思考问题有深度的优势,让这些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的具体流程,遇到的问题或产生的困惑等等,利用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合理挖掘、利用优等生的弱点和薄弱生的闪光点,适时开展危机教育和成功教育,通过层与层之间的健康竞争,利用不同层面学生间的心理期望,进行层与层之间的素材和资源的互用,实行资源共享,以相互竞争与激励,依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特征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进行指导,完全有理由相信所有学生都会一样奋进在梦想的路上。

三、学会自我诊断是利用错误资源的最终归宿

面对错误,教师要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假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学会自我诊断就是自己知道自己学习的问题所在,要善于找到自己的病因所在。一是查漏补缺,找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不会的解题方法。如害怕哪一类题目,不会不懂就是缺漏,首先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能准确描述自己的问题。然后找到或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消错灭误,从做错的题目,失误的题目中寻找错源,会而做错,粗心而误。多为审题不清晰,思维不完整,答题不规范等所致。通过对学习过程中的错例收集、归类、反思、剖析对照得出正确的规律及解题方法。同类试题针对训练,一类问题,专项训练,短时间同时做强化训练,寻找感悟,寻找解题技巧,并克服害怕心理。学生获得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真实而精彩的生物教学中,宽容并珍视学生的种种错误,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抓住课堂教学锲机,引导学生让错误成为一种别样的美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开启智慧之门,让学生在消灭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思维品质,进而不断优化学习品质,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12.1.

[2]钱军敏. 生物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性探讨[J]. 中学生物学, 2007(03): 60-61.

3.微生物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篇三

摘要:简述了开发酶制剂新品种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以及微生物酶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进展,展望了微生物酶资源开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酶工程;工业酶制剂

中图分类号:Q814.9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6.003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Enzyme Resource

MIAO Xiao-ping, DENG Kai-ye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Technology,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225, China)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importance and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novel enzym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enzyme resource were reviewed. The future of microbial enzyme resource was finally prospected.

Key words:microorganisms;enzyme engineering;industrial enzyme production

近年来,酶工程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已成为生物技术中的重要领域。作为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农业、环境保护、化学分析、新能源开发以及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等许多方面。随着酶工程研究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酶工程产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成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1]。自然界中酶的来源广泛,它可以来自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迄今已发现的酶有5 000余种,其中已经利用的有150种左右,工业化生产的酶约60余种,仅占已知酶的1.2%,而大规模生产的只有20多种,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通过发酵法生产的。微生物繁育速度快、品种繁多、易培养、产量高,并且一般由动植物生产的酶大部分可以由微生物制备,或将动植物的酶基因克隆后,在微生物细胞中表达,故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酶制剂。所以,微生物是生产酶的重要来源,对微生物酶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2-5]。

1开发酶制剂新品种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

目前,作为生物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酶工程已在国民社会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酶制剂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广泛地应用在食品、酿造、纺织、制革、造纸、医学、畜牧、日化和环境保护等诸多行业中。纵览当今世界的酶制剂工业研究和发展动向,主要表现在国外酶制剂公司的兼并重组,酶制剂工业的发展具有垄断化趋势,加以大量资源投入,大力开发、研制新酶种和新用途,并应用高新技术生产酶制剂。而中国的酶制剂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在技术方面表现为:酶的品种少,菌种选育和发酵水平低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领域研究开发滞后等。为使中国酶制剂工业得以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尽快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科技和生产投入,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酶的质量,扩大酶的品种范围,加大微生物产酶新菌种的开发,以期对酶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同时,新的酶品种开发和应用大多属于自我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推动中国酶制剂行业的高速发展。

中国具有微生物酶新品种开发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中国微生物资源丰富,从陆生、海洋到极端环境中都可以获得大量产酶微生物菌种,从而发现、研制和开发新酶种。此外,还拥有历史悠久的固态发酵技术,这为酶的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再加上新科学、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如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技术以及其他各种高新技术等均可在新酶种开发中应用。

自然界中蕴藏着巨大的微生物资源,它们散布于整个地球的各个角落,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都有其完全不同的代谢方式,能分解利用不同的底物。这一特征就为微生物酶品种的多样性提供了物质基础。特别是当基因工程介入时,动植物细胞中存在的酶,几乎都能够利用微生物细胞获得。因此,有计划和仔细地筛选微生物菌种,通常可以获得能够生产几乎任何一种酶的适当菌株[8]。

土壤和海水这两大类资源宝库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土壤、腐木筛选相应的产酶微生物,从污水中筛选各种能够产生分解糖类、脂类、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环烃、芳香物质、有机磷农药、氰化物及某些人工合成的聚合物酶的微生物。在极端环境可筛选嗜热微生物、嗜碱微生物、嗜盐微生物、嗜酸微生物、耐高压微生物等,并开发极端微生物酶品种。此外,还应加大海洋微生物分离鉴定工作,建立微生物培养体系和相关酶活力测定手段和方法,探索新的酶种[6,7]。

2微生物酶的开发

2.1微生物酶开发的一般程序

微生物酶开发的流程程序如下所示。

2.2最佳产酶条件的初步确定

2.2.1培养方法的选择培养方法的选择从未来生产的成本、原料来源、生产工艺等一些因素出发,初定一个适合的培养方式。

2.2.2最佳培养条件的选择在确定了培养方式之后,还必须确定最佳的培养条件。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中关键成分的用量、碳氮比、培养温度、pH等,最佳培养条件的确定可以通过单因素考查,正交试验或响应曲面分析等手段进行。

2.2.3微生物酶收集的时间选择酶的产生和积累发生在菌体生活周期中的某一个阶段,随着各菌种和酶的不同有很大变化。除了延迟期外,在生长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大量出现所需要的酶。在某些情况下,胞外酶在对数生长期的早期就开始出现了,并且在以后的几个阶段中继续增加数量。胞内酶可能主要产生于对数生长期。但是,只有在衰亡期,当细胞被溶解时才释放到培养基中,因此,通常在对数生长期的末期收集细胞以回收胞内酶最为合适。

2.3微生物酶的提取

2.3.1酶的粗提工业生产上用到的微生物酶一般用量都很大,纯度要求也不很高。如果待开发的酶是工业用途的话,则提取方法可以比较粗放。具体的提取流程如下:

2.3.2酶精制的一般流程粗提酶液→脱盐→浓缩→凝胶干燥→ 分离→ 纯化→ 酶的结晶

3微生物酶的应用

用微生物生产的商业化酶已有100余种,但产量大、应用广、经济效益高的酶品种主要是各种分解酶,基因工程工具酶日新月异的进步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3.1微生物酶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乳制品的种类很多,这里主要谈一下微生物酶在干酪和低乳糖牛乳生产中的应用。

3.1.1干酪在干酪生产中需要大量的凝乳酶,凝乳酶本由犊牛第四胃中提取,现在犊牛数量减少,凝乳酶的供应发生了问题,因此,改用日本有马启教授的毛霉凝乳酶以代替牛凝乳酶者日益增多,毛霉凝乳酶的消费量约占凝乳酶总消费量的60%~70%。有马启教授的学生别府辉彦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凝乳酶产生菌已告成功。据悉,凝乳酶基因菌已获美国批准,可以用于干酪生产[9]。

3.1.2低乳糖牛奶牛奶中含有乳糖,其发热量占全乳的30%左右。在乳制品中加入乳糖酶之后,使乳糖分解,生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既避免了乳糖在加工过程中的析出,又增加了甜度。如果给婴儿食用,既有利于消化,又可防止腹泻等牛奶过敏性反应。

3.2微生物酶在肉蛋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3.2.1肉类的嫩化肉类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交联的数目和强度随着动物年龄的增加而提高,从而导致肉类质量下降,而利用蛋白水解酶类可以把胶原蛋白部分水解成氨基酸,从而使肉类嫩化。现在研究证明,不仅可以利用表面处理浸渍法处理宰后的肉体,而且可以在宰前向动物血管内注射霉菌蛋白酶,使蛋白酶随血液循环分布到肌肉中去,直接达到肉质嫩化的效果。

3.2.2蛋白片的制造新鲜的鸡蛋清中含有0.5%的葡萄糖,可使蛋白片成品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引起褐变,使产品色泽加深,蛋白溶解度降低,并有不愉快的气味。过去用自然发酵法除去葡萄糖,产品容易变臭,现在利用点青霉深层发酵制得的葡萄糖氧化酶脱糖,则生产周期缩短,产品质量也得到提高。在32 ℃下,每60 kg蛋白中加入50 g葡萄糖氧化酶,蛋白中的葡萄糖就可以完全被氧化成葡萄糖酸。由于葡萄糖化需要氧,工业利用过氧化氢酶分解双氧水供给所需氧气[10]。

4未来展望——极端环境微生物酶的开发

微生物酶的工业化生产虽不过半个世纪,却在众多产业部门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且也正因为有了微生物生产的廉价酶,才使得许多过去无法做得到的事情得以实现。可以说,微生物是当今酶工业的主角,酶产业是微生物资源开发成效卓著的产业之一。

但是,随着微生物酶工作的不断进步,如今要开发出好的酶产品,难度要比过去大多了。目前要面对两个基本任务:(1)继续从天然的微生物资源中去筛选,开发新的酶产品和产酶菌种;(2)要积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提高、改造新的或现有的酶生产菌的生产性能。从这两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出,有一个很特别的微生物领域很值得我们去工作,这就是极端环境微生物酶的研究。在过去,这个领域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不能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今,以日臻完善的科技技术为后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出自于这个领域。可以预料,未来的微生物酶研究和开发将会以此为一个突破口,极端环境微生物酶的研究必将成为酶学研究新酶资源开发的一个方向[11]。

参考文献:

[1] 张生方.食品加工业中酶的应用与开发[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1(1):7-9.

[2] 姜锡瑞,黄新宇.酶制剂和食品工业[J].中国食品添加剂,1998(3):33-36.

[3] 胡学智.国内外酶制剂工业及其应用[J].工业微生物,2001,31(3):41-46.

[4] 尤新.积极开拓酶制剂的应用领域[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1(2):1-5.

[5] 周秀琴.食品工业酶的应用现状[J].发酵科技通讯,2000(3):40-45.

[6] 潘仁瑞,吴克.微生物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J].合肥学院学报,2005,15(1):7-10.

[7] 贺宏年,卢大新.农产食品生物技术应用前景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1,17(2):67-70.

[8] 刘慧.现代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9] 薛凡,田青.微生物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杭州食品科技,I996(4):14-17.

[10] 邓紫筠.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06,26(2):91-95.

上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s0字下一篇:4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