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024-09-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8篇)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篇一

第二专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一、什么是民主主义革命?

1.所谓民主主义革命,是指资产阶级诞生后,为争夺政权所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

革命阶级:资产阶级

敌对阶级:封建地主

2.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广义的资产阶级针对旧有统治阶级的革命。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4.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革命阵线不同、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指导思想不同、革命的前途不同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不同的。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联结的。

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国情和时空特点

1.近代中国国情特点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长期不统一、*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征

(1)十月革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原来的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从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来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3)从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来看,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分清了敌我友,指明了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表述: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涵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1)帝国主义:它是中国革命的首要敌人,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2)封建主义:它是中国革命的又一个主要的对象。(3)官僚资本主义:它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1)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2)农民阶级: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3)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4)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它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1)无产阶级如何实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a、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必须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与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与政治教育。b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中,要实行独立自主原则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就必须坚持领导权。c掌握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是不可移易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打开了中国革命胜利之门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艰难探索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依据和内容

必然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和民主的国家。

异常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农村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可能性: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根本原因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d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

如何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目标呢?

必须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正确处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关系,它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毛泽东论述了“工农武装割据” 三个基本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三位一体、密切结合的关系: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根据地建设为基本依托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第二,这一革命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第三,这一革命道路理论,不是机械地照抄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构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制度形态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其国体是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a国体特点: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b政体特点:民主集中制的人大制度c发展趋势:社会主义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第一,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为农民所有

 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

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第二,没收官僚资本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官僚资本,它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结合在一起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垄断的资本主义,它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官僚资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家垄断资本及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家资本;二是其他官僚、军阀所有的私人资本。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具体说,一方面,官僚资本是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买办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从反对资产阶级的意义上讲,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当中,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新生产力相联系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有积极作用,因此,对民族工商业必须采取保护的政策。

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也就是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大众的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为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服务的。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留给我们什么?

(一)它留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首先,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以及发展不平衡所决定的。(2)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首先,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民族压迫,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部分。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他们能够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当革命锋芒主要是针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的官僚资产阶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3)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必须处理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一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二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坚持统一战线的前提下,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质: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同资产阶级的联盟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所谓“又联合”,就是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所谓“又斗争”,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着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这样有利于合作。

 策略总方针:

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 进步势力: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 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顽固势力: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争取中间势力的条件:  共产党有充足的力量;  给同盟者以物质利益;  同顽固派作斗争并取利。 对顽固派斗争的原则:  有理(自卫原则)、 有利(胜利原则)、 有节(休战原则)。

2、武装斗争: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武装斗争不是唯一的形式,武装斗争还要与工人斗争、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其他的斗争形式为武装斗争服务,以武装斗争支持和平斗争。

3、党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建设的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十月革命之后,它是以中国工人运动为基础,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这是党成立的一个突出特点。第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共产国际指导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在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党内长时期存在的主要矛盾。第四,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关系,是党的建设必须面临的又一个重要的课题。

第五,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正确处理好与武装斗争之间的关系,是党的建设必须解决好的重要的课题。第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建党理论。

(2)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党员,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只有加强思想教育,才能形成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在组织上的统一,党才有战斗力。

(3)党的建设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的中心内容就是处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农民问题,因而党的建设就是在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同长期的武装斗争和解决农民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正是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把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联系起来,就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开展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了自己的先进性,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 《<共产党人>发刊词》

(二)它留下了共产党人必须熔铸的三大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它开启了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催生了中国梦:第一,这一胜利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

深化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其一,186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高度政治化与政治的高度军事化发展趋势,使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成为绝对真理。其二,中国近现代化社会变迁过程中形成的经济社会二元化格局,其内部的矛盾冲突越到后期越剧烈并越带对抗性,使得唯有采取自下而上彻底翻转的革命,才能得到较有效的消解。其三,中国近现代化社会的特殊国情的两个主要方面(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不断受到列强的侵害及由中国首先是农业、农村、农民大国而产生的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民生存状况的改善是现代化变迁中的中心任务),其解决的途径也唯有革命一途。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效地清除了大多数严重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障碍。

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得以启动,但是西方列强并没有真正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其侵略势力的在华存在不仅未援助中国进入现代社会,反而妨碍了中国本身各种现代化因素的成长。封建主义的主要代表地主(豪绅)阶级是1949年前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阶级。这一阶级在现代化的潮流之下,既显露了其极端的反动、腐朽和落后性,又在其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分化和变动。长期以来它就一直是一个靠盘剥农民为生的阶级,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没落,其寄生性越来越突出,在精神和道德上已完全陷于破产。官僚资本主义长期掌控着国家机器。它以军事实力为后盾、高踞于社会之上并完全操控整个国家的强权机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妨害极大。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一,由于这场革命是从中国的过去继承下来的特定条件和经验的产生,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这就必定会将此前100余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所有积极成果及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完整地继承下来。其二,由中国内地农村发育成熟起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际上就是以中国式的共产主义(马列主义)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去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努力的胜利.其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领导党、执政党,这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其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鲜明的现代化导向,其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缘由就是:一方面,它满足了当时中国现代化进程深化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又顺应了中国人对实现现代化的强烈渴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仅仅出于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篇二

因为同是起源于对自我身份的抗争, 所以他们这种边缘对抗中心的特殊位置使他们可以在诸多方面使用公共资源。正是这种公共资源的使用, 使得他们的互融才成为可能。我们知道新理论的内核里, 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旧理论的因素。这并不是因果论的嫁接, 而是理论发展的先天因素。当西方殖民者尤以拿破仑攻占埃及为标志, 掀起了殖民东方的狂潮, 男性和女性又一次成为权力关系中的角色象征, 种族、民族和阶级的范畴亦被纳入其中, 从此随着殖民扩张的进程, 欧洲中心的意识通过殖民化的规训力量潜移默化到殖民地人民的内心, 甚至烙印在他们的前历史记忆中。比如“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而欧洲则是理性的、贞洁的、成熟的、正常的。”[2]这样一来, 欧洲和东方就成为了宏观意义上的男性和女性的对立, 而后殖民主义又是立足于解构主义的对这种二元对立的解构。就这样, 殖民者把他们对东方的统治类化为像男性统治女性一样的理所当然。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后, 女性主义会受到后殖民主义的影响, 把核心从最初的反抗男权压迫拓展到反对一切文化霸权, 从而与后殖民主义者结成了统一战线。这种拓展, 既是一种理论研究视野的扩展, 同时也是理论视野融合的体现。既然是一种互融, 那么它们肯定是一种双向的融合过程, 在后殖民的理论阵营里女权主义的理论家如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的理论也是后殖民理论的来源。

他们的互溶还建立在这样的事实上, 即他们都是人为构造起来的。吉伯特和故芭说“as a creation‘penned’by man, moreover woman has been‘penned up’or‘penned in’”, 男人的一支笔创造了女人也禁锢了女人。真是因为意识到了这种禁锢, 女权主义者大胆的提出了女性写作和身体写作这样的先锋观念, 以寻求我们母亲的秘密花园。暂且不论这个花园是否存在, 单是这种认识到自身虚构性的自我了解, 就已把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连接到了一起。萨特有过这样一个假定:“东方并非一种自然的存在。它不仅仅存在于自然之中, 正如西方也不仅仅存在于自然之中一样。我们必须对维柯的精彩观点——人的历史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他所知的是他已做的——进行认真的思考, 并将其扩展到地理的领域。作为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更不用说历史的实体, 东方和西方这样的地方和地理区域都是人为建构起来的。”[3]《东方学》里这样写道“东方人的世界之所以为人所理解, 之所以具有自己的特征却并非由于自己的努力, 而是因为有西方一整套有效的操作机制。通过这些操作机制东方才得以被西方所确认。关于东方的知识, 由于是从强力中产生的, 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东方、东方人、东方世界。用贝尔福和克罗默的表达方式来说, 东方被描述为一种供人评判的东西, 一种供人研究和评判的东西, 一种起惩戒作用的东西, 一种起图示作用的东西。”[4]真理成了对学术判断的功能性表述, 而不是对材料本身的表述, 最终甚至真理本身的存在似乎也必须依赖于东方学家。东方就是这样被构建出来的。而后殖民主义就是对这种建构的解构, 赛义德的东方学就是通过分析殖民宗主国怎样想象虚构“东方”进而贬义东方的作法, 进而试图弄清西方权力话语的的潜在运作方式, 从而揭示出帝国主义文化霸权在将东方“他者”化过程中的真正目的。而女权主义就是在试图摆脱对男权的认同中, 找到自身他者化的潜在权利机制, 勇敢杀死家中的天使, 超越粗糙的双性同体。

在这里我们还要认识到的是, 在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努力的背后, 他们所做的不仅是揭示出这种建构, 而是对造成这一建构性的真正主宰的呈现, 即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对福柯来说, 话语就是“建立客体领地的权利, 我们可以据此以真实性肯定一个命题, 也可以用虚假性否定一个命题”。[5]我们对生活的世界的一种确定性见解, 不管它是意在描述这个世界还是

从《哈利·波特》中的人名来源解析其性格特征

钱文文沈婷婷 (浙江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313000)

摘要:人物的性格研究是文学作品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研究方式中, 我们多以小说中人物的言行, 以及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场景来推测人物的性格特征。然而, 人物的名字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折射出人物的性格及其命运。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 对畅销魔法系列小说《哈利·波特》里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名字来源进行分析, 认为:他们的性格特征甚至人生命运很大程度上都和他们的名字来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哈利·波特》;人名;来源;性格

注:本文为校科研课题“从《哈利·波特》中的人名解读人物性格的研究”研究成果。

名字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 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一种重要标识, 同时还打上了源于本民族的文化、社会特征的烙印。从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中我们可以对名字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表达某种特点的一个或几个字, 这种特点被认为反映了某人某事的本质, 或描述了某人某事常表示嘉许或不赞成的意思。” (P763) 由这个定义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名字可以反映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换句话说, 人物的名字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哈利·波特》系列魔法小说是有史以来最为畅销的儿童读物之一, 受到了全球范围内广大读者的喜爱。作者J·K罗琳不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妙魔法的神奇巫师世界, 还在细节上推陈出新。为了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更有特色, 更加鲜活, 她煞费苦心的为他们取了一个个独具匠心, 不落窠臼的名字, 使人物的名字都有了特定的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人物的性格特征。

1. 名字背后的神话故事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欧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重要部分, 也是英语名字的来源之一。而且其中很多名字都有着鲜活的个性。所以罗琳在为她的人物取名字的时候, 也从神话故事中寻找灵感。

1.1 赫敏·格兰杰 (Hermione Granger)

在希腊神话中, Hermione是特洛伊的Helen和斯巴达的Menelaus的女儿, 她是智慧的象征。但因为太聪明, 太高傲, 她也常常被世人讨厌。而在《哈利·波特》中, 赫敏也确实是个聪敏、机智的角色。她来自麻瓜 (muggle, 不懂魔法的人) 家庭,

意在与这个世界同一。东方学中出现的东方是有许多表述组成的一个系统, 这些表述受制于将东方带进西方学术、西方意识、以后又带进西方帝国主义的之中的一整套力量。而这一整套力量, 实质上就是隐藏在帝国强权之后的权利。当然这个权利指的是广泛意义上的, 而不仅仅是政治或军事力量。理论要得到表述, 必须要被人了解, 了解的基本方式就是通过话语。但话语本身并不能随心所欲的表达任何事情, 它在本质上被限定在真实与虚假这两大区分当中, 并且与此同时它被迫去维护被当成真理的东西。“我们意识不到真理意志的庞大机构, 而真理意志的天职就是排除。”[6]除纳入到净化之下, 后者暗示了构成话语的控制力和限制力。在女权主义理论中, 女权主义者就认为男性正是凭借这样的话语权力, 使女性在他们的世界或隐或现。而这种呈现也不是为了真的表现或肯定女性的创造力, 而是为了表达他们的“厌女症”, 在那些看似是女性形象典型的背面掩藏的却是这样的事实;她们仅仅是男性所渴望的无言而不动情的对象。不是英雄崇拜美人, 而是英雄需要爱情。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产生及其在当代的理论重要性, 就是因为男权中心话语和欧洲中心主义话语施行的结果。在我理解来, 菲勒斯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采取的是相同的策略, 即在表面上宣扬他们所做的仅仅是一种描但凭借自身不懈的努力, 她成为了霍格沃茨成绩最优异的学生。并且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丰富的知识, 帮助哈利解决困难。就像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赫敏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丰富的知识, 推测出藏在密室里的怪物可能是一条蛇, 并且利用下水道管道四处害人那样, 她的智慧使许多难解的哑谜迎刃而解。但是和希腊神话中的Hermione一样, 赫敏有时候也会因为自己的聪明而和他的好朋友哈利闹矛盾, 也让她对心中暗恋的对象罗恩·韦斯莱 (Ron Weasley) 不敢靠近。在莎士比亚的著作《冬天的故事》中, 也有一个叫Hermione的人物, 这个人物在故事中变成了一座雕像, 和《密室》中的赫敏被石化离奇的相似。

1.2 米勒娃·麦格 (Minerva Mcgonagall)

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麦格教授, 格兰芬多的校长。Minerva源于罗马神话中智慧与勇气女神的名字, 即我们都很熟悉的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 (Athena) (王铮:2008) 。在神话中女神虽然智勇双全, 却面无表情, 不苟言笑, 让人心生敬畏。这也正是罗琳在书中向我们展示的麦格教授的一贯形象。在书中, 严肃的麦格教授极少露出微笑, 一直都是板着脸, 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但是她的公平和正义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在邓布利多死后, 危难来临霍格沃茨的时候, 也是她勇敢地站出来组织老师和学生们抵抗伏地魔和他的食死徒, 保卫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1.3 纳西莎·马尔福 (Narcissa Malfoy)

也就是马尔福的妈妈。她的名字源自希腊神话中的Narcissus, 是一个美少年的名字, 因为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终日坐在水边, 最终化作水仙花。现在的narcissus就有水仙的意思, 很多时候我们也把它引申为自恋的意思。而书中马尔福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自恋的人物, 她自视甚高, 为自己的纯血统而骄傲, 除了自己和其他纯血统的人之外, 谁也看不起。

2. 名字中的英语涵义

身为英国人的罗琳, 对于英文人名的意义有自己独到的理解。罗琳也曾透露, 她这些奇妙的名字部分是平时收集所得, 部分是自己创造的。通过深入挖掘, 相信读者会对英文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1 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 罗琳是根据一个住在温特伯恩人的名字给她的主角命名的, 这个名字还与19世纪一个钟表匠, 中世纪时期英国的军人同名。但是在这个普通名字的背后, 隐藏着很

述, 只是一种文学语言。这种描述是因为它先在于作家, 作家只是将它如实的描画出来, 这并不是作家的创造即虚构, 并试图让他的臣属相信:他们宣扬的是一种不产生效果的行为, 但事实上却生产着他们的结果。这就是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产生的深层来源, 也是它们可以进行进一步话语理论深层互融的基础。这在我看来是他们策略的纵向超越即, 方式不求同一但目标求相通。

摘要:政治性, 这是此二者理论可以互融的基本前提;此两者理论的互溶还建立在这样的事实上:即, 都是人为构造的;最后是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对此两者理论融合努力的重释。

关键词: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互融性

参考文献

[1] (美) 贝尔.胡克斯, 晓征、平林译.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2]赛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 2000

[3]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4]赛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 2000

[5]福柯.《话语的秩序》.《语言与翻译的政治》许宝强、袁伟选编.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篇三

关键词:新写实主义  集体作者  唯物辩证法指导

1928年以来,按照主流理论说法,中国文学从“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当时中国的左翼文学家理论家如成仿吾、蒋光慈、李初梨、林伯修、勺水等满怀一种渴望与冲动的激情,极力表示对五四现实主义的批判。为了表示自己的理论主张与五四现实主义的区分,他们把苏联的左派幼稚病笼罩下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理论——新写实主义(又称无产阶级写实主义、普罗列塔利亚写实主义),通过日本全盘移植到中国,这种激进的理论主张和当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中存在的极左思想一拍即合,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一、新现实主义的创作主体:“集体作者”

新写实主义在理论主张上高度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对于创作过程中作家的个性问题极力反对。他们把新写实主义定位为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反映。在新写实主义理论主张中,文学被赋予巨大的社会功能,左翼作家们认为“新发生的写实主义,自然和一切主义一样,都是负担着描写当时社会上最重大、最主要、最使人感激、最关多数人利害的事件的……在廿世纪里面,社会上最重大、最主要、最使人感激、最多数人利害的事件,实在就是无产者在帝国主义经济下面的被压,抵抗,抬头,失败,以及受难,等等的事件”[1]。而在对这些“最重大、最主要、最使人感激、最多数人利害”的事件的描写过程中,“应该站在社会及集团的观点上去描写,而不应该采用个人的及英雄的观点”[2]。在创作过程中,新写实主义理论对社会集体性的诉求达到了极端地步,其根源在于这一理论来源于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这种文学观念极力否定“资产阶级艺术”的“自由灵感”,认为无产阶级的艺术精神是“劳动的集体主义”,因而作家创作过程中应该从“劳动的集体主义”观点出发,认识和反映世界,在作为作者的个人背后隐藏的是“集体的作者”和“他的阶级”[3]。1926年,蒋光慈把这种观点引入中国,认为无产阶级作家都是集体主义者。在无产阶级的作品中只看到“我们”而看到作为个人的“我”。即使作品中出现“我”一字,也只不过是集体的附属物。甚至在文学表现的对象上,“主人翁应当是群众,而不是个人”[4]。在新写实主义者眼里,所谓作家的创作“个性”,就是表达的五四文学时期小资产阶级的兴趣与心态,那么在文学的创作中,个性化的东西是要不得的。由于创作主体的个性被抹杀,文学作品中个性就被社会性所掩盖或者驱除,创作主体的艺术精神——包括审美、情感、想象、体验丧失殆尽,所剩下的只是一种无产阶级世界观的表达,文学作品也就成为了一种精神的传声筒或“留声机”,人物活生生的性格被湮没在集体声音之中,勺水就曾经指出,“新写实派的作品当中可以没有一个确定的主人公”[5]。

本质而言,文学创作的主体首先是具体的个人,即文学活动中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必然都是个体的活动每一位文学艺术家都是活生生的、不可重复的“自我”,文学创作过程中,正是由于作家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和个性,使得作品具有独创性,“否认了作家的个体性,也就否定了文学创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6]列宁曾经指出,“无可争论,写作事业最不能作机械划一、强求一律,少数服从多数,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与内容的广阔天地。”[7]由于过多对社会性、群体性的强调,新写实主义实际的创作普遍出现抹杀个性、凸显集体意志或者阶级意志的现象。对个性的排斥,导致作家缺乏心灵感悟的活力,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成为一种模式化的新八股文章,缺乏审美价值,甚至不能算作文学作品。鲁迅曾经对之做过严厉的批评:“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的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够感动人了”[8]。这种创作的结果只能使文学创作的生命力萎缩,文学已经成为一种赤裸裸的工具、一种“文以载道”理论的极端化。其实质是文学观念的一种严重的倒退。

二、新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唯物辩证法指导思想

按照革命文学家们的观点,新写实主义之“新”,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在无产阶级世界观、唯物辩证法指导之下的创作方法。“使新现实主义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方法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新的正确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9]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1928年全苏联第一次无产阶级作家代表大会的决议《文化革命与当代文学》之中,决议说:“只有受辩证法唯物主义方法指导的无产阶级作家能够创造出一个具有特殊风格的无产阶级文学流派。”[10]稍后,这一方法被确定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方法。从日本藏原惟人那里传来的新写实主义照搬了这一原则,要求文艺运动的布尔什维克化,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来认识世界,观察世界。思想的正确性成为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这种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就是无产阶级作家必须有“明确的阶级观”,“作家必须站在战斗的无产者立场……只有在他具备了这种观点并始终如一地把它贯注于其作品中时,他才能成为彻底的现实主义者”。[11]在这里,唯物辩证法被移植到了文学创作之上,文学政治意识形态化被正式确立,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宣传、文学与世界观等内容被高度联系起来,成为同一个问题,新写实主义开始强调文学的党性、阶级性,把作家的世界观改造当成了头等大事看待,如钱杏邨所言:“应从社会科学——那种指导着现代俄国社会的各方面的社会科学——的思想学起,它是一种正确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创造世界的方法——一种唯一的方法。”[12]“普罗列塔利亚作家必然的要先有坚强的意识,然后才会有良好的创作产生出来。所以,普罗列塔利亚作家,他必然的要用普罗列塔利亚的眼光去看世界,去感世界;同时,要用全体的并客观的方法,把这个世界描写出来。”[13]尽管很多理论家指出,新写实主义并非要求作家一定是无产者,但是由于唯物辩证法的指导思想,很容易使人用此标准去衡量作家的阶级性、党性与世界观,很容易引起无产阶级文学就必须由无产阶级来创作的理论误解。

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原则下,文学自身的规律被忽视,新写实主义把唯物主义同现实主义、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简单地对立,把文学自身的问题转化成了哲学和政治问题,导致新写实主义创作过分强调作品的政治思想标准,而轻视甚至抛弃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特质。诚然,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但是,“政治并不等于艺术,一般的宇宙观也不等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方法。”[14],新写实主义混淆了经新写实主义理论指导的创作,普遍出现宣传化、口号化的倾向,实属必然。在对待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上,由于新写实主义过分强调作品内容也就是世界观的作用,忽视一般与个别之间的辨证关系,使作品成为理论的机械图解,使文学创作变成了政治口号的宣传。因此,作为一种极左思潮影响下的文学观念,新写实主义理论成了“整个无产阶级的宣传武器”,宣布文学的功能即是宣传思想观念,特别是对于政治思想观念的宣传,他们把文学作为政治阶级力量的组织工具。在这种工具论的支配之下,文学其实根本就没有自己独立存在的空间,它唯一的选择就是被革命的宣传者作为随便操纵的木偶。在此,我们从祝铭对无产阶级文学的定义中最能够清楚革命文学家的意图:“无产阶级文艺,是整个无产阶级宣传的武器”。[15]这种极左的革命文艺思想,对中国后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注释:

[1][2][5]勺水:《论新写实主义》,乐群月报,1929年,第1期,第3页。

[3]波格丹诺夫:《无产阶级的诗歌》,《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4]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1928年,第2期。

[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7]列宁:《列宁选集》(卷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8]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8页。

[9]灿予:《谈新现实主义》,边区文化(创刊号),1939年,第4期。

[10]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11]藏原惟人:《到新写实主义之路》,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展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12][13]钱杏邨:《中国新兴文学的几个具体问题》,拓荒者(创刊号),1930年,第1期。

[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8页。

[15]祝铭:《无产阶级地艺术特质》,青海,1928年,第3期,第21页。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篇四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做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R)就是所谓的学习。早期的行为主义否认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认为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因此被称为“暗箱”。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巴普洛夫、化生)。

2、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

3、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

二、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在教育技术领域,斯金纳仍然是最受推崇的学习理论先驱之一。

1、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 斯金纳认为,只有通过机械装置才能提供必要的大量的强化系列。这就是斯金纳设计教学机器、提倡程序教学的主要出发点。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之为“程序教学之父”。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的原则是: 1)积极反应原则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作出积极反应。传统的教科书也不给学生提供对每一单元的信息作出积极反应的可能性。程序教学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小步子原则

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学习是程序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如此循序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由于知识是逐步呈现的,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他能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3)及时强化原则

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是即时知道结果和从一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的活动。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4)自定步调原则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化获得稳步前进的诱因。5)低调误率原则

教学机器有记录错误的装置。程序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纳认为不应让学生在发生错误后再去避免错误,无错误的学习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记忆,提高效率。

2、程序教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程序教学建立的一系列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认知主义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这是一个远比“刺激-反应”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意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认知注意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

一、苛勒的顿悟说

1、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

2、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总之,顿悟说重视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组织作用,认为这种组织表现为知觉经验中旧的组织结构的豁然改组或新结构的顿悟。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1、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2、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

3、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是值得重视的一种学习理论。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学习内容的结构、学生独立思考等的作用,它对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1、信息加工模式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生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并具体描述了典型的信息加工模式。

2、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1)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 2)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3)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4)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四、认知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在以下几方面对学习是有启迪的:

1、刺激选择不是一种随机的过程,因此,不能仅仅考虑到刺激的特征,而且还要关注学习者已有的信息或认知图式(Scheme)。

2、人类记忆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不给他们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时间,结果必然会像狗熊拣苞米一样,拣一个丢一个。

3、“组块”理论,为了尽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我们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减少机械学习。

4、信息编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教师在帮助学生使用各种策略来编码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信息加工理论中的注意系统、编码系统和记忆系统的分析,是建立在实验推测的基础上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目前的发展,还无法使“认知过程就像构成行为的肌肉反应一样实在”。正因为这样,在信息加工理论中涌现了众多模式,有些甚至是相对立的,但与其说是信息加工理论不成熟,还不如说是信息加工理论发展的一个标志。要穷尽对内部心理过程的探究是永远不可能的,我们所期望的,是涌现出更有说服力的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人们的个人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各自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因而建构主义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2、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

3、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理解。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

1、随即通达教学

2、抛锚式教学

3、支架式教学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1)自上而下地展开教学进程

2)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

2、情景化教学

3、重视社会性互助

四、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比较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是只注重有机体的外在反应,而不注重有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有机体只是被动的接受外部刺激,通过尝试错误来获得正确的反应,而缺乏主动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参与。

认知主义理论十分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内部心理机制,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行为。鲁纳等人的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是把新的知识整合到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虽然每个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但只要对知识的表征系统进行设计,就可以通过个体的主动探索进行学习。他认为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

5.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篇五

——毛泽东思想最主要的理论

⒈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点是什么?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本特点有:

①政治上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式。

界罕见。

近代中国的国情:

Ⅰ.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Ⅱ.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 的矛盾

↓ 中国革命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内容是什么?

⑴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⑵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②经济纲领即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阶级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 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文化。

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力量分别是什么?

①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军阀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后来产生的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是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总体上讲: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映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

②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基本动力,农民阶级是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动力之一,民族政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是可以争取的联合力量。

③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此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严重残酷压迫,具有最彻底的革命性。它与中国农民有天然的联系容易形成革命联盟。它人数虽少但分布集中容易组织起来进行革命。

⒋为什么要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

建的愿望要求。这是联合的依据。

和妥协性。这是斗争的依据。

斗争是为了联合,联合需要斗争。

⒌为什么五四运动后的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纲领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②它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③它的指导思想是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④它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⒍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是什么? ①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②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③关系: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⒎新民主主义文化有什么特点?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华民族尊严和独立。③所谓科学的是指它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理论和实践统一。

最广大工农贫苦民众服务最终成为他们的文化,因而是最民主的文化。⒏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是什么?①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及由此形成的中国特殊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②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备的客观条件。③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⑤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⒐“工农武装割据”内容及其关系是什么?

①“工农武装割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1928年10月《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11月《井冈山的斗争》

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武装斗争是主要斗争形式,是土地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的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可以调动农民主体的革命积极性和对红军战争的支持。农村根据地是战略阵地,只有把农村建设成为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同占据中心城市的敌人作长期斗争。

⒑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是什么?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头小中间大”的阶级结构决定了工人阶级必须团结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中间阶级才能战胜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革命阶级。②反革命力量相对强大,政治经济发展发展不平衡,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使得无产阶级必须尽可能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态势,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⒒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是什么? ①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这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在中华民族范围内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②中国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多数,革命要求强烈,是统一战线的左派。③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是统一战线中间派,是可以努力争取的力量。④中国大资产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殊条件下可能成为无产阶级暂时的同盟军。

⒓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是什么?如何正确处理关系?①一个是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另一个是劳动人民与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工人阶级同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还包括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②正确地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一是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二是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三是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策略:

原则:独立自主。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策略: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方法: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⒔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①中国处于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革命是以弱对强,必须是长期的。②反动统治阶级掌握庞大的反革命武装,异常残酷,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反革命的武装。

③中国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革命的武装斗争是长期曲折的过程。

⒕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①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着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⒖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最根本原则和建军的核心.②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和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④实行人民战争路线和正确的战略战术.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经验是什么? ①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②加强作风建设.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④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促进团结统一和增强战斗力.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⑴历史意义: ①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创立了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新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如何进行革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②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原理、暴力革命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创立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革命理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⑵实践意义:

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重大实际问题。

②正确分析国情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

③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践的根本方法。

思考题

6.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篇六

1、2、3、4、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分别对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而且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方法论: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立足点。立足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唯物主义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试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各具其特点。二者的辩证关系:a、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b、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C、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他,就不能正确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一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本身,我们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原因: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

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历史文化传承的差异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的多样性的真实原因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篇七

一、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认识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由谁来领导, 是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 也是理解中国革命性质是否由旧民主主义飞跃到新民主主义的根本标志。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中最早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人之一。

“十月革命”前, 当李大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时, 他就已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反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 他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并特别强调无产阶级具有“雷霆万钧的力量”, 是最“有实力”者。他号召人民群众“要靠自己的力量”解放自己, 而绝不“仰赖那权威的恩典, 给我们把头上的铁锁解开”, 同时指出:“无论何人, 应该认识民众势力的伟大, 在民众本身, 尤应自觉其权威毅然张用之。”[6]强调无产阶级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权威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李大钊进一步明确指出, 中国革命决不能再走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而要走“无产阶级的平民政治”的道路。而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只有通过夺取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这些认识为李大钊后来树立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

经过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鼓舞与1923年“二七”惨案的教训, 李大钊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彻底性和先锋性质有了明确认识:“现在中国是在资本帝国主义压迫之下, 试看全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阶级谁能反抗?只有无产阶级。在国民革命中当先锋的亦只有无产阶级。”[6]1924年7月, 在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李大钊不仅肯定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而且明确提出了要在实际革命运动中争取领导权。在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中, “站在运动前列的是工人和知识青年。我们的同志在领导着这一运动”。并且“我们党认为, 在象中国这样的殖民地国家, 需要发起一个由集中的党所领导的民族革命运动, 这个党须能联合一切群众的运动”。因此, “我党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其目的是为了改组它, 改变它的纲领, 并使它能够密切联系群众”, “唤起群众的革命精神, 引导他们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军阀……从而加速革命浪潮的高涨”。[1]1924年9月, 李大钊在苏联“不许干涉中国”协会组织的群众大会上喊出了最响亮的口号:“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当革命的领导者。”

李大钊的这些认识, 对全党于1925年1月“四大”上最终解决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对农民同盟军问题的认识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 也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关键。李大钊对中国农民问题早已加以注意。还在“五四”运动前夕, 他就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国”, 农民“若不解放, 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不解放”。他还揭露了中国农村的极端黑暗情况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1925年至1926年初, 李大钊写了《土地与农民》、《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等一系列重要文章, 指出了农民运动对中国革命的重要作用, 并对如何开展农民运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土地与农民》在运用大量资料对中国农民运动的历史及农民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估量革命动力时, 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中国的浩大的农民群众, 如果能够组织起来, 参加国民革命, 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就不远了”。[1]在这篇文章中, 李大钊还明确提出了土地问题对于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组织农民, 建立农民武装的问题, “国民革命政府成立后, 苟能按耕地农有的方针, 建立一种新土地政策, 使耕地尽归农民”, “历史上久久待决的农民问题, 当能谋一解决”;开展农民运动“第一要紧的工作, 是唤起贫农阶级组织农民协会”;“有组织农民自卫军的必要”。[1]在《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一文中, 李大钊总结了北方党组织教育改造农民武装自卫组织———红枪会的经验, 进而认为, 组织农民自卫武装, “才能真正地达到除暴安良, 守望相助, 阻御兵匪, 抗拒苛税, 抑制暴官污吏, 打倒劣绅土豪的目的”。[1]

通过这些论述, 可以看出, 李大钊在尽力设法把农民运动纳入无产阶级同盟军的轨道, 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三、对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认识

正确对待资产阶级民主派及其代表孙中山,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一面旗帜。李大钊对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中, 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出世前, “实据有中心的位置, 实为最重要的部分”。[6]并且“中山先生早已看清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运动及全世界的革命者, 均有互相联合的必要”。[6]后来“十月革命的成功, 使中山先生认中国国民革命为世界革命的一部的信念愈益坚确, 使中山先生把中国国民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接起来的努力愈益猛烈”。[6]正是孙中山的这种努力, 才使中国民族革命的潮流, “真正确定了他那接近世界革命潮流的倾向, 而完全汇合在一起”, “入了世界革命的正轨”。基于以上认识与估价, 李大钊认为, 我们党对国民党“再不可取旁观的态度”了, 而应“帮助他们”、“扶助他们”。“任何主义者, 我们以为都应该在这时抛弃一切武断的成见, 客观的考察中国的实际情形, 应该在此时共同认定一联合战线United Front, 用革命的手段, 以实现民主主义为前提”。[1]这就指明了与孙中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同时, 李大钊还认为, 要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必须对国民党进行改组。1923年2月, 在与苏联顾问鲍罗廷讨论国共合作问题时, 李大钊说, 当前的革命形势的发展, 要求发动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要求国共合作。但是, “这种革命任务, 不是现在那样的国民党所担当得了的, 必须加上新的血液, 就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只要国民党有改造的可能, 孙中山有改造国民党的决心, 国共两党建立联合战线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 李大钊又强调了在统一战线中保持“共产党的阶级性与纯洁性的重要”, 主张保持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决不能因合作而丧失我党的无产阶级立场与特征。

李大钊上述的既要国共合作又要改组国民党, 并保持我党独立性的意见, 消除了我们党内一些同志在两党合作问题上的疑虑, 统一了认识, 大大促进了两党合作和统一战线的建立。

任何科学的发展都必然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后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新的科学高度。李大钊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不仅对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而且对后来集中国革命经验之大成的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与形成,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2]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

[4]江泽民在1989年李大钊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1989, 10, 29.

[5]姚维斗, 李芹.李大钊遗文补编[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39.

[6]李大钊.李大钊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330.

8.中国古代的货币金属主义理论 篇八

关键词:中国古代 货币金属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044-02

自货币产生以来,对于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探讨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在学术理论上,关于货币的本质,有所谓金属主义和名目主义的理论派别,金属主义者认为货币是商品,而不了解货币是与一般商品有区别的特殊商品,强调货币的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因此,主张足值货币的流通。而名目主义者则认为货币不是商品,它只不过是便利于商品流通的一种计算单位或符号,强调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因此,认为货币和它的金属实体无关,只要有它的名义价值就可以了。在中国,这两种理论倾向都产生得很早。总体考察,笔者认为,在中国古代,赞同金属主义倾向者为多数。本文试就中国古代的金属主义货币理论的源起及发展作一总结、探讨。

一、先秦时期

中国最早的货币理论是由春秋末年单旗提出的,他的“子母相权”论常被后世人引用,而他也是有据可考的第一个货币金属主义论者。

单旗的子母相权论。周景王二十一年(前524年),卿士(辅臣)单旗反对景王铸大钱,他的子母相权理论中提出单位铸币的金属含量须与商品交易额相符。他首先指出:“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赈灾民。”单旗认为货币的作用在于“权轻重”,即强调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而且他主张足值货币的流通,其理论具有金属主义的倾向,可以说是中国金属主义货币思想的萌芽。

二、南北朝时期

自先秦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再像单旗一样提出具有明显金属主义的货币理论。西汉货币理论的贡献主要是集中在集中铸币权,强调“上用之”(即由统治者的主观意志决定)使晁错等人成为名目主义者。而东汉在货币理论上处于低潮。两晋时期主要的货币理论探讨集中在“罢货币论”和“反废钱论”。直到南齐孔觊提出“不惜铜爱工论”,金属主义观点有了较大的发展。

孔觊的“不惜铜爱工论”。南朝经济较东晋有所发展,但货币制度混乱。混乱的货币流通导致各种对立货币政策主张。齐高帝建元四年(482年),任奉朝请的孔觊上《铸钱均货议》,提出了铸钱不惜铜爱工的主张。他认为:“铸钱之弊,在轻重屡变。重钱患难用,而难用为累轻;轻钱弊盗铸,而盗铸为祸深。民所盗铸,严法不禁者,由上铸钱惜铜爱工也。惜铜爱工者,谓钱无用之器,以通交易,务欲令轻而数多,使省工而易成,不详虑其为患也。”他指出国家虽然垄断铸币权,但民间盗铸难以禁止,责任在于统治者自己,因为统治者只求数量而不注意质量,所铸的钱偷工减料。才使盗铸有利可图,利益所在,不是政权力量能够阻止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惜铜,就是用少量的铜铸多数的钱;所谓爱工,就是粗制滥造,不管质量的恶劣,归根是朝廷利用劣钱来夺取民众的财物。孔觊的不惜铜爱工论主张因其理论概括程度高而为后世金属主义货币论者所称道。

何尚之反“大钱当两”争论。刘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447年),江夏王刘义恭建议流传的旧大钱一枚当四铢钱两枚,以防止就大钱被剪凿,得到了很多人赞成,但何尚之坚决反对。何尚之(382年—460年),文帝王尚书令。他批评大钱当两的主张说:“夫泉贝之兴,以估货为本,事存交易,岂假数多。数少则币重,数多则物重,多少虽异,济用不殊。况复以一当两,徒崇虚价者邪。”“以估货为本”是讲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的最根本职能。“徒崇虚价”是批评钱币的名义价值超过他的实际价值,这是带有明显金属主义观点的言论。更可贵的是何尚之还在后来的论述中提出“富人资货自倍,贫者弥增其困”,这说明他已认识到币值变动会引起不同人们之间的财富的再分配。

北朝的货币经济没有南朝发达,货币理论也较南朝简单得多。

三、唐五代时期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的一个顶峰,唐初稳定的政局和开明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导致产品大幅增加,相比之下,钱币数量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很长一段时间里部分商品也成为法定通货。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就曾下诏:“绫、罗、绢、布、杂货等交易皆合通用。如闻市肆必须见(现)钱,深非道理。自今以后,与钱货兼用,违者准法罪之。”尤其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征税以钱为标准后,钱币数量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于是有人提出“不禁私铸”的建议,而反对者认为:“盗铸者破重钱以为轻钱”,会导致“恶钱”(不足值货币)流通。这其中杜佑的货币理论最为精辟。

杜佑足值铸币主张。唐五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金属主义者是杜佑,唐代宗时官至御史中丞。在《通典•食货八》,记载了杜佑对货币的看法。他批评通货膨胀:“其后言事者,或惜铜爱工,改作小钱,或重号其价,以求赢利,是皆昧经通之远旨,令盗铸滋甚,弃南亩日多,虽禁以严刑,死罪日报,不能止也。”杜佑主张足值铸币,表达了彻底的金属主义观点。

四、宋元时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时中国产生了纸币,最初是民间产生了交子,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决定改为官办,于次年发行官交子。纸币的产生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演变,同时也带来了货币理论上的创新,而货币金属主义者和货币名目主义者也开始了新的一轮论战。事实证明,货币金属主义者的呼吁对遏止统治者滥发纸币多少起到了一些作用。

苏轼的金属主义观点。苏轼对当时的纸币流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私铸之弊,始于钱轻,使钱之直若金之直,虽赏之不为也。今秦蜀之中,又裂纸以为币,符信一加,化土芥以为金玉,奈何其使民不奔而效之也。”苏轼是中国最早用金属主义观点来批评纸币流通的人。他揭示了纸币流通可能存在的风险,但却没有认识到纸币的产生及流通本身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认识到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历史必然性。对于币制变迁的进步性没有充分的认识,这是他在币制问题上认识上的片面性。

吕祖谦反通货贬值论。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孝宗年间进士,任南外宗学教授。他反对实行通货贬值,指出:“国家之所以设钱,以权轻重本末,未尝取利。论财计不精者,但以铸钱所入多为利,殊不知铸钱虽多,利之小者;权归公上,利之大者。”他的论述肯定了货币的作用“权轻重本末”,是强调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而且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南齐孔觊的铸钱不惜铜爱工的主张:“若不惜铜钱则铸钱无利,若不得利则私铸不敢起,私铸不敢起则敛散归在公上,鼓铸权不下分,此其利之大者。徒徇小利,钱便薄恶,如此奸民务之皆可以为。钱不出于公上,利孔四散,乃是以小利失大利。南齐孔觊之言乃是不可易之论。”吕祖谦认为孔觊的不惜铜爱工论是经典的不刊之论,不仅继承,而且还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他把铸造足值钱币以防止私铸看作是国家的最大利益所在,见解更为深远。但他认为除了“不惜钱爱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整顿货币制度则是狭隘的。

叶适的劣币驱良币理论。(1150年-1223年),南宋孝宗年间进士,官至宝文阁学士。他注意到当时南宋纸币流通,导致流通中金属货币大幅减少,被储藏起来,因此他指出:“造楮(纸币)之弊,驱天下之钱,内积与府库,外藏与富室。”而且他认为:“……则楮在而钱亡,楮尊而钱贱,固其势也。”也就是说,他已经认识到,纸币驱良币是客观规律,在金属货币和纸币并行的情况下,储藏手段职能由金属货币担当。叶适的纸币驱良币理论属于劣币驱良币理论。西方人将劣币驱良币理论称为格雷欣法则,但格雷欣法提出该理论其实比叶适晚400年。他的金属主义思想表现在,他认为铜钱是最适当的货币,重于或轻于铜钱的都不行:“贵莫于珠金,贱莫如泥沙,至钱而平矣。先王之用币,钱居其一;而后世之用钱也,它币至于皆废,诚以为轻重之适也。故夫天下之货,未有可轻于钱者也。”在分析了铜钱的重要性和纸币驱钱币后,他得出:“夫持空钱以制物犹不可,而况于持空券以制钱乎。”“空券”即不兑现纸币。他反对纸币流通,就是因为纸币在流通中取代了金属货币的地位。客观地说,叶适的货币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他看到了纸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是因此而要求废除纸币的提法则是一种倒退。他没有看到纸币的产生是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其实,真正的问题是纸币的兑现问题和杜绝纸币的通货膨胀,叶适没有看到这一点。

许衡的纸币论。许衡,元朝官员。他的纸币理论根本否认了纸币流通。他指出了纸币流通的两个弊病:“夫以数钱纸墨之资,得以易天下百姓之货,印造既易,生生无穷,源源不竭……然后世不期于奢侈,而自不能不奢侈,虽有贤明之贤,恐不能免也。奸民不期于伪造,而自不能不伪造,虽制以死刑,不能绝也……”第二个弊病前人已经指出,而第一个弊病实际上讲的是铸币税的问题。发行纸币比征税容易,所以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统治者在财政收支不能平衡时,就会将纸币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许衡认为纸币流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实际上,纸币流通的弊病和纸币能不能流通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许衡却将它们混淆了。他根本反对纸币,说明他不懂得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特点。

五、明清时期

元朝绝大部分时间都实行单一的纸币流通制度,禁止用银用钱,而中后期的纸币恶性通货膨胀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元朝的败亡。明朝建立统治以后,结束了元朝的单一的纸币制度,批判元朝单一纸币制度的同时,建立了银本位制度,虽然明、清时期也发行过纸币,也曾经有人提出过“用银有害论”,但总体来讲,明清时期占据主流的观点还是金属主义理论。

丘氵睿的金属主义货币论。丘氵睿,明代官员,曾任户部尚书。他在《大学衍义补》中,阐发了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想法,关于货币的有两卷,在按语中,对金属主义货币理论作出了重要的发展。其中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国家垄断铸币权、等价交换原则等都有论述。论述对于纸币流通,丘氵睿是继许衡以后用金属主义观点进行彻底否定的人。他对纸币流通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在理论上较许衡又有所发展。他说:“况设为阴谋潜夺之术,以无用之物而致有用之财,以为私利哉!”意思说,纸币流通是人君为了谋私利而造成的。并结合他的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了进一步说明,说纸币流通是“设为阴谋潜夺之术”,是因为它不符合商品买卖“必物与币两相当值”的等价交换原则。他分析说:“所谓钞者,所费之直不过三五钱,而以售人千钱之物……世间之物虽生于天地,然皆必资以人力,而后能成其用。其体有大小精粗,必非一日之功所成也……乃以方尺之楮,直三五钱者而售之,可不可乎?”这是用朴素的劳动价值观点来否定纸币流通。“功”是劳动的意思。虽然联系劳动耗费来说明商品价格是难得的,但用纸币本身无价值来说明纸币流通的不合理,在货币理论上并不正确,因为纸币可以代表一定的价值同商品进行等价交换。因而,丘

氵睿的货币政策主张中突出了白银的地位,而且要把白银作为价值尺度。这与明朝把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历史趋势是吻合的。

王夫之的货币论。王夫之,明末清初人。王夫之的货币理论散见于《读通鉴论》和《宋论》中。他的新观点在于指出了铜是贱金属,有必要更讲究钱的质量,这种观点与明代铜钱已处于银的附属地位的历史条件相适应,但以此来说明铸造足值货币的必要性,虽有一定道理,却仍缺乏理论上的普遍意义。他认为金钱所以可以作为“百物之母”是因为“有实”。而纸币则不同,“有楮有墨,皆可造也;……官以之愚商,商以之愚民,交相愚于无实之虑名,而导天下以作伪。”中国封建社会中纸币流通的屡次失败,使王夫之对它做出了全盘否定的结论,他对封建统治者利用纸币来欺骗人民作了比较深刻的揭露。在否定纸币流通的问题上,他坚持的是金属主义货币理论,看不到纸币有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

中国历史上,关于货币本质的理论,无论是名目主义还是金属主义产生的都比较早,但总体来看,大多数提出货币理论者多倾向于金属主义理论,在纸币产生之前,金属主义的理论主要针对的是不足值金属货币流通,而宋元之后,随着纸币在中国的产生和纸币发行的推广,金属主义者的主张就主要集中在反对纸币流通和解释纸币流通弊端上。这与金融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有悖,没有意识到纸币可以代行流通手段职能是其理论症结所在。

参考书目:

1.〔春秋〕左丘明撰.国语•周语下[M].中华书局,1999

2.〔梁〕沈约撰.宋书•何尚之传[M].中华书局,2003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刘悛传[M].中华书局,2003

4.〔唐〕杜佑撰.通典[M].中华书局,2006

5.〔宋〕苏轼撰.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1986

6.〔宋〕吕祖谦撰.历代制度详说•钱币[M].中华书局,1985

7.〔宋〕叶适撰.叶适集[M].中华书局,1983

8.〔宋〕马端临撰.文献通考•钱币一[M].中华书局,1986

9.〔清〕王夫之撰.读通鉴论[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0.叶世昌等.中国货币理论史[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11.姚遂.中国金融思想史[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6级金融学博士生北京100081)

上一篇:调研报告怎么写下一篇:民间借贷纠纷执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