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共10篇)
1.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篇一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在正确认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要围绕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主抓两种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落实三项技能:识字写字、阅读、写作。
目前各国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法国的“共同文化”、德国的“关键能力”、美国的“核心知识”、日本的“基础学力”等。而我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多地引导与培育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核心素养,引导陪伴学生最好地成长与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学科教学活动载体,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有温情地创新地促进学生健康优秀的发展。个人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围绕一个主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主题分单元,人文类篇目大都涉及责任、爱国、奉献、善良等重要精神、道德修养。如果仅以教师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被动接受文本中心,学生未对文本作真正的探究理解,那么这些文本的精神主旨就很难深入学生心底,更别说形成深刻感悟而指导学生思想与行动实践。所以,对此类文本的处理应以学生精读细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以讨论研究为学习方式,用写作感悟来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对学生实施文本的阅读习惯、语言品析和主旨探究能力训练。可将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节日节气时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传承发扬。可将以下节日(节气)——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惊蛰、春分与春联、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字谜、歇后语、中医、剪纸、风筝、京剧、围棋等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创多元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素养。
二、主抓两种能力: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是社会的人,语文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可整合到语言能力中,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它们俩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而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发问、会发问,并与老师互动起来。我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是提问领先:学生在预习时必须提出两个以上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人人有机会发言,就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发言。发言要求声音洪亮、语句流畅、条理清晰。有时为了激发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辩论一番。
当然也有“敏于行讷于言”的学生,怎么办?每天课前《三分钟新闻播报》,摘抄并大声朗读新闻,先消除羞怯心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一学期后基本上能大声地阐释问题了。
三、落实三项技能:识字写字、阅读、写作
识字写字是最基本的技能,小学就在培养,为何到初中依然写错字?可采用探究词源法。学生将“萧萧班马鸣”的“班”错写为“斑”,《说文解字》中讲到“班,会意,从珏从刀,中间刀左右玉,像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而这恰是一首分别诗——《送友人》。《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如何做到的呢?
1.每学期教学中,开展“日读一万字”的活动:学生准备B5大小的名著阅读笔记本,每天读名著30分钟,记录日期、页码、字数、内容梗概(90——100字),家长签字。一周一检查,定期进行小测试。
2.寒暑假,布置学生就一部作品制作书签、腰封、手抄报、思维导图等,进行创造性阅读。
3.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书心得分享会。
写作是综合能力的展现,最能体现学生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技能。在教学中常进行情景作文训练:与教材内容结合仿写,如朱自清的《背影》仿一篇《父亲的手》;与名著阅读结合写人物小传,如《林冲小传》、《虎妞小传》等;与背诵篇目结合写回信,如《公输班不义》、《写给欧阳修的信》。指导学生写作形式,如人物小传分三层写,要层层清:第一层姓名、身份、性格简介;第二层主要情节加评价;第三层全面评价。初中三年基础知识要扎实,阅读要宽厚,写作要源于家庭、社会,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解释生活现象的。
以上是我个人一点浅薄的经验,今后我会继续“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语文学科教学中”,抓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策略与途径,做好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2.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篇二
这两年,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很热烈,教育界都在盼着国家层面对“核心素养”有个明晰的界定。全社会在关注和思考国民的“核心素养”,这是好事,也是教育改革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9月13日,“核心素养”终于落地,从2月征求意见到9月正式公布,说明它的确定是经过很慎重研讨的。我们来看看这张“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核心素养”图:
相较于2月的征求意见稿,正式稿有了一些改变,比如:“实践创新”归入到“社会参与”中,强调了“实践创新”的社会性;“文化修养”改为“文化基础”,强调文化是根,是魂,强调学生阶段文化积淀的基础性;原来的“个体”改为“学生”,强调了“核心素养”的普适性要求。
对于教育实施者来说,现在亟盼国家层面的“核心素养”完成它的“课程转化”。要完成“课程转化”,首先得修订课程标准,构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统领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把“核心素养”由理念到实际、由抽象到具体、由共同到分殊,环环相扣,层层转化为学科教学目标。这样,语文的课程标准在重新修订时候,需要根据“核心素养”重构三维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本质就是个体“核心素养”的一种反映。语文学科素养更要强调语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融合,超越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方式,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反思、探究与批判。重新修订语文课程标准就是要赋予“核心素养”以可教、可学、可测评的内涵特质,因此,课程标准要有质量测评标准,这很重要。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现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对语文学科素养已经有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标准》能正式把“语文素养”提出来,是很有思考力的,而且《标准》对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所需达到的目标表述得非常清楚: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审美能力、语文探究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但是,“语文素养”到底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哪些层次?高中三个年级有什么样的层级规定?《标准》并没有具体说清楚。所以,尽管有目标,语文教师依然不知道语文素养从哪里着手培养,更谈不上如何打破学科壁垒、走向学生“核心素养”高地了。因此,语文的学科素养一定要在国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基础上才能加以明确。语文教师希望在明确了“核心素养”以后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里能建立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与反馈系统。
最近看到一份专家讨论稿,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了如下界定: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笔者不知道“核心素养”落地后,这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会不会改变。应该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具备了语文学科的特性,但这些素养并不能仅仅由语文学科来承担培育,如何打破学科界限,建构起课程体系,和别的学科一起完成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方面的素养培育,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语文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领地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之后所形成的,所以,语文学科素养应该是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也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如果脱离了语文学科,忽视学科的独特性、固有性,不是基于和体现语文学科的文字表达、文学思维与文化传统的独特的本质内蕴,人为地拔高,素养就又成为空洞的词汇。
另外,语文学科素养也要有层级性,不能以低层级的学科素养代替高层级的学科素养,比如,《标准》也有“课程目标”的规定,“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发展”不能说是学科素养,只能算是语文学习的方式,或者说是语文学习的方法素养。再有,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素养应该和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有所不同,其层级应该如图2所示。
语文学习的内核即第一个层次是语言与言语层次。这个层次的语文,较多关注词汇这个建筑构建材料和修辞语法等结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交际。语文姓语,学习语言既要学习“话”,又要学习“说”,这是语文的基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最基础的学科素养。
第二个层次是文章与文学层次。一方面,当“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提高后,学生的语言具备了完整形态的表达,也就有了连缀成章的意义追求;另一方面,学生要接触人类最典范的文学,这些典范文学应该是包含最美好的语言、最美好的情感、最美好的思想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不仅要强调“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高”“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第三个层次是文化和哲学层次。这是语文学习的高层次,要达到这个层次,不仅需要学生有较为深厚的语言、思维和审美的素养,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和人生阅历,有文化的辨识力和批判力,这是需要学生在母语文化的长期熏陶滋养下,慢慢形成的。要达到这一层次,不仅要启智,要滋养,还要顿悟,这样才能在前面的基础上具备“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学科素养。强调语文学科“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育,既强调民族性,也强调世界性,还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并发展传统文化。
不管这份专家讨论稿是否会变更,语文学科素养不能离开母语文化的土壤,在这土壤里生根发芽,汲取养分。读书、写作,这是语文学科最本质性的行为表现,不会因为“核心素养”的提出而改变。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要循序渐进的,小学更强调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初中开始慢慢强化文章与文化,也就是凸显语言、思维和审美,高中阶段,学生走向成年,应该带进“文化和哲学”,也就是开始强调“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语文学科素养的培育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生语言和言语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开始进行思维训练和审美培养,是不合时宜的,如果灌输太多文化和哲学内涵,那更是揠苗助长。
语文学科素养是育人目标的具体化、细化,需要向学科、学段和校本化几个方向努力。笔者以为,校本化要从学校的沿革历史、区域文化、师生特点三个角度考虑如何对接国家“核心素养”要求和语文学科素养要求,建构起符合和适应学校文化特性和育人目标的课程体系,课程的结构要整合,内容要整合,在领域整合的基础上制定课程标准,形成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体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学发展的走向都呈现出迥异的取向。比如,同样上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教师以“‘面朝大海’,怎么会看得到‘春暖花开’呢?”“‘面朝大海’,那么背对什么呢?”“为什么是从‘明天’起,而不是从‘今天’起?”几个问题出发,形成“问题群”,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强调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也有教师从核心意象“大海”切入,谈这首诗歌意象的“单纯明净”的特征,继而分析诗歌所呈现的实景和虚景,以及诗歌的情感走向,最终归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含义分析。前者很高蹈,后者很实际;前者强调个性,后者强调实用。语文学科应该在诗歌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哪些素养?语文学科应该在教学中生成哪些素养?课堂是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平台,到底是哪一种课堂能成为学生生成学科素养的理想平台呢?
“准心”不明,语文教学的目标总是很模糊很多义,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课堂走向,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确定,语文的热闹就由此产生,而热闹背后可以说是乱象。
文本研习是有一定的规律的:(1)确定目标;(2)充分阅读;(3)品味思考;(4)表达交流;(5)总结归纳。这个思路虽然明确,但如何从“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走向“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教材的文本选择和写作活动设计与编排要有个合理的体系,要根据文本的核心价值和写作活动的序列化来安排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当语文教学有了“核心素养”的靶心,就要明确每一个专题、每一篇课文的四大核心素养要求(重点在于哪一个素养),要使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有层级要求的目标,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质量测评标准,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就体现在有效地实施教学,从而真正达成目标。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才有清楚的指向,教学质量才有清楚的评判。
3.语文核心素养下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篇三
文本的科学组合
群文阅读,需要选好课外的文章引入课堂,拓宽原有教材的外延。教师可以针对单元、课文,寻找合适的生发点,如根据文章主题、体裁、写作方法等,引入合适本年级学生学习的文章,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的阅读,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
基于教材内容的拓展 丰富多元的教材内容为群文组合提供了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突出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集中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①帮助理解难点的群文拓展:教材中有些内容的内涵、蕴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愿,对于这个年龄阶层的小学生来说,由于阅历积累不多,往往是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可以补充相关的作品,课堂上以群文阅读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全面的阅读体验,提升对作品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②寻找文章出处的群文拓展:选入教材的课文很多是节选自作家的某部著作或是某篇文章,选入时有所删改。在单篇学习后,可以根据文章出处,将原文引入,用类似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和积累。③突出表达方式的群文拓展:文章表达方式的学习和运用,是从言语内容走向实践的关键。教师可以围绕表达的方式来聚合文本,开展群文阅读。
基于学生学情的拓展 群文阅读同样要站在儿童的阅读视角,关注儿童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让拓展的文本能激发起他们对阅读的期待。这是群文组合是否科学合理的检验标准。①关注兴趣热点的群文拓展:教师要善于以学生的兴趣点,“投其所好”地引入相关联的文本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②注重学习方法的群文拓展:学以致用,并将课堂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生发点,尽力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方法。
梳理“群文”学习路径
群文组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整体。而群文阅读教学需结合有效的学习路径,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功能,提升群文阅读的价值,从而提升效率。
突破难点式:聚焦阅读增理解 在教材难点上拓展文本,从不同侧面对这一知识点加以阐述,让学生的认知进行互补。这样的学习路径不仅让学生阅读相关联的文章,而且攻破难点,更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习路径:组合文本——认知互补——答疑解惑。策略提炼:一是确定难点,组合文本。教师紧紧围绕本课学习的难点去寻找相关联的文章引入,组成群文进行教学,能辅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内容或明晰表达方式。二是聚焦品析,认知互补。基于难点的群文阅读,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地读与思,再进行针对性的讨论与分析。
追根溯源式:以点带面导阅读 阅读的核心应该是“读”。“读”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重要的途径。选入教材的经典篇章,很多节选自名家名作,课堂上可以借助群文阅读,追根溯源,引入原著中的某些篇章,使课堂教学与教材外的阅读相沟通,使学生从课堂上阅读引申到课外探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好导向和积累。学习路径:追根溯源——速读激趣——阅读延伸。策略提炼:一是追溯原著,见微知著。让语文学习跳出课本,更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思维能力。二是激趣存疑,延伸阅读。教师可以选择教材描述的空白处、省略处或者教师结合原著提出引发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群文阅读后,解惑却又存疑,引起学生深思。
表达运用式:迁移表达重运用 围绕知识和能力目标,剖析教材中能迁移运用的知识点,引入群文阅读教学,把多篇文章的同一个表达特点看成一个阅读体系,从比较、提炼写作共性,将多篇文章横向比较,培养学生梳理、评鉴作家的表达方法,再到培养迁移、运用等阅读能力。学习路径:阅读提炼——拓展探究——迁移运用。策略提炼:第一是紧扣目标,提炼表达特点。根据教材表达特点,围绕教学能力目标,抓住一处特点鲜明的表达方式,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提炼表达特点。再选择同类的文本引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第二是同类拓展,探究表达方式。有类比能让特点更突出。多篇文章同时阅读,借助问题式、表格式、填空式等学习单,引导学生聚焦表达方式,使学生有条理、有目的地探究文章的结构、方法、语言描述等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表达的理解与评鉴能力。第三是迁移运用,尝试自主表达。再让学生就刚才学习的表达方式,尝试表达。
问题引导思考
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是与否,对与错,要用思辨的眼光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更全面,这是一种更高要求的思维方式。教师可围绕教材的矛盾点,引入群文阅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学习路径:抛出问题——群文阅读——多元认知。策略提炼:通过聚焦矛盾处的群文阅读,可以有效引发学生思考,辩证地看待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价值的辩题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思辨,在冲突中再达成共识,分享阅读感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群文阅读的学习路径还有主题聚焦式、作品赏析式等。作为语文老师将群文阅读运用得当,会让教材与群文学习疏密有致,相得益彰。
4.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篇四
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生硬死板,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阅读教学的方式。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参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来制定教学策略,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要增加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讲究科学策略,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且要利于小学生接受。
一、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素养究竟是什么?很多教师也只是一知半解,只有理解了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来进行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下面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简要叙述。
语文核心素养是在语文学科的具体化,学生学习完语文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因此具体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这几个方面。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能够精准妥帖地运用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进行情感表达和日常交流。小学生时期语言表达体系还未健全,正是语言建构的良好时期,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个要求。思维的发展与品质是人通过大脑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概括和反应的一种行为。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成阶段,通过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成长为更健全优秀的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对深刻地理解和认同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很多优秀的文化和思想,需要后代人进行学习,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审美鉴赏与创造,人对美的感受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很多人只知美,而不知道如何美,语文课就可以教会学生们进行美学鉴赏,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丰盈学生内心的感受,也能够表达出什么是美,如何美等问题,令学生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从而更加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命,成为一种情感丰富的人。
二、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读物,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过历史的沉淀,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化读物,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文、古诗、乐曲、对联、灯谜、歇后语等,都属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优秀的思想,通过让学生们阅读这些优秀的读物,来培养优秀的品格,增添对我们国家文化的认同感,热爱上我们国家的文化,从而进行更好的传承。
小学生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要时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带拼音的读物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例如,古诗词也属于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小学语文部编版会有一些古诗词要求学生进行背诵,教师可以选择一本带有课本所要求学习的古诗词,让学生们进行阅读,或者教师制作一些精美的PPT,包括课本中一些要求背诵的诗句,每句诗词都标上读音,照顾一些学习能力比较低的同学,配上一些美
丽的动画,营造一种诗句中所表达的意境,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体会到当时写诗的感情,丰富学生的感受。比如,在阅读到《忆江南》这一首词时,教师首先放出一张江南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进入诗句中的意境,然后教会学生诗句中所有的字词读音及意义,让学生再分小组谈论诗中诠释的含义,分小组进行讲述,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增添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发掘多种阅读题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字具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很多语言听起来很苍白,但是写下来就感觉好像是拥有了生命。小学生阶段是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孩子看到的世界和大人看
到的可能不一样,他们具有无限的可能,不能抹杀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要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通过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在学生们在安静的读书环境下,神游到书中所描绘的世界,给学生以想象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不能只给学生千篇一律的阅读题材,要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和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以及学生的性格特质的不同,教师分门别类地给学生准备不同的阅读教材。比如,有的学生比较爱幻想,超现实的事情,可以给这类学生准备带有拼音的《鲁宾逊漂流记》,让学生根据小说中的鲁滨逊的经历,想象到一些荒岛求生的的生活,增加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学习到鲁滨逊的坚强,养成自力更生和自信乐观的良好品格。有的学生喜欢一些对国外的一些童话故事充满兴趣,可以推荐这类学生阅读《月光男孩》,讲述一个黑人男孩的慢慢地正视自己,接受自己的艰难成长过程,还可以请学生阅读过后,去观看相关的电影,比较一下电影和书中描写的是否相同,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结
5.《也谈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刘凭 篇五
----------
刘凭 1
《也谈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也谈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刘凭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要求培育的国民有相应的素养,这关系我国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是当代教育界面对的课题。因此,在新一轮的教改进程中,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提到首位,对于语文尤显重要: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产生是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关系,有交往的需要,而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这才显示出语言的价值。语言的建构可以理解为构造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说出一句在一个语言集团中能被理解的句子,这是一个具有语言资质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具备语言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就能恰当实现运用。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的。语言必须满足一些语用学、商谈伦理等规范才能实现交往的意义。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贴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童年期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比较稳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思维发展与品质为核心素养?因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语文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初中阶段是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很多都带有传统文化基因,有的明显有象征意义,比如“长江”“黄河”“月”“红梅”等,有的会自然引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青”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中国古代经历了数次民族之间的战争,汉语无形之中经历了多民族的激变、融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文化的传承积淀。如在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史实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不已,很多词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再如,满汉两民族之间利益的争夺对文化的影响更具典型,遵循“农耕”文明的汉文化与“游牧”满文化发生尖锐冲突,继而又互相吸引、融合。汉语中有很多满语迹象就是证明。有些汉语方言来源于满语的词汇,它们仍然存在于北方汉语特别是东北方言和北京方言中。在口语中,末字常改为轻声。例如:埋汰(脏)、饽饽(糕点)、个应(使反感)、萨其马(一种小吃)、得瑟(东北方言,意思是轻佻,卖弄)、磨即(即磨蹭)等等,这些文化信息需要在学习汉语之后才能理解。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就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造就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就成了关键的一项核心素养。
4.审美鉴赏与创造
什么是审美鉴赏?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于饮食男女等生理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尚的需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就是对形式的观照。当我们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抛却了它的实用价值而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发现其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一种内在的精神,你感觉它触动、感染了你,丰盈、滋润了你的内心,令你愉快,这便是在以一种审美态度去欣赏外界。当我们深入其中,反复玩味美的道理时,我们就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心灵的敏感是与众不同的,因而每个人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都有创造性的独特发现,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就会阅读到一个个文学文本,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愿景
语文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当前教改更加科学化,也是教改的灵魂所在。这四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犹如金字塔的四个底边,只有根基扎实了,才能创造令人仰视的辉煌。只有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把握其中的联系,有重点、有方法地加以发展、提高,才能使教学思路更加连贯,从而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作用。
较理想的语文教学,当时时围绕核心素养,以科学理论做引导,不断反省、不断优化。例如教学中要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供给侧结构。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经过实验提出的,该理论给出了不同学习方式下的学习效果模型。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从教育现状看,国外的孩子学得轻松,但国外的优秀学生并不少,原因在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语文、历史这类文科的内容,更需要孩子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全部感官。我们的许多孩子虽然脑瓜聪明,解题能力强,但往往口才不佳,动手能力差。反思原因,刻板的文科教学方式难辞其咎,因此新时期的教学方式必将趋于更加丰富、多元化,教师必须多给学生创设有选择地、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加强活动型课程再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辩证地看,“学习金字塔”只是提供了不同模式的学习效果比照,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或抛弃听讲、阅读等传统学习方式,因为这 4 些方式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中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语言习得有渐悟性特点,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吕叔湘先生曾指出,一个中学生一学期要阅读80万字才能培养起阅读能力,而现在的中学生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
在对待“审美鉴赏与创造”这项核心素养方面,教师尤其需要掌握正确的鉴赏知识与方法,并将它传授给学生,学生需要认真地听讲之后再去实践。如怎样运用现代小说观鉴赏小说?散文写作的重心在哪里?解读散文应遵循什么原则?有的地方教改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我们也要多思考一下,让学生做主体,教师是不是做个主持人就行了?教学中更要格外慎重思考:追求审美认识的开放,感悟是不是可以跟着感觉走?开放是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学生怎样答都是正确的吗?显然这样做是错误的。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方面,有些大学教授的理解都出现了问题,更何况中学教师。例如,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咏柳>>赏析》,指出这首诗的几种好处,其中有一项好处是:“二月春风似剪刀”歌颂了创造性的劳动。这个可笑的错误按照孙绍振教授分析就是:“这样的阐释,和经典文本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一个唐朝贵族,他的脑袋里会有‘创造性动’吗?‘创造性劳动,是权威教授自己心理图式中固有的,是他从20世纪50年代苏联式的文艺理论的狭隘社会功利论中衍生出来的。”
因此,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正视语文学科的规律,比如语言习得有人文性、实践性、渐悟性、随意性等特点,语文学科四种核心素养无法排出谁先谁后,我们的母语——汉语本身就不具备完整的体系。在教改进程中要恰当地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一方面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不忘在教学中努力进行多角度活动课再造,使教学形成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供给侧结构,建设语文学习金字塔,让学生能随时拥有主动选择权,发展自我。
通讯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第三中学校 联系电话: *** 邮编:036100
6.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篇六
吕钟波
沙坪坝区中梁实验学校
摘要: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要进行新时期角色定位;其次,教师要明析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深入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再次,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系列化和梯度为线,教师要活化教材文本开展课时主题化教学,创生学生生活的语文学习体验活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升语文学习品质;最后,语文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怀。
关键词:教师角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在此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迎来了新一轮变革。教师们围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语文教学策略探索变革,以适应教育发展新要求,以期更好地培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2016年9月,国家正式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同时,全国开始使用部编语文七年级新教材。重庆部分初中学校还承担了初中九年级部编新教材的试用任务。根据部编新教材特点和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我将自己的心得总结如下,以期与同行们共商共进。
一、教师角色科学定位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观,“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新学习方式的倡导,国家、社会和学生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然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技能。但新课程改革的步子走得太快,教师培训又滞后,一时涌现的诸多新模式或课堂。特别是学生学习小组建设的兴起,更是翻转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让很多教师在角色定位上失守。要么固守教师本位,变成教育教学的主宰;要么仅是新浪潮迎合者,实则迷失自我;要么在变与不变中东张西望不知所措。究其根源在于新形势下教师缺乏对自己角色定位的真正领悟与坚守。
学生是成长的人,是学习的人。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多地引导与培育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核心素养,引导陪伴学生最好地成长与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学科教学活动载体,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有温情地创新地促进学生健康优秀的发展,而不会陷入唯分数论的学科本位观,仅成为学科专业知识说教者。
所以,教师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引领者、陪伴者。
二、领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是实施有效培育策略的关键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部分。
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
理解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就能抓住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是活化文本与创新语文学习活动等为主要策略。
三、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的浅尝
部编本语文新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作为单元框架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对现行教材进行文本的活化利用,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来实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学策略。
(一)活用教材文本,变式训练学生掌握语文要素
1.人文类文本教学,变讲为论,以论促研,以写固学,夯实文本解读能力。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主题分单元,在教学人文类篇目中,师生一般是以泛读了解或教师讲授为主,往往忽略了人文类篇目的语文要素学习与训练。这些篇目又大都涉及责任、爱国、奉献、善良等重要精神、道德修养。如果仅以教师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被动接受文本中心,学生未对文本作真正探究理解,那么这些文本的精神主旨就很难深入学生心底,更别说形成深刻感悟而指导学生思想与行动实践。所以,对此类文本的处理应以学生精读细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以讨论研究为学习方式,用写作感悟来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对学生实施文本的阅读习惯、语言品析和主旨探究能力训练。
如居里夫人的《我的信仰》一文,文本内容清楚明了,主题明显。但是其中作者事例的列举选择与质朴纯真的语言特点则是学生学习的语文要素。如果教师带着学生去深挖细嚼文本,那课堂教学可能就变得索然无味。但如果我们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文本中感兴趣的问题,并且去查阅资料进行讨论,最后写成感悟来展示交流,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就要深刻得多,给学生心灵的影响可能会更久远。我的学生就对居里夫人移居法国而没留在波兰提出了疑问;对居里夫人不申请专利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他们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提出观点进行讨论,最后写成了小文章。他们认识到居里夫人的选择正是她对科学和祖国的热爱的表现;还有学生提出本文语言简洁朴素,也正是居里夫人的性格温和淡泊名利的表现。
还有比如《我的母亲》《伟大的悲剧》《竹影》《背影》《信客》等文章,都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文章,都是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好素材,变讲为论,以论促研,既能让学生真正去领会文中的人文精神,又培育了自主学习与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求证与理性思维的品质。
2.以问导学激发学生文本探究,培养文本解读分析力与提升理解思维品质。培育学生批判质疑的思维能力及品质,教师对教材文本的研究是关键,设计文本研究的问题是载体。一本书(教参)、一张嘴(讲授)、一支笔(板书)、一张片(课件)、一合作(小组讨论)的样张教学是很难培育学生对文本的理性思考的。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文本,发现文本中最有思考价值,最具引导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帮助与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逐步形成深入理解学习文本的思维与方法。
如《桃花源记》,我觉得最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处处志之”却“寻向所志,遂迷”这一问题。学生要理解这个问题是很难的,但这个问题却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与兴趣。经过几番猜测,结合“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学生慢慢体会到这是陶先生有意为之,意在强调“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再如《木兰诗》,我叫学生画出心中花木兰的样子,并说明理由。其中一个学生把木兰画得健硕如男,其理由是一个女子敢于替父从军却不仅是孝顺的冲动,而是实力的基础,因而却不是柔弱女子,更不要说貌美如花;二是征战多年,不仅幸存且立下大功,战友也没能识破其女儿身,不仅是聪明就行的,必有健壮之体格。同学的作品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对文本的深入研究,提出有价值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又如《唐雎不辱使命》,唐雎怎么能佩剑见秦王呢?只要我们深入研究文本就能找到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以文为范,随文学习,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想象力与创新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现行教材没有写作课程设计,也没有写作系统知识。一些教师就以中考满分作文作蓝本让学生背,让学生化用,当然这就考试而言是有用的,但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更谈不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材文本,就能找到作文教学教材蓝本。以教材文本为蓝本,来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的讲解,如从作文结构上讲:《背影》《春》就是总分总结构蓝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并列结构蓝本;从记叙顺序上讲:《最后一课》就是典型的顺叙,《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有插叙;从写作素材来讲:《藤野先生》《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写人的蓝本,《范进中举》《杨修之死》就是写事的蓝本......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要发掘写作知识并讲解,教会学生写作的基本知识。活用文本,进行情境体验与写作,训练学生想象力,创新力。学生写作最困难的事就是没有多少真实的体验,没有多少真实的有效的素材。我们大可以发掘教材文本,利用教材文本来训练学生的写作。如《孙权劝学》,文中为突出孙权劝学,而略写了吕蒙的勤学情节。我就利用了这一素材,让学生补写吕蒙学习的情节。这一情节没有现实的素材,全在一个“勤”字上下功夫。学生交来的作文,构思了很多合理且有意思的情节,写得很生动传神。分类型随文学习,一课一得,让学生掌握写作基本知识。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想象力,同时也开发创新力。
4.用好文本特别之处,坚守语文教师本色,精读精讲、感染启迪学生对语言文字美感张力的熏陶。
精讲是不仅是教学的绝招,也是语文教师的功底与魅力,它能感染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信服,从而热爱语文学习;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法宝,更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记忆力的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力、感悟力的有效途径。如诗词曲的学习;现代文中的精妙处、优美处;学生喜爱处、体会深刻处等,教师就要精讲,讲透。特别是学生知识与理解不够掌握的文本与文段,教师就要讲出自己的感悟与特色,去感染与熏陶学生,诱发启迪学生。这既是教师语文专业素养的体现,更是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榜样与熏陶,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语言的学习兴趣,更加深对语文的情感,对语言的热爱。
(二)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教材文本到普通读物等方式多元创生语文学习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力
生活是语文,语文也是生活。所以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语文活动,将学生的语文置身于生活中能更好地激发其语文学习的动力与能力。
1.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的读说训练,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感悟力。如晨报宣读形式,每天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为大家宣读一条重要新闻,这样就能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同时锻炼其胆识。
2.朗诵表演或竞赛活动,提升的朗诵能力。它不是简单机械式的诵读,而是在学习理解基础上,在教学音像示范下,在教师指导后,在学生自已的理解下进行个性地朗诵。教学《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每个组在课前读,新课学习时跟着教学音带读,学习完后根据自己学习感悟再读,教师进行朗读方法讲解后又读,最后小组上台表演读,大家再选效果最好的一组展示读。让我惊讶的是全班后来人人都能背诵,且效果很佳,那段时间只要进教室居然能随时听到有学生在背那首诗,还自得其乐。这就是读的威力。
3.开展新闻采访与班级小报等综合性实践活动,训练学生观察力与表达力。班级新闻报道会,班级风采小报是学生兴趣最大的语文学习活动。学生根据学校教育教学主题活动安排下或自己对学校、班级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来作为当期新闻报道或小报的主题,在承办小组的筹划与实施下在社区、校内、班级收集素材,最后制作成相册、视频、纸质等成果,最后在美术教师的帮助下绘制成册,共全班学习,还赠送年级班级同学欣赏。
4.生活化写作活动,训练写作能力。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还与班主任协作,一月一次郊游活动。一次一个定点,如集市采风、农耕时节参观、学校辖区内文化元素调查、周边环境问题调查、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大学城游赏等活动,并将每次活动让学生自由写作,并进行评比,将学生作品进行印制成册,发给学生保存。
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积累写作素材,健益其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四、语文与多学科综合协作,开展小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培养学生艺术与科学精神,提升语文学习品质
仅以教材文本语言、形式、内容、手法、情感上的训练是不足以调动学生艺术欣赏细胞与形成艺术审美情趣、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此时,我们需要联合其它语文相邻学科的协作,采用如小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比如,可与历史教师合作开展了古代诗人生平轶事小研究,让学生从历史学中更宽广地了解文学人物,提升语文学习兴趣;还有《三国演义》中人物与历史人物对比研究等;还有与音乐教师协作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教师选择民族音乐代表作教学生欣赏,再让学生写出对所学音乐的赏析小文章;还有与美术教师开展建筑类、人物类、风景画的欣赏课,从而让学生学会从科学角度来理解教材中涉及到的科技类、建筑类、艺术类说明文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与研究精神,从而推动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期开始语文组正依托学校市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农村初中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进行学校语文“名著阅读与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发论证,以期通过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助力学生语文学习品质提升。
五、积极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与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能力和精神。
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要教师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创新教学策略,开创多元学习活动,更多的还要以教师的语文情怀去影响形成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从而形成语文情怀,那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7.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篇七
一、“方法与习惯”搭建了以人为本的桥梁
课程标准修改稿, 把第一部分前言的总原则中原来的“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修改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单独提出来, 进一步明确了“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教育是人的教育, 离开了人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教学必需的本质就是“以生为本”。
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主要目标, 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与促进人的发展关系更加密切。语文学习方法是指有利于语文学习的行为总和和心理特征。语文学习方法种类繁多, 小至一词一句的掌握, 大至一类文章的学习。从概念上说它是关于解决语文思想、说话、行为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多数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字表述是有局限性的, 每个人对表述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每位学生要求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很难衡量。往往是意会比言传还重要。学习方法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方法, 不同的学生会采用不同的行为。语言表述的方法是方法的共性, 具体如何把握需要在实践领悟。
习惯, 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解释:一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二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显然这里所指的习惯是第二种解释。它是长时间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学习习惯, 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学习方法是习惯的基础, 学习习惯是学习方法长期磨炼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 就动力定型。习惯的核心是“不容易改变”与“按部就班”有两面性, 不适合于经常变化的环境和条件, 优势在于轻装上阵, 轻车熟路, 学习效率高。比如, 有人作文时提笔就写, 写出来的作文又非常符合要求, 好像是不假思索的天才, 其实不是什么天才, 只是纯熟而已, 因为他在心中列提纲只需一会儿工夫, 而且非常准确, 这是习惯成熟的标志。习惯也与方法不同, 方法是学习实践的提炼, 而习惯是方法磨炼达到内化的结果。习惯成自然, 尽管是同一种方法, 但表现出的习惯却区别很大。学习习惯有很大的个性因素。社会在发展, 知识在更新, 人脑储存知识量是有限的, 而且淘汰很快, 需要不断有新知识来补充。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尽管是比较稳定的, 但也需要“与时俱进”, 更新内容和结构。学习是人的学习, 方法与习惯也是人的方法与习惯。它们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的原动力。
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习惯”的提出搭建语文学习与“以人为本”课程理念的桥梁, 相信语文教学一定通过方法与习惯的桥梁走向“以生为本”。在整个《课程标准》修改稿中, 与方法与习惯有关系的修改仅《课程目标》部分中就高达二十处, 真可谓用心良苦。
二、“方法与习惯”展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目前还不清楚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修改中是否也增添或原来就有“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语文学科的增设是非常必要与及时的。它也是近几年课程改革实践推进的必然结果。
一是语文是母语教学,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国历史源远流长, 文化积淀很深, 语文学习方法纷繁复杂, 有必须继承的优良传统, 也有新要求下创新的。方法不掌握, 习惯不养成是很难把语文学好的。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相比, 对语文方法习惯的要求高, 这是语文学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主要是针对语文学科方法和习惯的重要性所提出的。二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学科概念本身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如, 高矮胖瘦是没有量化标准的, 只是相对而言。所以与之相对的学习方法也是模糊的, 不像自然学科那样步骤分明、逻辑性强、结论明确等。语文采用的感悟、体验、想象、描绘等学习方法是比较难以把握的。语文学习方法的自悟是主要的, 传授是其次的, 掌握分寸主要靠自己。书面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转化为个体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 把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摆到语文素养的核心位子是完全正确的, 否则改革难以深化, 效率难以提高。语文学习不像数学学习, 不是说某篇文章已经读过了, 明白了, 就不必再读了, 重读时也许会改正原有的认识, 也许扩充了从前的了解, 也许得到一种新的印象, 这是常有的事。“温故而知新”、“好书不厌百遍读”表达就是这个意思。即使没有上述改变, 重读一回就是多一回练习, 阅读方法转化为阅读习惯也就容易些。
语文学科正因为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特殊性, 把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语文素养核心内容提出来, 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和加强研究, 有利于进一步把握规律, 提高效率。
三、“方法与习惯”明确了增强学力的途径
语文学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知识取向、能力取向和人文精神取向。事实面前应该承认,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能力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要看看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不难发现, 在一轮接一轮、全面开花的语文赛课活动中, 有多少课不是在人文精神上因“深挖洞”而获高奖。“得意忘言”, 一折腾就是五六年了, 贻害不浅。再让我们走进教室的常规课堂, 又有多少课不是在传授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成了空中楼阁, 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这能怪教师吗?是多年来语文教学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语文知识不能代替语文能力早有定性, 难道人文精神就能代替语文能力吗?同样不能。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推进到必须冷静科学处理好知识、能力和人文精神三者关系的时候了。只要冷静地想一想方法来自何处, 用之何方, 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就明白了。语文学习主要有阅读与写作两部分构成。阅读不是让眼光在纸面上过一遍, 写作业不是提起笔来胡乱写几句, 要讲究方法。方法不是空穴来风, 毫无依据。阅读一篇文章, 目的固然在了解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但同时也在联系一些方法, 以便读其他的文章。依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习作, 目的固然是为了说出符合这个题目要求应说的话, 但同时也在练习一些方法, 以便写其他的题目。所以, 方法来自于阅读与写作的实践, 来自于对知识的掌握, 应用于对其他文章和其他题目的阅读与写作。对于方法, 懂得是一个阶段, 应用又是一个阶段, 懂得不一定就能应用, 要应用必须经过练习, 练习到纯熟的地步, 方法就化为习惯, 这时才能够自然而然地随时应用。阅读与写作也是两种技术。必须记住:阅读与写作不讲方法不对, 而讲究方法, 懂得就满足, 也是没有用处的, 必须使一切方法化为自身的习惯, 这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所在。
有人可能会担心强调了方法与习惯, 会不会淡化人文精神, 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因为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读懂文章。先说阅读吧, “求甚解”是阅读的目标, 也是阅读的方法, 反过来“不求甚解”不是方法。“求甚解”, 第一步, 从逐词逐句的了解入手。仅仅通过翻字典等知道一词一句的意思, 还不能算彻底了解, 还必须更进一步, 知道为什么用这些词与句, 这样写好在哪里, 文章采取的表达方法目的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和用途。文章阅读到这一步应该说文章想表达的人文精神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再说习作, 习作应该是人文精神考虑在先, 表达的方式在后, 如怎样安排结构, 采用怎样的语言风格, 用上哪些词哪些句等, 并在习作过程中反复推敲修改, 达到自己满意为止, 都是离不开人文精神这个灵魂。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伙伴们的合作中, 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能胜任学习任务的主观条件。这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通过能力的积累与丰富提升学力更重要。学力是个人学识上达到的程度, 也就是一个人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力的最有效途径。
四、“方法与习惯”端正了与时俱进的态度
多学多练, 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这些方法也就成了共同讨论与探讨的主要材料。或有教师指导, 学生来探讨, 或有学生提出, 教师加以纠正或补充。若是独立学习, 这些方法也应该充分发现, 充分应用。练习的时候应用这些方法, 练习中一定要有方法意识。长期坚持就能达到娴熟的程度, 遇到语言文字就能用敏锐的眼光去感受, 在意识中似乎不存在方法不方法, 这就成为了习惯, 就能够受用终身。
方法与习惯在学习中的地位是不用怀疑的, 但方法和习惯也不是静止的、僵化的。尽管一些最基本的方法比较稳固, 那也是相对的。如, 同样是记忆, 古代私塾强调死记硬背, 遭后人唾弃, 如今强调理解后有意记忆, 无论积极性和效率都大大提高了, 这是对记忆方法的认识提高。学习习惯与方法相比要求就更高了。所以, 在对待方法和习惯上要树立两种正确的观点。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 技术的改善, 手段的创新, 要研究方法和习惯本身, 要有前瞻性, 让方法与习惯主动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学习条件和要求而进步, 争取主动。二是多数一线教师方法和习惯缺乏敏感度和研究能力, 多数是模仿与借用别人的成果, 这也是需要的。但要强调的是必须吸取方法中的积极因素, 原封不动地照搬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同样一种方法, 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和学生身上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需要有一个本土化、个性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 对已有的方法重新认识、补充、改造和完善。这是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总之, 方法与习惯的“与时俱进”要符合两点:一是顺应发展的需要, 二是有一个本土化、个性化的过程。
8.例谈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篇八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提出“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办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从师生长远发展的需求出发,要求教师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任教的学科关联起来,从教学目标、内容标准、质量标准等层面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体系,并思考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的方法、策略。本期主题论文即为该校教师思考和实践的成果。
【摘要】核心素养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应从倡导自主学习、提倡终身教育和培养儒雅气质三方面入手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44-02
【作者简介】胡玲燕,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吴江,215200)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一、“以人为本”开展教学活动
本区职教系统曾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展开过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左右的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而学习。这说明很多孩子都是被动地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当问及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时,他们最喜欢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或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学习资源,而最不喜欢的则是完全听老师讲课。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改变以往老旧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以人为本”、自主学习,提倡会话式、启发式教学,提倡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以学习文言文为例,笔者指导学生自学,基本分这样四个步骤:首先让学生逐字逐句把文言文默译成现代汉语;在默译中如果发现有读不通、译不准的地方,就要查字典;如果查过字典后仍然没有把握,可与邻座同学交换意见;经过自由讨论,仍有疑问时,应举手提问。
在这一指导自学的过程中,从自读到默译,从查字典到讨论、提问、讲解、探究,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对学生来说,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对教师来说,是在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读、自查、自由讨论,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文言文学习不再是难题。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几个文言虚词、实词,或几个特殊句型,最重要的是培养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再如上《雷雨》这部经典戏剧作品的时候,如果一味以教师讲读的方式去点评剧中的人物,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效果肯定一般。课前,笔者与班长、学习委员等人做了初步的沟通,让他们几个先熟悉剧本内容,练习分角色带感情地朗读。在正式上课时,先请全班同学欣赏由这些同学带来的分角色朗读,效果颇佳。话剧读完以后,同学们对《雷雨》有了很大兴趣,笔者趁热打铁,借机问了他们几个关于剧中人物性格的问题,同学们纷纷答来,并且都言之有理。课文原本预计要花费两节课时间来讲解,通过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教学任务提前完成。
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
二、“终身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
有一位台湾教育同行说,“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背不动的书包装的是什么呢?显然是一张又一张的试卷,一本又一本的教科书,装的是沉甸甸却永不满足的分数。那“带得走”的又是什么呢?是方法,是能力,是智慧。台湾同行的这句话道出了教学的使命与目的,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中,课堂是主阵地,把握课堂的45分钟,向45分钟要效率,不仅是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关键。语文教学要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突出重点,释疑难点;要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重视朗读、感悟和积累;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鼓励他们有创意地表达。
汪曾祺的《五味》是一篇融知识、情趣、雅致和灵性为一体的奇妙无穷的文章,教学时,笔者带领学生从汪老笔下找寻民间各地酸、甜、苦、辣、咸、臭的美味,同学们饶有兴趣,对于美食津津乐道,学习的兴趣和氛围特别浓厚。看到孩子们的兴致如此之高,笔者顺势点拨:汪老用生活点滴和不起眼的小故事,表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生活百味,原来生活的琐碎不仅能写成文章,而且还能写得妙趣横生,有滋有味……于是孩子们明白了一条朴素的道理: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是创造美的基础。用一堂语文课,激起学生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势必能使他们享用一生。
中职语文新教材每个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比如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加强消费引导,培养勤俭美德——职校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这一活动既考虑到调查采访与本单元新闻的学习紧密相关,又紧扣了职业学校学生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多开展一些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势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劳动者。
除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还可以从教材每单元的主题切入,拓展与之有关的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诗词曲、音乐、电影、文章、书籍等,这既能丰富学习内容,又能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审美情趣,原本枯燥的语文课也可以上得色彩缤纷。
三、“儒雅气质”提升品德素养
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语文课堂是提升文化素养的基地。于漪老师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语文教学应当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学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例如学习《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课时,面对即将逝去的传统文化,如皮影戏、泥人、剪纸、刺绣、年画、捏面人、瓷器等,同学们或惋惜,或自责,还有的摩拳擦掌准备振兴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有《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那一刻,五星红旗激发的民族自豪感让同学们内心澎湃不已,爱国情怀在此刻彰显。
9.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篇九
一、对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解
素养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如果按照广义的理解,其中包含道德品质、言谈举止、知识层次以及能力状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素养这个概念同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概念的区别在于:素养更加关注的是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内化调整,指出了学习者深入思考之后的成果。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也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致力于使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适应性更强的语文学识修养、文风情趣状态。这和传统意义上仅关注知识记诵与应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起来,更具深度与广度。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意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养成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对这些目标的真正内化,使之上升到语文审美情趣与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构建的高度。比如在小学识字写字训练时,应一方面注意到学生能力训练,另一方面也注意到其对学生在文化熏陶方面的优势。
二、核心素养观照下的教学评价原则
在核心素养观照之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当遵循下述几个原则:首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系统性。语文教学评价是整个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作用相对重要。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当关注到其全局性和动态性,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个问题、某个阶段上,使评价囿于狭隘是不科学的。其次,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前瞻性。小学语文教育的时间较长,而且学生始终处在心理的变化过程之中,因此评价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到学生未来发展走向,考虑到评价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第三,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客观性。这一原则是所有评价的基础,如果没有客观性,则无论评价语言如何优美、评价方式如何花哨,都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且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学生某次成绩取得进步,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其进步的深层次原因,是偶尔的发挥,还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是主观的进步,还是客观条件的促进等。总之,只有坚持了这三个原则,才能使接下来的教学评价更富现实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三个结合(一)口头评价同书面评价结合
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口头评价具有直接性与快捷性优势,而且富于情景表现力,易于使教师进行价值引导以及情感渲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应当与课堂教学相始终,从而为促进学生兴趣提升服务。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口头评价过于随机、难以记录,这使得该种评价方式的范围和效果受到了限制。因此,只有将口头评价同更具稳定性的书面评价结合起来,才能使评价发挥更大作用。而在进行书面评价时,则要注意语言的积极性,多鼓励,以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使之有更大热情进行后续学习。
(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合
主观评价指学生自主评价,客观评价指教师、其他学生与家长评价。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下,教师评价处在核心位置,这种局面需要得到调整,让师、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才是未来趋势。首先,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使其主动了解自身优势及不足;其次,学生同伴评价,能够基于同龄人的视角达到能力审视效果;第三,教师评价会以富有鼓励色彩的语言对学生表现加以说明,其科学全面的总结依然具有难以取代的优势;第四,家长评价能够从家庭角度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给予提示,形成与课内评价的良好配合。
(三)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结合
在语文课程标准里面提到:无论过程评价还是终结评价都很有必要,其中过程评价的意义更加突出,实际也正是如此。过程评价涉及到学生行为、心理兴趣、习惯特点等。出于评价方便的角度考虑,教师可以将过程评价分阶段实施,并将多个过程评价统一起来,共同构成最终评价的一部分,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小学语文教学若想真正构建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课堂,就一定要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语文教学评价策略的改革。改革的中心任务在于以学生为本体、以教材为指导,使评价内容基于阅读、写作、思考等多种能力考察而构建,真正做到尊重语文教学发展规律、尊重学科目标及内容渐进发展的要求。
10.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篇十
上唐中心小学 付义泉 手机:***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年了,虽然我们在素质教育各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至少我们在思想上对素质教育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名扎根农村教育近三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今咱们学校的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育存在着众所周知不容忽视的问题:重智轻德。从上到下单纯地、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校考不好,局长给压力,老师考不好,校长给压力,学生考不好,老师、家长给压力,这样我们教师的教育培养方向自然发生扭曲,与我们的教育方针、任务脱离轨道。习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今教育所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又如何得以实现?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下又应如何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和实践?
一、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意义,我查找、收集并理解了一些资料。我们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它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到学校教育上,它就同学科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是教学升华为教育。而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赵福楼《谈谈语文核心素养》)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二、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实践
作为一名基层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该更应重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实践,着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那么,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1、精心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2、注意新课导入新颖,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语文。这样的学习,生动活泼,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二)、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1、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培养学生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几代大家积累流传下来,经过专家们认真筛选甄别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的佳作。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我也会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多读以至成诵。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而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门应帮助学生做好两件事,一件是让学生大量阅读,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另一件是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
3、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因此,我要求所教授的孩子每天自由选择背诵一首诗歌(可以是古代诗词,也可以是现当代诗歌),或课内一些经典片段、名句。课前请一名孩子上台背诵并和全班同学一起诵读。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课堂阅读和课外经典诗文的积累教学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孩子们解决了积累优秀词句少,书写、语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
(三)、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的意义、语言的情感、语言的技巧的感悟,很大程度上与自我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教师教学需要构建对语义的理解、要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精心设计,重视问题的发散性。在课堂讨论中,问题的解决不再是简单的认为学生掌握了某知识点,它的解决过程是一个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课堂讨论既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又是课外学习的集中反映。因此,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发散性,它要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学生的情感在问题的引导下,在老师的点拨下,向更深,更广的层次拓展。
2、加强引导,增强讨论的实效。面对小学生,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如果组织不力,则容易导致讨论不深入问题实质,或为了急于求成,组内个别优生包办等等情况,发生纪律涣散,学生无所适从的现象。这样,作为总导演的老师,必须深入小组,端正学生的心态,调整他们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确立各小组的“原子核”,及早缩短适应期,把他们的焦点调节至如何才能更科学、更正确、更完整地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互补。
【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07-25
语文核心素养提升10-11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08-17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报告11-16
关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11-30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讲座12-07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12-16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08-04
语文课堂上的核心素养11-21
版A4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