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程

2024-07-02

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程(10篇)

1.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程 篇一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来源:发布日期:2010-11-25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党的创立时期 1919.5.——1921.7)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1921年7月至7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2人,当时,全国的中共党员只有53人。7月30日,在上海召开第六次会议,因法租界巡捕房搜查而被迫中断后,第二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只游船上举行,并于当天闭幕。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在延安的“一大”出席者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记得“一大”是1921年7月召开的,但记不清确切的日期,又无档案资料可查,于是就把7月的第一天,作为象征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

2、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1921.7.——1927.7)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3、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时期 1927.7.——1937.7)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4、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8)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地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并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1945.8.——1949.10)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6、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0.——1956.12)

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矛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7、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7.——1965)

从195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8、从批“海瑞罢官”到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3)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内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

9、从“两年徘徊”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时期 1976.——1981)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使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并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工作,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制定并通过,标志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胜利完成,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三次转折。

10、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七大(改革开放新时期1982.——)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两代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在对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1982年9月12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过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7年10月13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14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9年15大:明确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11月16大:提出三大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明确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目标和加强当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6年9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

2007年10月17大: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突出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强自身建设四个重点,提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重视民生的三大要求,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中国共产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拥有7500余万党员、具有60年执政经验的大党,我们党正带领13亿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2.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程 篇二

辑:有收集, 聚集之意。

编辑:收集材料, 整理成书。——《辞源》

中国的编辑出版虽然在新中国之后才发展起来, 可“出版”“编辑”的概念在1883年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里中就已经提到, 是我国最早使用“出版”一词的文章。后来, 清政府在1833年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中也提到过, 而我们现在说的编辑出版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下的定义。我们现在说的编辑出版就是编辑、复制、发行三合一的组合体。出版编辑业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行业, 它是中国人们的精神食粮,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 编辑出版业同样经历了从解放思想, 拨乱反正到整装待发和走向世界, 这一切正在开始也正在进行。

一、编辑出版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国的编辑出版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相统一。从先秦两汉, 至魏晋南北朝, 再到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直到近代, 编辑出版历程都与各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思想特征一致。例如, 20世纪之后的编辑出版, 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书籍出版, 其实编辑出版学包括很多科目, 编辑出版学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出版产业, 例如:书籍、新闻报纸、文化教育和企业的宣传等等, 这些都具有传播信息与科学的能力, 正符合了20世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基于此, 中国编辑出版的发展可以说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 北京、复旦、南开都设立了编辑出版本科院校, 可以看出编辑出版已经作为新世纪重要的行业出现在人们眼前。20世纪80年代, 经济迅速发展, 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依赖于编辑出版, 信息化的高科技进入千家万户, 因为有了编辑出版技术, 人类才可以共享科技信息资源。

二、我国编辑出版发展历程

中国是出现文字最早的国家, 也是编辑出版活动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古文献说明从古时期的某个时代起, 编辑出版已经蓄势待发。“夫子既卒, 门人相与辑而论簨, 故谓之《论语》”出自汉书, 说明在汉代时期, 就已经有人收集资料, 整理成书了, 虽然没有形成资源共享, 不过这已经是编辑的雏形;唐代的编辑出版就已经很明显了, 《永乐大典》《唐律》, 各类佛经由于唐代的佛教情结人手一本, 这在今天看来, 就是很纯粹的编辑出版。唐朝重视编书、写史、校书、刻书, 这在当时虽然没有编辑出版的概念, 但这就是出版学、编辑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到了宋代, 造纸术、印刷术兴起, 小说盛行, 编辑出版的时代真的来临了。

1912年开始, 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等出版社原来被下放到乡下劳动的同志陆陆续续的被调回原单位, 一些人被恢复到原来的职位, 继续原来的工作, 一些人就算没有恢复原职但也落实了工作, 并都继续参与编辑出版工作。

在1975年, 编辑出版界便开始整装待发, 《译林》杂志成为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一个产物, 当年的读者和工作人员都热情高涨, 《译林》杂志引起强烈反响。

同样让人们无法忘记的是1977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了解放性的三中全会, 编辑出版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国家文化上拨乱反正的开始也代表着出版编辑界拨乱反正也从此开始。自从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中国编辑出版出现了转折点, 除四旧、文化大革命之后, 编辑出版在经历毁灭性打击之后又重新燃起火花。

但当编辑出版界完成拨乱反正、整装待发之后, 新的更加严峻的问题又出现了, 那就是版权问题。我们都知道, 出版一本书都是要申请版权所有权的, 西方国家的版权保护在1979年就已经开始了, 在没有版权保护的前提下, 我们编辑出版的东西很多很难在国际上落实, “拿来主义”是当时中国编辑出版业的通病。随着改革开放, 新思想的进入, 作者对于著作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这种外界与业内同时的推动下, 我国的版权保护法正式于1990年实施, 中国的编辑出版业也从国内走向国外、走向世界。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 三十年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短短一瞥, 但就在这短短三十年中, 编辑出版行业发展的无数变化是很明确的, 持续影响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

三、中国编辑出版的发展前景与重点

(一) 编辑出版学

随着中国编辑出版业的发展, 编辑出版学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编辑出版学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 是研究国内外出版业运行规律并指导编辑出版的应用学科。这门专业是培养具有广泛的编辑出版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优秀人才。这类人才在毕业后可以从事新闻编辑与宣传, 文化教育部门或者是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的管理工作。

(二) 编辑出版教育学

编辑出版教育不同于编辑出版学, 编辑出版教育是刚刚兴起的行业, 短短20年历程, 在新闻传播教育的背景下展开, 可在新的时代更好地引导舆论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由此可见, 编辑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地位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总之, 无论是编辑出版学还是编辑出版教育学都是我国编辑出版行业重要的发展资源。本文通过对编辑出版的简单历程介绍和现阶段发展的前景趋势, 说明了编辑出版行业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希望对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摘要: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 各行各业百花齐放, 编辑学也在20世纪崭露头角。虽然编辑出版学在新中国百花齐放, 但在旧中国的成就却是一片空白。本文通过对中国编辑出版事业发展的追溯, 探讨中国编辑出版的历程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编辑出版,历程,发展趋势,前景

参考文献

[1]黄小玲.《编辑出版实务与技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年08月01日.

[2]赵东晓.《出版营销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01月01号.

[3]黄强.《编辑出版与先进文化建设》,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11年04月01日.

3.公益广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篇三

关键词:公益广告;中国;社会影响

一、公益广告在中国的兴起

公益广告是为倡导公共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广告宣传,面向社会的,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特殊广告,也称公共广告。公益广告一般不同于商业广告,它通过某种观念的传达,呼吁关注社会问题,以合乎社会公益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和社会风尚。

公益广告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当时工业革命高速发展的时代,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启示和劝诫应运而生,并逐渐传人欧洲、亚洲,甚至全世界,其影响力不可估量。电视公益广告最早出现于美国、法国等全国性大型电视网络,之后欧美一些跨国企业和机构也纷纷加入公益广告的制作和发布。

一些大企业更是在发布商业广告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制作公益广告,如IBM的《四海一家篇》,通用电气的《照亮人生篇》等。这些大公司敏锐地看到公益广告虽然不直接宣传自身产品,但可以突出强调企业的社会职责、意识和爱心,树立企业高尚的社会形象,所以实际上在倡导社会时尚的同时,也起到了极好的自身宣传的作用。这些公司将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完美结合,双管齐下,牢牢占据着世界广告的领先位置,可谓物质精神双丰收。

中国的公益广告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意识的觉醒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公益广告开始浮出水面,首先是从电视类公益广告开始的。1986年贵阳电视台首次播出了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公益广告;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开创先河,首次在黄金时段推出《广而告之》栏目,专门播放公益广告,这个被称之为“公益广告”的广告新门类开始走入大众的生活。随后,公益广告开始从电视媒体蔓延到其他的各种媒体形式中,户外公益广告、杂志平面类公益广告、社区海报平面类公益广告开始迅速增加,特别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大批反映中华传统道德价值观、文明风尚,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公益广告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在全国掀起了公益广告宣传的热潮。

公益广告在中国这二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繁荣的过程,一些耳熟能详的公益广告至今还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广告形式,自有它不可估量的特殊的社会价值,它发挥着规范社会行为、改善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作用。

二、中国式公益广告的形成与特点

公益广告这种特殊的广告类型进入到中国以后,开始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特有的中国范式。

(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国公益广告范式。在西方国家,公益广告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唤醒公众对突出的社会问题的了解、关注和反思,影响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他们的行为和做法,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缓解。其中一类是公共广告(Public Advertising),是由社会公共机构如绿色和平组织,动物保护协会等社会团体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发布的各类广告。另一类是意见广告(Opinion Advertising),这多是企业集团针对各类社会现象,阐述企业的态度。这是一种企业形象广告的外延,表明了企业在社会中的个性。

而中国范式的公益广告则主要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根植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而存在。当前,公益广告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在不断传承和发扬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公益广告的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公益广告的制作和发展,在公益广告制作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容易引起受众情感共鸣,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公益广告和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制作公益广告时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方面,央视可以称得上是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权威媒体,该台播出的公益广告在传播效果以及在其制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方面具有一定的典范性,例如央视在2013年和2014年春节期间推出的“让爱回家”春节系列公益广告,在各频道陆续播出后,感动了无数观众的同时也向全社会传递了浓浓的亲情观念和正能量。

公益广告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内在联系,从爱国主义文化、家庭文化、孝道文化、职业道德文化、诚信文化、礼仪文化几个方面切入。

(二)成长于创新发展的中国公益广告范式。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中国的公益广告又兼具国际化因素与中国特色结合的特征,先后经历了公益理念启蒙、公益行动探索、普及社会共识等阶段,浓缩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公益发展历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式公益理念正在激荡中成型。

从视觉设计中使用的元素到故事创意的表现手法,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不再只是守旧的表现,完全可以嫁接到新时代、新风尚的外衣中,形成更多让人喜闻乐见的广告内容和设计。

三、公益广告参与主体两级分化

公益广告的参与主体主要有政府、媒体、企业、广告公司、社会团体等。现代公益广告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公益广告的参与主体还是过于单一,还是以电视媒体及政府为主,企业和社会团体或因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局限,参与不到公益广告的制作与传播中来。而一些专业的广告公司通常则是以代理或与政府合作的形式来参与实践,其能发挥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相比之下,底子薄、资金少的广告公司不仅在商业广告市场被极端地“边缘化”,也因其资源和资金的匮乏无力甚至无意参与公益广告,加之我国广告从业人员结构仍处于调整期,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仍有待提高,其对中国元素和公益广告的认知、实践能力以及所拥有的社会、文化资源与媒体相比相去甚远,造成了广告公司在中国元素公益广告中作用的缺失。

对于企业而言,公益广告宣传是其实现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多得的良机,但由于并未形成广泛认可的企业参与公益广告的合理模式,企业借“公益广告之名,行商业广告之实”遭到强烈的质疑,重大活动中以塑造与传播国家、民族整体形象的中国元素公益广告大多绕开企业参与,以防公益广告成为变相的商业广告。

【参考文献】

[1]曹华.公益广告中商业性信息的隐性诉求[J].新 闻 爱 好 者,2009.

[2]段新洒.中国公益广告二十年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3]黄升民.“中国公益广告”问题之辨析[D].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5).

[4]赵民,李东.公益广告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建议[J].新闻大学,1997.

4.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篇四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2008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2008年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已经确定,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担任候补。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5.专题二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篇五

★专题要点:

一、党的重要会议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后来转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3)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4)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遵义会议——建党以来的第一个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会议,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80周年)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70周年)(1)背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2)时间:1945年4月;

(3)地点:延安;(4)主要议题: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5)内容: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最主要);

(6)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1)地点:北京;

(2)主要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十三大:1987年召开,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6、十四大:1992年召开,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7、十五大:1997年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35年遵义会议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都具有转折点意义;都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都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核心。

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

开始时间:1919年5月4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结果: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精神: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民主和科学的伟大精神;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等。(2)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①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②1926年至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③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

2、土地革命时期(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3)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抗日战争时期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4)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解放战争时期

(1)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2)1947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5)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2)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3)1966-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对内改革: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补充:

一、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邓小平,建设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二、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1、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表现: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结果: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第一次分裂:标志: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表现: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围剿”红军;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创建军队等;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第二次国共合作:根源:中日民族矛盾加深,民族危机严重;标志:1937年,国民党公布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表现: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等;结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6.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篇六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戏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闪边,其声腔曼妙委婉、韵律动人;其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生动;其故事感人至深、脍炙人口。戏曲纵横古今、博雅通实、韵律无穷,是一门品赏不尽的艺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谣。如果说戏剧史西方的歌谣,那么戏曲则是古老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史上的优美歌谣。然而,中国戏曲这么博大精深的艺术,或许是因为太古老太遥远,竟没人说得清楚它究竟起源何处。关于戏曲的起源,有一下几类说法:其一,起源于宗教仪式说。这一说法认为,中国戏曲的形成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他在《中国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考》一文中认为:“在中国,如同在世界任何地方,宗教仪式在任何时候,包括现代,都可能发展为戏剧,决定戏剧发展的各个因素,不必求诸于遥远的过去,它们在今天仍然还活跃着。”其二,起源于原始歌舞说。这是非常主流的一种说法,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原始时代的歌舞虽具有模仿性质,但它的宗教性质却决定了它并非审美静观之物,不是纯粹的表演,还不能成为“戏曲”。不过它一初具戏曲的前期形态了,中国戏曲就酝酿于这种原始时代的歌舞中。其三,起源于古代宫廷优人说。戏剧只能活在舞台上,没有演员的当众表演,也就不会有戏剧。上古宫廷的俳优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演员。他们或笑谑,或歌舞,或弹奏,以供人主之笑乐,所以不少古代学者视之为“优戏之始”。优可以说是中国戏曲最早的专业演员,他们为中国戏曲的发展积蓄了深厚的底蕴。其四,起源于傀儡戏说。早在戏曲正式诞生之前,傀儡戏就已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流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因为傀儡戏是以演绎人物故事为职,故被称为戏曲之源。戏曲的起源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同时也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到汉代,“百戏”开始盛行。“百戏”不是指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熔汉时杂乐和各种表演艺术技艺为一炉的综合体,是盛行于汉代广大社会,包含有民间散乐、歌舞杂奏、杂技、角抵、幻术等音乐艺术形式的总称。“百戏”又称“角抵戏”。《东海黄公》就是一出古老的角抵戏,演的是秦朝末年善施法术的黄公到东海区降服白虎却法术失灵被虎所杀的故事。在《东海黄公》的表演中,有人虎相斗、人被虎杀的情节,有特定的服饰、人物、情节冲突和既定的结局,这显然已不属于两两相角、以力的强弱裁定胜负的角抵竞技,而是衍化出为表演既定的故事内容的戏剧表演。因此,这出古老的艺术也一度被许多学者看做中国戏曲的雏形。汉以后的魏晋六朝一直到隋朝都盛行百戏,百戏的发展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戏曲萌芽的摇篮。

迈入唐代以后,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表演模式——弄参军。弄参军得名于表演的角色,“参军”属于官职的名称,是当时的芝麻小官;“弄”是古代百戏乐舞中角色扮演或节目表演的代称,如汉代百戏有“弄丸”,唐代有“弄参军”、“弄兰陵王”等。弄参军将两者结合,成为唐代戏曲的专有名词。弄参军的内容是提前准备、精心安排的。弄参军既风靡于宫廷,又流行于民间;既有男演员,又有女演员,如周季崇和妻子刘采春都擅长演的弄参军《望夫歌》。据唐赵璘《因话录》记载:(唐)“肃宗宴于宫中,女优有弄假宫戏,其绿衣秉简者,谓之‘参军桩’。”除了正式的参军戏,还有一些参军戏的延伸。

之后,出现了庙会和瓦舍,它们为戏曲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登上历史的舞台提供了客观和主观的条件,使其拥有固定的场所、稳定的观众和专业艺人群,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宋代出现的宋杂剧标注着戏曲真正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宋杂剧主要流行于都城以及繁华的商业城市,如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在北宋时期,杂剧没有明确的范围艰定,它不仅继承了唐代的“参军戏”,还广泛吸取各种表演艺术的技法,因此包含了傀儡戏、滑稽戏、角抵戏等,如《目连救母》就是其中精彩的一出。宋杂剧的演出形式有着生动活泼的特点,在表演形式上大致分为“滑稽戏”和“歌舞戏”两个类别,它们表现内容的方法各异,题材丰富。其中,“滑稽戏”所占比重比较大,《宋官本杂剧段数》中的280个剧种中,绝大多数都是滑稽戏。而歌舞戏在宋杂剧中则居于突出的地位。宋杂剧在开始的时候上演一段歌舞,表演一段生活中的俗事,称为“艳段”;然后再上演正杂剧,通名“两段”,可以是一段滑稽戏,一段大曲;最后是开玩笑式的小节目“杂扮”。金灭北宋后,继承了北宋的杂剧,称为“金院本”。金院本和宋杂剧名异实同,在表现形式上也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金院本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是金朝在燕京(今北京)定居时形成的北方派杂剧。金杂剧是宋杂剧向元杂剧转化的渡口,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推动了中国戏曲的历史性发展。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时产生于元代的文学主题。我们常说的中国三大文学体裁“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名翁灿烂辉煌的长卷中最为绚丽的篇章,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虽然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元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综合各种民间艺术发展而成的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虽然说中国戏曲的源头至今众说纷纭,但是中国戏曲成熟与繁荣的标志,却都一致公认为元杂剧。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点。元杂剧在金代就已经开始了其演变、形成的过程,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到了元代初年才趋于成熟而与原来的金院本有了显著的区别。二者继承的关系可以从其剧目上看出一二。不少杂剧就是把金院本加以丰富或改编而成的。如《太湖石》、《打球会》均取材于同名的金元本。此外,从杂剧的角色行当以及歌舞、表演、念诵等各种表演形式等方面,也不难看出其与金院本一脉相承的关系。元杂剧在形成的过程中还广泛吸取了其他艺术的成就和特色,如宋金时期的说唱艺术诸宫调就对元杂剧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在舞台艺术方面,特别是在曲调的音乐和声腔形成方面,元杂剧还充分吸取了北方各民族的民间歌舞及各种百戏等因素。同时,在金元时期,在北方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人民和汉族人民杂居,这对于元杂剧能够融合各民族的艺术成就,特别是接受各民族音乐和歌舞的影响,以形成元杂剧的戏曲声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元杂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唱。元杂剧主要有三个角色,即正末、正旦和净。元杂剧一剧一角色,由正末演唱的成为“末本”,由正旦演唱的称为“旦本”。此外,还有外旦、贴旦(女配角)、外末、副末(男配角)和杂(有孤、驾、卜儿等)。元杂剧“一人主唱”——即在旦本戏中,正旦一人唱,在末本戏中正末一人唱,分工十分明确。元杂剧综合了丰富的文学和动听的音乐,继承和发展了说唱艺术,同时表演中也不乏滑稽和舞蹈。可以说,元杂剧是一个朝代的戏曲,它随着元代的兴起而孕育,伴着元代的发展而繁荣,最终随着元代的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但元杂剧具有空前的艺术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鼎盛时期,标志着戏曲的成熟,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元杂剧的逐渐衰落,南戏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到了元末明初,南戏发展更加迅猛,并产生了一种新的戏曲形式——传奇。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传奇渐渐繁荣和成熟,成为继元杂剧之后戏曲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传奇”一词来源于唐代对奇异荒诞小说的统称,自元代起,“传奇”一名指称戏曲,宋元南戏、元杂剧都曾称为“传奇”,自明代以后,则多之明清两代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作品,寓意着具有传奇性和新颖性的特色。至今,戏曲学界对于传奇的指称范围尚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有的认为传奇包括元末南戏,有的认为传奇可追溯到昆腔......可谓众说纷纭。明清传奇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等一系列因素,都促使传奇进入繁荣时期。这时期,传奇不仅创作人才辈出,各种优秀剧本更是争奇斗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辉煌局面。明清传奇的舞台艺术在南戏、北杂剧和元杂剧的基础上,有了更为显著的进步。在面部造型中,分为俊扮和丑扮,并用各种各样的脸谱色彩来区分不同人物的性格。另一方面,传奇演出注重场景的布置,充分运用简易的道具和写实的灯彩,达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需要特别强调的事,传奇突破了杂剧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的体例,使《西厢记》那样五本二十折且部分突破一人主唱格局的剧本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稳固。同时,传奇时代的开始,标志着南戏的结束,二者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称谓的变更,更在于体制上已有很大的变化。明清时期常演内容复杂、人物众多的大戏,增加了许多新型人物,传统角色行当就分化、派生出新的角色,明清时期的角色行当没有改变以生、旦为主的体制,在角色行当的分工上趋于细密和合理,更专业化,表演的程式化加强。纵观明清传奇,传世作者八百多人,作品存目有两千六百种左右,保存至今的作品有六百多部,真可谓是繁盛一时。明清时期最突出的作品是历史剧,出现了“南洪北孔”两位伟大的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这一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明清传奇的崛起,不仅在戏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来遍地开花的民间地方戏曲也有深远影响。

7.中国情境喜剧发展历程 篇七

一、孕育期 (1990——1992年)

1990年播出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京都纪事》等电视剧的出现不仅娱乐了大众, 取得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 而且为情境喜剧的产生做了铺垫。《编辑部的故事》中充满王朔式的喜剧语言和京味调侃, 这部电视剧用幽默的语言、善意的调侃、简单的故事、浓郁的生活气息吸引了广大观众, 在播出的时候形成了“万人空巷”的场面。

《编辑部的故事》具备了情境喜剧的基本特点, 场景固定、情节简单、人物性格鲜明、喜剧题材, 此外《编辑部的故事》激发了观众的喜感, 而观众对于喜剧的渴望也促使情境喜剧的诞生, 这为情境喜剧的诞生奠定了坚定的群众基础。

二、诞生期 (1993年)

1993年, 中国情境喜剧之父——英达的第一部情境喜剧出现在北京电视台, 这就是《我爱我家》, 这部长达120集的系列剧由王朔担任策划、梁左担任编剧、英达担任导演, 这是中国第一部情境喜剧, 以一个中国式的三世同堂六口之家为背景, 将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革浓缩于普通家庭中, 从而以小见大的反映当时的生活面貌和社会变化。

《我爱我家》, 故事情节简单, 人物语言幽默, 演员表演夸张富有喜剧感。《我爱我家》运用了中国传统曲艺的调侃、讽刺的手法, 融入了小品中的误会、巧合等手段, 这为今后的情境喜剧的发展奠定了审美尺度。

三、探索期 (1994——1999年)

1997年英式公司推出《候车大厅》, 通过候车厅这个小舞台反映现代生活、工作、情感的各个侧面。该剧中规中矩,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观众的认可, 但没有超过《我爱我家》的收视狂潮。

1998年海派情境喜剧《老娘舅》在上海东方电视台播出, 该剧以弄堂石库门为背景, 讲述老娘舅一家邻里的日常生活, 折射出新时期都市的新生活, 该剧融入了上海的滑稽戏, 增加喜剧效果, 真实的展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 使得该剧在江浙沪等吴语地区受到欢迎, 初步形成了南北呼应的情境喜剧格局。

四、上升期 (2000——-2004年)

国产情境喜剧在上个世纪末进行了徘徊和探索, 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情境喜剧市场不再是英式喜剧的天下, 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姿态。

2000年, 广东电视台推出了粤语情境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 壮大了方言情境喜剧的队伍。该剧取材于广州市平民家庭的日常生活, 以老两口、四个儿子、四个“外来媳妇”之间的摩擦为故事主线, 展现了改革开放后, 外地女子嫁给广东本地人带来的与传统进行碰撞的生活, 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地域特色。

2002年首部反映军人军旅生活的情境喜剧《炊事班的故事》播出, 用喜剧的形式讲述军人的故事, 人物形象鲜明, 语言幽默, 令人眼前一亮, 该剧不仅打破了军旅题材一贯严肃的风格, 而且打破了情境喜剧只能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定律, 拓宽了情境喜剧的题材。

与此同时, 英式公司推出了长达280集的《闲人马大姐》, 该剧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加入了时事热点, 如中国加入WTO、申办奥运会等。这种创作手法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 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五、繁荣期 (2005至今)

2004年《家有儿女》的出现, 打破了情境喜剧往往只能影响本地及周边观众, 很少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尴尬局面。该剧具有浓重的喜剧色彩、人物语言幽默诙谐、情节安排得当。作为一部以家庭生活为主要故事背景的情境喜剧, 该剧来源于生活, 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普遍性。

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武林外传》引起了轰动, 该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情境喜剧的发展道路和生存状况, 产生了极大的文化效应和影响。《武林外传》在故事上采用中国武侠这个题材, 但是该剧只借用了“武侠”这个外衣, 实际讲述的仍然是现代故事, 比如传销、逃税、赌博等社会话题, 从根本上看同福客栈实际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在客栈里发生的各种故事正是社会的热点话题的投射。

从1994年的国内第一部情境喜剧《我爱我家》的诞生到今天已经20年了, 国产情境喜剧经历了诞生的辉煌、痛苦的探索时期、上升时期的成长到今天繁荣期的辉煌, 中国情境喜剧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正是在这种坎坷地道路上, 国产情境喜剧不断成长与发展, 制作更加完善, 团队更加成熟, 创作更加多元,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情境喜剧成为中国电视艺术形式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摘要:今年距离《我爱我家》开播已经20年, 情境喜剧借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又凭借中国情境喜剧之父——英达之手来到中国, 在这20年里, 情境喜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规模, 这门新兴的电视艺术带给中国观众无限的快乐。

关键词:中国,情境喜剧,发展历程

注释

8.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程 篇八

【摘要】研究不同时期会计专业教材的特点,有利于促进会计专业教材建设,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我国有关各方应当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为契机,努力打造中国会计专业教材精品,更好地为培养会计人才服务。

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教材不仅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密切相关,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家经济体制、教育制度以及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化的制约和影响。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教材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学习前苏联教材阶段、尝试创建具有本国特色教材阶段、本土教材规模化发展阶段与多种教材模式并存等四个阶段。研究不同时期会计专业教材的特征,有利于促进会计专业教材建设,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一、学习前苏联教材阶段(1949-1955年)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业待兴,会计教育事业也刚刚起步。1952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与合并之后,我国会计高等教育逐步趋于专业化。但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的会计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都是借鉴前苏联模式,学习前苏联经验。受其影响,当时的会计专业教材几乎全是照搬和翻译前苏联的会计教材。即使极少数教材由我国会计专家和学者而编写,其形式与内容基本上也是仿效前苏联的会计教材。有关文献表明,在1950年至1956年之间,我国共出版了188本会计类专业书籍,其中翻译前苏联会计教材的就有68本,占36%。(许家林,1999)

实践证明,照搬、翻译和仿效前苏联的会计教材,对建国初期我国会计专业的建设和会计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阎达五和黄寿宸教授合作编写的《工业会计核算》,虽然明显带有前苏联会计教材的痕迹,但作为建国后第一部公开出版发行的会计教科书,仍然给当时的会计教育界、理论界和实务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该书出版后,很快被中国人民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作为会计专业教材使用。又如,根据当时会计专业设置的四门核心课程由众多会计专家学者编写的《会计核算原理》、《工业会计》、《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和《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四本会计教材,作为我国首套系列会计教材,在当时的会计教学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肯定,有关高等院校正是利用这些会计专业教材,为新中国培养了首批高级会计人才。

然而,这一时期的会计专业教材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1.教材内容均将企业当作一个生产单位,片面强调成本计算,忽视对企业利润的核算;2.重在阐述货币计价、复式记账、设置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忽略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管理作用。充其量只相当于西方国家簿记教材的内容,运用其教学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簿记原理和成本计算方法,并不能使其树立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的理念,也难以让其明确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更无法根据实情做出会计职业判断和进行会计控制,从而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为此,一些会计专家和学者认为,照搬、翻译和仿效前苏联会计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会计人才的低素质,甚至使建国初期的工商企业出现了“一摊烂账”的局面。

二、尝试创建具有本土特色教材阶段(1956-1982年)

1956年,我国开始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前苏联经济模式逐渐被否认。在会计学术界,资金运动学说观点得到普遍认可,一些会计专家和学者亦欲打破前苏联会计教材模式,尝试编写具有我国特色的会计专业教材。如李天民教授主编的《会计核算原理》(1958年),被认为是全国率先突破前苏联会计教材框框的教材,在当时的会计学术界影响很大。

1962年2月28日,中央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健全财务机构和补充会计人员。这一通知给我国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财政部立刻积极组织力量,尝试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会计教材。于是,一批由国内著名会计专家联合编著的会计教材陆续问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两种:1.由赵玉珉、娄尔行、葛家澍和吴诚之四位教授联合编写的高等院校试用教材《会计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版)。该教材较为全面地吸收了我国会计学术界在资金运动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曾被全国多所高等院校采用。有关资料表明,该教材曾先后16次印刷,发行量达到100多万册,创造了我国单部会计教材发行量的记录。直到20世纪 80年代初,仍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贸易系财务会计教研室编著的《工业会计核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63年版)。该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结合我国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具体情况,通过大量举例说明其各自产品成本的核算特点,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成本核算的感性认识,又比较注重会计实务。因此,该教材不仅在当时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而且在目前我国大多数成本会计教材中仍可发现其一定的“踪影”,特别是其中第五、六章有关生产成本核算的内容,可以说是我国现行成本会计教材的雏形。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受当时国家对农业问题较为重视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会计教材也比较侧重于对农业会计知识的阐述,这也是当时我国会计教材的一大特色。有关文献表明,在1958年到1966年的8年时间之内,我国出版涉及农业会计知识的书籍几乎占到同期出版会计书籍的50%(许家林,1999)。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会计人才专业知识的拓宽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文革期间,我国的会计教育几乎处于完全停滞状态,具有本土特色的会计教材也不再显现。

改革开放以后,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复校,会计专业教材建设也理所当然地被列入议事日程,尝试编写具有我国特色教材的热情空前高涨,相关成果也不断出现。比如,《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就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些老师深入北京市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取得大量真实资料的基础上,由贺南轩教授汇编而成的一本会计专业教材。该教材阐述了我国食品、服装、纺织、机械和钢铁等十余类工业企业主要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总结了不同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具有较强的本国特色,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效果。尽管该教材的一些内容已与目前的成本会计教学目标不尽一致,但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编写理念与方法仍值得当今的教材编写者认真学习与借鉴。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工业会计》、《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和《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厦门大学编写的《会计原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编写的《工业会计》(1982年)和中南财经大学郭道扬教授编著的《中国会计史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等教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我国会计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较为明显的本国特色。全国各有关院校采用这些教材进行教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人才。

应当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会计专业教材除了上述教材以外,也开始出现了极少数西方会计教材的翻译本,如美国P·H·沃尔金巴克等合编的《会计原理》(厦门大学经济系财务会计教研室翻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H·R·布罗克等合著的《成本会计学——原理及应用》(上海财经学院会计学系《会计译丛》小组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等。这些教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准备引入和借鉴西方会计教材的新动向,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继续创建具有本土特色会计专业教材的初衷。

总之,这一时期的会计专业教材尽管数量不多,但理论水平相对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对我国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主要缺陷是过于强调事后的核算与监督,忽略了会计作为一种经济信息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所具有的管理作用。

三、本土教材规模化发展阶段(1983-1992年)

1983年1月下旬,财政部在北京召开了由全国财经院校和科研机构代表参加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不仅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目标、方向及具体途径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共识,而且重点审议并通过了由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和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拟订的会计专业核心课教材编写大纲。之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推出了以会计学原理、企业会计、企业成本、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六门核心课程为前提而编写的一套教材。上海财经大学则推出了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五门核心课程为前提而编写的一套教材。这两套教材均以立足改革、勇于创新为编写的指导思想,既大胆地扬弃以前按苏联模式及行业类别编写的会计教材中陈旧过时的内容,充分吸收20世纪80年代我国会计学术界对会计的阶级性、本质、职能、对象、原则、定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又引入了西方会计中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的一些新观念。以此为标志,我国原来由“老四门”构成的传统会计教材体系被打破,具有本土特色的会计专业教材新体系初步形成并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这些教材在当时的会计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众多院校运用其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能够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合格的会计人才。

综观这一时期的会计专业教材,其显著特点是从根本上摆脱了前苏联会计教材的影响,主要按照资金运动观阐述会计核算方法,既能从内容到编写体例、编排格式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本土特色,又能适当借鉴西方会计教材和国际会计惯例。然而,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与会计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的角度看,这些教材的组织、编写、出版仍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极少数出版社或大学及会计专家几乎垄断着教材的编写组织工作,基本上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编写,可谓“高度统一的会计教材模式”,既在较大程度上忽略了会计主体的受托责任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也严重削弱了各高等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方面应当具有的创新性。

四、多种教材模式并存阶段(1993-2005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改革也随之迈出了全面转轨变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历史性步伐。财政部于1992年11月30日起陆续发布了“两则两制”,并要求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高等院校均对此做出积极响应,纷纷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大批能够充分体现“两则两制”精神的会计专业教材,并在本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予以采用。有些会计教师也借机开始自编教材或翻译西方会计教材,并积极地向学校和学生推广。于是,全国会计专业教材建设开始进入多种模式并存的阶段。

迄今为止,诸如国家有关部门统编教材、多所院校联编教材、各校自编教材、教师自编教材、翻译西方教材、引进西方原版教材等等纷纷出现;行业会计教材、股份制企业会计教材、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教材、小企业会计教材、会计案例教材、政府会计教材、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教材等等无所不有;西方原版教材、影印版教材、引进版教材以及国内人编写的会计英语教材、会计日语教材也基本是触目可及。我国会计专业教材版本之多、品种之全、内容之丰富、质量之可靠,可谓是盛况空前,百花争艳。这些教材既体现了西方国家先进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又能较为密切地结合我国会计改革的实际情况,基本能够满足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背景下会计教学的需要,其中多数教材具有内容新颖、繁简得当、结构合理、注重理论与实务并重等优点,有利于培养宽专业、厚基础的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然而,冷静观察也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会计专业教材所呈现的繁荣景象之中的确带有不少的“泡沫”成份,其突出的问题就是教材编写出版各自为政、呈自由化状态,教材内容相互抄袭、基本雷同。难怪有人认为,如今的会计教学在某种程度上犹如“春秋战国”,会计专业教材良莠不齐、缺乏精品,长此下去,势必影响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降低会计人才的素质。

五、结语

总之,回顾我国会计专业教材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

1.各个时期的会计专业教材既有一个主线,同时又有一些辅线,绝不能简单、笼统、标签式地用几个词、几句话来概括其特征。本文前面的论述仅仅是针对主流会计教材而做出的抽象概括。

2.会计专业教材经历了一个紧跟会计教学改革步伐,不断充实、完善、更新和提高的过程。它既能充分见证我国会计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又能呈现国家对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材建设的重视及会计教学发展的轨迹。

9.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篇九

引言:作为四大文学体裁的小说,在今天已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网络小说,奇幻小说等等的兴起,给小说带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然而随着新派小说的兴起,古典小说却逐渐被人们遗忘,而中国小说之发展历程,需要更多人们去关注。对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大家下了苦功夫,其中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鲁迅先生以严谨的笔墨写出了中国古代小说曲折的发展趋势,本文也参考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很多观点,再加入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希望以此来展现另一个方面的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它没有诗歌的高雅,没有散文的韵味,没有戏剧的复杂,然而它却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爱。究其原因,实在是与小说的本质大有关系。

“小说”一词来源于《庄子》,这种带有故事性的说理被庄子认为不可取,小说即小道理之意,事实上,这是小说的本意和本源。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往往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多数情况是作者心目中几个人的集合体,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的主体是故事,虚构性是它的本质,新奇是它的防腐剂,通过故事反应组综合创作思想是它继续发展下去的动力。中国古代小说经过几千年曲折漫长的发展,才逐渐有了后来辉煌的成就,它比诗歌散文晚熟,略早于戏曲。古代小说坎坷的发展,它强大的生命力终于使得它有了成就辉煌的那一天。古代小说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叙述。

一、先秦两汉时期-------萌芽期

古时,人类思想蒙昧,巫术盛行,神话鬼怪由此而生,开始了古代小说的萌芽。中国神话自成体系,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都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同时也表达出了一些简单的思想意识,已经初步具备了小说的基础要素。如果说神话是人们迷信思想的产品,那寓言的产生则是人类的自主创作的杰作,相对于神话,寓言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理的,用生动的故事来向人们说理,如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

寓言短小精悍又富有讽刺力量,他夸张的写法,讽刺的艺术,均作为后世小说发展的营养而被汲取。萌芽时期小说的高级形式,就是传记文学和野史,如《史记》,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而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就其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特别是其列传部分更是纯粹以突出人物性格为主,本纪里面如项羽本纪也把书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脱出了历史的枯燥。这种创作方式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二、魏晋南北朝--------童年期

这个时期小说的发展走上了两条路,志怪和志人,志怪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志人以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

志怪小说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传承古代神话及思想,一方面是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缓慢,战乱频繁,人们对生活充满恐惧紧张感,希望通过怪力乱神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得到自己精神的寄托。而志人小说则是在当时注重清谈的风气上形成的,这种被称为笔记体小说的个人创作,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没有作者主观的创作因素,和志怪小说一样,两者都是单纯的搜集并记录听到的一些事,而没有自己进行再创作。

这个时期小说虽然已经被人们公认为一种文体,不再是小说家言那样的待遇,然而这个时候小说的发展却非常缓慢,童年时期的小说,只是一些文人搜集整理记录不属于自己创作的故事、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期的小说也有一定的优点,就是他搜集的故事为以后的小说家创作提供了素材。

三、唐五代时期-----成熟期

唐代是一个繁荣的时代,它创造出的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唐诗发展到了它的辉煌时期,散文也是登峰造极,在小说方面也是焕然一新,唐人开始了有意识的创作小说。虽然粗涩然其中也不乏精品。唐代小说的成就,在唐代传奇上集中体现。《李娃传》《莺莺传》《柳毅传》《霍小玉传》等作品,无不看出作者已经是有意识的的在创作小说了。这时候的小说,从结构上来说已经成为真正的小说了,从鬼怪奇人轶事转向了现实生活,使得小说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加接近人们的生活,作者在创作时候就更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内涵,小说家的创作空间得到了扩大,思想意识更加开阔。唐代传奇也有他本身的缺陷,简单列举如下。

1、文言文小说文言文苦涩难懂,下层百姓难以理解,因此流通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篇幅短小,很多小说是一人一事,只不过是详细的叙述了一个身上发生的很多事情的结合,篇幅普遍短小。

3、虽有精品然不乏许多滥作,唐传奇中很大一部分故事千篇一律,很多小说看开篇就知道了结局。

四、宋元时期---发展转折期

小说发展到宋代,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话本的产生。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宋以前小说史,从宋代开始,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短篇小说的沿着它的轨迹发展。这样中国小说史自此由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地位也越来越高。

从文言短篇小说发展的这一条线来看,至宋,文言短篇小说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记体,这是唐人小说的延续;二是笔记体短篇,它是童年期志人小说的演化;三是志怪体,这是童年期志怪小说的延续。宋代传奇多写历史题材,总体成就不高,但也不乏散金碎玉之作,如奏醇的《谭意歌伟》等。北宋初期,多记唐五代事,如孙光宽的北梦琐言;北宋中期以后,多记本朝事,如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而南宋人则多记北宋旧年,如周辉的《清波杂志》等。宋代的志怪小说,其成就还不如记历史琐闻的笔记,但也有几部颇有影响的作品,如洪迈的《夷坚志》、吴淑的《江淮异闻录》等。宋人的文言短篇小说的成就虽不甚高,然数量与种类繁多,在小说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而宋人对文言小说的最大贡献,在于编辑了一部卷帙浩繁的《太平广记》,北宋初年以前的许多文言短篇小说,多赖以保存下来。

金元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未超过宋代水平。但发展线索未断。

从白话文小说发展历程看,白话小说无疑是在宋朝开始发端的,话本就是说书人的底本。最初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流传,也就是一人讲,大家听,如此自然只能是白话文了。今天我们经常听到说书的开篇就说“话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是当时的情况。话本是民间说话人的创作﹐既具有口头文学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突出的成就。宋代话本分两类,一类是讲故事。多是短篇=,称为话本。一类是讲史,篇幅较长,称为平话。

五、明清时期---高潮期

明代是白话小说谎蓬勃发展的时代。就白话短篇小说而言,明人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贡献:一是加工润色宋代的话本,二是搜集整理话本小说集,三是创作了大量的拟话本。而冯梦龙更是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拟话本,两者合起来称为“三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醒世恒言》)。与之几乎同时期的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相比,“三言”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内涵上都比“二拍”进步的多。然“二拍”也有它的优点,一方面它是属于个人创作的拟话本,另一方面是它里面的抒情写景颇有新意,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明末清初,在 “三言”、“二拍”的影响下,出现了拟话本创作热潮。它们的思想与艺术性虽不及“三言”、“二拍”,也还有些作品值得一读,如“天然知叟” 《石点头》、李渔的《十二楼》等。

明代,是小说史上的伟大时代,那就是长篇小说的诞生。《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又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此,中国小说史以短篇小说为主转而进入到了以长篇小说为主的新时期。虽然短篇文言、白话小说一直在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前进,并且时有佳作,时有高潮,但总体说来,其成就与规模则无法与长篇小说相比拟。“四大奇书”在所属各类题材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既是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的巨著,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它们各自开创了一个长篇小说的创作领域。“四大奇书”的巨大成就深刻地影响着长篇小说的创作,以至形成了长篇小说创作的几个系列:《三国》系列、《水浒》系列,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影响着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清代把中国古代小说推向了最高潮,在短篇文言方面,蒲松龄《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的结晶。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其中最为出彩的是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爱情故事。同时书中的批判讽刺因素也占据很大比的重。

《儒林外史》的问世,把讽刺小说推向了巅峰。在此以前,虽不乏有讽刺的文章,然而却都是欲说还休,没有一部称得上是讽刺小说的样板。而《儒林外史》,恰恰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它的创作,在“四大奇书”另辟了一条蹊径。它直接影响了晚期谴责小说的发展,他的艺术成就,直到今天都还在为人们津津乐道。与《儒林外史》不同,《红楼梦》的问世,有着更深远的影响和成就。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上的巅峰,也是世界文学中的名著。它的巨大成就,可视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光辉总结。与以往的小说不一样,它在民间及士大夫间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以致当时评论红楼蔚然成风。更甚的是,因为两个文人对里面人物形象的观念有偏差而几乎反目,遂相约终生不对谈红楼梦而传为佳话。可见其创作艺术性的深远宏大。“红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中国的骄傲、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最杰出的作品,它当之无愧。

晚清基于社会现实,小说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黑暗的社会现实加上求变图存的社会风气,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新因素,体现了变革时期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晚清小说比起明代和清初期都显得很薄弱。

10.中国定向运动发展历程研究 篇十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045-02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归纳了1983年-2017年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旨在通过对中国定向运动30余年发展情况的研究,发现其演变轨迹和变化规律,为中国定向运动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定向运动 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指出:必须根据过去,为着未来,研究现在。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城市定向赛如异军突起,以迅雷之势席卷国内一线城市。2017年,国内GDP排名前10(2016)的城市中,有8个城市举办了城市定向赛,直接参赛人数近5万人。城市定向赛的风起云涌之势,昭示着中国定向运动已经进入多元化、快速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回顾并研究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对于中国定向运动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983年-2017年间,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不含中国港澳台地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参赛文献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获取“定向运动”、“发展历程”相关文献;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官方网站;定向运动相关专著;政府部门相关方针政策等。

2.专家访谈法

通过实地走访及电话沟通方式,先后访谈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副秘书长许涓,中国定向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栗维安,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地图委员会主任张新安,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2017-2020)总裁判长尹昊,就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演变,同上述专家深入交换看法,获得了实践经验和建议。

3.田野调查法

自2010年以来,该文作者曾多次作为裁判员参与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冠军赛、中国定向公开赛、“中国杯”国际定向越野巡回赛、世界定向排位赛等赛事的执裁工作;曾作为主要技术团队参与第一、二、三届河南坐标城市定向赛的线路设计和执裁工作;作为定向运动课程教师参与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运动专项班的教学工作。期间,作者深入定向运动普及推广、赛事运作、教学训练等工作的第一线,较为全面地定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二、结果与分析

(一)本文定向运动的概念界定

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简称IOF)是定向运动在国际上最高的管理机构,1961年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IOF官方网站关于定向运动的解释为:定向运动是一项兼具体力和智力的运动项目,其基本思路是在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按照预定的顺序,快速到访若干个检查点。为了选择最佳的线路,运动员需要仔细判断地形特征,并以最快速度完成所在线路才可获胜。定向运动的独特性在于运动员必须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辨别方向并快速做出决定。

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以上关于定向运动的解释,更多是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的表述。但是,本文对中国定向运动功能的研究,涉及到定向运动发展的各个层面,不局限于专业领域和竞技领域。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是广泛意义上的定向运动,是“大定向”的范畴,即凡是借助地图导航的运动皆可称为定向运动。同时,此处的地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定向地图,既可是定向地图,又可是任何一种其它地图,例如行政图、交通图、旅游图;可以是二维平面图,也可以是卫星图、三维图;既可以是有形的实体地图,也可以是存在大脑中无形地图。

(二)中国定向运动发展历程研究

1983年3月,在张晓威的组织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广州)参照国际定向运动竞赛办法,在广州白云山进行了一场“定向越野实验比赛”。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大陆定向运动的开端。根据社会发展的背景、体育政策、定向运动的普及程度等特征,可将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起步、上升、快速发展等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及特征

1983年至1991年为中国定向运动的起步阶段。同世界定向运动的发展相似,中国的定向运动起源于军队系统,军队院校成为推动定向运动发展的先行机构。

本阶段内,全国性的定向组织和指导机构还未成立,定向运动的赛事活动、培训班、研讨会多为地方自发组织,尚无统一的计划和管理。原国家体委开始以举办赛事及培训班的形式推广定向运动,并同国际定向联合会接触,1991年12月成立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最终成立。起步阶段的特征表现为:

(1)各级各类定向赛事的涌现成为发展主线

军队院校、各级测绘协会、各级体委及定向协会纷纷举办定向赛事,成三足鼎立之势。军队院校方面仅198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在广州;5月,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在重庆;5月,解放军测绘学院在郑州分别举行定向越野比赛。北京测绘学会、广东省?y绘学会、西藏测绘学会、湖南省测绘学会、中国测绘学会、甘肃省测绘学会、南京市测绘学会等各级测绘学会纷纷举办定向赛事。自1985年开始,原国家体委不定期组织区域性、全国性定向运动赛事。

(2)地方性定向运动协会组织开始成立

1985年9月,深圳市定向运动协会成立;1987年2月,桂林市定向运动委员会成立;1990年12月,株洲定向越野运动联合会成立;1991年3月,北京定向运动联合会成立。

(3)定向运动培训班及研讨会初见端倪

1987年4月,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导,湖南省测绘学会参与的“全国定向运动骨干培训班”在长沙举行。1991年6月,中国测绘学会组织的“全国定向运动教练员培训班”在长沙举行。

2.上升阶段及特征

1992年至2007年为中国定向运动的上升阶段。1992年7月,中国作为正式会员国,加入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OF),这一事件为中国定向运动由起始阶段发展至上升阶段的转折点,中国定向运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始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上升阶段,中国定向运动发展特征表现为:

(1)定向运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的逐渐增多

1996年、2000年、2002年、2004年,中国定向协会先后派代表参加了国际定联代表大会;“世界公园定向巡回赛”先后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举办;2004年,组建中国国家定向队和中国青年定向队,首次参加“世界定向锦标赛”。全国性定向运动管理机构成立,国内定向运动赛事活动、培训班、研讨会数量大幅上升,形成常规化和制度化。

1993年,原家体委成立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下设无线电定向运动部,管理全国定向运动项目,此后,1994年9月开始举办“全国定向锦标赛”(北京怀柔),2004年5月开始举办的“全国定向冠军赛”,这两项国家级赛事已成为常规,每年一次。2002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从2002年起实施定向运动裁判员等级制度。

(2)定向运动与旅游行业的显现融合发展,定向赛事的商业化价值受到关注

2002年开始,在四川、广东、湖南、江苏等地举办的“全国城市定向系列赛”。

3.快速发展阶段及特征

2008年至今为中国定向运动的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4月27日,中国定向运动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旅游城市全能定向越野赛“楠溪江”站,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开幕。全能定向这个全新概念开始进入定向领域,它融合徒步定向、山地车定向、游泳定向、溯溪定向等多种定向形式为一体。国家级全能定向赛事的出现,成为中国定向运动多元化、快速化发展的开端。此阶段的发展特征表现如下。

(1)专业性与大众性定向运动发展并驾齐驱

以中国定向运动协会为例,其主办的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冠军赛、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3项专业性定向运动赛事形成常规性赛事,每年举办;其主办的中国定向公开赛、“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中国杯国际定向越野巡回赛等大众性定向赛事同样举办的如火如荼。

(2)定向运动功能逐步多元化

2008年以前,定向运动因其体智结合的项目特点,为教育系统所青睐,促进了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国人更多地关注其健康功能和教育功能。2008年以后,全能定向、亲子定向、情侣定向纷纷出现,特别是2011年以来,城市定向赛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各大城市的举办,定向运动的休闲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得以凸显。2016年,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定向活动,在北京、上海、广东、河南、山西、湖南、云南等省市遍地开花,其政治功能也受到关注。

(3)社会力量成为普及推广定向运动的生力军

上一篇:小学尖子生的培养下一篇:教师活动考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