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职业规划(精选8篇)
1.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职业规划 篇一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职业生涯规划
1.我国当前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另外,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我国经济也遭受其影响,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遭遇到低端劳动力市场和高端劳动力市场的双重挑战,就业前景极不乐观,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己成为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团结的重大问题,但是目前高校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节相对薄弱。因此,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
2.1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
2.2.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需要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自身的评估和环境因素的分析,结合职业理想和对职业生涯的预测,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盲从和失败。也就是说,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未来人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社会人才供求齿轮的顺利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和进入职业角色。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将学业与职业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主动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要求,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与目标职业要求趋同,以职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来规划自己的学业与大学生活,从而在无形中大学生就适应了目标职业的要求。(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个性才能,增强大学生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确认识自身特点,确立符合自身爱好的职业目标,不断丰富该目标下的知识与本领,使大学生充分发展自我优良个性,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3)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了解自己的就业目标,养成职业目标所要求的能力与素质。毕业选择工作时,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的工作和适合的单位。另外,用人单位也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进行了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毕业生,这样就实现了合理的双向选择,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3.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3.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不科学性和盲目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意志消沉,斗志磨灭,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理想。加上心理的不完全成熟,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没有规划,不知道需要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更不知道该如何规划。(2)不少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确定的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3)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盲目随从。大学本科的扩招,使本科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再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很多同学把考研看成来留守在象牙塔里的为通道,盲目的跟风,糊涂的考研。
3.2大学生如何正确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想要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大学生应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准确的自我定位。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大学生应进行自我分析,了解自我内在的质的特性和外部的差异性,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职业观等。自我认识要全面、深刻,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自我认识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带面。其次,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兼职、实习,或者参加校园招聘会等形式,了解某项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和非职业素质要求,了解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以及该职业人才供给情况、平均工资状况、行业的非正式团体规范等等。最后,大学生还要有切实的行动计划。在实践中,不仅要制订详尽可行的计划,而且要落实目标的具体行动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职业生涯规划发挥其重要意义,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2.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职业规划 篇二
关键词:苏北新建本科院校,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分析
笔者于2011年3月至4月间对苏北新建院校的代表院校H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中, 笔者发现, 苏北新建本科院校还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和摸索阶段, 理论研究也刚刚起步, 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 为了更好地提升就业能力和质量。近几年各个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断发展完善。但是, 高校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大多都停留在经验介绍层面, 未触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 现行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现状令人堪忧。
1 自我认知的片面性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自我的不同认知和评价, 将直接导致职业生涯目标的可行度和持久性。调查中显示, 苏北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较弱, 对自己的兴趣、能力的认识上缺乏客观、准确的评价。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知道职业适应范围或者说他能够胜任哪些职业是应该与个人身心特点、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相结合,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产生好高骛远的自大心理或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 从而影响自身职业发展。
2 大学生目标定向模糊
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常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大学生而言, 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需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及合理的自身定位。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快, 容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而且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兴趣爱好等也在逐步的形成和培养过程中, 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较强;高校学生涉世不深, 经验不足, 在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时候, 难免摇摆不定。笔者在工作中发现, 很多大学生包括学习工作能力相当强的学生干部, 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味地在追求大城市、大企业, 甚至都考虑到男 (女) 朋友的意愿, 都没有根据考虑自身的性格、能力、兴趣等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职业目标, 由于目标的缺失, 尽管这些学生可能手上有各种各样的职业证书, 但是往往在就业时会到处碰壁, 不知所措。
3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苏北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及其作用的认同不乐观, 职业规划教育意识还比较淡薄, 特别是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判断上前后矛盾的现象较为普遍。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首先,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缺乏主动和自觉性, 很多大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学校要求或者为了完成作业而进行职业设计, 对将来从事的职业缺乏科学认知, 实际规划中多是模仿和抄袭, 对未来职业设计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其次, 就业目标不明确,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够明确, 自我认知错位, 缺少对自身和专业的了解。再有大多数高校普遍认为“就业率达到要求就可以”, 只要学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 至于这份工作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 未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社会问题, 需要就业指导部门、专业机构的共同努力。就业中心和专业机构可以从增加沟通和信息渠道等方面入手, 以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导入及普及, 进一步改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4 大学生职业生涯实践能力缺乏
随着职业生涯教育的优点凸显, 苏北新建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教育, 不仅增设了职业生涯辅导课, 传授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 而且还时常举办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鼓励大学生为自己量身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但是, 尽管许多学生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但事实上, 很多学生当初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只是为了参加学校的活动拿学分, 并没用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 认真按规划执行, 自觉激励和自觉行动, 为职业目标而努力, 而是规划完了就了事, 将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束之高阁。有的学生虽然也付之行动, 但是并没用与自己的未来职业联系起来, 往往想到哪做到哪, 没用系统科学地去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5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后
相关的指导机构是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但目前大多数普通院校对职业指导课程没有统一的规划绝大多数高校并无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工作大多停留在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工作上, 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往往也是由原来的就业指导部门转化而来。大多数学校在时间安排上仅限于大学的高年级阶段, 地点上仅限于校园课堂内, 内容上局限于提供招聘信息、政策指导、办理相关手续等基本服务上。其次是缺乏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人员, 据了解, 目前苏北新建本科院校中的职业指导人员一般都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辅导员来兼任, 尽管他们拥有丰富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 但大多没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做支撑, 不能以新的理念支撑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和指导服务,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疲于应付。同时, 学校对职业指导教师的培训、进修、学习和提高重视也不够, 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举个例子来说, 笔者所在的H高校, 目前专职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是学校某学院的一名党总支副书记, 全校15000多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全由他一人负责, 所有的规章制度、措施办法都是一人制定, 这样势必增加他的工作量, 并且这样做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业缺乏科学性。
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形式落后
目前苏北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形式通常有开设相关课程、专家讲座等, 比如说, 笔者所在的H高校, 以前只是在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 后来逐渐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后, 开始在各个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请外校的专家做讲座, 指导大学生填写职业生涯规划的手册, 每年举办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这些形式尽管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科学地制定自己职业目标, 但是这些形式落后缺乏创新、没有针对性, 因此没有引起所有大学生的注意, 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通过本次调查显示, 苏北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所反映出的现状也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些高校在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上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刘勇.大学生生涯管理与辅导[M].科学出版社, 2008 (10) .
[2]王兆明.职业生涯规划[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5.
[3]蔡克勇.我国新办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J].交通高教研究, 2003.
3.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职业规划 篇三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校持续扩招。社会上形成了普高热,致使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较大冲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其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中等职业教育滞后以及中职学生素质较低与国家对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切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生产者和服务者,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学生管理工作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笔者在分析中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找准问题,采取措施,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希望与大家共享。
一、问题分析
搞好学生管理,首先应对管理对象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分析和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多年来,笔者经常深入各职业学校调查研究,对学生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归纳,发现他们存在几个共性问题。
1、学习基础差。受近几年普高热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生源质量上有所下降。以信阳商校为例,近几年的生源状况是,学生入校时中招考试成绩在200分以上的不足二分之一,在300分以上的不足五分之一,而400分以上的则很少。这些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厌倦学习。大部分学生迫于父母的压力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校知识、技能的传授,也给学生管理带来诸多的困难。
2、思想素质差。主要原因是:学生大都是80后或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里备受宠爱,因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横、懒惰、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惯。思想上不思进取,生活上习惯攀比,大多虚荣、好面子。仍以信阳商校为例,近几年招收的学生中农村留守少年占80%,他们几乎是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身边长大的。另外的20%是城市学生,他们大多来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父爱母爱的缺失使他们在家中找不到归宿感,于是就到社会上或网络上寻找寄托或刺激。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结交了一些社会闲散青年,染上不良习气,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谈恋爱等现象时有发生。
3、心理素质差。一部分学生因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歧视,很容易产生自卑感,缺乏上进动力,性格偏执、多疑,不愿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也不愿与同学正常交往;父母的娇生惯养又导致他们心理脆弱,对挫折的承受力差,在困难面前总是悲观失望、不知所措,等等。
上述问题导致了中职学生难以形成完善的性格,难以满足学习职业技能的需要。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应担负起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的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
二、管理对策
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结合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遵循学生管理的一般规律,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加强对中职学生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1、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生正面引导。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各职业学校要在搞好新生入学教育的同时,经常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德育教育讲座、成就生专题报告等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2008年信阳商校安排教师给学生举办《心灵的旅程》、《地震凝聚中国力量》等励志讲座,使他们懂得奉献、懂得感恩,激励他们立志、成才,从而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2、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学生管理规范化。一要根据中职学生实际,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关于实行封闭管理的有关规定》、《双休日学生请假登记制度》、《学校与学生家长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生胸卡佩戴的管理制度》、《寝室安全卫生及就寝的管理制度》、《学生操行评定制度的有关规定》,等等。二要认真搞好新生军训。把军训与学生的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三要搞好规章制度的量化管理。每天由主管校长带队,由学生管理人员及部分班主任组成检查组对学生的起床、早读、就餐、上课、自习、就寝、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及时通报结果。以此作为学生操行考核依据,并作为评定三好学生和发放奖学金的基本条件之一。
3、抓好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核心作用。学校要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素质培养和拓展为着力点,以真诚为学生服务为出发点,努力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广大学生中的作用。首先,要不断加强团组织建设,深化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根据《团员证管理暂行条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团员一学年“两登记一注册制度”,严格团员组织管理程序。其次,要以活动促教育,全面提高团员整体素质。充分利用业余党校和团校两大阵地,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通过认真组织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发言、学习雷锋月、文明礼貌月、尊师重教月、遵纪守法月,举办征文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4、抓好班主任选拔培养工作,加强学生管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规章制度、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主要实施者,他们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对学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做好班主任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把那些事业心强、素质高、能够独当一面的能人选拔到班主任队伍中来;要积极支持和保障班主任工作;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督导和检查;要搞好班主任工作的量化考核和评比。班主任量化考核内容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所带班级的量化考核情况,班主任本人完成各项任务情况。考核结果每周一公布。每月一评比。每学期的考核结果作为评定优秀班主任的依据。每学期、每学年的量化考核结果计人工作档案,作为职称评定与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5、抓好干部选拔培训,加强对学生有效管理。学生会干部是来自学生中的优秀者,他们更容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他们直接参与学生管理,会成为学校管理的左膀右臂。首先,要把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选拔到学生会中来。其次,要加强对新选学生会干部的教育和培养,使其胜任工作。第三,制定学生会工作规范,依据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直接参与日常考勤、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检查;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各种文艺、体育和公益活动。如组织新春晚会、篮球、乒乓球、跳棋、拔河等比赛,建立学生文学艺术社、集邮协会等各种社团,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促管理。第四要大力支持学生会工作,确保在有指导、有监督、可控制的状态下有效开展活动。
6、抓好校园安全防范,增强教学工作稳定性。学校要经常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防范。组织学生干部夜查校园、加强校园治安巡逻;双休日安排学生干部在校门口值班,检查出入人员。要求学生在校内或出入校门必须佩带胸卡。防止社会闲散人员混入学校滋事。学校还要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时时提醒学生在校内的安全。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苗头,主管校长、学生干部和保卫科长要全天候监控,及时处理,确保学校稳定,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抓好行为习惯教育,增强教育的有效性。职业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要在行为习惯上有效地进行疏导和矫正。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情感性原则。教师要多关心和爱护学生,对学生给与更多的理解与宽容、信任与尊重,架起师生间有效沟通与交流的情感桥梁。
(2)激励性原则。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要有信心,相信他们是可以转化的,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3)主体性原则。要尊重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强化他们自律、自立、自强能力,促使其具有自主意识,达到认识自我,并进行正确自我设计的“自主”境界。
(4)针对性原则。要查明引起不良行为的根源,对症下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是简单说教和惩罚,不仅不能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反而会愈加严重。
(5)及时性原则。当学生不良行为尚未形成习惯的时候,就要及时进行疏导与矫正。班主任和教师要在平时多多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一旦发现不良苗头就要及时制止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6)疏堵结合原则。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一方面要“疏”,像大禹治水一样开沟挖渠,顺势引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转变行为;另一方面要“堵”,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或惩罚手段加以堵截。“疏”与“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并用,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向好的方面发展。
4.北京大学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问题 篇四
目录及要点
第一部分调查情况介绍(2)调查设计及样本描述
第二部分基础数据及相关分析(3)一,北京大学2004届毕业班同学就业落实情况中期调查(3)
校园招聘开始3个月内,40的同学就业已经落实,60的同学尚未落实
博士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更慎重
北京大学本科生就业情况和博
士,硕士研究生有很大不同在于其大部分将会选择继续深造.这种特点是学校进行职业指导的重要依据.二,北京大学学生择业的第一标准调查(4)
“与兴趣相符”为第一首选,“与所学专业相符”最少首选
男生对“收入高”比女生更敏感,女生对“职业稳定”比男生更敏感
三,北京大学学生的毕业期望月薪调查(6)
大多数同学具有很高的心理期望,43.8的同学选择了5000-8000元人民币
同学对自己的月薪定位是综合考虑了自己的学历水平
女生对3000-5000元人民币段的期望比男生更敏感,男生对8000元人民币以上段的期望比女生更敏感
四,北京大学学生对学校在就业指导中作用的看法(8)
国家和学校现行就业指导体系和机构在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非官方网络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越来越起着重要作用
大多数同学认为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和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学校不必为学生找不到工作负责
五,北京大学学生对于未来就业前景的预期(9)
31.6的同学尚未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学生大部分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仍有不容低估数量的同学缺乏信心
需要重点对本科生和在读硕士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帮助他们走出迷惘和担忧
绝大多数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感到悲观
六,北京大学关于提高自我职业素质的看法和意向(11)
大部分学生认为求职前有必要进行职业倾向测试
多数学生愿意为职业倾向测试和求职技能培训负担一部分费用,其中本科生最积极
博士生对于职业倾向测试的需求耐人寻味地很高
学生的付费额度集中在100-400元人民币之间
学校和社会在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上尚有很大欠缺
第三部分相关说明(15)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问题
(仅针对本部常规本硕博学生进行调查,未含医学部数据,也未含除常规本硕博之外的其它类学生数据)
2004年2月
第一部分调查情况介绍
近年来,围绕着高校学生就业及职业问题出现的热门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就业难”,“出国热”,“考研热”都是具体的反应.尤其是随着就业双向选择,大学扩招等政策的实施,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预期,职业发展需求乃至高校对学生的职业指导等问题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北京大学历来领风气之先,其学生就业和学校的就业指导等都走在全国前列.如今,北京大学正在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迅跑,世界一流的学生就业和职业指导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进行相关研究就显得迫切.本次调查作为“北京大学学生职业指导模式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为整个研究提供基本数据支持.调查采取抽样问卷调查方式,问卷设计根据“北京大学学生职业指导模式研究”相关问题编定.为了方便调查,界定调查总体为北京大学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了最大限度消除坏样本(抽样框严重残缺,方便样本)的影响,抽样框借助于校本部和万柳学区的所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宿舍编号建立.所有上述宿舍进行统一编号,并根据宿舍床铺的位置进行二级编号,保证所有在校学生都能包括进整个抽样框.然后,在抽样框中,根据随机方式抽取相应数量的个体,然后在2004年2月21日进行入宿舍调查.下面是样本描述.共发放问卷1061份回收有效问卷(总有效样本数)976份,有效回收率92.样本构成情况如下:
表1.样本性别比例()
男
女
57.4
42.6
表2.样本专业比例
文科
理科
总样本()
51.4
48.6
男生样本占文/理科生样本()
58.5
55.7
女生样本占文/理科生样本()
41.5
44.3
表3.样本年级比例
年级
占总样本比例()
本科非毕业班
15.9
本科毕业班
18.2
硕士非毕业班
19.7
硕士毕业班
18.3
博士非毕业班
11.1
博士毕业班
16.8
第二部分基础数据及相关分析
一,北京大学2004届毕业班同学就业落实情况中期调查
本次就业落实情况调查为中期调查,2004届毕业生的就业季节始自2003年
11月20日开始大规模组织的校园招聘,2004年5月30日是规定的就业分配最后确定日,前后大约为6个月.本次调查日2004年2月21日处于前后各三个月的中点.下面为中期调查显示的相关数据.39.7的同学就业已经落实(包括国内继续读书,到国外读书,已找到工作),60.3的同学尚未落实(见表4).本科毕业班,硕士毕业班,博士毕
业班的“尚未落实”呈现线性递增趋势,分别为43.5,62.9,85.(表4,图1都有显示,图1更直观).这一方面反映博士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更慎重,另一方面的原因还在于46.2的本科毕业生和17.7的硕士毕业生已经落实了到国内外继续读书深造,而博士毕业生相应样本数据皆为0.38.5的本科毕业生已经落实了在国内继续读书深造,这是北京大学高保研率的直接结果.7.7落实了到国外继续读书,因为大部分国外高校还未发来接收通知,所以这一部分数据将会很快上升.由此看来,北京大学本科生就业情况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很大不同在于其大部分将会选择继续深造.这种特点是学校进行职业指导的重要依据.表4:北京大学2004届毕业班同学就业落实情况中期调查(截止调查日:2004年2月21日)
国内读书
国外读书
已找到工作
尚未落实
总毕业生()
17.4
6.6
15.7
60.3
本科毕业班()
38.5
7.7
10.3
43.5
硕士毕业班()
9.6
8.1
19.4
62.9
博士毕业班()
0
0
二,北京大学学生择业的第一标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41.1的北京大学学生将“与兴趣相符”列为自己第一择业标准,其次为选择“收入高”的同学(30.1),再次为选择“职业稳定”(16.3),选择“与所学专业相符”的最少(12.5).(见表5和图2)
对于“收入高”,本科毕业班,硕士生(包括毕业班,非毕业班)更加敏感,本科非毕业班和博士生(包括毕业班,非毕业班)相对不敏感.对于“与所学专业”相符,博士生(包括毕业班,非毕业班)相对更加敏感,其它班次相对不敏感.与此正好相反,对于“职业稳定”,博士生(包括毕业班,非毕业班)相对不敏感,其它班次相对更加敏感.(以上分析可见表5和图3)
表5:北京大学学生择业的第一标准(按年级比较)
收入高
职业稳定
与兴趣相符
与所学专业相符
总样本()
30.1
16.3
41.1
12.5
本科非毕业班()
10.8
19.9
59.1
10.2
本科毕业班()
30.8
17.9
43.6
7.7
硕士非毕业班()
39.3
16.5
31.1
13.1
硕士毕业班()
24.2
17.7
48.4
9.7
博士非毕业班()
8.1
6.2
62.2
23.5
博士毕业班()
5.4
4.9
59.6
30.1
如果对择业第一标准进行性别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存在很特异性的现象:男生对“收入高”比女生更敏感,相应选择为男生33.6,女生为20.8;女生对“职业稳定”比男生更敏感,相应选择为女生25,男生为13.1.(相关数据参见表6和图4)
表6:北京大学学生择业的第一标准(按性别比较)
收入高
职业稳定
与兴趣相符
与所学专业相符
总样本()
30.1
16.3
41.1
12.5
男生()
33.6
13.1
40.2
13.1
女生()
20.8
43.1
11.1
三,北京大学学生的毕业期望月薪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毕业月薪,大多数同学具有很高的心理期望,43.8的同学选择了5000-8000元人民币,35.2的同学选择了3000-5000元人民币,20.2的同学选择了8000元人民币以上,只有不到1个百分点的同学选择了1000-3000元人民币.(相关数据见表7和图5)
本科非毕业班的同学对3000-5000元人民币最敏感(67.8),其它各班次的同学对5000-8000元人民币最敏感,博士非毕业班的同学对8000元人民币以上较其它班次的同学更加敏感.而本科生(包括毕业班和非毕业班)的同学对8000元人民币以上较其它班次的同学不敏感,尤其是只有1.9的本科非毕业班的同学选择8000元人民币以上.这反映了不同班次同学特异性的心理预期,说明同学对自己的月薪定位是综合考虑了自己的学历水平.(相关数据见表7和图6)
表7:北京大学学生的毕业期望月薪调查(按年级比较)
期望月薪(单位:元人民币)
1000-3000
3000-5000
5000-8000
8000以上
总样本()
0.8
35.2
43.8
20.2
本科非毕业班()
2.1
67.8
28.2
1.9
本科毕业班()
5.1
38.5
46.2
10.2
硕士非毕业班()
0
31.1
45.1
23.8
硕士毕业班()
0
33.9
45.2
20.9
博士非毕业班()
0
1.8
59.1
39.1
博士毕业班()
0
36.3
44.6
19.1
如果对毕业期望月薪进行性别比较研究,我们同样发现存在很特异性的现象:女生对3000-5000元人民币段的期望比男生更敏感,相关数据为女生44.4,男生31.5,男生对8000元人民币以上段的期望比女生更敏感,相关数据为男生25.6,女生6.9.这说明女生对毕业月薪的期望较男生要低,结合整个社会的宏观环境看,女生的月薪期望比男生更加客观一些.(数据参见表8和图7)
表8:北京大学学生的毕业期望月薪调查(按性别比较)
期望月薪(单位:元人民币)
1000-3000
3000-5000
5000-8000
8000以上
总样本()
0.8
35.2
43.8
20.2
男生()
0.5
31.5
42.4
25.6
女生()
1.5
44.4
47.2
6.9
四,北京大学学生对学校在就业指导中作用的看法
1,关于最有效的就业信息来源,49的同学认为来自招聘会,21的同学认为来自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两项合计达70,说明国家和学校现行就业指导体系和机构在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有12的同学选择作为最有效的就业信息来源,表明非官方网络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越来越起着重要作用.(参见图8)
2,绝大多数同学(89.8)认为学校有义务提供就业信息,大多数同学(55.7)认为学校有义务提供就业培训,大多数同学(62.9)认为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见表10和图9),但仅有26.3的同学认为学校应当为学生找不到工作负责.这表明:一方面,同学在就业问题上希望学校更多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同学自立意识很强,不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找不到工作负责,在就业问题上更看重个人的努力.(除特殊标明外,数据见表9)
关于是否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各班次同学的看法接近,即6成同学认为有,2成左右同学认为没有.(见表10)
表9:北京大学学生对于学校在就业指导中作用的看法
看法
是
否
不好说
学校是否有义务提供就业信息()
89.8
4.7
5.5
学校是否有义务提供就业培训()
55.7
23.1
21.2
学校是否应当为学生找不到工作负责()
26.3
49.8
23.9
表10:北京大学学生关于学校职业生涯辅导的看法
学校是否有义务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
是
否
不好说
总样本()
62.9
23.4
13.7
本科非毕业班()
58.2
21.1
20.7
本科毕业班()
66.7
20.5
12.8
硕士非毕业班()
67.2
24.6
8.2
硕士毕业班()
59.7
27.4
12.9
博士非毕业班()
55.7
15.2
27.1
博士毕业班()
56.1
15.1
28.8
五,北京大学学生对于未来就业前景的预期
调查显示,总共有31.6的同学尚未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其中以本科生(包括毕业班和非毕业班)和硕士非毕业班“尚未明确”的比率最高,分别为36.3,35.9,39.2,硕士毕业班和博士生(包括毕业班和非毕业班)“尚未明确”的比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9.3,3.3,9.4.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明确自己职业定位的比率在增加.(数据参见图10)
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71.6)对自我职业前景表示“很有信息”或“比较有信心”,但仍有28.3的同学对职业前景表示“迷惘”或“很担忧”.这说明北京大学学生大部分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仍有不容低估数量的同学缺乏信心.(见表11)
将对职业前景表示迷惘或和很担忧的同学比率进行年级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上升,迷惘和很担忧比率呈显著递减趋势(见图11),这说明年级的增长同迷惘/很担忧率是负相关关系.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有超过一半(54.6)的本科非毕业班学生对职业前景感到迷惘和很担忧,有33.4的本科毕业班和32的硕士非毕业班学生感到迷惘和很担忧,(见表11和图11)这说明今后北京大学需要重点对本科生和在读硕士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帮助他们走出迷惘和担忧.表11:北京大学学生职业前景自我预期
很有信心
比较有信心
迷惘
很担忧
迷惘/很担忧总计
总样本()
16.6
55.1
21.1
7.2
28.3
本科非毕业班()
9.1
36.3
45.5
9.1
54.6
本科毕业班()
12.8
53.8
28.2
5.2
33.4
硕士非毕业班()
12.3
55.7
24.6
7.4
硕士毕业班()
29.1
53.2
14.5
3.2
17.8
博士非毕业班()
27.2
56.5
12.2
4.1
16.3
博士毕业班()
23.7
66.7
4.8
4.8
9.6
在对未来就业形势的预期中,73的同学认为未来就业形势会更严峻,14的同学认为将和现在差不多,仅有5的同学认为会好转.这说明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感到悲观.(见图12)
六,北京大学关于提高自我职业素质的看法和意向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61.7)认为求职前有必要进行职业倾向测试.其它38.3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职业倾向测试或不好说.这说明求职前的职业倾向测试是非常必要的,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更多地侧重该方面.(见表12和图13).表12:北京大学学生关于职业倾向测试必要性的看法
在求职前是否有必要进行职业倾向测试
是
否
不好说
总样本()
61.7
19.9
18.4
本科非毕业班()
78.1
2.2
19.7
本科毕业班()
58.9
17.9
23.2
硕士非毕业班()
64.8
22.1
13.1
硕士毕业班()
59.7
19.4
20.9
博士非毕业班()
50.2
16.2
33.6
博士毕业班()
54.9
15.1
对认为有必要进行职业倾向测试的学生比率进行年级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增加,认为有必要的学生比率呈单调递减趋势.这说明,年级越高,对职业倾向测试的需求越低,但我们还发现所有年级中比率的最低值也超过半数(博士非毕业班,50.2),可见所有年级对职业倾向测试的需求都是很大的.调查进一步发现,学生对于接受职业倾向测试和求职技能培训愿意负担一部分费用.总计有51.6的同学愿意为求职前的职业倾向测试(包括性格,职业兴趣等系列测试)付费.总计有62.9的同学愿意为求职技能培训付费.(见表13和表14)
本科非毕业班学生有高达71.2愿意为职业倾向测试付费,高达88.1愿意为求职技能培训付费,可见其需求程度之高.(见表13和表14)
表13:北京大学学生对职业倾向测试的费用承受
在求职前为职业倾向测试(包括性格,职业兴趣等系列测试)能够承受多少钱(单位:元人民币)
0
100-400
4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愿意付费总计
总样本()
48.4
43.8
4.3
1.6
1.9
51.6
本科非毕业班()
28.8
71.2
0
0
0
71.2
本科毕业班()
51.3
35.9
5.1
25.6
5.1
48.7
硕士非毕业班()
42.6
48.4
4.9
1.6
2.5
57.4
硕士毕业班()
64.4
32.3
32.3
0
0
35.6
博士非毕业班()
33.3
56.7
0
66.7
博士毕业班()
35.5
54.5
0
64.5
还有一个比较耐人寻味的特点是,我们发现,博士生(毕业班,非毕业班)对于职业倾向测试的需求也很高,几乎快赶上本科非毕业班的需求度.其原因尚有待进一步分析.(见图15,非常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现象.)
对愿意为求职技能培训付费的学生比率进行年级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同样存在着随着年级增高,付费需求单调递减的趋势(见图16)
表14:北京大学学生对求职技能培训的费用承受
能够承受多少钱接受求职技能培训(单位:元/人民币)
0
100-400
4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愿意付费总计
总样本()
37.1
42.9
11.4
5.5
3.1
62.9
本科非毕业班()
11.9
50.1
29.1
8.9
0
88.1
本科毕业班()
23.1
48.7
15.4
7.7
5.1
76.9
硕士非毕业班()
35.2
44.3
10.7
5.7
4.1
64.8
硕士毕业班()
51.6
33.9
8.1
3.2
3.2
48.4
博士非毕业班()
39.8
40.9
0
19.3
0
60.2
博士毕业班()
44.2
51.3
4.5
0
0
55.8
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对于职业倾向测试和求职技能培训,无论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其付费额度都集中在100-400元人民币之间.相关研究还涉及到当学生遇到职业困惑时首先会想到谁或什么机构,有58的同学首先会想到同学和朋友,14会想到父母,12会想到长辈或亲属,9会想到其它,仅有7会想到有关的专业咨询专家或机构.这说明学校和社会在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上是有很大欠缺的.第三部分相关说明
5.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职业规划 篇五
张顺飞
关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认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在其呈现出大众化趋势的同时,毕业生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因此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大学生就业难、压力大的问题,与当今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有很大关联。总体来说,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但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做好职业规划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实现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是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提高就业指导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调查目的
想通过这次调查,去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还有就是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最后希望可以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以此来给正处于迷茫中的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树立自己理想的航标。
三、调查范围
广州地区的大学(包括本科学校和专科学校四个年级)。
四、研究方法
随机通过网上发放问卷给以前的高中同学(200名)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占46.8%,女生占53.2%。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1张,有效率95.5%。
五、调查正文
(一)调查内容
广州市内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职业期望状况四个方面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
1.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与否主要取决于自己喜欢的,该专业能否在将来帮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欢的工作。调查发现(如下图),有21.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较满意,有1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是满意的,而有46.6%的大学生不清楚,有15%的大学生不满意,有2.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比较不满意,各专业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比较不满意, 2.40%不满意, 15%较满意, 21%满意, 15%不清楚, 46.60%2.对自我认识程度。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七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如下图),只有6.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有了解,而52.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各面能力,兴趣等持含糊态度,41.0%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自我认识没有显著性差异。
41%不了解含糊52.30%6.70%了解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
3.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
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26.5%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有73.5%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是不了解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没显著性差异。
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73.50%26.50%关注不关注
4.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将薪水高低、发展空间、城市位置、兴趣爱好、社会地位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发展空间、兴趣爱好成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首选,接下来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会地位,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调查中还发现被调查者中有83.3%的被试认为“前途”比“钱途”更为重要,60.3%的被试愿意充当“鸡头”也不愿意当“凤尾”。以上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更注重工作的内在价值。
(三)结论与建议。
在大学里,规划好职业生涯,这也许就是你人生创业的捷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在这种经济寒冬里,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增加就业筹码。
现代社会要求毕业生具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能懂得较多的知识,能胜任多方面的工作。有些毕业生渴望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但博而不专,虽然表面看起来什么都懂,其实内部很虚弱,每一项能力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外强中干,结果事业一事无成。
所以当今大学生应一方面向书本学习,一方面向实践学习,是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正确途径。在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知识调节,一方面要更新知识,防止知识老化;另一方面要增强目标性,防止与自己专业方向无关的知识比例过大,以致降低自己的专业岗位能力。
2、做好职业定位,笑傲职场。(1)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等,问问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进行摸底,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其他应聘者的经验、经历,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
(2)了解职业。包括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仔细地分析比较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根据自己的特点仔细地权衡选择不同目标的利弊得失,还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确定最终达到目标的方案。
总之,每一个毕业生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就要在找工作前明确职业定位,充分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认真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从事哪个专业领域的工作,朝哪个方向发展,从而避免求职时的盲目和错失良机。
六、调查结语
做好未来职业规划对我们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重要的事,只有尽早的把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好,在以后的日子里才能合理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将来在就业过程中所需的能力。今后的就业竞争形式会是什么样的,我们无法掌控,唯有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来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就业环境。立足现实,明确目标,积极主动的正确评估自我,并进行机会评估。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步骤的开展实施。相信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很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业,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二O一三年十二月九日
6.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析及建议 篇六
2保持务实的本质,作为大四学生,你应该让自己明白,你即将毕业,告别的不单单是大学校园,告别的是更多的和谐、浪漫和充满幻想的大学生活,请把你曾经的理想收缩在内心,成为个人奋斗的动力之源,不要展现于和他人的言语之中,更应该让自己理想建立在勤奋踏实的工作之上,你的生活改变依托于你一点一滴的付出。
3接近企业需求,持续学习,作为大四学生,不应该生活在天之娇子的光环之下,你们最大的优势在于大学时期塑造的综合素质,由于知识涉猎范围广,所以知识接受和知识学习能力是最强的,也就是企业所需要的快速学习能力,企业所看重的可塑性,所以成都名流专家认为:大四学生应该积极的接触自己想从事行业,通过网络、企业实习和与行业专家老师的互动,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知识更新和研究的前沿,发现自己职业技能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加强学习和实践,才能满足目标企业的需求,为公司创造收益,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拥有一份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4加强时间观念,实行计划性人生管理,作为大四学生,应该让自己明白,一个人的青春时光是有限的,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所以请你们给自己强化自己已经不在年轻的意识,不要总把自己的理想所需要付诸的实践,留待明天,你们是活在当下,请你从今天开始,开始亦步亦趋的计划性管理,同时为自己不能日事日毕而自责。
7.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职业规划 篇七
据《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 到2012年年末, 全国纳入统计的五星级饭店有640家, 比2011年增加25家; 四星级饭店2186家, 比2011年增加38家。从上述数据可以得出, 高星级酒店仍在持续发展。酒店业的扩张、不同酒店之间的竞争, 加剧了酒店业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行业现状显示, 一方面酒店企业对高素质人才存在迫切需求; 另一方面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很少或不愿到酒店行业对口就业。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情况, 本文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进行调查, 2008、2009、2010三届毕业生的初次对口就业率分别为:34% , 31% , 40% 。接着, 对学生工作半年后对口就业情况进行追踪, 对口就业率又低于初次就业率。本文针对影响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的相关因素设计调查问卷, 并使用SPSS19. 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2 数据分析
2. 1 信度分析
本次调查, 选取酒店管理专业13级具有酒店顶岗实习工作经历的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出70份, 收回有效问卷67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7%。根据SPSSl9. 0的检测结果, Cronbach's Alpha系数大于0. 7, 属于很可信范围。肯定了本次调研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和所获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从而奠定了以下应用性分析的基础 ( 结果见表1可靠性分析) 。
2. 2 均值比较与排序 ( 结果见表 2 均值与排序)
注: 基于李克特五分制量表1 =不重要5 =极重要。
根据均值排序, 发现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影响因素是酒店行业能够提供的薪酬福利和学生个人在酒店的发展空间。排序前五项中的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四项与酒店行业相关, 后面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社会对酒店从业人员的认知也是影响大学生对口就业的重要因素。
3 对策研究
3. 1 院校方面
高职院校作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要转变思想, 开门办学。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也要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趋向市场化经营。[1]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基于系统化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进行改进和提高。
3. 1. 1 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酒店行业, 新员工的培训依然存在师傅带徒弟的特征, 这就要求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因此, 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要切实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和转化工作。因为, 很难想象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能够向学生传授自己从未从事过的行业的职业知识、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技能。
3. 1. 2 酒店管理专业应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 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 突出实践,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实现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情景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把工作的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是实现工学结合这一职业教育特征的最佳途径。
3. 1. 3 酒店管理专业应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真正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链接”, 除了要在专业技能的掌握方面与企业实现“零距离”, 更重要的还应在毕业生的价值观念方面与酒店企业实现“零距离”。酒店管理专业要把现代酒店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思维方式、奋斗精神、职业素养等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学生着酒店工装、学酒店员工手册、按酒店运作要求规范学生行为等方式,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酒店先进的企业文化[2]。
3. 1. 4 酒店专业要加强经营型实训基地的建设
酒店职业教育必须建立经营型实训基地。一旦拥有了自己的经营型实训基地, 在校教师可实行双岗制: 既定期担任实训基地的运转职务, 又定期进行教学工作; 实现教师“酒店经理化”, 酒店经理“院校教师化”。同时, 学生在酒店以实习服务员、领班、主管身份上班, 灵活安排上课时间。这样, 既可保证学生得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训练, 又能保证理论课程的学习。
3. 2 酒店方面
能否留住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 酒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酒店首先应把留住大学生当成企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对待, 归根结底, 酒店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具体到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3. 2. 1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
Wood&Macaulay ( 1989) 调查六家连锁饭店及六家餐厅员工所知觉的离职因素, 包括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内在原因有薪资、福利、领导方式、工作条件、同事品质及整体的工作满意度等。[3]据人社部行业工资报告显示: 酒店业工资大大低于其他行业, 位居行业薪酬排行榜倒数第二。酒店行业如果不能提高薪酬待遇的话, 以后越来越难于吸引和留住人才。基于酒店行业现状, 大幅提升薪酬有一定困难。但在薪酬体系设计方面, 酒店有不少提升空间。比如提高工龄工资比例, 加入学历津贴和外语津贴等。
3. 2. 2 制订实习生职业发展规划
Wolff ( 1997) 对酒店管家部的研究发现, 训练、授权及激励是留住员工的关键因素。[4]酒店人力资源部要在实习生阶段为员工进行职业设计, 明确在企业的发展方向。酒店应该建立合理的员工培训和晋升制度, 为员工进行合理的职业设计, 根据培训考核结果, 设定岗位目标, 这样一方面为员工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为酒店的发展储备人才。[5]
3. 2. 3 以企业文化留人
酒店企业大都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共同的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 因此, 酒店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 酒店一方面要加强对实习生的人文关怀, 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灌输。一旦学生从价值观念方面认同了企业, 就会愿意在企业里努力发展, 有所作为。
3. 3 学生及家长方面
学生及学生家长方面, 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要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国情, 在就业市场上, 大学毕业生将持续面临供大于求状况。因此, 学生选择专业时, 一定要努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在大学学习期间, 要努力提升自身知识与能力水平, 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同时, 高职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职业道德观念, 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要从基层做起的现状有心理准备。通过对几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留在高端品牌酒店工作的学生往往在两年后 ( 一年实习, 一年工作) 都升到了领班、主管的位置。因此,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口就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较低这一现象, 有针对性的对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从酒店行业、院校教育、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等诸多影响因素中找出影响学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酒店管理,学生就业,杭州万向
参考文献
[1]叶丽娜.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的变革[J].中国市场, 2007 (1) .
[2]吴宏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24) .
[4]Wolff, Carl.Raising the Housekeeping Bar[J].Lodging Hospitality, 1997, 53 (2) :69-88.
8.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职业规划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解决途径
一直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都是关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为缓解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高校开始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学校。具体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1]
然而高校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除了制度建设、专业师资、课程体系、教育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外,在大学生自身方面,也表现出了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错误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评估不够准确
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起始环节,是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 [2]目前不少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时,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简单凭借自己的感觉来评价自己,或是盲目迷信各种评估测试系统。这样会使大学生认识自我片面化,自我评估缺乏综合性和准确性。很多学生只是分析了个人的兴趣、特长以及优缺点,而被其忽略的因素,包括个人情感、思维方式、受挫折能力、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适应性等,都对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样错误的自我评估会极大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后续环节。
二、职业环境分析不够充分
大学时期是个人职业生涯早期的学习探索阶段,在这一时期大学生要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对自己的能力进行现实的评价,利用校内校外的丰富资源,根据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并最终完成自己的初次就业[3]。相当比例的学生却既不关注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对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外在职业环境,也不关注相关专业领域的产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需求、晋升发展机会等内在职业环境,常常在毕业离校时,对自己想要从事或将要从事的工作,仍然没有形成充分的认识,自己几年所学,与现实就业环境脱轨,与目标职业提出的要求之间存在极大落差。这样的情况下,毕业生很难实现理想就业。
三、职业目标不够实际
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判断标准,正在由理想主义转变为务实主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功利化倾向。在制定职业目标时,大学生对工资收入、生活水平、职称职位、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有了更多的要求,更加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忽视了理想价值。由于知识储备、社会阅历等方面存在不足,大学生缺乏客观理性的思考,常常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现状,选择闭门造车的盲目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四、行动计划不够明确
虽然许多大学生初步建立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行动计划,但并没有真正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坚持按照职业规划制定的计划执行。有些学生只是规划完了事,将规划束之高阁。这样的行动计划既缺乏明确的阶段性目标,细化到每天每周的计划完成度也较低,是毫无用途的。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存在职业生涯总体规划不清晰的问题。
五、规划修订不够及时
正是因为存在诸多误区,在實际生活中,职业生涯规划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要能够及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和修改。但是大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个环节。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规划未来、获取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校在教学经验、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施等方面有所提高。但是整体上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大学生更需要发挥主体性原则,积极尝试从个体角度加以调整,开展职业规划自我教育,消除职业规划过程中的误区,把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目标联系起来,通过校本活动和真实生活体验职业生涯发展,培养职业素质,做好职业准备。
一、优化原有知识结构
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首先必须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优化其原有知识结构,兼顾核心知识、辅助性知识,以及常识性的生活知识,还需要使这些层次的知识表现出整体相关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学生根据职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具体要求,坚持“广博性与精深性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静态性与动态性统一、个人爱好与社会需要统一”的基本原则,将自己已有知识科学进行重组,建构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1]。
二、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动,拥有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头脑,对于大学生尤为重要。要想具备这样的头脑,就必须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更好的规划自我,合理取舍各种职业选择。大学生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时,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不但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还要理性的把握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确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增强职业竞争能力
目前用人单位对“一专多能”型大学毕业生特别青睐,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除了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包括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相对的优势。
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立足于现实,避免单纯理想化和过分抽象化,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整合。目前高校中常见的实践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主要表现为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劳动教育、校内模拟实验、毕业设计等;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活动、勤工助学、社会考察等。大学生应该通过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将实践中获得的认识补充到课堂上去,真正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卓.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
[2]郭剑.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0:37-40.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职业规划】推荐阅读:
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07-26
大学物理教学方法及问题分析论文11-27
大学生就业规划书08-02
大学生就业素质分析10-05
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12-14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论文10-06
大学生就业规划800字08-03
大学生个人就业规划范文10-26
大学生就业分析调查报告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