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cs全球行业分类标准

2025-01-30

gics全球行业分类标准(精选3篇)

1.gics全球行业分类标准 篇一

深圳市罗湖区区长质量奖申报企业行业分类标准

A 农、林、牧、渔业 01 农业 02 林业 03 畜牧业 04 渔业

05 农、林、牧、渔服务业

B 采矿业

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 非金属矿采选业 11 其他采矿业

C制造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 14 食品制造业

焙烤食品制造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143 方便食品制造

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 145 罐头制造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149 其他食品制造 15 饮料制造业 151 酒精制造 152 酒的制造 153 软饮料制造 154 精制茶加工 16 烟草制品业 17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2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7 医药制造业

271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 272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273 中药饮片加工 274 中成药制造 275 兽用药品制造

276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 277 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9 橡胶制品业 30 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4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36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91 电机制造

392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393 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 394 电池制造

395 家用电力器具制造 396 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 397 照明器具制造

399 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01 通信设备制造

402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403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404 电子计算机制造 405 电子器件制造 406 电子元件制造

407 家用视听设备制造 409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11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412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413 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 414 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 415 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

419 其他仪器仪表的制造及修理 42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D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48 建筑安装业 49 建筑装饰业 50 其他建筑业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1 铁路运输业 52 道路运输业

城市公共交通业 54 水上运输业 55航空运输业 56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业 58 仓储业 59 邮政业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0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61 计算机服务业 62 软件业

H 批发和零售业 63 批发业 65零售业

I 住宿和餐饮业 66 住宿业 67 餐饮业

J 金融业 68 银行业 69 证券业 70 保险业

其他金融活动

K 房地产业 72 房地产业

721 房地产开发经营 722 物业管理

723 房地产中介服务 729 其他房地产活动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3 租赁业

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75 研究与实验发展 76 专业技术服务业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78 地质勘察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9 水利管理业 80 环境管理业

公共设施管理业

811 市政公共设施管理 812 城市绿化管理 813 游览景区管理

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2 居民服务业 83 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84 教育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5 卫生

社会保障业 87 社会福利业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8 新闻出版业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90 文化艺术业 91 体育 92 娱乐业

T 国际组织 98 国际组织

2.gics全球行业分类标准 篇二

关键词:XBRL银行业,扩展分类标准

一、引言

2011年12月, 银监会发布了《银行监管报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XBRL) 扩展分类标准》, 用于提升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的标准化水平, 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改进财务报告的编报和使用。这个分类标准是在2010年10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基础上, 从行业层面扩展元素内容以更好地适用于银行业的财务报告内容。然而, 扩展后的分类标准也可能因为不当的扩展而降低信息披露的准确性, 降低不同报告主题之间信息的可比性 (Botitz.J.E 2005) 以及增加审计的难度 (Plumlee 2008) 。上官鸣等 (2013) 认为使用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时, 银行业财务报表在主要内容和项目、报表数据单位以及项目重分类三大方面上存在较大的细节差异。银行甚至可能为了监管需求和行业要求, 编制两套报表, 一套为按自身原有模板编制的报表, 另一套则为针对行业财务报告模板, 将原报表一些披露项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和归集编制的报表。银行监管报表XBRL扩展分类标准的提出是否适用于现阶段的银行实务报告?会不会由于不适用导致报表信息的缺失?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二、文献综述

目前, XBRL作为会计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热度近年来持续升高。在分类标准方面的研究, Matthew Bovee (2002) 为探究美国分类标准与实务报告是否适合, 搜集美国10个行业共67家工商企业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研究, 发现分类标准与实务报告匹配合适, 并在各行业间表现不同, 建议推出行业扩展分类标准。高锦萍和张天西 (2006) 通过比对除金融保险业外的12个行业中117家企业的数据, 发现我国XBRL财务报表分类标准定义的信息元素与公司报告实务披露的项目间的差异还较大, 并且各类差异在行业间无差别, 分类标准需要完善。Poolion (2009) 对分类标准适当性的评价提出了标准, 包括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内容要涵盖所有通用财务数据元素, XBRL在计算链接库的关系要正确以及可比性的要求四个方面。在行业扩展分类方面的研究, 李争争和张天西 (2013) 以石油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通过元素的复用和扩展频数的质量评价手段, 认为行业扩展模式在分类标准的效率和不足以及可比性上具有绝对优势, 能够更好地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结合2011年推出的公告, 本文将针对银行业的扩展分类标准进行研究, 旨在了解现阶段银行实务报告与银行业扩展分类标准的适用程度。

三、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 样本选择。

根据2013年公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编报规则>的通知》 (财会[2013]11号) , 作为试点单位需要将2012年的财务报告按照银行监管报表XBRL扩展分类标准进行报送的共有18家银行。其中昆仑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未上市, 所披露的报表为财务报告摘要, 并不完整, 所以剔除这两家银行, 仅采用之外的16家上市银行数据。在数据采集方面,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其网站上提供了上市公司的XBRL实例文档, 但是实例文档中的信息仅作为展示与参考使用, 并没有完整反映披露实物。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 本文假设企业的PDF版本的财务报告都是由XBRL文档映射形成的, 具有充分完整性。所以, 本文通过手工翻阅2012年PDF版本的财务报告进行数据搜集。

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实行强制性披露, 主表的表内项目反映的信息基本由证监会强制披露, 各家银行在这方面的披露差异不大。然而, 对于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内容, 证监会和财政部并没有强制性规定, 都是企业自愿进行披露, 会由于企业规模、发展模式、方向以及业务个性等多方面有所不同。因而, 以财务报表附注项目用来评价XBRL财务报告与实务中的适用程度, 对XBRL的实际发展更有意义。

(二) 研究方法。

已有的文献显示, XBRL适用性的质量一般从效率和不足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元素复用率由黄长胤和张天西 (2011) 提出, 是指通用分类标准中的元素被企业在其披露实务中复用的比例。高锦萍和张天西 (2006) 使用元素匹配法, 通过匹配分类标准中的财务信息元素和企业实务披露的财务信息元素之间的差异, 发现我国XBRL财务报告分类与公司偏好的财务报告实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 分类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

本文运用元素匹配法, 定义元素覆盖率这一概念。具体做法是:将单个银行财务报表附注中含有的元素进行标记, 与银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元素清单进行逐一比对。若报表附注元素按照银行业扩展标准元素进行反映匹配, 则定义为匹配元素;若报表附注元素并未在银行业扩展标准元素中提及, 则定义为差异元素。差异元素越少, 在绝对量上说明适用性越好。然后, 将匹配元素与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元素之比定义为元素覆盖率。元素覆盖率越高, 在相对量上说明适用性越好。在元素标记与匹配时, 本文遵循以下原则:第一, 银行业扩展标准元素中含有以下元素类型:文本块、文本、时点货币型、数值型、股份数、维度化的表格、维度化的轴、维度化表格轴上的成员、维度化表格的列报事项。其中维度化的表格、维度化表格的轴与维度化表格的列报事项都是标明元素层级以及列报格式的元素, 对报告的实际内容并未做出贡献。所以在匹配元素时, 将这几种元素予以忽略。第二, 元素类型必须与银行业扩展标准元素类型一致才能记作匹配元素, 即使披露了其他类型的元素, 可以推算或推测出也不予以认可。第三, 元素匹配时, 各家银行内报表对财务报表中的科目或者一些项目列报内容的一级标题并不相同, 本文参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认可实际上披露了相关内容只是名称定义有所不同的元素。

四、统计结果

按照银行业扩展标准元素覆盖率的方法, 本文统计了16家银行共计12 814个报表附注元素, 统计学分析计算如表1所示。表1的上半部分可以看到, 总差异数较多, 最小差异元素数为112个, 最大差异元素数达到286个, 均值达到了183.25个。从整体数据看 (未在表中列示) , 差异元素总数在112-200个之间的有11家, 在200个以上的有5家。从表1的下半部分可以看到, 纵使差异数多, 元素覆盖率还是较高的, 最低的元素覆盖率为67.9%, 最高的元素覆盖率为84.27%, 平均元素覆盖率达到77.12%。从整体数据看 (未在表中列示) , 元素覆盖率在67%-70%之间的有2家, 元素覆盖率在70%-80%之间的有9家, 元素覆盖率在80%以上的有5家。从数据上来看, 银行业报表扩展标准元素行业元素覆盖率超过四分之三, 最低的上市银行也达到了三分之二, 在各家银行中规模、业务倚重等多方面因素不同, 差异元素数均值也达到183.25的情况下, 还能达到这种程度的覆盖率, 充分说明在相对值的角度上来说, 元素的使用率较高, 适用性很好。

表2将表1中的差异元素根据所对应附注的内容分为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项目、现金流量表项目和其他项目四个方面进行详析。我们可以发现, 从绝对值的角度而言, 不同类型项目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其中资产负债表项目差异元素 (均值为85) 最多, 一方面是由于资产负债表项目附注最多,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资产负债表项目元素的分类涵盖得并不完整。其他项目差异元素 (均值70.875) 也较多, 可能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业务较多, 分部类型和业务分类较繁杂, 加上想侧重披露的业务单元和警示单元也不尽相同, 导致了各家银行报表的繁简不一, 而产生了这部分的差异。

五、结论

目前按照银行监管报表XBRL扩展分类标准披露的银行财务报告实务元素覆盖率较高, 均值达到77%以上, 说明该标准对于现阶段的银行报告适用性较高。然而, 报表实务中披露的元素与银行业扩展标准元素中的差异元素也较多, 总均值达到183.25, 说明该标准还有提高的空间, 可以根据现阶段以及今后银行财务报告涉及的元素进行进一步完善, 使其更适用于银行业财务报告的披露。

参考文献

[1] .高锦萍, 张天西.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评价——基于财务报告分类与公司偏好的报告实务的匹配性研究[J].会计研究, 2006, (11) .

[2] .赵聪.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质量评价[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3.gics全球行业分类标准 篇三

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建立代码统一标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对单位法人实行组织机构代码和自然人实行社会保障号码制度, 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 尽快建立这一制度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且具有紧迫性。为了规范和加强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组织机构代码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110号总局令《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我国实施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 充分提高了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有利于信息资源的交换以及共享。该制度的实施, 使得社会上各个部门以及政府能够充分完善管理职能, 以促进社会活动的稳定有序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目前最新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二十个门类, 进而再细分为更多的大、中、小类, 其能够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 细化分类, 从而得以对信息进行更加详细的收集, 也能够实现与国际的比较, 分类标准在我国组织机构代码中的应用, 具有很多优势, 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中分类标准的应用

首先, 在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中采用分类标准, 有利于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 为重新制定对策来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分类标准是基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分工的不断精细化而形成的, 其相应的也促进了社会发展和分工细化, 在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参考以及决策功能。尤其是我国不同管理部门在代码管理工作中执行了相关标准之后, 在代码信息库从开发到应用的过程中, 都具备了优越的环境。通过分类标准, 代码信息库中囊括了很多数据信息, 其主要涉及到职员的数目、经济行业的字段以及注册的总资金等。只要将这些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就相当于对产业结构展开分析, 因为其包含了就业的具体人数, 行业的分类情况等。所以说, 分类标准的应用实际上为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分析作用。

其次, 分类标准在对经济行业进行划分的时候, 充分遵循经济活动中的同质性原则, 同时, 在修订的时候也合理借鉴其他国家中所推行的行业划分的标准, 也注重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尤其是注重对新兴行业的考虑, 新增了一些类别, 以便更好分类。因此, 划分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合理性。在实际应用中, 为了强化其应用力度, 扩大其应用范围, 确保我国各个地区以及部门之间, 我国以及国际之间, 能够实现对统计数据的比较, 应该加大这一标准的使用。同时, 在设置必录项目的时候应该纳入相关的字段。

分类标准在业务登记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有利于信息的收集。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人员在展开行业分类工作的时候, 应该首先强化培训工作, 确保经过培训之后, 如果员工们能够根据名字直接来判断行业的分类, 则有利于直接采用单位的名称来进行分类, 提高了工作的方便性。如果行业分类无法从名称中判别, 则需要进一步考虑根据业务或者经营的范围来进行划分。如果连业务、经营范围都无法划分的, 可以综合机构的具体名称以及其经营、业务的范围, 来考虑划分情况, 同时还能通过相关的联系人或者联系方式等, 来对相关机构中的主要经营业务进行咨询, 以确保划分的准确性。所有这些分类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中行业分类的科学化, 且有利于各个部门推广应用, 为行业分类信息奠定了基础, 同时, 也为社会在展开统计分析工作中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

最后, 分类标准在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中的应用, 不仅仅体现在决策分析以及数据收集上, 也有利于为代码数据库的应用提供良好快速的检索方式,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检索的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例如, 在对不同类型的组织机构进行检索和查询的时候, 如果应用代码数据库, 可以在代码管理系统中直接将行业的相关代码输入进去, 然后通过计算机, 快速方便地将相关行业中的所有组织机构都查询出来。在实际选择的时候, 可以根据目标要求, 对检索范围进行限制, 这样检索出来的结果更符合要求, 且减少了很多时间。总的来说, 分类标准的应用, 对于代码数据库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分类标准在我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中应用的缺陷以及解决的办法

(一) 分类标准在我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中应用的缺陷

目前, 行业分类标准的应用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很多工作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 在划分组织机构相应的经济行业时, 有时候会主观加上自己的猜测和想法, 而不是通过专业知识来对机构进行客观分类。这样会对行业分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 在行业分类的列表当中, 有时候没有详细说明其划分依据, 且没有全面列举相关的经济活动, 并且经营机构的产业具有较广的经营范围, 体现出较强的融合交叉性, 因此经常无法在目前所推行的列表当中找出相对应的行业。工作人员有时候根据自己的想法, 对其类别进行划分, 在这种情况下, 有很多的机构被列入到一些没有明确分类的小类别当中。

(二) 解决的办法

目前, 我国现有的行业分类标准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对行业类别进行大范围扩充以及细化仍存在着较低的可行性, 因此, 短时间内我国的行业分类标准仍不够细化, 同时, 部门细分之后是非常庞大的, 但是由于受到行业代码中有限位数的限制, 无法为其细分提供充足的空间。在新时代下, 需要探索如何提高行业代码的总位数, 进行合理的扩充。首先, 在划分的时候应该尽量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 这样才能让工作人员在加强对产业内涵了解的情况下, 提高解释行业子类的能力, 并能列举出相关的活动。在进行产业分类体系修订的时候, 应该尽量细化子类的解释工作, 以确保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其次, 随着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 对现有标准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这一矛盾的协调。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 他们通过对产业的分类体系定期进行调整, 能够反映最新的经济活动成果, 且在国际上的可比性也是比较强的。再者, 可以通过提高位数, 以扩大分类的空间, 为行业细化提供基础。最后, 还需要不断从工作人员这一方面进行强化, 提高其专业水平, 因为行业分类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广泛的知识体系, 且需要多个专业结合人员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 应该展开更多的培训, 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邀请专家等来为工作人员讲解, 传授经验, 以更好地促进我国行业分类的发展。

摘要:一直以来, 组织机构的代码是非常重要的, 有利于相关部门强化职责, 充分发挥其职能。目前, 很多行业都采用了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标准, 在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中, 发挥采集和查询数据信息, 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作用。本研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

上一篇:冰灯的阅读答案下一篇:三年级122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