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14篇)
1.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篇一
蚌埠市场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
对蚌埠市场上常用的28种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其硝酸盐含量范围在22.3~3063.1 mg/kg,其中有10种蔬菜的硝酸盐污染程度较轻(1级),有18种蔬菜(占64%)硝酸盐含量超过联合国FAO和WHO规定的标准.不同种类蔬菜的硝酸盐含量有较大差异:白菜类、根菜类、绿叶菜类较高,而茄果类、瓜类较低.小芹菜、小白菜、甘蓝、白萝卜、西兰花、菠菜中的.硝酸盐含量严重高于食用标准.同一株蔬菜不同部位的硝酸盐含量也有较大差异,茎(叶柄)的硝酸盐含量显著大于叶片.与全国其他18个城市比较,蚌埠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程度居于较高水平.
作 者:邹长明 张晓红 彭代亮 邹海明 作者单位: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安徽,凤阳,233100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3(1) 分类号:X56 关键词:蔬菜 硝酸盐 污染现状 蚌埠市场
2.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篇二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新媒体已然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其超强的生命力和创新力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新媒体产业也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日渐凸显的影响力吸引着大量资本流入,其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日渐上涨,发展势头强劲,整体产业发展不断向纵深挺进。
在大力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我国院线和影院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3年末,全国院线数量45条, 2014年全年新增影院1015家,共上映影片388部,总票房合计296. 39亿人民币,增长率达36. 15%[1]。由于国产电影数量逐步增加和质量稳步提高,各地影院建设加快,越来越多的电影观众选择在影院观影,人们的影院观影习惯正在逐步形成。2014年,中国观看电影人次达8. 3亿,同比增长34. 52%[1]。《关于“全国校园电影院线”会商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全国校园数字电影院线正式启动建设,3—5年后在全国高校将建设6000块银幕,主要覆盖大学校园并辐射周边中小学校。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校园院线已有10条,2014年总订购场次48343场。其中,陕西励志校园数字院线规模最大、覆盖学生最多,全年订购影片38158场,在10条校园院线中位居榜首,自2010年成立以来,受众学生近6000万人次,学生覆盖率81. 6%[2]。
目前,北京、江苏、浙江等地已有多家院线获得批准建设,采取多种方式经营多所高校数字影院,放映优质廉价的电影。2012年,安徽首家校园影院———MMC校园影院正式开放营业。该影院位于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大礼堂,共设有118个座位,每天能容纳约600人进行观影,这是由几名大学生筹资组建的,致力于服务校园,为学生提供更为实惠、优质的文化生活服务,此举深受学生欢迎,在校园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这也为安徽高校影院的快速持久发展开创了先例,提供了典型引领。
二、蚌埠市高校影院建设发展现状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蚌埠市高校学生观影现状及未来高校影院建设的可行性和前景,2015年6月,笔者在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蚌埠市内高校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对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90份,回收调查问卷190份,回收率100% , 其中男生75人,女生115人,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9. 47% 和60. 53% ,统计数据并进行了分类加总分析。
(一)大学生观影现状分析
在190份调查样本中,48. 95% 的学生喜欢看电影, 61. 05% 的学生更喜欢到影院观影,但是只有3. 68% 的学生是经常去影院观影的,也就是一月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频率,这表明尽管学生喜欢看电影以及到影院观影,但是实际到影院观影的次数并不多,原因在于商业影院基本都在市区,距离学校较远,只有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于2014年12月在大学城附近正式营业,而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两地相距较远不便出行,去影院观影就要额外增加费用而且非常费时,所以高校影院的建立可以直接解决这一难题。调查数据显示,64. 43% 的学生选择在周末或者节假日休息期间观影,并且60. 88% 的学生集中在17—22时观影。样本中有160人选择与朋友一起观影, 占比84. 21% ,66. 84% 的学生每月观影的费用约占月生活费的2%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去影院观影不多,所以花费也较少,没有对日常生活造成额外的压力。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提示,学生在影院观影时倾向消费爆米花、薯片等休闲食品和饮料,这也为影院经营收入作出一份贡献,但也有20. 76% 的学生除观影外不消费其他产品。
(二)大学生观影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
在调研的190个样本中,根据影响大学生观影的14个主要因素设立5个评分等级,记为xi( 取xi= 1,2,3,4, 5) ,1级为最低,5级为最高,越高的等级代表着该因素影响力越大。已知每个影响因素每个评价等级的百分比, 可作为概率,则变量Xi的分布律为P{ X = Xi} = Pi,i = 1, 2,3,4,5,然后影响因素i综合各个评价等级计算每个影响大学观影的因素的平均值,即均值E( di) ,E( i) = Xi* Pi,均值E( i) 评分越高,则大学生对这一影响因素的重视度越高,则此因素对评价大学生观影意愿强烈程度所占的权重就越大。这14个因素对大学生观影意愿强烈程度的影响差异不大,波动较小( 见表1和图1) ,这也说明现在的大学生注重观影的整体品质和消费体验,所以希望影院可以尽量提升自身环境品质,从多方面和多层次满足大学生的观影需求。相对地,在这14个影响因素中,大学生更重视影片质量2、观影效果6、影院配套设施7、服务态度8、观影氛围5、空间环境4因素,这六个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是否愿意到影院观影的主要因素。因此,影院经营者在筹建高校影院时应着重考虑这六个因素,切实满足大学生的观影需求,并且不断创新, 真诚服务学生,这样才能够赢得学生的支持,促进高校影院快速持久发展,真正实现教育意义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高校影院建设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
蚌埠市大学城内的4所高校共约有70000名在校生,他们不但有较强的消费能力,而且有充足的消费时间和较高的消费需求层次,开设高校影院能够为他们减少观影成本,增加观影机会,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消费潜力市场。此外,大学城占地约10000亩,开发建设以来共投资2000余亿,建筑面积达670万平方米,各项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环境优良。
在190个调查样本中,有141人认为建设高校影院有着稳定的客源,占调查样本的74. 21% ,因为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内,而且有四五年的在读时间甚至更久; 有63. 16% 和61. 05% 的人认为价格优惠、观影便利是建设高校影院的有利条件,因为高校影院票价水平比商业院线低,而且距离近,非常便捷,能够有效地节约交通出行成本; 学生受欢迎程度较高和便于开展宣传也是有利条件( 见图2) 。根据调查结果,有82. 11% 的人期待高校影院的建立,并且有35. 79% 的人会放弃去商业影院观影而选择去高校影院,另外也有61. 58% 的人选择看情况, 所以不难看出学生对建设高校影院还是很期待,这也便于片商和影院经营者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开展宣传推广。
蚌埠大学城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同时也属于蚌埠经济开发区,在滨湖新区与高铁新区之间,离市中心老商业区10公里远,而且建设完成时间不长,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没有吸引到足够的投资,周边商业开发也不齐全,所以拓展市场狭小。此外,耀莱成龙国际影城的成功入驻吸引了大批学生前去观影,这对未来高校影院建设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对于高校普通学生来说,消费水平较低,最高比例为34. 21% 的学生每个月除去必要的生活支出外可支配收入是200—400元,而且根据调查得知大学城的学生对于影院观影热情并不高,77. 90% 的学生每半年到影院观影1—3次。对于影院本身来说,建设高校影院的制约条件主要是影片放映时间不同步和片源狭窄,这是高校影院存在的自身劣势,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观影兴趣,所以放映更多的优质影片和同步放映院线影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 见图3) 。
三、蚌埠市高校影院发展的营销策略
(一)差异化低水平定价
电影作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其价值通过电影票价形式得以体现,而其使用价值则取决于影片本身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娱乐价值。一般情况下,影片质量越好,使用价值越高,电影票价就越贵[3]。对于蚌埠市高校影院而言,关键的是既要拓宽优质片源的渠道,又要执行低水平的票价,吸引更多的观众。此外,针对不同时间段实行差异化定价策略,如晚上的票价比白天稍高,下午的票价比上午稍高,工作日票价更优惠,星期三半价等,这样既可以吸引目标观众群,又可以吸引潜在观众群,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基于商家联合的优惠措施
联合不同行业的不同商家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降低消费成本,尽可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蚌埠大学城商家众多,涉及各行各业,高校影院可以与优质商家进行合作,比如饭店吃饭送电影票、凭电影票买奶茶减价,办理影院会员卡去理发店理发打折等,此外与银行、电子商务公司等合作, 建立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开通新功能,借助互联网渠道来吸引消费客流等都是非常好的合作方式。商家联合营销策略能够给影院发展带来无限商机,顾客在不断获得满足感和惊喜感中享受到消费的快乐,商业联盟里各个商家在降低 风险的同 时也能获 得利润和 口碑的双 丰收[4]。
(三)新媒体多元化宣传推广
信息时代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力量,打造多元化持续宣传推广平台,在消费者中赢得更多的关注,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性,使得消费者建立起对高校影院品牌的信任度。建立蚌埠市高校影院官方网站,并持续更新动态, 方便用户查询讯息; 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定时推送影院资讯,开展话题讨论,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及时反映用户需求,并开展一些免费赢取电影票的活动; 还可以与校园广播台进行合作,在每天傍晚的广播半小时中的最后两分钟播报当晚校园影院的影片资讯,欢迎学生前往观看。
四、蚌埠市高校影院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利用高校优势特色资源
高校拥有艺术厅、大礼堂等能够满足高清影片播放和数百人同时观影的场地,能够为观影者营造一个宽敞舒适的环境; 校园人才济济,影院可以吸纳部分人才为之所用,包括设备技术人员、影片放映人员、网络媒体人员、 班级推广人员、收银员、服务员等,根据学校的不同专业选择相应的学生进行专业职业分配,充分利用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带动校园创新创业氛围。重视与相关社团合作,社团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人力资源,可以与社团合作举办一些宣传推介会、影片主演见面会等活动。 总之,要充分挖掘高校优势资源,合理利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高校影院成为会聚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创新创业的示范基地。
(二)树立全面真诚服务学生的宗旨
高校影院的发展应当树立全面真诚服务学生的宗旨。学生是校园的主体,也是高校影院最主要的消费群体,所以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着想的理念,以真诚的态度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以服务造就品牌。此外,应做到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完善影院建设,及时、合理、有效地解决学生观影的困难和诉求,提升影院运营质量。
(三)以优质片源和舒适环境赢得学生支持
高校影院要想获得长久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学生观众,凭借优质片源和舒适环境氛围赢得学生支持,满足学生现实消费需求。所以影院需要拓宽片源渠道,引入更多优质片源,对放映影片的质量要做严格要求,积极支持宣扬正能量的影片,抵制消极低俗的影片,特别是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片要坚决抵制。鼓励学生创作校园影片,对于优秀影片给予放映机会,从源头上吸引学生,培养兴趣,获得支持,还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以及一定的报酬,激发大学生的电影创造力, 传播电影文化。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观影环境和消费品质越来越重视,影院应当着重改善影厅环境,提升配套设施水平,做到设施服务人性化、高级化和普遍化,营造良好的观影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优质的消费体验。
(四)开展校园创意互动交流活动
高校影院扎根校园,服务校园,充分依托校园这个大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影院建设和经营的互动交流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和支持高校影院,增强趣味性和参与度,为影院的发展出谋划策。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 改善影院的经营,派发免费观影的优惠票,并开展网络话题讨论和互动交流,在活动中让更多的人了解高校影院, 增强高校影院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摘要:随着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全方位创新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影院市场蓬勃发展,各影院对新媒体营销策略给予高度重视。大学生这一重要的电影消费群体的观影需求不断增长,并期待在学校附近建设优质、廉价、便捷的高校数字院线。基于实地走访和发放问卷等方法,调查蚌埠市大学生观影的影响因素和高校影院建设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认为高校影院应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进行差异化低水平定价并采取优惠促销措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促进高校影院尽快落地并快速发展。
3.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篇三
外国把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以后,乡村旅游得到倡导和大发展。在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经过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并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但由于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期阶段。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方向发展,中国居民较喜欢民俗风情旅游、自助采摘农产品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
由此可见,“农家乐”旅游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农家乐”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依托本地农业资源,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
“农家乐”发展起来后,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收入,还有产品信息、项目信息和市场信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农家乐”成为农民了解市场的“窗口”,成为城市与乡村互动的桥梁。各地游客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使农民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相接轨。这也正是国家支持这种新型农业的目的。当今中国的“农家乐”模式主要出现在北方,“农家乐”最吸引旅游客的地方就是消费合理,价格实惠,以此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蚌埠交通便利、依山傍水,是中国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有着发达的水系,渔类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气候宜人,林果业发达;景色优美、文化底蕴丰厚,有着垓下凭吊、荆涂揽胜、龙湖风光、淮畔观柳、禹会怀古、沱湖品蟹、固镇石雕茶壶等闻名远扬的景色与特产;气候宜人,四季都有看不完的美景。因此,蚌埠拥有强大的创办“农家乐”产业的优势。
一、蚌埠市农家乐发展存在的问题
1.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很多游客比较喜欢结伴在旅游中选择“吃农家饭、品农家茶”。一些旅游者甚至现场购买“农家乐”里还在饲养的畜禽或是农作物,要求现场宰杀、烹饪。这种做法隐藏着风险,现场宰杀的畜禽几乎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暗藏的疾病游客和经营者是无法分辨出来的。而“农家乐”中的厨具、餐具也缺乏正规的消毒措施,经常达不到城镇餐馆的消费要求和卫生标准。
2.景区安全令人担忧。“农家乐”本身是基于农村发展的,但是成败皆萧何。由于大部分的“农家乐”点规模少、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乡村游客旅游归来后,都在抱怨景区停车难,停车场缺乏良好的管理措施。“农家乐”不少景区是村集体或私营业主自行开发的,景区的安全设施的规划甚至连导向指示牌也没有,没有合理的赏玩路线,人流量大的时候更是危险。
3.服务有待提升。国际旅游业公认,超过80%的旅游利润来自“回头客”。蚌埠“农家乐”发展虽有五年左右的时间了,但服务提升依然是最大难题。交通是否便利、公共设施是否完善、娱乐设施的保养与升级、服务人员的素养这些都是决定客人评价的重要判断点。
二、蚌埠市“农家乐”发展的对策
发展应该追求特色化,要做出属于自己的“农家乐”品牌。“农家乐”发展要以“乐”为中心,也就是设计游客能够真正参与进去的活动,简单的农事、农活,如栽种、采摘、钓鱼等。以乐为魂就是要发扬光大“农家”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突出特色,做出项目,使“农家乐”旅游充满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虽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尚未规范、管理滞后的市场。应加强监管和进行规范,促进市场的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
1.公司政策。即“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出台优惠政策,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指导、组织农民开展地方风情、渔耕文化、农耕文化等旅游活动。
2.政府规划。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收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
3.景区辐射。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带动、辐射和吸收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的接待和服务。
4.自身强化监管。注重整体性,充分考虑地方的自然风貌及特点和文化特性。同时做好每一个细节,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提高其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品牌和形象。
5.突出自身优势。比如突出乡村的地域风情、传统文化优势,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体现地域特点,尽可能地体现出地域风情、生活习俗等特色,并且着重考虑突出绿色、环保、休闲、娱乐的特点。
三、结语
4.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篇四
罗定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概述了罗定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可通过实施沃土工程、推广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和优化农业生态模式等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作 者:梁山然 陈沃路 作者单位:罗定市农业局,广东,罗定,527200刊 名:广东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5)分类号:X592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 防治
5.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篇五
摘 要: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该文根据合肥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农用投入品等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加大对农业而污染治理的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环保体系等。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104-03
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形成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本文根据巢湖流域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农用投入品等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巢湖流域农业基本概况
巢湖流域是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综合生产水平较高,水稻、油菜、棉花、蔬菜、家禽及水产已发展成为巢湖流域最具特色的6大主导产业。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篮子”,是国家重要的粮油棉、水禽、水产等商品原料生产基地。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随着工业“三废”和城市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投入增加,点源污染逐渐减轻,相对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如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沟渠、水塘;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农膜过多、过量和不科学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无序排放。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占有率。特别严重的是造成地下水污染,导致农民的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目前,巢湖流域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2.1 化肥用量较大,有效利用率较低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化肥的施用量逐年攀升,有机肥施用量逐年下降。据统计部门统计,合肥市巢湖流域2015年化肥用量达22.4万t,平均施用水平为593kg/hm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公认的安全警戒线225kg/hm2。据测算,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加之部分农户施肥方法不当,主要是以撒施为主,加剧了肥料的流失。不仅养分损失,还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体,污染了环境。
2.2 农药施用量较大 由于近年来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有害生物抗药性增强,品种结构不合理,部分农民施用农药技术落后,造成药剂浪费严重,加之化学防治范围不断扩大,施药次数增加,农药残留污染日益明显。2015年全市农药施用量5098t,平均14.2kg/hm2,其中杀虫剂占33%以上。农药利用率仅为35%,大部分农药流失到土壤、水和空气中,造成污染。
2.3 农膜用量较大,土壤残留逐年累积 2015年全市巢湖流域的农膜施用量高达6545t。平均18kg/hm2。由于农膜不易降解,平均回收率为70%左右,另外30%滞留在农田中,从而形成“白色污染”。
2.4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较低近年来,我市巢湖流域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家禽饲年养量近亿只,生猪养殖198多万头。据测算,畜禽养殖年排出粪便300万t,除部分进入农业生产循环外,大部分未经过无害化处理,随意排放、流失,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2.5 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及垃圾无序排放 我市巢湖流域447.39万农村居民常年生活污水及垃圾,大多未经处理就露天排放,随雨水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形成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情况
3.1 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自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就把治理巢湖流域治理作为重中之重,进入“一体化”新时代,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认证相结合,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更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
3.2 加快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尿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市多管齐下,利用农?I种养业优势,开展种养优势互补,促进生态循环。一是科学合理利用畜禽粪便资源。随着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畜禽粪便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农户将畜禽粪便堆肥发酵后,用于发展大棚蔬菜,或用于养鱼育蚌。二是加工成有机肥料。各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稻鸭共育”、“山场养鸡”、“林下养禽”、“水上养鸭”等养殖模式,形成了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养殖亮点,既发展的生产,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3 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一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全市年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20万hm2,实行科学用药,减少用药次数,而且药剂品种结构也有很大调整,淘汰和禁用了甲胺磷、1605、久效磷等高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使农药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二是科学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效地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三是狠抓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一料变四料”(即由秸秆变肥料、饲料、燃料、工业原料),秸秆还田30万hm2,其中直接粉碎还田10万hm2,覆盖堆沤还田3.33万hm2,留高茬还田16.67万hm2。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四是保护地栽培。实施农地膜覆盖6.67万hm2,免耕栽培6.67万hm2,减少了水土和养分流失。
6.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篇六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从认识上、技术上、投入不足、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并提出了对策.作 者:罗延龄 倪燕 LUO Yan-ling NI Yan 作者单位: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云南,昆明,650228 期 刊:环境科学导刊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年,卷(期):, 29(2) 分类号:X3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业面源污染 现状 对策
7.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篇七
1 农业面源污染的涵义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废料、致病菌等有机或无机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 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 (化肥) 、农药及其它污染物, 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 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 进入水体而形成面源污染。这些污染物除了来源于农田施肥 (主要是化肥) 和农药外, 还有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村镇居民区的废水, 以及垃圾的无组织排放。与点源污染相比, 面源污染范围更广, 不确定性更大, 成分、过程更复杂, 更难以控制。
2 黑龙江垦区面源污染状况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 农药、化肥使用量逐年提高。农药年使用量从2002年的6682t增加到2008年的11159t, 增加67%;到2012年使用量达到14792.6t, 比2002年增加121.4%, 比2008年增加32.6%。化肥年使用量从2002年的541886t (实物量) 增加到2008年的829956t (实物量) , 增加53.2%;到2012年使用量达到1175372t (实物量) , 比2002年增加117.0%, 比2008年增加41.6%。农膜年使用量从2002年的8081t增加到2008年的14008t, 增加73.3%;到2012年使用量达到17375.5t, 比2002年增加115.0%, 比2008年增加24.0%。据统计, 垦区农药平均施用量2008年每公顷约为4.4kg, 低于发达国家平均农药施用量每公顷7kg。据资料显示, 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0%~35%、10%~20%和35%~50%。过量或不合理施用化肥致使土壤重金属与有毒元素积累, 导致作物营养失调与硝酸盐积累和土壤结构破坏, 促使土壤酸化以及微生物活性降低等, 从而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农药可改变土壤结构和功能, 使其酸化、性质变劣, 直接危害土壤中的生物, 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 有些农药残留期长, 通过食物链富集而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土壤中农药残留的不断增加,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作物生长, 产量降低, 品质下降, 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随着农药品种和用量的增加, 农药残留累积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威胁不断加大。使用后的农膜若不加以消除, 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残存在土壤中的农膜碎片会改变或切断土壤空隙连续性, 影响水分下渗, 降低土壤抗旱能力, 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残膜在土壤中阻止根系串通, 影响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 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残膜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随着垦区经济快速发展, 畜牧业已经由规模化养殖取代了散户养殖, 养殖场排放的废水和粪便堆积期间因降雨而淋溶出来的污染物排入到周边的土壤环境, 然后通过水土流失进入地表水。由于畜禽粪便中含有多种病原体, 对水质污染较大, 应用畜禽粪便污染的水灌溉农田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可导致食用农产品卫生学污染, 畜禽粪便等有机物、各类化学药品及抗生素和氮、磷等营养物造成周围水域的污染以及富营养化。目前, 垦区大型牲畜存栏超过120万头, 猪存栏超过575万头, 牲畜家禽年产粪便超过1500万t。而95%以上的生活垃圾和70%以上的粪便没有得到处理和有效利用, 造成大量的面源污染。
3 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措施
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形成因素包括土地利用的类型、土壤类型、气候、管理措施、地质地貌特征、水文过程等因素。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污染扩散源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减少污染物向受纳水体的运移。通过以国内外先进的、成型的实用技术为基本要素, 坚持已有技术集成和关键技术突破相结合、省工节本与优质高效相结合、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紧迫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从管理层面, 在政策措施、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制定上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规范;从技术层面, 实行源头上技术措施控制, 推行农业投入品最佳施用量管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 辅助以农业面源污染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
3.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措施
搞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顶层设计, 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长期规划,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科技投入, 依靠科技创新, 研究和开发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替代原有技术, 制定和执行限制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以及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打造绿色食品安全生产基地。
3.2 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治理技术
主要采用非工程措施, 包括测土施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田节水灌溉和减排技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等, 减少面源污染源。
3.3 径流过程治理技术
主要是工程措施, 包括河岸缓冲带、人工湿地、人工生物浮床、沼气池、暴雨蓄积池和沉淀塘等, 吸收污染物,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使垦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构建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 2011 (6) :136-137.
8.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篇八
【关键词】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0.概述
我国的农业生产事业,相对于过去有了质的飞越,随着经济腾飞,农业生产越来越倾向于机械化和自动化,尤其是在大规模喷洒农业、化肥及污水等垃圾处理不当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不容忽视的,对土地、空气、水资源和生态平衡都产生了影响,对此应从农药、化肥本身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进行严格把控,建立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尤其迎从新认识科学化的施肥和喷洒农药技术的重要性,按大自然生态原理与农业技术结合产生有机农产品,科学有效的对农业土地及水资源保护等,这些措施是实施都可以阻止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
1.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虽然没有工业污染带来的危害那么直接,但多种环境状态都遭到了破坏,分别是土地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空气环境污染和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下面分为三点进行分析:
(1)土地资源污染,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位,但这样的数据没能一直维持,因为在2009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退耕、沙漠化和灾化的发生让我国的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在2008年末时只剩下了约18.3亿亩,所以我国的耕地人均面积并不富裕,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农用土地的污染愈演愈烈,现代耕种主要依靠化肥和农药来帮助农作物的生长,但这样长期使用农化产品的危害就是土壤结构被改变, 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大减少, 让本身肥沃土壤的产力每况愈下,然后为了提升产力,再次施加更多的化肥和农药,如此形成大量恶性循环,最后将导致土地彻底不能继续耕种的后果。
(2)水资源污染,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分配在全世界一直处在下游位置,而农耕所用的恰恰又是可以引用的淡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就是对未来的下一代最不负责的体现,对于农用水资源的污染,化肥、农药、排污和农膜都榜上有名,化肥的使用据有关部门统计“按播种面积计算,我国化肥使用量40.0 t/km2,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规定的22.5t/km2的上限”[1]这样的用量直接将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化学元素会被带进河流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药同样带来的污染同样可怕,由于机械化大面积喷洒,导致农药必须用更大的量才能覆盖到农耕作物上,这样多余的农药会被各种渠道带入到水体河流中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业生产的排污并不是指有毒有害物排放,而是畜牧和家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壳蛋、血水甚至尸体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其造成这些污物与水源溶解发酵变质,让河水变成了死水臭水。再有就是蔬菜大棚的广泛运用,让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水果蔬菜,但使用后的农膜确实实实在在的白色垃圾,由于其特殊化学构造器不容易降解,不能焚毁都让这种白色垃圾,无法回收结果污染了水资源。
(3)空气资源的污染,空气作物我们每时每刻生存的必须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北方地区大面积雾霾就是空气污染的最有利证据,雾霾虽然不是农业生存污染空气导致的主要原因,但是空气的质量是有众多因素积聚而成的,所以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同时,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空气污染也应予同样的重视。农业生产里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来自,秸秆的焚烧,如今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以前靠秸秆生活或者喂牛养羊的生活方式已经被电器化所替代,所以导致大量的秸秆被废弃和焚毁,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气体,会随着风向漂浮到空气中,甚至形成了可吸入颗粒物。还有一项污染就是农药的喷洒,刚才我们提到过多的喷洒农药一部分会落到河流里,另一部分就会漂浮于空气中进入云层,如果其中的氮元素堆积过多就会产生温室气体形成严重的“温室效应”。
以上几点就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危害到环境的几种主要内容和现状。
2.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从上面的现状来看,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在“海、路、空”三方面都已经被染指,如果要治疗这种环境污染情况可以分为两方面入手
2.1建立法规改变思想
尽快设立相应的法律来约束环境污染行为,现状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还应当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关污染的防治法案,加大对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义务,这样可以从法律角度对污染人或单位进行约束作用。还应该从思想上改变农业生产者较弱的法律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应当在农村的中小学校里开始普及环境保护常识和知识,还应经常性的的对乡镇尤其是农村的农业生产者宣讲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我们当下及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及特殊意义,这项对策应配合指定相关法律法规一起实施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各地的政府部门要首先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中的落后思想,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改进方法的学习,从而带动管辖区域的农业生产者更快的接触到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生产方式,而且政府还要“疏堵”同时进行,对当地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制定有关农业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奖惩制度,加强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2.2改变现有技术
学习先进经验 首先要对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污染土地和水源的主要是农业、化肥和农副产品排污造成的,对于大规模的农药和化肥进行疏导,走生态农业道路,全面的有效的推广无公害综合防治的新技术,对农药、化肥的制剂进行全面的升级,让专用型肥、复混型肥、生物型肥等等新型肥料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农药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购买高效新型的防虫农药,脱离原来的“以多靠量”的喷洒模式,对于污染水资源的污水直接排放,垃圾随意堆放的行为要坚决禁止,在处罚这样行为的同时,建设污水回收管道沟渠,将污物汇集在一起,进行集中的污水处理,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可以由政府补贴农户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备,以保障水体质量。最后,对于垃圾和农作物副产品的焚烧上,也应当进行集中管理,进行垃圾回收和分类,是一个可行的方式,将可降解与不可降解回收或再利用,对于需要焚烧处理的可以回收用作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
总之,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治理要遵循大自然的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争取早日走上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道路。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情况以及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除了农民和生产者,政府及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认识和意识,现在很多政府部门都把工作重点设定在了农业生产中的经济建设,而忽略了保护环境是一项关于生存状态和造福子孙的必要性,所以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可循环性的农业生产经济利益链是今后这项工作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9.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 篇九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
摘要 通过对城市环境中的各种噪音的数据收集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城市中噪声污染的分类,在本文中重点介绍的是交通噪声、工厂噪声的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指出了以上几种类型的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各种危害,并且指出了与其对应的防治措施,最后提出了一些对于防治城市噪声的一些看法。随着世界各地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噪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日益扩大,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噪声污染对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城市居民长期处在噪声污染的环境对其自身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并且产生深远的社会问题。在长期对噪音污染的治理中有
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多年的研究实验中发现了噪声的传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因此在噪音污染防治中可以从这三点出发,对于治理噪声可以开发研究吸声材料.隔声材料.消声材料和隔振与阻尼减震材料,并且可以对城市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部城市中产生高频噪声的设施搬离人群密集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噪声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噪声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城市化和宁静的居住环境都是每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城市噪声污染 噪声危害 噪声分类 防治对策 引言
最近几年,由于国家加强了城市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城市噪声成为了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进而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健康。城市噪声主要是指交通噪声、工厂噪声的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其噪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日益扩大,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让广大城市居民免受影响。
一、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分类
(一)交通噪声
1.1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
1)机动车辆。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产生的噪声主要由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组成。非机动车辆。
2)非机动车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刹车声,据监测,它使声值提高至少5dB(A)以上。
1.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
1)听力损伤。噪声对听力的影响是认识最早的一种影响。
2)对视觉及睡眠的影响。在噪声作用下会引起视觉分析器官功能下降,视力清晰度及稳定性下降,130dB(A)以上的强烈噪声会引起眼振颤及眩晕。人在睡眠时受到噪声干扰会导致失眠或多梦,熟睡时间缩短,使人惊醒等。
3)对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在噪声环境下生活,会导致人大脑皮
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中枢神经功能性障碍。同时噪声还会引起人交感神经紧张,引起心跳过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症状。另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心情烦躁、易怒、易激动、不易察觉危险信号,从而容易出现事故。4)对交谈、通讯、思维的干扰。噪声对人的语言信息具有掩蔽性,当噪声低于谈话声级时谈话才能正常进行。当我们用电话通讯时,在低于50dB(A)的噪声环境下通话清晰可辨,高于60dB(A)时通话受阻。
5)对物质结构的影响。强噪声声源振动,常使金属疲劳而遭到破坏,尤其是精密仪表、仪器。当噪声级超过140 dB(A)时,强烈的噪声对轻型建筑物开始起破坏作用。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网站进行的一项万人调查(12770人参加)显示,98.8%的人正在经受噪声困扰,仅1.2%的“没有” 噪声困扰。调查显示,噪声污染带来的困扰有:心情躁(74.8%),影响工作、学习(61.9%),睡不踏实甚至失眠1.6%),对听力造成影响(28.6%),引发其他病症(13.2%)等。有关专家认为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孕妇长期处在超过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系统失调。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而高分贝噪音能损坏,胎儿的听觉器官,致使部分区域受到影响。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下。噪音的恶性刺激,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氮基酸、谷氮酸、赖氮酸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影响健康;噪音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容易导致心脏病发;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二).工业噪声
2.1 工业噪声的来源
工业噪声由于产生的动力和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种。一是机械性噪声,是由机械的撞击、磨擦和转动而产生的,如织布机、球磨机、电锯、锻锤等产生的噪声;二是空气动力性噪声,是由气体压力发生突变引起气流的扰动而产生的,如鼓风机、汽笛、喷射器等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又可分为连续噪声和间断噪声;
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工业噪声由于发生源的性质、分布和数量及防护措施的有无和防护效果等因素的不同,在各种作业环境中其强度和频谱特性有很大差异。
2.2 工业噪声的危害
1)当在110dB以上的噪声中即便不太长时间的暴露,对于某些人有时也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2)130dB以上的噪声可引起耳痛和鼓膜伤害等;
3)165dB以上的强烈噪声能使耳鼓膜穿孔外,还可导致机体的其他伤害。4)强度为130dB以下的噪声短时间作用主要是干扰人的工作、休息和言语通讯。5)长时间职业性暴露在85~90dB以上噪声中可使工人产生言语听力损伤。此外,还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如睡眠不良,头痛耳鸣以及心血管功能障碍等。
(三)建筑施工噪声
3.1建筑施工噪声来源
在城市中,建设公用设施如地下铁道、高速公路、桥梁,敷设地下管道和电缆等,以及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都大量使用各种不同性能的动力机械,使原来比较安静的 环境成为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 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筑开发、旧城区改造,还有百姓家庭的室内装修,都造成了城市建筑噪声,建筑施工现场噪声一般在90分贝以上,最高达到130分贝。
3.2建筑噪声的危害
某些施工现场紧邻居住建筑群,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
(四)社会噪声
4.1 社会噪声的来源
这是在社会人群活动出现的噪声。如家用电器声、饭店、游艺厅、歌舞厅的高音喇叭声和喧闹叫卖声等。
4.2社会噪声的危害
对于某些距离电器声、饭店、游艺厅、歌舞厅的高音喇叭声和喧闹叫卖声等较近的居民造成和大困扰。
二.城市噪音污染的控制
噪声的传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传播途径包括反射、衍射等形式的声波行进过程。控制噪声就是在噪声到达耳膜之前,采取阻尼、隔声、吸声、消声器、个人防护和建筑布局等措施,尽量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掉,或设置障碍使声音全部或部分反射出去,减弱噪声对耳膜的作用,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根据噪声传播的3个阶段,可分别采用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在传输途径上控制噪声、在接受点阻止噪声的途径控制噪声。
1.噪声源的控制
1.1改进汽车动力机械设计
产生汽车车辆噪声的主要因素是空气动力、械传动、电磁三方面。从结构上可分为发动机(燃噪声)、底盘噪声(传动系噪声、各部件的连接配合起的噪声)、电器设备噪声(冷却风扇噪声、汽车发机噪声)、车身噪声(车身结构、造型及附件的安装合理引起的噪声)的母国。其中发动机噪声占汽车声的112以上,包括进气噪声和本体噪声(如发动振动,配气轴的转动,进、排气门开关等引起的噪声等。因此发动机的减振、降噪成为汽车噪声控制关键。降低发动机本体噪声,降低进气噪声,进气噪声是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之一,系发动机的空气动力噪声,随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增强。降低底盘噪声,即排气系噪声和传动系噪声。降低电器设备噪声,即冷却风扇噪声和汽车电动机噪声。降低车身噪声,车身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噪声,随着车速的提高会越来越大。因此,改善车身噪声的措施主要是:对车身进行流线型设计,实现光滑过渡;在车身与车架之间采用弹性元件连接;进行室内软化,如在顶棚及车身内蒙皮间使用吸声材料等。
1.2修建降噪路面
所谓降噪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又称透水或沥青面。它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常在15%~25%间,有的甚至高达30%。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 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dB~3dB。目前,德国科学家发明了两种混凝土,第一种可称为空隙型混凝土,第二种可称为细槽型混凝土。空隙型混凝土利
用的原理和开孔型沥青相似,也是利用微小的孔隙。混凝土表面之所以能生成孔隙,是因为在生产混凝土时去掉了一定的成分,没有使用颗粒大小在0 mm~4 mm之间的砂子和粉尘,而是由小石子组成,而石子和石子之有许多空隙。沥青里含有的强胶粘剂,用来粘结石子,但也会使灰尘和脏物被牢牢地粘在上面。而空隙型混凝土没有胶粘剂的问题,也许它的使用期限会比开孔型沥青更长。另一种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水泥混凝土—细槽型混凝土。细槽型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先做出普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然后再用刷子刷其表面,把上面的添加物刷掉。在这样的处理之后,便会出现一个平整的路面,没有明显的上下起伏或者是坑坑洼洼。随后,修路工人再在这样的表面上纵向铣出一道道细槽。
1.3 运用交通管制措施
大中城市要建设环城道路 ,减少穿越市中心的车辆 ,可以减少城市闹区的车流密度。对需要安静的区域应限制通行车辆的类型 如大中型载货车 ,也可采用限制通行时间 ,允许在不影响学习或生活的时间通行。为了减少交通密度 ,还可控制在用车的总数量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减少小型机动车的使用。用控制交通流密度的方法来降低交通噪声的效果有时是有限的,当车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车流量 ,交通噪声的峰值基本不变。因此 ,限速和限制超车是很必要的。在需要安静的地区设置限速或者禁止超车标志,可以有效地降低交通噪声。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间的隔离设施 ,通过减少混合交通可以减少由于车辆频繁停车、加速、制动所产生的噪声。在平面交叉路 口实行环行交叉或采用最佳的交通信号 自动控制 ,保证车辆匀速行驶 ,减少机动车的停车、启动、加速的次数 ,对降低交通噪声能产生一定的作用。
1.4 改进结构选择低噪声设备
改进结构,选择低噪声设备,提高加工精度、装配质量,采用优化操作方法,代替噪声级高的陈旧设备和工艺。例如,建筑施工中,用水压式打桩机代替气锤式打桩机;在工业生产中,用压延式工艺代替锻打,用焊接代替铆接;机械传动装置中,用弹性轴套的齿轮代替普通齿轮,都可以降低噪声源的强度。降低汽车本身发出的噪声水平,会有利于降低交通噪声。另外,通过完善道路标志,改善道路路面状况,加强道路交通的管理和疏导,保持道路的畅通,减少车辆鸣笛、变速、刹车,会明显使交通噪声水平降低。
1.5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
城市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必然导致城市区域噪声源种类和强度的增加,但是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旧区改造、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建设与改造,都为改善城市区域声环境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以及完善的、分工合理的道路系统是整个城市区域具有良好声环境的前提。
1.6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管理法规
制定并执行强制性的噪声控制和管理法规是保证城市宁静环境的重要措施。交通噪声源噪声级别高且流动性大,污染范围广。加宽道路、以立交桥代替平面交叉、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强化对机动车的禁鸣管理、限制车速、在交道口处安置测声器和数字显示器等措施,均可以降低交通噪声级。另外,由于有些居住区的环境噪声级已接近甚至高于工业、建筑施工噪声,亦必须有管理办法严加控制,其中包括加强对居民的环境意识、社会公德的教育。
(二)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2.1种植降噪绿化林带
在道路两侧植树绿化, 是防治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 可以达到吸纳声波, 降低噪声的作用。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 当绿化林带宽度大于 10m时, 可降低交通噪声 4~ 5dB。这是因为投射到植物叶片上的声能74%被反射到各个方向, 26%被叶片的微震所消耗。增大噪声源与需要安静区域的距离 ,可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通过设置防护带使工业区与居民、文教区分开 ,布置时还应考虑主导风向。工业区在总体布局时应将高噪声污染的企业与噪声水平较低的企业分开布置 同一企业内,高噪声车间、机房与噪声较低的车间和生活区分开布置 ,以避免相互影响。对于特别强烈的噪声源 ,应将其布置在厂区比较边远的位置 噪声污染突出的企业应布置在整个工业区的边缘 ,处于远离居住区方向,使噪声得到最大限度地 自然衰减。同一车间内的不同工位布置 ,也应注意尽量使静、闹分开 ,把噪声大的设备如空压机、风机等相对集中布置在一起 ,防止声源过于分散 ,污染面大 ,以便于采取控制技术措施。该方法的优点是: 生态效益明显。局限性是: 占地较多, 早期降噪效果不显著。
2.2声屏障技术
采用构筑声屏障的方式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降噪方式。声屏障降噪主要是通过声屏障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音, 据测试采用声屏障降噪效果可达 10dB 以上。声屏障按其降噪方式可分为: 吸收型、反射型、吸收-反射复合型。由于声屏障的类型各异, 所以在降噪效果、造价、景观方面各有特点。因此, 在选用声屏障时, 应根据受声点的敏感程度、当地的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来合理选择适用的声屏障类型。该方法的优点是节约土地, 降噪效果比较明显。局限性是:长距离的声屏障使行车有压抑及单调的感觉, 造价较高, 如使用透明材料, 又易发生眩目和反光现象, 同时还要经常清洗。
2.3充分利用地形地貌
如山岗 土坡树丛草坪和有足够高度的围墙等,阻断或屏蔽一部分噪声能量 ,以减轻噪声污染。在噪声严重的工厂、施工现场或交通道路的两侧 ,设置足够高度的围墙或挡板 ,大量植树都可以使噪声强度衰减。
(三)保护接受者
3.1加强车辆管理的主要措施
要求车辆的使用单位及个人定期检查和检修车辆,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机动车使用警报器,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方可使用。拖拉机禁止经营性运输,不准驶入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市区。
3.2合理确定建设布局
应当根据国家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屏障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对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窗,实行立体绿化,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在新建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时,建设部门必须实现对该区域的环境噪声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噪声的措施,以保证建筑物建成后达到环境噪声的标准。
3.3 对于那些在声源或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 ,或采取了声学措施仍无法
满足声环境要求的情况 ,必须加强个体防护。工厂作业人员可通过佩带护耳器 ,如防声棉、防声耳塞、或耳罩、头盔等个人防护用具加强个体防护[7]。有时也可在噪声强度级高的地点 ,建立隔声室 ,缩短在高噪声环境下的停留时间 ,减少作业者接受噪声的暴露量。并根据作业人员定期听力检测结果 ,调整、轮换人员 对于公共建筑或住宅应通过安装隔声门、双层或多层玻璃窗 ,提高建筑的隔声性能 ,都是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三.控制噪声污染的对策意见
近年来,有关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及管理、治理方面的工作,有效地控制了噪声对城区的污染。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区域环境噪声时升时降、交通噪声下降趋势不明显。因此,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不断地加大了人民群众对改善噪声环境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环保局、监测站对全市噪声源认真调查监测,在提供准确数据的基础上对噪声污染较重的固定噪声源,采取隔声、减振、搬迁等限期治理措施。对于因设备陈旧,落后而造成的噪声污染源,采取了更换先进的低噪设备进行治理,从根本上消除噪声污染,使固定噪声源做到基本达标排放。
环保局对扰民较重的社会生活噪声源,对其说服教育使其整改,甚至依法
(三)进行取缔,解决了社会生活噪声扰民问题,不仅大大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而且也增强了环保法制观念,同时有效地控制了社会生活噪声污染。
为减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对建城区内所有建筑施工工地,进行申报登记,(四)强化管理,明确各自排污指标和施工时段,减轻施工噪声污染。
(五)在城内主要路段设立禁鸣喇叭以及拖拉机、卡车禁止通行标志,外埠过境重型车辆不得入城等,降低了城区的交通噪声污染。
四.意义
随着声技术的发展 ,有源噪声控制技术正得到应用 ,开辟了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新途径。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就是利用一个新声源产一个与噪声源相位相反、振幅相等的声音 ,以抵消噪声源的能量的声抵消技术。管道有源消声器可用于空
调系统排风管道和发动机的进出气管口的噪声治理 ,另外 ,有源护耳器也个体防护中崭露头角。
五.结语
由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噪声污染这一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从国外公路建设发展的规律来看,当路网建设形成规模后,投入于环保治理的资金将逐渐增大。后期治理的费用是巨大的,因此,防治交通噪声污染不能仅仅只靠亡羊补牢,我们必须在初始建设时,就应该把噪声污染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去审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任何一种降噪方式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也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应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强环保建设,根据工程实际,对降噪措施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在多方案比选之后采用最佳降噪方案。安静的生活环境,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政府对交通噪声的不断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重新找回 “静谧” 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周忠元 李桂琴 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张沛商 江亢 噪声控制工程.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3】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工程建设规范汇编一建筑设计规范.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
10.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篇十
依据GB/T14848-93标准分析和评价伊宁市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伊宁市地下水质量优于GB/T14848-93Ⅲ类地下水质量评价目标,达到GB/T14848-93优良(Ⅰ类)标准,地下水水质量综合分值为0.26,建议采取综合措施预防伊宁市地下水污染.
作 者:巴雅尔塔 高格 纳森巴特 作者单位:巴雅尔塔,高格(伊犁师范学院生物化学与环境科学系,新疆,伊宁市,835000)
纳森巴特(伊犁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刊 名:甘肃科技 英文刊名: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3(12) 分类号:X82 关键词:地下水 GB/T14848-93 水质量综合分值 标准差
11.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对策,河南漯河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日渐突出, 已经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卫生的的一个主要因素[1]。为探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对策, 笔者深入漯河市农村, 实地调研了当地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防治情况, 认真分析了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 并就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 化肥污染
漯河市年使用化肥折纯138 520 t, 其中氮肥56 865 t、磷肥17 948 t、钾肥8 187 t, 化肥平均施用量折纯735 kg/hm2, 高于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量的上限。施用肥料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0%, 化肥投入占粮食生产现金成本的37%左右[2]。化肥的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但化肥特别是氮肥用量过高, 使大量养分随降雨、灌溉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长期过量施用化肥, 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作物减产。过量施肥引起氮素的大量损失, 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 破坏臭氧层, 同时也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增强温室效应, 背离了当前世界发展“低碳农业”的大趋势。大量增加农业化学投入品, 也容易造成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过高和重金属含量超标[3], 致使农产品质量大幅下降, 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1.2 农药污染
漯河市年使用农药2 441 t, 平均施用量为12.75 kg/hm2。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保护农作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农药的大量使用也污染了环境, 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 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农药污染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滥用农药。据统计, 该市每年因食用农药污染的蔬菜而中毒的人数达近100人;二是过量使用农药[4]。农业生产中以杀虫剂为代表的农药施用量通常是推荐量的2~4倍, 其大量使用, 在消灭有害生物的同时, 也杀死了许多有益生物, 加速了水源污染, 破坏了生态平衡, 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危害, 并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3 农膜污染
随着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 塑料大棚及地膜的使用量大大幅幅增增加加, 农农膜膜污污染染已已成成为为农农田田污污染染的的主主要要来来源源之之一一。据据统统计, 漯河市年农膜使用量达3 512 t, 地膜使用量逾1 600 t, 地膜覆盖面积2.221万hm2, 占耕地面积的13.4%, 约40%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存于农田土壤中的白色污染物都是高分子有机化学聚合物, 在土壤中不易降解, 或降解后产生有害物质, 逐年积累, 污染土壤生态环境。有关调查显示, 在地膜残留严重的地方, 农作物减产20%~30%,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1.4 畜禽粪便污染
近年来, 漯河市以双汇集团为龙头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蓬勃发展, 带动了畜禽养殖业的迅速扩张。目前, 该市年存栏生猪逾200万头、奶牛4万头、肉牛8万头、家禽1 845万只。每年养殖业产生的粪便量逾200万t, 其中经无害化处理的仅73万t左右。大量的畜禽粪便不经任何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 不仅污染养殖场周围的环境, 而且导致水体和大气污染, 是目前我国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同时, 畜禽粪便的不合理处理, 不仅会造成蚊虫大量滋生, 而且还会成为传染源, 造成疫病传播, 威胁人类和畜禽健康。
1.5 农业废弃物污染
漯河市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 年产各类作物秸秆220万t, 约1/5秸秆被焚烧或变成有机污染物。由于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 大量秸秆因无法有效利用而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沟渠内及道路两侧, 不但污染大气和水体[5], 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 危害人体健康, 也影响了附近的机场和公路的交通安全。
2 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量上限的2倍, 但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 kg/hm2, 而当地施用量是其安全上限的3倍;我国农药年产约170万t, 1.2亿hm2农田的平均用量达14.17 kg/hm2, 漯河市农药施用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我国每年约有50万t农膜残留于土壤中, 残膜率达40%, 当地残膜率与此相当。这些化学合成物质被投入耕地, 造成耕地污染, 不利于植物生长, 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更重要的是, 耕地污染严重威胁到粮食和食品安全。耕地中的有毒物质被植物吸收积累后, 不但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还会继续在人体内累积, 最终引发各种疾病。因此,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刻不容缓。
3 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
农业面源污染相对点源污染而言, 具有点多、面广、分散、处理难的特点, 其产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5点。
3.1 农业环保立法工作滞后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环保监督和执法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农业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 但因缺乏管理手段和法律支持, 造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无法可依。
3.2 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
农业和环保等部门职责不明, 存在权责不一致的现象。农业部门多从技术角度指导农业生产, 缺乏有效约束手段;环保部门多是通过政府行为下达环保目标, 要求有关部门对面源污染进行治理。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3.3 财政投入不足
据调查, 目前当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经费尚未纳入财政投入范围。同时, 国家对此也没有相关的防治经费, 多元化的社会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3.4 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
许多农民一味追求产量的最大化和劳动强度最小化,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 加剧了农业环境污染。
3.5 监测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缺位, 影响了相关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应用。同时, 农业环境监测手段落后, 也成为制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瓶颈”。
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进展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各级高度重视, 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4.1 化肥污染防治
2005年, 出台了《漯河市2006—2010年基本农田化肥过量使用控制规划》, 采取有效措施治理过量施用化肥问题。一是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切实提高该项技术的入户率、覆盖率和贡献率。2006—2010年, 连续5年制定了《漯河市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方案》,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达到了100%。二是搞好有机肥资源及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增加有机肥使用量, 提高耕地质量。重点推广有机肥积制新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开发精制 (商品) 有机肥应用技术、实施节水农业及农业废弃物生物处理技术等土肥新技术10余项。每年积造施用有机肥5.33万hm2以上, 开发研制有机肥、生态肥10万t以上。三是建立土壤肥料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该市每年安排新型高效叶面肥、高效配方微肥等中试试验基地12处。四是建立健全了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体系, 提高土壤农化的预警预报能力。目前, 该市已建地力监测点42个, 在全市形成了覆盖四大土类的金字塔式监测网络体系。五是搞好宣传培训, 提高广大农户自觉自愿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的积极性。
4.2 农药污染防治
为做好农药的科学使用, 出台了《漯河市2006—2010年基本农田农药过量使用控制规划》, 切实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搞好技术培训。广泛宣传农药科学使用知识。要求农药经营网点, 采取专家坐诊、播放录像资料、发放明白纸等措施, 对来购买农药的农民开展技术咨询。二是大力试验、推广高效、低毒农药新品种。针对当地主要作物害虫, 积极开展用药品种和使用技术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 积极推进高毒农药替代工作。三是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管理力度。把季节性市场大检查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 建立农药举报制度和案件查处联动制度, 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和禁用农药。每年对蔬菜生产区农药经营门店进行不定期的全面检查, 严禁销售和使用禁用、限用农药, 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
4.3 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2003年, 漯河市提出了建设全国有影响的无公害食品基地市的目标, 先后组织制订2卷《漯河市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涵盖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五大类49个品种。建立各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127家。目前, 该市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2.27万hm2;有178个农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该市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双汇集团、龙云集团的无公害农产品已经成为全国“一荤一素”知名品牌, 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大大提高。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2003年10月, 该市在市区对蔬菜等重点监控农产品实施了市场准入;2005年8月, 又在全市3个区2个县全面实施市场准入。通过在农产品市场设立无公害蔬菜专卖区, 定期不定期对无公害农产品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通过媒体和漯河农业信息网对外公布等措施, 禁止监测不符合无公害标准的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定期在新闻媒体公布国家禁、限用农 (兽) 药产品目录, 严禁购买使用。实行生产基地投入品登记管理制度, 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全面推行, 不但有效治理了农业面源污染, 而且显著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4 大力发展沼气, 有效解决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粪便污染
漯河市将沼气建设纳入《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并专门下发了《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沼气建设, 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通知》, 致力通过发展沼气解决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截至2010年底, 该市农村户用沼气池总量达20.5万座, 年消化养殖粪便逾40万t, 提供优质沼液沼渣肥料逾80万t, 减少化肥施用量20万左右。同时, 积极推广沼气及“三沼”综合利用技术, 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4.5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焚烧秸秆情况逐年减少
据统计, 漯河市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20万t左右。自2005年起, 该市通过全面实施禁烧, 推动了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 综合利用率平均达到90%以上, 比2005年上升了35个百分点。夏季小麦秸秆主要以机械还田、工业化利用为主, 基本得到有效利用;秋季重点推广秸秆机械还田和青贮技术。近年来, 该市积极探索生物质发电, 对原热电厂进行了技术改造, 利用秸秆进行生物质发电, 年可消耗秸秆约30万t。
5 对策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漯河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
5.1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重点是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培训无害化生产技术, 强化清洁生产观念和农业环保意识, 提高生产者、经营者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5.2 建立和完善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和农产品检验检测网络体系, 提升监管检测能力。建立高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以及重大农业面源污染事故监测体系, 切实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
5.3 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及时回收废农膜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多法防治, 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用量。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严格施药规程, 保证用药安全。推广可降解农膜和生物全降解塑料, 从源头上消除白色污染。
5.4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大力推广施肥新技术, 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提高肥料利用率, 提升耕地质量。加大合理耕作、洁净操作等无害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 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利用规模。
5.5 加强畜禽粪便污染治理
以沼气为纽带, 实施种养相结合, 是解决养殖污染的重要途径。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加强畜禽粪便污染治理, 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6 发展循环农业, 有效利用农业废弃资源
大力示范推广秸秆饲料、秸秆沼气、秸秆还田、秸秆生物质发电、秸秆生产食用菌等新模式和技术, 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 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数量, 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减少交通隐患;沼液、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 其施用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 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减轻化肥和农药对农产品、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达到农业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河南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2]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2010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组织会议, 2011.
[3]蒋高明.中国生态环境危急[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11.
[4]郭廷忠, 张超, 张丽君.中国农业污染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4) :1773-1775.
12.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篇十二
伊宁市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通过对伊宁市4个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发现,伊宁市工业园区存在基础设施不配套、污染治理设施不到位、环境监管不力等因素,造成工业园区企业废水超标排放现象严重,提出了治理的对策建议.
作 者:王彩萍 WANG Caiping 作者单位:新疆伊宁市环境监测站,伊宁,835000刊 名:内蒙古环境科学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年,卷(期):20(3)分类号:X508关键词:工业园区 环境污染 调查 对策建议
13.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十三
杨曙辉,宋天庆
(云南大理州农科所,云南大理671005)
摘要:简述了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浅析了制约我国当前有机农业发展的5大方面主要障碍因素:粮食战略安全、农业环境质量、技术和咨询体系滞后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进一步提出并阐释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为有机农业发展打好前站”、“建立和完善技术和咨询体系”以及“加大投入,确保发展”等8个方面的现阶段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有机农业;有机认证;制约因素;发展策略
文章编号:1005-4944(2006)02-0042-05
42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第2期
了IFOAM国际有机颁证服务机构(IOAS)的正式认可,是迄今全球30个获IFOAM认可的认证机构之一,也是亚洲仅有的获得IFOAM认可的三家认证机构之一。这也标志着我国有机认证事业走向国际化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外,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万泰、中国农业生态研究所等19个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相继加入IFOAM,并正式成为其会员;同时,已有4个国际有机认证机构在我国设立了代理或委托部门,负责国外有机认证机构在中国的认证。迄今,国家已制定并发布了《有机产品认证标准》(OFDC)和4项有机食品行业标准,49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并积极引用、遵循和执行国际标准、发达国家标准或进口国的相关标准,有力地保障了有机产品的质量水平。据统计,自1994年以来,全国经OFDC认证的有机食品达100多个品种,认证农场、加工或贸易企业(单位)400多家,范围涵盖谷类、豆类、蔬菜、干果、饮品、中药材等各类作物或食品。截至2003年底,全国经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食品企业203家,产品559个,实物总量17.9万t,占全国的21.7%;年销售额11.3亿元,占全国的44.5%;出口额4 360万美元,占全国的30.7%;认证面积62.86万hm2,占全国的31.4%。截至2004年6月底,农业系统有机食品认证企业达到417家,产品662个,实物总量24.7万t,分别比2003年底增长3.7%、18.4%和40%;其中有机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球榜首。由此可见,我国有机农业在近年发展迅速,有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潜力已初步显现,前景广阔。
2制约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2.1粮食战略安全的制约
(1)现阶段粮食数量安全的压力。目前,我国已跃居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粮食、棉花、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8类农产品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199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均创下了历史新高,分别达1.138亿hm2、5 123亿kg和每667m2 300 kg的新水平;1996年,全国人均拥有粮食达414.3 kg,是历史的最高年。然而,事实说明,我国农产品虽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并出现了供给相对过剩的局面,可这也仅仅是结构性过剩、阶段性过剩、季节性过剩、局部性过剩和低水平过剩的表象,而真正的粮食数量安全的隐患和危机远未消除。1999—2003年,全国粮食产量出现了连续5年的下滑;200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分别比1998年减0.13亿hm2、816亿kg和每667 m2 11 kg,人均拥有粮食较1996年减80 kg;同时,全国粮价出现了跳跃式上扬,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开始由顺差转向逆差,呈现净进口格局;2004年,全国粮食产量虽出现恢复性增长,增幅达9%,但实际净进口仍达459.8万t;而2005年的粮食缺口仍将持续。
(2)粮食需求持续增长的压力。当前,我国人口已突破13亿,并以每年1 500万的速度递增;而耕地面积却只有0.95亿hm2,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且以每年40万~46.7万hm2的速度递减;2004年,人均耕地面积已降至0.094 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8%,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FAO确定的0.05hm2的警戒线;同时,全国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耕地
总量的39%,且以耕地和水为主的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资源的刚性约束和人均占有量的快速递减,进一步对粮食的产量提出了更高的、持续增长的要求。
(3)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所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
国,同时也是政治大国,虽加入WTO也近4年,但在目前国际间尚未达成“禁止将粮食作为武器或筹码来达到政治目的”协议的情况下,与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同样存在着自身的粮食安全战略问题,这就决定了粮食供给不能过度依赖进口而受制于人,只能立足和着眼于长期的自求平衡,粮食的外贸依存度须控制在5%以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从数量型农业真正转入全面的质量效益型农业还有一段过程和距离。而有机农业所要求和倡导的特殊的与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对化肥、化学农药、农膜等任何化学合成物质以及转基因生物技术的拒绝使用,将致作物产量大幅下降。基于此,虽然近年一些发达国家的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但出于本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亦只保持了一定比例的有机农业,而其巨大的有机食品销售市场和消费需求及空间只能通过从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进口来满足和填充。故此,鉴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呼唤以及现有的植物保护水平,也就从主观和客观上决定了我国现阶段要全面进入有机农业的发展尚有难度,而只适于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并保持一定的发展比例,绝不能盲目贪大求速。
2.2农业环境质量的制约
(1)耕地污染严重。目前,我国化肥、化学农药和农膜的用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全国化肥年使用量已突破4 124万t,单位播种面积使用量高达400 kg·hm-2,其中氮肥年总用量2 500多万t,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农药年使用量130余万t(成药),单位播种面积用量每667 m2近1 kg,是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的2倍;农用塑料年总用量达2 000万t以上,而有近1 000万t的塑料残余物遗留农村,单位耕地面积残膜量每667 m2约3 kg;同时,畜禽粪便年产生量接近20亿t,但大多未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处理。迄今,全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达1 000万hm2,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2 000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6;因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近700万hm2;受酸雨影响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667万多hm2的作物种植面积受到不同程度残留塑料膜的污染,等等。
(2)水环境堪忧。由于工业和城市排污,以及农业
面源污染等,全国迄今污水年排放量已达439.5亿t,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水系175条河流中劣Ⅴ类水质占28.4%,1/3以上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75%的湖泊富营养化突出;污灌区面积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1.6倍,已占到总灌溉面积的7.3%;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6.9万km2,比2003年增加约2.7万km2;3.6亿农村人口的饮用水不符合标准等。水污染开始呈现出“支流向干流延伸,城市向农村蔓延,地表向地下渗透,陆地向海洋发展”的趋势。
(3)空气质量下降。1952年—1992年40年间,全国大气中的氨通量增加了2.68倍,且目前已有533.3万hm2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等等。与此同时,全国的治污步履却尤显迟缓,治污形势严峻。譬如“,十五”计划仅剩最后一年,但在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2 132个项目中,至今仍有1/3的项目尚未开工;而淮河治污的“十年之丑”进一步揭示了我国治污形势的严峻性。
2.3技术和咨询体系的制约
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虽已初步建立了相关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但较完善和系统的生产技术体系和咨询体系远未形成,对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仍然缺乏较专业的研究机构进行广泛、深入、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有机生产上的品种选育,化肥、化学农药的替代技术,病虫草鼠害的自然控制,土壤培肥、作物轮作、灌溉、农田生态环境建设、有机产品加工包装贮运等技术依然缺乏,远不能实现技术的配套和集成,这与发达国家已建立的较完整的相应学科体系形成强烈的对比,继而从根本上对有机生产的产量、产值以及发展
产生深层次影响。
2.4地区差的制约
近几年来,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但存在着极度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差异显著,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势头。全国的农产品出口额一直保持以东部地区为主,2004年,东部地区的出口额为189亿美元,占全国80.8%的份额,尤其是华东和东北地区等,仅山东省就已连续5年出口额居全国第一。而西部12个省(市、区)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的比例只以个位数来计,仅为7.4%,出口额为17.3亿美元。中部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亦仅占全国的11.8%,为27.6亿美元。显然,这与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具有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适于发展有机农业的实际极不相称。
2.5有机法规、标准及认证的制约
我国的有机法规和标准基本都是根据IFOAM的标准和要求制定的,起点较高,严格程度可以说完全与国际接轨,但均属部委制定和颁布,没有提升到国家级的层面,进而出现不能被他国认可的不公现象。
其二,目前全国范围仅有一家有机认证机构(OFDC)获得IFOAM的国际认可,而其他近20个有机认证机构虽已成为IFOAM会员,但并未获得IFOAM的正式国际认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国内有机认证与国际相关机构的互认和互信。其三,按照国际惯例和国务院精神,我国有机认证机构开始实现与政府剥离,实行纯市场化的运作,但由于国内的有机产品市场远未发育成熟,从而形成有机认证收费难或不能收取或收费低廉的局面,最终影响认证机构的正常运行。因此,真正全面的实现我国有机认证的国际化尚有一段距离和时间。
3发展策略与措施
3.1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对粮食生产实行“配额生产、定额补贴”。应根据内需和出口形势确定粮食总量,进而保证有一定或足够的常规农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施“配额生产”,对配额范围内生产的粮食实行定额补贴,从而在尊重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粮食生产的总量计划控制和农民种粮收入的合理保证,避免、打破或有效遏制粮食生产大幅波动的不稳定格局,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国外的实践证明,这是建立粮食发展长效机制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必将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事实上,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始,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就高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或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诸如减免农业税、增加农业投入、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以另一种表述开始实践和探索对粮食生产的“配额生产、定额补贴”。结果证明,成效显著,2004年粮食产量增幅达9%。而下一步是应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需进一步建立、巩固和完善对作为弱质产业农业的持续和足够强度的财政、技术、人才等支持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粮食长久、稳定的供求平衡。
3.2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为有机农业发展打好前站
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全国实施4年来“,三品”生产突飞猛进,尤其是无公害农产品。截至2004年底,全国累计共有11 812个产品获得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量达6 930.11万t,其中种植业面积429.2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3%;畜牧业和渔业面积125.02万hm2。事实说明,现阶段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现状、粮食安全战略、国内市场需求、生产技术水平(尤其是植保、土肥技术)等国情决定了我国最现实的发展路径是首先必须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在普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同时,使全国农业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继而在此基础上走有机农业全面发展之路,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步骤。
3.3开展农业环境质量普查,并加大治污力度
通过开展全国范围的农业环境质量状况的普查,明确农业种植和养殖区域内土壤、大气和水
环境的污染状况,确定应保护区域、应重点治理区域和应调整的区域,并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因势利导,发挥优势,积极推进“三品”生产持续、有序地向前发展。同时,国家须进一步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环境日趋恶化的局面,为有机农业的大发展打好环境基础。
3.4建立和完善技术和咨询体系
国家须充分利用现有庞大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农业科技机构、农业院校等的科研力量,进一步整合资金、人才、设备和技术等各种资源,并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足够数量的不同层次有机生产技术研究和咨询机构,尽快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优势农作物“、名、特、优、稀、新”品种、不同生态类型的种植、养殖业有机生产和加工技术进行系统、广泛、深入地研究,并使之迅速成为较完整的体系,为后继大规模的有机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储备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此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立足于自主研究创新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外引相关先进技术、人才、装备和资金,推动我国有机农业的稳步发展。
3.5缩小地区差,务求平衡发展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是全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气候特点、土壤状况、农业环境质量、生物资源、独特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劳动力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同时并存的生态环境先天脆弱性等决定了其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而大规模发展传统农业和常规农业的生态和经济代价必将很高,走有机农业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其现实的必然,也是缩小与发达国家或我国东部地区差距的45最为现实的步骤。中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农业发展基础和现状也说明,现阶段乃至21世纪内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因此,中西部地区须牢牢把握中央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中部崛起”的号角,进一步争取国家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因势利导,发掘潜力,开拓国际市场,在确保粮食“配额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努力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3.6提高有机法规和标准层面,实现认证机构与国际的全面接轨
首先,在现有部委级制定和颁布的相关有机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发布国家层面的法规和标准,提高现有有机法规和标准的权威性,增强其国际间的互信和互认度,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其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有机认证体系,不断扩大现有认证机构的规模和数量,在实现国家认可的同时,还须加强国际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有机认证水平,不仅要积极推进其加入IFOAM的进程,更为重要的是着力推进其走IFOAM国际认可的道路,尽早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操作方式,打造中国“航母级”的国际化有机认证机构和体系。第三,针对国内有机市场尚未充分发育,有机认证收费难等现实,国家须对完全进入市场化运作的原属事业单位的有机认证机构实行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确保其发展初期正常的启动和运行。
3.7加大投入,确保发展
有机农业由于采取了特殊的与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主要或完全利用自然过程和物理循环来维持地力和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因此,使其生产过程中技术、资金和劳力投入具有高度的集约性,管理等生产成本加大,产量却较传统和常规农业显著下降。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需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和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机,增加对有机农业资金、技术、人才及政策的支持、扶持力度,促进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目前,欧盟诸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均为有机农业提供了一定的补贴,如德国的直补农场主;荷兰除直补,还不定期投资建立相应的营销体系等,值得借鉴。
3.8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
目前,我国的有机农产品生产除水产养殖外,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整体水平均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还须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强化有机农业的生产意识和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根据区域优势、市场动态、农业环境质量状况、生产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不同级次和规模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引入和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强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基地+科技+农户”的有机生产和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实施“品牌”战略,在扩大生产规模和数量的同时,更应注重对有机产品质量水平和科技含量的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积极推动有机农业持续、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纪兵,李德波,等.国内外有机农业的发展比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4).[2]翁伯琦.着眼未来持续发展大力开发有机食品[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1).[3]沈旭.全球最重要的有机农业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J].农业
14.宜昌市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篇十四
近年来,宜昌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26.7亿元,比上年增加44.1亿元,增长24.1%;农业增加值137亿元,比上年增加26.7亿元,增长24.2%;农民人均纯收入4686元,比上年增加664元,增长16.5%。
关键词
宜昌 农业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特色农业 机械化
前言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辖5县3市5区和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秭归县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国家级贫困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省级贫困县。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2万人。地貌呈“九分山水一分田”,常用耕地面积341万亩。
宜昌水能丰富,是世界闻名的水电之都。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清江隔河岩、高坝洲水电站建在这里。宜昌风光秀丽,景观众多,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金色三峡,绿色大坝,绿色宜昌”的壮丽景观,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为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宜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0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6.6亿元,区域内财政总收入197.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33元,比上年增长14.6%。目前全市上下正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抢抓机遇,加快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发展现状
自然条件:
气候:宜昌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秋温高于春温,春秋较长,四季分明。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3~17.6℃,1月均温1~5.1℃,7月均温24.2~28.6℃。极端最低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40.9℃,气温年较差较大。全年积温较高,≥10℃的积温约3916.5~5723℃。东部大于西部。无霜期一般在200~300天之间。长江西陵峡、清江下游河谷地区,由于高山夹峙,下有水垫,故600米以下为逆温层,是冬暖区,各季平均气温比武汉高3.6℃,小于-7℃的时间全年只有5%,为市境得天独厚的柑桔等水果生产基地。市境降水充沛,年降水量为997~1406毫米。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以长江为界,呈明显的南多北少,清江流域的五峰、长阳降水较多,为湖北省多雨中心之一;当阳、兴山为少雨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常有大到暴雨,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小,大部分地区为12.1%~13.2%。宜昌市境阴天较多,因此日照较同纬度地区为少,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542~190
4小时之间。太阳辐射的年变化1~7月份逐渐上升,7月份以后则逐渐下降,1月份辐射量比12月份稍多,全市年总辐射量96~105.2千卡/厘米。
地形地势: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地、平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为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是大巴山,中部巫山,西南部是武陵山,宜昌城以东的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属丘陵山地和平原;宜昌城以西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县属于山地,是中国二级阶地东端,崇山峻岭、峡谷交错。在市域总面积中,山地占69%,丘陵占21%,平原占10%,构成“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
水系: 宜昌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年平均总水量4741.4亿立方米。市境内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99条,其中集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4条,总长3793公里,总集水面积占全市的83.9%。主要河流有:长江、清江、沮漳河、黄柏河、香溪河、下牢溪。
土壤:以砖红壤和红壤为主。
作物布局:
农业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宜昌中山地带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高山区但高于浅丘河谷区,目前的农业仍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主要以红薯,玉米,土豆,油菜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生猪和山羊为主。
种植制度:
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棉、麻、油菜、蚕丝、茶等。长江以北江淮之间多实行稻麦两熟制,长江以南则多双季稻,盛行绿肥-稻-稻、油菜-稻-稻,或麦-稻-稻等三熟制,是世界上集约化种植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生产措施:
一、积极推进“三园”(精品果园、高效茶园、安全菜园)建设,健全完善柑橘、茶叶、蔬菜产业体系。
二、大力推进“五化”养殖,转变畜禽生产方式。
三、不断调整优化水产养殖结构,加快水产业发展步伐。
四、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粮棉油综合生产能力。
五、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产销对接和农产品市场开拓。
六、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七、推进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八、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九、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做好农业应急工作。
十、加强阳光工程培训,提高劳务经济收入。
十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主要农业产业:
特色农业:
一、以柑橘为特色的水果产业。宜昌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柑橘类果树,四季均有产品上市,农业部列入全国三大柑橘产业带之一。全市柑橘面积达166万亩,产量177万吨,总产占全省的75%。拥有桔瓣罐头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能力25万吨,是全国三大柑橘罐头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二、以绿茶为特色的茶叶产业。全市茶园面积60万亩,总产3.4万吨,名优茶比重达70%。
三、以高山无公害为特色的蔬菜产业。蔬菜播种面积148万亩,总产268万
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无公害蔬菜板块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达到60万吨,通过大力推行冷链贮运,配套建设冷库达200座以上,产品主销沿海大中城市和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
四、以食草动物为特色的畜牧产业。年出栏生猪543万头,人均占有量超过一头,居全省第一位;年出栏肉羊109万只,全市人均肉类占有量达到124公斤,居全省第一位。
五、以库区养殖为特色的水产产业,“清江鱼”肉质细嫩、鲜美可口、无泥腥味,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现养殖面积达36万亩,水产品总产19万吨。加工鮰鱼年生产能力1.5万吨,产品出口美国及欧盟。
六、以天麻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中药材面积232万亩,其中高标准基地70万亩,中药材总产量11.5万吨(其中天麻1万吨)。袋料食用菌超过10000万袋,双孢菇3万平方米。
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围绕建设1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50亿元农产品加工园区、100亿元农产品加工县市的目标,推动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总量最大、发展最快、对“三农”带动最强的支柱产业之一。
全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7家(其中省级以上45家、国家级4家),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有34家,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9家,过10亿元的有5家。共注册农产品品牌1088个,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稻花香、枝江大曲、采花毛尖、萧氏茗茶、土老憨食品等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农业占有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已过 “半壁河山”。近年来,有“宜昌蜜桔”、“秭归脐橙”被评为全国20个最具影响力的地理标志,“采花”茶和“清江”鱼获中国名牌农产品,“采花毛尖”获湖北名茶第一品牌,“采花”和“萧氏”获中国驰名商标,清江烤鱼和清江香酥鱼为代表的清江鱼系列风味鱼深加工产品获第四、五届农博会金奖产品,长阳清江鱼品牌是全省水产系统唯一的国家级品牌。
双汇、汇源、稻花香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壮大,全市已有20多家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农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支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培育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83家,农村经纪人队伍扩大到2万多个,年交易额40多亿元。推进农业标准化打造精品名牌:
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宜昌各地按照宜昌市统一规划,确立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重点,形成了区域化、专业化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显著改变了有特色而特色不鲜明的状况。
柑橘形成两大特色产区,三峡库区优质甜橙产区和长江、清江两岸优质宽皮柑橘产区。茶叶形成了江南和江北两大特色产区,已被农业部规划为“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中的“鄂西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区”。蔬菜形成了高山反季节型、平原丘陵加工型和城郊精细型三大特色基地。水产形成宜东平原湖区精养鱼池、长江三峡库区和清江库区网箱养殖等三大特色养殖板块。通过合理布局,突出专业生产和区域特色,使资源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全菜园、高效茶园建设和生态健康养殖为抓手,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狠抓标准化生产,全面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彻底改变了特而不优的状况。在柑橘生产方面,制定了宜昌蜜桔、秭归脐橙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柑橘栽培
整体水平和柑橘果品质量显著提高。在茶叶生产方面,重点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和无性系良种发展。在高山蔬菜生产方面,引种美国西芹、韩国白玉春萝卜、意大利生菜等新品种,优化了品种结构,避免了同质竞争,火烧坪乡的高山蔬菜今年获上海世博会的直供权,建立了万亩直供基地。水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和出口基地备案工作不断强化,全市水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达到6.5万亩,出口备案基地达到30万亩。
机械化水平:
宜昌市农机化事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经历了“探索起步、快速发展、改革调整、着力推进”四个发展阶段之后,自“十五”期间以来,农机化事业步入了“突破性发展”的新阶段。截止2008年底,全市农业机械原值17.81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166.22%;农业机械总动力217.77万千瓦,比“九五”期末增长96.08%;拖拉机保有量6.5万台,比“九五”期末增长151.18%。全市农机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自2003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农机作业市场、农机销售市场、农机维修市场、农机教育培训市场健康发展。农机化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05年以来,我市先后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先进集体”,被农业部授予“‘十五’全国农机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6月,宜昌市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但是,我市农机化发展水平与农业机械化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农机装备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一部分农机装备的科技含量偏低。用于柑桔园内机械化深翻开沟、山地果园运输、茶叶机械化修剪采摘、非标准茶园行间耕整施肥、油菜生产机械化移栽与收获、水稻插秧机械化、畜禽工厂化养殖及鱼池清淤机械化等市场急需的农机装备水平较低,甚至有些市场急需的装备还处于“研发”阶段。二是农机化作业水平不平衡。2008年,按农业部现行评价标准即“耕整、播种、收获”3个重点生产环节农机化作业综合水平达52.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机耕、机播水平还较低(详见下表)。三是农机安全生产仍存在隐患。主要是手扶拖拉机列管率、检验率低、手扶拖拉机驾驶员考证率低,违章载人、酒后驾驶等问题时有发生,随着农村道路条件的不断改善,上道路行驶的手扶拖拉机数量不断增加、频率不断提高,农机安全事故处于频发态势。四是农机工业培育和农机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发展对策
不利条件:农业发展的资源有限,规模扩张的空间不大。经过“
十五、十一五”农业大开发,我市农业可开垦的资源已十分有限,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实现规模扩张不现实。而且随着三峡工程的开发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资源正在减少,农业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灾避灾能力不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灾害事件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统计,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以上。我市西部山区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几乎是年年都守着长江没水用;东部平原经过几年的建设,农田基础设施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不能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
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大部分农产品还是处于“卖原料”的状态,加工转化的能力不足。现有加工企业中,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加工与技术装备落后,生产经营成本高,转化增值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分享的利益不多。
农业生产经营者素质不高,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年纪轻、有知识的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正面临着农业生产缺人手、新农村建设缺人力、农技推广缺人才的局面。今后,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将进一步凸显,这将严重制约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农业公益性服务体制机制不完善,经营性服务组织不发达,技术推广不到位。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应急机制不完善,面临着潜在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滞后,质量安全水平不能有效保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内部管理不规范,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有利条件:
从全球来看,农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需求量将随之增加,尤其是高品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为我市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目标的实现,必将推进我市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从而进一步拉动我市农产品消费市场。
从全国来看,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中央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门路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全省来看,争取项目支持抢占先机。我市农业经过多年发展,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柑橘、茶叶、畜牧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有利于争取省级支持,实施大项目,建设大基地,开发大产业。
从全市来看,历史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十五”、“十一五”发展成就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战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三峡库区后扶持政策等众多机遇叠加,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发展对策:
坚持统筹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山区与平原、经济与生态、农业与非农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产业化经营。坚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围绕企业建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超对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坚持科教兴农。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战略,构建新型农技服务网络,创新农业
科技推广机制,加强良种良法研究与推广,强化农民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积极发展合作组织,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坚持项目开发“大合唱”。
坚持可持续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发挥区域特色,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开发,生态优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宜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宜昌市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宜昌农业信息网)
《三峡晚报》(2011.11.24 星期四)
《湖北农机化》(2008年第03期)
【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推荐阅读:
蚌埠市信息办08-21
蚌埠市林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09-14
蚌埠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09-06
蚌埠医学院学生待遇09-17
蚌埠学院记者团章程12-08
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附答案)10-25
安徽省蚌埠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07-18
蚌埠市网约车实施细则征求意见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