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学绪论(14篇)
1.岩土工程学绪论 篇一
《生物工程设备》复习
任课老师:蒋介石、法海、黄晓明
第一章 绪论
一、生物工程 1.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艺学或生物工程)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催化剂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或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生物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生物技术的四大支柱
3.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
发酵工程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通过现代工程技术,在生物反应器中生产有用物质的一种技术。发酵对象包括传统的天然微生物和动物、植物细胞、重组细胞及基因工程菌等。
微生物发酵:把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其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统称为发酵。根据耗氧情况分为厌氧发酵(酒精、乳酸、甘油、丙酸、丁酸等)或有氧发酵(如抗生素、氨基酸、核苷酸、酶制剂等)。
发酵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
1)基因工程与发酵工程
基因工程主要原理(基因重组技术)
人为分离生物遗传物质(DNA),并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然后导入某宿主细胞或个体内,从而改变它们的遗传品性或使新的遗传信息大量表达,获得相应基因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种改造生物赋予其特殊功能的过程就称为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操作基本步骤→)发酵工程应用——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种 外源目的基因 工程菌
如:胰岛素、干扰素和乙肝疫苗等药 2)细胞工程与发酵工程
细胞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借助工程学的试验方法或技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细胞产品或新生物体的有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科。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和微生物细胞工程
3)酶工程与发酵工程
酶工程是利用酶、细胞器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生产产品的一项技术。发酵工程的地位意义
细胞工程最后必须经过酶工程,酶工程所需的酶几乎来自发酵工程。所以,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基础和归宿,是生物工程四大支 柱的核心,无论传统发酵产品,如抗生素、氨基酸等,还是现代基因 工程产品,如疫苗、人体蛋白质等,都需要通过发酵技术进行生产。发酵工程中的应用(微生物工业产品类型)
以微生物细胞、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胞内外酶)、代谢产物(初级、次级及异源产物)、生物转化或修饰化合物为产物及微生物特殊机能的利用(如湿法冶金、除境污染)。
二、生物反应过程 1.生物反应过程
利用生物催化剂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
组成部分:
(1)原料的预处理及培养基的制备(2)生物催化剂的制备(3)生物反应器及反应条件的选择(4)产品的分离与纯化
辅助部分:生物催化剂——酶(酶反应过程)和细胞(发酵过程)实验过程:菌种筛选→摇瓶试验→发酵罐试验 2.生物反应过程的特点 略
3生物工艺过程的共性 略
三、生物工程设备 按生产流程可分为:
1.原料前处理设备:如除杂、粉碎、输送、培养基制备(灭菌、液化、糖化);
2.生物反应器:种子罐、发酵罐;
3.后处理设备:过滤、浓缩、干燥、结晶、蒸馏、离交、脱色、萃取等;
4.辅助生产设备:无菌空气系统、冷冻系统、水处理系统、蒸汽系统;
按专业性质也可以分为:
1.专业设备(如:发酵罐、种子罐等生物反应器); 2.通用设备(如:泵、风机等);
3.非标准设备:根据实际工艺需要定做的,无统一标准。★
生物工程设备特点 a.常温、常压或低压操作
一般发,25-45℃之,灭菌一般在121-135 ℃,30分钟;压力3 kg/m2 b.无菌操作,除死角
c.工艺要求,如:通气、搅拌、条件控制、补料 d.耐受酸碱腐蚀,如可采用A3钢,内衬。生物工程设备基本要求
在满足工艺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收得率的前提下,生产成本最低: a、强度和刚度;
b、加工费用、运行费用; c、生产能力; d、设备利用率。
四、连续生产优点
同分批生产相比:操作简单,生产能力大,设备利用率高,生产质量稳定,易实现自动化。
注:实验通过实践操作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的正确性;而试验是通过使用、试用来检验已经存在事物,察看其结果或性能。实验具有目的性,试验具有尝试性。试验是实验的一种。生物工程都是其他自然学科的结合应用,多是试验。
悟天 于内蒙古科技大学腾飞楼
平平中仄 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中仄 仄平中平仄 仄仄中、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 中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中平仄中中仄 中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中平仄 仄仄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雨霖铃
2.岩土工程学绪论 篇二
绪论课是在一门课程的正式教学开始前所讲授的前言课、简介课、概论课,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同时也了解该课程的特点、学习方法和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何提高绪论课的教学效果, 众多的教育者针对自己承担的课程特点进行了相关有益的讨论[1,2,3,4]。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探索和《核工程原理》课程的特点进行一些探讨,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高该课程绪论课的教学效果。
1 合理安排核工程原理绪论课的教学内容
核反应堆是一种可控的自持的链式核裂变反应装置, 从而能够不断地利用核裂变过程中放出能量来进行发电。反应堆中的能量转换过程中, 在堆芯处首先将核能转变为热能, 然后热能在蒸汽发生器与二回路的水发生热交换, 产生蒸汽并推动汽轮机发电。要完成这样一个过程, 在反应堆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反应堆物理方面的问题, 还需要耦合反应堆热工的计算, 通过反应堆堆芯中燃料和控制材料的合理布局, 使得反应堆能够在临界状态下运行。
考虑到《核工程原理》的特点, 它作为一门概述性课程, 课程内容涉及面宽, 内容涵盖了核反应堆工程主要相关领域的知识, 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反应堆结构和材料、反应堆物理、反应堆物理、反应堆控制等, 通过绪论课的课程教学, 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对核反应堆有一个全面综合的了解。课程内容多, 绪论课的内容如果要涵盖各方面内容, 那么必然导致绪论课内容过多, 而绪论课的课时通常有限 (通常1~2学时) , 二者之间如何平衡就成为授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绪论课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3个内容: (1) 课程的内涵; (2) 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 (3) 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在核工程原理的绪论课的教学中, 为避免将绪论课讲得过于细碎, 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以上述3个内容为绪论课的主线, 精炼核工程原理绪论课的内容, 主要包括核工程在我国及世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核工程领域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核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等宏观方面的描述, 同时扼要介绍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及其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
此外,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在不断发展的, 这就要求核工程原理的绪论课要适时反映时代的前沿问题, 其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补充新内容, 增添新知识与新技术。
2 完善核工程绪论课的教学方法
教学实施过程中包含3个最基本的对象, 即教师、学生和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讲授知识, 学生在教学中接受知识, 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媒介。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中仍以传统模式为主, 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而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体现。绪论课是一门新课程的开始, 因此绪论课在内容上要求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在教学中讲的大多为结论性的内容, 而并不过多地说明原因, 这必然给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带来困难。相应的, 学生对于新课程不了解, 初次接触课程内容, 而接触到的又是抽象性和浓缩性的知识,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 很容易使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无味, 从而无法实现通过绪论课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的目的。为了提高核工程原理绪论课的教学效果, 必然要在教学中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 比如启发式、讨论研讨式、多媒体教学法等。但教学方法始终应该服务于教学内容和目的, 二者相互促进, 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核工程原理的绪论课,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 因此绪论课的教学方法应该围绕这一目的来开展。结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在核工程原理绪论课中首先提出问题, 如核裂变和核聚变是如何发生的?裂变聚变中放出的能量是如何转化为电能?不同反应堆型各自有什么特点?未来反应堆的发展方向等。依据提出的这些问题, 采用引导的方式, 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主动思考这些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在介绍反应堆工作流程的时候, 反应堆中的燃料 (易裂变核) 在堆芯发生裂变, 产生的能量由一回路的冷却剂带走, 并在蒸汽发生器与二回路的水发生热交换, 二回路的水变成蒸汽并推动汽轮机发电, 这样就将核能转变为电能, 在介绍时如采用flash动画的方式, 将有利于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这一过程。
3 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学习中也是一样, 要想学好一门课程, 教师除了教授书本上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课程的正确学习方法。要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要了解核工程原理课程的特点。核工程原理课程涉及知识多, 不仅涉及核方面知识, 还涉及量子力学、热工、材料等相关知识。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掌握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针对课程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能尽快地进入核工程原理的学习状态。在绪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告诉学生, 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要死记硬背, 最好是能够找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贯穿这些知识点的主线, 同时在学习中要勤于思考, 要理解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
4 结语
《核工程原理》绪论课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知识性和逻辑性, 也需要启发性和实践性,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更是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的过程。绪论课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的效果, 而且核工程原理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 也将对其他专业必修课程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之通过绪论课既要让学生懂得核工程原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又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进行整体的的教学探索中, 也要教师不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完善和提升教学效果,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摘要:《核工程原理》是核专业的一门概述性课程, 是核工程专业区别于常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对于核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了解和学习核工程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值得任课教师研究的问题。绪论课的教学效果对于整个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针对该课程绪论课涵盖内容广泛、概念多的特点, 围绕《核工程原理》课程的学习目标, 组织该课程的绪论课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工程原理,绪论课,视频,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楚芬.数学物理方程绪论课的教学[J].科教导刊, 2015 (4) :96-97.
[2]徐茂蓉.如何讲好无极及分析化学的绪论课[J].科技视界, 2016 (6) :107.
[3]李春风.浅谈如何讲好《机械设计基础》的绪论课[J].创新教育, 2014 (34) :206.
3.岩土工程学绪论 篇三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岩土;检测技术
目前我国对地基岩土的检测通常采取现场测试检测与室内试验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地基岩土具体检测方法日趋成熟,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相关标准,但是对室内试验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样品在采取、封存、运输等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造成了很多的建设事故,本文将从试验检测样品的采取、封存、运输、检测展开探讨,重点研究如何提高采取样品的质量和代表性。
1.样品采取
1.1重视样品的质量及代表性
地基是建设工程的基础。进行地基岩土试验检测,其目的在于为建设工程设计提供不可或缺的参数,是建设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地基岩土的试验检测是建设工程的第1环节,直接决定了建设工程的设计与规模。在地基岩土层的试验检测中需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分析的前提是岩土样品,其质量及代表性直接影响着试验检测结果的误差,错误的试验结果会影响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给建设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破坏与损失,这样的个例层出不穷。如安徽某大桥,该桥基持力层为土层,因试验检测样品的选择不具有代表性,在桥台建设刚竣工就开始发现严重倾斜,并最终报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选择有代表性、有效性和适应性的岩土样品是准确进行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的首要条件,特别是岩土样品的代表性至为关键。
1.2样品取样方法及操作规程
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的样品是由现场采取的,可分为原状土样采取和岩石样品采取,其中原状土样采取方法有:钻孔、孔内用取土器以打入法切取土样品;钻孔、孔内用取土器以压入法切取土样品;基坑内直接切取原状土样样品;钻孔,孔内泥浆护壁,以回转钻进法切取样品。岩石样品的采取方法有:钻孔、在孔内钻出的岩芯或钻芯中采取岩石样品;基坑内直接采取基岩层岩石样品。
为确保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采集的土壤和岩石样品具有代表性,应遵循以下规则:一是样品的采集应在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与督促下完成,并一一标准取样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二是为确保所取样品能真实的反应岩土层实际的物理力学特征,应有所控制采取有代表性的岩土样品的数量,结合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在同一水平建设场地,平面应布置采取3~5组样品,且应均布采样;同理,在同一地层垂直厚度上也应布置采取3~5组样品,且应均布采样。三是在边坡工程及滑坡工程采取岩土试验检测样品中应特别加以小心和注意,并且在样品标签上注明取土位置(上、下),并说明其重要性。这是因为该土体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坡体堆积为松散堤的结构,在受大气降雨及地下水的综合作用下,加之自重影响,边坡土体或软弱结构面易产生蠕动变化,造成了土体结构的变化,很容易造成取土样品不具代表性。
1.3岩土样品质量信息化标准
为保证所取的岩土样品处于天然状态,提高所取岩土样品的代表性,在岩土样品的采取过程中的样品采取工艺方法、试验检测项目所需样品的数量及质量等方面的标准构成了岩土样品的质量信息化标准,成为岩土样品取样的参考和依据。现分别讨论岩土样品中土壤样品和岩石样品的质量信息化标准。
1.3.1土壤样品质量信息化标准
土壤样品质量信息化标准最为重要的是取土样品的种类,其主要依据是建设工程的性质,基本原则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天然地层及天然边坡应采取原状土;地基基础回填、路堤填料、桥头填料等填料工程应采取扰动土;如果建设工程即以土方调配为填料,又需要稳定的天然边坡,应采取满足试验检测项目数量的扰动土和原状土;若只需确定土的种类,则无论何种工程,只需采取扰动土。
土壤样品在取样的过程中应保证所取的土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取土位点可以在天然地面、平洞、导坑、试坑、竖井以及钻孔中。在采取原状土样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土壤的扰动,尽可能保持土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用钻机取样时,钻孔直径应>120mm,为减少土受扰动影响,应使用专门薄壁取土器。
取土数量应滿足所要求进行的试验检测项目方法的需求。
1.3.2岩石样品质量信息化标准
采取的岩样首先应具有本岩层的代表性,这也是样品采取的关键点。样品取样位点可在基岩露头、坑探、槽探、竖井、岩洞、基坑中以及钻孔中,同时可用在现场采取的基岩块体样品或钻孔内采取的岩芯样品制备样品试件,在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不允许出现人为裂隙。
对于样品尺寸小于标准尺寸或非均质的粗粒结构岩样者,允许采用非标准规格的试样,但高径比必须保持2:1的比值(地基);用作砌体的石料,其高径比为1:1。在外业钻孔中取岩样,起钻孔中取出的岩石钻芯要及时取试样。
2.样品封存
土壤样品:采取好的样品,不论是原状土还是扰动土,都应立即密封取土筒并附上标签;取土筒所有的缝隙均应以胶布封严并涂上融蜡;若原状土取样时不满取土筒应以扰动土充填土与筒壁之间的缝隙,扰动土应选择近似天然湿度的扰动土;土壤样品应认真填写送样单,应填明取土图纸资料的符号以及标签说明;取好的土壤样品应及时送往实验室。
岩石样品:为保持岩石样品原有的天然湿度状态,取好的岩石试件应立即包装封闭处理,其中硅质硬岩样可不作处理,泥质岩样品可用纱布包裹后全部以融蜡浇注;岩石样品标注岩石的上下记号;无论是硅质硬岩样其岩样品还是泥质岩样品均应附上标签;取好的岩石样品试件应与送样单一起及时运往实验室。
3.样品运输
现场取好的岩土样品在运往实验室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样品运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岩土样品运输中,运输前一定要装入一个箱子内,箱子便于搬运并能防止震动;并且应用软材料衬垫箱内的样品与样品之间的空隙,软垫层材料可选用稻草、谷壳、麦草、锯木粉、软纸条等。此外,在装卸、搬运的过程中要小心轻放,车速要平稳,为确保岩土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其震动影响,将震动损度应降低到最小程度。
4.样品试验检测
随着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技术的进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程和制度,样品的试验检测一定要按照规程完成,以提高试验检测的可靠度和可信度。目前相关的国家标准主要有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及各省市出台的地方标准如DBJ11-50122009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等。
5.结论
为进一步提高样品试验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建设工程提供科学、公正、可靠的地基岩土力学及物理性状数据,本文在阐述了地基岩土试验检测在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样品采取、样品封存、样品运输、样品检测展开讨论,建立科学准确的地基岩土试验检测的技术途径,重点阐述了样品取样的代表性和有效性。
研究结论为:一是在充分了解建设工程地质条件、岩土物理性状等基础上,现场测试检测与室内试验检测相结合,全面检测地基岩土样品的力学性状等。二是在样品采取的过程中一定注意样品的代表性,避免因样品的不具代表性而导致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出现误差,保障建设工程安全。三是在样品封存和运输过程中做好样品的标记工作,并附送样单;在运输过程中做好防护工作,制定有效的防震措施,确保样品及时安全运往实验室。四是在样品的试验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进行试验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实现建设工程地质基础岩土试验检测的技术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土工试验方法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岩土工程学绪论 篇四
关键词:岩土勘察;岩土工程技术;现状;应用
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各类岩土工程项目飞速发展,在技术和管理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岩土工程技术而言,岩土勘察在技术上存在着显著的优势,意义和作用重大,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相应的挑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
1岩土勘察的重要性
在我国,地势广阔,岩土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也使得岩土工程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岩土勘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针对一些常见的地质问题,如滑坡等进行预防,减少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减少地质灾害的影响和危害。同时,也可以为岩土工程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确保资金到位,工期合理,质量可靠。通过施工前的岩土勘察,可以对施工的难度进行准确判断,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应影响,从而确保岩土工程的按期保质完成[1]。
2岩土勘察技术的发展现状
(1)技术落后勘察技术落后是当前岩土工程技术中存在的最为关键的问题,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黯淡,因此高校中专业录取人数少,许多学生在报考时也刻意避开,加上相关部门对于勘察人才不够重视,使得岩土勘察工作缺乏活力和人才的补充;二是关注度不够,当前,相关部门对于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缺乏足够的重视,资金投入少,导致岩土勘察技术存在很大的`滞后性,无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勘察需求。
5.岩土工程论文 篇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逐渐升高。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项目,岩石工程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下文是关于基建项目中的岩土工程勘察探析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当前,我国的基本建设事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为了确保建设质量,我们必须要做好对应的岩土工程勘察,因为在绝大多数的基本建设中,岩土工程勘察都是最为重要的技术性环节。通过全面、准确的岩土工程勘察,才能为项目的决策、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保证工程的可行性和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研究、探讨与实践,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基本建设质量提供保障。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主要对如何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切实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对基本建设项目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重要性;方法
基本建设应当遵循的基本程序是先勘察,再设计,最后施工,可以看出勘察是一切建设工作的基础环节。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才能为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这对于确保基本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质量、安全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研究、探讨与实践。
1初勘
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当中,在初勘前还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经可行性研究勘察,可以从多个可选的建设工程场地中,通过地质评价以及方案对比等,筛选出可行性最高的场地,这对于后期施工建设过程的进度、效益和质量等,均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可行性研究勘察过后,需要做的便是初步勘察,初步勘察需要在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基础上,初步摸底、了解场地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场地的适宜性、稳定性等做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并就工程方案等进行论证。这既可以为工程和施工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也可以为将要进行的详细勘察找准方向。在工程工作当中,初步勘察多在结构设计的方案阶段后进行,并且要在初步设计之前,因为在结构初步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以初步勘察所获取到的资料为依据。从真实的工程经验来看,当前涉及基坑开挖、基坑支护、地基基础和工程降水等问题的处理是较为复杂的,而且对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初步勘察不到位,就会给上述工作造成难题,并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留下隐患。所以我们必须要切实的做好初步勘察工作,对相关的数据、资料、信息等进行全面的收集,为详细勘察奠定基础,这样才能有效确保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和安全[1]。
2详勘
与初步勘察相比,详细勘察需要的数据、资料和信息等更加的详细,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勘探、二个是原位测试、三个是室内土工试验。通常情况下,详细勘察不需要再对场地进行测绘和调查,只是在发现初步勘察有所遗漏的话,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2]。详细勘察的目的是对岩土工程做出评价,收集详尽的岩土工程资料,对施工过程当中的一些具体方案进行论证,如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地基的处理和加固以及基础设计等。在详细勘察过程当中,主要涉及到的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原位测试。在岩土层所处的原来位置及原始状态下,对其进行物理力学指标的测定,测定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地基土动力特性测试和原位剪切试验、原位触探试验以及静力荷载试验等。第二种是静力触探,对于含少量碎石的土层,以及砂土、粉土和粘性土层,主要通过静力触探来对其进行勘察,所使用到的技术设备包括加压和反力装置、探头以及量测记录系统组,它们共同运作,可以对土层的孔隙水压力、侧壁摩阻力和锥尖阻力以及比贯入阻力等,并且能够连续、快速的对土层性质的变化做出探测,还可通过一定程度的物理模拟,对排土桩的单桩承载力进行预测[3]。第三种是动力触探,动力触探主要对于一般粘性土、粉土和砂土较为适用,在实际的动力触探过程当中,有两种具体的方法,一种是圆锥动力触探,另一种是标贯动力触探。经过动力触探,可以对地基土层的工程性能做出进一步的评价[4]。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和工程需求,对持力层的选取是否正确、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等做出准确的判断,为工程的其他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
3施工勘察
施工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对前面的勘察报告进行验证,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数据资料,但实际的施工勘察很少实施,除非在发现了勘察报告和实际的地质条件不符合的情况下,才会实施施工勘察。
4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主要依靠于挖掘和钻探技术。挖掘:挖掘包括两种具体的方法,一种是槽探,另一种是井探,对于地质条件相对较为复杂的场地,通常覆土层的厚度不超过3m。了解地质构造线、断裂破碎带的宽度、地层、岩性分界线、岩脉宽度及延伸方向等。可直接观察地质情况,详细描述岩性和分层,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试样。钻探:主要是通过利用钻具对岩土进行冲击或是回转,带出岩土,直至达到预定的深度。在钻探过程当中所使用到的取土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球阀式另一种是活阀式,这主要是根据其封闭装置的结构形式进行分类,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壁厚来对其进行分类,一种是厚壁类另一种是薄壁类,薄壁类的壁厚通常只在1.25mm到2mm左右,其对于土层的扰动比较小,在软弱粘性土等结构性较强的土层中较为适用,而对于密实度较高、硬度较高的土层,则应选用厚壁类。
5勘探点布置
当前,我们的工程有很多属于单栋高层建筑物,对于这类工程,勘探点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的评价要求,且不少于4个。如果工程不属于单栋高层建筑物,而是较为密集的建筑群,就可以适当的减少勘探点布置,但每一栋建筑物,应当要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这是最低要求。在存在大面积软弱下卧层或地面堆载的情况时,勘探孔的深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宜的加深。为了确保基本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质量、安全,我们必须要掌握和应用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切实的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基本建设项目的推进提供全面的数据信息依据和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柴伟,陈三运.浅谈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1):216-217.
[2]徐辉.简述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地基施工处理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7):220.
[3]陈欣,邹羽.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基础地质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2):231-234.
6.岩土工程勘察合同 篇六
发包人:保靖县香茗泉大酒店
勘察人: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
发包人委托勘察人承担香茗泉大酒店扩建工程详细勘察施工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关法规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确保工程勘察质量,经发包人、勘察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香茗泉大酒店扩建工程详细勘察。
2、工程建设地点:香茗泉大酒店内
3、工程规模、特征:框混结构,层数为8层,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二、工程勘察任务(内容)与技术要求:布置勘察孔8-10个,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勘察任务书。
三、双方责任
(一)发包人责任
1、用书面形式向勘察人提供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技术要求和工作范围的地形图,建筑总面积布置图、坐标与标高资料。
2、配合乙方搞好现场施工及时为勘察人提供并解决勘察现场的工作条件和出现的问题,并承担其费用。
3、按合同及时支付工程款。
(二)勘察人责任
1、及时组织人员和施工机械进场,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和发包人的任务委托书及技术要求进行工程勘察。
2、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提交合格勘察成果资料四份,并对其负责。
四、收费标准及付款方式
1、收费标准:依据国家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经双方协商,本工程勘察采取按单孔1500元/孔收费,勘察费预算为12000元(大写壹万贰仟元)。总勘察费用按实结算。
2、付款方式:合同生效后勘察人提交勘察成果资料时,发包人应一次付清全部工程费用。
五、提交勘察成果的时间
经双方协商,勘察人于2008年4月1日开始进场施工,2008年4月18日前提交勘察报告。由于发包人或勘察人的原因未能按期开工或提交成果资料的,双方另行协商。
六、违约责任
1、本合同签订后,甲方违约时,应向乙方赔偿违约金2000元。
2、本合同签订后,乙方违约时,应向甲方赔偿违约金2000元。
七、其它事项
1、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2、本合同自发包人、勘察人签字盖章后生效。发包人、勘
2察人履行完合同规定的义务,本合同终止。
3、本合同一式六份,发包人三份,勘察人三份。
八、合同盖章:
发包人名称:勘察人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开户银行:
银行帐号:
7.岩土工程学绪论 篇七
1 基础地质和岩土工程勘察概况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工程地质勘察专业不断地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 无论是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还是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面度的考验比较多, 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寻求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基础地质主要是对区域地质的调查和基础地质的研究。基础地质能够给岩土工程勘察提供原始的资料, 从很大程度上节约勘察的成本和技术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涉及的内容丰富, 有现场钻探、原状土取样、室内试验和现场进行原位测试等。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把关, 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并且要与当地工程的施工经验结合, 保证勘察的结果是科学、可靠的。
2 存在的问题
从技术的角度出发,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a.地质形态问题。包括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等。b.岩土参数问题。有些情况下岩土的参数是不容易确定的, 比如存在很难获取原状岩土样本的情况, 或者是对于一些难于进行室内试验的岩土, 获取到的参数在准确性和可靠性上都有待商榷。c.专业技术素质问题。表现在岩土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上, 同时相关技术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这种闭塞的工作方式使得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
3 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3.1 充分发挥工程物探技术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近年来工程物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运用, 由于工程物探方法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受到欢迎。采用工程物探的方法可以解决以下问题:a.能够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b.能够提供大量岩土工程所需的动力参数和设计地震参数。c.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使物探工作的效率更高。
3.2 综合各种技术检测手段获取可靠参数。
综合运用室内和室外测试新技术的运用, 将获取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后建立起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借助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得的数据得到对比参数, 这样能够让岩土工程设计参数更可靠。另外, 通过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能够对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通过运用各种技术检测手段, 很多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比如堤坝、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建筑物浅基础的地基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 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施工工艺对桩基础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挡土结构的变形及破坏机理, 土体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动力工程、砂土液化、单桩和群桩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
4 建议
虽然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但是和发达国家或者是国家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这种差距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决定的, 而是由我国现状的多种因素导致, 比如相关单位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实际工作中重视建设轻视勘察、没有形成健全的勘察体制、在勘察的市场中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等。为了加快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市场的制度完善、避免行业竞争中的各种弊端, 笔者综合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4.1 提高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
岩土工程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工作, 因此对于技术工人的要求也很高。要重视对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 切实提升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专业素养。目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勘察的工艺与技术层出不穷, 面对这些新的规范和标准, 技术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 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 才能够胜任岩土勘察工作。
4.2 健全勘察质量管理体系。
要将勘察质量的认证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 不断地健全勘察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勘察过程的质量监管, 建立、健全专业的质量管理系统。参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人员一定要熟知勘察工作的质量标准, 并以这个标准作为一切工作的指挥棒。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勘察工作的质量和作用。
4.3 规范勘察工作流程。
要对勘察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 规范其建设程序, 努力让程序更加的科学、合理, 要严格按照勘察、设计、施工的流程进行。如果投资决策的工程项目没有科学的勘察资料, 就要坚持原则, 一定不能批准报建。对于未按照地质勘察规范进行勘察的的工程不予报建。此外, 要不断推动建立高效的市场约束体系。一方面加强国家和政府法律法规的监管, 通过项目招投标制度和实际过程中对行为主体进行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应该实行工程建设全程监理制, 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勘察的地质控制办法, 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建设过程中的地质问题, 从而确保勘察有效, 使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4.4 定期进行勘察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随时掌握各种室外勘察设备和室内试验设备的完好性能, 这是确保勘察工作有效进行的基础。对于现有的仪器设备应该定期进行检测, 以确保其工作性能和状态, 对于老化陈旧的设备仪器要及时更新换代。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工程时的基础性前期工作, 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率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勘查工作是否详实上, 而岩土工程勘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技术, 若想提高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新技术, 那么就要对理论以及规范、规程的学习进行加强, 以便来提高工作质量。总之, 应严格执行勘察设计和施工规范、规程的要求, 认真做好勘察工作, 这是勘察设计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本文所述为个人平时积累和查阅相关资料所编写, 若有不足之处, 还请各位前辈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奎华.岩土工程勘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李智毅, 唐辉明.岩土工程勘察[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8.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篇八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探讨
岩土工程勘察这项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借助多种多样的勘察测试手段来调查研究建筑场地,还要准确分析、科学的判断修建不同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通过这样做可以确保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进行,还可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的问题表现如下:1、界面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在划分界面的时候,往往是按照岩土体、岩石风化的程度来进行,这种划分方法有时候无法确定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地质构造。2、无法准确确定地质的形态。地下一般分布着不明的物体,而且这些物体的埋藏深度是很难被确定下来的。3、很难取到岩土的参数。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取得原状岩土样,并且也无法开展室内试验与室外试验。4、综合能力上的欠缺。有一些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自身不具备野外勘察的能力,也不具备整理室内原始资料、分析室内原始资料、利用室内原始资料的能力,再加上他们自身的归纳总结能力较为欠缺,经常会出现勘察目的不明确的现象,有时候他们所提供的资料并不是设计人员所需要的资料。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一)工程地质测绘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工程地质测绘是一项基础工作。通常情况下,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要开展工程地质测绘这项工作。开展工程地质测绘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准确了解当地的地形、了解当地的地貌特征、当地的地层、地质构造以及不良地质作用间的关系,以此可以准确的划分地貌单元。在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还要了解岩土的成因、岩土的分布情况、岩土的实际厚度、岩土的风化程度。对于那些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场地,必须要开展工程地质测绘;然而对于那些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的场地,有时候工程地质测绘可以被调查所取代。要想准确认识、了解工程地质的实际条件,那么最为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工程地质测绘。高质量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可以准确了解到地质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合理的指导勘察方法。
(二)勘探和取样技术
现阶段,钻探、物探、坑探等方法成为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由于岩土的实际情况不同,那么所采取的勘探方法是不同的。在取样地下地质条件、测试地下地质条件的时候往往会运用这些勘探方法。
在岩土勘察过程中,钻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其往往会将勘探的实际要求作为参考资料来选择钻井方法。如果所选择的钻探方法不能了解到地质条件的时候,并且该钻探方法会受到某一些条件的限制,因此在选择钻探技术的时候,事先要做好调查工作,还要分析地质条件,从而可以选择出合适的、科学的钻探方法。只有选择了合适的钻探方法,那么可以减少在勘探中的失误,还可以促使岩土工程勘探的实际效率得以提高。
物探这种方法具有间接性,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钻井、探测光。再加上这种方法比较便捷,工程地质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当前的地质条件,所以在测绘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物探这种方法。一般在钻探工作之前,物探起着辅助性的作用。
(三)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技术
1、原位测试
原位测试包括了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波速测试。静力触探试验一般要采取原装液压静力触探双桥探头来进行测试,微机自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之后来准确的绘制单孔静力触探曲线。标准贯入试验往往会选择标准落锤法以及自由落体法这两种。在开展试验之前,首先要清洗干净孔,将锤击的速率始终保持在每分钟20击左右。通过开展标准贯入试验可以将砂土、粉土、粘性土的物理状况等指标确定下来。动力触探可以将风化基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指标明确确定下来。波速测试的目的在于把握各层土的剪切波速值,了解场地土类型,对建筑场地的类型进行准确的划分,最终可以科学、合理的评价地基土液化。
2、室内试验
在开展室内试验的时候,往往要将拟建场地所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作为依据。在室内试验的时候,要将有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确定下来,这就为日后全面评价岩土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常情况下,物性指标试验主要是对物理性质的指标来进行测定,以此来将土的物理性质确定出来。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压缩试验。在该试验中,要对土的压缩性进行判定,还要对各层土的压缩系数等进行准确的测定。水质分析的目的在于对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准确的判定。
3、现场检验与监测
现场检验、现场监测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高级的勘察阶段中,现场检验、现场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勘察技术。现场检验、现场监测的目的在于提高工程的质量,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在工程施工阶段中往往要开展现场检验这项工作,在此项工作中要验证、核查以前岩土勘察的各项成果,从而控制好工程的质量。所谓现场监测指的是监测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影响、监测各类荷载对环境的具体影响等。此外,通过现场检验、现场监测中所获得的资料可以将某一些参数反映出来。同时这些参数为岩土工程的开展提供了资料,最终促使岩土工程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四)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
勘察单位要重视对勘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通常要让勘察技术人员参加技术培训班,促使他们的技术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勘察单位要实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让不同的勘察技术人员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对于勘察技术人员来讲,其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承载力计算中、沉降分析中、数理统计中合理的运用计算机技术,以此来促使勘察技术人员的技术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三、总结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技术问题。要想可以将这些技术问题解决掉,那么就要将不同的技术联合起来,真正将这些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由于每一项技术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它们所适用的范围也是不同的,为此勘察技术人员要掌握各项技术的适用范围。此外,勘察单位要定期培训勘察技术人员,在培训中促使他们的专业素质得以提高,在培训中来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
9.岩土工程勘察要求 篇九
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与要求如下:
1.1对建筑物范围内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做出评价。
1.2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有无暗浜、暗塘、墓穴等,并对其危害程度、建筑场地稳定性做出评价,提出预防措施的建议。
1.3地下水埋深情况、类型、水位幅度和规律,以及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设计抗渗水位及抗浮水位,提出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和有关技术参数。
1.4提供抗震设防烈度、分组及有关技术参数,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和粉土进行液化判别,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场地地震安全性做出评价。
1.5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1.6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建议适当的基础形式和基础持力层,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和建议。
1.7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10.浅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篇十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认识与反思;有效方法
一、对于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认识与思考
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以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大原则,技术方法有: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以及监测等多种手段。通常情况下,会根据具体的建筑场地条件选择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勘察。
岩土工程的勘察对象是针对既定的整个建筑场地,勘察的任务包括阐述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治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分析、研究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作出评价结论;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从这些任务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岩土工程勘测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的工作,在技术上的要求自然要有严格的标准。
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已经积累了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带来的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为我国工程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许多大型的、复杂的、难度系数较高的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和实施,比如核电站、围海造陆、超高层建筑等工程,我国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能力。然而,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楚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及技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勘察方面
对场地的基本自然特征缺乏研究,忽视了环境和工程建设直接的关系。因为勘察技术运用和体现在整个勘察过程中,要做到对工程环境的认识和对整体变化的基本掌握,必须对施工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否则,不仅会延迟施工,还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有的甚至损失惨重。
此外,勘察设计人员是技术的实施者,由于过程中受到了一些因素的限制,勘察人员可能会出现不严格的作业,会漏掉部分勘察。比如,若钻探过少,那么取样分析就不具有了普遍性和准确性,最终导致错误的分析和评价。勘察报告作为岩土工程中的技术性文件,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在勘察过程中,由于缺少全面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会严重影响报告的精确度,整个勘察也就毫无意义。
2.技术方面
第一,勘察资料地质化严重。由于勘察部门长期分散作业,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落后,工程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使得工程设计与勘察直接严重脱节,同时勘察人员和设计人员自身专业水平有所局限,无法深入理解勘察资料,导致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第二,勘察设计人员未能对勘察信息正确地进行数字化的处理。传统的工程勘察主要以图纸、表格和文字等方式来进行专业性描述,部分勘察设计人员对相关的术语理解不够时,就会影响数字化地图和设计系统的正确性,使得数据失真,勘察质量大大下降,对勘察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应用产生不利作用。
第三,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未能与先进水平沟通交流。虽然我国的勘察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因为缺乏与西方发达国家沟通交流,使得一些原本就存在的技术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更谈不上提高。
二、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提升的有效方法
1.工程勘察人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勘察人员要有一丝不苟的从事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人员,不但要具备牢固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不断实践,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评价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也能积累经验。在勘测分析阶段,先要学习观测,再进行预测分析,之后才能做比较分析和实地分析,从而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两种必须兼顾。
2.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技术人员要有诚信和敬业的精神。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目前,部分技术人员缺乏对专业术语的准确理解,造成勘察的失误,设计的不合理,最终浪费严重。而且,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日益发达,涌现了大量高新技术,并逐渐运用到工程建设中,许多传统的技术渐渐被取代。当前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已经广泛地应用了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因此,技术人员加强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是刻不容缓的。
3..注重勘测部门和设计部门的沟通
勘察的目的就是对工程进行分析、评估和设计,工程 设计又不断为勘察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可以说,勘察是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比较准确的勘测能够让设计更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所以,加强工程部分之间的沟通交流十分必要,既可以增强工程实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又节约资金成本。
4.严格坚守勘察设备的质量
勘察设备仪器的质量是勘察中最基本的保障,必须严格把守,保证设备的合格率。还要对现在的勘察设备进行严密的监察管理,包括仪器的制造商以及与设备接触过的单位及个人,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5.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
现代社会逐渐步入互联网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工程勘察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减少一定的工作量,可以建立岩土工程数字化模型,还可以用来设计岩土工程勘察管理数据库系统,使得各种资料集中管理,便于对比分析和评估,对声音和视频的处理也更为便捷。同时,国家在制定相关技术政策时,要积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不断吸收和借鉴他国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水平。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是整个工程建设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该对建设项目作出真实的、全面的、准确的勘察报告给设计及施工人员使用。为了保证各种各样的工程建设顺利开展以及它们的质量安全,应该更加注重优秀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勘察技术的更新。况且,岩土工程勘测是进行工程建设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所以勘察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标准进行作业,最大限度的保障勘察成果的准确性,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冬,朱乃苏,陈志兴.浅谈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及技术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2]谭俊勇.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5).
[3]沈吉龙.对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实现方法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0(04).
[4]张琨.浅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及方法[M].科技资讯,2010(6).
[5]谢林冲.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6]马文君,魏勇.关于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及方法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3(07).
[7]羅琼.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及实现分析.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2014.(1).
11.岩土工程学绪论 篇十一
关键词:岩土工程,边坡治理,岩土锚固技术
引言
当今地下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加, 地上工程建设已经逐渐趋向于饱和, 然而因为施工建设的地质条件往往比较复杂, 所以在地下工程建设的时候, 冒顶、坍塌等安全事故十分容易出现。很多岩土工程施工中, 涉及到高填方、高边坡开挖施工, 所以就要进行边坡加固治理。通过有效加固技术就能克服斜坡面因不良外力, 产生的隐患问题!边坡治理是整个岩土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 若不能保障边坡稳定性易诱发崩塌和滑坡等事故。因此, 在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过程中有效应用岩土锚固技术, 能够对于岩土工程建设质量进行保障。实事上, 岩土锚固技术在诸多建筑工程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岩土锚固技术概述
1.1 岩土锚固技术的分类
当前, 岩土锚固技术在诸多建筑工程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岩土锚固技术的合理运用, 可以适当地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有效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并在工程竣工后期有效减少维护费用。此外, 岩土锚固技术在保持基坑、边坡的耐久性与稳定性等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岩土锚固技术的不断改进, 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也不断涌现, 当前主要采用的岩土锚固技术有:加固技术、短锚杆、预应力锚索边坡等。
1.2 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的作用机理
锚固技术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对锚杆周围地层的抗剪能力的应用, 有效地将结构之间的拉应力进行传递, 以此来保证底层的稳定性。锚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保证边坡稳定性: (1) 通过预应力锚索或锚杆, 能够有效使潜在滑面的摩擦阻力加大, 从而使得滑面上的法向力增加; (2) 通过预应力锚索或锚杆, 可以使得下滑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 应当把一定密度和一定长度的预应力锚索或锚杆放入岩土体内部, 以此保证在岩土体发生作用的时候可以和岩土体共同作用, 有效地使岩土体自身强度增加, 弥补岩土体强度上的不足。此外, 把预应力锚索与锚杆组成的复合体打入岩土里, 可以有效地使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得到提升, 避免岩土体破坏的发生, 使岩土体的刚度与整体性得到提高, 从而使得岩土边坡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2 岩土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过程的分析
2.1 预应力锚固技术
所谓预应力锚固技术, 就是指在传输混凝土结构的时候将锚固在坡体内部稳定应用于岩土体上的锚索, 一旦遇到坡体稳定性较差的情况, 便能够施加一定预应力给结构, 对不稳定的松散岩体施加一定的挤压力, 从而使得岩体间的抗滑力、摩擦力以及正压力得到有效提升。使坡体的不稳定发育情况得到控制, 进而使坡体更加稳定, 边坡也更加稳固。预应力锚固技术的优点十分明显, 在深基坑的开挖或者是高边坡等实际应用过程中合理运用预应力锚固技术, 可以达到将开挖量有效减少, 边坡的稳定性有效增强的目的, 为岩土工程中的边坡治理提供有利条件。
2.2 喷混凝土护坡技术
作为岩土锚固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喷混凝土护坡技术在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喷混凝土护坡技术的优点有很多, 例如施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模板。
在实际应用中, 喷混凝土护坡技术通过将捣固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进行有效结合, 最终实现机械化连续施工的新型混凝土施工的工艺。值得注意的是, 喷混凝土护坡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混凝土喷射需要通过一定的冲击速度, 所以其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临时支撑效果, 且有着比较强经济技术实用性。
3 岩土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的应用
通过之前第1、2结对于岩土锚固技术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通过采用岩土锚固技术来治理岩土工程中边坡问题, 可以使岩土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固性有效地提高, 并有效地提升工程施工的效果。岩土锚固技术可以使得边坡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是目前通用的边坡防护手段。
岩土锚固技术的流程具体是: (1) 要将材料准备好; (2) 造孔以及锚杆制作与安放; (3) 注锚与杆张拉; (4) 锁定。这其中注锚、安防、造孔是施工重点环节。造孔时钻孔位置会直接影响到锚固的效果, 所以造孔位置的选择非常重要, 若要了解岩土分层厚度, 应当先进行详细分析和计算。当锚固地层过于软弱的时候, 此时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变更锚固地层和注浆加固等。为了避免孔壁出现塌陷的情况, 这就要求在选择钻孔方式时要结合岩土的实际情况。在钻孔过程的具体操作中, 必须通过遵循设计要求来确定其直径, 并且改良遇到的不合格情况。安装过程中要平顺缓慢推送杆体, 预防杆体在安装过程当中出现抖动、扭转的情况, 可选用水泥砂浆与水泥浆作为注浆材料, 材料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 不可随意摆放材料, 应当统一安排和管理进场材料。
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保障材料质量, 只有将材料的质量保障到位, 工程的质量才会得到保证。欲速则不达,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工程的质量, 不可一味追求速度, 尤其钻孔施工中, 对于施工进度要合理把握, 对于钻孔参数必须严格控制, 在钻孔施工中避免出现埋孔、塌孔、掉块现象。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要做好控制与防范措施, 与具体施工情况相结合, 避免孔内事故的发生;对于设计要求与施工方案要做到严格的结合, 控制水泥砂浆及水泥浆的比例。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水泥砂浆与水泥浆的比例, 只有将水泥砂浆与水泥浆的比例配置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才能够得到满意的锚固效果。当在岩土工程具体施工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 应当及时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保证坡面、坡顶的具体情况, 保障施工的质量。由于岩土工程施工安全是由边坡治理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的, 所以对于锚固施工的质量必须做好保障, 最大化发挥锚固技术职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 岩土锚固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从对以上内容的分析中我们可知, 岩土锚固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艺,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认真谨慎对待, 它为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也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不能在工程中实现绝对的完善,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 不断积累经验。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 常用的岩土锚固技术包括锚固洞技术、喷混凝土护坡技术以及预应力锚固技术, 在岩土锚固施工过程中, 需要严格遵施工工艺流程, 做好施工方案设计工作, 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岩土锚固工程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帮文.岩土锚固技术在三峡库区滑 (边) 坡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建议[J].工程勘察, 2015, S1:177~181.
[2]赵志明.工程治理后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及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3, 13 (11) :119~124.
[3]黄明华.岩土锚杆拉拔荷载传递分析与FRP智能锚杆监测验证[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13 (11) :119~124.
[4]郭波锋, 张许永.简析岩土工程中锚固技术的施工工艺[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08) :166.
[5]邵永寿.浅谈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 2013 (22) :561.
12.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篇十二
1.0.1为了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
合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除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和桥隧工程以外的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1.0.3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1.0.3A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童生全韭芝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1.0.4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2.1.1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1.2工程地质测绘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ping采用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要素,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
2.1.3岩土工程勘探geotechnical exploration岩土工程勘察的一种手段,包括钻探、井探、槽探、坑探、洞探以及物探、触探等。
2.1.4原位测试in-situ tests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
和应力状态,对岩土体进行的测试。
2.1.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统计、归纳、分析、评价,提出工程建议,形成系统的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勘察技术
文件。
2.1.6现场检验in-situ inspection在现场采用一定手段,对勘察成果或设计、施工措
施的效果进行核查。
2.1.7现场监测in-situ monitoring在现场对岩土性状和地下水的变化,岩土体和结
构物的应力、位移进行系统监视和观测。
2.1.8岩石质量指标(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用直径为75mm的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大于10cm的岩
芯段长度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2.1.9土试样质量等级qualty classficaton of soil samples按土试样受扰动程度不
同划分的等级。
2.1.10不良地质作用adversegeologic actions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
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
2.1.11地质灾害geolog caldisaster由不良地质作用引发的,危及人身、财产、工
程或环境安全的事件。
2.1.12地面沉降ground subsidence,landsubs dence大面积区域性的地面下沉,一般由地下水过量抽吸产生区域性降落漏斗引起。大面积地下采空和黄土自重温陷也可引起
地面沉降。
2.1.13岩土参数标准值standar dvalue of ageotechnical parameter岩土参数的基本代表值,通常取概率分布的0.05分位数。
2.2符号
2.2.1岩土物理性质和颗粒组成r一一孔隙比;
h液性指数;
Ip一一塑性指数;
n一一孔隙度,孔隙率g
Sr一一饱和度;
w-一含水量,含水率P
WL一一液限;
‘u.午一一塑限;
Wu一一有机质含量;
γ一一重力密度(重度h
F一一质量密度(密度);
Pd一一干密度。
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
3.1岩土工程勘察分组
3.1.1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可分为三个工程重要性等级:
1一级工程z重要工程,后果很严重;
2二级工程z一般工程,后果严重;
3三级工程z次要工程,后果不严重。
3.1.2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z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F
D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青;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
4)地形地貌复杂;
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
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1)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4)地形地貌较复杂;
5)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3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F
3)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
4)地形地貌简单;
5)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注1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第3.1.3条亦按本方法确定地基等级;
2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D的规定确定。
3.1.3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地基等级: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
1)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
2)严重湿陷、膨胀、盐溃、污染的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1)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
2)除本条第1款规定以外的特殊性岩土。
3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
1)岩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
2)无特殊性岩土。
3.1.4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按下列条件划
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
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1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注: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
3.2岩石的分类和鉴定
3.2.1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鉴定岩石的地质名称和风化程度,并进行岩石坚硬程
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
3.2.2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应分别按表
13.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论文 篇十三
摘 要:本文主要对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地基、岩土洞室、岩土环境,以及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工程地质
岩土工程主要涉及岩石和土的研究。岩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工程地质学是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二者关系非常密切。对于工程建设来讲,岩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岩土的性质在复杂的地质影响下很容易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岩土工程研究对于工程建设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1.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
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岩土地基、岩土洞室、岩土环境。
1.1岩土地基
在工程建设中,强度和渗漏问题是岩土地基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岩土基地存在问题的处理主要采用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来进行。土质地基的强度变化在工程建设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地基变形是其主要出现的问题。在对这类问题进行处理时,高压缩性的软粘土、可液化的饱和砂土和轻压枯土、强湿陷性的黄土、高寒地区的季节性冻土、高膨胀性的膨胀土和新淤积的淤积土等都是处理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因为这些特殊的研究对象是出现这类问题的出路,并且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其研究对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者已经将注意力放在了海洋土、尾矿料和粉煤灰上,也许将不久的将来也会放在工程建设问题的解决上。土质地基的处理已经发展了一些列新形式和新工艺,且沿置换、预压、夯实、深基、挤密和加筋等途径。当前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就是建立复合地基新理论,主要以土的加强体和自然体共同承担载荷为特征。
1.2岩土洞室
岩土洞室问题的出现和近代人文的高度快速发展有关,在交通、煤炭、采矿等建设中遇到的岩土洞室问题也越来越常见。因为这些文明的发展所带来了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在工程建设之中,地下洞室的开挖规模越来越大,最具代表的就是地铁地下库等地下建筑的兴建,将岩土洞室问题发展到崭新的阶段。洞室在开挖过程中,由于周遭环境的变化,其内在的受力和形状性质都发生了改变,大大降低其内在稳定性和相应结构。在此基础上,就很容易影响到地面建筑物的沉降与安全。在这样大尺寸洞室周围岩体中必然存在的节理裂隙等岩体结构面大大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目前既能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又能考虑地下结构类型尺寸,还能考虑施工开挖、支撑、衬砌等影响的计算机仿真分析也是解决岩土洞室问题的新途径。岩体洞室中的锚固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反演理论(反馈设计)方法,在大型地下洞室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各种大型的工程问题尤其是岩土边坡问题中,作为岩土材料所特有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剪缩剪胀性、硬化软化性和应力历史、应力路径、应力水平以及时间相关的流变特性和残余强度、长期强度与有效应力原理等,在系统研究的基础被引入稳定计算,体现了对岩土材料复杂力学特性研究和认识的新深度。在岩土问题的解决中,逐步从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中寻求更大的帮助与出路也是一个较新的动向。
1.3岩土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对于岩土环境问题也是如此,慢慢地被人们重视起来,岩土环境问题从某个角度讲其仍然是一个新的课题。对于岩土工程而言,其研究中肯定要包括对岩土环境问题的研究,但是事实上这方面问题的研究,还只是从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才开始被研究岩土工程的研究者重视,由此可见,对于岩土工程科学研究而言,岩土环境问题是其研究的一大缺陷。对其问题的治理主要是用岩土工程的理论知识、及时和方法来进行,并且根据此来对环境进行保护。由于被开挖以及很多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岩土的很多性质发生的改变。对于岩土的性质而言,其受到外界环境中很多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的废物的影响,例如,废水、废渣等;另外,其还受到在日常的工业生产中生长的废弃物的影响,例如,尾矿、污水、建筑垃圾等。可见,外界环境对岩土的性质影响是很大的,如果对岩土进行有效的管理或者保护采取不切实际的方法,那么将对工程的开展和建设产生影响,甚至对工程建成之后的使用质量产生影响。对于被推置于坑地、山谷和埋于地下的污染源,必须建立防污屏障,且在它与岩土体及水体之间进行,从而使得各种系统能够相互配合,对材料与结构的合理方案进行研究。对于工业废渣、尾矿等而言,这是一种特殊的`岩土材料,需要对其基本性质进行研究,在堤坝、桩基、地基等岩土问题上充分利用。目前,对于岩土环境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广大的研究者还没有在一些相关的问题上取得明显的成效,因此,需要他们进行对此问题进行深化研究。
2.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具有紧密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分支。
(2)岩土工程是岩土力学在岩体工程和土体工程上的应用。
(3)岩土工程是把岩土体既作为建筑材料也作为地基、介质或环境的结构工程,更确切地说是基础工程(下部结构)和地下结构工程。
岩土工程的学科范畴是包括多种学科、技术和方法的土木建筑工程,即岩土工程是多种技术和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方法,岩土工程学科是多学科相互渗透且结合的边缘学科,它不可能由某单一学科主宰。岩土工程是为某项专门目的工程服务所做的工程地质勘察、基础和地下结构的方案选择与设计、基础和地下结构施工三位一体的工程。专门目的的工程是指与国民经济建设有关的建筑工程、水电工程、铁道工程和矿山工程等。基础是指上述专门工程涉及的下部结构,即建筑基础、大坝基础、道桥基础等。工程地质学是岩土工程学的地质理论基础,与岩土力学和结构学既相区别又紧密结合。因此,岩土工程学是上述三门学科的边缘学科,不能笼统地称为工程地质学分支。
参考文献:
[1] 吴志刚. 岩土工程的发展趋势与开发利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16) .
[2] 李东文. 浅析岩土工程的发展及其工程处理方法[J]. 价值工程, 2010, (01) .
14.岩土工程勘察方法探讨 篇十四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在工程实践中, 地基基础事故较其它事故多见。不少地区已有不经勘察而盲目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造成工程事故的实例。但是, 更常见的是贪快图省, 勘察不详, 结果反而延误建设进度, 浪费大量资金, 甚至遗留后患。当前, 高层建筑日益增多, 从事建筑物设计和施工的人员, 务必重视场地和地基的勘察工作, 对勘察内容和方法有所了解, 以便正确地向勘察部门提出勘察任务和要求, 并学会分析和使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钻探法
用各种钻探工具钻入地基中分层取土进行鉴别、描述和测试的方法称为钻探法。人力钻探工具有洛阳铲、麻花钻、小螺纹钻等。机械钻探的工具是各式钻机, 据钻入岩土中的方法可分为:冲击、回转、振动与冲洗4种, 工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层类别、土质条件和勘察要求, 选用相应的钻进方式。
1.1 冲击钻探
利用钻具的自重, 反复自由下落的冲击力, 使钻头冲击孔底以破碎岩石而逐渐钻进。这种方法适用于砾、卵石层及基岩, 不能取得完整岩芯, 但能保持较大的钻孔口径。
1.2 回转钻探
利用钻具回转, 是钻头的切刀或加研磨材料削磨岩石而不断钻进, 机械回转钻进可适用于软硬不同的地层。这种方法能取得原状土和完整岩芯。
1.3 振动钻探
利用机械动力所产生的振动力, 使土的抗剪强度降低, 借振动器和钻具的自重, 切削孔底土层不断钻进。
1.4 冲洗钻探
通过高压射水破坏孔底土层从而实现钻进。该方法适用于砂层、粉土层和不太坚硬粘土层, 是一种简单快速的钻探方式。
工业与民用建筑勘察常用简易、轻便的SH一30钻机回转钻机, 可以采取岩土样, 对软土用薄壁取土器, 对原状砂土和软粘土需用特制的取土器。
布置于建筑场地内的钻孔, 一般分技术孔和鉴别孔两类。钻进时, 仅取扰动土样, 用以鉴别土层分布、厚度及状态的钻孔, 称鉴别孔。若按不同的地层和深度采取原状试样, 则称技术孔。原状土样的采取常用取土器。取土器的结构形式, 可分为活阀式与球阀式两类。实践证明, 取土器的结构和规格决定了土样保持原状的程度, 影响着试样的质量和随后土工试验的可靠性。按不同土质条件, 取土器可分别采用击人或压人取土两种方式。
2 触探法
触探是通过探杆用静力或动力将金属探头贯人土层, 并量测土对触探头的阻抗能力的指标, 从而间接地判断土层及其性质的一类勘探方法和原位测试技术。作为勘探手段, 触探可用于划分土层, 了解地层的均匀性;作为测试技术, 则可估计地基承载力和土的变形指标等。
因触探法不需取原状土做试验, 对难以取原状土的水下砂土、软土等, 更显示其优越性。触探法无法单独使用, 无法对地基土定名或绘制地质剖面图。但若与钻探法配合, 则可提高勘察的质量和效率。根据探头的结构和人土方法不同, 可分为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两类, 分述如下:
(1) 静力触探试验
静力触探 (CPT) 是把具有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借助机械匀速压人土层中, 测定土层对探头的贯人阻力, 以此来间接判断、分析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头内有阻力传感器, 传感器将贯入阻力通过电讯号和机械系统, 传至自动记录仪并绘出随深度的阻力变化曲线。常用的探头分为单桥探头、双桥探头和孔压探头。
以一个测力电桥来量测阻力的称为单桥探头, 单桥探头所测到的是包括锥尖阻力和侧壁摩阻力在内的总贯入阻力P (k N) , 通常用比贯入阻力Ps (k Pa) 表示, 即式中A——探头截面面积 (m2) 。
以两个测力电桥来测量阻力的探头称为双桥探头, 双桥探头可分别测出锥尖总阻力Qe (k N) 和侧壁总摩阻力Pf (k N) 。通常以锥尖阻力qe。 (k Pa) 和侧壁摩阻力fs (k Pa) 表示:
式中Fs。——外套筒的总表面积 (m2) 。
根据锥尖阻力qe和侧壁摩阻力fs可计算同一深度处的摩阻比Rf如下:Rf=×100%
(2) 动力触探试验
动力触探主要有圆锥动力触探 (DPT) 和标准贯入 (SPT) 两大类, 其共同点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 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人土中, 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所需的能量来判定土的性质, 并对土进行分层。所需的能量体现了土的阻力大小, 一般可以用锤击数来表示。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的一种轻便触探试验, 其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适用于粉土、粘性土和粘性素填土地基的勘察, 但触探深度限于4m以内。试验时, 先用轻便钻具开孔至被试土层, 然后以手提质量为10kg的穿心锤, 使其以50cm的落距自由下落, 这样连续冲击, 把尖锥头竖直打人土层, 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称为N10。
应用轻便触探指标N10可确定粘性土和素填土的承载力, 并可按不同位置的N10。值的变化情况判定地基持力层的均匀程度。
3 掘探法
掘探是在建筑场地用人工挖掘探井、探槽的方式来探明地表以下浅部的工程地质条件。掘探的特点是使用工具简单, 技术要求不高, 应用广泛, 揭露的面积较大, 可直接观察地层结构, 采取原状结构试样, 并可用来做现场大型原位测试。但勘探深度受到一定限制, 一般为5~6m, 地下水位以下难以进行。掘探工程的编录工作除做详细的描述记录外, 还要绘制展视图, 即按一定的方法将坑壁展开的断面图。
参考文献
[1]白德荣.工程地质勘察现状及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 (02) .[1]白德荣.工程地质勘察现状及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 (02) .
【岩土工程学绪论】推荐阅读:
岩土工程设计论文06-20
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09-11
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前景07-23
岩土工程师考试备考技巧08-04
水利工程继续教育岩土10-04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简介08-05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真题和答案09-03
江苏省岩土工程师考试心得体会考试资料范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