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续写作文素材

2024-09-11

小学生续写作文素材(精选20篇)

1.小学生续写作文素材 篇一

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梦睡着了,他梦见了爷爷正读着他的信,读着读着,终于忍不住了,(便)他一(下)站(了起来),带着两条狗就往城中(里)赶来。【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正是凡卡期盼的情景。】

“啪!啪!”一阵皮鞭便落在了凡卡的身上,像刀割一样。“啊!”凡卡(情)不(自)禁地大喊了一声。他睁开眼,看见了老板那残暴的嘴脸:“你是干什么吃的?孩子还没吃饭呢,你看看现在可都8点了!”“对不起,是我的错!是我的错!”凡卡连忙认错。【评:从美梦回到残酷的现实,过渡自然。】

老板瞪了凡卡一眼:“那你还杆在这里儿做什么?”凡卡一听连忙向厨房走去,拿起奶瓶,手忙脚乱的(地)泡起奶来。奶瓶上还有奶粉的残渣(没有刷干净),这一幕,刚好被买完青鱼回来的老板娘看到了:“好哇!我去做礼拜,买一条鱼,你竟然才给我的宝贝喂奶,你的胆儿可真肥!”说着便拿(起)那冻得硬邦邦的青鱼,往凡卡身上(砸)甩了过去。(那鱼打在了凡卡的胳膊上,)凡卡痛得一松手,奶瓶“啪”的掉到了地上。老板娘又开始破口大骂:“你个小混蛋,竟然还弄碎了我宝贝的奶瓶!”说罢,便又拿(那条青)鱼,给凡卡捧了一顿胖揍,眼看着凡卡晕倒了,便用一盆冷水激醒了他。(凡卡)他就样又(熬)(过)度到了一天。【评:已经做了母亲的老板娘,没有一丝母性的温存,简直没有了人性,狠如豺狼虎豹。】

凡卡一直都相信爷爷一定会来接他的,因为爷爷是这个世上最爱他的人了。一天天,一周周,一年年,爷爷还是没来找他,他有点失望了。【评:爷爷是凡卡能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终于,凡卡受不了了,他又趁着老板和老板娘去做礼拜(的机会),便收拾行李,走出了(鞋店的)大门外。【评:爷爷不来,自己逃走,这也是一条生路。】

(天黑了,)凡卡(又累又困,实在走不动了,在)找了一个雪堆(旁便)睡下了。在梦中,看见了爷爷来找他,把他带回了那无忧无虑、没有饥饿的乡村。【评:幼小的凡卡怎么能经受长途跋涉,被冻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第二天,人们都看见了在雪堆旁冻死(了一个)的小男孩,但却都不知道,他死前梦到了多么美好的事情。(通榆县蒙古族学校六年一班 韩钰淞)

公众号:我教孩子们写作文

2.小学生续写作文素材 篇二

一、观察生活, 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启发我们去解决作文的素材问题。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 有多种多样的活动, 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各种形式活动;在家里, 有生活、家务等;社会上, 正逢盛世, 气象万千, 繁荣的市场经济, 奇异的家乡变化等, 都是充满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 接触自然, 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 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 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 用心去感受生活脉膊。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 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 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 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儿童“情绪性”的特点, 先指导定向观察,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

例如要学生作文《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在习作前, 可组织学生春游, 到实地欣赏春天的景观。

春游前, 提出观察要求:注意观察山上的山水草木、游人、飞鸟等特点, 并把自己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记下来, 为描写春天的美景作好准备。观察时, 教师给予导向观察指导。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 仔细观察成为自身的需要, 这也激发了学生观察动机和写作的欲望。学生就写出了一篇篇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作文。教师在学生作文成功之处, 写下醒目赞语, 当众宣读, 表示赞赏, 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深厚兴趣, 促进他们乐写不疲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 随机观察, 随时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 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 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 作文便会“文思泉涌”, 得心应手。

二、学好语文, 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 文质兼美, 典范性强, 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翠鸟》一文,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既从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又从颜色———形体等描写入手, 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抓住翠鸟羽毛鲜艳及形体玲珑这两个特点, 细致观察, 才能写得具体形象, 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教《雨》一文,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多种感官去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雨景特点, 有目的地认识事物, 然后由表及里地认识, 由此及彼地联想。由雨水联想到农作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以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 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这样善于分析联想, 做到移情入物, 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 才能感人。如教《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泸定桥》、《我的战友邱少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就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描写, 表现刻画人物, 反映人物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总之,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 并积累词汇、积累素材,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外阅读、扩充素材

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 还要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 扩大知识面, 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这意思是说书读多了, 自己的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的作者笔下, 同一事物千差万别, 绚丽多彩。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 自己的风格和语言。那些动人的画面, 精采的描绘, 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是作文基本功。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 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以使作文增色生辉。

四、动笔勤写, 用好素材

学生素材丰富了, 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 提高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它能促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做生活的有心人, 并习惯于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 做到专心致志, 开动脑筋。学生能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写作素材也就丰富, 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到那时, 无论写人或记事的记叙文, 都会有血有肉, 生动具体。因此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 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 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 还可以开设让学生发表文章的园地,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 在练中用好素材, 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 提高写作水平。

3.教会学生收集作文素材 篇三

一、多体验,有感而发

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心理所感,自己的心理没有感受,怎么可能写出独特的心理感受呢?相比于听别人说或静止的观察,亲身参与活动是形成活动体验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一些主体性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有感而发。

1、多参观、旅游。想要写好参观、游记,就需要多带学生去参观、游玩,让他们感受当地的一切。由于学生是身临其境的,所见所闻自然历历在目。而且我要求学生在参观、游玩时注意记录,于是学生就会有意识、有选择记录在自己的所见所想,为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事实证明这样的体验对学生的习作有很大帮助。如在一次写春天的习作时,老师可以带学生去参观了学校附近景区。学生认真地参观了景点,观察了春天的景色,并将所见所闻做了详细地记载。当作文上交时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作文十分真实,由于所见所想都出自自己的内心,学生不再为没话可写而烦恼,教师也不会因为学生千篇一律的作文而感到指导起来有心无力。

2、多观察、接触。对于一些描写事物的习作,我会安排学生亲身接触要写的事物,让他们对该事物有个全面的了解,再进行习作。如在写一种玩具的作文时,我让学生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好好地玩一玩自己的玩具,在玩中仔细地观察玩具的外形特点,然后有顺序地对自己的玩具进行介绍,并指导学生要将玩具的特点具体地体现出来。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说说自己与该玩具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使学生的写作思路进一步拓展。因为玩具是学生自己的,自然有话可说,写作就水到渠成了。

3、多操作、实践。如果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家务类的习作,我会先请学生在家做一件家务,第二天在学校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再让学生将做家务时的所做所想记录下来。如在写《包饺子》的习作时,我们先进行了一次包饺子的活动,让学生亲手包一包,体验包饺子的快乐,然后把过程和感受写下来。这时学生就不怕没内容可写了,写作效果立竿见影。

4、多活动、游戏。平时,我会在班中举办各类活动,和学生一起游戏,使学生置身于其中来体验、感受再来进行习作。如在写《记一次……游戏》的写作时,我和学生一起玩了抢凳子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学生更能深切地感受这个游戏,体验这个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然后请学生把自己玩游戏时的感受和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交流,最后写成习作。在写作时他们把游戏的过程描写地淋漓尽致,将自己的感受体现地酣畅淋漓,作文真实、生动,富有童趣。

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体验生活的一切,让他们亲身经历、感受生活,并以自己的体验作为写作的素材,才能收获到一篇又一篇热情洋溢,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二、抓点滴,双管齐下

作为教师,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事先不曾预料的偶发事件,对这些偶发事件的妥善处理,有时会收到出奇不意的教学效果。

一天上课前,我发现班级的垃圾桶里有两个包子,询问后得知原来是我班的小雯同学因为吃早饭吃不掉就把包子扔了。看到这一情景,我觉得必须进行教育。于是在会课上请同学们发表对这件事的看法。学生的反应多种多样,有的说小雯扔掉包子不对,不珍惜粮食;有的说包子可以带回去给家长吃;有的说包子扔了就扔了,也不值钱;也有的同学背起了古诗《悯农》……对于学生的种种说法我不做评价,请学生就这件事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这件事的经过,只要围绕这件事写就行了,字数不限。有了刚才的讨论,学生的习作驾轻就熟地完成了,很多学生的习作写得大大超过了平时水平。有的学生写《包子风波》,有的学生写《可怜的包子》,有的学生写《珍惜粮食》,有的学生写《不该发生的事》……一篇篇具有真情实感、表达流畅的作文很快完成了。这次的习作,我只是抓住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不但让学生可以练习习作,而且进行了珍惜粮食的品德教育。

因此,作文教学中要及时把握和巩固“我要作文”的初生状态,以后学生就会在某些思想火花的驱动之下,产生主动寻求有关材料的欲望;而一旦找到学生所需要的有关材料,暂时搁浅的“我要作文”的写作冲动便会再度涌起。这样,一篇篇成功的作文便会从学生的笔端奔涌出来。因此,让思想的火花在与外物的撞击中升腾,乃是学生在作文成功路上迈出的极为重要的一步。

三、重阅读,厚积薄发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广泛地阅读,首先要把课本阅读好,理解透彻。课本中的课文大都是些名家名篇,实际上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是学生获取写作知识,借鉴学习写作方法的好范例。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获取多方面的语文知识,培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除了让学生学好教材上的范文以外,还要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读书的时候,要求学生要真正读懂其意,体会其情,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所感悟,写出读后感,要学会摘录、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续写等。这样持之以恒,学生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多了,写起作文来也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就解决了学生作文时无从下笔的畏难情绪。

4.《穷人》续写小学生作文 篇四

拉开了帐子,七个白白嫩嫩的脸蛋露了出来。“瞧,他们多可爱!”桑娜有点压制不了情绪。但想到这里,桑娜有点伤心,渔夫走了过来,拍拍桑拿的肩膀。“怎么办?怎么办?”桑娜喃喃自语道。“什么怎么办?”鱼夫走过来说。桑拿说:“又添了两个孩子,我们给他们吃什么呢?”渔夫无奈的说:“咱俩省吃简用,应该能让他们吃饱吧。”

新的一天,终于恢复了以前的风平浪静,但这个大家族的食物却远远不够用,渔夫一直责备自己无能,只能打到这些小鱼,桑拿却不这样认为。

过了几年,几个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孩子们高高兴兴的一起上学。有一天,渔夫不知道为什么被老师叫到了学校,老师对渔夫说:“你的孩子超乎想象的聪明,不,简直就是天才。”渔夫很高兴,也很自豪有这么聪明的孩子。

5.小学作文:穷人续写 篇五

自从抱回邻居的两个孩子之后,家里又多了两张口,家里比以前的生活更困难了,孩子们的衣服比以前更破烂了。桑娜在家里不但要干活,而且还要照顾两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孩子。渔夫整天从早到晚地打鱼,有时还会划船到几里外去打鱼,因为那里的鱼儿比较多一些。尽管要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干活,但桑娜和渔夫并没有后悔把邻居家的孩子抱回自己家来。桑娜和渔夫把邻居家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他们总是宁可自己不吃,也要让孩子们吃饱,当然,其中也包括他们邻居的孩子。

有其父必有其子,渔夫的孩子们也非常善良,他们并没有因为两个孩子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而嫌弃他们,相反,他们把两个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兄弟一样来爱护,不厌其烦地教他们走路、说话。

由于多了两张口,他们年仅11岁的孩子不得不帮着自己的父亲起早贪黑地去捕鱼,可他从不埋怨自己的弟弟给他带来的种种麻烦。尽管一家人辛勤地劳动,可是,幸运之神从不光顾渔夫可怜的一家。他们还是那么穷,由于社会黑暗,他们穷到家图四壁一无所有了。更令人为他们同情的是:有一天,他们那年仅11岁的在捕鱼时不甚掉入大海了,霉运接二连三地来了,由于思念孩子,再加上过度劳累,桑娜病倒了,家里生活的重担全由渔夫一人来挑。

6.《神鸟》续写小学作文 篇六

可汗回到家之后,就像我可是堂堂一个可汗就连一个小鸟也抓不住这是太没用,可汗不甘心就又去树林找神鸟啦,到那里之后神鸟说:尊敬的可汗,您已经来抓我三次啦,还不甘心吗?

可汗说:我堂堂的可汗,就连你一只小鸟也抓不住,不真是窝囊之人吗,说完可汗就抓住啦神鸟,神鸟说尊敬的可汗,一路上也挺无聊的不然我就和之前一样给你讲个故事吧,但要和以前的规矩一样不许唉声叹气的,也不许闷头不语的,可汗想:我这次不能再和以前一样,可汗说好,神鸟说:以前有只小猫,对自己的主人很忠心,它的主人很喜欢它,可有一次小猫的主人要出去,让小猫在家看门,小猫和听话在家好好的守门,可一不小心让老鼠溜啦进啦,老鼠在家里为所欲问的把家里搞得连七八糟的,小猫听见里边有人就进去看到有老鼠就去抓,老鼠们在家里拿啦许多的食物一看见猫就赶快躲进洞里,小猫就要这不要放上去可就在这时小猫的主人回来啦,看到小猫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就想把小猫给打死,小猫赶紧跑到老鼠洞前,主人还是把小猫给打死啦,主人要把猫给扔出去过去一看,有个老鼠洞,洞前还有许多的食物主人一看冤枉小猫啦,是老鼠干的。

可汗一听说:唉,太可怜啦。神鸟一听说:得,您又叹气啦。说完,神鸟就飞走啦。可汗说;唉,我想我是抓不住这只神鸟啦。说完就走啦。

7.培养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 篇七

在还没有引导学生养成作文素材积累习惯之前, 每到布置作文, 学生总是抓耳挠腮, 不知有什么东西可写, 往往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 更何况, 无“米”之下的“巧”也只不过是空有一身杀龙技能而没用武之地罢了。如何让学生常备“米”, 做“巧妇”, 说起来是一项系统工程, 但要使学生“常备”, 就存在一个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问题。在多年的中学教学语文实践中, 我致力于指导学生养成作文素材积累的习惯, 通过一系列的养成训练, 学生写作文之“米”得到常备, 在他们尝到写作的成功快乐的同时也无意中当上了“巧妇”。虽然习惯的养成需要费上不少时日, 但解决了学生语文科学习上的“拦路虎”, 教给他们一项能够表达、善于表达且有成效的表达的能力, 是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十分快乐与幸福的事。

在指导学生养成作文素材积累习惯的道路上, 我的几点做法或许能够给予个别一线语文教师一点粗浅的启示。

一、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 从平时积累生活素材

学生作文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千人一面。如写好人好事的, 交上来的作文内容不是帮助五保户大扫除, 就是在公共汽车让座;不是帮老大爷推车, 就是为班级修课桌椅。刻画人物肖像的, 不是写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就是高高的鼻梁, 中等身材。体现同学间的友谊, 不是写为了一件小事吵架, 之后其中一位搬家赔“礼”而和好了;就是写考试拒绝为作弊提供“协助”, 晓之以理后又和好了。写最爱我的人, 不是写我生病背我上医院, 陪我挂点滴整夜不睡;就是冒雨为我送伞, 不一而足。究其原因, 或是因为老师的提示或是学生的“口口相传”使学生形成了写作“定势”, 或是学生脑袋空空, 没有可写的素材。要让学生留心可供写作的素材, 养成学生记日记的习惯是许多老师百试不爽且能够获得成效的办法。不过, 进入初中, 学生对记日记有排斥心理, 因为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整天“两点一线”, 单调、乏味。为安全着想, 学校也很少组织活动。于是上课、下课、作业, 周而复始, 身边几乎无大事或是有意义的事发生。考虑到养成学生记日记的习惯要有一个过程, 且质量的提升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于是我制订了训练预案, 即初写时, 基本是单纯的记事, 渐渐熟练后就指导学生学会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得生动, 让看的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再进一步则要求学生对所见之事发表自己的评论或看法。这其中, 我引导优秀的学生在日记中将自己的情感渗入其中以唤起大家的共鸣。对基础较弱学生, 他们可写景, 写心情, 写一天中做了什么事, 心情怎样, 或者写一个家庭小插曲, 甚至于写读到的一些小笑话等, 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自己能看得明白就好了。每个星期, 我都会在合适的时间让学生们分享, 给每一个人机会。结果, 不到一个学期, 基础弱的学生跟上来了, 原本仅能写三百来字的也增加到六七百字了, 作文中的素材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班级作文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并且写日记也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培养学生找联想的习惯, 模仿中积累生活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你自己没有火花, 就无法点燃起别人的火焰。”在众多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训练中, 仿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仿写, 即仿效现成的语言格式而创拟出新的语言。这种方法古已有之, 王勃不正是将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模仿而成就了“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吗?模仿中, 联想是最重要的方法, 我就是要学生在现成的句段中唤起生活的联想, 寻找生活的“同味素”。自然, 仿写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便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订了如仿标题、仿词语、仿句子、仿段章等阶段性训练目标, 以此来唤起生活的联想, 积累熟视无睹的生活素材。如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 要求学生进行写景式仿写, 学生在有仿写对象的基础上, 不再为生活的丰富而变得无所适从, 反而为“写景”这一似乎有局限的仿写范围来了兴趣, 因为在学生们的生活中, 如公园、山丘、水潭等等这些大自然之景都是他们日常所见, 仿写唤起了他们对这些景物的联想。结果, 学生的仿写获得了成功。有学生写道:“……不必说姹紫嫣红的花朵, 不必说柳色青青的枝条, 也不必说野兔追逐的青草地, 单说这天空中漂浮的几朵白云就令人神往……”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父亲翻过栅栏、穿过铁道买橘子的细节生动形象, 令人感动, 我便让学生回忆父母是怎样关心呵护自己的, 然后进行仿写, 学生也写得很顺利, 有学生写道:“……我站在厨房门口, 深情地看着妈妈。她正用力地擦着熬药的锅, 然后用水冲洗, 一遍又一遍。我知道, 妈妈是要为我熬药。妈妈没有看见我, 只管自己忙碌着。望着妈妈忙碌的身影, 我的泪涌出来了……上学期, 农忙时节, 我不幸被车撞伤了脚。爸爸对妈妈说:‘我带慧儿去医院。你留在家吧?’可是妈妈还是去医院了。在我治伤痛得又哭又喊时, 她在一旁偷偷地掉泪。治了半个月, 我的脚仍没好, 爸爸说:‘跑都跑够了, 不医了!’妈妈没说话, 仍带我去医院。她怕耽误我的学习, 我治疗完之后, 她又把我送到学校, 并嘱咐我要按时吃药。我答应了, 可妈妈仍有些不放心, 不管多忙, 都到学校看我。问我吃药没有, 生活有什么麻烦。星期五下午放归宿假, 妈妈早早赶到校门口接我, 怕我承受不了无法走动的痛苦……”类似这样成功的仿写还有很多, 最重要的是, 通过仿写, 学生以联想唤起自己的生活, 同时也达到了积累作文素材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随手摘的习惯, 常翻阅积累生活素材

每个星期我都会布置一道作业:读名著, 并写读书笔记。给学生定的要求是:一周读三四个章节, 概述所读到的有体现记叙文六个基本要素的人物事件3个, 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随感。若是无法完成随感, 就选择摘抄, 摘抄的文字应不少于600字。我对学生读课外名著的主张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十分重视在阅读文章上写批语的毛泽东说过:“读书要好好生生想一想, 对的才相信, 不对的就摒弃它, 毫不可惜。”在学生完成阅读写出读书笔记或摘抄之后, 我会腾出固定时间面批, 并在固定时间推荐学生展示并与大家分享。若是有订阅报纸或杂志的, 我鼓励学生把看过的报刊随手剪下来, 分类贴在一个大本子上。这件事不做统一要求, 也不当作任务。但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 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所读、所写、所思做成剪报, 让本组同学评比推荐出来, 同时参加全班PK。这一办法很有实效,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此基础上, 我趁热打铁, 将自己的所读、所写、所思进行分类归纳整理, 到他们进行作文时, 调用自己积累的材料就方便多了。同时, 整理归类的过程, 也是一个理清思路、再加工的过程, 如学生们分出了反腐倡廉类, 有诸葛亮的《诫子书》, 晏婴的拒腐倡廉的小故事;有奋斗类的, 马克思写《资本论》读了一千五百多种书, 爱迪生一生一千七百多种发明, 仅试验电灯灯丝就用了一千多种材料。还有的学生将事例与心得结合起来, 为写作议论文做准备, 如诺贝尔为发明炸药做了无数次试验的事例, 可以论证持之以恒的观点, 或是论证迎难而上的观点。又如, 将《伤仲永》中的方仲永作为反面事例, 用以反证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这些材料不时被学生翻阅, 素材的积累不仅形成了习惯, 自学能力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四、培养学生查资料的习惯, 按要求积累生活素材

8.农村小学作文素材的选择 篇八

一、欣赏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

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作文教学时应该让同学们走出教室,去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夏之泳,秋之游,冬之雪。如此多样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农村小学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内容。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特别是日记、周记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这里入手,以命题、半命题、给习作范围等形式将学生的眼光吸引到他们周围习以为常的景观上,指导他们写出一篇篇优美的好作文,如:《那座山》《我家的菜园》《门前的小溪流》《我爱家乡的……》《那一片……》……同时也引导学生在写人写事作文中渗透对周围景物的描写。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山美水美,激起對家乡的热爱,从而更愿意用手中的笔来赞美家乡,造成写作上的良性循环。

二、体验传统节庆,感受民风民俗

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日渐殷实,但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在广大农村仍在延续,这也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在素材方面的一大隐性优势,以此为素材创作的作文也别有一番吸引力。比如:过年时拜新年、吃年饭、闹秧歌、吃元宵,这些场面是农村孩子喜闻乐见的。如果将之作为作文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三、亲临劳动场景,分享收获的喜悦

相对于城里的孩子,农村的学生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会更多,也更有感触:田间的收割播种、地里的采摘、水中捞鱼、上树抓鸟雀……这样的劳动对孩子们来说如数家珍,而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就应牢牢抓住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

我们教师平时要经常引导孩子关注家庭中的劳动场景,并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家庭劳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孩子们就会有感而发,有情可表。

四、留心大家庭生活,品味亲情

农村的家庭一般过的是大家庭的生活,其间少不了磕磕碰碰,但同时也添了子孙满堂的喜庆和欢乐。于是婆媳、妯娌、祖孙、兄弟间的忧心事、趣事、苦事、喜事……又成了我们农村小学作文素材中的隐性优势了。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回味,反复琢磨,写出大家庭生活中特有的氛围和感受。

身在农村,工作在农村,我们在教学中难免会碰到比城镇教学更多的困难,要面对各种不利的因素,如:教学设施落后、拥有资料不足、学生基础薄弱、家长对教育够重视……可我们没有理由抱怨,也绝不能对自己的作文教学感到泄气。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找到契机,发现我们身边存在的、被我们平时所忽略的种种隐性优势,会让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展示出新的生命力。

9.穷人续写小学作文 篇九

只见西蒙的两个孩子安详地与自己的五个孩子睡在一起。他们均匀地呼吸着,沉浸在梦的美好与幸福中。

”哦,亲爱的桑娜,“渔夫轻轻地说,”我还以为你不愿意呢!你做的非常对,即使我们再困苦,也一定能养活这七个孩子。只要我再多捕些鱼,你再多缝几件衣服去卖,这些孩子一定能填饱肚子,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桑娜说:”我们从来没有穷过,因为我们一直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桑娜和渔夫也一天天衰老,一天天的憔悴。渔夫的鱼也打得更少了,他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了。

10.续写故事小学作文 篇十

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公公开始工作了,“今天的太阳好大呀!”小蚂蚁小声嘀咕着,累得他满头大汗,可怜的蚂蚁又饿又渴,一阵风吹过一个叶子飘了下来,小蚂蚁抓住叶子,把那层白霜扒开,喝完露水,又吃叶子,大家可知道,小蚂蚁吉吉可是十天都没吃饭啦!

经过了夏天的烈日,来到了秋天,小蚂蚁吉吉就差209米就爬到树顶了,突然一只啄木鸟在树上捉害虫,小蚂蚁吉吉对啄木鸟说:“嗨!我在爬通天树,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的爬,就一定能爬到顶,虽然我的腿短,但我能爬上去的。”

11.谈谈如何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篇十一

一、生活是写作之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注自身、关注社会,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思考、探索,才可能写出思想深刻的文章。

那么我們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积累生活呢?笔者认为,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自己的经历、感受;(2)家庭中的亲人身上发生的事情;(3)学校中的人或事情;(4)公众生活或社会上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焦点等问题。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表达与交流”的每一个专题都包括“话题探讨”的内容,这也是在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认识生活,提高思维的品质,从而使写作获得充盈的源泉。

二、阅读是不竭动力

生活是泉源,如何让这生活之源保持灵动、鲜活呢?除了来自生活的直接体验,还要伴随大量阅读。在生活中观察,在阅读中思考,文章这条溪水才会更加灵动、鲜活。阅读积累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二者缺一不可。

课内阅读主要指的就是阅读课本。语文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以及语文读本中有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经典言论,有许许多多的妙词佳句。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立足课本,用好课本,把课本学懂、学通,有些文章甚至要会背,这会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其次是阅读名著。通过课外阅读来拓展材料积累的空间。新课改后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每个模块中都有“名著导读”的内容,教师可以把这一内容充分利用好,在每个学段之初都先把该模块中推荐的名著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余时间阅读,并提出相关的要求,一段时间后通过组织读书报告会、写读书心得等形式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材料库。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广泛涉猎中外名著,在学习作者如何描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体悟人物的命运,把握人物形象,从而对历史、对时代有更清晰的认识,对生活、对生命有更深刻的感悟。这样集腋成裘,三年下来,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三、有效是重要保障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学生和语文教师。那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从小到大也没少读书,甚至还做了一些摘抄、积累,但是一到写作时就想不起来什么合适的材料,于是这些学生就觉得积累也没有作用。在这里,笔者认为,需要让学生认清一个事实:能阅读不等于会积累,能积累不等于会应用。把不等于变成等于的解决方法是要对积累的素材进行深加工,要学会提炼。

在积累典型事例和精彩语段时,必须要进行强化记忆,有意识地储存,这样才能自如地提取。教师可以利用晨读或课前讲说时间要求学生对积累内容进行背诵或有条理的复述。每隔一段时间还要重新翻看。这样才能使原本浮在表面的素材,真正地储存在记忆中。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在存储之后的筛选、分类、概括、提炼等高级的认知活动更能使材料积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后,要求学生对精彩语段分类,对名家名作归纳整理,对典型事例提炼出至少两个不同角度的看法。从而达到材料积累的最佳样式,做到“一料多用”。如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荆请罪”这一情节,可以启发学生从“知耻近乎勇”、“宽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精诚所至”等若干个角度提炼观点。

四、善感是必要基础

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把“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目标中的最高一等,就是要求学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要达到这一基本目标,就要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用心去看,才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细致观察,才能发现细微差异,捕捉到事物的特征。感受生活不光要记住那些感人的瞬间,还要思考感人的“点”在哪里,揣摩其动人的原因。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在大海中发现贝壳的,是闲人;在贝壳中发现大海的,是诗人”,此句用在指导学生要善于观察和感受生活亦可。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当学生看到花开花谢、草长莺飞、蓝天皓月、雨夏秋凉而心生感慨,思绪万千时,他们就已经变得感性,而感性的人才容易写出好文章。

古人把一篇好文章的标准概括为“凤头”、“猪肚”、“豹尾”,其中“猪肚”强调的就是材料要充实丰富。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做好的事,它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持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引领、指导、督促、检查就显得格外重要。

12.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篇十二

写作来源于生活。“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学生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单纯,面比较窄,这就影响作文素材的积累。学生的作文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和间接感悟的生活。我们教师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首先, 帮助学生寻找发现并创设身 边的写作 的生活环境。 教师写作的指导在这一个环节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学生们对自我有了逐步提高的认知, 认识到世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和父母、老师、同学有了越来越多的交往和沟通,对花鸟鱼虫,春夏秋冬,自然万物产生了更多的热爱,对国家、对社会的诸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写作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了。写作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写熟悉的、具体的事情,自己喜欢的、感动自己的事件。如果学生平时缺少这些积累, 教师就要帮助学 生主动创 设生活环境,让他们切实观察体验生活。要写一篇写景的作文, 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游公园, 让学生在游览中 观察花草 树木的形态、天空的变化、小鸟鱼虫的活动……通过真实的环境, 观察真实的生活, 才会有真实的写作素材; 布置写人写事的作文也可以给学生创设环境。如写《妈妈的唠叨》, 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回家的作业, 让几个同学去一个同学家中, 故意不讲礼貌,不讲卫生,把家中弄得乱七八糟,一塌糊涂。然后观察妈妈下班进家时的神态、语言、动作,并揣摩她的心理活动,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学生们经过这样一种真实的生活情境的创设,自然就有了写作的素材,就不会再为没得可写而发愁恐惧了。

其次,帮助学生博览群书,扩大生活视野,间接感悟生活。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的途径之一, 甚至可以说阅读是作文的根本。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践研究表明, 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 们的写作 水平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现在的孩子们户外活动、集体活动、亲力亲为的活动减少了许多, 丢掉了直接感悟生活的宝贵机会。大量的阅读恰恰能弥补这一缺陷。教师有责任去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让他们在阅读中得到写作的各种需求, 获得人生的宝贵财富。

语文课本大部分文章都是经典之作,而且文章题材、体裁比较全面。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细读, 有意识地从中积累借鉴字、词、结构、思想。大量的古今诗词,精美的文言散文、现代白话文、古今中外著名的名言警句都必须要求学生背诵。让他们记诵大量的名句和文章,从小奠定 坚实的语 文写作根基。 这些作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思想,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教师还要鼓励、指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 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其实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 也都积极地倡导鼓 励学生阅 读课外书籍。 但因为课堂时间用在了课本的学习, 没有时间指导课外的阅读, 不能使课外阅读常态化, 学生也就失去了积极的兴趣,没有切实的收获。针对这些情况,需要每一位教师在鼓励、倡导的同时,有步骤、有规划地大胆利用课堂时间指导阅读,并且开展各项活动, 促进课外阅读。如每周用一节课来阅读,每一个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规定每天阅读20-30分钟,或每两周读完一本书, 作为每天的作业。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仅会提高写作能力, 更会成为一种生命成长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

此外,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思考。鲁迅先生说过“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孔子也警示我们“学而不思则罔”。写读书笔记是一个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好办法。

13.续写《穷人》小学作文 篇十三

第二天像往常一样,渔夫早早的出海了,桑娜也早起来干活,因为她要养活7个孩子

一会孩子们起床了,其中一个小男孩叫了起来:“妈妈,不好了,邻居家的小孩跑了咱家里了。”桑娜不想让孩子们知道邻居西蒙已经死了,西蒙的孩子已经成孤儿。于是桑娜说:“蒙阿姨出去几天要我们帮她照看她孩子。”那个孩子马上说:“不行的,我们都强吃饱,小弟弟会饿着的,况且小弟弟那么小。”桑娜说:“那我们不会都少吃点。”小男孩说:“好。”然后和另外四个孩子说件事去了。

从此好运就降临这户人家,渔夫这几天打的雨特别多一连好几都是这样,桑娜也找了份工作也不错。

14.续写《凡卡》小学作文 篇十四

老板扯拉他的耳朵,不长眼睛的皮鞭无情地落在他的身上。“啪!”丧失人性的老板狠狠地抽打着凡卡,鲜红的血从凡卡的手臂上冒出,火辣辣的疼。

刺眼,刺耳。老板并没有因此心软,反而变本加厉地抽打、谩骂。面对人性泯灭的老板,凡卡无可奈何,只能任凭眼泪不受控制的流下。

隔壁卧室里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呜哇哇,呜哇哇……”那哭声听着就令人心烦。老板放下皮鞭,停止残暴的抽打,指着凡卡的鼻子怒气冲冲地说:“你去给我的孩子摇摇篮。”凡卡单手撑地,勉强从地上爬起,颤颤巍巍的点了点头。他摇摇晃晃地走进卧室,轻轻地摇摇篮。看婴儿停止哭闹,渐渐熟睡的脸庞,凡卡叹了口气:为什么自己的生活和他截然不同?

第二天,他趁着老板和伙计不注意,偷偷溜出鞋店,跑去问邮差为什么他爷爷没回信。邮差庸懒的坐在马上,右手拿着酒壶,打了个嗝,酒味顿时在空气里弥漫开来:“你有没有贴邮票?” “没有,”凡卡歪着脑袋说,“我没有钱买。” “你没有关我什么事,走开走开,没邮票我不送。”邮差喝了几口酒不耐烦地说。“诶……”凡卡垂头丧气地走了。他走在街上,到处是烤鹅的香味,雪花落在他的肩上,他伸出手接了一片,洁白又寒冷。正如这座城市繁华又充满罪恶。

在这座黑暗的城市,除了雪花的陪伴,他还有谁可以依靠?

15.小学生续写作文素材 篇十五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学生可以阅读的书很多很多, 但我们始终不能否认, 课本是他们最需要读好的一本书, 而这其中的优秀文章, 就潜藏着很多作文资源。鲁迅的《少年闰土》一文中, 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是很值得学习的: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 怕他死去, 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 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在写作时抓住了闰土形象上最有特点的部分:紫色的圆脸、小毡帽、银项圈, 使人印象特别深刻。我顺势引导学生, 你能学着鲁迅的样子来写一写周围的同学吗?写完后大家猜猜他是谁。于是学生兴致极高地开始创作, 真的是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同学的特点。“他是个男孩子, 却留着一条小辫子, 这可见他的父母非常爱他。”“她有一双弯弯的月亮似的眼睛, 一笑起来就会变成一条弧线。”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想象写话、仿写之外, 还可以结合课文安排学生写读后感、续写课文、改写课文等等。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时刻保持读写结合的意识, 潜心研究教材, 细读文本, 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就能在课堂中, 在课文教学过程中, 帮助学生积累必要的作文素材。

二、开展活动, 从课内活动中积累素材

1. 巧用口语交际课。

在人教版教材的编排中, 口语交际通常是习作的预演, 往往有着共同的主题。因此, 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 通常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积累素材。如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五的主题是“留在心里的印象”, 习作五的要求则是“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 写出小伙伴的特点。”为了使口语交际更好地为习作服务, 在教学时, 我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说话:小伙伴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他/她是什么样子的?后来印象有变化吗?是什么事情让你改变了对他/她的印象?你能把这件事情说具体吗?课堂上, 教师的点拨、同学的启发, 能够使学生比较好地进行交际, 而在听同学讲的过程中, 学生就能积累各式各样的素材, 在习作时, 也就轻松多了。

2. 善用导读课。

阅读和写作从来是不分家的, 对学生而言, 阅读不但可以增长知识, 丰富阅历, 而且是作文的前提基础。学生只有搞好阅读训练, 才能够积累作文的材料和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并提出了课外阅读的量化要求———小学生毕业生要达到145万字。

而农村小学的学生, 可以看到的书是十分有限的。我在上导读课时会有意识地介绍图书馆的书籍, 引导他们进行阅读, 他们读得有收获的时候, 还会给同学介绍, 跟老师交流。这样, 一方面增长了见识, 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素材, 可谓一举两得。除了图书馆的书籍之外, 还可以为学生导读他们自己手中的书———《小学生时代》。这本书有两个优点:一是人人手上都有, 方便阅读;二是文章大多是同龄人的作品, 利于学生模仿。于是, 每当发下杂志的时候, 我就会引导学生先观察封面, 猜猜本册的内容, 再看目录, 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章, 细细地读, 读完之后跟同桌或者小组内的同学交流。通过上导读课,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 在习作时, 学生不再无话可说, 或参照或引用, 写出来的文章也丰富多了。

三、留心观察, 从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积累作文素材。六年级上册的习作四要求学生针对生活中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 在习作的前一天, 我布置学生去观察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资源或污染环境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第二天在作文时, 学生不再苦思冥想, 而是一个个都在奋笔疾书:“有时上体育课, 教室里的灯和风扇都还开着。”“学校门前的河中水很浑浊, 上面还漂浮着垃圾袋。”“菜场里没有足够的垃圾箱, 常常会有垃圾堆在地上。”……从校内到校外, 从浪费到污染, 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去写, 而不再询问同学、老师“写什么哦”, 自然也不会千篇一律了。

为了使同学们把观察变成一种习惯, 我每周还把一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由交流, 内容可以是看到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思考。不断地观察、不断地交流、不断地思考, 学生思维会越来越开阔, 这时候他所积累到的社会生活素材, 是我们老师计算不了的。

古人云:“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可见, 积累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多引导, 有步骤、有计划地让学生坚持经常训练, 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这样, 写作的时候这些材料就能纷纷涌来, 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优秀作文就不愁写不出来了。

摘要:对于写作来讲, 素材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种种原因, 农村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素材贫乏, 无话可写。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笔者通过细读文本, 利用口语交际课、导读课, 养成观察习惯这三个途径, 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素材的积累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使学生在写作时得心应手。

16.小学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 篇十六

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项,根据新大纲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事物观察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陈述总结能力,从身边事物、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并根据写作目的,灵活运用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笔者将依据个人语文科目教学经验,分析写作素材的积累方法和运用方法。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写作 写作素材积累

素材积累的含义是指,在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事物观察能力,通过对身边现象、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拓展知识层面,为写作学习积累资料、搜集信息;通过拓展阅读范围,引导学生认识新词汇、新句式,分析并学习写作手法,为写作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

一、观察分析习惯的养成,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先决条件

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写作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分离,学生不会寻找并利用写作素材,只会模仿他人的作文内容,导致写作积极性的降低,难以提高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只有帮助小学生掌握作文素材的积累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文内容趋同”的问题,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小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资讯,具有信息面广泛、生活娱乐丰富多样的个体特征。加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除了从书本等纸质媒介上学习知识,小学生大多数会使用现代化、数字化设备,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途径和外部交往,并获得相关信息。因此,学生所拥有的素材资料是丰富的、多元的,语文教师需要做的是,指导学生如何从广泛中的信息资料中,迅速筛选、过滤到无用的信息和素材,准确寻找到有用的素材,并灵活运用在作文中。因此,观察分析能力的养成与训练,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先决条件。

举例说明,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是一项经常使用的写作手段,但是只有在留意观察、细致分析的前提条件下,学生才有可能写出精彩的内容。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对四季景观、自然变化、城市建筑、特定场景、树木花草、动物昆虫进行细致观察,了解不同事物所具备的特征,变化的规律;也鼓励学生对身边同学、朋友、家人、邻居或者社会上的其他人群进行观察,分析他们的语言特征、举止动作、容貌着装、行为模式、性格心理。在观察的同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练习使用恰当的词汇、方式去描述自己所观察、分析到的素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当训练学生的观察视角和分析方法,在借鉴参考其他人的观察分析方法之外,还应当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保证写作内容具有创新性。

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从周边事物、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学习要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周边事物、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新大纲和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当从素材积累、经验总结开始,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提高。具体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去细心观察周边事物,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特殊之处,发挥主观能动性,抒发内心情感,表达意见与想法,完成写作素材的积累。

举例说明,笔者在写作教学中,经常以布置写作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定期以身边所发生的新鲜事情、附近景物和人物为对象,练习写作。写作训练以随身笔记的形式进行,不限定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不要求字数,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了一项记忆深刻的活动,或者对每天看见、非常熟悉的人事物,灵光一现有了新的发现和想法,都可以随时记录。比如笔者班上一个小同学,最近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动物园游玩,认真观察了每一种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回来后整理了笔记资料,对写作学习非常有用处。在记录的过程中,他还提到:动物园里设立了一些“禁止喂食”的牌子,小动物们很可爱,想与他们多亲近,应当保护和珍惜动物,但是为了动物的健康,不应当做出不文明的投食行为,也应当遵守秩序,排队观看演出等等。

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通过经常性的写作练习,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高,而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写作方法、词汇运用,提供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写作知识、写作技巧等素材

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大量、有效的阅读活动,积累写作知识,熟悉并学习写作技巧。

首先,阅读兴趣的培养不应当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去广泛阅读;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需求,推荐一些与小学生年龄层次相适应,经典的、优秀的文学作品。避免让学生阅读一些难度较深,以小学生心智能力无法理解的作品,而应当多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国内外、古今文学作品中,挑选一些生动有趣、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在成功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学生们可以根据个人需求,主动、自由地选择作品进行阅读。

其次,为了提高阅读的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形式,要求学生对读到的文章进行思考和总结,避免阅读活动流于形式,失去效果。同时,读后感和读书笔记的内容、形式,也不应当做出严格要求,以免产生学习压力,打击到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对阅读中产生的想法、疑问,做出随手记录,看见精彩的词汇、句式,可以摘抄并进行分析,变化;对文章的主旨、故事构架非常好,可以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同时写作水平也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养成学生的观察分析习惯,奠定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从周边事物、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写作知识、写作技巧等素材。

【参考文献】

【1】单金丽.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的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2015(27)

【2】夏春梅.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教师,2015(26)

【3】陈慧敏.注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J】.吉林教育,2015(28)

【4】强永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与感受【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9)

17.续写《凡卡》小学作文 篇十七

在读完信,得知了孙子有这样的生活和遭遇后,他悲愤不已。心想:我一定要将孙子挽救回来。说完,他就急急忙忙的赶了过去。

来到了莫斯科,爷爷也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为了让自己的孙子能够尽快的回到自己的身边,就继续赶路了。终于到了,爷爷敲了敲门。只听见屋内有一个沙哑的声音“请进”爷爷才进了门。走进屋内,里面破烂不堪,散发着一股刺鼻的味道,整个屋内只有一张桌子和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在一个角落里,只见一个满身衣衫褴褛,而又瘦小的的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那个男孩正用他那双红肿的小手洗着衣服,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累累,连鞋子也没有。再近点,眼睛上已多出了两个深深的黑眼圈……爷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他向前用力的抱住了他,大声说:“哦,我的孙子,你和从前简直判若两人,他们实在是太可恶了,我们快离开这儿!”凡卡听到后激动地热泪盈眶:“爷爷!你终于来救我了,我好想你呀!”爷爷拉着凡卡的小手,一气之下将辞职书交后离开了。

18.穷人续写小学作文 篇十八

“哦!你怎么不和我说你把他们抱回来了呢?”渔夫惊讶的问。

桑娜放下紧张的心,露出灿烂的笑脸,说:“我担心你不同意呢!”

渔夫哈哈大笑:“我怎么会不同意呢?”说着,他拿起马灯,站在床边,微光照射着七个孩子。“瞧,这两个孩子长的多像西蒙啊!”

桑娜拉起帐子,轻声说:“嘘,别打扰到孩子了。”

许多年以后,几个孩子慢慢长大了。一天,桑娜带着孩子们,走在热闹的集市上。

“行行好,给我点钱吧。”一位老人穿着破旧的衣衫坐在地上。

“哦!天呐!”桑娜惊呼一声,用手在包里翻来翻去,终于拿出几个硬币递给老人。一个孩子抓住她的衣服,问道:“妈妈,我们的生活都那么艰难……为什么还要给他钱……”

桑娜和蔼可亲的笑了笑,说:“孩子们,你们要懂得,有很多的钱,并不算富裕,只有拥有了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那种美好心灵,那种精神,生活才算富裕。你们一定要记住,不管是穷,还是富;不管聪明,还是笨,都要拥有善良的本质。”

19.小学生续写作文素材 篇十九

一、从身边人物观察做起, 增加生动素材积累

人物描写对于小学生来讲难度较大, 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各类社会人物缺乏直观细致的观察, 存在于脑海中的是模糊的形象, 没有能够变得更为清晰和棱角分明, 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描写出更具震撼力的文章。针对这样的状况, 笔者指导学生从身边的人物观察入手, 积累生动的素材, 要求学生放眼自己的生活圈, 对一些典型人物进行全面的观察, 如每天凌晨就开始打扫卫生的清洁工, 为我们提供热情服务的售货员, 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同志等等, 这些人物具有鲜明的行业或岗位烙印, 观察起来相对容易一些。笔者还带领学生走进一些先进人物的世界, 如带领他们拜访本地区公路系统一位省级劳模, 听他讲自己和整个团队的服务事迹, 这样的观察活动能够让学生对不同的人物具有更加鲜明的认识, 所刻画出的人物形象也更具生活气息。由此可见, 教给学生人物观察的方法, 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开始, 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二、从社会热点分析入手, 提高判断梳理能力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其中一些热点事件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焦点。而小学生长期往返于家庭与学校, 对这些热点不够关注, 要想提高他们的素材积累, 需要将他们的目光从单纯的死读书中解脱出来, 放眼观察这个精彩的社会。例如许多地区假冒伪劣商品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对此, 教师可以选取这一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假冒伪劣商品的来源, 从生产到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 哪些部门存在着工作失职, 让学生对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根源、背景以及过程中监管缺位等方面具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 笔者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圈搜集假冒伪劣商品的信息, 如冒牌色拉油、三无生活用品等等, 从这些假冒伪劣商品入手, 思考各个部门在这一方面应当承担的职责, 并写出调研报告, 向全社会发出抵制伪劣商品的倡议。经过这样的活动, 笔者成功引导学生从这一社会热点的分析入手, 积累了生动的写作素材, 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的是非能力。

三、从实践活动参与切入, 丰富学生直观感知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之中, 能够引导他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增加感知印象, 提高素材积累。例如本地区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创建文明城市、改善生活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对此, 笔者按照学校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 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走进城市社区、走进街道帮助环卫工人清除电线杆上的小广告, 以及刷洗临街墙壁上的乱涂乱画。这样的活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称赞, 学生在美化环境的同时, 心里也觉得很快乐, 受到了群众的赞扬, 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对学生来讲也是积极情感得到满足的过程。笔者还要求学生在参与这一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认真观察不同人物的表现、社会各界的反映, 对这次活动的效果、意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看到了很多, 也想到了很多, 在活动结束后进行的写作中, 无论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真情实感, 还是文章素材的生动性以及写作的篇幅, 都具有了明显的提高, 由此可见,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通过增强直观感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

四、从发展变化对比着力, 深刻领悟建设成就

当前的小学生是生活在幸福中的一代, 他们很少经历过艰苦的生活, 许多学生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缺乏深刻的印象。为了教育学生感恩社会、感恩家庭、感恩生活, 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笔者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观察, 琳琅满目的超市商品、宽阔的马路、穿梭的汽车以及漂亮的学校、现代化的医院等等,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观结束后, 笔者向学生出示了一组投影图片, 是学生所观察的这些地段改革开放前的面貌, 从低矮的平房到高耸的大楼, 从泥泞的马路到宽阔的街道, 图片所展示的景象与学生所观察到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通过生活中的现实对比, 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从本地区变化这一角度可以感悟到整个社会发生的变化, 较好地渗透了情感教育, 同时帮助学生积累了生动的素材。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生所写出来的文章, 情感更加浓厚, 震撼力更为强烈,

20.如何提高积累小学作文素材的能力 篇二十

每逢作文课,教师在布置完作文题目,就万事大吉;学生则各自查对“作文选”一抄了之。遇上考试,背熟的作文不对题,就胡编乱造一通,满纸涂鸦,学生的作文水平可想而知,令人担心进而痛心。

作文的核心问题是“写什么”和“怎么写”,前者属于“素材”范围,后者属于“写作方法与技巧”范畴,本文侧重一下前者,亦即“素材积累的两个来源——阅读积累与生活积累”。

学生提起笔来,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这与写作素材的储备有关,视野狭窄,目光短浅,知识储备少,写作时必然思路闭塞,捉襟见肘。因此,作文教学中应树立大语文观,积极引导学生从阅读和生活中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即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与“生活积累”。

一、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积累”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的。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增加阅读量不仅要加强语文教材的阅读训练,还要加大课外阅读的指导力度,多读书,读多种书。通过大量阅读,不仅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操,还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以及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

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大量优美的句、段、篇,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再与思考、演讲、辩论、练笔、写作等形式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有了丰厚扎实的“阅读积累”,同时也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背诵篇目80首;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我想,此用意也在于此。

二、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

生活实践是学生写作题目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明白“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

40分钟的课堂生活是短暂的,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写作空间更是狭窄的。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切身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亲自参加学校的文化建设,对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是大有裨益的。

让学生积极参与并留心校园生活,这样既达到了练笔的目的,积累了素材,又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他们的品格。

此外也可以自办板报和手抄报,由各学习小组轮流编排、设计,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定期出版文学刊物,由学生自已当主编、编委和美工,在作文、审文、改文、抄文中,在编排、设计中,培养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素材积累力度。

也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自主去搞一些随意性的社会调查或定出大范围的专题采访,要求他们个个做有心人,不论是积极现象或是消极问题,不论是典型的或是偏面的,只有有所感,不拘形式,写成调查报告。尽管他们的笔还很稚嫩,思考还很浅显,眼睛还不够敏锐,但他们毕竟行动了——有行动,就会有收获。

学生在学校,要重视他们的“阅读积累”;学生在校外,要指導他们的“生活积累”,二者应双管齐下,不可偏废。 因为,只重“阅读积累”,会导致学生脱离现实,闭门造车,以文为人,人云亦云,空洞浮躁;只重“生活积累”,会导致学生词不达意,语言枯燥,逻辑混乱,不得要领,繁而不精。

上一篇:人大提案落实报告下一篇:平安保险万能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