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学科辅助英语教学

2024-07-19

浅谈多学科辅助英语教学(共17篇)(共17篇)

1.浅谈多学科辅助英语教学 篇一

[小学自然]自然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之我见

21世纪人类将面临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我们的学生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广泛而有效地接受和处理信息。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把文字、图象、图形、动画等多媒体综合起来,并且能全方位、立体化地随机灵活地把信息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在利用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

一、 利用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不能忽视实物。

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有很多优点,儿童非常感兴趣。但儿童学习自然课的第一教材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自然界里的实物。所以,要上好自然课,老师、学生都要在课前去找实物,带到课堂上看。但有些老师认为,这样费时费力、又脏又乱,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上直接放给学生看,既省事又方便。可是,有时电脑中的实物不能完全突出教学重点,看屏幕与拿在手中看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如:《各种各样的根》,将各种根从屏幕表现出来,不能突出大自然根的`“各种各样”,必须让学生亲自采集、选择一些植物的根,洗干净带到课堂上来,一个同学带几种,全班同学带的根才叫“各种各样”。再把这些植物的根按直根和须根分类,既直观又形象,还培养了学生实际分类的能力。同一单元《各种各样的果实》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重视图象还不能忽视实物的作用。

二、 利用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不能忽视动手。

自然是一门进行科学启蒙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学科,通过探索实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观察,提高信息的交流水平,对于降低实验难度,推进实验的顺利进行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学生动手实验则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因此,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在自然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要真正做到“该动手时就动手”:。如:教《搭纸桥》一课时,就必须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学生的探索性实验有机地联系起来,

1、 学生利用相关材料进行平板桥、拱桥、工字桥承重能力的对比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

2、 根据实验结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交流各类桥承重能力大小的原因。

3、 利用计算机介绍世界著名的桥梁。

三、利用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要与常规电教手段相结合。

常规电教手段时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常规电教手段以其方便、实用的特点深受广大教师欢迎,在应用过程中,广大教师已积累了丰富的制作和使用的经验。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1][2]

2.浅谈多学科辅助英语教学 篇二

现代化的教育既要有“硬件”方面的更新, 也要有“软件”方面的更新。“硬件”的更新是具体化的, 而“软件”的更新是潜移默化的, 它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思想内容、思想方法等方面的更新。后者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方面和教学改革的深层目标, 这些思想观念、方法意味着对科学文化、教育传统的继承, 转变和创新, 要求更新观念, 转变落后于时代内容和教学方法。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基本宗旨的, 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和目标, 这种旧的教学思想和模式阻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遵守教育教学规律, 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而现代化教学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做出准确的提炼, 揭示各门学科的本质。现代化教学和传统教学思想的区别在于教学的目的观、结构观、质量观和发展观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体系中, 通过多年的印证证明, 是否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 从教学效果上来看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 我们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媒体, 提高各门学科教学质量。

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 可以说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人类已经进入了计算机时代, 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必然。现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向着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这必将大大促进对未来一代各学科的教育。对将来的青年人来说, 可能不应该考察他们已经储备的知识有多少, 而是应注重他们掌握多少获取知识的技巧和索取知识的能力大小。因此说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的结合是世界范围内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目前在有实验教学的学科中,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上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可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力量。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使用计算机辅助各学科教学将会异军突起。在体现和实现教学目的观、结构观、质量观和发展观方面将成为不可多得的形式。

2 了解CAI的辅助功能, 促进学科教学改革

在学校中教师工作方式与学生学习方法的结合就形成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隶属于教学思想, 而教学思想的更新与改革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的变革。现代化的教学思想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能, 通过常规的辅助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手段并与其它教学媒体有机结合, 将能使之相辅相成, 发挥整体优势。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各个学科教学的充分结合, 必将使教学改革更具特色。要想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促进各学科教学的改革, 就要更好地了解CAI的特殊功能。CAI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的形象化,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这些特性有利于个体化教学。在展示学科思维与发展, 揭示学科变化过程的微观实质等方面, CAI有如下作用。

2.1 降低教学难度

在目前的教学当中,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形、声音等多种传播媒体高超的处理能力, 可以变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使静态变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变搞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教学过程是讲解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 教师的讲、学生的学有时候靠语言沟通无法真正掌握知识, 这是教学难点。而利用计算机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些难点, 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例如在《离子键与共价键》一节中, 教学内容抽象、难度大, 用一般模型演示不能给学生以动感, 且易造成概念模糊, 计算机的二维及三维的图像与动画模拟将能够达到了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或很难达到的效果。比如形成离子键时的电子的转移, 阴阳离子的形成, 离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平衡等都表示得清清楚楚, 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 能比较科学准确地理解化学键的实质和特征。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极差, 信息容量小, 信息传输通道狭窄单一、传输速度慢、单纯的文字板书、声音都远不如画面图像易于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解决了过去靠老师讲, 靠表格, 靠模型等手段的教学模式, 是讲解的只是通俗易懂, 便于理解。在球面镜成像的教学中, 因学生刚刚接触新概念, 又对空间结构意识和空间想象力比较缺乏, 黑板上的平面板书很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 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利用微机技术能把球的结构进行多种不同的展示:比例模型、球模型变换角度旋转, 关键部位放大, 正误对照剖析……。逼真的主体画面;精练的规律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2.2 增加知识传授量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做到增加知识传授量, 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 这样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利用图形、动画这些比语言更直观、更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的辅助工具, 提高了效率、加快了速度, 效果也更好。CAI的多媒体软件因其信息传输通道宽阔多样、容量大、速度快, 使增加知识传授量、加大教学密度并非难事。课堂的空间被计算机辅助工具扩宽和延长了, 这种高密度教学是常规教学不能实现的, 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使学生由模仿思维到程序思维再发展为创造性思维, 体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良好功能。

2.3 增强教学活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其独特的功能, 这些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情境,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发展智力。现代教学方法的宗旨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充分的发展。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些特殊功能, 使教、学、计算机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教师通过计算机教懂、教准、教精, 又能利用计算机这种现代技术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过程。

2.4 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一个特定的良好的环境, 需要建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因为在这个环境中能够做到人手一机, 可进行教学、练习、检测等。更为重要的是, 利用这些现代技术缩短了时空距离, 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及时分析教学效果, 从而调整教学的节奏和进程, 使教学的调控合理化又能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结语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为教学进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条件趋于多元化, 协调统一了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将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为实现因材施教, 个别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同时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值得我们认真分析、推敲和学习。但我们一定要明确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简称CAI) 在现代化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显示了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浅谈多学科辅助英语教学 篇三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获取、处理使用信息的方式,它也将改变人类学习的方式。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在学科教学中可以帮助或代替教师进行各种和教学相关的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人类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以人机对话和视听为主要形式的多媒體教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就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其他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的学,强调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而影响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学习兴趣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它能将许多枯燥抽象的章节内容,以色彩斑斓、引人入胜的画面和动听逼真的音响效果,展示在学生面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二、教学反馈及时

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要让学生从作业、练习和测验中所得的评价,通过及时反馈信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反馈间隔时间越短,学生越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强化所学知识。一般说来,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每天批改作业或进行测验,由于负荷量大,很难做到当天反馈给学生,当堂个别指导学生也是有限的,反馈的信息有滞后性。而计算机凭借其高速运算的特点,可在人机交互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将学生应答正确或错误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教师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教学研究。

三、有利于实施个别化教学

在现阶段的条件下,教师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学生数量多,学习能力差异大。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著名的程序教学法,其主要思想就是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许多小单元,按一定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顺序,把复杂的内容化难为易,让每个学生能以自己的能力和相应的速度和方式进行学习。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这一教学理论提供了最得力的工具。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生与第一台计算机构成双向的信息交流系统,每台计算机相当于一个会教学的教师,而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步调应答问题,选择控制学习节奏,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四、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思想压力下感情状态妨碍接受知识,反之在无隔阂无拘束的情况下,感情状态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由于计算机无比“耐心”,一般会用中性友好的语气配合学生学习,创造了一种安详和谐的环境,学生不会担心答错顾及面子而产生隔阂和畏惧心理。学生敢于探索,大胆尝试的勇气比在众目睽睽之下要大得多。计算机扮演老师,使学生减少抑制,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成功感,也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人们曾在美国一所小学调查教师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区别,当问及许多学生为什么选择计算机而没有选择教师时,他们回答:“我们不怕在计算机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因为计算机不会轻视我们”。这说明,学生在与计算机“老师”交流时,不存在任何顾虑。

了解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意义和途径也就心中有数了,我们将使它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大放异彩。

4.浅谈多学科辅助英语教学 篇四

红安县永河小学

刘昌华

摘要:中小学图书馆要注意培养学生认识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掌握文献信息,并能将获取的文献信息不断地运用到学习中和提高自身素质上来。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的特殊地位及其所藏资料,为教学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小学图书管理 阅读指导 学科素质教育 道德教育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精神的粮仓。学校图书馆是中小学生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开设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中小学图书馆要注意培养学生认识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掌握文献信息,并能将获取的文献信息不断地运用到学习中和提高自身素质上来。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的特殊地位及其所藏资料,为教学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校园图书室作为中小学生阅读的重要场所,对引导学生阅读有重要的作用,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现今的农村学生阅读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学生课余时间经常看电视、上网聊天、打游戏,看书阅读的时间少了,学生阅读能力逐渐下降;二是过分强调知识教育,使学生忽视了阅读;三是校园图书室对学生阅读意义不够重视。因此,就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对教学的辅助作用,笔者略抒浅见。

一、学校图书馆为阅读指导提供了精神食粮。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按理说,首先是搞好课内阅读。小学生除了学好教材以外,再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和报纸,这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学到很多课内所学不到的知识,也对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同时,课外阅读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毋容忽视。教师既要抓好第一课堂的精读,也要抓好课外阅读这个第二课堂,对此,《大纲》规定:•“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意义如此重大,那又如何指导呢?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在农村,中小学生课业压力仍然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还有部分学生把课余时间用于看电视、网上聊天、打游戏,不能把有限的课余时间用于课外阅读,导致学生阅读能力逐渐下降。为此,笔者建议老师和图书管理员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认识阅读对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作用,认识阅读对丰富知识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经常阅读是在积累精神财富,也是在提高觉悟、扩大见闻。在教师多种方式引导下,使学生对阅读的益处有充分重视,扭转学生不爱阅读的现实。

兴趣是引起儿童学习的内动力。每个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会想方设法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能尽量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对故事性强的作品,主讲一个有趣的情节;对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其中精彩的一段;对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如此常抓不懈,定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做好图书宣传也是激发学生喜爱读书的又一项措施。每当新书一到,图书馆工作人员充分利用黑板报、图书园地宣传张贴,及时向广大师生出示新书目录,介绍内容摘要及精彩片断。师生竞相观看,这也许是先睹为快吧!

(二)根据程度差异有目的的分别指导。

现今农村的学生升初中、升高中这些阶段性考试,指挥着老师和学生紧紧围绕升学考试去阅读一些固定的文章,背诵一些固定的篇目,使学生为应考而阅读,大大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使学生忽视了课外阅读。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其实,广泛阅读可以丰富自我,开拓视野,端正思想,净化心灵,提高素质,促进写作,益处颇多。

少年儿童正处在成长时期,求知欲强,但小学高、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差异对阅读图书的要求各有不同。因此,我们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别指导。比如指导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时,主要是提高他们阅读兴趣和能力。低年级小朋友很喜欢看书,看到各种图书都很新鲜,但不善于选择,看书时往往不动脑筋,一本书随便翻几下,就看完了。因此要特别重视为他们作阅读指导。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我们经常向他们推荐一些通俗易懂、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和神话故事,以及《动脑筋爷爷》、《脑筋急转弯》之类的图书。低年级小朋友一般都喜欢看图片、画报,我们订购了全国各地的少儿刊物及画报二十种,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扩大知识领域。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面比较广,他们尤其喜欢看反特的、打仗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惊险小说和科普读物。因此,在对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指导中,我们侧重于开发他们的智力。比如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读物,在阅读指导中教给方法,举办语文智力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等等。通过有趣的活动,不仅提高他们积极学习语文的兴趣和阅读、写作水平,而且以后他们借这方面的图书也增多了。

(三)了解阅读倾向,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辅导工作。

我们在阅读指导中,经常注意了解学生的阅读倾向。我们发觉,许多学生喜欢看情节紧张、故事情节强的文艺小说和连环画,而自然科学和各种知识性读物则借阅不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结合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向这些学生推荐各种合适的读物。有一些学生阅读时不动脑筋,看书“走马观花”,只看故事情节,因而收获不大;还有一些学生怕写作文,写出的文章枯燥、词语贫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请语文教师给大家讲写作知识,向他们推荐《怎样才能学习好》这本书,要求他们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簿,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写读书体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他们的语文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四)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辅助活动。

我们根据少年儿童求知欲旺盛,喜欢思考、爱动等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辅助活动。

第一种类型是以推荐图书为主。如在少先队举办的猜谜活动中,有目的地结合猜谜作者、书名、书的内容,达到推荐图书目的。

第二种类型是以提高欣赏水平为主。包括组织书评、读书征文、心得交流,对于改变不良的阅读倾向,起了积极作用。

第三种类型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如举行专题讲座,小记者团,向学生普及各种文化科学知识。

第四种类型是根据小读者的爱好和特长,开展书法、绘画等比赛活动,发挥他们的聪明和才能。

以上活动,都以图书为主体,通过推荐图书,指导阅读,开展辅助活动,来提高小读者们对图书的兴趣和欣赏水平。这样做,已经实践证明,取得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小朋友的欢迎。

二、利用图书馆为渗透学科素质教育,提供学习材料。

为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开展各学科的素质教育,学校领导深入教师中,不断宣传利用图书渗透素质的重要性。广大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正确地贯彻了这一意图。

语文教师一改过去传授知识在教室、教学方法填鸭式的陈习,慢慢地将立足点移至图书馆这块宝地上。他们充分利用书源,恰到好处地结合课内知识延伸课外阅读,向学生介绍了《怎样读懂一篇文章》、《作文并不难》等书籍,使学生获得更完整的知识和进一步培养了自学能力。

数学教师抓住小学生有着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充分注意到他们往往对趣味数学感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指导阅读数学课外读本《趣味数学100题》、《谁的算法快》,通过比一比、算一算,谁解难题快,谁算速度快,既激发了学生学数学兴趣,又丰富了课堂知识。

科学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我们爱科学》、《小学科普报》、《地震报》、《恐龙世界》、《十万个为什么》等饶有兴趣,丰富多采的书籍。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真正达到课内、课外互补,知识、能力并举的效果。

利用图书馆进行各学科素质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有利于课内外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二十一世纪人才竞争的培养。

三、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道德教育 现今农村学生家长大多是进城务工,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教育留守儿童。针对这一情况,图书馆就发挥了它的道德教育作用。图书馆是人类知识文化积累的宝库,是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重要机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精神土壤”。为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正在由“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转轨,正在朝着有利于跨世纪人才培养与教育方向发展。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教学工作密不可分。她是培养与教育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阵地。学校图书馆好像一艘船装载着求知欲很强的学生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知识海洋和生活空间。从这一点来说,图书馆是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引导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在陶冶学生情操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威信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创造精神,这就是培养学生道德的深厚的“精神土壤”。

我们可以吸取传统道德的精华,组织学生阅读中华五千年的精典道德著作,学习党的革命传统。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的征文比赛和中队活动,还开展了希望工程献爱心,捐钱,捐衣物,捐图书和学军学农手拉手系列活动,瞻仰红安革命烈士陵园。寓教育于服务之中,把传播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培养正确的理想道德观、世界观结合起来,向同学们渗透思想德育教育。

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确实使我校学生热爱读书了。我们发现:爱读书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通过读书,学生的成长速度加快,读书多的学生从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都比读书少的学生高出许多。这也使我们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中提高了认识,全体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更重视了。但由于永河镇经济基础薄弱,学校的各项设备相对落后,我们的图书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图书数量少,特别是经典的青少年读物;二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少;三是学科辅导方面的书少。这些方面都制约和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为此,笔者有几点设想:一是要重视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的作用。选购图书应根据学生的欣赏能力和不同年龄特征,利用书目选购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提高图书质量,这是保证学生阅读的基础。二是引导学生用好图书。可采用交流、谈感受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上的困难;三是举办读书活动:可举办朗读竞赛、演讲比赛、征文等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阅读。这必将有力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必将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必将对全面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浅谈运用多媒体辅助初中地理教学 篇五

浅谈运用多媒体辅助初中地理教学

慈利县苗市镇中学 曾维喜

内容摘要

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地理教学中,它能将许多客观抽象、学生不易察觉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通过多彩的图、文、声、像及动画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下,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地理教学容量和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合理适度地运用好多媒体,为地理教学锦上添花,也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关键词:激发兴趣;教学的直观性;教学容量和效果;

正文:

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地理教学中,它能将许多客观抽象、学生不易察觉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通过多彩的图、文、声、像及动画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下,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优化了地理教学的过程,提高了效率,增强了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电教参评论文

媒体课件,学生只能去寻找相关的地图册,而铁路干线图上并没有标明桂林、阳朔、北海的名称,有的学生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下手。应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学习目的。

三、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增加地理教学容量和增强教学效果。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地理教学中涉及到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分布图,河流分布图,剖面图,降水量分布图,景观图片等等很多图。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快速地展示所需用的地图,非常的方便快捷。如在学习《西亚》一节时,课件展示西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亚洲地理分区图、中东地形图、苏伊士运河图、土耳其海峡图、古代丝绸之路图、中东战争图片及西亚的景观图片等。利用多媒体按照教学程序适时地播放地图和图片,任意切换,提高了信息的传送速度和传送量,使学生对西亚的信息有了更多的感受,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在复习时,应用多媒体展示全图和局部图,有效地进行全图和局部图的比较,让学生进行图文转换及大量地理信息的再现,节约了时间,巩固了知识。

6.浅谈多学科辅助英语教学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科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危重症患者66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气管插管相应指征。其中男42例, 女24例, 年龄为19~74岁, 平均为 (52.1±3.4) 岁;电击伤6例, 脑出血14例, 急性心肌梗死18例, 慢性支气管炎并发呼吸衰竭16例, 农药中毒5例, 溺水7例。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2例, 观察组34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利用普通喉镜行气管插管, 取平卧位, 术者立于患者头端, 将患者双唇和门齿用右手手指分开, 左手拿普通喉镜并经门齿顺舌中线向口腔中送入镜片, 直至会厌根处, 对咽喉处镜片位置予以调整, 促使声门清楚暴露;自右口角将气管导管顺镜片送到声门中, 将管芯拔除并送气管导管到适当深度内, 将镜片退出并对气管导管加以固定, 将气管导管和呼吸机或呼吸气囊相连。观察组在可视喉镜辅助作用下展开气管插管操作:取平卧位, 术者立于患者头端, 用右手手指将患者口内上下切牙拨开使之张口, 左手拿Gidescope可视喉镜自正中送至口中, 观察视频并对声门予以暴露, 之后展开气管插管操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声门暴露用时 (喉镜片进入口腔至观察到声门或会厌所用时间) 及气管插管时间进行记录, 根据Cormack分级标准对声门暴露效果进行评价:声门完全暴露为Ⅰ级, 部分暴露且有后联合现象者为Ⅱ级, 可观察到会厌顶端但观察不到声门裂为Ⅲ级, 会厌无法露出为Ⅳ级, Ⅰ级与Ⅱ级暴露为有效;患者一次插管成功、且用时在5 min之内者为插管成功, 否则判为失败, 对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进行统计, 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期间及插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利用 (±s) 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组内对比采用t检验, 当P<0.05时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声门暴露用时、声门暴露有效率、气管插管用时及一次插管成功率对比

对照组声门暴露用时为 (7.4±2.1) s, 声门暴露效果为Ⅰ级12例, Ⅱ级7例, Ⅲ级8例, Ⅳ级5例, 声门暴露有效率59.4% (19/32) ;气管插管用时为 (38.5±3.7) s, 一次插管成功率为56.3% (18/32) 。观察组声门暴露用时为 (4.1±2.4) s, 声门暴露效果为Ⅰ级23例, Ⅱ级11例, Ⅲ级0例, Ⅳ级0例, 声门暴露有效率100.0% (34/34) ;气管插管用时为 (18.4±3.5) s, 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4.1% (32/34) 。观察组声门暴露用时、气管插管用时均短于对照组, 声门暴露有效率及一次插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31.3%, 观察组8.8%,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具体见表1。

3 讨论

在重症医学科抢救工作中, 气管插管是维持患者呼吸道畅通, 对机体供氧需求予以满足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现代急救医学及麻醉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1]。然而在近年来的临床操作中, 由于喉镜难以有效显露声门等诸多原因所致气管插管失败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成功抢救, 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特别是在困难气道患者治疗中尤为重要[2]。

可视喉镜属于新型视频插管系统, 在临床应用中可对患者咽部结构予以清晰暴露, 降低气管插管过程造成的损害, 同时可促使气管插管难度降低[3]。目前, 麻醉科中对可视喉镜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多, 然而这一技术的应用优势在重症医学科的抢救工作中同样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Gidescope可视喉镜是临床常用喉镜, 在其镜片前有一个防雾、清晰度较高的摄像头, 可将拍摄到的图像向液晶显示器上传递并予以放大, 使术者对患者咽喉部结构可以展开清晰观察, 确保声门暴露的更为清楚。相较于普通喉镜而言, Gidescope可视喉镜实现气管插管所需时间更短, 声门暴露效果更佳, 同时可促使气管插管过程给咽喉部组织、牙齿及口唇等造成的损伤大幅减少, 对于重症患者的抢救更为有利。

在本组研究中, 观察组声门暴露用时、气管插管用时均短于对照组, 声门暴露有效率及一次插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由此可知, 在可视喉镜辅助下进行气管插管可提高急诊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 促使插管时间大幅缩短, 可为患者成功抢救赢取更多时间,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摘要:目的 对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危重症患者6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2例行普通喉镜下气管插管治疗, 观察组34例行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声门暴露用时、暴露成功率、气管插管用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声门暴露用时、气管插管用时均短于对照组, 声门暴露有效率及一次插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可视喉镜辅助下进行气管插管可提高急诊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 促使插管时间大幅缩短, 可为患者成功抢救赢取更多时间,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可视喉镜,气管插管,重症医学科,暴露声门

参考文献

[1]张利权.视可尼可视喉镜在全麻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26) :2937.

[2]李华.可视喉镜在手术室外急诊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5) :540.

7.浅谈多学科辅助英语教学 篇七

【关键词】学科自习自主学习辅助指导

根据学校的具体课程安排,我校在课前设置预习课,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预习问题,让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内容,自主学习力争理解并掌握每节的知识点,然后完成预习案中的基础知识点。根据课堂教学的需求,我认为课前学科自习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辅助指导作用,通过课前课本知识的预习,针对不同的科目,教师有不同的要求,在生物学方面,我谈以下几点:

首先:在学科自习时,学生先要看本节学习目标,再要求学生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限时通研教材,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知识点,目的性很强,能够知道本节内容的要点,但内容不一定读懂,却可以让学生结合问题思考为什么,引导看书的思路是什么,这样,让学生学会新的课堂下自主学习。

其次:在学科自习时,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点,要把本节内容条理化,笔记本上记下看书的重要知识点,或建立初步的知识小框架,或用双色笔勾勒课本重要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学会做生物学科笔记。

第三:在课本内容熟悉的条件下,尝试填写导学案中的预习案及预习自测题,最好也是限时完成,遇到疑难问题时,要求学生再读课本反复推敲,或在小组内共同通研教材内容,也可查阅辅助教材或工具书以及课后查阅网络资源,若在小组内仍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在学科自习中随时咨询老师,老师可以提示或点拨后让学生再去讨论。

第四: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遇到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时,学生理解上肯定存在疑惑时,我认为有必要在学科自习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在不同班级内根据学情具体由科任老师安排,把课堂中可能难于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做提示或点拨,让学生尽量完成预习案中的习题,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垫定探究问题的基础,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的准备。

第五:我校新课改目前来看,学科自习中老师们准时到位,不同科目的老师在学科自习中对课堂疑难问题做解答属正常现象,这与学情有关,学校有要求但不提倡,而本学期生物已进入《遗传与进化》模块,知识内容较难理解,在遗传学方面,课堂讨论中未必将本章知识点全部理解吸收,教学目标未必达到要求,同时,课后训练案中也有个别习题难以解决,个人,小组,班级内未必都达到掌握和应用的水平,所以,教师酌情辅导是有必要的。

第六:教师的督导作用,课改刚刚开始不到一年,我们的学生还未必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理能力不同,科研小组的管理未必高效,组织能力未必能达到教师的要求,特别是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看书不够仔细、不够认真,预习案中的问题通过同学的导学案抄袭,甚至直接借用工具书抄袭。这样,设置学科自习,在老师的督促下,可以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及方法。

8.浅谈多学科辅助英语教学 篇八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类生活中的一场深刻的变革,表现在思想观念、技术手段、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对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而言,要把改革引向深入,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手段必须现代化,在这方面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作文课堂教学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运用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能把图象、声音、文字等教学材料融合,实现教学的优化整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发展,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下面就对这些作用作一具体说明。

一、应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寓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在学习中起着“小马达”的作用。任何有成就的人,他们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天才的秘密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无限的热情。这是勤奋的重要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做到寓写于乐呢?以往的实践已证明:靠大谈作文意义、重要性之类的话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事物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很好体现这种特点。Powerpoint是一种易学易用的软件,我们可以利用该软件制作Powerpoint课件,给讲授的写作内容加点“调料”,创设情景,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站下载,也可把数码摄象机、数码相机拍摄的相片,或者把收集到的`图片、照片用扫描仪通过电脑处理,设计制作成图象背景,让声、像、形同步的“动态”画面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景中,使学生触景生情,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应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图文并茂,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要写好作文,观察是第一步。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观察深刻,感受、体验就深,就能触发写作动机,发现题材价值。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因此很多小学生虽然置身现实生活中,但对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景和物缺乏细致观察,难以发现其间内在的联系和发展关系,以至于出现作文内容重点不突出、条理混乱,不能清楚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感。因此,需要教师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而多媒体计算机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优势。

9.浅谈语文跨学科教学及作业设计 篇九

摘要:现代的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而跨学科教学能够沟通学科间融合,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充分展开,创造大语文教学的氛围。跨学科教学应植根于语文学科,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特点,注意语文教学与美术、音乐、数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联系。在跨学科教学作业设计策略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确定作业内容,转换作业形式,改变作业的评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 学科间融合 教学特点 作业设计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提出,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对世界,面对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学的运用。由此可见,现代的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构建开放式教学新格局,探索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结合的途径。

跨学科教学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的需要。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让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可以有效地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把其他课程的内容迁移倒语文学习过程中得以运用、理解和延伸。这无疑是更好地利用了学习资源,抓住了实践机会,沟通学科间融合,使我们的

语文教学更好贴近社会生活,同时使语文教学内容增添时代气息,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充分展开,创造大语文教学的氛围。

一、语文教学与美术

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些学生喜欢拿笔在画面上涂涂画画,此时教师切勿把它当做一种顽劣行为,而应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一位教师在教学《蜜蜂引路》时,为了使学生理清列宁与养蜂人、养蜂人与蜜蜂、蜜蜂与花丛之间的联系,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拿笔画,画出列宁找出养蜂人的线路图,学生兴致盎然,很快弄清列宁——路边的花丛——蜜蜂——蜂房——养蜂人这样线索,从而使学生把语言文字中具体形象思维转换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学生对自己的创造多了一份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二、语文教学与音乐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常把阅读与欣赏音乐紧密结合。比如在新课伊始配乐朗诵,课中的音乐穿插都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受到音乐熏陶的同时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一位教师在教学毛主席七律《长征》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红军长征途中的几个代表性画面的同时播放歌曲《长征》,雄壮有力的歌曲和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进如火如荼的长征岁月,感受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对学生理解全诗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语文教学与数学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常把阅读与数学结合起来。我在教学《郑和远航》,引导学生体会宝船“规模之大”这一环节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先计算: 我们的教室长约8米,宽约6米,教学楼每层楼高约4米,学校的师生员工大约800余人,算一算,每艘宝船相当于我们的教室多少间?相当于我们的教学楼多少层?需要几艘宝船就能装下我们全校的师生员工? 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计算后加以比较。在语文课中运用数学的方法,既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又能让学生更感性地体会到“规模之大”。

四、语文教学与自然科学

语文学科是众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的训练就像德育一样是各学科肩负的共同任务,很难想象一个对语言文字做不出基本理解的学生能够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课本中不少涉及知识的课文。如《乌鸦喝水》、《曹冲称象》等。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扎实掌握一定自然科学知识,否则,以其使人昭昭怎么行呢?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恰当与自然科学联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一位教师安排了学生课外活动实践课——“种子发芽”、“铁生锈”时,学生通过乐于动手,用心观察,及时记录,最后整理出内容画面精彩的实验报告,既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合作能力,又使学生了解出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和过程以及“铁生锈”这一化学反应条件。

五、语文跨学科的教学特点

语文作为众学科的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比较,有其自己 的特点。提倡跨学科教学,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一)跨学科教学应植根于语文学科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跨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知识产生兴趣时,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学生对这种知识的质疑能力,努力探求知识的心理愿望,在寻求过程中积极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和喜悦,以及在请教老师、家长与同学共同讨论时的语文交际能力。因此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是辩证的。

(二)语文跨学科教学有自主性、开放性特点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性特点:跨学科教学打破了课程之间、课内外的壁垒,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要巧作引导,“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绪活力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让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能力体现在阅读理解中。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兴趣,或在读书中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时,要提倡学生看课外书,以拓宽知识面等,而一定知识面影响学生学习语文能力。一位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让学生课前自读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查阅课外有关资料解决问题,再在课堂与同学交流,结果发

现学生对课外中“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一中心的理解是殊途同归,有的学生甚至对课外中海底植物有一万多种的说法作了纠正,最后老师让学生画一幅有关海底世界的画,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读一首有关大海的诗或一篇文章。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语文实践能力。

2、开放性特点:要开放教学活动,要与沸腾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不能关门教书,要学以致用。要教育学生和指导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学习变成一个开放的系统,让学生在开放的过程中学习、发展与提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教学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因此创设开放式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和空间,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目的,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六、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

跨学科作业是对学习资源的一种重新整合,是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一种可操作的教学举措,这类作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淡化学科界限,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为目的,从而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转换作业形式

作业形式多样化,可调动所有器官参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业形式的选择可从语文及其他学科的特点、功能出发,根据不同作业对象,不同目标等合理安排。

1、由语文拓展出其他学科

(1)静心感悟。如教《军神》一文,如果学生感受出刘伯承将军的坚强意志之时,安排了这样的作业“想一想,你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怎么办?”这样,进一步挖掘学生心中品质,提高其品德素养。

(2)学科作业。如数学一个单元结束后,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数学学习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记录数学学习中的得失、疑虑或对数学老师(或同学)的 “做法”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帮助寻找数学学习发展轨迹。这样的数学作业给学生提供了乐于探究的机会,发表独立见解和观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另外,如美术课的工艺制作、科学课的科技制作、体育课的游戏、综合实践课的手工劳动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题材,写下来就成为“科学作文”、“艺术作文”、“体育作文”。

(3)阅读理解。布置一些涉及科技、社会、艺术等文章的阅读理解作业,使学生懂得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其他学科阅读材料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可提高他们对其他学科的材料的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用其他学科知识促进语文的学习。

(1)收集资料。语文课本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地理、环境、科学等知识,学习语文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方式)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课文。如在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之前,请学生搜集关于大量与地球有关的科学知识读一读,为理解课文提供帮助。

(2)画图理解。如学习《木兰从军》,我曾布置了一道画图作业,要学生画出读了课文后留在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几个画面,并用简练的语言给这幅画题名。这样的作业学生发挥了想象,也体会到了融进美术元素的语文学习的魅力。

(3)音乐欣赏。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与歌曲有着密切联系,有些课文本身就是歌词。如《快乐的节日》,学习时候,教师可让学生回家后放歌曲唱一唱,将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中来,用音乐来加深理解、领悟。

(4)动手实践。有的课文介绍了自然科学知识。这时不如让学生做个实验。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可让学生按照课文介绍完成一个小制作,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同时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制作能力。如学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可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

(二)改变作业的评价

跨学科作业的评价,设计者一定要将作业尽可能作全面的目标确定,与平时作业相比有所不同。

1、跨学科作业涉及多学科,评价应由纠错型向欣赏型转变。比

如《木兰从军》这一课文图画作业,有的学生图画得很传神,但题名不好。这时评价就应该以欣赏为主。在欣赏中,不但要学生看出缺点,更多的是让学生看出自己的优势。

评价不在于看学生的答案是否标准,不仅仅在于看学生最后形成的作品质量高低,并且更要注重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注重作业的过程与方法。

2、跨学科作业(如编小报)需要群体合作才能完成。因此,评价既要针对个别学生,也要针对合作小组,对他们的作业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予以评价。如果任意偏向个人或小组,都有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跨学科作业的评价,重在要求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发挥评价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0.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 篇十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CAI;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1-0114-01

0引言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又称为多媒体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inuation,即CAI)。多媒體辅助教学的过程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运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和交互性、直观性的表现手法,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配合教学需要添加声音,让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完成人机交互操作,从而完成教学或训练的过程。

多媒体技术赋予教育以新的生命,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局限,教科书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从而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语言的丰富、教育资源的共享等方面,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1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讲课的内容,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技术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集成在一起,从而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这样,多媒体教学就具有良好的界面、生动活泼的素材,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学生带着兴趣去思考和学习,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对所学内容记忆更深刻。

最值得一提是多媒体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通过人机对话和信息反馈,随时检查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度。交互式的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乐学、善学的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多媒体利用文字的色彩反差将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醒目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课件中将有关重点难点以各种画面素材轻松地显示出来,给学生留下真实、可信的深刻印象,引导学生的感官参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突出重点难点和突破重点难点的效果。实践证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提高了教学效益,这些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

3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加强教师的合作和创新能力,实现资源共享和永久保存

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参差不齐,有的课件只是完全的将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每个教研室可以将教师们制作的优秀课件和精品课程管理和保存起来,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需求选用各个章节的优秀课件进行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教师在课件制作技术和操作实践中,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探索,其素质、能力就会得到不断地提高,行之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根据教材的更新和教学任务的改变及时地修改完善课件,使这些课件永久地使用下去,而且,这些课件不会象纸质那样容易破损或弄脏,真可谓“一劳永逸”,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4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减少教师的职业病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可免除教师上课时的板书的劳累,还可以减少粉尘对身体的影响。这样,每一位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中,精心设计自己的课件,使课件发挥最大的效应,保证教学任务能够出色的完成。

5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要恰到好处,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作为一个崭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CAI手段,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CAI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首先,固定不变的多媒体课件不能对所有的学生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在上课期间有时忙于操作,很多时候无暇顾及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无法洞察学生的内心。最后,许多老师用了多媒体课件就不愿写教案,不愿去摸索教学规律。所以,多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助长了教师的惰性思想。

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数千年来的运用和改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要一味地追求其形式,盲目的、过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而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方面,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找准时机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实践证明,当我们看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带来的众多好处时,我们也要看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更不能一概地摒弃。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更好地实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常淑凤,郭领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辩证思考[J].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265.

[2]肖文雅,范庆彤,张培.多媒体教学现状的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1):42-43.

11.浅谈多学科辅助英语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综合文科,“生态作业”,辅助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将教学定位在人的发展上, 强调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推动学生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变化。评价的功能向着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向转变: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划分档次和指出其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明确现有能力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评价的主体正走向多元化:评价的革新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 方式之一是评价过程中的沟通和协商, 让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人的智力是多元的, 学生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 “生态作业”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 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和共同发展。以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作业完成的方式

1. 个人作业与集体作业相结合

思品课要教会学生学会合作, 建立和谐关系, 创设良好的人际氛围。为了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增强合作能力, 教师将个人作业与集体作业相结合。八年级下册内容是法律知识,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学习兴趣, 严肃法律观念, 设计了“模拟法庭”作业。

“模拟法庭”作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个人按照自选的角色, 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 最后小组合作模拟完成法院的庭审过程。

通过亲身参与, 将所学到的法学理论知识、司法基本技能等综合运用。通过分析和研究案例, 模拟案件的处理, 解释法律规定, 掌握案情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准备过程中有每个学生自己的任务, 也有小组的合作交流。

对学生进行模拟审判训练, 在具备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实务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让学生对法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学会了协作配合, 多交流、多协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 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相结合

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不仅仅在课堂上, 更不能是一节课能完成的。设计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作业, 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影响学生。为了让课堂知识延续, 为了学以导行, 针对八年级上册的思想品德课程, 以与人交往为主题, 设计了作业“足迹”, 在老师的指导下, 根据学习需要和学生情感需要, 由点滴作业积累, 定期整理, 共同完成“足迹”这本成长记录册。

例如: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内容为与父母交往, 与师友交往, 与社会交往, 提高交往能力。以第一单元与父母交往为例, 老师根据学习需要分多次设计了如下短期作业: (1) 带一张全家福, 向同学介绍你的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 (2) 写张卡片, 记录你感受到家庭最温馨的画面或场景。 (3) 完成表格, 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个性、喜好等。 (4) 写给爸爸 (妈妈) 的信, 抒发自己对父母的爱与期望。 (5) 画一幅理想中的家庭场景的画。 (6) 讲述与父母有意见分歧的事及你自己的解决方法。

这些作业分布在每节课前, 老师以此为上课素材。学习完成一个, 组织同学们把这些照片、卡片、漫画、信件等小作业粘贴成册, 完成了“足迹——我爱我家”部分。每个单元这样整理一次, 一学期便完成了“足迹”——我的成长记录册。

一个学期完成一个成长记录册, 点滴的记录, 有利于学生不断积累情感, 当学生翻阅自己亲手制作的记录册时, 会体会到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 感受家的温暖, 当把处理同学与父母关系的方法付诸行动时, 同学们感受到了快乐。

3. 必选作业与自选作业相结合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 注重教育的过程, 更注重学生的体会与感受。作业呈现形式必选和自选相结合, 重要内容为必选, 培养能力的内容为自选。

例如:如何针对不同层次、个体差异显著的学生, 自主习得、主动内化所学知识, 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方式。在

七、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 尝试了期末评价的改革。用超市菜单的形式, 列出了一学期所学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评价自选超市

菜单一:自制小报 (必做)

要求:图文并茂, 内容贴合主题, 要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要求自创, 8K纸打印和手绘均可。版面色彩鲜明、设计美观。

菜单二:自绘漫画

要求:内容贴合主题, 要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 寓意深刻, 配创作说明 (字数200以上) 。自创手绘。

菜单三:策划活动

要求:内容贴合主题, 可实施性强。具有教育意义。A4纸打印稿, 正文宋体五号。

菜单四:撰写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 要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论证有理有据, 并有自己的观点。800字以上。

4. 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

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 将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1:八年级学生, 好奇心重;有自己的看法、主张, 并希望得到认可。为培养其对事物的认知、评析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开设了“时政小讲堂”。

演讲要求: (1) 内容为近一个月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2) 要求事件表述翔实, 六要素齐全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 , 字数400以内。 (3) 有自己独到的评价, 要求原创, 字数400以内。 (4) 语言流畅、语音抑扬顿挫, 有感染力, 可互动。 (5) 演讲稿要提前一周上交给老师指导。

学生自选时政内容整理后加入一定的评价, 谈一谈个人的思考, 由摘抄进入札记的境界, 即不仅“摘”, 而且“思”。这样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 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评判的能力和演说能力。

5. 文字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

我们提倡“小课堂、大社会”, 在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 启发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在实践基础上, 整理成文, 内化知识, 进而受到启发和教育。

例2:2012年暑假, 学生调查电影票的处理方式。老师指导学生调查了各大影院一年售出的电影票数量。从浙江时代院线的网站中了解到仅2月20日~2月26日一周, 仅是十部热门影片, 浙江时代院线旗下的电影院共放映6070场, 售出电影票286800张。从这个数据来看, 每年因电影票而浪费纸张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通过查找资料和小组讨论, 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1) 电影票要做得尽量小而薄, 节省材料。 (2) 电影票循环使用, 组织回收, 二次利用。 (3) 仿照地铁票, 重复使用。 (4) 使用电子电影票, 用市民卡来购买。

这次的调查让学生们有了很深的感触:低碳生活, 应从我做起, 从小处做起!

三作业评价的策略

在作业改革中, 思想品德社会教师必须扮演好“评价者”这一角色, 建立起一套及时、多元、赏识的评价机制, 以完成过程中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评价的切入点, 对每一份思想品德社会学科实践作业进行反馈评价。

1.激励具体化, 引领学生进步

由于思想品德社会学科不计入中考分数。思想品德社会学科的作业改革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除及时反馈评价外, 思想品德社会教师还应努力为学生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但是和音体美劳等学科相比, 思想品德社会学科学生比赛较少, 学生对外展示的舞台也就相应不足。因此, 在作业改革中, 思想品德社会教师应积极开发团委、大队部的各项比赛资源, 推荐优秀学生作品参与比赛, 为学生搭建各种体验成功的平台, 将激励具体化, 从而引领学生进步。有效整合团队和其他学科的资源, 为学生搭建了大量的才华展示平台, 使得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增长。

2.方式多样化, 过程结果兼顾

从成人的眼光来看, 初中生的作品一定充满了稚嫩。因此在对中学生实践类作业进行评价时, 不要指望他们的作品能创造多大的社会价值。而更应该注重过程, 让学生能通过这个活动, 学会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理念。因此, 在评价机制中, 教师应该侧重学生的过程评价。以社会调查报告为例, 主要应注重学生的选题评价、方法评价和成果评价。

3.主体多元化, 突出参与意识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形成因内容而异和因人而异的“因材施教”。除了比赛平台之外, 我们应以课堂为阵地, 以交流会等为载体进行多元评价, 为每一位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重点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参与程度, 尤其是在合作作业中, 要特别关注每一位成员的参与度。如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世博会, 世博前夕布置了一项“世博活动策划”作业,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策划一个世博活动。最后在展示评价里, 设计了一个环节。评委现场就策划内容提问小组任意一位成员, 这就保证每一位同学必须全程参与、了解策划的整个过程。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以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问题与启示

在探索“轻负高质”的路上, 我们按照多元智能理论, 落实新课程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设计“生态作业”, 引导、指导、辅导学生有效进行自主学习。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活动、阅读、摘抄、演讲等方式进行从“传统型作业”向“生态作业”的转化。在老师们设计的个性化作业中, 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学情, 努力指导学生完成“生态作业”。在此过程中, 教师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 关注每位学生的能力差异, 因材施教, 发挥学生特长。同时做到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和生活实际设计作业, 不让“生态作业”流于形式。教师设计“生态作业”, 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赋予了学生高品质的学习生活, 促进了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学文、黄忠杰、骆中成等.“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2]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吴志宏、郅庭瑾等.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2.浅谈多学科辅助英语教学 篇十二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合理运用计算机,能够发挥它的优势,产生良好教学效果,同时也将对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起到推动作用.本文由实际工作谈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优势: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物理模型的建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作 者:宋金虎  作者单位: 刊 名:成才之路 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计算机   辅助教学   物理教学  

13.浅谈多学科辅助英语教学 篇十三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已得到广泛运用。计算机辅助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优化了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多媒体已经作为常规教学的辅助手段,越来越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这与它的积极作用是分不开的。如何正确发挥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功能呢,下面针对这一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教师首先要“会用”多媒体技术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基于这些优点,作为教师必须会熟练的使用多媒体设备,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软件,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迎接21世纪对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挑战。

要使老师们会这个技术,学校可以让老师参加一些培训,请一些专家等来做讲座或通过教师自学等途径来提高他们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二、教师要“善用”多媒体技术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严谨性、抽象性、广泛的应用性。特别是抽象性,对于小学生是一个难以接收的问题。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加强直观,又有利于抽象概括,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这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就是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来诱导学生置身于形象生动的学习场景之

中,生动、巧妙的导入新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产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渴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声音和动态图像相结合,其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生活中的情境难以在课堂上展现,这时,多媒体充分运用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使输出的信息生动形象。通过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这一过程,那就事半功倍。如:在教学《平均分》时,很多老师都利用多媒体创设如下情景: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两只小猴子正在大树下玩耍,猴妈妈拿来六个桃子给它们,分给哥哥5个,弟弟1个,弟弟低下了头非常不高兴。老师提问:“弟弟为什么不高兴呢?”接着猴妈妈重新分,哥哥4个,弟弟2个,猴弟弟还是很生气说:“妈妈,你怎么这么不公平呢?为什么哥哥比我多?”这时,老师继续问:“你说该怎么分猴弟弟才不会认为妈妈是公平的呢?”最后猴妈妈分给哥哥和弟弟一样多的桃,都是3个,哥哥和弟弟都非常高兴。这时引出新课内容。尽管这样的设计出现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中,但课件中鲜艳的色彩、生动逼真的动画、有趣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化了学生继续探索的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过程,突破难点

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再加上有些内容的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而对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还不十分丰富,观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在教学中,往往遇到重难点不易解决,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在教学中如果采用儿童喜欢的活动方式,让他们通过接触、试验,把听觉、视觉、触觉、嗅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协同起来,刺激感官,强化记忆,巩固认识,就能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特征。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创造从形象到概念,从感性到理性的感知过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如在设计“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这一重点,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通过动画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体)。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

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的体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通过动画演示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与圆柱的底面积、高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求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个课件使用的老师也比较多,但它对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无疑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增加训练密度,提高练习效果,加深学生印象

如何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减轻学生们的作业负担,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很多时间。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

利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多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如在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为他们。于是我把这个图形进行了如下演示:

这是一个求楼梯铺地毯的问题,题中只告诉了楼梯的高和宽,要想知道需要多少米的地毯,就必须求出台阶的总长度。为了让学生明白地毯所需要的长度,就是楼梯的高和宽的和,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分别将台阶的高和宽向右、向上移动,变成上面右图的形状。通过这个过程的演示,学生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在练习中,利用多媒体网络,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焕发精神,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识。计算机的反馈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精神,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达到了扩展思维,提高练习效率的目的。利用多媒体网络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类同学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这种独具特色的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四)选取生动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选取生动的教学资源,创设出饶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可以

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只有有了吸引力,才会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华罗庚也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生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实效性。但这些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受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互联网强大的资源优势,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教师要“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

(一)遵循认知规律,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把一堂课中所有的环节完全用课件包办了,从引到放,从新授到练习,从概念到规律,都一一投影到屏幕上。还有的公开课,完全就是在比谁的课件做得好,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课堂的本质。我有时也在想,为了这么一堂课如此做法值不值,它在平时教学中有用吗?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有效吗?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不易表述清楚的问题,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过多,学生看得多,但思考得少。如果强调过多的外部刺激,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维的空间,学生收效甚微,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我们应明确,多媒体教学也应遵循认知规律,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学习新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单纯只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而忽视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研究。

(二)多媒体教学要讲究它的有效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辅助授课教师解决重难点教学问题,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一定每节课都用,而是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讲清楚的内容时才适时选用。多媒体只是一种工具,只不过现代化水平高一点,所以教师在讲课中不要完全依赖多媒体,不要把课堂变为课件展示。因此,教师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除了在课件上下大功夫外,更多的是多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了解自己学生的需求,把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打扎实,讲究教学的艺术性,这样多媒体课件才会起到它的有效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其实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更

14.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浅谈 篇十四

一、CALL的发展

前人对CALL的前期实践开始于20 世纪60年代,经历了70 年代与80 年代。实践期间,CALL不仅具有高效益且使用方便,得到很多学者的青睐,因此,其发展十分迅猛。外语界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计算机充当教学辅导员、计算机担任学生的角色、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网络教学。

70 年代前后,CALL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主要用于语法翻译或者听说法等注重语言结构的教学中。由于可以通过图画、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所以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不但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还让程度不好的学生减缓了学习压力。然而,此时的CALL只是一种辅导学生的单项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帮助不大,其优越性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左焕琪,2007)

80 年代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有了新的发展。此时的CALL所提供的练习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知识基础上的情景练习,并开始为学生提供录像,初步进入人机互动的阶段。但不足的一点是,它只做到有限度的人机互动,而忽视了师生互动。( 左焕琪,2007)

自90 年代中期以来,CALL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网络语言教学。至此,CALL从之前以语言练习为主转变为集语言、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网络课堂,从此CALL的性质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此时的CALL不仅可以进行人机互动,还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得以实现( 左焕琪,2002) 。

二、CALL的特点

CALL的发展为外语教学带来了方便,使外语教学有一个重大改变。左焕琪( 2007) 将CALL的特点详述如下:

( 一) 提供大量真实、地道与生动的语言。学生必须学习真实的、地道的外语,这一直是语言教学领域坚持的观点。在语法翻译法占主导地位时期,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方式是学习外文著作。虽然这样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外文修养,但是这样的学习过于书面化,致使学生对许多日常交际用语感到陌生。在听说法时期,使用语言结构编写的教材和一些改写过的简易读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但在后来,交际法倡导者将这些学习语言指责为不地道的“教材语言”。而网络外语不仅有文学语言,更有大量被本族语使用者运用的日常交际用语,其语言的生动性与数量之多是任何教材无法比拟的。

( 二) 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与文化资源。外语教学主张学生接触大量语言材料和文化知识,然而教学资源的缺乏一直以来都是外语教学的一大缺陷。而互联网的出现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的题材与素材。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通过互联网就可以随时查阅他们想要的资料,并且,全球师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互联网使得课堂延伸至全球各地。除此之外,网络信息的不断更新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接触最新信息,并了解语言的变化与发展。

( 三) 促进外语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与认知、交际能力的提高。网络使得人们能与他人进行同步或不同步的交流,这一特点不但使师生、生生之间能够及时进行信息互通,还能够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并且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得以发展。

( 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与能力。网络实践证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上网学习外语十分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精神。由于外语学习者的的语言学习环境远不如本族语使用者语言学习环境的条件优越,所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得以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网络教学开展后,由于每个学生都必须使用外语查询信息,从中选择所需材料,并与老师或同学交流信息,因此传统外语课堂中依赖教师或其他学生的现象难以继续存在,从而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CALL与外语教学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为外语教学带来方便。教师也越来越喜欢利用多媒体授课,学生也对多媒体学习的方式十分喜欢。CALL使外语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使外语教学进入信息化阶段。

对于CALL的使用,一些学者提出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黄光远( 1986) 提出经济实用原则、程序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张玉梅( 2000) 主张遵循七大原则: 背景适应性原则、主体性教育原则、课件设计兴趣性原则、教学内容直观性原则、训练手法多样性原则、思想教育延伸性原则和教学内容巩固性原则。

英语教学中常见的CALL的硬件环境有单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然而不管在哪种环境下,用CALL制作课件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课件的制作不是随意的,要经过制作环境、课件规划、脚本创作、素材准备、程序设计、测试打包等一系列步骤才能完成一个好的课件。

现如今,计算机应用于外语教学已经是一种大的趋势。但网络好像浩瀚无边的海洋,它不存在固定的结构,更没有可遵循的规律,使用者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在各种外语服务中发挥网络教学的特点。

四、结语

CALL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创造有力的条件。外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认真学习CALL理论知识,发挥CALL的优势,与传统教学进行有力结合,勇于将其运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开发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黄远光.外语电化教学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张玉梅.谈英语多媒体课件教学原则及其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0(3).

[3]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浅谈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篇十五

一、优化教学环境,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氛围,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

二、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存储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且可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媒体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甚至是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可以游刃有余地扩展和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三、易于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可以把静态事物动态化、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理论,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演示在实际中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以从各个角度展示三维立体图形,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图形,可以动态地演示一些变化过程,也可以把一些变化过程分阶段进行演示等。这都使得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由上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但是,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必要技术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课堂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勿以辅代主,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如果盲目过分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表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曾经有人设想随着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发展,教师这一职业将逐渐衰亡。这种观点就是片面夸大多媒体技术而忽视了教师主体地位的错误想法。从下面的表格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对比,从而更加清晰地看出教师地位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2.勿滥用多媒体技术,破坏和谐的教学环境

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多种信号以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教学服务,而不是在课堂上为了展示技术而应用技术。技术不是万能的,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体会到技术带来课堂变化之后,也必须要冷静对待它,技术必须为教学服务,如果技术脱离了这一主题,课堂就会变味。当前,很多老师上课必须要有多媒体技术的参与,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如果没有用到多媒体技术似乎就不能称其为课程。教学课件中也是竭尽全力地运用各种手段和技能使其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但是,当教师以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时,是否想过有没有给学生一个适于思考的时机和空间。要知道,过多、过滥的技术带给学生的只是走马观花和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和程序化的思维。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其结果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应本着“宜平不宜动、宜简不宜繁、宜静不宜喧”的原则,也就是能够用平稳的画面效果就不用动画,能够使用简洁文字的内容就不要纷繁啰嗦,能够赋予安静的效果就不添加音乐和解说。总之,尽量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利于思考和学习的和谐环境。

3.勿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以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只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那么就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无法摆脱“满堂灌”的模式。

4.勿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方便地实现模拟现实,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实验。但是,如果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势必会降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医学院校的学生要做大量的试验,如果只是观摩试验而不亲自动手操作,那么无论计算机模拟的试验多么惟妙惟肖也是无用的,要知道“看会了绝对不等于学会了”。

5.勿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

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优势,突破难点降低学习难度,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利用形象的画面替代本应该经过学生思考和想象才能产生的景象,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更充分地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让过度的媒体挤占学生探索、想象、分析、思考的时间,必须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综上所述,对于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要以“学会使用、恰当运用、当用则用、不可滥用”的原则进行运用,力争真正使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用得好、用得妙、用得巧、用在刀刃上。

16.浅谈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十六

晋江市东石中学黄金钗

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学开始探索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总体看来,国内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有两个你们的发展轨迹,一是地域层面,北京、江苏、浙江等地有个别中学试着先行,在获取阶段性成功经验后,其他地区逐步向其学习、发展;二是年级层面,先在高中阶段试行,然后向初中阶段引入。另外,还有一个共同的学科分层特点,即主要集中在理科(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学科。

所谓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就是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析和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打破原“行政教学班”的界限,以不同的“层次学习班”为单位,在同一教学时间内组织实施相同教学内容但不同教学标准、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策略的流动式学科教学活动。

纵观北京十一学校、苏州景范中学、常州湖塘实验中学、杭州师大附中等几所学校在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经验反馈,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策略需要加深研究和探讨,使此教学模式实施起来更有效率。

策略一:科学合理分层,广泛宣传动员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改革未始,宣传先行”。学科分层教学的实施前奏也是宣传动员,宣传动员的对象既包含学生和教师,也包含家长和社会;宣传动员的内容既包含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形式,也包含其优缺点。宣传动员时,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尤其要将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形式、可预见的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讲够、讲透,让动员的对象能够接受、愿意尝试和用心融入这一教学模式。

从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定义来看,科学合理地分层要基于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科学的学科分析,这需要对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进行细致地分析,这是为学生学科科学合理分层奠定知识基础;二是科学的人文分析,尤其是学生心理层面的分析和辅导更上不可缺少,建立良好的分层走班学习心态,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角色,融入学习环境,建立新的学科学习坐标。

从实验学校经验反馈来看,一般按学科分为基础班(A班)、发展班(B班)和拓展班(C班)三个层级的教学班级。学校和学科教师对学生按其学科知识水平合理分层方面比较容易把握,但在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分析和辅导动员方面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毕竟有些学生在选择“鸡头”还是选择“凤尾”之间存在矛盾心理,这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帮助家长和学生选择更恰当的层级班级。比如,“被动受迫有潜力”型的学生,要尽量动员其作为“凤尾”,进入学科学习目标高一些的层级;而“主动表现可发展”型的学生,就要在尽量让他多表现的机会,作为“鸡头”会更适合他。有学生在调查中反馈:原来在普通班上课,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时才刚开始思考,答案就已经被其他同学揭晓,自我感觉特别没有存在感;但在分层后,选择进入了发展班(B班),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较为充裕,也有较多的表现机会,自信心得到了增强,成绩也上去了,心态也更加阳光了。但也有家长基于孩子成绩迟迟无明显进步(尤其是在期末统考后),将其原因归责为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中缺乏同伴互助而减少孩子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的可能,故而对此教学模式产生质疑。此类家长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细心观察,分析每位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帮辅,同时要引导家长对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成长做出恰当的评价,从而巩固对本模式的支持。

策略二:改革课程模式,创新教学管理

课程是教学实施的土壤,教学模式改革了,课程模式当然也要进行支持性的改革,以便以更肥沃的土壤滋养改革的新苗、培育改革的果实。实验学校展示的数据充分表明,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开始,在数学、英语、生物、地理四个学科有较大的分化,在八年级接触物理学科不久后就会产生分化,在九年级下册对化学产生分化,但大部分学校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初中阶段一般只选择在数学、英语两个学科开展实验,高中阶段才有铺开到其他学科。在功课编排上也尽量让两个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学科平行进行,这样就避免学科教学时段的重叠,让学生更有秩序地在传统行政班和分层教学班学习。

在课程模式改革的带动下,教师也要创新各层级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因为在不同层级班的学生其学科知识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基础班(A班)的教学要以兴趣引导、夯实基础为主,兼顾以耐心疏导厌学心理,故而课堂教学应以围绕基础知识设置兴奋点,抓住学生的眼球,引导融入思考,提笔记练为主线;发展班(B班)的教学要以扎实基础为依托,设置“跳一跳,可摘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发展欲望和自信心;拓展班(C班)的教学要以基础自学、课内互动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并加强知识点的纵横联系和对比,同时给予拓展和延伸,引领学生站到更高点看待知识结构、系统分析问题内涵。

在管理模式上,要与原行政班有同有异,但更重要的是“同”,包含在人员的管理上要做到“铃响人到位、座位有编排、请假凭假条、缺席要跟踪”,在作业的管理上要做到“作业须规范、分组来收集、情况要登记、错题要整理”。有“异”的包含学生在走班中的行为举止,如不得翻动他人的物品(因为借用别人的课桌)等;教学班的老师要和不同的原行政班的班主任交流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等。

策略三: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师生管理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实施者也是人,是人就有知识水平、个性情感等诸方面的差异。故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师生管理是实施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是否深入的关键。

面对不同的学科层级对象,教师不能固守课程标准的全面目标开展教学,而是应以学科层级对象的实际情况,本着“不同的人在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发展”的思想,采用“消元、降次”的方式,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适合教学对象。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时,对不同层级学生引导思考的设问就该不同:对拓展班(C班)学生可直接问“圆的面积S是如何随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发展班(B班)学生须先问“圆的面积S与半径R可以用关系式体现吗?”,再问“圆的面积S是如何随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基础班(A班)学生就要问“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并根据回答板书,再问“半径增大了,面积会怎样?”

在课堂上,对于基础班(A班)学生的教学原则是“巩固基础、乐意向学”,故应在各种引导语言、例题、练习中“消元、降次”并强化、激励,让他们听得懂、跟得上。对于发展班(B班)学生的教学原则则是“学会方法、达成目标”,所以应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不断强化、优化的过程中扎实基础,锻炼其数学思考与数学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定期整理和归纳知识系统,达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对于拓展班(C班)学生的教学原则是“大量高效、拓展创新”,因而应布置学生预习好课本并解决例题、练习和作业,让他们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堂上勇于提问、大胆质疑,让思维碰撞的火花闪耀课堂内外;同时教师应给予能够纵横联系各个知识系统的问题,引导强化各类知识的横纵联合运用,拓展其创新能力。

对于教学不同层级的教师,学校也要以不同的要求来管理。比如,对于教师的教学层级的分配方面,学校不能完全以“A层+C层”等方式“一刀切”的行政命令分配,而应根据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能力,与教师充分研讨更适合的教学层级,可以同时从事两个层级的教学,也可以从事统一层级的教学,充分发挥“一物降一物”的功效,这尤其是对于想深入教研的教师更具教学乐趣,从而也能把教研做扎实、做深入。

当然,坚持以人为本还要在学生的思想跟踪方面做扎实。这就要求层级班的教学老师要经常与原行政班老师交流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学生思想有无变化,变化的原因和恰当引导的方式方法等;同时,双方也都应经常性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分析和帮辅。甚至,每一学期都要结合这些思想动态进行分层上的调整,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教师和家长在思想和行动上形成合力,这样,学生的学科学习自然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目标的达成也就水到渠成。

策略四:完善评价体系,激励共同发展

只有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进一步激励师生的共同发展。分层后评价体系显然需要随着评价对象不同而产生变化,但是由于“指挥棒”(期末统考)是统一的,因而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评价体系都要“一分为二”,既要考虑其实际成绩,也要考虑其进步幅度。

在学生方面,成绩是表面的,学生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他的“进步”,包含学科成绩的进步、思想积极性的进步、心理健康的进步,所以要每个对象的“最近发展区”在这些方面分门别类地设置相应的“进步奖”,并大张旗鼓地表扬;同时也要设立“创新奖”,鼓励优秀生从课堂走向实践,从优秀走向卓越。

教师方面的评价也不能再按所谓的“优秀率、及格率、综合率”等来评价了,其评价方式的完善可以从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家长的社会评价、教师个人的教育教研等方面进行,尤其是社会评价方面更能体现以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社会价值,这类的评价体系更难量化性地建立,还需不断深入摸索和探讨。

17.浅谈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篇十七

1导学式

导学式是以教师的教学设计为主的教学模式。

具体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导读――导思――导疑――导议――导练

符合这类课型的一般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这样的主题。这类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又难理解只有教师利用导学式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人教版《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等》;河北版《细胞体由细胞构成》《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等。

2自学式

自学式是学生通过自学将教材内容系统化,学生将知识点以各种题型的形式存储起来,在全班展示交流。

具体是:收集信息――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提炼知识――组内交流(处理信息)――组间交流――生生质疑――师生质疑――解决问题

符合这类课型的一般是《生物的多样性》《健康地生活》《生物技术》等主题。这些主题学生可以根据收集的材料和自己的爱好,兴趣自选教材内容,提升知识点这更能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原则。例如:人教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河北版《保护物种多样性》《我国的珍惜动物》《我国的珍惜植物》《药品与安全》

3角色扮演式

角色扮演式是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设置多个专题,由小组成员展示本组的专题。

具体是:依据教材(生物标准)――自选专题(学生)――组内设计――组间表演――评价主题(师生)符合这类课型的一般是《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与环境》等主题。这些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表演、模仿、能大大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例如:人教版《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河北版《病毒的控制和利用》《田野动物的调查》

4自主探究式

自主探究是由学生收集材料经小组加工处理后,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研讨后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是: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处理材料(组内)――表达交流(组间)――提问质疑(组间)――――得出结论(师生)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等主题。例如:人教版《空中飞行的动物》《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等。

5实验探究式

实验探究式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背景由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

第一种模式:问题情境(材料)――提出问题(学生)――作出假设(学生)――实施方案(学生)――表达交流(组间)――得出结论(师生)

第二种模式:实验情境(验证性的材料)――提出问题(教师)――得出结论(学生)――猜测推理(理论推理或质疑)――实验证明(现有实验材料)――表达交流(组间)――生成问题(师生)――全班展示――得出结论(生、师)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科学探究》主题。例如:人教版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种子的萌发》;河北版《探究蚂蚁的食性》等趣味性生活性比较强的探究性实验和河北版的探究竟大多数属于第一种操作模式。比较经典的实验例如《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属于第二种模式。

6竞赛式

教师和学生事先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应用性强的题库,有小组成员自选题目进行抢答、抡答、必答等专题。这类题要求教师设计同一类专题的剃度相当,难度相当,教师评价公正。

具体是:课程标准(熟读课标)――分析教材――确立重点――收集材料――重组加工(材料)――编写题库(基础性、能力性、趣味性、应用性)――自选专题(学生)――表达交流(组内合作)――及时评价(师、生)――评出优胜(积分制)――颁奖奖励

由于学生自选专题组间互动教师能科学的评出优秀组。这样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意识增强。符合这种课型的有:单元复习课。

7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是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色完成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进行展示和研讨。适用:生物资料展示、科技论文、设计展、优秀标本展、优秀模型展。

8讲述式

讲述启发式:根据教材中的难点,教师可利用讲述启发方式突破难点,输导学生思维。

具体是:确定重点(难点)――教师讲述(思维过程)――适时启发――得出结论(师生合作)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等主题。例如《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这种模式不同于应试教育下的讲述,它要求教师角色发生变化教师完全将自己摆到和所教的学生的同样位置、同样水平、同样无知、同样充满了好奇心和创造心的合作者。同时教师又是他们中间的领头羊,要求教师以成功者的身份向大家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直接讲解知识点。

9网络整合式

网络整合式:是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教材内容相整合并在网络教室展示的教学模式。

具体是:收集资源(网上)――整理资源(课下)――小组交流(QQ,人与人)――组间交流(BBS论坛)――互动研讨(人机交流,人人交流)――得出结论

此类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计算机的打字基础,上网收集材料和处理材料的能力,教师必须具有网上的基础。

10光蝶互动式

光蝶互动式:是光蝶中的学生和教师与课堂中的学生和教师有机的互动的`过程。

具体是:依据课标――确定重点――设计问题(教师)――整合光蝶(整合课堂、整合问题、整合学生)――四动学习――(光蝶中的生生互动、师师相动;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师师互动;课堂与光蝶中的师生互动;光蝶与课堂中的生生互动)。

11、问题式

问题式:是以学生的问题为线索教师和学生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是: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师、生)――质疑问题(生、师)――生成问题(师、生)――学以致用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健康地生活》《生物圈中的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等主题。

上一篇:精选惊蛰祝福语下一篇:以我和你为话题的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