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常规(精选15篇)
1.初中体育课堂常规 篇一
1、教师每次课后都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写好课后小结。
2、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3、教师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三、体育课堂常规的重要性
1.体育课堂安全保障的需求学生的安全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事情。学生安全了,家长放心,学校安心、政府顺心,反之。因此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体育课的头等大事。但初中课堂却是安全事故的易发地,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初中生身心特点决定的。初中学生处于身体增长的快速期,身高增长较快,肌肉和力量增长相对缓慢
,两者增长速度不均衡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其次是出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容易动怒、易冲动、不喜欢被约束,如果没有完善的常规要求,课堂上学生就容易吵闹、打架、出现不遵守课堂纪律现象。
二是体育课的性质决定的。大家都知道我们体育课主要是以身体练习的手段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学习,在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运用各种器械进行练习与技能的学习,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组织、管理、保护工作做得不到位,就很可能发生运动安全事故。如果有了良好的课堂常规保障,就可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新课程背景下,高效体育课堂的需求新课程标准制订了详尽的各领域目标,高效课堂探索以来,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课堂的实效性,是每一节体育课的追求,而要上好体育课,就要重视建立健全的课堂常规。体育教学中虽然没有完成“课堂常规”这项任务,但我们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管理、领导者,其课堂常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教学效果。我们参加一些课堂教学研讨的时候就会发现常规建立的比较完善的学校、且执行的认真严格的教师,教学组织明显容易、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认真,又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课堂常规的根本目的就是规范教与学的行为,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3.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共同需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个组成部分,三者教育的共同目的都是培养人的过程,都具有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而体育课堂常规就起着很好的育人目的。课堂教学常规是合乎课堂教学规律的教学规矩,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相互帮助、配合中培养了团结协作、友爱等精神;初中学生喜欢玩闹,但有了课堂常规的制约,就会有所收敛,长期下去就会形成自觉遵守常规的习惯,同时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样就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到一定的运动技能,培养了人际交往与自信,找到了快乐。
2.初中体育课堂常规 篇二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课堂常规,改革
国家教育部新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关注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过程与方法。“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为重技术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素质。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信息,熟悉新技术,做到“一专多能”,既有自己所擅长的运动专项,又能熟练地指导学生进行其它运动项目的练习。
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推行教学改革,把新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必须从改革课堂常规做起。没有课堂常规的改革,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现状。
1. 体育课堂常规界定
什么是体育课堂常规?《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常规”一词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二是医学上称经常使用的处理方法。”人们通常所说的常规就是这两层意思,即指通常所用的规矩和方法,可以看出,常规是人们对于日常行为方式。体育课堂常规就是教师开展和处理课堂日常教学活动的一般行为方式,是教师的一种日常教学活动,具体而言,包括教师对于日常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和安排。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行,教学观念已发生重大变化,体育课堂常规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大,教学条件发生了变化,这也决定了体育课堂常规必须改变。体育教师们日常教学工作基本都是按照课堂教学常规来处理,当前只有改变课堂教学常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给学校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要注意的是改革体育课堂常规并不是要废除以前的一切做法,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来改革。
2. 如何改革体育教学常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而要上好体育课,就要重视建立健全课堂常规这项工作。体育教学中虽然没有“课堂常规”这项任务,但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其课堂常规管理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效果。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教师课堂常规的研究不够,但实践证明:常规建立得比较完善的学校,执行得认真严格的教师,课堂组织就显得有条不紊,为精讲多练奠定了基础,课堂气氛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教育效果较高。
2.1 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进度,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课堂教学内容的繁、难、多,都是我们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也是由于我们课堂教学内容封闭型的特点造成的。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一些地方的学校忽视体育教学,存在着体育教学无计划、无进度、无教案的“三无”现象,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各学校应注重完善这一基本教学常规,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检查,促进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2 遵循体育教学特点和规律,重点改革课堂教学常规,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2.2.1 做好课前的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一要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二要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三要在课前及时发现和排除场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确保课堂教学的安全,减少或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2.2.2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适动能力的变化规律,按照课的结构特点,合理安排教材教法,合理安排运动量。
2.2.3 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做到因事因病履行请假手续,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集体意识。
2.3 精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形式。
教师根据目标来选择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开展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体育教师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终身受益。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个人自觉练习、同学相互帮助、友伴相互纠错、师生共同磋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及通过体育游戏、教学竞赛、相互观察、欣赏教学竞赛录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与相互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新。此外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降低难度、语言激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强调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进步幅度,对能力强的学生,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能力较差和体质较弱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改善与提高,使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2.4 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常规的改革是以师生观念的转变为基础的,师生之间的平等是课堂民主的基础。课堂民主不是一个口号,而要落实在教师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学生自由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给学生进行自由研究学习的权利,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把课堂变成一个师生合作、富有生活情趣、充满快乐的地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和向学生提供咨询的服务者,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锻炼,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变“要我学,要我练”为“我要学,我要练”。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环境的温馨,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让“汗水+笑声”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真正达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合二为一。
3. 结语
3.1 体育课堂常规是教师开展和处理课堂日常教学活动的一般行为方式,其基本特点:一是课堂教学常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般教学活动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二是在不同教学观念、教学条件和教学要求下,有着不同的课堂教学常规,课堂常规是一个动态系统。
3.2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应建立完善的学校常规,改革体育课堂常规。
3.3 在实践教育工作中对体育教学课堂常规进行改革实践,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从组织方法、教学技巧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参考文献
[1]于文谦, 苗治文.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3.体育课堂需要有效的课堂常规 篇三
有很多教师说:“这个或那个班的纪律真差,进去上课真头疼。语数老师上课学生纪律挺好,为什么我们(指除语数以外的老师)进去就不行呢?”他们大多是这样认为的:我们是副科老师,每星期进去上课的时间少,接触少。学生们都不重视副科,认为只要学好语文和数学就可以了。再说家长们也不重视,只看重语文和数学成绩。对于其他学科,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了。记得刚工作时,从我进入学校踏上讲台开始,不管是身边的同事还是以前的好友都在强调“体育”只是副科,没有必要对学生严厉,带着学生玩就行了。正是很多人的这些看法,产生了这样的“惯性”,学生也受到了传染,从而更加重了“副科”教师建立课堂常规的难度。但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不能有这样的想法。不管困难再大,在开学伊始,我依然建立课堂常规,期间也有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抱怨,但我想也许时间会证明一切。不管前方如何,相信只要有勇气和信念加上灵巧的方法,目标总会达到。
课堂常规建设容易,坚持下来往往很难。经过一个月的实践,我发现,一旦建立了常规,学生也会很自觉地去做。偶尔出现一些小问题也在所难免。这要求我们教师应加大常规实施的力度,特别在开始一个阶段我们教师要做到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要强化、凸显常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把常规保持下去,才能实现课堂常规为课堂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学生课堂常规
对教师要有礼貌。上课铃响,体育委员整队,静候上课。要求快、静、齐。因故迟到要喊报告。下课时按教师要求整队,听教师下达口令后才下课;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要有班主任或医生证明。提前向教师请假并按教师的要求参加适当的活动、见习或全休;上体育课要穿轻便的服装和鞋子,尽量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携带小刀、钥匙、胸针、钩针等硬物。注意安全。严格按教师教授的方法练习,未经允许不随意动器材,不做与体育课无关的动作,同学间要互相鼓励,彼此保护、帮助,听从体育委员和组长的指挥。重点强调对安全的注意,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爱护公共财物:课前体育委员和小组长按教师的要求布置好场地器材,练习时要爱护使用器材;课后体育委员和小组长要认真清点归还器材;全体学生做好教师布置的回家作业。
既然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教师也要身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也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的常规要求有哪些呢?
二、教师课堂常规
根据提出的体育学科教学建议,共有30条,分为四个部分,与学生课堂常规密切配合的是第二部分教学实施第7~19条款中的部分条款,现对照整理如下:
第7条:上课铃响之前在集队地点迎候学生。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第8条:根据课时计划课前完成器材和场地的准备、布置,保证场地和器材的充分利用,防止相互干扰……第9条: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在预定地点整队集合,检查人数,报告教师……整队要求快、静、齐,并且精神饱满。第10条、第11条、第17条讲评学练情况,提示下次课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外锻炼作业,关注相对困难的学生,专门安排适宜的活动内容……
我们经常说: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的确,特别是体育学科,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上课大多在室外,教学的场所空间较大,教师的音量也要比在室内上课的教师要大。体育教师在操场上管理的是一批活动的学生,每天都像在上公开课,其他教师在休息之余随时可以看到室外上课的体育教学情况。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建立好学生常规,让学生在室外上课有规矩可循。建立有效的常规制度是十分有效的,结合上述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和教师时时要注意:落实上课点名制度,查清缺席学生的原因,并登记在册;落实安全保护措施,安全教育要始终贯穿在活动、练习的组织和保护帮助过程中;爱护器材,上课前落实学生场地布置和器材摆放和分发,下课收回并清点器材,不至于丢而不管。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师制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4.体育课课堂常规 篇四
一、学生“十不准”: 不准旷课,迟到,早退
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 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 不准擅自离开课堂 不准横穿跑道,投掷区 不准擅自动用体育器材 不准做危险动作 不准做与练习无关的事
二、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准备,备课制定教案,了解学生情况,场地器材准备,教师服装准备。体育组每学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以便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2、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了解课的内容、要求和场地。学生应于上课前3分钟到达操场,等候上课。学生因病(包括女生例假)、伤不能室外上课的,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
3、教师应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病伤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教师应于上课前3分钟到达操场,等候上课。雨天室内课,教师应进行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开展室内操和室内游戏,提高学生体育水平。
三、课堂常规:
1、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2、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3、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4、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全学期缺课1/3以上时间者不予评定合格以上成绩。迟到、早退超过15分钟,作旷课论处。
4、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教师应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加强安全保护。
5、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否则作旷课论处。
6、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再次点名,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7、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
8、体育课上,如果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教师应及时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并立即报告学校有关领导。
四、课后常规:
1、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2、课后教师应写好课后小结,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3、教师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五、质量考核:
5.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要求 篇五
一、课堂常规:
1、考勤: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不许迟到、早退、旷课。有病有事需向班主任老师请假将假条交一份给体育老师。如不能坚持上课或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锻炼的需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如突然觉得身体不适或受伤者需报告老师,听从老师的安排。
2、着装:必须穿运动鞋和运动校服上课。不许佩戴首饰或携带坚硬物品到体育课堂。不得将贵重物品及与体育课堂教学无关的东西带入课堂。
3、上课前询问学生身体状况,能否参加体育锻炼,并安排见习生。
二、安全教育:
1、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热身,防止以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加强自身安全保护意识和注意同学间相互安全保护,严禁做危险性动作。
3、运动场地有积水或下雨禁止到场地活动。
4、爱护公物,禁止攀爬挪动篮球架、足球门等设施。
5、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不得追逐打闹嬉笑,不得用脚踢篮球和排球。
体育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一、教学计划
第1条 开学初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教学进度、学习评价等。
二、备课
第2条 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同年级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统一。集体备课后个人写出教案。
第3条 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第4条 教案书写格式规范、教学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与要求、师生活动、时间安排、情感教育等详略得当地表述清楚。
第5条 教师要注意教态、仪容仪表。提前检查场地、准备教具等,并提前到上课地点。
三、课堂教学
第6条 按时上下课。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精炼;口令清晰、洪亮;示范位置恰当。
第7条 课开始部分,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教师进行课前安全教育,并安排见习生。教师根据课的内容提出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针对课的内容和需求,做好热身活动。
第8条 教学目标明确,解决重点难点方法恰当。讲解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锻炼,学会健身。
第9条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10条 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严格要求与教育疏导相结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
第11条 课堂结构要紧凑、连贯、严密。分组练习要体现分层教学,交换练习组织合理,运动量要适宜。
第12条 加强安全教育防范措施,注意环境卫生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第13条 利用教学内容,做好运动参与、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渗透教育,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14条 课结束部分,要做好放松整理活动,进行小结。安排学生及时清点归还器械。
四、课后总结
第15条 要及时写好课后小结,总结教学心得体会,积累教学检验,改进课堂教学。
五、体育活动
第16条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上好眼保健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创造性的开展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第17条 定期组织各类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六、学习评价
第18条 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工作。通过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第19条 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方法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互评等。
七、教学研究
第20条 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制定出科组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计划包括:集体备课、重点解决问题、活动内容和时间、参加人员、地点的安排等。坚持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有时可根据上课内容进行同步研讨),做好详细记录。期末由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总结。
6.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 篇六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堂教学的组织,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常规条文的规定,应明确具体。其内容包括师、生两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常规
1)教师课前的备课和编写教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要备课程目标;备教材重点、难点;备教学对象;备场地器材;备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备好周前课,并编写好周前课教案。
2)了解学生的课前情况:教师及时了解所上体育课班级的学生情况,主动与体育干部约定,由体育干部向教师及时通知。
3)场地、器械的准备和清洁卫生工作: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奠定基础,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4)教师服装的准备:体育教师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准穿西服、牛仔裤大衣、不准穿皮鞋、高跟鞋、塑料鞋等有碍于运动的服装。
2、学生课前的常规
1)学生课前的各种情况: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干部或学生自己主动地向教师说明,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妥善安排。2)学生服装的准备:学生除了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准穿西服、牛仔裤大衣、不准穿皮鞋、高跟鞋、塑料鞋等有碍于运动的服装。还要注意安全,衣袋里不装有碍活动和可能导致身体不安全的物品,如:剪刀、小刀、钥匙、笔、等硬质物品。
3、师生共同准备:教师和学生在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后,应课前两分钟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二)课中常规
1、教师课中的常规 1)教师待体育干部报告后,检查学生出勤向学生宣布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教学程序。并指出这节课的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逐步按计划进入教学状态。2)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在无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改;关心爱护所有学生,谆谆善诱,对学生进行适时鼓励,与学生共同创建和乐的教学气氛。
3)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执行规定的目标、要求等情况的规定,以求面向全体学生。
4)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让学生及时知道课中的表现。提出课后学习的要求,畅述下节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有始有终的结束一堂课。
2、学生课中的常规
1)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体育干部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班级情况。
2)学生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仔细观看教师动作示范和启发引导,并积极思考,分析理解动作要领,有疑难问题及时提出,有机的把大脑思维与动作练习结合起来。
3)学生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械,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共同学习努力完成课的各项目标。
4)课结束时,下课前三分钟集队点名,体育委员协助体育教师归还器械和整理场地工作
(三)课后常规
1、教师每次课后都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写好课后小结。
2、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3、教师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四)体育教师的教学小结与反思
1、围绕“健康第一”的目标:学校体育的根本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健康,体育课不再是训练第一,竞技第一,而是健康第一,快乐第一。反思是否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一些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关怀每一个学生,体育的主旋律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表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落实面向全体学生。
3、讲解与示范: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幽默,教师动作示范准确、协调、优美。
4、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否选择适宜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是否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5、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任何教学范式都需要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得以实施。在体育课堂里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不仅仅靠几句表扬就能形成。不要小看学生的能力,要多创设情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注重形成一种教学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共同参与评价:生生之间的交流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积极情感状态和最小的消极情感状态”。
6、是否构建合作意识,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是否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是否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锻炼;养成体育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行为和习惯。
(五)学生的学习评价:
是否学会并掌握一些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是否在学习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勇于向老师和他人质疑,请教;与他人的合作如何;是否大胆质疑,标新立异;是否能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
体育课堂常规制定后,应获得学校领导的批准,作为师、生体育课堂教学共同准则。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不应经常变动,必须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学期开学初,应对全校各班学生进行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特别对新入学的班级,尤为重要。
体育(健康)教学常规
体育教学常规是我国基础教育50年来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教学财富,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验证的,是基础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教学原则。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新生力量不断充实教师队伍,一些新的教学问题随着教学的开展发生,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在传承与创新中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体育教学,指导教师按新的教学常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时,使体育教学常规,成为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
体育教学常规是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学科特点、教学规律、教学原则而提出应遵循的教学规定与具体要求,他是教学科学化和学科化的综合表现。体育教学常规又是一个有多个环节组成的复杂过程,严格课堂教学常规是一个承担着解决教育等多种任务的有效措施,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教师应遵守的最基本教学常规。
一、备课
1.全面熟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五个学习领域相对应的水平目标和相配套的教材内容。
2.综合学校实际条件和学生的思想状况、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制定本学年、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内容包括:
1)将社会主义教育观等思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2)确定学年和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授课时数,形成学校体育教学特色。3)把握学期该教材出现的时机,不同性质的教材出现的时间应有所区别。
4)教材搭配应考虑到人体运动的全面性,新授教材和复习教材的交错搭配。
5)考核内容和考核课出现的时机,应随堂测试与专题考试相结合,一学期考试内容应控制在2至3项。1.单元教材分析,包括:
1)单元教材在教学中应突出的单元教学目标。
2)在单元课次中都应针对学生能力实际,进行教学目标。3)制定好教材重点与难点以及教材内容知识点的切入。4)主要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及策略。5)根据教材特点采取大中小单元的教学。2.备课环节
1)熟悉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和现状,防止教学的盲目性。
2)熟悉教材的技术动作结构,对教材的技术动作反应反复练习。3)熟悉教学手段动用的方法时机。4)熟悉教具设施的使用方法。
5)预设场地布局和器材的教学分配。3.编写教案
1)教案是教学工作的原始记录,是实施教学的依据,教案既要较为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内容,教案结构可采用三
(四)段式。教学分段要有逻辑性,切记杂乱无章。
2)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又不失教师的主导作用。
3)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要层次清楚,环环相扣。
4)教学时间分配和运动量的安排,应做到负荷适度密度适中。(平均脉搏120~140/分;练习密度30%~40%;运动强度指数1.5~1.8,运动曲线合理)。
5)体育器材的准备及场地规划应做到:一俱多用,合理布场。6)要认真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准备预防和保护的方法,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7)结合教材特点,应预测可能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
二、上课
1.应以高度的负责精神对待每节体育课,课前应重温和进一步熟悉教案,使每节课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要身着运动服(鞋)上课,整理、检查自备口哨等教学用具,提前做好上课准备。
3.课前必须亲自检查体育器材设备是否牢固安全,摆放是否合理。必要时让学生帮助布场。
4.课前检查学生是否带有损害身体的佩戴物,有条件学校的学生应身着运动装上课。
5.学生应在体育干部组织下,提前到达上课地点等候老师上课。6.正式上课
1)文体委员整队并清查人数、检查衣着,处理见习生。2)向学生布置上课内容和任务要求。3)结合主教才内容进行热身活动。7.课的实施
1)按预定的教学设计上好课,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教法和组织措施,但不能随意改变教学内容和要求。
2)教学组织可采取全班练习和分组练习,也可采取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练习的形式。
3)示范动作正确,位置和示范面合理,突出学科特点进行运动技术教学,发展学生运动能力。
4)要精讲多练,重点突出,规范教学用语,耐心解答学生对知识和动作的疑惑。
5)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6)教会学生掌握动作和保护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7)做好课程结束前学生身体和心理放松的调节放松活动。8)课程结束时应集合整队,进行讲评,布置课外锻炼内容。
9)课后教师要对本科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并记录在教案上以利改进今后教学。
三、考核
1、考核内容必须事先列入本学期教学计划之中,防止考核的随意性。
2、制定考核计划应包括考核内容、时间、方法、评分办法、场地设备器材。
3、向学生宣布考核内容、时间、方法、评分标准。
4、考核前应安排复习课和提高课。结合运动技能难点和重点进行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
5、考核时要充分做好身体热身活动,并进行方法指导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6、评价与评分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采用定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
7、认真统计,评分结果及时反馈,注意保存教学资料,做好教学分析。
7.初中体育课堂常规 篇七
一、抓体育课堂常规的必要性
首先,有些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要抓好体育课堂常规。在体育训练、体育游戏过程中,有些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非常容易“走神”,游离于体育活动之外。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专注力,是体育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在体育活动中,常出现“假互动”“假参与”的现象。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其次,有些学生争强好胜,意志力不强,因此要抓好体育课堂常规。学生一般争强好胜,喜新易变。他们在比赛性的体育游戏中,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成为最好的、最棒的学生,同时他们也“伤不起”,怕挫折、怕失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挑战性的环节,为课堂增添新鲜感和趣味性。比如50米短跑教学,在50米快速跑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跳绳游戏”,要求学生用前脚掌跳。在跳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用掌声控制节奏,看看哪位学生一分钟内跳的次数最多,且符合规则。这个活动,达到训练前脚掌跑的效果,起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二、体育课常规现状分析
首先,常规管理不到位。体育教学坚持“健康第一”“发展为本”的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却是“快乐就好”“高兴就行”。因此,在体育课堂中,自由活动者居多。教师将学生带到室外,往往任其自由活动,学生的体育常规、教学常规等都被淡化。于是,教师松散、学生松散、纪律涣散,运动技能等被忽视,体育教学技术含量逐渐降低。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体育的价值认知不足,也给体育教学管理与发展带来阻力和困扰。其次,体育管理常规未形成。一些学校特别是乡镇学校缺乏专职体育教师,对体育的认识不够,课堂教学“放得开”,但“收不拢”,对体育教学缺乏指导性和方向性,不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再次,教学目标欠明确。体育课随意性强,有时将学生带到操场跑跑步、做做操、玩玩游戏、踢踢毽子、跳跳绳等,忽视了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习惯的养成。而只有目标明确,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才会逐渐养成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三、抓常规管理,促养成教育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部分学生自觉性差,课前自觉准备好上体育课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等到老师让出来集合,才一窝蜂似的涌出教室,排队、点名、热身等就用去一半的时间,势必影响体育课堂质量。为此,要让体育委员养成一个习惯:课前主动找老师问问体育课的主要内容,需要准备哪些体育器材,帮助老师将体育器材有条理地放在操场指定位置,并和老师一起检查体育器材的安全度。这样,为课堂的体育活动节省了时间,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其次,规范学生队列训练。队列是一大难题,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站队更是存在问题。等他们安静下来,再进行队列练习,又是一阵混乱,体育学习、体育锻炼时间就被挤占。因此,要让学生们提前自觉站好队,完成集合任务,并且明确提出要求。比如,上课前15秒必须队列整齐,等待老师上课;下课集队,也不能超过15秒;教学的各个环节交替,学生必须在15秒之内安静下来。这样,久而久之,良好的队列习惯就能够养成。再次,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抓常规养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借助游戏,可以使学生专注于体育活动,提高运动兴趣。在进行50米快速跑的教学中,可融入一个“接球比赛”游戏:让学生分散开站成两个队列,相对而站,每两个学生一组互相传球和接球,看谁接得准,接住的次数多,谁就是冠军。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专注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学生快速跑,既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又锻炼下肢力量,还体现趣味性和竞技性。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教师有意做个错误动作———“摆臂与蹬地不协调”,然后提出问题:这个动作正确吗?该怎样做这个动作更好呢?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再加上自主体验,得出结论:“应放松,不能用全力跳,摆臂与蹬地必须协调。”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同时也感受到成功的自信。
四、结束语
体育常规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烦琐的工作,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还应该关注学生常规的养成教育,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严抓体育教学常规,体育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钟小蝶.小学体育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
8.怎样更好的贯彻体育课课堂常规 篇八
要保证。因此,认真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是很有必要的,课前需要详细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课上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合理安排、注意安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后认真总结,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更好 贯彻 体育课 常规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37-01
体育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并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达到全面增强身体素质的目标。
体育课的教学绝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学生在课堂上不是静止而是在运动中。因此,受外界环境、自然气候、场地器材条件等影响较大。对学生的服装、组织纪律、学习的积极性、安全意识等要求较高。体育课也是一个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保证。正是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所以为了更好的达到学校体育目的,完成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认真上好体育课,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课的组织有条不紊,学生安全得到保证,认真贯彻体育课课堂常规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更好的贯彻体育课课堂常规,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课前常规
1.1 制定教学计划
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每个学期开始时,教师要根据本学期季节、授课年级、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时数、其它年级的教学计划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场地、器材制定出本学期符合实际的教学进度计划。
1.2 认真备课
由于体育教学是在室外进行,教学过程比较复杂。所以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是关系到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备课时根据教学进度计划、授课对象,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在总结以往讲授相同内容经验的基础上掌握重点、难点、疑点。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注意事项明确具体,安全措施切实可行。教案一定要明确本节课学习什么,改进什么,提高什么,巩固什么,做到有创新,有新意不重复过去的教案。
1.3 场地器材
体育课最大的特点是需要场地、器材,要想成功上好课对场地器材一定要高度重视,要提前到达授课地点,检查场地情况,需要画场地要提前画好,落实器材数量及安全性,安排学生提前把器材拿到指定地点。
1.4 登记请假
一个好的教师对课堂考勤一定是严格要求的。为了保证出勤人数避免出现无故请假、旷课、迟到、早退现象,一定要建立严格的请假制度。考勤表随课堂携带,学生因伤病或特殊情况不能上课必须有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或者相关证明。女生例假不能剧烈运动可向教师说明原因,由教师安排见习或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和相关辅助工作。所有请假、见习的学生都要进行登记。
1.5 教师仪表
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师上课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服装、仪表、形象。应穿干净合体的运动服,不带手机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健康文明,精神饱满和良好的风貌。
2 课中常规
2.1 准时上课
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要在指定地点集合队伍,做到快速整齐不喧哗,检查出勤人数,向教师报告应到、实到人数,递交请假条。教师复查出勤情况,进行登记,宣布课的内容、重点、难点、疑点、要求、注意事项。如果是考试课,要介绍考试内容、标准、方法。避免学生跑老师站,学生做老师看。
2.2 检查服装
学生着装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影响到课的效果。现在学生着装多样化,许多学生穿休闲服、休闲鞋、旅游鞋上课,佩戴首饰的也较多,手机也随身携带。
2.3 爱护器材
体育课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不同的器材,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器材,还要教育学生爱护器材,该抬的器材必须抬起不得拖拉。上课前需要检查器材及数量,如果是单、双杠课还需要检查安装是否牢固。
2.4 安全措施
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教学安全,由于是在室外上课,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学生注意力往往不容易集中,学习过程又是在运动中,并且使用不同的器材。教师首先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学习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在管理方面提出禁止学生进行某些活动是必要的。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做好充分的专项准备活动并提出安全要求,对不适合剧烈运动的学生一定要分别对待。
2.5 场地安排
室外上课受场地限制,难免与其他班级相遇,教师除了课前与同时上课的教师协调好外,课上还需要注意场地上其他班级变化情况,尽量与其他班级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特别在场地轮换、器材交换过程中一定要组织好队伍,避免发生撞车。
2.6 教师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文明授课,讲解通俗易懂,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许多教学内容都需要教师做示范动作,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进行练习,熟练掌握示范动作的基本要领,课上做示范力求标准、熟练、舒展大方。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适时进行表扬,对不愿意活动的学生要给予提醒。
2.7 批评教育
课堂上难免出现个别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教师必须辅之于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教育时要区别性质、性别、对象等不同情况从爱护的角度出发,善意的进行帮助,讲明违反课堂常规的危害性及带来的不利影响。让学生心服口服,诚恳接受。
2.8 课堂总结
每节课予留2~3 min整理队伍,检查人数,进行本次课总结和评议,针对出现的问题、难点和经过多次练习才能掌握的动作应重点重复讲解,布置课外作业。对掌握动作快、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表扬树立榜样。如果下节课是考试课还要介绍考试内容、标准、评分办法安排课后复习,告知下节课集合地点。
3 课后常规
3.1 交还器材
下课后教师要检查器材是否有损坏、丢失,同器材保管员做好交接,如果有损坏或丢失应说明原因,并告知节课所需器材。
3.2 课后总结
认真总结本次课的得与失,对写好下节课教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课后要对本次课教与学全过程进行回顾,从中找出不足。青年教师还应该写好“教学日记”。
4 结语
认真贯彻体育课课堂常规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重要保证,课堂常规执行情况的好坏是教师组织能力、管理水平、业务素质、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以及教师本人的思想境界、敬业精神、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和反映。为了让学生按照课堂常规的要求去学习,课堂上除了严格要求学生执行课堂常规外,课前精心备课,写好教案,课后认真总结也很有必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9.中学体育教学课堂常规初探论文 篇九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而要上好体育课,就要重视建立健全课堂常规这项工作。体育教学中虽然没有完成“课堂常规”这项任务,但实践证明:常规建立得比较完善的学校,且执行得认真严格的教师,课堂组织就显得有条不紊,为精讲多练奠定了基础,课堂气氛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教育效果明显提高。
我们根据省、市对常规的要求,以及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制订了适合于我们学校的课堂常规,可能不够完善或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目的是把我们的体育课上得更好。
一、上、下课的形式
1.上课集合的地点。
采取相对固定的办法。如有变化,则在上一堂体育课结束时集体通知或在课前由体育委员把教师的意图转告学生。
2.集合要求。
(1)上课铃一响.应迅速跑到指定地点,按体育委员的口令手势整好队。
(2)队列、队形及方向。以横队为基本队形,背对阳光和风沙而列,若阳光与风沙来的方向不一致时则以有利于学生一方灵活变化。例如:夏天原则上不要面对太阳;冬天则应首先考虑避开风沙等。根据现在学生人数(每班45人左右)排成四列横队;男右、女左;高个排右、矮个排左。个别班级男、女比例相差悬殊的则采取其它形式的队列.以有利于课堂教学而定。
3.体育委员。
(1)课前与体育教师取得联系,并把教师的意图转告其他学生。
(2)协助体育教师做好搬运器材、布置场地等课前准备工作。
(3)上课铃声一结束,自己成立正姿势并发出“面向我成×列横队集合的口令,同时屈左肘于胸前,举左拳于眼高(示意排头站立的一侧);右手侧平举(示意队伍排列的方向)。
(4)开始整队下达立正、看齐、报数等口令。看齐时要求前后相距一臂,左右间隔一拳。(空出体育委员和缺席生的位置,根据队形排列表即可查出缺席人数及姓名);报数时要求响亮、短促并用普通话。整队完毕向教师清晰、简明地报告后、跑步返回队伍。
4.师生见面。
由体育委员返回队伍后即发出立正口令,师生互相行注目礼后开始上课。
一课堂的开头象建筑的基础一样,必须抓好,接下来高楼别墅任你雕塑,得心应手。反之则不然。我们曾经有过一位年轻教师,同堂课的其它班级已进入“准备部分”了,他的班级队伍还没有整好,这样的课能上好吗?始乱至怕,一发不可收拾。后来抓好课堂常规,纪律明显改观,他对上好课的自信心也就强了。
5.队伍调动。
(1)开始分组活动时由活动小组长带领跑步到活动地点。
(2)分组轮换队伍调动时,按规定信号及手势,由组长集中队伍,跑步至另一活动地点。
(3)为便于示范、讲解、练习等各种队形,则统一口令进行调动。
(4)下课时教师发出集合的信号、手势后,组长则迅速带领队伍,按规定路线跑步至集合地点。宣布解散时,学生应立正向教师行注目礼,后再散开。
调动队伍统一口令、手势后,课堂教学看上去井井有条,既节约时间,又增加了练习密度。
二、教学中的衣着规定
多年来,我们重视了体育课的衣着常规教育,一改以往懒散的坏习气。使学生逐步养成了爱清洁、爱整齐、讲文明的好习惯。
1.提倡穿运动衣裤。冬天不穿过长、过厚的衣服;夏天不穿背心、裙子及过短的裤子;不穿西装、不穿紧裹的无弹性的衣裤。衣服要整洁合身。不准敞开。
2.不带手套、帽子、围巾、口罩及其它装饰物。
3.要穿运动鞋或轻便鞋,不穿拖鞋、皮鞋及有跟的鞋子,鞋带要系好。
4.集队时不准将衣物拿在手里或放在肩上。
三、注意安全卫生
1.教学中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严肃认真刻苦练习。不准打闹嘻笑。
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按教学要求和动作要领练习,不做违背和超越自己能力的动作。
3.进行器械体操、投掷项目练习时,一定要有安全保护措施。4.不带小刀、针等尖硬物品上课。
5.体育课上不准吃东西。上课前后不要暴饮暴食。
6.学生应主动让教师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特别是患慢性病者。以防发生不良后果。
这些常规教育。抓与不抓大不一样。如我们有一位老师在三十多年的课堂教学中,从未发生过一起伤害事故。这与充分重视安全常规教育不无关系。但在个别教师的身上。沉痛的教训也时有发生。近三十年来,我校先后有六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生了七次较大的伤害事故。其中包括二次骨折、三次骨裂、二次标枪飞到头上(一次在前额,一次在太阳穴旁。都很危险)。通过吸取教训,我们现在已做到连续三年无事故。
四、体育器材的有关规定
1.学生应按教师的规定使用器材,对已布置好的场地、器材、不得随便移动或使用。
2.使用、归还器材的人员采用每班相对固定的办法。
3.培养、树立爱护公物的美德。学生不准坐在单、双杠及各种球上休息;不用脚踢篮、排球;不用拖、抛、滚的方法搬运体操、投掷等器械。对故意损坏者、不及时归还造成遗失者。除批评教育外还要酌情赔偿。
我们把这些规定延伸至课外体育活动中,严格执行,损坏、遗失器材现象逐年减少。为集体节约了不少开支。
五、请假与考勤
1.因病、因事未到校的学生,由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
2.已来校因故需请假的学生必须直接向体育教师提出,同意后方可不上课或接受安排见习等。
3.女同学的特殊情况。则委托班委中的一名女同学协助掌握,必要时课前向教师汇报。
六、考核与考评
学生考核的内容、评分标准及合格标准的评定。根据“省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考核标准,结合“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考评标准而定。
10.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 篇十
一、课前准备
(一)体育教师要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条件情况,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并按计划上课。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毎节课必须有课时教案,教案中应有明确的安全措施或安全提示。
(二)体育教师课前要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全检查工作,排除安全隐患。上课使用的场地、器材要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体育教师上课必须穿着整洁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三)学生有特殊疾病不能修习体育课,须向学校报告备案,不得隐瞒。学生身体不适不能上体育课,课前应向班主任或体育教师请假。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做好见习生的安排。
二、课堂教学
(一)整队集合1、教师应提前到达上课地点等候学生,体育委员须在教师指定的位置迅速集合整理队伍,检查出勤人数和着装,并向体育教师报告。
2、学生不得带刀、笔、钥匙、手表、手机、饰物、胸牌(卡)等不利于安全的坚硬物品上体育课。学生必须穿着运动服装和软底运动鞋上体育课。
3、师生互道“问好”。
4、体育教师要向全体学生宣布上课内容和学习目标及安全要
求。
(二)热身运动
1、做好热身运动,内容包括各种徒手操或器械操,慢跑等。
2、针对上课内容的专门性游戏活动。
3、根据学期教学计划,需适时安排队形队列练习。
(三)技术学习
1、体育教师要有技术动作的示范和动作要领的讲解,术语准确,语言精炼。
2、学生学习要有个人自主体验和小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要依据学生的技术水平差异,安排不同学习难度和要求的练习,力求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进。
4、每节课必须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练习密度不低于45%,使学生的体能素质得到提高。
5、组织竞赛游戏活动时,要讲明规则和要求及安全提示。
6、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练习手段和方法。学习的组织,要体现认知、掌握、巩固、提高、发展的过程。
7、提供学生示范展示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体验成功。
8、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运动保健、科学锻炼和安全防护等知识。
9、体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及情绪状况,对因身体不适难以完成练习的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妥善处理;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要及时与校医联系妥善处理,并向学校行政领导报告。
(四)教学结束
1、做好放松整理运动。
2、集合整理队伍,检查人数,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3、组织学生做好器材的清点回收工作。
4、师生互道“再见”。
三、课后反思
单元教学结束,应撰写教学反思,内容包括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的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情况、学生参与练习的情况等。
四、教师行为要求
1、讲解示范:体现在队列练习、技术学习、辅导纠正、展示、总结等环节中。
2、观察指导:包括练习纪律、技术动作掌握情况、练习安全、良好品质的表现情况等。指导分为个别指导、小组指导、全班指导。
3、表扬鼓励:包括技术动作学习、练习纪律、良好品质、对学困生的有效引导等。
4、展示点评:分为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内容包括优秀技术动作展示、创新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后教师要给予点评。
5、总结引导:体现在下课前,总结本课教学情况,表扬突出人物和事件,指出改进内容和努力方向。
6、不得打骂、讥讽、羞辱、体罚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11.初中体育课堂常规 篇十一
一、巧练集合站队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集合站队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的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模糊不清,他们的表现也往往是茫然而不知所措。如何使学生在集合时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解决这道难题的关键。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下组织手段以促进学生集合站队能力的提高。
方法一:为每位学生编号,如第一排的第一个学生为一排一号,第二排的第五个为二排五号,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对号入座。
方法二:举起写字的手,放在右边同学的肩上,记住自己右边同学是谁,如有用左手写字的同学需个别指导。在以往的教学中,让学生记住自己前后左右站的都是谁,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很小,很难记住四个方位的同学,往往容易记混,采用这种方法只让学生记住右边的同学就容易多了。
方法三:左手叉腰找位置。一年级新生集合站队往往会调整不好自己与同伴之间的间隔,站队时拥挤在一起,因此在站队时让所有同学都左手叉腰找位置,很好地解决了站队拥挤的问题。
方法四:变换站队方位,巩固集合站队的能力。在学生初步体会了站队的方法,明确了自己所站位置之后,改变原来站队的方位,进一步巩固站队的能力。但这一方法不要刻意去组织,要将这一手段穿插于其他活动之中,或者中间安排一些小游戏将队伍调离原先的位置,再组织集合站队。如穿插模仿各种形象地走、配乐自主舞蹈、老狼老狼几点钟、摸小兔尾巴等游戏,使组织教学自然顺畅,学生兴趣盎然。
二、规范常规习惯
一年级新生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还陌生,活动随意性很强,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活动,影响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很大挑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参与热情,在故事活动中使学生的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魔法师的故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使学生学会听教师的口哨声。以魔法师的哨声有“魔力”,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听到哨声要立刻变成“定海神针”——孙悟空的金箍棒,做到原地、立正、面向教师三点要求,这样魔哨在学生身上就施不了“魔法”了,对个别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则马上在其身上施“魔法”,让其假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形象,如果模仿逼真,得到大家的认可,“魔法”自动解除,否则将继续模仿。对于这个游戏,刚开始有的学生故意犯错以求得让教师施“魔法”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进行教育,并及时表扬“定海神针”做得到位的学生,以此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在学生自主学练的过程中多穿插这一游戏,强化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意识,逐步养成听从指挥的学习习惯,使教学收放自如。
三、激活体育课堂
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求新、求奇、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占主导地位,喜欢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模仿性、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技能。刚入学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长时间地做一个单调的动作,就容易疲劳。要使一个学生在一堂里兴趣盎然地学习、锻炼,教师就要从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一年级新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活化教学内容,变换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如在30米快速跑教学中尝试以彩带、降落伞、毛毛球为教学资源,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奇、趣、融”的教学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设计“让我的彩带飘起来”“小伞兵赛跑”“30米快速跑”“拾物接力”“追击跑垒”等游戏和活动,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尽情活动,使体育课堂充满了活力。
四、共创和谐氛围
一年级新生走进校门时已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头脑中依然保留着幼儿园里进行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对学校的一切感到陌生而新奇,教师的一言一行很在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前几周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可以打破教学进度,将教学内容重新安排,尽量安排教师自身比较擅长而又适合一年级学生练习的活动内容,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活动,以适应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多为学生进行示范,用精彩的表演带动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使学生在佩服教师的同时更加喜欢上体育课,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使体育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有长期计划、短期目标、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行为。
12.初中体育教学要打破常规与时俱进 篇十二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兴趣,体育训练,体育游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方面的锻炼已经逐步重视。在学校教学中,体育教育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们没有了健康,根本谈不到优秀的成绩,“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的普及渗透,越来越深入人心。学生对体育的重视,教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学生们身体健康,更热情地专注于学习,会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教师也有自豪感。在实际教学中,也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加强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是关键
没有兴趣就没有持久力,就容易生出厌烦,兴趣有强大的督促能力,让学生的体育学习达到教学的要求。如果兴趣盎然,那么即便是一些很苦的体育项目训练,大家也会感觉到其乐无穷,会兴致勃勃地加入训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好多学生喜欢偷懒,缺乏锻炼的兴趣。学习的本质,教师的责任,其实都是在引导学生提起兴趣这方面。教给学生知识,人人能够做到,激发起大家的兴趣,挖掘学生内部的潜力,鼓舞他们的斗志,需要高明的艺术。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他们就有无穷的动力,教师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更主要的是,学生上课也会倍感轻松,教与学相得益彰。
1. 关注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关注,他反过来会关注学习的内容,教学切莫以教师为中心,大家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教材转,可以说是照本宣科,学生感觉到十分乏味。教学要为学生考虑,了解他们的内心深处,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依赖。让学生喜欢老师后,他们也会喜欢体育,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一切为了学生着想,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即使这个学生成不了出色的体育健儿,他也会深深地喜欢上学习,也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够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培养出终身体育意识。学生们喜欢参与,有些男同学更喜欢争强好胜,要和同学们一争高低,看谁的力气更大,看谁的动作更潇洒利落,看谁跑得更远,跳得更高,等等,利用好他们的心理,让他们参加更多的体育活动,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因材施教,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人人学得好,学得满足,学有收获。学习体育,要根据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满足“心理需求”,就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减少一上体育课学生们就哈气哈欠连天的现象。把学习变成了游戏,会收到令人满意的奇效。
2.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到了一个环境幽雅的地方,我们不知不觉地也变得更加文明起来,这就是环境的影响。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产生快乐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锻炼和学习当中。我们一个教排球移动的例子,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的移动教学,我估计学习的认真劲就会差得很多,我让学生们进行游戏,把球绑在绳子上,让大家相互投掷,一个投一个躲,大家兴致勃勃,在快乐的游戏当中自然而然地练习了脚步移动,然后再交给他们学习移动步伐,自然就水到渠成,根本不费什么力气。
3. 对学生要多给予赞美,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学习能不能有收获,要看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的大小,在于有没有学好的信心。只要有信心存在,学生就会矢志不渝地进行刻苦锻炼,这个过程当中特别需要教师的赞美,赞美哪怕过头一点点,一定要示之以诚,让他感觉到教师发自肺腑的赞美。学习不会一帆风顺的,教师的赞美一定要伴随在学生的左右。有时候,学生做的动作不到位,要给予理解,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不要恶语相向,让学生失去自信心而自暴自弃。要用平常心来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如有的学生在练习排球时,垫球水平极差,他们就产生了消极情绪,有的甚至一蹶不振,不想再练了,有的学生比较懊恼,甚至怨天尤人,我就开导他们说: 遇到困难要分析原因,我们要挖掘自己的长处,以你们几个的条件看,这根本谈不上是什么问题,你们一定能够练好的,注意动作节奏和方法,多多地进行练习,不要产生畏难情绪。《礼记·中庸》提到,人一能之,已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关键是我们锻炼得少,不能够做到熟能生巧,大家一起来,我们再练习几次,一定会成功的。在我的鼓励下,很多学生一次次地重新拾起的信心,满怀希望地投入锻炼,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构筑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
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强弱或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写过一本书《意志论》,意识是说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着人的行动,如果意志薄弱,就没有大的成功; 意志坚强,能够排山倒海,人定胜天。一个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行动,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意识形态。体育课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认识,对体育的重视越高,越容易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这种意识需要长期的培养,不断地向学生进行宣传,让他们重视体育学习,还要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学习体育,你追我赶,群情踊跃,会有非常好的学习效果。让大家主动地参与,构筑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是做好体育教学的基础。
三、重视体育游戏
毫无疑问,大家都喜欢游戏。其实,体育何尝又不是游戏? 体育学习游戏化,是一种高超的教学手段。犹如桴鼓相应,大家其乐融融欢天喜地,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体育知识的精髓。体育游戏将锻炼身体作为基本方法,让大家在快乐当中共同参与,消除掉学习文化知识的疲劳,增强自己的体质,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陶冶学生的性情。游戏和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游戏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活动,而体育锻炼是一种在总结经验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有一定的创造性,而且还具备主动性和意识性的活动,体育游戏更有严格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从而培养了同学们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一般来说,普及性、大众性和娱乐性是体育游戏的基本特征。这些特性都能够让所有的人喜欢体育游戏,从而能够参与进来,得到很好的锻炼。在游戏当中,大家由于更加地投入,所以要付出大量的体力,注意学生的安全,大量运动之后要注意休息,活动结束之后要进行简单地总结,这样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和美好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较大运动量的课程安排中,教师可针对性地安排一些较为放松的小游戏,让它们相辅相成,要让游戏不成为学生的沉重负荷。从而能够更好地喜欢体育,教师善于总结,深入探索,带领着同学们勇于创新,锐意突破,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点,相信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会越来越合理,越来越有成效。
13.初中体育课堂常规 篇十三
课堂常规要长期抓,像这样的班级更应该狠抓。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才能保证上课的质量。开学时期抓,上课时那里出现问题,就应立即解决,并在下一课训练,通过多次反复地训练,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课堂观念。要长期做心理辅导,用下课时间辅导,不能停滞,更不能放弃。
14.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篇十四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关注身体健康的发展,因此在青少年阶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受益一生的事情。所以针对此种情况,初高中的体育课堂所承载的内容越来越多,对体育课堂的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通过我当体育老师的经验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在本文中我将要谈谈我对于如何上好初中体育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因为现今社会的大背景对初中体育课程提出了新要求,我们首先来看看现金我们的初中体育课堂存在哪些不足。在我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调查和平时与同事的交流中我发现: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教的认真,学生学得也认真,但是课堂的效率很低。它表现在以下的一些方面:教师没有整体概念、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没有很好的结合、教学内容的不明确、未能完成预设目标、教学层次的低下等等。这些情况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不高,渐渐失去了学习体育课的兴趣,不能自主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影响了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和健康人格的培养。体育课堂本来是学生活力的焕发与个性的张扬,但是在课堂上完全感觉不到学生完成体育项目而获得成功的欢乐。教师和学生实际付出的精力与大的的目标不协调、不对等。因此,如何使我们初中体育教师在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下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掌握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我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就如何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初中体育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是以各种身体练习为主的实践活动,它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塑造学生健康体魄,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体育课程在初中学科的教育中占有自己独特的地位。所以说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教育课题。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如何理解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不仅是一种现代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的实践活动,它通过教师遵循教育的教学规律以完成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初中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是指体育教师为完成教学大纲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清晰认识,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执行过程。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实现,教师应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依据体育新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体育在健康知识、体育技能、活动的理解、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三、如何更好地使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一)首先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制定计划,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前准备是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基础,在上课前教师应做好备课工作,通过分析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达到心中有谱。教学目标可以指导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的更好执行。根据自己的多年经验,我觉得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要求,制定一个具体的范围,而不是一个定量的数字,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弹性化”,也就是教学中常说的“跳起来摘桃子”。而教师在陈述每节课的目标时应准确具体,具有可执行性可测量性。比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目标:这节课学生要练习的是跳短绳,在下课的时候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在30秒钟内能跳30到50次就合格了50次以上为优秀。设置不同的标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我们知道,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为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实施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重点放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的形式,才能调动学习的学习兴趣。在此我根据自身实践,建议教师有选择性的采用游戏法教学、比赛法教学、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例如在教学耐力跑时,为克服学生枯燥乏味的心理,可要求跑时的队形多变,采取定向越野,接力跑,比赛跑等方式。这样使学生体验长跑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个体指导,使每个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都能达到技术和学习的要求,充分激发学生个体的潜能发现其特长提高其能力。
(三)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山区的学校,开展游泳课的条件就不具备,那么这一体育项目就没有实施的可能了,在贫困的地区体育器材较少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更好的准备学习的内容,理论课就可以多一些。所以为达成国家要求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用性,通过游戏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程导入部分,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游戏活动,为学习的内容做好铺垫。其次,教师教授的过程中结合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前可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比如可以让男生打篮球,女生踢毽子。
(四)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首先教师应积极建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初中,学生很容易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他的课程。其次,教师要努力保持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灵活运用场地、自己布置器材。另外,教师应转变角色,改进课堂交流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强化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体育课堂的评价内容应对学生的体能、理论知识、体育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课堂上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四、小结
总之,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教师应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让初中的体育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马辉:《浅论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认识》,《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2)。[2]吕贤清.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15.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浅见 篇十五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状况
喜欢体育的学生为95.4%, 可是喜欢上体育课的比例就明显降低了, 只有78.5%。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课上, 学生只需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 缺乏主动的探究、积极的思考和合作与创新。加上技术性的练习比较枯燥等原因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却不怎么喜欢上体育课的局面。调查显示有93.6%的学生喜欢上集体活动的练习课。所以当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集体练习时, 学生才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不变的基础上, 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 初中生对体育课的认知
中学生身体发育已基本健全, 对于健康也已有一定的看法和标准, 对生理方面的知识也了解得较多。调查中, 有82%的学生知道通过体育课可以拓宽知识面;有6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能够提高娱乐性;知道体育课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学生占79%。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这些目标, 使学生从内心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集体、自然与生命, 并且精神愉悦、心情舒畅。通过对体育课知识的了解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 初中生对体育课的认同
最受初中生喜欢的课是游戏、比赛类的课, 占调查人数的64.4%。初中是小学至高中的过渡, 初中生思想单纯, 活泼好动, 好胜心强, 在同学间进行游戏或比赛时, 活泼踊跃, 情绪高涨。另外在体育学习中, 学生常常会害怕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而遭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笑, 害怕活动中出现失误而丢人现眼, 害怕挫折, 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等等, 因而对于比较枯燥、难学的动作技术类课程, 喜爱人数所占百分比就有所下降了, 为40%;体育保健、竞赛知识类为24.5%;锻炼方法类为18.4%;其他类为11%。
二、根据调查结果, 初中体育课应强调以下几点
(一) 快乐的游戏, 调节课堂氛围
体育活动一般以身体活动为其基本形式, 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游戏一般具备了健身性、竞赛性、集体性、智慧性等特点, 这些正好是适合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的, 因而体育课上快乐的游戏能够很好地调节课堂氛围。
(二) 新颖的教具,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这段时间内, 教师的思想活跃了, 各种各样新颖的教具走进了课堂:学生在“玩纸”中练习了投掷;在“马夹袋”练习中学会了快速奔跑的技能和方法;在“踩高跷”、“滚钢圈”等练习中提高了身体的各方面平衡……
(三) 简单的趣味比赛, 完成复杂的技术教学
初中生对于复杂的技术还有一定的畏惧心理, 把这些复杂的技术简化到趣味游戏或比赛当中去, 这样的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我们技巧滚翻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了解滚翻团身要求, 可以用小组团身滚翻接力比赛来达到目的等。
(四) 大胆的实践, 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充分地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创新。你会发现你的学生是那么的可爱, 他们的想法是那么的具有新意。比如在健美操等教学中, 让学生大胆地去创编, 学生的表现通常都会令你惊喜。
三、小结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 产生学习兴趣,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基础。“苦中有乐, 乐在其中”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无以言表的美!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让学生真正想学、乐学!
参考文献
[1]王宝.体育教学中课堂内容选择的六项注意.中国学校体育, 2004 (5) .
【初中体育课堂常规】推荐阅读:
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08-26
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10-26
如何安排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学科论文08-24
体育开学课堂常规07-06
体育室课堂常规09-13
2023年体育课堂常规十不准01-10
体育课应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教学反思07-14
初中体育课短跑教案06-25
体育课的初中作文07-21
初中体育课课后反思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