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专业自我评价(16篇)
1.播音与主持专业自我评价 篇一
本人普通话一级乙等,形象气质佳(可惜这个简历不能传照片)担任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广播站播音主任,多次主持学校大小活动,如文化乡村行 高雅艺术进校园 河北博物院大学生讲解员 从大一开始每年迎新晚会、毕业汇报均参与主持或朗诵。从长隆实习到世界之窗、到北京乐多港,每月数百场数十种演出主持,特长魔术演出,同众多领域的代表人物合作,主持种类广泛。经验丰富善于调节气氛和同观众互动。口齿伶俐,反应迅速,能主持策划各种活动,还能进行采访,摄像,剪辑任务。经过一段时间演艺主持,认为自己有着丰富相关演出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联系对接第三方演出团队经验丰富,演出中合理及时调整演出问题。在工作中学习灯光操作,音响工程,能够操作一台演出的灯光音响。演出中临场应变能力,注重演出中互动性,善于与游客互动。自己更倾向于策划方面,针对特殊时段特殊人群做专场演出,针对各种节日设计不同主题演出,包括迎宾形式服装策划巡游
2.播音与主持专业自我评价 篇二
一、新闻播音技能训练课程的发展现状
在几乎所有高校的播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新闻播音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训练课程。就笔者所在的河南大学为例, 新闻播音训练按学期为时间轴, 这门课程被安排在大三, 上半学期为广播新闻播音训练, 下半学期为电视新闻播音训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仍然以传统的新闻播音的教学为主, 注重的是新闻的播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讲授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新闻播报方式, 以有稿播音为主要讲授内容。笔者调查了数十所高校的播音专业的此课程, 均出现与我校实际教学相似的情况。笔者总结出, 新闻播音技能训练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基本出自于:1、教学目标单一:教学跟不上媒体的发展, 仍然把培养传统的新闻播音员作为教学目标;2、教学手段贫乏:教学方法陈旧, 仍然以传统的讲授法、示范法等方式进行, 教学硬件更新不及时, 跟不上媒体技术的发展, 使得学生到工作岗位后不能够上手操作;3.学生能力不立体: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培养出的新闻主播应是宽口径的传播人才, 然而目前培养出的学生综合能力较差, 到新闻播音一工作后, 往往需要二次培训。
二、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主播”的新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主播, 或称新闻播音员, 通常指在电视台、电台等电子媒体上报道新闻的人。很久以来, 我国的媒体从业者以及受众都认为所谓的新闻主播就是新闻播音员, 这在媒体不太发达的过去, 还可以将之划等号, 但在今天,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新闻“主播”的职责, 绝不仅仅等同于新闻播音员了。
1. 传播方式的改变, 致使播报方式的推进
全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限制, 将多种传播手段应用与信息传播, 改变了以往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 “你播我看”或是“你说我听”的单向传播模式, 变为了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 自主接收模式和收听 (收看) 内容的形式。这一传播模式的改变, 赋予了受众更大的选择权利,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灵活的方式使得传播空间无限开放。
正是由于新的传播方式快, 传播范围广, 使得新闻主播的备稿时间越来越短, 甚至很多时候会是零备稿时间, 因此, 要求新闻主播的短时间熟知稿件的能力要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 由于传播方式的改变, 媒体改变了过去高高在上的传播地位, 拉近了受众的收视 (收听) 心理, 由过去传统的宣读式、播报式的风格, 演变出“播”、“说”结合等新的新闻报道方式, 大大丰富了新闻播报的形态, 这也对新闻主播提出了新的要求。
2. 节目形式的更新, 促使综合能力的提升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战可谓硝烟弥漫。传统的新闻媒体间的争夺目标只停留于新闻的时效性, 也就是说抢到了“独家新闻”便是最大的赢家。然而在全媒体时代, 传播速度快, 信息来源广, 传播方式多样, “独家新闻”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只能是“望其项背”了, 并且, 受众可利用的媒介日趋多样化, 如果仅仅只注重时效性这个第一落点, 则无法满足全媒介环境下受众的知情权。因此, 新闻媒体越来越注重新闻的第二落点, 即对新闻的深度报道, 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度解析与评论, 以期发出媒体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新闻节目由以往单一的“联播体”, 逐渐过渡为集播报、现场报道、采访、连线、评论为一体的新闻节目类型。我们所谓的新闻“主播”, 也就是这种新的新闻节目中的核心人物, 必然要熟练掌握播、采、报、评等能力, 才能胜任全媒体环境下新闻节目的要求。
3. 媒体技术的演变, 带来演播手段的多样
1978年《新闻联播》的开播, 昭示着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在媒体欠发达的年代, 新闻节目的节目样态非常单一, 往往是播音员口播加新闻片的形式, 机位单一, 内容单一, 技术单一是那个时代新闻节目的缩影。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 新闻节目中可利用的新技术越来越多, 大大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比如, 多机位、双视窗的使用, 增加的新闻的信息含量;而平板电脑、触屏幕等新技术的联合使用使得新闻节目的观赏性大大提升。全媒体环境下, 新闻主播不仅仅需要提高有声语言的传播能力, 更是需要熟练掌握日趋更新的新技术。
三、新闻播音技能课的创新路径
纵观媒体的新发展不难看出, 按照传统的新闻播音课程培养方式出的学生已经无法适应媒体的要求, 就整体而言, 播音专业学生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新闻素养差。对于基本的新闻理论掌握不足, 造成对新闻稿件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新闻敏感, 缺少新闻知识, 不能对新闻事件形成自身的理解与见地。二是重播读, 轻口语表达。张颂老师曾说过, 播音专业的学生要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 无稿播音出口成章”, 然而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 长久以来, 学生们只注重提高有稿播音的能力, 对于采访、报道、评论等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却远远不够, 造成了学生只会播报, 不会表达的现状。三是与媒体新技术的结合能力差。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出现, 只懂得播新闻的学生往往不知所措, 从而无法适应节目的要求, 因此, 除了播、报、采等技能外, 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新闻播音技能课程的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坚持有稿播读技能的训练
无论媒体如何发展, 新闻播报的能力始终是衡量一个新闻主播业务能力的最根本的指标,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有稿播音的训练是新闻播音技能课程的基础, 无论何时都不能放松对这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然而, 为了适应新时代媒体的发展, 对于有稿播音的训练也应与时俱进。首先是要训练学生短时间熟知稿件的能力, 以期适应新闻节目直播化的需求。其次是要训练学生播报方式的多样化, 播新闻、说新闻、播说结合等等方式, 以期适应新闻节目形式多样化的要求。
2. 加强即兴口语表达的含量
这部分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上文提到, 新闻主播的业务能力中, 除了播报外, 还有采访、报道、短评等等, 而后三种能力, 正是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体现。即兴口语的表达由语言思维、听知能力、语用能力三部分组成, 缺一不可。从宏观角度来说, 语言的训练必然是以理论的提高为前提的, 要想将新闻语言表达得精彩, 必然要从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等方面积累相关的知识储备, 只有这样, 在面对新闻事件时, 新闻主播无论是从判断事件, 还是从组织语言方面才能信手拈来。因此笔者建议, 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知识体系的构建, 进行交叉学科的学习。从具体层面来讲, 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采用模拟节目制作的形式进行相关训练。
3. 提高演播空间技术的应用
演播空间技术是一个时髦的新生词汇, 是指新闻主播对演播室内灯光、摄像机、空间调度、相关拍摄辅助设备的使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与学生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要提供先进的硬件设施, 以供学生及早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 而对于学生来讲, 不能狭隘地认为, 在实际工作中, 有专人为新闻主播服务, 从而就不去了解演播室内的相关知识, 使得到工作岗位后, 需要重新学习。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 演播室步入电子化甚至虚拟化的今天, 对于多媒体、电脑、触摸屏幕等先进的技术设备, 更是应该了如指掌, 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录制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孙志隆。地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文教资料, 2012. (3) .
[2]姚喜双.未来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展望[J].语文建设, 1999. (6) .
3.播音与主持专业自我评价 篇三
【关键词】主持与播音 化妆与造型 课程教学
Summary:From the "white face"and"willow charcoal thrush" began, make-up has become a skill course in the College.This course is the basic course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to aim at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s .The significanc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creativity and skills.At the same time,this course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to show the spirit of the age.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must establish new teaching ideas, enhance the art and culture of education, curriculum.Teaching emphasis on practice,fashion and a live demonstration exampl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Hosted and broadcast;Makeup and styling;Teaching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市场日益活跃,电视台、播音台,各种文艺演出、专业比赛等各行业对主持与播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于是“主持与播音”专业应运而生,并成为许多高校的一门新兴的热门专业。“化妆与造型”课程是该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一门具有专业性、艺术性和岗位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课”。对于该课程教学正在摸索之中,笔者就此略做探讨。
1.课程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懂得“白粉涂面”“柳炭画眉”了,从此 “着粉施朱”的化妆便悄然开始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唐宋时期,经济繁荣,社会风气的开放,化妆到达了鼎盛时代,女性的妆扮发展到追求时髦,崇尚完美。到了明清时期,美容化妆已经得到普及,并出现了化妆造型行业。之后,随着人像摄影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比以往更加注重个人形象,追求完美个性的造型。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经济飞跃发展,促进了美容化妆的空前繁荣,人们迸发出对美的渴望和热情,美容化妆开始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社会出现了“主持人”这一新的社会角色,于是主持人的“化妆与造型”艺术也应运而生,并成为一门新兴的教学课程,走进了高校的课堂。近几年,化妆造型师这一职业已从单纯的影视、舞台延伸到社会各个行业,融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对化妆与造型人才的需求,许多普通高校中也开设了“化妆与造型”课程,以适应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的培养。
2 课程目的、意义
“化妆与造型”课程是“主持与播音”专业开设的一门必选课程,它对于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培养技能,服务专业
“化妆与造型”课程是针对“主持与播音”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它是以“主持与播音专业”为依托,以服务于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一门方法、技能课。课程内容具有一定针对性,比如主持人化妆造型、化妆流程、工具与用品运用、服饰整体造型、主题作品创作,以及相配套的项目实训等,这些内容作为播音主持专业方向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其目的是提高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扩大就业渠道,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就业前景。
2.2 培养审美观和创造力
古今中外,人们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从未停止过,化妆与造型就是具体的表现,通过化妆与造型,以精心设计的造型效果配合人物自身气质,能够打造出别具一格的魅力形象,使人物更具有吸引力,从而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化妆与造型教学任务之一是使学生认识美、懂得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及审美情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化妆与造型”课程是一门技术和方法课,课程以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训练作为教学目标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实践,实践中,学生在面对丰富的化妆用品与变化多样的人物形态特征时,自由地进行构想、表达、实践,实实在在地接触材料、工具、对象,感受色、质、样的千般姿态,以最直观的交流、体验把握设计任务,心手相应地完成完整的设计创意,这样逐渐形成学生个人的审美观,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挑战欲。[1]
2.3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高尚的道德、美好的情操是大学生们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在这方面“化妆与造型”课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开设化妆与造型课程,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修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对这一课程的学习,不仅掌握化妆与造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技法,同时进一步了解化妆课程的文化理念、人文思想、科学原理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人文精神。[2]
2.4 体现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稳定,生活富足,人们进一步追求形体和容貌的美丽,是精神文明发展的表现,也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化妆与造型”课程的设置,始终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与文化生活。
3.课程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3]明确表达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发展,社会对“化妆与造型”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化妆与造型”课程任课老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即把过去单纯的化妆造型课程提升为艺术形象设计教育,使之更富含文化性、艺术性和教育性。课程教学始终结合“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优化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与文化生活。如化妆设计表现技法,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化妆设计表现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技法,同时将化妆表现技术的单纯性的知识技能与人文知识相结合起来,并升华为文化传承。[4]
4 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
4.1 教学内容
化妆与造型课程是主持与播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程,通过课时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化妆用品及工具的性能特点,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妆面造型与发型、服饰相搭配,从而打造个人的独特形象,化妆与造型教学应结合生活妆、新闻妆、娱乐妆等主持人常用妆面进行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主持形象进行设计。课程内容主要是主持人化妆与造型基础理论知识,化妆的基本技巧,化妆技术的基本原则,化妆的种类和选择,不同类型主持人所需要的化妆造型设计。本课程的重点是各种类型主持人的妆面造型的技巧,其中新闻主持人与舞台晚会主持人的化妆与造型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内容。其中分析面部造型及装饰搭配是重中之重。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脸型特征及化妆与色彩等搭配的能力,根据人物性格、环境、年龄、服饰等进行搭配的能力,掌握化妆品基础知识、化妆工具的应用、化妆的基本技法、色彩搭配及化妆文化的分析等。
4.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前提下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难点开展教学活动。好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化妆与造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教学方法尚无一定之规,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做法:
4.2.1 精讲理论,重在实践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理论上的知识对实践的过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它可以避免实践过程中走弯路.为技能技艺的创新提供依据。因此,教师必须先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教学,然而,收教学时数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面面俱到,深入浅出,因此,老师讲授理论时必须抓住要领,突出重点,提炼精华,简明扼要。使学生既能了解本次课程的理论基础,又掌握其理论精髓。理论指导实践,然后通过实践教学来论证之前的理论是否符合,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如“面妆”单元教学,老师先精要地介绍面妆的步骤及要领:洁肤→修眉→润肤→隔离霜→粉底→定妆→眼影→眼线→涂睫毛膏→画眉→涂腮红→画唇线→涂唇膏→妆面检查。然后让学生做练习,把化妆的每一个步骤都练习掌握,然后把各步骤融会贯通,整合完成一个完整的妆面,经过反复练习,温故而知新,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除了课堂练习外,课外实训也是提高水平、锻炼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缩短课程教学与实际业务距离的有效措施。平常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不定期深入到化妆行业第一线实习,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演出、院系晚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合唱比赛等的师生们的化妆活动,学生动手,教师指导,这样收到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发挥其创作才智,增强独立工作的信心,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4.2.2 注重基础,关注时尚
化妆与造型是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既有传统性,也有时代性,因此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传统基础知识的强化, 又要关注时尚前沿内容的开发, 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时尚,把握时尚,培养敏锐的时尚嗅觉,让学生并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审美水平及审美情趣。例如教学时尚化妆技法时,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色彩的搭配、风格的表现等,启发学生领悟时尚化妆的时代感和流行趋势。如娱乐节目主持人,面妆可以适当加浓眼妆,采用活泼的眼影颜色表现青春和时尚;[5]娱乐节目主持人的服饰应摆脱职业装的束缚,使用浪漫型的服饰,通过浪漫型服饰款式的曲线感、零落感及清单色彩来营造亲切浪漫的氛围,呈现时尚的气息,增强动感效果。
4.2.3 现场示范,范例赏析
学生在做化妆与造型练习中,老师示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可以更加生动的体现化妆造型技巧的应用,例如在上“基底化妆”这一课时,讲课过程中邀请一位学生做模特,一边讲解,一边在模特脸上示范,以新闻主持人为例,按照面妆的要领和步骤做示范和练习:底妆:由于主持节目的拍摄时间较长及灯光等因素,所以为了让妆容更加的持久、遮盖力更强,在粉底上可多使用膏妆粉底。粉底的选色要与肤色相协调,不然妆容会失去自然感。眉毛:新闻主持的眉毛要描画得自然大方。可选眉粉轻扫出眉形,再用眉笔描画欠缺的眉毛。[6]使之显出真实感。眼妆:新闻主持人的眼妆主要起到矫正眼部缺陷及强调眼部立体结构的作用。眼线描画要起到调整眼型及强调眼部神韵的作用。腮红:新闻主持的妆容体现端庄、自然、大方,所以腮红用色常选用肉橘色、砖红色,突出面部立体结构感。[7]唇妆:新闻主持妆的唇部描画可先矫正不标准的唇型,再选用与自然唇型相接近的口红。切忌使用过多荧光的口红,以免失去妆容的自然、端庄感。[8]
除了老师示范以外,范例赏析也是重要的。成功的化妆与造型作品,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范例欣赏,激发学生的愉悦感和创作欲。
如图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海霞的面妆,她的眼睛就是把前半眼线画在了眼白处,而使眼睛看起来深邃,而眼线尾部略扬,使她看起来精气十足。[9]突出了新闻播音员的沉着、稳重和充满活力的特点。图二:中央电视台著名春晚节目主持人董卿造型:妆面简洁大方,穿着隆重端庄,色彩柔美大气,表现了春节晚会欢乐祥和的主题。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鉴赏与分析,汲取养分、博采众长,深刻思考、探寻属于个人的审美道路。
4.2.4 学生互化,老师点评
学生动手练习一般从平面化妆到立体化妆,平面化妆是指学生在纸张上模拟化妆,立体化妆则是在模特脸上化妆,由于受职业模特人数的限制,无法实现学生与模特一一对应化妆,因此,可让学生当模特,实行“人人当模特,个个做练习”的办法,这样,每个练习者均能根据“模特”的脸型特征,通过分析其五官比例,判断出其脸型与眉型、腮红形状等的搭配,如方形脸搭配上扬眉,圆形脸搭配高挑眉等,以及眉毛、眼影、嘴唇等颜色搭配。通过“人人当模特,个个做练习”,既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熟练掌握面妆的技能技巧,增加学生亲临其境的实战感,职业感。同时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增强竞争意识。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点评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肯定其作品的优点,然后从几方面加以评点,比如:粉底的颜色与肌肤的色调是否统一、五官的刻画是否做到扬长避短、整体的造型是否彰显个人独特的风格等等。总而言之,一个成功的妆面,其特点:是干净、漂亮。所谓干净是粉底均匀、清透、自然;眼睛周围干净、面部具有立体感;漂亮则是体现出模特本人的特点,整体上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以及对艺术的享受。
周而复始的练习与点评,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可以更加生动的体现化妆与造型技巧的应用,逐步帮助学生们积累化妆造型设计的实践经验,提高应用技能,激发创作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点评不能忽略对一个成功妆容和造型价值的点评——一个成功的妆容和造型,往往具有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它带给人的不只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而且影响到一档节目或一部影视的收视率,如电视剧《武则天》中刘晓庆扮演的武则天的形象角色,年龄从18岁横跨至82岁,体现各年龄段特点的逼真妆容及造型,再现了武则天从才人到皇帝的发展历程,塑造了一个经典女皇的形象,这一形象几乎吸引了全民眼球的关注,该剧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飙升,因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化妆与造型课是一门技能课、方法课和艺术课,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的摸索、探讨和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培养出高质量的“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2][4] 古婷,高职人物化妆设计课程教学问题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3-05-15 .
[3] 吕宪军,王延玲试析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割裂与融合,教育科学,2012,28(1):36 -40
[5] [9]吴楠,论如何打造电视节目播音员与主持人的形象,中国市场,2012,(9):97 -98
[6] 互联网数据库,风尚化妆课堂-新闻主播妆容_峰之缘_新浪博客,2009-06-23
[7] 互联网数据库,大家快乐开心,2010-03-25
[8] 互联网数据库,吉米造型_分节阅读_2 - 书包网,2009-05-16
4.播音主持美女的自我评价 篇四
忙碌的高中生活让我长大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以前的幼稚被时间蒸发了,被初阳蒸融了,现在的我变的坚强和勇敢。
毕业后,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播音主持。它让我变成了一个有气质有修养的女孩,做任何事情也都有了自己的原则。我有很多朋友,有同学也有老师,在他们身上我吸取了很多优点,也改掉了自己很多缺点。在我的艺术之路上会有很多挑战,不过我都会欣然接受,我喜欢挑战,喜欢艰苦的环静,它会让我变成一个有意志有耐心的人。我的文化课虽然不是很好,但我问心无愧,我付出了我所能付出的一切。我会勇敢的面对我的选择,无论前方是泥泞不堪还是康庄大道,永不言弃会是我永远的信念。我会把我全部的信心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
5.播音主持专业个人自我介绍 篇五
我叫xxx,来自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济宁。
非常高兴能站在这里向各位老师汇报学习播音主持的成果。我的性格阳光撒脱,爱文学和演讲,更渴望能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播音员主持人,平时我喜欢朗诵一些文学作品给同学们听,有时也用MP3记录下来自己欣赏。每当从电视机上看到播音员主持人出口成章,严谨有序、互动自然的演讲,我都十分羡慕,于是,我暗下决心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中我不断的向当地的老师请教有关播音主持的知识和技巧,并自己尝试着自己录音锻炼。
我是一个有目标的人,我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并且一直在努力追求着自己的成功和梦想!我要满怀激情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的人生格言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坚信,我会拥有成功。
6.播音与主持专业自我评价 篇六
在自我介绍环节中考生一定要向评委提供有关自己真是有效的信息,不能为了博得考官的印象而捏造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荣誉和成绩。如果考官问你有关你荣誉方面的问题就会露出马脚,这样就会适得其反。
在自我介绍的环节中许多考生都会说自己如何喜欢和热爱自己的专业,有的考生确实是发自内心,而有的却是言不由衷,这样反而会令考官质疑你的初衷,所以我们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一定要秉真实的原则,发自内心的将自己性格、爱好、经历展现出来。
平实不花哨
在一分钟的自我介绍中,考官希望你能谈到自己的一些独特的经历或见识,而很多的同学过于卖弄文采,把自己的介绍用很多华丽的辞藻堆积,这样往往造成了内容空洞,云里雾里的感觉。
谦虚不狂妄
7.试论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课教学 篇七
然而, 传统的文学课程在当今凸显时尚与现代的专业领域中却遭遇到一种尴尬的处境:教师付出的心血与教学的成效难成正比, 学生难以理解开设这类课程的必要性, 从而忽视之甚至最后放弃之。
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这一特殊专业文学课教学自身特点的不突出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本文笔者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 就教学目的、内容安排、授课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学进行探讨, 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之路。
一、调整教学目的
从学科定位来讲, 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本质属性是新闻, 重要属性是艺术, 它与中文专业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 因此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 首先必须明确其在专业教学中的定位:就主持与播音专业而言, 文学课属于文化基础课, 是对专业课程的必要补充和辅助, 其目的是在提高文学欣赏水平的基础上, 促进学生写作、言语表达、审美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因此, 不是像中文专业学生一样掌握文学史, 分析文学现象、流派形成原因以及在“文学史”的大背景下去考察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的价值和意义, 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的教学任务主要应当是作品教学, 即通过感性的方式让学生达到对于中国优秀文学、文化的认可、接受和内化, 在开拓眼界、丰富学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理化、审美化、人格化、创新化的专业素养。
二、压缩教学课时
遴选教学内容的变化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教学重心的转移, 它也带来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变动。
(1) 是教学课时量的缩减。
按照中文专业的教学计划,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课程各需开设至少三个学期, 共计达600多个学时, 而主持与播音专业进行作品教学, 每门课只开设一个学期, 课时量大幅缩减, 既突出了专业课的教学地位, 体现了专业特色, 又保证了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学目的的实现。
(2) 是教材的选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主持与播音专业应该选择切合本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的文学课教材。迄今为止, 专门针对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教材少之又少, 笔者所见的只有针对艺术类院校的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外文学教程》和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要解决这一难题, 一方面有待于广大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师自己不断探索编写, 另一方面则是对现有文学作品选教材中作品的遴选。在选择过程中, 必须根据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实际水平, 将一些学界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纳入其中。以笔者本学期教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为例, 依据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作品讲评》, 我们选择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影的告别》 (鲁迅) , 《凤凰涅盘》 (郭沫若) , 《幻灭》《子夜》 (茅盾) , 《骆驼祥子》《离婚》 (老舍) , 《雷雨》 (曹禺) , 《边城》 (沈从文) , 《金锁记》 (张爱玲) , 《诗八首》 (穆旦) , 《回答》《一切》 (北岛)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 《受戒》 (汪曾祺) , 《长恨歌》 (王安忆) , 《顽主》 (王朔) , 《呼喊与细雨》 (余华) 。除此之外, 我们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 在小说方面我们还加了茹志娟的《百合花》, 张洁的《爱, 是不能忘记的》, 散文选择上加了周作人的《吃茶》, 诗歌加了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以作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使其既具有文学课程的特点, 也兼顾到了专业的特殊性。
三、兼顾专业特点, 创新教学方法
前面我们提到, 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的教学主要是作品教学,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性阅读, 从审美的层面让学生感受文学魅力,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文学史课程资料长篇累牍、作品浩瀚无边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手段, 把握特殊专业文学作品教学的特点, 从大的层面来讲,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的开放性
文学作品是具有开放性的文本,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不能坐井观天、画地为牢, 而应挖掘其内在的丰富性、复杂性。作为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学生, 他们更需要培养开放的眼光、丰富的视角和多层次理解事物的能力。
因此, 在文学课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学机制。在课前, 引导学生自主地对新课进行感知, 教师根据新课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定量的概要题和基础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带着任务主动自学课文, 探索方法, 尝试生疑;在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多层面的思考与讨论, 既不盲目迷信教科书上的结论, 也不轻率否定别人的评论, 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在平时作业方面, 可以布置专题作业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 进行研究式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运用语言陈述故事、表达思想的能力, 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能力以及独立观察、思考社会人生的习惯和能力, 让学生不再把文学课看作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内容, 而是有利于其专业素质的锻炼和提高, 从而促进文学学习和专业成长的良性互动。
2.教学的情感性
相对于中文专业学生, 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更感性, 专业学习对形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因而在情感表达和化抽象为具象方面, 文学课程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要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情感的高度投入, 这种情感主要通过教师多样化的语言体现出来。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不是蜜, 却能粘住一切’。”以诗歌讲授为例, 为了彰显作品的情感, 教师讲郭沫若的《凤凰涅盘》时可用气势磅礴的语言;讲戴望舒的《雨巷》时应用犹如耳边絮语的语言;讲舒婷的《致橡树》时则用温婉但坚定的语言等。除了语言,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心理因素和情绪的调节, 将自己的情感深入作品中, 使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艺术魅力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例如, 在讲授沈从文的《边城》时,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诗歌散文《从边城走向世界》, 让大家置身于美丽的凤凰古城中, 感受作家的心境和作品的风格;在学习《诗经》和《楚辞》时, 让大家聆听《关雎》的诗歌朗诵, 领略古老的情韵和淡淡的忧愁, 体会“楚歌”如凄如诉的婉转悲情, 这样一来, 古老诗歌和现代青年的心灵距离感瞬间就会被缩短。在课堂上, 教师如果能够做到以自我情感应和作家、作品的情感, 以自我的“移情”导引学生的“移情”, 就能够引领学生进入作品, 融入作品, 在情感的体验中进入审美的境界,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教学的专业融渗性
所谓融渗教学是指在文学课教学中结合专业教学, 实现两科目的轮换与衔接。“融渗教学”和专业教学相结合, 可以激活并充实文学课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积极性, 让他们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分解我们所要讲授的文学作品。
例如, 在讲授诗歌或散文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深入理解作品精髓和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讲授戏剧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把握作品整体框架、故事发展演进和人物成长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创编和排演等。除了课堂教学, 结合专业特点, 我们还可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如积极引导学生组建文学爱好社团, 召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讨论会、座谈会, 结合播音课开展名篇诵读、举行朗诵会, 结合节目主持课开展名作分析, 等等。
以上三方面主要是从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学的特点层面进行论述的, 在实际的课程教授过程中, 我们还应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运用多种教学仪器, 像多媒体音、影像教学, 课件教学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文学课教学质量。
四、转变考察视角, 改革考试方式
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适应的, 还有更为合理而又有创造性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手段。传统文学课的考试方式, 教师白纸黑字的试卷加上学生死记硬背的填充, 得到的分数对于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学生来说意义不大。这也就是现在这些学生为什么对于文学课考试成绩及格与否毫不在意的主要原因所在。
如果将对学生文学课的成绩考察同他们的专业水平评估结合起来, 甚至将文学基础课同专业知识课的考试联系在一起, 使文学作品成为专业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学课教师从文学理解的角度打分, 专业课教师则从专业表现的角度评价, 这样就不仅能节约人力、物力, 还能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 缺乏针对性是目前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根源。因此改革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课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从整个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去思考问题, 就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来思考问题, 这才是广大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摘要:由于缺乏针对性, 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笔者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 就教学目的、内容安排、授课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学进行探讨, 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之路。
关键词: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何学军.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初探[J].新闻界, 2008 (6) .
[2]陶磊.论传媒职业教育中的古代文学课教学[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0) .
[3]刘磊.对新闻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 2007 (8) .
8.播音与主持专业自我评价 篇八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提高教学质量上来。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建以来,教育教学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由于其专业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播音主持实践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除了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等环节外,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其显得重要。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大一至大三小课实践教学,使集体课(简称大课)中讲授的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巩固,使学生通过实践练习,逐步掌握良好的发音用声技巧,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和完善播音主持技能。
目前,我国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实践课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这种授课方式,把教学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名专业教师,分组授课。在分组的实践教学中(简称“小课教学”),依据集体大课讲授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辅导,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价,指出问题,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指导继续训练,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三年的学生实践学习通常会由一个教师一带到底,往往会出现对专业学习存在问题的发现及纠正不够全面的情况。再如,学生练习加教师指导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过于机械、生硬,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践课教学经验及思考,提出了以下改革建议。
一、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小课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大课讲授内容的重要指导意义,在练习实践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逐步学会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技能上得到双向发展,使之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小课教学中,通过对大课所讲内容进行的及时回顾,结合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看法,通过积极、独立地思考,使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专业实践课教师要全面、系统、熟练地掌握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能将大课讲授的理论知识“掰开”、“揉碎”于小课的教学中,把一些专业知识技能贯穿于整个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学习阶段,而并不只是在某一阶段才强调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这也是由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如语音发声中关于气息控制与口腔控制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实践教学效果。
二、加强思想引导。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在小课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定期地同他们谈心,及时摸清其思想动态。要使他们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未来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应该是既能播音也会主持,既能做广播播音又能做电视播音,既能采访也能编辑,既能创意策划也能制作节目,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如此高规格的要求,不通过扎实刻苦的基本功练习是很难达到的。了解了这些新形势,能促进学生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树立起学习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明白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适应时代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帮助学生找出差距及正确的解决方法,制定出学习计划,自我督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在一对多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角色互换,让学生互为小老师,互相评判,互相纠正,既训练了他们的听辨能力和理解能力,又可提高其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积极营造一个“探究式”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其次,在小课教学中多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稿件进行练习,如与当前形势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娱乐活动,等等。也可选取中央重要会议、重要时事评论等内容进行新闻播读及新闻评论的练习,选取一些经典影视剧的台词片段作为情声气的练习材料,等等。此类紧扣时代脉搏、充满新鲜感的练习材料,学生往往很感兴趣,能够很好地调动其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再次,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实践教学场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锻炼主持技能、语言表达技能、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结合专业特点,可定期举办一些汇报演出。如:开展月汇报、学年汇报、小组观摩、新年朗诵会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在各种场合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发现不足,树立信心,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积极营造平等信任的实践教学氛围
小课组的每位成员,由于个人成长的语言环境、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发音器官的生理差异等因素影响,使得他们在发音用声习惯、语言的理解领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上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小课教师在教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快找出适当合理的教学与指导方法。既要保证水平较高的学生吃得饱,又能促使水平偏下的学生尽快赶上来。要注意在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上,依据相同的练习材料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标准和要求,使小课实践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教师在小课教学中要与学生保持朋友式的关系,对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在教学态度上保持平等平视的心态。只有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态下,师生间的学习交流才能顺畅进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师生互选的分组方式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小组授课的模式来进行的。每位小课组教师的指导方式方法,都带有一定的个人特点和主观性,因此而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长期跟随一位教师学习,会存在发现及纠正问题不够全面的情况,学习积极性也会因此有所下降,不利于整体水平提高。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在学生入校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接触,在两者达到一定程度的互相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类似于填报志愿的方式,选择调换小课教师,小课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选择。这种互选机制,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资源的效用,并对实践课教师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总之,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要及时更新观念,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在实践教学中继续坚持集体大课与专业小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发挥一对多教学优势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更新人才培养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专多能的播音主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2]付程,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姚喜双,未来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展望[J],语文建设,1999,(6)。
9.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计划 篇九
一、教学内容
1、吐字发声训练;(练声、喊嗓
2、普通话语音训练;(声母发音、韵母发音、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3、普通话音节训练;(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语流音变、轻声、儿化、变调、啊、不、一的音变)
4、准备朗读稿件作分析;(学习朗读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指出方言语调,从字词纠正)
5、联考与加试的内容和形式分析;
6、新闻稿件播送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0篇新闻稿件练习指导)
7、诗歌、寓言故事、散文、小说朗读的要领与方法;(诗歌15首、寓言故事7篇、散文14篇、小说3篇练习指导)
8、如何选择自备稿件;
9、如何使用“总分总”构思即兴评述;(通过一句话命题100套、新闻背景命题26套、漫画命题28套,展开即兴评述题分析演练)
10、模拟主持栏目;(著名栏目欣赏、如何设计栏目、根据指定材料改编主持小栏目、创编栏目稿件)
11、主持人上镜的状态表情;(镜头前的状态、与镜头交流的方法、娱乐主持人的肢体语言运用、面部表情、眼神、微笑、口型)
12、主持人的形体、服装服饰与化妆;
13、综合把关,冲刺训练;
14、模拟考试;
二、教学用书
付程:《播音与主持专业高考面试指南与示范录音》,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白龙:《播音与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曾致 杨莉:《广播影视强化训练高考冲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王晖 唐健雄:《河北省普通话训练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
三、联考分析
2011年我省播音与主持专业高考分值满分为200分,2011年基本不会变。其中形象、语言及音色70分、自备作品40分、指定作品40分、话题评述50分。预计2011年我省播音与主持专业录取控制线,本科三批150分,本科提前批160分以上、专科120分以上。预计播音主持考生文化课控制线,本科基本控制在350分以上,专科基本控制在240分以上。
播音与主持专业高考录取方法是:专业合格,按文化成绩上线择优录取。
10.艺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概说 篇十
1、自备作品朗诵
时间不超过两分钟,以朗诵文学作品为主。
2、指定作品朗读
时间不超过两分钟,开考前5~10分钟左右抽取作品,这项内容主要有散文或 诗歌朗读、新闻故事讲述或消息播读。
3、命题评述
时间在两分钟左右,开考前5~10分钟左右抽题。
4、材料分析
时间在三分钟以内,开考前5~10分钟左右抽题,材料主要是新闻话题。
5、话题讨论
时间为3~5分钟,开考前5~10分钟左右抽题。5~10人左右一组,对一个话 题进行讨论,先按照顺序逐个发言陈述观点,之后自由讨论。
6、模拟主持
时间在两分钟以内,开考前5~10分钟左右抽题。根据指定材料或话题,做适 当改编,设计成广播或电视节目。
7、看图说话
时间在三分钟以内,开考前5~10分钟左右抽题,根据所提供的照片或图画,从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评述。
8、规定情境
时间在三分钟以内,开考前5~10分钟左右抽题,此项内容主要从环境、人物、任务甚至是时间、地点等方面对考生进行一定的规定与限制,进行角色扮演。
9、自我介绍
时间在一分钟以内。
10、现场提问
现场提问的时间及内容大多因人而异,一般从考生前面的考试环节、考试内容、考试表现等方面寻找问题;也可根据考生的各种表现,了解其文化课的预测成绩、平时情况等;还有从教育、学习、环保、道德、亲情、友情等各类社会热门话题中提些问题。
11、才艺展示
11.播音与主持专业自我评价 篇十一
[摘 要]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性格鲜明,表现意识强烈,就业更多地倾向于具有喉舌意义的媒体行业,德育教育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及职业道德的养成方面显得更加必要与紧迫。基于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点及学生特点,就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的内涵及专业课程中实现方法进行详细论述,目的在于提高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促进教师更为有效地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 播音主持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90-02
随着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在高校各艺术类专业课程教育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与研究。[1] [2] 在众多的艺术类专业之中,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性格鲜明,表现意识强烈,就业更多地倾向于具有喉舌意义的媒体行业,因此德育教育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及职业道德的养成方面就显得更加必要与紧迫。基于上述原因,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一线教师对德育教育的内涵及实践方法进行了广泛讨论与研究[3] [4],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近年来,各省的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招生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独立学院开始大量招收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由于各省的独立院校的高考录取均处于本科最后一批,所录取的学生在专业素养、知识基础及学习动机方面,与重点本科及二类本科院校的学生有较大不同,这就对独立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上述出发点,首先讨论德育教育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三重含义;而后基于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生的特点,详细论述了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深入研究了德育教育在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中实现的手段,从而为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德育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三重含义
(一)德育的普遍意义。德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是以人的存在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和目的的一项社会活动,其本质是尊重人的存在,实现人的建设和人的发展,塑造完美的人格。德育宗旨的终极要求是“尊重人的存在,实现人的建设和人的发展,塑造完美的人格”。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德育工作的普遍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学会由“自然人”转换成成功的“社会人”,具有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拥有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学会自我要求、自我约束。
(二)德育的社会意义。相比德育的普遍意义,德育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人的社会价值认知方面。在现阶段多元化的社会,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则具体体现为: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摒弃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中国梦”有正确统一的认识。这些目标要求德育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社会道德、思想品德教育的层面上,而应该背负起国家民族的情结认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以及最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的重任。
(三)德育的职业意义。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就业的方向多以媒体或媒体相关单位工作为主,在未来他们还会成为新闻信息、社会舆论传播源头的把控者,传播中的导向者,而他们是否拥有高尚的新闻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媒体环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专业学习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新闻工作者要忠于党和人民,坚持正确导向反映民声,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这样的职业道德要求,更要学生将这种理念自觉地转化为行动,促使更多的学生在未来成为懂国情、知民情的媒体工作者。
二、专业现状对德育要求的紧迫性
随着播音与主持专业招生日渐火热,独立学院开始大量招收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由于在每年的高考录取中独立院校均处于本科最后一批,所以不论是文化课分数还是专业课分数都相对处于录取招生的中低分段。独立院校的录取属于本科批次,尽管学生的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证,但最终录取的学生在各方面与重点本科及二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此外,不断地扩招也使录取到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其知识基础及学习动机和需求也变得多样起来。
例如笔者在近几年的一线教学中发现越来越多学生开始出现了 “专业选择的无奈”情绪:许多高考生想学表演、编导或美术,但由于分数不够而无奈选择了播音专业;也有学生并不喜欢学习播音,只是因为文化课分数不高,又想上一个本科院校为将来的就业行个方便才“无奈”选择这一专业。这类学生的“无奈”情绪其实已经表现为对自我认知的缺乏和自我鼓励的缺失。如果教师不第一时间发现,只顾传授知识而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去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放任自流,那么不仅严重削弱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影响了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水平,而且势必影响播音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笔者有一名2009级的学生,她由于文化课分数不占优势,迫于无奈填报本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上专业课时,由于自身音质限制,使她无论是播读新闻还是主持节目,都出现了较大困难,这使她一度非常困惑、沮丧。笔者发现这个情况后,耐心与她交流,发现她思维敏捷、反应迅速,书面表达能力也很强,于是便有意识地引导她向“报社记者”方向努力,让她明白自身优势、树立信心,在思想上帮助她树立职业理想,了解职业价值。同时,在专业上向她介绍新闻相关课程,并时常与她沟通。当她有了职业规划,有了学习动力,一切都开始变得幸运起来。2012年她毕业后进入一家报社实习,两年后笔者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她采写的新闻稿,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这名学生身上发生的转变可以说明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就业方向对德育要求的必要性
纵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大部分毕业生会从事与媒体或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以笔者所带的2008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共40名,其中从事一线媒体工作10人,从事企事业单位宣传工作7人,在博物馆和革命旧址纪念馆担任讲解工作3人,从事专业教学工作4人。总体来说,40名学生中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共24人,占60%,而做媒体一线的达到了25%。
上述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即毕业生的就业多数与媒体相关,尤其是倾向于到一线从事记者、编导、主持、制片等工作。由于多数工作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所以无论是社会的正能量的宣传,还是社会的舆论监督,抑或是政策与民意的传达,都需要媒体从业者的参与。因此当他们还是学生时,学校教师不仅仅要做好专业知识教育,更要抓好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保证从学校送出去的学生有着过硬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成为合格的媒体人。
四、德育在专业课程中的实现方法
根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特点及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德育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实现途径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堂理论的德育讲解。由于学科的专业特点,教师讲授的专业课程均紧跟时事。虽然所用时事内容多取材于电视新闻节目里的现成素材,但教师要注意将多重德育理念渗透进去。例如在塑造学生性格和品格方面,笔者在讲到“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中的谈话节目主持时,所选用的评析素材是央视《面对面:实习主播“七小福”》。虽然素材主要针对主持谈话节目的技巧,但素材中三个实习主播的人生励志故事也在告诉学生们:勤奋、兴趣、踏实是获得成功的元素。笔者曾在实习主播苗凯的片段播放后分析说:“起点再低都不影响通往梦想的路。”学生听完反响很强烈,笔者又适时地加入学生的互动讨论环节,课堂气氛很热烈。这样学生们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领悟了做人的道理。又如“广播播音主持”课程中评论播音这一环节,笔者有意识地选取香港“占中”事件让学生搜集相关材料,分析新闻事由了解不同的评论内容,最后完成评论稿件的写作和播读,这一过程可加深他们对新闻案例、社会现象、基本国情的认识,学会从党和国家的角度解读新闻事实,发挥新闻引导和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对祖国的统一和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在课堂理论讲解时,适当地选取具有正面教学意义与宣传意义的教学素材,选取学生喜欢的内容、向往的对象,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价值观的点评,都将很好地为学生指明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实践环节的德育渗透。由于实践能够很好地暴露学生个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欠缺,因此利用好实践环节,对学生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锻炼,将很大程度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在上镜和录音的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暴露出一些常见的问题: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设备使用习惯;有些学生没有团队合作精神;有些学生没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对其他人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师应在实践的过程中严格监督,随时检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策划、录制及剪辑,使学生感受合作之乐;碰到节目内容策划意见不统一时,指导学生学会合作讨论、学会团队之间的相处之道;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公共设备,规范工作习惯等。不难想象,经历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且也学会怎样做一个“社会人”,最终让学生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蜕变成一名有专业技能、有道德情操的社会人、媒体人。
[ 注 释 ]
[1] 高长利.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有效德育管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8-171.
[2] 杨帅,赵彤彤.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难点与新途径探究[J].文化学刊,2010(5):55-58.
[3] 禇旖旎.“修身”更要“修德”——在播音与节目主持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2):15-16.
[4] 唐胜.新媒体时代传媒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3):117-119.
12.播音与主持专业自我评价 篇十二
一、在新时期背景下,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门学科,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目前,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 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但是目前各大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主要以培养有声语言为工作手段, 面向广播电视行业的传播人才虽然都属于艺术类招生, 但是却隶属于不同学院, 由此可见, 教育界对播音主持专业的认知不一而足。同时, 播音具有言语传播的性质, 具有新闻性, 是一项特殊的言语活动, 是一项新闻实践活动, 具有某些艺术属性, 是一项艺术创作活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的主要支柱是艺术学, 因此在基本的教学中, 很大程度上, 很多高校施行的是“一对一, 带播”的模式, 借鉴了其他艺术专业的教学方法, 虽然凸显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艺术学属性, 但是不能简单地将其放入艺术类专业, 而忽略了播音主持专业本身所具备的艺术特质。
另外, 在新时期背景下, 决定播音员主持人高度竞争的思维个性是由艺术教育为起点的人文教育理念的升华和积淀的, 并不是单纯的艺术感受力和基础的语言表达技巧。面对现代媒体发展的需要, 从实践一线的需求看,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多的是选择采访、编辑、写作等新闻基本功, 忽视了播音主持所特有的艺术内涵的培养, 从而在艺术素养方面, 使很多播音主持人有了严重的缺失, 缺少了坚守新闻传播的理想和追求, 逐渐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二、在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1. 改变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 增强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力度
播音主持艺术与广播电视学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为此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视听平台。2012年, 在本科专业目录的介绍中, 播音主持与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并且要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这表明, 目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向广播电视方向倾斜, 因此很多新增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更多的是围绕着广播电视传统媒体, 培养出镜记者、新闻评论人成了重要的培养方向。但是,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 原来由广播电视媒体承担的播音主持活动, 不断地拓宽专业内涵边界, 变得更加普及、方便、快捷, 艺术表现的属性越来越明显, 而播音主持与语音、修辞、语法等语言要素具有密切的关系, 是一种传播行为, 在专业教学中显现出语言学与播音主持艺术之间融合的特性, 具有一定比例的普通话语音课和语言表达课程处于多学科融合边缘。在媒介融合全新背景下, 为了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改变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 以传播学的视角, 将其纳入更大更全面的传播学学科范畴内, 重构学科内容和教学体系, 立足于哲学、新闻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以及应用语言学四大学科支柱上, 重新审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科定位, 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促进播音主持的发展。如:上海戏剧学院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借助戏剧表演的优势, 把培养目标定位于综艺类节目主持人,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专业特色, 致力于培养声、形、台、表等综合能力的主持人。
2. 改变教育观念, 以艺术学为起点, 突出培养个性化人才
目前, 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反观播音主持的艺术创作过程, 站在传播学的角度上, 播音员和主持人的称谓、职责、作用等之间的界限趋于融合, 逐渐缩小, 播音员这个术语最终被取代。新时期, 传播者的任务是建立信息原创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渠道, 不管是时事新闻、信息资讯、访谈对话, 还是体育比赛、商业广告的传播, 演播人员是信息的催化剂, 是一个传播者, 要拥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在新时期, 人人都便成了媒体, 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构筑的公共话语平台上发表言论、参与互动, 个体的参与变得越来越方便, 在规范的约束下, 音视频的制作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这就要求在培养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上, 需要扩大到自媒体领域, 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因此, 为了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培养出具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播音主持人才, 就要改变教育观念, 实现语言表达的个性化, 避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培养的盲目性, 以艺术学为起点, 突出个性化人才的培养, 融合传播学的视角, 明确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艺术性和传播属性之间的关联, 进一步加强与广播电视学的交叉和融合, 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知识背景, 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增加扎实的专业素质, 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主持人撒贝宁具有法律基础知识, 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 是一个法律通才。
参考文献
[1]高旭.新闻传播创新: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必然选择[J].当代电视.2011 (05)
[2]代磊.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艺术实践分析[J].新闻传播.2014 (05)
13.播音与主持专业自我评价 篇十三
在以前,播音与主持艺术是我国高校中非常稀少的专业,大概只有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一枝独秀。如今,随着电视事业和产业的迅猛发展,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办了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约万人,涵盖研究生、本科、专科等层次。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具有特色鲜明、实践能力突出等特点,文理兼招,主要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采编、制作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当代年轻人之所以选择与影视艺术有关的学业和职业,或许有许多条理由,但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他或她终身都不会为这一选择后悔的理由是:这个选择可以也能够使自己有机会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特别是,影视艺术从业者在当代越来越具有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可能性。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播音与主持是艺术专业,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份的专业统考或招生院校组织的考试,拿到专业合格证才算取得报考资格,而后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按艺术类分数线参加录取。因为该专业初为大家所知,又是艺术类考试中颇为特殊的一种,所以不少属望报考的同学感觉无从下手。其实,该专业的考试并不神秘,且有规律可循。只要有备而来,通过的希望还是蛮大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基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及潜能和素质。概括地说,对考生有以下6个方面的基本要求:①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②发音器官健康、有效;③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④较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⑤较为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⑥较好的形象、气质条件和综合文化素质。如果你具有良好的口才基础,平时注重文学、艺术等知识的积累,具有较强的艺术感受力,并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那么请你接着往下看,因为你已经基本具备冲刺专业考试的综合能力。
从全国各家院校的招生章程来看,该专业的专业考试均被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通常有“自我介绍”“主题讨论”和“回答主考提问”等环节,复试则重点考察“自备稿件朗诵”“指定稿件朗诵”“即兴评述”“模拟主持”“特长展示”“回答主考提问”等内容。
自备稿件朗诵,主要为了大致了解你的语音基本情况,以及对文艺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感染力。作为唯一一项在考前能充分准备的考试内容,该项目应是你最容易展示出实力,也是考官要求最苛刻的环节。备战此项考试最重要的是稿件的选择,你应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喜欢而又适合自己声音特点的稿件(尽量别选名家名篇)。稿件选取得当,临场发挥正常,你就能够得到不错的分数。
指定稿件朗诵,通常是令考生大为紧张的环节,其实它并不像你癔想的那般恐怖。考场上,你拿到指定稿件(通常是新闻或评论体裁)后,会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如果你平时注重对不同类型稿件的理解和练习,具有迅速理解全文、分清体裁、分清基调、划分段落、设计表达方式等能力,最起码也能四平八稳地度过这一关。
以上两个环节,主要考察你的声音适应能力、变化能力、语言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语音面貌、发声状况及基本的朗读能力。
即兴评述,其实就是让你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口头议论文,目的是考查你快速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口语的表达能力及临场的心理素质。这是考生感到最吃力的难点,也是考察考生真实水平的重点。它对短时间内口脑并用的口头作文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没有长时间的实践积累难以一蹴而就。你可以通过平时“自选题目,自我评述”的方法加以练习,积累经验。这项考试一般是现场抽题,题目不外乎两种类型:材料事例即兴评述和命题即兴评述。命题即兴评述基本是“古典与时尚”的结合:说古典,是因为考题大多是中学生接触过的,如“成败”“你如何看待诚信”等;说时尚,是因为考题往往会包括当年的时事热点。我建议你在面临这项考试时首先要排除紧张心理,其次就是千万不要对自己有过高要求。“叙述明了”“表达流利”“评论语言条理清晰”是这项考试的“的”,抓住这几点就等于做到了有的放矢。再说了,你感觉有难度的,通常也是竞争对手最挠头的。
模拟主持,考查的是考生对节目的驾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模拟主持”不同于“模仿主持”,应突出个人的主持风格,把重点放在“主持”上。模拟主持和即兴评述有很多相似之处,题目也极有可能是当年的时事热点话题。
即兴评述和模拟主持是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是你脱颖而出的重要机会,我们可以大胆创新,但表达的内容一定要积极、健康、向上。由这几年的考场评分来看,只要你能够运用口语流利地表达出想述说的内容,内容充实、连贯,尤其是开头语和结束语精彩,一般都能拿到不错的分数。
回答考官提问,是你在整个专业考试过程中唯一一个能和考官“平等对话”的环节,考官的目的是了解“平时状态的你”,你最需要做的则是让考官“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我”。
这项测试,考官一般会就专业常识,本专业当年的热点问题以及与热点问题相关的信息发出提问,如“你为什么要报考播音主持专业?”“你最欣赏的主持人是谁,为什么?”“你认为做主持人应具备哪些综合素质?”“新闻类主持人与晚会主持人有什么区别?你觉得自己更适合主持哪一类节目?”“你认为智慧型的主持人和传统(美女)型的主持人的不同在哪里?”“如果本次考试你失利了,你该如何面对?”等等,面对问题,最最重要的是心态要放松,要尽量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问题你可能回答不出,那就大大方方说不知道,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千万不要在考场上撒谎——这是考官最鄙夷的品质。
以上就是专业考试的全部内容,只要用心准备,刻苦练习,这个“重中之重”的关口并不难攻克。尤其是现在,各地都开办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前辅导班,只要你具备一定的潜质,两三个月的强化和突击足以保证你顺利通关。我想给你的建议还有:
一、最起码要在高三上半学期(其实是越早越好)对专业考试进行总体的、宏观的准备。
二、该专业的考试和我们高中所学课程,尤其是与语文联系密切,所以语文成绩优秀者胜算把握更大。
三、专业考试的许多内容都和时事、热点话题有或明或暗的联系,建议你平时坚持收看央视《新闻30分》《晚间新闻》,这是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既能感受和吸取一流播音员的风范和气质,也有助你收集高考必需的时事、热点信息,同时又是紧张学习之余的很好的放松方式。
四、生活在方言区的同学,普通话是其弱势,你们一定要在语音方面提前着手,多下工夫。
美人清妙遗九州,独居云外之高楼
电视是当今世界普遍认可的朝阳产业,在世界各国都受到高度重视,甚至已经上升到国家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的高度。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因素,随着广播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播音员、主持人这些以“说话”作为创作方式的人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神交之友,著名主持人不仅是公众关注的社会人物,也是社会地位优越、高收入的代名词,甚至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
尽管我国目前有不少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但从整体上来看,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在各个电视台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有能力有特色的主持人必将是各电视台角逐的焦点。而且,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预计未来10-15年,人才市场对该专业毕业生将始终保持旺盛的需求。如今,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但是由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验设施等的差别,不同院校在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着很大差距。从学校背景和毕业生就业来看,我建议你报考下列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术排名全国第一,历史悠久,师资雄厚,专业学术性强,素有“央视后花园”“央视人才培养基地”之称。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部分资深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在业内具有不俗的实力和一定的声望。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独立学院,办学地点在南京市,其语言传播系大部分师资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分数和专业要求相对低于中国传媒大学本部,但学费较高。
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历史也比较长,实行“小班培养,精英化路线”,有区位优势,培养了很多著名主持人,如董卿、吉雪萍、雄熊等。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依托和延伸了武大的强势专业——新闻传播专业,办学历史在新设立此专业的学校中相对较长,毕业生素质全面,能力突出。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较高。
天津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四川音乐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在该专业也具有相当的实力。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虽然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但竞争依旧是非常的激烈。以河南省为例,据河南大学招办主任方蒙透露,2007年河南省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总计11635人,比上年增加4362人,增幅达60%。专业考试前后共进行了8天,为了10分钟的考试,考生平均要等待10小时以上。但是,河南所有院校在该专业上的招生计划仅700人左右。大家为何要挤这条羊肠小道?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该专业文化课门槛较低。以河南大学为例,理工、文史类考生必须拥有600分的高考成绩才有问鼎的把握,但该专业的文化课分数线仅在450分上
下,一些同学也坦言自己文化课成绩不好,选择这个专业是上大学的一条捷径。还有,报考这个专业与报考其他专业不冲突,很多考生抱着“不妨试试”的心态而来。
历史总是在启迪未来,我觉得以上信息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
如果你超级喜欢这一专业,并且愿意“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那就不要害怕困难和竞争,而是要用突出重围来证明自己、实现自我。如果你对该专业兴趣一般,又不害怕折腾,也可“不妨试试”。
14.播音与主持专业自我评价 篇十四
曾经很多人认为,艺考就是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同学为上大学而选的“捷径”。但随着这几年各艺术院校招生形势的变化——专业合并、招生计划缩减、分数线提升等,很明显艺考已经不再是低分考生读本科的“法宝”了。
尤其是近五年,艺考还出现了一个新趋势,很多文化课处于一本线左右的考生也加入艺考大军,“半路出家”去分艺考“一杯羹”。 这些文化课成绩处于一本线边缘的考生,高考时不稳定因素很多,就算有幸过了一本线,也不敢保证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
于是,高考选择艺术这条路,就成了很多高分考生的“备胎”,这个特点尤其集中在美术、广播电视编导和播音主持等可以通过“恶补”快速提高专业技能的门类。艺考路上的竞争愈演愈烈,面对这“僧多粥少”的局面,艺考生的压力空前。再加上在录取率低、花费不菲、竞争压力巨大这“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艺考之路到底要怎样走?
建议:
首先,不管是学艺术还是文化课,孩子的兴趣是第一位的。如果确定走艺术这条道路,那就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其次,在艺术高考这条路上,学生一定要虚心地跟着老师走。与艺术专业的老师多交流,听取老师的意见和指导。
再次,文化课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如果只抓专业课忽视了可文化课,到头来可能也将是徒劳。而且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一般学习习惯都很好,在专业课上即使起步比较晚,也能在后期表现得比较优秀。
最后,小编在这里还想建议家长,对于艺术和学习和艺考的选择,不要着急。如果孩子刚上高中,家长可以先用半年的时间留意、考察一些培训学校和机构。高一下半年或者高二开始选择艺考也不晚。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编导、播音等这样可以短期能够得以培养提升的艺术专业。如果是舞蹈、声乐、乐器这样需要“童子功”的艺术专业,那还是越早接触越好。
当然了,如果孩子文化课成绩还不错,在学艺术走艺考还是普通文化课之间犹豫不定,那就让他选择文化课。毕竟在艺考生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如果说参加一次高考蜕一层皮,那么参加艺术高考的人就要蜕几层皮。”艺考生往往要比普通高考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但不管哪条路,决定了就要勇敢的走下去,因为唯有坚持,才有成功的机会。
扩展阅读
南京艺术学院艺考
现在正值艺考时节,除了中戏、北电、中传这样的顶尖艺术学府之外,很多地方艺术院校的招生工作也是如火如荼,竞争激烈。其中表现相对突出的当属“南京艺术学院”了!可能是钟情了那永远不用排队的图书馆、也许是喜欢上了那漂亮的足球场、亦或是因为去年林妙可的入学,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今年南艺的招生火了!
昨天,南京艺术学院本科招生校内专业考试拉开帷幕,这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考大军。据了解,今年南艺计划招收本科生2300名,截至1月1日,校内报名点报考人数已达5.68万人,报考人次超过8.9万,较去年分别上涨27.7%和24.2%。
按校内考点计算,在28个校考专业中,平均录取率为2.26%,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等三个专业报考人数均过万。电影电视学院5个专业考录比均超过300:1,其中影视导演专业竞争最为激烈,录取比达到424:1,录取率仅为2‰。据校方透露,今年就连学校“最冷门”的专业录取比例也接近7:1。
南艺电影电视学院院长蔡伟说,“我们会重点考察考生们的综合素养。”蔡伟表示,在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考试过程中,考官会通过考生们是否能根据题目很快组织矛盾、展开冲突、最后有效的解决问题,来考察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与去年相比,表演专业在初试的考核内容上有所改动。去年报考表演专业的考生,需要在考场上进行5到6人为一组的不交流小品考试;今年,考生只需要进行声乐、朗诵和自我介绍的考察。而表演环节在进入复试后,才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命题即兴小品形式的考察。
而这又说明了什么呢?结合今年南艺艺考的初试情况,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做出了以下分析:
首先,艺考形势更加严峻。较往年比,今年的艺考生明显增多,而且也逐渐有了从扎堆报考高、精、尖的艺术院校,向地方艺术院校或综合高校艺术类专业去过渡的趋势。接下来,地方艺术院校的报考难度和录取标准可能也将随之提升。尤其像南艺、浙广这样的有明星校友的地方专业院校。
其次,综合素养更被看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学校对人才的判断已不仅仅是学业和专业那么简单了。就像南艺电影电视学院院长蔡伟说的——是否具备综合素养,已然成了南艺今年入学考查的重点!这就好比美术专业,如果你只会画,那还是不够的,你还要会把你画中想展现的表达出来;比如舞蹈专业,你的动作再高难、再到位也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要把舞蹈想体现的情感内容结合音乐,一起释放出来。所以,接下来的艺术院校考试,绝不仅仅是考察一项专业那么简单了。
最后,播音专业更具优势。就拿今年南艺的表演专业考试来说吧, 表演专业在初试的考核内容上有所改动,今年,考生只需要进行声乐、朗诵和自我介绍的考察。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播音专业了!声乐、朗诵和自我介绍哪一项不是播音专业的知识呢?声乐的发音离不开气息的运用;朗诵,是播音专业语言表达里的重中之重;自我介绍,更是播音专业的必修课。
而当表演面试在进入到复试后,则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命题即兴小品形式的考察,这是表演专业的难点,但这恰恰是播音专业的一项内容。在这方面,金马影后马思纯最具代表性了,一个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人,充分利用了在播音系学到的扎实的基本功,运用到表演中去,自然是表情达意,游刃有余。
15.播音与主持专业自我评价 篇十五
当前,许多人批评主持与播音教育规模“大跃进”,培养的学生不符合电视、电台媒体实际。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到电视台、电台担任主持人的就业率很低,但并不意味着传媒行业乃至社会各行业对播主类人才的渴望减弱;加之当前文化传播活动的兴盛,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这就需要我们引起对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教育的理性思考,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关注谁的需要?
主持与播音毕业生并不仅仅适用于电视媒体,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为例,当下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就业范围呈现多元化趋势,教育理应顺应社会趋势,有意识培养适应不同领域的人才。本文认为,主持与播音专业具备广泛的知识基础,学生各具特色的文化素养,围绕不同栏目的教育方式,为主持与播音专业“一体多元”培养创造了条件。
2 主持与播音的多元化培养方向
2.1 主持、播音型主持人
该方向主要为各级电视台、电台培养专业主持人或播音员。大部分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学生入学时,都奔着毕业后到电视台或电台担任主持人的方向;此外,学生在主持、播音基本功上的积累,也是实现“一体多元”的基础。
由于传统媒体主持人的岗位较少,且高职高专学生在文化功底上不占优势,对此方向培养的学生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文化功底,形成无稿件的语言创作能力,培养良好的仪容仪表,以及音乐、舞蹈等舞台综合素质。该方向主要课程有语言艺术、形体训练、模拟主持训练等。此外,有不少院校在尚未建立、完善演播室的状况下开始招生,开展教学,培养主持人、播音型主持人。因此,在招生前,教学需要配备基本实践设备,如演播室、摄像机等,让学生可以在教学和实践中熟悉演播室环境。
2.2“采编播一体”主持人
该方向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和企事业单位的节目中,具备编导思维,承担节目策划、文稿撰写、采访、编辑、述评、表演、主持等采编播一体的复合型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人员,“既能动口,也能动手”。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某位在华娱卫视工作的毕业生表示:“完成主持工作之外,还需大量参与编导类工作,如节目策划、采访、现场协调等。”
将电视节目策划、采编实务与主持人结合,培养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高专除了注重对声音的塑造、语言艺术的把握外,还要注重采编播一体思维的培养。对高职高专而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科资源,让学生掌握编导、实地拍摄、后期剪辑的基本技能,包括节目环节设计、节目内容的采编等,逐渐形成电视节目策划的思维。主要课程有节目策划与制作、采编实务、非线性编辑等。进而形成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完成不同类型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2.3“公关礼仪型”主持人
按照公关礼仪活动类型的不同,可将公关礼仪主持人分为如下3种:公务礼仪主持人,包括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工作洽谈会、工作宴会主持人等;商务礼仪主持人,包括开业庆典、交接仪式、赞助会等;内务礼仪主持人,主要在家庭仪式礼仪活动中担任现场主持,如婚礼。要求主持人熟悉活动流程,准备主持人台词的写作,对活动现场的气氛、思想情绪及突发情况能良好控制。
该方向正是培养上述公关礼仪主持人,让学生掌握会展策划、化妆艺术、活动主持稿件写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其活动场面气氛控制能力,及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此外,增加学生主持现场活动的机会,通过校企合作、校内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内课外独立完成主持活动的机会。
3 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多元化建设路径
3.1 校企合作,适应需求变化
主持与播音专业作为传媒行业的一部分,是发展变化非常快的专业,对于大部分高职高专而言,主持与播音这一学科的理论落后于现实。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变化,把握“一体多元”培养的需求,主持与播音不但需要与传统电视台、电台形成校企合作,也需要到有相关业务的文化传播公司、婚庆公司、影视传播公司、少儿培训中心等开拓实习基地。
高职高专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且能够灵活根据传媒行业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面向播音、主持、编导、公关主持、大型会议主持、导游等相关岗位。
3.2 项目化教学,实现多元培养
实现主持与播音专业“一体多元”的培养,需要将多元的课程方向汇聚在课程建设中,多项能力一体化。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上,以训练学生完成单个项目为基础,组织学生实践演练综合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化训练中找到自身的深度积累方向,逐步形成多元技能,增强其适应未来各种泛主持工作岗位的能力。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开设有较明确对应岗位和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如“新闻节目策划与制作”“文艺主持”等。在教学模式上,打破示范讲解——练习——再示范——再练习的循环教学方式,整合教学内容,围绕特定的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节目化、项目化。比如,完成一期新闻节目的制作,将“制片人管理与工作模式”融入课堂教学,主课老师作为制片人,统领栏目组式团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设置岗位,制片人主持形象,结合自身特色,以有一技之长、形成个人特色为主,兼备多种能力。之下设置执行制片人、编导、记者、棚内主持人、场外主持、摄像、后期编辑等多个岗位,将以主持为主,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贯穿项目化实践、教学。
3.3 因材施教,挖掘学生个性
不同栏目、不同场合需要不一样的主持人风格,“一体多元”的培养需要考虑到不同个性风格的学生。我们并不要求白岩松能主持好《快乐大本营》,正如没人期望何炅能主持好《新闻联播》一样。只有富有魅力的个性化节目主持人,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对主持的审美鉴赏。
在教学及实训指导中,帮助学生掌握扎实基本功,并熟悉不同类型节目、场合主持人技巧,在此基础上对自己适合并擅长的主持类型深入积累,独立思考,形成优势。文化素养、生活阅历、内外气质和语言风格不同,形成主持人的不同个性风格。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符合自身气质的体态语及
参考文献
[1]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黄鑫.“编导型”主持人培养目标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4).
16.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特色发展之路 篇十六
关键词:播音学;播音主持;专业出版
本文所论及的播音主持专业出版主要涉及大学及以上层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和学术书籍。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史也是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见证史。1985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播音发声学》《播音基础》是第一批正式出版的播音学理论教材,如果以此作为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开始,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科建设成果为划分依据,可以把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至1993年播音理论形成期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起步期,1994年至2001年《中国播音学》出版后的8年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期,2002年《实用播音教程》出版至今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扩张期。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当当网和卓越网的搜索系统中分别输入“播音”“主持”“朗诵”“配音”“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并将搜索结果进行整理,截至2013年2月16日,共有775种图书(包括67种电子书),可以归入播音主持专业出版领域的有486种(包括56种电子书),本文将在分析其出书年代、所属出版社、品种和类型的基础上,梳理播音主持专业出版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
一、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历程
1. 起步期(1985年 ~1993年)
专业出版开始前,中国播音理论经过了几代广播人的探索。1962年,齐越在上海播音组的讲话开启了中国播音学的探索。1982年1月,张颂发表的《研究播音理论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构筑了播音理论研究的框架。张颂在1983年出版的《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构筑了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中国播音学学科建设的前奏。①
首批专业教材的出版标志着专业出版的开端。1985年5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9月,出版了徐恒的《播音发声学》和张颂的《播音基础》,这是正式出版的最早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宣告了播音理论的初步创立,也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开端。1989年12月12日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成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及其音像教材出版社的成立推动了中国播音学学科相关成果的出版,积极配合和支持了学科的发展。
一系列专业教材的出版为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好了准备。从1987年开始,张颂带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教师开始了《中国播音学》的写作。“中国播音学丛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为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做了前期准备。这套丛书除了《播音发声学》《播音基础》,还有吴郁主编的《播音学简明教程》(1988),毕征主编的《播音文体业务理论》(1989),祁芃的《播音心理学》(1992)等。
据统计,这一阶段涉足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出版社有12家,共出版播音主持专业图书35种,教材13种,专著6种,文集8种,播音员、主持人研究的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文集等8种。其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6种,几乎都是播音理论形成期的成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8种,以主持人论文集和资料汇编为主;复旦大学出版社2种,都是介绍主持人的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等9家出版社各1种。
2. 发展期(1994年~2001年)
《中国播音学》的出版标志着学科体系的建立。1994年10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张颂主编的《中国播音学》是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形成并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宣告了一个新学科的诞生。同时,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播音大全》,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播音主持课程讲座的音像制品。
中国播音学各研究领域成果的出版推动了学科建设的深化和拓展。《中国播音学》的作者们以此书的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著作。例如姚喜双的《播音学概论》(1998),“从理论上对播音学科的独立性作了全面的阐述”。②罗莉的《文艺作品演播》(1996)、曾志华(雪琴)的《广告播音艺术》(2000)是播音学艺术语言演播方面的深化和拓展;鲁景超的《广播电视即兴口语传播》(2000)是播音学口语传播方面的拓展;吴郁的《节目主持艺术探》(1997)是作者对主持艺术基础理论、主持人语言等的探索,《主持人的语言艺术》(1999)对节目主持艺术进行了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据统计,这一阶段涉足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出版社有30家,共出版播音主持专业图书96种,其中教材29种,专著21种,文集23种,译著1种,播音员、主持人研究的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文集等21种,读音手册1种。其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35种,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中国播音学建设成果为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1种,以节目主持研究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论文集为主。作家出版社、华艺出版社4种,以主持人自述式文集为主。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6家出版社各2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20家出版社各1种。在这一阶段,对于播音员主持人多角度研究的出版物迅速增加;擅长运作畅销书的出版社看到了著名主持人的市场号召力,出版了诸多主持人自述式文集。
3. 扩张期(2002年至今)
系统规范的教材出版促进了专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的付程总主编的《实用播音教程》凝聚着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多年教学实践的成果,使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有了标准化、规范化的依据,促进了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发展。
教学改革成果的出版引领了特色专业教育。2004年,北京广播学院50周年校庆后,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设了体育评论解说通道班、英语通道班、配音通道班等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电视体育解说》(2005),《双语播音主持艺术》(2007),《影视配音艺术》(2007)等教材,使很多院校得以开设特色课程,促进了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nlc202309020900
《张颂文集》铸就学术研究的高地,《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代表着学术研究的前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在2009年到2012年陆续出版的《张颂文集》指引了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2006年出版的首批《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包括李凤辉的《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阙失与重构》、柴璠的《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张政法的《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从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开掘独具特色的有声语言表达艺术。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播音主持学术研究在全国展开。到2010年,“全国设立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专院校约三百多所,开设本科课程的高校约有六十多个,在校生达到两万余人”。③南京师范大学毕一鸣、浙江传媒学院沈鹏飞和金重建、湖南广电集团曾致等专家学者纷纷出版专著和教材,大大丰富了播音学学科体系。
这一阶段,播音主持专业出版进入整体规模快速扩张时期,涉足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出版社增加到100家,共出版图书299种,和前一阶段相比,出版品种数几乎翻了两番。其中,各类教材166种,专著60种,文集33种,播音员、主持人研究的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文集等36种,译著3种,读音手册1种。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83种,该社立足本校优势和特色,坚守专业化出版,形成了品牌影响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74种,值得称道的是该社出版了“播音主持艺术技巧丛书”等三套很能体现编辑策划能力的教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3种,以《节目主持艺术丛书》为主。浙江大学出版社9种,作者以浙江传媒学院的教师为主。长江文艺出版社8种,是白岩松、朱军、李咏、曾子墨等主持人的自述式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7种,教材、专著、译著都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5种,以主持人论文集为主。北京大学出版社5种,以《中国播音学系列教材》为主。中国经济出版社5种,是于根元主编的《语言与传播丛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种,全部为英语经典电影对白朗诵。武汉大学出版社等4家出版社各3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各2种。郑州大学出版社等57家出版社各1种。
数字出版刚刚起步。近两年,很多出版社开始了数字出版的尝试,播音主持专业出版领域共出版电子书56种。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4种,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各4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各3种,复旦大学出版社2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16家出版社各1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最多,一是因为该社积累的专业图书品种多,可利用的资源多;二是因为该社2012年成立了数字出版部,加快了电子书出版的步伐。
到目前为止,从出书累计品种来看,排名前十位的涉足出版播音主持专业图书的出版社见表1。
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依托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建设,坚持走专业化出版的道路,发展成为播音主持专业出版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品牌影响力的出版社。不但品种最多,486种专业图书和电子书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58个品种,占32.5%,而且重版率最高,30种重版书中,15种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除了表1中的10家出版社外,还有中国经济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各5种,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各4种,武汉大学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各3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21家出版社各2种,高等教育出版社等56家出版社各1种。
二、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未来之路
1. 依托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建设,维护专业出版的品质
把播音发展为一门学科,应是中国首创。尽管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等也不乏对播音的研究,也有相关的著作和文章,但它们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播音学科进行专门研究。而“中国播音学植根于中国,是面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现实,面对主要为广大中国受众服务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应用的状况及其规律的研究。”④“坚持中国播音特点,才是播音创作基础的立足点或基点。在这个立足点或基点上发展我们的播音理论,才会入之愈深,见之愈新。”⑤播音主持专业出版依托中国播音学坚实的理论根基,才有可能枝繁叶茂,发展壮大。
从前文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不断再版和重印的几乎都是立足中国播音学的教材和专著,那些抛弃了播音理论根基,大谈主持现象的教材和专著却缺乏旺盛的生命力。“现代与传统并非截然两分,创新与守旧本应相生共存,否则创新便必然会流于浅薄的时髦,甚至流于单纯的形式创新乃至话语创新。出版的创新与守旧也当作如是观”。⑥播音主持专业出版也应在坚守中创新发展。
2. 挖掘各个研究领域的选题,激活各类院校作者资源
播音主持专业图书从最初的几种发展到几百种,分布在不同教育层次和学科的各个研究领域,但选题分布并不均衡。单就教材而言,本文统计的208种各类教材中,导论概论7种,语音发声25种,播音创作基础13种,朗读朗诵30种,播音文体业务5种,广播播音主持1种,电视播音主持3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2种,新闻播音6种,口语、即兴口语5种,体育解说2种,配音8种,演播6种,播音主持心理学3种,作品赏析1种,主持导论概论通论15种, 各类主持34种,主持传播学1种,英语播音主持10种,粤语播音3种,综合28种,一些类别仍有较大的选题开发空间。专业编辑要善于挖掘各研究领域潜在的特色选题,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设的“影视配音艺术”课程教学成果显著。当时,开设这门课的院校很少,我们抓住这一市场空白点,出版了这门课的教材,之后很多院校因为这本教材而开设这门课程,教材的销量逐年上涨。
如今,除了传媒院校,综合性大学、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外语院校、财经院校、体育院校等纷纷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越来越多播音主持专业硕士以上毕业生充实到教学岗位,还有很多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播音员、主持人参与或转移到教学工作中,这为专业出版提供了丰富的作者资源。编辑可以根据作者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教材或专著的写作。比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教程》的作者仲梓源既有在江苏卫视担任八年新闻主播的经验,又有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主讲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编辑正是看到了作者的这些优势,主动向这位从未出过书的作者约稿。《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教程》出版后,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nlc202309020900
3.把握数字出版的机遇,开发多种形态的数字化产品
数字出版为播音主持专业出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主要传授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创作方法和规律,只有文字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必须配备具有较强专业示范能力的师资。很多院校师资水平有限,即使有教材,也不知该如何教学如何示范。出版多媒介数字化教材、搭建品牌教材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可以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性。
数字化教材可以做到文字与示范录音或节目视频同步,更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目前,播音主持数字化产品仅限于将文字内容平移到数字平台,出版者还需根据读者的需要,重新确定和设计出版物形态,生产出内容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的多媒介数字化教材。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播音系学生练声时,能够拿着轻便的手机边听示范边录音,更高效地掌握艺术语言的表达和使用规律。
搭建品牌教材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近年来,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规模迅速膨胀,但教育质量很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几家院校,很多跟风办学的院校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即使这些院校使用同样的教材,教学效果仍有巨大差距。如果依托品牌教材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将有助于提高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播音主持后备人才的整体素质。
(赵欣,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播音主持编辑部主任)
注释:
① 张颂. 中国播音学发展简史[EB/OL]. 媒介研究在线期刊,2007(2). http://www. sinoss. net/qikan/2011/0208/5798. html
② 张颂. 中国播音学发展简史[EB/OL]]. 媒介研究在线期刊,2007(2). http://www. sinoss. net/qikan/2011/0208/5798. html
③ 张颂. 播音主持专业发展路径的思考——六十年“自强自信”杂感[A]. 播音主持艺术10[C].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
④ 金重建. 播音主持概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
⑤ 张颂. 播音创作基础(第三版)[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161.
⑥ 范军.大学出版与学术创新[J].现代出版,2012(1):14.
【播音与主持专业自我评价】推荐阅读:
播音与主持专业剖析07-28
播音主持培训专业简介09-25
播音主持教师专业简历11-11
播音主持面试自我介绍01-08
播音主持毕业自我鉴定08-15
播音主持 男生自我介绍范文09-16
播音主持考试自我介绍参考10-21
播音主持专业艺考普通话训练08-09
播音主持专业朗读寓言故事技巧解析11-05
关于播音主持自我鉴定应该怎么写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