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论文(14篇)
1.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一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2018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提倡反思教学,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提供了2016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供广大教师参考!
回顾高三的复习工作,反思得与失,总体收获是多研究、多思考、精选题,狠抓课堂教学。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期初我们备课组认真分析、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一体化讲义时将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我们将考试大纲做了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并与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研究教材、考纲、高考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学期初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一阶段复习的目标,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如9-10月份的主要解决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存在的问题; 11-12月份我们将重点
放在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中,因为这些内容学生最难掌握,在这个时间段加强训练,为期末考试就做好了准备;1-2月份我们的重点是有机及实验基础;3月-4月的训练目标是I卷的整体提高和无机推断、常规计算及技巧。5月份的训练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同时查漏补缺。
复习计划中不仅有每一节上课内容,还包括每周5次作业内容,每周强化训练内容,选择题专项内容等,并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每次的练习中都分必做题与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须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一般从以下六方面选题:①多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少选老资料中的难题。②控制训练难度,以中档题训练为主。③注意练习题的能力层次要求,按不同能力层次设计不同练习题,可分层次进行训练和辅导。④多选实验创新设计题,尤其是课本内典型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强化实验能力训练。⑤适当增加化学计算题训练,注重守恒法计算技巧⑥多设置情景,将易错题改编,或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将顺向思维题改为逆向思维题。
如有关浓硫酸的稀释的考查可改为如何观察Cu与浓硫酸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复习钠的化合物时设置以下讨论
题A、如何测定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中Na2O2的质量分数?B、如何以NaOH溶液和CO2气体制备Na2CO3?C、纯碱中含少量NaCl杂质,请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D、实验室有一瓶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盐,现只提供盐酸和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如何判断这瓶盐是碳酸氢钠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氯化钠结晶?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将相关的知识点一一呈现。
高三以练为主,一年来我们编制了选择题专项训练、II卷专项训练、每周强化训练、每日一练、热身训练等练习试题。每份练习的侧重点不同。如一轮复习中每周的强化训练内容包括本周复习的重点内容,高考的热点及下周即将复习的内容,而每周的选择题专项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二轮复习中每日一练的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每次我都提前准备好试题,由黄勇慧、陈天云负责做题,目的是看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反映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再由我进行修改定稿。
2.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二
一、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和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九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往往对化学中的实验现象感到很神奇,渴望知道为什么。我们可充分利用学生这样的心理,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给学生上第一节化学课时,利用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的性质,用酚酞溶液在一张纸上面写上“神奇的化学”,晾干,在开始教学时,向这张纸上喷洒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纸上就会立刻出现“神奇的化学”几个红色的字,学生会感到很惊奇,也就产生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如,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将一块棉手帕用70%的酒精浸泡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在酒精灯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仍然完好无损,学生马上就会产生“为什么手帕烧不坏”的疑问。这些有趣的实验现象,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想要揭示其中奥秘的兴趣。趣味实验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意识地将趣味实验引入课堂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始终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把这种兴趣逐渐内化为比较持久的学习动机。
二、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准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中起着示范作用,而且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课改后的新教材增加了较多的演示实验,如何利用这些演示实验来进行化学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是值得教师重视的一个问题。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和教材重点而设置的,教师应仔细钻研大纲,通览教材,力求做到准备周密,演示有效。实验前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观察实验药品的一些物理性质;实验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操作步骤;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在演示实验中,演示操作要规范、实验现象要明显、分析表述要准确、精练。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有时还要加强师生互动,找学生和老师一起做演示实验,台上的学生做的认真,台下的学生对实验的观察也更加主动、精神更加集中,使得整个课堂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整个演示实验就会达到较好的效果。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做“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时老师可逐步启发学生:①点燃前注意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态、硬度和密度等;②点燃蜡烛实验的探究思维:火焰哪层温度最高?蜡烛燃烧后会生成什么物质?刚熄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又是什么物质?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适时、合理引导和准确的分析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实验思维,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谨细致、勤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三、适当设计改进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课本为依托,适当地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操作、探索,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实质。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其目的就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更容易观察,更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对化学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得出结论。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由于实验现象不明显,为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这个反应,可设计如下实验:用矿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向瓶内倒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盖好瓶盖,将矿泉水瓶用力摇动。实验现象是瓶子变瘪了。这时同学们就会主动思考,瓶子为什么会变瘪?学生利用已学知识通过积极思考和讨论得到答案:原因是瓶内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造成气体减少,瓶内瓶外气体出现压强差,导致瓶子变瘪。如果学生提出疑问:是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中,而并不是跟氢氧化钠反应了?教师应该肯定学生提出疑问的精神,这时可以加一个对比实验:同样一瓶二氧化碳加入和氢氧化钠溶液相同体积的水,如果矿泉水瓶瘪的程度明显小得多,可以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加热,如果没有气泡冒出,则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设计改进实验,并事先对学生可能想到的问题做足准备,课上从容应对,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这种“身教”的效果,能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增强创新的意识。
四、开展学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新课标所要求的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等让学生积极参入亲自完成,还可将一些课堂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去完成。让学生通过多动手在自己实验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任何创新都必须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实现,实验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要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师让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应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并进行实验探究。如在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活动中,可以将同学们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对比氧气的制取和收集装置、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思考、讨论、分析,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装置,并探究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各组按照自己所设计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报告,然后各组选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最后教师进行鼓励性的总结讲评。这种放手让学生参与的做法能够让学生积极思考,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3.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三
一、领会课标,充分认识实验教学
新课标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特别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新课标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在教学要求中,除了“使用仪器的技能”和“实验操作的技能”外,还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①强化演示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新教材安排了大量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②开发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绪言课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并与课本习题配合作为家庭作业时,学生感到很新奇。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③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教学中我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对初中学生来说,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我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等。在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时,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从学习氧气实验室制法开始,就向学生提出四点学习要求:①掌握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②了解实验仪器、装置;③学会正确操作方法;④掌握气体的检验方法,在学习氢气实验室制法时加以巩固。到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时,则侧重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回忆对比O2、H2实验室制法,归纳出“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并以此指导对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研讨,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了解了掌握知识的方法并能加以应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知道“是什么”,能够提出“为什么”,继续追问“还有什么”,进而解决“做什么”和探索“怎么做”。当然,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当紧密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篇四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对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提供感性的认识材料,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学期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化学实验教学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简单总结如下:
大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激发,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初中三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大纲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2】。努力开足学生实验
根据学校条件和教学进度努力开足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做到每4--6人一组,位置固定,并对每个实验从课堂纪律、操作规范、整理仪器等都做了要求。完全改变了以前那种实验课上乱轰轰的教学场面,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一些较简单的演示实验,根据条件把它改为学生实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开发适当的家庭小实验
配合教学内容,周末向学生布置一些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学生在家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家庭小实验,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都详细记录下来,回校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观察,主动参入实验,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5.实验教学化学实验论文 篇五
1.
微型化学实验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新课改要求化学课程既要提高学生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教学中要增加化学实验的开展.
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微型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例如,在学习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一课时,安排学生一人一组进行化学实验,每个学生切取绿豆大小的钠,滤纸完全吸干煤油后,把钠放在纸片上,再将钠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学生观察钠与水的反应,并记录实验现象.
在进行微型实验时要注意试剂、样本选取不能过大.
微型实验所需的试剂较少,反应的现象非常的明显、直观,学生操作起来更加的安全.
因此,学生对实验的反应现象更加的深刻,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2.
微型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运用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化学课程改革后的产物,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终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微型化学实验的特殊性满足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需求.
例如,在学习亚甲基蓝与氧气反应时,可让学生自行进行微型实验.
教师准备好亚甲基蓝、碱溶液和葡萄糖试剂,让学生进行实验.
亚甲基蓝滴入碱溶液和葡萄糖后,瓶子呈现出蓝色;晃动瓶子后,溶液无色;静置后瓶子有出现蓝色.
根据实验,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氧气参与到化学反应中,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言.
3.
微型化学实验应用于趣味实验中
我国化学新的教学目标提出要通过趣味实验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多数学校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难以进行趣味实验.
微型实验的仪器便捷,价格也相对便宜,所需试剂、药品较少,因此为趣味实验提供了便利.
4.
微型化学实验在选修课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通过选修课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微型化学实验的应用,可安排学生进行认识微型化学实验、微型实验器材的制作、进行微型化学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例如,在学习不同浓度HNO3与Cu的反应时,微型实验更加的安全且污染小.
安排学生认识实验所需的器材,以及简单可替代器材的制作,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和步骤进行记录,形成实验报告.
二、结束语
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实验的成本,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实践能力,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6.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篇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整个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如何搞好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呢?笔者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兴趣是一种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原动力。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往往对化学中的实验现象感到很神奇,渴望知道为什么。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在课堂上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一些危险性实验、污染严重的实验和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等不适合课堂演示的实验可进行实验模拟,设计成课件,借助多媒体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同样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印象。
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有部分同学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表现突出,我们可以召集这部分同学成立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选做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组织他们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进行实验表演活动,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使他们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
二、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容量
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中学到知识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如果教学中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将直接影响学生化学思维的形成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是每个化学教师应该注意的事情。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同时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选择仪器,边组装边思考: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用普通漏斗?应加入多少的稀盐酸为宜?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怎样证明集气瓶里已充满了二氧化碳?如果不用这套装置,你可能会采用什么样的装置……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思维容量,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注意探求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寻求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注意观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只是起到点拨、纠错的作用。化学实验会使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到直观,在这个思维反复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1.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在化学教学中尽管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也应把这个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意地去设计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探究,一方面能从探究过程中透过各种实验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2.设计联系实际的实验,实施绿色化学实验教学
为了让学生用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身边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一些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验,同时要注意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部分化学实验对环境会造成污染,我们要预防化学污染,提倡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清洁化。化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水、废渣和废气,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一定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时,尾气通入石灰水生成沉淀,CO有毒,可以点燃处理掉。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能随意把废气排入大气或把废液排入下水道中。应该用相应液体吸收有毒或有害气体,实验后用酸中和碱或用碱中和酸。我们应将绿色化学的思想深入到实验教学中,使它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努力使学生养成绿色环保的思维习惯。
7.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篇七
一、以课本实验为主, 课外实验为辅,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的学生在考试中, 往往和化学学习好的同学相差甚多, 究其根本原因, 大多数是记不住, 没有兴趣。学生学习就怕没有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精彩、生动的实验现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它能将学生带到一个神秘的化学王国, 促使他们去探究。
1.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耳听、眼看、手摸等直接感知, 进行多方观察。
例如, 钠和水反应的实验中 (水中滴入酚酞) , 我们总结实验现象为“浮, 熔, 游, 响, 红”, 就调动了学生眼和耳。又如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学生通过摸烧杯烫手, 感受到浓硫酸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量。
2. 要充分利用实验, 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化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要考虑学生已有基础, 对教材实验进行必要改进, 创造条件, 启发引导, 促使学生去思考, 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该把握好“火候”, 适时点评。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家用食醋除水瓶内的水垢, 探究醋酸的酸性,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验, 比较醋酸和盐酸酸性强弱。
3. 充分利用实验的魅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焰色反应”实验中, 通过各种元素灼烧时的颜色,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观察的同时, 结合实验现象及时引导学生思考烟花、霓虹灯为何如此美丽。
二、以学生为主体, 精心设计化学实验问题情境
完美的教学是精心预设的结果。在教学中, 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提问的课堂情境, 通过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 激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 提出问题, 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最终解决问题,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从而提高能力。
例如, 我们市的一位化学教育专家, 在多年前, 设计了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稳定性的“套管实验”, 将小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钠, 大试管中加入碳酸钠, 将小试管套在大试管中, 对套管进行加热。通过大, 小试管所连接的两个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现象的观察, 从而更好地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
三、借助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善于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实验各个环节, 并用最佳的实验方式呈现化学问题, 使学生通过自身和小组讨论能够顺利地解决化学实验中呈现的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如铁因生锈而损失的钢铁, 约占全世界年产量的1/4, 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 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氧气?水分子?还是两者共同作用?又如, 过氧化钠与滴入酚酞的水反应后的溶液变红, 振荡后红色褪去。猜想:过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还是漂白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然后再根据猜想设计实验验证是否正确, 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四、借助典型化学实验, 加强道德行为教育
例如, 借助“侯氏联合制碱法”实验, 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再如, 在进行关于燃烧的实验时, 让学生了解防火灭火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防火灭火意识。还可以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爱护公物、相互尊重、团队精神、安全防范、整洁有序的品德教育, 纠正学生在实验中浪费药品、乱放乱倒等不良实验习惯。
综上所述, 化学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能因为现行高考政策、化学课程时间的压缩, 而忽视化学实验, 很多知识通过实验教学效果才明显。总之,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要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效果, 离不开化学实验, 合理安排好实验和时间的关系, 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能使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得到启示, 使自己所学知识不断从感知到理论, 从肤浅到渊博。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践出真知”, 化学理论、化学概念、物质的化学性质, 大部分都是通过化学实验总结概括得到的。所以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实验教学,化学实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学术期刊.新课程.教师.2010年8期.张小燕.将化学实验引入探究式教学中
[2]学术期刊.商情.2010年21期.袁艺.化学实验改革与学生素质培养
8.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八
[关键词]微型化学实验;翻转课堂;钠与水反应;化学教育专业;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7-0067-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TS11664),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UGS多主体协同育人平台‘5+2+1’卓越化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GDJG 201412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衷明华(1957—),男,江西南昌人,硕士,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分析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小仪器中用尽可能少的试剂(常规的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来进行化学实验,它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组成及新世纪化学教学改革趋势之一。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颠覆了传统教学顺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实现了知识的优化;在我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多集中在中小学,高校相对较少[1]。钠与水反应实验是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的教学训练素材之一[2],也是高一《化学·必修Ⅰ》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以钠与水反应实验教学为例,报道我们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将微型实验与翻转课堂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的具体做法。
一、教学理念
1.我国区域差异大,化学课本部分实验在农村中学开设的条件不一定具备;教师应训练师范生在微型化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地对化学实验进行重新设计与再表现,以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
2.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主力军;教师应率先垂范并适当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师范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
二、教学内容
1.实验目的
(1)通过自主实验,观察钠与水反应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加深对钠活泼性的理解。
(2)通过合作讨论,进一步对钠与水反应产生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2.实验原理
2Na + 2H2O = 2NaOH + H2↑
微型实验装置见下图。
3.实验用品
操作台1个,套上乳胶头的具支试管1支,镊子1把,米粒大小的金属钠1块,酚酞(2g/L乙醇溶液),H2O等。
4.实验步骤和操作
在具支试管中,加入水至侧泡的中部,再加1滴酚酞试液,用胶头封住支管。用镊子把一小块米粒大的钠投入试管中,然后用肥皂液抹在其管口(抹肥皂液时,应在管口稍停留一会,有利于形成肥皂泡,并注意观察试管内的实验现象)。当试管口形成一个比较大的肥皂泡时,将点燃的火柴移近肥皂泡,能听到氢气清晰的爆鸣声。
5.注意事项
(1)钠粒取米粒大小。如果钠粒太大,生成的气体多,放出的热量多,容易产生爆炸。
(2)取钠粒时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因为生成物中有碱性物质,对皮肤有腐蚀性。
(3)用剩的钠粒应放回原瓶,煤油密封保存。
6.思考与作业
(1)如何引导中学生观察认识钠的储存方式、物理性质及合理解释“钠浮在水面、溶化成小球、球四处游动、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红”等实验现象;
(2)结合中学化学课本,利用微型仪器因地制宜地对本实验进行重新设计与再表现。
三、教学实施及效果
1.教学组织
学生实验人数≤10人,实验2人一组、微型仪器2人一套。
2.教学流程(见下表)
3.教学效果观察
(1)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更强,更适合运用翻转课堂来进行教学;尤其是课前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核心知识点及完成学习任务单,有助于学生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
(2)微型化学实验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新实验方法,组装方便,趣味性强;只要学生一动手,实验现象就会诱发各种猜想或假设,随之进一步的取证和分析让学生体验“实验—失败—思考—再实验”直至成功的科研过程,实验室成了师生、生生探究知识的互动场所,从而有很好的知识内化效果。
(3)成果展示让学生上台讲解以及课后的小论文撰写,更是让学生兴奋不已;学生知识得到升华,个性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总之,我们将微型实验与翻转课堂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的教学才两年就受到学生的欢迎与肯定。仅“钠与水反应”这一个实验,学生就提出有价值的实验改进方案十余种,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教学参考》《广东化工》《江西化工》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实验改进论文12篇,如陈彩虹等人发表的《纳与水反应实验的改进》,马少玲等人发表的《纳与水反应的微型实验改进》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子超,蒋家傅.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112-117.
9.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叙事 篇九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生是主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
上学期我曾上过这样一节化学课:在对实验室氧气制法的教学中,教材上是以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而学生极力主张用水电解来制取氧气.为此师生间进行了一场争论。学生举例力争:电解水原料取之容易,且产物无污染,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主体精神,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复杂,同时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二者比较当然是用水为佳,面对这种现实,如何不否定学生的想法,且还能激发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是关键。于是我问:一堂45分钟,我们要既要制取氧气,还要研究其化学性质,时间来的及吗?课堂静了下来,我灵机一动,接着开导,用水制取氧气,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很理想的,更符合绿色化学的精神,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在不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的情况下,也能制得氧气呢?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了学生学会节俭的好习惯,同时又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10.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篇十
一、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9%以上。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孝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31项演示实验内容,在各章节中共安排了85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例如,在§2-1分子这一节教学中,补充了氨的挥发、碘在酒精中扩散(溶散)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在§1-4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用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O2,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O2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我请学生思考3个问题: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学生反映这样学既能理解,又记得牢。
(二)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13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绪言课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并与课本第5页习题3配合作为家庭作业时,学生感到很新奇。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第7页演示实验1-1的改进),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3-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1-4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四、加大实验教学改革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在化学教学中尽管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也应把这个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意地去设计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以同容积的两瓶盛饱和NaCl溶液和蒸馏水的鉴别为例:学生在学完溶液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将两种物质鉴别开来,并写出鉴别的方法和结论。学生起初会从已有的知识结构来考虑,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蒸发溶剂法,用这种化学法将两者区别开来。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思考,从本质上分析二者的差异:饱和Na2Cl溶液存在Na+、Cl-和水分子,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这些差异导致了二者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上的不同。学生通过发散性思考,并通过具体的实验验证,得出了许多鉴别方法:(1)物理法----称重量法;电池导电法;物块在溶液中的浮力测量法。(2)化学法----蒸发溶剂法;溶质溶解法。(3)生物法----品尝法;新鲜蔬菜失水法。
2.设计联系实际的实验
为了使学生用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身边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一些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验。例如初三化学教材中,没有“CO2溶于水”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明CO2溶于水的现象,许多学生举出汽水中溶有大量的CO2的事实,教师也可以将一瓶汽水打开,学生通过透明的瓶体可以发现有大量的气体(CO2)逸出。但怎样演示“CO2溶于水”的实验呢?教师可以设计用一次性注射器来进行该实验,先抽取一定量的水,然后再从集气瓶中抽取一定量的CO2,通过活塞的运动来直观地进行CO2溶于水的实验,当压强增大时,CO2溶在水里的溶解量增加;当压强减小时,CO2溶在水里的溶解量减少。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做这样的实验。
11.《化学教学》和一个化学教学时代 篇十一
《化学教学》创刊的第二年春天我在大学阅览室就开始阅读,1982年起订阅《化学教学》杂志,二十九年订阅从未间断。书柜现存是从1991年开始的(前10年杂志,调沪时落在老家),她一直是我的最爱和珍藏。中小学在“文革”浩劫中度过,中学四年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我,当上正式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把书藉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无论工作怎么忙我都挤出时间学习。专业书籍、教育心理学与哲学、专业杂志等占据了家里四面墙壁。其中读的最多的要数《化学教学》,成了我工作的伴侣,近三十年教学中与我如影随形。阅读专业杂志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艺术的快车道。阅读走进《化学教学》的广阔天空,在杂志中与专家学者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成功实践者沟通,与智慧撞击,不仅开阔眼界积累可借鉴的经验,又能积淀和打下沉实、厚重的学科教学素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那么,对于化学教师成长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是以《化学教学》为典型代表的杂志,由杂志的编者老师为我们搭建。
从1988年开始在《化学教学》发表文章,至今有近20次露面。有大块文章,也有几百字实验创新改进短文。特别难忘和高兴的是省首届教学改革科研课题(一等奖)阶段性成果论文、2005年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化学新课程改革研讨会”获一等奖论文(共主办三届,其中在上海金山召开的第三届没有论文评奖,第一届一等奖论文空缺,第二届高中组一等奖全国共评出三篇,本人拙文“论高中化学新教材内容的生成与使用”发表时列居第一;2006年浦东化学教育从国内30多个学术刊物选120多篇论文在网上发布作为新课改学习论文,本文也列入其中,并以此文题目为总标题)刊登的那几次。这次编辑部约我为杂志的三十华诞写篇文章,为了完成嘱托,于是又重读珍藏在身边的历年杂志,一年一年地翻,一期一期地看,《化学教学》给我每一步成长的助力、对我所有的影响凝聚为一句话:一本杂志和一个化学教学时代。
1化学教学理论引领一个时代
一个杂志一个时代,感谢《化学教学》在教育理论上的引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办至今,因为主办单位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原因和优势,在我们心中,《化学教学》一直是一本中央级杂志,在同类刊物中处于执牛耳的地位,她的作者队伍中名家大牌及相应的高质量文章一向引人注目。同时,一些重要文献和权威信息也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率先刊发,引领化学教坛,凝聚化学人心。比如,1991年第1期刊出“中国化学会召开理事联席会议”报道中科院有机所蒋锡夔教授(中科院院士,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奖连续5年空缺)、华东师范大学范杰教授、长宁区教院上海市一期课改教材主编刘正贤先生等当选理事的信息;同期还有“全国中学化学教材改革研讨会”的报道,报道中介绍了时任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孙元清理事长关于“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综述”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李嘉音教授作的题为“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报告,让广大化学教师及时了解学术动向、亲炙先生们教诲,及时沐浴一代化学大师化学思想的照耀。同时,发表这种最新最权威的文献资料,既让读者受益,也有利于刊物身价的提高。
我喜欢《化学教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能从刊物汲取教学思想的营养。1991年《化学教学》开辟了“教改实践与探索”,尽管每期只有一、二篇文章,但均为名家名作或化学教改一线教师的精品,文章含金量高,认真品读,让人久久眷恋。2000年又开始了“专论”首栏,撰稿者都是当代化学教育界名家、资深教授、中科院院士或中年专家学者:刘恒椽、刘知新、何鸣元、孙元清、高剑南、钮泽富、吴俊明、施其康、解守宗、王祖浩、王麟生、宋心琦、张长江、毕华林、钱扬义、江家发、马宏佳等,超一流的专家作者阵容,引领思潮,为我们提供了至纯至浓的思想和精神大餐。
当然,吸引我阅读珍藏的更有历年那名牌栏目的“大块头”佳作。20世纪90年代开设,一直延续至今的老牌专栏“教师论坛”、“实验与创新思维(实验与教具改革)”、“教学设计(教学资料)”、2001年刊出的“考试研究”和2003年开出的“研究性学习”至今仍保留着,都是富有理论实践色彩能给人思想滋养的广大化学教师的精神食粮。
2009年《化学教学》又专门开设“开论——化学前沿”、“骨干教师之窗”。仅1、2两期就有闵恩泽(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林励吾、高剑南等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著名院士和国内著名教授,提供专稿大作。在为读者奉上科学技术、创新思维、实践方法、正确把握所教化学知识科学性的同时,也为杂志打造着一流的金牌栏目。三十而立,我们为《化学教学》在办刊的道路又登新高而欣慰和庆贺。
2化学教学英雄创造一个时代
《化学教学》创办的这三十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转型,中学化学教学斗转星移,风起云涌,名师辈出,星光灿烂。中学化学一线教师(或曾是中学化学教师)中,吴俊明、王祖浩、叶佩玉、夏正盛、周益年、刘怀乐等前辈专家或中年专家学者,借化学教学等一块宝地,登上时代舞台,领引风骚,并终成荦荦大观。徐睿、王后雄、林卫民、吴晓晖、林肃浩、陈永平、陈前进、王云生、郑胤飞、胡列扬、杨明生、陆军等中青年才俊崭露头角,一个个名字在全国被广为关注,并且名声日隆。翻开旧时的《化学教学》杂志,在这些人的文章上,往往留有我的圈画笔墨。
披览历年杂志,让我特别兴奋和感动的还有《化学教学》对青年教师的大力扶持和培养。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怎样从技术层面研究化学新课程的教与学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现实,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7月在上海金山区主办了“全国化学教学过程的技术分析研修班”,《化学教学》积极承担这一盛会的主办组织、媒介工作。研修班历时五天,讲课的老师尽是国内课程改革权威专家教授学者,宣讲艺术,展示妙招。全国代表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热闹非凡。与会的200名代表中教学新手、青年教师居多,这显然切中新课改实际,标志着大会的针对性强和开得圆满成功。《化学教学》第8期即以整版的封4予以及时报道,图文并茂,会场研修班图片学员朝气蓬勃,令人过目不忘。《化学教学》对新课改如此关注,对全国中青年化学教师点拨扶植,热情培养,爱护有加,实在是功在当代,泽被后人。
仔细研读每年杂志,每个栏目的文章作者中既有前辈专家,又有中年名师,也有全国各地的年轻新秀,老中青三代同堂,满门生辉。挖掘大师宝贵的绝对财富,展示中青年专家学者各具个性的丰富精彩,扶持青年木秀于林的茁壮成长。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何等精彩的时代啊!让更多的人成为名师,让名师影响更多的人,也许正是《化学教学》编者老师的良苦用心。一个刊物的品位,就在于把一个时代智者的声音放大。《化学教学》就属于这样的刊物。
有人说,和平时代,什么是英雄?对一种精神的坚守,对一种使命的执著,这样的人就是英雄。以叶佩玉为代表的教育功臣(第二届上海市教育功臣)、名师就是这样的英雄,正在发展成熟的“新生代”名师也是这样的英雄。然而,在我们向英雄致敬的同时,也应该向发现和培育了这些英雄的如《化学教学》一样的刊物致敬。
3化学教学实践感动一个时代
理论是伟大的,实践之树常青。《化学教学》受化学教师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能够及时总结报道本真经验,广泛提供原汁原味的大众智慧。对取得成功经验的有影响力的课改实验课题进行全面深刻地报道,是《化学教学》的一大特色,也让一线教师获益很多。如1991年对湖北省“启发——讨论式教法的探讨”课题、1999年对教育部重点课题组“中学化学实验内容的改革”课题、2002年对上海青浦“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课题、2005年对广东佛山“线索引探——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课题作重头报道。又如,2009年第1期对“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的报道等。关注和扶持甚至直接组织指导、参与全国或省市重大教改课题的评价验收,作为《化学教学》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发扬至今。
新课程改革伊始,《化学教学》即敏锐地关注到考改与课改的关系,如2001年第1期“考试研究”栏目横空出世,2007年第3期“化学原创试题选登”栏目诞生等,为考试研究、习题教学研究与教学提出理论支撑和翔实的资料,这也是广大教师人人都会关心和都会感兴趣的共性话题。另外,从2007年第1期起刊物由64页增至80页,有效信息量增大,满足了新课程改革实践者们的需求;露在外面28年的钉子被有棱角的“书脊”取代,标志着《化学教学》的装帧质量也更上一层楼,方便了读者阅读和收藏,更好地服务于中学化学教学。
宝贵的实践,神圣的教学行为,往往能影响大众甚至感动一个时代。几十年中,我既是《化学教学》的读者,也是她的作者。作为读者,可以说,《化学教学》是培养我的恩师,让我感念身受。作为作者,《化学教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教学研究、论文创作快乐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动。多年来,我写的比较多的是化学教改实践研究方面的文章。我希望用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唤来对化学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唤来灵动的化学教育机智,进行有效合理的化学教学,感谢《化学教学》让我多多少少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当我即将结束这篇短文的时候,一种感触萦绕脑海:读了近三十年的化学教学,才觉得刚刚迈进化学教学与研究之门,求索路长。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是“化学教学”使我有机会结识(接触)了许多先生、恩师和同道知心人,《化学教学》更是给了我一生感动的知己知遇。无以回报,谨以此文献给《化学教学》的三十华诞。祝她永远年轻,欣欣向荣。祝她在未来的岁月与化学教师相伴相随,一起书写化学教学的新篇章,一起走过化学课改的历程,一起创造新时代的化学教学辉煌!
周改英
12.浅谈化学实验教学 篇十二
一、认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外,强调要重视对学生观察、对比、总结、归纳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地强调记忆书本知识,还应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实验,独自开展科学探究。针对每个实验,除了让学生掌握常用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外,教师还应根据特定情境,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分组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正确地填写实验报告,发挥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辅助提升功能。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避免只强调理论讲解,忽视实验教学的灌输式模式,而应让学生动起来,依据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实验任务。通过这样的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迸发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活力,将化学实验与理论知识整合,同时汇聚学生的学习情感、主观能力、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于一体,使学生在提高化学成绩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让素质教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得以充分实施。
二、创设实验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探究性很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出发点往往是基于满足好奇心。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兴趣“稍纵即逝”,如何变“短暂”为“持久”并得以发展,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在日常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 加强实验演示
首先教师应认真准备每一个演示实验所需材料及仪器,然后进行科学正确的演示,在课堂中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搭建积极思考的平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探知欲。每做完一个演示实验都应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评价该实验的优缺点,从实际出发进行实验的可行性改进。例如,在讲“钠的相关性质”时,我们应该让学生首先来认识钠,并从它的保存方法上让学生推断出钠的相对密度大小;通过燃烧实验直观地观察出产物的色态,通过钠溶于水的实验依据、实验现象及补充实验,判断反应后的产物。这样由这两组实验,我们就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钠及其相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开发生活实验
生活实验即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生活实验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延伸到了课外。依靠学生自身实际,结合实验室现状,教师可让学生从实验设计、可行性讨论、材料仪器准备、实验操作、填写实验报告等环节出发,亲自设计并操作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食醋巧除水垢”“判断酒后驾车的方法”“草帽的漂白”“鸡蛋蛋清的盐析与变性”“葡萄糖的检测”等生活实验的设计与开发,使学生从不同的实验中产生渴望学习化学的激情,效果要比单纯讲解更有效。生活实验的设计与开发,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3. 组织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是开展有效学习的载体,同学们依据学习成绩的优劣和动手能力高低等情况采用互补原则组建兴趣小组,并利用每周二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邀请多名老师进行专题讲座,结合实验进行实验教具的改进及制作,就化学热门问题进行调查,实地参加等多种形式展开。这些活动的举办和实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除了学会操作技能外,还应提高发现、提出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或处理一些化学问题。
13.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十三
摘要:在信息传播更为稠密、快速、扁平的信息化时代,“慕课”作为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迅速的发展。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中,不仅是在继承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而且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推动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为例,介绍了“慕课”教学方法的特色,以及“慕课”教学方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慕课;教学方法;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5-0194-02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一场信息与技术的革命对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具时代属性的MOOC(慕课)应运而生,它属于在网络上大规模发布的课程,并且这些开放的课程是一些具有协作和分享精神的个人和组织为了加快知识的传播而发布于互联网上。由于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并且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是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往往存在如下问题:局限于单一的授课地点和时间等条件,化学实验课教学设计统一格式化,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往往走马观花,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慕课将会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所导致的不足之处。在此新形势下,探讨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怎样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复合型创新人才,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教学资源来促进化学实验改革和学科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以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为例,将慕课教学方式应用于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初步探讨。
一、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所面临的现状及其解决措施
《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实验课程,也是分析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分析方法汇集了化学、物理学、仪表电子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已由单纯提供样品的分析测试数据上升到从原始的分析测试数据或现场分析测试信号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价值的静态和动态物质信息,以解决化学学科各个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已经成为化学专业研究与应用领域中物质的信息科学。因此,《仪器分析实验》在化学类本科生的人才培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培养仪器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笔者近年来在一线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该实验课程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并且总结了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1.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主要采用书写预习报告的方式达到提前预习的目的,但是学生实际上往往照抄书上的操作步骤,被动地枯燥学习,毫无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外仪器实验课开放时间有限,开放的课时不足,实验动手环节时间紧迫,学生草草了事,教学效果不理想。慕课教学的引入有利于拓展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思路:教师通过上传小视频和设计测试问题,让学生提前学习相关实验的理论知识,熟悉实验操作过程。在实验课堂上教师能够根据测试反映的情况针对性讲解疑难问题,相应缩短教师的讲授时间,从而使学生拥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动手实验操作,可以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2.在实验项目的选取方面,以传统单一的实验内容为主,缺乏探究性实验,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慕课实验教学设计中,我们在前期视频制作中除了加入包含该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外,还应该增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优化实验条件以便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的视频环节,课后学生能够通过线上与教师讨论交流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共同分析其原因,课堂主体也由教师变为了学生,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其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由于仪器分析实验涉及多种大型仪器的操作,综合考虑教师的专业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安排多个老师授课。虽然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大纲,但是受教师的个体性差异、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的影响,导致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慕课后可以减小或是消除任课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这是因为我们通过小视频实现了教师的大部分讲解环节,并且这些小视频是一个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和修改确定下来的精品课程,质量相比于教师单独的课堂教学应该更高。
4.在仪器实验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分子光谱、原子光谱和色谱分离分析等多种检测方式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然而因学生个体差异性,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导致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将涉及理论讲解部分的小视频作为在线课程,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频率和学习时间。
5.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是针对化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将基本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上的课程,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或是科研中都会遇到使用实验课程中所涉及的仪器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情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学生都遗忘了部分内容,再回去翻找资料也很困难,无从寻找。慕课的学习是不分时间和地点的,在手机或是电脑上面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所以对于无论是在校生或社会工作者都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
二、慕课教学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基于慕课教学方式的优势,结合本校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我们将慕课引入到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通过上传经反复打磨的高水平教学小视频和建立能够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测评小模块,将线上网络教学和本校实验教学结合应用于实验设计和探索的教学活动中。在慕课设计中将音乐、声效、动画和视频融合为一体,可以将书中枯燥的文字和图片更加立体化和形象化,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慕课中的小视频还可以对实验教学中涉及的大型仪器的内部结构进行很好的展示,因此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仪器的构造原理,有利于后期的仪器操作和维护。设计的慕课小视频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示实验操作的每一步,达到与真实的实验操作一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慕课教学设计功能齐全,课后学生可以与老师通过网上平台进行讨论交流,也实现文本和信息即时交换,充分展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良好互动,有利于传统教和学的师生关系的改善。老师在网上教学系统中进行课程控制、题库定义和作业发布;学生可利用该系统预约实验、预习实验和完成作业;系统可以自动对学生预习、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等进行评分,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预习、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报告进行评分,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报告决定成绩的现状,完善了实验教学评价机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慕课所包含的微视频、在线交流及在线评价等功能,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中的不足,整合传统实验教学与网络教学从而形成新型混合式教学。采用这种混合式教学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可以巧妙地引入相关实验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前沿,适当扩展实验课程的内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在教学环节中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和自主的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三、小结
慕课教学在中国教育界日益发展扩大,但是其实际应用都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将其充分开发利用,顺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4.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篇十四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主要方式。然而在我国的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中,对于实验教学不重视是一个普遍性存在的现象。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推行,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考中也有着相关的体现。在浙江省的近几年化学高考中,关于实验部分的考查内容所占比重已经得到了提高,而且在考查方向上更加注重于考查学生对于实验的操作能力。可以看出,在新课改的环境下,重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已经是必然趋势。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得学生亲手操作化学实验,对于化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能够验证化学知识结论的正确性,因而化学实验教学也具备重要的方法论功能,一、实验教学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作用
高中化学教学是一门对实验依赖很高的学科,仅依靠课本知识讲解很难保证 学生形象、生动的理解所学知识,一些化学反应现象是很难通过讲解描述来保证学生理解的。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较为形象的理解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同时也能巩固所学的课本知识,提高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化学实验也能改变学生对于化学这门课程的认知,充分的认识到化学这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精神,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随着高考中对于化学实验部分考查内容比重的提高,特别是在考查方向上对于实验操作细节方面的侧重,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更好的应对高考,提高化学高考成绩也有着重要的作用【1】。可以说,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而且针对于浙江省的高中化学教学来说,实验教学的作用还体现在活跃学生思维上。在浙江省高中化学教材中,对于实验部分的偏重体现出了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而且一些考查内容也需要学生运用更加活跃的思维来解答,从这一角度来看,加强实验教学也有着的意义。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化学实验教学认识不够
高中化学老教学老师对于实验教学的不重视可以说是一个普遍性存在的问题,就以浙江省的高中化学教学为例,大多数的教学老师几乎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有的教学老师只是在课堂上给学生做一些相关的化学演示实验。这一问题充分表明了化学教学老师对于实验教学的不重视,一些教学老师从应对高考的角度考虑,认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非常浪费时间,完全没有必要开展,在课时设定上很少,甚至几乎没有相关课时【2】。此外,这种认识不够的问题,还体现在学习教学资源的配备上,在浙江省的一些学校,缺乏完善的化学实验室,导致很多教学老师虽有心开展实验教学,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教学资源配置失衡问题是一个非常普遍性的现象。就浙江省而言,一些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几乎很少使用,学校对于教学老师在使用实验室方面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并且有的学校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室教学老师,一些化学实验教学完全由任课老师兼任。可见,对于化学实验认识不够的问题是体现多个方面,并且较为普遍的,也是阻碍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2.实验形式单一
以浙江省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例,在实验形式上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完全按照课本规定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操作,毫无新意,在实验过程中,教学老师也会严格规定学生的实验程序,力求实验结果与课本内容完全一致。熟不知,这种实验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本意,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是单纯的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而且在很多高中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实验教学中,以观看老师的实验操作为主,并不会让学生去自己动手操作。这一问题也是一些学校基于化学实验的安全性上考虑的,这对于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而言固然无可厚非,但是也失去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根本意义,学生不能亲手去操作,也就无法起到实验教学的作用,不能带给学生感性上的知识感悟。应当指出,这种实验形式单一问题,是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验教学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真正的掌握实验操作并且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3.教学方式僵化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学方式僵化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据有关教学研究资料统计,在我国的化学实验教学中,超过80%以上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演示实验为主,这一点,在浙江省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同样较为突出。这种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传统方法,也是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教学老师在教室中做相关的化学演示实验,并且进行讲解,学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看实验过程。化学实验是一种时刻变化,并且实验反应速度较快的实验,在这种演示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观看到整个实验变化的学生并不多,仅限于离老师位置较劲的少数学生。对于整个教室中的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后排学生而言,根本看到不实验过程,甚至连实验结果也看不清楚。可以说,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实际上已经完全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学生对于实验的认知理解上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3】。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的僵化还体现在教学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上,在大多数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依靠的还是黑板、课本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技术等新的教学方法应用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
4.缺乏实验教学评估机制
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估机制,是验收实验教学成果,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在当前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缺乏这种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估机制。以浙江省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例,大多数的教学老师在开展实验教学中,并不会在实验教学后进行相关的教学评估,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也缺乏有效的监督。缺乏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估机制除了体现在教学老师的教学评估缺失上,还体现在学校对于实验教学的评估上。在浙江省的高中学校,能够定期对全校化学实验教学开展进行评估的并不多,学校本身在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上就缺乏有效的监督,对于教学老师在每学期开展的化学实验课次数也缺乏严格的统计。可以看出,缺乏实验教学评估机制,也是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综合而言,这种教学评估机制的欠缺,是同时体现在教学老师实验课堂教学评估缺失和学校评估缺失两方面的。
三、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高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 首先,作为高中化学教学老师,应当认识到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化学高考对于实验考查内容侧重的情况下,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是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有效方式。教学老师应当在每个学期的课时设置中,体现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增加实验学时,组织学生定期的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充分的结合实验,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讲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老师在讲授课本化学知识的同时穿插讲解相关的实验内容,例如在讲解制氧气的方法时,对于常用的三种制氧气化学方程式讲解时,就可以同时给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演示。同时,还可以同时进行这三个实验,使得学生可以对比这三种常用制氧气方法的不同。也就是说,教学老师无论是在日常的化学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中,都应当提高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同时,学校也应当加强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在教学资源配置上,保证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配备设施完善的化学实验室和相关的实验室教学老师,在硬件上给予保障。
2.丰富实验形式
同时,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时,还应当丰富实验形式,不仅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应当尽量多开展一些趣味实验和探索实验教学,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便如在进行钠与水的反映这一实验时,很多学生对于钠和水的量控制的不是很好,这一实验本身也具备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对于教学老师来说,在进行实验指导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如何更好的控制钠的量?如何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在完成实验演示之后,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去进行一些探索,在安全的范围内,加大钠的量,会出现怎样的化学反应?减小钠的量,反应程度是否会明显下降?等等,这些都是较好的探索实验内容,关键便在于教学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去做一些探索性的实验。还有一些趣味性的实验,例如油脂的皂化反应,也应当鼓励学生活跃思维,并且联系生活,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不一定要严格按照课本实验内容进行实验步骤复制,那样也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和应用作用【4】。
3.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老师在进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体现出在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的课时教学都是课堂教学,就以浙江省的高中学校为例,并不具备条件来进行长期性、大规模化学实验教学,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实验教学便非常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效果更好的化学实验展示,例如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化学实验演示视频,或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特别是一些生活中同教学内容联系较为密切的视频,给学生放映。这种方式相对于老师简单的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来说,效果更好,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铜和硫酸的反映,以及硫酸铜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相关的视频,对于生活中硫酸铜的运用以及工业上制造硫酸铜的方法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这种与生活进行联系的化学实验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实现,比简单的实验操作效果更好,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4.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估机制
再有,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这种评估机制应当同时包括教学老师的实验课堂教学效果评估和学校的实验教学课程开展效果评估。例如,教学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仔细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关注每一个实验步骤,并对其进行指导,对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以及兴趣进行一个较为充分的了解,从而评估每一次实验教学的效果。这样以来,教学老师就能够及时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正,以便于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实验教学评估机制应当主要侧重于学校的实验教学开展情况以及效果,例如定期的进行监测,监督化学教学老师是否按期开展了实验教学,检查实验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的情况,教学老师是否认真负责的组织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对于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开展来说,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估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也能够起到重要的监督和改正作用。
四、结论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近年 化学高考加大对于实验内容部分的考查后,实验教学也就愈发重要。在当前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于化学实验教学不重视、实验方式单
一、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估机制等。为了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应当积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改正,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化学教学化学实验论文07-09
微型实验化学教学06-28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07-26
高一化学实验教学总结08-02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教学08-14
应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教案06-15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内容08-09
化学教学改革的新事物:微型化学实验11-18
化学实验室教学计划08-16
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