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离我们有多远话题作文

2024-06-27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话题作文(19篇)

1.幸福离我们有多远话题作文 篇一

幸福不是一百千克的金项链,不是名贵的“宝马”,不是天价的别墅,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势-------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饥饿时,妈妈那碗香喷喷的葱花面,拨开面条下面藏着两个诱人的荷包蛋;

幸福是寒潮突袭时,父亲急匆匆赶来给你披上的那件厚厚的老皮袄;

幸福是你病痛中,小伙伴们围在你的床前,告诉你明天他们等着你一起去谷场上放风筝或一起去小树林里掏鸟蛋;

幸福是你迷茫时,远方的她给你寄来的那封关爱和激励的信或一张风景别致的明信片;

幸福是静谧的夜晚,妻子蜷缩在你的怀里,甜甜的睡去,间或发出一声娇嗔的梦呓;

幸福是你风尘仆仆打拼归来,一下车站孩子飞奔而来,告诉你他已等了你两个多小时,拽着你的手用他稚嫩的肩帮你扛起行囊,对你说你的她早已在家为你备好了下酒菜;

幸福是两个白发老人,在夕阳西下的余光里,拄着拐杖,携手相扶,归巢,煮一碗香烂的软饭--------

其实幸福离我们并不远,在这个焦虑的时代,不妨静下心来,放慢节奏,细细的品味,曾经拥有或正在拥有的--

温暖!

2.幸福离我们有多远话题作文 篇二

几年前,我曾去过日本。我们一行9人从广州新白云机场起飞,3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大阪的关西国际机场。如果从上海起飞,只要一个半小时。如果从大连起飞,只要一个小时。

从地理距离上看,我们的确离日本很近。

从文化上看,你到日本,到处能看到汉字,它的标识系统,你能看懂七八成,上洗手间、找楼层,你基本没有太大问题。

为什么中日民众的心理距离比美国还要遥远?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已经脱亚入欧,而我们在和日本人交往时,因为两国特殊的历史和恩怨,比和美国人交往还要有障碍。

你看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大学的创始人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你就明白日本人已经是香蕉人——黄皮白心。而我们中国人,在他们眼里已经是落后的民族。

看看福泽谕吉《脱亚论》所写:“我日本国土地处亚洲之东陲……然不幸之有邻国,一曰支那,一曰朝鲜……此两国者,不知改进之道,其恋古风旧俗,千百年无异。在此文明日进之活舞台上,论教育则云儒教主义,论教旨则曰仁义礼智,由一至于十,仅以虚饰为其事。其于实际,则不唯无视真理原则,且极不廉耻,傲然而不自省。以吾辈视此二国,在今文明东渐之风潮中,此非维护独立之道。若不思改革,于今不出数年,必亡其国,其国土必为世界文明诸国分割无疑。”

1894年甲午一战,开始印证福泽谕吉关于中国的预言。

真是一声叹息!

干净背后的力量

去日本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干净!花儿朵朵软件的马总去过基本所有的欧美的唐人街,发现日本的唐人街最干净。

日本不仅仅是大城市的主干道干净,连小街小巷都特别干净。日本一家学术出版社的老板晚餐后带我们去他的出版社和书店,在东京大学大门的正对面,要穿过一条小巷,当时还是晚上9点半,里面也是特别精致和干净。

难道日本仅仅就是比较干净吗?这干净背后难道真就那么容易吗?

干净和贫富没有必然关系,和追求完美有关。一个人就算穿一件打补丁的衣服,也可以干干净净。

我小时候,应该是30年前,中国应该是很贫穷吧,我们村就有几家人比较干净。为什么这几家人干净?因为他们的女主人爱干净。结果,我们村,也就这几家人有出息,孩子都考上大学,都成了才。

干净代表一个习惯,一种追求。广岛亚运会,开幕式结束时,全世界的人发现,数万日本人退场后,在体育场里,居然没有发现一张丢掉的废纸!

再给大家讲一个朋友的故事,他在日本三菱重工工作,卖印刷机给大陆的印刷厂,他有一次带一个国内印刷做得比较大的老板去日本参观,这个老板也做得比较大,发展得很快,有点志得意满。参观时,日本人让这个老板进印刷厂前把鞋脱了,当他从印刷厂出来,发现白色的袜子居然还是白色的,整个印刷厂全部是自动化生产,就没有几个工人。

我带队参观了东京的一所初中,他们的学校也特别干净,我们一进去需要换鞋,每个人有一个鞋柜,上面居然预先写好了每个参观团团员的名字。

地铁里可怕的皮鞋声

我们住在东京的京王酒店,附近就有一个很大的地铁交换站,你早上来到这个地铁站,你看见洪水般的却非常有序的人流,基本没有人讲话,更没有人大声讲手机,你只能听见可怕的皮鞋声。

日本人做事是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不影响别人为原则,这已经成为他们灵魂深处的东西,已经完全内化了。

日本的教育和我们有什么区别?

我弟弟媳妇的姐姐晏青一家在日本已经7年,他们的孩子也在日本上幼儿园,我们晚上在一起聚会,我就特意问他们:日本的教育和国内的教育有什么不同?

晏青告诉我:日本人特别重视幼儿期的教育,所以很多母亲生了孩子之后辞掉工作全职带孩子,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三岁前是幼苗期,特别重要(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旦孩子的成长出现问题,特别难修正。而且日本人认为:让男人工作更勤勉一些,强度更大一些,收入更高一些,让母亲回归家庭,等孩子3岁后再上班,对社会效率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下一代的成长特别有利。

另外他们对孩子培养的一个原则就是:七分饱、七分暖。他们基本不让孩子吃得太饱,也不怕孩子穿得太少,秋天孩子穿个单衣在外面玩水他们也不怕孩子受凉,所以你在日本基本看不到胖子。

另外,孩子生病一般不像中国一样动不动打吊针,他们认为孩子有很强的自愈能力。

日本人均寿命是全世界第一,这也说明日本人卫生条件、医疗条件、生态环境、饮食习惯、体育运动都做的很好。

日本的幼儿园特别干净,孩子一到幼儿园就要换鞋,不让鞋子上的尘土带进学校。

另外,我感觉日本的学校特别重视校服,他们的校服也特别漂亮,式样很多,做工很好,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重视校服?他们的回答让你耳目一新:

一个人穿上制服,就是要告诉它: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任何一个人穿制服干坏事内心总有一种不安。

我带队参观了东京的一所中学,和他们的校长、教务长、心理辅导老师座谈。

日本的中学特别重视动手能力,家政、缝纫、空手道、体育、兴趣班全部开设,心理辅导老师导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因为他们发现很多孩子很早就有心理问题,所以每一个学校都有一个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我参观的那所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正好是一个华人,我就问了她无数的问题。

日本中学特别重视武士道课,他们每个学校都有专门的武士道馆,也经常有相关的比赛,他们认为,武士道课能培养孩子坚强的品格,永不服输的精神。

没有比敬业更好的爱国主义

在日本接受最多的就是日本人的鞠躬,据统计,一个日本百货公司电梯口的迎宾员,一天要鞠2500个躬。

我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就非常明白,要天天这么鞠躬多么不容易,支撑他们这么常年累月做的是他们视敬业为天职的理念。

如果我明天下一个命令,公司的保安明天开始给来公司的客户鞠躬,明天他们可能能做到100%,后天他们可能就打95折,大后天他们打90折,最后不了了之。

我有一句口头禅:没有比敬业更好的爱国主义。

一个老师,爱你的学生,这就是爱国。

一个编辑,出没有校对差错的书籍,这就是爱国。

一个警察,保一方平安,把本职工作做好,这就是爱国。

一个清洁工,把它负责的地方搞得干干净净,就是爱国。

在网上做一个爱国主义者,不用付出成本和代价,太容易了。我要问他一句:你本职工作怎么样?这是分辨一个真正爱国主义者的放大镜。

我们离日本有多远?

很多没有去过日本的朋友问我: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到底离日本有多远?

我就反问他:中国足球队离欧美强队有多远?

他就说:就单个队员的技战术水平、体能来讲,好像水平很接近,但整个队一旦上场打起来又好像差得很远,因为根本就没有赢的机会。

我说:你这就讲对了,中国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距,就好像中国足球队和欧美强队的距离,感觉差得不远,但实际差得很远。因为人家已经霸住位了,你要接近还容易,你要超越很难。

我们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生活品质没有上去,我们的生活品质上去了,生活品位没有上去。

我当时就讲了一个例子:中国很多老板也能买奔驰车当座驾,但是永远不要忘了,坐奔驰的民族和造奔驰的民族绝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你有100多万人民币你就能买一部奔驰S320,但你要造出同样价格性能比的奔驰车来,投资100亿下去,也未必能。

我这次也特意参观松下研究院,发现中国制造的一些幻觉。

很多商品背后印有Made in china,但其实很多是组装在中国,设计不在中国,品牌不在中国,核心元器件不在中国,制造工具、机床不在中国,市场渠道不控制在中国,还有,很多精密制造也不在中国,更不控制在中国人手上。

我参观了日本出版业最大的一家物流中心,他们的配货差错率居然控制在万分之二以内,这个差错率相当于:你在一本新华字典里找到一个错字。

3.幸福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篇三

小调查:你给自己的生活幸福程度打多少分?

(满分100分,投票总数:48440)

选项名称 投票数 百分比

及格60—70分

17011

35.12%

比较幸福70—90分

10774

22.24%

比较不幸福30—60分

10317

21.30%

非常不幸福,30分以下

7886

16.28%

非常幸福,90分以上

2452

5.06%

(来源:腾讯网站论坛)

幸福榜单:谁是最幸福的人?

说幸福,谁更幸福?无数不同的调查给了我们不同的结论:越有钱越幸福?城市人比农村人幸福?公务员最幸福?中产阶层最幸福?校园里的大学生最幸福?也有人说,幸福只是一种感受,它属于每一个信奉“平淡是真”的升斗小民……

中国富人:有房有车却无安全感

人物档案:孙鑫,男,36岁,私企老板

钱越来越多,房子越来越宽敞,车子越来越豪华,衣服越来越新潮,旅游越来越国外,事业越来越亨通,地位越来越高……这些东西都有了,我就幸福吗?事实并非如此。我也是有重重压力的,我们的财富没有暴富的指望,职业没有收工的暂停键,阶层待遇没有确定的法律保障。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风光的物质享受背后是职业压力,体面的社会地位背后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虑感。可能随时一场病、一个政策调整、一次金融冲击波,我们就会被重新打入赤贫的深渊,重新回到奋斗起点。其实我们也是很脆弱的,有了钱并不一定幸福,神经照样绷得紧紧的。我有一个朋友年收入近10万元,并拥有两套房产和被众人羡慕的家庭。然而因妻子患病住院花了40万元,他不仅用光了所有积蓄,还被迫卖了一套房产,如今生活陷入拮据。

公务员:职业荣耀感与失落感并存

人物档案:赵化宇,男,27岁,教育部门公务员

从2005年起,公务员考试牢牢占据了“中国第一考”之位。在中国,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已不言而喻。我是去年考上我们市教育局的公务员的,之所以考公务员,是这个职业稳定性好,社会地位高。当朋友们听说我考上了公务员,他们都很羡慕我,说我擁有了铁饭碗。这也满足了我的虚荣心,我父母感觉也有面子。可大家也都知道,公务员工资微薄,这个职业在经济上处于撑不死、饿不死的地位。与下岗职工及广大农民相比,幸福无比,但与市场经济的弄潮儿相比,又显得微不足道。如果你问我现在是不是很幸福,我只能回答说不幸福。我觉得在这发展空间很小,我更向往那种无拘无表的生活,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官场的规则和文化,我也不大适应,我很讨厌各种应酬。

“小市民”:活着不容易

人物档案:晓萌,女,30岁,公司职员

水电煤气,油盐酱醋,孩子上学,看病吃药,哪一样不在涨?而最令人承受不起的,还是房价,,我和丈夫家都在农村,我们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属于白手起家,我们每个月都还要寄钱给各自的父母。结婚后,我们经济一直比较拮据,先是租房子住,儿子出生后,房子实在太小了,为了让儿子住得舒适一点,两人铆足了劲拼命赚钱,最后用辛苦攒下的积蓄并借了些钱付了新房首付。每月发下工资后,交了房贷手里就没钱了。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经费,还根本没有着落。你问我现在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幸福当然是有的,每天晚上劳累一天回到家,三口人围在一起吃顿饭,看着儿子的个子越长越高,心里很欣慰,我感觉这是很幸福的。而各种压力也是排除不了的,生活不容易。

农民:幸福感更强的背后

人物档案:管林,男,28岁,农民

“2008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这样的报告一出,许多人认为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农民“翻身做主人”了。但他们没意识到,农民良好的幸福感恰恰反映了农村整体生活水平较低。从人们对生活的期望来说,农民幸福感更强,只能说明农民对前途的消极情绪。幸福感类似于满足感,它实际上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两者的落差越大,我们可以认为幸福感越差,农民“知足常乐”逻辑的背后是无力追求更加幸福生活的无奈,试想谁不想过上工作稳定、保障充分、社区便利的生活?谁不想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就说我身边的人吧,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但由于户籍制度等不可逾越的障碍,无法融入城市,加上收入的偏低,其实心里还是没有稳定感的。

大学生:正是幸福感开始减退的时候

人物档案:张铭,男,20岁,大学生

说起幸福感这个话题,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最幸福,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就像“掉进蜜罐里”。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其实你到校园里问问,幸福的没有几个,幸福问题,是当代青年最关,心也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大学时代,是人生的转折点,年轻人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开始个体社会化的真正历程,而目前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价值观混乱,心理失衡,致使许多大学生有了太多的迷茫:生活的迷茫、目标缺失的迷茫、求职的迷茫……这些迷茫给我们带来了对幸福的迷茫,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幸福。据英国和美国社会学家联合做的研究表明,大学正是幸福感开始减退的时候。研究称,人一生的幸福感呈“U”型曲线,青少年和老年幸福感最强,中年最弱,“谷底”大约在44岁左右,而大学时候正是幸福感开始降低的起点。

谁“偷”了我们的幸福?

GDP崇拜:迷失在物质里的幸福

一直以来,我们都只推崇GDP增长的神话,认为首要问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解除贫困,增强综合国力。“GDP崇拜”成为一种情结,唯效率主义的发展成为主要甚至唯一取向。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诸多不良后果:国民教育、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领域当作“经济增长的代价”牺牲掉,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从经济的增长中获得。我们现在手中是有钱了,可我们感觉到幸福了吗?

生存压力:幸福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

房子、工作、家庭、人际、面子……这几个名词带着纠缠不清的关系时刻给予每个中国人压力,年轻时以命换钱,年老时以钱换命。职场压力令英才早逝,学业和就业压力令20到35岁的人心理

失调。加上今年物价飞涨、金融动荡、股市低迷、竞争激烈,升学难,就业难,工作难,人际关系处理难,面对越来越多的各种压力的困扰,生活在当今的人们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了“累”。睡眠紊乱、记忆力衰退、情绪偏激、易恼易怒,心理负担重如泰山,身体状况江河日下。幸福感从何而来?

安全感缺失:当生存都只是一種可能……

富人提心吊胆,担心财富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感”;而穷人也提心吊胆,担心某一天失业,经济没有来源。杭州市的一个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中,有心理问题的占近17‰公务员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比一般群体强烈。另外,社会治安是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将良好治安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公众,最大程度提升市民的“安全感”,进而满足普通大众对“幸福感”的需求,是政府的职责。

人际疏离与情感空白:孤独感与抑郁的源头

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里,逐渐淡化了情感企图,大家都是及时关系,强调当下的需要,呈现的状态是:过从甚密,但感情稀薄。我们不知道隔壁邻居姓甚名谁、大致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我们也不知道现在工作单位里年轻的张小姐明年是否打算谈婚论嫁,还是准备出国留学;我们不知道常常去理发的美容店为什么换了老板……“人与人之间的远离,也是幸福感消失的原因。”

差距:幸福是“比较出来的”?

在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记者(王志文)问:什么是幸福?农民工(范伟)答:幸福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拿了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那他就比我幸福;我上茅房,只有一个坑,你蹲了,你就比我幸福。基尼指数低于0.2是一个国家幸福的指数之一,这表示国民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4~0.5表示国民收入的贫富差距较大;中国的基尼指数一度达到了0.47,超过了0.4的国际安全标准线。失衡也是幸福感远离的原因。

你什么时候最幸福?

江苏连云港网友:幸福就是长假带着女儿踏上名山大川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幸福就是和老公牵着手逛街,幸福就是能像孩子那样在父母身边撒娇,幸福就是忙碌地工作了一周,周末了,终于可以睡个懒觉。

河北秦皇岛网友:付出也是一种幸福,今天在街头遇见一个乞讨的老太太,寒风中她的衣服很单薄。我把自己口袋里的零钱给她了,她不停地道谢。当时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吉林长春网友:幸福是一家人可以住在一起,可以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亲人,可以平平淡淡的,平安、健康、快乐地过一辈子就是幸福。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幸福中,只是自己没有察觉到而已。

福建厦门网友:有人觉得幸福的来临是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就像中彩票一样,而我觉得幸福存在于点滴之中,存在于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一朵小花、一封信、肩膀上的亲昵一拍或一句鼓励的话,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无足轻重。

广东佛山网友:幸福就是每天都感到实在并快乐地活着,即使是最平凡;幸福就是你想要的物质与精神都能得到满足,即使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幸福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觉得你所在的世界充满希望,即使有不如意的逆境。

山西大同网友:幸福是很具体的,母亲喜欢戏剧《朝阳沟》,但以前她总是特别忙,整日操劳不完,如今终于可以停歇下来了。辗转了许多书店,我买到了《朝阳沟》的碟子,拿回家给母亲播放。看着母亲看得那么安心投入,我是幸福的。

构成幸福的六个要素

英国《独立报》2008年9月11日报道,近期一项研究显示A3%的英国人感到不幸福。究竟哪些因素能为我们带来幸福的体验呢?该报称,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莱亚德认为婚姻、朋友、健康、工作等六个因素对我们的幸福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婚姻:德国社会经济学家调查发现,人通常在结婚后变得更幸福快乐。在打算结婚的两三年之前,人们会觉得比以前更幸福,而结婚的这一年对他们来说则是最幸福的时光。诺丁汉大学社会与社会规则教授斯蒂芬·约瑟夫说,“当家庭关系满足了人们的归属感,我们就感到自己成功了。”

工作:专家称,失业不仅仅意味着降低了收入,而且也降低了幸福感。德国学者利利安娜和雷纳·温克尔曼认为,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失去工作是件丢人的事情。

信任:理查德·莱亚德说,我们的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交往的质量。在交往中,若有人可以信任,会让我们感到更快乐。

健康:理查德·莱亚德说,我们往往高估了疾病对幸福感的影响力。上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精神健康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诸如咽痛和糖尿病等疾病,抑郁对幸福感的影响要更深。

饮食:大脑中叫做复合胺的化学物质与快乐的感受相关。而香蕉、牛奶、花生等都含有复合胺,多吃这样的食物有助于我们产生快乐情绪。

自由:瑞士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瑞士如果某地的居民拥有更多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更幸福更快乐。

当下,我们如何获得幸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孔军辉教授,对“重压之下”的都市人如何回归幸福提出了建议。

第一,要明白财富的意义,知道财富是为了什么。比如有人赚了很多钱,但没有时间去消费,又怎么能体现出挣钱成功带给你的快乐感?而且这个钱是用在了什么地方,是把它挥霍了,还是用在了救助别人等慈善事业上。这些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但现在人们的观念或者是素养还没有达到这样的一个层次。

第二,要明白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其实我们国家现在是一种价值缺失的状态,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钱。其实人应该追求的人生是更加有意义的。以前我们光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却忽略了人生的价值观。所以现在要回归到正常的价值观,比如从儒家、道家的思想中去寻找传统的思想。

第三,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社会是需要各种各样人的社会,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定能做老板。所以人在这个社会中生存,首先的定位应该是做一个能够适应社会、能自食其力的人,而不是要给自己定一个很高的目标,所以人们必须要懂得心态的平衡。在生活中不能随波逐流,自己要给自己找对定位,否则会凭空添了很多压力。

第四,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再伟大的事情也是点滴事情积累起来的。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眼高手低,只看到了结果,没有看到过程,永远使自己无法满足,自然也就不会感受到幸福。

4.爱心离我们有多远作文400字 篇四

每天,打开电视,连上网络,都会看见某些记者在采访一些“爱心朋友”。我经励志要当一位爱心朋友,可那些人真实吗?

每次和妈妈一起上街,我总会看见一些坐在地上掏钱的爷爷奶奶,我也会把自己的零用钱分给他们一点。当看到他们的铁罐子里有许多一张一张的“爱心”时,我也会情不自禁地为他们感到欣喜。这时的.我,应该离那些“爱心朋友”们不远了吧。

就在前几天,我再一次和妈妈来到了人山人海的大街上。我如以前一样在正在向人们讨钱的爷爷面前走过,如以前一样投下了我那一颗小小的爱心,可我眼前的铁罐子里却如以前大不相同了——现在的铁罐子里满满的钱都被一些零零碎碎的小钱(一毛钱)代替了。看见这些,我的心头微微一颤。每天网上、电视上的“爱心朋友”不是在日益增多吗?可为什么那些可怜人的铁罐子里的钱那么少?从这时起,我开始怀疑那些所谓的“爱心朋友”到底是不是不复存在的?是不是媒体的炒作?

5.中国“智造”离我们有多远 篇五

其实,江铃发动机公司的信息化只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IDC曾经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上百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过访谈调研,涵盖了汽车、服装、钢铁、生物制药、机械设备、半导体等多个制造业行业,企业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访谈中,我们切实感觉到,继以大规模机械设备和流水线应用为标志的工业化改革之后,信息技术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所关注,并已经开始成为实施差异化竞争的新手段和新工具。很多企业开始设立信息化部,或者把原先归属于财务或者行政部的IT部门独立出来。IT部门的工作重心也从公司网站的开发维护和用户的电脑支持转向财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实施和支持,有的甚至向更高层面转移,例如多模块的ERP、以产品数据管理(PDM)为核心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以及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的规划与实施,

此外,无论是国际制造业ERP解决方案巨头Oracle、SAP,还是本土的用友和金蝶,它们的业务在高速增长,行业渗透度也在不断提升,这都印证了IT应用水平已经开始被中国制造业企业家们纳入了核心竞争力的范畴。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美国次级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以出口为主体的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但是IDC预测,中国制造行业整体IT投入在到仍然会保持10.7%的持续稳定增长。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驱动力使得中国制造行业IT应用整体升温?

6.绿色GDP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篇六

SPORTS.SOHU.COM2004年6月10日16:37 光明日报

特邀嘉宾:

侯元兆(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德铜(海口市发展计划局局长、博士)

蒙乐生(海口市社科联副主席、副研究员)

缘起

近两个月,绿色GDP这个名词在报刊、电视上频频出现,说明它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同时读者又被告之:绿色GDP的核算有很大难度,目前有很多国家在研究,但没有一个能拿出哪怕较为完整的绿色GDP数据;要真正将绿色GDP的统计付诸实施还有待时日。那么,绿色GDP离我们究竟有多远?我们今天讨论绿色GDP有何实际意义?对绿色GDP的呼唤迫在眉睫

记者:一年前,绿色GDP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名词,而今天,它已经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为何绿色GDP突然引起举国上下如此关注?

侯元兆:这是因为,目前中央高度强调科学发展观,同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很严重了,正在给中国长远的经济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传统模式。我国单位产值的矿产资源消耗与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单位产值的废物排放量,是世界平均值的数倍。1996年,有关部门和世界银行联合对此作了个探讨性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是,在1995年,中国水和空气造成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大体上是54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6%-7%。多年以来,我国的无序开发已经严重透支了国人的生存资源,我们的GDP中,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发展机会获得的,它实际上不是业绩,而是生态赤字。好在近来政府正在调整发展思路,年初召开的“两会”上,代表们对此有冷静的反思。最近,国务院又发出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有人说,我国正处于像当年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样放弃以GDP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在这个探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绿色GDP自然就成为人们的新期望之一。

蒙乐生:绿色GDP是从传统GDP中扣除了经济增长导致的灾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之后的净产值。把绿色GDP纳入经济核算,经济增长与它所付出的“生态成本”便一目了然。我国在5年间GDP年均增幅7.7%。但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编写的《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的3.5%-8%。近些年我国的荒漠化扩展、耕地流失、草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加剧„„无不说明我国生态维持经济增长的负荷已达到极限。对绿色GDP的呼唤实在是刻不容缓了。

呼唤绿色GDP,是要“换个想法,换个活法”———必须从今天做起

记者:但一些权威专家又指出,绿色GDP的核算尚有许多困难,绿色GDP的付之实施还要假以时日。那么,我们今天来探讨绿色GDP有何实际意义?

张德铜:绿色GDP核算的核心困难是,对环境资源———如森林、矿藏、海洋等的估价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对资源耗损、环境污染的估价更没有客观标准———这个客观标准是指市场公认的价格。由于环境资源从未上市场交易,就没有价格。比如森林,除了生产木材,还有多种生态功能,但现在只计算木材、林地的“价值”,至于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到底值多少“钱”,没有上市场交易过;砍掉一片森林导致水土流失、物种灭绝,它的损失究竟值多少“钱”,更没有一个市场公认的价格。这就不好核算。

侯元兆:对于绿色GDP的呼唤,并非简单地去改变经济增长的测度方法,而是要改变经济行为本身,是要探索从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像有的学者说的“换个想法,换个活法”。而这一步已经刻不容缓,必须从今天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通过对绿色GDP的呼唤和探讨,可以提醒社会特别是决策者们,你的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有多大;你的真实政绩到底是什么;你到底是向你的子孙们借用他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呢,还是在为他们积累遗产;你的奋斗,到底是在拆东墙补西墙呢,还是在真正创造价值?蒙乐生:呼唤绿色GDP,就是呼唤“走绿色改革之路”,就是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大造舆论,最好人人皆知,入脑入心。只有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全社会都认同、都来监督,才有可能在时机成熟时比较顺利地付之实施。我认为目前的报道只是刚刚开始。

张德铜:目前,各部门和各地方都在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不能光盯住GDP翻两番这一指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增长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现在起我们就要通盘研究:2020年,新增人口会有多少,其就业出路何在?人均主要食物产量和消费量多少?环境资源存量及消耗量达到何等水平?等等,不提前研究这些问题并得出尽可能量化的目标,中长期规划就缺少基本依据。

在难以计算绿色GDP的完整数据之前,可尝试先计算已货币化的“黑色GDP”

记者:在采访中,我听张德铜博士把GDP核算形象化为一个公式:绿色GDP=金色GDP-黑色GDP,并建议先核算一部分“黑色GDP”以尽快用于实际考核,您能不能谈谈这个想法?

张德铜:我首先申明这个公式有诸多不全面之处,它只是用来形象化地描述经济增长与生态成本之间的关系。

其中“黑色GDP”是指牺牲生态环境杀鸡取卵获得的GDP,也即生态成本。在经济活动中,由于资源过度消耗、生态退化、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危害,需要补偿和治理的投入,这些投入是货币化计算的,可以直接进行成本核算。

譬如因过度开采、过度捕捞、过度放牧造成生态退化,目前依实际情况不同,每年都有治理风沙、治理江河湖泊、退耕还林、保护农田与改造低产田的投入;而对工业生产造成的排污治理、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毁林沙化的治理等,每个地区也都会有投入,都可用货币化计算。核算的结果,可作为对官员“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还可作为论证项目时的重要指标。

如某县要上一个大项目,预算新增GDP达50亿元;但再算一下“黑色GDP”,该项目如上马,将污染1万亩农田和5千人口的用水———粗略计算,补偿农田收入和解决人口用水,直接与间接的生态成本共60亿元。则显然要对此项目亮“红灯”。

此外还可以依此核算和制定出一些“黑色GDP”的限量指标,如万元GDP能源消耗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GDP“三废”排放量;万元GDP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元GDP投入产出率;万元GDP行政费用等。以水为例,据有关资料表明,1999年中国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是日本的18倍、美国的22倍。为了遏制高能耗产业、淘汰落后技术,国家可依国内外的同类技术水平和我国的国情,制定水资源消耗定额,在项目评审时作为重要依据。公布这样的定额也可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真实性。对仍然超标生产的,按定额征收资源消耗税补偿并限期整改。

要警惕发达国家把“黑色GDP”转嫁到发展中国家

记者:有人问,GDP也被发达国家所采用,但对资源和环境的负面作用似乎没有发展中国家那么大,这是为何?

7.云办公离我们有多远 篇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以下简称无线局)2006年开始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简称OA系统),2007年实现了局与基层单位之间的公文传输,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公文流转、计划与日程管理、文档管理、会议管理、车辆管理等各项工作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在广电总局中率先实现整个办公流程和公文传输的无纸化。随着无线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是否利用“云办公”这个“新”办公服务平台来为无线局办公管理服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无线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现状分析及面临的问题

1现状分析

无线局办公自动化系统架设在局内网中,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如图1所示,办公自动化系统由公文管理、通知公告、材料报送、知识文档管理、计划管理、会议管理及车辆管理几个模块组成;通过系统管理模块实现流程定制、表单定制、门户管理及系统管理;同时实现了与档案系统、RTX系统、局信息化平台、书生电子公章以及直属发射台站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集成。

无线局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无线局信息化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集中+分级的方式进行部署;集中部署:对于未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直属发射台站,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允许有一个用户登录,进行局、台之间的公文传输,各台站内部的公文流转仍沿袭传统纸质文件流转的方式。分级部署:对于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直属发射台站,与局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台信息化平台实现统一用户和密码管理。

2面临的问题

无线局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至今已6年多,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步以及不断升级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对计算机性能和资源需求的也越来越高,在考虑是否顺应当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发展,将互联网的技术、思维方式和使用习惯引入到无线局内部办公的环境之前,我们应重新梳理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1)部署、维护复杂

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部署需要相应的软硬件、服务器支撑,部署调试耗费时间和资金大,后期需要聘请专业公司进行维护。

(2)客户端计算机设备成本高

一是购置成本高。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速度快以及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升级对硬件设备的性能提出了不断的要求,3至5年计算机就要进行一次更新换代。

二是随着设备老化,设备故障率越来越高,每年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维持。

(3)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操作复杂、功能分支众多,使用前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使用中还需要查阅操作说明或接受有经验的同事来操作和管理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部分功能还需要配合excel和project来使用,操作软件的时间往往大于实际完成工作的时间,工作效率降低。

(4)接入设备限制,跨平台能力低。

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仅限于局内网环境以及个人计算机位置的要求,只能在特定的办公场所接入,且对于新型智能操作系统(如i OS,Android等)没有支持空间。随着办公轻量化、办公时间碎片化观念的发展,传统办公软件已不能满足个性化办公的需求。

云办公平台的特点与优势

云办公(Cloud offi ce)是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的办公自动化平台。云办公广义上是指将办公系统完全建立在云计算技术基础上,从而现实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和低碳减排环保的目标;狭义上是指以“办公文档”为中心,为企业提供编辑、存储、协作、沟通、移动办公等的云端服务(1)。

云办公作为新业界的发展方向,通过云平台,将办公流程、部门信息、管理机构等都集中在应用模块中,用云技术整合成资源池,各个资源相互展示和互动,按需交流,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办公效率,与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相比,其优越性体现在:

(1)应用成本低。

云办公是基于Web的应用平台,应用程序在“云”端运行,对于客户端来说,不需要针对应用配置高性能、高价格的办公计算机,价格相对低廉、低存储、高效的、处理器配置的计算机便能满足办公需求。

其次,云办公通过云服务器与计算机来协同完成所需的峰值运算,不需要为应对峰值运算配置平常基本闲置的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大大降低了硬件配置成本和维护成本。

(2)云办公应用网络浏览器中的瘦客户端或智能客户端,用户只需打开网络浏览器便可轻松运行强大的云办公应用,实现最大程度的轻量化。

(3)更高的效率。

云办公高效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利用云机进行数据存储和运算,客户端只需加载少量的程序和进程到内存中,便能完成各种办公事务,办公终端启动和运行速度更快;二云办公具有强大的协同特性,云存储结合云通讯等新型概念,不仅让数据文档无处不在,还让多个用户可围绕文档进行直观沟通讨论,甚至于实现多人协同编辑,从而大大提高团队协作项目的效率与质量。三云办公运用瘦客户端或智能客户端具有较强的跨平台特性,借助智能设备为载体,用户可以随时记录与修改文档内容,并同步至云存储空间。换句话说,用户只需要一台接入云中的便携设备,使用相同的办公环境,访问相同的数据内容,就能将所有的文档与应用“统统带在身边”,从而大大提高了办公的方便性。

(4)数据安全更有保障

与个人计算机硬盘空间存储容量相比较,云提供上千T的超大存储容量。同时,由于所有人办公数据存储在云端,客户端崩溃不会影响到个人办公数据。相对个人计算机而言,云办公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数据安全保障。

部署云办公平台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说了一堆云办公平台的好处,但云办公是否适合当前我们的需要,还应进一步的探讨,部署云办公平台,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初期资金投入大。由于无线局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在与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离的有线局域网内,网络环境特殊,需要搭建私有云,同时安全保障也需要很大一笔投资。

(2)云办公完全依赖于网络,所有应用均运行在云端,客户端数据也是通过网络在云中存储或读取;一旦网络发生故障必然导致整个或局部云终端无法工作。

(3)目前,无线局信息化平台上运行的所有应用系统是否全部基于Web模式进行开发?是否能成功直接移植到云计算系统上?还需进一步分析、落实。

(4)当前,云计算系统标准不统一,云办公系统今后的升级或改造必然容易受制于开发商,更换新的系统时将带来较大的支出。

结束语

随着政府云、管理云、医疗云、云电视、云数据、云存储等各种“云”的出现与应用,云办公已经不再是触不可及、高高在上;相反,它正一步一步走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虽然云办公平台要应用到无线局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但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厂商进入云计算的开发应用领域,这些问题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得以解决。

注释

8.闪电离我们有多远? 篇八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也有传说是天神发怒。由于它能量惊人,并且擅长突袭,至今人们也无法征服它。

雷电发生时应注意安全

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越好。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要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切忌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不宜使用水龙头。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不要收晒衣绳或铁丝上的衣服。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不要或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不宜进入和靠近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水田等地和小船上。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当感觉到身体有电荷时,如头发竖起,或者皮肤有显著颤动感时,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电击,应立刻倒在地上,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

不宜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因它有屏蔽作用。即使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

夸夸雷电的功劳

人们大多对雷电造成的灾害记忆犹新,而鲜有人知道它也在为自然界做着自己的贡献。

雷电很重要的功劳就是制造化肥。闪电的温度是极高的,一般在三万度以上,是太阳表面温度的五倍!闪电造成了高电压,在高温高电压条件下,空气分子会发生电离,等它们重新结合时,其中的氮和氧就会化合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分子,并溶解在雨水中降落地面,成为天然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仅因雷电落到地面的氮肥就有四亿吨。如果这些氮肥全部落到陆地上,等于每亩地面施了约两公斤氮素,相当于十公斤硫酸铵肥料!

雷电还能促进生物生长。雷电在发生时,地面和天空间电场强度可达到每厘米万伏以上,周围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增强,因此,雷雨后一至两天内植物生长和新陈代谢特别旺盛。有人用闪电刺激作物,发现豌豆提早分枝,而且分枝数目增多,开花期也早了半个月;玉米抽穗提早了七天;而白菜增产了15%-20%。不仅如此,如果作物生长期能遇上五至六场雷雨,成熟期也将提前一星期左右。

雷电能制造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又称空气维生素,可以起到消毒杀菌、净化空气的作用。在雷雨后,空气中高浓度的负氧离子,使得空气格外清新,人们感觉心旷神怡。

雷电具有巨大的能量。地球上平均每秒有一百次闪电,一次闪电约释放八千瓦小时的电能,因此,每年全世界的雷电约放出二百五十亿千瓦小时的能量。遗憾的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对它加以利用。

闪电与打雷为什么“不同时发生”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它们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差很大,因此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光每秒大约能走30万公里,而声音只能走340米。根据这个现象,我们以看到闪电起到听到雷声止,这一段时间的长短,来计算闪电发生处离我们的距离。假如闪电在西北方,隔10秒听到了雷声,说明这块雷雨距离我们约有3400米远。

9.会计国际化:离我们有多远? 篇九

凌翔、胡长青

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的发布和1993年7月新行业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向国际惯例接轨迈出了决定性的一大步。然而,也就是从那时起,关于我国会计是国际化还是保持一定的“中国特色”的讨论或说争论,就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愈演愈烈。什么是会计国际化?我国会计国际化状况如何?怎样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水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刘峰博士、厦门大学曲晓辉教授和山东经济学院李孟顺副教授。

协调还是接轨?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波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和领域,而作为一种“商业语言”的会计也被置身于这股不可抗拒的潮流之中,正向国际化的方向迈进,“会计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然而,人们对于什么是会计国际化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刘峰博士说,关于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亦即代表了三种观点。其一,会计国际化就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找出差异之所在;其二,会计国际化就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其三,会计国际化就是实行全球会计的一体化、统一化。在这三种观点中,大部分人倾向于第二种,即国际化就是协调化。第三种观点即“一体化、统一化”被认为是难以实现的,而第一种观点实际上是协调、统一的基础和手段。山东经济学院李孟顺副教授也认为,会计国际化实际上是一种发展趋势,是通过各国会计的相互影响以及政治和职业组织的活动,使各国会计逐渐走向协调和一致的过程。

看来,对于会计国际化问题,主张“协调”的观点占了上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协调”呢?李孟顺副教授认为,协调化既可以理解成一种存在状态,又可以理解成一个过程。会计协调化作为一种存在状态,表示各国会计存在的协调一致的关系或联系。协调一致包括各国会计计量方法、披露实务及会计准则的统一性和逻辑上的一致性而不发生冲突,也即统一性和逻辑上的不冲突是会计协调的两种状态。会计国际化所要达到的就是这两种状态。会计协调化作为一个过程,是指对会计准则、会计实务设定限度,以消除各国会计间存在的差异或减少逻辑冲突的活动过程。会计协调化过程的目标或结果,就是为了使各国会计实现协调化的状态。

既然会计国际化可以理解成会计协调化,则中国的会计国际化就是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那么什么是国际会计惯例呢?李孟顺副教授说,由于世界各国的会计惯例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国家色彩,某一国的会计惯例或各国会计惯例的综合都不能称为国际会计惯例。因此,我们赞同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即把大多数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或规则看作是国际会计惯例,并且倾向于以国际会计准则和英、美会计惯例为主,因为国际会计准则和英、美会计惯例将是国际会计惯例的主流。

要不要“中国特色”?

会计国际化的促动力来自于跨国公司的发展及贸易、资本市场的逐渐全球化。的改革开放,已使得我国会计初步纳入了国际会计体系之中;加入WTO――我国经济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将为我国会计的第二次国际化大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中国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然而这个似乎已无须争论的问题,今年上半年财政部与中国证监会却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口诛笔伐”,可谓针锋相对。其起因缘自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制度》。去年底,《企业会计制度》颁布之后,财政部会计司在介绍、宣传该制度时强调指出,制订这次企业会计制度有四个方面的考虑:(1)保留经实践证明(原有准则和制度)有效的部分;(2)立足于中国国情制定会计标准;(3)防止虚增资产和利润的现象;(4)保留具体会计准则中较成熟的内容。从对这四条的表述来看,立足中国国情、制订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会计制度,应当是财政部会计司发布《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考虑。然而,中国证监会对此则有不同反应。首先是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在“全国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工作会议”上表示,必须加快我国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国际化的速度;进一步开放会计市场;扩大我国会计在国际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力。其次是证监会主席周小川4月11日在“政府预算

10.幸福离我们有多远话题作文 篇十

芯片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是集成电路的载体,由晶圆分割而成,一般是是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来说,芯片就是把我们随处可见的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电路,集成封装到一个很小的颗粒里。芯片制造的过程就如同用积木盖房子一样,先有晶圆作为地基,藉由一层又一层的堆叠,完成自己期望的造型(即各式芯片)。芯片是非常精密的仪器,其单位为纳米,就一块普通的英特尔酷睿CPU来说,核心部分的大小和人的指甲类似,但却集成了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个晶体管。芯片的种类有很多,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芯片又可以组合成芯片组,它们相互依赖,组合在一起能发挥更大作用,比如,智能手机里的信号发射和接收模块,就是由多个芯片组合在一起的更大的集成电路。

芯片的应用

芯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不同种类的芯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芯片犹如人的大脑一样,接收信息,发出指令,控制着人的行为动作,如果把CPU比喻为整个电脑系统的大脑,那么由CPU及其它芯片组成的芯片组就构成了整个身体的躯干,对于电脑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功能。不仅手机电脑等智能产品含有芯片,可以说只要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功能,就都会用到芯片。例如收音机里有音频芯片,微波炉里有控制加热时间或加热方式的控制芯片,在一些LED灯具中也存在半导体芯片,洗衣机里有控制芯片,甚至连电瓶车都有一块叫功率控制的芯片,可以说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有芯片的身影。芯片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美好,同时,在信息时代,芯片的高效能又推动着科技不断向前进步。

11.法治离我们有多远 篇十一

近年我多次被起诉,在应诉过程中遇到一些不正常现象,不能不让我心生疑惑:中国离法治还有多远?我不是法律专家,无意从法律角度探讨这个问题,只是从当事人、普通公民的角度,谈一些感想。

其中最令人疑惑的是某高校教授起诉我及相关媒体损害其名誉权案件,声称由于我的批评导致他没能选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教授在武汉起诉我3次,又在北京第一中级法院起诉我1次,武汉的其中一起案件终审判我败诉,北京第一中级法院、北京高级法院二审均驳回该教授的诉讼请求。北京法院对言论自由的维护获得了舆论的广泛赞扬,但不能改变武汉法院的判决结果。相同的案件,两地法院作出截然不同的判决且都生效。同样是在中国,适用的是相同的法律,出现这样的结果,不是很奇怪吗?

武汉还有两起该教授诉我的案件未作出判决,但败诉的结果可以预料。看来,法院要因为同一件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处罚我,这合理吗?

这是典型的滥诉。这种不合理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武汉是原告所在地,原告的诉讼成本比被告低得多,且可以利用人脉关系、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案件的受理和判决。北京法院虽然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但没有接受我要求赔偿的反诉。由于另案起诉的花费较高,而目前法院可以支持的赔偿金额较低,我不得不放弃另案起诉。但这种管辖、赔偿上的不平等关系在客观上刺激了滥诉,也意味着学术批评要冒着遭遇恶意诉讼的风险,即使最终胜诉也无法弥补因应诉而导致的金钱、时间上的损失。

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有值得借鉴之处。该教授现在又到美国纽约起诉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损害其名誉。由于美国司法非常重视保护言论自由,名誉权诉讼特别是涉及公众人物的名誉权诉讼,原告是极难获胜的,而对明显的滥诉,法官有可能判决原告支付被告的诉讼费用,或处以罚款。

这些案件也暴露出某些法官拥有超越法律之上的权力。武汉未审结的那两起案件,一起在2005年10月立案,2006年7月开庭审理后就没有了下文;另一起在2006年10月立案,我于2007年2月提出级别与地域管辖异议,至今无管辖异议裁定,无庭审,无判决。这两起案件早就超过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理期限(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可以延长六个月),却未向被告作出任何解释。

美国一些法庭的民事判决书,对双方证据、判决依据都有详细分析,引经据典,洋洋洒洒。读这样的判决书就像在读学术论文。相反,读国内某些民事判决书就像在读告示,判决理由很少有超过一段的,既无需引经据典,也不屑进行论证,似乎一句“本院认为”就有了十足的权威,其蛮横不讲理有时到了骇人的地步。例如,武汉某法院竟以该教授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也属于国际期刊论文、在历年获奖者名单中没有找到他的名字不能否认他获奖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认定我的批评基本失实。

对于原告利用地方保护势力、法官滥用权力的情形,目前也缺乏有效的纠错机制。即使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的法官受到法律追究,但他们的枉法判决却难得到纠正。2004年,武汉中级法院爆出了建国以来涉案人数最多的法官集体贪赃枉法案,包括两名副院长、数名副庭长在内的13名法官被判处有期徒刑……但该法院的状况并没好转:2007年9月,该院院长周文轩因犯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但周文轩任院长期间该院处理的案件,包括那个教授起诉我的案件,并没有被核查、纠正。

12.云办公离我们有多远 篇十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 (以下简称无线局) 2006年开始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 (简称OA系统) , 2007年实现了局与基层单位之间的公文传输, 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 公文流转、计划与日程管理、文档管理、会议管理、车辆管理等各项工作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 在广电总局中率先实现整个办公流程和公文传输的无纸化。随着无线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是否利用“云办公”这个“新”办公服务平台来为无线局办公管理服务,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无线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现状分析及面临的问题

1现状分析

无线局办公自动化系统架设在局内网中, 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如图1所示, 办公自动化系统由公文管理、通知公告、材料报送、知识文档管理、计划管理、会议管理及车辆管理几个模块组成;通过系统管理模块实现流程定制、表单定制、门户管理及系统管理;同时实现了与档案系统、RTX系统、局信息化平台、书生电子公章以及直属发射台站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集成。

无线局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无线局信息化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采用集中+分级的方式进行部署;集中部署:对于未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直属发射台站, 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允许有一个用户登录, 进行局、台之间的公文传输, 各台站内部的公文流转仍沿袭传统纸质文件流转的方式。分级部署:对于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直属发射台站, 与局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缝连接,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台信息化平台实现统一用户和密码管理。

2面临的问题

无线局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至今已6年多,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步以及不断升级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对计算机性能和资源需求的也越来越高, 在考虑是否顺应当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发展, 将互联网的技术、思维方式和使用习惯引入到无线局内部办公的环境之前, 我们应重新梳理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1) 部署、维护复杂

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部署需要相应的软硬件、服务器支撑, 部署调试耗费时间和资金大, 后期需要聘请专业公司进行维护。

(2) 客户端计算机设备成本高

一是购置成本高。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速度快以及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升级对硬件设备的性能提出了不断的要求, 3至5年计算机就要进行一次更新换代。

二是随着设备老化, 设备故障率越来越高, 每年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维持。

(3) 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操作复杂、功能分支众多, 使用前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 使用中还需要查阅操作说明或接受有经验的同事来操作和管理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部分功能还需要配合excel和project来使用, 操作软件的时间往往大于实际完成工作的时间, 工作效率降低。

(4) 接入设备限制, 跨平台能力低。

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仅限于局内网环境以及个人计算机位置的要求, 只能在特定的办公场所接入, 且对于新型智能操作系统 (如i OS, Android等) 没有支持空间。随着办公轻量化、办公时间碎片化观念的发展, 传统办公软件已不能满足个性化办公的需求。

云办公平台的特点与优势

云办公 (Cloud offi ce) 是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的办公自动化平台。云办公广义上是指将办公系统完全建立在云计算技术基础上, 从而现实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和低碳减排环保的目标;狭义上是指以“办公文档”为中心, 为企业提供编辑、存储、协作、沟通、移动办公等的云端服务 (1) 。

云办公作为新业界的发展方向, 通过云平台, 将办公流程、部门信息、管理机构等都集中在应用模块中, 用云技术整合成资源池, 各个资源相互展示和互动, 按需交流, 降低沟通成本, 提高办公效率, 与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相比, 其优越性体现在:

(1) 应用成本低。

云办公是基于Web的应用平台, 应用程序在“云”端运行, 对于客户端来说, 不需要针对应用配置高性能、高价格的办公计算机, 价格相对低廉、低存储、高效的、处理器配置的计算机便能满足办公需求。

其次, 云办公通过云服务器与计算机来协同完成所需的峰值运算, 不需要为应对峰值运算配置平常基本闲置的服务器等硬件设备, 大大降低了硬件配置成本和维护成本。

(2) 云办公应用网络浏览器中的瘦客户端或智能客户端, 用户只需打开网络浏览器便可轻松运行强大的云办公应用, 实现最大程度的轻量化。

(3) 更高的效率。

云办公高效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利用云机进行数据存储和运算, 客户端只需加载少量的程序和进程到内存中, 便能完成各种办公事务, 办公终端启动和运行速度更快;二云办公具有强大的协同特性, 云存储结合云通讯等新型概念, 不仅让数据文档无处不在, 还让多个用户可围绕文档进行直观沟通讨论, 甚至于实现多人协同编辑, 从而大大提高团队协作项目的效率与质量。三云办公运用瘦客户端或智能客户端具有较强的跨平台特性, 借助智能设备为载体, 用户可以随时记录与修改文档内容, 并同步至云存储空间。换句话说, 用户只需要一台接入云中的便携设备, 使用相同的办公环境, 访问相同的数据内容, 就能将所有的文档与应用“统统带在身边”, 从而大大提高了办公的方便性。

(4) 数据安全更有保障

与个人计算机硬盘空间存储容量相比较, 云提供上千T的超大存储容量。同时, 由于所有人办公数据存储在云端, 客户端崩溃不会影响到个人办公数据。相对个人计算机而言, 云办公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数据安全保障。

部署云办公平台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说了一堆云办公平台的好处, 但云办公是否适合当前我们的需要, 还应进一步的探讨, 部署云办公平台, 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 初期资金投入大。由于无线局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在与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离的有线局域网内, 网络环境特殊, 需要搭建私有云, 同时安全保障也需要很大一笔投资。

(2) 云办公完全依赖于网络, 所有应用均运行在云端, 客户端数据也是通过网络在云中存储或读取;一旦网络发生故障必然导致整个或局部云终端无法工作。

(3) 目前, 无线局信息化平台上运行的所有应用系统是否全部基于Web模式进行开发?是否能成功直接移植到云计算系统上?还需进一步分析、落实。

(4) 当前, 云计算系统标准不统一, 云办公系统今后的升级或改造必然容易受制于开发商, 更换新的系统时将带来较大的支出。

结束语

随着政府云、管理云、医疗云、云电视、云数据、云存储等各种“云”的出现与应用, 云办公已经不再是触不可及、高高在上;相反, 它正一步一步走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虽然云办公平台要应用到无线局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困难, 但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厂商进入云计算的开发应用领域, 这些问题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得以解决。

摘要:云办公是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的办公自动化平台, 是信息化技术的新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情况, 对比了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与云办公平台的优缺点;结合单位实际情况, 提出了部署云办公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

注释

13.中学生演讲稿:我们离成功有多远 篇十三

中学生演讲稿:我们离成功有多远

黎明即起,暖色阳光又一次为我们的笑容镀上了灿烂的光晕,我们将再次耕种一天的喜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的青春只有有了坎坷与磨练,才会有像宝剑一样更锋利的刀光,才会有像梅花一样沁人心脾的芬芳。我们已经历了地、生、微机、体育三次会考,我们驰骋沙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了一份蜕变后的成熟和稳重,昨天的奋战,那情景似乎就在眼前„„

那是第一次参加会考,我们兴奋之余更多的是不安,手心被汗水浸湿了,那是紧张与生疏,是我们初次面临重关前途的测验而特有的感受。那时起,我们已迈入青春激烈的战场,开始蓄锐勃发为未来的成功堆砌块块基石。

第二次微机会考,坐在电脑前,心里的忐忑已全然被淡定替代,因为我们曾经认真对待,艰辛而重复的练习着,这一切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赢得胜利,我们知道自己离成功更进了一步,我们正在以坚定的步伐努力着、奋斗着、成功着。

走进体育考场,监考老师亲切的笑容、带队老师鼓励的眼神、同学们声嘶力竭的呐喊让我们看到了又一个希望的港口,飞奔过终点线的那一瞬间,我们兴奋、激动„„。这一次,我们把拼搏与汗水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的成功不是上天赐予的奇迹,是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拼搏铸就的辉煌。这一次,我们信心十足,因为我们明白,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们自信满满,因为我们明白,我们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可是,我们离成功有多远呢?当小闹钟望见大闹钟不停地摆动钟摆,出于好奇它也神气地挪动自己的脚步,问道:“怎么样才可以做一个成功的闹钟呢?”“孩子,当你转到3200万次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成功的闹钟了。”小闹钟听了有些胆怯,面对遥远的成彼岸,“成功好远啊!”它想要退缩,而大闹钟却语重心长地说:“不用怕,孩子,你只要每秒走一步就可以了。”

于是,小闹钟轻松愉悦地开始了每秒跳动一下,一年后,他成功的转动了3200万下。是啊,每秒走一步,就算是3200万次,时间也不会显得很漫长,成功就在迈出的每一步中。我们距离成功还有很远吗?不!这些路途只有短短的52天。成功需要我们扎扎实实过好每一天;成功需要我们踏踏实实挺好每一节课;成功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然而面对以前可能的失败,你是否在此时会选择放弃呢?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阿巴格的少年和他的父亲迷失在草原里,在阿巴格面对困境丧失信心,彻底绝望之际,父亲拿出了五枚硬币,把其中一枚埋在地下,另外四枚放在手心,语重心长地告诉阿巴格:“人生有五枚硬币,分别代表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而你现在才用掉一枚,难道你要把剩下的四枚都浪费掉吗?”小阿巴格听了父亲的话,眼神中又流露出自信的光芒,他握紧拳头,踏上成功的道路,最终和父亲,走出了草原,成为一位领航的优秀船长。

他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磨练,在于从现在开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在于壮心不已的激情和斗志!成功其实就是眼前的努力!而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五枚硬币,一定要把他们紧紧攥在手心,走向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地从根基做起,那些成功的经历,将成为最好的养料,让我们的成功,施展在枝头,让奋斗的印记,刻满树冠;

14.幸福离我们有多远话题作文 篇十四

金凤玉

在推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风潮一日胜过一日之时,一线的教师可能有很多困惑。如何将传统文化的一些精髓引入课堂,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接纳传统文化,似乎成为了每一个一线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仅以文言写作为例,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童年因阅读而喜悦,生命因书香而富有。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为初中也就是7—9年级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制定的目标为:“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今天的大多数学生应该很幸福,因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可以阅读。对于他们来说,书籍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触手可及的学习必需品。然而,这么多的书籍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喜悦的体验,因为很多书籍被从书店带回家之后却被久久地束之高阁,甚至被尘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是最为重要的应该有两点:一是课业负担过重、诱惑太多,没有时间阅读。另外一个则是缺少阅读兴趣,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因此,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作用至为关键。这里我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尽力发掘课本中的阅读资源,尤其是一些优秀的文言名篇以及古诗词,注重课内篇目的延展阅读。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熟读成诵,扩大他们的知识储备和积累,增强学生阅读的语感。另外建立班级图书角,指定的阅读时间,让阅读有条件成为一种习惯。共同分享美文,在不知不觉间爱上文字的优雅;书写班务日志,记录生命过往中的感触与感动;合作制作板报,消化巩固阅读中的知识与收获;开展“朗诵吟咏”比赛,变无声阅读为有声阅读。开展“观影品读”活动,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书写读书笔记,让阅读与书写完美结合,形成一种习惯。就这样学生慢慢的爱上了阅读,一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知识,另一方面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为他们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虽然学生渐渐乐于读书,但是读与写之间差距依然存在。所以,只能借助平时的练笔,让学生尝试一些文言片段的写作。对于初中生来说写作已经让他们头疼了,更何况是文言写作。用学生自己的话说这简直是要命的事。但是有的时候学生们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八年级上学期,学习了《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三峡》等写景名篇之后,我尝试让学生用文言形式写一篇散文。其中不乏精彩之作。

如邢沁昕的《秦岭游记》、吴骏婷的《拙政园赋》均有可圈可点之处。也发表在曲一奏雅的第112期“文言畅幽情”中(点击查看)。还有很多孩子的一些句子着实精彩。

邢沁昕的《秦岭游记》这样写道:

秦岭之美,天下独绝。山高水秀,树茂林清。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水清如镜,温润如玉。飞鸟之影,清晰可见,游鱼之踪,直视无碍。水如银练嵌于群山,云锦添花益增秦岭之秀。

夹岸高山,连绵起伏,清树绿草,彩花掩映,直入云霄,蔚为壮观。山如长龙盘桓秦岭,画龙点睛平添秦岭之壮。

每至春夏,百花争放,芳香扑鼻。蝉鸣不穷,鸟转无绝。虽骄阳似火,烈日当空,山间寒意习习。游人嬉戏水中,欢笑不觉于耳。

秋冬之际,落叶满地,五彩缤纷,自是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飞雪遍野,天地一白,神清气爽。金桂红梅,次第盈香。休叹寒梅凋谢,冬去则又春来,秦岭指日再绿。

秦岭实为仙境,“愧无好语赠秦岭,犹想柁楼萦戍山。(by 邢沁昕)

虽然有仿写痕迹,虽然文笔稚嫩,但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难能可贵的是能够有自己的行文思路,构思不乏新意,遣词不乏惊喜。几经修改,确有可圈可点可读之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文章不厌千回改”,文学创作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求索,努力追求的过程。古人不是也会反复推敲,“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吗?所以对于孩子们较为陌生的文言诗词文章的创作,更要强调一个“推敲”修改的过程。2017年在讲完《唐诗五首》之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希望学生们可以以秋为立足点,写一首五言或者七言的近体诗。但是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求字数、句数、词性的相对准确,并没有强调韵脚和平仄的规范。作业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有的以意取胜,有的以形式炫目,有的以情感人。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欣慰和感动。摘录几首:

刘梓萌《秋声》

每逢墨色潜漫天,笙歌常伴初冬前。

阑珊秋姿待一线,入夜随风夜似练。

入凉时节雨可见,迎合秋霜洒城遍。

却得笙声带叶片,引出秋意诗情恋。

周倚冰《秋色》

仲夏隐隐遁迹去,不见漫山披绿甲。

秋风瑟瑟报音信,只因凉意遍万花。

不为萧萧寒风冽,千般绚烂复繁华。

可怜已近年终日,孤木落地百叶杀。

兰佳睿原作《秋风》

炎炎夏日山中尽,瑟瑟秋风平地起。

风哭草泣正悲凉,木坠花凋皆叹息。

忽行碧水浪涛天,复路山间如猿鸣。

执灯夜战奋发时,油尽灯枯犹未竟。

教师修改:

炎炎夏日山中尽,瑟瑟秋风平地兴。

云垂草泣正惨凄,木坠花凋皆叹息。

忽行碧水浪涛天,复路山间树啼猿。

执灯夜战奋发时,投笔从戎试金鞍。

作品中牛孙家烨的小诗尤其特别,所以我将其作为示例抄写在黑板上,全班一起几经修改,最后形成了多首小诗。

孙家烨原作《秋风》

秋叶簌簌秋草黄,萧萧秋风秋景凉。

秋雨沥沥惊秋梦,秋寒通宵糊秋窗。

庭前秋树曳秋情,锦衾不较秋风量。

唯有秋菊奈风力,秋风愈烈浓秋装。

诗中一般不喜欢用重复的字,但是这个孩子诗中有多处重复,如果全部换掉,比较难,另外根据她这首诗歌多处使用叠词的特点,我积极引导学生按照对仗的规则,对诗歌形式进行修改。张雨杉同学在大家的启发下修改如下:

张雨杉修改孙家烨《秋风》

簌簌秋叶秋草黄,萧萧秋风秋景凉。

秋雨沥沥惊秋梦,秋寒瑟瑟叩秋窗。

庭前秋树曳秋情,锦衾秋风不较量。

唯有秋菊轻风力,且看秋风愈浓妆。

看到修改后的作品同学很兴奋,我顺势引导,注意遣词造句,关注情感升华。师生进一步探讨更优的形式,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作品如下:

师生修改孙家烨《秋风》

《秋》

秋叶簌簌秋草黄,秋风萧萧秋景凉。

沥沥秋雨惊秋梦,瑟瑟秋寒叩秋窗。

庭前秋树曳秋情,月下秋凉断秋肠。

秋菊南山染秋色,谁家秋思着秋妆。

当然,很多孩子也有自己的思考和争论,认为完全对应更好,有的认为错落相应更优。所以现场衍生了四五首诗歌。其实无论如何处理,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歌的音韵之美,可能就是这节课的莫大收获了。

或许,传统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需要我们点点滴滴的积累与思考。

公众号:曲一奏雅

15.食品安全离我们有多远 篇十五

三鹿的奶粉,染色的馒头,绝育的黄瓜,健美的猪……当市场上的问题产品一个个原形毕露时,人们对餐桌的恐惧也随之而来,一日三餐在提供营养的同时,是否带来更多有害物质?接二连三爆出的食品安全事件,导致人们对餐饮行业的信任几乎丧失殆尽,谈吃色变已经成为一种肆虐而凝重的现世表情。

“食品安全离我们到底有多远?”这是对餐饮企业的质问,也是对监管部门的催促,更是一声无奈的叹息。有句古话说,民以食为天,其实这句话反过来同样成立,餐饮企业何尝不是以民为天呢?在市场中失去民意,等于自掘坟墓。于是,为了求得生存,不少企业开始重塑安全形象,带领消费者走出信任危机。

还有什么可以放心吃

在食品安全领域,毫不夸张地说,目前人们已经面临“十面埋伏”、防不胜防的境地。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央视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双汇”品牌部分肉制品中涉嫌含有“瘦肉精”,这一消息爆出后,迅速掀起轩然大波。“瘦肉精”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上海工商部门连夜查扣6048只涉嫌“染色”馒头。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做出来的,如加入柠檬黄色素做成玉米面馒头,加入黑色素、工业石蜡做成红薯面馒头 (俗称杂粮馒头) 。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柠檬黄、日落黄等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当摄入量过大,超过肝脏负荷时,会在体内蓄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馒头作为最普遍的食物之一,上海的染色馒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恐慌。

4月13日,安徽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经过腌制,可让猪肉在90分钟内迅速变身“牛肉”,猪肉冒充牛肉,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而食用者在外观上也几乎分辨不出来,业内人士透露,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冷冻食品以及烧烤类食品中,这种牛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据悉,牛肉膏中含有各种氨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它其实是复合添加剂,是食用香精的一种,用量应有限制,吃多了则可能致癌。随后,江西、福建、广州等多地市场纷纷爆出“牛肉膏”添加剂事件。

5月8日,江苏镇江丹徒区延陵镇大吕村40多亩西瓜大棚,就像布下了“地雷阵”,已结满瓜藤的大小西瓜,还没有成熟就一个个炸裂开来,有的炸得四分五裂,有的炸得像一朵花。其他瓜农的数十亩西瓜同样开始满地“开花”。有瓜农和专家指出,瓜农施用的“膨大增甜剂”是造成爆瓜的原因。膨大剂,化学名称叫细胞集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神经系统的危险,能造成儿童脑炎,发育不良,痴呆等。此外,使用膨大剂后的果蔬味道变淡,吃起来口感不好,也不利于长时间储藏。

台湾的塑化剂事件,经过两个月滚雪球般的发展,至6月份已经升级为国际食品安全事件。据报道,台湾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DEHP,浓度高达600ppm (百万分之一) 。追查发现,DEHP来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此次污染事件波及大陆、港澳以及所有进口台湾食品的地区,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有台湾的卫生专家认为这是人类史上最大的塑化剂污染事件。截至6月6日,受事件牵连的厂商已经达到278家,可能受污染产品为938项。食品专家指出,塑化剂比三聚氰胺更毒20倍,所以塑化剂事件堪称“30年最严重的食品掺毒事件”。

7月23日,媒体报道称“味千拉面汤底是用汤粉、汤料调制而成”,而非其宣称的猪骨熬制;7月28日,肯德基被曝粉料勾兑豆浆,一杯成本仅8毛,为售价的十分之一;8月6日,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播出了“市场上山西陈醋95%为醋精勾兑、多添加防腐剂”的消息……餐饮大牌相继陷入“勾兑门”。

10月19日北京市工商局通报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思念”水饺被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3日广州市工商局公布2011年第三季度食品质量检验报告显示,三全的“三全灌汤水饺 (猪肉玉米蔬菜) ”、“三全灌汤水饺 (三鲜) ”验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样上榜的还有海霸王的“经典包心鱼丸”产品;11月17日,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其近期对市场销售的速冻食品进行质量抽样监测的结果,显示其合格率为74.3%,其中,不合格产品首次涉及到湾仔码头,而此前被曝光的三全食品再次榜上有名。至此,国内速冻米面食品行业排名前列的品牌大佬都被查出“质量安全问题”,且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

然而,这些食品企业仅仅是生产领域大军中的冰山一角、沧海一粟,还有多少不合格的食品堂而皇之地进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得而知。面对现状,人们不禁发问:究竟哪些食品才可以让人放心消费呢?

“食品安全合格率”=食品安全?

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是无良商家利益至上的结果,也凸显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和失职。

中国的食品监管体系,一直都是出了问题再去治理的“马后炮”模式,更为糟糕的是,食品安全信息长期不透明和不公开,出问题后,当局首先想到的是去捂去瞒,公众一直处于“不明真相”的状态。

严峻的现实面前,无论是对商家的良心发现、行业自律,还是政府职能的有所作为,人们均表示“不抱希望、几近幻想”,“不相信”的情绪正在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呈现蔓延趋势。

在第九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表示,中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出口食品在国外的检测合格率也在90%以上,整体水平持续稳定提高。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不失时机也不合时宜的跳出来试图粉饰太平”。在食品安全风波此起彼伏的背景下,突然间告知公众中国食品安全合格率超过九成,自然难以让人信服。当然,公众不相信食品安全合格率有如此之高,并不意味着不渴望食品安全,其实恰恰相反,而是太期待食品安全了。

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带来的阴影不可能挥之即去,而这一调查结果却与很多消费者的亲身体验背道而驰。连温总理都感叹,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在这种语境下,这个“花瓶式”的官方数据就像一次公开的忽悠。

退一步说,即使确保抽查的产品中90%都是合格的,但也未必就是安全的。如:餐饮食品出现问题时,很多企业均称“符合国家食品标准”。上海可口可乐饮料公司的零度可口可乐原液,在台湾,零度可口可乐原液主剂饮料配料被检出每公斤含2.062克“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防腐剂,这种防腐剂在台湾规定是不得添加到碳酸饮料内。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对此解释,该批原液并非台湾采购,是不小心误送到台湾的,该配料在中国内地则属于合法食品添加剂。

据了解,该产品用于麦当劳等快餐店杯装饮料。而麦当劳回应称,麦当劳所有食品原料,均来自符合国家以及麦当劳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合格供应商,并对选用食品原料进行适时监控及验证,以确保进入餐厅销售的产品符合安全标准。麦当劳餐厅现调机销售的杯装零度可乐符合国家相关食品标准。

如同三鹿事件曝光时,对于三聚氰胺为何物消费者不甚了解,此次“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防腐剂消费者依然不甚了解,更不要说检测了。

在日本,食品安全有一整套完整的检测体系包括本国食品以及进口食品,不少中国生产厂家达不到生产标准望而却步。在美国,生产婴幼儿乳制品的企业不到10家,而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却有140多家。

前不久出台的“乳制品行业国家标准”,因为被利益集团绑架,此标准一出台便被舆论批评“一夜倒退25年”;刚刚出台的速食食品新国标,也被指“标准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出在哪儿,一切都是那么的明显。

因此,“90%以上合格”的食品检测结果不足为喜,反而令人忧心,公众真正渴求的食品安全,需要企业的诚信和行业自律,更需要高品质的监管,而不是掺杂了各种利益考量的高合格率。

重塑安全形象更紧迫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民生问题,但国内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依然严重,食品安全事件接连考验着消费者对餐饮行业的信心。“国人百毒不侵”的一句玩笑,显示出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极度不满与质疑;很多颇具实力的餐饮企业“被不安全化”,连带中华料理在国际上的声望也受到影响。

如何扭转餐饮行业在社会上乃至国际上的形象,如何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拾信心,让消费者放心“走进门”是摆在所有餐饮企业,乃至政府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建设安全“餐桌”已成为行业良性发展的当务之急。

面临社会与消费者的质疑,餐饮行业纷纷进行了如“餐饮工业化”“原料追溯体系”等保证食品安全的探索,如公开晒厨房、晒流程、晒渠道,甚至有企业为此花费上百万,只是为了重新挽回消费者的信任。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众多举措中,构建绿色安全的采购供应链是一条有效的解决之道,能够快速获得消费者、行业、国家管理部门的认可与推行。

今年,上海市烹饪行业、上海商情信息中心联手举办2011上海餐饮采供对接会,为餐饮企业和供应商之间搭建桥梁,近百家品牌供应商为采购方展示了肉禽蛋、水产品、粮油、蔬菜、菌菇等10余大类的产品。在北京,餐厨垃圾、餐厨废弃油脂收集运输服务的相关规定即将推出,监管部门将大力打击废弃食品回流,坚决杜绝地沟油等不安全食品的产生。

与此同时,部分知名餐饮企业也公开了自己上下游食材的采购供应链,力求做到公开透明,还消费者一个“安心”。以俏江南为例,在11月份刚举办的“长三角烹饪餐饮业联席会议”上,俏江南对媒体公布了集团自2009年以来的油品合作品牌之一“金龙鱼”品牌,并与金龙鱼再次续约油品采购合同。自2009年开始,俏江南就与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知名企业合作,统一采购原材料,保证所有食材的绿色安全。

据悉,俏江南的米、油、海参等食材早在多年前就已采用从固定供应商统一采购的形式;餐厨废弃材料的处理,也早在国贸第一家店开业之际就与政府认证的回收企业合作,实现上下游供应链全透明,保证所有食材有来源、有去处。不仅确保菜品健康安全,也不为餐厨废弃物回流利益链条“添砖加瓦”。

烹饪协会、餐饮行业协会对于俏江南的这种采购供应链体系较为认可。上海烹饪协会会长沈思明称这种供应采购模式或将成为解决餐饮行业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并号召各大知名餐饮企业公开食材采购供应商明细,共同打造一个透明的、可信任的食材采购链条,共同努力重塑中国餐饮企业的形象与信用。

此外,“透明厨房”目前在广州、江苏、重庆等地已经出现。所谓“透明厨房”,即在厨房安装角度各异的若干摄像头,视频信号实时传送到大厅及包房的电视上,让消费者在用餐时,通过电视屏幕可以随时看到厨房的运行情况,厨房用的什么油、厨师着装是否整洁、地面是否干净等情况,一目了然。

重庆餐饮商会会长严琦表示,消费者除了可以通过视频随时查看外,还可提出申请,在确保厨房运行秩序和安全的前提下,由专人陪同,消毒过后进入厨房参观。

16.海啸离我们有多远 篇十六

地震海啸是指海底或大陆边缘发生的地震、火山爆发、岛弧地区的滑坡、沿岸地区山崩引起的海水剧烈波动。

与台风等原因引起的波浪不同,地震海啸的波长很长,短者有几十千米,最长的可达五六百千米,而且传播速度快。在水深三四千米的大洋中,每小时可传播几十千米,有时甚至达数百千米。另外,地震海啸在大洋中传播时,一般波高在1—2米,加之波长很长,所以不易被人察觉。但当它传至浅海地带或近岸时,波浪叠加,波峰隆起,有的高达20米左右,最高者可达40米。此时,由于波浪能量不断集中,其巨大的破坏力是可想而知的。在气象学上,6米高以上的海浪就被视为灾害性的海浪,那么20米高的海浪真是不思议。据报道,2010年2月27日智利海啸浪高在运行中就达到了5.5米。从实测中得知,地震海啸对被冲击的海岸每平方米的波压可达20—30吨。比斯开湾的一次大海啸,拍岸浪波压每平方米是90吨。由此不能想象,强大的地震海啸将对一些沿岸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构巨大的威胁,常常给地震海啸发生地区,甚至是波及地区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壳的急剧升降迫使有几千万米深的海水水柱发生运动,在海水上层形成巨大而迅猛的波浪,当波浪涌进浅水海域时,浪头会骤然增高,放慢速度。如果遇到漏斗形深水港湾峡谷,或沿河谷逆流而来,将沿途遇到的一切房屋树木、人畜财产都吞噬下去。随即,海啸波又夹带着它所吞噬的一切退却下去,然后再返回来。就是这一进一退,数次往返,真可谓无坚不摧。

如果海水急剧地流过,形成大退潮,使从不露面的近岸海底礁石显露出来,随之,海水再猛烈地上涨。这种情况一般是由海底地壳急剧陷落而形成的海啸。相反,如果海啸波最初到达海岸时像一堵水墙向岸上袭来,那么这种海啸一般是由海底地壳急剧隆起造成的。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地震并引发太平洋海啸,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及太平洋周边国家均发出预警加以预防海啸带来的危害,这是继海地地震后,又一次引起世界关注的特大自然灾害。

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苏门答腊外海发生9级海底地震引发海啸。海啸袭击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缅甸和非洲东岸等国,造成30余万人丧生。

夏威夷是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几乎太平洋所发生过的海啸都殃及那里。1946年4月1日,不少夏威夷渔民突然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奇观,海水急剧退却,从未露过面的洋底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许多海鱼和海洋生物在洋底乱蹦乱跳。这些渔民以为发生了奇迹,都争先恐后地去捉鱼。结果,猛然袭来的海浪使119人丧生。

1775年11月1日,大西洋欧洲沿岸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大地震引发海啸。海水先退后进,巨浪高达18米,海岸附近的大量建筑物被怒涛摧毁,许多船只沉没。里斯本全城的建筑,在6分钟内几乎倾毁殆尽,损失极为惨重,使6万多人丧生。地震引起的海啸波高近30米,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破坏力,使在许多教堂内做祷告的信徒被倒塌的教堂压死,给地震海啸蒙上了神秘和恐怖的色彩。

历史上最著名的地震海啸当数公元前1450年,希腊东南有个西雷岛,由于火山爆发,整个岛屿被抛向空中,随后坠入海底而引发海啸。巨大的海啸使西雷岛上的米若阿文化毁于一旦。有的学者认为,《圣经》上说的摩西分红海的故事就与这次海啸有关。柏拉图曾提到过的“大西洲”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1960年5—6月,在智利附近的海底发生一系列大地震。其中10次超过了7级,3次超过了8级。最强烈的一次达8.9级,并引发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啸。

1960年5月23日发生的8.9级地震在700米范围内引起海底地壳的变动,震中地壳最大上升量达3—4米,最大下沉量达2米。地震有感范围达1000千米以上。由于海底地壳的急剧下沉达2米,使海水随之升降而发生海啸。这次海啸在智利500千米沿岸上的平均波高为10米,最大波高为25米。当然,就海啸波的高度来说,它并不是地震海啸中最高的,但是它的波及范围之广和能量之大,却在所有的海啸中是绝无仅有的。

17.我离鲁迅有多远高中作文 篇十七

曾经多次看到各种版本的鲁迅作品,但就是不买,因为不感兴趣。我印象中的鲁迅,就是虹口区鲁迅公园那座乌黑的雕像,生硬顽固,沉重冰冷。所以,对于他的文章,我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顾不上旅途的劳累,凭着模糊的记忆,从书橱底部好不容易翻出了那本比我大整整的《鲁迅全集》,那是我爸爸珍藏的。书页早已泛黄,书角也翻卷起来,平时我连瞧都不瞧一眼的鲁迅的文章,此刻却捧在手心如获至宝,那是因为我游历了绍兴——先生的老家。

游玩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游戏,而现在却想来次神游,读着那些昨日我目睹过的地方在文中不断出现,这种感觉很奇特,于是我后悔游玩之前没有仔细拜读,到了那里只拍张照,投下匆匆一瞥,只是游玩,鲁迅依然离我很远。现在我有些恶补似地读他的文章,也许是为了寻找昨日的绍兴之游的点点滴滴,还无法能够仔细地体味。

认识了《孔已己》,也像认识了一个那个时代的麻木不仁自甘堕落的书生,也是当时中国一大批文人悲剧命运的典型代表。

品尝了那一味令人惊心的《药》,令我深深体味到当时国人的迂腐愚昧和不开化。

回了趟《故乡》,那西瓜地上戴着银项圈、捏一柄钢叉的少年闰土浮现在眼前,我和作者一样感受到了隔世的悲凉。

翻开《阿Q正传》看到的.是他可笑的活和可悲的死。

于是只能在《祝福》里听着祥林嫂一遍遍地诉说。

累了,跟着双喜他们一同去看《社戏》,一同划船,偷吃罗汉豆……

啊,我终于相信鲁迅的文章是不死的,没有我想像中那么晦涩,难懂。我开始相信先生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啊,好书是耐读的,读的人多了,变成了名著,那呈现出的旺盛生命力,那感染人的可以浸透人灵魂的生命力,让人震撼,发人深省。正如《呐喊》,正如《朝花夕拾》……

我曾迷恋过那些所谓的凄美的爱情小说,魔幻小说,如同迷恋那一只抹着浓浓的鲜奶的蛋糕,那层奶油能带给人的味觉暂时的甜蜜,吃多了会腻,甚至反胃,它不能给饥饿的胃以安全感。

因此我想问问诸位,你的身体更需要蛋糕上的奶油还是奶油下的蛋糕呢?

想想现在的某些作家,一味追求情节来迎合读者,使迷茫的读者暂时进入一个虚幻的精神世界,然而故事结束了,留不下值得回味的东西,人们便又找不到方向。

倒不如去读一读鲁迅,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去感受他那强烈的民族责任心,去感受他的阳刚之气,爱憎分明……活着,爽一些。勇往直前,大步地走近鲁迅,像他一样对生活充满执著,对明天充满希望。

18.《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 篇十八

去年十月底十一月初,王健老师找到我,跟我说为《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写导读的事情,机会难得,我当然满心欢喜,未曾细想,马上点头。当我买来这本书,并看了课本中对其的简介后,我就开始打退堂鼓:这是关于天文学知识的作品,我能看明白吗?怎么写导读?没有写过,不知如何下笔,更何况自己都未必能读懂,怎么能写出导读?……在内心的持续争斗中,我硬着头皮开始了阅读。最开始,读得很慢也很痛苦,因为里面涉及的天文学、物理、数学等知识很专业,自己没有接触过,一本书读下来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大致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但是还是感觉云里雾里的,很多专业知识不明白。可是导读还是得写啊,于是又开始了第二次阅读。这次阅读不仅速读加快了,而且对每章每节的内容可以很快的梳理清楚,尤其是在进行了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回过头来再看章节内容,感觉头脑里有了大致印象,阅读思路和方法就熟练了。不过对于如何出导读题目,我还是没有任何想法。但是又到了出题的时间了,参考着王老师的题目,自己也硬着头皮出了几道,经王老师点评,才发现自己出得题是多么的“楞”,自己都不愿意做更何况学生呢!王老师亲自给我做了示范,我才知道原来题可以出的这样巧妙这样有趣而又真正的引导学生去读名著,于是自己重新开始阅读,细致的阅读,不懂的就上网查资料,有感触的地方自己写写笔记,这次的阅读自己真正的读进去了,才发现天文学博大精深,虽然此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很有趣味,感叹太空的神奇渺远,同时很有收获,学到了很多天文学知识,解决了自己也曾有过的疑问,比如星体距离我们有多远。当然,我也仿照着王老师的题自己出了几道,感觉也还不错,随着阅读的深入和出题技巧的熟练,我很有信心的在做着这件事。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原来天文学的东西这么奇妙,我也很喜欢;原来科普作品读来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枯燥难懂,我也很喜欢。所以,很多东西如果自己不去尝试,怎么会知道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呢?这样想来,我便有了要开始读几本科普作品的想法。另外,读书同生活是一样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也可以去尝试一些未曾做过的事情,为平淡顺遂的生活增添一抹浓重的颜色不是也很好吗?管它是什么色彩呢!

写一篇名著导读非常不易,其中经历的多次阅读、查阅资料、反复思考等一系列的工作,基本上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电脑前坐着,有时候半天只能出一道题和答案,不过正是在这样的不断探索和反复修改的过程中,让我感觉到工作的忙碌和充实,每天过得都很踏实。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规定的任务,不过这并没有结束。一部作品的“出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前一段时间,主编李永茂老师还让我修改呢!不过,当我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一页一页像样的文字时,内心的充实感与成就感油然而生。

19.农业机器人离我们有多远? 篇十九

在我们印象中, 机器人应该是这个样子……

那么, 农业机器人至少也应该接近这样的吧?但是农业机器人似乎并没有这么科幻。

在第三届中国农机高端论坛上,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张铁中教授作了题为《农业机器人离我们有多远》的演讲, 告诉我们农业机器人是什么样的, 以及, 为什么说, 现在到了发展农业机器人的关键时刻。

并不是有胳膊有腿的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 本质上, 还是个农业机械化的问题。

毛主席很早以前就有一个论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个论断到现在也不过时。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讲,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农业现代化包括很多内容, 有种植作业、经营管理、加工储运、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概括起来就是要实现6个字, 高效、优质、省力。

那么, 农业机器人, 虽说听起来好像有点神秘, 其实就是融合了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等, 能够进行农业相关作业自动化的机械或装置, 并不一定是要像人一样有胳膊有腿的机器人。

中日机械化历史对比

拿农机化搞得比较好的邻国日本举例,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 农业生产水平和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其实差不多。

1945—1955年, 日本开始发展小型农机具, 手扶、耕整、脱粒等;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发展小型拖拉机、收割机、割晒机、烘干机等;八十年代发展一些大型的拖拉机、收割机, 还有一些烘干中心;到了九十年代, 开展了一些蔬菜、园艺、农产品加工的机械化进程。1962年, 日本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正是在日本经济起飞的前端。

再来看看我国, 1949—1980年, 处于创建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 我们从无到有, 制定了发展目标、方针政策、进行了农具改革、成立了农机站、建立了农机体系等等, 发展还是相对较快的。从1981—1995年, 进入了体制转换阶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农机减少投入, 这时是以单个农民为主体, 发展一些小型农机。到了1996—2003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活力的不断增长, 大量农民外出务工, 农业生产出现劳力短缺, 跨区作业出现, 农机高效增长。2004年, 《农机化促进法》实施, 购机补贴等一系列促进政策出台, 农机化进入大发展时期。

纵观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史, 可以看到, 管理体制机制上的发展和变化, 尤其是到近些年出现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农机具角度, 发展的脉络还不是很清晰。

日本怎么搞农业机器人

日本的水稻插秧机, 在二十世纪80年代就已经相当完备了, 它的操纵、显示、种箱里没有种子会报警、施肥的位置等, 都可以进行调节, 但如今, 日本还在不断精益求精地进行改进。

同时, 日本3大厂家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他们千方百计地推销自己的产品、巩固自己的用户、搞好自己的服务、扩大自己的影响, 这对他们的发展其实也起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日本的机器人系统最早搞的是水果的分选分级, 比如柑橘、西红柿、马铃薯、青椒、茄子等, 做了一系列的自动分选、包装、装箱, 一直到运输销售。另外, 还做了一套检测分级的机器系统, 比如鸡蛋的清洗、有裂纹鸡蛋的挑选、血丝的识别, 到包装, 效率非常高。日本的果实采摘也做得比较早, 比如西红柿、甘蓝、葡萄、茄子等的采收机器。

发展农业机器人的时机已经成熟

现在已经到了可以大力发展农业机器人及其技术的时候了。

一是社会条件比较成熟, 城镇化进程加快, 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 劳动力短缺;二是技术条件, 计算机、传感器、互联网、卫星定位, 这些技术为农业机械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可能;三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 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而发展农业机器人, 要达到的目的还是上面3个词, 高效、优质、省力!

以作业数量多、劳动量大、操作精细、生产收益高的作物和作业为切入点, 将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紧密结合, 以此来发展我们的农业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化农业装备。

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将农业机器人简单做一分类, 可分为嫁接机器人、采摘机器人、自动导航作业机器人、植保机器人、加工处理机器人、分选分级机器人、组培繁育机器人等。

下面, 着重讲一讲嫁接机器人和采摘机器人。

嫁接的主要作用是抗病增产, 机械嫁接可以省去刀片的使用, 让工作效率更高, 并大幅降低劳动强度。

采摘方面, 以草莓为例, 它的经济价值高, 但采摘过程非常劳累。草莓盛果期, 1亩 (1亩=1/15hm2) 草莓每天有成熟果实150~200 kg;两个劳动力一天需工作10小时左右才能采摘完。采摘时要一直低头、弯腰, 十分辛苦和劳累, 果农易患腰肌劳损。

草莓采摘机器人通过图像技术, 指挥机械手进行采摘, 省工省力。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在自主采摘草莓果实的机器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

上一篇:医院安全隐患排查报告下一篇:卫生监督所政务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