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人教版unit9知识点总结

2024-12-01

初一上册人教版unit9知识点总结(共10篇)(共10篇)

1.初一上册人教版unit9知识点总结 篇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9词组总结

Unit 9

A 1b

1. come to my party 来我的派对

2. on Saturday afternoon

在星期六下午

3. I’m sorry, I can’t. 对不起,我不能。

4. have to do sth. 必须做某事

5. help my parents 帮助我的父母

6. (That’s) too bad. 那是太糟糕了。

7. How about you, Jenny?

8. What about you, Wilson?

那你呢,Wilson?

9. I’d love to. 我愿意。

10. prepare for an exam

为考试做准备。

11. 11. Sorry, I must ...

对不起,我必须......

12. go to the doctor 去看医生

13. I can’t. I might have to ...

14. 我不能,我也许必须(见个朋友)

15. meet my friend 见我的朋友

16. I can’t either. 我也不能。

17. have the flu 患流感

18. next time下次

19. 感叹句:What a small party!

多么小型的派对啊!

A 2a /2b短语

1. on Saturday 在星期六

2. I’m sorry, I’m not free.

很抱歉,我没空。

I might have to ...我也许必须......

3. I’ll buy ... = I will buy...

4. all the food and drinks

全部食物和饮料

5. (否定)I’m afraid not.

我恐怕不能

(= I’m afraid I can’t.)

6. (肯定) I’m afraid so.

我恐怕是这样。

7. drink lots of hot water

喝大量的热水

8. get lots of sleep 获得许多睡眠

get enough sleep

9. I’m not available. 我没空。

10. study for a math test

为数学测试而学习

11. Good luck!祝你好运!

12. It sounds great. 这听起来太棒了。 (It sounds + adj.)

13. around 6:00 p.m. 下午六点左右

about 6:00 p.m.大约下午六点

14. See you then./ See you. 再见。

A 2d

1. go bike riding 骑自行车

last fall 去年秋天

visit sb. 看望某人

I’d love to come.

have an exam 有一场考试

prepare for sth. 为某事做准备

That’s really too bad.

hang out with sb.

与某人闲逛

B 1d

1. look after sb. 照顾某人

2. this week 这星期

3.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前天

4.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后天

5. What’s today? 今天几号星期几?

B 2b

Make an invitation 发出邀请

1. As I’m sure( that) you know

我确信你们知道

2. by now 到现在为止

3. is leaving (Be + Ving) “现在进行时表将来”将要离开

4. go back to sp. 回到某地

5. miss her so much

6. Let’s do sth. 让我们......吧

7. have a surprise party for sb. 为某人举办一场惊喜派对

8. next Friday 下周五

9. help with sth. 在某方面提供帮助

10. any of ...

11. by this Friday 在本周五前

12. food and drinks 食物和饮料

13. think of sth.考虑......

14. bring sb. to sp. 带某人到某地

15. without + Ving/n./pron.

不(做某事),没有

16. so that ...

以便,为了(引导目的状语从句)

17. look forward to + Ving

期待做某事

18. hear from sb.

收到某人的(答复)消息

Accept an invitation 接受邀请

1. like ... a lot 非常喜欢......

2. help sb. to 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3. improve my English

提高我的英语

4. so much 如此多

5. see sb. do sth. 看到某人做某事

6. help to do sth. 帮助做某事

7. some of ... ......中的一些

8. bring sb. to sp.

9. about how to do that

关于怎么做

Refuse an invitation 拒绝邀请

1. thanks so much for doing sth. 非常感谢做某事

2. take a trip (to sp.) (去某地)旅行

3. at the end of (this month )在(这个月)末

4. visit sb.看望某人

5. I’d= I would

6. be glad to do sth. 高兴做某事

7. help out (帮助......)分担工作、解决难题

8. plan the games 计划游戏

9. let me know (let sb. do sth.)让我知道

B 3a

1. would like to do sth. 愿意做某事

2. invite sb. to sp. 邀请某人去某地

3. the opening of ... ......的开幕式

4. on the morning of Wednesday

星期三的早上

in the morning 在早上

5. enjoy the concert 欣赏音乐会

6. invite sb,. to do sth.

邀请某人做某事

7. reply to this invitation

回复这封邀请函

8. in writing 以书面的形式

9. by Friday

在星期五之前/到星期五为止

 

2.初一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 篇二

1.《散步》 莫怀戚(qī)

嫩芽 分歧(qí) 取决 诀别 熬

拆散 折断(zhé) 折(shé)本 折(zhē)腾

粼粼 一霎(shà)时 刹(chà)那间 刹(shā)车

各得其所 :每个人都得到好的结果。

例 句:妈妈在跳舞,爸爸看电视,爷爷听广播,大家各得其所。

2.《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瘫痪 暴怒饶恕捶打 烂漫暴躁干燥 憎(zēng)恨

憔悴荟萃 萃取 纯粹纳粹鞠躬尽瘁心力交瘁

宿(sù)舍 星宿(xiù) 一宿(xiǔ) 絮叨(dāo) 叨(dáo)咕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例 句:听了春游去游乐场的消息,我喜出望外。

3.《羚羊木雕》 张之路

攥 脸颊 反馈 犄(jī)角 逮(dǎi)着玩 羚羊

抹(mǒ)泪 抹(mā)布 拐弯抹(mò)角

自作主(zuò)张 作(zuō)坊

4.《金色花》 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

隐匿(nì) 繁衍(yǎn) 菡萏(hàn dàn) 攲(qī)斜

祷告 祈祷(qí dǎo)

销声匿迹 姊妹 繁杂 徘徊 覆盖

阴影 荫(yīn)蔽 荫庇(yìn bì):庇护

并蒂 真谛 谛听缔约缔交

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划线部分默写)

内集:家庭聚会。 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因:凭借。

俄而:不久,一会儿。 引:拉。 顾:回头看。 去:离开。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丢下、舍弃

二、文学常识:(划线部分默写)

1.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著有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2.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3.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往事》、《寄小读者》等。

4.《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趣事)。

三、文言文翻译(核对)

《咏雪》: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召开家庭聚会,他与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太傅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飞起。”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走后朋友才到。元方这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你很久,你没有来,他已经离开了。”朋友便很生气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四、名著导读:(划线部分会背)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冰心宣扬“爱的哲学”,与母爱紧密相连的是对童真、童趣、童心及一切新生事物的珍爱。二、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初一上册人教版unit9知识点总结 篇三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河中石兽》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读准字音

河干(gān)圮(pǐ)棹(zhào)曳(yè)铁钯(pá)木杮(fèi)

湮(yān)啮(niè)坎穴(xué)溯流(sù)臆(yì)断欤(yú)

二、原文与译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就在河岸上,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陷入水中。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译文: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水中寻找石兽,竟然无法找到,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

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地,不见石兽的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译文:一位教书先生在寺中开设学馆教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客观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译文:怎么能够被洪水携带走呢?只不过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译文:石兽埋没在沙中,逐渐沉到深处罢了。顺着河水寻找它们,不是弄颠倒了吗?”大家信服,认为是确定不移的道理。

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译文:一位镇守河防的老兵听到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河水中丢失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所以)河水不能冲走石头,它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译文: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一定倒转栽倒在洞坑中。如此这般又一次冲刷,石头又往后翻转一圈。

转转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翻来翻去停不下来,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的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了;在河底寻找,不更加荒唐吗?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按照他说的那样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真么说来,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其中第二点的多了,可以凭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

三、重点字词解释:

沧州南一寺临(靠近)河干(河边),山门圮(倒塌)。于河,二石兽并(一起)沉焉。阅(经过,过了)十岁,僧募金重修,求(寻找)二石兽于水中,竟(终于,到底)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划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者设帐(讲学,教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你们)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这)非木柿(木片),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埋没)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语气词,表示“罢了”)。沿河求之,不亦颠(通“癫”,疯狂)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丢失的石兽),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这样)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于是)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天下之事,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主观地判断)欤?

四、简答题:

1、的中心思想?

通过寻找掉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根据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

2、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3分)

答案:“湮于沙下,渐沉渐深”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求之于上流”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4、探究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4分)

庙僧只考虑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却忽略了流水,他们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三者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5、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6、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性格特征。

寺僧:“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

讲学家:“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

议论。由此可以看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或是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8、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四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答: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9、分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笑”的含义。

4.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四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一、1. 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

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三、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 X 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实验过程 P43-44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支持、保护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液泡:细胞液

7、线粒体:呼吸的场所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 P47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

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二、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四、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多莉羊的例子 p55

二、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DNA 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基因是 DNA 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三、DNA 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四、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二、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

三、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 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九 、P65 题 3

十、八大系统的名称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二、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笔记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笔记

5.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五

八年级的同学们是要学好历史知识,这是离不开对历史知识的总结的,下面由 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1、英国因工业革命迅速崛起,成为近代第一个侵略中国的殖民国家。

2、因中国鸦片泛滥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指出:若听任鸦片走私泛滥,数十年后,中国将“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3、1838年底,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4、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将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5、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曾主持译编《四洲志》。6、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州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序幕。7、1842年8月英军兵临南京城下,清政府被迫求和,同英国签定《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中英协定关税等。

8、《南京条约》的后果: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等 主权,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

9、《南京条约》的影响:从《南京条约》开始,再随后的百余年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发动多次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再割地、赔款、丧权,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迭遭破坏,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10、1856年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借口“修约”,蓄意制造事端,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北犯天津,进而长驱直入北京,迫使清政府两次签定不平等条约,时人称此次事件为“神州赤县自古未闻”的惨祸。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二11、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恣意烧杀抢掠,纵火焚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1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稍后一段时期内,沙俄共掠夺中国华北与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叶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19世纪八十年代,《伊利条约》以及其后5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

1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洪秀全发动广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攻下南京。1860年太平军在宁波、慈溪及上海等地痛击“洋枪队”,取得了多次胜利。14、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过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争夺殖民地的浪潮,美、日入犯台湾,英、法进窥云南、广西,俄、英侵凌新疆、西藏。一时间,边疆警报频传,狼烟四起。15、1865年,在英、俄支持下,中亚浩罕汗国的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政权,随后新疆地区出现复杂混乱的局面。16、1875年清政府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消灭了阿古柏政权,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粉碎了俄、英分裂并进而吞并中国西北的阴谋。17、1880年清政府特命曾纪泽为出使俄国的钦差大臣,与俄国举行谈判。1881年,中俄签订《伊利条约》,中国收回伊犁。18、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逐步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19、1894年,朝鲜内部发生民变,清政府应朝鲜国王请求派兵如朝,“代平内乱“。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借口保护使馆和侨民,趁机出兵朝鲜。并蓄意挑起中日战争。战火从朝鲜牙山、平壤一直延烧到中国本土。这一年为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0、黄海大战中,管带邓世昌率舰全速冲向敌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于200余名将士壮

烈殉国。此战后,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三21、1895年初,日本海、陆两路攻陷威海卫海军基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2、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命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 约》。条约规定:

一、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

二、赔偿兵费白银2亿两;

三、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等。

23、《马关条约》的影响:是《南京条约》以来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4、“三国干辽”:日本独占辽东半岛,引起了德、法、沙俄的不满,在三国强力干涉下,日本被迫“还辽”,中国则付出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款”。

25、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也由此开始。

26、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政治性条件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增设银行,加紧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27、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开了列强争占“租借地”的恶劣先例。28、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至此,今香港特别行政区管辖的中国领土全部沦丧,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先是,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强占香港岛;接着,又通过1860年的《北京条约》,将香港界址拓展至九龙;随后,根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又以“租借”形式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岛屿全部划入香港地区,进一步扩大侵占范围。“租借”自1898年7月1日起,为期99年。)

29、义和团运动:首先开始于山东,一开始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八国联军发动侵略战争之后,清政府下诏“剿灭团匪”,义和团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宣告失败。

3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英、法、俄、美、德、日、意、奥等八国借口中国“内乱”危及其在华利益,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四

31、《辛丑条约》:1901年(农历辛丑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俄、美、德、日、意、奥、西、荷、比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

一、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

二、严禁中国民众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三、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四、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并由各国派兵常驻;

五、改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2、《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这是一个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洋务派”:清政府中一些握有实权的官员,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34、洋务派代表人物:在中央有恭亲王奕,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相标榜,掀起了洋务运动。35、60年代初,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开始兴办军事工业。1861年,曾国藩创建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兵工厂。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工企业。36、70年代以后,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始兴办民用工业。

37、洋务派的进步性: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8、“公车上书”:1895年5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与各省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

39、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上海等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印行书刊,继续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时务报》、《湘学报》、《国闻报》等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40、“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这年是农历戊戌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有:

一、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定律法,澄清吏治;

二、经济上奖励实业,改革财政;

三、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

6.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六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5、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陆界线:2万多千米

6、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线长1.8万千米。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8、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9、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7.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七

第一章

一、各种动物的特征:

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

2.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如涡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3.线性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沙蚕、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缢蛏、石鳖、蜗牛、鱿鱼、章鱼,乌贼、扇贝、蛾螺等)

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

7.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8.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9.爬行类:体表常有角质的鳞片或甲,有肺呼吸,卵生,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

10.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11.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二、常考的典型动物: 1.蚯蚓

(1)前后、背腹面的区分:前端有环带,而后端没有;背面颜色较深,腹面的颜色较浅。

(2)用手抚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因为腹部有刚毛,可以与肌肉配合运动。(3)用手抚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黏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因此实验过程中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实验后蚯蚓要放回到阴暗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2.蝗虫

(1)全身结构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其中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1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口器),胸部为运动中心(三对足,两对翅),腹部容纳内脏器官(气管为呼吸器官)。(2)身体和附肢分节,好处:运动更加的灵活、精巧,从而增强生存能力。(3)体表有外骨骼,好处:①保护体内柔嫩的器官②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4)具有三对足,两对翅,好处:扩大了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对于昆虫寻觅食物、躲避敌害、繁殖后代十分有利。

3.鱼

(1)鱼的结构:鳃盖、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胸鳍(1对),腹鳍(1对)、背鳍(1个)、臀鳍(1个)、尾鳍(1个)

(2)鱼的体型呈流线型,体表有鳞片覆盖,可以减小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3)鱼呼吸的器官是鳃,最外面是鳃盖,内部是许多鳃丝组成,它的颜色是鲜红色,因为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4)鱼的运动: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来完成。

4、鸟

(1)鸟足图

A:趾端有利爪,适于捕捉小动物(老鹰)B:前后各有两趾,善于抓握树枝(啄木鸟)

C: 趾间有蹼,适于游泳(野鸭)

D: 三趾在前一趾在后,适于在潮湿的沼泽行走(丹顶鹤)E: 腿粗,趾大,适于奔跑(鸵鸟)(2)鸟适于飞行的特征

①外部特征: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前肢变翼

②内部结构:胸肌发达,附着胸骨上,胸骨有突起;骨轻、薄、坚固,有些内部中空

③其他特征:视觉发达→消化能力强→双重呼吸(见课本33页图5-28,有气囊辅助肺)→ 心跳快,体温高而恒定

5、哺乳类

食肉,食草、食虫动物牙齿图(见新课标32页26题图)

食肉:除了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发达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

食草:只有门齿和臼齿,无犬齿;消化管很长,盲肠发达。食虫:门齿尖锐,犬齿不发达,臼齿上有锋利的齿尖

第二章

一、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其中骨----杠杆;关节---支点;肌肉-----动力 2.肌肉结构: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肌肉特性:肌肉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活动的。

3.运动的产生过程:在其它系统(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当骨骼肌受神经(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关节的结构图:(09中考)

关节分三部分:关节囊、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 关节既牢固又灵活:①关节囊外有韧带可加固关节; ②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摩擦,关节软骨可减少骨与骨的摩擦和缓冲运动带来的震荡。5.骨、关节、肌肉的协作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二、动物的行为

1.动物行为:按功能来分: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获取途径: 生来就会的 后天学习获得的 决定因素: 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联系: ①学习行为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

②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高等,能使动物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

3、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的次数越少。

3.社会行为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4.通讯行为: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09中考)

蜜蜂跳舞—动作 黑长尾猴—声音 蚂蚁—气味 蝶蛾类昆虫—性外激素(气味)

第三章

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播种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

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5.仿生: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方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第四、五章

一、细菌和真菌的异同点;

细菌 真菌

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外部形态:是单细胞生物,外形可分 菌体有许多细胞相互连接而成菌丝构成 球菌、杆菌、螺旋菌

营养方式:异养,大多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异养,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繁殖,也可进行出芽繁殖 生存条件: 必备有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的还需氧气

培养方法:①配制培养基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二、细菌、真菌的其他要点: 1.腐生、寄生、共生的区别:

腐生:细菌真菌生活在动植物尸体上,获取有机物的生活方式; 寄生:细菌真菌生活在活的动植物身上,获取有机物的生活方式; 共生:细菌真菌和动植物之间是互助互利的关系。2.芽孢和孢子的区别: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可适应不良的恶劣环境。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细胞,一般在菌丝的顶端。3.常见食品与细菌、真菌:

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酵母菌(真菌);酸奶、泡菜------乳酸菌(细菌); 制醋------醋酸菌(细菌);制酱-------霉菌(真菌)

4.“鹅颈瓶”实验:

(1)实验前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杀灭肉汤中细菌、真菌;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为:细菌的有无;

(3)乙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到肉汤中。

(4)这个实验证明: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5.细胞的结构图: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加快物质交换;

DNA:内含遗传物质;鞭毛:运动;荚膜:保护; 6.青霉和曲霉图:

(1)A:青霉 B:曲霉 1.孢子2.直立菌丝 3.营养菌丝

(2)青霉孢子:呈扫帚状,颜色为青绿色

曲霉孢子:呈放射状,颜色为黑色

三、病毒的基本特征:

大小:比细菌还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 生活方式: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细胞体内

繁殖方式:利用细胞内物质合成蛋白质外壳,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形成新的病毒 种类:根据寄生细胞不同可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与人类的关系:有害:引起流感等疾病 ;有利:制造疫苗(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第六单元

一、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从大到小的七个等级,并对每一类群地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07中考)

3、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亲缘关系最亲密。

4、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5、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6、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7、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

我国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杉、珙桐(中国鸽子树)

8、生物命名法: 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

二、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8.初一上册人教版unit9知识点总结 篇八

(一)第一单元 多音字

假:假装、假日 好:问好、好奇 发:发现、白发 晃:晃眼、摇晃 朝:朝向、朝霞 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写作:记叙课余活动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古诗积累 《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

1《我们的民族小学》主要内容:课文层次清楚。先写同学们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的情形,最后以自豪的赞美之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忘的学校。主题思想: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间的有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主要内容:课文语言平实。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第三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读者理解草地会变色的原因;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主题思想:本文描写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兄弟俩经常在草地上玩耍,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通过对这两个情景的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欢乐和探索发现的喜悦,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爬天都峰》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我”爬天都峰的经过,“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我”与老 爷 爷的两次对话以及一起登上天都峰;最后,爸爸的话含义深刻,发人深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可见,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我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主题思想:本文写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一起爬天都峰的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金额信心的道理,教育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从小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槐乡的孩子》主要内容: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唱着欢乐的歌,满载而归,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可以看出孩子们有很强的自立精神。主题思想: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淳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二)第二单元 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平铺直叙式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止。” 语言在动作之前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强调话语)话语分隔式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注意不同方式里,标点符号的不同使用方法)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积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 写人记事作文训练(通过事情反映人物性格)

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句子,简单分析人物性格 单元目标:从名人身上的点滴小事,感受他们的不平凡。

1《灰雀》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受到感动的孩子将灰雀放了回来,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主题思想: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孩子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2《小摄影师》主要内容: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为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急着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要求,但在快要照相的时候,孩子因发现忘了带胶卷故未能完成拍照工作。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但孩子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这个故事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和热爱。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写一个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故事,表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

3《奇怪的大石头》主要内容:本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和小朋友在一块孤零零的巨石旁玩游戏,李四光对巨石的由来产生了疑问,但老师和爸爸没能回答他的疑问。直到李四光在英国学了地质学回国以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从秦岭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数十年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主题思想:本文通过李四光不懈追问大石头的由来,并最终找到了答案的故事,赞扬了李四光勤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精神。

4《我不能失信》主要内容: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宋庆龄不去伯父家而等待约好的小珍这件事的叙述,赞扬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三)第三单元 古诗积累与翻译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古诗理解 《夜书所见》

(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时节? 梧叶、江、篱落 秋叶(2)诗中笼罩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静寂、凄冷

思乡之情;客居、漂泊、居无定所的孤寂、落寞;童年的留恋、怀想(3)表现手法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 ④虚实结合,以实映虚 ⑤传情达意,暗用典故 ⑥拟人、通感,增辉添彩 ⑦字斟句酌,“寒”“挑”传神(4)举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和诗篇

3、文章情感的把握:《风筝》

(1)把握《风筝》一文里感情的变化过程,依据相关字句,进行简要归纳(2)积累表现人物心情或感情的词语、字句

(3)写作:写作一篇内容充实的记叙文,表现人物(或字句)的情感、心理变化过程

4、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依据课文里的描写或叙述,理解文中的字句,或推断出陌生字词句的含义。例如:《秋天的雨》一文,依据第二段的描写,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 描写:多角度、多方面的描写

阅读 如《秋天的雨》一文,把握课文里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雨 写作 多角度、多方面描写,如描写四季 修辞方法——比拟 概念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作用 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举例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秋天的雨》)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的雨》)

单元目标:发现金秋时节的美丽,感受她的美好,并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1《古诗两首》主要内容: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捉蟋蟀,不禁回想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书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帝都,倍感独孤,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主题思想: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2《风筝》主要内容: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文章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主题思想: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的希望和憧憬。3《秋天的雨》主要内容: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主题思想:本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富、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听听,秋的声音》主要内容: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本首诗通过秋天的声音来体现的景象,诗中写了两方面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如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赞美了秋天,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秋天里几种事情的声音的描写,赞美了秋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秋天的喜爱之情。

(四)第四单元

1、辨别不同的修辞手法;在文中找出各自相关的字句,体会其用法的好处 例:《花钟》一文中描写牵牛花、蔷薇、睡莲、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昙花的字句

2、写作(1)以生活里自己的感想、启发、收获为素材写作,做到情理明了通达

(2)观察生活里的事物,用日记形式或作文记录下来,做到细致、全面,文笔通畅

3、积累谚语——农谚

(五)第五单元

1、文学常识(1)老子 老子,春秋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2)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史记·孔子世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3)神话 ①概念

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中国传统神话举例 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追日„„ 春联 概念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概念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名联举例

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 名句 ①温故而知新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口语交际(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例如:用自己的话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2)说说自己家乡的古建筑

3、四字词语积累(1)“ABXX”式(A与B为反义词)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2)“XAXB”式(A与B为反义词)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 “AXBX”式(A与B为反义词)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

4、写作

收集资料,用文字介绍某一件物件,或某一处风景

单元目标: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我们还要留心观察,看谁有更多的发现。

1、《花钟》主要内容: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举例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主题思想: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顺序来进行叙述,说明了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启示我们要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2、《蜜蜂》 主要内容: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主题思想:作文作者通过叙述他在蜜蜂身上做标记进行试验的经过,体现了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

3、《玩出了名堂》主要内容: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在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主题思想:本文通过讲述列文虎克如何在玩的过程中发明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故事,表现了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创造的精神,从而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创造意识。

4、《找骆驼》 主要内容: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人物有两个:商人和老人。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到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写老人经过仔细观察帮商人找到了骆驼的事,告诉我们遇事只要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思考,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五单元

单元目标: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以自豪的心情去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1、《孔子拜师》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述了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主要是按照“孔子决意拜师——前往拜师——认真求学——受到敬重”的顺序展开的。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主题思想: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2、《盘古开天地》 主要内容:这篇神话传说将的是一位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部分,即:在说明了“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了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主题思想:本文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赞美了盘古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3、《赵州桥》主要内容:本文是说明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主题思想:课文通过赵州桥的详细介绍,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一幅名扬中外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分别介绍了这幅画的基本情况如年代、作者等以及介绍了这幅画的内容最后写出了这幅画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高度赞扬了我国的艺术瑰宝《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六)第六单元

1、词语积累(1)“AABB”式

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2)“又A又B”式 又松又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3)“不A不B”式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2、句子积累

(1)谚语——祖国风光 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②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2)诗句——自然风景 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④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⑤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修辞——夸张 概念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作用

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①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②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理清文中结构层次,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和中心段 体会某些字词句使用的好处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中“抽出”一词使用的好处 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作文:写家乡的或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单元目标: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让我们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1、《古诗两首》主要内容《望天门山》:一字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画修饰,全天然巧成,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的不同风姿。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棉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主题思想:《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节奏、音韵十分优美,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比喻新颖独特,突出了西湖的美。

2、《富饶的西沙群岛》主要内容: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通过具体介绍海水的色彩、海底的水产、海滩的贝壳、海龟和岛上的海鸟等四个方面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主题思想:本文介绍了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产物,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思想感情。

3、《美丽的小兴安岭》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产物。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点。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对象。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特点——树木来写,个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主题思想: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产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4、《香港,璀璨的明珠》主要内容:课文从多个方面即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了香港的繁华和美丽。主题思想:本文通过介绍香港各处景色,赞美了香港的美丽景色和繁华景色。

(七)第七单元

1、用不同的例子说理

2、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1)《科利亚的木匣》里,理解“果然”的意思(2)《陶罐和铁罐》里,理解“奚落”的意思

3、了解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4、积累童话故事和成语故事;试着编童话 反义词

傲慢——谦虚;懦弱——勇敢;丑陋——美丽;愚蠢——聪明

6、名句积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单元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怎么样看问题和想问题。

1、《矛和盾的集合》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的比赛中,由矛和盾长处想到了将这对矛盾“兄弟”集于一身,制造了坦克。主题思想:本文通过记叙坦克的发明经过,使我们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2、《科里亚的木匣》主要内容:本文讲述的是科里亚在战争开始前埋了木匣和战争结束后挖木匣的故事。主题思想:本文说明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人们的思想也要不断变化的道理。

3、《陶罐和铁罐》主要内容: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的事。主题思想:本文通过这个童话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4、《狮子和鹿》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丛林中,一只鹿遇到了狮子并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他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使他险些丧了命。主题思想:本文通过鹿前后对角和腿的不同评价,告诉我们不要只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八)第八单元

1、词句积累(1)三字句“ABB式”

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2)四字词语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满载而归、如愿以偿、没精打采、沉默不语、目不转睛、恍然大悟、五洲四海、举世闻名、高楼大厦、应有尽有(3)《三字经》三字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猜字谜

3、作文:写人、记事、写景,表达自己的想法

单元目标:通过课文体会我们怎么样去爱别人,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1、《掌声》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急机会,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她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主题思想:本文通过英子演讲前后的变化,表达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2、《一次成功的实验》主要内容:本文讲了一个教育家在一所学校让三个学生做“逃学”游戏,这个实验做了许多次,而这一次获得了成功,说明了只有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了有危险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一次模拟实验的叙述,赞扬了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3、《给予树》 主要内容:课文中讲述了在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圣诞节),一个小女孩渴望有一个洋娃娃的愿望,另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帮她实现了,赞扬了金吉娅小小年纪,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金吉娅用给家人买圣诞礼物的钱,买了洋娃娃送给援助中心的叙述,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善良品质。

9.初一上册人教版unit9知识点总结 篇九

go to the mountains 去爬山 go to the beach 去海滩

visit museums 参观博物馆 go to summer camp 去参观夏令营

quite a few 相当多 study for 为„„而学习go out 出去

most of the time 大部分时间 taste good 尝起来很好吃

have a good time 玩得高兴 of course 当然

feel like 给„„的感觉; 感受到 go shopping 去购物

in the past 在过去 walk around 四处走走

because of 因为 one bowl of„ 一碗„„

the next day 第二天 drink tea 喝茶

find out 找出;查明 go on 继续

take photos 照相 something important 重要的事

up and down 上上下下 come up 出来

buy sth.for sb./ buy sb.sth.为某人买某物 taste + adj.尝起来„„

look+adj.看起来„„ nothing„but+动词原形 除了„„之外什么都没有

seem+(to be)+ adj.看起来„„ arrive in+大地点 / arrive at+小地点 到达某地

decide to do sth.决定去做某事 try doing sth.尝试做某事 / try to do sth.尽力去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忘记做过某事/ forget to do sth.忘记做某事 enjoy doing sth.喜欢做某事 want to do sth.想去做某事

start doing sth.开始做某事 stop doing sth.停止做某事

dislike doing sth.不喜欢做某事 keep doing sth.继续做某事 Why not do.sth.?为什么不做„„呢? so+adj.+that+从句 如此„„以至于„„

tell sb.(not)to do sth.告诉某人(不要)做某事

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help with housework 帮助做家务 on weekends how often 多久一次 hardly once a week 每周一次 twice a month every day 每天 be free go to the movies 去看电影 use the Internet 网

swing dance 摇摆舞 play tennis stay up late 熬夜;睡得很晚 at least have dance and piano lessons 上舞蹈课和钢琴课sth.做某事的最好方式

go to bed early 早点睡觉 play sports 体育活动

be good for 对„„有好处 go camping 营 not„at all 一点儿也不„„ in 在某人的业余时间

the most popular 最受欢迎的 such as 如

old habits die hard 积习难改 go to the dentist 去看牙医

morn than 多于;超过 less than help sb.with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How 怎么样?/ „„好不好?

want sb.to do sth.想让某人做某事 How many+复数+一般疑问句? „„有多少„„? 主语+find+that 从句.„„发现„„ spend time with sb.和某人一起度过时光

It’s+ adj.+ to do sth.做某事的„„的。ask 向某人询问某事

by doing sth.通过做某事 Whatfavorite„„?你最喜爱的„„是什么?

在周末 ever 几乎从 不 每月两次 有空

用互联打网球 至少 进行去野 one’s free time 比如;诸少于 about„?......可数名词sb.about sth.’s your the best way to do

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more outgoing 更外向 care about 关心;介意

as long as 只要;既然 reach for 伸手取 touch one’s heart 感动某人 be good at 擅长„„ want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It’s+ adj.+for sb.to do sth.as„as„与„„一样„„

be like a mirror 像一面镜子 bring out 使显现;使表现出

in fact 事实上;实际上 be good with 善于与„„相处

be good at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make sb.do sth.让某人做某事

as+adj./adv.的原级+as 与„„一样„„ 对某人来说,做某事„„的。be talented in music 有音乐天赋 the singing competition 唱歌比赛

be 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the most important 最重要的 get better grades 取得更好的成绩 make friends 交朋友 the other 其他的 be similar to 与„„相像的/类似的 the same as 和„„相同;与„„一致 have fun doing sth.享受做某事的乐趣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 大多数形容词和副词有三个等级: 1)原级(不作比较),修饰词 very,so,too,pretty,really;

2)比较 级,表示“较„„”或“更„„”的意思(两者之间进行比较)标志词 than,A or B,of the two, 修饰词 much,a , lot,a little;

3)最高级,表示“最„„”的意思(三者或三者以上作比较),形容词最高级前面一般要加 定冠词 the,后面可带 in(of)短语来什么比较的范围。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规则变化: 构 成 方 法 原 级 比 较 级 最 高 级 单音 节词 和部 分双 音节 词 一般在词尾加-er 或-est high short higher shorter later finest hotter bigger thinner fatter funnier easier earlier more beautiful more athletic more outgoing highest shortest latest finest hottest biggest thinnest fattest funniest easiest earliest most beautiful most athletic most outgoing 以字母 e 词尾的词,加-r 或-st:late fine

重读闭音节词词尾 只有一个辅音字母 时,先双写辅音字 母,再加-er 或-est:hot big thin fat 以“辅音字母+y”结 尾的双音节词,先把 “y”改为“i”,再加-er 或-est:funny easy early 多音节 词和部 分双音 节词,在词前加 more 或 most:eautiful athletic outgoing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不规则变化:

原 级 good/well bad/badly many/much little far 比较级 better worse more less farther(更远)further 更深远)最高级 best worst most least farthest(最远)furthest 最深远)as„(原级)as 与„„一样„„ Liming is as tall as Jim.Jack runs as fast as Tom.not as/so„as 不如 Lily is not as/so tall as Lucy.=Lily is shorter than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movie theater 电影院 close to„离„„近clothes store 服装店 in town 在镇上

so far 到目前为止 10 minutes by bus 坐公共汽车 10 分钟的路程

talent show 才艺表演 in common 共同;共有 around the world 世界各地;全世界 more and more„„越来越„„

and so on 等等 all kinds of„„各种各样的

be upto 是„„的职责;由„„决定 not everybody 并不是每个人

make up 编造(故事、谎言等)play a role in„在„„方面发挥作用/ 有影响

for example 例如 take„seriously 认真对待

give sb.sth.给某人某物 come true(梦想、希望)实现; 达到

Can I ask you some„?我能问你一些„„吗? How do you like„?你认为„„怎么样?

Thanks for doing sth.因做某事而感谢。What do you think of„?你认为„„怎么样? much+ adj./adv.的比较级 „„得多 watch sb.do sth.观看某人做某事

play a role in doing sth.发挥做某事是作用/在做某事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one of+可数名词的复数 „„之一

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milk shake 奶昔 turn on 接通(电流、煤气、水等);打开 pour„into„把„„倒入„„ a cup of yogurt 一杯酸奶 a good idea 好主意 on Saturday 在星期六

cut up 切碎 put„into„把„„放入„„ one more thing 还有一件事 a piece of 一片/张/段/首„„ at this time 在这时 a few 一些;几个

fill„ with„用„„把„„装满 cover„with„用„„覆盖„„ one by one 一个接一个;逐个;依次 a long time 很长时间

how many+可数名词复数 多少„„ how much+不可数名词 多少„„ It’s time(for sb.)+to do sth.到(某人)做某事的时间了

First„Next„Then„Finally 首先„„接下来„„然后„„.最后„„

want +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forget+to do sth.忘记去做某事 how + to do sth.如何做某事 need+to do sth.需要做某事 make+宾语+形容词 使„„怎样 let sb.+do sth.让某人做某事

Unit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on Saturday afternoon 在周六下午 prepare for 为„„做准备 go to the doctor 去看医生 have the flu 患感冒 help my parents 帮助我的父母 come to the party 聚会

another time 其他时间 last fall go to the party 去聚会 hang out 某处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后天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前天

have a piano lesson 上钢琴课 look after accept an invitaton 接受邀请 turn down an invitation 拒绝邀请

take a trip 去旅行 at the end of this month 这个月末

look forward to 盼望; 期待 the opening of开幕式/落成典礼

reply in writing 书面回复 go to the concert 乐会

not„until 直到„„才 meet my friend 朋友

visit grandparents 拜访祖父母 study for a test 学习

have to 不得不 too 业

do homework 做家庭作业 go to the movies 影

来参加去年秋天 常去某处;泡在照看;照顾 „ „„的去听音会见我的为考试much homework 太多作去看电

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more outgoing 更外向 care about 关心;介意

as long as 只要;既然 reach for 伸手取 touch one’s heart 感动某人 be good at 擅长„„ want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It’s+ adj.+for sb.to do sth.as„as„与„„一样„„

be like a mirror 像一面镜子 bring out 使显现;使表现出

in fact 事实上;实际上 be good with 善于与„„相处

be good at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make sb.do sth.让某人做某事

as+adj./adv.的原级+as 与„„一样„„ 对某人来说,做某事„„的。be talented in music 有音乐天赋 the singing competition 唱歌比赛

be 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the most important 最重要的

get better grades 取得更好的成绩 make friends 交朋友

the other 其他的 be similar to 与„„相像的/类似的

the same as 和„„相同;与„„一致 have fun doing sth.享受做某事的乐趣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 大多数形容词和副词有三个等级: 1)原级(不作比较),修饰词 very,so,too,pretty,really;

2)比较 级,表示“较„„”或“更„„”的意思(两者之间进行比较)标志词 than,A or B,of the two, 修饰词 much,a , lot,a little; 3)最高级,表示“最„„”的意思(三者或三者以上作比较),形容词最高级前面一般要加 定冠词 the,后面可带 in(of)短语来什么比较的范围。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规则变化: 构 成 方 法 原 级 比 较 级 最 高 级 单音 节词 和部 分双 音节 词 一般在词尾加-er 或-est high short higher shorter later finest hotter bigger thinner fatter funnier easier earlier more beautiful more athletic more outgoing highest shortest latest finest hottest biggest thinnest fattest funniest easiest earliest most beautiful most athletic most outgoing 以字母 e 词尾的词,加-r 或-st:late fine 重读闭音节词词尾 只有一个辅音字母 时,先双写辅音字 母,再加-er 或-est:hot big thin fat 以“辅音字母+y”结 尾的双音节词,先把 “y”改为“i”,再加-er 或-est:funny easy early 多音节 词和部 分双音 节词,在词前加 more 或 most:eautiful athletic outgoing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不规则变化:

原 级 good/well bad/badly many/much little far 比较级 better worse more less farther(更远)further 更深远)最高级 best worst most least farthest(最远)furthest 最深远)as„(原级)as 与„„一样„„ Liming is as tall as Jim.Jack runs as fast as Tom.not as/so„as 不如 Lily is not as/so tall as Lucy.=Lily is shorter than

Unit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movie theater 电影院 close to„离„„近clothes store 服装店 in town 在镇上

so far 到目前为止 10 minutes by bus 坐公共汽车 10 分钟的路程

talent show 才艺表演 in common 共同;共有 around the world 世界各地;全世界 more and more„„越来越„„ and so on 等等 all kinds of„„各种各样的 be upto 是„„的职责;由„„决定 not everybody 并不是每个人 make up 编造(故事、谎言等)play a role in„在„„方

面发挥作用/ 有影响 for example 例如 take„seriously 认真对待 give sb.sth.给某人某物 come true(梦想、希望)实现; 达到 Can I ask you some„?我能问你一些„„吗? How do you like„?你认为„„怎么样?

Thanks for doing sth.因做某事而感谢。What do you think of„?你认为„„怎么样? much+ adj./adv.的比较级 „„得多 watch sb.do sth.观看某人做某事

play a role in doing sth.发挥做某事是作用/在做某事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one of+可数名词的复数 „„之一

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grow up 成长;长大 every day 每天

be sure about 对„„有把握 send„to„把„„送到„„ be able to 能 the meaning of„„的意思 类的 write down 写下;记下 have to do with 关于;与„„有关系

make sure 确信;务必 different kinds of 不同种 take up 开始做;学着做 hardly ever 几乎不;很少 too„to„太„„而不能„„/太„„以至于不能 be going to+动词原形 打算做某事

practice doing 练习做某事 keep on doing sth.不断地做某事

learn to do sth.学会做某事 finish doing sth.做完某事 promise to do sth.许诺去做某事 help sb.to do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remember to do sth.记住做某事 agree to do sth.同意做某事

love to do sth.喜爱做某事 want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find out 找出;查明 go on 继续 take photos 照相 something important 重要的事

up and down 上上下下 come up 出来 buy sth.for sb./ buy sb.sth.为某人买某物 taste + adj.尝起来„„

look+adj.看起来„„ nothing„but+动词原形 除了„„之外什么都没有 seem+(to be)+ adj.看起来„„ arrive in+大地点 / arrive at+小地点 到达某地

decide to do sth.决定去做某事 try doing sth.尝试做某事 / try to do sth.尽力去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忘记做过某事/ forget to do sth.忘记做某事

enjoy doing sth.喜欢做某事 want to do sth.想去做某事

start doing sth.开始做某事 stop doing sth.停止做某事 dislike doing sth.不喜欢做某事 keep doing sth.继续做某事 Why not do.sth.?为什么不做„„呢? so+adj.+that+从句 如此„„以至于„„

tell sb.(not)to do sth.告诉某人(不要)做某事

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milk shake 奶昔 turn on 接通(电流、煤气、水等);打开

pour„into„把„„倒入„„ a cup of yogurt 一杯酸奶

a good idea 好主意 on Saturday 在星期六 cut up 切碎 put„into„把„„放入„„

one more thing 还有一件事 a piece of 一片/张/段/首„„

at this time 在这时 a few 一些;几个 fill„ with„用„„把„„装满 cover„with„用„„覆盖„„

one by one 一个接一个;逐个;依次 a long time 很长时间 how many+可数名词复数 多少„„ how much+不可数名词 多少„„

It’s time(for sb.)+to do sth.到(某人)做某事的时间了

First„Next„Then„Finally 首先„„接下来„„然后„„.最后„„

want +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forget+to do sth.忘记去做某事

how + to do sth.如何做某事 need+to do sth.需要做某事

make+宾语+形容词 使„„怎样 let sb.+do sth.让某人做某事

Unit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on Saturday afternoon 在周六下午 prepare for 为„„做准备 go to the doctor 去看医生 have the flu 患感冒 help my parents 帮助我的父母 come to the party 来参加聚会

another time 其他时间 last fall 去年秋天 go to the party 去聚会 hang out 常去某处;泡在某处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后天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前天

have a piano lesson 上钢琴课 look after 照看;照顾 accept an invitaton 接受邀请 turn down an invitation 拒绝邀请

take a trip 去旅行 at the end of this month 这个月末

look forward to 盼望; 期待 the opening of„ „„的开幕式/落成典礼

reply in writing 书面回复 go to the concert 去听音乐会

not„until 直到„„才 meet my friend 会见我的朋友

visit grandparents 拜访祖父母 study for a test 为考试学习

have to 不得不 too much homework 太多作业

do homework 做家庭作业 go to the movies 去看电影

after school 放学后 on the weekend 在周末 invite sb.to do sth.邀请某人做某事

what 引导的感叹句结构:What+a/an+adj.+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What+adj.+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help sb.(to)do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be sad to do sth.做某事很悲伤

see sb.do sth.see sb.doing sth.the best way to do sth.做某事最好的方式

have a surprise party for sb.为某人举办一个惊喜派对 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期盼做某事

reply to sth./sb.答复某事/某人 What’s today?今天是什么日子? 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Unit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

after school 放学后 on the weekend 在周末 invite sb.to do sth.邀请某人做某事

what 引导的感叹句结构:What+a/an+adj.+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What+adj.+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help sb.(to)do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be sad to do sth.做某事很悲伤

see sb.do sth.see sb.doing sth.the best way to do sth.做某事最好的方式

have a surprise party for sb.为某人举办一个惊喜派对 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期盼做某事

reply to sth./sb.答复某事/某人 What’s today?今天是什么日子?

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Unit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

Unit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

after school 放学后 on the weekend 在周末 invite sb.to do sth.邀请某人做某事

what 引导的感叹句结构:What+a/an+adj.+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What+adj.+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help sb.(to)do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be sad to do sth.做某事很悲伤

see sb.do sth.see sb.doing sth.the best way to do sth.做某事最好的方式

have a surprise party for sb.为某人举办一个惊喜派对 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期盼做某事

10.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人教版总结 篇十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mǐn 罔wǎng 贻yí 八分有奇jī

箬ruò篷 糁sǎn 峨冠guān 髯rán

楫jí 篆zhuàn 壬戌rén xū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做,指雕刻。

(2)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就着。 象:模仿,指雕刻。

(3)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

(4)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5)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6)佛印绝类弥勒。 绝:极。 类:像。

(?)矫首昂视。 矫:举。

(8)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相类似。

(9)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10)其人视端容寂。 端:端正,正视。

(11)其船背稍夷。 夷:平。

(1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盈:满。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 解释为: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解释为:横放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 解释为:挑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窃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点拨:注意“罔”“箬”“篷”等字的字形。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点拨:重点理解“罔不”“因”“象”等词语。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许多胡须的是苏东坡。重点理解”峨”“冠”“髯”“为”等词语。

(3)苏、黄共阅一手卷。

苏轼和黄庭坚一起看一幅横幅的书画卷子。

点拨:古代汉语数词后往往省略量词,翻译时要补上。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点拨:重点理解“比””卷底”等词语。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点拨:重点理解“视端容寂”“若……然”等词语。

(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大概是挑选桃核中长而窄的刻成的。

点拨:重点理解“曾””盈”“简”“修狭”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核舟记》作者 ,字子敬,明朝文学家。选自《虞初新志》是由 代 编辑的。

第24课 大道之行也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jǔ能 睦mù 男有分fèn 货恶wù其弃于地

点拨:注意多音字“与”“分”“恶”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

(2)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女子出嫁。

(3)货恶其弃于地。 恶:憎恶。

(4)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造反。 作:兴起。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 解释为:选拔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大道之行”具体表现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方面。

(2)希望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希望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是男有分,女有归。

(4)希望社会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句子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点拨:重点理解“与”“信”“修”等词语。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点拨:重点理解“亲”(第—个“亲”意思足“以……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的意思。

(3)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点拨:重点理解“分”“归”等词语。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白己谋私利。

点拨:重点理解“恶”“弃”等词语。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样奸邪之谋不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点拨:重点理解“兴”“乱”“贼”“作”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大道之行也》一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这部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共49篇。其中“礼运”部分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人名)答问的著作。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眦zì 搔sāo 簪zān 逾yú 妪yù 幽咽yè

点拨:注意多音字“咽”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造化钟神秀 钟:聚集。(2)决眦人归鸟 眦:眼角。

(3)会当凌绝顶 会:终当,终要。

(4)浑欲不胜簪 浑:简直。(5)老翁逾墙走 逾:越过。

(6)三男邺城戍 戍:防守。(7)二男新战死 新:最近。

(8)夜久语声绝 绝:消失,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春望》中最能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石壕吏》中表明战争惨烈的诗句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表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点拨:“搔”“簪”等字容易写错。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望岳》一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默写《春望》一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杜甫的《望岳》写于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上一篇:读书心得陶行知下一篇:绘本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