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024-08-09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精选13篇)

1.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一

农村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口语交际是构成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农村孩子在“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口语交际更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交际的互动性特点。因此,它不仅要求掌握听说技巧,还要求具有礼貌待人、观察想象、解决问题、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

就目前的农村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而言,尚存在不尽人意之处:

1、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缺少灵动。

在听课过程之中,我发现课堂气氛不尽人意:教师没有创设有效的说话情境,不能诱发学生的说话欲望;学生没有说话意愿,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没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课堂上难觅勃勃生气和灵动的语言。

2、课堂教学不能面向全体。

我们常说教学要面向全体,口语交际更要凸显这一点。一旦缺乏全体参与,口语交际的内涵与目标仅仅体现在少部分同学身上,口语交际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追求。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经常看到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踊跃,少数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常常高举着小手,抢着要说话,而某些学生不愿说,或想说而不敢说,就低着头,一幅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模样。于是,口语交际课就成了一部分学生在说话,一部分同学在听话,还有一部分同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习惯了做旁观者。

3、口语交际活动接近于自我表述,缺乏互动性。

不可否认,当前的口语交际课有很浓的说话展示味道。即便是采取全场互动或分小组进行讨论,看似热闹非凡,但学生各说各的,没有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学生之间语言交流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基于以上实际情况,我认为农村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准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的三维目标程螺旋上升之势,我们课题组对教材进行系统分析之后,大致列出了三个年段的训练目标。

低年段:学讲普通话;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认真听别人讲话。自然、大方、有礼貌地与人交谈;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中年段: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认真倾听,领会要点;边听边想,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高年级: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边听边记忆,根据交际的需要进行筛选;能组织语言,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集中注意力听、说;尊重对方有礼貌;边听边观察边思考;边说边想边组织语言。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自然大方。

只有了解了每个学段的学习目标,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盲人摸象一般,不得要领。

二、选择学生善于交流的交际话题。

话题是在交际情境中把交际双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交际双方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观点阐述、议论评判的核心,是实现有效交流沟通的重要前提。可以说,口语交际话题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口语交际课的成功与否。所以,围绕话题,我们要做好一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在选择话题时,应努力选择贴近农村孩子的学习生活、大家共同熟悉又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际训练。比如,学校里正在进行绿化、美化,就以“我为学校做规划”为依托让孩子畅谈自己对学校建设的意见或建议;在学校创建书香校园的工程中,以“我的读书生活”交流为契机,请孩子们贡献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收获……

(2)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课外知识储备少,又缺少信息、资料的搜寻渠道。所以,我们要应充分利用教材,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所提供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交际。

(3)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交际素材。农村孩子知识面窄,语言匮乏,如果仅仅依靠教材上的有限内容让学生进行交际练习,学生必然无话可说。对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前适当搜集一些有关知识和语言材料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积累,从而在交际时有话可说。

三、营造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交际场。

融洽,宽松的交际氛围是学生顺利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它可以促使学生去除胆怯、乐于思考、敢于表达。

我校贾老师在《说出心中的爱》一课导入中,出示了学生在一年级曾经学习过的小诗《妈妈的爱》,在师生声情并茂的诵读之中,不知不觉地营造了浓厚的交际氛围,“交际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生成,使原本熟悉的画面在学生的心中活了起来。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加上老师的循循诱导,整节课学生们都在认真倾听,争着表达。

我们还要用多种方法创设适当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不同的场合和交际对象,就会有不同的交谈话题与言语表达方式。比如,我校胡老师在执教《小朋友该怎么办》时,模拟门外的客人和学生进行了交际示范,然后让学生们分小组再现故事情景,在近乎真实的场景中,孩子们忘记了自己身处课堂,个个畅所欲言,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要体现由扶到放训练的层次性。口语交际课提倡放手,让学生真正得到自主发展,但是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流。由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所限,教师要尽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习的层次性。教师的“扶”在很多课例中表现为“示范”。示范就是出示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比如“劝告”专题训练,教师可以提供案例。小明在学校看到小刚随意乱丢纸屑,他为了维护校园的环境卫生,要去对小刚进行劝告。下面的做法怎样,请学生评一评。①对小刚大声斥责:“你这个人这么没有一点公共道德?”;②对小刚轻声说:“我们要保持校园卫生呀!这一次,我替你捡起来,以后让我们共同保持好校园的环境吧!”;通过不同语言、语气、效果的比较,使学生能领悟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还要讲文明,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合适等。

当学生明白交际使需要注意的事项后,就会带着自己的理解在小组或交际情景中“牛刀小试”,此时,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就像给蹒跚学步的婴儿以必要的扶持一样,带领学生尝试新的一步。最后,应该是学生丢开拐杖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刻了。

五、评价语要体现口语交际课程特点。

好的评语会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训练的重点和要求,规范学生的口语交际,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教师评价语要紧扣口语交际课型特点,它和阅读教学课堂的评价语目的不同,侧重点也自然不同。比如,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我们应该听到这样的声音:“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的发言”、“在别人发言的时候你很专注,真好!”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你说话有礼貌,所以他愿意和你交流!”、“和她说话的时候你的目光很真诚地注视着他,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这是教给学生文明交际;“你有哪些地方还没有停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引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给别人提出看法……

总之,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从口语交际本身的课程特点出发,从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二

一、解决科学学科教学实验所用的教学仪器

国家在各门学科上都下了力度, 每年都对不同学科的带头人进行培训, 在培训学习过程中, 能让学员们坐在一起相互探讨、相互交流, 互相学习。在各类学科上, 进修学校每年都进行几次学科带头人上公开课, 组织各校学科教师听课, 然后授课教师做一总结, 听课教师认真聆听。听完汇报后, 所有听课教师坐在一起对授课教师进行评课, 进行互动交流, 各自说出自己的见解, 对自己听完课后有哪些收获做一小结, 対授课人在这节课上有哪些优点、亮点和不足做一点评, 最后总结听课收获。对有的老师来说, 帮助不大。就拿我的感受来说, 我认为一是授课的教师都是一些年轻的教师, 学生都喜欢年轻的教师, 他们有活力, 有朝气, 自身有一定的能力;二是他们都是名校的教师, 学校的经济雄厚, 使得他们的教学仪器齐全, 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能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教师有了教学仪器, 上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 就会轻松自如。既解决学生的探究欲望, 又解决了教师的苦恼问题。只有这样, 课堂才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起到了主导地位”。这使学生有欲望地去探究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给了学生学习一定的空间,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心情愉悦。学生在探究中学懂了知识, 教师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如果实验仪器匮乏, 使得学到的知识在教学中应用不上, 要想让每位教小学科学的教师在教学上上好每一节课, 关键是要解决教学的实验仪器。在教学中由于缺少实验仪器, 教师只能照书读书,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地一笔带过。于是就形成了领导不重视, 教师不认真, 学生不积极的连锁反应, 造成了设了科目而又不重视科目的不良局面, 浪费了课本、人才等资源, 耽误了学生的智力、能力等培养。同时, 也削弱了教师的教学锐气与消退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

二、建立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专业

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都一致认为小学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才是主科, 其他都是副科, 学与不学都不重要。既然设立了这门学科, 就有可学的东西。现在的教学, 教育教学的方法在改变, 教学模式在改变, 教育的思路和理念也都在改变, 为什么对学科的认识不能去改变呢?要想让学生的思想发生改变, 好的办法就是国家成立起科学这门学科的专业及其他学科的专业,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将来有许多路子可以选择, 使学生对不同学科加以重视, 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各个学校都缺乏有些学科的专业人才, 这些学科都是由一些年龄过高的老教师担任, 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难改, 教育教学理念缺乏, 诸多教师都是被传统的教育教学的旧观念严重束缚着。要想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每个学校就得注入新鲜的血液。这些新鲜血液有得于国家建立一些学科专业, 培养出一些新的学科人才, 再将人才注入到各个学校当中去,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才能更好地掌握各门知识, 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 更好地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加强自身学习, 丰富积累知识

科学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综合, 而科学课对各分科知识的整合也不是简单的分科综合, 而是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 从基本科学观念上理解科学内容。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不断充电, 使学习跟上发展的步伐。通过不断地学习, 广泛地收集资料, 认真地备课, 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作为一名科学老师, 我总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用, 因为很多知识和技能都需要不断扩展和提高, 还要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自学、自练相对陌生的学科知识内容, 并积极参加培训等, 可还是觉得知识不够用。

另外, 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 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鼓励学生善于观察, 积极参与, 倡导学生自主、协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在探究学习过程中, 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试验方案—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评价交流”的学习方法。我上课时一直都有这样一个感觉:上课时间过得太快了, 不够用。我觉得平常的科学课堂的时间很宝贵, 那么我更要尽量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让学生经历更丰富、更有效的科学探究过程, 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讨论、交流,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这不仅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更可以让学生实践一种学习的方法, 体验着自己在学习中的价值, 树立学习的信心。

3.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三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素质化教育

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科学原理、科学知识与科学现象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1]。从本质上说,小学科学课程是素质教育新课改教学政策不断深入与推进的结果,是我们有效提升小学课程教育成效与作用力的重要步骤与重要方式。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工作,理清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案,从而切实提升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当前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性不强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科学课程课堂教学始终存在着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性不强的弊端,教师代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基本知识的教学上,既没有为学生提供思考与消化的时间,也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长期以往,必然会影响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热情,这是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成效有限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了解世界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寻自然现象背后的奥秘,并非培养出专业的“科学家”。但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往往忽视教学重点,侧重于科学理论的解释、基本概念的传输等等,将小学科学上成了理论课,这与小学推行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出发点背道而驰。

(三)教学方式单一,课程改革进程缓慢

好奇、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有效推进小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要更为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始终充满趣味性与吸引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更为新鲜、新颖的学习体检。但当前教学方式机械、单一,缺乏变化性是绝大多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通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阻碍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

(四)实验不“实”,理论替代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但农村小学受教育装备和师资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动手进行科学实验,而是把实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背背答案应付考试了事,这样就完全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有效推进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

针对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我们可将有效推进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推行学生本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推行学生本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也是有效凸显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作用力的影响力的核心。比如,在进行“水与食用油”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等等方式提前预习书本,回答课后问题,并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小组之间互相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来,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的必要举措。科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科学知识来解答,教师可以有效进入生活教学方式,比如在进行“种子发芽試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发放绿豆粒,让学生在课下种植绿豆,并且记录绿豆破土、发芽的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科学”,发现“科学”,从而真正开启学生渴望接近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主动性,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与出发点。

(三)实验做“实”,为探究而设。

小学科学实验课,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性、关注学生的有效参与、关注学生的真实感悟。科学实验课如涓涓细流,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学有所得。这就要求我们:

1.农村学校要加大实验设备设施的投入,能基本保障科学实验的正常开设。

2.加大科学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确保师资。

3.加强科学实验室的使用管理,较大对科学教师的考核力度。

通过以上措施,才能为学生实验探究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和机会,真正做到“为探究而设”,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真真实实地体验、领悟科学实验的乐趣。这样的科学实验课才更加真实、朴实、扎实,这样的科学实验课才更具实效性。

(四)改革考核方式,提升科学考试成绩的含金量

必要的考核既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效的方式,也是确定教学重点与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科学课程考试的含金量,我们必须改革小学课程考核方式,除了坚持传统的笔试之外,教师可以引入现场作答等等方式,将生活中与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相联系的科学现象制作成小纸条,让学生现场抽取问题,并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这些生活现象,旨在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学会使用科学,从而进一步凸显小学科学课程的操作性与实用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项目众多、任务繁重的工程体系,学校、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参与到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工作中来[2],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高效地解决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现实问题,提升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影响力,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化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与前提。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6).

4.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四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增加人文素质中有着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尽管美术并不属于考试科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为学生带来了诸多乐趣,促进了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可由于很多外在的原因导致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出现了众多问题,美术教育的实施,几乎是一片空白,实在令人担忧。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的学科中无法代替的,但当前美术教育现实可以说与我们想象的差距还很大,尤其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整个美术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我发现美术教育在农村小学是非常薄弱的!那么我们又将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 本文重点谈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农村小学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中,艺术教育还没有它应有的地位,相当多的农村小学还没有真正重视美术课。同时,又受到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眼里都明显有“主”“副”课之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只关心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规模小的农村小学,学生基本上无缘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美术课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的重视。即使是教师随意打发一节美术课,不少领导和家长也习以为常。有些学校在课程表上安排了美术课,实际上却并未开设,有些学校虽说开设了美术课,但一到“关键”时刻,如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或是毕业考试,这些课程就只好让位于“主”课了,美术课就很难守住“阵地”了。关于这一点学校领导和老师也是持有这样的态度,表面上学校是主抓素质教育,但实质上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与现象广泛存在,美术教学存在大面积的空白。

在家庭教育方面,有许多孩子对美术产生兴趣,在家或在学校业余时间练练笔,反而被斥责为“不务正业”,关于这一点,在农村家庭中普遍存在,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样的思想更是让美术教育得不到重视,更无法发展,学生无法系统的接受美术基础知识教育,更谈不上通过美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了。

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科学育人。重视美术教育,教育者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全面科学的育人观点。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引进课堂,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学校要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包括美术人材和具有美术特长的学生的培养。

二、加强美术老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在农村小学中美术老师缺员严重,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只好把美术课作为“搭配”课,就是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学校也不会分他们任教美术课,而让他们任教语文或数学课,这样专业美术老师大多无用武之地,却由那些喜欢美术或略懂点美术的老师兼任。现在许多学校的毕业班由于课务而取消了美术课,只好在业余时间,安排学生画五六张作业,应付检查。美术作为艺术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不仅要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具有系统全面的美术理论知识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中,有非美术专业教师进行着美术教学,他们不具备专业知识,也不具备专业技能,课堂授课效率低,不能对学生作业有针对性的指导,也不能从美育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学校应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此外,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

三、因地制宜,激发兴趣,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美术课堂中应克服两种倾象。一方面,不能因为它课时少,对升学率无多大直接影响,或得不到某些学校领导的重视,就采取放任的态度;另一方面,不能因为强调了美术课当做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而设立的课目,对学生进行了过多的美术技能训练,或提出过高的要求。

在农村,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作品不太可能,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有些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也很重视,教育投资意识比较强,抓住家长这个心理,就可以向家长做思想工作,为孩子买好一点的美术学习用品,班里的“富”学生多了,就会带动整个班的进步。考虑到条件差的学生还占相当大的比例,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就该因地制宜做些调整,比如绘画,可以选择节材的形式,教学以线描为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像力。

工艺课的灵活性更大,除了简单的剪纸外,还可以让学生再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意,剪出与众不同的花样来。泥塑,没有橡皮泥,可以用泥土,泥土的大小不受限制,在农村随处可见,更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再如纸塑,我们可以利用废纸为材料进行工艺教学和创作。

总之,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美术。我们要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进行改革实践,使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不断规范化、合理化。让每一节美术课都充满活力,同时用手中的画笔点亮学生的心灵,让美丽永驻天地间。

〖生成过程〗 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话题在教育界已讨论了多年,美术教育也逐步走上了正轨,但在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中还存在着不足,例如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农村经济条件制约等。对此我们可以从转变观念。科学育人,加强师资,改善条件,重视教学,因地制宜等方面进行改进。

〖创新体现〗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来:“ 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小学全面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不言而喻,美术课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

5.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五

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提出

目前的农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为了了解本校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况,本人采用除了以问卷形式,通过学生、教师两维视角来透视课堂阅读教学问题外,我们还通过进入课堂现场听课、观测以及教师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了一些更为直接真实的信息。

依据师生问卷、课堂观测和教师访谈所获取的各方面信息,我对本校的课堂阅读教学的现实状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从教学过程、教学成效两个方面对现存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坚持阅读教学,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用语文交际的能力以及自学语文的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孩子的阅读能力比较差,怎么才让农村孩子的阅读能力更强,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师生问卷和进入课堂现场随机听课的方式,对课堂阅读教学状态进行了调查和观测。存在的突出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当前,农村教师依然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困扰,课堂教学依然以教师为本,以教为中心,存在以讲代学、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学生围着教师转,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学本末倒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合作学习意识,明知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感知,却没有行之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这是因为老师还没有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没有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依然把学生视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发号施令,使学生思维得不到拓展。

(二)、全体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当我们让学生初读课文,充分地自读课文,进入研读时,老师提出一些较难问题(即需要潜心读文才能解答的问题)时,很多学生往往不举手发言,能举手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当我们老师悄悄问那些学生时,他们往往是摇摇头,或者是说自己不会讲,这样,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装装样子,他们的阅读能力无法在课堂

上 ,用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 ,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重思想内容的分析 ,轻课文的诵读、感悟 ,忽视学习语文的特点 ,强调统一答案 ,忽视独立见解 ,学生容易产生惰性 ,影响创造力的发展。久而久之他们的能力不但不能增强 ,还可能产生厌学情绪。阅读教学高耗低效。

面对阅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阅读的内容、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伙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有可能成为具有生活情趣的文化人。

三、对策与措施

(一)、展开对话,丰富阅读实践。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相互建构意义的过程。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潜心会文,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凸显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1.积极培养对话意识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话的基础,对话过程本质是不同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声音共同参与的精神历程。良好的对话氛围产生于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必须有这样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只有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那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睿智、激励的话语,灵活的教法,都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与仿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读乐说,才能产生对话的意识与渴望。2.巧妙创设对话情境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1)再现课文情境。让人宛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虽然悲惨感人,但与学生实际较远。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由朗读,才能够缩短时空距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激起学生体验、对话的欲望。在品读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幻想部分时,我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那个寒风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你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你此时你看到温暖的火炉,心情怎样?学生如身临其境,这时可以带着感受读。(2)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如,我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创设问题情境,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身边,你会说什么,做什么?一石激起千股浪,学生各抒己见。(3)创设活动情境。于永正老师是把表演引进阅读教学的高手,高就高在他组织的课堂表演,不是简单的检查汇报学习的结果,而是一场师、生同文本之间的对话。像“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活动方式,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性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中,首次提出了“感悟”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所谓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借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学生个体由于认知经验的差异、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活动的千差万别,便有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整体性感悟是阅读主体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是对言语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面的整体把握,获得的是言语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总和,而且又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感悟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阅读教学 中要注重整体感悟,遵循从“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途径,以避免孤立分析,支解语言。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文时,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交流“生日”这个话题,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一个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想一想课文围绕“生日”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有所感悟。我们提倡整体读书法是在贯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以领会其要旨。这种思考,当然也包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少做一些“碎尸万段”式的条分缕析。还要立足文本,优化朗读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训练。朗读是一种读出声音的阅读方式,就是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既是目标,也是重要的手段。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要立足文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成长。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生自己独立阅读的能力很有限,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怎样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个人认为有以下途径:

1、让继续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如:(1)、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前瞻性;(2)、培训学校(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学设备简陋,缺乏先进性;(3)、教师重视学历提高教育,忽视教育教学能力培训;(4)、继续教育考核评价形式化,缺乏真实性;(5)、收费不统一,缺乏规范性,一些项目收费明显过高,给教师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出现没人愿意去培训的局面。

为此,我个人认为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教育要有长远目标,并且要结合各地实际及教师素质情况,切忌一刀切,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以真正收到实效。

2)、继续教育的教学设施改善与教育信息化推进相结合,体现先进性。这就要求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增加投入,高度重视区县教师进修学校这一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

3)、继续教育的课程教材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体现前瞻性。教材一定要反映国内外小学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及动态,如目前可增进课改信息及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新理论,体现前瞻性,发挥导航作用。

4)、培训形式要与教师教学工作特点相结合,体现灵活性。要逐步改革目前培训时间过分集中,形式单一的现状,完全可以安排教师带课题在岗进行自学或进行研究,实现培训形式多样化。

5)、考核评价要与小学学科个性相结合,体现科学性。考核形式上,闭卷、开卷、专题研究要结合进行,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科学导向功能。

6.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六

这几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也踏上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这改革的浪潮中,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都亲身体验了农村小学教育成长的轨迹,通过学习和参与本课程一系列频繁规范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加强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教学的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知识的传授不再是教学的全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然而,在兴奋之余,理性思考,总觉得完美中有些许缺憾。目前,在各级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农村各学校组织开展听课评教的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来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赋予农村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的方法和对策。

农村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的决定因素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是支持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但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有相当多的教师是“文革”中的中师、初高中毕业生,实际文化专业知识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吸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破罐破摔”,丧失敬业精神,对教学疲于应付,因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教改中,不少教师对课改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要求、任务都理解的不透彻,对课改调整意见不了解,有的虽然知

道做了哪些调整,但又不能与教学挂起钩来。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已有定论的教材处理中的一些老问题,还是未能很好地解决,教学效果自然难尽人意。

农村语文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是影响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效果关键农村语文教师,特别是贫困山区的教师,由于长时间住在农村,信息闭塞,新的教学理念引不进来,从而导致了农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很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识字,就是基础知识训练,缺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站在课标的高度,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主要表现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思路格式化。目前,许多教师仍延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学生最害怕课后的想像性习题或开放性问题,不知怎样处理,存在着“课标教材一变再变,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状况。

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软件设施不全,是阻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瓶颈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小学实施课程改革,资源缺乏是当前面临的硬问题。尽管近几年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与需求相比,相差甚远,达标学校凤毛麟角。据我所知,多数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教学方式:一本教材,两支粉笔,一本教参,根本没有其它辅助教学设备和辅助教学手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语文教学之所以重要,一是工具性,通过语言文字去认识、去分析、去理解;二是思想性,文道结合;但目前语文教学却不能令人满意,把问题概括起来,是“多慢差费”。内容繁杂,师生负担重是“多”;效率低下是“慢”;小学毕业,学了六年语文,不会写文章的比比皆是,语文教学质量低是“差”;领导费神、教师费心、学生费力是“费”。我听了一些课,和其他教师进行了交谈,颇受教益。现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想法和大家谈谈,以期与更多的老师达成共识。

语文教学的现状 :

一、效率低下

1、无目的的读书,枉费了时光,违背了“读有所思,边思边读”的要求。

2、一篇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二、三百字,又读、又分析,搞了半节课,估计作者当年写这段文字也不过几分钟。

3、学生毕业了,写过上百篇文章,可手里没有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

二、无学科特点

1、把语文讲成政治。

2、把语文讲成历史。讲《草船借箭》从“三顾茅庐”讲起,差一点讲到了“三国归晋”了。

3、作文教学太注重“思想性”了,连评语也劝诫学生“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为……”说了很多,唯独不见对“写法”的指导。

三、繁琐、“八股”

1、借一本学生的书,几乎课本的空白处写满了字,“密匝匝蜂酿蜜”,翻到《在仙台》,竟看不到原文。如果说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里说字缝里透出两个字“吃人”,那么这学生几乎没缝的课本里也透出两个字--“残酷”。

2、分段、段意、中心思想,搞了半节课也没搞清楚,这个说三段,那个说五段,三段说三段的依据,五段讲五段的理由,老师还一再发动争论呢。恐怕作者当年写这篇文章时,也没有搞得这么细。

3、把文章分成若干段落,然后一段一段地读,一段一段地讲,谁也不管谁,象卖豆腐,卖完就完成任务。忘记了文章是个整体,忘记了“欣赏项链”,说“姑娘的眼睛真漂亮”,你要把两只眼睛单独拿出来—谁也不敢看。

四、单调、僵化

1、新书发下来,学生往往先看语文书,能看得眉飞色舞,还给同桌讲讲,等老师把课题往黑板上一写,这个兴趣却已荡然无存。

2、八十年代为克服满堂灌搞启发式,于是老师工于设计思考题,思考题设计结束,课就备好了。于是出现了满堂问,满堂乱问,甚至出现了老师说上半句学生接下半句的现象,“惨不忍睹”。课堂上很热闹,细一想,比满堂灌还坑人。有人提议把思考题写黑板上,以防“乱问”,实际呢,黑板的当然要问,黑板以外的也要问,一点没耽误,学生苦不堪言。

3、我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一年级时字写得很漂亮,老师也帮助炫耀,后来越写越难看,我曾经提醒他慢点写,他说,上次生字词从第1页写到30页,现在都从第1页写到52页了,我问,书一共多少页,他说,我不敢往后看了。听说有个学生一晚上写五篇作文,说有人要来检查了。

4、也是这个学生,上小学时作文写得不错,我有时从头到尾全看完,挺天真,挺情趣;到了六年级我就不愿看了,没什么意思,到后来一点看的念头都没有了。

五、忽略“主体”

1、语文教学讲析太多太抽象,以致学生“读时了了,掩卷茫然”,这种现象相当严重。结果是用“分析”这把解剖刀把活脱脱的形象肢解成若干苍白的条块,诸如中心、段落、思想内容、甚至写作特点之类。本来应是“书声琅琅,弦歌一堂”的学堂变成了教师一人的自我讲演乃至锻炼口才的讲堂。

2、老师备课时选一些词语搞个板书设计,课堂上就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把这些词语按老师事先编排的顺序说出来,然后写在黑板上。不说对不写,什么时候说对什么时候写,写完了,课就该结束了。

3、老师让学生用一个词说出烈日下劳作的感受,学生先后说出了“艰难”、“艰苦”、“艰辛”、“困苦”等,均未过关,直到一“高才”生说出“痛苦”,老师才欣喜若狂。“痛苦”的滋味学生是不是已经体会到了。

六、缺乏训练

1、学了《刘胡兰》,学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说你把刘胡兰的故事、邱少云的故事讲一遍,讲不了。

2、当年老师是怎样上语文课的,已全然忘记,只感觉我们的语文知识是多看多写练出来的。

3、差语文教师了,这班语文课就随便找个教师上一上,照着课本念一念,布置完作业就走。结果这班的语文成绩并不差。旁白:教与不教一个样。

七、朗读教学令人担忧:

1、朗读的时间不充分。

在不少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朗读训练,繁琐的分析,多余的提问,占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即使读,也是为讲这一段,而让学生读这一段,我认为,这种为讲而“读”,不是读的训练。

2、朗读的目的性不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

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素质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4、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据调查,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琅琅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针对这些现状,提出如下改进意见:

一、回归“主体”

1、“教室”应该变成“学堂”。中国古来就称学生读书之处为“学堂”,后来班级集体授课称“教室”,应突出“主体”(学生)的一个“学”字。“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把尽可能多的思考、判断、归纳、赏析等机会还给学生,备课就要下功夫研究学生的活动。教师的责任主要是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好导演。

二、强化训练

1、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训练课,实践课。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

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语文课堂必须加大写的比例。(考试时作文30分啊!)

3、语文书、工具书、练习本、笔,应确定为语文课上的“文房四宝”。

4、语文课上学生或朗读、或背诵、或复述、或赏析、或练写,全员“操练”起来。

5、要搞大面积的训练,凡是小范围的或个别的训练一定要压缩时间。

6、学生的齐读一定要过关,这是大面积训练。要克服唱读和等距离读。把课文读对、读顺、读好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要看得出指导的过程和读的能力通过的过程。读得不充分的课,看不出学生朗读进步的课,绝对不是好的阅读课。

7、要重视复述的练习,也可搞一些“简要复述”或创造性复述等。

8、要把语文基础知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可搞“课前一练”等形式。“课前一练”可搞一些名段、名句的背诵,课前一分钟演讲,写作知识及文学知识的训练,语言文字游戏等。

三、提高效率

1、果断地砍掉或改善那些烦琐的教学程序:泛泛地分段、归纳段意和中心;频繁地大量地解释词语,甚至要求学生背下来;大量地忽略语言文字的对“思想性”的纠缠不休;无目的的读书等等。

2、利用好解题,完成分段,段意和中心的归纳。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标题虽不是主题,但与主题关系密切。

3、作文要修改,教师要讲评,要培养学生自己能修改作文的能力。不能写一遍,评上几句就放置不管,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要写出几篇像样的文章。

四、抓住重点

1、语文教学要搞“一课一得”,不能搞面面俱到,有失才有得。

2、阅读教学就是要抓住重点部分进行训练。

3、作文教学要把重点内容写具体,这是成败的关键,别的地方没处理好是写作技巧问题,重点部分不具体,文章不存在了。

五、把握特色

1、把握学科特色,语文要研究语言文字,要研究语言文章,要研究语言文学。语文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淡化分析性操作,不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这些要求都切中时弊,体现了全新的语文教育观。

2、话要先说得对,然后去研究如何说得好;文要先写得清楚,然后去追求写得生动、形象。

3、要树立远大语文教学观,课堂学习只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必须由课堂扩大到社会。

7.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七

(一) 师资力量弱

据调查, 我学区15所小学英语课教师中只有7名专业英语教师, 其余都不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 而是各类高校其他专业毕业生经过临时培训上岗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懂点英语的其他学科教师。这些通过临时培训的教师, 他们的专业基本功不扎实, 难以胜任英语教学, 他们的英语水平及发音大多数远未达到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的水平。由于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有问题, 学生到中学时再纠正起来就更加困难。

(二) 课时不足

1. 小学英语课的课时少, 大多数学校为每周两节, 少数学

校每周三节课, 这样一来, 小学生每2至3天上一节40分钟的英语课, 课下又没有英语交流环境, 只能是前面学后面忘。

2. 小学生英语自修时间 (包括早读、辅导课和课后作业) 严

重不足, 而英语作业只是抄写单词和句子, 没有其他题型, 学生自然不会答题。

3.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组织主要以活动为主, 但是中心小学

每班学生人数在50-60人, 由于班级人数太多, 教师对学生不能全面关注, 教学活动不好组织。其余小学每班10人左右, 又由于班级人数太少, 教师将他们领到办公室只教单词和领读句子, 教学活动也不好组织。

(三) 小学英语教师工作量过重

通常小学教师的工作量为15节/周, 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课业负担更重, 有的教师除了上4个年级4个班的英语课外, 还要兼任其他课程的教学, 代三个课程的教师比比皆是, 有的课时量超过了25节/周, 有的还要兼任班主任、教务主任、校长等职务。

(四) 教学设备严重不足

农村学校经费严重不足, 虽然有的学校有一些电教设备, 但远远满足不了新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 而大部分学校没有录音机、视听设备、常用的教学挂图、单词卡片和教学参考书。

二、对策与建议

(一) 搞好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鉴于本学区在岗小学英语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非专业英语教师占主体力量问题, 做好在岗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把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当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去抓, 除了参加省、市、县级的培训活动外, 各学校要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工作要年年抓、年年搞。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要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

1. 加强基本功训练, 尤其是在语音、语调、书写和口语、专

业知识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只有教师自身基本功过硬才能给学生以正确和规范的引导。

2. 加强教学方法和技巧培训。可定期或不定期请专家进行

有关教学方法和技巧介绍的系列讲座, 可举行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评比、召开教学研讨会等, 也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 让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活动。通过这些方法, 让教师开阔视野, 使他们拥有最现代、最前沿的教学理念, 把握最新的外语教育动态, 掌握最先进的教学方法, 反过来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二) 建立“走教”制度, 让小学英语教师“专”起来

如果, 各个小学都缺乏专职的英语教师, 则可以建立“走教”制度, 让小学的英语教师变“专”。比如, 可以让英语教师流动到各校上课, 几个校区合用一个专职教师, 以此保证其授课效果。

(三) 小学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自我加压、坚持自学

小学英语教师在保证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之外, 还要保证自身素质的增强。比如, 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一些业务培训以及观摩学习。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给自己加压, 坚持自学, 并且在教学中要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勇于学习, 勇于改变与探索。

(四) 合理安排课时

根据“课时少, 间隔时间长”的现象, 我们必须做到遵循记忆规律,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做到短课时、高频率, 每周不少于三次教学活动。建议从地方课时中为外语课增加一节课, 保证每周3节以上的标准课时, 不能因为人手不够而减课, 如每周安排两三天20分钟晨读时间。

(五) 采用直观、电化手段, 改进课堂教学

现代化的语言电教手段是改进课堂教学、创造语言情景的重要手段。利用实物、图片、投影仪、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 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语言的理解与掌握, 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充分发挥电教手段应有的作用, 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各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外语教学的重要地位, 要保证投入, 保证设备和教材的添置和更新。

(六) 加强对小学英语课程的宏观管理、督查与指导

1. 鉴于本县多数学校只有1名小学英语教师, 无法独立开

展教学研究、交流的实际情况, 各乡镇要积极建立以中心小学为龙头的乡镇小学英语学科组, 开展乡镇教研, 或与邻近乡镇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 为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 加大对各校小学英语校本教研的指导力度。

3. 依据本学区 (校) 实际, 对所辖小学英语教师的配备、工作量等做出合理安排。

(七) 加大检查、督导和考核的力度

针对于小学英语教学, 有关教育等各部门要加大对其教学成果的检查、监督以及考核力度。比如, 把英语的开始列为常设课程;创造条件让小学三年级以上普及英语教学;相关部门下访检查等措施, 以此来推进小学英语的普及以及教学成果的完善。

8.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八

一、 农村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己不写文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他们教的学生不会写文章,其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自己不会写文章,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谈作文体会。这种教师即使让他用最完善的教法教十年,也是教不出什么东西来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俗话说:“打铁须得自身硬。”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出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学生,首先自己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多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已认识到教师阅读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这是可喜的。但教师们对教师写作却认识不够,现在课余喜欢写点文章的小学语文教师已经越来越少。笔者认为这是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平时不写点文章的教师很难成为优秀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试想,一个从来不写文章的语文教师,每天故作高深地教孩子们阅读、写作,这不显得滑稽和难以想象吗?

2.写作教学理念陈旧。有的语文教师对习作教学一无所知,不知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习作的分段要求,中年级写作文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高年级作文要达到的要求是什么。这样的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往往随意性较大,训练难度时高时低,突不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平时的各级各类的语文培训中,进行习作示范教学或习作讲座的培训比较少,这也导致教师对习作教学缺乏自己独到见解,仍是几十年前的陈旧理念。

3.缺乏有效的写作指导。由于对教材、学生现状了解不够深入,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掌握不准,这直接导致教师在习作教学时指导不够,或者习作指导肤浅,对学生的习作实践没有指导作用。另外,由于教师自己不写文章,对写作没有真实的切身体会,难以理解学生作文时的真实感受,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往往是泛泛而谈,犹如“隔靴搔痒”,难以和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再加上教师习作教学理念陈旧,所谓的指导没有什么有效性,多种因素导致农村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缺乏有效的习作方法指导。

4.写作没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但不少语文教师理解为学生一学年写16篇习作就可以了,一学期写8篇。学生只有课内习作方法的学习,没有了课外的习作训练与实践,这肯定是不行的。关于阅读教学,现在很多语文教师都知道要课内外结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阅读教学只是传授了方法,学生要提高阅读素养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也是现在课外阅读越来越受重视的原因。在习作教学上,语文教师们就忘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以游泳为例,游泳教练讲解了游泳的方法和要领以及各种注意事项,但要想学会游泳,还得靠自己不断地练习。学生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没有课外的习作练习,仅靠少量的课内习作,学生是很难写好作文的。

5.学生写作水平对教师教学评价影响不大。从每学期的期末考试看,写作在试卷中的分值一般为30%,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少,而且在批改过程中,写得好的作文和写得一般或稍差的作文得分相差无几。另外,批阅试卷中的习作时还存在重量轻质的问题,即批阅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习作的字数与书写是否工整,而对习作本身的质量关注不够,好作文和文质较差但书写工整的作文得分相同,甚至好作文还没有一般但书写很工整的作文得分高。这就导致语文教师研究习作教学和不研究习作教学一个样,研究习作教学的教师很难在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教学评价中获得优势。

二、 农村小学写作教学对策

1.教师勤于动笔。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教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首先必须对写作有兴趣,在工作之余勤于练笔。教师经常写作,不仅能让教师体会到其中的滋味,在情感上和学生保持一致,还会增强教师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这些是教师在习作指导时都可以用得着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经常写作,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他的学生怎么会写不好作文呢?当然,让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师都进行文学创作并发表是不现实的,但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来写“下水文”应该是可行的。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跟学生写相同的题目,和学生一起体味作文的甘苦,和学生一起享受写作的幸福,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许多。

2.进行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之余要加强学习,多看一些现当代教育家、特级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看法和体会,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掌握作文教学的方向。另外,教师还要多读一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对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的每个学段的具体要求一清二楚。这样,教师在习作教学时才能够根据不同的学段,对学生作文提出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要求,给他们有效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之余,还应进行习作教学研究,通过研究本地区、本校的作文教学和学生写作情况,教师才能提出符合本地区、本校的习作教学模式,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作文写作。笔者有感于学生对习作缺乏兴趣,进行了题为“农村小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实践研究”的研究,通过一年的努力,我找到了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并撰文发表在省级教学刊物上。

3.加大学生选择写作内容的自主性。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要有真情实感,但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热衷于写假话套话呢?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教师或课本的作文缺乏生活体验,没有生活体验,真情实感也就无从谈起,假话套话作文便会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只要教师多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东西、真实的生活,学生作文中的真实情感便会如山间小溪般自然流露。刚带四年级的一个班时,学生的第一篇作文写得很糟,胡编乱造,篇幅短小,没有一点可读性。事后,我进行了反思,我这才发现这样一篇作文让作为教师的我来写的话,可能也写不好,要想写出来交差,也会免不了讲假话。后来,每次作文我都会给学生一个主题,而不是一个题目。问学生,关于这个主题,你想写什么,写什么你最了解、最熟悉,那你就写什么。然后,再辅以必要的谋篇布局的方法、写作技巧指导,学生的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

4.改进作文批改方法。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教育管理者都要求教师对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其直接结果是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作文本后,知道了自己作文中出现了多少错别字,多少病句,什么地方写得还不够好,等等。长此以往,谁还敢写作文,谁还敢喜欢作文?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改变以往的作文批改方法。在批语中要多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表扬和指导,当然也要避免雷同、廉价的鼓励,要根据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进行具有个性的表扬和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指导。另外,还要改变教师在作文批改中“一言堂”的现象,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批改法,如学生互改、教师批改、学生跟帖式批改等等。批改形式多样,批语表扬适中,指导个性鲜明,学生参与其中,所有这些必将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写。

5.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教育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习作教学上也是如此,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古今作家、诗人的关于写作的体会和名言,走廊、楼梯墙上悬挂的装饰别致的本校学生发表的作文,教室墙壁上的“习作园地”“佳作欣赏”,学校每月一期的学生刊物的正常出版,等等,都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写作文,进而乐于写作文,视写作文为一种享受。如果校园内具备了这样浓厚的文学氛围,学生怎能不喜欢写作文呢?

6.注重期末考试中写作质量的考查。要想学生写好作文,必须优化教师的习作教学,使教师的教学适用和有效,就必须对教师的习作教学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考查,尤其是对每学期一次的期末考试中习作部分的考查。这就要改变过去那种重量轻质的作文批改,而要开始重视学生作文的质量,要让平时注重习作教学研究又有一定成绩的教师因作文得分高而获得一定的优势,彻底改变搞习作教学研究和不搞习作教学研究一个样的现状。如此,方能提高教师进行有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教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就不远了。

9.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九

摘 要: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差,英语学习环境的欠缺,家庭教育的短缺;教学时间不足,教学班额大,教材内容多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不管问题有多少,要提高教学质量,归根究底还是要反思我们教师、学生的情况,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创建有特色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落后的现状。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讨出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英语教学

问题及对策

前言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农村学校的学生底子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备条件有限,没有多种多样的教具以及电脑、幻灯片等多媒体工具的帮助,只是简单的一个黑板,一只粉笔,加一个录音机和一本书,又缺乏较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特别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单一,因此,英语的教学质量提高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农村学生不会去参加其他辅导班、英语培训班,一个星期三、四节的英语课是他们学习唯一的来源,所以,平时的课堂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农村小学支教的这段时间里,笔者深入到农村小学的课堂中去,认真思考了如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短期内想改善目前农村小学英语现状,用老方法走老路是没有办法实现有效教学的,必须在旧的教学理念上有所突破,找到一条适合农村教学现实的途径,解决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落后的现状。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低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任何事情都做不好,学习英语也是如此。近五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农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极低,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比较喜欢英语,上课能认真地听讲,跟随老师一起读英语、说英语,专心地听英语录音,积极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问题,而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我多次问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学习英语,有的学生说:“我又不出国,干嘛学英语。”有的学生说:“我爸爸妈妈都没学英语,一样可以赚很多钱。”还有的同学说:“英语这么难,我才懒得学呢!”无论怎么奉劝都不听,甚至有抵触、反感情绪。

2农村的学生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其目的都是为了交流。英语是一门语言,要想把这门语言学好,表达得准确,平时就得多讲英语。可是农村没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农村小学学生几乎都

是在英语课上才接触英语。农村小学一个星期只开设三到四节英语课,学生跟着老师读的时间十分有限,这使得学生们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少之又少。由于农村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从小受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做事比较拘谨、不善言谈,害怕说错被老师批评,所以羞于说英语。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某些学生就是这样,能不回答问题尽量不回答,很害怕老师点到他们的名字。即使是他们自己会回答的问题也不会举手回答。英语学习中,他们很不好意思讲英语,本来自己会的东西,结果老师一提问,只顾得紧张了,连老师的问题都没有听清楚。有的时候本来能够答得很好的问题,结果回答得结结巴巴的,所以,开口难,是目前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普遍问题。

(二)教师方面

1.农村教师少,教师“身兼数职、心力交瘁。”

笔者已在农村小学任教两年,一直同时任教语文和英语。由于学校教师人数有限,我校的青年教师几乎人人都同时教两门主课。许多教师还要跨年级任课,或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对于我们这些老师而言,英语课只是“副业”而已,难以把主要精力用于英语教学。而且在如此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们不仅要同时搞好两门主课的教学质量,还要完成学校和教育局布置的各种任务,迎接镇、县、省不同级别的考核。老师们根本不堪重负,以至于无法专心投入到英语教学中去。

2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大多不是专业人员,了解的教学方法少之又少

农村小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教学模式单一跟教学方式落后。其实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多偏远村小的英语教师,从来没有受过专业的英语教育,他们根本不知道用哪些教学方法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至于到现在还保留着Open your book(打开书本)——Listen to me(听我讲)——Read after me(跟我读)——Copy(抄写)这个传统的模式。而这种“满堂贯、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致于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

(三)学校方面

1学校硬件设施严重缺乏

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及设施相对落后或不足,教学设施,器材等严重缺乏。有些偏远地区的村小连最基本的录音机都没办法配置,教师上课什么都没有,仅靠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些学校没有语言配套卡片、磁带、挂图、活动手册,更不用说电脑、白板等多媒体设备了。这样的条件与城市相比,简直是天堂与地狱。这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2.学校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当前农村学校严重缺少英语教师,工作量普遍过重,一般都要担任多个班和跨几个年级的教学,甚至兼教语文、数学等科目,每周担任20节课左右,这样花在教材钻研、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辅导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地减少了。况且现有的英语教师大部分是其他专业毕业,英语水平只有一般,只是在教语文或者数学的同时,“顺便”教英语而已。

(四)家庭教育方面

1.农村留守儿童多,祖辈对孩子过分溺爱

近年来,农村百分之八十孩子的父母在外务工,他们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姑父姑奶、外公外婆,甚至有少数家庭将自己的一个或两个孩子单独放在家中。孩子爸爸妈妈不在家,老人更加疼爱孩子,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要,却忽视了孩子在学校是不是好好学习,回家是否做功课,毕竟老人精力有限,孩子在家平平安安生活有保障就行了。有的孩子周六、周日在家生活毫无规律,不温习功课,周一来学校不仅作业完不成,且上课睡觉甚至发呆。我多次与这些带孩子的老人交涉,他们有的说:“管不了。”有的说:“老师,算了,不要说了,我们没指望孩子考高中、上大学,等到孩子年龄大一点,就出去打工。”有的还说:“我儿子,儿媳也没读什么高中、大学,他们在外做泥工,一年纯收入也不错,等这些孩子混个初中毕业,认几个字,能够算账就可以。”从这我清楚地知道,农村大部分孩子不愿学习与父母不在身边有着重要关系。2.家长的观念问题

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很聪明,但为什么英语学习却远远不及城市孩子,除了“留守孩子多”以外,还与许多家长对“学英语”认识不够深刻有着重要的关系。他们认为自己没读多少书,也能在外面赚到钱,甚至比起读了名牌大学的人赚的钱多。一次,我碰到一位从海南打工回家过春节的家长,这位家长只是小学毕业,初中只读了两个月。他说他每年纯收入是十五万,他问我年收入多少,我说不到两万,他听到这话,马上说,现在时代变了,读不读好书无所谓。

(五)语言环境方面

小学英语重在说,在交流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农村环境缺少英语交流的场所与氛围,学生在家里学习只是为了完成家庭书面作业,而真正在课堂上感受的机会不多。而农村的活动场地广,孩子回到家很容易成群结队地在水泥场上、广阔的田野里“疯”、“野”,却很少会在一起交流、讨论一下任何所学知识,操练一下英语会话,玩玩英语游戏。因此,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缺少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二、解决对策

对于如何解决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对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而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各学校的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保证设备和教材的添置和更新。要积极为各小学配备语音室、多媒体、投影仪、电视机、光盘、磁带、录音机和教学挂图等必要的教学设备。这些设备能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学习英语的良好外部环境,使他们能更好地通过“视、听、说”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

2.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1)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师资需求。师资不足、不强是制约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各级教育部门要从政策和待遇上给予优惠,想方设法增加“量”、提高“质”,为农村小学大力引进英语专业教师,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是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最佳人选。对于非英语专业的教师,要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培训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城镇教师去农村任教,规定城市教师定期到农村支教,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上给予优先的考虑,还可制定规划,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小学工作,教学经费上在一定时期内向农村小学倾斜等,使他们认识到投身农村小学教育的价值,要让他们安心地在农村小学任教,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尽快发展起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2)加大教研力度,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是保证小学英语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展教学研究,走研培之路。如加强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和教学基本功的短期培训,进行教师基本功比赛,使小学英语教师的听说读写技能有所长进; 组织小学英语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评比和优质课竞赛的观摩活动,通过观摩研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也会相应地提高; 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评比、教学设计评比和英语教学论文评比,促使教师学习新的理念,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能将新的理念和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举行小学英

语教师演讲比赛,促进教师练习口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用英语组织教学的能力。这一系列活动,都能激发、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更能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3))引入竞争机制,逐步轮换,优化教师队伍。通过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量化考核管理办法。聘用制管理办法等来提高现有英语教师的水平。

(二)对学校管理人员的建议

1、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外语一直是最困难的教学学科,原因就在于缺乏语言环境。作为启蒙教学的小学英语,更要从语言环境上下功夫。英语小报、英语故事表演赛、绕口令比赛、英语小广播、英语歌曲联唱等都是学生喜欢的练习方式,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也有助于营造学习氛围,保持学生的兴趣,同时,学校应尽量改善办学条件,开展小班化教学,使学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2、重视家校联系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视。学校应当认识并且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校联系手册、家长会等形式多与家长交流,使他们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对他们监督子女听磁带复习给予一定的指导,将英语学习延伸到家庭,在家中创造学英语的条件和氛围。

(三)、对教师的建议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一个教师必须要有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意识,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一是提高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二是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不断地学习英语专业知识,提高英语教学技能;三是更新教学观念,比如学习和领悟新课程,随时用最新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的教学。四是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2.灵活教学,寓教于乐。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在教学上长期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适当地使用简笔画

简笔画省时省力,用起来灵活、快捷、方便,既可以把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以激发学生的灵感、思维和想象力,增强知识的趣味性。(2)、灵活地使用游戏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英语教学游戏能使学生身心愉悦、精神振奋,是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通过激励性游戏,学生情绪高涨、参与面广,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如在学习Touch your head这单元时,为了便于学生记住这些表示身体部位的名词,我设计了“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将全班分成4组,我快速的说出一些祈使句如Touch your head, Raise your hands,学生听到后便做相应的动作,做错了的就被淘汰,最后剩下人多的小组为胜。对于优胜的小组与个人给予表扬,颁发奖品。这样学生积极性高涨,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易混淆的单词、句子。当然,这个游戏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对于淘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同时也要肯定他们的做得好的方面,尽量让所有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保持学习的积极性。(3)、适量地使用英语歌曲。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歌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英语歌曲简单易懂、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旋律优美,内容生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上教师适当编排的动作,也给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的巨大动力。此外,音乐的美妙旋律极大地促进了儿童对歌曲内容的记忆,让学生学的轻松、开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乐教乐学。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多元智能观的角度以及实践证明,英文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小学生的语音、听力、口语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小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4)、重视语言实践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就明确指出:“此次英语改革的重点就是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归结起来就是“能力”和“实践”,能力来自实践。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融洽师生关系,强化兴趣

古语有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和他们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由“苦学”变成“乐学”。在融洽的师生的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四)对家长的建议

1.在教育孩子方面,永远不要拿没有时间做借口。作为家长,应多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他的优点与不足。

2.重视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

3.经常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教师沟通教育理念。

4.不溺爱孩子,对于孩子表现好的地方加以表扬,对孩子做错的事情要加以批评,并让他改正错误。

三、总结

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被解决,但是,只要我们广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刻苦钻研,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结合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努力探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教学良方,就能早点走出英语教学困境,为我们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朝彦.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3).

[2]胡冬华 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2007.8

[3]李瑞青.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及重要原则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1).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许林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发展.,2006(3).

10.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十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探究的主题,已成为小学科学教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科学教学改革中,教师们尽可能的体现出这一理念,但在实践中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总是在不经意中,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并已形成了一些僵化的模式,影响并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其表现为:

一、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次探究活动之前,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引导的方法、思路、过程等作细致周密的部署安排,每步教师该干什么学生会出现什么情况,产生什么问题,都要进行预设,很少给自己的教学留下“空白”为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

二、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而忽视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动脑思维、感悟。让学生实验,总是把试验步骤讲得详细清楚让学生汇报,总是尽揽对结论有效地信息,而回避一些对结论虽然无效,但能体现学生探究意义的信息。

三、教师的课堂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实践性作业的评价,评价语言滞后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产生误导。这些问题严重的限制了学生主题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那末如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科学课堂充满生命力,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预设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二、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活动与思维的关系。

11.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家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应用越来越普遍。面对这种形势,我国乡镇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对一些农村小学来讲,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简单阐述,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不足,专职英语教师缺乏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教,这些教师英语教学的经验不足,发音不标准,口语差,英语专业知识不足,读音不准及语法错误的现象时有出现,使得英语的教学语言不能适应课堂的教学需要,制约英语教学发展。

2.设备不足,英语教学形式单一

农村小学在英语教学上多采取传统“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教学形式,教学设备不足,多数学校没有视听设备。且在授课上多数学校一周只有一节课,课时少,课课间的间隔时间长,同语言的学习规律不符合,使得英语教学连贯性差,教学“夹生”现象多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差。

3.意识不足,英语教学重视程度差

当前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上,家长、老师、学生多呈漠视态度。农村留守儿童多,祖辈观点陈旧,对英语一窍不通,加之经济拮据,不能给孩子提高良好英语学习环境。而教师、家长的这种忽视态度也影响到了学生,影响他们英语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差。

4.英语教材不适合农村学生

当前小学英语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多倾向于城市生活,而农村一些教师对教材所描述的场景不熟悉,教学任务完成困难。而且教材中的内容比较零碎,更给农村教师备课、授课带来了很多麻烦。

5.评价方法单一,体系健全度差

当前农村小学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不统一,每个学校对英语重视的程度不同,考试评价的内容不统一,而评价的方法也仅是依赖考试,方法单一。在评价过程中,对考试的结果过于关注,没有对学生各个阶段努力仔细评价,打击了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差,成绩跟不上。

二、 改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措施

为了让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现状得到最大限度改善,应着重做好下列几点: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良好的师资条件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从某种程度讲,教育的差距本身就是教师的差距。因此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必须要建立出一支相对稳定、数量充足的英语教师队伍。农村小学学校应同地方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让这些院校为学校定向培养专业的英语教师。同时对于当前英语教师应加强培训,纠正发音,练习口语,语音语调,按照农村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课程开设,在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2.改善教学设备

地方政府应对农村小学加大教学上的资金及硬件投入,为各个农村小学添置英语教学必须的设备设施,让各个学校英语教学设备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同时还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英语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给教师提供进修及学科培训机会,让农村教师能够对教育改革新理念、新观念可以及时了解,提高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让此服务体系能够成为教师教学的良好发展支架。

3.应地制宜编写英语教材

当前英语教材不适应农村生活现状,因此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除了要给学校配置英语学习的硬件设备,加大教师教学培训外,还要对英语教材进行重新编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地间的差异(城乡间差异、南北地区差异、沿海同内地间的差异等),因地制宜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编写,而不应该将农村小学的英语教材同城市进行“一刀切”,需要紧贴农村生活特点、农村学生特点来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多添加一些同农村日常生活相关的乡土知识文化,这样才能借助这些知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良好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将英语学得更好。

4.加大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

当前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从教师、家长及学生都呈一个漠视态度,教师教学不认真,学习主动学习意识差,家长配合度差。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必须转变各方面对英语教学的意识态度,让各方面都重视英语教学。教师教学态度要端正,要将英语学习重要性体现至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进行引导。学校要增加英语教学的课时,让学生在英语学内容上做好良好衔接。同时要通过班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阐明英语课程开设及英语学习必要性,争取到家长的配合,家校合一,共同督促学生学好英语。这样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才能更好激发出来,才能将英语学得更好。

总之,当前我国农村小学在英语教材上,教材方式落后,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教学水平低。要让这种现状得到根本改变,必须加大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学设备、应地制宜编写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改变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水平得到最根本的改善及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晶.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4(2):152-153.

[2] 欧贵华. 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衔接问题[J]. 科教文汇旬刊, 2014(8):126-126.

[3] 徐志红. 浅析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安徽省南陵县为例[J]. 文教资料, 2014(10):195-196.

12.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十二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 一批又一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接受培训, 走进新课程。经过培训, 进入新课程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 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情况如何呢?课题组成员对广西桂北的全州、兴安、灌阳、资源、灵川等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调研, 发现了许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习惯性的做法难以改变, 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体育课堂教学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十分缺乏, 教学班的学生人数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七八十人, 庞大的学生群体和个体差异, 使体育教师无法按照体育《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教师示范讲解, 学生听讲练习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仍然在农村中小学唱主角。

第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手中缺少课程标准读本, 学校几乎没有关于课程改革相关书籍, 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念认识肤浅。在实践中或交流听课中, 我们发现, 虽然体育课的教法、学法与以前比有所改观, 但是仍有相当多的教师为了创新而创新, 抛弃了体育教学的一些优良传统。在谈到体育《课程标准》时, 只能简单地说一些口号式的内容, 不知道如何在教学中运用, 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屡见不鲜。

第三、农村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滞后, 技术展示能力倒退, 教育教学责任心不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改行”现象比较严重, 体育教师工作的懈怠, 导致体育课程改革相对落后, 课程标准转化率不高。

第四、新课程师资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缺乏对农村中小学具体情况的针对性培训, 培训者的理论不能与农村实际教学情况结合, 变成培训者说的头头是道, 被培训者听的是糊里糊涂。由于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 没有现场的跟踪指导, 农村体育教师的体育课基本上是“照猫画虎”不伦不类。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培训是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上述问题的存在, 滞后了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实践, 阻碍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正常进行。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从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培训的工作看, 加强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效性、实用性培训, 仍将是我们今后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不能听着理念跟着感觉走, 还应亲身实践抓住课标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 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 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能给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者 (包括学校领导) 实施《课程标准》的经验。在培训时, 培训者不是把自己的经验告诉给被培训者, 而是在培训过程中, 通过培训者与受训者的互动, 唤醒农村教师的责任意识, 在深刻的体验中进行感悟。

第二、能促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积极地教学反思。培训中要为农村体育教师设计案例, 营造一种真实的问题情境, 立足农村学校现有的条件, 开发乡土体育课程资源, 解决体育教学中的紧迫问题, 提高农村教师实践体育《课程标准》的信心。

第三、重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课的价值观。体育课不是随意玩一玩的课, 不是可有可无的课, 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 以增进健康为目的, 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所以, 体育教师将通过上好体育课, 传授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体育课和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为确保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正常实施, 推动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培训的对策

1. 培训既要转变教师观念更要转变领导观念

体育新课程的实施, 决不是简单地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 再经过几场新课程培训就能实现的。它是一场体育教育观念的变革, 是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2006年8月23日新华日报曾报道, 《先抓体育再谈文化学习———一所中学的‘另类’教学法》的文章, 在文章中江苏高淳高级中学校长张培成介绍说以前学校也存在重文化学习、轻体育锻炼的情况, 导致学生体质一年年下滑。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制定了“体育优先”的办学方针———先抓体育, 再抓文化学习。当年, 学校高考本科上线数量雄居南京市第一。这则报道充分说明, 只要学校领导有正确的办学思想, 不但学校的体育工作搞得好, 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会有较大提高。

2. 在体育课中实践课程标准理念的操作培训

为了保证体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需要将课标理念转变成为可操作的方案。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需要制订明确的体育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与学时教学计划来指导体育课堂教学, 其中符合课标精神的体育单元教学计划, 对指导体育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对农村体育教师而言, 学习与理解体育《课程标准》尚需要一个过程, 独立制订符合课标精神的体育单元教学计划, 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 对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 重在指导教师如何做, 以一个明确的案例为版本, 或模仿、或改造, 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本课题组成员所撰写的《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与使用》将在桂北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进行推广。该计划力求在计划书写形式和教学方法选择上, 体现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以脉络清晰的表格式设计, 点面结合的合理化分布, 突出了课时学习目标的选择和课时教学重难点的设置, 强化了围绕目标来组合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要求。以课时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整体设计理念, 以及人性化的模糊评价理念, 给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 留下广阔地扩展和生成的空间, 有利于发挥体育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该计划是体育课标理念转变为实践操作的方案之一, 能有效指导农村体育教师实践《课程标准》, 促进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新课程实践工作的开展。

3. 以案例研究为手段培训课程资源开发措施

由于社会城乡差别的存在, 农村学校体育所面临体育教师缺少, 体育经费缺乏, 体育器材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 造成了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差距悬殊。现代体育运动都有来自乡土体育游戏的印迹, 现代体育设施都有乡土体育活动工具的影子, 农村学校体育追求现代化的体育课程资源, 放弃乡土体育游戏和活动器材, 使农村学校体育进入了发展的“死胡同”。体育新课标明确指出, 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用的教育优势, 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如2005年8期《教学与管理》上, “开发乡土体育课程资源”的文章, 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发, 利用农村现有的竹竿, 进行“竹竿舞”教学游戏;改建校园树林的布局, 进行攀爬或做障碍跑练习;体育课中实施一分钟健康行动等。

4. 与时俱进培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体育运动技能培训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处于农村的中小学校, 由于自身条件和环境的影响, 特别当前对安全工作的重视, 学校的体育教学器材严重不足。如:有安全隐患的单杠、双杠和跳山羊运动, 不少学校将此运动视为禁区;容易损坏的篮球、排球和足球等器材, 学校资金困难不能及时补充;学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 更是挤占了学生的运动场地。这些情况, 大大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学生不再喜欢上体育课了。实施体育《课程标准》, 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 教师教学有了较大的自主权, 各学校努力改善体育教学条件的基础上, 积极优化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着力引进一些时尚的运动项目。对于学生喜爱的时尚运动和新兴的运动项目,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接触较少, 所以, 加强学生喜爱的时尚体育项目培训, 是现阶段教师培训的重点。跆拳道、健美操、民族舞蹈等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在体育教学中, 能有效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重点培训这些内容, 改变农村体育教师的技能结构, 为农村体育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帮助。

5. 通过教科研的能力培训来培养教师职业情感

体育教科研是提高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农村体育教师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引导农村体育教师参与教科研, 关注体育课程改革的动态, 掌握体育课改的焦点问题, 了解体育学科专家们的思想, 并积极与专家进行对话与交流。初涉体育教学研究, 感觉是深不可测和高不可攀, 小有成绩 (如论文获奖或发表) , 就会体验到痛中有快乐、苦中有甜蜜。因此, 通过培训激发体育教师教科研热情, 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对体育教师实现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所以, 加强农村体育教师的教科研培训, 指导农村体育教师探究自己的教学成果, 享受体育教研与教改的快乐, 可以培养农村体育教师的职业情感, 促进农村体育教师热爱自己的教师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平.高职院校“双师型”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初探.鸡西大学学报2010 (2) .

[2]李子建.新世纪的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 (1) .

[3]谢志军.浅谈对体育教师的管理.湖南教育 (教育综合) 2007 (6) .

[4]韩春利.2005--010年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组织管理与模式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

13.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三

说全小学 李中才

【内容提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发生这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反映未来社会对公民所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场基础教育改革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并取得了累累硕果。然而对于我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施来看,尚未渗入深处。

关键词:教育改革 农村 数学 观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校老师在改革的大潮中也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对学校的发展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调查研究不够,没有充分的数学新课程理论准备。

(一)调查研究的力度薄弱,教师创造性实施数学课程的能力较弱。由于存在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在进行数学课程基础改革时要做好对本地域教育的调查研究,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和跟风或者完全照搬,忠实地执行,而是要求教师要根据本地方的数学课程资源、学生的特点等,灵活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数学课程改革。而我校的大部分数学教师,照本宣科、千篇一律,比如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可根据不同地区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创设,但反而老师们很少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创造。所以往往是差异很大的地区、条件不同的学校,程度不同的学生,但教学的内容、要求、进度,甚至评价的标准等都是一样的,教师创造性实施数学课程的能力较弱。很多教师对于数学新课程改革只是劲风吹过表面,没能够深入调查和研究。没能深入探究出适合本地域的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实用性、生成性的数学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在表现自己独特数学课程改革魅力的同时更要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促成我校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

(二)教师理论准备不充分,数学课程改革受到重重阻滞。另一方面对于学校的教师们来说,对课程改革触动并不深,教师们大多依然沿着原来的套路教学,似乎感觉“课改只是别人的热闹”,甚至有的教师对课改的理念闻所未闻。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课程内容的设计要有弹性,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要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提倡“多样化”算法;关注“大智慧”发展,“大智慧”就是指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特点,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更多地关注有价值思维的发展。注重“数字化”生成,教师不能把所有精力花在传授专业知识上,而要在研究学习上下功夫,教会学生会学。倡导“发展性”评价;加强“实践性”活动。等等教学理念,但对于很多数学教师来说并不清楚或者是并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教师大多课务繁忙,现在在我校教师的任课量偏大,一个教学班30名左右的学生,教师们都是一人一个班,应付上好课已是精疲力竭,更无精力去专研课改。另一方面,目前在学校,教师相对缺乏,这样更增加了现有教师的教学任务,无暇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虽然课改的劲风已侵袭而来,但似乎在整个过程中,由于经过了重重阻滞,从城市到农村,它的强劲势头已被削弱。在农村学校,课改之风吹的是相对的和风。

二、数学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较为薄弱。

(一)我校数学老师教学物资缺乏。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学校都没有保证教师教学配套的教具和学生的学具,使老师们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操作载体,很多教师自己制作学具,教具这样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并且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同时教育教学所必需的设备设施也较为缺乏,如挂图,实物展示台,没有这些设施,老师们的工作量增加了,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为我校数学老师们提供专业支持很少。

我校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以及外部的条件,他们在课程改革中往往不知所措。在吸纳新的数学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的过程中,需要提供一种专业的支持,为我们数学老师们指点迷津,获得更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我们少走弯路,我们迫切需要专家的支持,为我们提供较为前沿的数学教育理念和信息,更快地适应数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在农村学校毕竟不多。反而是教师的进修与提高不能保证,教师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不能得到即时解决,新教师在工作之初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就算是数学老师们进行自学,但对于我校教师来说他们的能力参差不齐,对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迫切希望充分发挥专家的中间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基层教研力量的作用,给我校数学老师专业引领,帮助我们尽快地理解和把握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服务于课堂教学,把我校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三、农村学校地方参与、支持数学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阻碍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

(一)来自我校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

对农村数学教师来说,我们往往一个人一个班(但是这个班是所有开设的学科都要上,而且还承受着待遇较低、任务较重,环境较差、压力较大、发展机会较少等压力而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又对农村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师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外部环境等,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数学新课程在农村小学的实施。

(二)来自农村家庭方面的因素。

1、父母进城务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难,新课程难以实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的家长外出打工赚钱,将自己的孩子委托给年迈的双亲或其他亲友照看,于是便在农村学校里产生许多的 “留守”学生。“留守”学生由于校内外学习都缺少家长监督,缺少学习动力;并且他们的年纪小自控能力弱,放学回家几乎就不学习,缺少正确的家庭辅导,学习感到非常困难,很难跟上班上的学习,久而久之,由于跟不上,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并且大多数“留守”学生存在严重的亲情缺失,心理承受力差。因此,“留守”学生们普遍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交流。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要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他们都不愿与人合作,不愿交流,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课堂学习中很被动,造成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难以实施。周末的时间最易让“留守”学生染上不良习气,由于父母不再身边而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和管理,他们经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拉帮结派,个别学生还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偷盗别人的钱财的恶习,弄得其他学生不得安宁,严重影响班上的学习风气。

2、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成了数学课改的阻力。

大量农村地区家长的教育观念仍然停留在“读书——考大学——找到好工作”的传统水平,他们,要求子女学习努力,争取考大学,而没有考虑人生的丰富选择性,没有反思传统教育是否真正有助于人格的完善与人生的幸福,不能跳出应试教育所设定的轨道帮助子女设计合乎个人兴趣与特长的人生道路,更没有意识到传统教育思路的无效与危害。他们更关注教师给了学生太多的“自由”,这样是放纵孩子,孩子会学不到更多的“知识”,将来考不上大学书就白念了。因而,父母缺乏对学校教育的理性判断力,错误地支持强调分数、竞赛的教学,反对教师的改革举措,不理解不支持削弱了课改的力量。

农村数学新课改在众多的因素下受到了重重的阻扰,因此作为一名农村数学教师,分析了以上众多因素,从切身的工作经念感受出发,我认为农村数学改革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一、加强对农村数学教师的专业引领,加强理论学习。

利用专家团队,和教研员对学校进行培训指导,开展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活动,使学校能够因地制宜,挖掘资源,超越课堂,使之更加适应数学新课程的教与学,教师能够创造性实施数学课程,促成农村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

另外在理论学习方面,通过实践探讨、行为反思、观摩录像等培训活动,更新农村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理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现代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给教师掌握实施数学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他们能够树立新的新的数学教育质量观,改变那种以知识本身掌握为数学教学终极目标的观念,根据每一位学生学习与发展实际需要,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与可能,创造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学习的途径和机会。关心学生学习品质的提供与发展,而不仅仅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使他们领会到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写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二、加强教学物质建设,形成专家团队结成对子,将农村数学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投入教育经费购买教学所需的教具、学具,给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行为充分保证。形成专家团队,并结成对子,消除老师们对课改的实施的畏难情绪,扩大老师们培训的机会,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通过专家的引领,送教下乡,让农村数学教师信息通畅,避免农村教师摸黑路。通过专家现身说法,让数学教师们知道课堂上怎样营造一个探索和理解的氛围,怎样和学生平等地对话和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及时解决老师们在教学方面的问题。并且要校长甚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制性措施来推动课程改革或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要使农村学校校形成一种关心数学课程与教学、注重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进行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学校组织文化。

三、加强对农村数学教师的人文关怀,呼吁社会对“留守”学生教育的重视,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一)加强对农村数学教师的人文关怀。

学校内部应该想方设法为农村教师营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安全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具有浓郁人情味的工作氛围和心理环境,让农村教师在不尽如人意的物质条件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也能够健康、幸福、快乐地工作着和生活着,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二)呼吁社会对留守学生教育的重视。

“留守”学生从小缺乏父父母的关爱,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和管理。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对“留守” 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援助。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协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爱我们的“留守”儿童,组织开展代理妈妈、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倡导在校大学生,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等与留守儿童结对,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义务帮教服务。

教育局,选派有责任感、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担任“情感辅导员”,重点帮扶思想品德有偏差、心理素质有异常、学习生活有困难的“留守”儿童。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从实际出发,找准工作切入点,制定并落实相关规划,扎实推进,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帮助儿童的良好氛围,共同为促进农村“留守”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的 “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救助,减轻学校和教师们的压力。

(三)重视对农村家长的培训,对农村地区家长提供学习机会,更新教育观念。为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拓宽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家校教育合力,首先要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邀请家长进行数学课改,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家长是不可忽视资源,多一个家长就多一位教师。

学校和有关部门要多对农村地区家长进行讲座促更新的他们的教育理念,让家长走进数学课堂,感受新课改,加强我们数学教师和家长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家长会等方式,我们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地阐述自己的教育主张,通过理论与事实相结合的讲解,赢得父母对数学新改革的支持。另一方面,父母在讨论中也会对在数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帮助数学教师及时改进方案。农村地区的父母之所以迷恋于传统数学教学、反对数学教育改革,是因为部分父母的教育观念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更新。一旦农村地区的父母接受了现代数学教育理念,他们将自然成为学校数学教育改革的支持者,成为促进学校改革的建议者、推动者。

参考文献:

上一篇:村干部廉政承诺制度下一篇:永城市第六小学创建星级学校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