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1班法制教案(精选4篇)
1.五年级1班法制教案 篇一
《难忘的泼水节》
——渗透法制教育教学片段
《课标》指出,要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成为“有纪律”的人大有好处。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法制这个词还很抽象,渗透时要讲究方法,使之变得浅显易懂,易于接受。下面就以《难忘的泼水节》这课为例谈谈我是如何渗透法制教育的。
„„
1. 出示文中插图,仔细观察,找出文中描写周总理的句子读一读。
2. 师:谁来读一读?(学生踊跃发言)
3. 齐读第四自然段。
4. 生甲: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为什么不穿西装呢?穿西装才帅呀!
5. 生乙:对呀,周总理穿着傣族人的衣服,看起来都不像个总理,倒像个傣族人了。
6. 师:同学们能从文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了,老师感到非常高兴。那你们说说周总理为什么要穿傣族的衣服呢?
7. 生甲:周总理可能想让人家以为他是傣族人吧。
8. 生丙:周总理穿傣族人的衣服,傣族人肯定会觉得很亲切。
9. 师:是呀,周总理也是这样想的。他爱傣族人民,所以他也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傣族人。我们也要像周总理一样尊重少数民族,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由于学生年龄还小,所以教师不要把有关法律的纲纲条条读出来,免得学生越听越糊涂,只需说出大意就行。
哲觉小学 张燕
2013年9月
爱国之心,从小培养
——《日月潭》一课渗透法制教育片断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小学生也是我国的合法公民,应该从小就给他们灌输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思想。
《日月潭》以其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宝岛台湾代表性风景名胜日月潭的美。同学们通过初读感悟、细读了解、精读品味后,都发出了“日月潭可真美”的感叹。但在学文的最后,却出现了以下这样的片断:
师:同学们都发出了“日月潭可真美”的感叹,谁还能用其它的话来赞美日月潭?
生1:雨中的日月潭真像一位仙女,她真美。
生2:日月潭太美了,所有看过的人都赞叹不已。
生3:日月潭真美,我好想现在马上长大,去台湾亲眼看一看啊!
生4:可惜日月潭在别国,在台湾,要不然我暑假就让爸爸带我去看一看。师:日月潭在别国吗?
生:课本上说“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你怎么会说日月潭在别国呢?
生4:可是我看台视,上面的人每次都说台湾是独立的一个国家呀!
(很多学生附和道:“对呀,对呀!”)
生:那为什么书上会说它是我国的一个省呢?
(当我看到这位学生不能说服大部分同学时,我知道,这个时候再不和小朋友们说清楚台湾的问题,恐怕他们幼小的心灵就会深刻印下“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个错误的观念。)
师:小朋友们,就像书上所说的那样,台湾确实是我国的一个省,那里风景优美,人民生活富裕,是我国的“宝岛”。那为什么同学们从电视上会看到有的人说要独立台湾呢?那是一些妄图分割祖国领土的人说的,我们千万不能相信。而且还要相信,台湾总有一天,会像香港、澳门那样回归祖国怀抱的。现在小朋友们说台湾是不是祖国的领土呢?
生:(异口同声地)是!
我想,对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也只能这样点到为止了,毕竟政治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太抽象了。相信经过今天我的一番解释,同学们再也不会说出“台湾是别国的”这样的话,他们也一定坚信台湾总有一天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哲觉小学赵香琼
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片段
——语文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真是非常奇妙呀。大家都收集了许多奇妙的动物世界的资料,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交流。
生:(同学之间相互交际)
指名生在班上交流:
生1:我知道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
生2:我知道人们从鱼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生3:我还知道人们从鸟的飞行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飞机。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动物的本领帮了人类很多忙,可现在有的动物正遭受破坏,正需要人们来保护他们。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你们真是文明小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法》第五条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我们不仅要自己做到,也要向别人宣传,让全世界的人一起来保护动物,让动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好吗?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应多观察,多发现,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奥秘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哲觉小学赵香琼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哲觉小学赵香琼
教育内容:安全与我同行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
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限,对枯燥的法律条文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本课重点以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为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的意识和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设计了六个教学步骤:(课件展示)
创设情景,合理想象
合作交流,大胆探究
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直抒胸臆,列举事例
明白症结,入情悟理
联系实际,拓展深化
这六个步骤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构建教学内容,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多向性信息交流,构成媒体运用、学生协作学习的动态组合,从而在一课中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1、创设情景、合理想象
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课件展示)这是我校一学生冲下斜坡跑上马路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2、合作交流,大胆探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车祸与不可能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并相机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能力,以及让他们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的道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教师就此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自觉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录像,(课件展示)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感到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它离我们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举事例
在学生的情感与画面场景产生共鸣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感受,这时教师结合画面真情告白: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一个个瞬间消失的鲜活生命,您是否还要尝试。继而,让学生列举学校、家庭、社会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的实例。以此来培养其辨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促进良好行为道德的成长。这时,讲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就水到渠成了,从而顺利完成知识目标。同时给学生指出教材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已废止,现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5、明白症结,入情悟理
俗话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交通安全事故猛于虎”人们为什么还在重蹈覆辙?交通事故为什么层出不穷?教师出示事故原因统计数据,(课件展示)并着重指出90%的交通事故是与每一个人安全意识淡薄,不自觉遵守交通法有关。接着播放录像。(课件展示)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调查统计中,从无数悲切的场景中转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实际,从而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法。
6、联系实际,拓展深化
法制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虚拟或现实中体验,促进知行的统一。这时教师再次播放开课时的画面,(课件展示)并依次导出:面对这样的情景,你给这位小学生说些什么呢?如果是你该怎么做?假如这同学真出事了,你该怎么办呢?同学们的回答,就可能会涉及到交通安全标语口号、自觉遵守交通法、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如何报警、救助等问题。教师相机出示我班学生调查统计表(课件展示)使其切实知道自己交通安全知识缺乏,改变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法制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虚拟或现实中体验,促进知行的统一。这时教师再次播放开课时的画面,(课件展示)并依次导出:面对这样的情景,你给这位小学生说些什么呢?如果是你该怎么做?假如这同学真出事了,你该怎么办呢?同学们的回答,就可能会涉及到交通安全标语口号、自觉遵守交通法、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如何报警、救助等问题。教师相机出示我班学生调查统计表(课件展示)使其切实知道自己交通安全知识缺乏,改变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
总结:同学们,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自觉遵守交通法,让交通安全警钟长鸣,幸福才能与我们同在,安全才能与我们同行。
由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反复性和周期性,知行的不完全统一,造成了学生认知不一定完全转变成学生的行为。同时,根据前面的重点分析,不难看出本节课的难点应该为增强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路交通行为习惯。
2.五年级下册英语法制教案 篇二
1、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能听、说、读、写本课的主要单词
②掌握下列动词的过去式:go-went 、wear-wore、 tell-told、 is-was 、eat-ate③能理解课文内容。
④能用过去式描述自己昨天所做的事。 2、情感目标
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感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
3、文化意识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到英国有专门的儿童剧院,这是对儿童的关爱,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1、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能运用一般过去时态来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教学难点:
1、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
教具准备:
单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两个信封、写有动词原型和过去式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up
1、I say , You say(用多媒体呈现动词原形和过去式,并伴上节奏欢快的音乐)play—played read—read
watch—watched see—saw
dance--danced drink—drank
stop—stopped do—did
drop—dropped are--were
【设计意图】
在热身活动中通过开展I say , You say活动,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很好地复习了前面学习过的动词过去式,为下面的教学起很好铺垫作用。
Step 2 Presentation
1、创设情境教学生词
(课件呈现姚明打篮球图片)
T:What did he do yesterday ?
S1: He played basketball .
T: He is a ____man______ .
(课件呈现中国男篮打篮球图片)
T: What did they do yesterday ?
S2: They played basketball .
T: They are ___men_______.
(课件呈现邓亚萍打乒乓球图片)
T:What did she do yesterday ?
S3: She played table tennis .
T: She is a ____woman______ . (课件呈现女双打乒乓球图片)
T: They are ___women_______.
(课件呈现电影演员成龙图片)
T:Who is he ?
Ss: He is Cheng Long .
T:Yes . He is an ____ actor ______ .
【设计意图】
利用课件呈现直观的画面,通过直观画面来教学生词men、women、 actor,特别是前两个单词通过单复数对比,非常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课文导入
(课件呈现大明正在看信的画面)
Look! What is Daming doing?
S4.: He is reading letters .
T: Yes . He’s got two letters.
T: Where are the letters from?
S5: One is from England and one is from America.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呈现大明读信的画面,自然引入课文,非常直接。
Step 3 Text learning
1、 设问
(课件呈现课文中两张插图)请学生观察这两幅图,进行提问:Why ? Where ?
2、分段阅读教学
①老师设置问题,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课件呈现问题)
Where did they go ?
They went to the ________________ .
A. park B. school C. children’s theatre
文化渗透:在英国有设置专门的儿童剧场,播放适合儿童观看的电影、话剧、演出,这是对儿童的一种关爱,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请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儿童剧场的相关内容,从而对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②老师设置具体的问题,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圈出问题答案
(课件呈现问题)
What did the men do ? What did the women do ?
What did the actors do ?
(课件呈现女扮男装,男扮女装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第一和第二问题。)
The men wore women’s clothes . (wear—wore)
The women wore men’s clothes.
(课件播放相声演员牛群、冯巩说相声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第三问题)The actors told lots of jokes .( tell-- told)
③老师设置选择题,学生阅读二、三段。
(课件呈现选择题)
After the show they went to the ___________ .
A. park B. restaurant C. library
They all 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noodles B. rice C. hamburgers and chips
【设计意图】
课文教学采用先整体输入,再分段教学的方法。首先老师先设置一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课文,并回答问题,对课文内容有大概初步了解。接着采用分段教学方法,把难点分散,逐个突破,从而降低难度,学生容易接受。
3、跟读课文。(用CD-ROM播放)
Step 4 Extension
学生口头描述自己昨天所做的事,并在电脑上写下来用E-mail 发给老师。
【设计意图】
该环节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语言加以运用,这是在整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语言输出,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而且让学生学会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进行交流。
Step 5 Summary
1、 先请学生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何收获?
2、 老师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英国有专门的儿童剧场,孩子们可以在剧场里看到很多有趣的表演,学习了外国文化。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动词过去式,并且学会运用过去式来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五年级下册英语法制教案
★ 五年级下册英语复习教案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案
★ 五年级下册英语精通版教案
★ 英语五年级下册作文
★ 五年级下册英语总结
★ 五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 五年级下册英语作文
★ 五年级下册英语期末试卷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五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篇三
法制育教学 设 计
【教学内容】《小数除以整数 例1及相关练习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培养学生的计算方法。
5、渗透法制内容:(1)《全民健身条例》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第二是二条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2)《城市垃圾管理办法》
【教学重点】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关键】
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二)计算:
268÷ 4
224÷ 4
256÷ 6
345÷ 15
1、分组指定一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重点说一说224÷ 4怎样算。
3、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一)创设情境,渗透法制教育
1、出示题目,创设情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暑假期间,老师也参加了清晨健身行列。在广场老师四天跑了22.4千米的路程。你能算一算老师每天跑多少远吗?
2、根据题意,渗透法制教育(1)启发式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个题目的意思与我国的哪部法律中的规定有关吗?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讨论。
(3)出示:《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第二十二条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4)学生读读。(5)教师点拨。
(二)提出问题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有困难时可求助同学和老师。
(三)交流问题
1、小组内交流答案并互相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相信每一位同学所得出的答案都有自己的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吧,把不明白的弄明白,比比看,看哪个小组解决困难问题最多,要加油噢!
2、小组内交流,师收集相关信息。
(2)分小组在指定的黑板上进行板演。强调全组人员参与。在交流后,指定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板演,全组参与。
(3)全班分组展示。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适时的知识冲突,突出学习目标。
(四)算法展示
1、对每一道的算法进行展示生1: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生2:22.4÷4=5……2.4
生3:先把22.4扩大10倍,变成224,用224÷4=56,再把商缩小10倍,得出结果是5.6。
生4:直接算出22.4÷4=5.6 生5:列竖式计
师:分别介绍你是怎样想的?听明白了吗?生5的后面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呢?
2、比较算法间的不同,择优。
问:会用竖式计算了吗?
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3、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五)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
1、第一步用22除以4,商5余2。这里的24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又怎样算?
2、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今天所学的22.4÷4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除法224÷4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法呢?
(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列竖式计算。
25.2÷6 34.5÷15
2、计算下列各题。
9.42÷6
94.2÷6
87.64÷7 876.4÷7 反馈后教师问:如果计算出第一题的结果是1.57,你能估计出第二题的结果吗?已知第三题的结果是12.52,你能说出第四题的结果吗?为什么?
生:看被除数的小数点。
师:看被除数的小数点想什么?
生:想商的小数点。
3、根据5823÷3=1941,口算下列各题。
58.23÷3=
5.823÷3=
582.3÷3=
四、课堂小结
(一)启发学生总结本堂课的知识。
(二)教师归纳总结。
五、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完成相应的“ 做一做中的题目。
2、课外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4.五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音乐教案 篇四
教 学 设 计
教师
孔庆琼
教学内容:
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4条。教学重难点:
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播放一 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
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 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 歌(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进行法制教育教学。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4条规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五年级1班法制教案】推荐阅读:
五年级法制教育课教案08-05
六年级法制计划109-16
五年级法制教学计划09-02
法制教案三年级07-01
四年级法制教案12-05
一年级安全法制教案08-02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案06-28
二年级语文下册渗透法制教案11-02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