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总结报告(精选12篇)
1.评估总结报告 篇一
20XX年,曲江新区在市应急办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服务经济为前导,按照市应急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结合具体实际,制定应急管理工作方案,加强责任措施落实,扎实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灾害事故的应急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市工业系统应急管理各项工作。
现将我区20XX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曲江新区全区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方面未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为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受多年罕见的连阴雨天气影响,9月份,西安连续发生华侨商场拆迁坍塌、北郊脚手架坍塌和东郊山体滑坡事故。
11月份,嘉天国际发生爆炸事故,几起突发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事故发生后,我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成立了以副市长、新区党工委书记段先念任组长,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区内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区内突发事故预防和安全大检查工作。
预案启动后,由应急办领导带班,安排相关应急人员24小时值班;要求各相关单位及时统计、处理辖区内的受灾情况,对区内居民小区、文物古迹、学校、建筑工地内的房屋安全状况进行重点排查;同时,针对景区内山体道路、建筑设施、悬挂物等易受天气影响的区域进行细致排查,并迅速按照旅游景区内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采取了应急措施。
由于应急工作意识到位,措施得力。
曲江新区在阴雨天气期间不但没有发生人员、财产损失,而且布置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确保了大雁塔广尝和-谐广场等聚集数万市民避难场所的秩序和安全。
二、体系建设情况
20XX年,我区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狠抓落实,重点充实完善了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扩充了应急兼职人员43人和志愿者12人,进一步完善了《曲江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项预案,增添了灭火器等部分应急装备和器材,完备了应急通讯系统,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
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基本覆盖了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保障安全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社会事业局与相关局(办)、处、各分区签订了《20XX年度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对20XX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加强安全宣传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截止目前,曲江新区安全办组织各类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培训教育23次,累计受教育人数4500余人。
另外,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次,制作各类宣传广告400幅,宣传资料50000份。
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全年共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专项检查8次,日常检查89次,查出各类隐患136条,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56份。
四是开展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曲江新区安全办联合各相关部门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演练活动11次,其中人员密集场所疏散演练一次、消防演练一次、防汛演练一次。
从而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主要特点及应急工作评估
(一)加强建设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
为不断提高我委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我委成立了管委会主任负责,领导班子全体参与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并设置了应急管理办公室等常设机构,处理突发自然灾害与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根据曲江新区大建设、大开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西安曲江新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一年来,曲江新区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理工作能力。
几年来,区内没有发生紧急事件失控现象。
在制定公共突发事件预案时,我委重点针对区内旅游景点众多、文物古迹林立、举办大型活动众多、建筑工地多等特点,聘请专家队伍,积极研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我区应急预案进行了丰富和完善。
应急预案涵盖旅游、会展、演出、商贸、房地产等企业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多方面的突发公共事件,并按照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分级,作出了应急部署。
(二)加强信息报送,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及应急队伍建设
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曲江新区各有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应急联动,以信息第一时间报送为抓手,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快速互递,有效地建立起应对和互助机制;及时实现对区内发生的突发自然灾害、重大危险隐患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动态监测、预测评估、报告、预警。
我委要求区内各相关单位,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属于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相关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对管委会进行信息报送,管委会在接报后1小时内向市政府报告,并通报有关部门。
同时,我委对信息报告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对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上报的信息要求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对虚报、瞒报、漏报、误报、延报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相应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此外,我委还完善信息督报机制,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不履行信息报送制度的单位及个人。
在建立应急信息报送队伍的同时,我委组织区内公安、医疗、消防、执法、等社会事业相关机构,迅速组建起了区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治安联防队等应急队伍,有效地保障了区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隐患排查,积极开展区内科普宣教
一年来,曲江新区紧抓区内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灾情隐患排查不动摇,坚持加强突击检查,围绕各部门、各单位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围绕落实领导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切实加强力量检查,每月都要汇总各专项工作的情况,对工作滞后的地方或单位,限期整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隐患不排除不放过。
为加强区内社会稳定,坚持实行矛盾纠纷预警排查制度,定期排查,研究处理。
对一些处理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和重大问题,我们采劝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
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曲江新区每年多次召开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区内建筑工地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
并多次开展“安全月”宣传活动对区内保洁员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安全生产进小区、进工地、进单位活动,组织安全生产演讲比赛,组织区内专干参加各种安全生产培训,组织各种安全演练等各类科普宣传。
同时,作为国内外游客众多的文化旅游区,曲江新区高度重视应急科普教育,重视防患于未然。
近几年来,曲江新区将消防、饮食安全、疾控卫生等教育,作为每年的常设教育项目,在管委会内部常年开展培训。
并不定期地在大雁塔广尝和-谐广场和曲江各辐射板块等公共场所以展板、咨询、讲解等方式开展群众应急科普宣教。
据统计,一年来,曲江新区举办的大型群众性应急科普教育达到数十常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工作建议
总体来看,20XX年,随着相关应急预案相继出台,我区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例如部门间协调联动不够完善、监测网络不够全面等。
为进一步提高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社会安全,特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是加强部门间协调。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调解决,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应急管理领导,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经常性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交流,切实加强各部门工作的衔接,充分发挥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资金、装备投入。
为保证应急突发事件处置,必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资金、装备投入,建议适当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应急队伍建设,确保储备充足。
三是健全监测和信息报送网络。
各有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应急联动,以信息第一时间报送为抓手,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快速互递,有效地建立起应对和互助机制;及时实现对区内发生的突发自然灾害、重大危险隐患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动态监测、预测评估、报告、预警。
五、20XX年应急管理工作思路及要点
20XX年,我区将加大力度,加强防范,进一步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利用高科技和新技术,提高应急管理工作能力,认真做好应急管理宣传工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我区开发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贯彻落实西安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和安全生产事故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和形成覆盖全区范围内的预案体系,加强相关预案衔接和管理。
二要进一步加大应急管理工作投入。
要将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管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进一步加大应急救援体系和信息体系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应急培训、救援演练和社会宣传。
三要依靠高科技和新技术,快速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建立应急救援技术支持体系,积极学习、采用先进的`救援技术、装备和设施,形成适应曲江文化景区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救援队伍整体水平和应急救援工作反映能力。
四、认真做好应急培训演练和应急宣传工作。
我们将根据曲江新区的自身情况,分别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知识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化宣传,宣传应急预案、应急处置程序,普及事故灾害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常识,使管理人员、救援人员、区内企业单位职工甚至游人都要熟悉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
2.评估总结报告 篇二
一、有关概念
1.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本文所指“引用其他评估报告”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对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等进行评估的过程中, 对具备特定评估资格的其他评估机构所出具的评估报告结论的引用。
2. 其他评估报告。
本文所指“其他评估报告”是指与资产评估机构不存在聘用关系的其他评估机构出具的具有法定效力的报告。目前, 注册资产评估师直接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结论的实践, 主要体现在土地估价报告和矿业权评估报告两个方面;所涉及的其他评估机构一般特指具有特定评估资格的土地估价机构、矿业权评估机构等专业中介服务组织。而定义中的“不存在聘用关系”, 是指在针对需要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业务项目中, 资产评估机构与其他评估机构之间不存在签署书面合同约定的业务关系。
二、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动因———制度性安排
1.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政策基础。
与其他国家引用专业报告截然不同的是, 在我国, 极少发生评估机构因专业局限而引用其他评估机构所出具的评估报告的情形, 几乎都属于制度性的安排。
2005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5]60号) 规定, “企业改制涉及土地使用权的, 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具备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备案”, “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探矿权、采矿权, 必须经具有矿业权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作价并纳入企业整体资产中, 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后处置”。这是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政策基础。
基于这一政策, 在国有企业改制实践中, 对企业整体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时, 为了妥善解决土地处置方案报批以及估价报告备案问题, 委托方往往委托一家 (或若干家) 资产评估机构和一家土地估价机构, 同时以一个评估基准日对企业整体资产进行评估, 受托资产评估机构将经备案的土地估价结果直接引用, 汇入资产评估结论中。如果涉及矿业权, 还需要引用矿业权评估的结论。这种模式几乎被所有改制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所采用。
2.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情形分析。
从国内外评估行业看,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 主动引用。基于自身专业限制并承认自身专业的局限, 这一点为世界各国评估行业所认同;在执行评估业务中, 利用专家协助工作、引用其他机构专业报告的评估结论, 也是世界各国评估行业通行的做法, 同时也是各国评估准则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 美国评估准则 (USPAP) 规定:评估师应采取所有必要或适当的措施, 以确保能够有效完成评估业务;在评估报告中披露专业知识或经验缺乏的事实, 并披露为完成评估业务所采取的措施。对应注释中则提到, 如果评估师应邀承接某项评估业务, 但缺乏胜任该项目相关专业知识或经验的事实, 并采取必要或恰当的措施以保证能够有效完成该项评估业务, 可以采取与其他被合理认为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评估师联合, 或聘用具有所需专业知识或经验的人士。国际评估准则 (IVS) 的《指南5———动产评估》和《指南6———企业价值评估》对此也都有规定:动产评估工作有时需要其他评估师、专家的工作。
在不同专业的评估师之间, 必须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评估对象划分责任范围, 以此避免发生遗漏或重复。当依赖其他专业的工作时, 动产评估师需要: (1) 采取必要的程序确保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 确认所依赖专家所提供的结论是合理可信的; (2) 如果没有采取以上措施, 必须披露相关事实。为表述方便, 可将上述情形称为“主动引用”。该情形在我国评估实践中, 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生。例如, 资产评估机构承接二级市场范畴的评估业务时, 因专业局限往往会引用其他评估机构就某一资产所出具的评估报告。
(2) 被动引用。与前述情形完全不同的是, 基于我国评估行业管理体制而出台的相关政策, 客观上确立了我国特有的评估结论引用情形, 即:不具备土地估价资格和矿业权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在对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等进行评估时, 其注册资产评估师即使具备必要的专业胜任能力, 也不得不引用具备特定评估资格的其他评估机构所出具的评估报告结论。这种引用可以称为“被动引用”。在这种情况下, 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一般不具有主动的选择权, 对其出具的报告和结论, 特别是已经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备案的评估报告和结论, 通常也无权发表不同看法。但与此同时, 引用方仍然需要对包含所引用结论在内的评估结论承担全部责任。这已经成为我国评估行业引用专业报告的主流。
三、引用其他评估报告存在的问题
1. 权责交叉。
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评估报告中对其他评估报告结论的被动引用, 未必基于机构自愿和业务必需, 由此使得评估的责任主体出现复杂化和模糊化倾向。近年来, 资产评估机构和其他评估机构在其执业过程中所背负的风险也随着其从事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大而逐步加重, 其中因引用报告结论导致的责任纠纷不断出现更是给我国的评估执业规范和司法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2. 价值扭曲。
在评估实践中, 一个完整的企业整体资产评估项目被分为不同类型的资产组, 分别由不同专业机构评估, 企业完整价值体系变成各个部分价值拼装, 评估整体定价功能被肢解, 造成整体资产价值的扭曲。首先,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容易忽视评估范围的对接, 导致重评或漏评, 使评估结论以及增减幅度发生偏离。其次,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往往缺乏对有关方法选择、参数选取等事项的分析与审核, 缺乏相应的评估技术说明, 直接影响评估结论。再次,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如果没有对资产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有效关注, 还会导致重大事项揭示不充分, 造成权益差异。最后, 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是多个生产要素发挥协同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简单地引用、加和、汇总其他评估报告的结论数值, 难以真实反映其整体价值。
3. 尺度不一。
不同评估行业, 遵守不同的评估规范标准, 互不衔接, 导致不同机构在评估过程中的参数选用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工具使用不同、方法标准不同、道德规范不同、报告格式不同。这些都造成价值尺度的不统一, 直接影响评估结论的合理性, 甚至伤害了评估的客观性、有效性和公信力, 危及评估行业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中的应有地位。
4. 成本增加。
一方面, 评估委托方迫于按资产类型无序细化的评估序列和各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定, 不得不分别聘请不同的评估机构进行分割评估、重复评估, 必然增加其付出的服务费用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 政府相关部门对同一个行业的监管对象数量增加, 引起其监管难度的提高, 监管成本随之加大, 并且部门利益过度膨胀带来的评估泛化还会导致政府形象的扭曲。此外, 资产评估机构的工作效率下降, 评估时间、协调成本和风险成本都会增加。
5. 资源浪费。
鉴于评估行业分部门割据的约束, 许多注册资产评估师不得不同时考取土地估价师、矿业权评估师等多项评估执业资格, 以此来承接相应资产的专业评估业务。而不同评估执业资格考试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存在高度重复性。由此可见, 评估师疲于应对资格考试和承担多重会费的局面, 必然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评估人才储备的滞缓。
四、关于引用其他评估报告问题的若干建议
1. 关于评估行业结构的调整。
(1) 推动评估立法, 理顺评估行业管理体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评估立法工作, 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管理体制、业务领域和执业资格、执业责任鉴定以及与相关法律衔接等一系列问题, 严格限制评估部门细分行为, 化解政出多门、行业分割、部门垄断、各自为政的症结;开展行业清理整顿, 要求机构彻底与主管部门脱钩, 进而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以此规范评估市场,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对于土地估价、矿业权评估等特定类型的评估业务, 应当放宽准入, 以市场机制为准绳。资产评估机构或其他评估机构只要具备了业务所需的专业胜任能力, 就应当可以介入相应的评估业务中来, 这样也有利于促进竞争, 提高评估总体服务质量。即使不能放宽准入, 也应当赋予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进行把关和选择、评价的权力, 而非强制性的被动引用。
(2) 强调机构责任与强调个人责任并重。资产评估是专业人士提供的专业判断, 一家评估机构对企业和资产集合的评估可以由具有不同资质和特长的评估师来完成, 各评估师对自己的工作承担专业责任, 机构则对整体报告承担机构责任。这种做法既可以降低委托方的交易成本, 又可以摆脱报告引用的权责困境。所以应鼓励资产评估机构拥有更多的专家, 而不是在让评估师成为考试专家和承担多重会费的同时, 削弱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
2. 关于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责任界定。
(1) 主动引用情形的责任界定。对于注册资产评估师因专业限制而主动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情形, 其引用的前提是需要对出具被引用报告的评估师的专业资质、从业经验、教育背景、可信度等进行有效的甄选控制, 对有关评估事项进行必要的审核, 并对其引用行为以及包含被引用结论在内的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承担责任。
具体而言, 对其引用责任进行界定时, 建议根据以下原则来判定:首先, 注册资产评估师是否履行了引用其他评估报告所应当遵守的必要程序;其次, 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评估报告是否是基于恰当评估、形成可信评估意见和结论的需要;最后, 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结论后, 能够对主评估报告的结论进行可信性分析。如果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引用过程中没有达到上述要求, 那么其应当承担不可推卸的引用不当的责任。
例如, 作为整体资产的评估结论, 尽管对某种类型的资产引用了其他评估报告的结论, 但应当将引用的评估结论一体化地看成资产评估报告书评估结论的组成部分, 不应肢解成两个或若干个结论。因此, 在同一报告书中, “引用”就具有评估取值方法的性质, 或者理解为“引用”实际上是评估师确定评估结论的取价依据。签字注册资产评估师以及资产评估机构应对包括被引用评估结论在内的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承担责任, 而不能通过仅仅评估报告的“特别事项”部分, 将责任完全或部分推给其他评估机构。
(2) 被动引用情形的责任界定。对于因制度性安排而被动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情形, 由于是基于相关法规或监管要求而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那么, 如果注册资产评估师根据客户要求无法就所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做出选择和评价, 则注册资产评估师只能根据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在报告中进行披露和提醒。这时注册资产评估师只要履行了必要的程序, 并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判断, 就不宜承担对评估结论受所引用报告的影响方面的责任。
例如, 在评估实践中, 经常遇到以下两种具体情况, 应区别对待: (1) 有委托方分别委托不同专业机构对具有不同类型资产的项目进行评估, 所产生的评估机构间的报告引用情形。该种情形下, 所有的评估机构服务于同一委托方;委托方需要对提供的信息和资料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委托方为评估报告的有效性提供相应的费用。这种情况下, 评估报告间的相互引用, 应该是在委托的总协议中强调各自的法律责任, 引用方不宜承担额外责任。 (2) 证券业从业资格机构牵头出具评估报告时引用专业报告的情形。在该种情形下:一是需要强调该类机构依法对评估报告承担责任;二是该机构具有选择和评价其他机构所提供专业意见的相应权力和能力。基于以上两个前提, 该类机构应当对包括基于其他机构提供的专业意见构成的资产评估报告承担责任。当前, 该种情形主要是土地估价报告和矿业权评估报告的引用。此种情况为被动引用的特殊情形。
(3) 其他假设情形的责任界定。按照上述有关评估行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够以市场机制为准绳, 放宽准入条件, 使具备一定专业胜任能力的资产评估机构介入土地估价、房地产评估等特定类型的评估业务中, 或者赋予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进行把关和选择、评价的权力, 那么由此带来的责任应由注册资产评估师和资产评估机构承担。
参考文献
3.冬季转会评估报告 篇三
西门内斯Luis Jimenez
出生日期:1984年6月17日
原效力球队:特拉纳
现效力球队:拉齐奥
转会形式:转会
转会费:1100万欧元
现年22岁的智利中场身材高大、技术精湛,加盟拉齐奥后他选择了77号球衣。“为什么选择77号?因为其余的号码已经有人了,而且我喜欢7这个数字。我选择拉齐奥,因为这是一家伟大的球会,在我-困难的时刻支持着我。我认识萨拉斯,我希望在拉齐奥像他那样辉煌。”
罗西Giuseppe Rossi
出生日期:1988年9月z4日
原效力球队:曼联
现效力球队:帕尔马
转会形式:租借
朱塞佩·罗西回来了,出生在美国的小罗西正是从帕尔马去的曼彻斯特。如今他的回归,算是落叶归根了,虽然目前仅仅是租借。意大利国青队主教练卡西拉奇也对罗西的回归感到兴奋,“我很高兴能看到罗西回到帕尔马,这样他就能连续比赛,从而得到锻炼,这对我的国家队也一定有帮助。”
迪瓦约MarcoDiVaio
出生日期:1976年7月15日
原效力球队:摩纳哥
现效力球队:热那亚
转会形式:转会
转会费:自由转会
1月22日,热那亚俱乐部官方宣布,前摩纳哥射手迪瓦约正式加盟该队。在新闻发布会上。这位31岁的老将表示:“我和俱乐部主席及主教练都做了详细的会谈,球队极富雄心的重建计划让我振奋。在国外,我踢得一直很郁闷,希望回到祖国踢球能够让我重新享受足球带给我的快乐。
萨利哈米迪奇Hasan Salihamidzic
出生日期:1977年1月1日
原效力球队:拜仁慕尼黑
现效力球队:尤文图斯
转会形式:转会
转会费:自由转会
1月16日,意大利方面传来消息,本赛季结束后,萨利哈米迪奇将以自由球员的身份正式加盟尤文图斯。萨利的到来必将大幅度提高尤文图斯队的战斗力,除了充当内德维德的替补,他还能与卡莫拉内西轮换上阵。
阿什利.扬Ashley Young
出生日期:1985年7月9日
原效力球队:沃特福德
现效力球队:阿斯顿维拉
转会形式:转会
转会费:965万英镑
21岁的扬是英格兰U21队成员,他以速度和突破能力见长,临门一脚的感觉不错,本赛季至今已有3粒联赛进球帐。包括热刺和西汉姆联在内的多家俱乐部都曾希望得到他,创造了维多拉俱乐部历史最贵的收购记录。
卡鲁John Carew
出生日期:1979年9月5日
现效力球队:阿斯顿维拉
转会形式:转会
转会费:交换(相当于430万英镑)
4.培训效果评估总结报告 篇四
效果评估
一般来讲,经过有效培训,新员工都能逐渐地认可公司,并很快地进入工作角色。
不过,在实践中,一些公司的新员工培训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问题出在哪里?
主要原因是效果评估环节出了问题。
培训评估工作要做好,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培训一定要考核,且要有淘汰机制。
没有考核、没有淘汰机制的培训,会使新员工没有学习压力,容易得过且过,甚至滥竽充数。
例如,南京某路桥公司的做法比较好,他们会在试用期后让新员工进行自身评估,同时也让上下级对其进行评估和其沟通,使其明白自身能力的“短板”。
其二,分阶段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不能等到培训最后,才知道培训的效果不理想。
分段进行效果评估,不合格者还可以进行补充培训。
其三,对培训效果评估要全面。
可以从公司级培训、车间/公司业务培训、专业课、实习等几个维度(按照实际需要赋予不同的权重)进行评估。
其四,评估的方式可灵活多变。
5.调查报告评估,总结[模版] 篇五
一、调查报告的可靠性评估(信度评估)
(一)调查报告的选题符合现实需要。此次调查我们组选定的课题是: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2011级经管系新生月生活费支配情况调查。从调查报告选题的需要性原则来看我们的选题符合现实需要。首先,此次调查是为了完成我们本学期社会调查这门课的实验作业。其次,我们作为大学生也想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大学生这样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情况、消费理念是怎么样的,他们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的。
(二)调查报告叙述的事实客观真实,我们严格按照我们调查的资料整理总结,没有任何主观造假。
(三)调查报告的结论符合实际
二、调查报告的有效性评估(效度评估)
(一)提出的研究假设。此次调查我们提出的研究假设:大学新生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费,科学合理。
(二)设计的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体系符合目的性、理论性、科学性、代表性、系统性、可行性要求。设计的操作定义便于操作、符合对称性原则。
(三)选择调查对象的方法科学、有代表性
(四)论证过程符合逻辑,调查结论与调查资料具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三、调查报告的学术价值评估(创新性评估)
虽然我们的调查没有创新的视角,创新性较弱,但是我们不是简单的重复别人做过的调查,所以我们的调查也有其自身的意义。
四、调查报告的文字
我们此次调查报告的文字简明、扼要。但由于我们自身能力水平、资金以及时间等方面的限制,精确性和到位性还尚有欠缺望见谅。
五、应用型评估
6.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总结评估报告 篇六
2015 年6月16日上午9:00至10:30,项目部对员工组织了一次全场范围内的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应急预案实战演练。整个演练共分为现场模拟火灾(逃生)疏散,灭火器实操演练与室外消火栓操作演练,整个演练及培训历时1.5小时,涉及所有员工。
安全部及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针对本次应急预案演练,做了充分的准备,为本次应急预案的演练,真正做到了计划在前保障到位。
第一项:演习实施方案的编制
第二项:演习实施方案的桌面演练
第三项:演习所需工具及材料准备
第四项:演习前员工培训
一、演习过程描述:
1.9:00(拉响警报铃)准点发布中级型火警,启动消防应急预案。
2.5分钟内各应急小组成员就位完毕;
3.19:17各部门主管及部门的义务消防员引导员工正确快速疏散至篮球 场空地设立位置;
4.19:20各部门负责人点名确定应有人数,全部到位;
5.9:22分 李静主任发表演习总结讲话,提出本次演习过程中的
不足;
6.9:30准时开始由消防应急义务消防队组长李喜刚对全体员工进行干粉灭火器及消防栓的正确使用现场实操指导讲解;
7.10:00响应员工自愿有序参加干粉灭火器及消防栓的使用练习;
本次消防应急预案演练,从发布火情到组织疏散成功共历时22分钟,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火情的扩大、保障了人身安全,避免了财产损失。真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 要冷静、沉着,每个员工应该做什么,如何正确报警,如何正确扑救,如何疏散,如何自救和逃生。
张文宝经理,魏国峰副经理十分重视本次防火消防综合演习,不但参加培 训讲座还亲自参加灭火器和消防栓的实战培训。
通过本次有关消防应急预案的综合演练,充分体现了项目部上下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加深了广大员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消防器材正确使用的实战技能,使员工清晰的认识到如何面对突发火灾的紧急情况,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科学、安全、有序、快速”应对火灾事故的目标,强化了员工在生活区、生产区火灾中应急逃生的方法,提高了各部门 管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处置能力,取得了预期的演练效果。全体员工认真对待,牺牲了休息时间,克服高温和劳累顺利完成演练。
二、演练不足之处分析
1.员工在逃生时不严肃,吵杂声大,不能体现紧张气氛,员工的逃生意识不强,对演练的重要性未充分理解,做不到严格重视。
2.生产区域员工在逃生时未能体现在发生火灾后的紧急,抢时,还慢慢的脱掉工作服及工作鞋后才被动离开,这是在发生火灾时的逃生的一个重大失误;
3.员工在有关消防器材及设施的实操培训中自身参与性不强,亲身参于体会各类消防器材及设施的使用练习,可掌握更加正确的操作方法,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使用消防器材或设施,从面达到自救与解救,减少公司人员或公司财产的损失;
三、改进建议:
1.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各部门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醒与强调;
2.安全保卫部加强培训力度,重新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
四、本次消防综合演练总结
7.谈核与辐射安全年度评估报告 篇七
2005年9月中国国务院发布的, 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第三十条规定,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 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年度评估, 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进行整改。第六十条规定,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 未按照《条例》规定, 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或者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 责令停业, 并处2×104元以上, 20×104元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06年1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2008年11月修改并实施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第四十二条规定, 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 于每年1月31日前报原发证机关。
一些人认为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按照《条例》和《办法》开展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报告评估, 只能且必须自己编制年度安全评估报告, 在次年的1月报发证机关。若在编制报告时要说明其存在的安全隐患, 就应当立即进行整改, 否则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就按《条例》的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予以处罚。若在评估报告中没有指出自己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 就不会因此受到环保部门的处罚。换句话说, 自觉的、认真的、负责任的单位报告自己有安全隐患就会或可能受到处罚, 相反不报告则一定不会受到惩治。笔者认为, 《条例》三十条制定的初衷应是要求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充分了解自己单位安全和防护状况并进行认真评估, 以确保辐射安全万无一失。
2 辐射年度评估制度的实践和阻力
在辐射安全监管实践中, 一些市、县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自行编制年度评估报告, 内容大致相同。经核查这些企业上报的评估报告, 真正存在安全隐患的大多没有提出或没有明确提出。除因知识或政策的理解等原因没有把安全隐患提出外, 更多的是他们明白如果其上报的评估报告中体现或讲明其存在着安全隐患, 由于种种原因又未能及时改正的, 环保部门则可能依据自己上报的评估报告进行处罚。这种自己提出问题由他人进行处罚的条款, 显然对一些觉悟不高的单位没有实质意义, 特别是在现行阶段。
如何使这项国际上通行的辐射安全年度评估报告制度能够有效地实施, 如何做到符合国情并能完善和消除制度的缺陷, 达到核与辐射安全的目的, 是需亟待解决的问题。前几年一些市、县由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单位申请、市级环保部门组织, 由相关部门和专家参加的评估模式开展年度评估报告编制, 其效果非常明显。事实上这样出具的评估意见更客观、更具体、更有实质意义。一方面, 生产、销售、使用同位素的单位明确自己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 整改有方向, 目标很明确;另一方面, 使环保部门有了更具体的监管内容, 便于监管;第三, 又对监管者和被管理者包括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了现场教育和学习, 第四, 由使用者之外的他方评定和估价更符合评估的涵义。这种模式完全达到了评估制度设置的目的。笔者认为这种建立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单位申请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估是对制度的完善, 是对工作的促进, 是维护安全的行为, 同时, 又没有违反法规的规定。这种评估模式所产生的费用与发生事故的费用相比是非常小的, 减少了市、县环保部门行政成本, 减少社会恐慌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这样评估模式受到多数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的欢迎。但这种在法律上并不禁止, 实际效果又很显著的工作模式却受到部分人的质疑和阻挠, 进而被迫停止。
3 建议和对策
根据辐射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报告的目的, 结合近年来安全评估实践, 笔者建议:
3.1 在立法上完善年度评估报告制度
如果《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由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自行编制辐射年度评估报告是一种必须, 就应当明确对编制年度评估报告发生弄虚作假或评估不完整的法律责任。如果达到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核与辐射安全和防护意识及知识的条件, 完全依靠单位的自觉, 就不必在《条例》第六十条第一款的罚则中约束单位年度评估行为和安全隐患整改行为。
3.2 允许辐射安全年度评估方式多样化
树立法律不禁止的就应当允许试验、允许尝试。核与辐射安全年度安全评估报告毕竟是一项新工作, 国家应当支持尝试各种形式的年度评估方式, 只要不违法, 只要有利于工作、有利于辐射安全就应当支持。
3.3 明确市县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责
8.评估总结报告 篇八
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一)《教育规划纲要》确立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一是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五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的比例保持在45%左右,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二是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稳步增长。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达到337.98万人,招生数占高等教育招生数的比例达到46.9%;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首次突破一千万,达到1006.63万人,非学历教育注册学生达到5593万人。高等职业教育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三是职业院校正在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职业院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开展培训达上亿人次,大面积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一是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构建新时期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系统设计,提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两步走”战略,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为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在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培养、课程学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2014年高职分类考试招生151万名,占高职招生人数的45%。三是职业教育发展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办学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每年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2000万人次;扩大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建设,推动多所高校免费开放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信息时代学习者人人学习、处处学习创造条件;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部、民政部等七部门颁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每年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参与的城市已达到900多个。
(三)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得以建立
一是制定校企合作的相关支持政策。多地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从经费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企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及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制度,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与职业院校合作,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保持一定规模。二是以推进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全国建成职教集团超过1000个,吸引了近3万家企业参加,覆盖了60%以上的职业院校。2010年以来,集团化办学数量及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企业数量稳步增长。三是民办职业教育得到发展。出台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职业教育,一些地方设立民办职业教育政府发展基金或专项资金,建立民办职业院校师生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待遇的保障机制,支持民办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
(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强化地方政府的统筹作用。落实政府职责,强化省、市、县“三级统筹”,完善职业教育统筹管理方式。二是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教育部印发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推动职业院校章程建设,促进职业院校建立有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实现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径。教育部会同有关行业组建了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门类的62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形成了教育与产业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组织机制。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改革。辽宁省鞍山市建立职教城管委会,探索实行职业教育区域化统筹管理;安徽淮北市成立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河南新乡市设立职业教育局,加强统筹管理力度;河南信阳市平桥区成立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实行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
(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阵地,推进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推进德育工作规范化。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施展才华。二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部在总结各地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于2014年颁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遴选了165家单位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三是强化标准引领,全面对接职业标准,制定并公布410个高职专业、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四是推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行动导向教学、课程国际化、优势特色专业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六)面向农村农业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发展面向农村农业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一是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推动一批县(市、区)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二是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县级职教中心发展,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三是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鼓励职业院校走向县域开展广泛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四是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工作。
(七)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生师比日趋合理。2014年,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数为86.30万人,生师比为21.3∶1,与2010年的26.6∶1相比,生师比日趋合理并逐步接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规定的生师比20∶1的标准。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数为43.83万人,比2010年增加3.42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生师比为17.6∶1,与本科高等学校生师比基本一致。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多地通过培养培训并举、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教师企业实践、对口培训和境外培训,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有了较大提升。三是教师编制和职称评定制度不断完善。各地通过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兼职教师聘任力度,灵活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重视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改革。2015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深化包括职业学校在内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各地制定和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职称标准,不断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
(八)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
一是经费稳定增长。2013年,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约为3450亿元,比2010年的1198.9亿元增长2251.1亿元;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为2543亿元,比2010年的814.2亿元增长1728.8亿元,增长了2倍多。二是制定生均经费标准,生均经费稳步增长。2014年12月底,19个省份、4个计划单列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共有22个省份和新疆建设兵团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生均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增长。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达到8784.64元,比2012年增长16.1%;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3578.25元,比2012年增长20.2%。三是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逐步落实。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明确要求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少于30%。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的要求,确定并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四是免学费和学生资助政策覆盖面扩大。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享受免学费政策,占在校生的91.5%。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的学生享受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助学金覆盖率近40%。高等职业学校纳入了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
(九)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初步建成。教育部分别制定并颁布了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标准、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对学校及专业设置的条件、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对督促地方政府依法履行举办职业教育的职责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常态化。五年来,教育督导部门开展了系列的职业教育专项督导,对各级政府落实发展职业教育主体责任情况实施督促检查。2015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对天津等10个省(市)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三是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基本形成。教育部和各地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评估,在评价标准、制度建设、学校内部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实践。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还印发《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对职业院校内部教学质量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十)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更加良好
一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得到改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2015年国家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宣传职业教育,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逐步建立。《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各地站在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的起点上,推动、谋划本地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职业教育地方立法工作和政策制定取得重大进展,确保了职业教育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三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受到关注。各级政府通过提高收入水平、落户城市等政策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二、面临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规模达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存在难度
根据2014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统计,要实现 “到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2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达到1390万人”的目标,缺口分别为495万人和384万人。随着我国适龄人口逐步减少,,实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3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480万人”的目标存在一定难度。
(二)职业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一是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与激励机制不足,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责任、权力、利益义务等缺乏法律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积极性。二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转不畅,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职业院校缺乏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有待完善。四是市场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与市场、产业发展存在部分脱节。
(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性不足和质量不高并存
一是职业院校教师数量不足,很多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远远高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的20∶1的标准,部分地区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二是部分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不足,缺乏相关的专业实践经验以及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教育教学能力不强。
(四)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差异较大
截至2014年底,仍然有12个省份未出台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9个省份未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规定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县级政府无法落实,分属省、市、县管理的职业院校经费投入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生均经费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
三、对策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和编制“十三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本报告建议:
一是强化政府统筹,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坚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大体相当不动摇,确保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二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配套政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是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保障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促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四是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围绕“提高质量”主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深化校企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合作,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
五是加强面向农村农业的职业教育,提升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扶持农村、民族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脱贫中的作用。
六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七是建立省级财政为主的职教经费统筹机制,坚持职业教育公益性,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及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财政投入。
八是进一步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环境,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政策,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9.安全生产目标效果评估总结报告 篇九
为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公司专门成立了以总经理的“安全标准化自评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标准化的落实、监察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了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深刻理解和掌握了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落实和评价,对公司部门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等工作按照标准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自评,现将2012年第一季度各部门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效果评估总结如下:
行政人事部:各项指标均符合安全目标要求,组织领导了公司相关活动的顺利展开,积极配合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工作的准备工作。
生产技术部:各项指标均符合安全目标要求,对化验室等重点单位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效果良好。
机械动力部:各项指标均符合安全目标要求,正在组织相关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特种作业培训,计划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检测,杜绝安全隐患。对公司相关文件正在积极整理,配合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工作的准备工作。
熟料生产部:各项指标均符合安全目标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强化日常的安全检查和监管,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安全标准化的整改工作正在进行,希望能加快进度,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整改工作。
水泥生产部:各项指标均符合安全目标要求,能够按规定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积极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力,坚决执行“反三违、严管理”和“四不伤害”的原则。
财务部:能积极配合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员工进行了各项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良好。同时健全四个保障体系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目标指标工作均顺利展开,为实现全年安全目标与指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供应部:对所属员工进行各项安全培训教育,员工学习掌握情况良好,同时对现场各项安全整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各项安全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希望再接再厉,实现全年的安全目标。
项目部:各项指标均符合目标要求,对公司不符合安全标准化场所进行整改,对承包方资质进行整理。
10.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总结评估报告 篇十
一、《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和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20__年2月3日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由市发改委牵头编制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后,我委由党组书记、主任陈、党组成员兼工会主席袁__及农经科工作人员成立《__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筹备工作组。一是统筹协调56个市直部门及各区县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规划编制联系工作机制。二是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工办、市住建局、市农业局等5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
通过编制《__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推进方案》,明确各节点,分为五个阶段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先期编制规划提纲,明确部门责任分工;4月集中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5月完成规划初稿;6月形成征求意见稿,经集中论证、修改、完善后,7月底前提交市委市政府审议;最终经过修改于11月份印发。
同时,我委根据市政府《__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办法》的要求,就《__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开展评估工作。评估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过程:一是启动阶段(20__年1月至3月)。成立规划实施评估专门工作组,由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工办、市住建局、市农业局、市统计局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具体承担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确定技术支撑单位,拟定规划实施评估思路,研究规划实施评估方案。二是集中调研摸底阶段(20__年4月至8月)。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组赴全市各区县及相关市直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实地调研各区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实施、发展情况,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总结各地成功经验、先进做法和典型案例。三是规划实施评估方案审议阶段(20__年9月)。根据调研情况,科学确定评估事项、标准,形成规划实施评估方案报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审议。四是规划实施评估阶段(20__年10月至12月)。根据审定方案,调度、整理汇总相关资料,分析提炼有关情况,集中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最终受疫情影响于20__年4月底前完成评估报告。规划实施评估注重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通过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对规划目标、五大振兴、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评估,通过评估客观分析评价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建议。对规划中提出的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点项目进行评估,详细分析这些工程、计划、项目的实施进展、与规划目标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后续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要求,我市乡村发展的总体愿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目标:到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建成一整套齐鲁样板中的__特色板块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考核体系。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健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到目前为止,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指引下,主要完成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化提升“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按照“五个振兴”确定的县、镇、村三级样板要求,逐步实现点上示范、面上展开、整体提升。完成我市在全省范围内先后公布的第一及第二批1个县、13个镇、99个村的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示范县、镇、村倾斜。联系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美丽乡村及特色品牌农产品推介”专栏,大力宣传我市发展特色旅游、特色农产品的乡村振兴典型经验做法。二是切实抓好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建设。筛选申报第一批6个项目、第二批5个项目成功入库,会同市农发行加强入库项目调度管理和指导服务。三是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联系点制度。下发《关于提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工作联系点的通知》,组织区县申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联系点,经各区县择优推荐,确定52个单位作为市级联系点,建立了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推进机制,为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供保障。在彰显__特色的基础上,由点及面,逐步实现乡村振兴。
就近期效益分析,我市各区县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例如,沂源县在五星级村党组织比重、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普及率、乡村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覆盖率、“雪亮工程”入户数、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健全率等六项指标均达到规定要求。淄川地处低山丘陵区,借助文化发展区和旅游度假区的区位规划优势,聚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水平、农产品知名品牌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以及农业信息科技等方面,通力打造产业振兴淄川特色版块,成效显著。
就远期效益分析,我市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要求实施以下八个行动将对我市乡村发展起到较为深远的影响。一是通过实施城乡空间优化行动,塑造乡村振兴格局。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以全域为基础,统筹空间资源配置,合理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区分类推进村有序发展,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二是实施产业融合提质行动,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加快构建特色精致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三是实施乡村育才引智行动,强化人才振兴新支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吸引各类人才下乡创业,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进乡村地区“留人,聚人,育人,引人”,提升人才服务保障能力。四是实施乡村文化传承兴盛行动,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持续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五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生态宜居新风貌。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健康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六是实施基层治理提效行动,构建乡村治理新秩序。推进乡村组织振兴,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油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七是实施农村民生优化行动,拓宽共同富裕新道路。坚拉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成幸福感为标尺,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八是实施体制机制创新行动,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深入当结本地典型和__经验,以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构建农村内生发展能力为主要着力点,强化农村资源要素的投入保障机制,让制度创新成为__乡村振兴的长效动力。
本次的社会满意度调查显示,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总要求中,农民最关心的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三个方面,这也与当前农村发展现状和农民发展预期相符。
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兴产业,乡村产业的发展,既要有发展要素的流入,也需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制度供给和法制保障。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所在地区政府补贴、财政投入、政策扶持和融资便利性等较为满意。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财政支农政策力度加强,另一方面得益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普惠制金融政策和农村金融政策大大拓宽了农民资金获得的渠道和便利性。
生态宜居也是农民较为关心的一个方面,这涉及乡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多个层面。部分群众对乡村治理感到一般或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村领导带动力不强。
在生活富裕这一总要求中,受访者满意度较高。具体来看,受访者对农村医保和社保制度较为满意,尤其是农村医疗保险和大病报销制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医疗负担,农村养老保险可以保障农民年老后基本生活,让更多农民对未来有期待。
三、评估结论
根据评估,我市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产业融合发展不健全,粮食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够;二是农村人口实用类人才总量少,农业领域高层次专家全职引进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文化层次总体偏低、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村企业家创新思维不够、认识不足,发展理念还未完全转变到依靠人才科技上来,高层次尤其是领军人才承载力不足;三是农村污水排放系统不健全,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更新维护不到位。出现垃圾污水乱排乱放观象,部分河道雨污分流不彻底,部分河道源治理标准不高或者未进行综合治理,造成管理难度大。
11.评估总结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评估;工作指南
引言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6号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作为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避免用能不合理项目的审批,提高项目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将对国家“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加强对建筑业的节能审查和管理能够从源头上实现节能降耗,并且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将建筑划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又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种类繁多,其能耗情况复杂多样,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发布,致使社会上的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评估报告,笔者结合该类报告编制的工作程序,谈谈在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积累和思考。
一、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编制
公共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与国家节能中心联合编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4年本)(以下简称“工作指南”)为纲进行编制,工作指南中针对各类型项目能耗特点的不同,分项目类型列出了4大类编写指南,公共建筑项目应以编写指南(总纲·2014年本)为依据,进行编制。
(1)评估内容及依据
以项目投资建设内容为依据明确评估范围和用能系统边界,据此对项目能源消费情况、建设方案、主要用能系统、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水平、节能措施等方面开展评估工作,并确定评估重点、评估原则、评估方法等。
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的评估依据既包含政策性依据,如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等目录;也包括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国家及项目所在省(市或自治区)建筑节能标准、绿色建筑标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标准等,建筑、电气、暖通、给排水等相关专业设计规范,电气、暖通、给排水等相关建筑耗能设备的能效标准、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等技术标准;同时,项目支撑性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能源供应等相关文件或协议。
(2)项目概况
在项目概况章节中,既要全面概括介绍,把项目的整体情况加以详细说明,如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背景、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总投资、资金来源、总体经济技术指标及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工作进度计划等,改扩建项目还应介绍既有项目的相关情况;又要突出能源消费这个侧重点,强调说明项目能源消费方面的情况,如项目用能情况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叙述项目能源供应条件。
(3)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公共建筑项目建设方案的节能评估,要有别于一般工业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的步骤和思路,在工作指南总纲中,只针对一般工业项目,给出了评估步骤和评估侧重点,其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公共建筑项目的能耗特点。所以,在此章,要针对项目自身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笔者建议此章分为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4个专业,分专业对建设方案进行评估。针对每一个专业,分别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有层次、有逻辑的论证:首先,将能评前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叙述;其次,对前述设计方案从节能角度进行评估论证,并给出评估结论;再次,对项目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说明项目采纳了哪些建议并分析其节能效果。
列出项目采用的暖通设备表、给排水设备表、电气设备表,并对设备的能效水平进行对标分析,评估其能效水平,提出评估结论和建议。
(4)节能措施评估
节能措施评估分为能评前节能措施和能评阶段节能措施,从建筑、暖通、给排水、电气等4个专业角度,将能评前已经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梳理,对各条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计算节能量。能评阶段结合项目设计方案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说明节能评估提出且项目采纳了的建筑、暖通、给排水、電气方面的节能措施;对各条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测算节能量并折标煤,对各条节能措施进行经济性评估。
(5)项目综合能耗及节能水平评估
根据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的能效,进行供暖、空调、通风系统,给水、排水、生活热水、饮水系统,供配电系统能耗计算,并附具体计算过程。对于暖通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之外的其他用能,如餐饮用气用电、数据机房设备耗电、医疗设备耗能、试验工艺耗能、科研设备耗能等,根据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的能效,单独进行能耗计算。
根据项目所有用能系统的能耗计算,合计得出项目年综合能耗量,并计算出项目单位面积综合能耗指标。
结合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能效,根据国家现行《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规定的节能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项目所能达到的节能等级目标(A、AA、AAA级);根据国家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来确定项目所能达到的绿色建筑星级目标(★、★★、★★★级),并结合项目达到的节能等级目标或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对项目总体节能水平进行评估。
(6)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影响评估
介绍项目所在地的电力、热力、天然气、水等供应及消费需求情况。根据项目所在地节能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地区生产总值、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等资料,测算项目所在地省、市两级能源消费增量。计算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占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比重,分析判断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对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7)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项目的节能评估情况,说明项目评估后在节能方面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报告编制注意事项
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在评估时需要逻辑思路清晰,下面就该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需要注意的方面说明如下:
(1)资料内容一致性
在编制节能评估报告时需要参考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项前期资料,在这些文件中可能存在数据前后不一致,内容不齐全,数据随时更新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和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报告内容在最大程度上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
(2)计算项目能耗时不重复计算,并分项说明
在计算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能耗时要分别加以说明,不能笼统地全部归纳在一起,要将不同功能用途的能耗数据分别列表,做到一目了然,因为不同功能用途对应的是不同的参考标准。
(3)说明节能措施和效果的明确性
在说明项目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和取得的节能效果时要清晰明确,不能只作原则性和大致性的描述,尽量做到量化说明,另外要根据项目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节能措施和技术方案,该措施和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佟立志.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一)[J]. 中国工程咨询,2011,(1):75- 76
[2]佟立志.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五)[J]. 中国工程咨询,2011,(5):73- 74
12.评估总结报告 篇十二
本文从几个不同角度,以事实与数据对三家的移动实力展开评估与分析。
一问:“双十一”之后,谁在尴尬?
2014年11月10日晚21:30,阿里2014年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媒体直播刚刚开始,大洋彼岸纽交所阿里巴巴(BABA.NYSE)的股价以2 . 3 7 % 的涨幅跳 空高开 , 达到117.27美元/股。
2014年双十一全天结束时,阿里平台上的网购交易额,定格在了571亿元,相较于2013年双十一的362亿元增长58%,而移动端交易占比42.6%。
回想去年岁末今年年初,腾讯微信借助抢红包功能的推出,声势达到巅峰,看上去腾讯几乎将移动电商的战火烧到阿里的家门口了,情急的马云强推来往APP对抗微信,却犹如沙粒落入湖面,竟无一丝涟漪。借助抢红包功能,外界疯传微信支付“一夜绑定一亿银行卡”,微信电商直捣阿里核心大本营—支付宝,腾讯似乎一切皆唾手可得。
当时的马云没有理由不焦虑。
于是,2014年春节刚过,马云即发出了《云+端,阿里巴巴ALL IN移动电商》的内部邮件,摆出决战移动端的姿态。
2014年3月10日,腾讯宣布对京东(JD.NSDQ)战略投资,以2.147亿美元现金+拍拍网全部股权+QQ网购全部股权+易迅物流全部资产,换取京东新发行的3.517亿股股票,占京东扩大股本后的15%。腾讯之后的2014年一季报进一步披露,此次入股京东的现金+资产总代价为87.98亿元。
2014年5月21日,京东IPO招股之时,腾讯再次斥资13.1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1.3亿元),按招股价9.5美元/股(19美元/ADS)购入京东1.38亿股股票,使其在京东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7.9%。
据此计算,腾讯先后两次认购京东股票的总代价高达169.28亿元。除此之外,腾讯还在微信及手机QQ两大移动端向京东提供一级流量入口。
当时外界对京东获得腾讯的战略投资普遍看多,尤其是看好微信入口对京东在移动端的战略价值。正是在腾讯入股的利好刺激之下,京东得以超预期完成IPO,市值一举突破300亿美元大关,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由于微信拥有令人望尘莫及的移动端流量,周鸿甚至调侃“插根扁担都能开花”。那么,京东与腾讯联姻之后,在移动端对阵阿里的战果会如何?
令人意外的是,腾讯微信虽然输血给了京东,但京东的成绩远不及外界的预判,腾讯在移动电商领域再次遭遇水土不服;而年初被外界大幅看空的阿里移动端,实际战果却大大逆转了人们此前的预判。
从最近5个季度的电商移动端成交占比情况来看,阿里始终高出京东一截。阿里的移动端成交占比,从2013年第三季度的14.67%,增长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35.82%;而京东的移动端成交占比,从2013年第三季度的5.54%,增长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29.6%(图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两家的移动端占比统计口径并不一致,阿里是按照成交额口径来计算的,而京东仅仅是按照订单量口径来计算的。按照京东商城CEO沈浩瑜的介绍,“订单价格方面,移动端要低于PC端”。这就意味着,如果把京东订单量的移动端占比,转换成与阿里同口径的交易额在移动端占比的话,其比例会较现有数字更低。这也更进一步说明,京东与阿里巴巴在移动端差距的拉大。
另外,从图1中呈现的移动端增长趋势线来看,京东基本与阿里同样维持着一个平稳的自然增长率。这也从侧面折射出,京东从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接入微信的一级流量入口之后,并未在移动端出现突发式增长。此前外界普遍看好的、京东自身也是抱着很高预期的微信流量入口,实际效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实际上,在腾讯战略投资京东并给予后者在微信的一级入口之前,腾讯自家的易迅曾接入过微信,但在2013年底,易迅内部对来自予微信移动订单做统计时,发现效果甚至还不如京东的APP。
微信上“插根扁担也能开花”的预期,被现实无情击碎。微信流量对于传统电商的无效性,在2014年的双十一大促中再次明显地呈现出来。
关于双十一移动端的占比,京东前后总共只公布过三个数据:截至上午10:00,移动端订单量占总体订单量的比例是2013年同期的3倍;截至下午16:00,移动端订单量占总体订单量的比例达到40%;截至24:00,移动端订单量占比超过40%。
第一个数字,其实是个无效数据,因为谁也不知京东2013年同期的数据是多少。此外,40%的移动端占比也是按照订单量计算的,按照交易额计算,应要低于此比例。而且,京东未能公布移动端订单中,来自自家APP、微信、手机QQ各自的明细。
相较于京东,阿里双十一的移动端占比,在媒体发布会现场则是动态显示的,随着交易额的增加而实时变动,最终全天571亿元交易额的移动端占比定格在了42.6%。
借着此次双十一,阿里首次通过直观的动态数据,向外界证明了其在移动电商的潜力及地位。微信对阿里的“降维攻击”论,似乎要偃旗息鼓了。
二问:BAT移动家底哪家强?
2014年第三季度,百度移动端创造了48.6亿元收入,占其总收入的36%;阿里的中国零售业务(天猫+淘宝)在移动端获得了37.19亿元收入,占其中国零售业务总收入的29%;腾讯游戏从移动端获得了26亿元营收,占其游戏业务总收入的23%。
从趋势来看,百度营业收入的移动端占比,呈稳定上升态势,增速也最快;阿里中国零售业务的移动端占比起点低,但目前呈加速上扬的态势;而腾讯游戏的移动端占比起步晚,原本急速上升,却在2014第三季呈现转折性下滑(图2),对此,腾讯在季报中解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版本的延迟发布,起因于我们必须在这些游戏内推出访客登录选项。我们已于2014年10月大致完成了访客登录选项的整合。”
直观来看,百度的数字大幅领先。虽然这三家的移动端营收数据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百度的金额是全部的移动端数据,而阿里及腾讯只是其中一项业务的移动端数据,但是,无论是阿里的淘宝+天猫,还是腾讯的游戏,都是各自的创收核心,因而该业务的移动端占比情况,大体上也能反映出各自企业的整体情况。
再从各自移动端市场地位的横向对比来看,BAT各自的核心业务在移动端的市场占有率,基本延续了其在PC端的霸主地位(图3)。
2014年第三季度,阿里集团天猫+淘宝的交易总额,占据国内整体网购市场的80%,而在移动端,天猫+淘宝的市场份额,艾瑞的监测数据是86.2%,易观的监测数据是83.6%。这说明阿里集团在移动端电商的市场份额,甚至还要高于其在PC端电商的市场份额。
易观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腾讯在手游领域拥有接近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根据预测,2014年中国手游市场规模将达到240亿-250亿元,而腾讯的目标是拿下其中120亿元,此份额与其在PC端的市场份额大体相当。业界预计,2014年底,手游的用户数量将超越页游和端游。
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百度在移动端的搜索市场份额约为80%,明显高于其在PC端70%的市场份额,百度来自移动端的搜索流量也超过了PC端。
BAT麾下各自的主要移动端APP中,百度移动搜索的活跃用户数量悄悄地赶了上来,达到了能与腾讯旗下手机QQ、微信相匹敌的5亿活跃用户量,而阿里旗下无论是手机淘宝还是支付宝钱包,活跃用户量皆与腾讯相差甚远(图4)。
当然,由于用户在手机上使用搜索的频率远不及微信及手机QQ等,所以即便百度的移动搜索活跃用户接近腾讯,其实际的活跃程度也远不及腾讯。关于移动搜索使用频率相对低的原因,李彦宏解释道:“手机端的每位用户搜索次数比PC端的要少,因为如果用户需要认真地搜索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坐在电脑前面,这也就增加了PC端的搜索次数,而使用手机搜索都是随机的、想得到快速结果的用户,这样的用户行为也导致了搜索的次数没有PC端多。”
三问:“过度开采”VS“夯实生态”,谁后劲足?
腾讯拥有微信、手机QQ、手机QQ空间三大移动端利器,无论是所拥有的移动端用户数量还是所占用用户的移动端时间,都是BAT中其余两家不可匹敌的,但其移动端的收入占比目前却处于末位,说明腾讯对移动端的商业开发尚处于较为初始的状态。
腾讯一直是“产品经理”主导的企业文化,而对于微信教父张小龙而言,对微信的一切商业化更是谨小慎微,他曾明确表态“用户体验绝不会让位于商业变现”。显然,腾讯还没有准备在移动端的商业化方面甩开膀子一路狂奔。
跟腾讯相比,在企业文化上一切以运营为导向的阿里,则是另一个极端,有时为了推动商业变现屡屡不顾用户体验,阿里所收购的UC浏览器、高德地图、新浪微博,皆呈现出这种特征。
UC浏览器被阿里收购之后,其在手机浏览器中的市场份额趋于下滑趋势,不仅被腾讯旗下的QQ浏览器反超,而且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图7)。根据易观国际的监测,最近7个季度以来,QQ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基本稳定在36%左右,而UC浏览器则从38%以上一路下降到了32%左右,而UC浏览器所丢失的市场份额则大幅被百度浏览器收入囊中。
而累计用户数量方面,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QQ浏览器以38.5%的份额大大高于UC浏览器25.8%的份额。
UC浏览器的份额下降,与阿里的选择不无关系。UC自从被阿里收购后,重金打造“神马搜索”,而此搜索的核心目的在于,在移动端为淘宝及天猫导流。此举不但分散了UC在移动浏览器研发方面的精力,而且这种导流行为对用户体验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同样的,阿里入股了新浪微博及高德地图之后,一直都在“单方索取”,即最大化地对其进行商业开发,以至于新浪微博被戏称为阿里的“广告微博”,高德也成了阿里业务推广的入口。这种未有顾及用户体验的行为,使得高德地图与百度地图的市场份额差距越拉越大。
阿里这种在移动端的“过度开采”,是否会导致其在移动端后劲不足,目前还无法评判。但是腾讯和百度,至少目前还未有充分挖掘其在移动端的潜力。腾讯对移动端的商业化显然是有保留的,目前的重心还在于夯实移动端的生态基础。百度李彦宏同样有着类似想法:“移动搜索流量的增长速度确实高于移动搜索商业化速度,这也是在意料之内,因为公司并不想将这部分流量过度商业化。移动搜索还处于发展的早期,增长用户黏性的机会还有很多。”
四问:移动圈地,O2O抢跑谁能胜出?
曾经,百度地图与阿里的高德地图为了抢夺O2O的入口阵地而打得不可开交,而且腾讯地图一度也有加入战局的冲动,无奈因其太过弱小而无力角逐。
两大移动地图商厮杀一年多之后却猛然发现,即便地图基于LBS(位置定位)与线下结合有天然优势,却并非O2O的天然最佳入口,因为培养用户以地图为媒介到线下进行各种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费习惯相当困难。巨头们最终迫不得已放弃地图作为O2O入口。
继地图之后,阿里又尝试了淘点点、手机淘宝等作为O2O的突破口,但基本都收效甚微。
不同于百度及阿里,腾讯的O2O一直围绕着微信展开,随着公众号、微信支付的上线,腾讯的O2O布局逐步有了雏形。
微信推出支付功能之后,阿里随即将O2O开疆拓土的重担压在了支付宝钱包身上。虽说支付宝钱包近2亿的活跃用户远不及微信,但至少大大高于微信中绑定银行卡的微信支付用户。
针对缺乏粉丝营销及客户关系管理平台的短板,支付宝钱包2014年5月又推出了直指“公众号”的“服务窗”,商户在支付宝平台开通服务窗之后,支付宝用户可以自行关注商家的服务窗。
此后,支付宝钱包启动了旨在令O2O落地的“未来计划”,其中包括未来医院、未来公交、未来生活广场等一系列子计划,以将支付宝接入到医院、公交、商场、地铁、酒店、美食等生活场景,消费者未来可以在支付宝钱包中找到线下的消费、服务场所,并且用手机通过支付宝钱包完成支付。比如,通过支付宝钱包推出的“未来医院”计划,消费者可直接实现就近选择医院、挂号、医院导航、候诊排队、缴费、取报告以及医患互动功能。
不甘示弱的微信在2014年8月28日推出了“智慧生活”全行业O2O解决方案,为各行业的合作商家提供“连接一切”的能力。具体而言便是,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帮助传统行业将原有业务“移植”到微信平台。
比如,智慧酒店,可以实现微信自助选房、微信开门、微信客服和微信支付;智慧餐厅,可以微信自助点餐、微信呼叫服务和自助结账;智慧医院,可以全流程微信挂号、到号微信提醒、微信支付结账、微信查验检查单;智慧票务,实现微信支付购票、微信选座、无纸化门票,甚至微信演出互动;智慧景点:可以随时随地手机订票、wifi覆盖、信息实时发布、定制化客服。
9月3日,不甘落后的百度推出了“直达号”,全力抢食O2O市场。直达号类似于微信的公众号,是商家在百度移动平台上开设的账号,消费者在其移动平台(搜索、地图等)上搜索商家的名称时,百度会在移动端优先呈现商家的直达号,而如果消费者在搜索框里输入“@商家名称”,则可以“直达”商家的直达号平台。通过这种方式,百度将线上有明确消费意向的用户引导到线下的商家,促成消费,并沉淀用户进行粉丝营销。
经过之前的试错与纠偏,BAT三家的O2O模型日趋一致,而且基本在向腾讯的方向靠拢。O2O不同于以往PC端的电子商务,其目的在于将线下的所有传统商业实现电子化,通过移动互联网将线上的用户(消费者)与线下的商家衔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商业生态体系,并且令线上与线下通过关系链进行自发的商业互动。
一个完整的O2O闭环,由入口(线上用户来源)—支付(实时结算)—线下(传统商家衔接)—场景(消费者使用习惯)四个环节构成。在这四个要素中,BAT三家各自的能力与禀赋高差不一。
入口:腾讯最优。目前阿里支付宝钱包所能获得的移动端流量远不及百度及腾讯。而腾讯与百度在移动端获取流量入口方面,即便总量不相上下,但百度的流量是游离的,远不及关系链极强的微信。阿里做O2O在入口方面还存在线上线下互博问题,线下商家希望O2O平台将用户引流过来,而阿里由于比价功能的存在,甚至有可能将线下原本的用户引流到了线上。而在商家日后的粉丝营销及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百度甚至不及支付宝钱包,更不用说微信了。因为多数人都不会为了搜索目的而去注册账号,即便有百度账号的用户也不会单纯为了搜索而去登录,如此,百度直达号的商家很难积累粉丝,进行后续的互动与营销。
支付:阿里最优。支付宝钱包的用户数量大大高于微信支付的用户数量,虽然目前微信支付在奋起直追,但在支付习惯上用户还是天然倾向于支付宝。微信支付唯一的优势是,因为与微信捆绑为一体,而微信的用户黏性大大高于支付宝钱包,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大大激活微信支付的使用数量及频率。而百度虽然也推出了百度钱包,但目前基本还无法对百度的O2O战略形成有效支撑,缺失了支付环节,甚至可以说百度连O2O的商业闭环都还未有效形成。
场景:百度最弱。在O2O的闭环中,除了要有足够多的可能引导线下的用户,还要培养用户在线下消费时使用移动支付工具的习惯。无论是在购物、餐饮、旅游、住宿等衣食住行的各方面,都要有足够多的场景提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此方面无论是支付宝钱包还是微信支付,都在积极联合商家培育用户的使用习惯,而百度钱包因用户基数的问题,在使用场景的推广方面也是相差太远。
线下:阿里最优。O2O的闭环中,最终的落脚点还在线下的商家,亦即,要有足够多的线下商家接入到O2O平台上。线下与O2O平台的对接也最为复杂,不仅涉及地面扫街式的商业拓展,还涉及线下商家后台IT系统的改造,使之与O2O平台能够无缝对接。对线下商家IT系统的技术改造,对于BAT来说可能并不是什么瓶颈。关键是对线下商家的拓展速度的比拼,而在这方面以强大运营能力著称的阿里有着天然的优势。此外,如何培育商家在O2O平台上进行有效的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阿里在之前的电商领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而百度及腾讯几乎需要从头学起。
整体而言,在O2O领域的布局方面,腾讯与阿里应该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虽然阿里在线下地推、支付方面强于腾讯,但在流量入口、在社交营销方面却是大大弱于腾讯。更为关键的是,移动端的O2O是去中心化的,这与阿里之前在电商领域集中流量进行“灌溉”的模式有着极大的差异,而与移动社交的去中心化是天然匹配的。当然,不管腾讯还是阿里,都未曾掌握O2O商业世界的规则,这场开疆拓土中最终谁能占优,取决于谁的执行力大、谁走的弯路更少。
【评估总结报告】推荐阅读:
瓦斯演练评估总结报告09-04
如何编制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工作总结10-04
公司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12-07
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估总结报告(2#楼土建基础及主体)09-18
质量评估总结07-03
主题教育评估总结07-23
会议总结与评估11-22
检查评估总结汇报11-24
小学教学评估总结08-22
评估办工作总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