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名词解释

2024-12-06

金融工具名词解释(精选8篇)

1.金融工具名词解释 篇一

1.如何获得名词术语的含义?

在支持工具中,会找到一个名称为:Glossary的文件,这里面有大部分的名词术语含义的解释.打开这个文件,会看到一个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术语索引表,索引使用了超文本链结技术,可以很方面地查询.例如要查找:英文缩写SNMP是什么含义,可以以鼠标点击索引表中的S,凡是第一个字母是S的术语都会显示出来,再找到SNMP,下面就会看到解释含义的文本.这些文本当然也是英文的.另一个途径是在每个工具的帮助文档中,凡是英文缩写的术语也都以超文本链结的方式带有注释,这些缩写的字体颜色特别明显,鼠标点击之,注释就可以显示出来.但这些注释相对简单.

2.命令参数在文档中与在提示中不一样的问题:

这一现象在本系列文章中多次被提到,起因是这样的:我首先是阅读工具命令的介绍文档,然后在机器上对看过去的东西进行验证,像使用别的程序一样,我在使用之前,先要习惯性地看看程序的在线提示或帮助。这一看,看出了问题,发现在线提示与帮助文档中有出入。当然,有出入的是少数,多数还是对应得很完美的。有出入的也不限于诊断工具,已经介绍过的管理中也有这种情况。后面的工具中是不是还有,我还没来及看完。所出入的部分,有参数,也有开关;有此处多彼处少的,也见过彼处多此处少的,至于详细情况,文章中已经指出,就不在此处重复列出了。因此,诸位在使用支持工具的时候,不要过于相信帮助文档,一定要察看一下在线提示。

3.不能小看的cmd.exe

支持工具的工作环境相对是“恶劣”的,不是资源有限,就是系统故障。在这样有限资源或故障的环境中工作,好比是在方寸之地显现万千气象,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只能选取占据资源少的命令行方式。既然采用命令行方式,就需要命令解释器。windows2000中,命令解释器就是cmd.exe。这是一个咋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程序。启动成功的界面还没有win95、98中的dos方式窗口耐看,

但经过使用之后,我觉得原先是把它轻看了---这实际是一个功能很强的程序。

支持工具中的很多程序,都只能基于cmd运行,也有的工具可以同时在两种环境中运行(命令行环境和GUI环境)。

cmd自身带有很详细的提示信息,在windows2000的中文专业版中,cmd的在线提示信息也是中文,所以,使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在提示信息中,还有所谓的扩展命令,这有点像dos中的外部命令。全部的扩展命令如下:

命令行扩展包括对下列命令所做的更改和/或添加:

DEL 或 ERASE

COLOR

CD 或 CHDIR

MD 或 MKDIR

PROMPT

PUSHD

POPD

SET

SETLOCAL

ENDLOCAL

IF

FOR

CALL

SHIFT

GOTO

START (同时包括对外部命令调用所做的更改)

ASSOC

FTYPE

有关详细信息,请键入 HELP 命令名。

打开命令行程序cmd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鼠标点击“开始->运行->浏览”,找到“cmd.exe”之后“确定”,就可以启动。 2.如果你安装有支持工具,则命令行工具会在桌面菜单中显示出来,具体位置是:开始-程序-windows 2000 Support Tools-Tools-command prompt. 3.在开机或重新启动之后,根据屏幕提示,适时按下F8键,这时会有一个选择启动模式的菜单,选择带命令行的安全模式启动,就可以直接进入命令行界面。由于windows2000对安全性的要求很严,即使这种情况下,你也必须使用密码登录之后才可以成功地启动。

cmd并不是仅为支持工具而设计的,也不是不安装支持工具就不能用它.它其实是整个系统核心的一个外壳.所以,原来的dos命令仍然能在cmd的窗口中应用.如果想退出cmd,可以在系统提示符号之后键入"EXIT",然后回车,即可返回到windows2000中.

2.金融工具名词解释 篇二

如果在一个衍生金融工具合同中,企业要通过交付(或获取)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结算合同,那此合同不表明对企业拥有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的剩余权益。但如果企业通过交付(或获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以获取固定数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则该合同是一项权益工具。

例1:甲公司于2012年2月1日向乙公司发行以自身普通股为标的的看涨期权。根据该期权合同,如果乙公司行权,乙公司有权以每股60元的价格从甲公司购入普通股10 000股,每股面值为1元。合同签订日为2012年2月1日,行权日为2012年8月1日,2012年2月1日每股市价为58元,2012年6月30日每股市价为62元,2012年8月1日每股市价为65元。2012年2月1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6 000元,2012年6月30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4 000元,2012年7月31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2 000元。假定期权合同中约定:期权合同到期,如乙公司行权将以现金换普通股方式结算。

分析:因为期权合同中约定,如乙公司行权将采用现金换普通股方式结算,即以每股60元的价格从甲公司购入普通股10 000股。这属于衍生工具只能通过交付固定数量的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换取固定数额的现金进行结算,是能证明乙公司拥有甲公司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因此甲公司发行的看涨期权属于权益工具,与该期权相关的款项收付均计入所有者权益,并且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不需确认。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2012年2月1日:借:银行存款6 000;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6 000。

2.2012年6月30日、2012年7月31日因为没有发生现金收付,不需进行账务处理。

3.2012年8月1日:借:银行存款600 000;贷:股本10 0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90 000。

例2: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但期权合同中约定:期权合同到期,如乙公司行权将以现金净额结算。

分析:根据期权合同的约定,这属于金融负债中的一种:向其他单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这种情况下,甲公司发行的看涨期权属于金融负债,需要调整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分录如下:

1.2012年2月1日:借:银行存款6 000;贷:衍生工具———看涨期权6 000。

2.2012年6月30日:借:衍生工具———看涨期权2 000 (6 000-4 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 000。

3.2012年7月31日:借:衍生工具———看涨期权2 000 (4 000-2 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 000。

4.2012年8月1日:借:衍生工具———看涨期权2 000;贷:银行存款2 000。

例3: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但期权合同中约定:期权合同到期,如乙公司行权将以普通股净额结算。

分析:因为期权合同中约定,期权合同到期,甲乙公司将以普通股净额结算,由于甲公司交付的普通股数量取决于期权到期时的股价,导致交付的股票数量不固定。因此甲公司发行的看涨期权属于金融负债,需要调整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此时看涨期权发行时和持有期间调整公允价值变动的分录与例2相同,只是期权到期时结算的分录不同而已。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2012年8月1日:借:衍生工具———看涨期权2 000;贷:股本30.77 (2 000÷65×1),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 969.23。

二、以自身权益工具结算的非衍生工具,需视交付的自身权益工具数量固定与否确认为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则此非衍生工具属于金融负债;而如果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则此非衍生工具属于权益工具。

例4:甲上市公司经批准于2012年1月1日以50 400万元的价格发行面值总额为50 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该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3%,实际年利率为4%。自2013年起,每年1月1日付息。自2014年1月1日起,该债券持有人可以申请按债券面值转为甲公司的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转换条件为按债券面值每10元转换1股股票。假设债券持有人于2014年1月1日将所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股票,债券发行资金用于日常生产经营。(P/A, 4%, 5) =4.451 8, (P/F, 4%, 5) =0.821 9。

分析:债券属于基本金融工具,但由于其赋予了债券持有者在未来某一时点转换为普通股的权利,即该金融工具属于未来可用自身权益工具结算的非衍生金融工具。而在发行债券时,企业根据该合同义务将交付的自身权益工具数量是不确定的,因此该合同不表明债券持有者对企业的资产拥有扣除所有负债后的剩余权益,该非衍生工具是一项金融负债。但由于在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中又包含了转股权,其中含有权益工具的成分,我们在初始确认时应当将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而在债券的发行期间要根据债券持有人选择转股与否进行相应处理,持有人如果选择不转股,企业按普通债券进行会计核算;如果转股,应终止确认相应负债部分,并将其确认为权益,而权益部分则从权益的一个项目结转至另一个项目,不会产生转换损益。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1.2012年1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中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50 000×0.821 9+50 000×3%×4.451 8=47 772.7(万元)。借:银行存款50 4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2 227.3;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5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 627.3。

2.2012年12月31日:借:财务费用1 910.91 (47 772.7×4%);贷:应付利息1 500 (50 000×3%),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410.91。

3.2013年1月1日:借:应付利息1 500;贷:银行存款1 500。

4.2013年12月31日:借:财务费用1 927.34 (48 183.61×4%);贷:应付利息1 500 (50 000×3%),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427.34。

5.2014年1月1日:借:应付利息1 500;贷:银行存款1 500。

转换的股数=50 000÷10=5 000(万股)。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5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 627.30;贷:股本5 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 389.05,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6 238.25。

参考文献

3.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 篇三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新《企业会计准则》

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其中,为规范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新发布四项具体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规定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唯一计量属性,这相对于原会计准则体系来说是里程碑式的变化。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对此褒贬不一。笔者针对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规定发表一些意见。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及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7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自由化与由此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加大,以及受到高通货膨胀和石油危机的冲击,西方国家市场价格的波动加剧。需要一种能够分散风险、转移风险的机制,这样,衍生金融交易就应运而生,随之出现了衍生金融工具;20世纪90年代,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日益突出,为了减少和规避风险,达成保值或盈利目的,要求金融市场提供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机制,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出现并得到广泛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在世界范内的运用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己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工作带来了重大影响,如何制定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会计准则成为会计中的一个难题。

何为衍生金融工具?1998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IASC在其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衍生金融工具定义为,衍生工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金融工具:(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条件变动具有类似反映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较少的净投资;(3)在未来日期结算。

衍生金融工具是从原生金融工具中派生出来的新型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与原生金融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衍生金融是在原生金融高度发展的前提下金融创新的产物。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很典型的、低成本的公共市场,是有效率、公平的资本市场,也是投资者进行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有效场所。

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是从可以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买卖的股票、债券等基本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动中衍生出来的。按照交易方法及特点,可以将衍生金融工具分为四类:(1)金融远期,主要包括远期外汇合同、远期利率协议等;(2)金融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3)金融期权;(4)金融互换,主要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下特征:(1)衍生性;衍生金融工具一般以一个或几个原生金融工具作为标的,由于是在原生金融工具之上派生出来的产品,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主要受原生金融工具价值变动的影响,其价值由作为标的的基本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决定;无论衍生金融商品的形式多么复杂,它都不可能凭空产生,独立存在,它总要依存于原生金融工具,这是衍生工具最根本的特征。譬如,股票期权是以股票作为标的,股票期权的价格随股票价格的波动而波动,离开股票,股票期权无法单独存在。(2)高收益与高风险性并存;衍生金融工具是以基础工具的价格为基础,不必缴清相当于相关资产的全部价值的资金,只要缴纳一定比例的押金或保证金,便可进行交易,市场的参与者运用少量资金就可以控制巨大资金量的交易合约,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杠杆效应”,只要操作得当,价格变化预测无误,便可以以较少的投资成本带来十倍甚至数十倍的巨额收益。具有其他同类合同无法比拟的高收益。衍生金融工具本身是为了规避商品价格和金融价格波动风险而产生的。其本身又存在高度的风险,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来说,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①市场风险;②流动性风险;③结算风险;④运作风险;⑤法律风险。(3)市场价格的明确性和定价中的非确定性;绝大部分金融资产(如期货、期权等),都可以在市场上取得明确的市场交易价格,企业可以随时以这一交易价格转让所持有的金融资产或偿还已承担的金融负债。但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是从其他金融工具“衍生”出来的,其本身的结构又比较复杂,具有定价中的非确定性特点,对它进行定价和计量都比较困难。

二、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惟一的计量属性

所谓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2006年中国财政部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计量属性表述为五种属性:(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

长期以来,在财务会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是一条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成为传统财务会计最普遍接受的计价观念;但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也存在明显的缺点:(1)不适于作经营或投资决策;(2)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3)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损益。

我们评价所采取的计量属性在什么情况下才比较恰当,主要的标准应看它是否符合计量对象的特点。随着资产、负债形式的不断创新,历史成本原则已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计量对象,在现代财务会计中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公允价值,在FASB第7号概念公告中指“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所下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公允价值的定义各有差异,都揭示了其本质,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

以公允价值代替历史成本更符合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大都具有非常活跃的市场,其价值能随时得到反映,企业可以随时得到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决策;公允价值反映了金融工具中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的估计,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并有利于验证以前所作预测的合理性。衍生金融工具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只要求较少的初始净投资, 且在未来结算,衍生金融工具从合约签定到最终交割或平仓,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且其价值会随着金融市场行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历史成本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这种价值变动风险是无法反映的,因此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显然不能客观、公允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不适用于衍生金融工具,历史成本不是金融工具理想的计量属性,因为对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历史成本既不相关也不可靠;公允价值才是金融工具理想的计量属性,使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新制定的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三、如何利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运用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是我国会计准则的重大突破,是计量属性的一次伟大创新,必将对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带来难以预期的影响;要运用好衍生金融工具这把“双刃剑”,必须对公允价值进行准确合理的计量。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品种繁多且不断更新,应视其种类、特点、阶段采用灵活的方法估计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

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所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计量时,需分几个阶段,既要进行初始计量又要进行后续计量。在初始确认时,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一致。后续计量时,从理论上讲,应区分以下几种情况:(1)、存在活跃市场的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公允价值衍生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可以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活跃在市场中的报价,指易于定期从交易所、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的价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定期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的价格。 (2)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在不活跃的市场上如果市场缺乏活性、不存在可观察的市价时,需要根据市场环境运用现值技术、期权计价模型等技术方法估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在运用现值技术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时,要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算成现在的现金价值,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估计未来现金流量;②测定未来现金流量风险;③测定货币的时间价值。期权计价模型是指通过资产的估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能反映出企业在计量日的市场状况下在正常公平交易中售出一项资产所能得到的金额或通过负债的估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 Black-Scholes公式的期权定价模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期权计价模型。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数学表达式如下:

C=SN(d1)-Ke-nN(d2)

P=Ke-nN(d2)-SN(-d1)

d1=Ln(S/K)+(+0.5Q2)t/ R

(d2)=(d1)-Rt

式中:C:看涨期权价格

P:看跌期权价格

S:当期股票市价

K:期权执行价格(协议价格)

R:无风险利率

Q股票收益率标准差

t:期权到期的时间(用年表示)

N(d1)、N(d2))分别是d1、d2的标准正态分布。

运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要求有一个成熟的信息系统,有较完善的机构定期发布相关信息,有很多公允市价和相应的行业参考价格、模型、指数和参数;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市场价格不断成熟,信息数据逐渐可以在一个公开的网络或者相应全国性行业价格平台披露,能给公允价值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评价,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条件已基本具备。

4.金融管理名词解释 篇四

1.电汇汇率:是指银行进行某种货币的买卖后,用电报或电传的方式通知其在国外的分行或代理行支付款项时所使用的汇率。

2.关键货币:是指该国在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外汇储备中占比重最大,同时又可以自由兑换、在国际上被普遍接受的货币。

3.J曲线效应:贬值引起经常账户收支变化的过程是先恶化而后改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很像是字母“J”,所以成为J曲线。

4.游资:又称投机性短期资本,指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

5.欧洲货币:即欧洲美元,是存放于美国境外的外国银行及美国银行的海外分行的美元存款。

6.特别提款权(SDRs):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在原有的一般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资金使用权利。它是一种储备资产。

7.特里芬两难:要满足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之需,国际储备必须有相应的增长,而这必须有储备货币供应国——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才能完成。但由于各国的手中持有的美元数量越多,则对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兑换关系越缺乏信心,而且越要将美元兑换黄金这一矛盾。

8.补偿性交易:也称调节性交易,指为调节自主性交易所产生的国际收支差额而进行的各项交易,包括国际资金融通,资本吸收引进,国际储备动用等。

9.欧洲债券:是国际债券的一种,是借款人在债券票面货币发行国以外的国家或在该国的离岸国际金融市场发行的债券。

10.名义汇率:指在外汇市场上供求双方所决定的两种货币间的汇率。

11.离岸金融市场:指市场经营的对象不限于市场所在国,市场的参与者不限于市场所在国国内的资金供应者与需求者,借贷活动不受任何国家政府政策与法令的管辖的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

12.套利:套利交易指的是利用外汇市场汇价的差异以及当时两国短期投资利率上的差额,将资金从利率低的国家(或地区)调往利率高的国家(或地区),从中赚取利差收益的外汇交易。

13.居民:是指长期定居在本国的任何普通个人和法人,包括本国公民、外国侨民、在本国境内依法注册的国内外机构和单位。

14.马歇尔——勒纳条件:对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问题的研究。Ex+Em>1,就是汇率贬值改善贸易收支;Ex+Em=1,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无影响;Ex+Em<1,汇率贬值恶化贸易收支。

5.会计金融最新名词解释 篇五

银行汇票:是指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银行汇票的基本规定

(1)银行汇票的出票银行为银行汇票的付款人。

(2)单位和个人各种款项的结算,均可使用银行汇票。

(3)银行汇票可以用于转账,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也可以用于支取现金。

(4)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一个月。

(5)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时,必须同时提交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缺少任何一联,银行不予受理。

银行本票:是指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银行本票的基本规定

(1)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需要支付的各种款项,均可使用银行本票。

(2)银行本票可以用于转账,注明 ‘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

(3)银行本票分为不定额本票和定额本票。定额本票面额为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

(4)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两个月。超过付款期限提示付款,银行不予受理。

信用卡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卡而存入银行信用卡专户的款项。信用卡是银行卡的一种。

信用卡分类:

(1)信用卡按使用对象分为单位卡和个人卡

①单位卡:单位卡的资金一律从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不得交存库存现金,不得将销货收入的款项存入账户。不得用于10万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不得支取库存现金。销卡时,余额转入企业基本存款账户,不得提取现金。

②个人卡;

(2)信用卡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

准贷记卡的透支期限最长为60天,贷记卡首月最低还款额不得低于其当月透支余额的10%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是指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企业为开具信用证而存入银行信用证保证金专户的款项。企业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应按规定向银行提交开证申请书、信用证申请人承诺书和购销合同。

存出投资款:是指企业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投资的资金。

外埠存款:是指企业为了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而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该账户的存款不计利息、只付不收、付完清户,除了采购人员可从中提取少量库存现金外,一律采用转账结算。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银行或企业)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

商业承兑汇票:是指收款人签发或付款人签发而由付款企业承兑。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银行承兑,企业申请使用该汇票,应向承兑银行按票面金额的万分之五缴纳手续费。

应交税费: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金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所得税等。注: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增值税:是指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购入固定资产处理上。生产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额时,对购入的固定资产及其折旧均不予扣除。收入型增值税对于购置用于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允许将已提折旧的价值额予以扣除。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价值中已含的税款,在购置当期全部一次扣除。

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通常包括: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不准予抵扣的:企业购进的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

1、购入免税农产品:可以按照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即: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材料采购(库存商品、原材料)(买价-买价×扣除率)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买价)

2、自2009年1月1日起,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额允许抵扣。

3、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进项税转出: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原因,其购进时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入有关科目。属于转作待处理财产损失的进项税额,应与遭受非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在产品或库存商品的成本一并处理

视同销售行为: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分配给股东、无偿赠送他人等,应视同销售物资计算交纳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出口退税:企业出口产品按规定退税的,按应收的出口退税额,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交纳增值税:企业交纳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应交纳的增值税。

从价定率征收消费税:以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为税基,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

从量定额征收消费税:根据按税法确定的企业应税消费品的数量和单位应税消费品应缴纳的消费税计算确定。

消费税:

1、销售应税消费品企业销售需要交纳消费税的物资应交的消费税,记入“营业

税金及附加”科目;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1)企业将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时,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记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自产产品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应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并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 ①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②确认收入: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消费税

③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企业委托加工物资,一般应由受托方代收代交消费税。委托加工或翻新改制金银首饰按照规定由受托方交纳消费税。

(1)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将已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2)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准予抵扣的,将已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进口应税消费品:需要交纳消费税的进口物资,进口环节交纳的消费税计入该物资的成本。营业税:是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流转税。

(1)应税劳务是指属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不包括加工、修理和修配等劳务;

(2)转让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3)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转让不动产的所有权,转让不动产的有限产权或永久使用

权以及单位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视同销售不动产。

营业税以营业额作为计税依据。营业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而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税率从3%至20%不等。公式为:

应纳税额=营业额×营业税税率

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

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对外销售,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

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企业设置“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账户

对外销售应税产品交纳的资源税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自产自用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税。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适用税率

教育费附加: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而向企业征收的附加费用,企业按应交流转税的一定比例计算缴纳。

应纳税额=(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教育费附加率

土地增值税:是指在我国境内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土地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为了核算土地增值税的应交及实交情况,应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

企业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时,计算交纳的土地增值税应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实际交纳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应交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应交土地使用税等

应交个人所得税: 企业按规定代扣代交的职工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付股利:是指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按照投资者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确认应付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记: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记:应付股利

实际支付时

借记:应付股利

贷记:银行存款

企业分配的股票股利不通过“应付股利”科目核算。

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如应付包装物押金、存入保证金、固定资产租金等。计入“管理费用”。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一般用于固定资产的购建、改扩建工程、大修理工程、对外投资以及为了保持长期经营能力

等方面。

长期借款利息:①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

②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

③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

状态前,所发生的应当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数,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是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企业债券发行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债券票面价值、债券票面利率、发行当时的市场利率以及债券期限的长短等因素。

债券发行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

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款项等。

应付融资租赁款:是指企业融资租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应付款,是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应向出租人支付的最低租赁付款额。

租赁内含利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一般按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应付票据:是指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应付利息:核算企业按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以及短期借款预提的利息。

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与应付账款不同,预收账款所形成的负债不是以货币偿付,而是以货物偿付。

职工薪酬: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等。

存货成本的确定: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办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用备品)、包装材料、燃料等。

6.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 篇六

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及其对现代会计的挑战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 财务会计改革 杠杠效应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金融衍生工具的飞速发展和**的迭起,给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出了许多难题,因此,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也必然带来现代化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新发展。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类型:

金融工具分为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基本金融工具是传统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基本金融工具之上产生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19号《衍生金融工具及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揭示》中衍生金融工具定义为:“一项价值由名义规定的衍生于所依据的资产或指数的业务或合约”。目前金融市场上主要有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期货(futures),互换(swap),选择权(options)四种衍生金融工具,这些衍生工具在证券交易所中均有极大的成交量,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极其活跃。

1、远期合约:远期合约是最简单的一种衍生资产,买卖双方分别许诺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购买和提供某种商品,前者处于多方地位(long position),而后者处于空方地位(short position),远期合约的特征在于:虽然实物交割在未来进行,但交割价格(delivery price)已在合约签定时确定,并且,交割价格的决定遵循这样的原则:在合约签订的时刻,合约的价值对双方来说都为零,所以远期合约是免费进入的,虽然合约的空方存担了在合约到期日

向多方提供合约标的物的义务,但是,买方并不一定要目前就拥有这种商品,他可以在到期日从基础市场上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到该种商品来履行合约,或者,他可以于合约到期前就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这份合约,从而免去实物交割的义务,然而,远期市场的缺点在于,它的二级市场很难发展起来,因为远期合约的条款是针对某一对具体的买方而定的,很难找到第三者正好愿意接受合约中的条款,或者说,二级市场的交易费用比较高。

2、期货:与远期合约一样,期货合约也是买卖双方就未来以某种价格交易某种商品或资产而签订的协议,然而,与远期交易不同的是,期货合约是一种标准化的远期交易方式。在期货合约中,交易的品种,规格,数量,期限,交割地点等都已经标准化了,并且,即使是对交易商品缺乏知识的非专家也可以参与其中,不过,远期和期货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必然的,如果有些远期合约中的特殊条款与标准合约的差异很容易被量化并定价的话,这些合约也可以像标准期货合约一样,在到期前多次转手买卖,虽然合约双方分别承诺了在到期日供货和付款,但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点合约进行实物交割(go physical),大多数交易者在此之前就通过购买一份内容相同、方向相反发合约来对冲而避免实物交割,而在少数的实物交割中,仍可以对市场商品的质量,交割地等作出一些调整,例如:在美国的长期国库券期货市场上,交易的品种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债券”,即一种人为制造出来的,年息票率8%,到期日在以后的政府债券。期货合约大多是交易所内进行交易的,世界上著名的大型期货交易所有芝加哥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等,期货交易的急促资产范围十分广泛,商品基础资产有活牛,猪肉,白糖,木材,有色金属,贵金属等,金融基础资产则包括股票指数,货

币,国库券等。

3、选择权:选择权指于未来一定时间(行使日)或一定期间(行使期间),依事先约定的价格(行使价格)有买卖看涨或看跌的权利,选择权是一种风险不对称的金融工具,有选择权的买方在支付权利金后,有买或否的权利,而卖方则在收取权利金后须负应卖的义务,所以权利与义务不对称。若买方有买或否的权利,而买房有应卖的义务称为买权(call option);若卖方有卖或否的权利,而买方有应买的义务则为卖权(put optio)。由于选择权有到期可决定履约或予以放弃等优点,比起或更有弹性,因而发展迅速,它有助于单方面规避风险吗因为期权持有者有权利但没有义务在未来以事先设定的价格――施权价买卖一定数量的金融产品。例如,一家将要对外支付一大笔美元的英国进口商为了避免英镑的大幅度贬值可能造成的损失,可在外汇期权市场上购买美元买入期权,这样一来,即使将来美元大幅度升值,该进口商也能以较低的施权价买入美元。相反,如果拥有美元的投资者预期美元可能贬值可他将狗买美元卖出期权,这样一来,在美元真的贬值时,他仍可以预先设定的较高价格卖出美元。

4、互换:互换交易的双方通过远期合约的形式约定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交换一系列的货币流量。被交换的货币流量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按照基础资产价格的波动而调整的。按基础资产的种类,互换交易可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商品互换,股权互换等。例如,在货币互换中,两家公司分别借入两种货币的贷款,在期初互换这两笔数额相当的贷款,并约定在期末再换回。产生这种交易的原因是两家公司分别在不同的货币市场上具有优势但有需要另一种货币,于是互换交易能给交易双方都带来好处。互换合约大多是

非标准化的,可以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因为个别客户要找到一个正好愿意接受本金大致相同,互换期相同,方向相反的互换对手是十分困难的。事实上,金融机构还常常承担互换资产“仓储”的功能,即金融机构在于某一客户达成互换协议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找到反方向互换的客户;或者,金融机构需要将一笔大额的互换拆成绩比小额的反响互换。

二、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的原因:

衍生竟金融工具不仅翻新的速度快,数量大,品种多,而应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石头也越来越高,其交易的数额也十分惊人。1994年巴塞尔委员会调查了美国,发过,日本,英国和瑞士主要银行和正确公司的金融衍生商品交易余额,其中,被调查的美国的20家银行和正确公司的余额为230,000亿美元;8加法国银行的余额为117,000亿美元;9加日本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余额为99,000亿美元;8家英国银行的余额为67,000亿美元;3家瑞士银行的余额为53,000亿美元。国际清算银行关于全球金融衍生商品市场的调查表明,截至1995年3月底,全球金融衍生商品交易未清算余额超过573.000亿美元。按国际清算银行复式记账统计口径,其中266,000亿美元为利率衍生交易;132,000亿美元为外汇衍生交易;5,990亿美元为股票指数衍生交易;3,170亿美元为商品衍生交易。据预测,全球金融商品交易总量将呈现秩序增长的趋势。在当今全球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环境下,新金融衍生工具之所以具有强健的生命力,除了客观上为其繁衍,发育提供了一块成熟的金融土壤外,还在于它自身具备如下特点和优点:

1、具有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益。对投资者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大都是一种保证金交易,只要操作得当,价格变化预测无误,便可以以较小的保证金

(投资成本)带来十倍甚至数十倍于保证金的巨额效益,优厚的投资报酬吸引着投资者。例如,90填远期英镑价格为1.5600美元,但投机者感觉90填后英镑的价格会超出这一水平,那么,他可以买入大量的英镑。如果事实证明他的感觉很正确,90填后英镑的价格高达1.5950美元,投资者每一英镑可赚0.0350美元。他可以在当前就购入英镑,待英镑价格上涨后抛出,但这样的投机需要大量的资本;相比之下,购买远期英镑当前毋须任何投入,购买英镑期货或期权也只需很小比例的保证金。因此,同样一笔投机资本,在衍生市场上可周转好几倍的金额,衍生市场给投机者“以小博大”的机会,这就是衍生市场更得投机者青睐的原因。

2、具有筹资(交易)成本低,多样化的融资手段。对资本需求者而言,由于诸多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对融资者提供了低成本的多中融资选择机会,使众多融资者积极参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以达到其融资目的。如有两家异地公司,他们都可以在各自所在地取得一笔条件比较优越的贷款,甲公司能贷到美元,但他需要英镑;乙公司能贷到英镑但他需要一笔美元,若两家公司的贷款数额和期限大致相当,则,他们可以分别以优越条件贷到美元和英镑,然后交换,并订立合同,在到期时再交换过来,这样一来,对两家公司来说,他们的筹资成本都降低了。

3、具有防范,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机制。作为投资者有可能运用多种衍生金融工具,以分散和转移风险。保值者参与衍生市场的目的是降低甚至消除他们已经面临的风险。如果一家美国公司知道90天后要支付100万英镑给英国出口商,那么它就面临着英镑汇率上浮的危险。如果想避免这种风险,美国公司可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购入90天到期100万英镑,这样,就等于将

90天后支付英镑的实际汇率固定在目前的远期汇率上。购买外汇期货或期权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4、具有资产组合及时性和较高的流动性。一方面,“证券化”的兴起,通过债券工具,使原有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如政府债券期货交易,大大提高了资产组合的时间性,提高了金融市场交易的应运效率。另外,借助于衍生金融工具,易作空头,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机会,令一方面也为套期保值提供了可能。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和组合是没有止境的,目前大多数派生交易是基于商品价格,股票指数,股价指数,利率,汇率等变量,但这一极限已被突破。例如,滑雪场可以发行一种收益率完全取决于今后一季降雪量的多少的债券,银行可以为球迷提供一种利率与当地球队业绩负相关的储蓄凭证,即如果当地球队惨败,球迷可从较高的存款利率中得到安慰。

三、会计核算难题

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如果操作得当,能够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并带来有人的投资报酬和优厚的利润;如果操作失误将给投资者带来巨额损失,而这种操作是否得当由于其表外交易,杠杆操作等特征,造成会计核算上的许多难题,以至于不能及时反映和核算,导致更大损失的发生而是企业失去承受能力,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日本大河银行被兼并事件,美国奥治郡时间,香港87清算危机,以及上海的327时间,均是有此而引起的。

1、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从操作过程和结果看是一种表外业务,无法在资产负债表内揭示,从而导致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公司无法直接真是反映衍生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也使股东及投资者无法正确评价公司从事金融衍生

产品交易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有关资产,负债的定义而造成。

2、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是按金交易,是一种具有高杠杆原理的产品,因此投资者只需要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将交易做到天文数字,使的表面的资金流动和潜在的资金亏损大相径庭。

3、金融衍生产品远离真实的资本和资本运行过程,在投机规模上和空间上没有制约(如股票指数期货,以股票指数为买卖的基础,是会计上无法核算,又如金融衍生产品在交易上跨越一国疆域,可以便携地进行24消失跨疆域衍生交易等),这种世界范围内的衍生交易合作趋势使得会计核算标准必须统一,但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价每时每刻均在变化,盈亏无法把握,从而使会计核算难度加大。

4、金融衍生产品技术性强,操作复杂,因此,对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作为会计核算人员应首先掌握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特性及交易策略,但目前金融衍生产品多大1200多种以上,且几乎每个月都有一种新型的衍生产品的产生,大大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题。

5、金融衍生差评组合的随机性很强且不规范,因此很难确定其操作模式,也无法以统一的法规予以管理和界定。

基于上述原因,使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不但在国际金融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是现代会计的理论,实务和观念面临巨大的挑战。

1、对会计要素确定的挑战: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它们是财务报表组成项目的基本分类。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员会把资产定义为“某一特定主题由于过去的交易事

项获得的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将负债定义为“因过去的交易事项而发生的企业现有的义务,这种义务的结算将会引起含有经济利益的企业资源的流出。”金融衍生产品显然不能完全符合上述定义。因为金融衍生产品是以契约或合约为基础,其立足点在于合约在未来期间的收益,无论在时间上和金额上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不可能加以计量。

2、对历史成本的挑战:传统的财务会计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基础,辅以市价法或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并且在入账以后一般不予调整。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得历史成本原则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金融衍生产品从契约的签订到发生交易有一段时间跨度,在这一时期中,其市场价格瞬息万变,这种价格的变化在历史成本计量中无法得到及时的反映,但交易者持有的金融衍生产品的真实价格或交易收益又正是这种变化的价格;另一方面,大多数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预期合约,它往往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而交易和事项尚未发生,自然无历史成本可循。同时,有些金融衍生产品是由金融机构根据客户的需求而设计的,在市场中很那找到相同或类似金融产品的市价作参考。

3、对权责发生制的挑战:权责发生制是以过去的交易事项为基础,对未来发生的交易事项不予确认,而金融衍生产品签订契约时,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虽基本确定,但交易并为发生。如果在进行期权与起或交易后,不仅于是这保证金户头(在起或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设立,在期权交易中仅卖方设立)上帐户增加随市价波动而不停的变动,还预示着将来必然会产生对冲,履约,交割和放弃履约(期权买方有此权利)行为等。利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无法反映金融衍生产品的未实现持有收益,也不能及时揭示金融衍生产品的潜

在风险。

4、对财务报表的挑战:提供财务报表的目的是决策有用性,即向企业在或潜在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而目前的财务报表,无法反映企业发生的特殊的经济业务,无法反映非货币化或非数量化会计信息,也无法反映报表数字处理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方面的信息等。也就是说尽管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频繁,金额大,对一个主题未来现金流量影响重大,但由于不符合资产及要素定义而不能在有关财务报表中加以反映,只能在表外附注说明。

5、对会计职能的挑战:会计的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会计已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金融衍生产品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已如前所述,其对会计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如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要求会计管理方法必须相适应;金融衍生产品象一把双刃剑,一旦失手会招致无法估量的风险,加大了会计核算的难度;金融衍生产品操作的复杂性和信息量大,对会计管理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会计改革策略:

近几年来,伴随着一系列重大金融风险,各国相继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对策研究。会计作为监督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朱泽机构相应颁布了一系列准则公告,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

1、改进会计要素确认的标准: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二32号准则中,对金融资产的定义是指一下资产中任何一项:(1)现金;(2)一项从别的企业收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约权利;(3)一项在潜在优势的条件下雨别的企业交换金融工具的合约权利;(4)另一个企业的权益性工具等。金融负债是指任何契约型义务:(1)影响其他企业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2)在可能

不利的情况下,鱼鳖的企业交换金融工具的责任。这些会计要素的重新定义,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适应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2、改变历史成本原则:作为会计计量应尽可能客观,公允地反映出被计量对象的价值,为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采用公允价价值来替代历史成本。1995年6余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金融衍生产品及其避险活动的会计处理》准则公告草案。在准则公告草案中,金融衍生产品公允价值的变动产生的损益应按期持有或发行的目的分别处理。有此可见,这些对金融工具计量的规定突破了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允许按公允价值计量在交易中和可供出售的两类证券的价值,也说明现代科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将张其并存。

3、改进现代财务报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105号《有表外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与有集中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1990年3月),第107号《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1991年10月)和119好《衍生金融家工具的批漏及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1994年10余额)。第105号公告对“金融工具”作出了较为科学,严格的定义并要求在财务报表或其附表中按其类别批漏有表外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和有集中使用风险的金融工具。但这一公告仅涉及未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某些表外业务,且要求批漏内的内容相当有限。如何也面值或名义本金,合约性质与条款以及表外业务的信用风险及反方措施等内容。相比之下,第107号公告的范围更广,根据该准则,所有金融工具(无论是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还是未确认的),只要能对其公允价值加以估计,都应批漏其公允价值,此外,该公告还较为科学,严格地定义了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并对如何确定或估计公允价值给出了详细的指南。第

119号公告准则是对上述两项准则的修订。这项准则首次将衍生工具分为“用以交易的”和“用以非交易的”两类。并分别提出了批漏要求。尽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上述准则中涉及两个最为敏感的问题:确认和计量,但都对财务报表的一些现有项目展开了一系列大胆试验。在此期间发布的第110,114,118和115号准则公告,其内容表面上似乎与衍生金融工具无关,但实际上是整个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项目的组成部分。如果115号《公告对某些债务性与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1993年5月),除对证券投资提出了史无前例的分类方法之外,还要求按公允价值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交易中的”和“待销售的”证券投资,并就爱那个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未实现利得或损益计入损益。在具体操作中建议:(1)改进现有财务会计报表的结构,使之符合报表使用者直接取得有关金融衍生工具信息的要求(如将资产按金融性和非金融性分类而不按流动性分类);(2)增加报表的数量,贬值一些满足金融工具特殊需要的报表(如“金融头寸表”,“金融工具明细表”等)。目前较为实际的做法是重视会计信息的表外揭示,提高表外揭示的质量。如在财务报表批漏中,无法是以避险或非避险目的持有或发行的金融衍生产品,均应揭示如下内容:持有或发行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利于了解上述目的的背景资料及为达到该目的所采取的策略方法;金融衍生产品的面值或合约金额。

4、加强会计管理:首先,会计管理方法必须适应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而不能局限与传统的对资金的筹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集,耗费,收回和分配的管理;其次,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管理人员应该对未来资金运动及其特有金融衍生产品的情况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会计预测,然后按合理的财务目标并充分

考虑各项潜在的因素,以作出相关的资金决策,成本决策和风险决策;再次,金融衍生产品要求会计管理实行现代化,要动用现金的现代化会计科学,现代化管理科学和现代化计算技术进行会计管理工作,这当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另外,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也要求对权责发生制作出新的解释,重新修订“实现原则”等。

结束语:

我国作为衍生市场的后来者,在近几年里,从零点上飞速发展,商品期货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国债期货也在证券交易总量中占了最大的份额。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深入,企业将愈来愈需要面向市场作出决策,还有愈来愈多的企业,银行实现跨国经营,风险管理无疑将成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对金融衍生市场产生了新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事着一领域的研究十分迫切。

参考文献:(1)姜伟《金融衍生市场投资:理论与实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4月第一版。

(2)林万祥《经济学家》,19第2期。

7.金融衍生工具利弊简析 篇七

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衍生工具也越来越为我们所认识。谈起衍生工具的作用, 比较时兴的说法应该是“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双刃剑是一个比较时兴而又似乎万能的词语——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也是双刃剑……在此, 笔者如果把衍生工具也称为双刃剑, 恐怕有跟风之嫌。而且在当今社会, 金融衍生工具似乎很为人们所顶礼膜拜。在大多数人看来金融衍生工具在避险金融衍生工具不仅有避险作用, 还是财富的杠杆, 即使金融工具的风险很大, 他们也只是认为这同其他高收益的金融工具一样是正常的。其实, 笔者倒觉得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不是传统的金融工具那样是收益与风险的结合,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会带来系统性的灾难, 尤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日益突现的时代, “牵一发而动全身”, 后果自然不能小视。而在我国市场经济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的情况下, 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与操作更应该谨慎, 股指期货迟迟未推出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吧。

其实, 用“双刃剑”来形容金融衍生工具笔者不知道到底确切与否, 但是可以肯定地的是, 金融衍生工具的利与弊是并存的, 而且其风险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从理论上讲, 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能够改善市场效率和使用者的风险收益特征, 使交易实现避险、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 但不能因此忽略实际运用的复杂性和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巨大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1、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共存2、杠杆效应3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下面笔者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金融衍生工具的利与弊

1、套期保值是指风险资产持有者为消除风险而利用一种或多种金融工具进行反向对冲交易。套期保值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最基本的作用, 当经济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时, 由于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波动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导致的价格波动就会加大经济活动的风险, 而套期保值的目的就在于减少或回避已经面临的风险, 以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交易机制十分适合投机活动, 使得金融衍生工具的投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利用市场向预期方向变化进行投机, 也产生了本不存在的风险, 有时会产生重大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事故, 形成重大损失。

2、杠杆效应的作用。很多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是保证金交易, 较少份额的资金往往能带来若干倍的收益或者损失。然而我们必须看到, 这市场上更多的是风险与不确定性, 当损失被放大若干倍后, 不难想象会有什么后果。金融衍生工具一般不需要净初始投资, 或者初始净投资与那些预期对市场条件有类似反映的其他合同相比要少。例如期货交易、利率掉期交易等, 参与者只须少量、甚至不用资金调拨就可建立大额的交易头寸。当然对于判断证券的投资人来说, 这是极为有利的。然而我们必须看到, 这市场上更多的是风险与不确定性, 当损失被放大若干倍后, 不难想象会有什么后果。

3、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不确定性和高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多样化的内在风险, 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以及结算风险等。执行衍生产品的操作人员经常是唯一理解现状或对自己的行动可能带来潜在后果进行认真思考的人, 其他处于控制地位的管理人员可能不理解或缺乏信息去理解与投资对象相联系的风险性质, 这就使得衍生工具的风险容易积聚在企业内部并最终引发灾难性后果。笔者想巴林银行的倒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内部的监督不力, 风险长期积聚的结果。

而在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尚未完善、投资者素质不高的情况下,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更容易被扩大。衍生工具的使用即可能降低也可能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衍生工具的使用后果容易被人误解, 这对企业无疑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且金融衍生工具短期的交易的收益可能隐藏着企业实际收益的下降, 这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会计处理较为复杂, 监督管理成本又较高, 都不利于风险的控制。

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期货、期权、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标准化场内交易产品和远期合约、互换、资产抵押证券等非标准化的柜台交易产品。衍生工具交易由于其杠杆性而具有高风险性和信用风险的相对集中性, 衍生工具的虚拟性和定价复杂性使得其交易策略远复杂于现货交易, 如果不恰当使用或风险管理不当则导致巨大的风险, 严重的可能使投资者破产倒闭或诱发金融市场动荡。在这方面, 我们已经既有成功的案例又有失败的教训, 而且失败的教训是很沉痛的。

在中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更应该认识复杂的市场状况, 提高投资者素质, 使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能够改善市场效率和使用者的风险收益特征, 但也不能因此忽略实际运用的复杂性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巨大风险。而金融衍生工具单纯成为投机工具时, 投资者往往不能达到避险的目的, 市场的风险也就提高了。

在目前尤其是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时候, 我们要正确认识未来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关系, 高度重视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挥作用和体现效率所要求的机制条件、制度条件, 防范可能出现的较大风险, 保护投资者利益。

摘要:金融衍生工具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 在我们的市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也掀起过风浪, 其作用不能小觑。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 衍生工具在给我们的经济交易避险的同时, 也在考验并冲击着我们的市场。本文着重从利与弊两方面谈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杠杆效应,风险

参考文献

[1]、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产品, [美]约翰.赫尔华夏出版社出版

[2]、衍生工具会计:高级会计学专题纪洪天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

8.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问题研究 篇八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043-04

1 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目的

衍生金融工具披露应首先服从于财务报告的目的,即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和可靠的会计信息。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目的在于,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及时、正确、充分地了解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给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带来的影响,从而对金融工具相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确定性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高收益与高风险、投资(投机)与套期并存,以及其交易的复杂性,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应把握一个合理的度,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详尽具体,充分披露,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原则:①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信息应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②只有重要的衍生金融工具才给予披露;③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信息具有可理解性;④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方式和内容应根据会计主体的不同性质和特点,体现区别对待的原则。

总之,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应本着充分披露的原则,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和列示作出规范,并要求按规定及时披露,披露的内容应尽可能满足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以避免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交易的规模和水平有限,但从近年来国内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形势看,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节奏将加快。证监会期货监管部副主任叶春和此前也表示“目前要积极稳妥地推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而我国要在健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展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就必须依靠会计这个信息服务系统,发挥其监督职能,更好地规范与引导金融业的发展。显然,传统会计模式难以胜任此项工作,探索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防范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二是建立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系统。至今我国还未颁布专门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准则。建立和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也是势在必行。

2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问题

传统的会计要素定义无法满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产生的损益的确认也是需要在准则中予以解决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对损益项目的会计确认标准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并要求所确认的收入必须是已实现的。这就使得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未实现的损益无法得到及时的反映,而这部分信息可能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且会进一步影响到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控制。显然,这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在衍生金融工具损益确认方面的一大缺陷。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新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会计准则,一方面突破了历史成本原则,另一方面,对于未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则要求在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部分列示,这说明尽管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和实务有所发展,但对于未实现损益仍没有将其作为收入予以确认。因此,针对衍生金融工具是未来某一时期履行的合同的这一特点,在会计准则中,适当突破收入实现原则,将企业在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期间内由于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利得及时计入报告当期,可提前化解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潜在风险,与会计界倡导的稳健主义原则也相吻合。

3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方法的选择

3.1 合理选择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

衍生金融工具根据初始净投资额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需要初始净投资额的,如金融远期合约、利率合约、利率互换,其在合同签订时就没有初始成本,也就没有历史成本可言。另一类是对市场条件变化具有类似反映的其他类型合同,需要较少初始净投资,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它们自签订到实际交割过程中的价值变动在历史成本原则下都得不到反映。而根据前文论述,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且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对此没有对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作出明确规定,这可能导致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将根据自身的管理意图选择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方法,而不能如实反映企业所面临的真实风险。因此,我们在准则中应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方法作出适当的规范。但我们也应看到,虽然对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最终目标,但考虑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即使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发展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在现阶段也无法对所有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因此,目前我国实行表内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尚未成熟,应循序渐进,待条件成熟之后,方可实行和国际惯例接轨的公允价值会计。

3.2 逐步建立公允价值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解决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问题

实施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是解决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完善公允价值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则是前提。为此,我们应充分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但又要考虑到我国目前对公允价值不太熟悉、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较低等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允价值概念框架。首先,我们应理清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在现有及以后修订的准则和制度中对公允价值和现值会计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明确的指导,使会计人员逐步认识和理解公允价值。其次,规范利用现值估计公允价值这种技术方法。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估价计量公允价值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我们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①继续建设与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②健全与完善监管机构与机制;③建立专门机构对证券市场与相关数据进行评估;④建立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库,加强数据的管理;⑤加快计价模型的研究,根据现实情况对计价模型的前提条件进行调整,使其假定性更加合理,以及被计量的金融工具所隐含的变量更符合使用模型的条件,提高计价模型的可操作性。

4 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的建议

在解决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问题后,针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现状,笔者建议,采用变通的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方式。由于目前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还不太广泛,而且政府监管比较严格,因此,报表模式的改革需谨慎从事,不宜过快、过宽,实务中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量的大小和目的,来规定是必须编制附加的报表,还是仅在附注中披露即可。当前,我国参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因此,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应有别于一般工商企业。

5 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在市场发展中,国债期货从推出到关闭仅30个月的事实,暴露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内部风险管理的不健全,前面的案例分析,也充分说明要防范衍生工具交易带来的巨大风险,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包含以下内容:

(1)建立由董事会、高层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组成的风险管理系统,见图1。

(2)制定合理的业务风险管理制度。业务风险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①风险的度量;②风险限额;③资讯系统。

(3)实施全面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各部门在职能上的分工,做到既互相监督又互相补充、支持,使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稳健地进行。

内部审计指企业的稽核部门对其各部门及有关制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企业的内部控制应做好以下几点:明确树立各阶层人员的权力和责任:清晰明确的内部分工;完整明确的组织架构;详尽的工作手册;可靠的交易记录和报告系统。

内部审计需以内部控制原则为准绳,做好以下几点:担任审计金融衍生工具的审计员一定要对金融衍生工具有足够的认识,识别内部控制的弱点和系统上的不足;提供改进这些弱点的建议,每年最少进行一次审计金融衍生工具的业务。

6 衍生金融工具各种类型风险的内部管理

(1)市场风险的内部管理。市场风险是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风险。市场风险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一种主要风险。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复杂性,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的管理除了和其他任何资产的风险管理一样,对市场价格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外,还应注重对产品的特性加以了解,开发出合适的管理软件由专家实施管理。

(2)信用风险的内部管理。信用风险是交易对手不履行责任而导致的风险,信用风险存在于一切交易中,场外衍生工具交易最为严重。

(3)流动性风险的内部管理。由于流动性风险多出现在新兴金融衍生工具和场外交易市场上,所以在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若市场需求不大,那么设计出的金融衍生工具流动性必然较差。另外,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使用了高新技术,运作比较复杂,较难为常人接受。因而市场管理者要对已有和刚推出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工作,以增加客户对该工具的了解和认识。了解和认识的增加代表着客户的增加,客户的增加又代表着流动性的增强。还有,按照单个客户要求特制的金融衍生工具,往往会缺乏交易对手,流动性更差,这时交易商和客户要将双方的权利义务加以明晰,使其明了风险。

(4)操作风险的内部管理。操作风险是因负责管理的计算机系统程序出现差错,导致不能正确地把握市场风险。此外,在操作风险管理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清楚规定每个交易员的交易范围及限额:每次交易必须立即向结算部报告、列明已知的所有细节,尤其是对手、数量、种类、价格等等,由结算部单独与对手核对;在可能情形下使用标准事约;所有交易必须由结算部,而不是交易部报告输入电脑系统,以保证交易的准确性,财务部必须知道交易的详细资料以拟定盈亏,准备资金。

(5)法律风险的内部管理。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是新兴的金融工具,产生纠纷时往往出现无法可依和无先例可循的情况。在法律风险的管理中,首先应保证一批熟知金融衍生工具的专家参与交易法规条例的制订,使法律能够跟得上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发展的实际。在尚无明确法规保护的情况下,交易方应明确交易对手是否有权经营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有无足够法律依据确保对方如期履约。若以抵押、保证金等方式参与交易,要明确交易对方的抵押品或保证金能否弥补交易的损失,并清楚列明对方违约时应该支付的罚金。

7 衍生金融工具的外部监管

7.1 政府的依法监管

政府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应是宏观的、全局的和基础性的。政府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进行监管,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市场的竞争性、高效性和流动性,为市场管理创造一个有法可依、有纪可守、有章可循的有利环境,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交易按照诚实信用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

7.2 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

成功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需要有行之有效的行业自我约束管理与之相配合,衍生金融工具行业协会,是指由从事衍生金融工具理论研究的学者、交易参与者以及政府管理者等组成的民间行业组织,是金融工具市场自我管理协调的联合会。它以“行业自治,协调和自我管理”的方式行使职权,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和“自治性”的特征。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功能,是保证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良性运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7.3 交易所的自我管理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是一种组织化的有序市场,其中,最基本、最基层的管理机构是交易所。交易所是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基本场所,交易所的自我管理是指交易所通过制订各种规则来规范其交易活动。在衍生金融工具监管的“三级管理体系”中,交易所的自我管理是整个市场监管的核心内容,它为行业管理和政府监管提供可靠的基础,对保护市场的竞争性、高效性和流动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7.4 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系统的构建

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系统是金融风险会计防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在整个会计防范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重要的作用。

金融风险会计防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构建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系统的框架,改变分散的、孤立的、静态的风险防范方式,构建一个整体的、关联的、动态的风险防范系统才能提高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的有效性,以控制和减少风险损失的发生。

从总体的视角考察,金融风险会计防范系统的基础框架至少应由相互联系的组织分系统、内容分系统、职能分系统和方法分系统所构成。这些分系统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上下左右、纵横交叉、内外结合的会计防范网络系统。各级组织的会计防范是运用相应的防范方法,对其防范对象,通过反映、监督、分析等职能来实现的。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会计防范系统结构。

按照系统结构的特征,我们把银行风险的会计防范放到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就能够达到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相互协调地去实现会计防范的最佳效果。

金融风险会计防范系统的组织分系统包括:中央银行会计监管子系统、金融企业会计防范子系统和审计防范系统。

(1)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系统。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系统是会计防范的最高组织系统,它担负着对整个银行风险进行会计监督和管理的职责。本监管系统具有间接性、指导性、调控性和服务性的职能特性。其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表内业务风险监管、表外业务风险监管和会计风险监管。

(2)金融企业会计防范系统。金融企业风险的会计防范系统是指防范金融企业自身风险而构成的会计系统,它是整个会计防范的基础系统。金融企业风险的识别、衡量、预防、规避、化解、转嫁和日常管理均依赖于金融企业会计防范系统,才能有效地实施会计防范。按照会计职能的划分可将风险的会计防范系统分为风险的会计反映子系统、会计监督子系统、会计预测子系统和会计分析子系统。

(3)审计防范系统。金融风险的会计防范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敏度高、难度较大、工作量不小,单靠金融会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借助审计力量,动员各方参与,形成一个以金融会计为主,审计防范参与的大防范体系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会计防范质量的客观要求。

金融审计防范系统按其组织授权形式可分为内部审计防范子系统和外部审计防范子系统。内部审计防范是由本级金融企业授权于内部审计监督机构,针对金融风险的情况,运用专门的审计方法进行风险防范、审明风险责任、提出风险防范建议的过程。外部审计防范系统由两个层次构成:①政府审计防范,即由政府授权审计部门对银行风险进行审计防范;②银行授权或者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金融风险进行审计防范。

综上所述,只有对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监管,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正面作用,但是传统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原则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因此,会计必须尽快改变。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应该对传统会计准则作出修改和补充,使其适应一般的会计原则。历史成本计量已经不能适合衍生金融工具的要求,但是公允价值在全面实施上还有难度,所以在我国现今对衍生金融工具实行表内历史成本计量和表外公允价值及其相关信息披露的会计模式是比较适合的。在金融市场监管上,政府就应处于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监管体系中核心的地位,应该负起更大的责任。政府也应该建立完整的报表披露体制,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并且还要加强对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Derivation Financial Instruments Risk Question Research

Lei Hongmin

Abstract: The article in derives the overseas home to grow the financial instruments research in the foundation,from to grew in the tool transaction the risk recognition to begin,to study the derivation financial instruments risk internal control with the exterior supervision,had the strong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the reality guiding sense.

上一篇:450字作文初一下一篇:一年级读后感50字: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