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计划

2024-10-23

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计划(共12篇)

1.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计划 篇一

电子专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对于11就业电子班的学生来说,本学期是就业前的最后一学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习PLC应该具备的一些基础型的知识和理论,比如各类电器的结构和功能,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电路图,有了这些基础,同学们能够轻松入门PLC,为新学期PLC课程的开展,做好了良好的铺垫。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PLC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第二版,以及科学出版社出版《PLC应用技术项目教程》两本书综合使用。PLC控制技术一书理论 讲解比较系统全面,该项目教程实例比较多。本学期的教程电路是先讲PLC的基本概况,FX系列PLC的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PLC的应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摒弃冲理论性的分析探讨,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选择一些实际应用的设计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知识面。

三、实施措施

1.对PLC的结构和原理,应细讲,让学生充分的理解,以便于后期的编程,应用学习。

2.对PLC基本指令的讲授,应多练,多举实例,在实例中反复练习,巩固。

3.对于编程电路和方法,应点到为止,教师只讲引导,提示,让学生多思考,总结,形成自己得应手的一套编程思路。

四、教学进度

9.2—9.11 《电器及PLC控制技术》3.1—3.3

9.14—9.30 《电器及PLC控制技术》4.1

《PLC应用技术项目教程》项目二任务一至任务三

10.4—10.21

PLC基本指令

《PLC应用技术项目教程》项目二任务四至任务六

10.24—11.11PLC基本指令项目二任务七—任务八

期中考试

11.14—12.2 定时器 辅助继电器

《项目教程》项目三任务一至任务六

12.5—12.23 计数器辅助继电器

《项目教程》 项目四 任务一至任务七

期末考试

就业组安秀婷

2011.9.2

2.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计划 篇二

我校先后建成了焊接练习中心、电子成品焊接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和Proteus仿真实验室。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电子实习已初步形成了规范的教学体系, 并逐步走向电子工程实践。教学内容上, 在坚持基本要求的同时不断创新, 不断地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原来的电子实习与当代电子工艺相比较, 缺少了印刷电路版的设计与制作工艺。我校在“十二五”投资计划中的新建电子工艺实验室, 并更新了电子创新实验室。学校还购买了最新版的Proteus软件供师生使用, 并建成了Proteus仿真实验室。为了更好的利用更新后的硬件和软件, 也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为了更好服务师生的科研, 原来的电子实习的一些项目需要调整, 电子创新实验室的开放管理需要进一步调整, 电子实习实训的改革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 构建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电子实习教学体系

实习和实训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综合技能, 将所学理论和技能向实际工作能力转换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和实训,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使其把所学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学到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专业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在大学四年制的教学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中, 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改革, 制定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电子实习教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 与实际电子工艺工程相结合, 按照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将电子工艺工程分成各个工位环节, 模拟实际工厂电子工艺工程, 将实际工程模块化, 设计了电子实习工程的具体项目, 将电子工艺实习工程模块化, 共分为五个模块, 如图1所示。

电子元器件认识和仪器仪表使用这一模块是电子实习中的基础性实习模块, 学生在第一学年完成。通过实习, 学生掌握元器件的识别、用途和使用方法;学生学会使用仪器仪表测量检测元件的质量、性能指标;并掌握测量原理和测量的方法。

焊接技能练习模块通过焊接技能练习, 使学生掌握元器件的焊接技术、贴片元件的焊接技能和电路板的检测技术。表面贴装技术是新一代电子线路板组装技术, 是将传统的分立式元件压缩成体积很小的无引线或短引线片状器件, 直接贴装在印制板铜箔上, 实现了电子产品组装的小型化、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而且现在, 表面贴装技术已成为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主流安装技术, 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这一主流的电子工艺技术。

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模块学习掌握元器件的一般安装方法和电子产品的调试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 电子产品的安装内容丰富, 可供学生选择, 有调频调幅收音机、数字万用表和MP3等。

PCB板的设计与制作模块针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 电子工艺实验室有转印机、裁板机、雕刻机和腐蚀桶等设备。线路板的设计与制作是电子工艺实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是电路原理图变为现实的毕经之路, 是电子专业的大学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要用到的知识。学生必须熟悉Protel软件和Proteus仿真软件, 把自己设计的电子电路, 用Protel软件熟练画出, 用Proteus仿真软件仿真没有问题后, 才能利用转印机和腐蚀机, 将用Protel画的电路转换为印刷电路板。

课外科技活动或竞赛活动模块电子创新实验室主要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科研、制作和举办科技活动的软硬件环境。实验室以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电子创新验室的建立必将提高我院学生的科技意识, 推动科技活动的开展, 提高我院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达到选拔优秀学生, 培养品牌学生的效果。

2改革传统实习教学手段, 尽可能的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即使有了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教学计划, 如果仍然采用原有的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也难以理想。传统实习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实践性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模拟、操作等方式对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近年来学校对实验室不断进行改造, 实验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指导教师制作一些内容丰富, 集图片声像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同时对一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 用现有的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时, 通过播放录像的方式, 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掌握实习项目的原理与制作的工艺。为了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模块中, 让学生按照竞赛的模式分组进行。首先将学生分组, 教师可安排操作技能好、责任心强的同学做小组长。在教师的激励下, 各组之间开展竞赛, 比安装的速度和安装的质量。实习成绩由指导老师和其余小组共同评判, 给出最终的实习成绩。

3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兼相结合的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

经过多年的人才引进,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现在共有15人, 理论教师11人, 实验教师3人, 专职的实习教师1人, 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明显不足。结合实习任务时间比较短但对实习教师的要求较高的特点,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兼相结合的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尤为重要。学校支持教师进行实习教学科研立项, 以教师科研促进实习实训教学, 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指导学生参加电子竞赛获奖的指导教师, 根据取得的成绩发放相应的奖励, 进行鼓励。

4 创新实验室应对电子电气专业的毕业设计学生和研究生全面开放

为吸引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创造条件,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素质, 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 有效利用创新实验室资源, 开放电子创新实验室, 开放对象为电子电气专业的毕业设计学生和研究生, 旨在培养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电子工艺设计、电子小产品制作、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方面的能力。

5 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电子竞赛,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学校通过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和发明创造,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创新实验的实践活动。通过电子实习, 许多同学初步确定自己进步的研究方向, 积极请参加各种比赛, 如全国大学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盛群单片机设计大赛等, 学生在多次竞赛中获奖, 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学校对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和指导教师, 根据取得成绩发放相应的奖励和奖金, 进行鼓励。

6 结束语

通过电子实习教学的改革,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程能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进一步打造学校的教育品牌。

参考文献

[1]任立红, 李晓丽, 刘浩.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创新教学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4) :65-69.

3.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计划 篇三

【摘要】电子工艺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贯彻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要举措,结合我校电子工艺实验室近年来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教学方式的不断探索,对电子工艺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构建了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为教学理念,以实践教学、科研生产、科技创新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电子工艺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43-02

1.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实践项目单一,呈现落后趋势

目前高校中电子工艺实习面向全校绝大多数工科专业,根据各个学科专业对电子类知识的掌握情况,工程学科可分为三种类型,教学内容也相应地有所不同。

1.2教学方法单一造成学生积极性不够

传统的电子工艺实验教学中,许多高校课堂教学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老师为中心,教材为主线,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老师将实验中的每一个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及要点进行逐一讲解,学生不经思考的被动接受,并最终一步一步照做完成实验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爱好,更无法达到卓越工程师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电子工艺教学模式的改革

2.1“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

早在1737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纳(J.M.Gesner)首次将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引入大学课堂。20世纪初,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在美国知名大学普遍采用,并带来了美国大学教育的根本性变化。目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实践环节中,都引入了这种教学模式。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将授课内容统一讲解,而小班研讨课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把更多的实践留给学生思考和分析。将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入电子工艺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再是一味地为他们灌输,而是抛出问题,启迪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让他们在调试过程中,经历各种尝试与失败后再思考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2.2共建联合实验室

高校培养人才是为了丰富社会人力资源,更好的服务社会。在电子行业发展如此迅猛的时代,高校要突破封闭式的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学生对电子类产品的设计或开发的兴趣发现及培养,都是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因此,积极构建高度开放、深度融合的联合实验室是大势所趋。这样开放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能力训练、科研创新、素质拓展以及合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共享“多元化”的教学资源

电子工艺教材编制不仅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更要结合每年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更新。另外,现代化的网络教学中心可以有效地整合校内外各个重点实验室的各类办学资源。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是强化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基本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训练的结合,兴趣爱好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实验室要积极拓展校外的企业需求,来自共建企业的研究课题和项目不仅给学生的课程创新设计、毕业设计带来了价值无数的选题,也为相关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题资源,折让学生的实践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学生设计、老师指导、社会实践检验,这一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实战中锻炼专业技能。

4.教学成果评估改革

高等教育阶段,我们把知识、能力、素质等的协调发展作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依据。电子工艺实践考核,在知识要求方面,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在校期间能学到的知识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学生是否已经开始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否具备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电子版图的设计能力,所以理论知识考核中逐渐增加了主观思考题目的比例。

电子类产品实践教学最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考核中,增设研讨方案环节。学生在现代化的电子实验平台上针对某个主题进行思考并探讨后,以分组答辩的形式阐述自己克服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他们克服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5.结束语

4.《电工基础》教学计划 篇四

本大纲制订的主要依据是参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区和在校生的特点制订该大纲。

二、性质与任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的新形势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规定的职业资格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结合起来,在我国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并重的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本课程的培训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设置的。

三、基本要求和内容

维修电工技术的培训对象为在校生及社会人员。

本课程突出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注重实践环节,兼顾理论知识,旨在培养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员。学员学完该课程后,将在理论与职业技能上得到系统的训练,达到国家职业技能的鉴定要求。

四、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

培训内容分应知(知识)和应会(技能)两部分,其比例为3 :7 。知识要求包括相关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要求包括电工工具、材料与仪表、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文明生产。通过培训,提高学员技术素质、职业技能和应聘能力。

5.电工培训教学计划3 篇五

2-3:安全用电及触电急救。

2-4:触电方式及其防护。

2-6:人体对电流的反应。

2-7:人体触电方式。

2-8:触电方式主要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种。2-9:单相触电。

2-10:两相触电。

2-11:跨步电压触电。

2-13:新工人安全用电的要求?

2-14:常用电工仪表的种类,特点及用途。

2-15:电工仪表的概述。

2-16:电压的测量。

2-17:电压表的选择。

2-18:电压表的使用。

2-20:电压表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2-21:直流电路应用。

2-22:电路及基本物理量。

2-23:电路的组成及功能。

2-24:电路的组成。

2-25:电流。

2-27:电功率。

2-28:电能。

2-29:直流电能。

3-1:交流电能。

3-2:电压源。

3-3:照明电路的安装。

3-5:单联开关控制白炽灯。

3-6:双联开关控制白炽灯。

3-7:螺口平灯座的安装。

3-8:吊灯座得安装。

3-9:白炽灯照明电路。

6.中级维修电工教学计划 篇六

维修电工专业

培训时间:一年

编制单位:中铁山桥集团高级技工学校

审批单位:

中级工维修电工专业培训班教学计划

(培训时间:三个月)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学员全面掌握维修电工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学员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从而使学员能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并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作好准备。

二、课程设置与要求:

1.电气识图与电工基础:

掌握电气图的分类与制图的一般规则,常用电气图形符号和电气项目代号,一般生产机械电气图的识读方法,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串、并联电路电压及电流计算方法及交流电概念,了解戴维南定律内容及应用和电路和磁路知识,了解低压电器知识。

2.电工材料、电工仪表与测量

掌握常用导电材料的名称、规格和用途及应用,常用绝缘材料的名称,规格及用途,常用磁性材料名称、规格和用途,电机常用轴承及润滑脂的类别、名称、牌号及使用知识,掌握常用电工指示仪表的分类,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符号,仪表名称、规格和选用、使用维护保养知识,掌握电工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了解晶体管测试仪、图示仪和各类示波器的应用原理、接线和操作方法。

3.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

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正反转、制动、调速的原理和方法,数显、程控装置的一般应用知识,机床电气连锁装置,根据实物测绘较复杂的机床电气设备电气控制线路图的方法,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原理,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各种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控设备和自动线的基本概念,各种电梯原理、使用和调整方法。

4.实习

使学员掌握维修电工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掌握安装和调整大、中型电动机方法,具备分析故障检修及编写检修工艺的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

三、课时数安排:

1.理论与实习教学比例:1:2

2.理论教学课时数:70学时

3.实习教学课时数:140学时

四、任课教师:

黄晓峰

邵猛

7.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计划 篇七

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应从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入手, 目前已有很多文献分析讨论了如何加强卓越计划专业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具体包括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3]、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4,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6]等。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1 年被遴选为国家级卓越工程师 ( 软件类) 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通过实践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 为探索出一套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卓越计划专业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卓越计划专业更加重视对学生工程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只是依靠校内实践平台进行训练, 效果肯定难以实现预期培养目标, 也不能体现与非卓越计划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的明显不同。因此必须联合相关企业, 结合具体实践工程项目, 让学生参与具体项目各个阶段的开展,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具体而言, 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可以整合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 利用高校的科研平台优势, 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 同时结合企业工程实践平台优势, 提高学生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能力; 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生在面对实际工程问题时, 能够综合在学校所学知识, 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 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工程应用型培养, 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生产技术, 同时也能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重要性, 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主动性, 为在未来激烈就业市场中找到一席之地提供保障。

2. 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在淮阴工学院的具体实施

淮阴工学院从2012 年开始组建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班, 为切实提高培养质量, 班级人数初步设置为20 人, 通过召开多次不同形式的会议, 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及学校管理部门共同讨论制定工程应用型教学模式培养实施方案。

( 1) 培养方案修订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 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修订流程总体分为调研、修订和论证三个阶段。

1) 调研: 首先进行了校内调研, 主要通过校内本专业教师和学生座谈会, 了解原有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及其遇到的问题, 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工程应用型教学内容比重; 其次, 对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及其同类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 取其所长, 为我所用; 最后, 对淮安及其周边地区的部分企业进行了走访和调研, 了解企业的需求, 从而更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2) 修订: 根据前期调研结果, 提出了具体修订要求, 组织修订人员, 统一中心思想, 对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 及时把修订结果反馈给专业老师, 汇总反馈结果, 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 明确体现工程应用型教学特色。

3) 论证: 邀请其他高校和企业专家对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专家组通过提问、讨论, 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 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和完善建议。通过论证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完善了课程体系、实现了专业模块方向与企业需求的充分接轨, 为实现培养优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标提供了保障。

( 2) 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平台、专业大类平台、专业平台、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构成, 每个平台由相应课程模块组成, 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上面更加突出了理论学习与工程需求相结合的能力, 以及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体现了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各项要求, 具体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0% ;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不少于总学分的30% ; 学生在企业完成的课程与环节的学分数不少于总学分的/1 /4; 在掌握专业基础课知识后, 进行模块化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嵌入式应用平台模块和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块。

( 3) 培养模式设置

“卓越计划”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采用了 “3 + 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其中 “3”为三年基础学习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 “1”为累计一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 即进入“卓越计划”模式的学生除完成学校规定的实践教学任务外, 另外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在企业或科研院所完成一年的学习。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真题真做。即学校培养为主 “3”的教学内容含有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教学内容, 企业培养为主 “1”的教学内容则由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共同承担。

( 4) 实践基地建设

实施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 实践基地为重要组成部分。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利用多年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 围绕电子信息工程领域, 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具有行业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目前学院已与江苏苏仪集团、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淮安亚光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学生实践基地, 保障了卓越计划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工程应用型教学的顺利实施。相关企业对在外实践锻炼的学生分配指导项目和指导教师, 学生由最初参与项目到逐步实现独立完成工程项目, 在完成企业的科研和设计任务中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 5) 考核环节制定

对学生的考核工作也要根据培养特点分阶段进行, 设置每个阶段的具体考核指, 以保证学生工程实践项目的顺利实施。面向 “卓越计划”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两个阶段。首先有校内指导老师进行关键理论知识指导, 给出具体实践项目要求, 然后到企业进行具体实践。在校内学习阶段结束后, 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情况及基本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保证其对工程项目关键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有较扎实的基础; 而在企业内的实践阶段要结合其项目开展进度, 在项目选题、中期检查、评审答辩等环节分别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 保证其工程应用项目的顺利完成。

3. 结语

培养卓越计划专业学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流程, 而基于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则体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之间的紧密合作, 在工程实践项目中可以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并改进其中的不足, 同时借鉴同类高校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 强化企业工程项目实践环节, 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积极探索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 构建符合学校发展的卓越计划专业培养体系。

摘要:卓越计划专业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实践及其应用, 而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更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本文结合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实际, 基于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 分别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模式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和考核环节制定等多方面展开讨论研究, 探索出一套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卓越计划专业培养体系。

关键词:卓越计划,电子信息工程,工程应用型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1) :12-23.

[2]武雪玲, 牛瑞卿, 王毅等.面向“卓越计划”的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 2015, (93) :28-31.

[3]何丽华, 屈国普, 李小华等.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1 (2) :79-83.

[4]平琦, 朱杰.卓越计划背景下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 2013, (24) :46-48.

[5]刘凤春, 陈希有, 牟宪民等.面向卓越计划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 33 (5) :10-12.

8.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计划 篇八

当前,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产品流通方式,成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机制、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新动力,对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面临着基础设施条件差、标准化程度低、流通链条不完整、市场秩序不规范、诚信体系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困难和问题,亟需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为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1号文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的部署要求,发挥农业电子商务在培育经济新动力、打造“双引擎”、实现“双目标”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扎实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把农业电子商务打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提出以下行动计划。

一、深刻认识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是完善农产品市场机制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践证明,电子商务可以为传统农产品产销注入信息化元素,以信息流带动物流、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实时反映供求状况,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农产品生产者话语权,拓展新渠道、新客源和新市场;能够有效促进产销衔接,降低流通成本,同时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减缓价格波动,是建立健全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必然要求。迫切需要通过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效引导市场主体广泛参与,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有序流动,消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制约因素,推动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二)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前提是市场化,农业电子商务是农业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将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融入农业,可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全面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生产由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倒逼农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化,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业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农业产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增添新的动力。

(三)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是扩大和提升消费需求的重要动力。在经济新常态下,扩大和提升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重大举措,对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是顺应消费方式、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的现实需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多样化、便捷性需求,能够突破购销的时空限制,进一步挖掘市场需求潜力,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同时,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可以创新流通方式,带动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下乡,加快形成城乡产品和要素市场双向流动的新格局,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活力,让农村居民分享信息经济发展的成果。

(四)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切实加强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责。农业部门在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应更加重视搞活农产品流通,创新农业生产资料下乡渠道。农业电子商务作为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新业态,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政府部门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切实把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政策创设和规划制定,健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标准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诚信体系和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努力营造安全可信、规范有序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五)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的目标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效提升消费需求为主线,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着力解决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着力完善制度、机制和模式,着力营造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发展环境,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新的动力。

(六)基本原则。一是市场主体,政府引导。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电子商务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加强政策、规划、信息指导,强化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为农业电子商務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统筹兼顾,重点突破。注重农村与城市相结合、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分类别、分阶段、分区域拓展和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应用。重点探索鲜活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资料的电子商务模式,支持发展产地田头市场、城乡仓储、冷链物流、终端配送,突破发展瓶颈。三是创新驱动,示范引领。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到农业电子商务的各领域各环节,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因地制宜探索发展适应当地实际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四是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在发展中求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立足需求导向,坚持必要和可行的原则,明确方向和重点,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策略,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有力有序推进,避免盲目跟风,保障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七)总体目标。到2018年,农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基本健全,培育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和品牌,电子商务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对完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流通体系、提升消费需求、繁荣城乡经济的作用显著增强。

三、重點任务

(八)积极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围绕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支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网络营销、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线上交流与交易、壮大农业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目标,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推动形成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新格局。

专项行动1——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参与国家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项目,重点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企业负责人,联合有关教育培训机构、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使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网上经营策略和技巧培训,有计划培养一批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切实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专项行动2——平台对接行动:充分发挥农业、商务部门牵线搭桥的作用,积极组织、引导电商企业,加强农业电子商务业务建设。依托各类会展平台和论坛,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经销商、国有农场和农业企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对接各类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有效衔接产需信息,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实现网上销售。

专项行动3——电商拓展行动:加强政策和信息引导,鼓励综合型电子商务企业拓展农业电子商务业务,扶持垂直型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壮大,推动电子商务企业适当降低农业电子商务门槛,引导有条件的传统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销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九)着力完善农业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模式,完善农产品监测预警、质量标准和追溯体系,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相关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实现农业全产业链数据互联互通,完善农业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公共服务体系,为农业电子商务提供公共服务支撑。

专项行动4——网络集货行动:构建农产品网络集货平台,依托农产品产地市场,完善电子商务平台集货对接功能,引导在集货过程中实现标准化、规模化,提高重复性购买产品的一致性。

专项行动5——产品推介行动:完善农产品展示推介平台,在继续做好农产品营销促销工作的同时,集中打造网上展示大厅,推动“名特优新”“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农产品上网营销,加强宣传推介,提高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公信力、信誉度和美誉度。

专项行动6——信息共享行动: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农产品产销动态监测统计,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预警分析,及时全面准确发布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库存、成本收益、价格及未来趋势等市场信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公开力度,推动涉农数据信息开放共享。

专项行动7——质量监管行动: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包装标准制修订进程,健全“名特优新”“三品一标”“一村一品”等电子商务基础数据库,健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农药、兽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追溯系统建设,探索与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查。

专项行动8——运行保障行动:建立农业生产经营全产业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在各行业各领域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基础上,实现种植、畜牧、水产以及种子、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农机等电子商务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农业电子商务协同快速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健全诚信体系,整合银行、税务、工商、质检、商务等领域和电子商务相关主体的信用信息,推行信用档案制度,净化市场环境,提高农业电子商务信任度。

(十)大力疏通农业电子商务渠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加快推动网络、物流、冷链、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相关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机制、模式创新,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全面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创造良好条件、提供经验。

专项行动9——渠道延伸行动: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加强部省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支持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代卖代购等服务。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布局,实施快递“向西”“向下”工程,推动农村综合服务社、超市、邮政“三农”服务站、村邮站、快递网点等基层农村物流节点建设,鼓励物流快递企业向乡、村延伸业务。

专项行动10——市场转型行动:指导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有效衔接农产品品种、产量、产地、收获时期等生产者信息,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鼓励产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信息技术、经营方式、服务模式等创新,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优势,推动批发市场创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基础设施、质量检测设备、产品流通渠道等应用于农产品电子商务。

专项行动11——模式创新行动:推动电子商务企业、国有农场、农民合作社与城市社区开展合作,共同设立农产品体验店、自提点和提货柜,试点“基地+城市社区”的鲜活农产品直配模式。推动销地批发市场发挥优势,支撑电子商务发展,探索满足城市日常消费的“批发市场+宅配”模式。鼓励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企业,依托各地村级信息服务站探索“放心农资进农家”模式。配合相关部门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创立自有品牌,推动跨境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专项行动12——基础支撑行动:加快农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在农村的覆盖面。支持农业生产基地加强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和质量追溯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物流园、创业园。支持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在农村和城市建设仓储、冷链、分级包装、智能配货等设施设备,改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条件。

(十一)切实加大农业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应用力度。按照“需求牵引、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原则,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制定完善相关标准、法规,大力推广先进实用信息化技术在流通等领域的应用,全面提升农业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应用能力。

专项行动13——技术创新行动:加强农业电子商务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着力在核心芯片、射频识别、智能终端、系统集成、网络与信息安全以及大数据处理、应用软件等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上取得突破,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专项行动14——示范推广行动:积极参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继续开展两年一次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申报认定工作,并向农业电子商务倾斜,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电商平台,树立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典型。支持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电子商务全链条中的示范应用。鼓励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农业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及相关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在农村地区推广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支付方式。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子结算、电子交易、电子拍卖、电子商务应用,提高流通效率和信息公开程度。

专项行动15——标准推进行动:鼓励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制定适应电子商务的农产品产品质量、分等分级、产品包装、物流配送、业务规范等标准,鼓励支持快递企业制定适应农业电子商务产品寄递需求的定制化包装、专业化服务等标准。加快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产品质量国家、行业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制修订进程,加快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引导各类电子商务主体共同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同时研究制定农业电子商务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

专项行动16——政策研究行动:依托各有关直属单位,与有关科研和教学单位、企业合作开展发展战略研究,追踪热点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编制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年度报告。鼓励各级发展改革、农业、商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联合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重大问题研究,为规划制定和政策措施出台提供决策参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相关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

专项行动17——智库应用行动:在每年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和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期间组织举办农业电子商务分论坛,支持地方、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论坛、研讨会,总结交流各地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研究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

(十二)加快完善农业电子商务政策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创设,配合有关部门优化农业电子商务相关审批事项和流程,推动落实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专项行动18——政策支撑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大力加强农业电子商务政策创新,推动出台并落实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用地、用水、用电、用网等政策,建立健全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配合相关部门全面清理农业电子商务领域现有前置审批事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严禁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增加行政许可条件和程序。

专项行动19——硬件支撑行动:针对农产品流通的特殊性,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田头集货、产地预冷、冷藏保鲜、分级包装、冷链物流、运输车辆、集散仓储、城市配送设施等方面建设给予扶持,按照相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等支持范围。鼓励保险公司开展鲜活农产品配送质量保险试点。

专项行动20——运营支撑行动:积极推动成立农业电子商务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协会。组织相关科研和教学单位、企业开展农业电子商务核心和关键技术研发。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农业电子商务企业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积极争取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信息员培训,以及政府购买公益服务支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产品上线营销、市场推广,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农村经纪人、农村信息员等依托电子商务创业。

四、保障措施

(十三)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发展改革、农业、商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农业电子商务作为创新农产品流通、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予以推进。加强相关工作力量,明确负责机构和人员,注重调查研究,制定推进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狠抓任务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为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十四)强化制度建设。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围绕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职责,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完善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权益保护、信息公开、网络安全、行政执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相关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加强部门合作,避免多头重复执法。引導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和服务要求,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评价。

9.电子琴的教学计划. 篇九

我们学校相对于不少学校来说开设演奏模块课程是很有优势的。我们有现成的电子琴教室。这样学生就不必再为没有乐器而犯愁了,也使得这个模块的教学,能够轻松地实现。

现将电子琴的开课计划写下来,以供开课后参考。第一课时: 课上内容:

1、学习音名,唱名,节奏型。

2、认识音符,中央C。学习五线谱。

3、学习弹奏音阶 2 3 4 5 6 7 音名: C D E F G A B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节课主要是认识电子琴和学习弹琴姿势和手型。让学生学会手应该怎么样放在琴上;手指什么部位触到琴键才是最正确的。这节课内容简单易学目的让学生产生学习电子琴的兴趣。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和培养识谱的能力。第二课时:

1、学习4/4拍及其强弱规律。

2、学习电子琴的基本功能的基本操作(包括音量区、音色区、节奏区,同步启动、单指和弦等)。

3、手指触键练习和高抬指练习

4、练习曲子《圣诞歌》

练习打拍子跟电子琴节奏。开始先用右手独立演奏然后打开开单指和弦双手演奏。

这节课主要是练习左右手的配合演奏,练习单指和旋伴奏。《圣诞歌》这个曲子旋律优美,和旋简单,学生比较熟悉也易于掌握。让学生初步体验到自己弹曲子的愉快心情。会成功的应用左右手,是学生演奏电子琴的第一步。第三课时:

1、基本指法:穿、跨、扩、缩。C大调音阶的基本练习。

2、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的基本弹奏法。

3、练习曲子《小星星》左手加单指和旋。

第四课时

1、C大调双手基本音阶练习,熟悉各个单指和弦的演奏方法

2、学习三拍子(3/4)的打法以及强弱规律(强弱弱)、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3、练习曲子《布谷鸟》 第五课时

1、学习在同一个音上换不同的手指弹奏,让学生知道任何一个音都可用任何一个手指去弹

2学习各种符号(强f、弱p、渐强<、渐弱>、生降号、还原记号、速度、渐慢)

3、练习曲子《小红帽》

其余课时,以后待续。。。

10.2011电子琴社团教学计划 篇十

——郭爱霞 三月份:养学生学习兴趣,了解电子琴基本功能。基本乐理学习,并学会右手手指练习。

A: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入基本乐理学习。(认识五线谱,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了解拍号及含义)

B:初步进入键盘学习,掌握好演奏姿势;并学习用一指演奏手指练习。(全音符和二分音符)

C:纠正演奏姿势,并学会四分音符演奏(C、D、F、G)

四月份: 巩固所学知识(演奏姿势及乐理知识,音阶演奏),并把所学音阶

(C、D、E、F、G)加以灵活应用。

A:把(C--G)用在4/4拍上,并且用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来演奏乐曲《旋律》《游戏》。

B:学习手指练习(C--G),并学会演奏《用力拉》、《慢慢上》。

C:巩固学习手指练习及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并学会演奏乐曲《泄气》《迈大步》。

11.浅谈电工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改革 篇十一

一、目前电工电子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传统的电工电子技能训练一般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技能训练和理论互相脱节,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不明显。

2.教学方式单一,目前,电工电子实习基本是教师讲解和演示、学生模仿制作,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而不是“指导”或“培养”;学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模仿”而不是“创作”。很显然,这样的教学只是一种简单操作训练,不能真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费不足,设备老化,实习内容落后,跟不上社会新技术的发展。例如,多年来国内多数电子实习内容之一就是组装一台半导体收音机,采用的电路板是设计好的,使用的元器件都是配套的,学生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不能实行因材施教。实习内容的广度和难度一样,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的差异,没有学生自主设计的内容和选修的内容。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不能充分体现其个性和爱好,不能发挥其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更谈不上因材施教。

5.学校与企业脱节,学生所学技能到企业基本没用,再加上技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因此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动力。直接影响实习训练的效果。

6.实习教师只懂理论而实践经验不足,也缺乏创新精神。而且学校对实习教师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与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相比,力度明显落后。满足实习教学需要的高学历、高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不多;“双师型”教师缺乏。不能很好适应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电工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改革思路

1.改革技能教学方法,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对于专业课直接在车间进行,边讲边做边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在讲授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时,虽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都是最普通、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但对于没见过、没用过这些元器件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能是空对空,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如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理论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2.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1)改革传统单一的实习内容。在学生完成基本的实习内容基础上,再设置一些拓展性实习内容,供不同兴趣爱好和能力的学生选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2)让学生自主设计实习内容。对于那些创新意识和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完成教学大纲指定的实习内容外自主设计实习内容,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3.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硬件建设。根据实习教学和企业需要建设:(1)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室;(2)电子综合实验室;(3)工厂电器与电机拖动实验室;(4)PLC实验室;(5)家电维修实习室(6)音视频实验室(7)多媒体应用实验室;(8)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等。这些先进的实习环境,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能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4.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使他们认识到掌握技术的重要性,学校再根据企业需要,开设实习课程。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了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技能和继续提高其学习兴趣,我们在课余时间成立电子制作和家电维修兴趣小组,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电子产品,如门铃、声光控开关、收音机、万用表等。制作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知识性到创造性。制作电路的选择要注意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制作兴趣。

5.建立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适应技能教学。高素质师资队伍是提高技能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学校应打破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的界限,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实习教学、开发新的实验项目、组建新实验室、指导学生实习。

总之,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技能教学质量好坏,一定会影响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电工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改革是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要做好这项工作,关健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断加以探索和创新,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1]杨虹,杨水根.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当代教育论,2008(11).

[2]黄艳芳,吴波,赵晶,曾建唐.电工电子实习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究,2011(3).

12.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计划 篇十二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 一) 电子商务的消费奖励计划

目前,电子商务中客户的转换成本和重复购买率低,以提高客户黏度和减少客户流失为目的的客户管理变得尤为重要。Schultz等学者( 2000)首次提出 “电子商务客户忠诚”的概念,将其定义为 “客户对电子商务零售商的正面态度和重复购买意愿”[1]。其他学者的研究进一步指出维系电子商务的客户忠诚比传统的客户管理更为复杂、更加困难,因为电子商务客户具有较多的信息和较低的转换成本( Toufaily、 Ricard和Perrien,2013)[2]。但是,电子商务平台也使得营销管理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促销方法来提高客户的粘性,主要是通过客户购买的消费记录,进行个性化的产品推送、优惠券发放、积分换购等。

近年来,消费奖励计划一直是保留客户、避免用户流失的重要营销工具,较多的电子商务企业使用消费奖励计划( Frequency programs) ,以提升在线客户的忠诚度。自学者提出电子商务客户忠诚的概念以来,消费奖励计划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允许客户使用消费积分换购实物礼品或优惠券,以吸引客户持续的重复购买。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企业在转换成本低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对提高在线客户忠诚和降低客户流失具有迫切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平台上数据存储和管理成本比传统企业低,实施消费奖励计划的难度和成本较低。

此前的研究指出消费奖励计划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所提供奖励的吸引力,消费奖励计划奖励的设置会影响到客户是否选择加入消费奖励计划,并进一步影响重复购买的意愿。Dowling ( 1997)[3]总结了影响感知价值奖励的三个特征: 一是奖励类型( Reward Type) ,即直接奖励或间接奖励,直接奖励是与商家产品直接相关的其他产品和服务,例如现金返券、优惠券、航班兑换等; 间接奖励是与商家产品无关的其他产品和服务。二是奖励的价值( Reward Value) ,奖励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取决于奖励实际金额的大小。三是奖励的门槛( Re-ward Risk) ,奖励的成本主要是指客户获得奖励需要付出的努力和等待的时间。在所需时间和努力较长,即获取门槛较高的情况下,客户对于获得奖励的感知门槛较高,从而影响到选择是否加入消费奖励计划。

另外,西方学者进一步探究了奖励类型、奖励价值和奖励获取努力程度,三个特征分别对于消费奖励计划吸引力和重复购买的影响。在奖励类型方面,Nunes和Park ( 2003)[4]的研究发现奖励类型与原产品联系的紧密程度会影响对奖励的偏好,一般来说客户普遍偏好直接奖励。在奖励感知价值方面,低奖励门槛、小额奖励对从别的竞争者吸引新顾客更加有效,而高奖励门槛、大额奖励对保持现有顾客更加有效( Zhang等,2000)[5]。在奖励门槛方面,Kivetz和Simonson ( 2002)[6]提出在感知成本高、等待时间长的情况下,客户对于享乐型的奖励更加偏好。然而,奖励价值和获取门槛通常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高价值的奖励往往需要客户较长时间消费积分累积或获取概率较低。如图1 所示,电子商务企业在一定的价值、门槛比例下( 图1 虚线) ,可以选择设置高价值- 高门槛的奖励方案,也可以选择低价值- 低门槛的奖励方案。此前西方的文献研究假设三个奖励特征是独立的,并更多注重单独奖励特征对于重复购买的主效应,而忽略了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图1 来看,此前西方学者的研究仅考虑了横轴或纵轴的作用,即门槛或价值的独立主效应及相关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然而,电子商务营销实践中,管理者往往面临着在方案A ( 高价值- 高门槛) 和方案B ( 低价值- 低门槛) 之间的选择。

在电子商务促销实践中,管理者可以选择“一个大奖”( 高价值- 高门槛) ,也可以先选择用“几个小奖” ( 低价值- 低门槛) 来赢得客户的忠诚。本文主要从客户消费心理的角度,探讨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这两种奖励方案哪种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客户加入消费奖励计划,以提高客户忠诚和粘性。在实际管理实践中很难看到客户对这两种奖励方案的稳定偏好,所以在探讨两种方案的有效性时,首先要考虑影响客户对这两种奖励方案偏好的调节因素。

( 二) 消费奖励计划选择的心理机制

从客户心理的角度,影响选择高价值- 高门槛或低价值- 低门槛奖励计划的关键机制是对上述价值和成本的心理感知,即其心理表征。Trope、Yaacov和Liberman ( 2010)[7]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提出认知解释水平理论( Construal Level Theory) ,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感知的心理表征是按照抽象- 具体区分层次组织的, 高层次的心理表征( High Construal Representation) 比较抽象、强调事物的吸引性,而低层次的心理表征( Low Construal Representation) 比较具体、强调事物的可行性[8]。

认知解释水平理论是研究客户决策,特别是价格促销反应的重要心理机制。一些心理学家和营销学者将认知加工水平理论应用于客户决策研究,发现心理表征对客户选择产品和价格感知都起到重要作用( Liberman、 Trope和Wakslak,2007)[9]。在客户对奖励价值和奖励成本的感知中,学者们在后续的客户行为研究中发现高认知加工水平的客户倾向于看到奖励的吸引力,即奖励价值的大小; 而低认知加工水平的客户,倾向于看到奖励的可行性,即奖励成本的大小( Yan和Sengup-ta,2011; Irmak、Wakslak和Trope,2013)[10 -11]。

在决定客户认知解释水平的因素中,决策情境( Situational Contextual) 和个人因素( Individual Factors) 是影响到客户认知加工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决策情境方面,之前的研究提出时间和地点影响到客户的吸引性、可行性心理表征。对于未来发生的购买决策,客户倾向于使用高水平的、抽象的心理表征; 对于发生在现在的购买决策,客户倾向于使用低水平的、具体的心理表征( Goodman和Malkoc,2012)[12]。

在个人因素方面,文化固有的思维方式( Cul-tural System of Thoughts) 使得客户对于认知解释水平有了系统性偏好,即思维方式和认知解释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文化固有的思维方式来源于文化心理学关于东西方差异的研究,认为东方人更倾向于看到事物的整体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对事物进行独立的分析( Nisbett等,2001)[13]。前一种思维方式被称为整体思维( Holistic thinking) ,而后一种被称为分散思维( Analytic thinking) 。所以,认知研究的学者提出思维方式不是某个文化下统一稳定的特质,而是存在个体差异并依赖于情境变化( Choi等,2007)[14]。他们总结了定义思维方式的四个维度,并编制了分散- 整体量表( Analysis - Holism Scale,AHS) ,以测量个体的思维方式倾向。四个维度分别是: ( 1) 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偏好。整体思维的个体把注意分配在整个事物的领域上,而分散思维的个体把注意分配在事物的各个部分上。( 2) 外部情境和内部因素的偏好。整体思维的个体倾向于思考外部情境因素,而分散思维的个体倾向于思考内在因素。 ( 3) 对变化的感知。整体思维的个体预期事物的变化是循环的,而分散思维的个体倾向于预期变化会线性的模式。( 4) 对矛盾的态度。整体思维的个体倾向于在矛盾之间取折衷,而分散思维的个体倾向于在矛盾之间选择。

与消费奖励计划相关的是外部情境和内部因素的思维方式偏好: 整体思维的客户倾向于考虑影响获取奖励的一系列外部情境因素,偏好于评估奖励的可行性; 分散思维的客户倾向于考虑奖励价值本身,偏好于评估奖励的吸引性。例如客户在整体思维下认为虽然奖品本身很吸引,但是以后可能达不到兑换的门槛,未来可能奖品不再满足自己需要; 在分析思维下,客户只考虑奖品现在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假设1: 整体分散思维方式对于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的奖励偏好具有调节作用。

由于思维方式带来对奖励方案解释水平的不同,整体思维方式下客户更强调获取奖励的可行性,更倾向于选择短时间内可获得的低价值- 低门槛的奖励方案。客户在分散思维方式下更强调奖励内容本身的吸引性,更倾向于选择长期高价值- 高门槛的奖励方案。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a: 当客户使用整体思维时,更倾向于选择低价值- 低门槛的奖励方案;

假设2b: 当客户使用分散思维时,更倾向于选择高价值- 高门槛的奖励方案。

二、研究设计

( 一) 被试和实验设计

本研究选择北京和澳门两地的大学生作为被试,样本总数为136 位( 澳门65 位被试,北京71位被试) ,其中男性占49. 6% ,被试年龄主要集中在19 - 25 岁,这个年龄段的被试占所有被试的82. 9% 。为了考察思维方式对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奖励选择的调节作用,实验为2 ( 整体思维、分散思维方式)× 2 ( 高价值- 高门槛奖励,低价值- 低门槛奖励) 的组间设计。由于澳门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多,与大陆被试相比更加倾向于采用分散思维方式。北京样本为整体思维组,澳门地区为分散思维组。出于严谨考虑,本研究对北京和澳门两地的被试的思维方式进行测试,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两种奖励方案中的一个,测量被试愿意加入奖励方案的比率,因变量为被试选择加入奖励方案的百分比。

( 二) 预测试: 奖励刺激物的设计

实验刺激物选择某虚构的电子商务平台购物积分换奖品的忠诚计划。为了确定实验中使用的奖品以及情境设计,本研究在正式实验之前进行了预实验,以设计消费奖励计划的奖品刺激物以及合理的价值和门槛水平。

1. 奖励刺激物的选择。考虑到被试对于不同类型奖励的个人偏好,由于奖励的类型可能影响到被试的选择,为了减少被试个人偏好的影响和达到稳定的实验结果,实验选择了三种奖品。根据对被试呈现一系列预实验的奖励,最后设计的奖品有实物奖品、礼品卡和代金券。

2. 奖品价值和门槛水平的设计。考虑到奖品价格区间的局限性,为了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设计了6 组不同水平的奖品( 3 组高价值- 高门槛;3 组低价值- 低门槛) 。特别注意的是考虑到被试可能会计算奖品实际价值、门槛成本的 “性价比”,进而影响到被试的选择,所有奖品的实际价值和兑换成本比率都一样,6 组不同水平的奖品见表1。

( 三) 实验设计

在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两种方案下,每种方案有三种不同水平,每个水平下都会出现三种不同类型的奖励刺激物: 实物奖品、礼品卡和代金券。所以,共有18 种实验刺激物( 见表2) 。由于有18 种实验刺激物,实验采取随机化区组设计。每一个被试被随机分配到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其中之一,并评价该方案内六个实验刺激物,其出现顺序也是随机安排。一方面,随机化区组设计抵消被试对实验刺激物顺序效应; 另一方面,虽然在预测试中发现被试对这三个刺激物的偏好无显著系统偏差,但是随机化区组实验设计可以进一步抵消被试个人偏好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度。

三、数据分析

( 一) 分散思维组和整体思维组

根据AHS量表测试,136 位被试得分均值为3. 42,标准差为0. 33,集中趋势较为明显。为了更好区分整体思维组和分散思维组,本研究取所有被试中得分的前30% 和后30% ,即向下累计百分率为30% ( 思维方式得分< = 3. 29) 和向上累计百分率为70% ( 思维方式得分> = 3. 58) 的被试。经过分组共筛选出被试85 名: ( 1) 分散思维组共有44 名来自澳门的被试,AHS量表得分均值为3. 05,标准差为0. 17; ( 2) 整体思维组共有41名来自北京被试,AHS量表得分均值为3. 78,标准差为0. 17。经过ANOVA检验,两组之间差异显著( F = 391. 23,p < 0. 000) ,具体结果见表3。

( 二) 假设检验

对于整体思维组和分散思维组的被试,选择奖励的比率如表4 所示,分别针对实物、礼品卡、优惠券三种刺激物,检验整体、分散思维对于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奖励选择的调节作用,以验证本文的假设。

实验刺激物1: 优惠券。

第一,整体思维- 分散思维的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检验整体、分散思维对于奖励偏好的调节作用,在整体思维下选择低价值- 低门槛的被试比高价值- 高门槛的被试多26. 8% ,这个差距在分散思维启动组是- 17. 5% 。研究采用卡方独立性检验来验证,Chi - square = 22. 22,p < 0. 05。所以,在0. 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思维方式对于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的奖励选择有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支持假设1。

第二,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的差异。分别对整体思维组和分散思维组进行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奖励选择比率的差异。在整体思维组,被试选择高价值- 高门槛优惠券的比率为53. 7% ,而选择低价值- 低门槛优惠券的比率为80. 5% 。经比例数检验,更多的整体思维被试倾向于选择低价值- 低门槛的优惠券,在0. 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比率具有显著差异( t =3. 44,p < 0. 05) ,实验结果支持假设2a。对于分散思维组,被试选择高价值- 高门槛优惠券的比率为56. 1% ,而选择低价值- 低门槛优惠券的比率为38. 6% 。经比例数检验,更多的分散思维被试倾向于选择高价值- 高门槛的优惠券,在0. 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比率具有显著差异( t = 2. 38,p <0. 05) ,实验结果支持假设2b。总的来看,被试在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的优惠券选择中,假设1 和假设2 都得到了支持,如图2 所示。

实验刺激物2: 礼品卡。

第一,整体思维- 分散思维的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检验整体、分散思维对于奖励偏好的调节作用,在整体思维下选择低价值- 低门槛的被试比高价值- 高门槛的被试多29. 3% ,这个差距在分散思维启动组是- 17. 5% 。研究采用卡方独立性检验来验证,Chi - square = 26. 63,p < 0. 01。所以,在0. 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思维方式对于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的奖励选择有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支持假设1。

第二,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的差异。在整体思维组,被试选择高价值- 高门槛礼品卡的比率为46. 3% ,而选择低价值- 低门槛礼品卡的比率为75. 6% 。经比例数检验,更多的整体思维被试倾向于选择低价值- 低门槛的礼品卡,比率具有显著差异( t = 3. 76,p < 0. 05) ,实验结果支持假设2a。在分散思维组,被试选择高价值- 高门槛礼品卡的比率为68. 2% ,而选择低价值- 低门槛礼品卡的比率为31. 8% 。经比例数检验,更多的分散思维被试倾向于选择高价值- 高门槛的礼品卡,比率具有显著差异( t = 5. 2,p <0. 025) ,实验结果支持假设2b。总的来看,被试在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的礼品卡选择中,假设1 和假设2 都得到了支持,如图3 所示。

实验刺激物3: 实物奖品。

第一,在整体思维启动组,被试选择高价值-高门槛实物奖品的比率为56. 1% ,而选择低价值- 低门槛实物奖品的比率为63. 4% 。经比例数检验,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之间的比率没有显著差异( t = 0. 97,p > 0. 1) ,假设1a没有得到支持。

第二,在分散思维启动组,被试选择高价值-高门槛实物奖品的比率为45. 5% ,而选择低价值- 低门槛礼品卡的比率为38. 6% 。经比例数检验,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之间的比率没有显著差异( t = 0. 92,p > 0. 1) ,假设1b没有得到支持。

与优惠券以及礼品卡不同,在实物奖品类型上,整体思维和分散思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正如在文献回顾中提到优惠券和礼品卡属于直接奖励,与电子商务平台产品直接联系。而实物奖品属于间接奖励,被试在实物奖品偏好上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虽然假设在实物奖品上没有得到支持,但是电子商务平台较多使用优惠券等直接奖励类型,本研究结果对于电子商务管理仍具有一定的启示; 也应看到假设的理论边界,即奖励类型可能是假设中的另一个调节变量,这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被试在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的礼品卡选择如图4 所示。

四、研究结论和管理意义

( 一) 结论

本文以解释水平理论和思维方式为研究架构,考虑了不同思维方式如何影响到客户对于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奖励方案的偏好。研究结果表明: 当客户使用整体思维时,更加注重获取奖励的可行性,更加偏好低价值- 低门槛的奖励方案,即 “几个小奖” 对其更加有效; 当客户使用分散思维的时候,更加注重奖励本身的吸引性,更加偏好高价值- 高门槛的奖励方案,即“一个大奖”对其更加有效。通过北京和澳门两地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结果验证了思维方式对消费奖励计划偏好的调节作用。值得指出的是,本实验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刺激物,并设置了不同的价值和门槛水平,以避免被试对于奖励刺激物的个体差异和奖励价格区间的局限性。

( 二) 管理建议

面对商界众多的客户忠诚计划,并非所有的忠诚计划都能获得企业满意的效果。不少电子商务企业在促销方案上借鉴西方互联网企业的经验,提供价值高、吸引力高的 “大奖” 来留住客户,例如商家常常提供i Pad、价值千元的礼品卡来提高客户忠诚。然而 “一个大奖”并非总能够有效留住客户,有时 “几个小奖”能够更加有效地避免客户流失。虽然整体、分散思维方式是个体层面的变量,但是营销者不能忽视较多的中国市场客户更加倾向于使用整体思维的方式,他们更多地考虑到获取奖励的可行性。虽然企业提供大量诱人的未来奖励,但客户有时 “无动于衷”,对于这个现象本文给出可能的解释是客户可能在选择的时候使用整体思维,使得他们相对于使用分散思维的客户,更多地考虑可行性而更少地考虑吸引性。客户更偏向于使用整体思维还是分散思维,并非个体稳定的特征,还可能受到情境的影响。对于希望保持客户的企业,可以通过营销策略来启动客户的思维方式,并配合相应的消费奖励计划方案。总而言之,企业在设计客户忠诚计划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奖励价值和门槛的客观特征,更需要了解客户是如何感知这些属性的,以及客户怎样把这些感知特征结合起来做选择的。

( 三) 局限和后续研究方向

首先,本研究在使用实物奖品的刺激物时,假设检验并未有显著的结果,这也为人们提出了未来可能的调节变量: 奖励的类型。本研究只研究了价值和门槛这两个维度上的调节作用,未来可以加入奖励类型,即直接或间接奖励的调节作用。

其次,本文所采用的吸引性、可行性的解释水平,与调节焦点理论(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有所重叠。可能进攻型的目标取向( promotion - fo-cused) 的个体,相对于防御型的目标取向( pre-vention - focused) 的个体,考虑未来价值的权重更大、门槛的权重更小。后续的研究可以考虑加入调节焦点这一维度,测试进攻型的目标取向和防御型的目标取向个体是否对高价值- 高门槛和低价值- 低门槛的选择有调节作用。

摘要:随着客户转换成本的降低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电子商务企业经常推出消费奖励计划,以减少客户流失。如何合理设置消费奖励计划的奖励价值和获取门槛,有效地吸引客户重复购买,是电子商务客户管理的重要问题。基于认知解释水平理论,本文分析了客户在高价值-高门槛的“大奖”和低价值-低门槛的“小奖”之间选择的心理机制,提出了文化固有的思维方式对于奖励计划偏好的调节作用,认为低价值-低门槛奖励计划对于整体思维的客户(中国消费者)更加有效,而高价值-高门槛奖励计划对于分散思维的客户(西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因此,文化固有思维方式的调节作用对跨文化的电子商务客户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上一篇:高中美术头像写生下一篇:缩写金色的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