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反思的制度

2024-09-09

初中教学反思的制度(精选8篇)

1.初中教学反思的制度 篇一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反思制度

1、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索,每周要求写出一篇教育笔记,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2、“反思”是一种习惯,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更要粗竟教师的反思意识,能真正将“反思”运用于平时教学、家长工作之中,使教师收益于“反思”,

3、教师要自觉、积极的反思自己学习的教育理论及他人的经验,在吸纳的同时,要有追问的意识,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4、活动后,根据自己的课堂教育情况进行反思,写出教学评析。在游戏活动或要及时写出游戏反思。

2.初中教学反思的制度 篇二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存在很多问题, 具体的现状就有如下几点。一是作文教学无计划。作文教学本来就是个很系统、很严谨的教学内容, 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时比较随意, 没有进行系统的教学设想。虽然整体目标都清楚, 但是具体到实施时,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 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 即或是重视作文及练笔, 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 也是由着学生的马儿跑, 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训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 有什么效果, 大家心里恐怕并不是十分了解。二是教学效率低下。本身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就不是很高, 在教师目的不明确的情况下, 很多学生都是敷衍了事, 随便写写完成任务了事, 没有达到最终的写作效果;写作前部分教师不重视写前指导, 写后讲评, 改时不是就某个明确的训练目标集中笔墨, 讲评也不是围绕某个明确的训练目标讲评, 批改中的评语都是套话, 甚至有些作文出现不改, 拖改现象, 有些批改的常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什么错字别字、标题标点、开头结尾、语言表述等等, 每次都是全方位批改, 全方位讲评, 什么问题都涉及到, 什么都没解决, 学生写了不少, 写作的水平提高却不快。三是作文与生活脱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 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我们的写作教学常常与生活脱节, 作文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 生活也不能化为作文题材, 学生既没有丰富的词汇, 又不熟悉多样的题材, 作文时文思枯竭, 硬挤强凑, 自然文不成篇。

二、初中语文作文兴趣的培养

作文教学重在激发兴趣和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学什么都快, 写作也是如此, 只要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后面的作文教学就不成问题。传统的作文教学, 把学生封闭在课堂里, 局限在课本中, 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扼杀了学生的兴趣, 埋没了学生的天性, 以致使学生作文空洞、呆板、虚假。作文教学时可通过开展一些游戏活动,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传统的说教教学让学生昏昏欲睡, 在教学中加入有趣有益的游戏、把活动引入课堂, 让学生动手去玩、去做, 动脑去想去探索, 才能在开心的活动中培养起浓厚的作文兴趣。如把课堂开设为运动场, 让学生扳扳手儿, 捉捉迷藏, 钉纽扣比赛, 打补丁比赛, 削苹果比赛, 无不其乐融融, 气氛热烈。还可以把作文课开设为故事会, 辩论会, 主题班会等等, 因地制宜, 借助各种游戏、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玩中学, 调动起学生无穷的乐趣, 然后因势利导, 进行兴趣迁移。学生通过动手激发起活跃的思维, 教师稍加引导, 学生必是文思泉涌, 妙笔生花, 沙沙沙就能把此情此景生动逼真地叙述出来。作文教学时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通过情境的创设, 调动学生的思想, 开启学生的心灵, 引导学生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说出心中所想, 写出心中所想。如教完《苦柚》一课后, 让学生围绕“假如你是那个卖柚子的小姑娘, 当伯父给你100元, 你会怎样做?如果你收下这100元, 你会用它来干什么?”这个问题写一段话。结果交上来的作文不约而同写道要向文中的小姑娘那样, 坚决不收伯父的钱。评讲作文时, 我则让学生来讨论:“假如你有100元钱, 你会拿来做什么?”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 情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机会, 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在作文中不仅要反映真实的情感, 更要体现善良的人格, 美好的心灵, 体现明辨是非的理智。

三、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技巧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有没有技巧?其实第一要多看, 多阅读。养成良好的观察和阅读习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写作得有材料, 材料怎么来的?来自生活, 来自社会, 我们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互动, 多了解社会生活中一些新鲜事, 积累作文材料。在进行观察时, 要了解全面, 抓住事物特征, 这样写作需要用到时, 才能有内容写, 才能写出活力。看的同时, 还要多阅读, 如阅读一些书刊杂志, 经典名著, 作文选等等。通过阅读可以拓展视野, 提高认识, 提高写作的技巧和能力。通过阅读积累语言, 积累写作方法, 积累写作内容, 积累范文, 作文就能逐步提高。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要多想。在生活或活动中观察时要多想,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表现了什么, 有什么意义。这样在写作文时, 不仅是让人知道所写的事的具体内容, 还要让人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的意图。这就是要想好文章要选好哪些材料, 这些材料怎样安排, 怎样用词用语, 这些在动笔之前都要想好。

总之,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有计划, 要有条理, 要有针对性。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使学生愿写、乐写, 善于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 使学生爱写、会写, 让学生在多看、多读、多想状态下, 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美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新意探析[J].现代阅读, 2011 (11) .

[2]杨秀敏.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 2011 (11) .

3.初中英语教学的反思 篇三

关键词: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 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

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

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则会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聋哑脖和“高分低能”症均是这种语言教学观的产物。尽管一些学校经过努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毕竟是曲高和寡,影响不大。再者由于测试的反拔作用,外语教学仍旧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上。后一种语言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因许多教师不了解语言知识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虽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太理想。如果辩证地来看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它们实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之上的。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那种认为掌握了语言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语言的观点是错误的。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也只有通过言语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和被牢固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中只要缺一,语言的信息交际就会中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另外,语言知识的掌握不是靠讲,而是靠练,它只有进行言语操练,在情景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语课是实践课,它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语言形成习惯,也仅仅是掌握运用外语的一个条件,并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知识是外围,形成语言习惯是中围,培养创造性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核心。

二、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教师

如果从事物发生发展的内部规律看,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有一个中间媒介,即语言形成自动化习惯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但是,促使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它的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在这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知识向能力能否成功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与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以学生为中心”论其实质就是要教师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学识水平、动机、兴趣,以便能因材施教。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外语教师尤甚。这主要体现在:1、职业道德不够高;2、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够熟练;3、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因教师素质较低的原因,导致了许多教学科研成果无法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如英语教学原则是许多教学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的升华。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

英语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那么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亦将不是什么难事了。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听到的都是英语,按克拉申的观点,只有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学生只有英语听多了,他才能开口说。教师通过运用“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原则(由章兼中教授提出),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传统的教学存在几个主要弊端,一个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语言信息量少。要克服这一点,教师就应增大信息量,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外语材料。一年级的学生可多听一些生动有趣的小短文,二年级学生可多读一些简易有趣的初级读物,并逐步提高听读外语材料的质量。第二个弊端是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少和面窄。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中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第三个弊端是学习和操作的节奏缓慢。快节奏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频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懒散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高低,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能否有效促成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老教材如果说一支粉笔一本书还能勉强对付过去的话,那么新教材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语言基本功过关,还要具备听说读写演画多种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那些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教师,可以采取进修或自学或在职提高的方式进行。通过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出全英文教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能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

三、如何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

有人形象化地把听说读写脱节的现象称之为“文盲英语”,听说能力似乎尚可,然一旦动手就错误百出,患了一种“半身不遂”病。就是这种所谓“还可以”的听说能力也是一派虚假的繁荣。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础知识未过关;其二是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各环节侧重不一,很多因时间分配不够而忽略了读写这一环节,时间一久,也就自然形成了几种技能的相互脱节。

听说读写几种技能本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由于相互之间的脱节,从而导致了作用于彼此之间的能量浪费。那种以整体结构发生作用的能量往往大于个体相加的和的能量。要想使学生的四种技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使学生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做到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既是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的手段。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必须通过四种技能得以实现。

2、深刻理解和领会外语教学原则。这些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管小道理的大道理。只有明悟这些大道理,才有可能使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高屋建瓴,站在宏观的角度来俯视教学中的问题。

4.教学反思制度 篇四

一、要求每位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二、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备有一本教学反思专用笔记本,经常性进行教学反思,并记录下来。每月至少写1个文本式的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撰写1篇教学案例。

三、撰写教学反思录的程序一般是:

1、收集、整理本周的教学问题;

2、选取一个教学流程;

3、选择一个精彩片断;

4、确定反思的内容(经验或问题);

5、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撰写。

四、教学反思撰写类型多样,形式不一,可灵活使用

1、教学后记: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小结,也是对自己教学行为和体验的自我评价与对话,篇幅可长可短,它又可分为几种,如:

(1)片断旁注式;(2)困惑征解式;(3)结论感悟式

2、反思文本:它是对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进行整体性反思,篇幅与一篇文章同。

(4)案例点评式;(5)经验总结式;(6)失误反思式;(7)阶段回顾式

3、教学随笔:即教师记录观察到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它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抒写自己的心思、体验与感悟。

五、教研处在学期末,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录,并将优秀案例汇编成册。

5.教学反思制度参考 篇五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反思是校本教研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所谓的教学反思即回头思考教学过程,对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进行审思,总结亮点和问题,决定改进教学的策略,因为它是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必由之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为保证教学反思在教师中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要求每位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二、“教学反思”的手段

1、要求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调整和及时反应;

2、开展教师间的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听课的教师认真记录本节课活动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每月各教研组进行一次个人、组内或校内研究课,形成以个人反思为基础,组内反思为架桥,校内反思为导向的教学中反思机制,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和反思意识的加强。

三、撰写教学反思录的程序一般是:

(1) 收集、整理本周的教学问题;

(2) 选取一个教学流程;

(3) 选取一个精彩片断;

(4) 确定反思的内容(经验或问题);

(5) 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撰写。

四、教学反思撰写类型多样,形式不一,可灵活使用

1、教学后记,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小结,也是对自己教学行为和体验的自我评价与对话,篇幅可长可短。要求教师没课必有。

2、反思文本。它是对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进行整体性反思,篇幅与一篇文章相同。

3、教学随笔。即教师记录观察到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它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抒写自己的心思、体验与感悟。

五、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写1个文本式的教学反思,在学期末把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反思上交3—4篇;每学期还要至少撰写1篇教学案例或论文。

6.初中英语的教学反思 篇六

昨天,在会议室听了教研室徐主任的报告,感触颇深。徐主任在报告中指出不能做一名无知、无能的教师,要改变观念,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小组合作学习符合传统理念和现代学习理念,是一种“人人为师,互助共勉”的课堂文化,要实现互助、交流的目标。互助包括相互辅导、小组成员的管理和相互激励。交流包括小组讨论、展示和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关键是让差生找到自信,有成功感。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和学生交流,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表现。

7.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反思 篇七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比如初二上册英语中的复习模块B, 这个模块是以复习一般现在时为中心, 我在教学设计时, 对一般现在时的使用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要求学生能读懂含有一般现在时的语篇, 同时也复习了时间地点、日常行为、邀请以及介词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我对最初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将整个复习模块B的内容进行整合, 以Tony的生日为主线, 从复习如何进行邀请, 到生日party的时间地点, 最后根据timetable来给Tony买礼物。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复习如何写邀请函, 如何有礼貌地邀请别人, 复习关于时间地点的介词、表达时间地点的词组、选择生日礼物的理由、人们的爱好及一些日常的动词短语。我认为, 这样的复习, 完整地复现了整个模块的重点, 把所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 几乎可以复习得滴水不漏, 从而达到复习模块的目的。

二、课后的反思

课后, 我进行了反思:这样的课看似容量大, 密度大, 复习全面到位。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认为学生都能掌握, 没有遗漏知识点。但是, 真正的复习效果会怎样呢?尽管把该讲的都讲到了, 也对知识体系进行了归纳, 那么学生就一定能掌握了吗?当堂课的复习效果就一定好吗?就能成为一堂高效率的复习课了吗?其实不然, 只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复习策略, 才能真正提高复习效率。否则, 教师讲得再精彩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学生是被动的, 再者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做到面面俱到, 正所谓都是重点就等于没有重点。

我开始反思以往的复习课, 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走, 没有形成自主的复习习惯和策略, 复习课效率低或干脆以测试代替复习, 教师主讲, 学生疲于记录, 或是教师提问, 学生快速回答。这些, 都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耗费大量的精力, 而且这样的学习学生易疲倦, 对复习产生厌倦情绪。大家都认为复习课就应该是知识内容很大的一堂课, 应该让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去记忆。可是在复习阶段, 各学科的知识容量都很大, 学生是否真的能记住我们灌输的全部知识呢?带着这样一种疑问, 我重新审查了我的思路, 发现我设计的复习依然是我给学生一条线, 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这样的复习, 事实上还是好学生发言, 中差生沉默, 不但复习的效果不显著, 而且会挫伤中差生发言的积极性。那么, 到底如何才能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复习呢?在旁听学生上外教课的时候, 平时沉默的学生却发言得十分踊跃, 这令我感觉很惊讶。仔细观察后我发现, 令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课堂的内容, 而是外教在课堂上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竞争的平台。他们为了组里的荣誉, 都争先恐后地发言, 而且我发现学生为了能多得分, 相互之间会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不会的学生会主动去问。这么看来,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于是, 我有了新的想法。我把复习模块B的内容编成三组题, 分配给三个组, 让学生通过合作竞争来完成自己组的试题。并且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讲题, 能够使别的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更有益于他们的复习。

三、教学内容的反思

8.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反思 篇八

关键词:作文现状;形成原因;反思

农村语文教学由于存在各种问题,导致初中语文作文成为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致使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找不到重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知如何下笔,要想解决农村初中作文的难题,就要先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强化课内外作文训练,悉心指导学生作文技巧

学生写作也需要灵感,而灵感的来源是生活实际中发生的各种事物展开联想,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细心感受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由此引发学生的灵感,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周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心情愉悦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有写作的欲望,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开阔视野,丰富内心世界,开发想象力,当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强了,对一切事物都有了更好的认知,就不愁写出的作文会肤浅,没有技术含量了。所以,针对当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灵活掌握学生的薄弱点,通过灵活的训练方式,让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短文训练,或者要求学生每天记日记,长此以往,累计的知识量会大大增加,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接触和知识的储备,哪怕开始的时候写的文章洋洋洒洒也不要紧,因为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这种教学方式就能改变学生一遇到作文就头疼的情况,让学生把写作当乐趣,而不是把写作当成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二、立足农村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农村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农村生活以及各种植物的种养,而写作文时这些又不能很好地作为作文素材,因此农村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但其实农村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和大自然的接触最为亲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农村,要引导学生以农村的生活作为素材。农村是一个神奇的素材场,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描绘农村的自然风光,农村的自然风光也是一种自然美的表现,山川河流,花鸟魚虫,广袤的田野,明朗的星空,这些都是上苍赋予农村的礼物,也是作文素材中可以描绘的淋漓尽致的美景。还可以引导学生写作风土民情,让学生在生活习惯、风土民情的描写中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农村这片土地,这些素材都可以展示在作文中,而且一定可以写出好的作品。

总之,要想让中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一定要大胆创新。

上一篇:2011届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模式及解题方法下一篇: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