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试题

2024-07-19

医学统计学试题(15篇)

1.医学统计学试题 篇一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及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学科。 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体以及与人的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生物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普遍存在着变异。所谓变异(个体差异),系指相同条件下同类个体之间某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系偶然因素起作用的结果。例如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的健康人,他们的身长、体重、血压、脉搏、体温、红细胞、白细胞等数值都会有所不同。又如在同样条件下,用同一种药物来治疗某病,有的病人被治愈,有的疗效不显著,有的可能无效甚至死亡。引起客观现象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一类原因是普遍的、共同起作用的主要因素,另一类原因则是偶然的、随机起作用的次要因素。这两类原因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以某种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的任务就在于,要从看起来是错综复杂的偶然性中揭露出潜在的必然性,即事物的客观规律性。这种客观规律性是在大量现象中发现的,比如临床要观察某种疗法对某病的疗效时,如果观察的病人很少,便不易正确判断该疗法对某病是否有效;但当观察病人的数量足够多时,就可以得出该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或无效的结论。所以,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医学统计学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后才逐渐形成为一门学科。解放前,我国学者即致力于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医学中去,但人力有限、范围较窄。解放后,随着医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本学科得到迅速普及与提高。通过大量实践,在不少方面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丰富了医学统计学的内容。而电子计算机的作用,更促进了多变量分析等统计方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医学统计学的内容包括:①统计研究设计。我们制订调查计划或实验设计时,除专业问题外,还必须从医学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使调查或实验结果能够科学地回答所研究的问题。一个好的设计可以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更多的较可靠的资料。②总体指标的估计。医学研究中实际观测或调查的部分个体称为样本,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人们除用均数、率等统计指标对调查或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来估计总体中相应的统计指标,即参数估计。③假设检验。就是依据资料性质和所需解决的问题,先建立适当的假设,然后采用适当的检验方法,根据样本是否支持所作的假设,来决定对假设的接受或拒绝。④联系、分类、鉴别与鉴测等研究。在疾病的防治工作中,经常要探讨各种现象数量间的联系,寻找与某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要进行多种检查结果的综合评定、探讨疾病的分型分类:计量诊断,选择治疗方案;要对某些疾病进行预测预报、流行病学监督,对药品制造、临床化验工作等作质量控制,以及医学人口学研究等。医学统计学,特别是其中的多变量分析,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和手段。本讲义介绍了医学统计的基本内容,此外,本讲义中还包括军医必须了解或掌握的我军部队、医院、战时的各种登记和统计表,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等内容。

作为医学科学工作者,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统计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在阅读医学书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统计学方面的名词概念,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正确理解文章的涵义;第二,军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要做登记工作,要填写各种报表,只有懂得了原始登记与统计结果的密切关系,并掌握了收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才能自觉地、认真地把登记工作做好,积累有科学价值的资料;第三,参加科研工作时,从开始设计到数据整理分析与统计结果的表达,每一步骤都需要统计学知识;第四,在制订计划、检查工作、总结经验时,都离不开统计数字,尤其在撰写科研论文时,有了统计学知识,才能使数据与观点密切结合,作出正确的结论。

医务工作者学习统计学,首先必须明确:我们应该掌握的关键不是数学原理,而是怎样合理地、恰当地把数理统计的方法应用到医学科研工作中去,并结合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习与练习。作业中要遵守数学上的规则与习惯,如小数点及各个位数应上下对齐,一个多位数的数值不能分写成两行,等号不能写在一行的末了而应写在第二行的开头等等。再次,各种统计符号必须写正确,汉字、阿拉伯字与外文字母必须写清楚,不能写成模棱两可,只有在学习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工作中才能少出差错。

最后我们着重指出:统计工作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因此,无论日常工作或科学研究中,必须养成严肃认真的作风和反复核对的习惯,同一切弄虚作假的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尽最大努力获得正确数据,使分析结论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2.医学统计学试题 篇二

这门课程是医学知识与数理统计相结合一门学科, 逻辑推理性强, 教学内容抽象。因为本科专业医学生没有较完备的数学理论学习, 所以学生反映较难掌握这门课程, 不懂怎样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 如何调整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已经成为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笔者对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统计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观点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医学统计学的重视程度

目前,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没有将医学统计学作为医学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很多学校没有认识到扎实的医学统计学基础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保障, 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发展和改革。大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与医学专业没有直接联系, 从而忽视这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

高等医学院校在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时, 应强调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注重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同时, 高校通过对学生教育,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医学统计学是从事医学研究工作的基础, 经得起检验的医学科研结果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统计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推断的基础上。高校应指导学生提高对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的认识, 从而使学生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二、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改革

1.增加开设医学高等数学、医学数理统计等相关数学课程。医学统计学是一门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础的学科, 然而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却不在医学本科专业开设数理统计这门课程。这使得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缺少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能深刻理解统计学理论内容, 只会生搬硬套, 滥用医学统计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过程中, 适当地设置医学高等数学、医学数理统计等相关数学课程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有助于拓展学生考虑问题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使学生能准确的理解和运用医学统计学的相关知识。

2.适当增加或删减医学统计学相关教学内容。 (1) 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包括很抽象的理论知识, 如烦琐统计学公式推导。同时, 这部分内容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课时, 而且学生感到这部分内容非常枯燥难理解, 降低了学习兴趣, 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概念混淆的现象。所以应适当调整传统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 删减烦琐冗长的统计学公式推导过程和计算方法, 重点介绍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原理、应用条件和应用范围。 (2) 有关学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期刊医学论文对统计学的误用率高达30.25%。在教学内容中恰当增加的这种错误案例, 使学生深刻了解科研实例错误根源, 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用统计学方法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避免在科研工作中出现类似的错误。同时, 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针对不同医学本科专业相对应的实际例子, 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更深刻理解相关医学统计学知识。

三、倡导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相结合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抽象、内容枯燥, 而且实践性强的课程。传统的LBL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 学生直接接受知识。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课程内容条理清晰地传达给学生, 但学生感到这门课程内容枯燥难懂, 学习兴趣不高。

上个世纪70年代, 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创建了PBL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 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方式解决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到新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什么, 从而主动地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医学统计学中非常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和复杂逻辑关系的统计方法, 同时占用学生的大量的课余时间, 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用LBL教学法讲授学生理解困难的内容, 使学生深刻理解内容的内涵和应用方法。对于学生有一定基础可以理解的内容, 尤其是案例分析内容, 可以采用PBL教学法。在采用PBL教学法时, 督促学生课前预习, 布置案例作业, 教师课上多利用启发式教学, 以学生讨论为主。通过讨论、自学指导等多种方法, 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使学生能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兴趣,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工作中能科学地搜集临床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书写科研论文。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 采用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相结合, 可以取长补短,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统计软件、网络教学等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手段, 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

目前, 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发展迅速, 充分利用多媒体、统计软件和网络教学等计算机技术, 处理复杂冗长的统计计算问题, 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手段将抽象的统计学理论传授给学生, 可以大大提高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兴趣。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医学统计学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首先,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呆板的表现形式, 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等资料来进行教学, 能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楚的医学统计学中抽象、生涩、陌生的难点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 多媒体教学通过ppt课件演示代替传统板书, 不仅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 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最后, 多媒体课件可放在学校公共网络平台, 方便学生反复学习相关知识。

2.统计软件的应用。医学统计学有大量以数学为基础的统计算法, 学生数学基础较弱, 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难以掌握。而医学本科专业医学统计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 掌握对医学统计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更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 并不要求学生掌握统计算法。但实践中如果没有统计计算, 就没有办法得出统计推断结果。目前, 使用广泛的统计软件 (如SAS、SPSS和STAT软件) 只要了解统计分析的原理, 无须了解统计方法的各种算法, 即可得到需要的统计分析结果。在统计软件的教学过程中, 不是重点介绍统计算法或编程, 而是重点围绕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讲解,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 通过统计软件学习, 使数学功底不够的学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学习和应用中, 更好地应用医学统计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 大量期刊中存在误用医学论文误用医学统计学知识, 越来越多的医学高等院校和学生开始认识到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以上总结的四点改革措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 还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使学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取得新的进步。

摘要: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医学知识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学科, 是医学本科专业基础学科。但医学本科学生反映较难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 如何调整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已经成为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加强对这门学科的重视, 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改革, 倡导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相结合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统计软件、网络教学等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 探讨如何改进医学本科专业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医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相静, 王玖, 孙红卫.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及数理统计衔接教学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

[2]包红, 徐娜, 刘建平.运用“PBL+LBL”方式进行医学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8) .

[3]李康.医学统计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4]赵晋芳, 刘桂芬, 郭明英.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 2007, (9) .

[5]伍亚舟, 易东, 张彦琦.探讨医学院校医学统计学教育教学的困境与改革[J].重庆医学, 2013, (33) .

[6]伍亚舟, 张玲, 张彦琦.如何提高医学统计学本科教学质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 2009, (11) .

[7]马修强, 陆健, 吴骋.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2) .

3.统计学对医学的贡献 篇三

抗生素是治疗所有细菌性疾病的最佳武器,但是在治疗肺结核时却遇到了点小麻烦。肺结核史称“白色瘟疫”,是一种很厉害的传染病。人类虽然早在1885年就分离出结核杆菌,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医生们拿它毫无办法,病人只有寄希望于自己的免疫系统足够坚强。

最先被发现对肺结核有效的抗生素是链霉素。可是,和青霉素不同的是,使用链霉素的肺结核病人的病情经常会反复,医生们一直搞不懂到底是为什么。

揭开谜底的是一个名叫布拉德福德·希尔(Bradford Hill)的生物统计学家。此人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医生世家,小时候立志要子承父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故被迫加入空军。服役期间他得了肺结核,幸运的是他的免疫系统足够坚强,侥幸逃过一劫。不过他元气大伤,当医生的幻想破灭了,只好改行学习经济学,并因此而获得了大量的统计学知识。

希尔的恩师格林伍德是个非常聪明的学者,他认为现代医学必须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才能保证治疗的准确性。要知道,当时的西方医学骨子里和中医一样,仍然属于“经验医学”,医生们更愿意相信自己多年临床积累的经验,而不是客观的科学实验。格林伍德则不然,他本人精通统计学,非常推崇1935年出版的一本名为《怎样设计科学实验》的教科书。这本书的作者运用统计学原理,提出了一整套设计科学实验的方法和原则。

1945年,格林伍德从伦敦卫生学校首席教授的职位上退休,他推荐希尔做为自己的接班人。就这样,一个没有受过科班训练的统计学家当上了医学院的教授。次年希尔被邀请加入了肺结核试验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就是检验链霉素到底能不能治疗肺结核。

要知道,青霉素刚被用于临床时根本不会有人想到要去检验它的有效性,因为病人服药后几天内就见效,临床效果好得惊人。可是肺结核杆菌外表有一层厚厚的黏膜,链霉素不容易接触到它,因此病人往往需要连续注射几个月链霉素才能见效。即使如此,当时的英国医学界仍然认为没必要进行什么科学检验,只要多找几个病人,观察一下疗效就可以了。

做为一个外行,希尔不信邪,他坚持必须先进行一次科学试验来验证链霉素的有效性。正好当时英国刚刚从二战中走出来,国库空虚,买不起那么多链霉素大量供应给医院,专家们只好同意先进行一次小规模临床试验,并请希尔来设计试验方案。希尔找来108名患者充当“试验品”,其中54人服药,52人做为对照。但究竟谁服药谁对照,完全是随机选取的,就连主治医生也不知道谁是谁,这个方法是希尔对现代医学所做的最大的贡献,他认为医生的主观印象会影响试验的准确性,必须随机取样,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半年后,服药的病人中有28人病情明显好转,对照组却有14人死亡,显示链霉素确实有效。假如事情到此结束的话,希尔的贡献也许就不值一提了。可是,3年后,服药组有32人死亡,对照组则死了35人,两者几乎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差别。这一惊人的结果让医生们得出结论:链霉素确实有效,但是一段时间后细菌会产生抗药性。假如当初没采用希尔的建议,那么医生们决不会那么快就得出这个结论。

一旦找出原因,解决办法自然很快就想出来了,那就是在使用链霉素的同时。再让病人服用另一种药物。这个药很快就找到了,这就是“对-氨基水杨酸”(PAS)。这种药单独使用时疗效并不高,但医生们希望两种药结合使用能对付细菌的抗药性,理由很简单:假如病菌对每种药物的抗药性产生几率都是1%,那么同时产生两种抗药性的几率就是1/10000。试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链霉素+PAS的方法使结核病人的存活率上升到了80%。

后来又有几种新药被发现,医生们又按照希尔的方法进行了几次试验,证明3种药物合用的疗效比两种药物还要好很多。如果三种药物持续用上2年的话,结核病的治愈率几乎可以达到100%。人类终于宣布攻克了“白色瘟疫”。

希尔采用的这一方法叫做“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这种方法很快就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标准试验方法,目前所有已知的西药必须经过这种方法的检验才能上市。从此,西医从经验医学时期进入了实证医学的时代。

至此,希尔的故事还远未结束。1947年,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又给希尔布置了一个新的任务:找出肺癌和吸烟之间的关系。那一年英国的肺癌死亡率比25年前提高了15倍,这个数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家都想找出其中的原因,有人说这是因为工业化造成的空气污染,还有人说这是由于新式柏油马路散发的有毒气体,只有少数医生怀疑是吸烟造成的。

众所周知,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大批吸烟者,据统计,英国当时有超过90%的成年男子都是香烟的瘾君子。正是因为吸烟人数实在太多,希尔犯了难。他不可能去统计得肺癌的人当中抽烟的有多少,不抽烟的有多少,因为他几乎找不到不吸烟的人。

怎么办呢?希尔想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首先,他做了个合乎情理的假设:如果吸烟确实能引起肺癌,那么吸烟越多的人得肺癌的几率就越大。其次,他认为必须排除其它的致癌因素,比如空气污染,初次吸烟年龄,居住环境等等。换句话说,他必须找出一群人,其它方面都比较相似,只有吸烟的量不同。

1948年,他从伦敦的医院里找出了649个肺癌病人,以及同样数量的情况相似的其它病人。然后他雇佣了一批富有经验的调查人员,挨个询问病人的吸烟史,把结果做成了一个统计表。结果显示,肺癌病人中有99.7%的人吸烟,其它病人则有95.8%是瘾君子。这两个数字当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可当他把病人按照吸烟数量的多少分成不同的组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有4.9%的肺癌病人每天吸50支烟以上,而只有2.0%的其它病人每天吸这么多烟。也就是说,吸烟越多的人患肺癌的几率就越大。

1950年,希尔把这个实验结果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首次科学地证明了吸烟和肺癌的对应关系。但是这个结果相当微妙,不懂统计学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重大意义。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希尔又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实验。他给6万名英国医生发了封调查表,请求他们把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吸烟史详细记录下来寄还给他。之所以选择医生做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希尔相信医生们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描述能力肯定比普通老百姓更精确,也更诚实。

有4万名医生寄回了调查表。希尔把他们按照吸烟数量进行了分类,并要求他们(或者他们的家属)及时汇报自己的健康状况。2年半后,有789名医生因病去世,其中只有36人死于肺癌。但是当他把医生们的吸烟量和发病率联系起来后,发现只有肺癌的死亡率和吸烟量有对应的关系,其余疾病都和吸烟量没有任何关联。比如,每天吸25克烟草的人的肺癌死亡率比每天吸1克烟草的人多2倍以上,而其它疾病的死亡率前者只比后者多20%。

1993年,大约有2万名当初接受调查的英国医生去世了,其中有883名医生死于肺癌。如果把他们的吸烟数量和肺癌发病率联系起来的话,就可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每天吸25根烟以上的人得肺癌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多25倍!后来其它一些类似的研究也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现在,吸烟和肺癌的关系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发达国家的烟民数量正在逐年下降,其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那些因为戒烟而免于肺癌的人真应该感谢希尔当初所做的贡献。

希尔使用的第一种方法叫做“对照研究”(Case ControlStudy),第二种方法叫做“定群研究”(Cohort Study)。这两种方法是目前群体医学研究领域最常用的两种生物统计学方法,我们所熟悉的大部分关于健康的忠告都应该经过这两个方法的验证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的。

4.医学统计学统计方法总结 篇四

一、描述性分析

集中趋势:对称——算术均数偏态——中位数等比——几何均数 离散趋势:对称——方差、标准差偏态——四分位数间距

均数悬殊或单位不同的资料比较——变异系数

二、统计推断(根据样本推断总体)1.参数(均数)估计总体方差未知——总体方差已知——

参考值范围:单双侧正态分布——

XuS

(xt/2v

snsn,xt/2v

s

sn))

(xu/2,xu/2

n

XuSXuS

偏态分布——百分位数法

二者的含义、用途 2.假设检验

(1)均数的比较(正态)

单个样本、配对(与两独立样本的区别)两样本(方差齐——t检验

方差不齐——校正t检验或秩和检验或变量转换)多样本:方差齐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方差不齐——秩和检验或变量转换

非正态:秩和检验或变量转换

F—+—>t

两两比较:SNK任两个对比

LSD一对或几对比较

Dunnet 实验与对照组比较

t——>FF=t

2(2)方差比较

两个方差:F检验(正态)

多个方差:Bartlett(正态)

Levene检验

假设检验注意事项

计数资料

一、描述性分析

频率或严重程度——率

比重或构成——构成比

一指标为另一指标的若干倍或百分比——相对比

应用注意:不能以比代率、可比性、样本率不能直接对比

率或构成比比较:

1.若某因素内部构成不同并且影响比较,进行标化

二、统计推断

1.参数估计

二项分布率的估计:查表或正态法

泊松分布均数估计:查表或正态法

2.假设检验

单个样本率:直接法或二项分布U检验泊松分布U检验(率很小)两样本率的比较:四格表2检验(校正)

二项分布U检验(n大、np>5,n(1-p)>5)

泊松分布U检验((率很小)

精确概率法

多个率或构成比比较:2检验(理论数不能小于1或小于的理论数

不能多于5分1)

两两比较:

任两个对比、实验与对照组比较

等级资料:-----效应比较

秩和检验

两变量关系:

1.定量(计量资料)正态pearson相关 回归

非正态秩相关

2.无序分类定性

3.有序分类定性2检验和列联相关系数

(1)单向有序分组有序、指标无序卡方检验分组无序、指标有序秩和检验

(2)双向有序

5.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篇五

一、名词解释:

1、参数

9、可信区间

2、统计量

10、Ⅰ型错误

3、检验水准

11、Ⅱ型错误

4、概率

12、标准化死亡比

5、抽样误差

13、非参数检验

6、医学参考值范围

14、回归系数

7、统计推断

15、相关系数

8、标准误

二、简答题

1、医学统计学工作的步骤。

2、正态分布有什么基本特征?有哪几个参数?

3、医学正常值范围与可信区间有何区别?

4、假设检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6、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事项?

8、非参数检验的适用条件、优缺点?

三、是非题

1、对数正态分布资料最好计算几何均数以表示其平均水平。

2、不论数据呈什么分布,用算术均数和用中位数表示平均水平都一样合理。

3、理论上只有服从正态分布条件的变量的算术均数等于中位数。

4、随机抽样就是指在抽样研究中不要主观挑选研究个体。

8、同一总体中随机抽样,样本含量越大,则样本标准差越小。

9、只要单位相同,用s和用CV来比较两套变量值的离散度,结论是完全一样的。

10、从同一总体随机抽取的两组数据中,平均数大的组标准差也大。

11、同一批计量数据的标准差不会比标准误大。

12、t检验是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的方法之一。

13、当总体方差已知时,检验样本均数和某个已知总体均数差别有无统计意义只能用t检验。

14、在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作t检验后的结论是相同的。

15、方差分析中均方就是方差。

16、随机区组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统计效能总是一样的。

17、4个均数作差别的统计检验,可以分别作两两比较的6次t检验以作详细分析。

18、回归系数越大,两变量的数量关系越密切。

19、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样本回归系数小于零,可认为两变量呈负相关。

20、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所占的比重就是比例,患病率也是一种比例。

21、要消除甲乙两地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而对两总的死亡率作比较,可以计算标准化死亡率后再作比较。

22、非参数统计方法不对特定分布的参数作统计推断,但仍要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23、扶养比是指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

24、对称分布就是正态分布。

25、样本中位数不受样本中的极端值影响。

26、正态分布资料也可用中位数描述其集中趋势(中心位置)。

27、自由度等于无穷大时的t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28、标准正态分布常用N(0,1)表示。

29、严格地说,正态分布一定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30、因素和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可用相关分析来确定。

四、单项选择题

1.不是描述数值变量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A 四分位数间距B 标准差C 极差D 中位数E方差 2.X等于M的资料分布是。

A正偏态分布B 负偏态分布C 正态分布D 对称分布E以上均不是

3.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 脉搏B 血型C 肺活量D 红细胞计数E 血压

4.两组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均数相差悬殊,若比较离散趋势,最好选用的指标为。

A 全距B 四分位数间距C 方差D 标准差E 变异系数

5.已知某疾病患者7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13,5,8,12,10,>15,其潜伏期的平均水平约为。

A 8天B 9天C 9.5天D 10天E 10.5天

A 变异系数B 标准差C 标准误D 样本均数E 方差

7.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最小。

A =0.01B =0.05C =0.10D =0.15E =0.20

8.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是

A 两样本均数不等B 两样本均数相等C 两总体均数不等

D 两总体均数相等E 以上都不对

9.下述为第一类错误的含义。

A 拒绝实际上并不成立的H0B 拒绝实际上是成立的H0

C 接受实际上并不成立的H0D 接受实际上是成立的H0

E 拒绝实际上并不成立的H1

10.正态分布曲线下(μ±1.96σ)区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 97.5%B 95%C 5%D 2.5%E 1%

11.如果两总体均数确实有差别,取α=0.05的检验水准,能够发现差别的可能性是。

A0.05B 0.95C βD 1-βE 1-0.05-β

12.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μ与σ,对应的正态曲线愈扁平。A μ愈大B μ愈小C σ愈大D σ愈小E μ愈小且σ愈小 13.SX表示

A 总体均数B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C 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D 变量值X的离散程度E 变量值X的可靠程度

14.下列有关四分位数间距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四分位数间距=P75-P25

B 四分位数间距比极差稳定

C 四分位数间距即中间50%观测值的极差

D 主要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

E 四分位数间距越大,表示变异程度越大

15.区间X±2.58SX的含义是 ________。

A 99 %的总体均数在此范围内B 样本均数的 99 %置信区间

C 99 %的样本均数在此范围内D 总体均数的 99 %置信区间E 99 %的个体值应在此范围

16.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________ 表示其平均水平。

A 均数B 中位数C 几何均数D 全距E 标准差

17.构成比

A 反映事物发生的强度

B 反映了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与全部构成的比重

C 既反映了A也反映了B

D 表示两个同类指标之比

E 以上都不是

18.下列指标,属于绝对数的是:。

A 甲区的急性传染病人数为乙区的1.25倍

B 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为382/ 10万

C 甲区占某市急性传染病的比重为18%

D 某区某男身高为168厘米

E 以上都不是

19.两小样本定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

A 用t检验B用秩和检验C t检验与秩和检验均可

D 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条件E χ2检验

20.χ2≥χ2 0.0 5(v)则:。

A P ≥ 0.0 5B P ≤ 0.0 5C P < 0.0 5

D P = 0.0 5E P > 0.0 5

21.配对计数资料需用较正公式的条件是:。

A 1 < T < 5且n > 40B T >5且n >40

C b+c > 40D T < 1 或n < 40E b+c < 40

22.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则。

A 5%是强度指标B 5%是频率指标C 5%是相对比指标

D 5%是绝对数E 5%说明胃癌在人群中的严重性

23.下述哪项不是非参数检验的优点。

A 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制B 简便、易掌握

C 适用于等级资料D 检验效能高于参数检验

E 使用于未知分布型资料

24.对变量X和Y同时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简单回归分析,其结果一定是。

A r>0,b<0B r<0,b>0C r与b符号相同

D r=bE r与b符号无关

25.希望用统计图来反映肺活量与身高之间的变化趋势,应选择。

A 复式条图B 直方图C 圆图

D 散点图E 百分条图

26.直线回归分析中,|b|值越大,则。

A 所绘散点越靠近回归线B 所绘散点越远离回归线

C 回归线对X轴越平坦D 回归线越陡E 截距越大

27.两变量的相关分析中,若散点图的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则。

A r =1B r =-1C |r|=1D a =1E b =1

28.欲比较某市1990~1994年三种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宜采用。

A 普通线图B 直方图C 统计地图

D 半对数线图E 圆形图

29.不同性质的统计资料,常需不同的统计图加以表达,一般来讲。

A 连续性资料宜用直条图

B 连续性资料宜用圆形图或构成比值条图

C 按质分组的资料宜用线图

D 按质分组的资料宜用直方图或多边图

E 以上都不对

30.偏态分布宜用________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 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

31.在2界值中,当自由度一定时,2值愈大,P值

A愈大B愈小C不变

D与2值大小无关E以上都不是

32.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

A抽样误差更大B不易受极端值得影响

C更充分利用数据信息D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的资料

E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

33.关于t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t分布是一簇曲线Bt分布是单峰分布

C当时,tuDt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E相同时,t越大,P越大

34.四个样本率做比较,20.01,32时,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D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E以上都不对

35.用X和S可以全面描述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A正态B对称C正偏态D负偏态E任何计量资料

36.关于检验效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两总体均数确有差别时,按水准发现这种差别的能力

B两总体均数确有差别时,按1水准发现这种差别的能力 C与有关

D与总体例数有关

E与两总体均数间的位置有关

37.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

A随机误差B处理因素的作用C抽样误差D测量误差E个体差异

38.观察意外伤害者的年龄分布,宜选择的图形是。A直条图B直方图C圆图

D统计地图E以上都不是

39.下列关于确定正常人肺活量参考值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只能为单侧,并且只有上限B只能为单侧,并且只有下限 C只能为双侧,这样才能反映全面D单双侧都可以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0.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中不包括哪项________。

A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B对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作出估计

C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

D确定P值,作出统计推断

6.医学统计学1-3章练习题 篇六

1、样本是总体中:D

A、任意一部分B、典型部分C、有意义的部分D、有代表性的部分 E、有价值的部分

2、参数是指:C

A、参与个体数B、研究个体数 C、总体的统计指标D、样本总和E、样本的统计指标

3、抽样的目的是:E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

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4、脉搏数(次/分)是:B

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

5、疗效是:D

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

6、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823631

该资料的类型是: D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数值

7、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C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8、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

9、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属 E

A、相互对照B、标准对照C、实验对照D、自身对照E、空白对照

10、统计学常将P≤0.05或P≤0.01的事件称D

A、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C、随机事件D、小概率事件E、偶然

11.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E

A.研究样本B.研究个体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D.研究总体 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12.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13.概率P=0,则表示 B

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

14.总体应该由D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D.同质个体组成 E.个体组成15.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D

A.变量B.参与研究的数目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总体的统计指标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

16.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A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总体D.个体E.样本

17.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B.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

C.发生概率<0.1的事件D.发生概率<0.001的事件E.发生概率<0.1的事件

18、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

19、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资料。B

A、计算B、计数C、计量D、等级E、都对

20、红细胞数是:B

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

21、某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得到该市12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数,则本次研究总体为:C

A.所有成年男子B.该市所有成年男子C.该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

D.120名该市成年男子E.120名该市健康成年男子

22、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此资料属于:

A、集中型资料B、数值变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E、离散型资料

23、抽样调查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

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2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5、编制频数表的步骤如下,除了:E

A、找全距B、定组距C、分组段D、划记E、制分布图

26、一群7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3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D

A、身高变异大于体重B、身高变异小于体重C、身高变异等于体重

D、无法比较E、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

27、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0,12,9,7,11,39,其中位数是:C

A.9B.7C.10.5D.11E、1228、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B

A.极差B.标准差C.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误

29.X=30,X2=190, 5.某组资料共5例,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D

A.6 和 1.29B.6.33 和 2.5C.38 和 6.78D.6 和 1.58E 6和2.5

30.以下指标中那一项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D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极差 E.第50百分位数

31.偏态分布资料宜用下面那一项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C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

32.下面那一项可用于比较身高和体重的变异度C

A.方差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全距E.四分位数间距

33、一份考卷有3个问题,每个问题1分,班级中20%得3分,60%得2分,10%得1分,10%得0分,则平均得分 C

A、1.5B、1.9C、2.1D、2E、不知道班级中有多少人,所以不能算出平均得分

34.下面那一项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E

A.对数正态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E.正态

35.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A

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36、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A

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

37、离散指标如下,除了:E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中位数

38、常用平均数如下,除了:E

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份位数E、全距

39.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B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

40、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C

A、5B、5.5C、6D、lOE、1241、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

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

42、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

A、正态分布的资料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 E、不对称分布

4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

44.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B

A从未患过病的人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E以上都不是

45.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46.为表示某地近20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A)。

A.普通线图B.直方图C.直条图D.散点图E.统计地图

47某医院收集了近期门诊病人的病种构成情况资料,宜绘制:B

A.直条图B.圆图C.线图D.直方图E.半对数线图

48.图示某地某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D

A.条图B.百分条图C.圆图D.直方图E.线图

49.比较1995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C

A.直方图B.半对数图C.条图D.线图E.百分图

50.比较某地1990~1997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C

A直条图B构成图C普通线图D直方图E统计地图

51.关于统计资料的列表原则,错误的是B

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左侧;纵题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右侧

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分析指标后有斜线和竖线

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

D.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

E.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

52.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年度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 A

A直条图B 线图C 直方图D 圆形图E 百分条图

53.描述某地某地210名健康成人头发汞含量的分布,宜绘制 B

A直条图B直方图C线图D百分条图E散点图

54、对某市七个区的SO2年平均浓度作比较,应绘制()图:B

A.构成图B.直条图C.直方图D.线图E.曲线图

55、要反映某一城市连续五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应选用C

A、直条图B、直方图C、普通线图D、百分条图E、圆形构成图

56、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并制作成频数表,此资料属于: A

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半定量资料E、离散型资料

判断题

(1)不论数据呈什么分布,都可以用算术均数和中位数表示其平均水平。(错)

(2)少数几个数据比大多数数据大几百倍,一般不宜用算术均数表示其平均水平。(对)

(3)只要单位相同,用s和用CV来表示两组资料的离散程度,结论是完全一样的。(错)

1.某医生收治200名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人。一组用A药,另一组用B药。经过2个月的治疗,A药组治愈了90人,B组治愈了85名患者,请根据现有结果评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a)A药组的疗效高于B药组。(对,但不提倡这样说,原因是容易被误解)

b)A药的疗效高于B药。(不对,这是针对总体而言的)

2.某校同一年级的A班和B班用同一试卷进行一次数学测验。经过盲态改卷后,公布成绩:A班的平均成绩为80分,B班的平均成绩为81分,请评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可以称A班的这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低于B班,不存在抽样误差。(对)

2)通过这次考试的平均成绩,说明B班的数学平均水平高于A班。(不对,一次考试只是一次抽样的结果)

3)对于评价两个班级的数学平均水平而言,这次考试成绩只是一次抽样观察结果,所以存在抽样误差,不能仅凭这次考试的平均分差异推断两个班级的平均水平的高低。(对)

7.医学统计学教学现状与改革建议 篇七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同时也是医务工作者正确认识医学及其相关领域客观规律、总结工作经验、进行医学科研和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工具。其学科定义为: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研究医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数据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一门学科。同行专家及学生普遍认为要教好、学好、用好这门学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面临着以下问题[1]: (1) 统计学理论抽象, 概念较多, 公式繁杂, 主要以高等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而医学生一般没有系统学习过这些基础知识, 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医学统计学中的概念, 一旦涉及较复杂的或需要理解的概念 (例如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等) , 便难以掌握, 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为了应付考试, 只得考前突击, 死记硬背。 (2) 医学统计学注重实践, 从科研课题的设计到实施及数据处理都需要应用统计学。但目前医学本科生大多缺少科研经验, 同时由于课时所限,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重基础轻应用问题, 容易将学生引导到仅注意学习统计方法的计算上, 忽视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 使其无法很好地解决医学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统计学问题, 不能根据资料的设计类型、性质和分析目的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导致统计学方法误用现象比比皆是, 从而难以得出客观的科学结论。

2 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以及本单位开展的相关教学改革课题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2.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搜集制作易于理解的教学课件,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统计学中很多概念是抽象的、难懂的, 比如正态分布、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等。为了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可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优势, 特别是一些知名院校的网络精品课程资源, 结合本校学生特点, 制作集动画、图片和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课件, 用以验证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抽象理论, 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化, 复杂的理论简单化、具体化, 以利于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同时, 教师还要督促和鼓励学生浏览统计学网页,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提高学习积极性。

2.2 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SPSS统计软件辅助教学, 解决统计计算繁琐的问题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重在应用的方法学, 针对医学本科生教学课时有限的现状, 可在教学中增设课外SPSS统计软件讲座, 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借助统计软件快捷的数据处理, 不仅避免了繁复的统计计算, 更重要的是打消了学生因为没有相关数学知识而对统计学产生的畏难情绪, 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的正确应用上来。此外, 我校统计学考试历来是把考查学生正确应用统计学指标和公式放在第一位, 利用考试成绩的杠杆作用, 在教学和实验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将学习重点转向对各种方法及指标应用条件的把握上来[2,3]。

2.3 逆向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结合开展教学, 培养学生统计学思维

所谓逆向案例教学法, 即选择日常生活中或一些医学期刊、论著中的典型误用实例, 从反面提出问题, 进行辨析, 然后通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 着重强调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 增强理解, 最终让学生形成自己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 通过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增强对统计基础知识的理解, 培养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 改变学生对统计学一知半解, 不能灵活运用,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3]。实践证明, 逆向案例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将抽象枯燥的理论、概念通过真实的案例展现出来, 便于学生理解, 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医学统计学应用价值的认识。医学统计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处理医学数据并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但目前教科书中的案例太少且过于简单, 不利于学生活学活用。案例教学最关键的是所选案例的质量, 应该选择那些典型的能够涵盖所授章节主要内容的案例, 并且易于学生理解。不可否认, 逆向案例教学的准备、实施、总结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 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一般需要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因此, 需要更多的课时。由于受师资力量、教学辅助资源及医学生形象思维学习惯性等多方面的影响, 完全用案例教学取代传统教学还不可行。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 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节省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也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因此,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 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法的优势。教师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 再根据教学目的, 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查找案例, 对案例进行研究、思考、分析, 在教师的指导下辩论, 对问题作出判断, 而教师可根据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评价。

摘要:针对医学统计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师授课重基础轻应用等问题, 提出3点建议: (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搜集制作易于理解的教学课件,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 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SPSS统计软件辅助教学, 解决统计计算繁琐的问题; (3) 逆向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结合开展教学, 培养学生统计学思维。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教学课件,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峰, 于浩, 赵杨.医学统计学的教学难点与对策[J].统计教育, 2007 (1) :36-37.

[2]兰晓霞, 李凌, 惠武利, 等.从医学期刊中统计学误用谈医学统计学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3) :518-519.

8.医学统计学试题 篇八

关键词:概率论 数理统计 医学院 授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1]。目前,各类院校已经将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进行讲授,但由于其理论的抽象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很多学生反映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广东医学院从近几年开始新增设了生物统计学专业本科,今年第一批新专业的本科生开始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课程,如何提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學课程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医学院校如何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已成为老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的特点,结合授课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注重实际性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许多概念和方法都是从实际的背景中抽象出来的,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转换,作为老师则需要将概率统计论中抽象的概念和研究方法通过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述出来,让学生认识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与我们息息相关,并在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建立起对课程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小概率事件的时候就可以联系到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买彩票中奖的问题,彩票中奖的概率很小,属于小概率事件[1],但是总会有人中奖,那是因为购买彩票的人每期成千上万的增加,从而促使中大奖的人频频产生。这表明小概率事件在每一实验中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但当实验次数非常大时,发生的概率还是很大,因此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比如讲到二项分布与泊松分布时,结合临床上给药药物过敏、实验室检查指标阳性率等例子,将统计学与医学、生物学领域结合起来。

交换主体,活跃学生思维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以老师为主体,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的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学生的知识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实践性与创新性的培养,许多学生上课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下看看书,不明白的公式就死记硬背,所以掌握就起来十分的困难。怎样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例如,进行讨论式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针对课程中的例题和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另外,教学过程也需要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独立处理数据的能力,特别是SPSS,SAS等软件的熟练运用,通过这些教学方式的转变,能更好的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

3 科学备案,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

概率统计学的概念十分抽象,晦涩难懂,如果只是一味的学习,没有合适的框架体系就易造成知识混乱[2],在运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用错方法或者选错实例的现象。如,很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将t检验的题目用秩和检验,这就需要老师进行科学的备案,构架合理的知识体系,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强调知识构架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学习起来也事半功倍。另外,在备案的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对一些知识点进行适当对比,既复习了先前讲过的知识,又可以强调重点,这样就会减少出现混淆概念和用错方法的现象。例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与正态分布,连续型分布与离散型分布等概念,可以对比讲授。每次课堂的开始的时候将上次课的重点进行简单回顾,课堂结束对本次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重点明确,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改变考核方式

检验老师教学成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考试,但是众所周知,就算学生成绩合格,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的掌握概率统计论,教学方法需要改进,那么考核方式更需要灵活变通,这样才会让学生主动改变学习方式。考核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如课堂讨论和实验课占有一定比例的分数,考试占一定比例分数等。每个章节结束后可以进行小测试,将测试的成绩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样既可以考核短期学习成果,又可以针对学生掌握情况,做好复习计划。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更多的参与到互动的过程,不断的巩固提高。

5 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结合

生物统计学专业本科生目前全国招生数量较少,仅在南方医科大学和滨州医学院等几所高校有招生,而且每年招生数量较小,都是20-40人左右。广东医学院新开设这个新办专业,如何对学生授课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怎样进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授课,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数理统计与生物统计知识,熟练的编程和统计软件应用能力,又能为从事生物医药卫生统计、医院信息统计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及应用,同时为卫生统计学研究生的培养输送优质生[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必须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结合,授课过程中,多举一些相关的实例,才能够逐步实现上述目标,培养学科交叉知识综合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医学院校的统计学专业学生是一批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大多数本科为临床或者预防医学专业,数学基础相对较薄弱,统计学知识相对较匮乏,选择统计学专业大多数出于对于统计学的兴趣和热爱。如何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对学习该专业的信心。老师通过科学备案与地积极地引导,实践性教学与灵活的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更好提高教学质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在以后的发展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安国玲.浅谈小概率事件的原理及应用.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7.18(4):106-108

[2]汪代名,王传宝,张德然.关于概率论课程教学的思考.科技信息,2011(8):7-8

[3] 陈平雁,安胜利,徐燕,陈征,李丹玲,谭旭辉.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探讨.中国卫生统计.2009,12,26(6):666-667.

9.2013统计学复试笔试题 篇九

一、(马尔科夫链)有一个序列{Xt},证明至少有一个常反状态。

二、(随机过程)

三、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来源有哪些?说说下列定义及相互关系:均方误差、方差和偏差,标准差和标准误。

四、有一个健康保险公司在全国有25个分公司,现总公司想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客户满意度调查,并以此作为考核每个分公司的指标之一,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并说说应该注意的因素。

五、现在有一个时间序列,拟建立ARMA(p,q)模型,说说要怎么建立这个模型。

六、说说主成分分析的步骤,并说出主成分的至少2个性质,并说说实际中选择主成分的标准是什么,说明主成分分析需要对数据有分布的假定吗?

七、题目给了1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3个数小于8,7个数大于8,现在要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检验中位数是否为8。叙述Wilcoxon检验的步骤。如果你对Wilcoxon检验不熟悉,请应用或者设计一个方法进行检验。

注:复试笔试分3部分:

第一部分英语听力,放的是6级真题去掉第三部分写单词及句子,共25小题。

10.医学统计学试题 篇十

例5.1 根据表4.3的资料计算得坐高的x=66.72,s=2.08,试估计总体中坐高在

(1)66.72-68.80cm间。

(2)66~68cm间及(3)68~70cm间的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求坐高在66.72~68.80cm 之间曲线下面积。

①求u(u=(x-μ)/σ,这里分别以x、s作为μ与σ的估计值)

(66.72-66.72)/2.08=0

(66.80-66.72)/2.80=1

标准正态曲线下面积见图5.3(a)。

②查附表2,u自0至1的面积,即查u=1.00,得α/2=0.3413。坐高在此区间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4.13%。

(2)求坐高在66~68cm之间曲线下面积。

①求u

(66-66.72)/2.08=-0.346

(68-66.72)/2.08=0.615

标准正态曲线下面积见图5.3(b)

②查附表2 u=0.346,得α/2=0.1353(经内插法求得,下同)

u=0.615,得α/2=0.2308

0.1353+0.2308=0.3661

11.统计试题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篇十一

1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是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即通常不是直接去研究总体,而是通过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根据样本的情况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例1】 (2007全国Ⅰ文)从自动打包机包装的食盐中,随机抽取20袋,测得各袋的质量分别为(单位:g):

492 496 494 495 498 497 501 502

504 496 497 503 506 508 507 492

496 500 501 499

根据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原理,该自动包装机包装的袋装食盐质量在497.5g∶501.5g之间的概率约为.

【解析】 抽取的20袋食盐中,质量在497.5g∶501.5g之间的共有5袋,所以样本频率为520, 因此根据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原理知所求概率约为0.25.

2.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因而数学研究总是围绕着数与形进行的.“数”就是代数中的一切内容,“形”就是图形、图象、曲线等.数形结合就是抓住数与形之间的本质上的联系,以“形”直观地表达数,以“数”精确地研究形.高中统计教材中的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正态总体密度曲线等都是很典型的“形”:

2.1 以数“助” 形

【例2】 (2007湖北理17)在生产过程中,测得纤维产品的纤度(表示纤维粗细的一种量)共有100个数据,将数据分组如下表:

(Ⅰ)请作出频率分布表,并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Ⅱ)估计纤度落在[1.38,1.50)中的概率及纤度小于1.40的概率是多少?

12.医学科技期刊统计学方法应用概况 篇十二

一、统计学方法的种类

医学统计学常用三种类型的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计量资料是指通过度量衡的方法, 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等一系列数据资料, 如身高 (cm) 、体重 (kg) 、血压 (mm Hg) 等。计数资料是指将全体观测单位按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 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如性别、血型、职业等。等级资料是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间的一种资料, 通过半定量的方法测量得到。如临床疗效、癌症分期等。医学论文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有计量资料用t检验、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常用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等, 等级资料常用秩和检验、Ridit分析等。当然, 有些资料可以相互转换, 数量变量可以转换成等级资料, 等级资料可以转换成计量资料。那么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使用情况如何呢?王倩等人研究了五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著中十年来统计学的应用状况, 结果表明, 1995年发表的论著较1985年有显著进步, 文章中统计分析的使用率从40%上升到60%, 使用了更多较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t检验和联列表分析均为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最近几年调查显示, 近5年国内不同医学核心期刊的统计学使用情况中, t检验占25.9%、方差分析占10%、卡方检验占21%、Fisher概率占1.1%、秩和检验占2.1%、Ridit分析占1.1%。滕洪松等对山东省医学院校学报论著中统计学方法应用状况调查发现, 常用的方法是t检验、χ2检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许小幸等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儿科杂志》共发表的776篇论著统计学使用情况调查发现, 方法中提到统计学分析者占73%~85%, 实际使用者占87%~90%, 两种方法的使用比和多因素分析的使用比在2008~2009年有所上升。而赖娟等人对国内有较高水平两种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中华心血管杂志》《中华消化杂志》) 2005—2006年发表的643篇论著中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学方法的使用率为86.5%, 正确率为82.7%, t检验和列联表分析为常见的统计学方法。认为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率和正确率均有明显提高, 方法更加多元化, 但统计学方法的未用、误用现象仍然存在。

二、常见的统计学错误类型

统计学是衡量统计研究设计是否严谨、资料收集和表达是否正确、统计分析方法选用是否合理、计算和结果解释是否准确的方法。正确应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是保证论文科学性的主要环节。然而很多调查显示作者正确使用统计学的状况并不乐观, 很多作者 (特别是临床一线的作者) 对统计学知识了解不够, 不能正确使用统计学方法, 导致论文中统计学的错误较多。有些是科研设计错误;有些是统计方法描述不清, 结论欠科学, 或统计检验方法应用不正确;还有些则是统计表图不规范。王倩等人调查显示, 最常见的问题是文章中仅有P值而所用统计方法不明、用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的比较。滕洪松等的调查也表明, 较常见的统计问题有:只写P值而未注明所用统计学方法, 用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进行多组均数间的比较, 等级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等。沈进等人对8种医学期刊544篇论著的统计学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136篇论著中有明显的统计学错误, 错误率为25.00%。主要错误类型及构成依次为:资料处理方法不当占61.76%, 图表错误占14.71%, 未作统计学处理占8.82%, 率、比混淆占8.82%, 其他错误占5.88%。章新生等辨析医学稿件中常见统计学方法误用情况包括两大类, χ2检验的常见误用类型有误用χ2检验替代秩和检验、误用χ2检验替代四格表确切概率法、误用χ2检验替代配对χ2检验、误用χ2检验处理相关性分析;而t检验的常见误用类型有误用两两t检验替代方差分析和q检验、误用t检验替代配对t检验, 作者认为误用χ2检验主要是未结合实际情况和统计分析的目的来正确选用统计学方法;误用t检验主要是未充分理解研究资料是否满足参数检验的条件, 以及不能正确判断计量资料所对应的实验设计类型。因此, 作为科研工作者, 应加强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统计学分析方法的概念和经典统计学方法的使用要求。另外, 有学者对比中文、外文医学期刊论文各388篇在统计学方法使用上的差异, 在10种统计学应用错误中, 缺检验统计量、缺P值或P值不精确、配对t检验未给出差值的均数和标准差及生存分析未报告中位生存期, 这4种错误中文论文的出错率显著高于外文文献。

三、统计学方法的选择

由于统计学对医学科技论文的重要性, 而其错用率又比较高, 那么该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学方法?梁明佩等通过自制的统计学审核线路图对医学文稿进行快速审核, 首先把握资料的属性, 其次理顺文稿的统计逻辑, 最后根据统计学公式进行核算, 这样就可以较好地掌握三种资料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的统计学问题。王晓瑜等认为在统计学方法的选择上, 应针对不同性质的资料, 注意参数检验方法的使用范围, 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于定性资料分析, 不能将χ2检验视为万能工具, 而对于定量资料分析也不能将t检验视为万能工具。另外, 各种检验方法均有特定的应用条件, 应根据设计类型以及变量类型选择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 否则将影响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要选择正确的统计学方法, 必须要有一定的统计学理论知识, 掌握一定的技巧, 有些人虽然接受过系统的医学统计学的学习, 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不能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遇到相同问题会处理, 稍有变化则束手无策。笔者在参阅相关文献后发现, 按照许小幸等的四步骤选择统计学方法比较实用, 即明确论文的统计学分析目标 (统计描述或统计推断) →判断指标性质 (定量资料、定性资料或等级资料) →判断指标分布类型 (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 →判断研究设计类型 (是两组还是多组, 配对还是成组) , 其所设计的统计学分析常用方法选择树形结构图也让人一目了然, 无论是作者撰稿还是编辑审稿, 都可以参照这四个步骤来选择统计学方法。

13.医学统计学试题 篇十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栏目设置:

本刊涉及流行病学、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儿童少年卫生学、放射卫生、卫生毒理、卫生统计、社会医学、地方病、肿瘤病因(病原)及流行病 学、疾病检测与计划免疫、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卫生保建,以及卫生化学、检验技术等科学研究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经验等。

设置:述评、专论、论著、短篇论著、学术争鸣、方法学介绍、检验技术、现场调查、安例报告、综述、讲座、学术动态、书评、消息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收录情况:

本刊多年来一直被国内外20余种重要数据库收录,如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文摘杂志、万方学据 库、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数据库(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等。

14.医学统计学试题 篇十四

一、判断题

1.统计信息社会共享,是指统计调查者对所收集到的统计资料,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正确答案】:×

2.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在组织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标准。

【正确答案】:√

3.根据《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

【正确答案】:√

4.《统计法》确定了以全面调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正确答案】:×

5.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由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负责查处。

【正确答案】:√

6.在编制物量指数时,要以商品的数量作为权数。

【正确答案】:×

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则货币购买力指数下降。

【正确答案】:√

8.狭义的统计法主要是指《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

【正确答案】:×

9.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行政法规和统计规章之间不得抵触,应当相互衔接。

【正确答案】:×

二、综合应用题

卫生部为了制定医疗改革方案,进一步了解我国医疗机构情况和患者的.实际需求,需要组织实施专门的统计调查。

请根据上述资料,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1.卫生部的这项统计调查项目属于( )。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B.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C.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D.涉外统计调查项目

【正确答案】:B

2.根据《统计法》规定,该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由( )。

A.国务院审批

B.国务院备案

C.国家统计局审批

D.国家统计局备案

【正确答案】:C

3.卫生部的这项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 )。

A.属于卫生部管辖系统

B.属于省及省以下人民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C.属于省及省以下人民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所属卫生医疗机构

D.超出卫生部管辖系统

【正确答案】:D

4.卫生部如果发现这项统计调查的调查对象有统计违法行为,( )。

A.可以根据《统计法》的规定,行使统计执法检查权,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B.可以对违法的调查对象处以警告和罚款

C.可以对管辖系统内统计违法的调查对象进行处分

D.应当将该统计违法案件移交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由统计执法检查机关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CD

5.该项调查的调查对象在接到该项调查的调查表时,应当( )。

A.如实填报

B.自愿填报

C.拒绝填报

D.置之不理

15.医学统计学试题 篇十五

1 论文统计方法使用中存在问题

1.1 统计设计失误

统计设计是整个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研究工作应遵循的依据。常见的统计设计问题有:(1)忽视组间均衡性(组间样本量相差悬殊),如病例组1000例,而对照组只有100例;男50例,女5例等。(2)样本缺乏代表性,样本例数不足,如实验动物每组不足10例。(3)未设置对照组,未随机分组。如心肌梗死大鼠未设假手术组;观察药物治疗前后的疗效,却未设对照组。(4)未采用单盲、双盲法,如大型药物实验时,收集标本和检测人员对病例分组未做到不知情,有人为误差等。针对这些问题,在科研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实验设计的四大原则即"随机、对照、均衡、重复"的原则[1]。

1.2 统计方法交代不清及统计指标选择不当

未说明使用的是何种统计方法,表现为论文中只有P值,但无法判断检验方法和统计量的大小,以至读者无法对文中应用的统计方法的正确性进行评价。统计分析方法误用主要表现为:(1)用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的比较,如心肌梗死大鼠在处死后1、2、4、8周心肌表达白细胞介素1的变化应采用方差分析,却用了t检验。(2)不区分计数与计量资料,t检验和卡方检验相互误用。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放置裸支架或药物支架,其远期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比较,应采用率计算,卡方检验,却误用t检验。(3)以卡方检验代替确切概率法,确切概率法适用于四格表中有理论频数小于1或n小于40时,例如表1;(4)等级资料用列联表卡方代替非参数检验进行疗效比较。例如表2。

如采用卡方检验,P<0.05,而采用确切概率法,P=0.37。

应采用Ridit分析,计算Ridit值及统计量U,而不是采用卡方检验。

比较常用的还有(5)用成组t检验代替配对t检验;(6)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代替生存分析;(7)误用检验代替关系分析;(8)单因素方差代替多因素方差分析等[2]。

1.3 统计结果的表述不恰当

在论文中,常根据统计检验有无显著性差别,就武断地判定结果有无意义,而忽视专业上的意义。评价一项研究结果是否有意义,要从其专业意义和统计学意义上同时去解释。另外,错误地将P值的大小作为解释差异程度的大小标志,认为P值越小,差异就越大。其实,P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并不能说明差异程度的大小[1]。

2 如何正确使用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方法一般可遵循以下步骤:研究目的→变量个数→设计类型→资料类型→样本个数→分析目的→分析方法→运算方法→形成报告[3]。

计量资料应考虑以下两点:(1)资料是否满足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2)判定计量资料属于何种设计类型。常用的统计指标及方法有: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标准差、方差、均数的标准误、t检验、U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多元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等级相关、曲线相关、多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等[3]。在交代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方法之前,一定要加上实验设计的名称,例如,(1)采用成组设计定量资料的Wilcoxon秩和检验;(2)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定量资料的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3)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量资料的Friedman秩和检验;(4)采用成组设计定量资料的t检验;(5)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6)采用三因素析因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7)采用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两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当需要对多因素设计中的某个因素各水平下的平均值进行两两比较时,若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项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应简单地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定量资料的q检验法、LSD检验法或Dunnett检验法,而应建立在相应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基础之上[4]。

计数资料应先分类汇总,清点观察单位数,编制分类资料的频数表。常用的统计指标及方法有:率、构成比、相对比、率的标准误、率的标准化法、率的卡方检验、一般检验、配对检验、拟合优度检验等、一致性分析(Kappa值)[3]。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主要针对四格表和R×C表利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1)成组四格表的卡方检验要求样本含量≥40,且理论频数不小于5;(2)成组四格表的校正卡方检验要求样本含量≥40,但理论频数大于1且小于5;(3)Fisher确切概率法要求样本含量≤40,或理论频数小于1[1]。

等级资料应先按等级顺序分类清点观察单位数,编制等级资料的频数表。常用的统计指标及方法有:率、构成比、秩和检验、等级相关等[3]。等级资料中,组间构成比的比较用行×列表卡方检验。对于组间率的比较宜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并注意秩和检验校正值的计算。对于两组等级资料比较,通常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而多组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1]。

在科技论文方法中要求给出分析所采用的统计方法(t检验、F检验和χ2等),结果中要给出P值(现在提倡给出精确的P值大小),以及根据样本信息计算的统计量值(t值、F值和χ2值等),然后根据统计量值判定P值大小。对于P值的解释一定要结合专业知识,并且用两均数(率)之差的可信区间反映出实际差别的大小[1]。

为了提高论文的统计学质量,应大力提高作者对统计学重要性的认识。必要时进行统计学知识的系统普及。遇到统计方法复杂的文章,则需要统计专家把关。另外,可在期刊中增设相关栏目,进行统计学方法误用反馈分析,以提高作者应用统计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伍亚舟,张玲,易东.医学论文中统计学问题分析与方法的正确选择[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1):161-163.

[2]罗刚,梁传余.我国5种耳鼻咽喉科杂志论著中所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6):398-401.

[3]刘明清,项明,闫瑞霞.正确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思路[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4(11):902-904.

[4]胡良平.如何合理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处理实验资料(I)[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7,2(1):67-70.

[5]黄建乡,耿波,马伟平.山东省高校医学学报论著中统计方法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编辑学报,2007,19(3):178-180.

上一篇:大学生求职感谢信下一篇:医学简历-封面-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