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2025-01-03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共17篇)(共17篇)

1.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篇一

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飘洒的宇宙尘埃和星河万丈,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我们依然在大大的世界绝望里,小小的努力着,而这种不放弃的心情,他们变成无边黑暗的小小星辰,我们都是小小的尘埃。我们拥有伟大的感情——爱。

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个东西,是福,是祸,是悲是喜。

书画比赛在周四进行,这是我在学生会就任期间的第一次策划这次比赛,在比赛期间,我看到了一幅画。那是一张素描。似乎画的人有点苍老,一道道平行线刻在了他的脸上。岁月终究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我想到了我的父亲,同样有苍老的面孔。

以画还武器,这就是真实的写照。

我想起了龙应台的一句话:“所谓父子母女之间的缘分,也就是说,你和他的缘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中不断的目送着他渐行渐远。你站着小路的一旁,看着他消失在小路拐角的地方,而他用他的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艺术是生活的写照。只要时间不倒退,历史不阻断,一切都会衰老。不要认为艺术很抽象,离你很远,其实他就在你的身边。也许是一片落叶,也许是石缝间的生命。但他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2.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篇二

1917年, 著名艺术家杜尚把从商店买来的小便池放到博物馆, 然后说:“这是我的艺术作品。”当时连最前卫的展览也认为他太捣蛋。现在, 博物馆中的小便池已经被公认为艺术作品, 它是杜尚后来重新购买的, 用油漆署上“R·Mutt” (美国某卫生用品的标记) 。

世纪之交《纽约时报》选出100件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事件, 美术界只有杜尚的小便池入选。英国艺术界举行的一项评选中, 杜尚的小便池打败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两幅作品成为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自此, 问题就纠缠不清, 为什么这个小便池会是艺术作品, 而商店中与之完全一样的小便池却不是艺术作品?实际上这就是边界问题, 即艺术作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界限到底在哪里?或者说到底有没有区分?90年代兴起讨论的艺术终结问题就与此有关。

杜尚并没有简单提出什么是艺术, 而是提出为什么有些东西是艺术品, 而与之完全相似的东西却不是, 小便池的意义就在于此。

1964年,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展出另外一件作品, 即布里洛盒子 (Brillo boxes) , 重新提出杜尚所提出的问题。美国当代最富盛名的美学家阿瑟·丹托认为, 布里洛盒子与超市里的肥皂粉包装盒在外表看起来并没什么差别。

什么是艺术?艺术的边界在哪里?艺术到底有没有终结?仅从艺术品的外观而言, 这些问题没法解答, 只能够转向哲学。

丹托和德国美术学家汉斯·贝尔廷 (Hans Belting)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各自写了一本书, 使艺术品边界变成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 并用整本著作的形式提出来, 并指出艺术史就要终结。

原有艺术格局不能继续, 是不是艺术活动也要消亡呢?他们认为艺术可以继续, 但需要改变方向。

丹托提出可能存在第三领域的美:第一领域的美是写实的、模拟的;第二领域的美是抽象的;第三领域的美可能转向哲学, 用艺术作品表现哲学思想, 通过哲学思想重新建构美。贝尔廷指出把艺术史的重点转向学科间的交融, 也就是过渡区域和受众研究, 注重艺术与生活的连接处。

西方艺术是用错构表达非常态的生活

“错构是艺术品和常态生活之间的一种结构性生活, 简单的说, 艺术生活的关键就在‘错’和‘不错’之间。”

1992年到1994年我在伯克利大学做访问学者, 发表一篇长达五六万字的论文《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

这篇论文提出“错构”理论框架, 用以解释西方当代艺术, 这也恰巧碰到丹托和贝尔廷所讨论的艺术和现实分界问题。

第一, 我首先提出生活的常态和非常态这样两个对等概念。比如说大家一起听课, 老师讲课, 学生听课做笔记, 这就是常态;如果走进来一个喝醉了酒的人在地上打滚, 那他就是非常态, 因为破坏了上课的逻辑。

常态与非常态一眼就能看出, 都是在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经验, 不是理论判断, 而是感性的判断。人对于非常态很敏感, 非常小的奇怪现象都可以马上被感觉到。

第二, 艺术作品是一种非常态的生活现象, 属于非常态构成。所谓非常态是指一种与生活逻辑相悖扭的非逻辑结构, 我将其称之为错构。错构是杜尚以后当代艺术所具有的本质性结构。

错构有三种表现, 第一种是内部结构的非逻辑性, 直接称其为错构, 比如把一辆破汽车压成一个长方形方块, 放到美术馆, 这肯定是个艺术作品。第二种就是与周围环境的非逻辑性, 叫做错置, 最典型例子就是刚才说到的小便池, 放在男厕所是生活用具, 放到展厅挂上牌子写上字, 就成了艺术作品, 因为它被“放错”了地方。第三种就是时间上的非逻辑性, 称之为错序, 比如人应该往前走, 但有一个同学倒着走, 然后拍下来, 这就是艺术作品。三者组合成错误的时空结构, 我将其看成当代艺术的第一必要条件,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遵循了错构标准。

艺术作品的第二必要条件是属意。艺术作品要有作者赋予的非实用性, 灌输进非常态的意图, 它的意义就在于将存在物从周围生活的逻辑之网中脱离出来, 与常态发生断裂。

错构是艺术品和常态生活之间的一种结构性生活, 简单地说, 艺术生活的关键就在“错”和“不错”之间, “错”与“不错”就是关键。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不一定百分之百都是艺术品, 但艺术作品必须符合这两个条件。因此艺术品就是生活的一种非常态形式条件, 其必要条件是形式的错构与意义的剥离。

艺术始终没有成为生活, 生活终究没有成为艺术

错构理论可用以分析整个艺术史。在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四个阶段, 错构一以贯之。

先从原始艺术说起, 原始艺术的本质是模仿和象征, 以形式的错构为前提。一个著名的原始艺术是画在岩壁上的一头牛, 它不是真的牛, 而是假的没有生命没有温度, 是真实的牛在二维平面上的错构。如果没有二度平面的错构, 观者就不会对画在墙壁上的牛有特殊的凝视。

第二个阶段是古典艺术, 从古希腊的雕刻到印象主义, 贡布里希称之为错觉主义的历程。古典艺术的错构更加逼真, 更有空间感, 丰富了人类的审美经验, 在二度平面上建构起三度空间的幻象。这种错觉让观者惊叹、凝视、思考, 从而忘记周围现实生活的存在, 比如《最后的晚餐》, 整整占据了餐厅的一面墙, 教徒在画下吃饭就仿佛与基督在一起用餐。

第三阶段是现代艺术, 又从古典艺术的错觉主义回到原始艺术的自由化、象征化。它以形式语言的纯化为特色, 建构起对现实的否定和孤立。比如对面走过来一个漂亮的女孩子, 在你想到占有她的时候, 审美过程也就结束了, 欲望是功能性的, 在欲望产生之前的欣赏才是真正的审美欣赏。

第四个阶段是后现代艺术。后现代阶段的研究重点不是形式语言的纯化, 而是观念。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都仍然是以错构为基本存在形式, 并以阻断逻辑实现意义的孤立为基本特征。

杜尚之后德国重要艺术家约瑟夫·波依斯 (Joseph Beuys) 是最接近生活边缘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模糊, 几乎分不清。1974年他在伦敦一个艺术中心的小教室讲演, 下面基本没有人听。他摆三个木架, 然后叠上一百块黑板, 不断讲不断在黑板上乱画, 画满后就把黑板扔在地上, 一直到画满一百块, 整整一个星期, 他说, 我的艺术作品完成了。他把自己的演讲过程作为艺术作品, 让朋友把过程拍下来。最近几十年这些照片越卖越贵, 一张就要几万美元。

另外, 他还在一个广场种了几千棵树, 作为自己的艺术作品。为什么种树可以成为艺术作品呢?首先, 他打广告, 宣布我要在几月几号开始种树;其次, 树的旁边立一块花岗岩的碑, 碑和树都可以出售;最后, 在每棵树旁边的石头上刻上认购者的名字。总有一些标记使得他种的树和常规性的树有点不一样, 但是他的行为已经非常边缘了, 常态与非常态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

我的结论就是艺术始终没有成为生活, 生活也始终没有成为艺术, 边界是一直存在的, 在西方的历史上有两条平行流淌的河流, 一条是以基本生活需求为目的的人类生存发展之路, 及执著于生活常态的历史, 这就是人类生活的社会史;另一条是人类企图摆脱生活常态, 寻求精神自由和超越的历史, 这是人类生活的远视史, 也就是艺术史。

这两条河流互补相生, 不可离弃, 又互不混淆, 泾渭分明, 生活和艺术就是这样两条并行流淌的河流。

中国文脉是用非常态的眼光看常态的生活

虽然我一直在谈西方艺术, 但谈论的背后隐藏着另外一种角度, 即中国文脉的叙事。在写《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时, 我将一幅透露中国文脉审美观念的草图放在曹星原女士家, 也就是把对西方艺术的理解写成文章, 把对中国艺术的理解画成草图。在中国文脉看来, 作品就是生命, 虽然人已逝去, 但作品作为人生命的延续, 是无以切割和标示的。

我当时就想做一个装置作品来展现这一理念, 当然, 理念本身是不能展出的, 只能用作品的包装和痕迹来表现, 其实是在展示一个不能展示的东西, 这是一个悲哀的悖论。

我是一个将东方文化融汇进血液的东方人, 怀着中国文化因子去观察西方现代艺术, 进而更容易看到他们所看不见的维度,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或许这也是我能够提出错构理论的原因。借此, 可以进一步引申到从东方文化的角度解读西方艺术脉络的内在结构。

西方文脉中艺术研究的核心问题一直是美, 而中国文脉中艺术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审美。美是客体化的领域, 是对象化的观察方法, 重视物质化的作品;而审美则是一个主体化的领域, 是一个内心化的体验方法, 重视过程化的体悟。美学一词实际上是西方概念, 中国没有把美作为独立客体进行研究的习惯, 而是强调在过程中去体验审美的愉悦。

因此, 西方的油画是一幅一幅卖, 而中国的国画则可以一尺一尺卖, 就算把中国的国画裁成五块, 每一块照样可以卖钱, 因为每一块都是不同的角度, 代表了不同的体验。

进行更深一层观察, 艺术体系内部的基本结构也是不同的。西方文脉的重点是用常态的眼睛看非常态的生活, 西方的所有作品都是错构, 只要是非常态就有可能成为作品。用常态的眼睛观察非常态的错构作品, 从中获得审美感悟。而中国文脉的重点是用非常态的眼光去看常态的生活, 我将其核心称为转念。错构和转念是相对的, 是构成艺术的两种方式。

我们用禅宗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来解释转念。禅宗说人生有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因为深入探究, 最终看到的山就不是山, 而是由石头、泥土、花草和树木等组成, 再往下看, 水也不是水, 而是由氧气和氢气构成的分子结构。第三境界, 看山仍是山, 看水仍是水。第三境界和第一境界好像很接近, 实际上本质是不一样的。第三境界已经获得一种非常态眼光, 感悟到的已经不是常态生活中的所见所感, 上升到了审美层面, 这就是转念。

中国山水画特别强调“乘怀观道”, 要去除大脑中的所有杂念, 打坐静心, 使心态非常澄明, 眼光不能与平常的俗人一样, 或者说具有童心的眼去看待山川万物和人世, 此时就能够从中看出人生的道和宇宙的韵律。

3.艺术的生活离不开艺术的设计 篇三

达芬奇集团自1994年成立以来,现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家居和室内装饰用品零售代理商。2010年7月2日到11日,达芬奇家居在国贸商城为家居爱好者送上一场设计盛宴:来自欧美的100多家顶级家居品牌,带着他们在米兰国际家具展上的力作,来到了北京。此次家居展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设计盛宴,它带给国内设计师许多设计理念的启发。

关键词:达芬奇;奢侈品牌;家一、艺术的生活离不开艺术的设计

2010年7月2日到11日,达芬奇家居在国贸商城为家居爱好者送上一场设计盛宴:来自欧美的100多家顶级家居品牌,带着他们今年在米兰国际家具展上的最新力作,来到了北京。被称为世界三大家具展览之一的米兰国际家具展(Milan Furniture Fair)是全球家居及设计界的一大盛事,引导着国际家居及设计潮流,自1961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48届。达芬奇家居本次携手100家国际超级家具品牌,将2010年米兰国际家具展风格趋势同步呈现,让中国消费者在北京感受2010年米兰国际家具展的艺术气息。

艺术的生活离不开艺术的设计。100家国际超级家具品牌的鼎力支持之外,达芬奇更邀请来了好莱坞顶级空间大师Joel F. Schorr、VERSACE御用空间陈列大师Alan Rohwer、空间创意大师Stephan Hamel共同打造这场设计盛宴,将优秀的设计和优秀的品质组合在一起,努力以出色的产品为人们的家居生活提供艺术的生活方式。其中,空间大师Joel F. Schorr曾为美国好莱坞众多明星设计豪宅,现场打造200平方米的好莱坞风格空间STAR HOUSE 。VERSACE御用空间陈列大师Alan Rohwer同步呈现2010年米兰家具展VERSACE展厅。Alan被称为空间陈列风格奇才,米兰展期间的VERSACE展厅绝对是展览中的一大亮点,经过Alan布置设计的空间赢得了全球设计界的关注。在北京,他同步展示给大家他的才华与想象力。创意大师Stephan Hamel打造CERRUTI BALERI创意空间,他对宗教、神学、哲学领域有深入研究,主张空间与精神对话,其所设计的创意空间体现了身、心、灵与空间的和谐统一。

这其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奢侈大牌ARMANI、VERSACE、CERRUTI、FENDI等品牌的家居线产品,也能欣赏到来自欧美古典家具演绎出的奢华风范。达芬奇的事业不仅仅是销售家居产品,而是和客户一起,打造艺术化的富有品味的家居生活。所以,展会期间,达芬奇安排了丰盛的互动活动:包括香港著名风水大师杨天命先生玄学讲座、香港著名室内设计大师梁志天先生设计讲座等等。欣赏最新的家居设计潮流之余,来宾有机会近距离和大师接触,一同探讨与家居、生活有关的话题。

二、好莱坞顶级空间大师Joel F. Schorr

JoelF. Schorr,美国好莱坞空间艺术大师,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艺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先后旅居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欧洲的古典艺术和建筑美学为他之后在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设计眼光,一种对空间的功能和视觉效果的把握能力。曾为美国好莱坞众多明星设计豪宅。

三、Joel的空间设计更加注重一个空间的视觉效果

Joel的空间设计(space planning)在美国非常受顾客欢迎,目前在美国,空间设计方兴未艾。它是完成一个房屋设计的关键一步,和室内设计的区别在于,室内设计更加注重一个空间的视觉效果,比如房间里的吊顶、玄关和楼梯的设计,都属于室内设计的范畴;而空间设计则是为家具的布置、空间的格局,做出一套更细节化的空间使用方案。

做空间设计,是一个创作性的工作,设计师需要得到不断的灵感启发。Joel说:他去过全球40多个国家,所到之处,都好奇于了解当地的风土文化。对设计师而言,去经历去了解不同的文化,是获得灵感原料的尤佳途径,一个好的创意点子,也许就是不断获取新知过程中的那么灵光一现;Joel把旅行中想到的好设计带回家,先在自己的房间里“练习”一下,重新布置房间的摆设,或是增添家具,抑或是改变家具摆放的格局。这听起来,好似魔术一般,不过空间设计的魅力就在于此——通过改变室内的布置和装饰,将空间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Joel设计的每一个空间都带着惊喜。其中每个细节,每一件家具套件或单品,似乎都诉说故事一般,道出居住主人的生活百态。空间的艺术性,在于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发挥出无限地、影响人们感知的魅力。

给人印象深刻的“好莱坞”空间,也是达芬奇家居推出的一个新品瑰宝,它的英文原名为Hollywood Homes, 这个概念源于1920年到1940年的天皇巨星Betty Davis 和FredEstaire所在的好莱坞黑白电影时代,也是好莱坞电影的一段黄金年代。当时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社会动荡不安,好莱坞电影的出现成为人们心灵的安慰剂。将这种概念运用到空间之中,做艺术设计时考量如何使环境安抚人心。Joel的艺术打造,在暖色系的沙发上摆放大小不一的柔软靠枕,枕套上的好莱坞五角星图案尤其显得另类;沙发下垫有黑白相间格子的毛绒大地毯,搭配整个暖系氛围的空间,让环境有如好莱坞电影的风格,具有大胆的想象成分以及对时间年代的揣测。

空间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更是一种艺术,当你顺心顺手地使用空间时,会不会觉得你的家更可爱了?

四、Alan Rohwer的艺术设计风格为奢华、教育和幽默

AlanRohwer被称为空间陈列风格奇才,VERSACE的御用空间设计大师。今年米兰展期间的VERSACE展厅绝对是展览中的一大亮点,经过Alan布置设计的空间赢得了全球设计界的关注。在北京,他将同步展示给大家他的才华与想象力。

AlanRohwer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佛特卡洪恩,现在居住在纽约曼哈顿,作为知名的室内空间艺术家,2006年时他在好莱坞比佛利山设计了经典作品“米兰对话洛杉矶”(Milan meetsLos Angeles),Esquire杂志曾评价说:精益求精、至臻格调(Highstyleatitsfinest)。Alan曾经与多家奢侈品牌合作,其中包括范思哲、巴卡拉水晶、Christofle、安娜苏以及TSE等等。尤其是与范思哲长达20年的合作,从纽约的一间店面开始至今,Alan说,范思哲已经如同自己的另外一个家。

对于好设计的定义,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在设计领域工作多年之后Alan的标准是“舒适、好的质量和用料、好的手工。”他强调,对一个事情的评价的标准是它对于你的价值,设计也是如此。

而谈到自己的设计和艺术风格,Alan的总结是:奢华、教育和幽默。一直以来,Alan都在和奢侈品牌打交道,“奢华”并不难理解,但他强调奢华其实是一种个人感受,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定义,而对于他来说,真正的奢华就是回到家、关上门、在一个舒服的环境中思考,“奢华”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他们觉得重要的奢华方式。

Alan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来让人们感受到一些新鲜的东西,同样他也会倾听顾客的想法,在聆听彼此的过程中实现相互的教育。“倾听”对于Alan来说十分重要,他认为只有如此,自己和顾客之间才能够很好地实现彼此的想法而避免妥协,人们都愿意了解生活中新鲜的东西和改变,他希望自己的设计能够给顾客带来他们所寻觅的东西。而“幽默”就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需要幽默也需要微笑,所以在Alan的设计中我们从来不会感觉到压抑或者紧张,无论色彩是绚烂还是纯净,神经总是能够在平和的氛围之中保持着松弛。在Alan此次中国之行为达芬奇家居设计的Versace展厅和星家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此种情绪。

在Alan所设计的空间之中,书籍是常见的元素,Alan解释说他不喜欢上网,阅读才是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而生活中存在与发生的一切都是他旺盛的创作源泉。他喜爱观察,社会、自然,喜爱倾听,仔细感受周围的环境,因此每天经历的东西都会带来新的灵感,不断给自己注入新鲜的东西而避免了重复自己。对他来说,设计的灵感就是哲学、情感和生活迸发的能量。

五、Stephan Hamel创意的空间体现了身、心、灵与空间的和谐统一

史蒂芬·哈梅尔(Stephan Hamel),意大利Cerruti Baleri家居国际销售与交流经理。对宗教、神学、哲学领域有深入研究,主张空间与精神对话。他所创意的空间体现了身、心、灵与空间的和谐统一,使居住其间的人获得自然的能量。

在踏入设计领域之前,他先后完成了艺术历史和政治科学方面的学业,还读了政治经济学科类的博士;也曾系统地研究了宗教对于人类建筑的影响,以及宗教痕迹在建筑物体上的呈现。作为室内设计顾问,这样的学习背景使他更深的体会到:不同方面的专业知识都有助于往后的设计创意。

时间和空间是一个紧密相联的整体,所谓时间的印记,也即是留存在空间之中的事物,作为时间在此经过的佐证。一个设计的立意,能够反映设计师本人的知识累积,而设计本身的魅力也在于人性化地加入屋主本人对居住环境的意愿,跟屋主交谈,对他们的生活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这在做设计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人的一生非常短暂,而人们花在房屋里的时间也占去了人生的一大部分。住房的功能,则是成为人们从降生到死亡的中间驿站,给居住在其中的人们带去快乐,也成为组建家庭的载体。对于居屋的设计,更是一个关键的情感单元;好的设计能让人们在空间里感受到温馨和安全。当人们住进设计师设计的房子,在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对创造这个空间的人是一个幸福的肯定。而这个归宿,就是让他们在面对短暂人生的同时,乐活地度过每一分钟,让人们的心与空间息息相关。

六、结语

4.艺术的生活作文 篇四

科技的发展必将推动人文精神的传承,如果说人文精神是画工手上的画笔的话,那科技便是那颜料,不一样的颜料。构成了一幅徇烂多彩的艺术品,然而颜料殆尽,空有一支干燥的画笔又有何用,可谓是巧米难为无米之炊。

毋庸置疑,处21世际的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CO2的浓度一天天升高,大气层被破坏,人类正在受此威胁,怎能无动于忠,怎么办?发展经济能源改善空气质量,坐以待毙?当然,此时的唯一风格只有发展科技,发展经济经济能源改善空气质量,所以科技是让人们生活得到更好的强大的支柱。

有思想力的人文者是懂得运用科技来创造生活,他创造了电视、电脑、让你在短时间内了解各地发生的实情或是喜讯,他创造了飞机、飞船,实现了远古人们的飞天梦,追随嫦娥的脚步,也许,他还会创造那令人赞叹的诺亚方舟,在世界末日那那一刻,载着自然的种子继续繁衍去。

看到贫穷落落后的非洲,怎能不让人心里生“怜爱之心”,可是一味的施舍,只能增强他们的惰性,乞讨的手越抬越高,生活依然贫困,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此是一张让人爬得更高的梯子,试想一下,如果非洲人民发展科技,培育出适合其气候种植的良种,解决了粮食危机,何来“贫困非洲”之说,再者,如果实在无法提高粮食产量,就请“各种诸候”帮帮忙,问题是没有科技的发展,这粮食是安制人挑还是驴运。

5.《生活的艺术》读书心得 篇五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

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

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 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

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

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

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

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

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

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

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

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

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其思想就是无论何时,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快乐一天,决不辜负自己的任何时间,即使生病或老去,也要体验痛的`快乐,直至我们洞悉了人生,以恬淡的心态,快乐的死去,总算自己没有白活,完美的结束生的旅程。

的确,只要我们认真和执着,充实每一天,我们可以永远快乐。

当我们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静悟生命,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种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

可见,快乐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认真的去感悟,认真的去惮。

明人金圣叹之三十二不亦快哉,在吾人看来,也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之事,而其却将其以为是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并记录下来,聊以自 慰,而另一个撼人心神的是残疾人海伦的《假如我能眼亮三天》,种种常人所经历的平凡,在她的眼中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可见快乐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而且每人感受到的深浅亦有所不同,也只有调整自己心态,坦然从容,微笑才会永远的浮现于我们的脸庞。

《生活的艺术》给我传授了快乐的秘诀,有助于改变自己的观念,从另一方面观照快乐,从而走出关于快乐的误区,以乐观的态度去战斗,去迎接生活的洗礼。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

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的意义,也许人们早已忘却。

6.生活中的艺术作文 篇六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在手机上看到了钢琴家在那弹钢琴。我心血来潮,就跟妈妈说了这件事情,妈妈和爸爸也很赞同。我就这样开始了我的音乐之路。

刚开始学的时候,感觉自己很放不开,而且也很困难,老师让我唱出谱子来,我也不敢唱。老师跟我说:“如果想学好钢琴,那就唱出来,而且必须得勇敢。”于是我鼓起勇气,唱了起来。可到后来,我发现我越唱越熟练,越来越喜欢弹钢琴。我就更加努力了。

我常常会练到手很酸,汗水的流下来。但是我知道这受一切苦都是值得的,总有一天,我会站在领奖台上,高高举起那闪闪发光的奖杯。

在音乐之路上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那一次:老师让我认一首很长的歌谱。我怎么也认不会,都快把我急哭了。老师在那里一直说,不着急慢慢弹。但是我的心就跟点着火一样,很激动。一直到下课,我才勉强把这首曲子弹会。回到家后,我认真练习,终于弹的像个样子了。

7.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篇七

一、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生活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 使艺术家发现了美。生活还给予艺术家以激情, 使艺术家凭着感悟创造美, 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由此而来。

(一) 生活是写实油画创作的源泉

历代大师留下来的经典油画作品, 之所以被代代相传, 就是因为这些作品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都是从生活这个母体中概括、提炼出来的, 因此生活是写实油画创作的源泉。不同时代的生活是通过题材进入油画作品的, 油画作品中所描述的生活不是空的, 是靠题材组成的生活画面来呈现的。每个时代的油画作品, 尽管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是, 归根到底, 总是由当时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所决定的。

从写实油画创作的总体来看, 写实油画家必须将生活作为自己创作的最直接的来源, 而且是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和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写实油画达到表达和反映生活本质的初衷。

(二) 绘画展示社会的真实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 写实油画创作的真实以生活的真实为源泉, 经过油画家从生活中的感悟、提炼, 最终形成作品, 再由艺术作品本身在展厅中展出, 将作者的感受与对生活真实的描绘反馈给观众, 因此我们说绘画最终展示的是社会的真实。绘画是展示社会真实生活的, 反之, 脱离社会生活、缺乏事实根据的绘画作品, 势必会被人们耻笑, 而且会很快在生活中销声匿迹。

二、挖掘生活素材, 创作油画精品

(一) 通过生活经历挖掘素材

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作者曾经亲身参加过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他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作品不是照相式地复原当时的情景, 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 对真实的情景作了必要的强调和删繁就简, 特别是大胆地将国家领导人群集中在画面的左侧, 同时衬以一排顶天立地的大红柱子, 画面的右边集中表现了宏大的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 从而突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宏伟的气势。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 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 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借鉴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 强调色彩的单纯和强烈对比, 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红旗与蓝天、绿树相对比, 黄色的菊花与金灿灿的灯穗相呼应, 使人感到即富丽堂皇, 又热烈亲切。

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 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 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 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艺术源于生活, 更高于生活!

(二) 通过对生活的热爱挖掘素材

农村劳动者的形象和他们生活的情景, 是文艺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我国很多油画艺术家都曾在农村成长, 他们对自己生活过的家乡饱含情感, 并创造了一系列油画作品。现代画家罗中立, 通过对生活的体验观察, 通过内心情感的表达, 以真切的同情之心描绘人和环境。在他的作品中不仅能够看到农民内心的善良, 质朴和美, 连他们的外型在观者心目中也是很美的。他不顾世俗的偏见, 把那些长期以来被文人雅士们看不惯的又粗又黑又脏的农民描绘出来, 迫使人们去尊重和热爱这些人物, 例如他的作品“父亲”, 是他在1975年的除夕发现的题材。当时罗中立从达县回到重庆过年, 就在他家附近的厕所旁边, 守候着一位中年农民, 清晨, 罗中立就注意到他在雨雪中僵直的身体。当罗中立看到这个景象后, 心里猛烈一震, 同情, 怜悯, 感慨等一起向他袭来。这一瞬间, 罗中立的心里受到了巨大的震动, 他要为这些农民呐喊。罗中立以深沉的感情, 借超现实主义手法, 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农民形象。这位农民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 它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 更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三、挖掘生活中的油画创作素材

(一) 观察和积累

熟悉的生活不但能促使你怀着真挚的感情去画, 而且不一般的感受又会使你所绘的题材和别人拉开距离。每个人的生活环境, 所见所闻各不相同, 如果都能从自己的生活里寻找题材, 进行构思和构图, 画出来的创作肯定不一样。若某人双目失明, 未曾亲自鉴赏过某幅传世佳作, 不论听人如何描述, 都未必能真正体味这幅佳作中美的真谛!一切美好的绘画创作, 都必须依赖人对客观世界的视觉观察并深入的内心体验, 再通过丰富的联想以适当的媒介来完成, 绘画作品总是作者生活历程中种种观察和体验的可视形象的聚集。

(二) 应重视对现实生活中形式美的观察

着意形式构成的观察, 从形式的框架之中体察对象结构之美。以物喻人, 把自然界的物象拟人化。以心境和修养求得意境美的产生。每个人的生活经历, 对现实生活的观察, 存储于脑际的形式美是极其多的, 然而, 只有以画家的眼光去观察对象, 方才会产生具体的艺术形象。

(三) 对人的观察和形象素材的收集

罗中立的作品《父亲》的创作就是众多的农民形象中塑造的, 《父亲》中的一丝丝肌理, 颗颗寒珠, 甚至汗毛都毕肖的呈现于画面, 使作品具有特殊的魅力, 可见画家对人物内心和外在形象特征观察的深度。

(四) 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

面对丰富多彩的素材, 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 善于通过自己的“中心印象”去发现素材的内在“意义”, 而且这里的“意义”与自己文章的“立意”应该是和谐相通的。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完成由原始“素材”到文中“题材”的转换, 才能真正将这些零散破碎的材料引入文章并使之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也正因为这样, 素材一旦被作者有目的地纳入文章后, 会发生原本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 会产生难以预测的重大作用。这可以说是一条素材转化的基本原则。

总之, 进行油画创作要深入生活, 捕捉生活, 表现生活, 从生活中感悟艺术, 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要高于生活, 有了发现, 自然就要有创造。我们并不需要关心画些什么, 甚至最后的画面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对艺术的思考和对艺术的表现过程。以及在于我们所体验的所传达的情绪与精神状态与传达出艺术家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观点和看法。

参考文献

[1]赵惠.我为古田会议油画创作提供素材[J].福建党史月刊, 2012年3期.

[2]余娴.论素材的收集与油画创作的关系[D].美术学:江西师范大学, 2010.

8.散文的艺术生活 篇八

这是一本谈论绘画、音乐、电影的散文好书。有人称之为“台湾旅法作家尉任之的艺术生活随笔”。 作者用知性却清净沉稳的散文笔触,把供奉在殿堂之上的“艺术”还原到朴实的人事和艺术心灵的互动上。 作者笔下沉静实在,理性纯净,他的鉴赏、追索、喟叹因此特别诚恳笃定,值得尊重。

书名有绘画的风味——“室内静物窗外风景”。 台湾版封面上的法文标题直接点出此书“里外/动静”的对应:enterieurs/exterieurs: natures mortes et paysages(里与外:静物与风景)。当然,这一静一动之间的流转必定有“人”的目光,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将室内╱窗外、静物╱风景总合,也就是作者人类活动的场域。”“平凡的风景和静物,却因为人的凝视,有了不同的意义。”

此书涉及极广,从马勒(Gustav Mahler)的音乐谈到作者的感怀伤逝,从先拉斐尔主义(Preraphaelism)的耽美画风谈到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从卡缪 (Camus) 未完成的遗作谈到克林姆特(Gustav Klimt) 的画作《新娘》,从瑞典大师伯格曼(Bergman)的电影谈到挪威画家蒙克 (Edvard Munch), 转谈到巴赫(Bach) 的音乐,从舒伯特 (Schubert) 的《冬之旅》谈到自己对秋冬季节的生活韵律,从瓦格纳 (Wagner) 的歌剧谈到德国导演赫尔佐格 (Werner Herzog)的纪录片,还有安迪·沃尔 (Andy Warhol) 电影中呈现的纽约,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自导自演、鲜为人知的黑白默片《忧国》,以及台湾导演侯孝贤以《红气球》一片向法国导演拉摩里斯 (Albert Lamorisse) 致敬的多面向的艺术轨迹……

作者尉任之,1977年出生于台北,东海大学美术系肄业,巴黎第一大学电影研究所博士候选人。近年来,他有关艺术的文字,可以在内地、台湾各地的刊物上看到。他曾参与策划《印刻文学生活杂志》昆德拉、富恩特斯专辑,并在台北有两次绘画个展,还在欧洲不同地方参加过联展。 他的家庭背景是台湾文坛的一道风景:父亲尉天骢是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是国民党烈士遗孤, 在60年代创办《文学季刊》, 发掘过不少后来在台湾文坛上的重要作家,比如陈映真、黄春明等。70年代中,与关怀台湾乡土社会议题的作家艺术家们来往,成为台湾70年代乡土文学运动中的重要人物。母亲孙桂芝是声乐家,在音乐、绘画方面都有造诣。

因为父母在60-70年代台湾文坛上交友甚广,作者自小就涉猎文学、艺术,并且开始绘画、写作、看电影,也对音乐史料有相当的掌握。 爱好旅行的年轻作者,秉承了父母的广阔交游,多次走访欧洲艺术大师,包括到挪威寻访画家蒙克,两度寻访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和他定居的法罗岛,三度赴乔治亚访问当地著名的导演。

读者都是眼尖的,掉书袋的文字往往逃不过读者慧眼。本书作者这样大手笔地横跨多种艺术领域,能够写到实在不浮夸,确实要一些功底。他以沉静的散文,老老实实地记录个人在艺术领域里多年的感悟,不单是介绍品评,而是随着自己体验游走涉猎,时而从绘画联想到音乐,时而从某部电影、某首钢琴曲谈到某篇诗作。笔下知性,却流露出艺术的心灵和学养,与学者专家的艺术论述大异其趣,读来耳目一新,如同潜入一片清净沉稳的天地,让人为之沉醉。

作者自称:“这是一部提问之书,诘问的对象是自己。”个人强烈的艺术追求与沉静的文字风格相互对照,别有韵味,也很耐读。 下面的文字,可以窥见作者“诘问自己”的场景:

克林姆特未完成的《新娘》并不是克林姆特代表性的作品,但我却久久伫足在这张画前。我试着“阅读”这张作品,思索一代名匠创作的过程:他在画布上所留下最初的素描的痕迹,以及后来试图遮去的部分等等。然而,我怎样也不会知道克林姆特将女阴遮去的动机是纯粹美感上的选择?是道德考量?还是对生命的另一种省悟?

9.生活艺术回味好看的书籍 篇九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好,菜市场里一条才掉着冰碴的鱼的特写,角度与色调都有一种很好的设计感,既不那么家常,也不那么小清新,书里所有的那些菜拍起来都有这种色调稍暗沉些的设计感。作为一种菜谱书,在菜谱的实用性之外,一头是接着地气的叙述,一头是保持国际性与现代性的审美,让它在许多菜谱书里很别致。

2.《因为有你,所以参差》王森 著 中信出版社208月版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做个有态度的咖啡馆主”,自己开个小咖啡馆的馆主大概还是有些相似的:对时间节奏自己掌握的执拗,对自己的审美偏好的贯彻,既要简单生活又要求点生活质量,既不那么爱热闹但又需要友人与陌生人。――在这些总原则下,咖啡馆界的生态是很参差的。

3.《地理学与生活》 阿瑟・格蒂斯 朱迪丝・格蒂斯 杰尔姆・D・费尔曼 著 黄润华 韩慕康

孙颖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年8月版

当代地理学的经典之作,这版是插图第11版了。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中学地理的课外读物。对于地理爱好者来说,是很好看的一本书。

4.《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迨 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7月版

看了迨宓奈恼拢就关心下这人到底多大,笔调在压得很平和略有一点贫之间,其实心里还是很有节操和追求。结果发现迨迨80后,80年生的。他喜欢观察人,喜欢小故事,喜欢细节的质量,也喜欢“宕开一笔”,在文章最后多留点想头。

5.《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苏炜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年7月版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中国最著名的两家“姐妹”,宋氏三姐妹,都是风云时代里政治舞台上的主角,而张氏四姐妹,都是爱赏文艺而且水平很高的文艺女神,才貌双全的民国女子,如今还在人世的也许只有一位张充和了?听她说说“过去的事情”,回头遥望那个时代的人物风华,是八卦里最好的一种吧。

6.《T.S。斯比维特作品集》拉夫・雷森 著 翁海贞 译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3年7月版

这本书看上去很怪,让人摸不着头脑。――幻想与写实,科学与小说打成一片,而且,插图(几乎不能称之为插图)太牛了,它不是用来插到文字中起点缀作用的,而是这本书翻开一看最厉害,最吸引人的东西。这本书在欧美获得多个好书奖,如果《天使爱美丽》的导演真能把它拍成一部3D电影的话,那是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值得期待的。

7.《鸟之绘》飞乐鸟 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年8月版

飞乐鸟出了好多本关于彩铅的书,这是在画花画猫之后的一本,有详细的色彩解说(那些颜色的命名都非常好听)和过程说明,但实际上一个毫无绘画经验的人想画出这么好看的工笔画是不可能的吧……但是欣赏欣赏也是好看的,色调风格像薄荷糖一样,微甜微凉的。

8.《爱猫奇洛》荒木经惟 著 金晶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

关于猫的画册,大部分都太萌,太可爱,太小清新。大师的大师之处呢,就在于他总能拍出一些在感受的边界处游离的东西。爱人,生死,陪伴着自己的猫,这些东西的背后有亲密,有哀苦。对这些东西,就算用一桢图像把它们担当起来,也是要有很大的内心力量的。

9.《不上班,做最幸福的工作》东京BadenBaden 编著 千太阳 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7月版

10.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800字 篇十

此书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教授认为美国人有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希望事业成功。如果这真的是恶习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几乎大多数人都有,并在极力推崇,希望每个人都染上。林教授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林教授地下有知,就会惊厥:现在的中国人几乎已经变成了以前的美国人,现在的美国人越来越像以前的中国人。

林教授看不惯美国人的地方还有:见面握手,穿不合人性的西装,男子进电梯有女子在需脱帽……看不惯美国女人的地方是,她们致力于身体的性吸引力。在一个中国女子已经抛弃脂粉的年龄,她们依旧化妆,花很多的时间和钱去做头发,买稀奇古怪的化妆品、性感的衣服。林语堂先生自称不是先知,但他预言,过些年等条件允许了,中国女人也会这么做的,因为他看到她们刚从三寸金莲解放出来,就赶紧穿起了高跟鞋。他的预言好像说中了。

林教授想告诉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美国佬们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句句不离悠闲享受,这样的人不是活该被鲁迅骂吗。

为先圣继绝学

林教授在自序称:自己并非在创作,很多东西前人已经讲过,他传达的东方的真理在本土习以为常,还要著述的原因是,他感到和这些已故的天才们心灵相通,灵魂同在。

他和8世纪的白居易、11世纪的苏东坡、16、17世纪的屠赤水、袁中郎、李卓吾、李笠翁、袁子才,金圣叹交上了朋友,和伟大人物的无名祖宗成为了同志,拜庄子和陶渊明当了老师。

他甘心当他们的喉舌,做一个忠实的移译者,把他们的想法用现代的方式说出来,假如说的好,全托他们的福,假如说的不好,全怪自己的错。

古今中外的作家不过是一群又一群血型类似星座相同气血相通的人,个性独立,气质共同

(我猜林语堂的血型和鲁迅相对)。不过只是很少有一个创作者愿意这么老实地把自己的思想资源说出来,

林语堂继承的是自由旷达、陶情闲适的一脉。他在书中大肆引用同人们的著作,也不管洋鬼子看不看得懂。书的销量这么好,看来大家很吃他这一套。东方在西方人的眼里就是神秘,如果尽说些让人看得懂的大白话,简直扫兴。

11.现实生活的艺术夸张 篇十一

刘基的油画构图好看、耐看。高中毕业后,刘基在河西走廊空军当兵,到东北黑土地上初学油画,又入西安美院系统钻研,再进军艺美术系深入专修,扎实的绘画功底、厚重的生活积淀加上名师的口传心授,培养了刘基朴实无华的审美观,即关注现实、继承传统、升华主题、大胆创新。《家园》以凝重的笔触刻画了一位青年农妇收获劳作的瞬间,肩上如山的秸杆、独木千钧的身姿、膝前稚嫩的女孩、身后广袤的土塬,深沉诉说着农村生活的繁重与艰辛,集中衬托出青年农妇的坚韧顽强与生命活力,自然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此作参加第九届全军美展,并入选当年优秀作品画集。

刘基的油画色彩明快、亮丽。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对蓝天白云、绿草黄花有着天然亲和力,因此刘基用色十分大胆,为表达本真,抒发向往,常常把色彩运用得淋漓尽致。《艳阳天》反映了一对农民夫妇的喜悦,整个画面由沉甸甸的苞米渲染得火红、金黄,这种火红、金黄铺天盖地而来,具有强烈冲击视觉的直观效果。2006年10月,此作被《美术》杂志选作封面。著名油画家钟涵高度赞扬:“造型有新意,不落俗套,色彩浓烈真实,令人过目不忘。”

刘基的油画注重写实、夸张。童年的艰苦磨炼,对农村生活的格外关注,以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使刘基尤其喜欢选择表现西北背景的耕耘播种、收割打场,或者放飞期盼、收获喜悦一类创作题材,意在状写生存艰辛,赞誉人生美好,讴歌劳动神圣。由他绘制的《太阳之歌》布景突出了长征的艰苦卓绝,深刻烘托了剧情,获得了曹禺戏剧节二等奖、全军文艺会演绘景一等奖。《新居》以尚未装修的水泥墙为深色背景,一袭白色连衣裙的少妇恣意张扬,贯通整个画面,其手舞足蹈的身姿,心花怒放的神态,画活了人物朝思暮想有一室属于自己蜗居的欣喜若狂。

刘基的油画作品不算多,但很有味。他画得比较慢,但慢工出细活,慢工出力作。

12.浅论艺术与生活的美术创作 篇十二

艺术与生活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讨论话题, 关于这个话题现如今有多个观点, 例如生活艺术化, 艺术生活化, 艺术生活陌生化……诸多观点中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是一切讨论的根基, 我认为艺术就是树种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 在土壤中吸取、提收土壤中的养分, 茁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最后回馈给土壤一片清凉。而艺术家就是这颗种子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使种子成长的过程中富有动力和精神支持。

(一) 艺术的种子发芽于生活的土壤——源于生活

艺术的源泉是生活, 从现实生活是艺术源泉这一点看, 我记得曾经有过很精辟的论述:“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一切艺术原料的矿藏, 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 但也是最生动, 最丰富, 最基本的东西;在这一点上, 他们使所有艺术门类的艺术相形见拙, 他们是一切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1

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 (尤其现实主义题材的绘画) 不仅来自现实生活, 而且来自自然界的美和现实中的美, 现实主义的绘画来自现实生活的体验, 显示人与社会的, (从政治生活, 经济生活, 精神生活, 文化生活, 情感生活等等) 现实人性光辉, 印象派美术作品中的光与色, 中国山水画中意境的特定美感, 与油画中不同表达情感的表达方式是艺术家们研究自然, “外师造化”、“行万里路”的结果。所以, 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和自然界的万千变化, 包罗万象密切相关。现实中我们生活的现实时刻在召示着我们的视感感知。任何可见物象的形、色。即是艺术创作的原形。我们平常司空见怪的东西, 当你置身其中, 以艺术的眼光汇入你的精神;加之以艺术的规律进行概括、提炼、升华。即可以从现实的客观物象里创造出感人的艺术作品。

(二) 生活态度下的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本身所呈现的艺术真实与现实生活是有区别也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艺术创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 社会阶层, 所接触的社会群体, 生活的社会环境, 所受的文化影响等等对于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是有很大的关联性的。

例如在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中所提倡的闲适生活观中受到了启示, 生活与艺术是提取、升华与映射、反思的过程。在林语堂的闲适文学, 所倡导的的是“艺术审美表现”和“人生休闲展现”。其内核可以说就是其“生活艺术化”倡导一种艺术化人生或说生活的艺术化。”[]林语堂对文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强调, 正是这样一种“美学意境的建构”, 是对“诗意的栖居地”的追寻, 注重现存生活的、享受的、人生的标准本能地引导我们, 并将此种理想输入艺术, 生活的艺术与文化的艺术。和谐的美学的意境, 是林语堂闲适文学着意经营与建构的, 也是其理想的人生图式。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要开启自己的艺术创造就得培养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关注, 关注我们身边的事情, 再由自己的发现与个人的思想情感发生联系, 以绘画和其他艺术形式表达生活的精神高度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寻找创造。

现实主义绘画出现过无数的大师巨匠, 也出现难以计数的伟大作品, 作品如米勒的《拾穗者》《晚钟》, 库尔贝的《挖石工》, 俄罗斯的列宾《伏尔加河的纤夫》等等, 都深刻的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中国也同样出现过无数的现实主义大师, 最具说服力的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整卷画以全景式的构图展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梁清明时节的风貌, 作品真实自然的再现了当时的盛况, 成为我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 他们所绘画出的作品, 无一不是生活中获取的灵感, 或对生活的描摹写实, 或加入对生活的感慨沉思, 或对当时生活的同情怜悯, 不管当时创作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时这刻的灵感的迸发是在生活中激发的。

二、长成的艺术作品回归生活土壤——草根欣赏群体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实践活动方式, 这种活动方式不仅包括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同时也包括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接受和消费等。在艺术作品被创作完成之后, 并不等于艺术活动的完成, 因为艺术作品必须要到现实生活中被接受和消费, 否则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对于艺术被接受和消费的问题, 在我国占人口大多数的基层民众, 他们包括了广大的农民、工人、城市下岗人员、失业人员等, 这些人几乎涵盖了我国各个地区、民族、阶层的人群, 他们就是现在意义的所谓“草根”, 作为经济、文化等条件相对薄弱草根一族, 虽然他们对于艺术的接受水平会相对的落后一些, 但他们却是民族传统的根基, 是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者, 是艺术的主要来源地和最大消费群体;他们也是艺术的创造者, 同时也应该是艺术的享有者。艺术活动的完成, 完全有必要接受他们的认同与批评, 否则艺术的真正价值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俄]斯托洛维奇著.凌继尧译.生活·创作·人.[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1.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作家文物出版社, 1996.

[3]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4]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13.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篇十三

课程名称:美术 任课教师:王燕 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课型:欣赏·展示

教学时间:45分钟

授课班级:初一

(七)班 授课时间:2012年3月16日

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 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2)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方法:启示法、演示法、观察法 教具:图片、教材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京剧吗?京剧里的动作与我们生活中的动作一样吗?美吗?有艺术性吗?这些动作是不是从我们生活中来的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这说明艺术创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四页。

一、欣赏国画作品《虾》(齐白石)(教材P4)

1、齐白石简介: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2、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

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齐白石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由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构成的。正是由于画家集中和强化了虾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画的虾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画家根据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离不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3、他画的虾表现力什么样的美感? 写神的美,墨色的美

二、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董希文)

它的题材内容是怎么来的?

它是以1949年的开国大典为原型创造的。

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1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1、思考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样的一件事情,艺术家还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吗?

2、两幅作品相比,哪一张图中的毛主席像更突出?画家是用什么手法突出毛主席形象的? 油画,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

3、油画中有菊花,说明了什么?两张作品哪一张更明确表现了季节的时间性?

油画作品,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直金秋丰收季节

4、在对人物的表现上,油画《开国大典》与照片相比较,哪个更集中、更典型地表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

作者曾经亲身参加过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他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作品不是照相式地复原当时的情景,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真实的情景作了必要的强调和删繁就简,特别是大胆地将国家领导人群集中在画面的左侧,同时衬以一排顶天立地的大红柱子,画面的右边集中表现了宏大的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从而突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宏伟的气势。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借鉴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彩的单纯和强烈对比,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红旗与蓝天、绿树相对比,黄色的菊花与金灿灿的灯穗相呼应,使人感到即富丽堂皇,又热烈亲切。

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三、马

徐悲鸿一生以画马闻名,你看!那六匹马的神态、动作各不相同。有的四脚腾空;有的前脚落地后脚翘起;画中的马雄骏、矫健、轻疾,颇有“瘦骨铜声”之美感,奔马强壮有力,生气勃勃,这幅《奔马图》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和特征,更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斗!

在构图上,徐悲鸿将马的身体从生物学的角度“解构”了,让画作中的马富有立体实感。特别是这幅《奔马图》用笔大气、笔墨到位、刻画深刻,可谓是徐悲鸿的“马中精品”。同齐白石的虾一样,徐悲鸿笔下的马已经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宝库里极其辉煌的一笔。由此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画面的色彩以黄色,橙色为主调,背景是旋转不停激情奔放的大笔触,泛有捉模不定的黄绿色调子,与画面中的向日葵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感人的魅力和辉煌的色彩效果。凡高把心中全部的爱赋予了金色的向日葵。画面上朵朵葵花夸张的形体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头晕目眩。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 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画家用奔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由此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五、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齐白石的国画作品《虾》的传神美

凡高的油画作品的色彩美

列宾的油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悲壮美

《公牛头》《纸版画》材料的美

六、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

图例:油画《父亲》(罗中立)、《开国大典》

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 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表现性艺术具有抽象的特点,那么抽象画也是源于生活吗?

图例:油画《开花的苹果树》《灰色的树》《红树》(荷兰)(蒙得里安)、中国画《松魂》(吴冠中)《夜咖啡馆》

课堂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典型生活的艺术化处理。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使艺术家发现了美。生活还给予艺术家以激情,使艺术家凭着感悟创造美。然后他们以各种艺术手段为媒介,再现或表现美。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由此而来。

14.生活的艺术离不开细节作文 篇十四

难得有了一天的空闲,想约上几个朋友去湖边放松身心,得到的答复却是:没事跑湖边去干什么?不如去看新出的美国大片。

挂断电话,面对窗前绿意盎然的盆栽,再看看它们身后灰色的一座座高楼,我不禁默叹。

不知何时,忙碌成了人们生活的主格调。很少能在湖边看见悠闲自在的人,即使有几个行人,也是神色匆匆各奔前程的样子。我一直不能理解,电视里所说的”这就是生活“,到底有什么乐趣。

艺术来源于对细节的喜爱。没错,只有那些注重刻画细节的艺术作品,才能成为流传百世的杰作。这里的`细节,也许是美人细微的一个表情,也许是艺术家心里陡然升起的情感。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艺术家善于发现细节的匠心。

生活是一门艺术,个人便是艺术家。李白创造了自己豪放浪漫的一生,作为诗人,他的生活可以说极具乐趣。李白有着天才般的匠心,而这应当源自他自己不随波逐流,率性自然的个性。其实这也是注重细节的结果,整天奔命于官场的人,怎么会注意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意呢?

生活的艺术需要我们放慢脚步,驻足欣赏。当然,为了”生计“这一含义的生活,现在的人们不得不忙碌甚至拼命。但是身体上的生存与精神生活是不同的。我们完全掌握着自己的精神,那就没有必要让脑子跟着身子转,不妨学学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多去关心生活中的小事,让慢节奏的感悟取代快节奏的发泄式的放松。下百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让我们有时间让脑袋里高速运转的发动机降降温,这样就能少一些牢骚抱怨,给生活更多的阳光。

细节来源于生活,细节无处不在。你也许从未仔细观察过小小盆栽里的妙趣,因为现在电脑科技可以无限地震撼你的眼球。人们似乎更愿意用物质构出虚假但足以乱真的东西,更愿意用电脑来创造细节。他们没有看到,仙人掌的皮肤比外星人更美丽,绿萝的叶片比机器更精密。人们努力追求的这些享受其实触手可及,只要他们走得慢一点,留心身边的细节里包含的诗意。

15.浅谈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篇十五

在文学理论的研究中, 关于“真实”的讨论由来已久, 《现代艺术哲学》一书中对“真实”是这样描绘的:“一个故事, 不管是真实的, 虚构的, 还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其可信性都取决于它是否像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由此可见, “真实”是由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两部分组成的, 二者缺一不可。生活真实指凡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艺术真实则是作家在假定性的情境中, 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 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 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 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如果读者阅读一部作品后发现其内容虚假, 不合常规, 表现方式也不合情理, 那么这部作品必定脱离了生活真实, 其艺术真实也就无从谈起。之所以这样理解, 是因为艺术真实一般都是相对于生活真实而言的, 生活真实是基础, 艺术真实是升华,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二、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

艺术来源于生活, 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著名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的特点, 是它的本质。”可见, 反映生活真实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 而最贴近生活、也最体现生活本质的, 就是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

20世纪80年代, “新写实”小说在中国文坛上悄然兴起, 它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 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文学, 是一种新的文学形象。有的批评家曾指出, 传统的现实主义就包含了“新写实”小说的诸多特征, 但是“新写实”小说所强调的“情感零度”却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所无法企及的。“新写实”小说以还原生活本相为主要特征, 试图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忠实地记录下来。所以说, 能被称为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这一关系的典型代表, 非“新写实”小说莫属。

除“新写实”小说之外, 沈从文的《边城》也是一部写实型作品, 他在其《沈从文论》一书中, 对《边城》所描写的人物是这样评价的:“他们有些方面极其伟大, 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 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 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为了使其更有人性, 更近人情, 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边城》里的“人性”“人情”是“老老实实”写下来的当时当地人民的人性与人情, 并非是凭空的杜撰和想象。

谈到这里, 还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强调“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 不能理解成“艺术真实等于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是不可能等于生活真实的, 这是因为, 生活本身不一定都反映了本质, 现实生活纷繁琐碎, 善与恶、美与丑全都纠结在一起, 有些生活只是表面现象而并没有反映本质, 所以, 艺术就要对这些纠结在一起的生活进行分析鉴别和典型化加工, 而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 只有反映了生活本质的那部分生活才是真实的。

三、艺术真实对生活真实加以扭曲、变形、升华

艺术真实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作家通过主观的感悟和创造表现对社会内蕴特别是对规律性及本质性事物的认识。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 会对生活真实进行想象、虚构, 予以变形和重塑, 以假定性的情境来体现艺术真实的内蕴。

对荒诞小说的探索, 我国的现代派文学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如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其借鉴了美国现代作家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创作手法, 塑造了某音乐学院一群老师和学生们荒诞的人物形象:学生李鸣有才气, 却成天睡觉;马力喜欢买书理书, 弄得像个图书馆;孟野功课好, 参赛作品美妙绝伦却被淘汰;森森只顾弹琴, 不洗澡……作者抓住了每一个人物的特点进行集中性的放大夸张, 使他们每个人都呈现出一种非正常人的生活状态, 从某个角度说, 这也是对正常人的一种扭曲、变形, 并且体现出现代派反传统、非理性的创作风格。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社会现实, 以另一种方式展示了处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的一种浮躁的心态。同时, 小说中也表现出青年人的执着追求和创新意识与陈规旧习之间的碰撞。

莫泊桑说:“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然地进行, 有的事情急转直下, 有的则是老停滞不前。艺术则不同, 它要事物进行得有预防, 有准备, 要善于运用聪明而不露痕迹的转换手法把主要事件突出地表现出来, 而不是把层出不穷的混杂的事实拘泥地照写下来。”可以说,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作家, 追求艺术的目标都是相同的。艺术真实即使以一种扭曲、变形的面目出现, 同样是体现生活真实的。对生活真实的虚构想象, 是作家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是经过艺术实践对生活真实的一种感悟。虽然这种虚构与想象并不是现实所有, 但是却反映了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好比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谁都离不开谁, 脱离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就好比“水中月”“镜中花”, 但盲目地追求生活真实也会使文学创作迷失方向, 只有正常地建立在生活真实上的艺术真实才更真实, 更完美。

四、结语

以上就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两种关系, 即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 并对生活真实加以扭曲、变形、升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无论是以上的哪一种关系, 其作品反映生活的本质是不变的。生活真实是基础, 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的再现和升华, 并且体现着对社会本质及规律的真实把握。艺术的真实性是文学创作不可缺少的风格, 黑格尔说:“艺术的特性就在于把客观存在 (事物) 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因此, 真实性原则是进行文学创作所必须遵循的, 而要把握这种真实性原则, 就必须处理好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高尔基.给初学写作者的信·论文学[M].孟昌, 等,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259.

[2]鲁迅.怎么写·鲁迅全集 (第4卷) [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10, 29.

16.生活的艺术范儿 篇十六

这是家访里最艺术范儿的一家,主人李先生是石头收藏家,家里摆满了藏品,一进口就看到满满当当的石器,仿佛回到了石器时代,原始、自然、从容、惬意。其次,李先生家里的装修风格十分另类:古朴、田园、个性,这些新卫的形容词都适合用在这样的环境里。

入室花园给我的印象也极为深刻,青砖背景墙仿佛把我们带入诗情画意的境地,身旁两头小石狮子,狮身的石块风蚀程度可以看出,年代久远,珍贵无比。

石器时代到明清时代

一进客厅,石器时代变成了明清时代,家居装饰很有复古风格,明清式的茶具、木椅全黑白的装饰更显时尚,彩色油画、布艺、鲜花点缀,让整个房间充满温馨气息。威信WATT7音箱更是看了让人喘不过气来,银白色的箱体,加上斯巴克产品也是一系列的银白色,整体看起来很是协调。

“完美”器材

李先生说,之所以选清一色的斯巴克,完全是受了朋友的影响,有一次去朋友家拜访,听到斯巴克的器材,一下就把他吸引住了,原本不打算花更大投资在音响方面的,没办法,声音的魔力,让李先生立刻和本地经销商定了一套。李先生说,当时器材扛回家,倒腾了一天,运输、调试,终于可以听到自己想要的音质。我们看到李先生的原有功放,使用的是斯巴克的两台860单声道后级,前级用的是SC-10,也是斯巴克的。

在新器材的搭配上,李先生依然用斯巴克的SC-10前级加两台9085d单声道后级(新购置)作为功放设备,音响选用的是鼎鼎大名的美国箱——威信WATT7。

威信WATT7的魔力

说到威信,我们《数码家居》前次家访的刘先生用的就是威信的Sasha,那个“猛劲”,我们算是领略了,凭一个壮汉的实力是挪不动一只音箱的,记得当时我们调整摆位,整整出动了四个小伙子。

威信WATT7的魔力当然要从音质体现出来,大家伙除了造型酷,还有音色的酷,这一次我们用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CD听了一 下,再一次体验了威信的魔力。

小娟《往事随风》

第一次听到齐秦的歌曲由女生翻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威信WATT7可以说在人声和交响乐的表现上都十分出色,歌曲清新脱俗,很是耐听。小鹃的歌声有一种原始的韵味,仿佛山谷中的回音,纯真而通透。

威信WATT7在人声上可以说是比较贴近人心的,在声音细节处理上极为明晰,在斯巴克9085D两个单声道后级的强大推动力下,得出的声音也很有冲击力,做为前级设备的SC-10,质数也当然不低,将后级9085D的强大动力融合,得出人声细腻,柔美的音色。

强大推动力下演绎的交响乐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二话不说,李先生当即放了几首大编制乐曲让我们欣赏。

音乐一出,便能感觉到功放产品的强势,除了力度强劲以外,更多的便是声音的细节,大编制乐曲考验的是器材的动态和控制能力,有没有临场感显得犹为重要。威信音箱的猛劲我们早已领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威信WATT7和这款斯巴克前后级的搭配显得更加凌厉,重播交响乐显得更加贴近真实还原,整体的平衡性和融合性都很好,声音更是铿锵有力。

生活是个性的展示

李先生和太太的生活环境一直让我们羡慕不已,个性的家具配饰,颜色的混搭,都显示出生活的舒适和自然,那种田园的味道,有中式的,也有欧式的,有现代的,也有古代的。房间里弥漫着原木的气息,手工艺品的光环。

17.手机摄像的艺术与生活研究论文 篇十七

【摘要】手机作为摄像的媒介,可以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美好世界,手机摄像成为了记录生活艺术最方便快捷的常用功能。本文阐述了手机摄像艺术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以及手机电影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手机摄像;艺术;生活;手机电影

中图分类号:J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05-0286-02

早在,夏普便发布了J-SH04型号手机,这是第一部可照相的手机。①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手机的功能早已超出了通话与发短信,手机摄像便是记录生活艺术最方便快捷的常用功能。手机摄像寄托了用户们对摄像艺术与生活艺术的需求,是使摄像大众化、平民化的技术。手机摄像与传统的大型摄像机或DV机不同,它具有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等特性,我们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看到拿着手机拍摄的人。以手机作为摄像的媒介,表现了人们对精彩世界的美好向往,同时也为人们记录生活与工作中的种种开心、快乐或是悲伤、离别的场景。

一、手机摄像艺术给生活带来改变

从20第一部内置摄像头的手机问世以后,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便从最初的低像素且只能拍摄不能摄像的技术向智能化方向飞速发展。目前,智能手机具有高性能、轻巧、性价比高等特点,摄像功能先进已经成为大众手机的标配功能,手机也成为当前深受个人甚至专业媒体喜欢的一种摄像设备,特别是受到以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青睐。“拍客”的流行:现在,“拍客”已经是一个热门的词,指的并不是说具有多么高超摄影摄像技术的人员,而是对生活、艺术等充满爱心的人,用手中的手机摄像功能记录生活。随着优酷、土豆视频网站的活跃,越来越多的`拍客将身边的美好影像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并通过网络与世界分享,不受年龄、职业、身份等的限制。手机早已超越了通话及短信的原始定义,摄像便是手机除通话及短信功能以外最为重要的一项功能,手机摄像已经包括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内在的含义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美价廉的智能手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热爱。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也开设了手机拍摄的栏目,手机摄像艺术成为了一种时尚,也成了设备不足的小型影像工作室的工作工具。手机电影形式的出现:智能手机作为用户随身携带的通迅工具,轻便、便宜、能随时随地拍摄操作,使手机摄像艺术具备个人化和大众化的双重特性。手机摄像作品体现出人们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艺术美,是记录美好生活的途径之一。手机电影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首先了解一下手机电影的概念:“手机电影是以手机为主要拍摄与制作工具,并能够通过手机平台传输与手机下载、观看的电影作品,其主要载体是以手机为中心的。”②在新兴的手机电影创作中,更是突破传统电影昂贵和繁重的设备器材的限制,可以轻便地进行取景和录制。现在,在一个灰尘满天飞的工地中见到手持手机在拍摄的人员,你不必惊讶,他或许正以独特的手机电影制作人视角去拍摄身边最为普通的场景、最为平凡的人物、最细小的事情。如手机电影作品:《让我对你撒点野》,除具备传统电影的影像语言以外,还有手机电影独特的魅力。如:时间短、内容精、叙事简单,其拍摄特点又有以近景镜头和固定镜头为主,手机拍摄的优势及其特性就决定了它独特的魅力所在。

二、手机电影的发展趋势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的分工也像数码时代的特性一样,既具有碎片化又兼有系统性的特点。手机摄像使用成本低,深受普通百姓的喜欢。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手机拍摄电影成了展现自我和反映思维活动的一个新通道。美国波士顿大学新近开设了“手机视频”课程,专门教授学生用手机拍摄微型电影,这也说明了手机摄像艺术是大有前途的。成本低、周期短,随着视频网站等媒体的不断发展,手机电影必将产生更加高的经济价值,由此可见,手机摄像艺术将会成为电影类型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一员。手机摄像成为舆论监督利器:手机摄像除了给人们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视频艺术享受以外,还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舆论监督利器。面对突发事件,手机摄像是最及时、最主动、最真实、最直接的第一手新闻资料,并且是以平民化的视觉进行拍摄,真实性与画面刺激性都会给电视新闻节目或新闻网站带来巨大的收视率或客户流量。例如被称为“全国监督公车私用第一人”的“广州区伯”,其主要是采取以手机录像取证的方式来进行舆论监督的。手机摄像作为个人开展舆论监督的方式,起到有利、适度、准确、客观的效果。首先是有利:方便快捷的舆论监督方式使得人人都轻松参与,有利于解决各种问题。例如:文明执法的问题、公车私用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等,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起到了有利的作用。然后是适度:人们在使用手机摄像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国家机密等重要信息的时候是不允许摄像的,所以手机摄像监督舆论需要恰到好处。然后是准确:新闻媒体(包括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对于收到由群众提供的手机视频资料应进行核实才能进行发布,必须清晰了解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等。最后是务必保持客观的态度:依据事实、实事求是。在发挥手机舆论监督的同时,不能夹杂个人的感情因素,以免造成舆论的误解。

三、手机摄像艺术促进影视艺术发展

学生主体推动校园影视艺术发展:电影原本是一门高深的视觉艺术,按照传统的方法,首先要有专业的器材,然后还必须掌握专业知识才具有电影行业的基本要求,例如冯小刚导演的《手机》、周星驰作品《西游降魔篇》等,不仅器材昂贵,连演员也必须由明星担当。而手机电影的主流创作者主要集中在各高校的在校生群体中,完全抛开了专业器材及专业演员的限制。有很多大学生通过手机摄像功能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影视作品,特别是在记录片方面。年轻人在创作手机影视艺术作品都具有自发性和自觉性,每一个人在拍摄或被拍摄的时候都是随和、随性甚至随意的,但又满怀真诚。正因为大学生作为手机影视艺术创作的主体,所以手机电影的生力军具有思维活跃、时尚、热情等特点。手机摄像式的微电影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走进校园、走进生活,具有简洁记录生活和自由表达的特点。而手机生产厂家也通过活动来支持手机摄像艺术的发展,,中兴手机举办了“中兴(努比亚)手机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设置了最佳短片、最佳剧情、最佳人气等十个奖项。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手机电影作品,如获得最佳手机短片奖的《让奶奶带孩子的下场》、中兴微品最佳大学生微电影奖《回草原》等。手机摄像艺术的发展所具备的高度自由性、随意性、无约束性,冲击着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手机摄像艺术已然成为影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根”自我追求“高、大、上”的电影艺术有效途径。

四、结语

上一篇:书院式公寓管理模式案例分析下一篇:我选择·我追求教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