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第一课时设计(共16篇)
1.麋鹿第一课时设计 篇一
17.麋鹿
序 号: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麋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6个生词,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4.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歌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遁入 沼泽 跋涉 销声匿迹 悄无声息
杀戮 传奇 厄运
颠沛流离
惨遭厄运
2.反复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大概内容。
3.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画出来读一读,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语句旁。
【教案】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让我们一起认识它。(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画出生 字,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读,齐读。
悄然无声 遁入 雌鹿 跋涉 每胎 撰文
杀戮 公爵 别墅 乌邦寺 已逾千头 颠沛流离 轻纱 《封神榜》 棕红色 饲养
选自 销声匿迹 例外 惨遭厄运 厘米
了解下列词意掌握情况。
滩涂 遁入 沼泽 跋涉 传奇 厄运 销声匿迹
a.学生可以借助字典讲意思。
b.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3.指导分段。
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讨论分段。
一(1)二(2~4)三(5~7)
三、书写指导
1.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包住中间的字,结构要松紧和适。
2.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四、作业
写近义词。
遁入()
广阔()
奇特()
著名()
温和()
神秘()销声匿迹()
漂泊不定()
2.麋鹿第一课时设计 篇二
教学重点: (1) 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 (2) 通过诵读诗句,体会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 播放歌曲《水调歌头》,并同时出示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由现代作家赵丽宏先生所写的散文《望月》,我们和他一起去望月,好吗? (2) 齐读课题。 (3) 指导读课题。(要读得轻一些,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月亮的不同读法,读得洪亮感受明亮,读得舒缓感受朦胧。)【设计意图】开始上课时,通过美丽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月亮的美好情感,为学习课文打下情感基础。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 读了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看?做?)
2.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思考:谁在望月?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做了什么? (1) 出示生字词,检查学习情况:闪烁、船舱、沐浴、瞳仁、比喻、云絮、封锁、呵欠、外甥。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文描写了作者与小外甥在江轮的甲板一起望月时看见的景色,产生的联想和进行的对诗比赛。)
三、欣赏月下景色,感受美景
课文的内容我们理清楚了,下面我们和作者一道,去江轮的甲板上欣赏那迷人的美景。请同学们用心听,你从中仿佛看到什么,有怎样的感受,都记在脑海里。
1. 教师配乐范读第二段,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月夜景色。
2. 学生初读第二段,感受月色的美丽,思考:月光的美是怎样的美? (1) 你认为用哪些词能说出这时江上景色的特点?(柔和、安详、宁静、静谧); (2) 你还能用哪些学过的词语形容月光下的景色?(月光似水静影沉璧); (3) 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今晚这江上的月色,你会用上哪一个词?
3. 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月色的美? (1) 月色宁静美。(出示)“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2) 月色灵动美。(出示)“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3) 月色朦胧美。A.“隐隐约约”说明两岸的黑色剪影看不清楚,有一种朦胧美。B.指导朗读这句话,突出“隐隐约约、伸展、起伏”几个词语,感受朦胧美。C.理解“镀”字。将“镀”换成“染”比较,体会用“镀”更显得有光泽。D.朗读这两句话,体会江两岸景色的美。
4. 学生配乐朗读第二段,交流朗读心得。
5. 齐读第二段,把对月夜景色的感受融入其中。
6. 如此美丽的月色,这样的夜深人静,你能从其他地方找一个词形容这时的环境和我们的心情吗?(强调环境和心情) (1) 学生回答时适时解释“清幽旷远”。(联系图画,幽静、宽阔、辽远) (2) 适时解释“沉醉”。你有过沉醉的感觉吗,什么情况下你会沉醉?(指导用“沉醉”说话)
7. 读3-5自然段,思考: (1) 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和小外甥沉醉在优美的月色中? (2) 我们为什么会沉醉?(多媒体出示“月光,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的形式,强化了朗读训练,并在朗读过程中进行配乐,创设了月下江景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了月色的静谧美好,激发了朗读热情。
四、吟诵月之诗句,体会诗情
皓月当空,古往今来那些文人墨客们如果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他们有的会吟诗作画,有的会饮酒助兴,甚至有的会轻歌曼舞,那文中的小外甥想到什么呢?那我们也来试一试,好不好?
1. 投影出示小外甥和作者背诵的古诗。
2. 分角色朗读。 (1) 男女声分角色读。 (2) 教师和全班学生分角色读。(师读舅舅)
3. 看到后面有什么号?表示什么?那哪位聪明的小外甥接下去?(学生对诗)
4. 月光下,我们尽情地对着诗。此时此刻,(课件出示)“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看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学生齐读)
5. 写月亮的诗句非常多,老师也搜集了一组关于月亮的诗句。大家一起读(同时多媒体出示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6.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在诗人眼里,却有着不同的情思,有时月亮天真、童趣,有时孤独、惆怅,有时化作一片美丽的乡愁,有时发出诗人郁郁不得志的声声叹息,自读诗句,从诗句中,你能找到怎样的月亮。
7. 写月亮的诗真是又多又美,不过也有许多描写月亮的歌曲也很美哟,你们谁知道,唱一下: (1) 指名唱写描写月亮的歌曲。 (2) 描写月亮的歌曲非常多,同学们请听。播放歌曲片断:《明月几时有》、《静夜思》、《月亮之上(凤凰传奇)》
8. 这些美妙的诗,这些美妙的月光,此时此刻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心里。请读:“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总结:这些优美的诗句,不仅使旅途之夜变得其乐无穷,而且使文章丰富多彩,今后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格言,可以使文章更有魅力、有品位。
【设计意图】为使学生体会到诗与月的交融,本环节紧紧抓住了“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看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这句点睛之笔。第一次在学生对诗后,第二次在体会作者的感情和听完歌曲后,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诗中月,月中诗。
五、观察月亮图片,启发想象
过渡:当我还沉醉于诗的意境和月的清辉之时,聪明的小外甥却已经在想月亮像什么呢?
1. 观察一组月亮的图片,展开想象,把你心中的月亮写下来,下节课与小外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2.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课后交流。
3.《边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感知层次】
1.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节选内容,简要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
【感受层次】
1.阅读作品,认识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人物美;
2.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感悟层次】
1.结合文本内容,赏析翠翠人物形象特点;
2.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教学重点
感受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物美,赏析翠翠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对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主旨的理解。
教学设想
教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法:讨论法、点拨法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教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听歌曲《等等等等》,感受情境。
【感知层次】
作者作品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年),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沈岳焕,湖南风凰县人。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蜜柑》、《八骏图》、《雨后及其他》、《月下小景》、《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阿丽思中国游记》、《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他的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性的精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中篇小说《边城》完成于1939年,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故事发生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那里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70,仍很健壮,孙女翠翠15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感受层次】
一、感受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物美
1.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投示风景图片。概括湘西风光的特点。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幅湘西边陲特有的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
小结: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
2.阅读文本,概括边城的民风民俗。
投示民风民俗图片。
小说中描绘了赛龙舟和舞狮子两件民俗,生动细致,动人心弦。
小结:淳朴美好的人文风情。
3.阅读文本,理解湘西的人物美。
投示图片。
小结:
天真纯洁的少女;
饱经沧桑的老人;
真挚善良的少年;
纯真善良的湘西人民。
二、理解小说主题
1.投示: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沈从文
2.分析:
(1)别人眼里的《边城》。
湘西世界是作者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现实与梦幻的交织。这梦幻难免与现实持有距离,但作者的目的似乎是从人性道德的视角,去透视一个民族可能的生存状态及未来走向。他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他在思索湘西常态的一面的同时,也在反思变动的一面。他一方面试图在文本中挽留湘西的神话,另一方面在作品中已经预见到“湘西世界”无可挽回的历史命运。 小说结尾写小城示范场的白塔在祖父死去的那个夜晚轰然倒塌。白塔显然不仅关系着小城的风水,而且已成为湘西世界的一个象征。塔的倒掉由此预示了一个田园牧歌神话的必然终结。在暴风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征着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世界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2)作者心中的《边城》
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生长于作品中所写到的那类小乡城,我的祖父,父亲,以及兄弟,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在职务上死去,不死的也必然的将在职务上终其一生。就我所接触的世界一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即或这枝笔如何笨拙,或尚不至于离题太远。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地写下去。但因此一来,这作品或者便不免成为一种无益之业了。因为它对于在都市中生长教育的读书人说来,似乎相去太远了。
【感悟层次】
一、阅读第四章,投示相关语段,赏析人物形象。
1.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祖父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思考、明确:心理描写;表明翠翠对爷爷的信任和依恋,仿佛一离开了爷爷便不知何去何从,写出了一个娇羞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2.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思考、明确: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这是翠翠的心事与惧怕,反衬着她对爷爷深深依恋。
3.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 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思考、明确:语言描写;显示出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她不是真的生爷爷的气,只是表现出小女孩特有的娇气和顽皮,让人忍俊不禁。
二、拓展延伸:试把翠翠心理与以下诗歌的主人公心理相比较。
《诗经·郑凤·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汉乐府·上邪》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
赏析示例:
翠翠和以上两位女子相比,显得含蓄、羞涩,翠翠内心萌动的感情始终没有直接外露,连她最深爱、最依恋的爷爷也没有启齿。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和感情变化展示了翠翠微妙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边城》全文。
2.预习第二单元。
【板书设计】
边城
沈从文
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
淳朴美好的人文风情
纯真善良的湘西人民
主题: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4.麋鹿说课稿第二课时 篇四
乔威娣
评委老师们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7 麋鹿。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和方法
五、说板书
首先是对教材的解读,这篇课文出自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第五单元,文章从生活环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四个方面介绍了奇特而珍贵的麋鹿,是一篇典型的状物说明文。主题上这篇文章与前一课的《草原》相呼应、体裁上与后一课《习作五:介绍家乡一种产品》说明文的写作相呼应。这些都是设计教学目标需要考虑的问题。
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学习过《变色龙》《埃及的金字塔》《秦兵马俑》等状物说明文,有一定的说明文阅读理解能力,对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有所了解。所以在第一课时已通读课文、初步了解了文章四方面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学生现有对说明文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比阅读二、三自然段,体会本文在说明方法、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2、品读传奇经历这部分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读懂说明文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
3、学着像讲解员一样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激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重点:学习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学会讲解。
难点:体会本篇说明文在说明方法、写作顺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接下来重点向大家介绍我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指名说主要向我们介绍了麋鹿的哪些方面?
板书:(奇特外形、独特习性、传奇经历)
学习要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麋鹿的奇特外形、独特习性和传奇经历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对比阅读
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那么它的外形到底奇特在哪里呢?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了,请你打开书本,找一找。
PPT出示: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此外,课文还有哪里也有对麋鹿外形的描写?(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把写麋鹿外形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交流:你认为麋鹿的外形奇特在哪? 整体感受——从麋鹿的体重、角、尾巴、蹄子、毛色各方面面体会麋鹿的奇特,同时关注各自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原来在第三自然段里也写到了麋鹿外形的奇特,齐读第三节。
既然课文二、三自然段都写了麋鹿的外形奇特,我们来比较比较,有什么不同? 第二自然段是概括写,第三自然段是具体写麋鹿的外形奇特。(相机板书:概括—具体)我们以后写作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除了写外形的奇特,第三节还写了什么内容?——生活习性。
作者为什么要将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交织在一起写呢?(明确:麋鹿的这些“装备”就是能够适应它的生存环境,放在一起写,更能表现麋鹿的奇特。写完了外形就写它生活中具体的作用,显得层次比较清楚。)至此,你能学习讲解员的样子,将麋鹿的生活环境、奇特外形、生活习性介绍一下吗?指名学生讲解。
(三)传奇经历
默读课文5—7自然段,要求边读边圈画关键之处,找找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麋鹿的传奇经历的。理清课文脉络,完成图表。
明确作者是按照时间、地点、数量的变化来展现麋鹿的传奇经历的。按照时间顺序,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你的心情有哪些变化?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心情。(自豪、悲伤、惊讶、气愤、欣慰等)
关注传奇经历部分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句子和关键词(几乎、3000多等)补充拓展1:汉朝的统治者把麋鹿看作是皇权的象征。他不允许麋鹿生活在民间,只允许它生长在皇家园林里。就因为这样,所以汉朝的麋鹿被大肆捕杀,数量直线下降,乃至销声匿迹。补充拓展2:
明确:麋鹿的命运其实跟我们国家的命运是一致的,国家兴盛,麋鹿数量就增加,国家衰落,麋鹿数量也随之下降。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20世纪,中英外交史上最有意义的两件事:一是香港的归还,二是麋鹿的回家。”我们要保护好这群回家的麋鹿。
齐读课文第一节。
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设计板书如下:
5.《西湖》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湖的美景。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2个生字只识不写。
3、认识一个多音字。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点: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背诵古诗文:
1、论语三则
2、对诗《木兰诗》中局部诗句;《敕勒歌》
3、春景诗(词):
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二、背诵描写西湖的诗文。
1、江南的景色美不胜收。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天清早,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来到净慈寺送别好友林子方,写下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林升《题林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导入语
这几首古诗都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今天,我们要学习《
6、西湖》(板书课题)。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来到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饱览西湖美景。谁愿意来读读课题?
四、引导学生质疑或谈谈对西湖的印象
设计1:同学们迫不和待地来到了西湖,那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设计2:我们班有谁去过西湖?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学生谈谈对西湖的印象。)
五、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散文,以优美的笔调和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秀丽的景色。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文,认认真真地去读读课文,去感受西湖独特的美。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联系上下文仔细想想。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协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褒扬表示出色的同学。同时把学生圈出来的不易读准的字写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如:镶嵌 硕大 小瀛洲 阮公墩
3、指名学生逐段初读课文。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4、重点指导第二节中的长句: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5、重点指导第三节中的句子:
(1)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2)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适时奖励西湖图片。)
6、学生读完全文后,褒扬学生能把课文读通顺了。教师配乐范读课文。(适时奖励西湖图片。)
7、学生配乐朗读全文。(奖励西湖图片。)
8、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刚才同学们读课文读得都非常认真投入,欣赏到西湖独特的美。现在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觉得怎样美?可以选择文中语句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选择读课文)。
9、齐声朗读全文。
六、指导书写
1、复习词语。(出示词语,让学生读一读。)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素 令(上下结构)
6.《闰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多音字的读法;
2、对重点段落的理解,体会少年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少年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出示瓜地刺猹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片,认真思考:
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怎么样的月亮怎么样的少年。)
过渡:
这少年便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位朋友闰土。
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一生朗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作者简介
师:本课是节选自名为《故乡》的书。
1、哪位同学知道这本书的作者?
(鲁迅。)
2、反馈学生收集资料,请说出一点你对鲁迅的认识。幻灯片出示相关资料。
过渡:
然而,在这位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的心中却一直珍藏着这样一幅画面,直到30年后仍记忆犹新。
三、学习瓜地刺猹
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样一幅画面我们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2、这一段仅用了三句话就给我们描绘出了闰土刺猹的生动场景。读一读,看看每句话都在写什么?
(景美──人勇敢、聪明──猹伶俐。)
过渡:
30年后,当鲁迅再次想起瓜地刺猹这件事的.时候,童年的许多往事仿佛历历在目。
3、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一遍。
多音字检查:
正、供、行、空。
4、找一找文中还有哪几自然段的内容也提到了瓜地刺猹这件事。
四、指导学习9~13自然段
1、分角色读一读,找出闰土刺猹时动作的词句。
(捏、走。)
体会用词的精确性。
2、小组分角色朗读,体会闰土是怎样一位少年?
过渡:
除了瓜地刺猹,闰土还告诉我哪些新鲜事?
五、简介其它三件事
1、雪地捕鸟:
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找出描写捕鸟的一系列动词,用上先接着再然后说说捕鸟的过程。
(闰土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2、海边拾贝。
(知识丰富。)
3、沙地看鱼。
(知识丰富。)
过渡:
闰土知道的可真多呀!可我呢,我知道这些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了?
六、理解句子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理解素、如许,我素不知道的是哪些事?为什么我素不知道这些事?感受鲁迅对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2、听了闰土的讲述,我无尽感慨: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我往常的朋友指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理解句子。)
7.麋鹿第一课时设计 篇七
1.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学习关于水果的单词apple, orangepear, banana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认读。
2.Let’s talk
本部分主要学习Do you like… ? Yes , I doNo , I don’t.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apple, orange, pear, banana等水果单词, 能够用I like…表达自己对某种水果的喜爱。
2.对名词的单复数有初步认识, 对句型“What dyou like? I like….”有进一步认识。
3.能够用Do you like…?询问别人的喜好, 并能用Yes, I do./ No, I don’t.回答。
[教学准备]
Tape and a recorder, PPT, word cards, picture (一些折叠重合在一起的水果图片) , objects.
[教学过程]
StepⅠ Greeting
1.Introduce myself
T:Hello, boys and girls.My name is Apple , youcan call me: Apple.
2.Cut into 4 teams
(设计意图: 给每个组分发一个小盘子和水果卡片若干, 通过竞赛看哪个组获得的水果最多, 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3.Greeting
T: Hello, hello.How are you?
Ss: I’m fine, Thank you.
T: Nice to meet you !
Ss: Nice to meet you !
Step Ⅱ warm up
Enjoy a song : Apple tree.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活泼的英语歌曲, 把学生带进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StepⅢ Presentation
1. Honey
T: I’m Apple , I’m lovely, do you like me?
Ss: Yes !
T: Oh ! You’re my honey. (与学生击掌交朋友, 培养亲切感, 又为对话中的honey一词做铺垫)
Ss: Honey!
2.Apple
(1) Read the word :apple / an apple
T: Look ! It’s an apple.
(2) Read : apples / Z /
T: How many apples can you see? (展示苹果图片, 然后把重合的图片拉伸开, 让学生数)
Ss: 1, 2 , 3 …
T: 3 apples .Read after me !
Ss: Apples
T: Apples are yummy ! (吃并做表示美味的动作) I like apples .Do you like apples ? Yes or no ?
Ss : Yes !
T: So you can say : Yes , I do. (点头拍胸口) But if you don’t like apples , you can say: No , Idon’t . (摇头摆手)
(3)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Do you like apples?
Yes , I do.
No , I don’t .
(4) Read the sentences.
(5) Read in teams.
(6) Eat the fruit and say:
T:Boys and girls.I have some apples and lemons.Doyou like them ? Who can try ? Do you like apples?
S1:Yes, I do.
S2: Yes , I do.
T: Do you like lemons?
S3: No , I don’t.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一边吃一边学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打消学生的紧张感)
(7) Ask and answer by the Ss. (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 培养协作精神, 并初步整理、创造性地汇报学习结果)
3.Orange
(1) CAI: Look and guess:
T : What’s this ? (通过阴影覆盖来猜测)
Ss : Orange
(2) Read an orange / oranges.
(3) Read in high or low voice.
(4) Pass the pictures in Ss and say:
Do you like oranges?
Yes, I do.
No, I don’t.
(5) Let’s sing: (两只老虎)
(设计意图:简单的韵律让学生在说唱中轻松掌握句型。这些形式的运用能使学生在兴趣引导下, 加强无意识记, 提高记忆效果)
4.Pear
(1) CAI : Look and guess:
What’s this? (梨的横切面)
It’s a pear.
(2) Read : a pear / pears
(3) Read the word by card in rows.
(4) Clap the card and read word in single.
(5) Ask and answer in teams:
Do you like pears?
Yes , I do.
No , I don’t.
5.Banana
(1) Guess the riddle and lead to the new wordIt’s yellow. Monkeys like eating them.
(2) CAI: a banana / bananas
(3) Read the word by my hand.
(设计意图:利用手心读、手背不读来检测学生的专心与否, 集中学生注意力)
(4) Chant:
1 banana, 2 banana, 3 banana, 4 banana;
5 banana, 6 banana, 7 banana, more;
8 banana, 9 banana, 10 banana, all.
(设计意图:英语顺口溜词句简单、抑扬顿挫的语调能给人快感, 能使学生在兴趣引导下, 加强无意识记, 提高记忆效果)
(5) Make new chant.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让他们学以致用)
6.Fruit
(1) Show the cards , lead to fruit:
T: And, know, the apples, oranges, pears, bananas are the fruit. They are good for our body. Weshould eat more fruit.
(2) Read the word in groups.
(3) Jump and read.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跳跃中读单词, 避免了机械死板的方式, 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
(4) Interview your classmates.
StepⅣ Practice
1.Flash cards.
2.I say you show the cards.
3.Game:The apple is falling down.
4.Match the words and the pictures on theblackboard.
5.Guess game:
What fruit does the teacher like? (利用学生对老师的好奇心来提问老师, 猜中的给予奖励)
6.Listen, read and answer:What fruit does Sarahlike?
7.Read the conversation.
8.Guess your partner by their pictures.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了解同学们对水果的喜好, 为学生卖水果会话做准备。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 并创造性地运用某种形式来展示研究成果)
9.Game: Buy fruit.
Step Ⅴ Summary
1.Homework
Interview the favorite fruit in you family.
2.Assessment (课堂评价)
(1) 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 评价的方式是按照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人表现发粘贴画。
8.《触摸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八
人教版语文四下第17课《触摸春天》
[教材分析]
文章描写了一位特殊的小女孩——安静,她虽是盲人,却能在花丛中流畅地行走,甚至能极其准确地拢住月季花上的蝴蝶。特别是她将一只小蝴蝶放飞的细节,更让人感到小女孩内心充满怜悯生命向往美好之情。她虽然失明,心灵之窗却永远开着。在她身上,作者也触摸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谁都有触摸春天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厚,感悟凝重。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小女孩的怜爱之情以及珍惜生命的情怀,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受美好,珍爱生命的好文章。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学生、文本、生活等学习资源,尝试着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走进盲童的内心,感悟盲童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悟中促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揣摩文章所蕴涵的深意,感悟作者所揭示的深刻道理,進行认识与感情的升华。尊重生命,弘扬个性,触动心灵,理解生命的真谛与生命的意义。同时,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提升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在一般人看来,盲人的世界没有阳光、没有色彩、没有春天,一片黑暗。但安静——这位可爱的盲女孩,虽然无法用眼睛欣赏到世界的美丽,却有着一颗敏感、明亮的心灵。她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触摸春天,感受生命的美好,为自己的内心创设—个缤纷世界。激发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引起对盲人的同情之心,品词析句来体会这位特殊盲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是教学基本思路。另外本文情感丰富凝重,所提炼的对生命感悟对十来岁孩子来说会有些难度,除了具体感受安静丰富的内心世界之外,还可适当拓展学生所熟识的人物,如张海迪、桑兰、千手观音的演员等,使对文本的感悟建立在具体语言与具体形象之上,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理解“流畅”等词语的意思。
2抓安静的行动感受其美好的内心世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理解“流畅”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安静的行动感受其美好的内心世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触摸角色,奠基情感
1看图,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
2出示词语:缤纷世界多姿多彩清香袅袅花繁叶茂
用上这些词更具体些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
3你认为盲人的春天又是怎么样?(板书:盲童)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既积累词语,同时又将美丽春天与盲童生活的黑暗形成强烈对比,为下文学习创设一定氛围。这几个词是本文重点词,将词语教学落实到具体语言文字环境中,同时又与继续学习创设一定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做到读正确
2你认为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自读,质疑,随机梳理问题。
2重点交流
板块一:
①“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②“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③“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自读,你想怎么读?
(2)读着读着,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安静?(爱花一爱春天)
小结: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她可以用自己的鼻子、双手、身体去感受春天。
板块二:
①“安静的手指哨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个奇迹!”
②“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1)自读,你想怎么读?
(2)“张望”是什么样的?做一做;“仰起头来张望”又是什么样的?文章中用错词了吗?安静望得到吗?望见了什么?
(3)引读“此刻……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4)读着读着,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安静?(爱蝴蝶——爱生命)
小结:此时,你还觉得安静的内心是黑暗的吗?
3体会性写一写:(看图)(板书:缤纷世界)
“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_______。”
(设计意图:写的训练抓住文章空白点。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提升情感
1看不见外面世界的安静可以在内心为自己创造一个缤纷世界,还有许多人也可以:比如张海迪,失去双腿,可以用手中的笔创造缤纷世界(出示图片介绍)、比如千手观音的演员。失去声音可以用舞姿创造美好世界(出示图片介绍)(设计意图:拓展材料很有价值,是学生所熟识的人物,容易走进学生心里。)
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谈理解,深情朗读。
2再读课题,谈理解(触摸,不仅用手还要用心)
[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
盲童——缤纷世界
[课后反思]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这堂课中我以读作为基本手段,也是基本目的。以读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在读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表达思维中训练语言能力。写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写还是建立在对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识。
短暂的“触摸”,长久的思索。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在对生命有了自己的感悟后,发自内心地进行朗诵,在情感上再次受到熏陶和感染,升华情感。教师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教育,面对课程,面对课堂生活,关注教学的常规与常态;是教师以真实的自我,体会学生心灵世界的真实,并一起步人文本和生活世界的真实,获得心灵的共同成长。
9.《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九
北团电力希望小学 罗蔚萍
【教学背景】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课题】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假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良”等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认识9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分析】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大胆采用想象的手法,抒发了一个小朋友要用神笔给小树以阳光雨露,给小鸟以米粒,给不幸的西西一双好腿的强烈心愿。这首诗共有4节。前3节每节内容相近,结构相似,写法相仿。每一节都由三部分组成,先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开始,再说用它于什么,最后说为什么这样做。第4节只有一句诗“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使本课内容意味悠长,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整首诗内容浅显明了,语言通俗易懂,情感浓郁动人,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维训练和语言学习的好教材。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依托文本,拓展延伸;仿照课文,创作儿童诗。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看《神笔马良》的故事,交流。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播放动画片)看完动画片,我们知道了马良有一支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非常神奇。有一个小女孩呀,也想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她想用神笔画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假如》。(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边读边想:小女孩用神笔都画了些什么?
一、检查生字词
1.读了课文,你知道小女孩用神笔画了些什么?(板书:太阳、谷粒、好腿)2.生字会读了吗?开火车读、指导读、齐读
3.生字没难住大家,这些词语你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4.指导:同学们,其实,词语也是有感情的,齐读红色的词语,你感到心情——(生说:高兴、开心)。齐读蓝色的词语,你的心情变得——(生说:伤心、难过)
男女生分别读不同颜色的词语。
二、品读感悟
1.你们不仅读对了生字的音,而且读出了词语中的情,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懂小女孩的心。
2.品读感悟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节。(教师评价:你读的正确、流利)(2)指导读:寒冷的冬天到了,你听——(课件播放北风声)北风呼呼地刮着,小树被刮的摇摇晃晃,冻的瑟瑟发抖。(指名读)
请同学们起立做着动作读一读(表演读)
(3)师生情境对话: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脖子?(„.)小树,你怎样叹息?(„)小树,你现在最需要什么?(„)
(4)瞧,小女孩用神笔送来了——(教师课件显示太阳图片)(5)小树,让我们快活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感悟第二节(1)看图饥饿的小鸟:你看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教师评价:听出来了,你实在是太饿了!/你等的真苦啊!)
(2)同学们,你们有饿哭了的经历吗?(学生交流)背景音乐起,教师渲染气氛:没有饥饿的你们是幸福的,而小鸟却是可怜的,每天,鸟妈妈要去寻食,她飞呀飞,飞过(„),飞过(„),飞过(„),飞到遥远的地方。一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在远方寻食,(女生读句子),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孩子遥远的地方寻食(男生读句子)。天黑了,小鸟饿了,但是还没盼到妈妈回来(全班读句子)
(3)、此时,神笔就在你手中,你最想干什么?
小女孩也是这么想的。(指名读并评价:你读出了谷粒的香甜/小鸟吃饱了好开心啊。齐读)
4、品读第三节
(1)有了谷粒,小鸟是快乐的,有了游戏,你们也是快乐的,看,你们在玩什么?(课件出示:课间游戏图片)
(2)你们玩的多开心啊,当你们在操场上尽情游戏的时候,有一个叫西西的男孩,只能坐在轮椅上,(看图)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西西的生活会有什么不方便?(学生想象说话)
(3)是呀,西西多想有一双好腿啊,来,把你们的祝福送给他,指名读课文,教师评价:谢谢你的祝福。/西西一定会开心的。
(4)让我们一起祝福西西早日站起来,齐读。
5、主题升华
多动情的朗读啊,多美好的祝愿啊!从小女孩的三个愿望中,你读懂了小女孩的心了吗?(板画:爱心)小女孩对小树、小鸟、朋友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和关爱,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五、拓展创作
1、亲爱的孩子们,假如你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送给谁呢?课件出示,仿照诗歌练习说话。
2、你们有着小女孩一样闪亮的爱心,但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遥远的地方还有一些这样的孩子,(课件出示:
一、山区的孩子
二、饥饿的孩
三、失明的孩子)你想为他们画些什么?
3、孩子们,你们真让我感动,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上,还有一些这样的地方——河流污染严重,小鱼纷纷死亡;树木严重破坏,沙尘暴正吞并更多的城市和村庄;还有可怕的地震和战争,孩子们,写下你最想说的话,做成一首最动人的诗。(学生仿写诗)
4、我是小诗人,课堂展风采。与大家分享你的精彩诗句。(学生配乐朗诵创作的诗歌)
5、孩子们,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那句话—— 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播放《爱的奉献》)
【教学反思】
小学生因生活经验缺乏,知识水平有限,因此,要善于创设各种直观情境。如在教学第一、二小节时,通过创设“小树在寒风和大雪中受冻”,“小鸟在鸟窝里孤零零地大哭”两个情境,让学生仔细看,仔细听,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引发学生内心体验,感受到小树的寒冷,小鸟的孤单。这样,让学生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刻体验文中蕴含的情感。
在感知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文字,强化语感训练,我引导学生对“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的理解,让学生看图后边做边说说小树在叹息什么,让学生边模仿小树冷的动作,边学着小树说说话,让学生感受到小树的可怜,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10.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
教学难点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课前活动
师: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没什么送给大家的,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则谜语,听仔细了!
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太阳)是虎,有脚只会爬,紧贴墙上爬,离墙便枯死。
(爬山虎)是鱼不是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
(鲸)《太阳》和《爬山虎的脚》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篇文章,它们都是说明文。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一篇说明文。
师:【师简笔板画“鲸”】 生喊:鲸。板书课题。
师:我们到浩瀚的大海上,看看真正的鲸吧!(播放有关鲸的图片)解说:晨曦初露,夕阳西下,我总爱出来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欣赏美景;我们高高跃起,是表演空中芭蕾?还是要与天空试比高?和奥运冠军郭晶晶、吴敏霞比,我们“双鲸跳”毫不逊色。你们看,这尾鳍像什么呢?我们要出发啦,我们要去哪儿?要去干什么?想知道吗?哼,就不告诉你们!
师:看到这跃动的鲸,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众生:鲸有多大?多重?它们有几种类型?它们吃什么?„„ 师:很好,只有不停地问,才会不断地发现,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从小都爱提问,从小就是典型的----“问题儿童”呢。你们对事物保持兴趣,真好,这是学好课文的关键。相信学了今天的课文,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生字会写吗?(学生在鲸的简笔画中按身体部位听写生字:腭、肺、肚、胎)(师纠正位置写得不太准确的字并重点学习“腭”:让学生伸出舌头,顶住上腭,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了解腭的准确位置。说明“月”字旁的字与身体部位有关。)
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位同学写的怎么样? 老师现在教你们一点写好这几个字的关键好不好?写好有关月字旁的字有两个要点:第一招,月字旁要写的瘦长一点(师范写“肺”字)这叫左窄右宽。第二招,写“月”字时这一撇是竖撇,(示范写竖撇)记住,一定要先竖再撇。右半部最容易出错,不要写成“市”字,教给孩子们口诀:上下通气,呼吸顺利。学生打开《写字》书书写带“月”字旁的字。除了“肺”字,再任选一个来写。
师:接下来再来检测一下词语读得怎么样?
师:生字过关了,来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理解退化。分配任务读课文。评价读课文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默读第一自然段?这段写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一生读,其余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划出关键字:大。)
师:有时候,我们读书可以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
师:你们真会读书,一段话读成一个字,读成一个词,都是抓关键、抓要害,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后面所有自然段大家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找到一个关键词、句,把它们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信,大家自己可以试试看。
学生默读课文,找关键字词,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师:仔细观察老师写的这些数字,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给这4段戴上一个小标题帽子?(生活习性)
五、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通过课文了解了不少鲸的知识,其实鲸还有许多的特点我们并不了解,还有的问题可能在课文中找不到答案,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上网,可以找有关的书籍寻找答案。
11.麋鹿第一课时设计 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循环语句;(2)能运用循环语句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算法思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对循环语句的两种形式有了感性认识;(2)让学生归纳、整理、比较各种语句的使用及归纳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计算机语言的严密性和重要性以及与数学的精密结合,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
难点: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当型和直到型循环的格式与逻辑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
1.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问题1:两种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分别是什么?问题2:今天我们研究循环结构的程序语句,你能画出循环结构的基本框图吗?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系统认识和对前后知识的衔接。)
(2)探索新知
知识探究(一):直到型循环语句
思考1: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是什么?你能写出直到型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吗?你能说明计算机在执行上述语句时是怎样工作的吗?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各种语句的学习和理解,那么根据英文单词的意思对直到型循环语句你能理解吗?
生:DO是做的意思,LOOP是循环的意思,UNTIL是直到……为止的意思,所以结合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特征应该理解为首先执行循环体,然后判断条件直到条件成立时,循环终止执行下面的程序。
师:给予必要的补充解释与相应的评价。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语句的充分理解。并让学生明白循环体应该夹在哪里,充分理解while与wend在程序中的位置。)
(3)知识应用
练习1:计算1+2+3+…+100的值有如下算法:
第一步,令i=1,S=0;第二步,计算S+i,仍用S表示;第三步,计算i+1,仍用i表示;第四步,判断i>100是否成立。若是,则输出S,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二步。
师:你能利用UNTIL语句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要写出程序我们应该先做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直到型循环语句的应用加深对直到型循环语句的理解。)
(4)探索新知
知识探究(二):当型语句的形式
思考2:当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是什么?你能写出当型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吗?你能说明计算机在执行上述语句时是怎样工作的吗?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各种语句的学习和理解,那么根据英文单词的意思对当型语句你能理解吗?
生:while是在……的时候的意思,wend是走的意思,所以结合当型循环结构的特征应该理解为在条件成立时,执行循环体,否则执行wend后面的语句。
师:给予必要的补充解释与相应的评价。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语句的充分理解,并让学生明白循环体应该夹在哪里,充分理解while与wend在程序中的位置。)
(5)知识应用
练习3:计算1+2+3+…+100的值。
师:你能利用WHILE语句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要写出程序我们应该先做什么?
生:应该先画出程序框图,然后根据程序框图来写出程序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当型循环语句的应用加深对当型循环语句的理解。)
2.归纳总结
(1)两种循环语句源于两种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语句先执行循环体,再判断条件;当型循环语句先判断条件,再执行循环体。(2)直到型循环语句在条件不符合时再执行循环体,当型循环语句在条件符合时再执行循环体。
(设计意图:回顾、反思、归纳知识,提升自我整合知识的能力,培养思维严谨性固化知识,提升能力。)
3.课后作业
(1)正式作业:P33习题1.2A组:3;B组:2。
(2)家庭作业:优化设计:循环语句。
(设计意图:巩固和加深知识的整合应用。)
12.《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二
《比尾巴》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儿歌的形式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 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儿歌内容极富童真童趣, 语言通俗易懂, 欢快活泼, 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部分生字, 认识笔画“撇折”和偏旁“八”字头, 会写“公”“云”“车”三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并读好问句;知道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 谈话激趣。
森林里有场比赛, 动物们想邀请咱们小朋友去当裁判。同学们, 你们想去吗?森林里动物王国的小动物可多啦, 今天, 它们聚在一起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瞧, 它们各自把名片都拿出来啦, (出示动物名字字卡) 你想知道它们要举行什么比赛吗? (板书课题, 指名读课题, “巴”要读轻声)
2. 思考问题。究竟有哪些小动物要参加比尾巴大赛呢?它们是怎么进行比赛的?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题, 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
二、学习课文
1. 答一答。参加比尾巴大赛的动物有谁呀? (指名回答, 出示动物图片)
2. 认一认。 (出示词卡: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学生认读。
3. 看一看。自读课文, 看一看小动物参加比尾巴大赛要比些什么。
4. 想一想。
动物们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这次比赛的项目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6个问句, 请注意, 这6项比赛的名称后面都有个小耳朵, 这个小耳朵叫作问号, 表示提问题。)
5. 问一问。
当我们提问题的时候, 应该用什么语气来问呢?你们觉得用怎样的语气问最棒就怎样问, 试一下, 看谁问得最棒。 (指导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要学习逗号、句号、问号的用法, 才可以为今后用在自己的写话中做好准备。此环节除明确问号这一概念, 还教会学生问话时应有的语气。
6. 贴一贴。出示写有动物尾巴特点的词卡, 让学生贴到对应的动物图下方。
7. 试一试。
你能用一句话说出每个动物尾巴的特点吗? (相机拓展①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复习9课学过的或已知简单的反义词:前后、左右、大小、多少……②用“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用的比喻示例。③引导读“最好看”。)
8. 夸一夸。
孔雀的尾巴多美呀!你们喜欢它吗?请夸夸美丽的孔雀。 (指名读, 引导学生配上动作) 用自己最喜欢的语气和动作, 一起夸夸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9. 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 熟读成诵, 并引导学生配上动作背诵课文。
1 0. 说一说。还有一些小动物也要比一比自己的尾巴, 应该怎么比呢?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各种动物图, 让学生直观了解动物尾巴特点, 引导学生配上动作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背课文, 使读不再枯燥无味, 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动物尾巴特点的理解,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学习生字
1. 学习“公”字。
(1) 介绍“公”字, 它的偏旁是“八”字头, 下边的笔画叫“撇折”。 (2) 观察田字格里的“公”字。 (3) 教师范写“公”字。 (4) 学生书空“公”字。 (5) 学生描红临写。 (提醒学生坐姿要正确, 动笔要规范) (6)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教师点评并加以指导)
2. 学习“云”“车”两个字。
(1) 观察“云”“车”字撇折的位置, 以及主笔“长横”。 (2) 教师范写, 学生书空, 学生描红临写, 进行评价改进。
设计意图:教学要留够学生写字的时间, 让学生学会观察字帖、认识新笔画名称及汉字的写法和正确笔顺, 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并通过对比与评价改进自己的书写,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总结拓展
在动物王国里呀, 还有许多动物都想参加比尾巴大赛, 同学们能根据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进行评价吗?请把自己的评价编成儿歌, 好吗?
13.《暖流》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
3、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教学重点:
1、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教学方法:
运用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上课之前,我先播送一则天气预报:今天最低温度2摄氏度,最高温度12摄氏度,偏东风三级。昨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江苏地区气温近日将有所回升。
2、提问: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
3、导入新课:在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里也涌动着一股暖流。(板书课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⑴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⑵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⑷读完后组织评议、正音。
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尝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7、互相交流分段及段意;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指导写字
1、出示全文生字,引导讨论: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其中的哪几个?
14.《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
七、儿”4个字。认识笔画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磁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今天老师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请看,他们来了。(多媒体课件依次呈现美丽的春、夏、秋、冬景色)
相机出示图片,教师根据图片描述来创设情境:
春天:春天到了,柳树绿了,小草从地底下钻了出来,瞧,桃花笑红了脸,迎春花正在向小朋友们招手呢!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到。这就是万物复苏的春天。(出示卡片:春天。指名认读。)
夏天:夏天的清晨,只要一到荷花池,远远地就能闻到一阵清香,那是满池的荷花开了,碧绿的荷叶象一个个大圆盘似的,上面还有小露珠呢!真可爱!瓜地里的西瓜也成熟了,相信里面的果肉一定是甜滋滋的。向日葵也面朝太阳,开得多热闹啊!这就是生机勃勃的夏天。(出示卡片:夏天。指名认读。)
秋天:这是黄叶飘飘的秋天,北京的香山公园一到秋天,就出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真是一片火红。农民伯伯正忙着大丰收呢。(出示卡片:秋天。指名认读。)
冬天:这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山上、树上全都是白茫茫一片,北方的小朋友还可以滑雪、堆雪人,非常好玩。这就是银装素裹的冬天。(出示卡片:冬天。指名认读。)
师:这就是四季带给我们的感受,(板书:四季)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为进入新课学习储备必需的情感因素。)
二、教师范读课文。
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课文,去看看课文给我们带来的四季。师:好听吗?想不想读读。(一年级学生模仿性强,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准确地传情,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主读课文。
师:翻开语文书,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读准它,难读的地方把它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认读生字。老师刚才看见小朋友们非常认真,回家已经做好预习,把生字都圈出来了。现在把它们请到屏幕上你还会读准吗?(课件集中出示字词。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1)小老师带读有拼音的词语。先拼读再直接读。(2)同桌互相读生字。指同桌读。开小火车读。(3)认偏旁记生字。齐读。
(4)猜谜记生字。老师出字谜,学生猜,不说出来,而是举起这个字的卡片。再认读。
雪:雨点儿落在倒山上。秋:小禾苗被火烧断了苗头。肚:月光照在土地旁。
春:三个小朋友一大早看日出。
圆:大口框,小口儿,贝贝关在家门里。叶:小口和十不分离。
(5)摘苹果。金苹果,银苹果,谁想来摘大苹果。
(6)看图学词。(荷叶、谷穗、雪人、草芽)相机把话说具体、说丰富。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看谁来了?生:我看到一只小鸟在飞。他们在说什么呢?
指导说话:春天,小草芽从土里钻出来给大地披上了绿衣裳,他会对小鸟说什么?
生:春天真美!生:我要长大!生:我是春天。
师:他为什么说自己是春天?生:因为小草春天就会发芽。生:因为人们看到小草绿了就知道春天到了。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草芽多高兴、多自豪呀!自己读读课文,把小草芽的高兴、自豪的样子读出来。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检查朗读。谁来读一读?师:真好!谁再读读,更高兴些。一生读。师:读得怎么样?生:好!师:我也想和他比一比。老师范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老师读的时候笑眯眯的。生:我发现老师把“我是”读的特别重。生:我发现你把“尖尖”读的特别轻。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有感情地读一读吗?学生练习有感情的读。
师:听了小朋友们的朗读,我真想变成一株可爱的草芽,你们想吗?让我们一起边表演边读。愿意表演的同学起立。学生兴致勃勃地扮小草和老师一起表演。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配乐,你们自己表演,看哪株小草芽最高兴、最得意。老师朗 2 读课文学生表演。
五、拓展练习。
1、观看课件,创编儿歌。(桃花、柳树、迎春花、绿叶)()(),他对()说,“我是春天”。
(在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开放性使用教材,让学生自编诗歌,张扬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欣赏歌曲。生机勃勃的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美好印象,春天真美。让我们来听听歌,放松一下。其实,除了春天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美好,夏、秋、冬也同样给我们带来它们的乐趣,我们可以回家去认真地读读课文,将你所喜欢的季节画出来,看看在不同的季节你得到了什么快乐,下节课一起来交流。
(让学生画四季,用画笔描绘自己喜欢的季节,再向别人介绍,感受美,表达美,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
六、写字指导:“儿”、“七”。
1、学生观察,认识新笔画:竖弯钩。注意:竖直弯圆钩儿向上挑。
2、师范写。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讲评。
5、学生再写一个。
15.《特殊的考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五
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初步认识本课的生字、词语, 能够联系生活识记生字, 正确书写“考”、“试”等生字,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 认识到小白兔被录取的原因, 懂得既要注意个人卫生, 还要关注周围环境, 维护公共卫生, 并愿意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 认识到小白兔被录取的原因。
教学难点
明白为什么说这是一次“特殊”的考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回顾生活识字,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考”和“试”。
(1)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跟老师在田字格里写课题:先写一个土, 再写长长的一撇, 小短横, 竖折折钩, 第二个字先写一个言字旁, 右边是正式作业本的“式”。认识这两个字吗?
(2) 看来同学们对这两个字都特别熟悉, 不过, 熟悉的字可不一定容易写好。考试时, 我们一定要把试卷放平, 来我们一起写上平平的一个短横, 考试时我们还要坐端正, 咱们再写上一个端端正正的竖折折钩, 可不能把书藏在桌子抽屉偷看, 记住, 这里不能多写一横。同学们, 考试时一定要把字写工整, 这里的“工”最后一笔要写成提, 由重到轻来写。写得很好, 接着写上像对号一样的斜钩, 多加一撇, 那可就画蛇添足了。来, 拿起自己的笔来, 在生字栏里描一描, 写一写。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参加过的考试, 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使学习变得更为亲切, 更具有生活的气息, 有助于学生学习本课的两个生字“考”、“试”。联系学生的考试经历也使得生字书写的指导变得妙趣横生, 相信留给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 他们的记忆也会非常牢固。
2.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 趣读课文
1.模拟情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同学们, 你们读课题的声音可真好听, 就像是主持人一样, 非常了不起!对了, 我差点儿就忘了, 前几天, 动物电视台的台长熊猫先生让我给它推荐一些知识丰富、声音好听的同学当小考官, 它到底要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播放画外音:“大家好, 我是动物电视台的台长, 今天,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则非常重要的消息, 赶快来看一看吧!”随后课件出示:动物电视台要招聘一名主持人, 主持“小小卫生员”节目。)
(2) 回想我们所见过的主持人, 你们觉得来应聘的选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3) 同学们, 你们发现了吗, “主持”的“持”和课题中的一个字非常像,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吗?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引入了招聘主持人的现场, 每个学生都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位小考官。入情入境, 学生的学习一定会非常主动。同时, 展示招聘信息的环节在不经意间已经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在语言运用中学习第二自然段。
(1) 为了来应聘, 我们的四位选手都特意打扮了一番,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前来应聘的各位选手登台。 (课件配乐逐一出示四位小动物选手。) 看着四位选手的穿着打扮, 你想夸夸谁?
(2) 谁能用一句话夸夸这四位选手?
(课件出示句式:小熊、小猴、小狐狸、小白兔, ____。学生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看看他们的穿着, 你想夸夸谁?这个环节实际上是在逼真的情境中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课文哪一段描写了小动物们的穿着, 请大家找一找, 读一读。
(4) 指名读, 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及范读等方式进行指导。
3.通过激将法, 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3~6自然段。
(1) 自由读一读3~6自然段, 用铅笔划出小熊、小猴、小狐狸、小白兔分别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2) 激发学生认字识词。
(1) 唉, 现在当小考官还真不容易, 你们刚才在读书的时候, 小熊、小猴、小狐狸都提出了他们的意见:你们听! (课件出示图片及画外音:“你们那么小, 会当主考官吗?也许连词还不会认呢?连一大段话还读不通顺呢?”“就是, 凭什么考我们, 你们会认字吗?”)
(2) 课件出示词语, 学生认读。教师相机指导“狐狸”的“狸”的读音, 引导学生学习“朝前走”的“朝”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果皮绕开手套弄脏狐狸
面试垃圾箱电视台朝前走
(3) 激发学生读通课文。
(1) (课件出示图片及小狐狸、小熊和小猴的画外音:“会认字有什么了不起, 你们能把课文读通顺吗?”“就是, 凭什么考我们, 你们会认字吗?”“会认字有什么了不起, 你们能把课文读通顺吗?”) 同学们, 你们能把课文读通顺吗?好, 我们认真地练习练习, 待会儿证明给小狐狸看看。
(2) 学生练习读课文后指名读课文。
设计意图:画外音中一句句不信任的话语就像一只只小手, 挠得学生的心直发痒, 学生握紧了小拳头, 咬紧了牙齿。这时, 学生读起书来一定会格外认真、动情。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 激将法的运用十分巧妙。
(4) 表演中理解重点词句。
(1) 小熊绕开果皮朝前面走了, 什么是绕开?瞧, 果皮就在这里, 谁来用自己的动作告诉大家什么是“绕开”?
(2) 跟老师一起写“绕”字:左边一个绞丝旁, 右边是“浇水”的“浇”的右边。
(3) 请四位同学戴头饰表演小熊、小猴子、小狐狸、小白兔的做法, 下面的同学当小考官就四位选手的表现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表演时, 请小考官们对选手发问, 形成对话, 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4.小熊、小猴、小狐狸和小白兔在电视台大厅里走来走去, 等着台长来面试。趁着这个机会, 赶快和你周围的小考官交换一下意见, 你认为谁最适合主持“小小卫生员”节目?为什么?
出示句式:我选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
5.让我们看看台长熊猫先生的意见。 (出示图片。) 你们看出来了吗?各位小考官, 让我们一起宣读结果:台长来了, 宣布小白兔被录取了。
6.激发学生探寻“特殊”的含义。
(1) (播放画外音:“不公平, 就是不公平, 还没考试就选小白兔, 太不公平了!”) 大家听, 小狐狸、小猴、小熊说什么呢?
(2) 是呀, 还没考试就选小白兔, 这也太不公平了, 什么时候考的试呀?考试卷呢?考的是什么呀?
(3) 再读课题, 理解“特殊”的含义。
7.谁来替熊猫台长给他们解释解释, 为什么录取的是小白兔?
设计意图:画外音不仅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 也引出了本课学习的难点, 而替台长解释的过程也正是突破难点的过程。
8.交流对话, 提升主题。
(1) 采访小白兔, 你现在的心情怎样?你今后打算怎么做呢?小狐狸, 你想说些什么?小猴、小熊呢?
(2) 各位小考官, 小狐狸、小猴、小熊这次都落选了, 他们的心情特别难过, 知道自己错了, 他们要继续努力, 再来应聘, 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采访小动物, 给他们建议的过程实际上是深化认识的过程, 设置情境, 在对话中进行教育的方式更加自然, 效果也会更好。
三、作业建议
让我们随时捡起路边的一片纸, 一个塑料袋, 一块果皮, 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 让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丽。
设计意图:这样的作业设计体现了阅读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的大语文的教育思想, 体现了知识要转化为能力的学习规律。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兴趣盎然的语文课, 课堂上, 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是一节朴素扎实的语文课, 课堂上, 孩子们在扎实有效的听说读写训练中, 不断地提升着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是一节极其难忘的语文课, 课堂上, 孩子们经历了一次语言与精神和谐共生的深刻体验, 感受到了语文课独有的魅力。
情境的有效创设, 让课堂变成了一个招聘现场, 语言的训练也悄然融入到了主考官与选手的对话之中。不经意间, 学生的质疑能力、读书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更可贵的是, 不是老师的说教, 而是通过学生自愿读书, 自己教育了自己, 懂得了爱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
课堂上几次画外音的巧妙设置让孩子们激动不已, 一句句不信任的话语拨动孩子们的心弦, 激将法成功地让孩子们达到了愤悱的状态, 进而开始了热情主动的学习。
16.《风娃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六
教学分析
风娃娃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抽”等12个生字,会书写“吸、表、示、夫、极、号、汗”7个生字。积累AABB式词语。
2.会用“一边……一边……”说话、写话。
3.通过朗读,借助动画了解风的作用,体会风娃娃的热心。
教学重点点:
1.会认读“抽”等12个生字,会书写“吸、表、示、夫、极、号、汗”7个生字。
2.朗读体会风娃娃做好事的热心。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揭题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风)
2.你们看到过风吗?它是怎么样的?(请孩子们说说对风的认识)今天老师带大家继续认识这位朋友“风娃娃”。出示课题,让我们和它打打招呼吧(齐读课题)。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一边读一边思考:风娃娃做了哪些事?
2.反馈:
(1)词语认读
出示词语:
抽水、转动、吸气、纤夫、流汗、行驶、表示、风筝
伤心、责怪、号子、赶紧、深深地、不住地
断断续续、摇摇摆摆、高兴极了、无影无踪
重点指导:
“纤夫”的读音,指导书写“夫”,说说还知道什么“夫”(农夫、大夫、渔夫、挑夫、船夫)
“转动”的“转”是个多音字(zhuǎn转身 zhuàn转动)
翘舌音:抽、驶、示、筝、伤(“筝”读轻声)
平舌音:责、踪
(结合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题读一读,连一连。)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3)说说风娃娃做了哪些事?
出示提示:风娃娃来到(田野),使劲地(吹大风车);又来到(河边),对着(船帆)吹起来。风娃娃来到广场上,对着(风筝)使劲吹风,还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
(4)简议在风娃娃做的这些事情中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好的事?
三、精读“好事”,感受热心
1.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风娃娃它先来到了哪里?看见了什么?
(2)交流,出示句子: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
指名读,理解“断断续续”(不连续,流一阵,又不流了),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磨磨蹭蹭、支支吾吾、拖拖拉拉)
齐读句子
(3)它是怎么做的?找到书上的句子划一划,读一读。
出示句子:他深深地吸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请小朋友学着风娃娃的样子做一做动作,突出“深深地吸”、“使劲”朗读句子,读出风娃娃很用力的语气。
(4)结果——
出示句子: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齐读)
A.风娃娃这么一吹,谁最开心?做了好事,风娃娃也非常高兴,你能从一个字看出来吗?(板书“极”)教学“吸”和“极”,联系学过的“级”,书写指导(注意“及”的笔顺)
B.出示秧苗图片,猜猜这时秧苗会笑着说些什么?(说话练习)
(5)朗读练习,把秧苗和风娃娃欢快的心情读出来。
2.学习课文第三段
(1)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二段,现在老师要看看小朋友能不能自己试着学学第3段。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学习要求:
A.读读第3段。
B.说说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交流、体会。
A.出示句子: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纤夫正拉着一艘船。
(出示图片)看图理解“纤夫”。读一读描写纤夫拉船的句子:
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
教师随机采访:这位纤夫,你累不累啊?
预设:真累啊,我都流了那么多汗了,可是船还是走得很慢。
累,一直这么弯着腰,腰酸背疼的,都直不起腰来了。
你们在喊什么呀?
预设:加油,加油,再加油!一齐努力向前走。
嗨,嗨,加把力哟,向前走哟。
(理解“号子”,学着纤夫的样子喊喊号子)
指导书写“号”和“汗”,注意“号”字最后一笔的笔画。
B.看到纤夫这么吃力,这么辛苦,风娃娃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又怎样?(看录像)
出示句子: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
C.这下纤夫们可开心了,而且还轻松了,出示句子: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想想:纤夫会怎样感谢风娃娃呢?(想象说话)
指导书写“表示”两个字,重点指导“表”的笔顺和间架结构。
用“一边……一边”说话、写话
(结合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题第(2)小题)
(4)朗读第三自然段。你能教教老师怎么把这段话读好吗?
自由读——齐读
四、小结
1.风娃娃看到自己做过好事以后,大家都这第开心,可来劲了,它心想:(出示)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麋鹿第一课时设计】推荐阅读:
麋鹿的故事11-30
麋鹿导学案06-13
水乡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11-11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08
称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18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11-18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1-01
Bpmf教学设计第一课时07-24
《游戏公平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8-06
小学语文《影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