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习十九大心得

2024-10-04

企业学习十九大心得(精选11篇)

1.企业学习十九大心得 篇一

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是习总书记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的“踏实: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踏踏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我国将15-34岁的公民定义为青年,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我国的青年人数也是庞大的。青年有着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具有深沉的爱国思想、具有开放的宽容胸怀、有独特的思想与见解。目前在我国也有许多企业的高层也是由青年人进行担任,例如康盛世纪首席执行官戴志康、PCPOP首席执行官李想、MySee首席执行官邓迪等都是20多岁的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不容忽视一支的主力军。然而,因为青年人的普遍特性,导致了许多青年处于一种空有远大抱负,却无踏实做事、努力拼搏的干劲,也就直接导致了许许多多青年人的迷茫。

习近平主席在20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就曾讲到: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习总书记还总结说到作为朝气蓬勃的青年,有着大好机遇,但关键是得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不能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我最喜欢的就是里面习总书记说到的“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很形象的指明了做事情一定得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的做起,不可如纸上谈兵一般不切实际。正如修道之人,必是踏过千山万水,阅历过人间的种.种辛酸苦辣才能总结明白人世间的道,绝非坐而明道。故而青年也应该摒弃自身的恶习,万不可空抱有远大志向,却不付诸之行动,则一切皆为空虚,噩噩度日而终。

曾几何时,我一样也是一名迷茫的大学生,面对着未来,面对着校园外的大千世界,我感受到的是内心的恐惧与手足无措。同样面对着自己的理想,再看看自己脚下的路,不知该如何踏脚。无意间,在大二观看的一次新闻报道中,听到了习总书记对着北大的青年学生们讲出了“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的讲话,内心受到了冲击。自己是一名朝气蓬勃,奋发向前的青年,就应该有着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并付出行动为了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切不可空谈理想,却看不清自己脚下的路。自此,我也就将习总书记的“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作为自身的座右铭。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一切的成功,一切的辉煌都离不开平日里的点滴。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

等到了毕业以后,我有幸进入了公司。分配到项目上以后,我依旧秉性着踏踏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宗旨。努力的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通过对现场的施工工艺、前辈们的工作经验的学习和汲取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进步。当然,目前的知识以及经验储备还远远不足以实现我的梦想,我还需继续努力,持续发展,为了自己的未来拼搏!

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我必将一直秉性“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的思想努力前行,拼搏向前!做一名脚踏实地、有干劲、有拼劲、有梦想的时代青年!

2.企业学习十九大心得 篇二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在依靠发展克服困难、战胜灾害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尤其对我国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 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 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思想自觉是行动自觉的前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尤其事关旗帜、道路等发展方向原则等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上, 有了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才能在行动实践中增强其“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事实也早已表明,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靠发展来巩固、在发展中推进的, 发展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虽然, 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懈努力, 我国经济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并将长期存在,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社会矛盾没有变, 特别是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差别大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等阶段性特征格外明显。这更得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而从我国工业经济的微观来看, 发展生产、完成任务, 搞好生产经营和经济建设, 这本身就是企业的神圣天职与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企业更要“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尤其在追求经济指标与社会效益, 为人民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方面履行好社会责任。

5.12特大震灾对东汽的破坏实在太大, 瞬间就将东汽汉旺基地全部摧毁, 数千名职工被迫撤离异地工作, 六千户家庭不得不离开故土重新安家。这种灾难性迁徙、大规模搬迁和全方位的恢复重建, 包括接踵而至的国际金融风暴的席卷冲击, 更使得企业建设发展举步维艰而又非常困难。所以对于震灾中损毁最重的大型国企来说, 无论震前推进企业改革建设, 还是灾后搞好恢复重建, 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既要靠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又要靠发展挽回损失和重建家园。由于震灾无情的损毁重创, 东汽员工不仅失去了生活居所甚至失去了劳动工具和工作场所, 从而使企业恢复生产、完成任务、承揽市场定单、增加投入产出的条件手段极为短缺, 许多方面陷入有米无炊甚至无米无炊等困难境地。这就更要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有效利用外部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落实生产资料, 包括租赁厂房设备组织生产制造。而且统筹调整作息时间, 合理设置工作岗位, 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力求人人有事做、有活干用武之地, 保证各类人员都在工作岗位发挥作用。正因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想方设法为扩大生产而创造条件, 千方百计为发展经济而开足马力, 尤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上花气力, 努力将震灾所造成的损失和耽搁的时间抢回来。东汽才能在震后短暂时间就使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海水淡化等主导产品和产业的开发研制在四川、天津、广东等异地生产基地马不停蹄全线展开, 甚至还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坚持在汉旺总部的废墟上就地恢复部分生产, 从而在震后半年就恢复80%的产能, 灾后三年使产品年产量、工业年产值连续刷新纪录, 分别达到了3000万千瓦和200亿元, 企业投入产出又处于全国行业前茅并登上了历史巅峰。

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在维护职工根本利益和主人翁地位中坚持党的“以人为本”的宗旨理念

我们党有史以来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必然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也必然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而对国有企业来说, 这也要求我们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 坚持并尊重企业员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和首创精神, 始终将人的因素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并发挥其决定性作用, 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包括公平公正合理的人事用工分配关系, 同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努力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使全体劳动者都能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激发调动人们做好企业发展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主观能动性, 最广泛地组织动员广大员工依法参与企业管理各项事务, 在全力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更多贡献。

在抗击特大灾难的残酷艰苦日子里, 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理念, 东汽人才能在抢险救灾最危险的时候从废墟里抢救出数百名幸存者, 紧急运送和救治了千余名伤员, 迅速向德阳、绵竹等周边安全地点转移了8000多名群众, 稳妥有序地组织了5000余户汉旺基地员工家庭的灾难性撤离迁徙。及时建造了3000余套活动板房并使东汽上万名父老乡亲得到妥善安置, 确保受灾职工及家属能够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从而在余震肆虐、山洪、瘟疫、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威胁频生、各种救援条件极其缺乏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面对特大灾害的洗劫破坏, 东汽灾后恢复重建也是百废待举和千头万绪, 对此更要重视依靠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企业党政组织仍像危难关头做的那样, 既在抢救生命中履行神圣职责, 在组织救援中体现人间真情;也在安置群众中倾注无限关爱, 在重建家园中造福子孙后代。在这当中, 东汽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 着重做好受伤职工、遇难者家庭以及受灾群众的安抚工作, 帮助他们尽快抚平震灾造成的心灵创伤。同时加强“爱心家园”等过度性安置区的人性化管理, 全面完成了近50亿元投资的东汽新基地、7000余户“东汽馨苑”等企业生产设施与职工永久性住房的配套建设, 为人们今后工作学习和安居乐业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条件。所有这些均彰显了关爱生命的人性光辉和践行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 继续依靠企业员工自力更生、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以快马加鞭、只争朝夕的劲头实现灾后东汽新的崛起和腾飞。

三、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的基本要求, 在追求又好又快发展中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 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又好又快发展, 其基本要求蕴含丰富的科学内涵。“全面”是指发展要体现全面性、整体性, 强调的是发展的空间、范围、广度与深度, 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实现协调均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和再生性特点, 不仅当前要发展, 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类发展的新的发展理念。从宏观上讲, 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包括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的任务目标和内在要求。

对于企业和行业来说, 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既是我国工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也是搞好企业灾后重建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今, 调整能源结构、搞好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洁净高效可再生能源, 更是摆在电力工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也是电力设备制造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全局高度, 认真把握这一要求对于搞好东汽重建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5.12惨烈的地震灾难也警示人们, 灾后恢复重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工程, 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密切相关的复杂因素。无论是选址调研论证还是新厂规划建设, 都要从先进性、安全性、经济性、可持续等方面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其中既要确保抗震防汛等自然环境的安全可靠, 也要追求交通协作等人文条件的便捷有利, 又要符合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要树立超前意识、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坚持依靠自主创新打造企业品牌、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推进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根据国际惯例和发展趋势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切实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技术管理、人员素质、企业文化等软硬件上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也正如温家宝总理第三次来到东汽所关切和强调的那样, “恢复重建绝不是原有厂房、设备的复制, 而是要向更高的标准前进, 就是要建成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装备一流、质量一流的新东汽”。东汽人也正是以抗灾重建为契机, 牢记胡锦涛主席亲临东汽关心指导时提出的创办“国际一流电力设备企业”的殷切嘱托, 按照温总理确立的“更加先进、更加安全、更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始终将恢复重建纳入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和康庄大道, 努力把新东汽真正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四、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 在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 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从而必然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总体上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总揽全局、抓住主要工作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又要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作为科学的方法论,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正确运用, 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反映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切实掌握和运用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就要妥善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正确处理各方面的重大关系与各种事业的利害关系。在国家就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在企业也要统筹各项工作的协调配套, 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相互关系, 从而将各方面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并形成合力,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可喜局面。

而对于经历特大灾难的东汽来说, 更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统筹抓好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三件大事。所以, 企业灾后重建既是物质家园又是精神家园重建, 也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包括紧紧抓住生产经营与职工教育不放松, 统筹安排企业的恢复重建与职工的生活安置。既要重视生产生活的过渡性安排, 又要保证长治久安和永久性建设;既要搞好产品产业开发和生产设施重建, 也要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职工生活条件改善;既要坚持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主观努力, 又要依靠党和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整合所有资源搞好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按照党和政府确定的目标要求, 东汽人用很短时间全面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 使企业发展情况与生产生活条件均达到或超过了灾前水平, 为企业的长治久安和永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学推进重建发展是一项纷繁复杂的艰巨任务, 既要有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指导, 也需要抗震救灾精神以及东汽精神的激励支撑。这就更要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始终保持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前进动力, 在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重建美好新家园。如今灾难过后, 东汽人正变坏事为好事、变压力为动力、变重建为机遇, 戮力使企业能够在恢复中提升、在重建中发展、在发展中振兴, 让崭新东汽永远屹立在祖国大地和世界的东方, 继续为实现祖国富强和造福人类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东汽的灾后重建和创业发展也能以小见大地雄辩昭示,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不仅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而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胜利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实践中, 充分显示了科学理论引领道路的强大真理力量。

摘要:文章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要求坚持“理论自信”, 着重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与根本要求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思考。尤其在密切结合东汽人抗击5.12特大震灾的工作实际和显著成就, 对于企业灾后发展如何遵循科学理论的引领指导等方面, 发表了真切深刻的看法和见解。

3.企业学习十九大心得 篇三

企业积极分子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对于自己负责的工作讲方法追效率,尽可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为工程部海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积极沟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在工作当中,有些工作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或请示上级部门,这就要求我在工作中要努力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通过积极沟通,把问题讲明白、讲透彻,理清工作流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 篇四

不负使命

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中牟县委书记 潘开名

总书记代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做的报告高屋建瓴、振聋发聩、令人振奋。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我深深感到我们党正引领着中国这艘艨艟巨舰以其令全世界瞠目与震惊的气势,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稳步前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总结和阐述了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反映了过去五年我们党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精辟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准确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明确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五大建设”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图。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思想武器,更为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这充分展现了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中国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精准把握,体现着新时期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显著提升。

面对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要有新境界、新担当、新追求。郑州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郑州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形势任务,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领,进一步谋划提升郑州的发展,响亮的提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中牟作为郑州市唯一一个县,学习十九大精神,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就是要把握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新举措,对既有工作部署再梳理、再谋划、再提升,努力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伟大新征程中,承担更大担当,做出更大贡献,全力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

抓好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我们将持续强化学习宣传。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要通过学习,真正在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在思想上拥戴核心,在政治上维护核心,在行动上紧跟核心,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要通过组织开展双休日大讲堂、研讨交流等活动,把十九大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干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培训,认真学原文、悟原理,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抓好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工作,确保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2 为习惯,形成文化自信。

抓好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我们将持续强化产业基础。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中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是补足短板、应对挑战的关键,而产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发力园区建设,坚持项目化推进,持续夯实中牟发展基础。我们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按照“做优都市生态农业、做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做大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产业定位,高举高打、高端定位、高标推进,通过提升规划、完善配套、招大引强、科技创新,提高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水平,实现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构建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我们将时刻牢记效益优先,紧盯产业发展前沿,积极培育引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以及文化创意旅游的培育上,提升发展层次,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实现顶端突破。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凸显产业园区的创业就业平台和载体作用,实现促进就业与产业发展的充分契合,打造强县富民的产业体系。

抓好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我们将持续强化城乡统筹。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 略,按照市委“城市国际化、县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科学提升规划水平。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在现有城乡规划的基础上,不断统筹完善提升城区、园区、社区、农区规划水平,推动县域协同发展,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中心城区—新市镇(特色小镇)—新型农村社区(美丽乡村)”三级城镇体系。二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瞄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统筹谋划偏远乡镇、中心镇、新市镇、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研究制订乡村振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乡村发展水平。我们将投入更多财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分类推进在建新型社区建设,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壮大农产品流通体系,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就业,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将投入更大精力,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城乡管理和公共服务”六个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均衡发展、乡村振兴。

抓好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我们将持续强化开放创新。按照十九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创新格局”的要求,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一4 是大举招商引资。不断拉高站位,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立足补链、延链、强联,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一批体量大、前景好、有影响的知名企业,为中牟未来发展蓄足后劲。二是鼓励创新创业。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力加快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引进“两院院士”、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入驻中牟,强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持续深化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制度,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为项目发展创造好环境。

抓好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我们将持续强化生态建设。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努力让中牟的天空更蓝、大地更绿、河流更清澈、空气更清新。一是加大生态项目建设力度。按照“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强力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的各个生态项目建设任务,着力建设“美丽中牟”。二是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坚持末端治理和源头治理两手抓,一手抓扬尘、燃煤、机动车、工业污染治理和低空面源等末端治理,一手抓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等源头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不断改善。三是持续推进水生态治理。以生态水系建设、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攻坚重点,加快推进贾鲁河生态治理、三刘寨引黄灌 渠、中小河流治理等水系工程,扩大水域面积,增加湿地面积,提升绿化效果,着力实现“水源优、河湖通、流水清、沿岸美”的水生态目标。

抓好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我们将持续强化民生改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此,我们将持续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真正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落实“转、扶、搬、保、救”五大扶贫路径,实施“春风行动”,以高于“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脱真贫、真脱贫,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二是提高社会事业水平。着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统筹解决好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三是落实好各级民生实事。做好省市民生实事的对接、协调工作,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加快实施进度。强化县级民生实事责任,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确保每个项目、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人员、机制、时间节点来控制,按时保质保量推进。

抓好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我们将持续强化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为目标,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不断提升领导水平,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政6 治保证。一是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履职、人大政协共同参与的责任明晰、工作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抓好“两个责任”的落实,开展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持之以恒抓好“四风”整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遏制腐败现象。二是强化宣传思想引导,凝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双优”“双带”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出彩中牟”系列文化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作品,抢占基层宣传阵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带动传统文化发掘传承、带动乡风民风改善。健全完善网络监管机制,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开展对外宣传,着力展示中牟发展成就、提升中牟对外形象。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筑牢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创新基层组织管理模式,继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活动,发挥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5.十九大学习心得 篇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贯穿3.2万字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也是洞悉新时代之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的钥匙。正是这个新思想,指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支撑了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曾掷地有声地说: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在十九大开幕伊始,总书记的政治报告即向中国和世界宣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这是十九大开幕给世人带来的耳目一新的第一感受,也涵盖了十九大政治报告的亮点、新意和精髓,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总书记这句话,是十九大报告最引人注目的重大判断。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因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不仅仅是以往的一个简单延续,而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谋篇布局、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五年来的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并开启一个新的三十年,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那么我们正在进入的这个新时代将使中华民族从此强起来,这也是这个时代新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虽然自鸦片战争以后,实现民族复兴是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宏大叙事和伟大梦想,但只有在这个新时代,我们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因此,也只有在这个新时代,我们才真正肩负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新使命,并把伟大梦想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有机统一起来。同时伴随着这个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新时代、新使命、新矛盾在逻辑上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一个被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哀叹为积贫积弱、一盘散沙的中国,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在这个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总书记所豪迈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循着这四个时空坐标和历史轴线,我们可以探寻现阶段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刻感悟这个新时代的不同寻常。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伴随并引领这个新时代的,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新思想。总书记所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概括,是十九大报告最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回答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发展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九大政治报告中,总书记用8个“明确”予以简明扼要的概括。这一新思想博大精深,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战略、大逻辑,囊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全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涵盖全局、指导全局、引领全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构成了当前和今后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总纲。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14个“坚持”,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其打头和压轴的,是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正如总书记在报告中所指出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完成新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实现“四个伟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贯穿3.2万字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也是洞悉新时代之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的钥匙。正是这个新思想,指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支撑了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总书记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是十九大报告描绘的最引人注目的宏伟蓝图。

新时代与新使命、新思想与新方略,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总体设计和战略部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从战略全局上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的规划和部署,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的总动员令,也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十九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对新征程进行了顶层设计,展示了中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新目标、新蓝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征程和新蓝图,其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在这一战略构想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的重大判断,与上世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具有同样的历史意义;谋划现代化建设“两个15年”的新蓝图,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也具有同样的历史地位。

在上述现代化战略中,有两个提法值得关注:一是把以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升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一步深化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五大文明”框架。按照上述新目标和新蓝图,十九大报告从新征程的历史起点和时代条件出发,针对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关系、党的建设等9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和部署,从而更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呈现了新时代、新征程下的新要求、新愿景。

总之,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新征程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创造力、思想力、辐射力、感召力。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按照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的要求,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作为普通的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就是我们的事业,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这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新人。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对一切危害教师、危害学校、有损师德师风的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斗争,才能为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6.十九大学习心得 篇六

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庄严闭幕,随后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我们交大国防生也在选培办干事的统一组织下学习了十九大精神。期间驻校李干事就十九大的主要精神要义对我们展开的讲解与分析,使我们全体交大国防生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一名即将毕业投入祖国国防事业的国防生来说,十九大精神便是日后工作的标杆与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简简单单的一段话却包含了习主席对我们所有人的要求与期望,对于我们国防生来说就是一份责任与担当。三年前我走进了国防生的生活,当时是怀着一颗懵懂的心,一颗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心走了进来,再后来的生活学习中,我慢慢认识到了自己身份的特殊性。我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名大学生,而是一名共和国的准军官,一名时刻应该跟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准军官。这时我便慢慢开始意识到了身上的这份责任与担当,同时我也明白了自身的使命: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三年后当我回想起当年的我,回想起当年的“初心”依然历历在目。

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走进了新的时期,来到了新的转折点。习主席在会上说道: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虽然我还没有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但是对于一名即将成为军人的国防生来说党员已经成了毕生的追求与目标,我必须时时刻刻以一名党员的身份来规范自己。对党忠诚,秉承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跟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也是所有军人应该知道的。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做好党交给我们的每一次任务,不辜负党对我们的期望。这样才会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名军队建设成一支纪律严明、战无不胜的军队。习主席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一目标是主席对每一位军人、每一位投身在国防建设一线的人们的期望与要求。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主席的期望,时刻跟随党的领导,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去,力争提前完成这一项光荣的里程碑。

十九大的结束标志着中国迈出了新的一步,其精神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学习与实践的。不能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了这次伟大的会议,我们要时刻牢记于心中,让其成为我们一身的风向标。

2017年11月18日

7.十九大学习心得 篇七

心得体会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十九大的主题,这更是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动人心魄的宣誓。

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共分13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一、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十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报告内容之多,覆盖面之广,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巨大理论勇气、超凡政治智慧、远见卓识和独创思想。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作为新一代的新青年,勇做坚定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青年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选择什么样的奋斗方向,对于走好一生的路至关重要。历史已经充分表明,广大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党的科学理论构筑起强大精神支柱,坚定不移地走党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道路,把个人奋斗融入祖国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当前,广大青年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深刻认识这一重大思想的历史地位、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入领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有幸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有幸生活在这个强大的中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也应把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是自己的奋斗目标。

8.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 篇八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党的十九大,对于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作为从事教育的我感受很多。

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大会上作的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在生活中,我感受到这五年来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身边的人,不管是大学里的同事、行政机关的朋友,还是身处农村的亲戚朋友,大家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

这几年来真切感受到了教育事业全面快速发展、成效显著,并期待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我国教育能获得更好发展。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要求,进一步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坚定不移地投身祖国教育事业,充分认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自觉在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作为教师,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作为,深入实际,不断创新,主动思考,身正为范,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在综合改革的实践道路上不断攻克难题,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培养好每一个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时代精神。

签名:

9.十九大个人学习心得 篇九

承载着8900多万党员的重托和亿万人民的热切期待,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10月18日上午9时在北京隆重开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将由此翻开新的一页。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中国的历史和5年来党的工作,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报告实实在在,描绘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一、不忘初心

我们党一成立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此之前,很多先进的中国人也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做出了努力,付出了牺牲,但没能实现。这个责任落在共产党人身上,完成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独立,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不忘初心,不忘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初就树立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严格要求自己,集中所有精力做好所有工作。

二、牢记使命

共产党人是人民的队伍,是一切为了服务人民的。在基层工作,最多接触的就是群众,他们是最善良的人,只要给予帮助,总能记在心里。群众的挂念和关心是对我们共产党员最大的荣誉。我在基层工作的1年时间里,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份感情的深厚,为此,我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意识,坚持以群众为本,服务群众,不忘我们共产党人永远的宗旨和使命。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即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要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所有中国人一起努力,我要以自己为支点,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肯,踏踏实实的工作,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以此带动其他人一起,为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十九大精神结合我这几年的教育让我明白:第一,了解学生要什么,只有了解学生所需,才能提供学生所求,所以必须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第二,了解自己有什么,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不断加强学习与充电,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体验,都要下苦功夫;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长流水。第三,了解知识怎么教,一个好的思想教育工作过程就要以心换心,用最好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真知,提高综合能力。

我将通过常规课、专题教育课等课型组织学生学习,渗透十九大精神,并在实践教学中深化十九大精神,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动案例在学生内心深处引起共鸣,让学生以后的路更宽更广。

知识能改变命运,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或者要让每一个家庭的孩子上好学。我作为一名基层老师,更要为此做努力。相信十九大以后,我和那些小伙伴们,一定会作出努力,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以满足孩子全面发展的需求。我认为,这就是做到习总书记讲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教育就从娃娃抓起,就从小学教育抓起。因为小学教育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小学生这一阶段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将会影响他的一生,我们基层老师能够为这些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我觉得很幸运、很光荣。在教学中,我将与同事们分享、交流十九大报告中的心得体会,一起站在三尺讲台,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孩子,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创举。

10.十九大会议学习心得 篇十

党的十九大会议感想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党,伟大的党才能肩负伟大的使命。96年来,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的领导核心,始终是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掌舵人。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九大是高瞻远瞩的,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进行了新论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进行了阐述,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进行了细化,对党的建设的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是实事求是的,十九大对我们国家目前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刻阐述,这是非常切合实际和实事的。只有不断的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进而修正和解决问题才能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党的十九大是与时俱进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顺应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梦是现实的未来的也是未来的,未来属于青年人,所以作为青年人应该肩负伟大使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

11.十九大学习心得 篇十一

十九大总结了党的十八大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十九大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前提。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努力把握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学懂、弄通、做实,学出更加坚定的信仰、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纯粹的忠诚和觉悟,保持思想上的不断净化和提升。以学好、宣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思想主线做好实际工作,开展好党组织生活。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

虚心学习,识以修身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处理应急事件能力。

专心工作,以勤补拙

上一篇:创业者董文标下一篇:奋进新时代争做追梦人600字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