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民族团结计划(15篇)
1.学校民族团结计划 篇一
良种繁育场子女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计划社会政治稳定,各民族团结是一个地区、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没有稳定团结的学校环境,加快教育、教学发展将无从谈起,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我校党支部始终把发展和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学校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次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安排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学习、营造民族大团结宣传氛围。
1、由校党支部、校工会负责, 成立校民族团结活动领导小组,对全月的民族团结活动进行统一安排。
2、在全校广泛学习宣传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有关文件;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意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月活动,营造民族团结浓厚的校园氛围
1、大力开展互学语言、互交朋友,结对子学习等活动。
2、在全校广泛举行羽毛球等活动。
我校积极广泛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感情,教职工在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犯罪和宗教极端势力的斗争上,都能立场坚定。
良种繁育场子女学校
2007年4月20日
2.学校民族团结计划 篇二
一、关于民族团结与语文课程的教育融合问题分析
1. 语文教学过程中, 民族团结教育尚未引起重视。
各地推进的课程改革, 使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材更新、考核的内容更新, 使老师们压力很大, 疲于应付。而学生最后的选拔还是要看成绩, 重点是知识、能力的考核, 民族团结教育在语文试卷中体现不很明显, 造成部分老师认为知识教学容易出成绩, 而民族团结教育则需要长期的关注和培养, 见效慢, 而且主要是政治老师的工作, 与语文学科的关系不大。所以语文教学过程中, 重视知识能力教学, 轻视德育教学, 忽视民族团结教育的情况比较普遍。
2. 部分老师因为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 造成对民族问题不熟悉, 不敏感, 不敢说。
现在教师教学压力比较大, 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上, 因此不关注、不分析国内外的大事, 尤其是有关民族问题的大事。对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认知也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甚至是不知道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 对学生的问题困惑自然无法给予解答。比如有的学生问党员为什么不能去寺庙, 青海不允许藏族学生学藏文是怎么回事等, 如果不关注时事, 不了解相关政策, 那只能是一问三不知, 大摇其头。因为不知道, 所以不敢说、说不好, 这种做法只会增加学生的困惑和不解, 严重影响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3. 教育的方式方法僵化, 语文教学和民族团结教育油水分离。
一部分教师意识到民族教育的重要性, 也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说教的东西多, 方式方法不灵活。教师只是灌输式的将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告诉学生, 而很少结合语文教学及现实中的例子来教育学生。这样一来, 学生自然不爱听, 其效果当然难如人意。
二、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究
1. 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和民族团结教育的融合, 把语文真正变成民族团结的桥梁和纽带。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 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而语文学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 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因此使学生爱语文, 学语文, 用语文, 是民族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也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民族学校教师, 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二者的结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 多读民族宗教方面的书, 多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 用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作为学校, 要加强对教师的民族团结教育培训学习, 给老师们创造学习的机会, 增强大家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促进大家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
2. 要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清楚语文教材只是教学的材料, 是材料就得有取舍。以京版教材为例, 在必修三教材中有一篇主父偃的文章《谏伐匈奴书》, 该文章在言情析理方面确实高人一筹。但是这篇文章毕竟是几千年前一位封建臣子进谏的文章, 在对待游牧民族匈奴的问题上, 带有严重歧视色彩, 说匈奴“兽聚而鸟散”“上自虞夏殷周, 固不程督, 禽兽畜之, 不比为人”, 这样的语言处理不好, 很容易伤及学生敏感的自尊心, 影响教学效果不说, 还有可能给学生造成大汉族主义印象。所以对这篇文章应该辩证分析, 适当取舍。另外, 语文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 要学会随时随地取材, 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只有这样, 你讲的东西才是新颖的, 才是鲜活的, 学生才乐意听、乐意学。
3. 要把民族团结教育和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结
合起来, 要高度重视听说的能力的培养, 培养促进民族团结的人才。要想把语文教学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合起来, 其重要前提是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创新教育方法, 改进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要推动语文教学的电讯化, 使用电脑ppt、影音文件等形式, 使教学手段多元化, 使语文的展现形式更丰富。在教学方法上要将引导法, 点拨法, 启发法等方法结合起来,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 语文学科才有趣, 学生才爱学, 民族团结教育才能潜移默化, 深入人心。对一个少数民族学生来说, 如何与汉族人沟通交流, 是一个潜在的考核标准。因此, 民族学校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具体来说, 要调动学生, 鼓励学生多说, 积极开展课堂辩论,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戏剧、小说, 让学生分角色来表演。使学生能够用汉语进行表情达意, 沟通交流。
三、结语
民族团结教育任重道远,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地位, 因此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 要积极探索语文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合的途径, 使学生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接受者, 实践者, 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沈桂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党的民族政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2]孟立军.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学校民族团结计划 篇三
【关键词】民族 团结 教育 困境 问题
我们就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让“三个离不开思想”在中小学生思想深处生根发芽,从而增强中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极端宗教思想、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
一、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发展和传承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各民族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小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国家的统一和新疆的长治久安,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奋斗目标。
(一)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在学校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二)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保证国家统一、新疆长治久安、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需要。实践反复证明没有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就没有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一句空谈。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近年来,“三股势力”频繁地在疆内制造暴力恐怖事件,充分暴露他们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的险恶用心,与此同时他们还加紧了对学校的渗透,与我争夺人心、争夺青少年。严峻的现实充分说明反分裂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也充分说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就是要通过深入扎实的民族团结教育,在青少年中牢固树立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荣、以危害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耻的良好氛围。
(三)在中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筑牢民族团结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根本要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衷心拥护的。古今中外无数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
二、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多年来,我们在加强民族團结教育工作上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国际上看,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流血冲突和战争内乱;从国情上看,“三股恶势力”通过各种手段对我进行渗透破坏和民族分裂活动一刻也未停止。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部分教师在思想认识上还有待提高。
(二)工作机制和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多年来我们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面临新的形势任务时个别教师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总认为已经做的差不多了,甚至对于上级关于进一步落实民族团结教育工件的指示要求也是草草了事甚至是置若罔闻,有些学校建立的领导小组、设置的教育计划,往往也是应付上级检查过关,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和切实有效的举措。
(三)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重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纲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三、四年级开展民族知识启蒙教育;五、六年级开展民族常识教育;七、八年级开展民族政策常识教育,普通高一、二年级开展民族理论常识教育。但有时受各种因素影响,规定的课程和内容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或被其他课程挪用挤占。负责上课的老师多是兼职,对民族宗教问题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学习,理论功底不扎实,有些敏感的民族宗教问题讲解不清,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讲不透,影响了教育效果。
(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途径比较单一。主题班会、升旗仪式、板报墙报是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形式,这种教育方式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需要。多年来我们重视了课堂教育,片面地认为只要课堂教育搞好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就会得到提高,民族团结工作就做好了,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式取得的效果确实有限。
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各级要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教育的正确理念。要深刻认识到:今天的中小学生将成为明天我们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展开,是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要扎实抓好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尊重民族宗教风俗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加强对中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各级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法规文件,特别是《民族团结教育纲要》的出台为我们抓好中小学校各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确保纲要在末端得到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督导检查,适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三)注重师资力量的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使教师熟知新疆发展史和民族宗教风俗,掌握基本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掌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效。
4.学校民族团结工作汇报 篇四
王家庄小学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充分认识到做好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搞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将其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引导全体师生进一步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进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增强了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现将我校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王家庄小学是王家庄镇的中心完小。学校占地面积14867平方米,建筑面积1006平方米。共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2名,全校教职工32人,专任教师30人。本科学历9人,大专学历17人、中专学历6人。小教高级教师24人,小教一级教师6人,教师学历、职称均达标。
二、主要工作: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校领导十分重视,及时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 1
动。认真、精心组织实施,周密安排部署,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大力学习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上级领导部门关于维护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动员会座谈会、讨论会、板报、专栏等多种形式,学习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素质和顾大局观念。全校上下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为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学校专门制作了“民族团结教育篇”主题展板集,浓缩了国家、民族、家乡、学校几个方面的内容,每学期以“团结为主题”的板报是班级必不可少的工作之
一、学校还制作了宣传民族团结的横竖幅等,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充分利用晨会、班队会、思想品德课的时间,向广大师生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举办了民族团结和公民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联谊活动,开展了大型手拉手活动,通过管理与教学的交流与沟通,取长补短,促进了学校的共同进步,极大的丰富了手拉手学校的文化生活。
(三)以课堂为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课”,抓好入学教育。对学生进行不少于3学时的民族团结教育,特别是以新生入学为契机,将民族团
结教育融于新生入学教育之中。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旗帜鲜明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对学生进行系统正确的“五观”、“五爱”和“四个认同”教育。
结合实际,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以“我爱我的祖国”主题德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民族团结的主题党日、主题团日活动。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开展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六个一”活动,即“一封给少数民族新生的信、一对一学长帮扶活动、一次辅导员深度访谈、一个少数民族小书屋、一次有意义的参观、一堂民族团结教育课”,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引导他们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推动他们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促进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客服困难,积极创新,努力使学校的民族团结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王家庄小学
5.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方案 篇五
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深化和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我校根据县委统战部、县教育局党委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促进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和创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和墙报、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2、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3、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通过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
(2)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形成团结、友谊、进步、发展的良好局面,(3)通过民族团结宣传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广大教师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在师生中开展民族帮扶团结活动,使师生在活动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6.2018民族团结计划 篇六
一、帮扶计划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事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进一步加强我与结亲亲戚开展民族团结工作,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切实帮助亲戚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亲戚及家人做好自己擅长的帮扶工作:
1、政策帮扶。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惠民便民利民政策。宣传自治区党委“九项惠民工程”、市委“三件大事”“六个首府”“十大实事”,让亲戚知晓了解。
2、物质帮扶。定期走访联系亲戚,了解家庭困难,为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出主意想办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解决家庭的工作和生活困难。
3、思想帮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利用电话、微信等通信手段,常通话、常聊天、常谈心,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在开展走访住户期间,要把开展思想宣传工作作为重要内容,通过促膝谈心,为亲戚解疑释惑,转变和疏通发展思路,提高对新事物接受程度,加深勤劳致富奔小康信念。
二、来往计划
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我与亲戚争做民族团结好伙伴,以“走亲戚,访亲戚,聊家常”为主要形式,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来往活动。
1、走亲戚:认真开展“结亲周”活动,每2个月到亲戚家,与亲戚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共同学习受教育,使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落到了实处。
2、访亲戚:加强联系,常探望亲戚及家庭。亲戚家庭有结婚、生子、乔迁、老人寿宴、子女升学等喜事时比到场祝贺。
3、聊家常:通过聊家常,了解情况,在工作、生活上互相关心大力倡导与亲戚家庭在生活工作中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国家繁荣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巨大作用。
三、思想沟通计划
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积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惠民便民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感恩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
1、共同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
3、宣传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
4、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
5、宣传援疆省市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
6、宣传宗教极端思想和暴力恐怖活动的危害。
7、宣传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7.学校民族团结计划 篇七
一、民大附中民族团结教育实践
(一) 专门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
民大附中是一所具有2000多人的内地多民族中学, 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由于来自不同类型的经济文化类型区域, 学生在文化基础、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上存在极大的差异。校领导结合民大附中实际情况, 在坚持国家课程不动摇的前提下, 精心构建科学的、特色鲜明的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 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开设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课程。
学校在坚持国家课程 (音乐) 的基础上, 将少数民族歌曲、舞蹈、音乐整合为“少数民族艺术课程”。专门开展了“唱三歌” (国歌、校歌、民歌) 校本选修课程, 自编《唱三歌》校本教材, 精选各民族民歌。
2、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表现。[1]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 积累了大量的民族体育课程资源, 这为学校开展民族体育项目奠定了基础。在校领导指导下, 学校教研室和学生处及任教体育教师, 在现有的国家课程基础上增设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
3、开设少数民族宗教课程。
民大附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 利用国家民委相关优势教育政策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科优势地位, 开设民族宗教知识选修课———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校给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知识, 宣传党的宗教政策, 开阔学生知识领域,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 自觉抵制错误的民族宗教意识和观念。
4、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课程。
语言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瑰宝。针对学生民族的多样性, 学校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选修课。内容包括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课程, 鼓励学生积极掌握国家通用语言之外的少数民族语言, 养成能用、爱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 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 为学生之间团结合作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 开展多样化民族特色活动
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要注重知行结合, 既要发挥知识性课程的引导作用, 又要彰显实践性活动的育人作用。多年来, 民大附中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校内、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育人。
1、“走·北京”社会大课堂。
为认真贯穿落实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印发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要求, 开展校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民大附中开展“走·北京”社会大课堂, 通过参观、访问、体验各民族优秀文化,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
2、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学校每学期在各个班级专门开展 (1—2) 次“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围绕民族团结的主题, 学生通过自行准备和搜集材料选派学生代表主持班会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班会上学生之间积极交流、发言、讨论、进而增加民族知识, 自觉树立“三爱” (爱祖国、爱民族、爱母校) 核心价值观念。
(三) 积极营造民族团结校园文化
民大附中校领导深知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于是匠心独运设计出一系列校园文化标志。校东门的宣传橱窗、校门口温家宝总理题名的大理石碑、别出心裁的“和”字碑设计、风雨操场、教学楼内大厅和各楼层走廊间的宣传展览板、学生学习园地, 橄榄枝组成校徽、录取通知书、学生校牌、学生证封面设计等都深刻体现了各民族优秀文化, 真正做到将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准则以潜在的、内隐的、非公开的方式赋予到学校教育活动、实践活动、学校生活, 使学生不知不觉在头脑中形、构建、巩固、维持民族团结观念、行为方式。[2]真正做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四) 开展民族教育对口帮扶
对口帮扶是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中学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民大附中利用地处北京的丰富资源优势, 积极开展对口支援, 将首都的教育资源传递到民族地区, 实现资源共享。多年来, 为贵州、青海等地提供免费的学校教师、干部挂职培训, 利用寒暑假组织高三教师走进贫困民族地区中学进行支教活动, 通过优质课、示范课等形式, 提高当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为边疆地区培养人才, 进行支教、送教活动;积极与各地民族中学结盟, 创办“共美教育中学联盟”。
二、民大附中民族团结教育取得的初步成效
第一, 编写一系列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教材。民大附中在总结多年的民族团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编写校一系列赋予该校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校本教材。如《民族服饰教育读本》、《唱三歌》、《在路上》、《在途中》等。第二, 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民大附中构建“和”文化, 倡导以和为贵, 引领民族团结教育。第三, 构建了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特色民族团结学科校本课程为主导, 活动课程为辅的课程框架。第四, 开创了“混和式”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学校教育是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渠道, 在民族中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长期的实践,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设置、民族团结教育校内外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校园文化构建、民族团结对口帮扶、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方面展开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积累了可贵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经验。
关键词: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民族团结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马文琴.贵州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与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 2013 (4) :200—202.
8.【新疆民族团结教育】 篇八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化的世界。看课题,讲文化,讲中华民族文化;看眼前,看课桌,找一找最富有“文化”的元素。
师:讲到书的文化,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一个人。请问这人是谁?为什么你会记得他?
【图片材料】 莫言与作品
小结:莫言的《蛙》,荣获我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摘取了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标志”。
Ⅱ、授新课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师:说到书,不得不提到文字。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样的?甲骨文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师:从古代的甲骨文到今天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这说明中华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小结: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上最著名的是什么?除了“四大发明”还有什么?
【图片材料】 古代乐器与现代乐器
师:现代乐器与古代乐器比较,二者有什么联系吗?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时,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小结:在传承古代文化时,我们应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音乐视频】 龚丽娜与《忐忑》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龚丽娜演唱的《忐忑》,你会感知到哪些文化元素?
师:《忐忑》集东西方文化为一体,这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包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又强调仁爱和谐、和而不同。同时中华文化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内容和有益成果,不断繁荣发展。这就叫做“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图片音乐】 刀郎与《2002年的第一场雪》
师:你知道“刀郎”是什么民族的人吗?
师:为什么当你听完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后,你会感到刀郎是位少数民族?
【图片材料】 高空走绳与“高空王子”阿迪力
师:再来看,维吾尔族的“达瓦孜”与杂技舞台上的走钢丝,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
师:“刀郎”、阿迪力这些人,将宝贵的青春献给了西部文化艺术的创作和传承事业。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强大的力量?
小结:中华文化深深熔入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使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是激励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之源。
二、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师:说到新疆民族文化艺术,你能说到哪些方面的文化?说出哪些民族工艺?
师:同学们说出了方方面面的表现,那么你最喜欢新疆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哪个方面?新疆民族文化艺术都有什么特点呢?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老师也收集到一些新疆民族文化艺术的资料,在这里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感受和分享新疆文化艺术的魅力。
【图片材料】 新疆民族文化艺术
师:上述这些材料,是从哪个方面来介绍新疆文化艺术的?说到文学,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新疆的优秀文学作品?
小结: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我们从小就熟悉、喜欢的《阿凡提的故事》等等。
【音乐视频】 新疆《十二木卡姆》艺术
师:上述材料,是从哪个方面来介绍新疆文化艺术的?
师:说到歌舞,不得不说说《十二木卡姆》。
小结:木卡姆渊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又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2007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類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图片材料】 新疆“于田的小花帽”
师:上述这些材料,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新疆文化艺术的?你还能列举出哪些?
小结:英吉沙小刀、维吾尔陶器、小花帽等。尤其是“于田的小花帽”,是盛行的一种状似杯碟,直径不足十厘米,纯属装饰性的小花帽。于田的小花帽作为世界最小的帽子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音乐视频】 新疆饮食文化
师:现在我们要介绍的是新疆的经典文化——饮食文化。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你都听到、看到了哪些美食?
师: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道“饮食文化”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价值?
小结:听了大家的介绍,相信每一位都深深地爱上了新疆的美食文化。新疆的美食越来越多的成为各民族大众非常喜欢的饮食。
【音乐视频】 新疆果品文化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看着诱人的果品,听着优美的音乐,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师:在座的同学中,有世居新疆的,有才来新疆不久的,为什么你们会如此喜欢新疆的果品呢?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新疆的瓜果呢?
小结:现在新闻媒体很是发达。报纸杂志、新闻广播、网络空间等等。正是畅通的媒体,使新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也使新疆更多的了解内地、了解世界。所以说“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交流和学习中发展的。
三、新疆各民族文化在交流和学习中发展
1.文化交流的历史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
【材料二】 新时期的援疆工作
师:材料说明了什么?新疆与内地进行文化的交流意义何在?
小结:新疆与内地有史以来联系密切,各族人民在交流中,加速了新疆文化的发展和壮大,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
2.文化交流的多种途径
【学生梳理知识,老师出示板书】
(1)大众传媒:报纸杂志、广播影视、互联网、口口相传等。
(2)文化交流:商品贸易、人口流动、人才交流、文艺演出、旅游业发展等。
Ⅲ、课堂小结
9.民族团结工作计划 篇九
工 作 计 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实施意见》(青教党组[2013]49号)和《全州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区活动实施方案》(果教工委[2013]36号)精神,积极努力做好我校民族团结工作,特制定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宗教政策,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熟悉民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加强团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加快发展“双语”教育、为教育系统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做出积极贡献。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围绕加强民族团结,大力推进宣传教育
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通过主题班会、集体学习,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内涵的宣传教育活动进行“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民族团结、维护稳定”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等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有学习安排、笔记、心得等。总之,要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创建工作。
1、成立创建领导小组 组 长:仁增(校长)
副组长:孙春娥(教务主任)陈世超(少先队辅导员)成 员:才保、魏廷德、索旦、吉保、昂杰、艾志吉、加宝、周毛、才增、张成龙、阿吉、格尕卓玛、江日杰、尕忠。
2、组织师生学习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等内容,做到四个结合。(1)、学习与“开学第一课”相结合。
(2)、学习宣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发掘民族团结素材,充分利用思品、语文、社会、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民族常识教育。
(3)、利用思品课进行宣传教育。
(4)、学习宣传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利用学校组织的活动进行宣传教育。
3、结合学生特点,开展系列载体活动,深化教育内容。(1)充分利用板报、主题班会、观看教育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2)、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的思想。
(3)、开展以 “尊重其他民族,各民族友好相处”、“爱我班玛 爱我中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组织学唱《一家亲》歌曲及爱国金典歌曲,激励广大小学生立志成才,发奋图强。(4)、结合少数民族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文化体育、走访慰问和联谊活动。
(三)、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1、学校书记校长是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工作由教务主任负责。学校要强化对班主任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组织实施的责任。
2、建立民族团结工作信息报送制度,每月至少上送一篇信息,要及时挖掘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亮点和经验。
四、活动安排
8月份:
1、各班出一期“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板报设计活动。
2、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3、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9月份:
1、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2、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3、组织各班观看教育片“幸福的向日葵”。10月份:
1、各班召开以“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班会。
2、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我国对民族有哪些政策”。11月份:
各班级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四个一”活动即唱一首民族团结歌曲,看一部以民族团结为内容的电视片,开一次民族团结主题队会,办一期民族团结板报。12月份:
1、收集整理民族团结档案。
2、总结民族团结工作。
多贡麻乡寄宿制小学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
10.民族团结计划总结 篇十
活动方案
今年为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精神,结合“祖国好、家乡美”活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民族团结始终是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我校德育教育的主流。为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现结合我单位实际,将今年教育月工作安排如下:
一、成立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杨再霖
副组长: 徐尚金
余
娟
成 员
杨晓文
甘
敏
邓宏铝
胡振华
罗天祥
杜启义
卢
强
熊一峰
各班主任
下设办公室在团委由卢强同志负责办公。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单位为统领,以深化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教育为着力点,大力营造“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浓厚舆论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学习我省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事迹。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各族同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全面推进和谐单位建设的政治觉悟,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具体措施
1.组织干部进行理论学习。在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进一步加强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学习,重温《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大家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素养;进一步提高大家站在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来认识民族问题;进一步提高大家对“三股势力”危害的敏锐性和洞察力;立足本职,进一步提高大家维护文化安全的自觉意识。
2.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坚定各族干部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决心和勇气。出一期黑板报、悬挂一条横幅。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活动,教育大家维护好单位、所在社区的民族团结、巩固发展和稳定的大好局面。
3.继续开展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要将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活动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二十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使馆里人员的文明素质和单位的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5.重视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四、具体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要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重大意义,把教育月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教育月活动取得实效。
2.丰富活动载体。组织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将本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搞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取得成效。
3.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各民族团结进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结合实际,利用宣传栏,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民族团结的丰硕成果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成功实践和取得的重大成就。
国荣九校2012年“民族团结教育月”
总 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亿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我校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将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育青年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的远大理想。现对一段时间以来,我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情况总结
一、深入学习,统一认识,强在领导。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月活动中,我校统一组织全校师生深入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正当其时、非常必要、很有意义。通过学习既提高了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又加深了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在此基础上,我校又建立了以杨校长为组长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领导小组。以学校行政领导、班主任为骨干的领导机构,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周密策划,精心组织,贵在落实。
在深入调研,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领导小组制订的出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方案》,通过各班主任,以班会和晨会为主阵地大力宣传在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意义,广泛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各项活动,落实活动方案。在一个多月中,全校教师和各班学生以高涨的爱国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组织和参加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主要有:
1、寻找为中国自豪的10个理由。
2、寻找五星红旗升起的10个时刻。
3、开展“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文明中国人活动。
4、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
此外,我校还组织师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踏入社会,亲身体验祖国、家乡山河的壮美,社会主义建设一日千里的步伐与豪情。
三、团结一致,自强不息,优在实效。
在活动中,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历史知识,使他们从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英雄事迹中汲取了力量,陶冶了情操,激发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提高青年学生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觉性。使他们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做起,既立足岗位,又把民族精神贯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落实到一点一滴的贡献中、一生一世的奋斗中。
在活动中,我们充分运用了五
四、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活动等,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认识,认同并认真实践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激发起青年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民族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活动中,我们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在培育和弘扬青年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努力培育竞争精神、法治精神、契约精神、民主精神,激励青年学生担负起历史重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
11.关于“民族团结教育问题”设题 篇十一
[背景材料]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事件。事件造成近200人死亡,给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媒体发布信息,让群众了解事件真相,把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为加强对我国民族政策等问题的认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部署,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
[命题预测]
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纳入各类考试范围,并给出所占比例,说明国家对青少年思想教育之重视,也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所持的态度,目的是要实现民族团结。根据高中阶段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高考以民族为背景的考查角度较多,综合来说,地理学科主要涉及我国民族的分布地区及地区环境、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民族政策等;政治学科则多涉及我国的政治体制的优越性等;历史学科多以时间为序考查民族经济、政治体制、民族文化等的发展历史。因该知识点可涉及三个学科的知识,因此高考时极有可能以文科大综合题的形式出现,所占分值可能会较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文综训练]
1.下页图中,甲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地形图;乙图为该区域某河流某河段及其两侧的等高线、等潜水位线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地区农业生产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2)乙图中表示等潜水位线的是_____(实线或虚线),该图是_____(夏或冬)季的水位分布示意图,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请简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3)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市的部分产业向图甲中P地及其附近地区转移,其中转移最多的可能是哪两种指向型工业?主要原因是什么?
(4)荒漠化是本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请简要说明防治对策。
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建国60年来,新疆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新疆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新疆取得成就的原因及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材料二建国前新疆处于一片荒凉之中,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苦。而建国后新疆经济走向发展、政治走向民主、文化走向繁荣。这是国家的统一和发展的结果。
(2)请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新疆和国家的关系。
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此设西域都护府,名为乌垒城(前名轮台国),是当时汉朝管理西域三十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当时西域都护由皇帝亲自任命,3年1替(也有延长和缩短的)从未间断。据《汉书》记载:西汉历任都护18人,其中立传可考的历史上著名的有10人。当时轮台国是个城郭之国,都护府直接对其统辖,相当于现在的首府,似乎比其他绿洲城国和游牧行国的权力稍大。轮台王曾多次受皇帝亲召幸朝。汉朝另设置戍已校尉、戍部候等行政、军事机构,对当地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封以王、侯、将、相、大夫、都尉等官职,他们均受西域都护府的管辖。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是如何在西域实现统治的,并指出其意义。
材料二1865年,沙皇控制下的中亚地区浩罕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今喀什市),不久占据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那时,俄英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竞相勾结和支持阿古柏。1871年,俄国借口“安定边境秩序”,派兵侵占伊犁地区,对当地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1875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军进军新疆。1878年初,清军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但是。俄国仍旧霸占伊犁。清政府派曾纪泽出使俄国,交涉归还伊犁问题。曾纪泽据理力争,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经过半年多的交涉,终于迫使俄国归还伊犁,但仍丧失一些领土和主权。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
(2)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属于19世纪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英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的国际背景。请简要对左宗棠和曾纪泽的行为进行评价。
材料三新疆农业区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有了相当的发展,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得到培养,维吾尔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已经完成,建立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省级自治区的条件业已成熟。1955年9月,新疆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撤销新疆省建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由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构成。1955年10月1日,乌鲁木齐各族各界群众6万多人在人民广场举行盛大集会,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3)材料三反映建国后新疆地区行政建制经历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进行这一决策的目的。
参考答案:1、(1)①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光热充足;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③有灌溉水源。
(2)虚线夏冰雪融水水文特征:①河流水位低,流量较小;②含沙量小;③夏季流量大,冬季会断流;④从上游往下游河流流量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3)原料指向型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当地有丰富的资源,如棉花、羊毛等纺织工业原料;劳动力价格低。
(4)①保护植被;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控制农、林、牧用地比例;④合理利用水资源;⑤控制人口增长。
2.(1)新疆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实行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也是发展的重要原因。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2)整体和部分是联系多样性中的一种具体形式。国家与新疆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新疆作为整体中的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国家的强大使得新疆的政治、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
3.(1)把乌垒城即轮台国作为管理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设立西域都护府,直接统辖轮台国;皇帝直接任命西域都护,作为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任期3年,从未间断;设置其他各级行政、军事机构;皇帝注意笼络当地少数民族上层,如接见轮台王,册封少数民族上层以官职,受西域都护府管辖。意义:通过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促进了西域的社会发展,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背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评价: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保卫国家的神圣领土,反对外来侵略;曾纪泽作为外交家,通过谈判据理力争,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对国家和民族有重大贡献。
12.浅析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 篇十二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时代意义
0 引言
近年来,“藏独”、“疆独”势力活动猖獗,打砸抢烧等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民族的共同进步。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事件后,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于2009年8月25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至此,民族团结教育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1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现阶段各项事业还不发达,民族问题显得异常突出。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涉及我国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十分繁重。
在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看着中国一天天发展强大,对其利益构成威胁,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敌视态度,并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蛊惑下,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不断变换策略和手段,极力挑起事端,制造混乱,煽动民族对立和仇视,妄图从民族关系上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这个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异常迫切和必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通过加深大学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不断提高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功和共产主义社的会实现的伟大目标。
2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意义和内容
2.1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意义
2.1.1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面对国际新形势的需要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民族问题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并表现出新的特征。历次民族分裂活动事件,都是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少数分裂反动势力阴谋的结果。自然而然地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鉴于此,加强各族人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中,也要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宣传说教上,需要用新的方式进一步深入推进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以获得实际成效。
2.1.2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民族问题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当前,各族人民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当家作主,实现平等,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地位。但是,由于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不平衡,民族问题在经济、文化差异较大的区域间显得异常严峻。由于存在对各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不够了解的问题,误会和摩擦也不断增多。新世纪和平与发展虽是世界主流,但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的政治并不乐观,更不容忽视。其阴险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离势力相互勾结,加紧对我国进行反动、破坏和颠覆活动。还有一点,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中,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存在部分大学生对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不明确化、迷茫的倾向。一些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日益淡化甚至没有,价值观趋向于功利化、物质实用化,存在着严重的信仰危机。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民族问题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2.1.3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继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各民族、社会和国家继续发展的共同需要与追求。在新形势下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所关注的大事。然而,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国内各种问题上都存在着西方敌对势力直接或间接破坏的阴影。在国内,由于各民族之间因利益关系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而产生了不同的矛盾。同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也日益严重。这都是危害我国民族团结、破坏和平统一的主要因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我国发展的巨大力量,它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作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力军,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使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2.2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党的民族思想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教育。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教育。紧紧围绕当代我国领导人提出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和“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党的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的民族团结思想以及“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着重开展“四个高度认同”即祖国的高度认同、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的教育。三是中华民族团结历史以及民族工作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三个方面主要内容不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所以,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对当前的教育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全面而深刻的传授给教育对象,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3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途径
民族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得实效,必须要有良好的、切合大学生实际的教育途径,因此,我们应当在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和内容的时候,着重探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但是,教育的主体是各高校的授课教师,要想民族教育具有时效性的途径发挥作用,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下面,我就对几种常见民族教育的主要方式进行简要介绍,以便各高校在进行民族教育过程中,有效的运用。
3.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教育作用
民族团结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作保障,课堂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以强化学生维护民族团结意识为主,切实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入,以使学生自觉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另外,还可以开依据学校自身情况,适当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类选修课,将民族常识、民族政策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深入学生头脑。
3.2 高校自主创新,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3.2.1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是文化之都,是师生共有的教学氛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依据现有的条件,开展有关民族团结或民族知识的各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化、各民族都为中华文明做出过贡献,并且还在继续做着贡献,从而增进他们对各民族平等和加深民族感情,提高民族团结意识等的认识。
3.2.2 开展广泛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了解局势,体验生活,促进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各高校更应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依据学校情况自定,其中主要包括社会考察调研、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形式。高校可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将他们自身的认知转化为情感。并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的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同学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有了以上的渠道,各高校还应该加强制度保障,使各种教育活动发挥最大作用。任何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各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领导应当制订出完善的民族团结教育计划和方案,并且体现在学校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在教学计划、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先中都应有比较详细的量化标准。同时,学校还应抓紧编写出有特色、符合时代和现实要求的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学习辅导材料。并且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报刊、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与报道工作,大力营造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浓厚氛围。最后,还应加强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及时对教育成效进行评估,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建立并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于一体的民族团结教育网络,推动教育取得实效。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我党始终把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放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之上,并通过教育的手段予以保证。在现阶段,要加强民族教育,就不应该盲目,我们应该深刻的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清楚民族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继而运用切实可行的途径,加强高校民族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与民族团结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都是无可争议的民族团结教育题中之义。作为高校,我们更应该从教育本身做起,从肩负祖国繁荣建设、民族团结使命的高校大学生抓起,使民族团结精神在大学生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关于思想战线上问题的谈话[Z].邓小平文选,1981-07-17.
[2]刘正寅.试论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0,(6).
13.XX学校民族团结汇报材料 篇十三
(2017年4月25日)
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员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努力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为学校稳定发展和XX民族团结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一、创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近年来,我校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了精心安排和周密部署,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和工、青、妇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从制度上确保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在我校的顺利开展。同时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根据《XX中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2013—2020长远规划》,结合上级文件精神,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了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途径。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顺利通过了洲际和省级验收。我校被确定为“州级示范点”,在2016年底被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3月被XX县委、县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有一位同志被教育局评为州级“教育系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个人”。我校也于2016年底被XX县创建办考核为优秀单位。
二、2016年10月-2017年4月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继续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为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利用日常学习、固定阵地、社会实践为载体进行广泛宣传。一是利用校园广播,每天下午上课前利用30分钟时间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热爱祖国、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二是通过制作宣传栏、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大型宣传牌等方式进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宣传“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中国56个民族的分布及民风、民情和民俗,全方位营造出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努力做到“让每一个面墙都说话”。三是举行2次以上的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或主题班会。让广大学生在了解民族知识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同时让学生利用假期到牧区进行义务宣传员。四是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以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全校师生心中、深入到学生家庭中。
(二)以课堂教育为主线,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落实《民族团结指导纲要》,在执行国家民族团结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利用德都蒙古传统文化优势,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需求,积极开发本校的民族团结课程。尤其是2017年3月开学之后,根据州县创建办的统一部署,我校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安排和设置。专门开设了党的民族政策理论课(1学时/周)。努力做到有课程计划,有专(兼)任教师,有教案,保证课时量,选派优秀教师把关,确保民族团结课的质量,让学生学有所得,从中学习和体会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课堂教学内容包括系统讲解中国的民族状况、党的民族政策,介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使广大师生从理论上增进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党的宗教政策的认同感,自觉树立起“三个离不开”思想;让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增强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这也是我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一大亮点。
(三)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融汇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集中的特色活动,以报告会、节庆日、环城赛、展板、主题班会、团课等活动突出宣讲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创造共同团结进步的和谐氛围。活动期间,充分调动并展现民族学生的文艺、体育才华,展示多民族文化的价值,提高师生对少数民族的认可与评价,大大增强少数学生的自信心。
(四)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创建工作。2017年3月初,我校召开专题会议,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以“四个转变”关于“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的战略部署,在巩固提高创建成果上下功夫。制定了2017年的工作方案和深化年创建方案。以XX县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验收为契机,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成全面改薄任务。使学校硬件、软件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办社会满意、家长满意的民族学校。
(五)把民族团结教育渗透于对学生生活的关爱之中。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牧区,父母亲大都在牧区工作和劳动。很多学生缺少监管。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诸多困难。我校在2016年成功的基础上,2017年充分征求广大家长的意见和建议,3月开学时,让初三班和高中部全体学生住宿。一方面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我校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多次召开家长会和住宿学生会,了解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目前,寄宿制工作运行良好,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同时,不断争取资金,加大对宿舍和食堂的整改力度。4月以来,对学生宿舍的卫生间进行了彻底整改,对学生食堂进行了修缮和维修。之后还将修建学生洗浴场地,积极常设条件,让学生生活的更加舒适,办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民族学校。
三、取得的成效
(一)提升了全民思想教育水平。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教活动,广大师生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再教育,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目的、意义、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自觉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显著增强,“三个离不开”、“五个维护”、“五个认同”的思想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进一步凝聚了人心。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开展以来,我校各部门将其与各自工作结合起来,各部门精诚合作,紧密协作。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目标明确,成绩的取得使大家有了共同的成就感。
(三)巩固了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使我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牢固,民族团结和睦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和发扬,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四)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长效机制。在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中学的创建工作中,我校逐步建立健全了符合学校实际的领导机制、考核机制、宣传教育机制、表彰激励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共创共建机制等长效机制,为创建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提供了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在面向家长、面向社会方面,宣传工作做的不够,宣传形式不新颖,与省、州、县要求的知晓率存在一定差距。和XX县各兄弟学校的联系不够紧密,“手拉手”活动不够踏实。
(二)创建工作形式比较单一。我校的创建工作,所采用的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是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集中宣讲等方式。面对当前的互联网发展,我们应该转变观念,设置微信平台,将所有师生、家长纳入平台之中,打造更为广阔、更为灵活的舆论阵地。
(三)创建工作成果需进一步巩固。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部分师生存在松懈心理。认为已经被考核为优秀了,上升的空间不大,对创建工作产生了畏难情绪。
14.学校教师民族团结演讲稿 篇十四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只有民族团结,才有社会稳定》。
团结就兴盛、就繁荣,分裂就、就衰败,这是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客观规律。
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切实提高责任意识。
作为一名首府的小学教师,我深切的知道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多么的重要。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都无从谈起。
我校作为市区农村小学,有很多宁夏、甘肃和外地打工者的子女,教学环境相对比较复杂,民族学生较多,在我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学校周边还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这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的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我们教职工都要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民族团结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树立优患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要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把问题和挑
战估计的充分一些,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这就需要我们要大声说出来,大胆做出来,并灌输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联系实际,切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必须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广大师生的头脑。
增强学生明辨是非和抵制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侵蚀的能力,引导青少年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
15.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初探 篇十五
一、保证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毛泽东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1]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主要指高校承担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任务的老师包括校领导、政教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等等。他们在整个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主导和支配着民族团结教育的客体、介体和环体等等因素。马克思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2]毛泽东也强调“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因为他们是教育者, 是当先生的, 他们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2]教育主体把自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提升, 才能用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满足大学生们求知和发展的需要。因此, 我们探究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的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具体而言应该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教学研究、集体备课、集体教研、教学竞赛和教学经验交流, 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考察学习、参加学术会议、调查研究等途径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 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一个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具备正确的世界观、祖国观、民族观和宗教观;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坚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马克思的民族理论。
2. 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从事这项教育工作的每一个教育者, 都应该通过学习和锻炼, 掌握丰富的知识, 达到较高的水平。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构成。首先需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具体体现为具备有关中华民族概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系统理论知识;其次需掌握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民族团结教育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知识, 做学生思想工作又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 因此高校民族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懂得越多, 对工作越有利。
3. 多种能力素养的提高。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 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首先, 思想宣传能力, 这主要是指需具备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 讲话能抓住要领、突出重点, 富有鼓动性和说服力, 对待学生要热情、耐心、细致, 能够理解人、关心人;其次, 调查研究能力, 这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 善于接触、观察、了解、分析教育对象和社会环境, 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以达到教育目标的能力;最后, 运用现代化手段的能力, 现阶段的民族团结教育再也不是以往单一的谈话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运用, 例如, 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 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熟练运用这些现代化手段, 要学会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及时地与人沟通, 快捷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
二、全面调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客体主动性和主体性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客体即各类高校的大学生。他们与一般的物质客体不同, 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 他们在接受教育时, 不是完全被动的, 而是具有主动性。当然这种主动性是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 全面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可以有效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但是大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主动性的调动, 要求我们对他们的身心特点、思想特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首先,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中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左右, 生理发育已全面接近或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 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已趋于完善和成熟, 进入相对稳定期。这意味着他们有从事复杂的思维活动, 能够独立学习比较复杂而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生理基础。其次,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大学生们智能发展迅速, 记忆力、观察力、理解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显著提高;求知欲强, 但辨别力低;感情丰富, 并不断社会化, 情感活动的强度大, 但还不够稳定, 不成熟, 情感的表现形式上不断间接化, 情感的持续时间更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向不断增强;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完善, 理想与信念逐步稳固。最后, 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 大学生们处在思想意志的形成时期, 头脑中固有的东西少, 思想活跃, 不易保守, 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信息, 更容易观察到时代的变化, 能够较快地同时代精神产生共鸣。但同时他们并不是总能准确无误地把握住时代精神, 容易迷茫, 甚至迷失方向;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大学生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实际的社会生活, 并对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群体成员的互动性, 大学生的集体性生活使得他们在思想上互相认同, 在行动上互相模仿, 特别是在涉及共同利益和要求时互相激励、强化和支持。大学生的这些身心特点、思想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1. 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双向互动的。
这种关系要求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在传递民族团结的信息和内容时不能持居高临下、单向施教的错误观念, 应该是在坚持平等的基础上, 全面了解大学生们各自的思想特点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共同参与、积极互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教学相长,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民主团结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们应该从他教他律转向自教自律。
大学生是从依赖走向独立, 从非成人变为成人, 从别人对自己提期望到自己对自己提出期望的转变时期;是自我意识、自我发展、责任心不断增强的关键时期, 单纯的进行灌输式的教育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中, 有时甚至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 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疏与导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让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达到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本真状态———自教自律。
摘要: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必然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从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客体两个方面深入研讨如何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切实保障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 不走过场。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主体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26.
【学校民族团结计划】推荐阅读:
学校民族团结信息07-26
青海学校民族团结宣传06-09
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07-15
民族团结学校小故事10-21
学校民族团结月活动总结07-12
二中创建民族团结学校汇报09-17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11-04
学校民族团结会议记录12-19
“三月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观后感11-27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情况汇报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