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验收

2024-08-30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验收(共10篇)

1.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验收 篇一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

2、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它捏碎。

3、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4、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巧用成语。

1、小明在阅读《三国演义》时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结果,对书中的内容不甚了了,在回答老师有关“三国”的问题时总是张冠李戴 。

2、那天,我从杭州回来,父母便要问我那里的景色如何。我说:“由于时间紧迫,我对于西湖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要我详细描述,有些困难。”

3、在学习上,我们遇到问题时就要寻根问底,即便遇到掌握的内容也不能 浅尝辄止,还应该勤加练习,这样就能熟能生巧。有道是“天道酬勤”。上天就是偏爱于勤奋的人。

按要求写词语。

1、与“轻而易取”结构相同的成语:公而忘私 望而生畏 取而代之 死而后已 华而不实 铤而走险

2、方位词的成语:东山再起 南辕北辙 东鳞西爪 南征北战 左顾右盼 四前想后 上行下效 中流砥柱

3、与“鲜为人知”意思相反的成语:众所周知 家喻户晓 人尽皆知 驰名中外 名闻遐迩 举世闻名

积累名言

(一)关于创造、创新的名言。

1、推陈出新是我无上的诀窍。——莎士比亚

2、所谓创新,往往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普啦斯

2、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是“亚军”。——李可染

4、科学的幻想归根结底是科学和技术的大胆创造的。——费定

5、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经过许多失败的经历而后成功的。——华罗庚

(二)有关动物名称的名言:

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造句:

1、自然(天然的,原来就有的)——这块奇特的石头是自然形成的.

2、自然(理所当然)——这道题目我昨天刚做过,自然不会写错的。

3、自然(不造作,不勉强,不呆板)——跳舞的时候,老师叫小红动作自然一点。

4、魅力——西湖以它的美丽吸引了我。

5、优雅——她跳舞的样子很优雅。

2.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验收 篇二

看拼音写汉字

班级

姓名

第1课

长江之歌

dàng dí

chēn āi guàn gài páng bï

bǔ yù

()()()()()第2课

三亚落日

xùn sâ

yáng yì

zhāng yì

jiàn chū

shǒu liàn mãi gui yì zhǎn sāo nîng()()()()()()()()zhàn lǎn měi miào juã lún tǐng bá jùn xiù

yù xiâ yín mî

háo wú juàn tài()()()()()chì zhū dān tïng qiǎo rán wú shēng shuǐ bō bù jīng

guāng yàn rïu hã()()()()第3课

烟台的海

qiâ yì

shí dâng xī xiào

guî lǜ

tián jìng zhàn lán

qián fù hîu jì()()()()()()()qiâ ãr bù shě

jù làng pāi àn wâi wãi zhuàng guān shuǐ píng rú jìng()()()()rú chī rú zuì

wàn jiā dēng huǒ

ní nán xì yǔ

wēi wǔ xiïng zhuàng()()()()第4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dù juān yïu tïng tún bù

shí sǔn wān yán

tū wù sēn yù

3.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验收 篇三

第一二单元测试

一、1.未知数、等式、解方程2.同一个数、等式 3.列、行、左、右、前、后

4.4,53655.50-5030×30

二、2,26,410,1平行四边形

三、√ × × √ √

四、等式:8+x=7036-9=27150÷2=75y-58=336y=30 方程:8+x=70y-58=336y=30

五、x=5x=4.5六、***3.2七、5,42,56

八、1.x-6340=10467x=168072.5x=0.65x=0.133.0.62x=40.3x=65

4.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验收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语意思以及引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课前准备:课文挂图。课文片段若干。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通过预习,你知道这幅画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吗?在什么时间呢?

2、板书课题:

12、夜晚的实验(读课题后质疑)

二、初读指导。

1、提出学习要求:(1)读顺课文。(2)理解词语,不懂的准备质疑。(3)找出写实验的内容(学生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凭 瞎子 障碍物 堵住 判断 苍蝇 喉咙 薄膜 油漆 矿藏 领域(2)解释部分词语。敏捷 敏锐 洞察 恩惠

(3)组织质疑。(学生质疑)表扬思考深入的学生,解决部分细节问题。3、初步理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过渡:如果你来写斯帕拉捷这个实验,你会先写什么?(实验原由。这也是这类文章合乎逻辑的常用写法。)思考,回答。1、出示填空

斯帕拉捷()时,常常看到()现象,产生了好奇:()?(默读。口头填空。)2、指导朗读

3、感悟:你觉得从他身上能学到什么?(说说感悟。)

4、练习复述。

四、学写生字:学生分析字形和书写要求 如:“判”左右均等,“凭、碍”要写得美观。

五、作业: 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3、复述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斯帕拉捷怎么想到做这个晚上的实验?

1、回忆,回答。复述第一自然段。

2、指名复述第一自然段。

二、理解第二、三段。

1、他怎么做实验的呢?出示表格

次数 做法 结果(默读第二段,思考。口头交流)1 蒙住眼睛 轻盈敏捷 来回飞翔 2 堵住鼻子 还是飞得 敏捷轻松 3 油漆涂满全身 还是没有 影响飞行 4 堵住耳朵 东碰西撞 跌落地上

2、斯帕拉捷这个实验给后人有什么启示呢?找出写引起后人启发的句子。(学生找句子)出示句子: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齐读。理解引号的用法。(借用“看”的说法,表示特别的用法)】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第一个问题。

3、指名交流。

4、用画图法理解“超声波”。相机板书: 超声波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 ↓

巨大恩惠

三、引导深入学习第二、三段。

课文学完了。我们这样学语文课行不行?还可以学什么呢?(人物精神、文章写法)1、讨论,评议。

2、归纳:仔细品读,读出文章层次、文中人物的感情、学习作者的写法。

四、精读第二段。

1、读出第二段的层次(自由读,思考层次。)

(指名交流:2-3;4;5-6自然段分别写了第一;第二、三;第四次实验的情况。)第一次实验写得特别具体,为什么?

2、读出“第一次实验”的层次以及文中人物的“心”。

出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引导学生理解引号的用法。

3、读出写“第一次实验”时,作者的写法。(1)、指读第二、三自然段。评议。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出层次。在书上画出层次。

(3)、自由读,指名读,大组接读,注意读出人物的感情。(强调“匆匆、惊叫、总认为、一定、完全出乎、很奇怪”等)(4)复述:各自按层次,抓重点,练习复述。4、放手让学生练习复述第二、三、四次实验。

五、回顾末段。

渡:由于斯帕拉捷和其他众多科学家的好奇与认真的研究,蝙蝠夜间飞行的这个现象,给人类带来了多少的恩惠啊!小结:说说这篇文章学到这里,你受到什么启发?

六、作业

1、复述课文;

2、小作文:读《夜晚的实验》有感

3、拓展阅读《蝙蝠和雷达》

附:板书 夜晚的实验

蝙蝠 ↑ 好奇 斯帕拉捷 → 实验

原来„„ 超声波

巨大恩惠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由于”造句。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看图片。(大海)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2.揭示课题。(板书:8 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两个生字。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低廉 威胁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 慷慨 敬畏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讨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全文可分几部分? 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四、精读训练

1.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 画出有关语句。交流:(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说说自己的理解。

(2)“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3)“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冲垮、毁灭”等)这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时,又——(敬畏海洋)3.引读第3自然段。4.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齐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训练

1.过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还会像千百年来的人们那样“望洋兴叹”吗?(指读第4自然段)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2.学习第二段。

(1)齐读第4自然段。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人们是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快速读读下面几个自然段,交流。

(3)课文是怎样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对照课文,根据板书,四人小组逐个自然段讨论。交流:

①“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座座„„”、“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人类“能源危机”,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理解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朗读第5自然段。

②“由于„„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名的餐桌上„„来自海洋”。(人类“食物匮乏”,导致到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朗读第6自然段。

③“潮汐发电站„„价格低廉的电力。”(人类用较少的价钱,获得大能量的电力)朗读第7自然段。

④“用海水淡化„„缓解„„水荒。”(人类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在海底建设城市„„”(人口增长,拓宽生存 空间)朗读第8自然段。(4)朗读第二段。

3.课文学到这儿,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面临困境时,把“目光转向海洋”,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给人类带来了希望)根据板书,概括地说一说。自由说、指名说。4.齐读第三段。

为什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海洋? 朗读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关系,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四、练习指导造句“„„由于„„”

五、小练笔:写一写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的样子。板书: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14、学会合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实验的材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游戏:渡船

1、讲清要求:老师这儿有一张报纸,我把它铺在地上。这张报纸就是一条小船,报纸外边就是河水。老师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你们要一起站在这条“小船”上,谁也不要落水。哪个组愿意试一试?

2、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参与游戏。

3、小结:做了这个小游戏,你有什么感想?

二、揭示课题

1.看来,有些事情光靠个人的努力是办不成的,需要大家的合作才能成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合作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后,提问: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指导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在文中寻找答案。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将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2)读完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你能解决几个问题。

(3)通过组内同学的合作,大家都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你们高兴吗?合作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看哪个小组合作地最好,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老师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出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孤立 典范 悠扬 倾泻 和谐 协作 顾名思义 卓有成效 情不自禁(4)了解词语掌握情况,请最先完成的小组来回答

(5)生谈谈如何合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合作为了提高效率)。齐读生字词。3.听了同学的合作心得,就让大家再来合作一回: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4、小结

四、布置作业

1、生字描红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板书:离不开合作 怎样卓有成效的合作

二、朗读、探究课文

(一)探究“离不开合作”。

1、为什么离不开合作,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自读课文第1-3节,找出相关部分。

2、师小结:看来社会上的确离不开合作,那么“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学习探究“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

1、自由读(边读边作笔记)。

2、学习第一事例。

(1)指名说说第一个事例的内容。

(2)谈谈你对交响乐团的认识。生交流回答(人数多,乐器的种类多)。

(3)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演奏的乐曲如何呢?(师播放交响乐《西班牙斗牛士》)

说一说,这主要依靠„„协作精神。

(4)师:这就是课文要向我们表明的观点。那么怎样读,才能体现这种协作精神。

3、学习第二事例(1)谈谈这个实验 A、小组交流,探讨实验的目的与其中所面临的困难。B、小组互相指点朗读,抓住人物与事件的特点。

(2)感受这个实验 师引出说出“在合作过程中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有自我牺牲精神。”(板书:自我牺牲精神)

(3)升华“自我牺牲精神”。生小组交流,集体自由谈感受。

(4)有感情朗读这一事例,读出“中国小学生可贵的合作精神”。

(5)师小结:可见,卓有成效的合作,不但要协作精神,还应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三)师总结: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板书:成功)

三、迁移运用 合作“演讲”,要求:小组进行合作,做好一次演讲。

四、课外拓展 作业:收集有“合作”的名言警句、歇后语等。

板书设计:

14、学会合作

统一目标

协作精神

取得成功

自我牺牲精神

习作4 一次有趣的实验

作前准备:

观察小蚂蚁的生活习性,以及用樟脑丸做一些小实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增强持续观察的意识;

2、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理、表达,在语言表达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激发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具体地写下来。

教学难点: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入题,引导探究乐趣。

我们在科学课上,已经做了许多实验,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吧,你们做过哪些实验,还记得吗? 谁愿意说给其他同学听。

二、组织活动,摄取习作素材。

1、我们现在到外面去做一个小实验,愿意吗?

2、组织学生到门口选好的树下找一只小蚂蚁,用樟脑丸在蚂蚁的前面划一道线,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做实验时动作怎样?(先„„再„„后„„)教师实验时说了哪些话?提了哪些疑问? 如果蚂蚁穿过这道“防线”,就在蚂蚁前面再划一道线,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等小蚂蚁跑累了,就在它的周围划一个圈,这个圈呀稍微大一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把圈子逐渐缩小,比一角钱的硬币还要下,你又会发现什么现象?

整个实验时,同学们的言行、神态及你自己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

3、教师做实验,指导学生观察。

三、创设情境,交流活动发现。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回到教室,教师采访学生:小摄像师们,你们刚才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2、反馈、评价。

①小组代表针对三个问题发表自己意见。引导针对一个问题作适当的描写。②师生共同评议。

3、口述练习,随机指导。

四、自主表达,拟定个性文题。

1、自主拟题。如果以这次实验为题,怎么拟订? 如果以你的心情变化为题,怎么拟订? 如果以这节课为题,怎么拟订? „„

2、学生自由习作,放手试写全文,教师对习作基础差的同学进行指导。

五、互批互改,提高习作素养。

第二课时

一、同组交流习作。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引导学生分别就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就是否写出师生的言行、神态及心情变化等方面发表自己的建议。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推荐优秀片段或者全文,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各自修改——同桌互提修改意见——自己再次修改。

三、修改作文。

四、学生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有趣的实验先„„再„„后„„

练习4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解释;并能查字典,准确理解加点字的意思;能过运用这种方法,预习课文,弄懂不理解的字与词。

2、诵读与积累:熟读并背诵古今贤文(真理篇)。

3、写好钢笔字:描红《学会合作》,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4、口语交际:漫话奇思妙想,旨在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和奇妙的幻想,并能勇敢流畅的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5、写好毛笔字:学写毛笔字“医”“匪”,注意字。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教学难点:

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教具准备: 投影或小黑板。课前先学:

预习习题,并能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从小学二年级就学会了查字典,向这位无声的老师请教,对于科闻的一些词语我们甚至可以不查字典,直接联系课文内容就可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在这节课中,我们将更好的学习和运用。

二、语文与生活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为“鉴往知来”中的“鉴”选择合适的解释。①引导学生通读这段文字,整体感知着段文字的意思。

②品读“学习历史的意思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鉴往知来’。”同桌互相讨论,师引导学生理解。

③引导学生细读课本中“鉴”的解释,联系上面句子的内容理解“鉴”的意思,选择自己所要选的义项,再细读“学习历史的意思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鉴往知来’。”这句话加以品味。④交流:指生说出选择,并说明选择该义项的理由。⑤师总结,生再读句子理解。

2、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弄懂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款款、徐、拂、隅、鲜。①要求学生先默读这几句话,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查字典标出音节,再读一读加以理解。

②讨论对这句话,这几个字词的理解,并能结合字典中对这个字的多种解释,联系上下文加以选择。③交流:师引导学生先读句子,再说出加点字的意思。④师及时予以补充。

⑤生齐读句子,进行巩固性理解。

3、预习即将学习的课文,用这个方法弄懂不理解的字或词。①初读《天游峰的扫路人》,快速地进行字词的质疑。

②引导学生用上面以学过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结合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③师总结。

三、诵读与欣赏

1、自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借助字典解决生字,并理解一些成语的意思。

2、检查朗读情况,指生读,即时正音。

3、生再读文章,进行讨论文章的意思。

4、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对文章中一些句子的理解,师可适当予以补充,并再次朗读文章。

5、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快速记忆。

6、指导背诵全文,教给学生方法,理解记忆法。

四、总结

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饿,要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仅仅通过查字典,还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希望我们同学能经常运用它。

五、布置作业

返老还童(①交给原主②回报③恢复)

“熟”字的意思有(1)果实等完全长成(2)熟练(3)程度深。请你选择其中的两个意思组词并造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前一节课的作业

返老还童(①交给原主②回报③恢复)

“熟”字的意思有(1)果实等完全长成(2)熟练(3)程度深。请你选择其中的两个意思组词并造句。

2、小结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学会合作》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钢笔字的特点,揣摩运笔方法。

(3)让学生说说写钢笔行楷的注意点。(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4)以“满”,“竞”等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运笔特点。(5)教师强调行款布局和整体章法。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在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纠正强化练习。(学生书写时教师要注意巡视观察,反馈时注意评点、纠正)

三、写好毛笔字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两个字“医”“匪”。①字形特点 ②笔画特点

2、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并布置口语交际的预习。

第三课时

一、导入: 著名的数学家高斯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正因为有了奇思妙想,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同学们,面对未来,你们一定有过许多大胆的猜测和奇妙的幻想。愿意把你们的奇思妙想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二、指导:

1、教师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步骤:先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讲,其余学生评议。

2、学生分组,在小组里讲自己的奇思妙想。

3、每组派代表上台讲。

4、全班同学评议:谁想得奇妙,讲得精彩。

三、反馈:

1、教师对学生讲的奇思妙 想进行评议。

2、鼓励学生课后给同学、朋友讲一讲自己的奇思妙想。

5.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验收 篇五

执笔:白塔小学 吉智华

【单元整体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为咏物抒情,由《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三篇讲读课文和《习作6》《练习6》组成。

《广玉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绘了广玉兰的香幽、色美、形秀和叶片的独特情趣,尤其是对它的花形作了细腻的刻画,表现了广玉兰优美的姿态和高雅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描绘了在万紫千红的季节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古诗两首》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两首均为咏物七言绝句。《石灰吟》为明代诗人于谦所作,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墨梅》为元代书画家王冕所作,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16个生字,在阅读中推敲、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背诵相应的段落。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体会课文语言用词的准确、生动与精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4、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收集优秀的案例,并尝试仿写。

6、激发运用所学知识研究、解决生活中的际问题的热情,把自己的研究、思考、感受、建议具体地写出来。(作文)

7、了解对话的要求,激发学生开展对话的兴趣。(口语交际)【单元课时安排】

● 《广玉兰》 2课时 ● 《夹竹桃》 3课时 ● 《古诗两首》 2课时 ● 《习作》 2课时

● 《练习》 3课时 【常态教学理念】

1、让学生自主地学、合作中学、扎实地学、愉快地学。

2、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篇目教学分析】

广 玉 兰

《广玉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绘了广玉兰的香幽、色美、形秀和叶片的独特情趣,尤其是对它的花形作了细腻的刻画,表现了广玉兰优美的姿态和高雅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整篇文章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描写细致形象。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中,想象广玉兰的特点。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引导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与音乐中,体会广玉兰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背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利用自己的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到生活中感受美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广玉兰的,理解作者喜欢广玉兰的原因,感受广玉兰的美。

【教学对策】

课前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积累初步感受,或者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广玉兰图片,围绕作者的思路,指导学生朗读,感受广玉兰的美。

【教学构想】

1、运用媒体,创设情境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会在课堂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第二课时开始阶段可以以优美的诗歌导入,迷人的音乐渲染,美丽的广玉兰图片欣赏,让学生仿佛置身在优美的境界中,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2、层次朗读,读中感悟

朗读是学生理解文本的主要手段,广玉兰的特点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因此,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种朗读方式,如浏览、默读、自由朗读、配乐读等,还可以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去读,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在脑海中形成画面,逐步深入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3、注重积累,指导写作 优秀的语言应该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积累。本课教学应该指导学生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一种形态,根据提示试背,争取当堂能完成。

另外,本课教学可以穿插写法教学,指导学生归纳第三段是按总分总的结构描写广玉兰的四种形态的。在学习了广玉兰的的四种形态后,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可以出示四幅比较精美的广玉兰图片,让学生运用课文语句,充分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眼中的广玉兰。在总结全文时,应该再次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写得这么好的原因,再议一议,用精炼的语言、具体的实例在全班交流本文的写法,并指导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练写一种熟悉的植物。

【教学资源】

课件: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49593&page=&star=2 教案: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36864&page=&star=2 【作业设计】

1、摘录文中优美的词句。

2、仿照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写一篇观察日记。

本文语言清新,结构严谨。作者开篇直抒胸臆:“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回忆的花。”接着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描写了红白两种颜色的花融洽地开在一起的情景。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一连列举了春夏秋三季的花期长、韧性可贵。第四、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夹竹桃花开三季、韧性可贵令人钦佩,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令人遐想。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与开篇形成呼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用自己的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和“无不”写一句完整的话。

3、理解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去欣赏夹竹桃的可贵韧性,走近作者,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作者的奇思妙想。

3、了解第三自然段的反衬作用。【教学对策】

1、课前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积累初步感受。

2、配乐朗读,辅以精美的夹竹桃图片展示。【教学构想】

一、初读设想

1、可以先由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教师再出示图片,作适度补充,让学生对夹竹桃有一个整体感知。

2、激发学生初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在预习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来揣摩。

3、在学生能理解、流利地读通课文后,再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大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初读课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精读指导

主要围绕第二、四、五自然段进行师生间的精读对话。

1、第二自然段的文字、画面、意境都很优美,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宜进行支离破碎的细讲分析,要抓住“十分奇妙,十分有趣”这一组关键词,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边读边在脑海中展开想象,眼前浮现出夹竹桃红白花开相映成趣的画面。在学生理解、感悟、想象的基础上,则可以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进行诵读。

2、第四自然段作者从花期方面描写夹竹桃从春到秋花开三季的情景。这一段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说的夹竹桃的“韧性可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韧性”,充分进行自读自悟、圈点批注,预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感悟:“一声不响”“„„无不奉陪”等词句的内涵以及作者抒发的感情。

在这一自然段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联系第三自然段的内容,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读懂作者通过从春到秋十四种花的对比衬托,更鲜明地表现出“韧性可贵”。

另外,这段的朗读重点是指导学生读好两个双重否定句和一个反问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第五自然段作者从花影、叶影两方面描写夹竹桃在月光下扑朔迷离的景象。这一自然段写得生动有趣,易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只要引导学生真正把这段读熟、读透,文中的画面、意境就会自然浮现在学生眼前。

另外,在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并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调集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必要时教师可以配以适当的音乐进行范读。在这样的阅读想象中,月光下的夹竹桃的美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审美体验。

最后,在学生感受到作者构思奇妙,想象贴切、新奇之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我幻想它是„„”句式说话。

三、合作探究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描写了院子里的十四种花,花开花落,万紫千红。这段文字虽然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夹竹桃,然而作者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将夹竹桃的“韧性”写得鲜明。在初读阶段,引导学生质疑:这段是不是走题了?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看法。在总结全文时,要引导学生站在全文的高度,从作者谋篇布局的角度,再进一步理解这一自然段的反衬作用,并领悟作者的这一表达方法。

【教学资源】

课件: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49593&page=&star=2 链接:

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37862&replyID=&skin=1

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83&ID=140535&replyID=&skin=1

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replyID=1287497&ID=90206&skin=1 【作业设计】

1、摘录文中优美的词句。

2、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运用“反衬”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小短文。

古 诗 两 首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诗的前两行写石头面对各种磨难,毫不畏惧;后两行写即使粉身碎骨叶要留下清白。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的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优秀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墨梅》是元代书画家王冕的作品。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首诗就是借墨梅表现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对策】

1、借助文中插图或者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边观察边展开想象,教师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把诗句变成具体的形象,入境悟情。

2、教师提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

3、反复诵读,积累内化。【教学构想】

古诗教学重在理解诗意,想象意境并体会情感,实现与诗文对话,与诗人对话的教学目标。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让他们先通读古诗,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思考、想象,体会诗人在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一、读懂诗题,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回忆背诵第9课学习的词两首,复习古诗词的学习方法。

2、启发学生运用逐字解释、补充意思的方法读懂诗题,初步感知古诗描写的内容。

3、教师作诗人生平简介,以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体会诗情。

4、范读古诗,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古诗。

5、学生自读古诗,检查初读效果。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在通读古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查字典并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内容。

三、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1、借助插图或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边观察边展开想象,入境悟情。

2、提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想象和体会:①作者见到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有什么感受?②如果你站在这株梅树下,你会怎样夸赞这株梅树呢?

3、进入诗句所描绘的境界,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反复诵读,积累内化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古诗的意境和感情。

2、指导学生读好诗句的节奏和重音。

五、合作探究,练习写作

1、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梅花的诗词,诵读。

2、引导学生简单感悟每首诗中梅花的形象。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①从这些诗词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精神品格?②你从这些精神品格联想到哪些人?

4、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笔写一个“梅花赞”的小片段。【教学资源】

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replyID=2233968&ID=147010&skin=1

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replyID=1775387&ID=122242&skin=1

http://video.sina.com.cn/v/b/17410084-240023176.html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选择一首古诗,写一篇读后感

习作 6 本次习作任务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生活中的问题,并将研究的方法、过程、感受形成文字。

【教学目标】

1、读懂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次调查统计。

2、能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实际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

3、指导学生再现自己的真实交际情境,选取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材料,具体描述人物,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4、训练学生根据习作要求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学准备】

走访家乡名人,搜集名人资料。

【教学重、难点】

将统计过程、结果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教学对策】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2、指导学生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并在班内交流。

3、课堂上交流自己小组的调查收获,激发学生讨论、表达的兴趣。【教学构想】

习作前,要引导学生先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个内容必须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如:班级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学生兴趣爱好状况、校园最受欢迎歌曲排行„„提出问题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由学生自由组合,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并在班级内交流,让调查的设计尽可能切合学生的实际,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学生亲自调查实践,并取得第一手资料后,先让他们在课堂上交流自己小组的收获,激发他们讨论、表达的兴趣,从而为习作创设情境。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习作要求,明确写作的目的,指导他们从调查设想、调查准备、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这四个方面来将整个活动写清楚。最后,要具体写出自己在调查活动中的思考、感受和建议。

一、作前准备,开展调查

1、引导学生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围绕这个内容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

3、在同学中开展一些调查。(提醒学生调查要真实,充分尊重别人的意见,不能弄虚作假。)

二、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数学课中所学到的统计方法的有关知识

2、说说统计方法的广泛应用。

三、明确要求,讨论写法。

1、提醒学生在习作中把自己调查统计的过程、结果、感受详尽地写下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调查问题、统计方法统计数据自己感受等。

2、在习作的最后,作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一系列的统计数据,思考数据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把自己的研究、思考、感受、建议具体地写下来。

四、鼓励动笔,学生作文。【教学资源】

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replyID=2336593&ID=153618&skin=1

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replyID=1991775&ID=136898&skin=1

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32496&replyID=&skin=1

练习6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2、诵读与欣赏《马诗》,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趣味地诵读。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构想】

第六单元的训练内容有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等。其中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在阅读诗歌的环节中,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留心观察身边的四季景物,选择有代表性的,抓住它们的特点,就能把四季写得充满生机。教学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站在写作的角度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四季写得充满生机?从中学习到适当运用拟人修辞的写作方法。在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交流,这首诗给你哪些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多角度的思考,为接下来的仿写环节打下基础。

在分类写词语的环节中,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课外诗歌的阅读与积累,同时还可以结合课前的摘抄、练笔等,进行一次诗歌诵读或成语分类接龙的比赛。形式活泼,又有了一定的容量。

在诵读与欣赏环节中,可以先引导学生朗读好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对诗意的理解要求不要太高,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意思就行。然后引导学生读一读书中关于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说明,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积累内化。

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约请有关人士,在班级里举行一次对话活动。这次口语交际,课前的准备是不容忽视的。有条件的(如充分利用自己的朋友资源或者家长资源)可以邀请他们到现场。不过这样的形式,事先要请来宾围绕一个主题,准备好交流的题材。而对学生也应该事前做好提问的准备,例如:围绕主题如何提问,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回想,电视节目的对话场面,首先对对话的形式有个大体了解,然后弄清对话的要求:

1、选择好对话人物,做好约请。

2、确定一个对话的主题,谈话的主题应该有价值。

3、对话前,应围绕主题自己查阅有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6.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疏理 篇六

1、解释:

硕大无朋:硕,大; 朋,比。 美妙绝伦:绝,独一无二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一般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悄然无声:悄,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逊色:逊:差,比不上

2、多音字:悄 qiǎo悄然无声 qiāo静悄悄 冠 guān树冠 guàn冠军

3、赤朱丹彤 (同类词):亭台楼阁、酸甜苦辣、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梅兰竹菊

笔墨纸砚、喜怒哀乐、说学逗唱、鸟兽虫鱼、风雨雷电

4、拓展夕阳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5、描写夕阳的词语:残阳如血、夕阳西下、日薄西山、赤朱丹彤、日落西山

6、地理卡片: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这里四季如春,可谓三冬不见霜和雪,四季鲜花常盛开。这里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7、课文理解:

(1)本文中心句:“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起全文、点明中心、首尾呼应。结尾与它相呼应的句子是: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在作者的笔下,落日成了孩童(活泼、有活力)、大红灯笼(安宁、快乐)和跳水员(敏捷、姿势优美),体现了三亚落日的美妙绝伦。本文通过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2)……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湛蓝了。担心一词表现了海之蓝,鸥之白,体现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3)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 感染一词写出了天和海都被夕阳的余晖映红了,让我们感受到夕阳仍充满着活力,表达了作者对夕阳的喜爱之情。

(4)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生怕写出了日落景象的美妙绝伦,表达了作者对落日景象的留恋和惊叹。

8、知识加油站:

凡是在体会文中词语的时候,一定是“景语加情语”。总是先分析这个词所修饰的物,即,用这个词之后,更体现了所写的景或物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再分析用这个词,表达了作者对景或物有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惊叹、留恋、不舍、难过、后悔……)

9、重点词语:

逊色、谦逊、飞溅、玫瑰、灯盏、硕大无朋、玉屑银末、赤朱丹彤、、水波不惊、一盏灯笼 潇洒 缘故 收敛(约束) 兴许(也许) 涨溢(涨满) 似乎(好像) 洋溢(充满)美妙绝伦(精妙绝伦) 悄然无声(悄无声息)

10、请务必会默写第3、4两个自然段

7.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验收 篇七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类)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语。(识记类)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情感类)

二、重点难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2激发学生透过字里行间体会对祖国的热爱。

三、知识链接

1有关我国山河景色、民俗、物产的资料。知识链接:

2、赞美祖国的成语: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锦绣山河 国泰民安、3描写山水景色:水天一色湖光山色山明水秀波光粼粼、烟波浩淼、重峦叠嶂 4.“中国”这一名称始于周朝。但最初“中国”并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国都。

5古代中国别称:赤县、神州、中华、华夏、九州、海内、禹城等。

6、西湖美景 断桥残雪平湖秋月 苏堤春晓 三潭印月 雷峰夕照 世界屋脊

7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地域辽阔、地势高峻,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8、桂林山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驰名中外。

四、学习方法

1、认真阅读全文,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收集整理有关赞美祖国的成语和诗句。

3、学会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在阅读中过程中解决问题。

五、学习流程

1、预习案 【预习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3.课文可分为哪三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预习内容】

(一)我会读

帕米尔高原 银装素裹 浓妆淡抹 波澜壮阔 天工巧夺 硕果 开拓 脊梁 瓷器 城镇

(二)我会填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我知道课文是围绕 这一中心安排材料的,课文从、、、四个方面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我的搜集

我搜到了有关我国山河景色、民俗、物产的资料。

(四)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小组合作探究】

1.这篇诗歌以“我们爱你---------“起句,从那几个方面来赞美伟大的祖国? 2.你从中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深入探究】

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表达对伟大祖国的赞颂和热爱? 【精讲点拨,升华认识】

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主题阅读,课外延伸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祖国行》中的《七子之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六、学习小结

总结:1我们的家乡是美丽的,我们的祖国更是幅员辽阔、江山如画;五千年的文明史,凝聚了世界上最璀璨的文化;古代的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无数的中华儿女无不为此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2:(1)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3)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4)要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七、达标检测

一、先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再有感情地诵读。

我们爱________________的桂林山水,爱_________________的杭州西湖,爱________________的黄山、庐山,爱_________________的长江、黄河,爱_____________的龙井茶,爱____________________的茅台酒,爱______________的江南丝绸,爱________________的景德镇陶瓷。

二、文中提到多处风景名胜,你能写出下列与之有关的诗句吗? 桂林:___________ _________ 西湖:_____________ ____ 庐山:_________________ ___ 长江:__________________ __ 你还知道祖国有哪些风景名胜?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

三、仿照课文第2-6节写法,写一节小诗。

我们爱你——_______ _的_____ ___,____ ____的___ _____,___ ____的_____ __,____ ____ 的__ __ ___。

七、板书设计 我们爱你啊,祖国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民族多样 文化古老 精神伟大

8.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验收 篇八

一、重点字词

yí 化险为夷 阿姨 胰腺 甘之如饴 怡然自得 贻笑大方

颐养天年 委蛇 逶迤 不遗余力 半信半疑 移风易俗

pō 偏颇 湖泊 泼辣 坡度 陂陀

tuì 褪色 退化 蜕化 煺毛

zhǒu扫帚肘腋之患

xuē 瘦削 雨靴 姓薛

bà 罢工 刀把儿 横行霸道 钉齿耙

武夷山 偏颇 褪色 沏茶 扫帚 循声 瘦削 罢工

削xuē(削足适履)Xiāo(削铅笔)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

二、重点词语解释

望而却步:却,停止、后退。 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远远望见了就吓得直后退。

豁然开朗: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大汗淋漓:淋漓,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出了很多汗。

炯炯有神: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或动物或其他事物的眼睛明亮,很有精神。

三、课文内容:

1、《天游峰的扫路人》 本文通过描写 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 ,刻画了一位 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我对老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 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2、《天游峰的扫路人》从题目中的“天游峰”你预测到 天游峰一定很高,在这座山上的人就好像在天上游览;“扫路人”可猜测 本文是写扫路的人。

3、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的特点是:高、险。扫路人的特点是自强不息、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热情好客

四、拓展

1、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眉清目秀骨瘦如柴 鹤发童颜 器(气)宇轩昂

沉鱼落雁 慈眉善目 唇红齿白 大腹便便 虎背熊腰

2、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呆若木鸡垂头丧气 无精打采 目瞪口呆 漫不经心

眉飞色舞 悠然自得 神采飞扬 全神贯注 泰然自若

3、描写祖国名山的佳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杜甫《望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

9.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验收 篇九

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测试题B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jí bìngfān qiémáng lùqīn qìshū cài

()()()()()

qīng cuìjuān xiànshuāi dǎofān shān yùe lǐng

()()()()

二、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2分)

永恒(hénghóng)脸颊(jiáxiá)

人参(shéncān)白术(zhúshù)

三、比一比,再组词(4分)

测()悔()遗()疏()

侧()侮()贵()蔬()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7分)

身()士()声()俱()翻()越()

()发()想()声()作()雨()注

()钉()铁万()复()()精()神

五、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6分)

例:(珍惜)时间寻找(失物)

爱护()发言()反映()

发现()改正()端正()

六、按要求完成练习(12分)

(一)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赶上了其他同学。

(2)一向严肃的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可爱吗?

(二)、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学校正在足球竞赛活动。

(2)奶奶常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3)树上的小鸟在树枝上尽情地欢唱。

七、排列句序:(6分)

()我兴冲冲地来到“吹蜡烛”游艺室。

()哈哈,四支蜡烛全给我吹灭了。

()轮到我吹了,我竭力吹一口气,火苗却只懒洋洋地晃几下,真扫兴!

()“六.一”游园会开始了。

()我只好再排队等候。

()终于又轮到我吹了,我吸取上次的教训,用尽浑身力气向一排蜡吹去。

八、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一)(1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我们住的一座(洁净、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颗)翠绿的大树。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树,没有枝丫,树干①tǐng bá而修长,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②jiān yìng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更多免费试卷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分站

在非洲别的国家里,不少华丽的住宅和别墅门前也(裁、栽)着这种树。有了这种树,那些③jiàn zhù仿佛增添了不少幽雅的情趣。我还以为这种树只能在阳光④míngmèi、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后来有一次在沙漠中旅行,(发现、发觉)这种树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翠绿,充满了生机。

我问非洲朋友:“这叫什么树?”

非洲朋友仰望着那翠绿欲滴的阔叶,回答说:“它的名字很别致,叫旅行家树。”

“为什么叫旅行家树?”

非洲朋友解释说:“这种树原生长在沙漠里。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受到热沙炙(zhì)烤(kǎo)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我在台头仰望这旅行家树,不尽束然起敬。

它出生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bá)涉(shè)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它移植于繁华富丽的通都大邑(yì),给观光非洲的旅游者以土色土香的情趣。它造福于人,并不以环境不同而改变性格。

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到自己的庭院里。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

1、给短文加一个适当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2分)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打上“√”。(2分)

3、读文中的拼音,依次写出词语。(2分)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4、圈出短文第七自然段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找一个比喻句用“”画下来并填空。(2分)

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

6、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是:(2分)

7、它能“造福于人”,具体表现在:(2分)

8、“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在自己的心中。”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结合短文内容,用几句话把你的理解写下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老街(10分)

在柳江镇的北门,有一条街,人们都叫它“老街”。在这里,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我清楚地记得,这里原来是个喧闹、拥挤的居民区。一条长长的、狭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着六七十户人家,整天有嘈杂的声音,没有安静的时刻。可是,住在这里的人都很团结,一方有难,八方帮助,人与人之间亲亲热热。这里的人们和睦相处,尤其是晚上,串串门,拉拉家常,亲如一家。我小时候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爱这个地方,爱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因为这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不过现在,你到老街去,再也找不到长长的巷,找不到拥挤的小屋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幽静代替了喧闹。在十幢大楼的中心,有一座大花坛,花坛里开着美丽的鲜花,长着嫩绿的小草。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早晨,人们骑着自行车,迎着第一缕晨光,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新的一天的劳作。环境变了,就连老街小商店的营业员的态度也变了。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接待顾客,顾客有什么要求,他们尽量满足,而且送货上门呢!

啊!老街!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高楼大厦显示你的富有,花草树木增添了你的美丽,勤劳的人们使你感到自豪。

1、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画“________”2分 喧闹(xuānxuǎn)相处(chǔchù)拔地而起(bábǎ)大厦(shàxiǎ)

2、认真读课文,填空。4分 老街”原来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居民区,现在的“老街”,____________拔地而起,____________代替了喧闹。

3、仔细读文章,完成问题。

4分(1)“我”过去爱老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我”现在赞美“老街”,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你”指的是____________,可爱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30分)

题目:我最的一个人

要求:⒈抓住人物特点或品质去写,叙述要清楚、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⒉不得少于四百字。

十、附加题(20分)

1用“——”将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8分)

新鲜的目光吃惊地排队

诧异的山坡出神地思考

神秘的蔬菜整齐地眺望

荒凉的境界安静地盯着

2、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4分)

无名——()寂静——()

黑暗——()善良——()

3、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8分

(1)(),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天涯碧草话斜阳。

(3)(),(),斜风细雨不须归。

10.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验收 篇十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姓名:

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

2、长方体的特征:面——有()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个相对的面是()形,()的面(); 棱——有()条棱,分()组,()的棱长度(); 有()个顶点。

3、正方体的特征:面——有()个面,都是()形,所有的面();棱——有()条棱,所有的棱长度();有()个顶点。

4、正方体也是一种()的长方体。

5、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是()。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是()。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

7、物体()叫做物体的体积。

8、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用字母表示:()。

9、棱长是1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是()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生活中()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接近1立方分米。10、1立方米=()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1、容器()叫做它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计量液体的体积,通常用()或()作单位。

1()=1升,1()=1毫升,1升=()毫升。

12、长方体的体积=(),字母表示()

13、正方体的体积=(),字母表示()

1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字母表示()

1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表面积会扩大(),体积会扩大()。

16、如果用n表示把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用a、b、c分别表示2面涂色和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那么a=

b= c=

一、填空。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2.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个面是正方形,则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等的长方形。

3.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厘米。

4.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棱长是()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6、一个正方体木箱的表面积是72dm²,这个木箱占地面积是()dm²。

7、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8、同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用硬纸板做它的面,至少需要硬纸板()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9、每瓶红药水50毫升,装200瓶,需要红药水()升,如果有3.5立方分米红药水,一共可以装()瓶。

10、一个表面积为5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后,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平方厘米。

11、把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能切割成()块。把这些小正方体一个接一个排成一行,有()米长。

二、应用题。

1.天天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1.6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那么至少需要砌瓷砖多少平方米?

2.一个通风管的横截面是边长是0.5米的正方形,长2.5米.如果用铁皮做这样的通风管50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学习动员大会发言稿下一篇:手工兴趣小组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