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

2024-09-04

伊斯兰(共11篇)(共11篇)

1.伊斯兰 篇一

□课程作业 任课教师 ■课程论文 分数 □调查报告 □当堂测试

课程(作业)题目: 读《谁代表伊斯兰讲话》有感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开课学期:2015-2016-1学期

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班别 : 2013级4班

姓名:耿江丽

学号:201303140406

2015年年 12 月 15 日

读《谁代表伊斯兰讲话》有感

书名:《谁代表伊斯兰讲话》 作者:[美]约翰.L.埃斯波西托

[美]达丽亚.莫格海德 译者:晏琼英、王宇洁、李维建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五个章节:

第一章:谁是穆斯林?

第二章:民主还是神权政治?

第三章:激进主义者是怎样产生的? 第四章:妇女们想要什么? 第五章;冲突还是共存?

笔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汉族姑娘,在首府乌鲁木齐(当地人戏称为“鸟市”)生活了二十年。坐火车经历两天两夜长途跋涉来到四川南充上大学。因为家乡穆斯林饭馆很多,还有笔者接受教育的学校是民汉合校,就从小非常喜欢吃清真食品。笔者结交了很多穆斯林同学和邻居,对穆斯林有很强的亲近感。当一些极端宗教分子制造恐怖事件危害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时,一些偏激的人群(包括国际、国内)对穆斯林甚至是穆斯林地区有很强的排斥感。笔者认为这对于广大虔诚的穆斯林来说,十分地不公平。笔者不清楚怎样比较合理地为伊斯兰(最想为新疆的穆斯林)说公道话。《谁代表伊斯兰讲话》启发了笔者。

《谁代表伊斯兰讲话》既是美国盖洛普公司民调机构历时6年(2001--2007年)覆盖35个国家居民的专项调查设计的总题目,也是本书第一作者约翰.埃斯波西托教授10余年来在著述中经常讨论的话题。书中所讨论的实际上是话语权的问题。作者认为,2001年“9.11”之后的数年间,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战争”对于以和平为宗旨的伊斯兰教和世界穆斯林造成许多严重的伤害。笔者认为,穆斯林精神、心理上最大的伤害是将伊斯兰教与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当今世界一方面在热议“伊斯兰问题”,同时却很少听取伊斯兰教的信仰主体——世界13亿多穆斯林的意见和想法。因此,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较为真实和客观的的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在较高程度上代表了“伊斯兰沉默的多数”的声音,这有助于人们全面、客观地看待伊斯兰教。笔者对本书强烈的印象是:本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伊斯兰教和世界穆斯林充分的同情、理解和友善。作者以民调的名义锁定了西方人集中关注的三大问题展开讨论:

一是伊斯兰教与西方民主制度是否相容的问题。

二是伊斯兰教是否与恐怖主义相关的问题。内容涉及: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伊斯兰教是否与极端主义相关?传统伊斯兰教“圣战观”(吉哈德)是否会导致恐怖主义行为?穆斯林是否同情或宽恕恐怖主义?反西方的激进主义是否源自伊斯兰文化?

三是经常引起国际争议的妇女地位的问题。内容涉及穆斯林妇女的宗教观、社会观、权利观问题。

关于极端主义产生的根源,作者的探讨令人寻味。反恐战争很多年,然而“越反越恐”,极端主义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大有蔓延之势。而且,对伊斯兰教的恐慌在欧美急剧增加的同时,反美主义在穆斯林世界持续传播;在西方,人们为发生在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恐怖袭击和自杀式炸弹所震撼。而震撼穆斯林世界的,则是伊拉克被侵略和占领,发生在阿布格莱布和关塔那摩的虐行,以色列入侵袈裟和南黎巴嫩造成的大量平民伤亡及惨绝人寰的图景。西方媒体一直渲染的信息是,宗教原旨主义或宗教狂热分子受到圣战精神的鼓动,去实施自杀式爆炸。

但是主流穆斯林甚至比西方更坚定地认为,与极端主义斗争、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是自己的职责。尊重伊斯兰教,将会鼓励温和的大多数穆斯林以虔诚的信仰为武器,运用《古兰经》的原则反对恐怖主义,让恐怖主义者放下武器。现实的数据表明,伊斯兰世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渴望,渴望更广泛的政治参与、民主化、责任政府和法治。但伊斯兰世界的主要忧虑在于,西方并非真正对穆斯林的自我决策感兴趣,他们只是希望扶持独裁政权,推行有自己标签的民主政治。西方的做法反而证实了激进派的看法,拉开了与温和的穆斯林多数的距离,强化了“反恐战争是针对伊斯兰教的战争”的观念。

在西方媒体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独霸天下的今天,在沉默的穆斯林多数不被理睬的时代,多听听世界13亿穆斯林内心的真实想法大有裨益。

笔者十分赞同作者为美国政府决策者提出的带有方向性的政策建议——美国处理与伊斯兰世界关系问题应当从根本上改变那种以冲突和对抗为基础的不当政策,转而采取互相尊重、友好合作的政策。

笔者想结合自己所了解穆斯林的相关常识(因为笔者在新疆生活很久,接受维护民族团结的教育很多)还有乌鲁木齐“7.5”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

伊斯兰教的主要功修有五项,及诵念清真言和作证词、礼拜、斋戒、缴纳天课以及朝觐。笔者对礼拜印象极为深刻。

因为笔者家在乌鲁木齐六道湾,那里是穆斯林聚集区。家的附近有两座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穆斯林举行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一座是回族穆斯林礼拜的清真寺,另一座是维吾尔族礼拜的清真寺。因为笔者不是穆斯林再加上是女性,就一直未敢参观过清真寺,只能看它的外观。清真寺的礼拜殿是坐西向东(中国位于麦加之东),还有建造像佛塔一样结构的宣礼塔,不过顶上装饰有新月。由于《古兰经》要求穆斯林每日要做五次礼拜:日出时、正午、下午、日落和夜晚,因此在清真寺外见有宣礼塔,每到礼拜时间,要有大嗓门的人在塔上大声呼唤。笔者在家中很早就被穆斯林在清真寺内大声并且听不懂的召礼词唤醒,夜晚有伴着召礼词入睡。笔者曾经询问过新疆地方史老师关于召唤词的内容,内容翻译大概是这样的“安拉乎阿克巴尔„„真正至大„„来礼拜”。聚礼,即每星期五在清真寺举行的一次集体礼拜。笔者总是在星期五看到众多穆斯林(清真寺总是跪满了穆斯林,常常清真寺门外的道路上也是虔诚的穆斯林),穆斯林进行由站立、鞠躬、叩头、在毛毯上跪坐及念诵经文等内容组成的一套固定仪式的总称。礼拜时要穆斯林排成长排,跪拜俯伏,以额触地,因此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所用的帽子都没有帽沿,如果戴着有帽沿的帽子,要将帽沿转向脑后,否则不能将额触地。

在新疆地区有特殊的节日----肉孜节和非常隆重的古尔邦节,这两个节日都会放假,汉族学生也会沾放假的光,节后也会品尝到穆斯林的节日美食。肉孜节实在在封斋一个月以后开斋的那一天举行,因此,也叫“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成年的教徒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一个月斋期满后,教徒聚集礼拜寺作盛大的礼拜,然后开始热闹的节日活动,家家户户都备有丰盛的节日食品,并且互相登门贺节,男女老少都出来游玩,这个节日一般要过3天。另外一个就是最隆重的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人们沐浴等,到清真寺举行会礼,观看宰牧仪式,并互相祝福,举行歌舞集会,叼羊、赛马、摔跤和姑娘追等娱乐活动。

笔者认为穆斯林是美丽和英俊的,是善良和热情的。有代表性的任务有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在贵州毕节卖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的维吾尔族大叔阿里木江.哈力克;还有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收养了19个孩子(有回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妈妈阿里帕.阿力马洪。比较著名的维吾尔族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影视演员古力娜扎、迪丽热巴等都信仰伊斯兰教,都是虔诚的穆斯林。只是当乌鲁木齐曾经经历过“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后,很多内地人对新疆人的印象就是恐怖主义的代名词了。

2009年7月5日晚上(笔者刚放初二暑假),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此次事件中,造成197人死亡,1700人受伤,被毁车辆达260部,其中190部公交车,50多部民用车;受损门面房203间,民房14间,总过火面积达到56850平方米,全市共有220多处纵火点,有两栋楼房被烧毁。随着真实信息的披露和媒体报道的深入,“7·5”事件真相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7·5”事件,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场反国家、反民族、反人类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那个暑假,在笔者的脑海里是紧张和压抑的。断网半年,新闻上经常是此类的报道。处处商铺大门紧闭,街上汽车和行人很少。庆幸的是笔者没有亲眼目睹血腥的场面,后来全国的援疆警察加强了新疆的防暴工作。公共场所巡逻的公安干警很多,公交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等的安防措施也很严密。

之后笔者初三开学了,又出现了新疆针刺事件。这是是继7.5事件后在新疆发生的民族分裂分子有预谋、有组织策划制造的公然扰乱社会秩序、制造恐怖气氛的重大恶性案件。就在乌鲁木齐的街头人气渐增,商场生意渐好,社会气氛逐渐走出“7·5”事件阴霾时,一些民族分裂分子用一个小针头在群众中间制造出大恐慌,妄图挑起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激起全城市民的愤慨。当时还有H1N1病毒流行,全乌鲁木齐学校放假半个月。可是这个特殊的假,让人也是恐惧万分,生怕自己在大街上或者是公交车上被针扎。

之后相继发生了2011年 7·18和田袭击暴力恐怖事件、2011年 12·28新疆恐怖团伙劫持人质事件、2012年 2·28达叶城恐怖袭击事件、2013年 6·26新疆鄯善县暴力恐怖袭击案。但是这些暴力恐怖事件并不是虔诚的穆斯林所为!因为在穆斯林的《圣训》中第六大条维护人权中是这样的:42条.维护安全,人人放心者才是穆斯林。45.不让邻居安宁者,绝不是穆民。49.宁愿孤独,也不与恶人为伍。还有伊斯兰教的基本道德规范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敬畏与坚忍、二是守正和自洁、三是孝亲爱人,四是尽本分职守。包括维护集体,热爱祖国等。所以发生在新疆的暴力恐怖事件并不是与追求和平的伊斯兰教,虔诚的穆斯林有关。发生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1、新疆居住有很多少数民族,大部分人都安居乐业,但有极少数的极端分子,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固执的认为是汉族群众侵占了他们的领土。

2、部分少数民族由于各方面原因,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一些人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工作,不满因此而生。

3、有不法分子伙同各方的分裂势力,妄图把新疆从中国分割出去。笔者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以上原因。笔者家附近虽然穆斯林众多,但多是煤矿职工,国家公共事业人员,或者是有稳定工作的穆斯林,他们热心助人,安分守己。这一片区总是很安全。而那些暴力恐怖分子多是来自南疆的无业人员。所以我觉得我们常常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比如说句不好听的传言:说是小偷多是河南人,四川人很贼,上海、北京人很傲骄等。所以即使有“一只老鼠屎害一锅汤”的说法,但是我们也不能将一个种族的恶类代表一个种族。

笔者认为《谁代表伊斯兰讲话》最想告诉世人的应该是:不是把话语权归于自己,也不是把话语权给予某些“专家”、“学者”,让他们“代表”民众讲话,而是把话语权交给“沉默的大多数”,让13亿穆斯林自己去诉说对自己的宗教、文化和目前局势的看法。用《论语》的一句话总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有话语权,都有平等的自由。同时,笔者作为一个新疆人,也替新疆广大的穆斯林发声:他们真的为西部大开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尊重伊斯兰,尊重穆斯林!

2.伊斯兰 篇二

关键词:伊斯兰园林,综合体,中国寺观园林,中国伊斯兰园林

1 伊斯兰园林形成之前欧洲西亚园林发展概况

1.1 埃及园林

埃及王国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统一, 公元前14世纪, 国王阿米诺菲斯三世在底比斯大兴土木, 园林得到发展。此时园林类型有官员府邸和祭祀用的神苑。官员府邸园林的特点: (1) 整体布局:整体基本为方形中轴对称, 建筑位于主要轴线上, 空间划分成规则几何形状, 所有构成要素都是规则的长方形和方形, 树木整齐的成排种植; (2) 构成要素:围墙、大门、当地传统民居建筑、敞亭、池塘、植物、花坛; (3) 建筑:主体建筑有一前厅, 下面3个房间上面还有一层;位于主体建筑两旁对称布置的敞亭方形平面单层; (4) 植物:高大的树木和低矮的花卉; (5) 池塘:4个方形池塘对称布置, 种植荷花和养殖鸭子。庭院既可以改变居住空间周围小气候又可以提供果园和养殖用的场地。神苑园林中对具有代表性的是卡纳克阿蒙太阳神庙, 其特点是: (1) 整体布局中轴对称, 强调纵轴线; (2) 构成要素:围墙、大门、建筑、院落、雕像、高大的树木; (3) 建筑: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通过院落串连起来; (4) 植物:植物种植较少, 仅在雕像和方尖碑背后作为衬托建筑的背景出现, 在这里强调宗教神秘气氛作为建筑表现的主题。

1.2 古西亚园林

公元前4000年苏马连人在两河流域建立了许多奴隶制国家, 在两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等几个时代, 最后于539年被波斯所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空中花园其特点是: (1) 向空中发展的台地式花园; (2) 先进的灌溉技术:在砖拱上铺砖, 再铺铅版, 铅版上再铺土。这个时期古西亚的彩色琉璃砖的饰面技术, 以及券、拱和穹隆的结构, 向高空发展的灌溉技对伊斯兰园林有着深刻的影响。

1.3 波斯园林

公元前6世纪, 波斯灭新巴比伦成为强大的帝国, 公元前334年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灭, 波斯园林除了受埃及和西亚园林的影响, 还受到《旧约》律法中《创世纪》内容的影响。波斯地毯描述的园林特点: (1) 总体布局:十字形水道把真个庭院划分成四个中轴对成的空间。正如:《旧约》所述伊甸园分出的四条河, 水从中央水池分四叉从四面分出。树木整齐的排列, 和规则的花坛; (2) 构成要素:围墙、水道、植物, 花坛; (3) 植物:高大的果树和香花。波斯园林是人们对天堂的向往在现世的反应, 同时也是可以提供生活资料的种植园。

1.4 希腊园林

希腊于公元前五世纪兴起, 修建了雅典卫城, 此时的周围柱廊中央庭院式的住宅庭院得到了发展。庞贝洛瑞阿斯·蒂伯廷那斯住宅中的园林是其中的代表: (1) 整体布局:前院后宅, 院落与庭院相结合, 前院中轴对称, 纵向水池强调对称轴线, 住宅前横向水池相交成丁字形; (2) 构成要素:围墙、大门、建筑、水道、院落、庭院、植物; (3) 建筑:建筑与庭院的结合形成周围廊的虚实空间; (4) 植物:长渠旁边是乒乓葡萄藤架, 藤架旁边是乔木, 院墙两侧是花盆。

2 伊斯兰园林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公园8世纪世纪阿拉伯帝国形成, 在其被征服的疆域里阿拉伯园林汲取着各先进园林设计的手法和技术。阿拉伯人原本是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游牧民族, 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水和绿洲有着特殊的偏爱。

3 伊斯兰园林的类型

(1) 清真寺园林:用于做礼拜的空间, 植物仅作为建筑的陪衬和背景, 提供阴凉改善小气候。 (2) 城堡宫殿园林:相对于清真寺园林, 面积较小, 与建筑结合更为紧密, 植物花卉品种较多, 水渠池塘的运用也较普遍。 (3) 陵墓园林:面积较大, 空间空旷, 主要构成要素有水渠, 小路和植物。 (4) 游乐园:有台地式的, 院落式的, 大面积的水池和水渠与花卉乔木相结合;园林中敞亭和雕像的运用也较普遍, 符合娱乐园林的功能要求, 提供驻足休息的场所, 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

4 中国伊斯兰园林

4.1 清真寺园林——喀什艾迪卡尔清真寺

总平面为不对称布局, 大门内庭园广阔, 树木参天, 有两个供小净的涝坝。布局自由, 树木排列整齐。新疆地区的伊斯兰建筑是从西亚地区传进来的, 建筑的样式和整齐的树木可以看出古埃及古西亚的遗风。

4.2 江苏扬州清真寺

空间转折多变, 不强调轴线, 在满足礼拜堂的作西向东的宗教教义的前提下, 灵活的组织空间, 使用了中国传统的院落空间。建筑样式采用当地的传统的建筑样式, 伊斯兰教在传入中国后, 被中国的文化逐渐同化了。

4.3 西安华觉清真寺

整体布局中轴对称, 运用牌坊、大门划分院落空间, 强调纵深感, 空间处理手法与佛教、道观的处理手法相似, 但整个布局作西向东, 仍然遵守伊斯兰教义, 反映出伊斯兰教的坚持和变通。

综观上述的例子, 伊斯兰园林是在埃及、西亚等园林的杰出上发展而成的, 但是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前, 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园林和自己的哲学系统, 伊斯兰教传入后为了在中国得到传播和推广, 更多的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元素。伊斯兰园林在中国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娱乐游园, 仅是像中国的寺观园林那样, 园林更多的是体现在院落的空间组合和建筑小品上, 中国的伊斯兰园林融合了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的手法, 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园林。

参考文献

[1]邱玉兰, 于振生.中国伊斯兰教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王小东.伊斯兰建筑史图典[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伊斯兰小知识 篇三

提起伊斯兰教,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饮食禁忌。一是不吃猪肉(在中国的回民又称“大肉”),二是不可饮酒。所以,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朋友吃饭,最好选择专门的“清真”饭店。那里提供的菜肴更适合他们的口味。

那么,这两个禁忌是怎么来的呢?不吃猪肉,是因为伊斯兰教认为猪是很脏的动物,什么都吃,不像牛和羊只吃青草,感觉上比较洁净。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人们也习惯养牛、养羊的游牧生活,很少有人饲养猪。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规定。至于饮酒,主要是考虑到人在喝醉之后容易失态,做出一些不礼貌、不理智的举动。特别是当时的阿拉伯人比较喜欢纵酒狂欢。于是伊斯兰教就特别针对这一点加以约束,提倡更健康、有节制的生活方式。

在伊斯兰教中,将凡是信教的人都叫做“穆斯林”。对于“穆斯林”来说,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五时拜”:在每一天,他们都要做五次礼拜。

这五次礼拜分别是:

1.晨礼。从黎明时的东方发亮到日出前之间。

2.晌礼。时间在中午稍微偏后。

3.晡礼。从太阳开始偏西到日落时分。

4.昏礼。在日落后十分钟左右。

5.宵礼。太阳落山后直到第二天拂晓都可以。

做礼拜时,穆斯林要先洗净手、胳膊、脚等部位,之后面向“圣地”麦加的方向,念诵“清真言”和《古兰经》中规定好的经文,并反复鞠躬、跪拜、起身。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礼仪。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紧张,也有人主张简化礼拜的仪式,但更多的信徒认为应该继续遵守这些传统,而且礼拜的过程也是一种让人静心、排除杂念,精神上得到休息的方式。所以,如果你遇到正在做礼拜的穆斯林,请不要去打扰、围观他们。

斋月

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伊斯兰历的九月被定为“斋月”。从这个月的新月出现的那天开始,人们从日出之后就不再吃东西,一直到太阳落下之后。这种禁食要持续30天,直到再一次新月出现的那天为止。伊斯兰教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还可以让富人也体验到饥饿的感觉,从而更加愿意施舍、帮助穷苦的人。因此,这个月被认为是最吉祥、最高贵的月份。

虽然其实在斋月中,人们会在太阳出来之前吃“封斋饭”,日落之后还可以吃些小吃,并不是完全“绝食”。但斋月对一些体弱的人来说,确实会造成健康上的影响。因此,伊斯兰教规定病人、老人、孕妇、儿童和需要在斋月期间旅行的人可以正常吃饭,不必守斋。而当斋月结束的那一天,人们要过隆重的“开斋节”,全家团聚,好好吃上一顿丰盛的美食,来庆祝自己圆满地通过了斋月的考验。

伊斯兰国家

世界上有哪些国家信仰伊斯兰教?嗯,要是你经常看新闻的话,肯定能说上几个: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拉克……其实,伊斯兰国家不止集中在中东的阿拉伯地区,在亚洲、非洲乃至欧洲,都有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

现在,全世界共有47个国家把伊斯兰教作为主要的宗教信仰。它们是:

所有阿拉伯国家:科威特、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沙特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吉布提和科摩罗。

非洲的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塞拉利昂、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和乍得。

欧洲的波黑、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

亚洲的土耳其、阿塞拜疆、伊朗、阿富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

4.伊斯兰 篇四

——《灿烂千阳》读后感

《灿烂千阳》的故事发生在阿富汗,作者是极富盛名的卡勒德胡塞尼,继他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之后,《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

私生女玛丽雅姆的童年在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母亲自杀,定期探访的父亲也仿佛陌路。她成为了喀布尔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家庭暴力阴影下。十八年后,战乱仍未平息,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与恋人,亦被迫嫁给拉希德。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刚开始,两位妻子相互敌视,渐渐的,两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亲密无间。她们的友情在拉希德的虐待,国家的无情战火中留存。动人的情感成为小说的核心。

《灿烂千阳》讲述了处于战乱之中的城市,犹如将沉之船的喀布尔,以及战争中人们的希望,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

本书的原名是《泰坦尼克之城》,泰坦尼克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幕悲剧,泰坦尼克的沉没无法逆转,相比较,《灿烂千阳》这个名字却是更温暖,更有希望,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前者更贴切一些,毕竟主人公最后已逃离而非改变获得自己的幸福。就像沉船上的乘客,她们能选择的,只是换乘救生艇,而无法使沉船重新浮出海面。

有时候,为主人公的不幸感到痛心,便忍不住要咒骂她们悲剧的源头,但是我却猛然发现,我找不到那个所谓的“源头”,因为不知道这种种罪恶应该归结于外部侵略(美军的炮弹炸死了莱拉父母)还是内部极端宗教主义(玛利亚姆正当自卫杀死丈夫后被塔利班处死),还是更加深刻、复杂的缘由。

虽说存在就有合理性,但是在我看来如今推行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国家几乎是贫穷、极端、束缚自由的代名词,为什么这样一个没有自由没有平等的体制会存在?它的合理性在哪里?

作者在序中写道:

每个布满灰尘的面孔背后都有一个灵魂。献给阿富汗的女性。

2003年,重返喀布尔。我看到穿着传统蒙面服装的女性三三两两走在街头,后面尾随着她们穿着破烂的孩子,乞求着路人施舍零钱。那一刻,我很想知道,生命已将她们带往何处?她们会有怎样的梦想、希望与渴望?她们谈过恋爱吗?丈夫是怎样的人?在蔓延阿富汗二十年的战争岁月中,她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我与许多在喀布尔的女性谈过,她们的故事都是真实且让人心碎的。当我开始写《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之际,我发现我自己不断想起这些充满韧性的阿富汗妇女。虽然她们不见得是引发我描写莱拉或者玛丽雅姆故事角色的灵感来源,不过她们的声音、面容与坚毅的生存故事却一直萦绕着我,而且关于这本小说,我有一大部分的启发是来自阿富汗女性的集体精神力量。

胡塞尼的的笔下,阿富汗的女人是悲惨的,阿富汗受过良好教育的国民都希望逃到美国去,即便是苏联入侵后建立的“伪政权”也比塔利班的统治好千万倍。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毕竟,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为什么阿富汗一直无法得到安定?为什么塔利班垮台之后阿富汗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和平?我没不知道绝大多数的阿富汗人怎样看待自己的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许只是我们这些局外人一厢情愿地在同情他们,希望改变他们。就如我,同情

那些出门就必须戴布卡(“布卡”是那种把伊斯兰妇女从头裹到脚,隔着一层网状屏障看世界的外罩)的女人,但是说不定她们也在同情我,出门居然什么都不戴。胡赛尼的观点毕竟带有西方色彩,他只是小说家而非统计学家,所以我觉得,有时候仅仅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太过片面。而妄图用暴力去强行改变他人更是不对的,最好的解决办法也许是让生活在其中的人跳出这个环境,在另一种意识形态下生活一段时间,最后由他自己做出选择,对原来的生活方式是改变还是保留。但这种方法在真是的世界中似乎又不可行。但是我认为两者的确有优劣,判别标准在于是否所公民都得到充分的自由与权力。而且我们只看到所有受过西方教育的阿富汗人,都不愿过塔利班统治的生活。

《灿烂千阳》绝对是一本让你看了第一章,就渴望继续看下去的好书。作者的文笔细腻生动,带你身临其境,让你感同身受。灿烂千阳不仅描写了战火中阿富汗妇女的坚忍,也为我们展现了阿富汗这块土地的,也是本应属于她的祥和美好“人们若要到这个地方来,得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向山上走,这条土路是赫拉特到古尔德曼村的主干道的分叉路,两旁长满了膝盖那么高的杂草,点缀着白色和鲜黄色的花朵。土路向山上盘旋,通向一片平坦的田地,那儿生长着挺拔的白杨树和胡杨树,还有一簇簇的野生灌木。从那儿往上看,山顶有古尔德曼村的风车,那些锈迹斑斑的转页尖尖的末端依稀可见;至于左下方和右下方,则是开阔的赫拉特城景。山路的末端和一条宽阔的溪流垂直相交;这条山溪从环绕古尔德曼村的沙菲德山脉奔流而下,生长着很多鲑鱼。朝着群峰的方向,再往上游两百来米,有一圈围成圆形的垂柳。树林中间,在柳荫的掩映之下,便是那片林中空地了。(摘自第一章)”

(以下内容摘自互联网)

“那些夏夜,她和娜娜睡在泥屋平坦的屋顶上,看着古尔德曼村上空皎洁的月亮;那些夜晚很热,衬衣就像粘在窗户上的湿树叶一样紧贴在她们胸前。”胡塞尼的两本小说为全球读者展开了阿富汗文化民俗和历史的长卷,就好像擦亮了一扇窗户,那个国家不再是灰色的。对阿富汗来说,没有比拥有这样一位作家更好的外交宣传了,小说出版后,不仅为阿富汗迎来各方关注,去年胡塞尼还被选为“联合国难民署的美国亲善大使”。

新的书名来自波斯诗人塞依伯歌颂喀布尔的诗歌:“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书中女主人公莱拉的爸爸,刚吟完这首诗就被炸得身首分离。当时他正在整理书架,为难地想如何从满架的书挑出五本来带到美国去。在胡塞尼笔下,阿富汗最好的时光应该是查希尔国王继位的时代(1933-1973),推行民主,文化自由,赋予妇女受教育的权利;查希尔国王被篡位后,一年年秋去冬来,几个总统在喀布尔宣布上任又被谋杀;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1989)又被赶出去,莱拉的两个哥哥死于保国战争,但她的爸爸说,不管人们对共产党怎么想,但那是阿富汗妇女难得的好时代;之后的内战更加糟糕,炸弹动不动就飞到家里来,用的是当年美国支持他们打苏共的武装,曾经美丽的林阴道遍布废墟,莱拉的爱人和父母在轰炸中离开了她,剩她一个人孤零零活在喀布尔,生计所迫,下嫁保守派伊斯兰教徒,正赶上塔里班得势,丈夫的霸道得到大环境的支持,奉行原教旨主义的塔里班明令禁止妇女在街上闲逛,任何情况下不得露出面孔,体育馆成了表演极刑的场地;911后,美国打击塔里班,有一次却把炮弹错发到村庄,造成200平民死亡的“卡拉姆大错”。新闻中,国家的困境由一串串毫无表情的数字和专有名词组成,很难想象这个和我国反着发展的邻国的样子。在小说里我们看到,到了二十一世纪,有过无忧童年的莱拉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不得不把亲爱的女儿送进恤孤院。

外人总爱想象必须戴着布卡出行的妇女是多么不幸,但莱拉却在丈夫命令她带上的布卡后,感到舒适。这样,她就不会被曾经对她寄予厚望的老师、熟人认出来,无须看到他们为她那些远大的报复都已经烟消云散而露出的惊奇、怜悯或高兴的眼神。“你就觉得自己很聪明,读过很多书和诗歌,”她的老鞋匠丈夫对她说,“你所有这些才华有什么用呢?你不用流

落街头,靠的是我还是你的才华?”在那时,流落街头就意味着被强奸和被杀害。莱拉的生活中曾经两次燃起希望,一次是准备和父母以难民身份去美国,但在出发前,一枚炮弹落到他们家;一次她准备逃离暴戾的丈夫,但在车站她被塔里班扣住了,因为妇女不能在没有男性亲戚的陪同下出行。正义不能得到声张,当地的法律只保障男人的权益,莱拉被遣送回家后,又遭到更为严酷的家庭暴力。

胡塞尼一次次把希望按下去,你就觉得他好残忍,但却更接近现实。阿富汗在全世界有200万难民,但全国人口大约有2800万,留在战火中的才是大多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显示,阿富汗还是5岁以下的婴儿及产妇的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5%的儿童在5岁之前死亡。每天有50个妇女死于怀孕相关的并发症,小说中,莱拉就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进行剖腹产的。莱拉是鞋匠的老婆之一,在那个家庭,决定妇女地位的是繁殖能力,鞋匠的大老婆玛利雅姆是小说另一个女主角,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私生女,从一出生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被母亲嫌弃,她去寻找父亲,富有但软弱的父亲甩手把她送进一场包办婚姻。丈夫对她就像对待一块抹布,父亲最后的忏悔,她因为过早离世也没有体会到。玛丽雅姆也喜欢戴布卡,因为不用担心人们一眼就能看穿她过去那些耻辱的秘密,那真是一个妇女戴上布卡才能感到安心的国家。而家庭的暴力冲突导致了另一种和谐,她对莱拉从一开始的嫉妒,转而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她是书中唯一命运呈上升变化的人,死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安宁的感觉,因为她已经是一个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女人。

每个人前景都那么惨淡,(包括塔利班们)也从他们的台词里流露出来:“人生就是这么绝望,在心碎之后,我们还得忍受一次又一次悲伤。我并不害怕,我相信当那一刻来临时,我会很高兴离开。”绝望之后,人们该何去何从?作者在最后指明了一条路。美国不是最终的救赎者,等人救不如自救,作者在一开始就借人物口说出“这个国家唯一不能打败的敌人就是他自己”。除此之外,胡塞尼人性化地点评了登上历史舞台的几位总统,将军和势力,向读者大概讲解了阿富汗几个主要民族,普什图、塔吉克等之间的地位与关系,苏联入侵给人民带来什么,内战又是怎么来的,胡塞尼对伊斯兰的宗教习惯下了很多笔墨,通过小说让我们看见还有很多伊斯兰教徒像阿凡提一样热心和善良,有意义的还有他所描写的那个消失的世界。

5.古兰经与伊斯兰文明讨论课感想 篇五

(一)(结合穆罕默德生平谈对伊斯兰教的感想)

1.穆罕默德是真主的恩赐,是先知,是阿拉伯的拯救者。穆斯林赞美穆圣,尊崇穆圣,穆罕默德在他们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这种地位,结合时代背景与其人的生平事迹来看,是有其合理性的。

(1)穆罕默德自身的道德力量。穆罕默德幼年生活悲苦,亲人大多过早离去,他寄人篱下,流离失所,辗转经商谋生,直到遇见海迪彻并与之成婚后,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才有较大改善,但艰苦的人生经历并未泯灭他的善良与慈悲,他诚实,仁慈,负责任,所作所为均符合道德标准,他的高尚道德,在《古兰经》教义与其为人处世上均有深刻的体现,童年的苦难使他教导穆斯林宽容,慈悲,怜悯,尊重。不杀戮无辜,不欺侮妇女儿童,帮助穷人,善待异教徒,他把苍生疾苦铭记在心视为己任,这份责任感与以己度人的道德力量,感化了他身边的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忠实的信徒,更在伊斯兰教壮大,发挥其政治,经济作用时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古兰经》严禁苛待奴隶,孤儿和贫穷者,调和了阿拉伯半岛已经存在的,由半岛自身历史进程及外族入侵所导致的尖锐的社会矛盾,赢得奴隶,贫穷者及一般氏族成员的支持,吸引更多的人团结在他的周围;教义中强调的教徒间的相互平等,帮助与团结通过宗教的道德情谊代替业已瓦解的氏族血统情谊,以信仰的统一,加强半岛内部各阶层的团结,奠定统一国家的基础;伊斯兰教要求他的追随者们对那些即使不赞成他们的信仰的人们表现出尊重和宽容,使得伊斯兰教由民族性宗教上升为政教合一政权的精神支柱,为阿拉伯半岛赢得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

(2)穆罕默德所具备的卓越才能与个人机遇。早年的经商生涯为穆罕默德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与丰富的人生阅历。他熟悉复杂的教务礼仪,自身积累的资源与海迪彻成婚后更为广阔的舞台增加了他传播与壮大伊斯兰教的信心,坚定的意志力使他饱经迫害与摧残后仍坚定信念,百折不屈。另外,穆罕默德也是一个很有见识,讲求谋略的政治改革家,穆罕默德被迫逃亡麦地那后,曾一度与犹太部落联盟,寻求新的斗争途径。但他很快认识到犹太人并不是他真正依靠的对象,他把礼拜朝向由耶路撒冷改为麦加,将朝觐克尔白作为新宗教的“五项天命”之一,对怀有敌意的麦加贵族作出让步,也为其政权赢得更有力的支持。

(3)时代的要求。英国学者伯纳▪路易斯曾说:“穆罕默德主要不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宗教,而是复兴和重新指导在当时阿拉伯人中已存在的潮流。„„他的事业是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和道德上迫切需要。”伊斯兰教的实质,是以宗教作为社会革命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半岛政治统一,建立民族国家,推动社会进步,而其进步作用也表明他的确是当时阿拉伯社会需要中,较完善的一种意识形态。

2.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关于“创立”一词的模糊性。“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含“归顺”之意,作为一种宗教,伊斯兰代表的是完全归顺和服从安拉,所以伊斯兰教是“归顺真主”的宗教。从唯物主义的角度,伊斯兰教诞生于穆罕默德,但是从《古兰经》中的“真主降世”的传说和穆斯林信徒的角度来看,伊斯兰教并非是诞生于7世纪的一种新的宗教,而是“复兴”神通过在穆罕默德之前的众多使者们向每个民族启示过的同一个宗教,穆斯林们所崇拜的神与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所崇拜的是同一个神,伊斯兰教只是前两者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真正”的信仰,穆罕默德是真主安拉派遣到人间的最后一名使者,并且只有穆圣做到了使人们信仰安拉而非人,所有宗教领袖只是真主旨意在人间的传播者而非与真主交流的媒介,不必将其神化。

6.伊斯兰 篇六

在中国人眼中,只有中东才有真正的穆斯林,这种误解是源于很多人对于中国宗教文化多元化的不了解,其实相比中东,中国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穆斯林大国。穆斯林是伊斯兰信徒的统称,中国穆斯林一般自称穆民,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提供的数据,全世界穆斯林人数2009年已达15.7亿人,而中国穆民数量约在两千万左右,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宁夏是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对宗教奉行自由、尊重的宽松政策,这使得中国文化变得色彩丰富、融汇中西。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自7世纪中期,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商人及学者,通过海陆的“丝绸之路”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起,就一直受到中国历代皇帝的重视与推崇,也因此为我国留下了深厚的阿拉伯文化印记。

2012年8月5日,世界穆斯林城项目在宁夏银川举行了盛大的开工仪式。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自治区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自治区政府相关厅局领导,中国著名战略策划大师王志纲,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三弦集团企业家股东、500多位各界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伟大历史时刻。自治区副主席李锐宣布项目开工,三弦集团董事局主席妥云先生作了重要讲话。

世界穆斯林城的投建,是宁夏实现内陆开放、西部崛起的核心引擎,将架起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友谊的桥梁,并将极力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科技、教育、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华文化与穆斯林文化和谐共融的示范区和样板城。

这一历史性壮举也标志着以三弦集团为代表的中国优质投资型企业资产对接阿拉伯国家、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一步。该项目集穆斯林文化体验、旅游、慈善、教育、商务、休闲、娱乐为一体,是中阿经贸论坛及商务峰会永久性会址。

世界穆斯林城项目分两期建设,计划8年内完成,由中阿友谊广场、中阿之门休闲会议基地、世界伊斯兰文化博物馆、国际运动公园、一千零一夜乐园、高档度假村、水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23个子项目组成。将被打造成“世界最大的穆斯林文化展示与交流平台”和“面向穆斯林世界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7.伊斯兰陶工艺的发展历程浅探 篇七

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对其征服地传统文化的容纳和吸收,无疑是伊斯兰陶工艺得以产生的前提。伊斯兰陶工艺按其时代特色及艺术特征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初期(七世纪中期—八世纪中期)

在倭马亚王朝时期,金属器皿和玻璃器皿十分盛行,陶器相对较少,以日常用的壶、钵、瓶等器类为主。此时期的陶器较之前一时代并无多大的变化,但还是出现了如模印几何纹等一些新的装饰样式。无疑,伊斯兰陶工艺开始萌芽,倭马亚王朝的陶工艺可以看作是伊斯兰陶工艺的初级阶段。

(二)前期(八世纪中期—十一世纪中期)

前期最具特色的陶器是阿巴斯王朝时代的陶工艺,此时期的陶工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不仅原有的碱釉系青釉、初期铅釉系绿、褐釉陶向更为精美的品种发展,更重要的是由于对中国陶瓷的模仿,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品种。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别。

1. 白地多彩釉陶器

所谓白地多彩釉陶器,就是在红褐色胚胎之上施挂白色泥釉,再将铅釉系的铜绿釉和铁褐釉在上面描绘纹样,白地衬托出绿色和黄褐色纹样,类似中国的“唐三彩”。器型以钵、盘为主,还有壶和碗。后继续发展为白地多彩刻线釉陶器,除了白地绿彩、黄褐彩之外,还有深紫、锑黄等制品。代表作为白釉黄褐彩三提环陶壶。

2. 锡白釉陶器

锡白釉陶是在淡黄色胎土上施挂铅釉的锡白釉,成为纯白的优质陶器。器形以钵为主,也有壶类制品。钵体的造型为没有口缘的大口钵,常常修出轮制底足,其工艺规整,形态完美,类似中国晚唐的白瓷。后发展为白釉篮彩和白釉绿彩陶器,以钴釉文字、水藻纹或水藻变形纹样为装饰纹样,造型具有中国越窑和长沙窑器物造型的特征。

3. 华丽彩陶器

华丽彩陶器也是以锡白釉胚体为基础,然后用氧化金、氧化银、氧化铜等釉彩描绘各种纹样,经还原焰烧成,纹样闪闪发光,具有金属光泽般的美妙效果,所以被称为“华丽彩”或“彩虹器”。华丽彩陶的纹样多仿制金属纹样,如鱼子纹等。器形以盘、钵为主,也有些类似中国越窑的壶。

(三)中期(十一世纪中期—十五世纪)

中期波斯风格陶器是伊斯兰陶器发展到极盛时期的标志。

中期的塞尔柱王朝,出现了与前期风格迥然不同的波斯陶器。波斯陶器是七世纪中叶,建立于波斯地区的回教国家所制作。波斯陶器传入伊斯兰地区后,经容纳吸收并得到大力发展,成为主流。所以,中期陶器是伊斯兰陶工艺的鼎盛时期。它具有以下特征。

胎土:灰白色,因灰白色陶土混入白色硅石粉而形成。

釉质:以碱釉系的单色釉为主,釉色有以铜呈色的土耳其蓝,还有蓝釉、白釉。

器型:以前期伊斯兰时代的钵、盘为主,此外还有碗、壶、瓶等。到十二世纪,又增加了灯具、器台等作装饰用的陶工艺。

装饰纹样:几何纹、文字纹、文字与花纹组合而成卷草纹样,以及添加鸟纹、兽纹的组合纹样。十二世纪后半叶出现釉上描绘王侯图和故事情节的装饰纹样。

装饰技法:在保留釉下刻线、模印的基础上,发展成釉下剔刻、釉下彩绘、透雕、珐琅彩以及釉上彩绘等较为繁复的技法。

代表器型:“米奈”型陶器。

(四)后期(十六世纪之后)

十六世纪之后波斯陶器的风格和技法釉反过来给中国陶瓷工艺的发展以很大的影响,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化交流能够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仿中国明代白釉蓝彩陶器:制作技法与中国青花基本相同,但无青花瓷坚硬,器类以钵、盘为最多见。纹饰以花鸟纹、山水纹、亭台楼阁等为主。也有在白釉蓝彩上再用各种颜色绘制纹样,为仿中国明清的五彩瓷,仍为陶质。

青釉陶器:作为中期陶器的延续,有青釉、青釉彩纹、白釉彩纹等。以钵、盆、瓶、壶等为常见器类。施釉技法、纹样形式基本与中期相似。

纵观伊斯兰陶工艺的发展过程,它从萌芽走向成熟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伊斯兰陶工艺是在伊斯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强烈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倭马亚王朝时期,将征服地的固有文明容纳吸收转为己用,从而保持了原有的传统特色。

阿巴斯王朝时期,金银器制造受到限制,此时中国陶瓷作为金银器的代用品传入伊斯兰地区,这极大地促进了伊斯兰陶工艺的发展。可以说伊斯兰陶工艺的发展与各时代传入的中国陶瓷器密切相关。自前期阿巴斯王朝的陶器开始,伊斯兰陶瓷开始大量模仿中国的陶瓷器,产生了许多新品种,公元十一世纪中期起,以青瓷为主的宋瓷大量输入伊斯兰世界,中国青瓷确实对伊斯兰陶器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伊斯兰陶器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完全演化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而且波斯风格的彩绘瓷器、白釉蓝彩陶器、铜釉彩绘陶器,对后来中国五彩瓷、青花瓷、釉里红瓷器的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后,中国青花瓷、五彩瓷又给予伊斯兰陶器的发展以极大的影响。

总之,伊斯兰陶工艺以其精致繁丽的装饰手法和精湛的工艺精巧,展示了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它反映了阿拉伯民族的独特风采,它不仅是东方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世界工艺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参考文献

[1]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鲁甸伊斯兰风情文化 篇八

关于我们的这次旅行,注定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事实上鲁甸的旅游只能算刚起步,还没有成熟完备的配套设施,不能和大理、丽江这些资深的旅游目的地相比。但如果以行者的态度米旅行,鲁甸却是最佳目的地,在这里,游客们不用互相观光,接近自然,接近风情,一个纯粹的旅程,鲁甸。

凝固的音符与流动的风情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礼拜真主、传播信仰知识的宗教场所。对于外来访客,难。得有这样的地方能静静地旅行,鲁甸以拖姑清真寺为中心的83所清真寿群落。中式或阿式的建筑风格,巧夺天工的建筑技巧。为我们打开了不一样的旅程,由感官剥内心的聆听。

从鲁甸县城东行7公里到桃源乡,便可看到有云南省清真寺“祖寺”之称的拖姑清真寺。拖姑清真寺的历史差不多与大量回族迁居鲁甸县的历史一样悠久。早于元代,就有回族先民迁居鲁甸,可直到雍正四年,“改土归流”时,回族先民才大量集中分布在昭鲁坝子,拖姑清真寺始建于清雍正八年,也就是1730年,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的十大清真寺之一。

拖姑清真寺是可以安静地聆听的,从正殿、唤醒楼、无倦阁、后亭、厢房、水房到照壁,这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典型中国式庭院建筑,良田环绕,树木成荫。原来和我们一路嬉闹着的回族女子们一到这里也都安静了下来。

德国的大诗人歌德说他在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罗马大教堂前广场的廊柱内散步时,深切地感到了音乐的旋律;建筑大师梁思成从颐和园的长廊内发现了和谐的节奏。站在景山顶上俯视北京故宫建筑群时,沿着中轴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建筑中交响乐的主题旋律和对位法。拖姑清真寺无钉、无楔、无扣,科学合理的结构,几经沧桑,数次地震,却毫无倾斜崩塌,飞檐斗拱,对称的厢房,凝固着别样的音乐,和谐而又宁静。

与拖姑清真寺遥相呼应的是桃源龙头山清真寺,从桃源街往东1公里左右便到了。桃源龙头山清真寺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即公元1746年,距今也有260年的历史。礼拜堂上方悬挂着“快乐天堂”的横匾,据当地人说云南旅游业的标志性口号“七彩云南快乐天堂”产生的灵感就来源于此。

站在中阿合璧教学楼的顶上,昕着经堂教育的朗朗书声,向内望去是中式高大挺拔的唤醒楼,庄严肃穆的朝真殿,还有飘香了200多年的丹桂……组成了这个闻名遐迩的2360平方米的花园式清真寺。向外眺望,鲁甸县城、桃源街、拖姑清真寺、伊斯兰风情城……尽收眼底。微风徐来,这种凝固的音乐。仿佛有了穿透力,在昭鲁坝子的上空流动盘旋。

这样的音符飘落到了回族女子的身上,有的化作了女子的笑靥。有的化作了女子轻纱上刺绣的花朵。以前,鲁甸的回族有“家有儿女,户户刺绣”的传统习惯,姑娘还得花三年的时间,亲手做一套嫁妆,不论贫富。绣工好的女子才能找到一户好人家。龙源街上甄二仙家的绣品,别看只是象被套、枕头等一些日用品,可是秉承了回族刺绣的传统技艺,许多上海、四川及云南各地的游客都慕名而来。鲁甸当地的人说,这些绣品是鲁甸回族的“无字史书”,其蕴涵的文化折射出鲁甸回族的历史和变迁的过程。我们这些外行人,只看到那些精美的图案,就早已爱不释手了。

当回族姑娘们带着身上的花朵。带着我们来到桃源乡公路旁的伊斯兰风情城时。阿式的伊斯兰城堡和中式的建筑之间形成的时尚混搭风格,使这里充满了旅游气质。等建好后,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了解伊斯兰宗教文化,游乐购物。还可以看到世界上著名的清真寺和阿拉伯色彩的建筑微缩景观。

流动的风情穿梭在凝固的音符中,让这座城流光溢彩。

链接

牛千巴:初冬时节,精选上好牛肉,搓揉上一定比例的花椒、香料、精盐。入缸密封腌制40天后,香味和盐味已透匀牛肉内部,微寒的气温使得腌制过程舒缓发酵,增添了牛肉特有的醇香。初出缸的新鲜干巴味道格外纯正,佐以青蒜、辣椒爆炒出来,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晒干后的牛干巴耐运耐存,易于贮藏,炸炒蒸煮都有特殊滋味。

饴糖:用苞谷面碾细熬制,滤去粗渣后用麦芽点成,熬成流汁状“糖稀”后粘制核桃、花生、苏子、天心米或米花。熬得较千的冷成块状。敲碎待客。饴糖香甜可口,低糖美味。由于饴糖粘度大,于是聪明的回族妇女便把糖稀放进炒面里,不断拉扯出糖丝,让晶莹透明的丝线上粘满炒香的面粉,做成“撕窝糖”。油香:油香是回族的一种宗教食品,带有一定的公益或偿愿性质,来源于西北的馓子。油香通常以面粉发酵后加糖炸制,绵软可口,清香味醇。逐渐演变成民间食品。

凉粉:是鲁甸特色小吃。用扁豆面或苞谷面制成。晶莹剔透,细嫩绵滑,凉拌酸辣可口。

乌蒙烤全羊:

选用鲁甸高海拔天然草地优质黑山羊。通过阿訇宰后。剥皮清除内脏,用龙头山小黄姜。梭山花椒。秘制中草药淹制12小时,经九大工系用文火慢烤。出火后色泽金黄,飘香四溢,令人垂涎,用龙头山辣椒、梭山花椒、盐、味精、孜然等多种调料配制调味料蘸食。具有开胃健脾,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之功效。鲁甸还盛产苹果、红梨、樱桃、花红等优质水果。花椒、辣椒、大蒜、茴香等上乘佐料。

新姑爷粑粑VS新媳妇面汤

在文屏镇西正街62号的“清真小吃”作为一天的开始,是个不错的主意。只花一两块,就可以吃上一套稀豆粉和油糕。油糕是这里的特色小吃,由米粉和洋芋和在一块,用油一蘸,香酥可口。光是听老板说,一天要用四五十斤洋芋,做2000来个油糕,这个美味可想而知了。小小的油糕可是不同早点套餐的重要角色,油糕加稀豆粉,油糕加雞蛋,油糕加饵块。都随你喜欢。

鲁甸回族和云南回族的总体情况一样,都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鲁甸的回族主要居住在文桃坝区的文屏、桃源、茨院3个乡镇,而饮食习惯也与云南大多数的回族差不多。除了广为人知的回族传统食品牛干巴、油香、凉片、被评为昭通的“十大名菜”的“乌蒙清真烤全羊”值得一尝,这里的特色回族小吃更是不能错过,撕窝糖、梭山热凉粉、汤圆、水粉、卷粉……你可以到各村寨去逐个击破。也可以到县城新区的小吃一条街集中火力。

当糯米粑粑刚炸出来,是最好吃的时候,糯糯的面包着化化的苏子糖,香糯这个词就产生了。这个糯米粑粑还有个名字叫“新姑爷粑粑”。除了食用的功能。还有考察功能。据说,以前丈母娘为了考核未来女婿的精明程度,故意在递给女婿糯米粑粑时,用手指在粑粑下面抠个小洞,里面的苏子糖会顺着手臂流下来,精明的把粑粑破的一面翻上来,而那些一时反应不过来的,为了吃流在手上的糖。粑粑就扣在脖子里了。这个故事让大家听得哈哈一笑。不管故事可不可考,倒是记住了这个新姑爷粑粑的好味道。

荞面汤,看起来很简单,把和好的荞面搓成面线,煮熟放入佐料就可以了,其实也有些讲究。荞面一定要用土磨推出来的味道才好,而且還不能放置太长的时间,最好现磨现吃,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这个搓荞面也是一项考核项目,熟手一次可以搓出两根面线出来,还有高手竟一次能搓出三四根来,搓面的技能是考察新媳妇是否能干的主要指标,把这面称为“新媳妇面汤”也很合适。

鲁甸的回族小吃轻易吃得,却轻易做不得,暗藏智慧和较量,一事一乾坤,小吃大智慧。

链接

鲁甸县城特色餐饮

政务机关食堂电话:0870-8122480、8122496

理世兰坊清真食府电话:0870-8121888

颐华宾馆清真餐饮电话:0870-8122391

万豪酒楼电话:0870-8125199、8125299

典点香餐馆电话:0870-8122403、8127678

鲁甸县城宾馆

颐华宾馆电话:0870-8124678

万豪大酒店电话:0870-8127688

如果正好赶上季节,砚池山苹果、小寨黄梨、细木黄

果及龙头山辣椒都是选购目标。

小寨樱桃和月亮湾

5月中旬,来自云贵川渝自驾车的车队把小寨乡的月亮湾挤满了,大家都是来樱桃节尝鲜的。小寨乡距县城只有13公里,长长的十里樱桃走廊,樱桃红得可爱。我们站在樱桃树下。张开嘴就可以吃到一颗颗晶莹欲滴的樱桃,这是目前最幸福的事了。小寨的樱桃有300年的种植历史了。个大、味甜、形美,这也得益于小寨温和的气候和充足的光照。

大家想尽了各种办法想把小寨的樱桃带走。放进装满水的桶里。放在保温瓶里……无奈都只能带走很小一部份,也正因为这样小寨的樱桃显得格外珍贵。干脆在樱桃园里边吃边采摘,一次吃个够吧。

吃够了樱桃。20块一斤再买上一大筐樱桃,到农家乐或是月亮湾休闲度假山庄去。月亮湾可接待游客600人,可提供300人的餐饮,容纳100人会务服务。有近60亩的水域,垂钓或是游泳都可以。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此地小憩过。四周的五条山脉似五龙聚首,被尊为“五龙捧圣”之地。有时间的话,在这里小住几天感觉应该不错。

俯视牛栏江大峡谷

牛栏江大峡谷有很多视角,循着江走是一种牛栏江大峡谷,站要鸡公山上远远地俯视,又是另一种牛栏江大峡谷。在昭通市提出“共同打造昭鲁经济一体化”和打造“中国西部百里大峡谷”后,又提升了不少大峡谷的魅力指数。

夏日的清晨,我们站在独踞万山之巅的鸡公山雄峰。鸡公山仿佛是用一把神斧一挥而就,它与牛栏江相对高差有2500米,那会当临绝顶的气概,难怪有“不到鸡公山,不算乌蒙汉”一说。站在万仞的悬崖边,云雾在脚下的山峰缠绕,忘了身居何处。幸运的是,云雾渐渐散去,那细如发线的牛栏江显露了出来,它多情而又雄壮地蜿蜓在乌蒙山中,从南到西径直往北101公里,沿岸的山岭分3个层次重叠,最下一层是陡峭的斜坡,中间一层是垂直的悬崖,最上一层又是倾斜的大山,于是两岸合在一起组成峡谷下部V型、中部方型、上部倒八字型的奇妙曲线。

远远眺望看似平静的牛栏江,演绎着“最神奇的东方峡谷”。牛栏江是长江上游金沙江段的一大支流,跨越云贵两省,自然地成为鲁甸县同会泽县、巧家县的行政区划分界线。江岸山岭平均高差近2D00米的立体气候,让群山折皱处地下孕育丰富的地下矿藏;地上不同的海拔分布着不同的作物。“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江底古镇,曾经繁华的朱提文化,红石岩温泉。一江锁四桥的奇景都随江水一流而过。

9.伊斯兰教的回历表 篇九

伊斯兰教历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通常称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与公历农历都不同。

伊斯兰教历的星期,使用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法(与日本相同),逢金曜即阳历的星期五为“主麻日”,穆斯林在这一天举行“聚礼”。

此外,伊斯兰教历9月为伊斯兰教斋月,对这个月的起讫除了计算之外,还有看月的规定,即在8月第29日的傍晚,如见新月,翌日即为9月1日(进入斋期),8月仍为小建; 否则,第3日为9月1日(进入斋期),8月变为大建。到了9月29日傍晚,亦须看月,如见新月,翌日即为10月1日(开斋节),使9月变为小建;否则,斋戒再延1天,9月仍为大建。

10.伊斯兰 篇十

推荐巴合齐乡6村“三老”人员典型材料

伊斯马依力.吐迪,男,维吾尔族,疏勒县巴合齐乡6村2组人,1945年出生,1967年参加工作,与2007年退休,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小学文化。1976年至1982年任6村副书记职务,1983年至2006年12月任6村党支部书记职务。2007年享受“三老人员”待遇。

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是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牢记党员的义务与宗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苦、不怕累,坚决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工作期间,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两基工作中的“优秀职工”、畜牧养殖工作中的“优秀人物”。自退休以来,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密切配合村里的各项工作,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充分发挥了“三老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他的心中始终坚持这样一个理念:有能力就要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即使有时不能被别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也不计较,只要能为农民群众造福,都要竭尽全力的去做,活出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光彩。

一、老有所学,积极投身宣传教育工作。

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站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第一线,针对当前维稳形势,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进一步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做到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管、能讲,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还自觉学习党的各项惠民方针、政策,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新闻,了解时事政治,在带领农民群众在维护全村社会稳定的同时,还积极转变他们的致富观念,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结合村里实行的 “设岗定责”工作,主动申请了“稳定岗”,自觉参加村值班值勤,为广大农民群众作表率,当样板。他经常利用“学习宣讲日”、“民主日”活动,加大对农民群众宣讲力度和走访回访力度,经常深入农民群众家中,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三个离不开”、“四个高度认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并介绍姜英、宋宏江、阿木冬〃吐鲁甫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从而更好的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擦亮眼睛与“三股势力”作斗争的敏锐性和辨别力及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在工作中,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严格贯彻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的工作机制,在对“重点监控户”宣讲走访的同时,只要发现有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语,就会协助村干部耐心细致的为其及家属做思想工作,让他们坚信只有跟着党走才有希望,让他们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鼓励他们带头致富。其他的“三老”人员都在?同志的带领下,在维护社会稳定,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维护集体群众利益上的积极性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同时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还常常教育自己的子女、亲属不信教,不说影响党的声誉的话,不做违法的事,在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忠于职守、做廉洁自律模范。

二、老有所为,积极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做为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始终认为“自己富,不是好干部,带领群众富,才是好干部”。有着发展特色产业养殖业及农业产业调整的成功经验,为了更好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他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宣传乡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并带头学习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致富技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向村委会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及建议。并通过 “结对帮扶、扶危济困”活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为贫困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协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深入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农户家中示范指导,传授技术,推广经验,积极为他们寻找销售渠道,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牙生库尔班是6村的贫困户,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经常到他的家中传授养殖经验,通过现场讲解,牙生库尔班的养殖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养殖规模也壮大了起来,渐渐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他的带领下,6村的农民群众进一步坚定了科技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三、老有所用,继续发挥“三老”余热。

在工作中,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退休不退位,充分发挥老干部在广大农民群众心目中威望高、群众信任的优势,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积极化解群众矛盾,消除邻里纠纷,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经常这样说道:农村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可干,更多的是帮助和服务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琐事,但是,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最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伊斯马依力.吐迪同志通过“设岗定责”党员和“三老”人员的参与和监督,对村干部出勤情况、发挥作用情况和工作绩效进行监督、评议,积极给予坐班代办村干部提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协助村干部积极处理群众提出的问题,把政策讲清,把道理讲明,把利弊讲透,让群众不仅听得进,而且信得过,确保在限期内及时办结,使群众带着问题忧心而来,带着满意结果高兴而归。

四、老有所乐,保持助人为乐的本色。

11.学会与伊斯兰相处等 篇十一

美国《新闻周刊》2009年3月9日

巴基斯坦的斯瓦特地区又恢复了平静。之前的2年,这个风光旖旎的山谷却是政府与塔利班激战的“火药桶”。塔利班试图在这里恢复伊斯兰教义。“他们是坏蛋,我们要消灭他们。”阿富汗战争、捕食者行动换来的是“军火烧不尽,走了吹又生”。为了斩草除根,美国交结北非国家,可是最终却演变成当地政府拿着美国资助消灭政敌搞“独裁”——美国成了他们的避风港。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伊斯兰世界都鼓吹原教旨、搞恐怖、干上一大票。塔利班“坏事干尽”、勾结基地、“丧尽天良”——可是,你可曾知,塔利班只想偏安一隅而已。极端分子打是打不完的,不如听之任之,让他们去掌权。事实证明,他们搞不好经济、弄不好政治,整天忙着抓政治犯、窝里斗,腐败丛生。政府的合法性一旦丧失,这是他们自绝于人民,斯瓦特就是极好的例证。对于伊斯兰世界“分”而治之是良策。

“毒战”鳌头

英国《经济学家》2009年3月7日

一百年前,一群外交官齐聚上海——历史上的1909年2月26日,国际鸦片委员会成立了。直到1998年,联合国大会上,各国承诺建立“无毒世界”——这是政客们习惯的伎俩,空口黄牙不等于问题解决。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署不再宣称要建“无毒世界”。全球吸毒者连续十年保持在5%,也就是2亿的水平上。禁毒之战由来已久,花费不菲。美国每年花400亿禁毒,拘捕150万吸毒者,关75万人蹲大狱。而发展中国家付出的就是血的代价了,墨西哥从06年12月至今已有800名警察和士兵命丧毒枭枪下。毒,禁而不止。

传播艾滋病、家破人亡……这一切皆拜一个“禁”字所赐。毒品的高价源于制毒容易贩毒难。

禁不能遂,不如因而导之。不妨变换思维,吸毒合法化,国家“垄断”经营——就像烟草业一样。也许很难接受,不过不妨一试,亦或能有所成。

医保危机

《时代》周刊3月16日

美国的医疗保险是向社会开放的,各保险公司提供花样繁多的保险业务。不过,投错了险却可能使你在患病后,贫病交加,欲哭无泪。美国癌症协会接到的求助电话,大部分是因为得不到保险而不得不中断治疗的遭遇。2006年的调查显示,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正确选择险种。

如今的保单条款多如牛毛,可条条都是保险公司想方设法让投保人“挨宰”的陷阱。比如,六个月的短期医保,金额少,貌似“回报高”。殊不知,大病从确诊到针对治疗一般都不止6个月。这是着实的“垃圾险”。

最需要得到医保帮助的人是得不到救助的,因为保险公司在投保上手中握着王牌,吃着“霸王餐”呢!美国至今仍有4500万人没有医保,奥巴马计划在未来15年内,实现医保的全民覆盖。要是保险还以市场化运作的话,老百姓仍有被保险公司“忽悠”的危险。

节能

美国《国家地理》

2009年3月

四户美国普通家庭体验节能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几个月下来,心得颇丰。

美国是世界第五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每年排放60亿公吨的二氧化碳,到2030年,这一数字还将上升到70亿公吨。汽车、建筑、工业都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光住宅、购物中心的排放就能占总量的38%。

家庭生活方面:美国普通家庭空调、汽车等消耗每日排放二氧化碳150磅,是欧洲的两倍,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倍。1加仑汽油排放19.6磅二氧化碳,而每用一度电就意味着1.5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事实上依靠现有的技术美国每年可以减少13亿吨的排放量。节能减排从人人做起,从家家动手有何意义?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若是人人能减半(排放),那么虽然不能根除气候变暖,不过至少我们还有2倍的时间来想应对措施。

看点

云南晋宁“躲猫猫”事件:怎样防范公权力的滥用?

关键词:“躲猫猫”公权力

云南青年李乔明被刑拘在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半个月后死于“重度颅脑损伤”。当地警方的解释是:李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由于眼部被蒙而不慎撞到墙壁所致。此言一出,舆论哗然,“躲猫猫”迅速成为和“俯卧撑”一样的雷词。

“躲猫猫”三字,何足取信天下?公众不仅需要公布案件的真相,还需要知道,在如此强大的公权力面前,如何保护每个像李乔明一样的弱小者的生命和权利不被随意剥夺?

四川合江县长亮丑:制度比人更可靠?

关键词:百姓问责 制度建设

四川合江县电视台在一部表现县城环境脏乱差的短片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激动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镜头,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屏幕上。“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真实的舆情和批评就在老百姓中,但是就是这个老百姓问责政府的镜头一度被电视台主动剪掉,后来被县领导要求加回来。

一个制播细节完全由长官亲定的新闻,成就了一次佳话,这本身足堪唏嘘。单靠一两个好官对百姓施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也无法实现长治久安,只有从制度上入手才是民众之福。制度比人靠得住!

中国看病不难不贵:不是无知就是无耻?

关键词:看病难 提案

数位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委员表示:中国看病不算难,不算贵。“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小病硬扛,大病等死”……这些身处一线的医药卫生界委员,每天与病人打交道,难道没见过、没听过?但他们为何坚持看病不难不贵?他们离百姓的生活很远。

少数人占据大多数医疗资源,大部分人分享剩下的少得可憐的部分,医药委员们想必也心知肚明,希望我们的精英们不要为了自身利益而罔顾现实,漠视民生疾苦。

上海开放户籍:人应该拥有迁徙的自由?

关键词:户籍自由迁徙

上海推出一项户籍新政,允许某些人员获得上海户籍。时下很多城市出台这样的新政无非是想用来刺激房地产市场,上海除了这个动机之外,同时也有吸引人才的目的。以后要是遇到巩俐这样的人才,马上就吸纳了。据悉,北京短期不会出台这样的政策。

在一个现代的法治国家里,每个人在国境之内完全平等,在境内任何地方都能够享受到国家法律的平等保护,这包括,他可以在境内自由迁徙,任何地方政府不得对此施加不合理的限制。而在一个现代国家,如果人们不能自由迁徙,怎么能算是“国民”?

圆明园兽首拍卖不付款:爱国还是丢人?

关键词:圆明园兽首爱国

圆明园的鼠首和兔首,在西方沉寂了一百多年,最近出了两把风头。先是在佳士得拍卖行拍卖时,标价一路从500美元炒到了上亿元,被中华抢救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中标;紧随其后的事情却让人大跌眼镜:蔡铭超公开表示将不会付款。

这俩兽首也就是以前皇帝家用的水龙头,有啥稀罕的呢?有人说了,因为它俩身上藏着我们从1840年挨西方的打以来所失去的“脸面”!

很多人为蔡铭超的行为叫好,殊不知,这种不遵守国际规则的行为,发泄的或许是一时的民族情绪,损害的却是整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长久的信誉!我们更要追问,佳士得凭什么拍卖从其他国家抢夺的文物呢?

幼女在亡母身边几乎饿死:城市的怀抱为何冰冷?

关键词:打工者 无助

这是一个租住在繁华都市打工家庭的悲伤故事,30岁的妻子周传艳在床上死亡至少三天,三岁的大女儿和一岁的小女儿还躺在她的臂弯里,饿得神志不清……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丈夫陈华此刻还在外面工地打工赚钱。

一对外地进城的农民工夫妇,何以在这个他们一样付出心血汗水的城市连一点最基本的关怀也没有?不知道,女童莉莉留在那间重庆出租屋墙上和门上的抓痕,需要多长时间才会被下一户农民工家庭涂抹掩盖;也不知道,与亡母面对面至少三日的姐妹俩,恐怕这一生都难以抹去铭刻在心中的那份恐惧、无助和悲伤。

这年头,什么叫幸福?医院里没咱家病人,监狱里没咱家亲人,这就叫幸福!

■有人这样调侃道

针对个别信访人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的心态,做到“公安机关依法打击一批、精神司法鉴定治疗一批,集中办班培训“管”掉一批,营造“依法上访受保护、违法上访遭打击”的导向和浓厚氛围……对精神偏执的信访人也进行人文关怀,协助其进行司法鉴定,经鉴定精神异常的送医院治疗。

■来自新泰信访局网站的一篇“经验交流”文章写道

自余秋雨之后,装文化就不流行了。自阿娇以后,装清纯也不流行。现在流行装亲民,只要随时站在穷人的立场上就很安全。再下去,大家非攀比谁敢向老百姓下跪才算有种——可我觉得那是装的。

■李承鹏在文章《人民何苦为难人民》里这样说

它作为一个目空一切的建筑,振奋、迷惑、唯美、催眠,它揭示了资本与权力的紧扣和城市开发的野心,它试图在北京建立一个新秩序。

■香港作家李照兴这样评论央视新大楼

媒体常常造出一个大师,又将他摧毁,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并没有创造出多少真学问,反倒制造了一些假娱乐。

■桑兵教授关于“文怀沙”事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一个政府不应该怕人民,应该创造机会让人民监督和批评政府。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伦敦接受《金融时报》主编巴伯的专访时说

砍掉一半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

■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中,提出了诸如废除自学考试制度、停止大学办分校、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取消不合格的在职研究生学位等十项建议,以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的“乱象”

中国经济复兴的唯一标志是房地产的复兴。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首届中国房地产先锋论坛上这样说

谈恋爱是以自欺始,欺人终;搞政治是以欺人始,以自欺终。

■台湾作家李敖语

我们都在负重前行。当然,能结伴而行会很幸福,有人帮助分担重负。但通常抛掉负担更简单——这样我们就能早日归家。设想着,当然,有人会在家迎接我们归来。

■美剧《绝望的主妇》中一句台词

声音

数学课本中讲面积问题时,常有计算一面墙壁,或者一块地板需要铺多少块瓷砖,用哪种瓷砖划算的问题。看着四处透风的木头墙和泥土墙,(山里)学生很难明白瓷砖是做什么用的东西。再如遇到给一个游泳池填写正确长度单位的题目,基本也是靠猜,他们都是在河里游泳洗澡,哪里想像得出一个游泳池该有多大……此类例子举不胜举,语文、科学课本中也很常见。

——张婷在《志愿者支教笔记》文中这样描述“山里娃念城里娃的书”

2009我们会有尊严吗?

梁文道

孙立平认为贫富差距的恶化,使得很多弱者根本连饭碗都很难保得住,更不用说要保住自己的尊严了。这是一个嫌贫爱富的时代,城市主流如此,甚至连公权力也是如此。在车站广场前驱赶民工的公安可曾显示过尊重?在街道上追打小贩的城管可曾表露过善意?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阶级分野最巨大的国家,而且这种分野还不只是权力与财富的区别,更是尊严分配的区别;穷人与弱者的尊严,就和他们的财产一样稀缺。

旁观成为一种生存之道。每一个人都变成孤立的原子,每一段人伦关系都被体制割断,传统的守望相助退化成冷漠相对,只剩下权力高低之间的从属关系还在发挥作用。弱者饱遭欺凌,并不表示欺人的强者就因此得到尊严;恰恰相反,尊严与面子是人际的舞蹈,任何一个剥夺他人尊严的人,都不可能是个体面的君子。

富贵也者,既富且贵;今日中国多少富人身上带着贵气呢?除了穷人与弱者,现在的富豪和强者其实也不见得很有尊严。2009年经济不景气,贫富差距更有扩大之势,你说我们今年会过得比较有尊严吗?

大学生就业——没有泳衣时,我们就裸泳

徐小平

这是纽约时报网站头版故事。讲述一个曾经在五百强企业拿七万美元年薪、掌管一百二十万美元预算的主管马克库伯,在金融危机中失去工作后,做起了清洁工。作为清洁工,他一小时挣12美元,算下来一年也就是两万三千美元。收入锐减了百分之七十(相当于股市崩盘),地位堕落到最底层。“每天每时,你都在和绝望、沮丧、抑郁搏斗。”马克库伯告诉记者。

转述这个故事,我希望鼓励就业难的大学生,向马克库伯先生学习,勇敢走向每一个能够得到的工作岗位上去。放下架子、降低期待,确立“实现理想是人生最高纲领,但养活自己是人生最低纲领——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要为最低纲领奋斗”这个人生暂行大纲。养活自己是硬道理。

被迫拿起抹布、拖把,你就会从生活的磨练中迅速崛起,成为就业的强者、人生的强者。瞧,即使干清洁工,也能干出一家清洁公司来,也是一种创业机会啊!没有泳衣时,我们只好裸泳。一旦金融海啸退潮之后,我们就知道谁的裸泳最漂亮!

孩子还能喝奶?

三鹿“恶梦”还没有远离,蒙牛的“特仑苏”又掀新波澜,多美滋奶粉看中国闹哄哄的,也来凑个热闹。这一“三足鼎立”不要紧,害苦的却是嗷嗷待哺的幼儿。虽说“特仑苏”里含的致癌物质还没有最后确认,多美滋奶粉里未检出三聚氰胺,可患结石的儿童还在增加。这似乎在告诉人们,奶里除了三聚氰胺外,还有别的物质对人体也存在危害。

《幽默与讽刺》 赵维明

大家都是“杨白劳”,那谁做“黄世仁”?

世道不好,可忙坏了世界各国的财长们。这不,又开会了。您瞧,美、英、法、中、欧洲、南美、中东……五湖四海的“朋友”来相会,“说”什么都快乐——开口借钱当然也是。可这刚一开口,大家都哭穷。大家都是欠债的,那谁是放债的呢?大家都是“杨白劳”,那谁是“黄世仁”?

美国 《国际先驱论坛报》

听西方当代哲学大师谈“幸福”

张放

什么是“幸福”?艾克特首先说,“不要刻意寻求幸福,因为一旦刻意找寻,就永远找不到。”他进一步说,“所谓幸福,从来都不容易捕捉”。那么,怎样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呢?艾克特首先提出建议,即先让自己从“不幸福”中解脱出来。产生“不幸福”感的最基本原因,并不是周围环境,而是自己头脑中的念头。所以,要对产生的各种念头时刻提防。事实上,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总认为“过去比眼前好”。它也是扼杀“幸福”的凶手之一。这一点,艾克特提出了解决之道:越是发现过去美好的人,越要想办法认可眼前。否则的话,就会发现自己活在过去的阴影之中,不能自拔了。

所谓“幸福”的来源,就是:接受眼前的一切,并从中发掘“完美”。这样,马上就会产生某种幸福感。内心善良也与“幸福”有关。艾克特认为,想刻意表现出善良一面,有时不一定会如愿以偿。相反,人应该试图在自己内心深处找寻善良,因为善良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用表现,只让它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深处升腾起来就OK了。当发现自己善良的一面时,也会产生满满的幸福感来。

金庸和李敖不同的情欲观

苏芩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女人都是为男人而生的。这些女人有共同的特点:漂亮、能干、弱智。《神雕侠侣》中的杨过混混一个,可全世界的美女甘愿为他死;《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智商超低,可从公主到美人个个非他不嫁;还有《天龙八部》的段正淳,《碧血剑》的袁承志,《鹿鼎记》的韦小宝,个个艳福齐天。我不喜欢金庸,因为他一直在侮辱女人的智商。这是金庸作为一个男人的梦想。金庸也有过年少时,也曾在娱乐界混过,也曾追求过小明星,也曾暗恋过美人夏夢,他喜欢女人,却遮遮掩掩,一如笔下的武林正宗,一味死撑面子。当然,也唯此才符合中国人的伦理之道。

【伊斯兰】推荐阅读:

伊斯兰有三大节日09-13

上一篇: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下一篇:中国现代社会的工匠精神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