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

2024-10-09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精选7篇)

1.《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 篇一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大学那会,由于时间比较充裕,所以就有去美术培训机构的想法。后来,经同学介绍,就去了一家美术培训机构,并且一直干了三年。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幼儿在初步接触绘画时,学生思维大多不受拘束,他们总是很大胆的表现自己的画面,虽显凌乱,但却很有趣。记得那时有一个小男孩,他每次画完之后总是兴高采烈的拿着自己的画要给我讲他画面的故事,而我却因画面太多涂抹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而大声斥责和冷落他。时间长了,他不再来给我讲,总是默默的在一边继续描绘自己的画面。而我还是会否定他的画面,自己却从未意识到这种行为也许扼杀了一个孩子最初对世界的美好想象。后来,在一次家长谈话中,这个学生的家长给我说了一些话,让我久久难忘。她说:“作为一个艺术启蒙者,一定要总尊重孩子,要爱他们。”之后,我再次和这个孩子沟通,他给我讲了很多他的画面,从中我被震撼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也许不会成为一个画家,但可能会长成一个优秀的剧作家,因为他的思维很活跃,总是把我教的单调事物变得丰富起来,并用故事讲出来,并且绘声绘色。

记得之前老师说过“美术和其他科目是不一样的,它没有对错,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即可。”是的,面对幼儿喜欢的绘画,起初的涂鸦实际便是最好的纯真,没有熏染渲染,只有真心。孩子可以将太阳画成黑的、绿的、蓝的······ 有错吗?

自此之后,我没有再像之前完成任务式让这个孩子去规矩的画画,而是给他讲怎样用线描的方式来把故事描绘出来。他用的纸大了,但压力小了,它认真的描绘着自己所想的世界,并且完成后给我边讲边演。我呢,就只能从细节给他教怎样装饰,他也总是认真的修饰。后来,在一次省级少儿创意画比赛中,他得了一等奖,我们衷心的为他高兴,我也为自己教学方法的及时调整而高兴。

孩子,是一个个纯真的精灵,他们脑子里总是会迸出一些美妙的想法。他们可能会说:“黑夜里有太阳,因为太阳变成黑色,所以看不见他。”“绿色的太阳是因为它穿了一件绿衣服”等,这错吗?所以,面对幼儿绘画,我们不能以“像不像”作为标准去衡量画面。换一种角度去认识,或许这幅画色调很和谐,或许故事性强,或许表现大胆······ 所以,用一种平和、欣赏的态度去接触他们,并及时给予肯定,他们可能会更爱美术。只会重复同样内容而不懂画面创新,只能是一个画匠,而不是真正的艺术家。我们不奢求每一个孩子成为艺术家,但却希望他们在绘画中能享受快乐、享受美。孩子从小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并且时时因肯定而更自信,更随心的去描绘内心的想法,这便足矣。

兴趣与天赋不能等同,但天赋却因兴趣欠缺而会夭折。我作为一个艺术启蒙者,更多的要做到:先让孩子爱上美术,再得到成绩,即便不能取得成绩,也学会爱生活,真实的的用笔去描绘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个功利的成绩崇拜者。

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孩子拿着我们认为不屑的画作来兴奋的阐述着。那请我们花一点点的时间来整理自己的情绪,耐心的做一个倾听者,并给予适当的赞誉和肯定。因为天使也是在肯定中来演绎美好的,多一点耐心去倾听孩子的声音,你会发现是一种享受,会换你一片纯真。

2.《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 篇二

面对这样的场面,我心急如焚,深呼吸之后我告诫自己淡定、 淡定。 我尽量试着用平静的语气,语重心长地说道:“ 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小学生的职责是规范自己的行为,上课铃响之前应该进教室,准备学习用品,然后安静地等待老师的到来, 不可以这样乱成一团。 ”学生似懂非懂地静了下来。 我以为我的这几句话会像圣旨一样管用,没想到圣旨也会失灵,在我故伎重演了两次后,效果只能用“ 零”来衡量。 批评教育了一次又一次之后,大家似乎产生了“ 抗体”。 我唠唠叨叨,学生依旧我行我素。

既然“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没有用,那么我采用“ 激将”法。 一年级是希望被表扬、被肯定的年龄段。 于是我从网上买了600多张表扬信。 等上课铃声响起,我强忍怒火面带笑容地走进“ 疯狂”的教室,我看到某同学坐得最端正,马上树立榜样:“ 某同学坐端正了, 老师最喜欢坐得端正的孩子。 所以我要递给他一份表扬信。 ”此时,我发现,其他学生不但坐得端正,而且都用期望的眼神看着我。 通过一周的观察,纪律有了起色。 表扬信的效果要比苦口婆心好得多。

3.每一个孩子都是乔布斯 篇三

张浩自述:

我是2005年开始创业的。2004年寒假,我回老家合肥,突然发现爸妈老了,而我还在读书,一无是处,还在靠他们养活我。我爸爸是位小学老师,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合肥冬天很冷,我看得心很痛。我妈妈是家庭主妇,我还有个妹妹。男孩的成熟往往是一下子突然完成的。回到厦门学校,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在想家,想父母,想自己,于是很快就冲动地作了一个决定—在老爸退休之前买辆车送给他。

有了想法后,我觉得很紧张,他快退休了,而我还没毕业。我马上产生了第二个想法—自己要赚钱,我一定要挣十万元。当时恰好在看《卡耐基成功学》,有点疯狂,我拿了张纸打印了“十万”两个大字贴在墙上。

干什么能挣十万元?那时候我能做的只有家教。我算了下账,当时厦门家教是两小时50元,也就是一个晚上50元。我决定每周做六个晚上家教,300元,周六、日每天做四份家教,400元;一个月四周,不到3000元,一年下来四万元不到。可我的目标是十万元,我有没有可能两小时收100元?人家肯定不干,那我就先找一份家教,做出成绩后,拿这个做案例,再涨价。我通过中介找到给一个初二的男孩做家教,带了他一年后,他中考时候从全年级360名学生中的倒数五十名,考到全校第二,考到厦门最好的中学厦门一中。

之后,那个孩子的父母主动帮我介绍100元的生意了,后来好多人找我,所以几个月后我的业余时间就排满了,但是我觉得很累,每天要一遍一遍地讲。我就对孩子父母讲:周末的时候你把孩子送到厦大来,让孩子感受下厦大的人文氛围。这样我就在厦大找了个小教室,然后同年龄段的孩子放在一起教。就这么做一直做到暑假前。暑假我开了两个班,招了20多个学生,挣了18000多元。

当时厦大对面有个光大银行,我每次做家教拿到钱都会全部存进去,每次特别开心的就是看存折上最后的那个数字。有时候为了凑一个整数,会把口袋的零钱全搭进去。暑假后开学的时候我开了四个班。那年的十一月,我存进去最后一笔钱的时候,整十万元。我一分钱也没有多存,我跟柜员说,你送我个卡套吧。

这是2005年的事情,后来我最多在厦门大学同时租用4个教室,开16个班,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招兼职家教老师了,我去贴招聘广告,亲自面试、培训、代课。我们公司现在的副总裁、上海事业部的主管、很多骨干都是那时加入的,那时他们才上大二、大三,从那以后就没有离开过快乐学习。

雨豪感悟:

这些年听过太多成功故事,故事中大多故意隐去创业时期所处的天时地利,无限强调主人公的决心、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梦想得以助其成功。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张浩这种轻描淡写的创业缘起,虽然如果把主角和背景隐去,每天有无数个类似创业故事在中国上演,因为生计或者报答,主角可以随意换成任何一个发廊妹,或者足浴哥。但是没有哪一个创业故事可以随便隐藏起创业的时机和环境,这并不是一个只要有理想就可以成功的时代。

对于张浩和他的快乐学习,当年相对封闭的厦门教育市场,面对家长望子成龙的企图心所产生的强需求,厦门大学的品牌影响力,甚至厦大校园里那些高素质后备人才,为企业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张浩自述:

2008年,我从厦门回了趟合肥,给我爸爸买了一辆车,我爸成了他们小学唯——个开着轿车从乡下去上课的老师,那部北京现代每天都会停在学校操场上。

从2005年开始我在讲台上一直站到2009年,五年中我每个周末每一天八小时的课。中午我们去小教室吃盒饭,然后一个人躺一个垫子立马睡着,睡半个小时,起来后洗把脸,看一下下午的讲义,下午接着上课到晚上8点。2009年之前我们没有请过一个保洁,卫生都是我们自己打扫,晚上9点钟吃饭,之后备课。那时招生压力很大,有时候备课后还要背个大包,里面满满的传单,一个个小区的邮箱里塞、贴。常常会碰到大叔大妈干涉,有时候碰到熟人也很没面子。更糟糕些会碰到保安。一次我们遇到一个小区,信箱一排,很长,很多,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都很兴奋,有点像电影《摩登时代》中卓别林饰演的那个见到螺丝就疯狂的劳工,于是传单就刷刷往里塞,速度那是相当快。不幸的是,保安来了,告诉我小区不能发广告,把传单从信箱中一个个夹出来,不夹就得挨揍,一群保安把我围起来,那一瞬我最无助。

每天晚上我经常带着我太太,天天晚上出去,特别是暑假前的招生旺季,每次投到凌晨一点两点。我太太不想去,我说你还是陪我吧,你什么都不用做,站在我身旁跟我讲讲话就好了。只为克服心理恐惧。

有时候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啊?研究生毕业,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没问题,但是想完后还是继续贴。为什么?大概创业是一件容易上瘾的事儿。

雨豪感悟:

我对创业有一个比喻,就是既能吃猪肉也能和猪一起跑。

创业的朋友每一次热闹聚会喜闻乐道的多是“吃猪肉”的幸福事,可一转身,又是继续“和猪一起跑”甚至“背着猪一起跑”。发广告的段子,从新东方俞敏洪开始,我听过很多,这是最身临其境的一个,不知对张浩的太太来讲,是不是还有种心酸的浪漫回忆?我想对于和张浩一样的无数来自社会底层的少年来讲,去创造一份事业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而这也正是我理解的“创业是一件容易上瘾的事儿”的根源所在。

张浩自述:

2006年7月我研究生毕业,同年9月我在厦门开了第一个分校,2007年开第二个分校,2008年年末快乐学习做到了厦门地区教育培训业第一名。2011年我们扩展到上海、福州。去年快乐学习做到一亿元的营业额,今年又扩张了两个城市——泉州和南昌。

课外辅导,首先必须满足家长的功利性需求,就是成绩要改变,所以在这方面一定要有效果。但是一个机构如果只做到这样的话,我们称之为“有现在,没未来”。我们有个“3S快乐学习法”:第一步,激发你的学习兴趣,孩子不想读的话,神仙也帮不了他。第二步,交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第三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课外辅导行业现在存在两种模式,1对1模式和班级模式。快乐学习做班级模式。我认为1对1模式有天生的生理缺陷——收费高、客户满意度低。单纯做1对1的机构,现在的满意度基本在30%。

关于竞争对手,快乐学习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自己——能不能静下心来做好这件事?教育是个慢产业,需要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耐下心慢慢做。“企业如同万物,有其自然生长规律”,也就是如果你违背了规律,迟早是要还的。

教育产业政策上没有风险,只要高考不取消,家长对补习的需求一定存在。我们希望对师资的培养上快乐学习是这个行业最用心、做 最扎实的。稳定的教师资源是快乐学习最大的财富。未来我们要做一家在所有教育机构中有灵魂的机构,而不仅仅就是为了满足孩子们上课、考试。

雨豪疑问:

快乐学习来上海是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错误?从张浩的自述可以揣摩出,上海三年的经营并未产生可观的赢利,这般业务这般规模的企业是不是更应该专注类似南昌、泉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是当前快乐学习的不二选择吗?

阿浩在称“到现在,快乐学习的股份百分百在我手上”。对企业股权牢牢的掌控适合其他产业的创业者借鉴吗?何时才是快乐学习释放股权的最佳时机?

任何一个产业都有核心竞争力的问题,高素质老师的资源就是教育产业,也是快乐学习这个事中最不能轻易糟蹋的部分。而改变人又是所有艰难任务中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阿浩通过开办教室培训营这种方式能够建立并维护企业的高竞争壁垒吗?代价有多大?

疑问此刻并无答案,许多问题也的确需要创业者用时间去诠释。去年初冬我在厦门参观张浩的快乐学习大本营,当直面八百多名80后员工,直面那些吃着盒饭、看着教材的年轻“先生”;直面老师们、孩子们一起在他们共同的“私塾”中放声诵读,不免震撼,这后面藏有多少事必躬亲,荣辱与共,财散人聚的故事,不得而知。

用户从不关心创业者的野心,用户关心的是你能帮他做什么事,当万千国人纠结于中国何时可以出一个乔布斯的时候,这个昔日肥东少年隐而未谈他的创业梦想,但我能感受到,那个梦想,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它其实昭然若揭:每一个孩子都是乔布斯。

4.《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 篇四

丽塔·皮尔斯,一位有40年教龄的老师。在她眼中,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一面。这个充满激情的演讲号召教育者们相信他们的学生并且从个人角度上真正建立起和孩子们的联系。

我这一辈子,要么是在学校,要么是在去学校的路上,要么就是在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我的父母是教育工作者,我的外祖父母也是教育工作者,而我这一干,也就是四十年。所以毫无疑问,在这四十年中,我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见证了无数的教育改革,其中有些改革很不错,有些不怎么样。

人际关系会影响学习效果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辍学或不爱学习的原因,无非就是家境贫寒、经常翘课、或者是受同龄人的不良影响。但是我们从未讨论过,或者说很少讨论的一点是:人际关系在这里面的重要性。詹姆士·科默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乔治·华盛顿·卡弗也说过,所有学习的过程都是理解关系的过程。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曾受到过某位老师或某个人的影响。多年来,我也听过很多老师的课,有的老师在讲台上意气风发,有些老师却迷失了自我。曾经有个同事跟我说,“学校不是花钱请我来讨这些孩子欢心的,他们花钱是请我来上课的。孩子们爱学不学,我教我的就行了。就这么简单。”听完后,我对她说,“你知道吗,孩子是不会向自己不喜欢的人学习的。”她继而说我这是一派胡言。我又对她说,“你的教师生涯肯定会是漫长而痛苦的。”教学效果当然可想而知。

有些人觉得,你要么能和一个人建立联系,要么就完全和那个人没有交集。我赞成史蒂芬·柯维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应该从简单的小事做起,先试着去理解对方,不要一开始就全盘否定。这可以先从道歉开始做起。有人想过这个方法吗?当你告诉孩子你错了,孩子肯定会吓一跳。记得有一次我给孩子们上分数课,虽然我自己的数学很烂,但我还是尽全力在教他们,而后来等我回去看了教案之后,我发现自己竟然全讲错了!所以到第二天上课时,我就对他们说,“孩子们,我要向你们道个歉。昨天上课我教的内容全是错的。对不起。”他们答道,“没关系的,皮尔斯老师。我们看您在讲台上手舞足蹈的,就没好意思打断。”

用鼓励代替批评

当然,我也教过那种很差的班,上课效率很低,一度把我急出了眼泪。我当时就在想,我要怎样才能在九个月内把现在这群孩子教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个过程难以想象的艰辛。我是怎样同时提高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和学习成绩的呢?

有一年,我突然想出这么个好办法:我对所有的学生说,“你们是被选到我的班里来的。我是最好的老师,你们是最好的学生。学校之所以让你们来我的班是想让我们给全校做示范。”其中一个学生听完后说道,“真的?”我说,“是真的。我们是全校的榜样。所以你们每次走过走廊时,其他学生都会崇拜的看着你们。这时你们也不要出声,抬头挺胸继续走就行了。”我还给了他们一个口号:“我很优秀。我来这里的时候很优秀,我离开这里的时候会更优秀!我很厉害。我很强大。我得到现在的教育是理所当然的。我还要完成很多任务,影响很多人,游览很多地方。”他们听完后大喊,“是的!”当你在脑海中不断强化一个理念时,慢慢地它就会成为你的一部分。我曾给学生做了个测验,一共20道题。有个学生错了18道,我在他的试卷上写了个“+2”,还在旁边画了个笑脸。后来他就跑来问我,“皮尔斯老师,我是得了个F吗?”我说是的。他就问“那你为啥要在我的卷子上画个笑脸?”我说,“因为你在进步啊!你还做对了2道,又不是全错。”我接着还说,“现在你再看看卷子,是不是可以少错几个呢?”他说,“是的。老师,我下次一定会考得更好。”显而易见,“-18”会让你的心灵承受致命的打击,但如果用“+2”的话,就说明“其实你并不差”。

每个孩子都是冠军 多年以来,我看着我母亲利用课余时间来思考每个孩子的情况,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进行家访,买些梳子、刷子、花生酱和饼干放在抽屉里,当学生饿的时候就可以分给他们吃;她还买了一些浴巾和香皂,当学生身上有异味时,可以用它们来洗洗。很多年过去了,我的母亲也退休了,我还经常能看见之前的学生来探望她,并对她说,“沃克老师,您知道吗,是您改变了我的一生,是您让我觉得自己很优秀,您帮助我获得了成功。虽然打心眼里,我知道自己并不优秀。现在,我要让您为我自豪。”

两年前,我妈妈去世了,享年92岁。很多她之前的学生都来参加了葬礼。看到此景,我不禁热泪盈眶。我流泪不是因为母亲去世,而是为她与这么多人建立起的人际关系,这种永不消亡的人际关系。

我们能接受更多的关系吗?当然能。老师会喜欢每个学生吗?当然不会。而且每个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让你头疼的学生,但让你头疼的学生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是联系让你们相遇,是人际关系让你们相遇。虽然你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喜欢,但最重要的是,你绝不能让学生知道。所以,大家都说老师是最好的演员,虽然我们不想上课,却要装作自己很喜欢上课;我们学习那些根本说不通的大道理,然后还要把它们传授给学生。我们必须要教,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

5.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观后感 篇五

“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 ――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师生与延安小学生同上一堂云音乐课,课程从“以人民为中心”的音乐教育观念出发,以抗疫期间特殊的“美育云端课堂”教学形式,从当地具体条件和要求出发,为低中高三个小学学段的孩子分别设计一堂网上音乐课。

按照素质型体验式教学法的原理,为不同学段的孩子们选择了《陕北娃,兴中华》(一、二年级);《小松树》《黄河对口曲》(三、四年级)、《让世界充满爱》(五、六年级)作为教学素材,以体验式歌唱教学法,用音乐这一特殊的情感语言传递出我们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敬意和热爱;用音乐的真善美体验,激发老区孩子对他们祖辈的敬仰和对家乡的热爱,激励“延安娃”们继承发扬延安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情于理,以情动人,陶治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自从上了美育,我觉得这世界满满的都是艺术,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观点。

6.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作文 篇六

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落入凡间的天使,我很庆幸自己身边也有这么一个天使,一直感激上天让宝宝的到来完整了我的生命,也让我发现了生命的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对他的爱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因为任何的语言在这个时候都显的无比的苍白,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起,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他以后的每一天都能够快乐,幸福,无论他将来做什么,有什么样的作为,他在我的心里都永远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他永远都是我的儿子,是我最爱的宝宝...... 儿子长这么大从来都没有跟我分开超过一天以上,他很粘我,我也很粘他,还记得第一天上幼儿园,第一次与我分开的他大哭着看着我,我没敢看他,也不敢多逗留,转身就走

我不能让他看到其实妈妈也哭了,那样他会更加不舍得我的,我想告诉他的是,宝宝,你总有一天会离开妈妈的怀抱,你会有你自己的生活,妈妈把你送到幼儿园并不是不要你了,妈妈永远爱你,永远不会不要你,只是这是一个过程,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学会离别也许就是成长的第一步吧

现在上幼儿园也有一段时间了,宝宝也适应了,在幼儿园里有老师的悉心照料,儿子也胖了很多,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感谢幼儿园,感谢老师,让我们做家长的可以没有顾虑的去做自己的事情,谢谢......

7.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 篇七

但我并不孤单,并不悲哀。那些活蹦乱跳、充满朝气的孩子,是我心灵久有的依偎。

头一次师生大会,校长恭恭敬敬地说:“同学们,这可是来自长沙的高才生啊。”学生不懂什么叫高才生,但他们知道长沙,于是这些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孩子霎时把目光齐齐地对准了我。

我知道他们在渴望什么,那一天,我讲了整整一上午,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外面的精彩世界,最后我说:“孩子们,如果你们想出去看看,就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时间,明白吗?”

掌声顿时如雷。我欣慰地笑了,我想我应该竭力改变他们,让他们每个人都变得乐观、自信、认真、守信,并且不畏惧艰难和险阻。我知道我身上的担子不轻,但这些纯朴和善良的微笑,让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我所上的每一堂课,孩子们都听得非常认真,一有不懂的地方,下课后便会把我小小的办公室挤得满满的。我所交代的每一个任务,大家都是争先恐后地去完成,从没出现拖沓和躲避的现象。

讲桌上有个小瓶,每一天都会有一束野花插在那里,我甚至不知道是谁采的,问,他们总会笑嘻嘻地跑开,校长说:“在大山里,鲜花送给客人是最尊贵的礼物。”

我相信他的话。我又在想,礼物的轻重与金钱无关,与知识无关,与年龄无关。这些大山里的孩子,把尊重给了我,我应该感激他们。

暑假,我离开了大山,来到了长沙,不久后,得知莫拉克台风给台湾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我也成了一名募捐志愿者。主办方希望我回校后,在学生中组织一次募捐,我和校长通电话时,我建议说:“在老师中组织就行了,孩子们的家境都不富裕,我不忍心。”

但不知是谁泄露了这一消息,在我回校的路上,竟惊奇地发现,有学生们在忙碌着,有的摘茶叶,有的捡塑料瓶,还有的在砖厂码砖头……

开学的那天早上,各班的学习委员风尘仆仆地把一张张用自己劳动换来的纸币放在了我的手里。我顿时觉得手里沉甸甸的。

我班還有一个学生,家里父母双亡,前些日子,他又病了,连报名都是奶奶来的,就是这么一个身体还没有康复的学生,也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干起了摘茶叶的活。

当他把一张褶皱的20元人民币放在我手里时,我眼睛一热。我试图阻止他:“孩子,这钱你不能捐,你现在还在吃药,你需要钱。”

他把身子挺得笔直:“老师,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我希望灾区的小朋友也能和我们一样,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读书。”

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呢?这些大山里的孩子,真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呢!但也正是这些天使纯净的爱,才让我彻底摈弃了城市的虚华和浮躁,一头扎进大山的宁静与安详里,并从此心甘情愿。

上一篇:登东台山作文下一篇:门诊护理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