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2024-10-30

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精选18篇)

1.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篇一

果园抗旱栽培综合技术

去冬今春一些果区持续干旱,势必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为了减少损失,应积极采取综合抗旱栽培措施. 1)穴施肥水.根据土壤肥力和果树生长情况,及不同阶段的需肥特点,进行合理的配方施肥,确保适时适量适法施用,及时满足树体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可使树体生长发育健壮,耐旱力提高.但由于果树根系分布较深,表层土灌溉时,有限的水分难以渗透到根系集中分布层,灌溉效果往往不理想或难以见效.

作 者:周焕成 陈现伟 王彩红 赵晓华 作者单位:周焕成(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镇政府株站,452370)

陈现伟,王彩红,赵晓华(新密市林业局)

刊 名:西北园艺英文刊名:NORTHWEST HORTICULTURE年,卷(期):“”(4)分类号:S6关键词:

2.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篇二

1. 科学合理的选择玉米品种

在选择玉米品种时, 所选的玉米品种要具备以下特点:较强的拱土能力、较强的苗期低温耐受力、较强的抗干旱能力以及较快的籽粒灌浆、脱水能力。此外, 还要根据地块的特性来选择玉米品种, 比如半耐密中熟或早熟以及耐旱的玉米品种适合于在盐碱以及中等甚至下等肥力的地块播种。而对于具有灌水条件以及较高肥力的地块, 选择耐密中熟或者中晚熟、半耐密中熟或者中晚熟的高产玉米品种则更为适宜。

2. 科学处理玉米种子

种子包衣是种植玉米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选择合适的种衣剂对于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等均是尤为重要的。在玉米种子包衣时, 要针对干旱气候选择抗旱型的复合种衣剂, 这种类型的种衣剂不仅能够对苗期病虫的危害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还能加强玉米根系的抗逆性以及自身的活力。然而,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对于那些经过催芽的玉米种子, 若进行包衣处理则极易出现药害的现象, 所以, 切勿对催芽的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3.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在玉米播种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当地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因为适宜的土壤的温度及湿度会对玉米的出苗率及发芽率起到显著提升的作用。一般而言, 在雨水量较少的地区, 土壤湿度较低, 较早的播种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干旱对后期的籽粒灌浆的影响。但播种期往往会受到土地准备、劳动力度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玉米的迟播, 迟播对于玉米作物的生长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比如植株易倒伏、生长过高以及籽粒数量减少等问题。

4. 采用适宜的播种技术

通常在地势为低洼地以及平整地的地区, 整体上应该以散墒打垄作为主要的播种技术, 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春灭茬、三犁穿打垄”。具体而言, 即春季土壤开始化冻, 在土壤深度化冻至10~15 cm的时候, 采用通用的灭茬机对土壤进行灭茬。灭茬的深度至少是10 cm, 这样才能充分保证灭茬的质量。此外, 在灭茬的整个过程中, 碎土率以及碎茬率至少分别达到80%和90%, 在打垄的时候, 首先要注意在土壤中施入底肥。

在播种时, 要根据地势选择合理的播种方式, 比如在低洼地以及平地要进行灭茬打垄, 需要采取垄上人工播种或者机械播种的方式。在适宜的土壤温度 (6℃~8℃) 以及土壤湿度 (含水率20%~24%) 下, 可以采取机械播种的方式。而对于具有相对较差土壤墒情的坡岗地, 采用扣半留茬打垄及人工扎眼器播种的播种方式则较为适宜。在人工播种的时候, 要保证播种深度以及覆土厚度是一致的, 一般覆土厚度为3.0~4.5 cm, 在播种后要适时的对覆土予以镇压, 镇压后的覆土厚度通常为2~3 cm。

在坡岗地进行玉米作物的播种时, 通常采用扣半留茬打垄这一播种技术, 通过对原来垄体的2/5进行扣翻来形成新的垄体, 同时保留上一年的玉米茬和剩余部分的原垄体。通常扣半打垄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采用柳式铧上捆草把翻扣。也就是首先需要在原垄沟偏下一些的位置进行垄帮, 并且对基肥采取条施处理, 这个过程不需要灭茬处理。然后是在紧邻玉米茬边的位置, 应用犁进行翻土来扣住垄沟, 玉米茬仍旧保持在原来的位置。再使用播种施肥的器械在翻扣不久的垄体上进行播种, 而且对于原来的垄体与播种的垄体上的玉米茬之间的行距是有要求的, 一般设定在12 cm左右。在玉米作物整个的生育期内, 不需要采取任何中耕铲趟措施的。在第二年播种的时候, 同样需要在紧邻新的玉米茬的位置上进行翻扣打垄工作, 并且要把腐烂的玉米茬重新翻入土壤内, 这些腐烂的玉米茬是上一年在扣半起垄时所留下的, 同样的在接下来每一年种植玉米的时候, 都要按照扣半起垄这种方式进行播种。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具有专门用途的可调式扣半犁, 具体操作流程同第一种方法是一样的, 但是效果却比第一种方法好很多。假如地表上面干土层的厚度不到5 cm, 而且土壤下面的土层墒情较好时, 就可以采取沟播这种方法来进行播种, 即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来进行播种以及出苗。具体操作可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挖, 首先开一个深度较大的沟, 把玉米种子播在沟内的湿土中, 然后按照先湿土后干土的顺序进行盖土,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覆土的深度既不可以过大且不可以过小。其二是套沟播种, 首先挖开一个深度较小的沟, 然后在挖开的沟内直接用耧进行播种, 并且也需要在土壤的湿土层内播种。

播种时如果遇到土壤的干土层较厚的情况, 则可以通过造墒来进行播种, 具体操作就是在干土层中挖沟注水, 待水分充分渗入到土壤中后, 再进行点种及覆土。

5. 选择合理的施肥技术

在对玉米作物进行施肥的时候, 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种类及肥力、玉米作物所需肥料的规律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施肥技术, 在对以上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后, 要确定玉米作物所需肥料的配比以及施肥量, 按照先施基肥, 再施种肥, 最后施追肥的方法来对玉米作物进行施肥, 做到分层施肥、深松施肥、分次施肥以及种肥隔离。

首先, 施入底肥。底肥可以在两个时间段内施入, 一个是整地打垄的时候, 另一个是在用播种机播种时, 播种机是具有分层施肥功能的。施肥深度要比播种深度大, 一般在距离播种深度8~10 cm的位置进行施肥。底肥大体包括20%的氮肥、80%的钾肥与磷肥、长效碳铵以及有机肥等其他肥料, 为了补充钾肥以及磷肥的用量, 可以适当增施农家肥或者有机肥。其次, 施入种肥。同底肥一样, 种肥也要施在种子下面, 但距离为3~5 cm。种肥包括5%的氮肥、20%的钾肥及磷肥。最后, 施入追肥。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要追施速效性氮肥, 施肥的深度应该控制在8~10 cm, 并且做好覆土工作, 这个过程的施肥量大约占据速效性氮肥全部用量的75%。

除上述之外, 还需要说明的是叶面肥, 也就是根据玉米植株整体生长发育的状况, 适时的对植株叶面喷肥。如果在前期施加种肥过程中, 磷肥的用量较少, 那就可以对植株叶面喷施含磷量较多的磷酸二氢钾, 具体操作流程是将300 g的磷酸二氢钾充分溶入100 g水中, 待混合均匀后, 再对植株叶面进行喷施, 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抗旱作用。在锌元素相对缺乏的地块中, 可以将少量的石灰液加到浓度为0.1%~0.2%的硫酸锌中, 待溶液混合均匀后, 再对植株叶面进行喷施。

3.豫北地区夏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篇三

1.整地保墒。鉴于土壤含水量低,整地是保证一次播种出全苗的基础。准备播种玉米的原垄地块要早灭茬,并秋深耕,要在前茬农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同时结合秸秆还田,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4~5吨,尽量多施,以利于抗旱。耕深20~30厘米,可以促进土壤熟化,积蓄雨雪,沉实土壤。前茬腾地晚,来不及深耕,应尽早春耕,随耕随耙,防止跑墒,耕深以10~13厘米为宜。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用优良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优良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对自然条件、生长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选用良种时必须根据品种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在豫北地区抗病、抗旱、高产、适应性强的品种有郑单958、浚单20等品种。播种前将种子摊在地上或席上5~6厘米厚,连续晒2~3天即可,温度高时,切忌将种子摊在水泥地、沥青地或金属板上,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为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播前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或用20%粉锈宁0.15~0.2千克加水1.5~2.5千克,拌50千克种子,以防治丝黑穗病,也可用质量合格的玉米种衣剂直接拌种,可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减轻病虫危害,为苗齐、苗全打好基础。

3.适期播种与合理密植。干旱是制约玉米高产的关键,而春旱、伏旱、秋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核心,要做到适时播种,春季多大风天气,土壤含水量低,蒸发量大,失墒快,因此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尽早播种,抓住现有墒情,抢墒播种,为充分利用春季小麥灌浆水,减轻旱灾的影响,豫北地区在5月20日即可播种,旱地可进行小麦玉米套种。精选种子,按种子大小分级播种,使苗子大小一致,同时剔除秕粒、病虫粒。玉米能否一次播种保全苗,机械播种是关键,实行机械播种可以缩短播种期;为了抢墒,玉米要在短时间内播完,土墒不足或不匀是造成缺苗断垄、出苗早晚不齐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播深以5~6厘米为宜,土壤黏重,墒情好的以4~5厘米为宜,墒情差的播深以6~8厘米为宜,但最深不能超过10厘米。要深施化肥,最好做到测土配方施足底肥,避免化肥与种子抢墒,机播种子均匀,覆土一致,随播随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不失墒,以利于种子吸水萌发。有条件的地块最好实行精量播种,1穴1株苗,以防争水。在同等条件下,早熟矮秆、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的品种密度宜大,晚熟高秆、叶片平展的品种密度宜小;一般肥地种植宜密,薄地宜稀,水浇地宜密,旱地宜稀;玉米生育期长的宜稀,生育期短的宜密;地势较高,气温较低的宜密植,地势低,气温高的宜稀植。一般中晚熟品种每667平方米密度为3500~4000株,中熟品种为每667平方米4000~4500株。

4.苗期管理。在玉米播种后,常因播种质量差、土壤干旱、病虫危害、机械损伤等原因,造成缺苗,所以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应立即补苗。补苗方法有浸种和移苗补栽2种方法。移栽苗龄以2~4片叶为宜,越早越容易成活,移栽应在阴天或晴天下午带土移栽,栽后浇水以利成活。为了避免幼苗拥挤和相互遮光,节省土壤养分和水分,培育壮苗,玉米出苗后应及早间苗,适时定苗,定苗应留匀苗、齐苗、壮苗,去掉弱苗,最好在晴天下午进行,病苗、虫咬苗及弱苗经日晒易萎蔫,便于识别,但在干旱或虫害较重地区,间、定苗时间应适当后移。苗期中耕可以控制地上生长,促进地下部生长,达到壮苗目的,苗期中耕一般进行2~3次。第1次在出苗后、定苗前,耕层宜浅,一般3~5厘米为宜;第2次在定苗后;第3次在拔节前,耕层以10~13厘米为宜。蹲苗就是采用控制肥水扒土晒根的措施控制地上部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以达到壮苗目的。具体做法是在底肥足、底墒好的情况下,苗期不追肥,不浇水,多锄地,造成上虚下实、上干下湿的土壤环境,促根下扎。玉米在定苗时发现弱苗后应立即偏浇水,偏施肥,使弱苗迅速赶上其他植株,否则易形成空秆或者穗小缺粒、秃尖以及后期倒伏等,影响产量。积极防治病虫害,防治黏虫和玉米螟可选用氯氰菊酯乳油100毫升、毒死蜱50毫升或吡虫啉0.02千克加水喷雾;防治蚜虫用啶虫脒每667平方米0.01千克兑水50千克喷雾。

5.穗期管理。

5.1适时追肥,一般穗期追肥可分两次进行。一次是攻秆肥(也叫拔节期),攻秆肥在拔节前后追施,可使秆壮、叶茂,有利于穗的分化与形成。一般在玉米播种后20~30天,每667平方米用玉米配方肥30千克,沿幼苗一侧开沟均匀条施(深度15~20厘米),以促根壮苗。二次是攻穗肥,是指大喇叭口期(抽雄前10~15天)的追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0~30千克在玉米根旁刨坑穴施、开沟施或耧施,一般要求拔节肥施于行侧距植株8~10厘米处,穗肥施在距株15~20厘米处,深施10~15厘米。

5.2拔除弱小株及分蘖。在密度较大的高产田块,穗期如发现弱小株,应及时拔除。在群体较小的田块,玉米茎基部易发生分蘖,发现分蘖应及时去除。

5.3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可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每667平方米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千克,投入心叶防治,或用50%辛硫磷乳油1千克加细砂土40千克配成毒砂丢入喇叭口中防治,或选用48%毒死蜱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800~1000倍液滴灌心叶。

5.4及时灌溉。玉米拔节以后,随着植株的迅速生长,需水量也逐渐增多,而且以抽雄前后需水量最大。玉米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约一个月时间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对水分反应极为敏感,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穗期合理灌溉,除浇好拔节水外,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若遇干旱,必须浇水,否则会造成“卡脖旱”。

6.花粒期管理。

6.1补施粒肥。籽粒灌浆初期,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7千克,结合浇水撒施或条施,以提高后期叶片光合能力和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6.2防治病害。玉米后期易发生锈病、小斑病等病害,发病初期,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等1000~1500倍液,或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灌浆期,每667平方米可用0.9%阿淮菌素乳油30毫升+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磷酸二氢钾50克的混合剂进行叶面喷施,防治田间红蜘蛛、锈病和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

4.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篇四

一、粮食作物抗旱技术措施

(一)小春粮食作物

1.浇水保苗。有水源的地方浇水灌溉在霜化以后进行,采取肥水齐攻的办法,进行麦类拔节肥、油菜苔肥、蚕豆花肥追施,小春马铃薯应适当推迟破膜放苗时间,利用地膜保护土壤墒情,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2.加强田间春管。对于缺肥的地块,及时喷施尿素水和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蚕豆及时整枝摘心促早熟。

3.病虫害防治:抓好大、小麦锈病、油菜蚜虫等防控,做到早发现、早防控,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4.对干旱绝收的田块,指导农民改种补种豌豆、马铃薯、蔬菜、玉米等早春作物。

(二)大春粮食作物

1.针对今年大春作物播种时节雨水偏迟的情况,应选择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产、稳产品种,尽量避免后期低温冷害影响,确保粮食丰收。

2.推广抗旱节水育苗技术,做好抗旱等雨移栽准备。水稻推广钵盘旱育技术,地膜覆盖苗床保温、保湿,培育壮苗。针对等水移栽的大田,采取适时推迟育秧时间,稀播培育长龄壮秧,化学调控延长秧龄,两段寄栽等技术保障栽插;玉米推广育苗移栽技术,幼苗2—3叶时,可采取喷施“多效唑”等措施蹲苗,等雨移栽。

3.适时整地理墒,保持土壤墒情。水稻提倡三旱整田(即旱施耕、旱找平、旱打埂),然后实施浅灌栽秧,移栽大田时适当增加移栽密度来保证穗数;玉米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整地理墒,透雨过后,及时覆膜保墒,适时破膜栽种; 大春马铃薯提倡采用无病大整薯播种,采取平整、镇压种植方式,提高抗旱能力。

4.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抵御干旱灾害。在低热河谷地区推广玉米套种花生或红薯的种植模式,中海拔区域推广玉米套豆或魔芋的种植模式,高海拔区域推广玉米套马铃薯等种植模式。

5.因地制宜,合理改种。不能保证正常栽种的水田,及时改种旱粮作物;因缺水推迟种植的旱地,改种马铃薯、豆类等需水量小,抗旱能力强,生育期短,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作物。

二、经济作物抗旱技术措施

(一)蔬菜

1.合理安排茬口,保障市场供应。随着干旱的延续,近期本地蔬菜上市量不断(来源:好范文 http:///)减少,菜价有开始上行的趋势。各地要充分利用菜地倒茬换茬的空隙,抢播一茬小白菜等短期叶菜类蔬菜,增加市场叶菜供应量。

2.改进播种方式,节约用水。能实行育苗移栽的品种尽量实行集中育苗、营养块育苗、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尽量减少直播面积,减少用水量,然后再分散抗旱移栽,节水浇灌,提高水利用率。

3.增加覆盖,减少蒸发。蔬菜育苗多采用小拱棚等抗旱育苗设施;大田栽培采用地膜覆盖,露地栽培蔬菜也可用杂草、树枝覆盖,既能遮荫又能保湿抗旱,但需掌握好厚度。

4.确保重点,适时灌溉。保证重点蔬菜品种和重点时期的需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如有些蔬菜目前正处在开花结果盛期,要及时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在浇灌时间上尽量选择早上太阳出来前和傍晚太阳下山后进行,避开中午温度高的时间,以减少水份蒸发损失。

5.加强管理,提高抗性。结合浅耕,加强培土保墒,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及时增施磷钾肥、喷施保水剂,提高植株抗旱性。

6.加强节水措施,提高水利用率。离水源近的地块尽量采用管引灌溉、挑水浇灌或抽水灌溉,尽量避免放大水漫灌;根据蔬菜品种不同,铺设喷灌或滴灌设施;高山地区修筑微型蓄水池,遇有雨雪进行微蓄微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利用率。

(二)花卉

1.工业用色素花卉类

选择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块集中育苗,统一管理,既节约用水又能保证大田用苗;成苗后全部采用营养袋假植上袋,抗旱移栽,减少移栽用水,提高成活率;大田全部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保墒节水,保障全苗。

2.鲜切花类

目前鲜切花生产几乎都采用大棚设施栽培,各级政府和花卉生产企业、花农都要加大投入力度,尽力扩大微喷、微滴灌溉设施建设应用,节水生产;布局上采取分期、分批播种,既错开用水高峰期又能满足市场不同时期需求,还可规避市场风险;灌溉技术上要选择在缺水临界区灌溉,发挥灌水最大效益。

3.球根(茎)繁殖类

目前球根(茎)繁殖花卉生产几乎属于露地雨养农业,技术上可采取适当晚播,在雨水正式来临前播完;适当增加播种量,以保证苗足。

4.盆栽及园林花卉类

5.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篇五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玉米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如何让这部分面积的玉米产量增加是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南部县升水镇地处川东北丘陵山地海拔高度在250-700m之间玉米是该镇种植面积第二大粮食作物由于7要9月降雨偏多加之春夏秋地风偏多大风大雨常使玉米倒伏甚至折断缺株断垄现象常发生导致大幅减产现总结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推广良种

一般春播玉米选择生育期较长、单株生产力高、抗病性强的品种2016年可推广种植神龙玉9号、B玉678、仲玉518、锦泰1号、科茂918、京东玉800等

2适时早播,地膜覆盖

3月上中旬播种采用双膜起拱肥团育苗育苗8.25万-9.00万墩/hm2开沟施肥施用碳铵1500kg/hm2复合肥750kg/hm2冤、磷肥1200kg/hm2、油枯1200kg/hm2、土渣肥22.5t/hm2、水肥4.0-5.0t/hm23

3合理密植,覆膜移栽

随着玉米高产栽培的进一步实施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就是增加密度而制约高产的瓶颈又是密度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即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增加种植密度仍然是玉米大面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1-5]二叶一心期地膜覆盖移栽移栽时实行双行、单株、分级、定向、错窝栽植退窝16.7-20.0cm保证栽植4.95万-5.25万株/hm2在盖膜前把地里的前茬、残留根茬、秸秆、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打碎土块以免划破或顶起地膜盖膜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盖膜一定要严密将地膜拉紧、拉展、铺平、铺匀膜的四周各开1条浅沟把地膜用土压紧、压严以防大风揭掉地膜但膜边压土不宜过多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膜面宽度扩宽采光面达到严、紧、平、宽的要求4配方施肥以目标产量9t/hm2计算施纯N322.5-390.0kg/hm2P2O5150-174kg/hm2K2O180.0-232.5kg/hm2锌肥15.0-22.5kg/hm2做到底肥重苗肥、拔节肥、粒肥补穗肥猛底肥施用碳铵1050-1200kg/hm2施用尿素75-90kg/hm2作苗肥施尿素120-150kg/hm2作拔节肥大喇叭口期要结合揭膜用尿素450-525kg/hm2或碳铵1500-2250kg/hm2对粪水灌施猛施攻苞肥势苗情看苗补施2%的尿素溶液

4适时应用缩节胺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通过调节植物内源激素水平而影响作物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目前在作物的优质、高效生产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1-2]要实施玉米高产创建减少玉米植株倒伏或折断就必须采取化控技术[5-8]当玉米可见叶有6-8叶时按150mg/kg浓度均匀喷雾1次做到不重不漏当玉米可见叶有11-13叶时按150mg/kg浓度均匀喷雾1次如长势过旺喷施的浓度可以增加到200mg/kg喷施应该做到单一使用最好不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玉米应用缩节胺可以有效抑制玉米茎秆伸长降低株高和穗位高缩短叶长增强抗倒力增加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促进增产增收2010要2015年应用缩节胺效果表明应用缩节胺株高、穗位高比对照分别矮10.0、5.0cm叶长缩短5.0cm增强抗倒能力有效穗、穗粒数分别多420穗/hm2和67粒千粒重重3.0g实际产量增加753kg/hm2增幅9.3%。

5辅助授粉

玉米授粉由于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植株营养损失和提高结实率在玉米抽雄始期实行隔行或隔窝去雄实行人工辅助授粉。

6综合防治病虫害

采取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冶的植保原则按无公害或绿色产品允许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安全的化学农药等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或者用阿维菌素、Bt乳剂等生物农药搞好苗期土蚕和毛虫大喇叭口期螟虫、大、小斑病和纹枯病综合防控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7适时收获

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籽粒变硬果穗苞叶枯白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即可收获

8参考文献

6.玉米芯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篇六

随着平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栽培用的主要原料——棉籽皮日趋紧张且价格上涨。用玉米芯代替棉籽皮做主料来栽培平菇,成本低,效益高。

(1)玉米芯的处理。将玉米芯粉碎至花生粒大小,然后用3%~5%的石灰水拌料,直到拌透拌匀,接着添加2%的过磷酸钙、2%石膏、0.5的尿素、0.1%克霉王(或其他)、1%食盐,拌匀,使料水保持在1:1~1.4。

(2)建堆发酵。拌匀后堆成宽1.5~1.8米,高0.8米的长堆,堆的两边用木棍在堆肩打两排孔,孔距0.6~1米,上覆薄膜以保温,堆底留空隙,以通风。当堆内15厘米处温度达到65℃以上时保持一昼夜,然后翻堆,上翻下,里翻外,如此共翻3次,然后摊开散温。

45~50厘米的聚乙烯筒(3)接种发菌。选用适宜优质三级种。出菇袋规格一般为22厘米×

袋,采用三层料四层种的层播法,菌种量在15%左右。

(4)出菇管理。可采用立墙或覆土栽培方法。当采收1潮菇应及时补施营养液:5%~10%黄豆浸出液等。一般可采收3~4潮。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50%。

夏季反季节种植平菇技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反季节的栽培的发展和受经济效益的驱动,在夏季进行平菇生产成为菇农增加效益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夏季温度高,病虫害严重,对缺少栽培经验的栽培户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下面把夏季种植平菇的几个关键环节总结如下:

(1)选种。这是夏季种菇的前提。菌株要求抗高温、耐旱、耐湿、抗杂的品种。如高平1号、夏王40、江都71、夏优1号等。

(2)拌料、发醇、装袋与发菌。配方中的辅料应少加有机氮,不能加尿素。石灰以5%~8%为宜,并加入0.1的多菌灵或克霉王,但要注意不能与石灰同时加入,应先加入石灰粉。含水量要比其他季节少。发酵期适当缩短。进行高碱处理,装袋前培养料PH保持在8以上。栽培用的塑料袋规格要小一些。加大播种量,增加播种层数。装好袋后在有菌种处用铁钉打眼,并从菌袋中间用小手指粗木棒打一孔,加快发菌速度。发菌时加强蔽荫控温,夜间通能风降温。加强发菌管理,提高发菌质量与成功率。

(3)栽培与出菇管理。因覆土栽培时,菌袋中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且土壤中病原菌及虫口多,故一般不采用该法,通常用堆码立墙栽培。出菇时,挽起两端菌袋,晚间定期通风,加大空气湿度和喷水量,搞好蔽荫控温,控制光线。提前搞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发生后,就选用不产生药害的低毒农药防治。否则,高温环境,易产生药害。及时采收。保持出菇场所的卫生。

7.梨树县玉米抗旱栽培技术 篇七

1 品种选择

追求稳产是第一。种子市场的放开调动了育种工作者的积极性, 使玉米新品种得到迅速推广与应用。有些新品种虽然产量较高, 但是在品种的抗逆性、抗病虫性、抗倒伏性或耐旱性等某一方面有较大缺陷, 选用该类品种, 一旦遇到不利于作物生长而有利于灾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就会因品种的抗性差造成减产、减收[1]。因此, 应选择综合抗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2 播种

抓好播种质量关, 提高播种质量是保全苗、抓齐苗、拿壮苗的基础。一是做好选种、晒种、种子包衣这3个环节, 坚决杜绝白籽下地;二是把握好适时播种、种肥隔离、深浅一致3个环节;三是把好农机作业质量关, 实时检查是否漏播、有无嗑籽现象;四是及时镇压、保墒、提墒。

3 种植

一是改进种植方法。农业耕作长期采用垄作, 而实践表明, 垄作已经不是最佳的种植方法, 尤其是在少雨缺水、土壤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 不宜采用该种方法种植。因地制宜地采用保护性耕作, 不仅可以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 还可以通过留高茬增加秸秆还田量。二是农机农艺配套。受土地分散经营的影响, 大型农用机械很少走进农田, 农业生产主要使用以小四轮为代表的小型农用机械, 作业质量低差。三是合理密植。目前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栽培技术都有适宜的栽培密度, 但有的农民为了追求高产盲目增加密度, 导致遇到旱年穗小粒薄、产量低。2009年对某些农民就是一次沉痛的教训。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茎秆节间变长、变细, 降低了玉米抗倒伏能力, 一旦遇到大风之年便造成大面积倒伏。

4 科学施肥

一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就是针对土壤中缺什么, 补什么;缺多少, 补多少。农民是测土配方施肥的最终执行者。由于目前生产的复混肥有很多是通用型的, 配方针对性差, 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加之有些农民对测土配方施肥重视程度不够, 极大地影响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效果。二是提高对有机肥的重视程度。多年来, 农业科技工作者始终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推广方略, 通过根茬还田和极少量的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手段培肥地力, 改善土壤环境, 增加了农业后劲。但是农民重视化肥、轻视农肥。化肥养分含量高, 肥效快, 肥效时间短;而有机肥养分全, 肥效长, 但养分含量低。因此, 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建立相应的耕地保护机制[2]。

5 中耕管理

随着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过去三铲三趟的中耕起垄已被免耕技术所代替。但是免耕技术当中所指的“免耕”并非是种子播到地里之后既不铲也不趟, 而是以化学除草代替了人工锄草, 机械深松不起垄代替了深趟起垄。免耕技术可以使玉米的地上多个节形成气生根, 增强了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和抗旱性;深松的深度远超过深趟的深度, 使玉米的根系扎得更深, 增加了土壤耕层的通透性和保水性, 较多地接纳自然降雨, 避免了地表形成径流, 提高了农田的抗旱性[3]。目前有的农民误把不铲、不趟作为免耕技术, 结果造成耕层土壤通透性差。

6 病虫害防治

玉米后期发生的病虫害很多, 病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 虫害主要有玉米蚜虫、玉米螟, 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造成玉米减产。例如玉米生长后期发生蚜虫, 如果不及时防治, 严重的会使玉米植株提前死亡, 导致“翻秆”[4]。因此, 要采取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摘要:针对梨树县易发生旱灾的气候条件, 提出玉米抗旱栽培技术, 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种植、科学施肥、中耕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以期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玉米, 立足于抗灾夺高产。

关键词:玉米,抗旱栽培,吉林梨树

参考文献

[1]赵霞.河南省玉米栽培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9) :53-56.

[2]刘志雄, 冯勇, 胡达古拉, 等.土壤养分供应水平及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2) :31-34.

[3]王振华, 刘晓文, 张前进, 等.夏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8 (4) :33-34, 38.

8.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篇八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柳河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139-2

柳河县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半山区农业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县粮食作物面积为8.9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为5.4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0%,随着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以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的,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力量、主攻单产、改善品质、示范连片,提高效益,全县玉米单产、总产不断提高,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为提高全县粮食产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玉米高产示范片分别落实在柳河镇、圣水镇、孤山子镇、三源浦镇,这些乡镇建立了玉米万亩高产示范田、千亩核心展示田、百亩高产攻关田、十万亩辐射带动田,2010年万亩示范田产量达到53.4公斤/公顷,比项目区前三年增产24.48%;千亩核心展示田产量达到60.6公斤/公顷,比项目区前三年增产41.26%;百亩攻关田产量达到70公斤/公顷,比项目区前三年平均亩产增产63.17%;示范方平均公顷增产2.5公斤;全县可增产粮食1.3万公斤。为改善我县玉米商品粮水分高、质量差、效益低的状况,提高玉米综合生产水平,使玉米生产省工、节本、增效,实行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科学利用耕地资源,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土地的整体产出能力,使玉米种植业达到良种化、优质化和高产化,使我县玉米产量有较大的提高,从而达到粮食增产、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的目的。现将三年来柳河县玉米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栽培主要技术阐述如下。

1 品种的选择

因地制宜选择高产多抗新品种。根据当地的积温、气候、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因地制宜地选用优质、高产、综合性状较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 种子处理

2.1 精选种子

选种子大小一致,种子纯度不低于98%,种子净度不低于98%,种子芽率不低于85%,不能有霉变粒和破损粒,种子粒型一致,籽粒饱满,色泽好看的种子。

2.2 晒种

购回的种子在播种前3-5天,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将种子薄薄摊开在阳光下翻晒2-3天,同时经常翻动,使之受热均匀,避免将种子放在金属或水泥地上,以免高温烫伤种子,晒种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2.3 药剂拌种

生产中大多选用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种子要选用适宜的多功能种子包衣剂进行药剂拌种,预防玉米丝黑穗病、地下害虫及鼠害。

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3.1 播种时间

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品种的特性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要求气温稳定通过8℃,5-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时播种。柳河县最佳播种期4月23-5月5日。如果春季气温较高的年份,在4月20日左右即可开犁播种。实行机播或人工点播精量播种,可以节约用种,每穴单粒播,如果种子未经药剂处理或发芽率低于90%,应每穴播2-3粒,如遇高温干旱天气时,要采用“深沟浅播”,播种深浅要适宜,土壤质地粘重,墒情好的可适当浅些3-3.5cm,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可适当深些4-6cm,一般在适宜条件下播深增加1cm晚出苗2-3天,覆土深度要一致,覆土3-4cm为宜,覆土后要及时镇压保墒,利于出齐苗。应当注意,在土壤墒情、肥力较好的土壤中播种过浅,会在苗期产生大量的无效分蘖。

3.2 合理密植

应根据品种的不同特性、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产量目标、种植形式等条件确定种植密度。我们县主推的先玉335、先玉696种植密度公顷保苗5-6万株;农华101公顷保苗5-6万株;平全9公顷保苗4-4.5万株;平全13公顷保苗4.5-5万株等;推广垄侧栽培种植方式。

4 测土配方施肥、降低成本

应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产量指标等确定施肥量、施肥比例及时期。提倡在增施优质农肥基础上,本着养分平衡施肥原则,合理施用氮、磷、钾、微肥,并采用底、口、追肥相结合的深层施肥。

4.1 底肥

纯氮30-40%、全部磷肥(留5-7斤口肥)、全部钾肥、缺锌地块加施2-4斤硫酸锌,整地前结合施用优质农肥15立方米/公顷一次施入,可减少化肥用量10-20%,底肥要深施,深度要达到16cm以上。砂土地、漏水、漏肥地块,不适合一次性施入底肥,要底肥与追肥相结合。

4.2 口肥

随种子同时下地,能够促进苗期生长,一般5-7斤,最好用二铵或复合肥,要种肥分开,一般隔5-7cm,以免烧苗。如果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又不施口肥,玉米苗期就会出现缺肥现象,苗期缺肥影响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后期补肥是来不及的。苗期缺N肥:苗弱、根系少、叶片发黄。苗期缺P肥:根系发育不良,苗呈紫色。苗期缺锌肥:出现白化苗。

4.3 追肥

一般用总氮量的60-70%,在大喇叭口期施入,追施(7月15-20日),追肥方法最好穴施,深施5-7厘米,施后要及时覆土。

5 田间管理

5.1 化学除草

化学杂草的防治抓好苗前和苗后早期防治。我县大多农户采用播后苗前的药剂除草,在用药时尽量用混配型药剂。同时注意温湿度,不能在温度低于15℃条件下用药,否则药害严重,一般用量不能超过说明书中最大量的15-20%,否则药害严重。我们一般选用50%乙草胺每亩0.2-0.3斤加38%阿特拉津0.4-0.5斤,对水60斤。均匀喷洒在垄面上进行封闭除草,注意不要重喷或漏喷。

5.2 注意防旱排涝

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前后旱、涝都会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干旱要及时灌溉或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

5.3 化学调控

对于种植密度大、施肥多、苗期雨水较大出现幼苗徒长的、风口带的地块在玉米长到9-11片时喷洒吨田宝矮壮素防止倒伏。

6 病虫鼠害的防治

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治,玉米苗期病虫害有:大小斑病、粗缩病、丝黑穗病、地下害虫、粘虫、蚜虫;病害在7月至8月中旬抓住有利时机化学药剂防治;地下害虫主要靠种子包衣来防治,粘虫和蚜虫要抓住时机用化学药剂防治;我县7月5日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只有放蜂时间与玉米螟产卵时间相吻合,才能提高防效;一般每亩放1.5万头,第一次放7000头,第二次放8000头;柳河县主要采用投饵站的形式进行田间灭鼠。投饵站既提高了防治效果,又达到了人畜安全,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

7 玉米适时晚收

玉米收获越晚越好,后期叶和茎里的养分全都输送到玉米籽粒上,收的越晚籽粒越成熟,色泽好,粒重增加,提高产量,实践证明,玉米在苞叶干枯时收获比苞叶刚泛白时收获,每亩可增产50kg左右,我们县一般在10月5日-15日收获较为适宜。

9.玉米抗旱性研究 篇九

摘要: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国内外对玉米抗旱性研究越来越重视。

关键词:温室效应;干旱

中图分类号:TQ353 文献标识码:A

干旱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我国,浇灌用水占国内水资源用量的80%左右,农业实际利用自然降水的比率不到10%,农业浇灌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我国玉米种植面积2400万公顷,50%以上种植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依靠自然降水、缺水的旱地上。这些地区年降水量200~600mm不等,有些地方蒸发量大,水分流失快,且降水变率很大,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满足率低,年际间不稳定。对玉米带地区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的相关分析得出,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同时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因此,国内外对玉米抗性研究越来越重视,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

玉米的抗旱性是指玉米对干旱的适应性和反抗能力,即在土壤干旱或大气干燥条件下,玉米所具有受伤害最轻、产量下降最少的能力。进行玉米抗旱性的研究,首先有赖于对玉米抗旱性的科学而准确地评价,即鉴定其抗旱能力的大小。近期我省持续高温干旱无明显降雨过程,土壤失墒严重,造成大田作物生长缓慢,部分失水萎蔫干枯。受旱症状:玉米幼株的上部叶片卷起,呈暗色。成株在氮肥充足情况下也表现为矮化、细弱,叶丛变为黄绿色,严重时叶片边缘或叶尖变黄,随后下部叶片的叶尖端或叶缘干枯。严重干旱,植株矮化并形成不规则褐 色至黄色斑点。玉米要夺取抗旱丰收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1.1 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抗旱和丰产性能好的品种,是提高旱地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耐旱高产的玉米品种具有如下特点:根系发达、生长快、入土深;茎叶茸毛多,气孔开度小,蒸腾少,在水分亏缺时光合作用下降少,光合强度高、灌浆速度快、灌浆时间长、经济系数高,因而产量高。

1.2 播前种子抗旱锻炼

采用干湿循环法处理种子,提高抗旱能力。方法是将玉米种子在20~25℃温水中浸泡两昼夜,捞出后晾干播种。经过抗旱锻炼的种子,根系生长快,幼苗矮健,叶片增宽,含水量较多,一般可增产10%。另外,还可以采用药剂浸种法:用氯化钙1kg 对水100kg,浸种(或闷种)500kg,5~6小时后即可播种,对玉米抗旱保苗也有良好的效果。

1.3 肥床控根育苗,此方法具有减少用工,成本低,简便易行的优点。

苗床准备选用管理、浇水方便的地块,每亩用6~7m2作苗床,下垫废旧薄膜,上铺5~6cm厚营养土(85%细土,14%沤熟细粪,1%普钙拌匀)。

播种撒播密度为1000~1100粒/m2种子,盖1~1.5cm厚腐熟厩肥,浇透水,再加盖松毛或麦秆保湿。

移栽一般浇2~3 次水即出苗,达到3~4 叶便可移栽,移栽时施足底肥,挑选壮苗带土移栽,栽后浇透水。

1.4 适期套种,择期避旱

利用玉米苗期较耐旱的特点,实行麦田套种,使玉米的需水规律与自然降水基本吻合,可基本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玉米套种时间一般在3月底进行(育苗移栽相对早一点),这时一般年份都有一次降雨程,利于出苗;出苗后又常遇干旱,此期干旱对玉米幼苗影响不大,因这时玉米叶面积小,需水少,经短时抗旱锻炼,还能起到蹲苗的作用,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吸收功能,提高抗灾能力。汛期来临时,玉米已进入大喇叭口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这时一般降雨较多,能满足玉米的需要。同时,玉米套种既避免了“芽涝”,又延长了生育期,能充分发挥中晚熟大穗玉米品种的增产潜力,获得高产。

1.5 蓄水保墒综合措施

1.5.1秋季深耕秋季深耕深翻,以土蓄水,是解决旱地玉米需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10~40cm 的耕层范围内,产量随耕翻深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以耕翻40cm 产量最高,比耕深20cm 的增产20%左右。因此,要想使旱地玉米增产,必须在种麦前加深耕层,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水源,提高玉米产量。早春土壤解冻初期要及早进行耕耙,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雨后待地表稍干后及时整地耙耱,土壤含水量可提高0.5%~3%。

1.5.2 施有机肥沟施有机肥保墒麦田套种玉米,在土壤解冻后返浆初期,于准备套种玉米的空行上开沟施肥,开沟深度为20~25cm,亩施有机肥2 000~2 500kg,并及时覆土10cm 左右,使土壤保持上虚下实。

1.5.3 麦秆覆盖玉米行间覆盖小麦秸秆对节水保墒、培肥地力有重要的作用。覆盖麦秸秆一般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18%~45%,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并对抑制玉米田杂草也有明显的效果,可达90%以上。铺施方法:麦收后雨季到来之前,在玉米行间覆盖碎麦秸,每亩300~500kg。

1.6 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旱能力

中耕促根中耕一般应进行2 次,苗期可浅耕1 次,以松土、除草为主。随幼苗生长到拔节前,再中耕1 次,掌握苗旁宜浅,行间要深的原则,主要作用是松土,除草,改善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减少地面径流,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玉米抗旱能力。

1.7 肥水管理

1.7.1增施磷、钾肥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玉米抗旱能力。要改“一炮轰”施肥为分次施肥,肥力高的地块氮肥以3∶5∶2 比例为好,即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做苗肥,50%氮肥用做穗肥,20%氮肥用做粒肥;中肥力地块氮肥以3∶6∶1 比例为好,即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用于苗期,60%氮肥用于穗期,10%氮肥用于粒期。根据试验,旱地玉米适宜的施肥量为亩施纯氮18~21kg,P2O5施3.5~5.5kg,K2O 施5~6kg。

1.7.2 施沟肥或控向施肥幼苗有趋肥性,根系向有肥的下面伸展,促使根系发达,提高抗旱能力,达到春季蹲苗发根作用,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为生殖生长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产量提高。

1.7.3 积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增强抗灾能力。

1.7.4 集雨节水膜侧栽培该技术已经四川省农科院多次试验示范,关键是改80cm 幅宽地膜覆盖大垄双行玉米为40cm 盖在行间,实行膜际栽培。沟施缓释肥,待雨盖膜,小垄双行,膜际栽苗,交替用水。主要作用在于抑制玉米行间和株间蒸发,保墒抗旱;有效集纳盖膜后降水;间隙性降雨与季节性干旱交替发生,使玉米根区处于干湿交替环境,有利于根系下扎,促使根系生长发育;有利于缓解根区高温危害,维持生长中后期根系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可极大地缓解传统地膜玉米后期早衰的问题,延长灌浆期;降低成本。

10.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篇十

1、精细选地、整地

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排水的地块。早春灭茬并搂净所有根茬茎叶,于4月15~20日进行三犁川打垄。

2、科学施肥

玉米增产潜力大,需肥量高,所以一定要测土配方施肥。一般公顷施肥45%含量复合肥100kg,64%二铵300kg,硫酸锌40kg,硫酸钾50kg,尿素300kg。其中200kg尿素作追肥,50kg作口肥,其余一次性作底肥深施。

3、选用高产耐密品种

经过近几年来生产实践经验,利民33、农华101、郑单958、吉东6、高玉8等品种,具有超密、中密、结实性好、种子拱土能力强,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等诸多优点,这些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将对我乡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持续增产、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4、推广先进的种植模式

实践证明,玉米“高光效”和“4:2空”的种植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和光能利用率,在不增加投资成本的情况下可使玉米增产12%左右;而“4:2空”便于机械打药和机械收获,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增收措施。“4:2空”种植模式为种4垄空2垄,将空2垄的株数调到4垄上,每公顷保苗株数不变。

5、加强玉米田间管理

5.1苗期管理

玉米苗期是指从小苗出土到玉米拔节阶段。这个时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主要的管理措施有:查田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除草。

5.1.1查田补苗

由于玉米种子质量和土壤墒情等方面因素,特别是现在应用的单粒播种的品种,常使玉米出现一定比率缺苗、断条,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在玉米小苗出土后要经常到田间检查,发现缺苗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

5.1.2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控制地上部分生长,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改善玉米的营养条件;消灭杂草、防止草荒,从而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和病虫的传播,为玉米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苗期进行3次中耕,第1次在定苗之前,幼苗4~5片时进行,深度3~5cm;第2次在定苗后,幼苗30cm高时进行,深度为7~8cm;第3次在拔节前进行,深度5~6cm。应遵循“头遍不培土,二遍少培土,三遍地起大垄”的原则。化学除草:

播后出苗前,当杂草过多时,可采用化学除草,在玉米5叶一心前在玉米5叶1心前每公顷用烟嘧磺隆1000mL加阿特拉津mL加2,4D丁酯200mL兑水600kg喷施。或者每公顷使用异丙草莠1500mL兑水750kg喷施。

5.2拔节期孕穗期田间管理

主要管理措施包括:追肥、去蘖除弱。

5.2.1追肥

追肥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这个时期是玉米需要养分和水分的高峰期。根据地力的.高低进行适量追肥。一般每公顷追施尿素150~200kg。

5.2.2去除丫子

玉米的丫子一般不形成果穗,所以应将丫子及早除去以减少养分的无效损耗。去除丫子要及时、认真,以防损伤主茎和根系。在去除丫子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中耕培土。大喇叭口期前后应拔除不能结果穗的弱株。

5.2.3防治玉米螟

玉米小喇叭口期(8~9片展开叶)或大喇叭口期(12~13片展开叶),选用1.5%辛硫磷颗粒剂加细沙或细土1U5配比丢玉米心叶,每株1~2g,或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加细沙或细土1U5配比丢玉米心叶,每株1g左右。

5.2.4合理浇水

此期需水量较多,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65%~70%时浇水。

5.3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的管理目标是:防止茎叶早衰、促进灌浆、增加玉米籽粒重。主要措施包括:排除内涝、隔行去雄、去除空秆和病株。

5.3.1及时排除内涝

玉米生育期间如果雨水过大,会造成田间积水,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根系作用受到抑制,植株易倒,影响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因此,玉米生长后期也应注意排涝,以免根系窒息涝死。

5.3.2去雄授粉

隔行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去雄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变养分的运转方向,将更多养分供给雌穗生长需要,改善玉米群体通风状况,提高结实率,一般增产8%~12%。

去雄可每隔一行去掉一行雄穗,也可以每隔两行去掉两行或一行。但要注意边行不能去雄,山地、小块地不去,阴雨天、大风天不去。去雄时不能带叶,否则会造成减产。

5.3.3割除“空秆”,去除病株

空秆植株严重影响通风透光,与正常植株争水争肥,要及早彻底割除。病株既不能构成产量,又白白耗费养分,而且还能传播病害,必须除去。

6、实行化学调控

在玉米6~8叶期公顷使用奇迹1000mL,二氢钾500mL,生根王50mL,加水300kg进行叶面喷施,11片叶时喷施矮壮素一次,可使玉米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节间缩短,降低株高,提高抗风抗倒能力,增产15%左右。

7、科学防治病虫害

预防玉米螟和玉米大斑病,可在8~9片叶喇叭口期公顷用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300mL,加享苗500mL兑水300kg进行茎叶喷施。当有粘虫发生时,每公顷用5%高效氯氰菊酯600mL和乐果600mL兑水300kg进行叶面喷施。

8、抗旱排涝

玉米一生中需水量很大,每生产1kg玉米,约耗水600kg。因此,遇旱时应及时浇水或喷施叶面肥以减少水分蒸发,补充营养,提高抗旱能力。遇涝时要挖排水沟,减轻水涝危害,确保玉米正常生长。

9、适时晚收

适时晚收也是玉米增产的一项关键措施。晚收可使玉米充分成熟,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一般公顷增产500~600kg。

参考文献

[1]金瑞华,鲁素云.作物病虫害防治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1986.

[2]余松烈.作物栽培学(北方本)上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11.玉米抗旱技术措施概述 篇十一

关键词:玉米;抗旱;产量;蓄水保墒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1-0076-03

地球上约1/3的土地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他湿润、半湿润地区也常遇到周期性、季节性和难以预期的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我国是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之一,降水量在600 mm以下的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4%。干旱可使玉米产量降低25%~30%,是影响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的第一限制因素。干旱主要损伤植株的生理代谢和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下降。通过采用适当的栽培技术、耕种方法、化控技术和抗旱品种,能有效降低干旱带来的产量损失。

提高旱地玉米的生产力和减轻阶段性干旱的损失可基于以下思路:1) 改造或改善水环境,使之适应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2) 改造或改良玉米品种和大田植株,使之适应不良的水环境。具体来讲,一是减少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干旱的程度;二是提高玉米品种和植株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

1 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其它地区的干旱季节,若没有灌溉条件,首先考虑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降水和地下水。一方面要使降水尽可能地渗入土壤,减少地面径流和水土流失;另一方面要使地下水得到最大可能的保存和利用。

1.1 传统耕作蓄水保墒

人们在与自然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效的抗旱耕作措施。我国古代十分重视耕后细耙和镇压的保墒抗旱作用。金元时代成书《种莳直说》指出:“古农法犁一摆,摆功到,土细又实,六根在细实土中,又碾过,根土相著,自耐旱。”传统的抗旱耕作措施主要有深耕、耙耱、镇压、深松和中耕。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各地形成一系列抗旱耕作体系,主要有三深耕作法(深耕、深种和深锄,大寨)、三墒整地法(耙耱保墒、镇压提墒和浅耕塌墒,太行山区)、四早三多耕作法(早灭茬、早深耕、早细犁、早带耙、多粗犁、多细犁和多耙地,山西省闻喜黄土丘陵地区)、砂田耕作法(甘肃省中部地区)、海绵田耕作法(太行山区的土石山区和大寨)和深松耕法。这些传统措施只要因地制宜,运用得当,就会在旱年产生明显的增产效果。深松耕法有利于蓄水保墒、根系下扎和土壤有机质积累,可在土层深厚的旱地农田中推广应用。从饱受旱灾之苦的吉林、山东的玉米生产调查来看,受灾程度与土壤耕层的深浅及土地的肥沃程度密切相关,加强土壤耕作管理,特别是深松深耕及培肥土壤,是确保玉米生产长期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1.2 增施有机肥培肥土壤

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良好结构和耕性的重要因素,其胶结是形成水稳性团聚体的主导因素,腐殖质含水量高且多,与粘粒紧密结合形成水稳性高的团聚体。有机质含量影响土壤的粘结性和粘着性,并通过表面积和分散度影响土壤的可塑性。具有良好结构和耕性的土壤在作物生长季节具有较强的蓄水能力,可蓄纳较多的天然降水,减少土壤蒸发。同时,有机质也是重要的土壤营养库。土壤有机胶体复合物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吸附和保持大量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吸附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代化性的无机矿质元素,可迅速被植株利用,维持土壤供肥能力。山西近年提出的“有机旱作农业”就是基于土壤有机质的这种高蓄纳、少损失、高供肥特点,以肥(主要是有机肥)调水,大大提高旱地的生产力。

1.3 免耕和秸秆覆盖

采用作物副产品——作物秸秆覆盖地面,可减少高强度降水的地面径流,增加土壤纳水蓄水能力,减少地面水分无效蒸发,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根系发育,从而减轻植株的干旱胁迫强度,增强植株的耐旱性。

由于旱地秸秆全地面覆盖的农事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山西农科院研究了免耕整株玉米和高粱秸秆半覆盖技术,该技术省时省工、简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具体作法是:晚熟玉米秋季摘收果穗后,不耕地,不去茬,将玉米或高粱秸秆全部覆盖在地面,翌年播种时将秸秆扒在垄上成为半覆盖,在垄间播种施肥,出苗前喷洒除草剂。免耕半覆盖技术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耕层对降水的积纳能力,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干旱环境下土壤的含水量,使根系扎得深、范围大、根量多。在春旱、伏旱夹秋旱及春涝年份,免耕整株秸秆半覆盖可使玉米及高粱不同程度地增加产量,而且随免耕整株秸秆半覆盖年限的增加,增产幅度随之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秸秆覆盖地面阻隔太阳辐射,导致春天地温回升缓慢。试验研究表明,6月上旬以前,免耕秸秆半覆盖耕层日平均地温低于传统耕作2~3 ℃,其中5 cm土层约低3 ℃,10~20 cm土层低2 ℃左右;6月中旬,5 cm土层低于传统耕作2 ℃,10 cm以下地温接近传统耕作;6月下旬以后,地温与传统耕作才基本相同。

1.4 地膜覆盖技术

在甘肃河西地区,早霜使增产潜力较大的中晚熟品种在露地条件下难以成熟。玉米棵间蒸发是土壤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约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30%~40%。为此,甘肃农科院粮作所研究了条状地膜覆盖和全地面地膜覆盖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研究表明:在玉米拔节期以前,全覆盖日均耗水量低于条膜覆盖和露地,但之后日均耗水量明显高于条膜覆盖及露地;在大喇叭口至抽丝期,全膜覆盖玉米的日均耗水量比条膜覆盖增加34.4%,比露地增加48%;全生育期总耗水量比露地高44%。但全膜覆盖大大降低了耗水系数,分别比条膜覆盖和露地降低11.3%和17.5%,棵间蒸发(5月10日—9月10日)分别降低73.0%和77.6%,大大提高了玉米的水分利用率。同时,全膜覆盖能明显提高0~5 cm土层温度,促进玉米发育,使物候期明显提前,避免早霜危害。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盖比条膜覆盖和露地分别增产13.9%和26.5%。条膜覆盖具有明显的抗旱增产效果,而且不揭膜的比中间揭膜的抗旱效果明显。

nlc202309040107

2 选用节水模式

以色列的旱地水浇农业世界闻名,是现代旱作农业的典范,其中滴灌技术、微灌技术及喷灌技术是实现旱作水浇农业的技术保证。在西北年降水量不足150 mm的干旱山区,玉米产量很低,许多年份颗粒无收,近年来,他们采用贮水地窖、池坑集水,玉米根区水肥注射技术,使玉米单产提升至5250~

6000 kg/hm2。合理利用降水和地下水,大力发展水养农业,巧用天上水和地下水,是稳定提高土地玉米生产力的关键。

3 改善旱地作物营养状况

施肥培肥,提高土地肥力,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是旱地农作物增产的基本保证。频繁的表层土壤失水变干,使仅施于5~10 cm深度的肥料不能有效被作物根系吸收,大大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

肥沃土壤上作物所表现的抗旱性与某些营养在干旱下对作物仍有相对充足供应有关。我国北方大多数旱地肥料投入少,地力低下;而历来以“粪土”自居的东北黑土地由于长期的高产出、低投入特别是有机肥的低投入,许多地方的土壤肥力逐年退化和下降。适量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可改善营养供应、促进作物根系下扎,从而起到以肥调水、肥水相济的作用。

有机质中的矿质元素含量较低,分解释放速率较慢。无机肥料常含有一种或几种速效高量的矿质元素,可迅速而充足地供给植株营养,但住往不全面,且某些元素的效应比较短,因此有机肥和无机肥应配合使用。旱地表层土壤水分亏缺,大大降低无机肥料的有效性,因此无机肥料一定要深施。

4 调整作物播期及布局

对周期性和阶段性干旱地区,适当调整播期,使作物的生长发育或其水分临界期避开干旱期,可大大提高作物的生产力。干旱常导致玉米花期不遇,此时人工授粉可大幅度减少灾害损失。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需合理安排耐旱与不耐旱作物及品种的比例。

5 选育和选用抗旱品种

遗传特性决定作物的抗旱性,不同品种的抗旱性有很大差异。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在吉林省梨树县的品种试验表明,在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中玉7号玉米杂交种一枝独秀,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抗旱性。戴俊英等根据干旱下玉米品种的产量表现筛选出不同抗旱品种。

目前,培育抗旱品种的途径基本有:1) 正常水分条件下培育的高产品种,在干旱下仍有较高的绝对产量;2) 在特定的干旱环境下进行专门的抗旱育种;3)运用抗旱品种形态生理特征,在幼苗期大量筛选抗旱品种和材料;4)在逆境胁迫环境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穿梭育种,以选育高产高抗稳产的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某些高产品种在干旱环境下仍保持较高的产量,但品质却很差,加工及食用性能不好,营养价值较低。因此在胁迫育种特别是在穿梭育种中,应特别注意品质的选择。近年来,干旱诱导蛋白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对抗旱基因及其表达知之甚少,利用调控抗旱基因表达和基因克隆来提高玉米的抗旱性,还需进行长时间的研究。

6 增强抗旱锻炼

我国古代就注意到抗旱锻炼对作物耐旱性的影响。两千年前的《汜胜之书》溲种篇中曾记载:雪汁者,五谷之精也,使庄稼耐旱。通过一定的轻度预胁迫处理,使作物产生适应未来干旱环境的形态和内在生理生化变化的反应,称之为抗旱锻炼。根据锻炼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苗期胁迫锻炼和种子锻炼。蹲苗是一种有效的苗期锻炼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生产中。玉米苗期适当干旱,可促进根系深扎,扩大吸水范围,增强叶片的持水保水能力,提高植株耐旱力。苏联学者金杰里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播前锻炼的方法,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该法在我国的增产幅度可达10%~15%,但效果不稳定。

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种子锻炼可分为化学锻炼和物理锻炼2种。物理锻炼如雪水浸种,水合脱水处理,高频电流及磁场处理,脱水处理,吸湿回干、饱合水蒸气平衡处理等,均可增强幼苗的抗旱性。种子的化学锻炼主要是应用化学药剂浸种来提高作物植株的抗旱性,药剂主要有CaCL2·KH2PO4、腐殖酸类药物、CCC、VA菌根、吐温80、SPAMS80、SDS等一些离子和非离子性展层剂。

水合脱水处理、吸湿回干处理、饱水水蒸汽平衡处理等方法简单可行,成本低廉,且无污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姚启伦 陈秘.干旱胁迫对玉米地方品种苗期植株形态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0(2): 20-23.

[2] 王麒.不同抗旱栽培技术模式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农业科学,2011(6):24-26.

[3] 冯贺奎,臧俊岭,万保恒,等.平舆县2013年持续高温干旱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作物杂志,2014(2):127-131.

[4] 李娟,孟庆平,杨俊才,等.康平县干旱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2014(4):98-101.

[5] 徐英,陈立成,李曼华,等.阶段性干旱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气象科技进展,2014(4):62-64.

Abstract: Drought is the first increase factor to corn growth in arid and semi arid regions in China. Through using improved 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 selection of water-saving mode,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dryland crops, crop sowing date and layout, drought resistant varieties, breeding and selection of increasing drought resistance, losses caused by drought corn yield can reduce.

Key words: corn; drought resisting; yield; water conservation

12.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篇十二

1. 选择适宜品种, 防止越区种植

因地制宜选用抗旱性强、丰产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熟期适宜, 且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良玉米品种。要杜绝越区种植, 避免生育期偏长的品种, 确保安全成熟, 提高玉米产量和籽粒商品质量。

2. 搞好整地施肥, 打好播种基础

针对土壤墒情不足的实际, 通过深松整地、“小垄改大垄”、保护性耕作等农艺措施, 提高土壤抗旱效果。对旱情较重且没有水源条件的地方, 尽量少动土, 采取原垄卡种,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要根据不同土壤肥力, 科学合理搭配肥料, 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磷钾与微肥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 提倡“重施底肥、氮肥分追”, 防止“一炮轰”。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化肥开沟深施, 切忌地表撒施, 注意种肥隔离, 以防烧种烧苗。

3. 适期适墒播种, 提高播种质量。

4 月下旬—5月上旬, 当5 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

即可播种, 播期过早易导致低温烂种和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等土传病害, 播期过晚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及籽粒后期灌浆和脱水。对秋整地田块, 要抓住春季返浆期及时镇压保墒播种, 尽可能少动土, 以保墒情;对秋季未整地田块, 宜采取春季顶浆灭茬, 原垄播种, 适时抢墒早播。

4. 推广抗旱技术, 力争一播全苗

根据生产基础和资源条件, 因地制宜推广成熟实用、简便高效的抗旱节水技术。

(1) 坐水种技术充分发挥坐水种技术成本低、易操作、结构简单、机动灵活、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 与行走式注水点播机等农机具配套使用, 一次完成开沟、注水、点种、施肥、覆土和镇压作业, 确保苗齐苗匀苗壮。

(2) 膜下滴灌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技术, 该技术是目前最节水、节能的新型灌溉技术, 不仅集约利用灌溉用水, 而且有效避免土壤表层水分蒸发、深层水分渗漏和地表径流, 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满足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的水温条件。

(3) 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玉米覆膜种植具有增温保墒、集雨抗旱、提质灭草等作用, 通过起垄覆膜, 积蓄自然降水, 减少水分蒸发, 将无效降水变为有效降水, 提高降水利用率, 增强玉米抗旱能力。

5. 实行合理密植, 构建适宜群体

13.玉米高产种植栽培管理技术论文 篇十三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主产粮食之一,不但有着良好的经济价值,更是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为此,对提高玉米高产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应给予足够重视。本研究意在从基础做起,分析研究玉米的高产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对我国玉米高产增收作出贡献。

关键词:玉米种植; 高产; 栽培管理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它含有很多人类必备的营养元素,比如膳食纤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等,对人类身体机能正常运转必不可少。除此之外,玉米、玉米秸秆分别在医药领域、燃料化工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所以研究如何让玉米高产的种植栽培技术,对人类生存和能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选地整地

大多数农作物都是来自土壤的栽培,从土壤当中吸取养分,毋庸置疑,土壤是直接关系玉米产量高低的重要一环。只有夯实基础,才能继续发展。所以,首要任务是选择土地并整地。土地要求土质疏松、土层肥厚且养分充足,玉米种植在具备这些条件的土壤中,才能高产。土地最好是在较为平坦的地方,易耕种,方便大型农业机器作业。要在秋天进行深层松土(简称深松),距离为30 cm最佳。在深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在将犁底层打破的基础上,不要将土壤的耕作层打乱,要保持土壤层平整,对较为异常的凹陷或凸起部分要给予科学处理。

2 施用基肥

在玉米播种环节前,施用基肥必不可少。基肥的选取主要是有机肥料,最常见的是牲畜和人的粪便,或者是杂草堆肥。对基肥的用量也要有所把握,一般的情况下,基肥要占总肥料一半以上,最好是六成到七成。若基肥量不足,可以小面积沟施或穴施;若是基肥量充裕,可以大面积撒施。集中施肥,促进玉米对养分的吸收,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植物肥料中的.氮磷钾肥也是种植玉米时要用到的肥料,施肥的用量大致在667 m2 30~40 kg。由于玉米属于夏播作物,早播种对高产极其重要。为进一步稳固玉米的吸收效果,可与有机肥料一起施用。

3 玉米播种

3.1 选择种子 在播种阶段,选择种子是最重要的一环。一定要注意种子的质量,选择产量高且抗病性强的优良种子,确保玉米苗的成活率。

3.2 何时播种 各个地区的环境和气候都不同,玉米的种植时间各不相同。不能从日期上来界定,但可以从温度的角度来界定。一般种植的时候气温在10~12 ℃最佳。所以,大部分地区都可以选在阳历4月下旬播种。

3.3 控制播种质量 播种质量的控制也不容忽视。为提高玉米将来的产量,要严格控制种子的行距、种子颗粒的大小、土沟的深度、覆盖土壤的厚度等。现在较为常见的土壤播种深度是4~5 cm,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若是土壤湿润,可适当减小播种深度,相反,若土壤干燥,可加大播种深度。

4 管理肥水

幼苗期对养分的要求不是很高,基肥充足,可以不追肥,只需要注意对长势较弱的幼苗进行合理灌溉、追肥,使其能在下一生长阶段与其他正常幼苗拥有相同的状态即可。除非遇到特殊的干旱天气,不然补水也是可省略。幼苗长至大喇叭口时期即可追肥,一次性施肥完毕后,把肥料用土覆盖,再集中进行一次补水灌溉。

5 田间管理

5.1 适时补苗 唯有利用好肥料、水分、光照等等诸多外在条件才能使玉米幼苗健康成长。在幼苗成长过程中,需定期观测幼苗情况,第一时间发现漏苗并补苗。要特别注意补苗不可在阳光下,要选择一个无强烈光照的阴天,且最好是将原有的根部土壤一起移植,有利于被移植苗的成活。

5.2 间苗定苗 有过种植经验的人都知道,植物个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会影响彼此的光照和养分吸收。所以,这个阶段要注意对玉米苗进行间苗,在3叶期的时候开始实施间苗,4、5叶期定苗,开始优胜劣汰,把弱苗和受到虫害的幼苗除去,留下长势优良的幼苗。

5.3 中耕防草 在所有的种植中,防治杂草十分关键。为芟除杂草,疏松土壤,中耕除草势在必行。幼苗期间,中耕次数为2~3次。首次主要为疏松土壤,中耕深度为3~6 cm;拔节期之前进行第2次中耕,此时加深中耕深度至10 cm。准备除草剂除杂草,但注意不要让化学药剂污染幼苗的叶子。

5.4 防治病虫 除杂草后,最大的问题便是虫害。在幼苗期间,有很多害虫需要防治,如瓢虫、地老虎、蛴螬和玉米螟等,可使用种衣剂进行包裹,防治虫害。

为提高玉米产量,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产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地理位置、种子优劣、播种时间、播种质量、肥料水分、田间管理及病虫防治。在现实生活中种植时,要注意多方综合这些因素,优化种植技术,保证玉米健康成长、高产。

参考文献

[1] 罗树凤. 玉米高产种植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新农村:黑龙江,,(24):191-192.

[2] 黎克毅. 玉米高产种植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农家科技:下旬刊,,(10): 57.

14.玉米的栽培技术教案 篇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一些玉米种植的知识,特别是玉米品种的选择、合理密植,以及施肥技术等知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课堂示范性教学与学生课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与自主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玉米栽培技术,让学生明白两个道理:粮食来之不易需珍惜;做任何事需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教学重点:玉米品种的选择、合理密植,以及施肥技术等知识。教学难点:玉米品种的选择、合理密植,以及施肥技术等知识。课时安排: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一个孩子生的好,衣服穿了七八套;头上戴着红缨帽,身上装着珍珠宝。谜底是:玉米。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二、本课内容概要: •

一、玉米简介

• 玉米别称、原产地、种植历史、产量 •

二、玉米品种的选择

• 玉米籽粒类型、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 稀植品种、密植品种、中密度品种 •

三、合理密植 •

四、施肥技术

三、讲授新课:

(一)玉米简介 1.玉米简介:

• 大家好,我叫玉米,你们也可以叫我包谷、棒子或者珍珠米,我的名字可多了。

• 你可别瞧我个子没你大,我可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呢。• 我的祖先最早生活在墨西哥或中美洲。2.栽培历史

·

说到我们的栽培历史,粗略算来,也有4500---5000年了吧,就算是我们在中国的栽培历史,也有400多年了呢。3.产量

·

世界各地都有我的兄弟姐妹,除了水稻和小麦,我们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就是第一了。我们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谷类作物之首,小麦和水稻跟我们没得比。

(二)玉米品种的选择

1、• 优良品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增产的基础,结合本地生态条件,选用适宜的品种。

2、玉米籽粒类型

3、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

• 目前本地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种有三种类型。• 稀植大穗型品种:费玉

二、费玉三号等。• 密植品种:郑单958、豫玉

23、中单909等

• 中密度品种:兴农998、锦玉

28、浚单20、蠡玉

18、鲁原单

22、雅玉12等

4、稀植品种

• 根据试验和实践,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确定合理种植密度。•

1、根据品种株型确定密度。

• 高棵平展型玉米,这类品种穗型大,发挥其单株生产力高的特点,如费玉二号、费玉三号适宜密度3000株左右。

5、密植品种

●紧凑型玉米品种,这类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耐密性好,发挥其群体优势,如郑单958、豫玉

23、中单909号等,种植密度4500珠左右,6、中密度品种

• 半紧凑型玉米,这类品种穗型较大,适应范围广,产量较稳定,如浚单20、蠡玉

18、锦玉

28、雅玉

12、费玉

4、鲁原单22号等

• 种植密度一般在3800—4000珠。

(三)合理密植

• 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随着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的中密度品种,使玉米产量大幅增长,合理密植的增产效果已被大量的生产实践所充分证实。合理密植应注意什么:

1、玉米产量是由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三者构成,三者的乘积就是亩产量,他们的乘积越大,产量就越高。生产中总是希望穗多、穗大、粒重,然而亩穗数与粒数、粒重既紧密相关又相互制约,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内个体间的矛盾逐渐加大,密度越大这种矛盾和制约就越大。

2、根据土壤肥、地质条件。

• 土壤肥力高的宜密植,土壤肥力低的宜稀植,土壤质地轻,通透性好的土壤宜密植,土壤质地粘重,透气透水差的粘土地宜稀植。

3、根据管理水平、水肥投入确定密度。

• 管理水平高、水肥投入多的地块宜密植,管理水平低,水肥投入达不到要求的宜稀植。

(四)施肥技术

• 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需要吸收大量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等元素。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产实践,玉米施肥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基肥最好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依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以及品种和密度等综合运用。

玉米需肥规律

• 玉米吸收氮、磷、钾元素数量和比例

• 玉米一生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和比例,随产量水平提高而增加外,还因土壤、肥料、气候以及施肥方法不同而有差异。根据试验测定,平均每生产100kg籽粒平均需吸收氮素2.6kg,磷1.21kg,钾2.18kg。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1:0.4:0.5,这一数量和比例可供制订施肥方案时参考。

玉米施肥方案

1、种肥、追肥法

2、控失肥、控释肥一次施肥法 种肥追肥法

• 夏玉米直播玉米区,种肥-追肥法:

• 播种时种肥可以使用45%(14-16-15)或45%(15-15-15)等品种,每亩10-20公斤。

• 追肥:在小喇叭口到大喇叭口时期,追施高氮复合肥40%(26-7-7),40%(30-5-5)或30-0-5等,每亩20-30公斤。

四、本节课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的内容主要有:玉米品种的选择、合理密植,以及施肥技术。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玉米的病虫害防治。

注意了这些,玉米就能高产吗?其实仍然离不开大家的辛勤与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只有把握好现在,你才能收获未来!

15.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综合技术 篇十五

一、隔离种植

玉米属异花授粉作物, 为保持其香、甜、糯的特性, 种植时要严格与其他类型的玉米隔离, 避免因串粉而影响甜玉米的种性。隔离可采取空间隔离, 即在种植甜玉米周围500m范围内不能种植其他类型玉米。也可采取时间隔离来调节玉米开花授粉时期, 在播种甜玉米前后一个月内不种植其他类型玉米品种。

二、培育壮苗

(一) 适时播种

春播甜玉米适时早播时间, 应在土壤10厘米深处土温稳定在10-12。C以上才可播种。播种过早, 土温低, 发芽出苗慢, 早春梅雨多, 易烂种造成缺苗。播种过迟, 虽温度高, 发芽出苗快, 但拨节早, 营养生长期短, 减产显著。因此, 闽南地区春玉米一般在三月上旬播种为宜, 可延长营养生长期, 有利于夺取高产;而秋玉米则不能太迟播种, 一般应在七月至八上旬播种, 以免开花、灌浆期遇低温难于正常授粉灌浆。

(二) 种子处理

为防止甜玉米种子出苗率低、出苗慢、苗不健壮等问题, 育苗时首先要剔除干瘪、不饱满的种子, 然后于播种前一周将种子晾晒l-2天, 再用O.2-0.3%的磷酸二氢钾或0.03-0.06%的硫酸锌溶液浸种10-12小时后, 捞出沥干水分进行催芽。当大部分种子露白后便可播种;播种时按大、中、小粒三级分开, 分别播种, 力求出苗一致。

(三) 泥团育苗

泥团育苗种子用量少, 发芽率高, 幼苗生长粗壮, 根系发达, 根旺苗壮, 可保证大田移栽时齐苗、壮苗。泥团育苗方法为:选择靠近大田、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翻耕平整成育苗床, 每亩以600-800Kg壤土、120-240Kg腐熟垃圾土、5Kg复合肥、6-8Kg水肥均匀拌入加水制成培养土, 湿度以手抓能成团、松开不散开为宜;然后, 手抓成重150-250 g土团, 单指压入一个约2cm深的洞穴, 放入一粒玉米种子, 稍压实, 置于育苗床上, 盖上松土。

三、移苗定植

(一) 适时移栽

泥团育苗出苗后, 小苗具有3-7叶期均可移栽, 其中以4-5叶期最为适宜;过早或太迟移栽, 对幼苗生长发育均有影响。

(二) 合理密植

栽植行距50-60cm、株距25-30cm, 一般每666.7m2栽种约3500株。土壤肥沃, 可适当稀植;反之, 则增加种植密度。

(三) 足墒移栽

移裁时, 宜带营养土移栽;移栽后, 将幼苗根部用土压实, 浇足定根水, 防止失水焉萎。

(四)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湿度、有利根系生长且可防治草害。移栽时, 按照留苗密度确定的行距, 先铺盖好地膜, 然后按确定的株距在地膜上开洞, 栽植玉米苗。地膜覆盖栽培甜玉米, 应注意施足基肥, 同时使用合适的除草剂, 先行防治杂草

四、及时管理

(一) 施肥

玉米对N、P2O5、K2O需求比例大约为3:1:3, 肥量视玉米的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适当增减。采取泥团育苗泥团中的肥料基本能满足苗期养分需求;移栽后, 应根据玉米生长发育情况, 抓好三个时期追肥。

1、早施提苗肥:

定植苗成活一周后, 视栽培季节和土壤肥力情况浇施稀水肥, 整个苗期浇肥2-3次。

2、稳施拔节肥:

由于甜玉米耐肥力较强, 可于拔节期每666.7 m2用尿素10-15Kg、复合肥10Kg左右与干塘泥混匀施于离根际10-15cm处, 并及时补水。

3、重施孕穗肥:

植株大喇叭口期是雌穗小花分化和决定籽粒数的关键时期, 必须及时供给养分;可用尿素15-20kg、复合肥15-20kg混匀施用, 施后及时灌水。

(二) 水分管理

玉米生长发育期土壤湿度以60-70%含水量为宜。泥团育苗时, 苗床干时要淋水, 但不能积水。移栽后, 注意排灌水, 保持田间湿润。拔节后, 及时供应水份。花期是玉米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花前10d到花后20d需要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必需及时灌水。土壤需保持70-80%含水量, 以利于提高产量及玉米苞商品价值。此期间宜采用沟灌方式, 但切忌淹墒, 以灌浅沟水为佳。

(三) 勤中耕、及时除分蘖

甜玉米根系喜好气性环境, 勤中耕可创造一个疏松透气、水分适宜的土壤环境, 一般在拔节期追肥后结合中耕除草, 封行前中耕结合追肥大培土, 促生不定根, 防止倒伏。

甜玉米易产生分蘖, 应及时剔除2-3次, 减少养分消耗, 为大穗高产奠定基础。甜玉米果穗最具商品价值的是最上面一棒, 应及时摘除第二、三棒, 以促进第一棒生长;摘除时应避免伤及叶片, 避免养分无效流失可提高商品率和商品价值。

(四) 防除病虫害

甜玉米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锈病。甜玉米病虫草害的防治, 应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 以防为主、使用生物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 可在播种或移裁定植前每亩施用地虫杀星2.5kg于土壤内, 也可采用精、酒、醋加敌百虫制成毒液诱杀成虫, 或用切碎的鲜菜叶加适量敌百虫做成毒饵, 撒于根部附近诱杀幼虫。玉米螟和红蜘蛛, 可用爱禾0.3%印楝乳油450倍液或0.3%绿晶印楝乳油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以黄色板诱杀, 也可用24%万灵水剂2500倍或5%快杀敌乳油1500倍液防治。锈病可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40%硫磺胶悬剂300倍液防治。叶斑病可用50%扑海因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防治。

五、适时收获

16.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十六

【关键词】 玉米高产 障碍因素 技术

1.影响玉米高产的障碍因素

1.1 地上部分 没出苗、土鳖苗、铲趟损伤苗。5年平均缺苗6.5%,亩缺苗195~200株,减产49~50kg; 5年平均空杆率3.5%,缺苗105株,减产46kg;5年平均小穗率10.4%,平均穗重低于平均穗50%,减产39kg;丝黑穗病年均发病率为2.5%,减产37.519;病虫草危害和自然灾害损失。年均55kg。

1.2地下部分 耕作层浅、根系发育不好。据调查,东辽县耕层土壤平均厚度15.5cm,耕层土壤变薄原因风蚀、水涮、不能深松深翻、农肥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据调查,2008年全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5g/kg,比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24g/kg,下降9g,土壤长效养分供应能力严重不足;土壤板结、酸化。现有土壤容重超过1.55g/kg。而理想的土壤容重为1.13g/kg;耕作阻力增大,根系发育不良。土壤中含有大量地膜等塑料制品,生活垃圾和有害物质,对根系生长造成危害。

2.玉米高产实用技术

2.1品种选择标准

2.1.1选择抗病品种 玉米多年连作,各种病菌在土壤中存留数量较多。对玉米为害严重的有玉米丝黑穗病、灰霉病、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穗茎腐病等。每年因病虫害粮食减产达到15%~25%,只有选用抗病品种才能实现高产。

2.1.2避免种植越区品种生育期以126~128天为宜,超过130天既不高产也不稳产,高水分玉米保存、销售都很困难。

2.1.3选择抗倒伏品种 受气候温室效应影响,大气环流紊乱,自然灾害频繁。大风、暴雨、干旱威胁着玉米生长,不抗倒伏的品种可导致绝收。通过选择抗倒伏品种+增施钾肥壮秆+喷施矮壮素降低株高控制倒伏。

2.1.4购买正规渠道和经过审定的品种 种子纯度97%以上、净度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含水量低于14%。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经过审定的种子,如果苗期出现其它不可预知损失,农户的权益可以得到保护。

2.2种子处理

2.2.1等离子处理播前15天将种子放入“等离子处理机”进行处理,种子经过1.0~1.5A电流,0.45秒时间的低强度、微剂量的电磁场辐射、带电离子的轰击,激活了内部酶的活性,优点是:种子发芽势增强,发芽率提高,比对照发芽率提高1%~5%;出苗整齐; 增强抗逆性,耐旱、抗低温、不粉种;有抵御病虫害的作用;促进作物果实早熟,比对照提前成熟3天。

2.2.2晒种 种子晾晒优点是:杀死种子表面真菌、细菌、病毒;使种子内含水量一致,吸水时间一致,萌发时间一致,出苗时间一致;增强种子体内各种酶的活性,能加快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加快胚芽生长发育。

2.2.3种子包衣 常用的种衣剂有“福-克”合剂,有效含量高于17% 。种子包衣可以预防玉米丝黑穗病,避免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龟子幼虫)、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为害。

2.3农田灭鼠

2.3.1防治时期 春季是老鼠繁殖的高峰期,4、5月份冬眠鼠处于贫食期,这时投放灭鼠毒饵,对老鼠的诱惑力很强,灭鼠效果好。

2.3.2投放毒饵 使用0.5%溴敌隆毒饵进行灭鼠。按照每ha1个投药员的标准进行,按照操作程序进行,以免引起中毒。洞口投饵:普遍用于野鼠和家鼠。将毒饵投在距鼠洞口0.1~0.3m鼠出入的道上。农田、荒地鼠每洞投5~10g,3天后收回或掩埋。

2.4 精细整地

2.4.1灭茬 机械灭茬要求:深度不能低于8cm,五叉股必须全部粉碎,未碎根茬长度不能大于5cm,根茬漏切率不得超过0.5%。建议灭茬前一定要先穿一犁提高灭茬深度,并能够使化肥深施12~15cm,同时解决耕作层土壤板结的问题,以利于根系下扎。

2.4.2整地 抢墒打垄保住底墒是拿全苗的关键。整地做到“八个连续”:穿沟→施肥(化肥)→灭茬→起垄→镇压→播种→镇压→喷除草剂,达到蓄墒整地、保墒栽培,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

2.5增施农肥、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

2.5.1提供长效养分 3年轮施一次优质腐熟有机肥3~5 m3/亩。农肥中含有作物必需的无机养分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锌、硫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钼、铜等;含有机养分氨基酸、酰胺、核酸等;含有活性物质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

2.5.2提高养分的有效性 农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各种酶(蛋白酶、脲酶、磷酸化酶),促使有机态氮、磷变为无机态,供作物吸收,并能使土壤中钙、镁、铁、铝等形成稳定络合物,减少对磷的固定,提高有效磷含量。

2.5.3改良土壤结构 农肥中腐殖质胶体有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降低土壤容重的作用,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协调水、气矛盾的作用。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高土壤的缓冲性、减轻酸害、碱害的作用。

2.6测土配方施肥

2.6.1玉米生长需要的元素 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中量元素有;钙、镁、硫、锌;微量元素硼、铁、钼、铜、氯、锰等。在16种元素中大量元素用量占80%左右;中量元素占2%左右;微量元素占0.05%左右。

2.6.2玉米最经济的需肥量 每生产1000 kg玉米籽粒需要纯氮25.7kg、五氧化二磷8.6kg、氧化钾21.4kg,折合成尿素22.4kg;二铵4.6kg:氯化钾8.6kg。

2.6.3建议施肥量 亩产800kg玉米,需要尿素24~26kg、二铵5.4kg、氯化钾8kg。配施农肥3 m3。

2.6.4三元素肥料使用方法 要用三元素和10kg二铵作口肥,配制成含氮28/%、磷12.1%、钾12%的总养分含量为 52%的复混肥。

2.6.5深施化肥 化肥深施是提高肥料利用率最好的措施之一,深施标准是距垄面12~15cm、距种子8~10cm。玉米生长3叶期前为胚乳养分,3~7叶期吸收5kg口肥二铵养分,并可以满足12片叶生长需要,玉米根系下扎到肥料区的时间在7叶期,所以不必担心前期脱肥影响生长。化肥深施不烧根,施用53%复混肥1袋和5kg口肥二铵。浅施基本都在种子周围,化肥吸水能力强,种子吸水困难影响发芽。有降水化肥稀释后,种子周围是高浓度化肥水溶液,容易出现烧种、烧芽、烧根等现象。化肥深施不熏苗。春旱年份土壤含水量少、地温高,尿素虽然不能水解,但会分解成氨气,在氨气熏蒸作用下,玉米初生根变成鸡爪根吸水困难,叶片逐渐失绿变黄出现滞长,持续时间长达20多天,造成玉米后期生育日数不足减产;拔节孕穗期是玉米水分敏感期,时间为7月5~20日,是玉米幼穗期决定穗长、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此期因化肥烧根熏苗引起,根系不能下扎吸收犁底层的水分来满足孕穗用水。化肥深施抗倒。深施肥玉米根系下扎的深,能牢牢地抓住犁底层土壤,固定住自己就不会发育出过多的气生根,节省养分供应穗部发育。化肥深施提高化肥利用率。化肥深施后接近犁底层,蒸发、渗漏、流失减轻,即使雨季满垄沟水,尿素也因土壤农肥吸附作用不能随水流失,提高了化肥利用率10%~15%左右。

2.7 精量半精量播种

2.7.1播期 当耕层5cm地温稳定通过6℃~8℃,含水量20%左右时,开始播种,最佳播期在4月20日~4月28日5天内完成。

2.7.2播种方法 采用手动播种器等距播种,每埯2粒。

2.7.3播种深度 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镇压后播深达到3.0 cm。

2.7.4密度 平均株距33cm,亩播量为2~2.5kg,亩保苗330株。

2.7.5 镇压 播后立即踩格子,在用铁磙子镇压一次,木磙子两次。

2.8 田间管理

2.8.1药剂除草 出苗前亩施阿特拉津334g+乙草胺167g对水60kg,均匀喷施。不添加2.4—D丁酯。

2.8.2查田补种 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发现粉种及时补种。出苗后,发现缺苗,可及时用备用苗补栽。

2.8.3间苗、定苗 3~4片叶时间掉小苗、弱苗、病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可以不等距定苗,间苗时注意丝黑穗病苗要去掉。玉米丝黑穗病苗期表现症状是:个头矮、叶子密、下边粗、上边细、叶子亮、颜色绿。

2.8.4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苗期玉米长势较差地块可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生长。玉米拔节期喷洒“矮丰”,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

2.8.5粘虫防治 可选用除虫脲、灭幼脲、敌百虫、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杀虫剂防治。

2.8.6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采用赤眼蜂防治,6月30日为第一次放蜂期,间隔5天第二次放蜂,亩放蜂量1.5万头(第一次7000头,第二次8000头)。

2.9 适时晚收

17.玉米栽培技术探讨论文 篇十七

关键词:玉米;高温干旱;技术;稳产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3130

玉米植株高大,叶展较宽,对于水分是十分敏感的,在每个生长阶段水分的供应都十分重要,一旦缺水就会影响其生长,导致发育不良,造成减产。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大,而基本又是十年九旱,如何抗高温、防干旱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始终要面对的问题,下面就此对生产中的一些措施和技术进行分析。

1足施底肥

根据土壤的肥力酌情足施底肥,主要是以农家肥为主,农家肥是比较理想的肥料,在施用前要经过完全腐熟。施用结合整地进行,或均匀撒在地块表面连同翻耕均匀混于土壤之中,或进行条施,施用原垄沟中,在破台起垄时覆于垄下。农家肥富含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同时还有微生物,对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起到保墒的效果,对于提高玉米的长势增强抗高温、搞干旱有明显的作用。

2科学中耕

中耕能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利用水分渗透,破坏土壤板结及形成的毛细管,避免水分蒸发,起到保墒的作用,另外中耕培土能使玉米根系发育加强,达到壮苗的作,提高玉米植株的抗性,也能破坏地下害虫的生活环境,杀灭害虫及一部分杂草。中耕主要是进行趟地,东北地区多数是进行2趟,第1次是苗过膝,第2次是苗及腰,但如果苗过腰再进行趟地中耕就无法进行,因为机械高低有限会产生打苗现象,这时如果遇干旱天气,可以进行1次铲地,起到保墒的作用。对于受旱导致发育延迟的田块,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生长后期通过放秋垄、拔大草、割空株、打底叶等措施,提高通风透光能力,减少水分竞争,减轻病害侵染,确保灌浆饱满。

3及时除草

杂草在耐高温、耐干旱及生长方面都要优于作物,过旺生长的杂草在水分、养分、阳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使田间的透风性降低,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要及时除草。除草要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现在多采用除草剂进行除草,使用时要注意用法和用量,特别是要注意田间的杂草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除草剂,避免使用不当而产生药害。

4肥水管理

4.1合理灌溉

根据玉米的长势和墒情,及时采取灌溉措施,进行造墒保苗,对于水源要科学合理利用,避免浪费,要优先保证高产田和缺水临界期的田块水分供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小水浅浇的方式,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如有条件可采取滴灌、喷灌等节水方式,尽量不要大水漫灌,使有限的水量尽可能灌溉最大的有效面积。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则也要采取节水的灌溉方式,如错时垄灌、隔垄交替灌等方式,减少水量浪费,降低田间温度,把干旱损失降到最低。

4.2科学追肥

科学施肥保证玉米的生长养分所需,壮秆肥、攻穗肥、攻粒肥追施要及时到位,同时要喷洒叶面肥,补充玉米的微肥需求。玉米的肥料主要以氮磷钾3种元素为主,但是氮肥在控施,不要过多,避免植株徒长,穗粒肥要结灌水追施,以尿素为主,每667m2用20kg左右,要开沟施用,在植株根侧深施,主要是为了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养分及水分的吸收能力,提高抗旱性能。灌浆后期要喷洒植生长调节剂,起到降温增湿的作用,增加玉米穗部及叶片水分,促进灌浆成熟。叶面喷施硼、锌微量元素叶面肥提高玉米抗旱性,螯合态的硼、锌微肥1:1混合物以2000倍水溶液喷施到玉米叶片上,一般于下午5:00以后喷施,浓度不能过大,防止烧苗。施用旱地龙,抗旱剂1号等玉米抗旱保水剂,增加玉米抗旱能力。

5防病防虫防风

18.玉米综合栽培技术 篇十八

为害状:玉米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 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 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遇风易断, 则减产更严重。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 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变质。

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一般越冬基数大的年份, 田间1代卵量和被害株率就高。越冬幼虫耐寒力强, 冬季严寒对其影响不大, 春寒能延迟越冬幼虫羽化。湿度是玉米螟数量变动的重要因素。越冬幼虫蛟食潮湿的秸秆或吸食雨水、雾滴, 取得足够水分后才能化蛹、羽化和正常产卵。低湿对其化蛹、羽化、产卵和幼虫成活不利。以高龄幼虫在寄主植物秸秆、穗轴或根花中越冬, 来春化蛹、羽化、成虫产卵于寄主植物叶背, 孵化成幼虫后形成为害。

防治技术: (1) 消灭越冬虫源。在越冬幼虫羽化前, 将玉米、高粱等有虫秸秆作燃料、铡碎沤肥和封存穗轴, 是消灭越冬幼虫, 压低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 (2) 药剂防治。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三指一撮”法以3%呋喃丹颗粒剂或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5~2千克用量灌心, 防治效果明显。 (3) 生物防治。心叶中期撒施白僵菌颗粒剂, 即将含菌量为50亿~500亿/克的白僵菌孢子粉500克与过筛的煤渣5千克拌匀, 撒施于玉米心叶中;放赤眼蜂治螟。即在越幼虫羽化率达到20%时, 每亩设5~10个放蜂点, 放蜂量为15000~30000头放蜂防螟。

二、粘虫

为害状:以幼虫取食为害。食性很杂, 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咬食叶组织, 形成缺刻, 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 仅剩光秆, 抽出的麦穗、玉米穗亦能被咬断。食料缺乏时, 成群迁移, 老熟后, 停止取食。

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粘虫喜温暖高湿的条件, 在1代粘虫迁入期的5月下旬至6月降雨偏多时, 2代粘虫就会大发生。高温、低湿不利于粘虫的生长发育。粘虫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在我县不能越冬, 一代成虫从南部初始虫源基地远距离迁飞至我县产卵, 二代粘虫幼虫造成为害。

防治技术: (1) 药剂防治。冬小麦收割时, 为防止幼虫向秋田迁移为害, 在邻近麦田的玉米田周围以2.5%敌百虫粉, 撒成4寸宽药带进行封锁;玉米田在幼虫3龄前以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亩, 对水50千克喷雾, 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2) 生物防治。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号200PPM防治粘虫幼虫药效在94.5%以上, 且不杀伤天敌, 对农作物安全, 用量少不污染环境。

三、玉米红蜘蛛

为害状:以成、若螨刺吸玉米叶背组织汁液, 被害处呈失绿斑点, 影响光合作用。为害严重时, 叶片变白、干枯, 籽粒秕瘦, 造成减产, 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发生条件与传播途径:玉米红蜘蛛喜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 干旱少雨年份或季节发生较重。以雌成螨在作物、杂草根际或土缝里越冬。越冬雌成螨不食不动, 抗寒力强。春季气温达7~12℃以上产卵孵化, 发育至若螨和成螨时, 转移至杂草和玉米上为害。7~8月进入为害盛期。

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深翻土地, 将害螨翻入深层;早春或秋后灌水, 将螨虫淤在泥土中窒息死亡;清除田间杂草, 减少害螨食料和繁殖场所;避免玉米与大豆间作。 (2) 药剂防治。当叶螨在田边杂草上或边行玉米点片发生时, 进行喷药防治, 以防扩散蔓延。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或5%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其它防治麦红蜘蛛的药剂亦可用于防治玉米红蜘蛛。

四、玉米矮花叶病

症状:最初在幼苗心叶基部细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 排列成一至多条断断续续的虚线, 以后发展为实线。病部继续扩大, 在粗脉间形成许多黄色条纹, 不受粗脉的限制, 作不规则的扩大, 与健部相间形成花叶症状。病部继续扩大, 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绿斑, 变黄、棕、紫或干枯。重病株的黄叶、叶鞘、雄花有时出现褪绿斑, 植株矮小, 不能抽穗、迟抽穗或不结实。

上一篇:2006---2007第二学期团支部工作总结下一篇:2023年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题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