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预防与分析答案(精选11篇)
1.事故预防与分析答案 篇一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与预防
【摘要】地铁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物,它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应保证旅客使用方便,安全,迅速地进出车站,但因其结构封闭,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人员伤亡巨大,社会损失难以估量。本文详细分析了地铁火灾分类、特点及其成因,通过典型案例进一步阐述了地铁车站火灾事故,根据分析提出了应急救援措施,从火灾灾害因素、发生的原因等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整个系统的人员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的对象、环境的影响,其人事管理缺陷等都可以引发事故,通过分析对预防火灾事故进行了讨论。
【前言】城市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它拥有运量大、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也因其结构封闭,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难以预料,其中,火灾是发生频率最高、损失最大的。我国对轨道交通的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不断加大了对地铁火灾救援措施的分析研究,并制定了一些应急预案。对于火灾,我们更多的是从事故中找原因,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有效的消防对策。
【关键词】地铁火灾
预防对策
救援措施
一、地铁火灾分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点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K类火灾(食用油类火灾):通常食用油的平均燃烧速率大于烃类油,与其他类型的液体火灾相比,食用油火很难被扑灭,由于有很多不同于烃类油火灾的行为,它被单独划分为一类火灾
二、火灾事故特点
(一)排烟困难、散热慢
根据国内外资料统计,因地铁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绝大多数是因烟雾中的有毒气体熏倒、中毒或窒息所致,因此,有效地排烟已成为地铁火灾时救援的重要措施。
(二)高温、高热全面燃烧
在地下建筑封闭空间内,一旦发生火灾,大量可燃烧物燃烧,室内温度升高很快,较早地出现“全面燃烧”现象,当火灾房间的温度上升到400℃以上时,起火房间会在瞬间由局部燃烧变为全面燃烧,伴随室内瞬时全面燃烧,巨大能量释放,温度随时间迅速上升,这时的地下建筑物内部像锅炉的炉膛,而楼梯通道口则如烟囱一般。
(三)安全疏散困难
地下建筑内的安全疏散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因素:
1.有些地下建筑内的各种可燃物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气和有毒气体(不仅严重遮挡视线,还会使人中毒窒息。
2.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室内由于正常的照明电源被切断,变得一片漆黑,地下建筑内无任何自然光源,加上浓烟弥漫,使疏散极为困难。3.温度升高快,对人体危害大。
4.疏散距离长,路径复杂,火灾时逃生的出口和路线比地面建筑少。
(四)扑救困难、危害大
地下建筑的火灾比地面建筑火灾扑救要困难得多,困难在于: 1.探测火情困难。2.接近火场困难。3.通信指挥困难。
4.缺少地下工程报警消防专门器材。
三、起火原因
(一)人为因素
“人”是指地铁乘客、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在场人员。人是事件推动和发展的主体,因此人的因素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1.乘客乘车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2.操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
3.地铁运营部门的管理人员对火灾防治工作的忽视。
(二)物的因素
“物”指发生事故时所涉及到的实物。但物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可控制的因素,可从一些具体措施和可量化的指标上去实施控制。1.地铁内存在违禁和易燃物品。2.地铁工程及车辆材料选用不当。3.消防设施设置不当。
4.附属设施及装备没有重视安全化处理。5.地铁电气设备存在隐患。
(三)环境因素
环境通常指存在于系统外的物质的、经济的、信息的和人际的相关因素的总称,一般分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系统状态环境。
1.社会局势的影响:社会环境不安定或社会局势发生动荡。
2.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法治体系环境:缺乏有效的专门的防火法律条款和规定。3.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力:人员素质不高。4.自然环境变化。5.地铁运营环境不舒适。
(四)管理因素
地铁火灾的管理缺陷不但体现在地铁运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疏忽,也与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实施不力有关。1.技术上存在缺陷。
2.劳动组织不合理:地铁运营部门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和操作规范等。3.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不够。
4.政府部门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职能:对民众的防火安全教育较少等。5.对个体关怀的欠缺: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无业人员、残障人士等关怀不够,造成个体对社会不满而实施报复。
四、典型地铁火灾案例
韩国大邱纵火案
(一)事件发生:
2003年2月18日上午9时55分左右,韩国东部著名城市大邱市已经过了上班的高峰时间,第1079号地铁列车上乘坐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列车刚在市中心的中央路车站停住,第三节车厢里一名56岁的男子就从黑色的手提包里取出一个装满易燃物的绿色塑料罐,并拿出打火机试图点燃,车内几名乘客立即上前阻止,但这名男子却摆脱阻止,把塑料罐内的易燃物洒到座椅上,点着火并跑出了车站。车内起火后,车站的电力系统立刻自动断电,站内一片漆黑,列车门因断电无法打开。车内没有自动灭火装置,正当大火燃起来的时候,刚好驶进站台的对面一趟列车也因停电而无法动弹。大火迅速蔓延过去,两列车的12节车厢全被烈火浓烟包围,慌乱中,许多乘客因浓烟窒息而死。浓烟不仅从地铁出口向地面上的街道扩散,而且顺着通风管道蔓延至地下商场,使多家商场关门。最终造成435人死亡,137人受伤,318人失踪。
(二)事故原因: 设备隐患:车站和车厢内安全装置不足。韩国地铁车站内虽然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自动淋水灭火装置、除烟设备和紧急照明灯,但是这些安全装置在对付严重火灾时仍明显不足,尤其是自动淋水灭火装置。由于车厢上方是高压线,为了防止触电,车厢内均没有安装这种装置。因此,此次事故发生时,不可能尽早扑救。车站断电后,四周一片漆黑,紧急照明灯和出口引导灯均没有闪亮。此外,车站内的通风设备容量不大,只能保障平时的空气流通,难以排除大量的浓烟。车厢内的座椅、地板等虽然采用耐燃材料,一旦燃烧起来仍会散发出大量的有毒成分。报道说,火灾死者中有许多是在跑出车厢后找不到出口而被含有有毒成分的浓烟窒息而死的。
法律还不健全:韩国现行《消防法》只注重固定的建筑和设备,而飞机、船舶、火车等移动的大众交通工具在《消防法》中是个死角。报道说,大邱市地铁1997年开通时采用的有关防火安全的标准,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韩国首次开通地铁时的标准,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情况。
安全教育流于形式:韩国每年都进行“民防”训练,学习在紧急情况下逃生和保障安全的知识,但这些民防训练“大多流于形式”,人们在慌乱时全然不知使用现有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地铁公司平时的麻痹大意、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保卫人员不足以及通信联络不完整等等,也是造成此次地铁火灾大批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
美国芝加哥列车脱轨起火
(一)事件发生:
2006年7月11日下午5时6分,美国芝加哥一辆北行的220次列车在芝加哥市区克拉克湖站和大密尔沃基站之间因设备故障发生脱轨事故,列车驾驶员立即停车。发生事故的列车为8辆组编,当时车上约有1000名乘客。列车后部的两个车轮脱离轨道后引发了大火,只是隧道内充满浓烟,驾驶员按照程序引导乘客撤离车厢,一些乘客在隧道内根据疏散标志指引,步行几百米有紧急出口疏散。事故使芝加哥轨道交通部分区间运营暂时中断。此次事故造成了152人轻伤,2人重伤。
(二)事故原因: 1.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
在芝加哥交通管理局的运营管理中,没有要求安全人员对轨道的安全状态进行检测,安全人员也不具备轨道技术的专业知识背景,日常检查工作的重要点是隧道和紧急出口,轨道的检查工作主要由轨道部门负责。2.设备设施安全隐患多
安全人员没有对轨道部门检查工作的记录进行核查,因此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芝加哥交通管理局轨道安全性的监管体系不完善,使得安全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轨道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了此次事故的发生。
五、预防对策
(一)设施设备
1.内部建设与装修选用不燃材料及新型防火材料 由于火灾的蔓延速度,爆燃出现的时间及所产生的烟气种类与装修材料的类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地铁隧道建设时,应尽量采用不燃材料,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即使发生火灾在火灾初期阶段也能起到延缓燃烧、阻止火势扩大的作用,这样可以缩小火灾范围,减少火灾损失。2.设置防火防烟分区及防火隔断装置
在地铁隧道里设置相应的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在火灾发生时,把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阻止火势的迅速扩大。而且防火卷帘本身也存在切断疏散通道及救援通道的问题,同时在地铁隧道中设置自动机械排烟系统,以便迅速及时地排出烟雾,为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工作的展开提供有利条件。3.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 由于地铁发生火灾时,从外部救援时难度很大,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其自身的建筑消防设施控制并扑灭火灾。因此在地铁全线全面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火灾事故,并利用自动报警装置联动相应的灭火设施和排烟设备,控制火势的蔓延和烟气的扩散,为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和疏散被困人员奠定基础。列车上设置足够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细水雾喷淋系统、火灾探测器等整套车载自动火灾探测消防系统,与常规的灭火器配合使用。在区间隧道的顶端可安装移动式灭火系统,一旦列车着火,可自行移至着火点,实施灭火。4.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列车在隧道内发生事故时,乘客若只能从列车前后端的紧急疏散门下车。这样不利于乘客的疏散,应采取措施,保证乘客及时疏散。检票口和栏杆的设计、车站内广告牌的设置,不得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将零售店和报摊点集中在站厅层两头的安全区域,站厅中间留出疏散的空间和通道等。列车设置紧急情况通报按钮与手动开车门装置,断电时,车门能自动打开,以及司机室与车厢之间的紧急疏散门、列车前部的逃生门等装置。列车上设置足够的滚动显示条和液晶显示屏以及广播系统,火灾时可引导乘客疏散。5.设置足够的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 由于地下建筑,特别是公共地下建筑内人员的流动性很强,因此对建筑内的情况并不很熟悉。建设单位在地铁通道设置足够的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能为火灾时人员的迅速逃生提供有利的条件。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若采用蓄电池,且数量较少,照度不足,不能满足火灾时疏散的需要,应采用自发光标志和带电源的疏散标志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地下铁道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必要地点设置带电源或蓄电池的应急标志,同时在其他部位设置自发光的疏散标志。采用蓄电他的事故照明应采用集中蓄电池,减少维护费用。
(二)管理教育 1.教育因素
地铁火灾预防的教育因素,包括学校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职业培训等,涉及面较广,实施起来较为费时费力。但通过坚持长期而有效的教育,可起到消除人员不安全心理诱因和行为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安定意义。
(1)政府对民众的安全教育:地铁火灾的预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地铁运营部门单方面的努力,政府部门也该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通过政府部门组织的大规模与定期的安全教育,使得民众树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维持一个安定的社会安全环境。
(2)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强化学校和家庭对个体的安全教育,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对预防火灾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收效缓慢但长久稳固的措施,可以从根本上控制火灾诱因。
(3)地铁运营部门对员工和乘客的安全培训和教育:通过对地铁员工的安全培训,可以培养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的意识,提高应对火灾的处理能力;通过在车站范围内和列车上粘贴并散发宣传材料,定期进行火灾演习等措施,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
(4)新闻媒体对公众的安全导向教育:现今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新闻媒体在公众舆论的导向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因此新闻媒体配合政府部门的政策和方针,营造公众的安全意识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2.管理因素
地铁火灾预防的管理因素是一个相对重要的因素,涉及的部门不仅有地铁运营管理部门,也包括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执行部门。管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强化的过程,这就要求管理措施要不断更新、补充,以对系统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
(1)建立和健全火灾防治立法体系:有效的法治管理是地铁乃至其他公共交通安全运营的有力保证。通过国家立法以及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管理机构、地铁运营企业等组织制定有关防灾安全的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和条例等,以求共同遵守和规范系统的运作。
(2)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的建立:政府部门成立相关的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或专家小组,在国内和国际局势变化的情况下,敏感地预见到一些可能的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提交预防预案给相关管理和执行部门,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或降低突发事件和火灾的发生几率。3.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通过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调和民族及宗教矛盾等,不但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关怀政策,也能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内部因素,减少地铁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
4.成立指挥机构:由政府部门成立专门的指挥机构,联合地铁运营公司、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医疗单位、通讯部门、新闻媒体乃至民众进行地铁灾时人员疏散预案的制定和定期的防火演练,提高职能人员和民众对火灾的应对能力,统一调度各执行部门协同进行地铁火灾防治。
5.加强地铁系统内的安全管理:地铁运营部门是地铁火灾防治的主要执行部门,因此加强地铁系统内部的安全管理,可以更加直接地起到火灾预防作用。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派设安全巡视人员、对站台和列车内的情况进行监控、营造舒适的工作和就乘环境、加强对可燃物的管理、对系统设备定期检修和改进、对职工和乘客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等。
六、总结
本文详细分析了地铁火灾分类、特点及其成因,通过韩国大邱纵火案和美国芝加哥列车起火的典型案例进一步阐述了地铁车站火灾事故,根据分析提出了应急救援措施,从火灾灾害因素、发生的原因等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整个系统的人员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的对象、环境的影响,其人事管理缺陷等都可以引发事故。地铁运营系统是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城市相当数量中长距离出行的客流,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逐渐成为大城市现代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地铁车站是地铁运输系统的网络节点,作为系统运行连接中心和作业中心,实时产生大量的人员流动和列车到发,特别是运营高峰时段系统高速运转、能力异常紧张,各种因素的交叉影响使得地铁车站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长期存在。纵观国内外地铁运营史上有破坏性的重大事故,人为和列车火灾事故占据多数,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和损失。因此,研究地铁系统火灾事故发生特点和事故应急救援等内容有着的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春梅.建筑火灾安全疏散的探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2(12):43~48 [2] 蒋雅君.杨其新.地铁防灾救援系统「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1);13一18 [3] 蒋雅君.杨其新.地铁防灾救援系统「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 [4] 韩利民.李兴高.杨永平.地铁运营安全及刘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
2.事故预防与分析答案 篇二
这些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地基失稳造成工程事故
建筑物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超过地基承载力, 地基产生剪切破坏使建筑物下沉倒塌或破坏。
2、地基渗流造成工程事故
渗流造成潜蚀, 在地基中形成土洞或土体结构改变, 导致地基沉降, 严重的可造成工程事故。
3、地基变形造成工程事故
地基总沉降过大或不均匀沉降超标, 容易造成建筑物的倾斜, 及上部结构构件的开裂及破坏建筑物室内外连接, 导致水、电、暖管道断裂。
4、土坡滑动造成工程事故
建在土坡上或土坡顶和土坡坡趾附近的建 (构) 筑物会因为土坡滑动产生破坏。
5、地震造成工程事故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不仅与地震烈度有关, 还与建筑场地效应、地基土动力特性有关。在同样的场地条件下, 粘土地基和砂土地基、饱和土和非饱和土地基上房屋的震害差别也很大。地基对建筑物的破坏还与基础形式、上部结构的结构形式和刚度有关。
6、特殊土地基工程事故
特殊土主要指: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冻土地基以及盐渍土地基等。
7、其他地基工程事故
地下工程的兴建, 地下采矿造成的采空区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 均可能导致影响范围内地面下沉而造成地基工程事故。另外, 各种原因的地裂缝也能造成工程事故。
8、基础工程事故
基础工程事故可分为基础错位事故、基础构件施工质量事故以及其他基础工程事故。
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的原因有:
1、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设计计算错误2、施工质量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3、对场地工程地质情况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4、环境条件改变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5、其他原因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要预防这些事故就要做到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尤其要处理好软弱地基的设计。
软弱地基建筑物设计的总原则:
1、采用合理的建筑体型;2、建筑应遵循单元组合的设计原则;3、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 (对砌体结构尤为重要) ;4、合理布置纵横墙;5、采取措施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6、适当加强基础的刚度和强度;7、合理设置沉降缝和连接体的构造;8、合理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9、减小基底附加荷载;10、充分利用表层硬土;1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12、合理控制活荷载的加载速率;13、采取减小建筑物相邻影响的措施;14、采取减小地面荷载影响的措施;15、采取恰当的地基处理措施, 减小或消除局部软弱地基的影响。
软弱土地区建筑布置的基本要求:
1、建筑物的下列部位宜设置沉降缝。
(1) 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 (2) 高度突变或荷载突变较大处; (3) 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4)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 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 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2、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
3、应将复杂平面分割为简单平面。
4、不同结构单元、荷载及刚度相差较大时, 应采取措施确保各结构单元自由沉降。
5、应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6、相邻高耸结构或对结构或对倾斜要求严格的构筑物的外墙间隔距离, 应根据倾斜允许值计算确定。
7、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标高, 应根据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1) 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 应根据预估沉降量予以提高。建筑物各部分有联系时, 可将沉降量较大者提高。 (2) 建筑物与设备之间, 应留有净空。当建筑物有管道穿过时, 应预留孔洞, 或采用柔性的管道接头等。
采取合理的结构措施可以较好地解决软弱地基上建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问题, 满足使用要求。当基础埋深相同时, 上部荷载较大的基础, 其底面积可适当加大;当基础形式不同时, 应加大对沉降敏感的基础底面积, 例如:同时采用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时, 一般可适当加大条形基础的底面积。对于建筑体型复杂、荷载差异较大的框架结构, 可采用箱基、桩基、筏基等加强基础整体刚度, 减少不均匀沉降。对于砌体结构, 要增强其整体刚度和强度, 墙体内宜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或钢筋砖圈梁;在墙体上开洞时, 宜在开洞部位配筋或采用构造柱及圈梁加强。
地基冻融对建筑物也会产生很大危害, 主要有:墙身开裂、天棚抬起、倾斜及倾倒、室外设备管道拉坏, 轻型构筑物逐年上拔、门前台阶冻起、散水坡冻裂或形成倒坡等。降低或消除切向冻胀力的措施有:基侧保温法、基侧换土法、改良水土条件法、人工盐滞化法、使土颗粒聚集或分散法、增水处理法以及基础锚固法。
综上所述, 要搞好工程勘察工作。预防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首先要重视对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全面、正确了解, 这是预防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的关键。
其次要做到精心设计。在全面、正确了解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如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 则应进行地基处理形成人工地基, 并采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地基、基础、上部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设计中应统一考虑。要认真分析地基变形, 正确估计施工后沉降, 并控制建筑物施工后沉降在允许范围内。最后要做到精心施工。合理的设计需要通过精心施工来实现, 要杜绝施工质量事故。
摘要: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是由建筑场地不利条件和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 要预防这些事故就要精心勘察、设计、施工, 尤其要处理好软弱地基的设计
关键词:地基基础,工程事故,事故预防,软弱地基
参考文献
3.事故预防与分析答案 篇三
【关键词】教学事故 原因分析 预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40-02
为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预防教学事故发生以及处理已发生的教学事故,各高校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事故认定办法与教学事故处理方法。本文从常见的任课教师发生的教学事故入手,谈谈如何预防教学事故。
一、任课教师常发生的教学事故:
对于任课教师而言,主要是教学运行类教学事故:
1教学工作中,散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损害国家形象。
2不按照教学执行计划授课,私自增加或者减少教学内容,导致未完成规定教学任务,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没按时上课,上课中离开教学岗位或者提前下课。
4未按程相关规定办理调课,私自停课、调整上课的时间或上课的地点。
5未按程序办理调课,私自委托其他老师或相关人员代课。
6已办理停上课程,不补回其课程。
7未经课程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教学中安排教学执行计划中未安排的视频课、讨论课等。
8上课时打电话、接听电话或玩手机。
二、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发生的教学事故原因分析
1.任课教师教学态度严肃性认识不足
近几年,招聘不少刚毕业的非师范生以及从企业转岗到学校任职的人员。其中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院校职业训练,教学态度不够严肃。本人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位从企业转岗学校的教师,由于下暴雨,他不能按时回学校,在没有通知系或者教务处的情况下,擅自告知学生停课。刚好被教学秘书查课发现没去上课。后来调查,他才说,停了课他会补上,又不是不补课。这种擅自停课完全可构成严重甚至重大教学事故。
2.学校教学监控力度不足
部分学校,教学监控力量不足,只能检查到少数教学事故,与此同时有些老师存在侥幸心理,有事上不了课,办理调课手续繁杂,于是就私下找其他老师带上,很少能被检查到。教师存在侥幸心理,学校监控不严,也是导致教学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
3.学校现有的教学事故认定与教学事故发生后的相关处理办法不完善
各个学校都制定了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办法,但有些学校的教学事故管理制度不完善,单凭借教学秘书、教务处教学管理人员等去检查,发现教学事故上报。有时候处理教学事故存在一定的阻力,部分发生教学事故的任课教师钻制度的空子,甚至不能对所有发生教学事故人员一视同仁地处理。所以,校执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不完善,是导致教学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故预防策略
1.加强任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使其认识教师工作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主要由教师工作全面性、劳动对象多样性和劳动手段的特殊性等决定。其次,使其对教学事故认识办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学事故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失职、失误,不仅仅是被检查到才构成教学事故,未被检查到,但已构成对教学秩序潜在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明显,但还是留下了隐患,最终可能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
作为教学管理者,应定期组织会议,发教学事故通报到各教师邮箱等办法来强化任课老师对教学事故的认识。
2.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监控,坚持教学监控三路线:
2.1坚持和完善学生监控体系,选聘优秀教学信息员,督促教师保障教学质量。
教学信息员主要对学校的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考试等环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查课、学生信息反馈等资料,印发《学生教学信息中心简报》,发到各个部门,使其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状况,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督促教师保证教学质量,有效防范其教学事故的发生。
2.2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将教学时段性检查、专题性检查、问题性检查、常规性检查相结合,通过听课、网上测评、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对教学实施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监控,监督任课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因为教学检查力度不够,有部分教学事故没有被检查到,因此任课教师们就会有侥幸心理。我们在教学管理上,如果不能时时刻刻去检查教师的上课状态,可以利用将教学检查做到段性检查、专题性检查、问题性检查、常规性检查相结合,不定时地突击组织教学检查,期初教学检查、节假日前后突击检查、考试周检查会对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起到有效督促作用。同时,结合教师听课、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学生网上测评、学生座谈会、个别谈话,形成教学管理、教师、学生这三方面相互督促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2.3坚持教学督导组听课制度,以随堂听课等方式切实有效督促任课教师。教学督导主要以听课的形式,深入教学的第一线,了解任课教师备课、上课、实验、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发现和纠正任课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减少教师教学事故发生的同时,帮助任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3.完善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方法
教学事故的一般处理程序是教学事故发生后,检查者向教务处反映情况,所在单位教学秘书与教学事故人、班级学生或第三方人员核实情况,所在单位根据相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报教务处审批。教务处报主管教学院长审批后,发文公布教学事故认定情况,事故责任人所在单位将处理结果告知事故责任人。
此类处理程序一步步核实,一步步审批,难免有个人因素的影响,由此体现出不能公平公正。教学事故的认定不能单方面确定,应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凡是发生的教学事故,先由事故人所在的单位核定报教务处复核后,在教学指导委员会上由各专家投票决定。
总之,如何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文中介绍到预防教学事故的策略是教学质量监控的的一个部分,希望能帮助任课教师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居礼,冯德虎.教学事故的等级认定、预防及处理办法探讨[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4,(10):49-52
4.事故预防与分析答案 篇四
机车受电弓是通过支持绝缘子设置于机车顶部,滑板装有碳条,直接与接触线在动态中滑动取流。因此,机务原因引发的供电事故一般有:受电弓支持瓷瓶闪络爆炸,受电弓歪斜剐坏接触网;受电弓缺条运行剐断接触线;受电弓弹簧盒故障弓头偏斜钻入接触线上方引起事故等。
受电弓车顶支持瓷瓶脏污,在春、秋雾雨季节引起变电所频繁跳闸,对运输的干扰也是比较大的。
116.机车升双弓短接区分绝缘器烧断接触线
时间:1989年5月5日。地点:××折返段3道。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当日18时05分,SS1-727号机车按照计划由3道出库,行至3道东端20~21号支柱区分绝缘器处时,接触线突然被烧断。
接触网工区出动抢修,做导线接头1个。中断供电1 h46 min(实际处理30 min,调度电话、自动电话中断1 h16 min)。
原因及措施:
(1)机车升双弓运行至区分绝缘器处,因区分绝缘西端有电,东端无电且接地,短路电流由机车前后弓导通,加之该折返段距变电所较近(约400 m),近点永久性短路大电流将接触线烧断。
(2)运行中的机车不得升双弓。一是升双弓会引发分相绝缘器两端相间短路,烧毁接触网设备;二是在区分绝缘器一端有电,一端无电接地时会短接区分绝缘器,因接地属永久性故障,烧断接触线是必然的;三是升双弓会增加弓架次数,加速接触线、机车受电弓磨耗,加大设备维修费用;四是后弓运行,前弓备用,发生弓网事故剐坏后弓时,将前后弓电气连接拆除,升前弓仍可运行。
(3)升双弓运行已多次发生烧毁接触网设备事故。在机车运用管理中,除因特殊情况非升双弓不可,教育乘务员严禁升双弓运行。
117.机车受电弓状态不良引发弓网事故
时间:1997年8月12日。
地点:××-×××区间57号隧道。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当日2时56分,390次旅客列车行至××-×××区间57号隧道第一悬挂点处发生弓网事故,4时17分处理完毕恢复送电,中断供电1 h 21 min。
机车受电弓剐坏变形,呈麻花状并脱落,57号隧道第1~4悬挂定位剐掉。
原因及措施:
(1)机车受电弓滑板固定不平,滑板中心距导角200mm处有一硬弯,并有50 mm长一旧痕,运行中机车晃动使滑板撬起,接触线嵌人旧裂痕内卡滞导致事故发生。
(2)机务部门要对机车受电弓在入库、出库时进行认真检查,特别是在受电弓有效抓托范围内,发现碳条有缺条、缺块、螺栓松动、裂痕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三角架应固定牢固。
118.受电弓材质不良剐坏接触网设备
时间:1997年9月15日。
地点:××-×××95号支柱处。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当日2时05分,108次客车运行至××-×××区间95号支柱处时剐网。4时50分处理好设备恢复供电,中断供电3 h 45 min。
设备损坏较为严重,95号棒式绝缘子折断,吊索打脱,软定位打掉,95号支柱西侧2~3 m接触线剐伤并严重扭曲,受电弓损坏。
原因及措施:
(1)108次机车后弓缺少2根滑板条运行,先将某站接触网设备剐坏,司机听到受电弓异常声响后即降下后弓,升前弓运行。因前弓推杆铸铝材质不良,运行至××一×××区间95号支柱处折断发生事故。
(2)108次受电弓是××厂产品,已接连发生几起事故,应停止使用该厂家生产的受电弓。
(3)新产品上网或厂家新出的受电弓初次使用时,不宜安装过多,防止因产品质量问题屡屡发生事故。
119.滑板侧磨剐坏接触网设备酿成事故 时间:1997年11月4日。地点:××车站Ⅱ道。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当日6时09分,174次旅客列车在××车站Ⅱ道剐弓,有关供电臂跳闸,由于远动故障,电调台无显示。后××车站值班员向电调反映,××车站上行接触网无电。因剐断上行接触线,下行设备也遭破坏。上行停电2 h 40 min,下行停电1 h 35 min进行了处理并恢复了供电。
上行接触线断3处,上下行线岔3组、上下行渡线1组、定位4组、区分绝缘器1组、补偿装置1组、吊弦20余根遭破坏。
原因及措施:(1)受电弓弓头呈45°运行,致滑板侧磨。运行中受电弓状态进一步恶化,在××车站Ⅱ、Ⅳ道交叉处,上行左侧弹簧合螺栓碰在另一支工作支接触线上,弓头打掉后,弓架升天剐翻。
(2)加强受电弓出入库检查,尤其是对受电弓滑板条、受电弓弓头紧固程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变电所应加强值班。远动区段,当远动故障打向当地控制后,值班人员应严密监视设备运行情况。这次事故,6时09分接触网跳闸后,若值班员反馈及时,电调就不会等到6时22分××车站值班员反映××站上行接触网无电后通知××站接触网出动抢修,变电所值班人员耽误至少10 min。
120.机车弓头严重倾斜剐坏接触网设备 时间:1994年6月5日。
地点:××-×××区间41号隧道。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当日5时34分,1813次列车行至××-×××区间41号隧道处发生弓网事故,2个接触网工区共计35人出动抢修,11时15分恢复供电,中断供电4 h 43 min。
41号隧道1~27号定位、悬挂剐伤;12号、16号定位挂环拉开,定位脱落;17号定位棒式绝缘子折断;18号悬挂绝缘子破损2根,19号、20号悬挂拉脱,绝缘子受损,杆件严重变形;21号定位东侧200 mm处接触线严重剐伤2 000 mm;接触线钢铝面严重开裂;钢面断2处;27号支柱处中心锚结翻架。
受电弓报废。
原因及措施:
(1)1813次机车在运行中受电弓弓头后倾超过45°,在41号隧道剐网,剐坏接触网设备。
(2)发生弓网事故,尤其是设备破坏范围较大,又有几个工区同时参与抢修时,应在事故现场由设备主管工区制订事故抢修方案;领工员或段领导在时,由职务高者担任指挥,并组织制订事故抢修方案,合理分工,统一指挥,互相协作,加快故障处理速度。
(3)受电弓在运行中与接触网高速摩擦取流,受电弓状态良好是避免弓网事故的一个主要方面。这次事故,亦是由弓头倾斜导致,而且以前也发生过类似问题;机务段应对弓头螺栓坚固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1.机车受电弓支持绝缘子击穿烧断接触线
时间:1985年5月18日。地点:××折返段Ⅱ道。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号电力机车在××折返段Ⅱ道整备完后,合隔离开关送电,机车受电弓升起。几分钟后,机车受电弓支持绝缘子击穿爆炸,Ⅱ道接触线烧断。
原因及措施:
(1)××号机车受电弓支持绝缘子在整备时未擦拭,绝缘子表面十分脏污,当日又是大雾,造成绝缘子闪络,击穿爆炸,烧断接触线。
(2)司机在对电力机车整备时,不仅要对受电弓各部紧固情况进行检查,而且应对车顶绝缘子进行擦拭,特别是雾雨季节,绝缘子稍有脏污极易发生闪络击穿。
(3)发生事故后,司机应尽快通知供电调度或有关接触网工区,以便尽快抢修,恢复对设备供电。
122.误合隔离开关烧断接触线 时间:1988年5月11日。
地点:×××折返段Ⅱ道区分绝缘器处。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电力机车A停在×××折返段Ⅱ道区分绝缘器内准备进行整备作业,电力机车B也进入Ⅱ道,与A相距10 m处停下,升双弓试验电器部分,一个弓子在区分绝缘器内,一个弓子在区分绝缘器外。A车司机拉开联动隔离开关时,主刀闸分开,接地刀闸自动合上瞬间,×××折返段馈线跳闸,重合失败,并将Ⅱ道接触线烧断。
原因与措施:
(1)B电力机车所停位置错误,不应停于区分绝缘器下并升双弓。A电力机车司机操作隔离开关时,距B机车仅仅10 m,但A司机与监护人均未观察B电力机车所停位置及升双弓情况,在拉开主刀闸、接地刀闸自动合上瞬间,短路电流经区分绝缘器内侧接地,由于是永久性短路,××开闭所开关跳闸后重合送电,烧断了接触线。
5.事故预防与分析答案 篇五
防措施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设项日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A: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 B:安全条件调研和安全评价 C:安全条件调研和安全预评价 D: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保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______要素的内容。A.应急响应 B.目的与意义 C.应急策划 D.方针与原则
3、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针对校验、检修等情况制作记录。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4、__不包括在安全生产“五要素”之内。A.安全文化 B.安全法规 C.安全科技 D.安全投入
5、在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要明确的内容有__。A.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什么样的不正常状态 B.不正常状态是在哪儿发生的以及是如何发生的 C.在什么情况下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状态的
D.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可能的顺序与可能的原因 E.分析可选择的事故发生顺序
6、[2011年考题]依据《工资保险条例》,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生活护理费标准为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A:100% B:50% C:40% D:30%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7、__法主要用于净化机电、轻工行业产生的苯、醇、酯、醚、醛、酮、烷和酚类等有机蒸汽。A.有氧式燃烧 B.静电 C.催化燃烧 D.防腐蚀
8、[2008年考题]根据《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发现、捡拾无主民用爆炸物品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C:公安部门
D:环境保护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9、锅炉爆管指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在运行中爆破,包括水冷壁、对流管束管子爆破及烟管爆破。下列对爆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A:水质不良、管子结垢超温爆破 B:水循环故障 C:严重满水
D:制造、运输、安装中管内落人异物,如钢球、木塞等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0、[2008年考题]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经由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托运人应当向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提出申请。A:发货地 B:运达地 C:生产地 D:所在地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__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A.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B.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人员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
D.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有关人员
12、某民营化工企业主要产品为日光油漆。其生产车间和库房中的主要原料有甲苯、二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生产车间与库房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二者间距为10 m,原料和产品用机动车辆运输。另有冬季取暖的燃煤锅炉一台,锅炉房邻近库房一侧,与库房间距为14 m,其耐火等级为三级。企业原有从业人员11人,今年初又招聘从业人员甲,现有从业人员12人。企业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技术员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该企业新招聘从业人员甲应接受的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A:16 B:24 C:32 D:48 E:72
13、《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规定,发现消防设计不合格的,应当在5 d内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改正;已经开始施工的,同时责令停止施工。A:县级人民政府 B:监理单位
C:市级人民政府
D: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4、[2011年考题]生产性毒物主要来源于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一般情况下其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A:消化道 B:呼吸道 C:眼睛 D:皮肤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5、()安全生产检查一般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A.定期 B.综合性 C.专业 D.季节性
16、《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井下各级配电网络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高压,不超过10000V;低压,不超过__V: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电压,不超过127V;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A.1000 B.1140 C.1340 D.1540
17、在水运交通安全技术措施中,是一个符合《1979年海上国际搜救公约》规定的全球性通信网络。
A: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B:全球海上遇险系统(GMDS)C:全球海上安全系统(GMSS)D: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8、矿井火灾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燃烧现象,且矿井火灾90%以上属于__的范畴,即绝大多数矿井火灾的形成总有其发生发展的阶段性过程,根据矿井火灾最终到达的阶段及形成的危害,我们可以初步将煤矿火灾灾害规模划分为小、中、大三个等级。A.内因火灾 B.外因火灾 C.内因为主 D.外因为主
19、安全标志认证制度属于产品质量认证的范畴,它是由国家授权的__证实某一确定产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或其他技术规范的活动。A.工商部门 B.公安部门 C.安全部门
D.煤炭行业技术监督部门
20、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__的监督检查。A.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劳动安全机构
21、(2009年)依据标准的内容,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标准可以分为等类别。A:基础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 B:技术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
C: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 D: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强制标准、推荐标准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划分为区域火灾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其中区域报警系统一般适用于保护对象。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3、新建的有重大危害性的设施,应在其__提交安全报告。A.初步设计之后 B.施工之前 C.验收之前
D.投入运转之前
2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16条中明确指出,建设项目竣工后,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内进行控制效果评价。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25、事故发生后,组织调查处理,按照的原则,严肃处理事故。A:“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B:“领导责任制” C:“过错性” D:“四不放过” E:食品生产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根据煤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可组织全国煤矿的全面安全检查或者__。A.区域检查 B.突击检查 C.重点抽查 D.个别抽查
2、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__日内交至行政机关。A.1 B.2 C.5 D.7
3、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爆破作业单位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后3日内,向备案。A:县级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B: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D: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4、《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给予行政处分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人员的行政违法行为包括。
A:不履行日常监管监察职责的 B:未及时调查处理举报事项的
C:未依法对停产整顿或者关闭的煤矿进行公告的 D:发现有非法煤矿并且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的 E:因监督检查不力,煤矿在停产整顿期间停止生产的
5、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下列不属于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是__。
A.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B.有健全的充装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紧急处理措施
C.有与气瓶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充装设备、检测手段、场地厂房、器具、安全设施和一定的气体储存能力,并能够向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 D.有与气瓶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6、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包括原则。A:整分合 B:封闭 C:动力 D:能级 E:激励
7、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的规定,有情形,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及时告知执业证和执业印章颁发机关。A:注册有效期满未延续注册的 B:聘用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C:聘用单位被吊销相应资质证书的 D:与聘用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
E:注册安全工程师受到刑事处罚的
8、人在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大体为基础代谢量的__。A.80% B.105% C.120% D.130%
9、依照《刑法》的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
A:实施了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B:过失或者故意
C:人的生命、健康受到损害 D:重大公私财产损失严重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0、起重机械是一种间歇动作的机构,它的工作特点是经常启动和制动,制动器按其构造分类,下列不包括的是__。A.块式制动器 B.带式制动器 C.轮式制动器 D.圆锥式制动器
11、[2009年考题]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生产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给予的行政处分有。A:记大过 B:降级 C:降职 D:撤职 E:开除
12、防止事故发生的__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A.安全技术措施 B.避难与救援措施 C.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D.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3、在车间布置管、线时,管、线不要妨碍在机器附近的安全出入,避免磕绊,有足够的上部空间,这是应用了__。A.机械设计本质安全 B.机械失效安全
C.机械部件的定位安全 D.机器的安全布置
14、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__。A.高挂低用 B.低挂高用 C.同一水平D.低挂低用
15、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A: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经营场所 B: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储存设施 C:有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D: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E: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16、《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D: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7、施工单位应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依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签字后实施。
A:监理工程师代表 B:总监理工程师 C:施工单位负责人 D: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E:食品生产企业
18、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__。A.由总承包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B.由总承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C.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D.由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承担同等责任
19、以下企业中,可以不单独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是。A: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 B:从事河道采砂的企业 C:从事危险品生产的企业 D:从事道路交通运输的企业 E:从事采金船作业的企业
20、同一层级的法律文件在同一问题有不同规定时,在法律适用上应为 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成文法优于判例法 C:单行法优于综合法 D:特殊法优于普通法 E:普通法优于特殊法
21、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安全工程师应享有的权利有。
A:审核所在单位上报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报告 B:维护国家、公众的利益和受聘单位的合法权益
C:参加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并签署意见 D:参与重大危险源检查、评估、监控,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E: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2、伤亡事故统计经常用到的几种事故统计方法包括。A:综合分析法 B:绝对指标比较法 C:算数平均法 D:分组分析法 E:统计图表法
23、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购买民用爆炸物品的单位,应当自民用爆炸物品买卖成交之日起日内,将购买的品种、数量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A:3 B:5 C:15 D:30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4、法律的适用范围,即法律的效力范围,包括法律的__。A.关于人的效力 B.关于地域的效力 C.关于时间的效力 D.关于空间的效力 E.关于法律生效的效力
6.溺水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篇六
一、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对溺水事故,学校不应消极预防,而应积极应对。最好的预防是教会学生游泳,学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自救、自护。为此,学校一要加强管理;二要加强教育;三要采取必要措施,科学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1.加强管理
(1)学校要制定《溺水事故应急预案》,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和分工。当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果断处置。
(2)学校要与当地政府和社区一起积极创造条件,在学校周边不适于游泳的水域插上警示木牌,提醒学生不得下水。
(3)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夏季暴雨季节易发生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被洪水围困或冲走的事故,学生家长与教师要了解学生所经过的道路存在哪些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学生不慎落水或被水冲走。
(4)加强学校与附近水域地区居民的联系,发放学校事故警报联系卡给居民,便于居民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告知学校。农村学校可以通过发放“告家长信”,在池塘边、江边等设警示性标志,实行学生放学“路队”制,聘请游泳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预防学生发生溺水事故。
2.加强教育
(1)学校可根据当地的季节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初夏与暑假前是防溺水教育的重点时间段。雨季教育重点是预防学生被洪水冲走,初冬与早春应提醒学生预防落入冰窟而溺水。
(2)学校要教育学生不得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私自游泳。更不许在上下学路上和节假日私自或结伴到非游泳水域(如水库、池塘、湖泊、河流、水坑等)游泳。
(3)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向家长宣讲防溺水的知识,请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工作。教育学生不去不明水域游泳,不在没有成年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提高防止溺水的意识和能力。
3.要教会学生游泳和自救
(1)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游泳时,除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外,还要训练学生在出现溺水的迹象时(如被水草缠住或腿抽筋),如何自救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在开设游泳课的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以防发生意外。
(2)在正规游泳池和进行游泳训练的场所,要教育学生不得打闹,不得在水下拽腿,以防呛水。在不了解水域深浅的地方不练习跳水,以免造成危险和伤害。
(3)教师要教育学生,在水中发现有危险时,要沉着冷静,不要紧张,因紧张会使身体的密度加大,更容易迅速沉入水中;也不要乱扑腾,尽可能使鼻子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密度减小,可浮出水面。
(4)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救助他人的能力有限。要教育学生,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能贸然救助,防止在救助他人时自己溺水身亡。在这种情况下,要向四周大声呼救,请周围的成年人救助溺水者。当周围没有人时,可跑到距事发地点最近的村庄去求救。现场可用投木板、救生圈、长杆、绳子等方式,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二、发生溺水事故后如何解决
1.启动应急预案
当得知学生发生溺水的消息后,立即启动《溺水事故应急预案》。学校要立刻拨打电话110和120请求警务人员和医务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救助。同时,学校领导要迅速赶到现场。
(1)快速了解落水的准确地点与基本情况。
(2)在迅速组织营救或拨打求助电话的同时,向上级报告。
(3)如事发时间属于学生在校时段,应迅速与家长取得联系。
2.组织抢救和治疗
(1)迅速组织现场救助工作,组织有经验的成年人抢救落水者。
(2)当把溺水者打捞上岸后,应先清除其口腔、鼻孔里的淤泥,清空肚子里的积水,再进行抢救。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尽快使其恢复正常的心跳与呼吸。进行初步的现场救助后,应快速将溺水者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3.需要注意的三点
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与有关部门配合,迅速抢救。
(2)要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7.事故预防与分析答案 篇七
造成这类事故的原因, 一是设计疏忽错误;二是施工质量低劣。从技术上分析又主要是:抗倾覆能力严重不足;受力钢筋往下位移;混凝土强度过低;过早拆除模板支撑;构件强度设计严重缺乏。上述五项中前两项尤为突出, 分别占悬挑构件塌落事故总数的44%和26% (见表1) 。
预防钢筋混凝土是挑构件 (特别是阳台、雨蓬、天沟之类的构件) 塌落, 在技术上并非复杂, 而只要在设计与施工中, 认真验算和加强管理严格按规范、规程施工即可。为从已发生的塌落事故中吸取教训, 预防重复发生, 选择一些事故的实例分别进行分析。
1 抗倾覆能力严重不足
设计悬挑构件, (或因施工过程中荷载改变) 必须对其抗倾覆能力进行验算。近几年因抗倾覆能力严重不足, 而使悬挑构件发生塌落事故的次数是最多的。其原很简单, 就是设计者这类构件时不认真验算, 甚至不验算, 直至发生事故后方后悔当时的疏忽。
某地办公楼其屋顶的钢筋混凝土挑檐突然塌落30m, 这个工程屋顶挑檐板的设计是一个不稳定的结构。经验算, 其抗倾覆能力也是严重不足的, 按设计规范规定, 悬挑构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K应大于1.5, 而该工程挑檐板是:
该挑檐板在施工中, 又将支撑构件的砖砌体厚度由230mm改为115mm, 这不仅使抗倾覆能力更加不足 (K=0.33) , 而且结构也越加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 构件塌落是必然的。这起事故如果在设计时认真验算一下, 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 受力钢筋下位移
是挑构件的受力特点是靠近支撑处承受着最大的负弯矩涸此在钢筋混凝土是挑构件中, 受力钢筋是配置在构件截面的上部。但由于施工管理混乱, 往往将受力钢筋的位置下移, 使构件承载能力被削弱。有的构件因位移过大, 则在根部出现裂缝或发生塌落。
某地一住宅的三层一阳台突然塌落, 原因就是将受力钢筋的位置下移了很多。
需要提醒的是, 钢筋混凝土是挑构件的受力钢筋位移, 在相当多的施工单位中并没有认识到它的危险性, 致使已建成的工程中, 也有存在这种潜伏的隐患。因此重点对是挑构件的严格检查是完全必要的。
某小区的两栋住宅楼共有120个阳台, 经检查即发现有90个阳台因受力钢筋位移, 而在靠近支撑处出现了裂缝。其中75个因位移严重而被砸掉。某地一栋住宅楼, 也因受力钢筋位移而使这栋楼的25个阳台在靠近支撑处全部出现裂缝。
防止受力钢筋位移的措施也比较简单, 在浇注混凝土前用支架把受力钢筋架子起, 并严禁操作工人踩在钢筋上浇注混凝土。但更有效的办法是向操作工人讲清楚受力钢筋与构件承载能力的关系, 道理明白了, 也就会在操作中引起重视。
3 混凝土的强度过低
钢筋混凝土是挑构件不仅设计时要认真对待, 施工中也要倍加重视。除了受力钢筋不要位移, 对构件的混凝土质量及钢筋的品种、规格和数量也忽视不得, 否则也会造成严重后果。有的施工单位没有认识是挑构件的特性, 仍然一味地胡乱蛮干, 致使由于混凝土和钢筋问题造成塌落事故的不少。某地一栋综合楼的阳台, 就是由于施工单位不顾质量, 使混凝土的28天强度才达到4Mpa, 仅是设计强度的20%。由于混凝土的强度过低, 造成拆模后立即塌落。
在钢筋混凝土是挑构件施工中, 不按设计图纸配置钢筋也是常有的, 最严重的竟少用设计钢筋量的65%, 如此严重减料, 便造成了构件的塌落。
解决上述问题, 主要还是从加强管理人手。如混凝土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试配, 并按试配报告, 准确配比, 浇筑时震捣密实, 浇筑后注意养护。钢筋配置严格按图施工, 代用时必须保证配筋量满足设计要求。只要做到以上几点, 这类事故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
4 过早拆除模板支撑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悬臂构件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 方可拆除模板支撑, 但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抢进度, 违背上述规定而过早地拆模, 致使模板支撑刚拆完, 即因混凝土强度太低而随塌落了下来。
悬挑构件拆模时, 还要注意是否有临时荷载施加在构件上, 如有荷载且较大, 即应将荷载卸除后方可拆模, 否则会造成塌落事故。因此, 钢筋混凝土是挑构件模板支撑拆除, 除依据混凝土强度外, 还要考虑构件的抗倾覆能力是否是有安全储备, 构件是否承受有临时荷载, 如经核算无大的影响方可拆模。
5 构件强度严重欠缺
钢筋混凝土是挑构件的结构计算并不是繁杂的, 但有的设计单位不仅不核验构件的抗倾覆能力, 就是构件结构强度也不认真计划, 而是凭经验估计。致使有的悬挑构件因设计错误或不计算, 而使构件的结构强度严重欠缺, 以致造成塌落事故。
8.校园伤害事故特点与预防 篇八
一、校园伤害事故特点
校园伤害事故基本有以下特征:
1.突发性。校园伤害事故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对象都是无法预知的、令人猝不及防的,存在不可预知性。
2.纠纷性。校园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就涉及利益纠纷,多以因学生权益受到侵害而导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纠纷居多,最典型的纠纷是经济赔偿问题。
3.紧迫性。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应急处理,以降低对学校及伤害对象的损害。
4.放射性。校园伤害事故容易引起新闻媒体、一般民众及教育部门等关注,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社会关注既有典型的法律意义,又有对“受害”一方当事人的同情,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可能是因其难以回避的角色和身份,因此,学校必须采取积极、审慎的态度处理。
二、常见校园伤害事故分类
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列举了12种学校学生受伤害的情形:
1.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2.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3.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4.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5.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6.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7.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8.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9.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10.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11.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12.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三、校园伤害事故预防
1.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校园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就会给学生本人及家庭带来不幸,同时,对学校将造成不良的影响,学校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事故发生的防范上,制定科学、合理、详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各处室和教师在校期间各个方面、各个时间段,甚至各个场合的安全工作职责,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特别要重视制定好门卫、食品卫生、楼道疏散、设施设备管理、女宿舍楼管理等各类安全制度和有关家长安全教育监管方面的制度,使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有效覆盖到学生校内校外的各个时段、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
2.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安全事故重在预防,学校和监护人要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班会、团队会等载体,根据学生年龄和学习生活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定期开展防震等演练活动,根据季节特点开展预防传染病、防火、防溺水、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等安全教活动育,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加强校门管理,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校园,推广使用电子监控、自动报警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强防范。
3.重视活动安全管理。要根据学生身心状况开展活动,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不要开展超乎学生耐力的高强度、高密度的体育锻炼活动,以防事故的发生。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对体质特殊或有疾病的儿童给予适当的照顾。大型活动、外出活动要准备充分。组织大型活动、外出活动时,一定要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要对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责任人及应急措施等做好充分计划和安排。要尽可能地配备足够的教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4.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教育法》规定:“如果明知校舍或其他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的,将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为此,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学校校舍、电器、用水、教学仪器、体育器材等设施设备及校园周边环境,保证学生的饮水、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和预防各种疾病在校内传播流行,保证学生实验操作的安全和体育活动的安全等。发现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一定要及时维修和整改,对危险场所或尚未消除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场地要设置警示标牌、采取有效安全保卫措施,绝不让学生因有安全隐患的危险设施设备而发生伤害事故。及时化解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存在的矛盾,预防矛盾激化,防止诱发校园伤害。另外,对校内及学校周边的精神疾病患者,也要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精神疾病患者发病时造成校园暴力的发生。
5.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对学生严、宽结合,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侮辱、歧视学生。加强教师理想、道德、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指导,预防校园性侵害,教师上课期间不得随意让学生离开课堂,放学后不得留学生,不能在宿舍等相对封闭的空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或辅导。
6.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由于学校公用经费一般比较紧张,在大的伤害事故发生时无法赔偿。因此,要做好校方责任险、学生平安险等工作,即使伤害事故发生了,也可由保险公司负责部分赔偿,降低学校的赔偿份额,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9.公园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置预案 篇九
为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确保“2014年春节”期间广大游客的人身安全,减少游客伤亡事故和个人财产损失,降低旅游安全风险;确保我处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置迅速、果断、准确,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预防、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遇有安全事故的发生能第一时间进入处置阶段,把已发生的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与后果降到最低。
二、任务与职责:公园管理中心是处置安全事故的主体。负责对处属各单位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监督并责令整改。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进行调查并协助相关部门对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做好信息收集与汇报工作。并拿出初步处理建议和意见。处属各单位负责安全的同志要积极做好本单位的安全事故预防。积极协助和配合处保卫科做好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置工作。
三、机构设立:
1、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置办公室设在公园管理中心。
2、成立以公园副主任为组长、**同志为副组长,处属各二级机构负责安全的同志担任为成员的安全事故抢险领导小组。
3、组建抢险突击队。具体负责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护工作。
四、预案的实施、处属各单位或个人如发现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
2、接到突发性事件的报告后,抢险领导小组应根据突发应急情况的等级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研究,迅速做出处理决策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实施应急处置。同时将有关情况立即向处主要领导报告。
3、抢险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后,要立即派出相关负责同志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控制局面,尽一切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4、处属各单位在接到突发事件协助处置通知后,应立即派出负责同志赴现场协助处理,不得扯皮、推诿。、对已发生的事件,抢险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必须现场跟踪了解,并及时将事件的进展和变化情况、处理结果及采取措施、整改建议及时报告处领导小组,以便及时调整决策和处置方案,要确保信息准确、传递顺畅。
6、处属各单位要加强信息报送制度。特殊时期要严格执行领导值班制度,关键岗位须有专人负责,昼夜值班,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事件发生后,不得迟报、瞒报、谎报。对迟报、瞒报、谎报者,将根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五、善后处理和责任追究
10.事故预防与分析答案 篇十
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的发展,人们对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大力勘探开采石油的背景下,加之我们在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基调环境中。我们对石油安全显得格外重视,在勘探、钻井、开采、集输四大工程中都及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本文注重对石油集输事故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定的预防对策。
事故一:中石油大连输油管发生爆炸。2010年7月16日18:20左右,大连新港至中石油大连保税油库输油管线在油轮卸油作业时发生闪爆,造成管线内原油泄漏发生火灾,引发管廊道管线爆裂,火势顺排污渠蔓延,少量原油和污水流入海域。由于库区污水排海阀门已被关闭,没有新的油污进入海域,进入港口相邻海面的油污也被拦在围油栏内。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货轮在卸油的过程当中,发生操作不当引发的爆炸。间接原因:
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
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
三是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指挥协调不力,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
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阀门无法关闭。另外,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
改进措施:
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安全生产工作;
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的安全管理;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
做好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基地和化工园区(集中区)的安全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严格审查涉及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
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重特大事故的应对与处置能力。
事故二:大连石化储油罐失火。2011年8月29日上午10点,位于大连甘井子区 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储运车间875号储运罐起火爆炸。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操作过程中发生静电起火引发爆炸。间接原因:
储运罐区域是否有防静电的措施,或员工进入灌区是否释放静电; 储运罐周围消防设施待完善,是否达标;
员工安全意识差,是否存在侥幸、逞能等不安全行为;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漏洞。
改进措施:
加强领导员工的安全培训;
合理规划生产储存布局,严格审查涉及易燃易爆、剧毒等生产储存建设项目;
对储运罐进行安全评价与风险辨识;
整改公司管理制度;
做好安全应急编排与演练。
事故三:重庆液化气槽车坠崖。2012年10月13日14时上午,在重庆奉节朱衣镇,一辆载有9吨石油液化气的槽罐车,翻入100多米山坡,司机当场死亡。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由于13日当地下雨,造成路面湿滑,加之道路弯路多,驾驶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液化气槽车坠崖。
间接原因:
驾驶员麻痹大意,思想放松,车辆是否超速行驶、是否疲劳驾驶; 体制落后,还在停留在计划经济时的传统汽车运输; 管理不规范,是否有安全押送人员随车; 对于雨天险路行驶是否有应急计划;
设备老化,这些年来,石油运输企业的车辆虽然年年有新,但更新面窄,更新速度慢,使车辆陈旧、老化的状态比较严重。
改进措施:
加强石油运输的安全管理,加强教育和培训,培养和锻炼一批高素的专业化石油运输管理人员,加强驾驶员的培训与考核; 实施HSE管理体系,强化石油安全运输; 及时更换老化设备;
11.事故预防与分析答案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 安全事故 防范
一、高校安全事故定义
一般认为,“安全事故”是指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和损失的现象和过程。据此定义,我们可以将发生在高等学校校园内外、学校行课期间,由于各种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出现的大学师生生命、财产遭受伤害和损失的事件认定为高校安全事故。这样的事故近年来在媒体上有过大数量的报道,有的事件在社会上曾引起过强烈的反响,如一些校园极端暴力、校园火灾和集体交通事故等。
二、高校安全事故的表现形式
在高校校园内外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有各种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如下:
(一)从引发事故的外因来看:1、自然安全事故。如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台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处于灾害区范围内的学校遭受损失的事故。2、人为安全事故。如校园暴力、违法犯罪、网络煽动、校园食品安全等。
(二)从发生事故的地点来看: 1、校园内安全事故。指大学师生在校园内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事件。2、校园外安全事故。师生在校园外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事件。如交通、饮食物、娱乐、旅游、探险、野外实习等所遭遇到的灾害,以及学生因在校园外租住房屋内发生的灾害事故等。
(三)从事故造成的后果来看 1、特大安全事故。指出现了人员的死亡,或财产损失在100万元以上,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的事故。如马加爵杀人案等。2、大型安全事故。指虽无人员死亡,但受伤或出现身体不适者众多,有个别人员受伤严重,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达到10-100万元之间,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事故。3、中型安全事故。指受伤或身体不适人数在10人以内,无重伤者,财产损失在10万元以下,社会影响不大的事故。4、小型安全事故。指个别人员轻伤,财产损失在1万元以下,未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安全事故。
三、高校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一)人为管理因素造成。由于管理不力,有些高校因办学经费不足,对于年久失修的教学楼、宿舍楼及其它教辅场所在未进行全面整改的情况下,不得不继续使用,因而随时都可能发生事故,学校有关部门对教学、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监管不力,也容易导致灾害的发生。
(二)自然灾害造成。由于地理和天气原因,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学校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只要学校对这些常发自然灾害有足够的认识,在学校硬件建设上有所考虑,对师生进行了防灾减灾知识教育。
(三)高校社會化高速发展,资源跟不上造成。在高校扩招这几年,学校各级管理者十分重视各自的经济效益,却忽略了校园的安全管理,对校园安全隐患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学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强化不够,近年来有些学校不重视教师良好师德的培养,忽略了协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因教师课堂管理不当,如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导致学生离校出走、自杀,或报复性打人杀人事件也有发生。
四、高校安全事故防范对策
当前,高校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为了做到尽量将灾害事故消于无形,防范措施
(一)做好安全隐患的日常排查工作,及时处理。当前,我国高校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各高等院校应吸取教训,立即动手,成立一支专门的队伍,负责对校园内外各种安全隐患进行一次详细的调查,并作出及时的处理。如对建筑施工场地一定要做好防护隔离,保证师生过往安全和不会误入非安全地带。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深入调查,将严重影响师生安全的各种因素上报主管部门,请求有关部门配合处理,并及时向师生做好宣传讲解工作,远离“危险地带”。有外出实习考察要求的专业,在安排实习考察时间时一定要避开自然灾害多发季节和地域,实习考察过程中更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严防发生意外,确保外出安全。不支持高校学生组织各种高危险运动或娱乐项目,如登山探险等。对正在使用的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实验楼、体育场馆、餐饮娱乐场馆以及师生员工生活学习经常涉及的各种场所要定期检查,适时维修整改,尤其是要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增大容量,注意燃气使用的安全。一定要杜绝继续使用高危房,轻危房也要整改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制定简洁有效的应急预案,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严格管理。在应急预案中,首先必须明确各种灾害的相应责任单位和个人,并公开其姓名、应急电话等,以便当事故突发时各责任单位及个人能够迅速到场,指挥减灾工作,防止因责任不明出现相互推诿无人管理,或指挥者过多,救灾人员无所适从,救灾现场混乱无序的现象;其次,应该制定出简明扼要科学的应急处理程序,使受灾者和救灾者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依据应急处理程序有序地实施报警、自救、救援等减灾工作,防止因慌乱无知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关注心理健康,防患未然 当前我国高校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基本上都属于独生子女,都有比较鲜明的个性,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工作、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压力,有的人不堪重负,长期精神压抑,心情紧张;有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换位思考,相互谦让,彼此理解,无法与人和谐相处;有的人不能正确处理金钱、事业、爱情、婚姻等现实问题,且心理脆弱;有的人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以及自身角色的改变,缺乏远大理想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狂妄自大,眼高手低,意志薄弱,精神空虚,总是梦想着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或一夜成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校各级领导,各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以及所有与师生直接打交道的人员,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对有些已经出现了异样朕兆的人员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及时规劝防范,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重视师生安全教育。高校各级管理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工作,要经常对全校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思想教育,经常性的开设各种专题讲座,对各种常见灾害发生的原因、后果、防灾措施、应急处理方法等进行讲解和示范,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防灾救灾演习,这样不仅可以使部分灾害消于无形,而且还能在灾害不幸发生时有序撤离灾害现场,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加强安全教育方面,北京林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北京林业大学以学生公寓管理办公室的名义设计的网页上分别有“公寓安全”“安全警示”“安全预防”“紧急救护”等栏目,登录华中农业大学的网页,在“保卫在线”栏目下,可以看到“公共场所发生火灾的原因”“公共场所发生火灾的预防措施”等安全教育内容。这些知识通过网络传递,其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校范围了。
【事故预防与分析答案】推荐阅读: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与应急10-19
爱和乐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与预防控制传染07-12
事故预防检查方案06-11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09-02
怎样预防幼儿事故发生07-31
预防高坠事故方案06-18
预防交通事故的措施08-12
运输材料交通事故预防09-16
贾峪小学预防踩踏事故发生06-29
学习《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措施》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