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便利分析

2024-08-19

酒便利分析(精选7篇)

1.酒便利分析 篇一

一、近期改革推进的主要内容

近期的资本项目管理改革多以“资本项目便利化”的形式推出, 通过对资本项目业务管理程序和手续的简化, 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调整和规范, 管理法规的整合与归并, 构建起简明清晰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法规框架, 进而促进跨境资本有序流动。

具体说来, 直接投资方面, 除非符合资质的企业发生资本变动, 否则只需持有初次登记时外汇局颁发的协议凭证, 就可以直接到银行办理开户、验资、结售汇等各项业务, 程序较改革之前大大简化;直接外债管理的思路类似, 企业向外汇局提供外债签约、变更、注销信息, 外汇局颁发外债协议凭证, 银行凭协议凭证办理开户、提款、还本付息等具体业务, 企业无需多次往返外汇局领取核准件。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程序的简化赋予企业经营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必将有效促进投资便利化, 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同时, 外汇局的监管职能并未放松, 只是监管的方式和手段发生变化, 将继续发挥打击违规资金, 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稳定的作用。

二、资本项目便利化因素分析

1. 现实因素。

资本项目便利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 但在目前来看, 要实现这一目标尚需要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方面做出重大改革, 且在这过程中, 涉及部门众多, 推进的难度巨大, 所需周期较长。所以在跨境资本交易依然是重点监管区域的情况下, 渐进式推行资本项目可兑换, 减少资本项目下跨境资本流动障碍设置, 增强市场主体自主性, 成为当前具备有效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主要做法。

因此, 资本项目便利化在资本项目完全放开之前, 仍然有广阔的作为空间。特别是短期来看, 在外汇管理市场化远未成熟的情况下, 简化管理程序, 减少审核材料, 从而提高审核效率, 降低市场主体成本, 是外汇管理政策顺应资本项目可兑换发展趋势并在现行条件下防范跨境资本风险的最佳选择。此外, 经常项目货物贸易项下于2012年8月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外汇管理改革, 为资本项目便利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时代因素。

普遍认为,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 资本管制强有力地抵御了外部金融或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为国内的经济改革和调整赢得了时间, 对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经济金融正常运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 严格的资本管制已不适用于当前大规模资金流动。

国际资本大量净流入, 反映了中国长期“宽进严出”的资本管理体制, 是造成国际收支“双顺差”及外汇储备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体制原因。另外, 随着国内经济金融日益开放, 规避资本管制的渠道增多, 维系资本管制难度越来越大, 也阻碍贸易投资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资本项目便利化即是针对资本管制而言, 着重均衡管理, 旨在改变当前基于父爱主义、干预主义的资本监管。中国外汇管理已经认识到当前资本监管的负面影响, 正在从过去的肯定式立法, “法无许可则不可为”的管理方式积极转变。资本项目便利化顺应时代要求, 把握经济发展形势, 通过缩减审批环节, 实现以登记为主的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方式, 是实现外汇管理“五个转变”, 进而减少资本管制, 加快跨境资本流动,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具体做法。

此外, 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 国际货币储备优势巨大, 也正值西方发达国家深陷国际金融危机无暇扩张之时, 此时抓住时机, 加快资本项目管理方式改革, 可有效降低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面对国际资本的风险, 并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及政策, 参与国际资本市场。

3.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

近年来, 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互换, 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方式, 中国开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并取得了初步进展。根据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系统 (SWIFT) 数据, 2012年第一季度, 在进出口贸易信用证中结算中, 人民币所占的比例份额仅为1.9%, 在国际储备货币中所占比例则更小。

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因素中, 中国已经在经济规模、国际贸易、可投资性及金融市场深度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 但资本项目开放程度不足成为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因素。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关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国际化: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报告中, 相比其他四国, 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力最大, 但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最低。各新兴市场国家所具备的条件各不相同, 具体 (见下表) :

注:“●”代表全部满足;“◇”代表部分满足;“○”代表不满足。

可见,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已落后于中国对外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此,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政策支持人民币国际化。

总体看, 中国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的一直倾向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直接投资项下首先进行便利化改革, 风险最小, 目的也很明显。综合考虑各方因素, 中国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顺序已基本达成共识, 即“先流入后流出;先直接投资后证券投资, 先长期投资后短期投资;先机构后个人;先债权类工具后股权类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 先发行市场后交易市场;先放开有真实背景的交易, 后放开无真实背景的交易”的顺序。推出直接投资便利化政策, 实现直投项下的基本可兑换是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第一步, 也符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贯原则。

三、对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便利化的政策建议

推进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 在此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各种情况, 对资本项目下各类经济行为范围上逐步放大, 额度上逐步放宽, 管理上逐渐减少障碍设置, 政策上逐步推进便利化, 最终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1.巩固开放成果, 扩大开放领域。在直接投资项下实现基本可兑换后, 对政策进行后续跟踪, 在法规清理、政策协调方面完善直接投资便利化。同时, 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顺应市场、减少扭曲、积极探索、留有余地”的原则, 有序研究推进个人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和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提高个人用汇额度, 放松个人资本项目跨境交易限制, 允许境内居民境外投资;进一步提升QFII、RQFII、QDII的额度, 允许非居民在境内通过发行股票、债权融资, 并可适当降低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资质标准, 允许此类资金兑换。

2.坚持风险可控, 完善监测体系。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提高, 外资跨境流动规模扩大, 速度加快, 对中国市场发育程度, 企业承受能力, 金融机构适应性及金融监管水平等一系列方面提出严峻挑战。因此, 在循序渐进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同时, 一方面对外汇管理机构来说, 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 态势研判, 对异常违规资金高压打击, 切实守住风险底线。另一方面对市场参与者来说, 要积极提高自我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特别是各类金融机构管理资产负债表风险的能力, 以适应新的环境, 应对国际资本冲击。

3.完善管理体系, 改进管理方式。跨境资金要做到全口径统计, 全面监测与控制, 需要打破币种限制, 不以外币和人民币区分管理权限。现行资本项目管理主要内容是以外汇管理局为主的外币管理, 有关人民币的资本项目管理有赖于外汇管理局和人民银行的政策协调, 对涉及两部门交叉监管的业务, 要充分沟通协商, 实现本外币一体资本项目管理;此外, 一味地资本管制无益于对外经济发展和对内外汇管理, 树立资本项目间接管理意识, 通过运用市场及经济手段间接控制跨境资本流动才是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最佳方式。对此, 最重要的是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改革, 通过调整汇率及利率水平调节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 这将是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长期的努力方向。

摘要:近半年以来, 中国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措施频出, 从其手段和方向来看, 大体可以看出外汇管理局正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有序推进资本项目管理改革。在此过程中, 现实和理论因素交织, 国际和国内环境呼应, 更重要的是以人民币国际化为目标, 大幅度促进投资便利化, 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分析其中的因素, 并对下一步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资本项目,外汇管理,人民币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黄云.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现状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 2011, (1) .

[2]孙工声.资本项目可兑换条件下外汇管制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 2011, (18) .

2.酒便利分析 篇二

2013年12月3日至7日,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发表了《巴厘部长宣言》,达成“巴厘一揽子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8年以来首份全球贸易协议,打破多哈回合12年谈判僵局,成为完成多哈回合的重要基石。

《巴厘部长宣言》包括总理事会的日常工作、多哈发展议程和后巴厘工作三部分,其中多哈发展议程包括了贸易便利化、农业、棉花、发展与最不发达成员问题四项议题共10份协议,《贸易便利化协议》(Agreement on Trade Facilitation)是其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一、《贸易便利化协议》的主要内容

(一)各成员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普遍义务

《贸易便利化协议》的主要目的是澄清和改善GATT1994第5条过境自由、第8条进出口规费和手续、第10条贸易法规的公布和实施,以进一步加快货物包括过境货物的流动、放行和清关,并给予发展中成员与最不发达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协议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将成为各成员国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普遍义务。

1.信息的公布与获得。每一成员应迅速公布以下有关信息:进口、出口和过境程序及需要的表格和单证,相关关税和国内税率,相关费用,海关产品归类或估价规定,与原产地规则相关的法规,有关限制或禁止的规定,惩罚规定,申诉程序,与他国缔结的进口、出口或过境协定,关税配额管理程序等。各成员还应酌情通过互联网提供以下信息:进口、出口和过境程序说明,需要的表格和单证,咨询点的联络信息等。

2.评论机会、生效前信息及磋商。每一成员应向贸易商提供机会对货物流动、放行和结关的拟议或修正法规进行评论;保证货物流动、放行和结关的新立或修正法规生效前尽早公布;酌情规定边境机构与贸易商定期磋商。

3.预裁定。预裁定指一成员在货物进口前向申请人提供的在货物进口时关于货物税则归类及原产地等事项的待遇的书面决定。每一成员应至少公布申请预裁定的要求、作出预裁定的时限及预裁定的有效期。

4.上诉或审查程序。每一成员应规定海关所做行政决定针对的任何人在该成员领土内有权提出行政申诉或复议,或提出司法审查。各成员应保证其行政复议或司法审查程序以非歧视的方式进行。每一成员应保证提供作出行政决定的充分正当理由,以便使其在必要时提出复议或审查。

5.增强公正性、非歧视性及透明度的其他措施。这包括一成员为保护其领土内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健康可酌情发布增强对食品、饮料或饲料边境监管的通知;如进口货物被扣留,成员应迅速通知承运商或进口商;首次检验结果不利时,可第二次检验并酌情接受第二次检验结果。

6.关于对进出口征收或与进出口相关的规费和费用的纪律。一般纪律指规费和费用、征收原因、主管机关及支付时间和方式应予以公布;特定纪律指海关服务的规费和费用应限定在服务成本以内且不得与特定进口或出口相关联;处罚纪律指一成员的海关针对违反其海关法律、法规或程序性要求而作出的处罚。

7.货物放行与清关。每一成员应允许提交包括舱单在内的进口单证和其他必要信息,以便在货物抵达前开始处理;允许电子支付关税、国内税、规费和费用;在满足提供担保等管理要求下,允许在关税、国内税、规费和费用最终确定前放行货物;每一成员应尽可能设立为海关监管目的的风险管理制度;每一成员应设立后续稽查以保证海关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得以遵守;鼓励各成员定期并以一致方式测算和公布其货物平均放行时间;每一成员应为授权经营者提供与进口、出口和过境相关的额外的贸易便利化措施;每一成员应允许对申请人快速放行通过航空货运设施入境的货物;为防止易腐货物损坏或变质,每一成员应规定对易腐货物在最短时间内放行并在适当的例外情况下允许在工作时间之外放行。

8.边境机构合作。每一成员应保证其负责边境管制和货物进口、出口及过境程序的主管机关相互合作并协调,以便利贸易;各成员应与拥有共同边界的其他成员根据共同议定的条款进行合作,以协调跨境程序,便利跨境贸易。

9.受海关监管的进境货物的移动。在满足所有管理要求下,每一成员应允许进境货物在其领土内、在海关监管下从入境地海关移至予以放行或结关的其领土内另一海关。

10.与进口、出口和过境相关的手续。每一成员应保证进口、出口及过境手续和单证以货物快速放行和清关为目的,以减少贸易商守法时间和成本的方式通过,选择对贸易限制最小的措施;每一成员应酌情努力接受进口、出口及过境证明单证的纸质或电子副本;鼓励各成员使用或部分使用国际标准作为其进口、出口及过境手续和程序的依据;各成员应努力建立单一窗口,使贸易商通过与主管机构的单一接入点提交进口、出口及过境的单证或数据要求;成员不得要求使用与税则归类和海关估价有关的装运前检验;各成员不得强制使用报关代理;每一成员应在其全部领土内对货物放行和结关适用共同海关程序和统一单证要求;如拟进境货物因未满足卫生或技术法规被一成员主管机关拒绝,允许进口商重新托运或退运至出口商;货物为特定目的运入关税区复出口,除正常折旧未发生任何变化,全部或部分免除进口关税和国内税;货物出口加工复进口,全部或部分免除进口关税和国内税;货物进口加工复出口,全部或部分免除进口关税和国内税或退税。

11.过境自由。过境法规不得对过境运输构成变相限制;不得对过境征收费用,但运费、行政费用或服务费用除外;各成员不得对过境采取任何自愿限制;每一成员应给予从其他成员领土过境的产品不低于此类产品不需过境应享受的待遇;鼓励各成员为过境运输提供实际分开的基础设施;过境手续和单证要求及海关监管最多为保证确定货物及符合过境要求;货物被送入过境程序,自一成员领土内始发地启运,不必支付任何海关费用或受到不必要的延迟或限制,直至在该成员领土内目的地结束过境过程;各成员不得对过境货物适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范围内的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各成员应允许并规定货物抵达前过境单证和数据提前提交和处理;过境运输抵达该成员领土内出境地点海关,如符合过境要求,该海关应立即结束过境操作;担保仅限于为保证过境运输所产生的要求得以满足,允许为同一经营者的多笔交易提供总担保或为后续货物对担保予以展期,使公众获得其用以设定担保的相关信息,存在高风险的情况下可使用海关押运或海关护送;各成员应努力相互合作和协调以增强过境自由;每一成员应努力指定一国家过境协调机构,可向该机构提出咨询和建议。endprint

12.海关合作。鼓励贸易商自愿守法并对违法实施严厉措施,鼓励各成员分享遵守海关规定的最佳实践信息,为管理守法措施在能力建设方面的技术指导或援助中开展合作;每一成员对进口或出口申报信息的请求要严格保密,考虑答复信息对被请求成员资源和成本的影响。

13.机构安排。设立贸易便利化委员会,对所有成员开放,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以给予成员就有关协定的运用或促进其目标实现的任何事项进行磋商的机会,并与贸易便利化领域中的其他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每一成员应建立一国家贸易便利化委员会或指定一现有机制以促进国内协调和协定条款的实施。

(二)给予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WTO成员应向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提供能力建设援助,实施《贸易便利化协议》条款的程度和时限应与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实施能力相关联。仅要求最不发达成员作出与其各自发展、财政和贸易需求或其管理和机构能力相一致的承诺。

具体条款共分三类:第一类是发展中或最不发达成员指定的自协议生效时起即实施的条款,或对于最不发达成员在协议生效后1年内实施的条款。第二类是发展中或最不发达成员指定的在协议生效后至过渡期结束的日期起实施的条款。第三类是发展中或最不发达成员指定的在协议生效后至过渡期结束的日期起实施的、同时要求通过提供能力建设援助和支持以获得实施能力的条款。

二、《贸易便利化协议》的影响分析

《贸易便利化协议》的达成将大大推进WTO成员间的贸易便利化。通关成本一直是参与国际贸易主体重要的经营成本之一,发展中成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得不为繁琐的通关程序付出更高昂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妨碍了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贸易便利化将使各国获益,特别是发展中成员获益更大。经合组织的贸易便利化指标显示,如果全面落实《贸易便利化协议》,发达国家贸易成本将缩减10%,发展中成员贸易成本将缩减13%-15.5%。

《贸易便利化协议》作为多哈回合一揽子协议的组成部分,适用于WTO所有成员。我国作为WTO的成员之一,在协议生效后将受其规则约束。目前,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在世界的排位却并不乐观,为此,笔者认为,实施该协议后具体的影响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为履行WTO透明度义务做好准备。《贸易便利化协议》在各成员提供贸易便利化方面强调了WTO的透明度原则,例如:各成员与进口、出口和过境程序有关的法律、法规应当迅速公布,并设立咨询点答复相关的问题;在相关法律、法规生效前向贸易商提供评论机会、磋商机会,并在生效前尽早公布;各种规费和费用的征收方式和时间应当公布;等等。我们应当按照上述原则规定进一步细化我国的进出口管理法律、法规。

第二,深化口岸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贸易便利化协议》提倡口岸行政管理的“单一窗口”制度,协议第10条第4款要求各成员“应努力建立单一窗口,使贸易商通过与主管机构的单一接入点提交进口、出口及过境的单证或数据要求”。协议同时要求:“一成员应保证其负责边境管制和货物进口、出口及过境程序的主管机关相互合作并协调,以便利贸易”。我国目前的口岸制度包括海关、边防、商检、检疫、海事等多部门,是互不隶属的多头管理体制,与协议的上述要求不相符合。现实中,企业完成通关流程往往要多次往返不同的部门之间,不仅需要重复填报信息,而且易导致不必要的差错,通关效率不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口岸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把多头管理体制合并到单一窗口下。

第三,减少不必要的贸易障碍。《贸易便利化协议》贯彻了WTO贸易自由化的这一原则,并在多方面细化了相关的规定。例如,每一成员应允许提交包括舱单在内的进口单证和其他必要信息,以便在货物抵达前开始处理;允许电子支付关税、国内税、规费和费用;在满足提供担保等管理要求下,允许在关税、国内税、规费和费用最终确定前放行货物;过境法规不得对过境运输构成变相限制;每一成员应保证进口、出口及过境手续和单证以货物快速放行和清关为目的,以减少贸易商守法时间和成本的方式通过,选择对贸易限制最小的措施。在协议生效后,上述规定将成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条款,需要我们在国内管理程序中切实落实,否则将可能招致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投诉。

第四,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贸易便利化协议》对各国负责货物通关的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进口货物的预裁定制度、对行政执法决定的行政复议制度和司法审查规则等。根据协议规定,每一成员应至少公布申请预裁定的要求、作出预裁定的时限及预裁定的有效期;各成员应保证其行政复议或司法审查程序以非歧视的方式进行,应保证提供作出行政决定的充分正当理由,以便使其在必要时提出复议或审查。这些规定为我国相关行政执法机构的行政行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3.酒便利分析 篇三

1 贸易便利化议题的由来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定义, 贸易便利化是国际贸易程序的简化和协调, 而所谓贸易程序是指“在收集、提供、交流和处理国际贸易货物流动所需要的数据的过程中涉及的活动、做法和手续。”目前, 贸易便利化的定义又扩展到交易发生的环境, 如制定规章制度的透明性和专业性、海关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协调统一性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整合, 广义的贸易便利化还包括信息服务部门的基础设施水平。便利化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指标:港口物流, 海关程序, 标准化协调, 贸易信息和电子商务设施, 管理透明度, 商业自由度等。

贸易便利化议题始于1996年在新加坡召开的WTO第一届部长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 贸易便利化同贸易与投资、贸易与竞争政策、政府采购透明度一起作为“新加坡议题”被列为新一轮谈判的预备议题。2001年11月, 多哈回合第四届部长会议通过了《多哈部长宣言》, 贸易便利化被正式列入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议程。2004年8月在日内瓦召开的WTO总理事会会议上, 各成员方终于达成《多哈回合贸易谈判框架协议》, 明确表示将根据附件D所列模式开始进行贸易便利化谈判。然而, 由于与会方在一些核心议题上的分歧无法弥合, 2006年7月24日, 在日内瓦贸易谈判委员会非正式会议上, WTO总干事拉米先生正式建议全面中止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 贸易便利化谈判也被搁浅。此后, 多哈回合在2007年、2008年再次恢复谈判, 但都因种种原因最后无果而终, 也没有达成专门关于贸易便利化的协议。

2 贸易便利化收益分析

2.1 收益估算

贸易便利化的目标是降低货物在通过海关和港口时的交易成本。实证研究估算这一交易成本占到贸易额的1%~15%。OECD将与海关边境程序相关的贸易交易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交易成本指将信息和单据提交海关等相关机构所需的费用, 包括制单费、税费等。间接成本通常指等候通关带来的成本。目前对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降低交易成本能带来多大收益的量化研究还比较少,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估算贸易便利化能带来相当于货物价值1%~3%的节约, 如果贸易便利化带来贸易成本的降低能达到贸易额的1%, 那么全世界总的福利增长约为400亿美元。福利收入的增长与假定贸易便利化措施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的幅度大致同比, 贸易便利化对交易成本的影响越大, 则福利增长也越多。

2.2 收益的差异性

贸易便利化收益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贸易便利化措施获得的收益有所不同, 同时贸易便利化收益在不同国家、不同产品、不同经营者的表现也不同。第一, 目前便利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其实施贸易便利化的潜在利益较大, 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海关效率较低, 因此其改进的空间也较大;第二, 农产品、中小企业的贸易便利化的潜在利益较大;第三, 降低间接交易成本的贸易便利化的潜在利益较大, 如减少边境等候时间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对经济福利带来的影响可能比减少单据要求带来的影响要大;第四, 提高港口效率的潜在收益也要大于改进海关程序的收益, 虽然后者仍然会显著增加贸易流;第五, 改进海关程序的国家和向该国出口的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收益, 但从出口市场扩大角度看, 向改革实施国出口的国家获益会更多。

2.3 贸易便利化的成本

实施贸易便利化改革需要成本投入, 如对港口、机场、海关管理等投入新技术、配套设备以及人员培训等。最近Yann (2006) 按照多哈回合贸易便利化议题谈判过程中各成员方所提建议, 将贸易便利化措施具体划分为12大类, 采用德尔菲方法进行专家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建立 (电子) 单一窗口制度被认为是12种措施中成本最高的, 其次是建设风险管理系统和建立并扩大海关审计控制制度。而采用标准贸易文件格式及HS商品分类制度、使用国际一致的标准数据结构、建立国家贸易便利化委员会、文件预告制度等措施的实施成本则较低。

3 我国实施贸易便利化的策略

作为APEC成员方, 我国较早涉足到了贸易便利化工作, 目前“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等工作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 我们应当看到贸易便利化是WTO尚在谈判进程中的一项新议题, 实际上贸易便利化的定义在不断地发展, 有关贸易便利化的成本、收益、影响的研究也还不够充分, 而贸易便利化成本、收益在不同贸易国的分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有必要积极、审慎、有策略地推进贸易便利化。

3.1 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积极参与贸易便利化议题谈判

贸易便利化的研究表明贸易便利化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贸易与投资行为, 并且那些交易成本水平与最优标准差距较大的国家 (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获得贸易便利化收益的潜力和空间更大。我国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目前实施贸易便利化的实践也证实, 这一改革可以提高海关管理效率、扩大贸易流量, 同时能进一步释放出口活力、改善投资环境。但现在, 有西方学者认为贸易便利化谈判应与关税减让谈判有所不同, 因为贸易便利化的主要受益方是发展中国家, 所以主要责任人也应是发展中国家。

3.2 争取双边或多边的形式共同实施贸易便利化

贸易便利化收益分析表明, 改进海关程序的国家和向该国出口的国家都可以从效率提高中获益, 但从出口市场扩大角度看, 向改革实施国出口的国家获益会更多。目前我国对一些贸易伙伴国贸易顺差较大、贸易磨擦逐步升级, 如能有针对性地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 不仅能降低交易成本、稳定出口, 还会因为贸易便利化改革对进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起到改善国际收支、削弱贸易平衡方面不利影响的作用。

3.3 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我国的贸易便利化

目前, WTO多从广义的范围来考虑贸易便利化问题, 贸易便利化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几乎包括了贸易过程的所有环节, 但其核心内容仍然是海关程序和口岸管理, 因此从贸易便利化改革的内容上看, 应以提高海关效率为重点, 要运用现代管理、信息和高科技手段加快与贸易相关的工商、税务、海关、外汇、银行等部门以及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中介服务企业、外贸货主单位的联网进程, 进一步推进“大通关”制度建设和电子口岸建设。同时进一步推动海关、商检等部门行政职能的改革, 充分运用风险管理手段, 加快货物通关效率, 减少货物通关时间, 合并、精简和取消不必要的口岸收费项目和检查次数, 提高海关和港口效率。

3.4 适应形势的需要, 适时调节我国贸易便利化的节奏

根据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形势, 适时调节我国贸易便利化的节奏和步伐, 可以服务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目前我国企业出口贸易遇到很大困难。为缓解企业出口困难, 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2008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七项措施, 其中之一即为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 继续减免出口农产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费、降低出口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检验费用。2009年2月, 商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又联合推出了旨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八项措施, 主要包括逐步建立法检目录的动态调整机制, 积极促进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国际互认工作, 调整监管重点、优化监管模式、扩大出口免验范围、提高通关效率等。这也表明, 贸易便利化措施可以作为调节对外贸易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发挥促进或限制贸易流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鲁青.贸易便利化—我国的机遇和挑战[J].商场现代化, 2009, (2) :15~17.

[2]曾铮, 周茜.贸易便利化测评体系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 2008, (10) :4~9.

4.酒便利分析 篇四

关键词:手风琴;作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H1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63-02

《面对伏拉庞德修道院酒神壁画的沉思》是一首单二段部曲式结构,其中包含了引子部分(1—11小节)和两个单主题的段落A(12—83小节)、过渡(84-85小节)、B(86—94小节),最后是结尾部分(95—102小节)。

《面对伏拉庞德修道院酒神壁画的沉思》的第一部分为引子部分(1—11),而引子部分又可细分为三个乐句。1—4小节为第一个乐句,5、6小节为第二个乐句,7-11小节为第三个乐句。第一个乐句,他运用了4个小节一模一样的低音持续和柱式和弦,采用了mf 的力度,恰到好处的表现、模仿了教堂的钟声。4个小节采用了风箱一开一合的表现方式和GRAVE的速度、,充分发挥了手风琴风箱的特点,每个音利用手臂对风箱的控制以及恰到好处的力道,采用顿风箱的方法,给出音头,拉开风箱后,将风箱稳住,将时值拉够,然后,继续利用顿风箱的方法,给出音头,之后平稳的将风箱关闭。如此来回两次。佐罗塔耶夫将风箱的控制完美的融入在了这4个简单的小节里面。

相继出现了8个sf,力度到了最高点,而这些音符,由最强慢慢的减弱到最后无声,好像表现出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人生百态的坦然。在引子部分,佐罗塔耶夫将引子部分的三个乐句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对手风琴风箱的特点的运用和情绪力度的变化对比,表现的淋漓尽致。

《面对伏拉庞德修道院酒神壁画的沉思》的第二部分(12—94小节)从曲式结构上来分析,是由A乐段(12—83小节),过渡段(84-85小节),B乐段(86—94小节)组成。

其中A乐段由两个部分组成,分为a(12-53小节)、a1(54-83小节)。而a1是对a中24-53小节的完全重复。A乐段中,佐罗塔耶夫将自由低音贯穿全乐段,使音乐形象更加活灵活现。在A乐段中,佐罗塔耶夫没有将左手用来作为伴奏音型的存在,而是将之与自由低音的表现特点进行了结合。将A乐段的主旋律,大胆的放在了左手并用自由低音进行诠释。而这种谱曲方式,打破了传统低音带给人的枯燥乏味,告诉了人们自由低音与传统低音相对比所存在的优势。左手自由低音让作曲家们的创作思路更为清晰,摒弃了传统低音创作的单调性在本曲中,正因为左手自由低音的运用,使得整首乐曲情感更为的突出,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的直观。而左手作为主旋律,与右手相结合,使得乐曲更加的具有流线性,乐曲旋律更加的突出。

在乐段的进行中,右手的高声部,一直在上方若隐若现的盘旋着,中声部却是运用低音作为主旋律在进行着,而中声部与左手一致,都为主旋律。在我学习完这首乐曲之后,我发现,在佐罗塔耶夫的所有作品中,这一首《面对伏拉庞德修道院酒神壁画的沉思》是将他的思想感情融入在作品中表达的最为明显的一个作品。在上文中提到过,成长在二战后苏联经济复苏期间的佐罗塔耶夫,受到国情的影响,他的内心其实是极度烦躁、压抑与痛苦的。整个A乐段不断的进行着重复,旋律的波动很大。在12—23小节,旋律较为低沉的,4个小节为一个乐句,共有3个乐句。这3个乐句就是三条弧线,而主旋律也是处在低声部。这样的处理,给人的是一种较为阴暗、压抑的情感。到了24小节—39小节,旋律有了一个上扬,但是,在这一部分,佐罗塔耶夫将两条旋律一条重复了一次,这样的处理,让乐曲变得更为的纠结,我们也可以再此处感觉到作者的心情极度的压抑与纠结,似乎困在了一个地方无法走出来在寻求着解脱。到了40小节,作者采用了模进的写作手法,将旋律慢慢的推向了一个高潮。似乎他看到了一点点的光明,可是这一点点的光明仅仅维持了很短暂的时间,旋律立即又低了下来,回到了属音。在属音之后,作者将24—53小节进行了整段的重复,到了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了作者内心得不到解脱的那种痛苦与压抑。整首乐曲到了这里,到了全曲的最高处。乐曲要表达的情感,在这里也完全的宣泄了出来。这一部分的结构与创作,其实很简单。全曲不断的重复,这正是佐罗塔耶夫内心真实的写照,而这样的一个部分,也给了人们非常强力的情感冲击。而在这一段中,我们可以发现佐罗塔耶夫对于手风琴音色的控制上的超高能力。他利用了手风琴变音器可变换音色以及他对手风琴音域宽广的特点,将手风琴音色中高音区与低音区的结合,到了一种堪称完美的地步。虽然在这一段中,只用了2个变音器,可是简简单单的旋律配上三连音,就能将这一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不得不佩服佐罗塔耶夫天才的创作能力。在A乐段结束后,佐罗塔耶夫运用了两个小节的过渡(84-85),其中采用了高低八度分解和弦模进的手法,巧妙的进行到B乐段。

B乐段(86—94小节)与A乐段相比,调式调性上无变化,但在音乐的表现手法与演奏技巧上与A乐段有了很强的对比。在力度上,由A段的强过度到B乐段的弱,表现了不一样的情绪。A乐段在整体上相对连贯,而B乐段呈现较为跳跃。其中右手将A乐段的三连音在这里变成了十六分平的音型,采用了完全一致的分解和弦利用跳音的表现手法作为了伴奏音型。

而左手将A乐段中连贯的音符变为了跳跃的顿音作为旋律来进行表现。而这一段呈现给人的是一种跳跃的情感,与前一段的对比很强烈。而这样的写作方式,让我们能够感到他思想情感上的变化。佐罗塔耶夫感受到压抑与痛苦,可是他又在不断的挣扎并与之抗衡着,这无疑是受到酒神精神的影响,是一种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5.酒便利分析 篇五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如何实现房地产产品的快速销售成为房地产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销售的成败是决定建筑企业和开发商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企业要想提高竞争能力以及经济效益,关键的过程是解决产品上市的销售效率问题,也就是采用最小的销售成本和最高的效率将产品推向市场,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交通的便利性在房地产项目销售领域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在建项目配套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能够促进房地产产品销售流通效率,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在建项目分销具有重要的作用[1,2]。因此,寻求合理的方法获取交通便利性与项目销售的关系,成为房地产企业销售管理者分析的热点方向。

在一些特殊区域,交通极其不方便,房地产产品分销中存在着相关问题,即当前的项目分销分析模型[3,4,5,6]无法适应特殊区域交通因素给房地产产品带来的随机性、多样性特征,分析过程容易陷入局部最佳状态,未对房地产产品的分销过程中的交通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获取的结果未考虑地产商以及建筑商间的交通运输因素,存在一定的偏差,无法准确反映房地产产品的利润情况,存在较大的缺陷。

1 当前的分析模型以及存在的缺陷

针对建筑施工项目与交通便利程度的建模问题,本文将分析常见的方法并分析他们存在的缺陷。

1.1 交通便利系数定额法

定额法是一种基于国家或地方发布的预算定额进行估价的方法。它包含三个基本步骤:第一,在分析交通便利权重的基础上,进而套用销售单价计算出销售的直接费;第二,利用销售直接费计算各种相关费用、利润及税金;第三,汇总以上内容最终得出房屋的销售面积。其核心公式如下所示:

建筑工程销售面积=[(工程量×销售单价)×(1+各种费用的费率+利润率)]×(交通便利系数)

该方法的优势表现在:由于销售额度规范了消耗量、人工、材料、机械单价及各种交通便捷程度的标准,故可以防止过高的冒算以及过低的结果,从而保证了模型分析的规范性、统一性和合理性。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以下的劣势:预算结果会抑制市场的竞争,进而减弱施工企业改进技术的积极性。

1.2交通便捷约束清单法

为了克服上面方法进行模型估价的不足,2003年提出了约束化的计价模式。该方法是一种鼓励竞争的交通-销售关系估价方法,它包含两个基本步骤:第一,提供交通便捷程度清单;第二,基于清单,依据自身销售企业的优势组合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单价,进而得到总的销售量报价。该方法的优势表现在:它改变了定额法“量价合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实现了“量价分离”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引入了交通运输中的约束。然而,该方法也会造成过多人为因素和恶性竞争的不足。

1.3智能化方法

智能化方法是指利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得到的算法进行房屋销售-交通便捷的关系估价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该类方法通常都不需要计算分部分交通的约束条件,也不需要套用销售定额。该类方法主要应用在在拟建工程还处于“朦胧”阶段时,此种情形下,由于交通状况掌握程度不全, 故不能采用定额法和工程量清单法,而采用此类方法可以迅速准确地估算出两者的关系。

(1)模糊数学方法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估算交通-房屋销售的关系,本质上属于类比法的一种。它包含三个计算步骤:第一,寻找多个已建工程的工程特征及销售资料;第二,利用模糊数学知识度量已建工程与交通便捷程度的相似度;第三,在已建工程中,找出与拟建工程最相似的几个作为估算依据;第四,根据最相似的几个工程,利用模糊数学的知识求出新工程与交通便捷程度的关系模型。该方法的优势是不需要计算工程的工程量,缺点是模糊数学表达非线性关系时精度不,够高。

(2)神经网络方法

由于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交通便捷程度-房屋销售的关系模型的构建时,其精度超过模糊数学类方法,该方法成为智能算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预先假定工程的总销售与交通的便捷程度的基本特征值之间存在着某种非线性关系,同时认为表达这类关系是神经网络法的强项。该方法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将已竣工的同类结构的工程作为训练样本,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第二,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待建工程的销售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训练样本数量越大则神经网络模型表达非线性关系越准确,从而使其预测效果越精确。神经网络法本质上也是类比法的一种,它的优势表现在可以表达任何一种非线性关系,它的不足是当训练样本数目较小时预测效果较差。

2 改进的大小蚂蚁算法的交通便利性分析建模

本文采用改进的大小蚂蚁算法对房地产产品销售中的交通因素进行优化分析。改进后的算法避免了传统算法出现的停滞状态的弊端,确保分析中的选择和优化步骤顺利进行。

该算法确保不同的交通条件下,房地产在建项目中剩余的房屋数量的区间是 [τmin,τmax] ,τmin用于避免算法出现停滞,τmax用于约束算法的无限扩散。这能够降低分析算法中蚂蚁间的信息交流时间,并且在频繁路径中产生更多的信息量,提高分析算法的正反馈效应。算法中的信息素更新函数为:

其中,τij(t) 和τij(t + n) 分别表示原有和完成调整的信息素浓度,τmax表示弧度信息素。

若交通运输条件上的信息素仅选择循环最佳或全局最佳一种时,会出现寻优停滞问题,因此本文设置蚂蚁按照式2选择下一个节点:

信息素不断增加,蚂蚁更倾向选择最优路线解,蚂蚁会重复塑造相同解,会出现停滞问题。因而设置一个Pbest,可以获取τmin的预测值。在每个交通运输条件选择点中蚂蚁应在avg = n/2的不同解元素中进行选择。按照公式3可以获取概率Pdec:

从式4中可以获取τmin值是:

其中,Pbest= 1,τmin= 0 ,按照公式4能够通过已知的Pbest获取τmin值,这样就能选出最优的交通运输对在建项目销售的影响因素。

3 交通因素下的房地产产品利润分析模型

通过上述分析的方法能够获取特殊区域房地产产品所受交通因素的影响。在该种影响条件下完成房地产产品的分销模型分析。此时需要分析该种交通线路下房地产产品利润变化情况,进而对特殊区域中不同的交通因素下房地产产品利润变化进行合理规划。建模过程如下。

假设T天中房地产分销中心面临的建筑产品i的需求是全部开发商处产品i的总需求,如果特殊区域交通因素对房地产影响较大,房地产分销中心在交通因素w的影响下发出订单,房地产项目通过提前L天完成,并确保房屋库存水平回升到最大库存水平Siw,T时刻买房者会向区域分销中心订货,则T时刻的库存水平是最大库存水平同开发商的1次订货量之差。在一个订货房屋购买周期中,T天的库存是最大库存水平同开发商2次购买量之差,其余T天的库存水平是最大库存水平同开发商的1次货量,则能够获取在固定交通因素下的房屋平均库存水平Iiw是:

x为每天房地产商品在相同交通环境下的库存误差。u为真实的房屋库存消耗,fiw(x) fiw(u) 为在iw环境下当前交通运输环境的实际消化库存与库存误差。

在T天中,不同地区房地产分销中心在相同交通环境下产生的关于房屋产品i的销售成本是单位持有成本hiw同每天的平均库存Iiw以及T天的乘积,则销售成本HCiw有:

交通优势地区房地产产品分销中心短缺产品i的预期缺货量是:

则T天中,相似交通运输环境下,特殊地区房地产产品分销中心关于产品i的服务水平ESLiw是:

能够获取T天中,相似交通运输环境下,优势与劣势交通地区分销中心售出产品i的平均净收入(销售收入减去采购成本同销售额损失)是:

其中,Wi为销售收入,W′为采购成本。得到以上的各个指标后,可以计算在相同的交通影响环境下,也就是交通线路被人为优化后,T天中特殊房地产分销中心的总利润模型是(其中,TPw为相似优化交通运输条件下的寻优函数。):

K为在相似优化交通运输环境下,模型的最优值,也就是房地产产品销售的最佳值。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获取交通线路在不同情况下的特殊地区房地产产品的产销利润模型,进而对房地产产品的产销利润情况进行最优化分析,最终确保在一些交通欠发达地区房地产产品分销利润的最大化,促进特殊地区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4 实验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模型的有效性,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分析。对比分析本文模型以及传统模型对于不同交通区域不同房地产产品的分销水平以及市场占有率,详细结果分别用表1和表2描述。

分析表1和表2可得,本文模型对于不同交通便利区域下的不同房地产产品的分销水平以及市场占有率都优于传统模型,说明本文模型在优化特殊地区房地产产品分销性能方面是有效的。同理能够获取本文模型下房地产产品利润的增加情况,用表3描述。

分析表3可得,区域1~3的3个特殊地区的房地产产品的市场利润增加率分别是4.58%、5.65%以及7.18%,都达到了5%的利润目标要求。这说明本文模型能够提高特殊地区房地产产品分销利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进一步分析本文模型的优越性,以下还对比分析了本文模型以及传统模型下10个特殊地区的同种房地产产品的利润增长率,如图1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本文模型下房地产产品分销的利润增长率高于传统模型,并且利润增长率都高于5%的利润目标要求,而传统模型仅有两个区域的利润增长率达到5%的利润目标,本文的模型与真实情况更加接近。这说明本文模型对于不同交通运输条件下的房地产产品分销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极大提高了区域房地产产品的利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最大最小蚂蚁的产品利润分销模型,采用改进最大最小蚂蚁方法获取交通与房地产销售的关系,通过将该结果输入房地产产品分销利润模型对特殊地区房地产产品的分销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确保区域房地产产品销售利润的最大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种方法下的房地产产品分销水平、市场占有率以及利润增长率都优于传统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公共交通运输对在建房地产项目的促进性一直缺少完整有效的理论分析。采用改进最大最小蚂蚁算法作为理论基础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分析这一问题。该方法将公共交通路线优化后的房地产销售项目的盈利结果输入分销利润模型进行分析,对特殊地区公共交通线路优化后的建筑产品的分销情况进行量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种模型从公共交通路线优化角度对房屋销售水平、市场占有率以及利润增长率变化进行了描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6.酒便利分析 篇六

一、我国社区型便利店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便利店,英文简称CVS(Convenience Store)是一种用以满足顾客应急性、便利性需求的零售业态,最早起源于美国。伴随着超市综合化、大型化、郊区化的发展趋势,社区型便利店以其距离的便利、时间的便利、服务的便利和购物的便利等优势满足了社区居民的例常性购物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需求的增多、私家车的普及和大型超市郊区化的发展,人们在追求和体验一站式购物满足的同时,也需要更加贴心、更加便捷的社区购物环境作为补充,因而社区型便利店在居民聚集区得以建立与发展起来。

我国社区型便利店的发展呈现出不断成熟、不断规范的趋势。过去多以夫妻店、路边店、底楼商铺的形式出现,如今已经向规范模式改进:开架式的自助服务;商品结构更加贴近周围居民的生活需求;营业时间延长,通常在16 小时以上;物流管理逐步完善。

二、社区型便利店的发展优势分析

综合大卖场以大、全、廉见长,突出一站式购物的特色体验,而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为社区型便利店的发展带来了如下优势。

(一)业态便利性优势突出

美国便利店的营销核心就是“Get what you forget”,即买到你在综合超市忘记买的东西。这一核心充分说明了便利店的“业态”优势就是突出“四便”:一是距离便利性,其商圈通常在250m左右,消费者步行5—10 分钟即可到达;二是购物便利性,社区型便利店的商品具有突出的小容量、急需性、即时性消费等特征,顾客从入店到付款平均只需3 分钟时间;三是时间便利性,一般社区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16—24 小时,全年无休;四是服务便利性,许多社区型便利店已经发展成为社区服务中心,可以为顾客提供多层次服务,如代收快递、代收公用事业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机票等。

(二)顾客群体稳定,消费关系持久

由于区位优势,社区便利店员工有机会与社区居民进行深层的沟通交流,进而获知经常性顾客的购买习惯和购买偏好,可以适时调整商品配置和促销信息,这些都有利于社区型便利店的经营管理。加之日常付出的亲情服务,更容易形成顾客的品牌忠诚,从而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稳定的关系。

三、当前社区型便利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社区型便利店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是遭遇各种发展障碍,有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不够规范

我国多数社区型便利店实际就是对原来的杂货店、夫妻店进行了改头换面。通常以单体店的形式出现,没有真正意义的连锁经营,没有进行统一的采购和配送,甚至没有统一的商品价格和服务规范,以至于假冒伪劣商品混充上架的现象屡有发生。这种经营管理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型便利店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定位趋于雷同

不同社区消费者,有着不同的个性消费需求。然而我国社区型便利店多数千店一面,没有明确定位,没有经营特色,更谈不上核心竞争力;店内商品种类、品牌、价格包括陈列都基本相同、毫无特色。于是导致实际运营中只有选择低价恶性竞争,其结果通常是利润大幅下降,徘徊在破产倒闭的边缘。

(三)信息技术手段发展滞后

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提供更加完善的管理和服务。然而,当前我国多数社区型便利店的技术手段仅限于采用了电子收款机,尚未建立健全商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化操作技术发展滞后。此外,自动化配套设备的落后也严重影响了社区型便利店的服务质量,诸如自动饮料机、自动缴费设备等非常欠缺。

四、社区型便利店的营销策略建议

结合社区型便利店的特征,提升其竞争力和个性化,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营销策略进行不断创新。

(一)准确的选址是成功的基础

选址是一项长期投资,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决定着未来的经营效果。社区型便利店筹建之初,就应当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商圈分析,开设地点决定了该便利店可以吸引有限距离内潜在顾客的数量,也就决定了社区型便利店可以获得销售收入的高低。

(二)商品策略的完善建议

社区型便利店的商品经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经营特色,也就是决定着其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首先,商品类别准确定位。社区型便利店的本质是便利地满足人们对临时性商品的需要,因而商品定位应该是符合该社区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即时消费品和应急性商品。其次,商品品牌准确定位,区别于综合卖场的大而全。社区型超市的商品品牌不必太多,以知名度高、利润率高为主。最后,商品陈列应做到便捷而有特色,突出新鲜日配品的位置,加速其流通;收银台处相对应地增加更多符合居民需要的小商品陈列。

(三)价格策略的改善建议

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影响供需关系的主要因素。作为与顾客有着较为稳固关系的社区型便利店,其商品价位应避免浮动频繁或波动较大,整体定价也尽量和综合卖场商品保持一致,甚至略低。另外,利用节假日可以多做一些让利活动,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商品进行让利促销,扩大销售额。

(四)促销策略的创新建议

需要明确,社区型便利店进行促销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完善“做您的好邻居”的形象。因此,社区型便利店的促销不应单纯以提高营销额为目标,更应当着眼于长远;促销中注重其形象和信誉的提升。同时,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也是一种促销,例如邮政服务、银行服务、票务服务、收费服务、速递服务等,多样化的服务和便利性的供应都可以为社区型便利店吸引更多消费常客。

结语

通过研究社区型便利店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到我国社区型便利店还存在很多亟须改进的地方。只有立足现实,结合自身特点,创建特色经营模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整体营销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社区型便利店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超市这一全新零售模式在中国大地兴起,并展现了特有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当前我国超市的业态模式逐步健全,其中社区型便利店作为极具优势和特色的业态,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因此,试分析我国社区型便利店发展现状的基础,探讨更多有效的营销策略。

7.酒便利分析 篇七

一、《中午酒》的文化背景

美国女性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著作《中午酒》, 描绘的是一个美国南方背景下的乡村悲剧。

小说中, 汤普森一家惨淡经营着一个牛奶场。一天, 场上来了一个外地务工者海尔顿。海尔顿很能干, 把牛奶场经营得井井有条, 这令头脑简单的丈夫和体弱多病的妻子如释重负。夫妻两个却没意识到海尔顿这个精神异常者会最终将它们一家人带向悲剧性的结局。海尔顿在世人眼里是个疯子, 曾一度因为杀死了弄丢他口琴的亲兄弟而被关进疯人院。而“中午酒”的来历:“你太痛快了, 没到中午忍不住把手边的酒全喝完了。”[2]这曲调在九年间一直是农场的天籁, 但在叙述者的追忆中却蕴含了悲凉的味道和不祥的预兆:海尔顿由于杀人而过早饮完了生命中的中午酒, 余生只能在逃亡中度过;汤普森先生也由于一时冲动葬送了自己的生活。[3]

二、翻译策略的分析

1.图式分析

根据斯内尔·洪恩比的文本分析理论, 译者应该对原文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参照Mary Snell-Hornby的图式, [1]对《中午酒》一文我们分析如下: (A) Literary translation《中午酒》; (B) Modern Literature; (C) Literary studies 原文本的风格特征; (D1) Creative extension of language norm人物描写所用颜色词; (D2) recreation of language dimensions 汉语中词汇效果的实现; (D3) shifting of perspective 视角转换:原文读者→译作读者; (E) textlinguistics文本的语言的范畴:正式程度, 是否方言等…

如上文所述, 从宏观上我们需分析《中午酒》的原文本的风格特征, 从微观上, 我们需从段落、句法或是词汇层面寻求风格的实现。研究原文本我们看到整篇文章的基调都由海尔顿的个性特征所衬托出来, 为此, 那些对这个人物描述所使用的形容词就成为了marked words, 我们需挖掘其在原文本中的“创造性张力”。如“white”一词, 它在原文中所传达给读者的远不止与字典中所列的中心词义“白色”那么简单。译者需结合原文的整体风格特点确定而后重现其含义, 如上文及译文分析所述。

2.风格再现

(1) 文章开篇情景映射的翻译

文章开篇时的场景是这样的, 两个淘气的孩子在院子外面的草丛里玩, 海尓登出现了, 孩子停下来和这人打招呼, 而海尓登如何反应的呢, 作者是这么描写的:He did not even glance at the small boys, much less give them goodday. He just clumped down his big square dusty shoes one after the other steadily, like a man following a plow, as if he knew the place well and knew where he was going and what he would fine there.海尓登根本没有理会孩子的举动, 径直往前走, 而且也不去辨别这新地方的方向。他的动作就像是在耕地一样。原文给读者传达了一种印象:海尓登这个人麻木、反常、无意识。这样一来, 整个故事就由这开篇的几句话定了基调:海尓登反应麻木反常, 孩子们活泼可爱。孩子们的样子反应整个农场平常人家温馨、幸福的气氛。而在这样的农场里将围绕一个反常的人展开一系列的故事。汤普森夫妇好容易得到一个能干的劳力, 农场被这个劳力打理得井井有条, 汤普森夫妇维系着他们表面的“幸福”、“满足”的生活, 从一开始就忽略了海尔登的反常行为。这个人的反常却给一家人的命运埋下了巨大隐患, 导致后来汤普森混乱意识下杀人, 最终以悲剧结尾。这一部分, 笔者要努力反应作者的写作风格:矛盾、反常而阴郁的气氛。译成:“他看都没看那两个男孩, 更没有回应他们了。他拖着满是尘土的大鞋嘡啷嘡啷一步步往前走着, 像是在耕地, 好像熟悉这地方, 知道往哪走, 去干什么。”

(2) 小说原作多处出现颜色词

笔者节选的这部分内容的总字数1440个, 形容词76个, 占5%, 它们多数是用来描写人物的 (49个, 占形容词总数的65%) 。利用这些形容词, 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 而表示颜色的形容词 (10个, 占20%) 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西方英语国家极为重视颜色环境的情感反映和交际作用, 因而形成了许多与颜色有关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和及惯用语。在我国, 较早对颜色词进行过系统研究的是张堵基教授。他指出:颜色词在文学写作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否定的。

原作中, 作者描述海尔顿时多次将注意力放在其眼睛上, 通过刻画其眼神、眼睛的颜色, 突出这个人的麻木、迟钝的特征。如这句“Mr. Thompson saw a narrow-chested man with blue eyes so pale they were almost White, looking and not looking at him from a long gaunt face, under white eyebrows.”海尔顿的眼睛本是蓝色的, 可是由于身体及精神方面的原因, 他的眼睛让人觉得无神。作者用“white”一词来形容“无神”, 实际是夸张的手法。笔者将此句译为:“……这人前胸瘦而窄, 脸庞瘦长、面容憔悴, 灰白的眉毛下面那双蓝色眼睛虚弱得发白。这眼睛像是在看着汤普森, 又像是没看。”一句中两处出现“white”一词, 不宜一律译成“白色”。 第一个“white”, 如果直接译成“白色”不符合实际情况, 眼睛是不可能是白色的, 译成“发白”更合理。第二个“white”, 海尔顿是个中年人, 虽有血种的缘故, 眉毛也不可能是纯白的, 所以译成“灰白色”更贴合原作者欲将这个人描述成“虚弱, 憔悴, 眼睛无神”的形象的意图。

但是, 毕竟译文不能等同于原文, 不同语言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 译者对原作品的理解也会有偏差, 加上表达能力有限, 要想作到译文和原文在风格上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 在翻译时译者努力使读者产生与原文一样的欣赏方式和理解结果。

按照这样的分析方法, 译者可较准确地推断出翻译具体文本所需的具体的翻译策略。这便是洪恩比所说的从宏观到微观, 从文本到符号推敲翻译策略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 笔者的译文 (截取文章开头部分) 如下。

两个男孩在前院的草丛里钻来钻去, 弄得身上都脏兮兮的, 头发上也挂了色。他们看见大门那儿过来了个人就停下来, 屁股坐在后脚跟上和那个人打招呼。那男的高个儿, 瘦得皮包骨, 稻草色的头发。他到了门口也没停下来。他进了院儿, 院门自动荡了回去, 半开半关着。好久以来, 破旧的折页就沉陷进地里, 已经没人想去关上它了。他看都没看那两个男孩, 更没有回应他们了。他拖着满是尘土的大鞋嘡啷嘡啷一步步往前走着, 像是在耕地, 好像熟悉这地方, 知道往哪走, 去干什么。他走到了梀树下, 绕过房子的右角, 上了侧廊。汤普森先生正在那的搅拌机前左推右拉地搅拌黄油。

汤普森的脸坚韧而饱经沧桑。头发黑直, 络腮胡一周没剃了, 他说话时爱嚷嚷并透着自大。脖子向上拔, 整个脸和喉结成一个平面, 下巴抵到了开着的领口里, 胡须和胸毛黑成一片。旁边的搅拌机嗖嗖、轰隆隆地转着, 像是一匹快奔的小马的肚子。而汤普森正骑着这马, 一手握着缰绳, 鞭打着让马快跑。他还时不时地转过头将一大口含烟的唾沫吐向台阶, 台阶的石头因那口唾沫变成棕色, 泛着光亮。汤普森在这儿干了好半天的活, 已经烦闷了。当他又酝酿出一口唾沫吐了出去之后, 一个陌生男人拐过屋角站在了他跟前。这人瘦长的脸, 白色眼毛, 蓝色眼睛虚弱得发白, 这眼睛像是在看着汤普森, 又像是没看。由他那长人中, 汤普森断定这又是个从爱尔兰来的。

参考文献

[1]MARY SNELL-HOMBY.Translation Studies[M].An Integrated Approach, 2001.

[2][美]凯瑟琳·安·波特.《中午酒》的源流·小说鉴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6.

上一篇:青岛世园会规划下一篇:远离垃圾食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