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名词解释

2024-09-01

质量管理的名词解释(精选11篇)

1.质量管理的名词解释 篇一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是指财务管理以外的,并对财务管理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微观理财环境和宏观理财环境。

微观理财环境

微观理财环境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政策调整转向企业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运营型转变,在这种方式下,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在微观理财环境下,企业不仅要获得最大利润,而且要争取企业价值有所增加。

宏观理财环境

宏观理财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1)法律环境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应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企业的理财活动,无论是筹资。投资还是利润分配,应当遵守有关的法律规范,如: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证券交易法、经济合同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制度、税法等。

(2)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市场与企业的理财活动密切相关。金融市场是企业筹资和投资的场所,金融市场上有许多资金筹集的方式,并且比较灵活。企业需要资金时,可以到金融市场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方式筹资。企业有了剩余资金,也可以灵活地选择投资方式,为其资金寻找出路。并且在金融市场上,企业可以实现长短期资金的转化。金融市场为企业理财提供有效的信息。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动,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有价证券市场的行市反映投资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的评价。

他们是企业经营和投资的重要依据。

(3)经济环境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客观经济状况,如经济发展状况,通货膨胀状况、经济体制等。

经济发展的速度对企业有重大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需要大规模地筹集资金,需要财务人员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筹措并分配足够的资金,用以调整生产经营。经济体制是指对有限资源进行配置而制定并执行决策的各种机制。

(4)社会环境社会舆论监督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方面,如满足就业、增加职工福利、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创新意识等。这些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投资方向,对企业理财目标有重大影响。

>>>下一页更多精彩“财务管理环境的主要内容”

2.质量管理的名词解释 篇二

这些研究成果对完善供应链的质量管理均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贡献,但在供应链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方面研究不足,因此,本文将通过文献归纳找出供应链质量形成的潜在影响因素,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确定供应链质量形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终通过分析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提出改善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建议。

1 研究假设与结构方程模型的提出

基于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归纳,本文选取了7个影响供应链质量形成的潜在因素,分别是:管理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关注顾客、质量数据、供应商质量管理、产品设计和过程管理。

1.1 管理领导力

大量实证研究文献认为高层管理领导力是质量绩效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假设管理领导力和以下4个质量绩效影响因素直接相关:(1)产品设计;(2)供应商质量管理;(3)关注顾客;(4)人力资源管理。

在供应链环境下,客户和供应商也加入到了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确保产品的设计能够融入顾客的需求和供应商的建议。Kaynak的研究结论认为“管理领导力”和“产品设计”正相关[5]。因此,本文假设:H1“管理领导力”与“产品设计”正相关。

核心企业如何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有效的领导方式能够增强与供应商的互利关系,搭建供应链成员之间开放的沟通渠道,促进质量信息的交流。已经有文献说明“领导力”与“供应商质量管理”之间具有统计性显著关系[6]。因此,本文假设:H2“管理领导力”与“供应商质量管理”正相关。

客户整合管理是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组成部分。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直接影响到客户关系的稳定程度,管理人员可以凭借制定质量策略、优化组织结构等方式使企业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在这种工作环境中,员工会专心地为顾客服务。此外,管理人员还可以安排客户参观工厂,主动了解客户需求,让客户参与产品设计。因此,本文假设:H3“管理领导力”与“关注顾客”正相关。

管理人员必须为员工提供与质量有关的培训课程,营造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工作环境。有效的管理领导力能够为组织培养积极向上、不断改进的企业文化,促使员工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质量问题,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鼓舞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共同努力。Sila和Ebrahimpour认为“领导力”和“人力资源管理”显著相关[6]。Kaynak认为“领导力”与“员工培训”以及“领导力”与“雇员关系”之间显著相关[5]。因此,本文假设:H4“管理领导力”与“人力资源管理”正相关。

1.2 产品设计

质量管理活动开始于产品的设计阶段。核心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就与客户、供应商合作,利用供应商的技术和经验,积极采纳客户的设计建议,在产品设计阶段就体现出客户的需求,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过程的复杂性、变异性,提高产品的质量[7]。因此,本文假设:H5“产品设计”与“质量绩效”正相关。

1.3 供应商质量管理

供应商集成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Kaynak的研究结论表明“供应商质量管理”和“产品设计”、“供应商质量管理”和“过程管理”有直接相关性,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5]。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确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激励供应商积极参与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为核心企业产品零件规格提出设计建议,因此,与供应商在产品设计阶段展开合作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因此,本文假设:H6“供应商质量管理”与“产品设计”正相关。

流程整合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供应链各节点活动实施全面质量控制,核心企业可以采购到高质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有效降低生产过程的变异程度,达到零缺陷输入和零缺陷输出,对流程管理起到积极作用[5]。因此,本文假设:H7“供应商质量管理”与“过程管理”正相关。

通过减少供应商的数量,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建立更加紧密地合作关系[8]。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实现响应型商业模式,提高产品原料和零部件的质量,可以有效降低供应链水平的安全库存和生产浪费。因此,本文假设:H8“供应商质量管理”与“质量绩效”正相关。

1.4 关注顾客

组织必须时刻关注顾客需求的变化,收集顾客反馈的信息,根据顾客的满意程度评价并改进供应链体系,这些行为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Forza和Flippini)[9]。Robinson和Malhotra认为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需要达到甚至超过客户的期望,并以此作为供应链管理目标的组成部分。有些学者认为顾客的反馈信息会影响公司业绩(Frohlich和Westbrook)[10]。紧密的客户关系会促使企业利用质量信息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Easton和Jarrell)[11]。因此,本文假设:H9“关注顾客”与“质量数据”正相关。

1.5 人力资源管理

Sila和Ebrahimpour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关注顾客”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其研究结论并没有支持他们的假设[6]。Lai和Cheng提出员工必须站在顾客的立场,了解顾客对产品质量的定义[12]。Flynn认为企业想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应该先对雇员进行质量培训[13]。经过培训的员工可以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质量问题解决方案,这反过来可以使员工更加明确客户的需求,有效地与客户进行沟通;经常积极参与质量决策、具有卓越质量绩效并且以顾客为中心的员工会更有效地回应客户的需求。此外,授权的员工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客户投诉[14]。因此,本文假设:H10“人力资源管理”与“关注顾客”正相关。

Kaynak认为,“培训”、“雇员关系”两个变量和“质量数据”直接相关[5]。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长期的质量培训,内容应该包括统计过程控制理论、有效的沟通的方式、模拟质量管理小组等,使员工具备理解质量数据、分析质量数据的能力,并且保证雇员在工作中可以及时得到质量数据。经过培训的员工还会提高质量意识,增强解决质量问题的主动性。Sila和Ebrahimpour将“员工培训”、“雇员关系”看作“人力资源管理”构念的组成部分[6]。因此,本文假设:H11“人力资源管理”与“质量数据”正相关。

1.6 质量数据

收集和分析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活动的一部分(Kaynak)[5]。信息共享是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措施之一(Flynn)[13],核心企业需要利用质量数据实时监控供应商的表现,评价供应商的质量绩效,及时为供应商提供反馈信息,最终达到不断提高供应商质量管理能力的目的。因此,本文假设:H12“质量数据”与“供应商质量管理”正相关。

工艺设计、工序安排和质量功能展开等活动都需要质量数据的支持,在组织内部和供应链伙伴之间收集、分享质量数据还有助于提高跨职能团队在产品质量设计阶段的工作效率。因此,本文假设:H13“质量数据”与“产品设计”正相关。

已经有相关文献论证了质量数据对过程管理的直接影响。Kaynak认为员工在分析质量数据时,需要对生产过程的变异高度敏感,这样他们可以提前发现问题,避免生产出有缺陷的产品[15],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两者缺乏统计性显著关系[6]。因此,本文假设:H14“质量数据”与“过程管理”正相关。

1.7 过程管理

如果所有过程尤其是关键过程都能达到高质量,即小波动、少浪费、多增值,那么这个企业或组织就可以达到最佳运营状态。有效的过程管理活动,比如精简工序、稳定生产计划、机器预防性维修等,可以明显降低生产过程的变异程度。Sila和Ebrahimpour的研究结论也认为过程管理和组织经营成果直接相关,但没有提到经营成果是否包括质量改进[6]。因此,本文假设:H15“过程管理”与“质量绩效”正相关。

根据不同文献所支持的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质量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本文构建了含有8个潜在变量15个假设路径的供应链质量绩效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见图1所示。

2 实证分析

2.1 样本选取

本文调研对象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采取邮寄问卷的调查方式,将含有调研说明信、问卷和贴有邮票的回邮信封的邮件共420份寄给相关企业的质量部门经理,如果一个月后没有回信,将会电话随访相关企业,确认是否收到邮件。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84份,回收率达到43.8%。

2.2 测量工具

调查问卷被设计成Likert七级量表,在每个题目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燕山大学2009级MBA学生参与了问卷的初步测验,燕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部分教授对问卷做了最终修改,进一步提升了问卷的内容效度,使测试者易于理解。

问卷最终版本包含了40个问题,内容参考了Kuei和Kaynak的文献,所有问题都通过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保证了问卷的信度。40个问卷题项分别属于19个观察变量(从变量x1到变量y17),每个观察变量的得分为其所属题项得分的加总,观察变量的项目信度都在0.6以上。19个观察变量又分属于8个潜在变量(从变量ξ到变量η7),潜在变量的组合效度Cronbachα系数都在0.8以上(见表1、表2)。

2.3 数据分析

供应链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因果模型转化的1个潜在外因变量与7个潜在内因变量结构方程式如下:

19个观察变量与8个潜在变量的测量方程式如下:

本文应用SPSS18.0软件计算出8个潜在变量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其中管理领导力和产品设计这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最大,到达0.73;供应商质量管理和关注顾客这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最小,达到0.31。表2显示的下三角相关系数矩阵的所有数值都达到了p<0.01的显著性水平,最后一行列出了8个潜在变量的Cronbachα系数,所有数值都大于0.8。

应用AMOS18.0软件对潜在变量进行路径分析(PA-LV),以极大似然法估计个回归系数参数结果,结构模型中15条回归加权值均达显著,其估计标准误介于0.051到0.143之间。图2标出了每条路径系数的标准化回归加权值,也是潜在变量间的标准化直接效果值。潜在变量对观察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因素负荷量)都大于0.8,保证R2(因素负荷量的平方)都大于0.6。其中,质量绩效对y17的解释变异量最小,达到0.833;质量数据报告对y11的解释变异量最大,达到0.972。说明潜在变量的观察变量的个别信度佳。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计算结果确定了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的直接影响因素(即系统序参量),分别是“产品设计”、“过程管理”和“供应商质量管理”;同时,证明了理论模型假设的15个因果关系都是成立的。表3列出了7个影响因素对供应链质量管理产生作用的总效果。

3.1 调整核心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

“管理领导力”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质量绩效,但通过和其他影响因素的关联作用,对供应链中产品质量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间接影响,总效果甚至超过了“产品设计”对质量绩效的直接影响(见表3)。此外,“管理领导力”同时直接作用于“关注顾客”和“供应商质量管理”,表明核心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协调供应链的多方关系。核心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需要辐射到整条供应链,既要敏锐地发觉顾客需求的变化,还要鼓励供应商不断提高质量控制和改进能力,对供应链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协同学的角度来看,核心企业管理人员的领导作用体现在对系统内部自组织过程的控制环节上,当系统的序参量引发非良性涨落时,核心企业必须联合其他企业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人为降低序参量对系统自组织产生的负作用。因此,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需要针对这三个序参量设计合理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

3.2 建立质量信息系统

“质量数据”对质量绩效的总效果达到了0.325(见表3)。

从“质量数据”在模型中所处的位置不难看出,它是模型的关键调节变量。“管理领导力”、“关注顾客”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变量通过“质量数据”对“产品设计”、“供应商质量管理”和“过程管理”这三个系统序参量产生作用,进而影响质量绩效。这些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恰恰体现了质量信息在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1)路径H9的成立说明质量信息是顾客需求的重要载体。

(2)路径H3、H11的成立说明质量信息是供应链决策层和执行层制定质量计划和运行质量管理模式的依据。

(3)路径H12、H13和H14的成立说明质量信息是核心企业放大序参量良性涨落同时抑制序参量非良性涨落的有效工具。

因此,核心企业必须要建立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质量信息内在价值的供应链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将供应链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模式。

3.3 顾客是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关注顾客”通过“质量数据”作为中间变量对“产品设计”、“过程管理”和“供应商质量管理”产生影响,并最终对质量绩效产生了0.08的总效果(见表3),因此,在设计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模式时,要体现出顾客的重要作用。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了众多品牌,客户有了更多选择,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任何一次不愉快的消费经历都有可能造成客户的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核心企业需要将用于收集和分析客户需求以及反馈信息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纳入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用于改善产品设计,改进工艺流程,最终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的客户忠诚度。

3.4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缺少对人员重要性的关注。在模型中,“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与“关注顾客”、“质量数据”关联,进而对质量绩效产生了0.165的总效果(见表3)。随着质量管理跨越了组织的界限,质量培训、成员企业关系管理等与人员知识技能或沟通协调能力有关的问题变得越发重要。组织行为学的一个观点认为,如果雇员对组织感到满意,那么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传递给客户,因此对员工适当的授权可以间接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组织质量文化的差异是妨碍供应链成员合作交流的无形屏障,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多散落在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给汽车制造企业带来管理上的巨大挑战。这些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5 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和过程管理

“供应商质量管理”在模型中对质量绩效产生了0.360的总效果(见表3)。这一影响因素涉及到供应商参与、供应商甄选以及供应商质量控制等方面。本文在调研结束后,通过对部分汽车制造业的供应商进行回访,发现质量控制与改进能力较高的零部件供应商更倾向参与产品的开发和设计。零部件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在提高了产品性能的同时还容易发现制造商的潜在需求,增强了行业的创新能力,节约了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但制造企业对供应商的甄选方法依然比较被动。目前大部分制造企业采用的供应商甄选策略是:首先由质量工程师对供应商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承诺进行审核评估,然后由质检人员检验产品质量,制定合格供应商一览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是否能够满足生产要求,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才能最终确认。不过,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供应商与客户关系已经发展到比较稳定的阶段,如何保持良性互动关系成为关注热点。

3.新司法解释背景下的物业管理问题 篇三

关键词:新司法解释;物业管理;纠纷

2007年我国出台了《物权法》,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的权益,对于解决物业管理活动中有关财产归属和管理权限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救济途径。物权法实施一年多之后,最高院又出台了两部关于物权法的司法解释,规定司法解释从2009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然而新司法解释的出台更加具体化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和物业服务方面的处理方法,使得物权法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一、物业费缴纳问题

当前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主要是通过物业服务合同来约束,物业管理公司的义务就是向小区业主提供一切合理的物业服务管理,而小区业主享有来自物业管理公司服务的前提是向物业公司支付合理的报酬。关于物业费的缴纳问题,因为物权法已经明确作出了规定,所以基本上没有很大的争议。物权法中关于物业费的缴纳内容①,但是针对是否缴纳物业费问题,当前存在相关业主认为不需要物业服务或者自己没有享受到物业服务而不应该缴纳物业费而产生的纠纷。为此最高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②,解释中针对此种现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当现实中再出现业务以不实际享有物业服务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理由的抗辩时,法院是不会支持的。新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解决物业费用纠纷问题有着明显的成效。

二、物业公司解聘问题

由于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小区业主对于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享有自主管理权,因此小区业主既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亦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人进行管理。在实践中对于建设单位聘请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业主更加有权利进行更换。现实中主要存在的物业公司解聘问题是物业公司在遭受业主解聘之后不撤出之前的管理区域,以仍然存在事实服务为由,起诉业主不缴纳物业费。如果法院支持物业公司的主张,那么物权法第81条将形同虚设,严重侵害业主的自主管理权。新司法解释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作出了明确的态度③,对物业服务企业的义务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新司法解释废除了事实服务这一概念,对于实现业主自主治理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住改商问题

关于住改商的问题,在物权法出台之前,业主只要取得了规划和工商自己公安等方面的许可即可。物权法出台之后,法律明确规定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需要取得有利害关系业主的同意。实践中对于利害关系人的规定不具体,为此通行办法就是取得大多数近邻的同意,或者通过举行社区听证会,业主共同参与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结束。但是往往“住改商”的行为损害的是那些其他未征求意见的业主的权益。“住改商”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力具有整体性,影响了相邻业主权益的同时,对于非相邻业主的权益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新司法解释的出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规定了:“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未按照物权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经有利害关系业主的同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请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业主以多数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其行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新司法解释明确了利害关系业主的范围,加大了住改商的困难的同时对于保护业主权利和有效避免纠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的物业管理纠纷案件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新司法解释应势出台,对于有效解决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围绕着新司法解释背景下的物业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论述了其对解决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物权法》第八十条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

②此解释的第六条规定:“经书面催交,业主仍无正当理由拒绝交纳或者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缴纳物业费,物业服务企业请求业主支付物业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已经按照合同约定以及相关规定提供服务,业主仅以未享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抗辩理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③新司法解释中规定:“物业服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业主委员会请求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物业服务区域、移交物业服务用房和相关设施,以及物业服务所必须的相关资料和由其代管的专项维修资金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拒绝退出、移交,并以存在事實上的物业服务关系为由,请求业主支付物业服务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的物业费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参考文献:

[1]秦佳佳.住房改商用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 安徽大学,2014(10).

[2]田玉康.物业服务合同法律制度研究[J].民商法学,2013(6).

[3]杨晓刚.根据最高院司法解释分析物业管理5大常见纠纷[J].《中国物业管理》,2009(6).

[4]王占强.最高院司法解释关于“住改商”问题的平衡取舍[J].《中国物业管理》,2009(6).

[5]白磊.“住宅商用”法律规制研究[J].民商法学,2010(8).

4.质量管理名词解释整理 篇四

(一)1.FFII特征是快速,灵活,勇于创新,并能够持续不断的改进。2.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3.质量特性分为 技术和理化方面、心理、时间、安全、社会。4.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5.产品的分类 服务 软件 硬件 流程性材料 6.不良是指损害残破实用性的任何缺陷或差错。7.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8.顾客不满时指顾客因产品的不良而产生的烦恼抱怨投诉的这样一种状态。9.魅力特性是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10.必须特性是指及时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的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11.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供的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越不充分就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12企业管理就是企业管理人员运用其知识技能经验和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公司人财物资源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13.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14.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活动。15.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16.内部故障成本是指交换前发现的不良有关的成本(废品损失、返工费、复检和筛选费、停工损失、不合格品处理费)17.外部故障成本是产品到达顾客手中后发现的与不良有关的成本(保修费、索赔费、诉讼费、退货费、降价费)18.鉴定成本是为了确定产品符合质量要求的程度而发生的成本(进货测试费、工序和成本检验费、在库物资复检费、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质量评审费)19.预防成本是为了使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保持最低而发生的成本(质量计划编制费、质量管理培训教育费、工序控制费、产品评审费、质量信息费、质量管理实施费)20.服务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在供方和顾客之间的界面上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21.软件是通过承载媒体表达的信息所组成的知识产品22.硬件是具有特定形状的可分离的有形产品通常由制造的建造的货装配的零件部件和组件组成.23.流程性材料是通过将原材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所形成的有形产品24.员工活化性是雇员具有作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和欲望25.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美元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二)1.卓越绩效模式即由国际上三大质量奖的(日本戴明奖、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际质量奖和欧洲质量奖)评价标准所体现的一套综合的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其实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石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细则

2.领导、战略计划、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代表领导的三个要素3.对人力资源的关注、过程管理、经营结果代表着结果的三要素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基本内容 管理职能、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5.全员参与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必须通过营造适当的环境来激发人们的热情和主动精神是人们懂得并愿意高效的工作从而极大的促进组织的彻底转变使人力资源发生聚变和裂变从而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6.ISO9000族标准是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通用要求和指南这套标准的问世为各类组织实现有序有效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为贸易中心的供需双方建立信任实施质量保证提供了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三)1.外部顾客是那些在组织之外的组织和个人外部顾客处于组织边界之外接受组织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但可能不是实际用户2.内部顾客是指组织边界之内某个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3顾客细分的依据是地理位置、人口统计学因素、产品使用情况、采购方式、购买数量、预期的服务水平4.顾客需要是指顾客在生理和心里方面对于生存和福祉的基本要求和欲望5.顾客忠诚是指顾客对于某种品牌的产品或某个企业做出长期购买的承诺6顾客关系管理(CRM)是企业为了获得顾客满意留着顾客挖掘潜在顾客实现顾客忠诚并最终获得顾客长期价值而致力于与顾客建立长期良好关系的活动和管理举措7.顾客满意是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8.顾客关系价值

特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从成为企业顾客 与企业建立关系 最后消失或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在获得满足及实现顾客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带来各个方面的收益和好处

(四)1核心价值观也称关键信念是一个组织所拥护的和信奉的东西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和永恒的信条是一小部分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原则2.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3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4.战略计划活动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组织借助于这一过程来确定质量方面的长期目标并将这些目标与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以及研发方面的目标一道在平等的基础上整合到一个综合的经营计划当中5.标高分析是对照公认的领先组织或最强的竞争对手持续的对本组织的产品服务过程等关键得成功因素进行衡量的结构化过程。6.使命也成为宗旨 目的反映了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它回答的是我是谁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五)1人力资源管理指组织通过预测规划招聘教育培训考核评价配置实用激励等一系列环节系统的开发人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实现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的过程 2.职位分析是指对某特定的职位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职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资格条件的过程 3.绩效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 4绩效考核 是依据职位标准对员工的工作状况和工作结果进行考察测定和评价的过程 5激励是通过对人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满足或限制的方法来改变某些行为的动机从而影响其行为的过程6团队是指组织内的一群人其成员相互依存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在行为上相互作用为达到某种目标而结合起来7.职位设计应着眼于实现顾客的满意应能够激发员工的奉献精神并实现卓越的组织绩效8.职业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之一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管理活动中的主要表现

(六 过程管理与系统管理)1.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2.过程管理是指过程的设计控制和改进等活动具体来说过程管理就是通过对组织关键业务过程的设计控制盒改进识别改进质量和运营绩效的机会达到高水平的过程绩效最终达到顾客满意2.系统管理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3设计评审是为了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从而对设计所做的综合的系统的并形成文件的检查。4质量机能展开 是用一系列矩阵把顾客需要转换成产品技术需要、过程控制计划和操作规范的过程方法 5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着重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能力的那些质量管理活动6.设计过程 是指把顾客需要新技术和过去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产品规范的活动过程.7.生产提供过程 是指生产或提供实际的产品的活动过程该过程应确保经济而有效率地生产出符合规范的产品 8.支持过程是指给核心过程提供了基础保证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信息系统人力资源行政服务法律业务服务.9.系统管理是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把组织各部门和各项工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确保组织各项活动协调一致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不断实现组织绩效改进

(八)1测量是对产品服务过程以及其他业务活动等的特性与结果的量化 2.信息管理是通过计划控制盒改进等活动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提供给正确的人,实现正确的决策目的3.测量规程即有关数据收集存储及分析的对象时间场所方法频次等内容的文件4.数据分析是一旦收集到数据就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并以便于决策人员理解的形式展示出来

(九)1.供应商关系管理是指在采购活动中为实现供给方合作共赢所进行的计划控制盒改进等活动过程2.供应商关系的计划是指有关识别顾客需要分析和制定满足这些需要的供应策略方面的活动.3.供应链是指在特定货品和服务开发采购生产提供和消费过程中有所有的供应商和所有的最终用户所实施的任务活动事项过程以及相互作用供应链所延伸到的企业包括了某一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用户最初的供应商或分销商最初的制造商以及给这些最初制造上和分销商提供货品和服务的多重供应商

(十)1.计量数据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这类数据 2.计数数据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说使用测量工具也得不到小数以下的数据而只能得到自然数的这类数据 3.总体是只在某一次统计分析中研究对象的全体有时又叫母体 4.样本也叫子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且要对它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的一部分个体(样品)5.描述性统计是有效的手机组织和描述数据的统计方法6.参数估计是根据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估计总体分布中包含的未知参数的方法。7.点估计是根据样本估计总体分布中所含参数或未知数的函数。8.区间估计是根据抽取的样本根据一定的正确度与精确度的要求构造出适当的区间作为总体分布的未知参数或参数的函数的真值所在范围的估计9.随机抽样即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个体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是每个个体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选入样本从而根据样本所作出的结论对总体具有充分的代表性10.抽样检验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案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检验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判断该产品是否合格并由此判断该产品是接收还是拒绝的检查验收方法.11.过程能力是指一个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时也就是当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因素处于标准条件下过程所具有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能力12.控制图是通过对过程和工序的质量特性进行测定记录对过程进行测量和控制的一种质量管理工具。

(十一)1.调查表又称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是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2.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他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意见等加以分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3.因果图又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分析图树枝图鱼刺图等它是表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关系及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4.排列图又称帕累托图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队的一种简单的图示技术 5.流程图 是用一些简单容易识别的标识符号表示一个过程的步骤的图示技术6.树图也称系统图是一种通过对目的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展开以寻求解决问题实现目的的最佳手段和措施的分析方法

7.矩阵图是以矩阵的形式展现相关事项中各个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着眼点的图像8.过程决策程序图是针对那些可以预测事态发展结果的问题确定能够取得期望结果的途径的方法9.矢线图是基于时间拟定日程计划和实施进度管理的网络图

(十二)1.可靠性是指原件产品或系统在特定的运行条件下 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其预定功能的能力和概率。2.失效为元件产品系统或其一部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3功能性失效是在产品寿命的开始由于制造缺陷或原材料缺陷而出现的.4.固有的可靠性是由产品或过程设计赋予的可预测的可靠性。5.实现的可靠性是在使用中观察到的实际的可靠性6.维修性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 系统或产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可以保持或恢复到其规定状态的能力.7预防性维修是通过对正常产品或是系统的监视检查检测发现失效 防止失效发生 使其保持在规定的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8.纠正性维修是指产品或系统发生失效后 使其恢复到规定状态所进行的活动.9可用性是指设备不因为失效而停机的可能行或概率10.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对产品各个组成单元潜在的各种故障模式及其对产品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可能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以提高产品固有可靠性的一种方法。11.故障树分析是一个逻辑性的程序它从一个潜在危害或不期望发生状态工作变坏清单出发以建立起一个故障原因或来源的清单。12.产品可靠性试验是对产品可靠性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的手段13.可靠性管理是指在实现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过程中建立实现和保持可靠性目标的全过程14.可靠性工程是关于设计制造和保证产品具有高可靠性的知识和技术

5.质量管理的名词解释 篇五

区)

一、ERP相关概念 1.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定义:

管理思想:ERP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ner Group Inc.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软件产品: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管理系统: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2.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指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3.物料需求计划II 物料需求计划II(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II,MRP II)指在企业技术、管理和经济上有效地建立起来的一个过程,贯穿于市场经销、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物资供应、生产作业与控制、仓储管理和财务成本等环节。4.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指从原材料采购直到产成品销售,供应链管理设计、计划、控制可能因素并同时协调与优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着重供应商、制造商、批发零售商以及服务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协调处理。

5.BPR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BPR)指运用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大幅度改善业务流程绩效的革命性方法。6.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体系(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指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目标设定”、“跟踪汇报”、“分析调整”和“考核激励”四个主要的管理环节。7.系统应用产品 系统应用产品(System Applications Products,SAP)指德国的一家ERP软件公司开发的ERP应用软件,是英文System Applications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的缩写,翻译为数据处理中的系统、应用和产品。8.SAP R/3 SAP R/3 指一个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和开放系统的、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其功能覆盖企业的财务、后勤(工程设计、采购、库存、生产销售和质量等)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

二、SAP模块名称 1.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FI)指必须能够按有关规定向股东、债权人、劳工组织以及社会公众披露并提供所需的信息,而有效的公司管理会计必须包括控制和转移的功能。财务会计模块由总分类帐、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固定资产、法定合并以及特殊统计会计功能组成。2.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Controlling,CO)指提供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及内部考核评价所需要的各种信息,通过与销售模块、采购模块、财务会计的集成功能,将生产经营中的各种信息在CO中进行分析和比较,由一般费用成本核算、生产成本核算和获利能力分析等子模块组成。3.销售和分销

销售和分销(Sales and Distribution,SD)指SAP系统中一个用于解决销售过程中相关业务操作的高度集成的模块,通过与财务模块的集成,所有信息可以实时反映到帐务系统。主要由销售订单的管理、信用额度的控制、发货管理、发票管理等功能组成。4.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Material Management,MM)指r3后勤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模块所提供的功能基于物料的物流管理操作:获取、采购、需求计划、库存管理、物理仓储管理以及票据管理。5.仓库管理

仓库管理(Warehouse Management,WM)指MM模块中的一个子模块,利用WM系统, 可以对公司中复杂的库存结构进行管理。这种结构可包括不同的仓库中的区域(即存储类型),如在高架位闲置的存储、可用存储、冻结存储和固定的仓位提取区域等,以及生产供应、发货和收货区域等。利用WM系统,可以同时对具有随机组织结构和具有固定仓位的仓库进行管理。6.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PP)指后勤系统中负责计划、控制、管理生产的模块,提供完善的满足各种制造模式的处理,如重复生产、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流程式生产、批量生产和面向库存生产。集成化供应链如MRPII、电子看板、计划估化器、车间控制器、流程控制系统、PDM等。7.工厂维护

工厂维护(Plant Maintenance,PM)指负责复杂的工厂控制系统维护;支持对工厂的图形化表达,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连,包括详细的工厂图表;对设备可进行预防性维护计划、缺损保修、检修、备品备件管理等。8.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HR)指SAP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模块,是管理人事档案、人员工资及培训和差旅费用的,最终产生的财务信息会集成到会计模块中。9.物流集成

物流集成(Material Repair Operation,MRO)指对备品备件、原料、产成品等物资的采购、供应、库存、销售等状态的管理。

10.石油行业解决方案

石油行业解决方案(Industry Solution-OIL,IS-OIL)指一个专门针对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出来的行业解决方案,SAP公司与其众多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石油天然气行业全球理事会,目标是支持SAP石油天然气行业产品及SAP油气企业用户的互动发展。该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工作重点主要围绕着制定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管理标准及相应SAP产品的开发策略,以满足石油天然气行业不断变化的管理需求。经SAP公司及其战略合作伙伴二十余年来的潜心研究,反映当今一流石油企业生产与管理经验的“最佳业务实践”被预置在 SAP的系统中。这些最佳业务实践基本涵盖了大多数石油企业在生产与管理上的各类需求,同时也可为各石油企业进行组织机构、管理流程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专家式的帮助。

11.高级计划优化器

高级计划优化器(Advanced Planning Optimizer,APO)指SAP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可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高级计划优化器可提供一套更好的采购方案给企业,通过APO与ERP集成可尽快尽好并最低成本的得到供应商原料从而使得公司的产品更快速地交付给客户。12.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Business Information Warehouse,BW)指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与时间相关的、不可修改的数据集合。与其他数据库应用不同的是,数据仓库更像一种过程,对分布在企业内部各处的业务数据的整合、加工和分析的过程。13.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Strategic Enterprise Management,SEM)指提供一种手段和途径(如通过与历史同期的比较或对未来某一时期的合理预期),使企业的战略决策不断地由设想转变为现实。14.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是预先建立的一份计划,由主生产计划员负责维护。主生产计划是驱动MRP的一整套计划数据,它反映出企业打算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以及生产多少。主生产计划必须考虑客户订单和预测、未完成订单、可用物料的数量、现有能力、管理方针和目标等等。

三、SAP实施

1.SAP实施方法: 快速实施SAP 快速实施SAP(Accelerated SAP,ASAP)指SAP提供的执行解决方案。Accelerated SAP集成了几个组件,这几个组件联合工作以支持R/3 系统的快速有效的执行。2.Change Management变革管理

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指对用现行的计划和概念将企业转换成新的状况的渐进和不断变化的过程的管理。3.关键流程演示

关键流程演示(Conference Room Pilot,CRP)指SAP实施过程中,对关键业务流程在系统上进行实现演示,从而得到实施单位对实施SAP的初步认可。

四、SAP系统设置 1.集团

集团(Client)指SAP系统中最高等级的组织单位,是由一个主数据库和建立一个完全集成系统所必须的所有表格组成的。2.公司代码

公司代码(Company Code)指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拥有完整的会计帐套。是对外报送法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最小单位。

五、SAP开发工具 1.高级业务应用程序

高级业务应用程序(Advanced Busines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ABAP)指SAP公司开发的用于Reports、Screens、Interfaces、Data conversions等多种应用程序设计的一种编程语言。R/3的所有应用程序甚至其BASIS系统的部分组件都是由ABAP开发的。它是图形化第四代编程语言。因此常被称为ABAP/4。

六、系统应用 1.关键用户

关键用户(Key User)指在ERP实施过程中,代表实施方提出业务需求,全程参与整个项目实施,负责对最终用户进行培训,及实施后的系统维护的人员。2.最终用户

最终用户(End user)指在ERP实施后,在ERP系统中进行凭证输入、报表查询等日常业务操作的系统使用人员。3.角色

6.质量管理的专有名词 篇六

IQC:进料检验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其主要职责如下:

1、对供应商所送货物,按照技术标准,工作指示用最好的测量系统进行检验;

2、对供应商所送货物料进行质量评估,如月报,季度评估;

3、对供应商所送货物的异常进行反馈、跟踪,并协助供应商进行改善;

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意思是来料的质量控制,简称来料控制。但也许有的技术人员,包括一些专业的开发人员对此也不是很清楚。之所以在此谈IQC,而不是IPQC(制程质量控制),FQC(成品质量控制)等。是因为个人觉得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各种假货,劣质产品在不断地侵蚀着我们,面对这些劣质产品,可能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给我们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或断送了我们的前程。所以作好来料的质量控制对每个工厂来说,都已经是迫在眉及了。因为巧妇也难为无米只炊呀,只有材料好了,才可以制造出好的产品来。

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OQC(出货品质管制)

供应商在产品出货时,必须按照双方合约或订单议定的标准,实施出货检验。OQC即是产品出货前的品质管制,主要针对出货品的包装状态、防撞材料、产品识别/ 安全标示、配件(Accessory Kits)、使用手册/ 保证书、附加软体光碟、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外箱标签等,做一全面性的查核,以确保客户收货时和约定内容符合一致。

经由OQC後所发现之不合格品的处理,端看不合格状况的不同,而可能回到制程前段或是半成品阶段进行重工或修理,之要再通过OQC被检测一次。若产品发生无法重工或修理的品质缺失,就会被直接报废,算入生产耗损的成本项目内;或被降级(降低品级,Down Grade)处理,销售给品质要求较低的客层。

有些厂商的「出货品管」,会对准备出货的产品再进行一次品质管制的抽检活动,则此一阶段的品检著重是「抽样检查」,而跟FQC阶段的「全部检查」有所不同。当然,对高单价或高品级的产品,在OQC阶段对产品的整体状况(主体产品本身、配件、使用手册& 保证奢书、标示标签、包装等)再次进行全检(100% 全数检验)亦有其必要性。

FQC(最终品质管制, Final Quality Control), 亦称为(成品品质管制, Finish Quality Control)。

FQC 是在产品完成所有制程或工序後,对於产品「本身」的品质状况,包括:外观检验(颜色、光泽、粗糙度、毛边、是否有刮伤)、尺寸/ 孔径的量测、性能测试(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电气特性、机械特性、操作控制),进行全面且最後一次的检验与测试,目的在确保产品符合出货规格要求,甚至符合客户使用上的要求(Fitness for Requirement)。产品的所有缺失(严重缺失、主要缺失、次要缺失)都要在此一阶段被检测出来。也是产品尚未包装/ 装箱前的最终品质管制工作。经由FQC後所发现之不合格品的处理,端看不合格状况的不同,而可能回到制程前段或是半成品阶段进行重工或修理,之要再通过FQC被检测一次。

通常对没有通过FQC的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如下:

(1)对不合格品进行重工(Rework)或修理(Repair)程序;

(2)无法重工或修理的品质缺失,就会被直接报废,算入生产耗损的成本项目内;

(3)原不合格品被降级(降低品级,Down Grade)处理,销售给品质要求较低的客层,但必须符合买卖合同或订单约定;

(4)对於可以有的零部件进行再使用(Reuse)。

OQA:OQA(outgoing quality assurance)成品最终出货检查/OQA(outgoing quality audit)成品最终出货稽查

IPQC:IPQC(InPut Process Quality Control)中文意思为制程控制,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

(属品管部)

1.负责首检和部分过程检查、制程中不良品的标识及统计;

2.负责巡检,对整个生产过程物料使用、装配操作、机器运行、环境符合性等全方位的定时检查。

3.IPQC一般是首检、巡检和抽检;是制程中巡回流动检验;属品管部管理.生产过程检验(IPQC):一般是指对物料入仓后到成品入库前各阶段的生产活动的品质控制,即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而相对于该阶段的品质检验,则称为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① 过程检验的方式主要有:

a.首件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

b.过程控制与抽检、巡检相结合;

c.多道工序集中检验;

d.逐道工序进行检验;

e.产品完成后检验;

f.抽样与全检相结合;

② 过程品质控制(IPQC):是对生产过程做巡回检验。

a.首件检验;

b.材料核对;

c.巡检:保证合适的巡检时间和频率,严格按检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检验。包括对产品质量、工艺规程、机器运行参数、物料摆放、标识、环境等的检验;d检验记录,应如实填写。

③ 过程产品品质检验(FQC):是针对产品完工后的品质验证以确定该批产品可否流入下道工序,属定点检验或验收检验。

a.检验项目:外观、尺寸、理化特性等;

b.检验方式:一般采用抽样检验;

c.不合格处理;

d.记录;

④ 依据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工序检验标准》、《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等等。

品质检验方法

1、全数检验: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以下

情形:

① 批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

② 产品必须是合格;

③ 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影响。

2、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的所有个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并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推断工作。

① 适用于以下情形:a.对产品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

b.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c.需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

d.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 抽样检验中的有关术语:

a.检验批:同样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批。可以将一个生产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

b.批量:批中所含单位数量;

c.抽样数:从批中抽取的产品数量;

d.不合格判定数(Re):Refuse的缩写即拒收;

e.合格判定数(Ac):Accept的缩写即接收;

f.合格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的缩写。通俗地讲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样方案的确定: 我厂采用的抽样方案是根据国家标准GB2828《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来设计的。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① 确定产品的质量判定标准:

② 选择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检查水平分S-

1、S-

2、S-

3、S-4,一般情况下,采用一般水平Ⅱ。

③ 选择合格质量水平(AQL):AQL是选择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应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 确定样本量字码,即抽样数。

⑤ 选择抽样方案类型:如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加严抽样方案,还是多次抽样方案。⑥ 查表确定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

QC中文全称: 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质量检验。其在ISO8402:1994的定义是“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有些推行ISO9000的组织会设置这样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品质控制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C人员,相当于一般企业中的产品检验员,包括进货检验员(IQC)、制程检验员(IPQC)、最终检验员(FQC)和出货检验员(OQC)。

QA中文全称:即英文QUALITY ASSURANCE 的简称, 中文意思是品质保证,质量保证。其在ISO8402:1994中的定义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品质要求,而在品质管理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有些推行ISO9000的组织会设置这样的部门或岗位,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品质保证的职

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A人员。

IPQC:即英文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 的简称, 中文意思是制程检验,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叫做制程检验员。

JQE:即英文Joint Qualit Engineer 的简称, 中文意思是品质工程师或客户端工程师,或客户端品质工程师,即供应商花钱雇用的为客户工作的品质工程师,是客户SQE的眼睛和耳朵。

iDQA:即英文Design Quality Assurance 的简称, 中文意思是设计品质保证,如DQA经理(设计品质认证经理)。

SQE:即英文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 的简称, 中文意思是供应商品质工程师。

此外,还有

DQC:即英文Design Quality Control 的简称, 中文意思是设计品质控制。

MQC:即英文Manufactor Quality Control 的简称, 中文意思是制程品保。

SQC:软件质量控制(SQC)是测试团队很常用的名称。该名称来源于制造行业,其中QC 检验员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采样、检测,如果测试失败,他有权停掉生产线或者整个工厂。

测试团队很少有这种授权。软件QC 团队也是如此。

QE是品质工程师;

SQE是供应商管理工程师

QC是品检或称质检;

7.质量管理的名词解释 篇七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解释结构模型,产品质量

0 引言

广西是全国装备制造产业的基地之一, 有的广西企业已经荣登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 但就目前产品质量水平来说, 和其他地区优秀企业之间仍存在一些差距。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根本原因, 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产品质量因素的研究方法通常有因果关系图、回归分析等方法, 这些方法不能有效考虑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内部关系和层次关系, 更不能找出根本原因。而解释结构模型可以更好的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关系、层次性, 以及导致研究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就是针对传统产品因素研究方法的不足以及解释结构模型的特点, 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研究影响广西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改善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1 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研究装备制造业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 经过对广西几家装备制造企业的实际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笔者发现, 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具体因素如表一所示。

2 基于ISM的产品因素分析

2.1 解释结构模型概述

解释结构模型是作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开发的。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 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 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和计算机技术, 建立各要素之间的递阶关系, 明确其内在联系。

2.2 模型的构建

2.2.1 二元关系的确定

二元关系反映了因素之间的直接连接状态, 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品生产的机械设备是生产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产工具, 对产品质量有最直接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之后, 建立二元关系图 (见图一) 。

2.2.2 建立邻接矩阵及可达矩阵

邻接矩阵 (A) 是表示系统要素间基本二元关系或直接联系情况的方阵。若A= (aij) nxn, 则其定义式为:

该式中, Si和Sj分别表示第i, j个因素。若在矩阵A中, 第i行第j列元素aij=1, 则表明因素Si对因素Sj有关系。

图一中, A表示方格中的列要素对行要素有直接影响, V表示方格中的行要素对列要素有直接影响。由二元关系图可以得出邻接矩阵A, 并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求出可达矩阵, 可达矩阵是指从一个要素到另一个要素是否存在连接的路径。

本文利用网络上的ISM v2010 beta求解解释结构模型软件求出本文中的可达矩阵M。再对可达矩阵M进行区域划分、级位划分以及强连接单元的划分, 最终得到最简可达矩阵M":

2.2.3 建立递阶结构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

根据前面所求出的可达矩阵M", 建立多级递阶结构有向图, 最终形成4级递阶结构模型图 (见图二) 。在此基础上, 代入相关因素具体名称, 即可得到解释结构模型图 (见图三) 。

3 结果解释与建议

3.1 结果解释

通过图三可知, 影响产品质量因素是一个4级递阶结构, 它确定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1.1 一二级因素相关性分析

分析一二级因素可知, 直接影响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因素有工艺文件的标准化、员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生产产品的机械设备则是形成产品的有效工具, 高精度、合格的机械设备能有效保证合格产品的产出。

3.1.2 二三级因素相关性分析

分析二三级因素可知, 员工接受的培训程度对员工的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加工和检验所使用的方法具有直接的影响。对员工进行培训, 可以拓宽员工的质量知识面、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3.1.3 三四级因素相关性分析

分析三四级因素可知, 高层领导管理对产品研发投入资金以及员工接受培训的程度具有直接影响。高层领导管理者协调处理好人、财、物的均衡使用, 从而实现提高生产水平, 改善产品质量。

3.2 策略

通过解释结构模型, 确定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间的递阶关系和相互影响, 根据分析结果, 可以采用相应的策略去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从而改善并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确保装备制造业产品生产的机械设备、工艺文件达到规定要求, 采用合适的生产方法和检验方法, 员工的技术水平等因素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而如何保证这些客观因素满足相应要求, 关键在于高层领导者对参与生产主体人的管理。产品质量的保证涉及到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 其最终由所有生产活动和生产过程中各部分各阶段的单体质量所决定, 正是这些活动和单体质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质量。而参与产品生产的人员的综合素质、质量意识以及质量技能等因素对质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高层领导者应提高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强化质量意识, 提高质量技能, 使所有参与产品生产的人员懂得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质量中的重要地位。

4 结束语

本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广西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因素及其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 通过建立二元关系图和最简可达矩阵, 绘制出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图, 通过分析模型图, 明确影响产品质量各因素之间的递阶关系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的根本因素。进而针对部分根本因素提出解决广西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些策略。

参考文献

[1]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王明亮.教育技术随想录[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32f7c0100n08i.html

[3]黄炜, 张黎明, 卢俊龙, 等.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夯土墙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03) :333-341.

8.质量管理的名词解释 篇八

本刊讯 2008年12月4日,第二届管理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审定工作会议。第二届管理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郭重庆院士,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各分支学科项目组负责人席酉民、汪寿阳、党延忠、邱菀华、王重鸣、张维、陈劲、贾建民、陈荣秋,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编辑才磊、张晖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第二届管理科技名词委副主任陈晓田主持。

本次会议着重交流了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科技名词词条编写工作的具体要求,协调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工作的时间进度安排。郭重庆院士在讲话中特别强调,管理科技名词审定是管理科学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非常值得做、也应该做,同时更应该从国家责任、社会责任的高度将这项工作做好。

9.项目管理名词解释 篇九

率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

2.偏差分析:偏差分析技术或挣得价值法是评价项目成本实际开销和预算情况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和计算计划工作预算成本、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和已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得到有关计划实施的进度和费用偏差,从而达到衡量项目成本执行情况的目的。

其核心是通过引入关键性的中间变量挣值(已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来帮助项目管理者分析项目成本、进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同计划的偏差程度

3.项目识别:是指根据客户的需求识别,在若干个备选的项目方案中,承约商对一些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方案所进行的遴选过程。

4.项目范围说明书:说明了进行该项目的目的、项目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规定了

项目文件的标准格式,其形成的项目及结果核对清单既可作为评价项目各阶段成多的依据,也可作为项目计划的基础。

它是项目团队和相目客户之间对项目的工作内容达成共识的结果

5,项目成本管理:是指为保证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超过项目预算成本所进行的项目资源计划编制、项目成本估算、项目成本预算和项目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理过程和活动。

也可以理解为是为了确保完成项目目标,在批准的预算内,对项目实施

所进行的按时、保质、高效的管理过程和活动。

6.项目活动定义:就是界定完成项目目标、产生工作分解结构中规定的可交付成果或半成品所必须进行的具体活动。

7.项目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所处环境和条件的不确定性,项目的最终结果与项目干系人的期望产生背离,并给项目干系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可好、可坏)。

8.项目质量保证:是为了保证项目质量计划的顺利实施,经常性地对项目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核查和改进的过程,使项目质量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

9.关键路径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数学分析技术,它是一种运用特定的、有顺序的网络逻辑来预测总体项目历时的项目网络分析技术,它可以确定项目各项活动最早、最晚的开始和完成时间。

10.财务管理名词解释 篇十

1、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的各种条件,是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平台,是推动财务管理发展、变革的根本动力。

2、现值指数:又称获利指数或利润指数,是指投资项目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总现值与原始投资现值之比

3、可转换债券: 是由发行公司发行并规定债券持有人在一定时期内依照约定条件可将其转换为发行公司股票的债券。

4、现金净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

5、现金的持有成本:是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以及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6、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尤其是指长期的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构成及其比

例关系。

7、股利政策:是指企业对股利分配的有关事项所采取的方针和策略

8、营运能力是企业基于外部市场需求的约束,提高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合能力而对财务目标实现所产生作用的大

小。

9、善意并购:是指并购公司事先与目标公司协商,征得其同意并谈判达成收购条件的一致意见而完成收购活动的并购方式。

10、投资风险价值: 是指投资者冒风险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报酬,投资风险越大,投资者对投资报酬率的要求就越高

11、财务管理: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所体现的财务财务管理是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所体现的财务

关系进行的管理,其本质是资本的价值管理。

12、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利益相关者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方法有哪些?是财务人员根据历史资料,依据现实条件,运用特定的方法对企

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可预计和测算。财务预测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类方法。

2、证券投资的目的是什么?1.作为替代品以暂时存放闲置的现金并获取收益2.与筹集长期资金相配合3.满足未来的财

务需求4.满足季节性经营对资金的需求5.获得对相关企业的控制权

3、什么是营运资本管理?其要点是什么?。是采用各种营运资本管理的策略对流动资产与流动负载实施管理的过程。要点

1.合理确定企业营运资本的占用数量。2.合理确定短期资金的来源构成。3.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4、什么是目标资本结构?是指更加接近最优资本结构的资本结构

5、什么是股利政策?股利政策主要有哪几种?是指企业对股利分配的有关事项所采取的方针和策略;主要有:剩余股利政

策、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6、证券投资有什么特点?1.流动性强2.交易成本低3.价格不稳定,投资风险较大

7、什么是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指公司为筹集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广义讲,企业筹资和使用任何资金,不论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要付出代价。狭义的资本成本仅指筹资和使用长期资金(包括自由资本和借入长期资金)的成本。由于长期资金也被称为资本,所以长期资金成本也称为资本成本。

8、什么是投资回收期?它包括哪些形式?投资回收期是指投资项目收回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即用投资项目产生的经

营净现金流量逐渐抵偿原始投资支出,从而使投资支出正好全部收回所经历的时间长度,它一般以为单位。它包括建设期的投资收回期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9、什么是比率分析法?财务比率有哪些类型?比率分析法是指通过计算两个相关的财务指标的比率,揭示指标关系合理性的分析方法。财务比率:变现能力比率、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

10、兼并与收购有哪些相同点?

1、基本动因相似。要么为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要么为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经营;要么

为拓宽企业,实现分散经营或综合化经营。总之,都是增强企业实力的外部扩张策略或途径。

2、两者都以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

11、简述财务管理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具有管理学的属性。财务

管理学是研究社会再生产中各企业和各单位的资本运动的规律性及其应用方式的科学。财务管理主要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资本活动实施管理,并通过价值纽带,协调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2.财务管理与会计。财务管理与会计都是对资本(资金)进行管理,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会计主要侧重于信息的生成与列报,财务管理侧重于运用信息对资本及其运用过程的规划和控制;会计体现的一种规范,财务管理更能体现资本运用者的思想和理念;会计注重数据管理,财务管理则注重各方利益的协调;财务管理实质是盘钱,会计实质是盘账。

12、简述资金筹集的动机。筹资动机是企业进行筹资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企业筹资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企业

具体的筹资活动通常受特定的动机所驱使。

13、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

复利终值:指若干期后包括本金和利息在内的未来价值;FVn=PV(1+i)n复利终值系数表示为(F/P,i,n),(1+i)n为复利终值系

数,可查表!(3年存期满后的银行存款是多少)

复利现值(本金):指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或者说是为了取得将来一定本利和现在所需要的本金;P=F/(1+i)n或P=F(1+i)-n,1/(1+i)-n叫做复利现值系数;可查表!(为了几年后银行有多少现在应存入多少)

年金是指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普通年金又称后付年金,指各期期末收付的年金。普通年金终值指定期、等额、系列每次收支的复利终值之和。F=A*(1+i)n-1/i,(1+i)n-1/i为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可查表!A为每年的金额(每年末,定额的钱,求几年后的本利和)

11.质量管理的名词解释 篇十一

1971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在引进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基质的基础上,参考了美国Dudrick、Wilmore等学者的文献,将较为正规的静脉营养技术应用于临床。当年,运用该技术治疗一位子宫穿孔、肠瘘合并腹膜炎的危重病人,经手术引流及六周有氮平衡监测的静脉营养支持,患者肠瘘愈合,获得康复。这是中国最早的比较正规的静脉营养支持的成功经验之一。

1972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在《医学参考资料》上发表的文章中,首次引入了“静脉高营养(Intravenous hyperalimentation)”这一名词。《医学参考资料》是当时中国医学界唯一公开发行的刊物,国内医护人员由此首次接触到了“静脉高营养”一词。由于这一技术的新颖性和实用性,“静脉高营养”一词很快在全国普遍传播,影响之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但当时也产生了一个不良影响:患者或医师均误认为营养素越多越好,导致病人普遍出现血糖过高的问题。

1974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水与电解质平衡》一书进一步介绍了“静脉高营养”临床应用的具体方法,同时,也介绍了肠内营养的概念和方法,“静脉高营养”一词得到了进一步传播。记得当时医科院有一家专科医院请我们去会诊,某一患者的血糖浓度竟高达1240 mg/dl,当然出现高渗性昏迷。从中可以看到错误的名词可能带来的医疗风险。

1975年后,国际和国内对禁食状态下患者所需营养基质的研究发现,“高营养”名词具有片面性,将“静脉高营养”名词转变为“肠外营养”名词,在临床应用上,也减少了糖食物输入量。北京协和医院也从那时起改变了名词,开始应用“静脉营养”或“肠外营养”名词。

1978年,在第九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上,北京协和医院外科的报告论文《静脉营养治疗外科危重病人》中,已经开始纠正“高营养”的错误,使用了正确的名词“静脉营养”。

1979年,北京协和医院发表了第一篇国际收录的以肠外营养和肠内要素营养为主题的论文。在国内首次使用了正确的名词“肠外营养”。

二名词审定的重要性

虽然从1975年开始纠正,1978年正式纠正“静脉高营养”这一错误名词,但至今仍有医护人员在使用。

此外,如body mass index(BMI)应该为“体重指数”还是“体质指数”,bacterial translocation应该为“细菌移位”或“细菌易位”还是“细菌异位”?这些名词都需要进一步探讨,赋予合理的、科学的命名。

以上的历史给我们许多启示。不科学的名词有可能导致不良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进行专业名词审定工作非常重要和紧迫。

中国至今尚未公布肠外肠内营养学的名词。目前,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领导下,我们一大组热心于名词工作的同道,已经完成了2008版的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的审定工作,不久后即将出版。这项名词的审定工作将有助于规范肠外肠内营养学领域内的许多重要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Dudriek s J,Wilmore D w,Vats H,et a1.Long term 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 with growth in puppies and positive ni一trogen balance i“patients[J].Surgical Forum,1967,18:356

[2]冯传宜,吴蔚然,张思源等,静脉高营养[J],医学参考资料,1972(8):33-35

[3]蒋朱明,曾宪九,朱预,中心静脉插管、静脉高营养//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院,水与电解质平衡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469—489

[4]蒋朱明,朱预,张思源,静脉营养治疗外科危重病A//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78:273

上一篇:职代会上的工作报告下一篇:小学生植树节主题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