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教育心得体会(共17篇)
1.美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关于对孩子美德教育的心得体会
--------六一班 洛布桑珠
童年和青少年,正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初期,其言行都处在仿效过程,感受性很强。无论是优秀人格的培养,还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无论是面对挫折时应有的勇气,还是迎接挑战时应有的信心,都离不开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和影响。因此作为一个家长对自己孩子传统美德的教育负有很大的责任。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产生影响,所以家长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美德,方能在知识上回答孩子的提问,行动上感化孩子。根据几年来对孩子的教育谈几点体会:孩子刚上学对学习各门功课是陌生的,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家长首先要认真给孩子反复讲第一要听老师的话,第二还是要听老师的话,这样形成一个概念就是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就能有好成绩,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孩子思想里老师就有了一个高大的形象,比家长要高大,时间一长尊敬师长的美德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当然这当中需要家长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老师优秀成绩的故事,同时家长要带头尊敬老师,保持一定的沟通。一个孩子上学后学习好坏,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培养一个认真学习的态度。这几年来的体会。我的体会是只要是老师和学校要求的就一定要求孩子认真去做决不马虎,差不多的思想和做法是 会害了孩子的,几年来的体会是深刻的,我的孩子现在
学习、办事都比我认真,这点上我觉得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对孩子的教育要坚持原则问题决不妥协。记得孩子刚刚上学一个多月,有天中午电视上正在播放一个好看的动画片,孩子竟然提出下午不上学要让其看电视,不同意就又哭又闹,当时奶奶看到后竟然说给请半天假,我很生气,不头疼、不脑热凭什么这样惯孩子,我是坚决反对毅然拉着孩子上学了。经过这一次严厉的举动孩子得到深刻的教训,从此上学比谁都积极,从不耽误一节课,而且感冒发烧还没完全好也要赶去上下午的两节课。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差,这就需要家长一步步引导他管理自己。这就要平时多注意放手叫他自己去做一些事,小件衣服要自己洗,平时要帮家人做一些家务事,成为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我发现凡是平时勤快的孩子,学习上、办事上都认真,成绩上也不错。凡是好吃懒做的孩子,要想学习好挺难的。好学上进品德应着重培养,比如我家的孩子喜欢历史,我就鼓励其读历史故事,平时多抽时间与孩子探讨历史知识,引导孩子多读四大名著,对现在做语文作业很有帮助,好的习惯养成了家长就可以放心了。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家长首先要把自己管好,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不论学习、做事、说话要给孩子一个好榜样,比如现在孩子吃饭时,把好吃的饭菜拉到自己面前,不管其他人,这时就要从自己做起,要把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道理讲给他听,一次两次坚持下去孩子自然就懂了。看电视要看新闻联播以及有利于少年成长的故事,从小关心国家大事,比如
四川地震时那些抢险救人的场面,特别是灾区老师在危难时候舍身救学生的报道和画面对孩子的教育是深刻的,使其对别人的遭遇感到同情,从而让孩子理解别人感情,能鼓励孩子做好事,让那些舍己救人、奉献爱心的事情,在孩子的心中记忆深刻。利用假期和传统节日,带孩子去走一走、看一看感触到节日的快乐和意义,同时对孩子也是传统教育,回老家后到亲戚家去串串门,看看老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别人家是怎样生活的,这对孩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是非常有益处的。比如灯会,游乐园,搭台演戏等等,会使孩子长见识,提高知识水平,懂得什么是文明、礼貌、礼仪等知识,从不懂到懂是一个很好的过程。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抽出时间,去图书馆、书店去看些有用的书,英雄是怎么来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社会又是在怎样的发展,从书中能让孩子明辨是非,明辨忠奸邪恶,孩子经常看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对他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是培养孩子诚实、责任心、正直的良好基础。我家孩子原来总感觉作文挺难,我们就给他买一些有关作文知识的书,学习有兴趣了,作文比以前进步大多了。总之体会和做法不够深刻不够具体。今后我也要学习,像那些有经验的家长学习,一个目的:把孩子培养成有良好美德和有用的人。
2.美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 并为实践证明了的优良道德传统,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内在灵魂, 也是中华民族在其成员身上留下的“胎记”, 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未来从事“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神圣职业的准医生而言, 当代医学生的医德素质在其总体素质构成中亦占有十分重要的“份额”, 是其成为合格医生的决定性前提。因此, 重视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 既有益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又有助于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中华传统美德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广博精深, 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灿如星海, 具有多方面的表现。
作为思想理论或观点学说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思想理论或观点学说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传统美德包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境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胸襟态度;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操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等等。所有这些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历久弥新的美德, 激励着一代代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 内而修养储能、砥砺道德, 外而平治天下、建功立业;同时也内化为坚忍不拔、刻苦耐劳、乐观进取、善良敦厚的民族性格。这些美德在今天理所当然是教育医学生献身医学、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重要精神食粮。
历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而从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广大劳动人民则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生产实践中, 广大劳动人民形成了一系列优秀传统道德:仇视并勇于反抗剥削压迫的道德情感和革命精神;反对等级特权、主张“等贵贱, 均贫富”的平等观念;要求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尊严、反抗民族压迫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中形成的热爱劳动、团结友爱、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憎恶不劳而获和骄奢淫逸的优良品质等。教育医学生继承和发扬历代劳动人民的这些传统美德, 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具有重大意义。
历代思想家提倡的格言警句。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中, 历代思想家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经历所悟出的一系列的格言警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其中蕴涵的合理内核也为医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精神素材。例如, 在待人接物方面, 孔子提倡的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孟子的“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等, 都是人们经常引用的至理名言。在对待事业的态度方面, 孔子说的“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张载追求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品格, 顾宪成坚持的“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英雄气概等, 长期被人们视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个人修养方面, 孔子的“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孟子的“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准则, 《礼记》中的“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的修养方法等, 人们常常用这些格言警句来加强自身修养和互相勉励。
以上所举只是中华传统美德构成的极少部分, 但也体现了中华美德的鲜明特点:重视人伦关系和人的价值;重视整体观念和民族大义;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重视人生理想和人格、情操等。千百年来, 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前进发展相得益彰, 至今继续显扬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 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极具价值的重要精神资源。
3 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时代价值
美德出于有知, 败德出于无知, 只有对人类历史上的传统美德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人们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德性素养。无疑, 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3.1 弘扬中华伟大民族精神的需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世界, 加强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已为各国重视。日本把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看作是培养“大和精神”的基础。日本教育界认为, “理解日本的文化和传统以及对此持有正确的态度, 作为养成下一代日本人的基础极为重要”, “由于尊重本国的文化传统, 就能产生作为国民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就能产生爱国的和为祖国发展献身的自觉性”。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70%以上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后新加坡的经济开始高速腾飞, 但道德状况却迅速下降, 西方的腐朽观念和生活方式搞得世风日下。有鉴于此, 当时的总理李光耀及时提出了一项基本国策:用西方的科技发展经济, 用中国的儒家道德治理国家。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 新加坡十分重视对学生加强继承和发扬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 特别是儒家的道德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新加坡从上到下非常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国的儒家道德, 所以新加坡在经济上获得“亚洲四小龙”美誉的同时, 新加坡的道德水准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千百年来,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融汇于伟大民族精神之中, 二者形脉相随, 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深厚凝聚力。因此, 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关系到增强民族自信心, 关系到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关系到医学生能否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使我国早日以雄伟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2 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 但市场经济也是一柄双刃剑。它唤醒了人们的平等意识、竞争观念, 促进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 它的负效应所造成的急功近利、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拜金主义思想, 对人们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当前一些“免疫力”低的医务人员出现的是非不分、美丑混淆、荣辱颠倒的“症状”就是具体明证。因此, 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自觉抵制拜金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是当务之急。义利观就是道德与利益关系的理论, 其实质是如何对待和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中国古代儒家明辨义利, 核心就是明辨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对此, 孔子主张“君子义以为上”, 因为“见小利, 则大事不成”。但孔子并未完全否定利的价值, 他强调的是“以义制利”、“义然后取, 人不厌其取”。以义制利、义然后取, 指用代表社会公利的道德原则对个人私利进行制约, 也就是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儒家提倡的这种思想至今不减其积极意义。所以, 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进行正确的义利观教育, 是防止他们沦为“金钱拜物教”奴隶的迫切需要, 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3.3 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需要
“有德无才是庸人, 有才无德是废人”, 医学生在学好医学知识的同时, 必须重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举凡皆知, 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一方面要通过社会的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在我国古代, 从老子、孔子开始, 就非常重视道德修养, 并提出了许多有新意的主张。《老子》中说:“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修之于家, 其德乃余;修之于乡, 其德乃长;修之于国, 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 其德乃普。”孔子则进一步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之说, 孟子也强调“反省内求”以达到“浩然之气”境界的修养理论。被人们称为“孔氏之遗书, 而初学入德之门”的儒家经典《大学》, 更把“诚意”、“正心”、“修身”提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 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宋明理学代表程颐和朱熹又提出“主敬”的修养功夫, 认为“敬则天理常明, 自然人欲惩窒消治”。古代中国不同学派所主张的道德修养方法虽然不尽相同, 但却一致认为, 提高人自身思想觉悟、达臻人格完善, 必须有赖于个体的自觉修养。而修养则是道德主体提高道德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坚定道德意志、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举措, 更是道德主体实现自身价值、保持“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的一种理性自觉。因而, 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医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古代思想家关于道德修养的嘉言懿行, 从中汲取营养, 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实现身心、德才的和谐发展。
世界著名学者李政道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一个忘记祖先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今天, 我们培养的医学生能否在当今愈演愈烈的时代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 取决于他们能否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批判继承、锐意创新的优良品格;面对人们的物质欲望愈益强烈、价值取向愈益多元的当今时代, 弘扬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为鲜明特色的中华传统美德更是迫在眉睫。因此, 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是一件关乎长远的大事, 应引起各方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3.中华传统美德与历史教育 篇三
一、领悟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在历史教材中有很强的渗透,教师要精心挖掘、利用这些素材,理解其丰富的内涵,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忠于人民,爱党爱国。在封建社会中,众多的士大夫以一死报君恩来昭示自身的气节,但更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如屈原忧国忧民、矢志献身祖国、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气贯长虹、戚继光英勇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 ,都是在国难当头之时,或为国御侮,或抗争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主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这种崇高的志向和博大胸怀,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时期和新中国的建设中,都表现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高风亮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2、勤劳节俭,艰苦奋斗。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为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3、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这些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生动事例,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将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进取。
4、文明礼貌,仁者爱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礼仪大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倒履相迫”、“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就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是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能真诚待人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是内在优秀品质的外化。正如孔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立志勤学,报效国家。自古以来,志士贤人都十分重视立志向学的价值和意义,将其视为治学、求知、建业、立国的根本。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唐代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后汉书?耿龛传》言“有志者,事竟成”。这些至理名言阐明了“立志”与“勤学”的辩证关系,突出强调了勤学对于学识、增智、成才的意义,并对勤奋学习的学风加以倡导与弘扬。立志勤学是求知启智的根本途径,是育人成才重要条件。
二、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历史学科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主要途径,教师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重要的方法。
1、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丰富强烈的情感。一首诗词,一段音乐、一段视频、一个启迪性的提问、几句精彩的话语,讲述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都能创设出良好的情景,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火焰。
2、发挥榜样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 “见贤思齐”。共产主义者的崇高榜样是启发学生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针对中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创造发明、英雄事迹、豪言壮语或隐性的内容进行讲述,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同时,要注意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
3、进行正面诱导。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周恩来生活俭朴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4.学习美德少年心得体会 篇四
学习美德少年心得范文
我通过学校、报刊上看到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美德少年,我想我们要时刻学习雷锋,要树立远大理想、。学习雷锋叔叔培养高尚道德、优良品行。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诚实守信、文明有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积极参加爱心公益活动,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用高尚的道德行为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理念,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习雷锋叔叔那样做到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像雷锋那样,用钉子精神刻苦学习、积累知识、增长本领,用钉子精神勇于实践、不畏挫折、增强实际动手能力,用钉子精神对待学习生活,保持阳光乐观心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习雷锋叔叔牢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攀比、不浪费,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学习美德少年,争当美德少年,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 美德少年”活动总结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雷锋以及“提升文明”等活动,我校决定联合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集中展示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将我校开展的“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确保本次评选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我校成立了 “美德少年”评选活动领导小组。
二、认真组织,层层把关
为真正把事迹突出、品德优良、师生公认的美德少年推荐上来,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本次评选活动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宣传发动。在教职工大会和学校校会上,学校将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实施方案》基本精神和要求向师生作了宣传,鼓励那些品学兼优、好学上进的优秀学生,积极参与到评选活动中来,展示新时代青少年的风采。
2、审查推荐。我校严格按照推荐标准,精心组织,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每个班级积极推荐4名美德少年人选,并认真填写推荐表,撰写候选人事迹材料。材料要求事迹真实可靠,表述准确贴切,条理清晰分明,具有少年儿童特点和时代气息。
3、公示阶段。评选活动领导小组将评选情况和结果在全校进行了公示,同时对候选人先进事迹进行宣传。
评选活动领导小组从各年级推荐上报的候选人中,反复审定,根据推荐和社会公示情况,最终确定一批同学为本学期“美德少年”
三、树立典型,引导健康成长
本次活动推荐活动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思想认识得到提高,进一步树立了崇高的理想追求。在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推荐出了事迹突出、有代表性、可亲可信可学的未成年人先进典型,使广大未成年人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示导作用。
通过对美德少年的大力宣传,努力在全校营造关注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在学生中掀起讲美德,争当“美德少年”的争先热潮。
学习文明美德少年袁康植事迹心得体会
今天,我在中国文明网上浏览了全国文明美德少年袁康植的优秀事迹,感触颇深。年仅13岁的袁康植,不但是个孝顺感恩的好孩子,而且是个热心公益的小天使,六年来他用自己的压岁钱为汶川地震、贫困地区小朋友等捐款及不计其数的学习用品、衣物等。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实践着自己的感恩、责任和爱心。
在学校里,袁康植有一付热心肠。用他的爱心去关心帮助更多的人,并带动更多的人关心帮助别人,让爱的芬芳传播开去,弥漫开来,让整个世界充满温暖爱!
在家里,袁康植是个孝顺感恩的孩子。父母忙碌的工作,有时无暇顾及家庭,懂事的他常常烧好热气腾腾的饭菜等候父母下班回来。
在邻里,袁康植是个热心公益的小天使。他的家并不富裕,但他总是把省吃俭用的钱积攒下来用于慈善和公益活动。
爱的传递已埋在袁康植的心里,他正在用实际行动浇灌出孝老爱亲传统文明美德之花,成为新时期少年的好榜样。
看了袁康植的事迹,我的内心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平静,这位小哥哥用他的一言一行,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美德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我真的应该向他学习,因为我每个月还嫌妈妈给的零花钱不够用,真的是太不应该了。有些时候,在父母的面前我有些没大没小了,父母生我们养我们也不容易,我们有时应该为他们多考略一些。袁康植哥哥的家长虽然很忙碌,但他却从不抱怨,依然一样的孝敬父母没有一丝不高兴,这一点真的值得我好好学习。
另外我看了袁康植事迹以后,真的被这位小哥哥的品质所打动,所以我决定,以后如果我有穿小了的衣服我捐给一些条件比较困难的孩子,如果我有一些旧书的话我也要把他们捐给山区里的孩子们。
5.学生文明美德心得体会 篇五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随之产生;文明关系到我们个人、社会、甚至是国家,一个小小的不文明行为和动作,将会成为你个人的耻辱,也成为国家的耻辱。
文明在于细节,从自身做起;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接受过很多文明礼仪的教育,但并没有去实践,成为一个“语言巨人,行动的矮人”。往往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不文明的字眼,而让自己的形象毁于一旦。一口痰可以付出沉重的代价;有一家生产一次性输液管的小厂,经过努力与外商有了合作,外商决定亲自到该厂调查后再签合同。外商环绕四周,到处窗明几净,生产线清洁整齐,完全符合卫生标准,外商很满意,准备签合同。这时,厂长吐了一口痰,还用脚磨蹭了几下。结果外伤说:“作为厂长,连最基本的文明都不懂”而拒绝签订合同走了。随地吐痰还不经意的小恶之举,是这家小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习惯可以决定集体的成败,细节能够折射个人的修养。
文明在于细节,从身边做起;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退回去让路,列宁去阻止并请她先过去。列宁作为国家领袖,却能如此礼貌,讲文明,这是感染民众的原因之一。
文明在于细节,践行于社会;北京某大公司招聘,引来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竞相脚逐,过五关斩六将后,只剩下五人。在接受最后面试的过程中,经理有事暂时出去了一下,而在办公室无聊等待的他们乱翻看办公桌上的文件,经理回来后因他们未经别人同意乱让看别人的东西的不文明行为而结束了面试。虽然优秀但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懂而失去了高薪就业的机会。清朝时,有个叫李鸿章的大臣出使俄国,却公开场合随地吐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讽,影响了中俄外交,丢尽了中国人的脸,成为国耻。
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素质,她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不断践行与、各种文明礼仪,才能使自己的修养得到完善。正如古人所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学生文明美德心得体会范文
海上的浪花不停的拍打着岸边的礁石,长江的水源源的推着前浪,永不停息。而,中华五千多年以来的文明,如歌。
文明如歌,打开心扉。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认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可蔺相如却说:“我哪里是怕廉将军?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赵国,这主要是因为廉颇将军和我两人在。如果我和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恩怨丢一边了!”这话传到了廉颇将军耳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的对蔺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这就是著名的“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在听到廉颇的宣言后,却以国事为主,不恶语相向,这难道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文明礼仪吗?因为这文明,打开了廉颇与蔺相如的心扉,结成了誓同生死的还朋友。
文明如歌,滋养心灵。这是一个得了心脏病的姓黄司机的故事。但他开车送乘客的时候,心脏突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缓缓地把车停在了路边,让乘客们安全下车,然后把火熄灭,确保交通正常运行。做完这些后,一个人静静地趴在方向盘上,就这样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是多么的宝贵,可黄师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忘记别人,时刻为他人着想,这难道不是一种文明吗?倘若,黄师傅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心脏病突发的时候,仍开着车,那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了。故,文明如歌,滋养心灵。
文明如歌,品德高尚。林海燕,女,33岁,广东省茂名市体育彩票10060销售点业主。8月30日上午,设在广东省化州市中山路的茂名体育彩票10060销售电话响了,经常在这里买彩票的老顾客吴先生因出差在无法亲自买票,大电话请林海燕代买700元的体育彩票。尽管金额较大,林海燕还是爽快地为吴先生垫了钱买了彩票。后来,这张彩票中了518万元大奖,林海燕发现后,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再外地出差的吴先生。9月9日,吴先生出差回来,高兴地道10060销售点取走了林海燕为他垫付买下并保管了一个多星期的中奖彩票。吴先生要给林海燕20万元,作为感谢!她坚决拒绝了。林海燕正直、诚实、守信,丝毫不为金钱所打动,这种品德不高尚吗?问世间,有谁又可以做到这样?林海燕的文明行为,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文明如歌,品德高尚。
日转月来,物换星移,多少事如烟而逝,多少事标榜青史,多少事堙没历史。亘古稳定不变的是文明,它已成为社会形态前进的标志,它是崇高,是修养、是风度。
心沐文明之歌,让追求卓然的我们,打开心扉,滋养心灵,远离粗俗,远离俗气,拥抱文明!
学生文明美德心得体会范例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多少事如烟而逝,多少事流传至今,多少人已悄然而去。亘古稳定的始末是文明,它已成为社会前进的标志。他是崇高,是修养,是礼仪,是风度,更是一种美德。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变得越来越“物质化”,什么对自己有利就做什么,不容许自己有半点儿的损失。古时“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四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就传遍了曲阜,并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那么现在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娇纵任性时大多独生子女的惯有性格。他们已习惯了有求必应,习惯了一味的索取,习惯了自私的占用,孔融让梨的谦让很少在他们身上出现。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少年机场刺母事件”,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当下人们在文明美德方面的缺失。机场内,一位在东京留学的大学生,因与母亲索要钱财遭拒,竟拿出随身配带的小刀,连捅了母亲好几刀!那是他的亲生母亲啊,他怎么下得了手!在被询问是否后悔自己的行为时,那个接受过高素质教育的知识分子,竟然脸上一丁点儿的悔意都没有,依旧是风清云淡,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这种行为,这种态度,简直是令人发指!他忘了是谁养了他这么多年,他也忘了是谁仅凭这一个月千元的微薄薪水供他上那么昂贵的大学,他更忘了一个人最基本的文明美德,那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又是一面折射出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的镜子。+他的行为,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缺失,更是整个社会文明美德的畸形,不文明的行为亦是国耻!
6.XX美德少年心得体会 篇六
你的身边是否有那么一些少年,他们总是礼貌待人,乐于助人,让人们感动,下面聘才网小编将给大家分享两篇关于XX美德少年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今天我们班组织学习了”济源市首届美德少年事迹”会,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我们被美德少年的事迹深深感动,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自强少年赵芊雯事迹.赵芊雯,承留实小六(一)班学生。二年级时,小芊雯突患脊内血管畸形瘤,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而小芊雯为了能重圆上学梦,在一年时间里,以惊人的毅力,顽强与命运抗争,从拿笔到端碗,从练坐到练走,由双拐到单拐,历经艰辛,终于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成功地站立起来。在家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依然坚持学习,在重返学校的第一次考试中,凭自学取得了优异成绩。她用断翅成就了翱翔,挫折锻造了坚强。她没有在病魔面前低头,而是勇敢的、顽强的站了起来,就如那崖边的兰花,默默的开放,悄悄地吐露芬芳。
通过赵芊雯的事迹,我深深地感到,她生病在家也不耽误学习,坚强与病魔战斗.而我们身体健健康康,四肢健全,天天父母把我们伺候的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拒学习于千里之外,非得等到老师看着逼着我们才会学习;父母为了生活为了我们辛苦的上班加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帮助父母干点家务活;老师为了我们这帮不懂事的孩子操碎了心,整天忙忙碌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完成我们的家庭作业和分配的卫生任务。
美,处处都有美,对于年少的我们来说,珍惜时间是美,把握现在是美,包容过去是美,笑对未来是美。主动弯腰捡拾垃圾是美,见到老师问声好也是美,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是美,积极回答问题也还是美!
我想,我可能不能像他们一样坚强,但我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会尽力做好我该做的事,早日争当一名美德少年。
我们班组织观看“美德少年”事迹,同时也开展了班上“美德少年”的展示,同学们表现得很认真。我被班上陈倩的事迹深深感动。陈倩是我们班的一位女孩子,她的身世很可怜,爸爸妈妈离婚早,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就已经失踪,父亲外出多年未回家,现在她跟随年近八十的奶奶艰难生活着。可是,她却没有被生活打败,而是坚强地活着!
在我们住校学生的眼中,这位身世可怜的女孩是我们的大姐姐,她每个周来得最早,来到寝室后把同学们的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把地拖得干干净净;下午打扫卫生时,她总会在有空的时候帮助我们清扫;吃饭时,她总是把盘子里的饭菜吃得颗粒不剩。
陈倩的奶奶年纪大了,为了不让奶奶为她操心,她在家里很勤劳。割草、种地、洗衣服、做饭„„这些在我们眼中不可思议的活她却全部包揽了!老师说,上次他去陈倩家家访的时候,正看见陈倩背着一大背篓木柴吃力地前行!我似乎看到了那瘦小的身体是多么坚强啊!陈倩在我们班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她的学习态度却是最好的!每次作业都认真完成,而且工工整整的!她生病请假一天,回校后死活让我给她补课!
7.加强德育教育传承中华统美德 篇七
立足文本, 首先要让学生读出文本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什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品质, 优良民族精神, 崇高民族气节, 高尚民族情感, 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传统美德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可以是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孝顺父母;也可以是勤劳勇敢、扶危济困、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孝行天下、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等。以“向青春举杯”板块为例, 整个板块激励年轻人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 都是符合中华民族对年轻人的期盼的, 这些品质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涵的一部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它是一张皮, 道与德是其上的两根毛。中国文学浩如烟海, 每一篇、每一部中国文学作品里都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 都蕴含着中华美德, 如助人为乐, 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等。
第二, 透过文本, 联系学生实际, 激励学生要在人生旅途, 为自己培育至少一种代表性的美德。我有两句口头禅:“人可以不读书但不可以不做人。人有一种美德就可以收获成功。”年轻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理想, 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也是一种美德。作为高中生自己一定要有培养至少一种特征明显的美德的意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爱好与特点, 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美德才是最理想的人生。那么怎样具体培育学生的美德呢?
1.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美德培育。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好处多多, 可以说是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灵丹妙药。一个同学要准备演讲, 首先都要去阅读大量的材料。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适合自己演讲内容或者自己喜欢甚至是其中最喜爱的演讲素材。读的过程无疑阅读了不少东西, 积累了不少素材, 学到了不少东西, 演讲者自身在选择内容时就受到心灵的洗涤、道德的感化与美德的熏陶。
听演讲者讲故事说传奇, 说自己最欣赏的美文, 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演讲内容中一个个人物的典型性格构成了一个个美德的属性。每天讲一个这样的故事, 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舆论导向, 就是树立一个行动的榜样, 就是告诉我们这样做才具有人的美德。
听众的点评都对演讲内容的加深理解, 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是个人思想的绽放, 是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给所有同学一次文道的概括和对美德的宣传。人人言殊,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可以通过争鸣达到共识。然而“一千个哈姆雷特也仍然是哈姆雷特”。认识事物的本质还是一致的, 是非对错只有一个标准。课前三分钟演讲内容包罗万象, 演讲后师生的评价就是统一认识、提高觉悟、师生交流、引导舆论、培养美德的有效途径。
2.以课堂为主阵地, 高中生合作探究“文道”, 明辨是非, 提升对美德的甄别与判断。高中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特殊年龄阶段, 随着学识的增加、经历的丰富, 慢慢地走向成熟。三年一千多个日夜相伴, 班级授课制发挥着最大优势, 一起生活、桃李芬芳的高中生可以擦出思想的火花, 共同成长。他们不但学着学习, 学着生活, 学着合作, 学着探究;还要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学会合作, 学会探究!
文以载道!高中文本中可以探究到知错能改的郑伯, 探究到大局为重、智勇双全的烛之武;也能探究到居安思危、抗颜直谏的魏征;既能探究到屡立奇功、大公无私的蔺相如, 也能探究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讲述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激励年轻人心怀“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饱含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满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节气……在一篇篇美文的滋润与熏陶下, 人世间的是非观念, 民族节气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从此在高中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达成共识, 势必生根发芽。一个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崇尚民主与爱国, 怀揣公平与正义、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和有积极人生态度的年轻人就这样成长起来了!
8.美德终身教育现状比较研究 篇八
一、美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概况
对于教育和学习终生化的推进,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起并积极推行的国家之一。由于收入的大幅增长和自由时间的增多,经济与社会变化的加速,机会平等化要求的实现、教育制度的开放化和经济成长速度缓慢造成的竞争激烈化等因素,使人们有了继续学习以进一步自我提升的需要。自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终身教育观念就在美国大力推行。1976年美国在修订高等教育法时,增订了终生学习法,使终身教育的理念透过立法、政策、计划而获得落实。而民主精神的贯彻也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支持。美国通过设立终身教育专管机构,利用多方资金,通过公立私立的成人教育机构推展终身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了西方终身教育的典范。
二、德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概况
德国是世界上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之一,政府每年对教育的投资相当巨大。德国对终身教育的开始重视和推动始于1970年,当时德国教育审议委员会制定了“教育制度结构计划”,明确提出终生学习是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德国认为终身教育是人们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合力使终身教育朝着统一、协调和综合的方向发展。为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德国政府还推出带薪教育休假制度、对参与继续教育的人予以经济资助等措施以保障终身教育的推广。
三、美德两国终身教育现状的比较
(一)对终身教育概念的理解
终身教育(Lifelongeducation)早已成为世人熟知的名词,但是关于它的概念理解却不太一致。终身教育常被视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的代名词。事实上,终身教育是个综合性的概念,迄今尚存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美德两国对于终身教育概念理解的侧重点具有明显的差异:美国的观点认为,终身教育包含人一生之中各种正式、非正式和不正式的学习以获取私人、社会和专业生活的最大发展。它重视教育的整体性,只要能获得和扩大启发,不论是在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场所,或通过大众传媒和其他情境、结构,都是学习。终身教育的概念,强调个人一生的完全发展,提供所有教育目的、活动和结构一个新的视点。由此观点可见,终身教育应该由出生延续到死亡,这和“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着眼点——自学校毕业后的一生或人生的某阶段到死亡,显然不同。而德国传统的终身教育观点认为,终身教育是指成人的扩充教育,主要包括成人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是指有一定连续性和有组织的教与学的活动,例如民众高等学校和大学扩充教育等;广义的则包括很广的范围,如广播、电视、图书馆等社会教育范围。终身教育是以成年人为对象的一种社会教育,是无止境的并不限于某个固定年龄阶段的教育。由于美德对终身教育概念这一基本问题理解的不一致,导致了两国在终身教育实践上的差异性。
(二)终身教育的主要结构
美国终身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多元化和实用性。而且其多元化和实用性完全是在自由竞争的前提条件之下围绕着终生学习这一“市场机制”及按照“商品经济”的供需原则而运作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附属的“未来学习社会委员会”(Future Directionfor a Learning Society,FDLS)认为美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框架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资源的供给者,调整者,竞争者,中介者和需要者。(见表1)
美国的终身教育结构的首要部分是资源(资金)的供给者。美国终身教育多样化的实施及其推广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财团的大力支持和无偿援助。财团提供资金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特征。其次,当资金和具体的学习机会相结合,就需要各种各样专门进行协调工作的中介组织来对各种学习机会进行调整。这种组织是为了保证与鉴定教育的质量和保障学习者能受到最适合本人学习需要的教育。再次,在资金提供给具体实施终生学习的组织之前,正规与非正规的教育机构之间,以及同一类型组织内部也要展开竞争。以决定谁最有资格获得资金和学习资源。与此同时,虽然学习的机会多种多样,但要快速准确提供给学习者,则还需要一个中介机构,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学习情报。最后一个环节便是学习的需要者,即广大的成人学习者。
美国终身教育结构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与终身教育、成人教育相关的立法非常多。如1914年的史密斯—雷佛法案(Smith-lever Act)、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案(Smith-Hughes Act)、1963年的职业教育法(The vocational educationAct)、1966年的成人教育法(The adult educationAct)和1973年的综合雇佣和训练法案(The com-prehensive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ct)等等。这些法案都是美国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的基础。在法案立法通过之后,都有相应的机构负责计划管理、实施、追踪,例如根据史密斯—雷佛法案建立的“合作推广服务”方案,是由农业部负责;根据综合雇佣和训练法案设置的方案,由劳工部负责,其下都有更多的机构配合实施。
德国的终身教育结构较之于美国更加简练和实用。总体来说,分为三大板块:国家机构的行政管理、地方机构的行政管理以及教育资金来源。首先,在德国,终身教育的资金来源分为政府供给和私人赞助两个部分。私立学校的经费大部分由私人负责,少部分由政府辅助,公立学校的经费则分由联邦、邦、乡镇三级政府全部负担。其次,国家教育机构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着宏观控制的角色:为终身教育提供广泛的、弹性的方针,促使各参与终身教育的机构团体能迅速交换与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并且将一切措施限定在法律的范围以内,保证提供经费给办理终身教育的机构。而地方教育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国家教育机构,保证终身教育的顺利开展。
9.家庭美德教育2009 篇九
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家庭美德的内容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和谐美满,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正是这些基本机构的道德意识上升了,才推动着我们社会文明的进程,推动着我们民族的道德意识不断前行,推动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素养向更高境界修炼,也才能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民族之魂。有了无数个和谐的家庭,才能为社会的更加美好做出贡献,才能使我们社会大家庭安宁团结,有了安定的社会环境,我们才能有条件从事自己向往的职业,在各自的岗位去遵守职业规范,实现自我价值。反之,个人价值提高了,家庭成员的职业修养、文化素养也会随之上升,就会产生一个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每个家庭的美德修养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公德品味自然就上升了。
家庭美德建设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对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家庭美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写进党的决议,并将家庭美德概括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家庭美
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家庭作为每个人接受道德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极大,一个从小在家庭中受到良好道德教育的人,就容易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历史证明通过“修身”、“齐家”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在家庭这个以亲情、血缘为纽带联结而成的社会细胞里,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和精神动力。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随着政治的变迁,社会的变动,家庭美德的教育也在不断的进步中。家庭的美德对一个人品德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对社会主义的建设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大力加强家庭美德的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和必要。
上海市新华律师事务所
10.美德教育主题征文 篇十
平安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基础。方丽艳,58岁,中共党员,大学毕业后,就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热爱教师工作,在教育战线工作了三十多年,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曾多次当选省、市、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多次获得各级工会积极分子、“三八”红旗手、“巾帼明星”“优秀共产党员”“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丈夫刘凤山,57岁,任工商管理所所长,曾获多次获得过工商行政管理局先进工作者称号。方丽艳夫妻结婚已近三十余年,两人互相尊重,工作中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在生活上关心对方,遇到困惑相互开导,彼此间的共同观点是先做人后做官,不管社会上的环境如何变化,走自己的路,坚持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摆正自己的位置,家庭事业两不误。有矛盾或意见有分歧时,及时沟通,能够理智地解决工作中、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二、爱家敬业,比翼齐飞
方丽艳在学校担当领导职务期间,工作认真负责、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她身兼校长和计生协会会长,负责全校的各种事务,事无巨细,无一差错。就连每学期的期初检查,期中督导,期末考试、总结,她也总把日程安排得稳稳当当的,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岗位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赞扬。退休后,她积极参加社区的文艺演出,擅长舞蹈的方丽艳是演出队的台柱子,积极组织编舞,排练,参加各种演出活动。
丈夫刘凤山20多年来,先后作过市场管理员、车辆所所长和工商所长,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影响和带领工商所的同志认真履行职责,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乐于奉献。在业户和主办单位遇到困难时,他都主动上前,尽力帮助解决。
三、尊老教子,关爱社会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老人辛苦一生,晚年理应享受生活。方丽艳和丈夫经常去老人那里问寒问暖,帮忙做一些家务,节假日陪老人聊天,讲些单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趣事,用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法孝敬老人,增加了与老人的感情。老人也理解她们工作忙,也用不同的方式支持她们的工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们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父母言谈举止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教他们学会倾听,关注他人的感受,锻炼孩子们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上不溺爱,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教育孩子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树立远大理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11.美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一
家庭是小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起点。必须从小开始培养高尚品德,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父母良好的言行举止,形成良好的家风。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外,家庭教育因其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而成为传统美德教育十分重要的阵地。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成员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群体,是最基本社会场所。孩子从出生到走向社会,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期间接触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无时不在给孩子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一、改变观念,重视家庭传统美德教育
很多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其实也是教育者的身份,多数家长都认为花钱让孩子上好的学校,教育是老师的事,是学校的事,自己的责任只需要让孩子,吃好,穿暖,物质上一切高标准,从不关心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变化,把自己的置身于孩子教育之外,扮演孩子教育的监督者和检查者。这种只重视学校教育,把所有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的观念,是对教育含义的片面理解,是主观的、不全面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家庭教育优良传统的国家,早有孔子就主张以家庭伦理为宗旨实施家庭教育,使之转化为社会公德。历史上各类蒙学教材,也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1]从很多成功家教范例看,无不都是坚持德育为本的。如:“百善孝为先” 我们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幼童,在家庭环境中营造尊老爱幼的家风,这是父母给孩子的第一堂课。要搞好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从重视家庭教育开始,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想要改变孩子,首先要还改变家长,通过班会,茶话会,家长访谈等形式与家长沟通,提高认识,使家庭教育这一短板得以弥补与学校教育共同进步。
二、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家长的率先垂范相结合
家庭是孩子最早、最先接触的社会,父母的心理品质常常通过各种渠道、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教育子女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要率先垂范。古人云:“儿子不孝,孙子来报。”意识是说,做儿子的现在不孝敬老人,将来他的儿子也一定不会孝敬他,这种事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的学习榜样。家长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应以身作则、自我实践。如果家长自己艰苦朴素、尊老爱幼、和睦邻里、乐于助人,就会使孩子耳濡目染,其心灵不断体验着这些传统美德,久而久之,便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反之,如果家长自己言行不一、碌碌无为、目无尊长、见利忘义等,就难以使自己是言教有说服力,反而为孩子树立了坏的榜样。家长只有以自身模范的言行去教育孩子,才能激发起孩子对传统美德的美好情感,家长对其进行的传统美德教育也就能够化为孩子的美好道德[2]。
三、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具有“随机性”。例如:在家务劳动时,或是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或是在走亲访友中、或是在游戏娱乐中,都是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大好时机。比如:儿童吃饭,碗里的饭往往吃不干净。这时应该及时抓住时机,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这首诗背给他听,教育孩子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加深他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起着很大作用。通过劳动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是光荣,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第一需要。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影响孩子最深,最先的是父母,孩子是模仿起步,孩子从出生就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这个成长经历父母要言传身教,一言一行为孩子塑造人格品质,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四、传统美德教育要与家庭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
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往往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并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相结合,使孩子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比如:假期经常带孩子外出旅游,参观富含传统美德内容的名胜古迹;购买有关书籍和孩子一起看等等。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在于给予激励、唤醒、鼓舞。家庭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能使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取得更大、更佳、更优的效果。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要努力做好今天的家庭教育,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孩子身上弘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黄可心,王圣祯.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3(21)
[2]张红慧.关于对大学生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的思考[J].传承. 2010(33)
12.中美德三国高等教育的文化比较 篇十二
(一)百年回眸: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1、20世纪上半叶的外来影响
(1)世纪之初日本的影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条全面模仿日本教育的道路,190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1904年“癸卯学制”皆是日本学校教育制度的翻版。
(2)外来影响与京师大学堂的沿革:京师大学堂创于1898年,一定意义上说它是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刺激中国由学习西方转化学习日本的结果。1912年它改为北京大学。
(3)20年代后美国的影响:这一阶段得益于“庚款兴学”及美国的崛起,掀起了留美热潮,1922年的“壬戌学制”标志着中国教育改革转向美国。
2、建国后苏联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走向“以俄为师”全方位模仿的道路,教育也不例外,进行了院系调整、专业设置,大量使用苏联教材。
3、改革开放后的外来影响
改革开放置我们于一个更广阔的外来影响中,多方面都不同程度受到外来影响,如观念变革、结构调整、院校合并等。
(二)美国高等教育的嬗变
1、独立前的教育移植:
独立前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发展极不均衡,由于移民和经济背景的差异,宗教教育是各类学校在殖民地时期的主要内容。
2、独立后至南北战争前教育的改造与创新:
19世纪20年代后,逐步建立起适合于年轻共和国需要的小学、中学、大学相衔接的教育制度;随着地方分权制确立,各州开始创办大学,从19世纪30年代起,其大学教育兼收英法长处,加上各组织体系演变,终于创立了美国式大学。
3、南北战争至二次大战前教育的发展:
南北战争后美高等教育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美国会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实现农业机械化,在赠地运动中逐渐形成了极富美国特色的“威斯康星思想”;二是在德国大学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影响下建立研究型大学。
4、二战后教育改革阶段:
美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案,像1958年《国防教育法》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立法确定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正是这些法律使美教育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
5、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
这一时期美高等教育方面的报告和教育改革,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三)德国大学跻身世界一流的成因
近代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运动始于1694年创办哈勒大学和1737年创办哥廷根大学,经过19世纪初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改革运动,到19世纪中已领先于其他国家,其成因:
1、注重自由的科学研究
2、保证国家对大学财政支持及大学经费合理使用
3、吸引第一流的学者并给予优厚待遇
4、确保大学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中美德三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脉系归属与特点
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对待外来影响也由“盲从”变为“自觉”,将其作为一种文化迁移。
(二)美国高等教育的脉属与特点
可以说向外学习是美国教育发展的基础,而不断创新是其铸就辉煌的关键,所以美国高教发展应属于“内生型”脉系为主的形式。
(三)德国高等教育脉系归属与特点
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虽说也一直受到外来影响,但19世纪洪堡对柏林大学进行改革时所提倡的教育思想,至始至终是德国大学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其传统是德国高等教育的精髓,故德属“内生型”为主的脉系。
三、中国高等教育的反思
中国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全面仿日,1922年《壬戌学制》全面仿美,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仿苏,这与德美两国的吸收、融合、创新的过程是大相径庭的。
13.传统美德教育宣传标语 篇十三
1、婆媳母女一样情,换换角色心相映
2、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3、学习《弟子规》,儒风圣韵伴我行
4、铭记弟子良规,传承中华文化,塑造淳厚校(民)风
5、读弟子规,读到一份责任;学弟子规,学到一种美德
6、加强群众教育,共建和谐社会
7、身兼德美,行入孝悌,上善若水,遗善无累
8、中华美德传千年,忠孝礼仪记心中
9、学弟子规,页页是金;用弟子规,件件是真
10、品味弟子规,传承中华德
11、《弟子规》,圣人训,修身行,树风尚
12、妯娌互敬隔阂小,大事小事相处好
13、古有弟子规,规言、规行、规道德;今有少年学,学美、学善、学言行
14、学《弟子规》,传承中华美德;做文明人,践行真心行动
15、弘扬传统美德,创建和美村庄(社区、家庭)
16、读弟子规,善人,善己;行弟子规,为人,为己
17、兄帮弟来弟帮兄,家和才能万事兴
18、与经典同行学圣人训,用生活规范彰显人品
19、秉中华美德,遵圣贤教诲,行弟子之规
20、弟子有规成方圆,弟子无规散如灰
21、弟子规,规弟子;先做人,后成人
22、古人圣训弟子规千古文明永流传
23、明了弟子规,泰然处于世
24、学好《弟子规》,走遍天下理不亏
25、半部《论语》治天下,修身还须《弟子规》
26、学弟子规,知人知事;懂弟子规,明事明理
14.中学生中华美德故事心得体会 篇十四
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可以克制贪心,因为他知道节俭可以使人向上。这是春秋鲁国宰相季文子的人生信条。没错简朴对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国,都是很重要的。
我利用暑假读了中华美德故事,我在其中深有感悟。如宋朝的大臣范质,住的是陋室,穿的是破衣,做的事瘦马破车。他还经常叮嘱家人说:”不要讲排场,搞浮华,有粗茶淡饭吃喝,衣服不脏不破就好了。“而在他三十多年的宰相生涯中,一直保持着节俭的作风,将自己的生活限定在一般百姓的水平上,这是难能可贵的。要知道,节俭难,而始终如一地节俭更难,更何况是堂堂的一国宰相!而同是宰相的司马光也非常节俭,他提出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以俭立名,以奢自败“的主张。还有聊过的左丞相张俭也是如此,一件破大衣竟然穿了30年之久,而当时的皇上让他去挑选布料,他径直跳了六尺粗布,以上所述的三位都有一共同点,以上所说的三位都有一共同点,即身居显赫之位而以俭为本,读后不由令我们肃然起敬。
我们是校园里的学子,备受家长的呵护,好像是温室中的花朵,衣食无忧,零花钱更是不断。对我们中的有些人而言,俭朴似己成为一种过时的观念,而高消费却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有”不挑最好的,只挑最贵的“的观念。
班级是同学们学习、竞争的地方。可是这儿,却隐藏着另一类”竞争“。如你的西装是”皮尔·卡丹“,我的.衬衫就买”金利来“”雅戈尔“;他的运动衫是”李宁“,她就去买”耐克“……总之,要穿出流行的趋势,要最现实的。甚至连一块橡皮也要攀比,东西稍微有点磨损便让其”下岗",与之永别。有些同学终日沉醉在高消费里,用衣着打扮自己,还洋洋自得。因为我认为,中学生纯真朴素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15.美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五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 强化传统道德的认识
学生上课学习是其在学校中最主要的任务, 占了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以课堂为主阵地可以创建出多种教学模式, 强化学生对传统道德的认识。
第一, 可以在文化课教学中渗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一方面要求教师在主观意识上强化传统美德教育意识的同时,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和知识点,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内容, 把文化知识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联系起来, 这是对学校文化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更是全员育人的充分体现。
第二, 在德育课程中设置。德育课程可分为显性和隐性课程两种。在显性课程设置上, 学校要在订立校本德育目标基础上, 大力开发、设计和推行校本德育课程, 形成本班的特色和风格。说到底, 道德教育是塑造人的道德文化生命的过程, 在一个缺失了道德文化风格的教育氛围中, 要凝聚这种独特的生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需要通过课程的方式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校本文化, 学生浸入其中最终才能内化为自身的心性品质, 从而形成独立的道德个性。另外, 还要重视隐性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其实, 隐性课程无需在课堂中传授, 也无需在集会中灌输, 它蕴藏在任课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先进的校园文化和催人上进的校风学风 (如校训、校歌、校旗) 中。因此, 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在无课堂讲授和无集中灌输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二、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传递传统美德
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指教师个体在社会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面貌, 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的道德行为的范式、道德品质和境界 (格位) , 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主体本质。毋庸置疑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有很强的价值魅力。
一是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会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影响。教师的世界观、道德品质, 以至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痕迹、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传给学生的精神财产, 如加里宁所说, 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 而且还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态度。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 而且要用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不仅要用语言去传授知识, 而且还要用自己的灵魂去感化学生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因此, 教师高尚道德人格在教育中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这是任何教科书, 任何道德篇章, 任何奖惩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
二是有利于教育学生。“身教重于言教”这说明以身立教是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初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 他们对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不很强, 需要有正面指点和教育。他们往往把自己所崇敬的老师视为榜样。因此,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会在学生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有的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在教育过程中, 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师, 不仅能增强德育的效果, 而且还能增强智育和体育的效果。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 一个缺少教学素养, 道德人格欠佳的教师, 难以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其教育也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教师人格精神, 可以不需要教师的一句话, 而使学生受到感染, 产生影响。因此, 在对中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 要注重教师道德人格的提升, 要求教师在以人格感化人格、塑造人格的过程中, 对自身的人格要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关注自己的道德人格美。
三、班级的教育管理强化传统美德教育
我们知道, 传统美德是一种优良品质, 是社会要求人们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 它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因此, 以班级为单位, 作为一个管理者, 教师要率先垂范。同时, 要建立健全各种传统美德制度和传统美德教育制度, 以强化传统美德教育。要把传统美德的具体规定列入有关的班级制度中去, 让全班学生都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16.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篇十六
一、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设置好的情景,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以生动的历史事件、人物和饱满的感情去打动学生。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为国捐躯。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3.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5.文明礼貌,仁者爱人。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的事迹;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善行;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1.正面诱导。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和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
3.现场教育。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我在述解放战争的历史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革命博物馆,请当地老革命讲述革命烈士刘福顺临危不惧、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英雄形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传统美德的巨大精神力量,使他们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己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去追求什么。
17.学校文明美德实施教育方案 篇十七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们学校八文明美德教育放在了学校工作的重点位置。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开展文明礼貌教育,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全面提高少先队员德育素质,特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是校级活动、全员参与的有步骤、有评价、有经验的一项活动,为切实落实到实处,抓好、抓出实效,将成立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分工明确。组长负责全局工作,副组长负责活动的策划、总结。组员负责单项活动的策划、总结及收集资料。
二、指导思想
以“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为主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争当四好少年”活动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把这一主题教育作为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内容来抓。
三、活动宗旨
以“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活动为契机,营造一种讲文明、讲礼仪的良好氛围,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通过开展“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系列活动,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和谐、融洽,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教师参与组织、策划学生活动,在活动中要处处起到示范表率作用,促使教师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逐步提升,师德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四、参加对象:学校全体师生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2月份)
1.举行“文明美德伴我行”活动启动仪式。
2.利用晨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板报,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礼仪素养。
3.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文明礼仪》、《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营造人人学文明、讲文明的良好校园氛围。
4.各班制作张贴文明礼貌用语。组织学生阅读有关名人礼仪方面的书籍,指导学生学礼仪,知礼仪。
5.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校通,让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家校一体教育网络,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第二阶段:行动实施阶段(3、4月份):
1,借学雷锋活动的东风,举行献爱心的募捐活动。
2,到敬老院去参加公益劳动,给孤寡老人送温暖。
3,各中队举办一次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中队队会。并将活动情况汇报学校少先大队。
第三阶段:深化阶段(5月份)
全校师生举行拒绝陋习签名活动;开展编写“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的宣传童谣(顺口溜)活动,大力倡导礼仪风、文明风,争做文明好少年;
三、四年级举办“文明美德手抄报比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各年级出一期“文明美德”知识的黑板报;
五、六年段开展“文明校园、文明家乡”调查活动,让学生对校园、社区文明情况和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活动感想。
多渠道、多手段、多方位地开展文明美德伴教育活动,本学期学校将举行“文明美德就在我身边”讲故事比赛;“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征文比赛活动(语文组负责);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书法、绘画比赛活动(美术组负责);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知识竞赛等活动(教导处负责)。
第三阶段:考核评比表彰阶段(6月份)
(1)活动副组长等组成考评人员,对学生文明礼仪进行测评,通过同学(班干、队干部)、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识。
【美德教育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家庭美德教育故事08-06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08-29
浅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07-19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方案08-11
中学德育论文 中学生道德教育应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重点06-08
文明美德心得体会07-12
美德少年心得体会10-05
颂中华美德 做美德少年06-15
传承中华美德 争做美德好少年08-27
精选美德演讲稿:勤俭节约是美德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