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项目开发计划书

2024-09-30

旅游区项目开发计划书(精选8篇)

1.旅游区项目开发计划书 篇一

一、项目简介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境内。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天山博格达峰海拨5, 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天池在天山北坡三工河上游,湖面海拨1,900多米。湖畔森林茂密,绿草如茵。随着海拨高度不同可分为冰川积雪带、高山亚高山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低山带。天山天池风景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自然保护区可分为“大天池北坡游览区”、“大天池游览区”、“十万罗汉涅般木山游览区”、“娘娘庙游览区”和“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每区八景,五区四十景。

湖水系高山溶雪汇集而成,水深近百米,清纯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最为明艳。即使是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是避暑的好地方。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许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宝塔,是著名的风景树。深绿的云杉林,挺拔、整齐,很有气势,显示出一种高山风景区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皑皑雪峰和葱茏挺拔的云松林,构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天池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一处以高山湖泊、云杉林和雪山景观为特色的国内著名避暑旅游胜地。

198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联合国设立的.“博格达《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把天山天池风景区纳入了保护区的范围。游天池可从乌鲁木齐乘汽车前往,上山时山路蜿蜒曲折,伴随一条奔腾的溪流,这是来自天池的水,清澈的溪水冲击岩石时激起雪白的浪花,使人感到一股清新气息。天池四季,景色俱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吟诗赋文,备极赞誉。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 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七十年代初,郭沫若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旅游,临湖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佳章。清代,天池周围曾修建过铁瓦寺、娘娘庙等“八大庙”,现已荡然无存。娘娘庙后经人募捐修复供香客使用。天池周围,还有“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

二、项目背景分析

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虽包罗万象,但无外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我国众多的旅游胜地中,有的以自然资源突出为特色,有的以人文资源突出为特色。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地域文化资源,其凝聚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其中有着浓郁民族风情,地方特色和悠远的文物古迹的人文资源,其蕴藏着独特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准,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能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乐的心理,往往成为旅游中最具魅力的优势资源,形成一种旅游文化,并影响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乌鲁木齐天池风景区不但有特定的人文资源,而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国家对旅游产业开发的政策形势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发展旅游产业,争取把中国发展成为旅游强国,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基本产业政策。政府的大力扶持,加大政府导向性投入,通过市场手段和利益杠杆有效地吸引和撬动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广泛调动起全社会投资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中国旅游业将尽快改变政府的主导地位,变政策调节为市场调节,以加速与国际旅游市场的接轨步伐。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的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和多层次的消费,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1、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对景区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众多旅游专家一致认为,生态、绿色、极限、人与自然、度假、文化、体育等将是未来旅游业的主题。

2、中国旅游景点的开发将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

3、旅游市场越来越呈现出细分化的特点。

(三)天池景区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1、成功点

(1)人文景观开发初具规模

(2)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景区内的水、空气、植被等未受污染和破坏)

(3)具备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2、不足点

(1)路非常陡,对安全保障措施不够完善。

(2)景区自然景观开发不足(很多自然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3)风景区运营机制需完善(国家所有国家开发的运行模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4)市场定位不明确,“瑶池”文化营销力度不够。

(四)景区旅游资源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远古瑶池神话及宗教和民族风情为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其独特的神采,是景区珍贵的文化遗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2)景区有丰富的水资源,适合开展一些水上项目,特别是以钓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3)以西游记文化为主线的游看蟠桃园和瑶池,以及悟空大闹蟠桃园等情景剧。

(4)具备良好的植被覆盖,生态环境良好;

(5)景区内及附近居民的各少数名族特色的饮食。

(6)每年8月中旬在天池之畔举办的“瑶池王母蟠桃会”

2、劣势

(1) 长期以来天池四周山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夏季的暴雨和洪水将沙石冲入天池中

(2)景区内环境保护要求高,可承载的游客量有限;

(3)景点地理位置相对较偏,交通不便。路陡峭,行走艰难。

三、天池景区总体开发规划原则

坚持保护生态、倡导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坚持突出特色,打造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的原则

坚持传统特色与现代理念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坚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追求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

四、景区远景规划目标

建设成为“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区

1、利用天池“瑶池“文化,这一特定资源大力发展周易文化旅游,重点吸引粤、港、台等地游客;

2、使“瑶池蟠桃”成为中国桃的标志性品牌,吸引国内国外对“天池蟠桃”的特别喜爱;

3、发展特色运动,如漂流、拓展等,使自然景区成为西部地区知名的野外拓展训练基地;

4、成为乌鲁木齐乃至全国知名的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基地。

五、阶段性开发规划

(一)第一阶段:立足景区现有景点,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开发旅游,加大营销力度,实现景区游客量的较大增长。

1、在景区附近建设一座集住宿、餐饮、停车、娱乐于一体的宾馆;

2、对景区内现有游览线路上的泥路、栈桥进行改造或新建;

3、沿游览路线开设数个游客休憩亭,兼营饮品、副食和地方特色小吃;

4、新建景区内的邮电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

5、新建景区内的简便医疗点一个、生态环保厕所若干间;

6、开发乡村旅游(农家乐项目)

7、请专业营销咨询机构或广告公司对景区进行专业策划、宣传。

(二)第二阶段:细分旅游市场,针对特定顾客群,开发特色旅游景点及设施。

1、开发“瑶池”特色旅游项目

“瑶池”文化旅游,是借助《西游记》“孙悟空大闹瑶池”的一出戏,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利用其知名度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园林环境,再加上观光客和香客受到的艺术感染或各自的精神寄托,用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艺术的审美,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文化上的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

针对港、澳、台地区华人华侨以及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对“瑶池”与西王母有一定兴趣的人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2、进一步开发以“蟠桃”文化为主题开展蟠桃大会

“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有三千六百株桃树。前面一千二百株,花果微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得道。中间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细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传说王母娘娘蟠桃会,孙悟空偷吃仙桃的故事久为民间传唱,为人们品桃倍添韵味。民间,人们用桃来祈福,把寿团称为寿桃。寿宴中总少不了它。在传统的年画中,寿桃更是表现内容,如桃合灵芝称仙寿、合蝙蝠称为福寿,多见于《蟠桃献寿图》,寄寓延年益寿。桃子,总与仙、寿连在一起,缘于它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开展蟠桃大会,蟠桃大比拼,蟠桃拍卖,悟空吃蟠桃大比拼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活动。

3、建设“瑶池”休闲活动中心

建设一个休闲活动中心,以仙女,神仙为主题。即创造一个仙境的休闲中心,让游客们产生一种身临仙境的感觉。活动中心里有各路神仙,有仙桃,各种仙物神兽等等。

(三)第三阶段:发挥产业互补优势,大力开发观光生态农业,形成绿色环保产品产业链

1、建设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利用高科技环保产品——可自然降解的农用塑料膜,结合高科技农业种植技术,建设若干大棚果蔬种植基地,组建生态农业观光园供游客参观。游客同时可亲自采摘、品尝或购买绿色无公害果蔬。

这些无公害果蔬既可作为商品提供给景区内的宾馆、饭店,在产量具备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还可以成为城区各超市无公害绿色食品专柜的紧俏商品。

2、将高科技环保产业与风景区的开发结合起来,打造中国杜绝白色污染的自然风景区,开展生态旅游,建设环保教育基地

在风景区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环保、生态效益至上的理念,发挥高科技环保产业的优势,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加强景区环境管理,杜绝白色污染,在景区开发全过程中、全范围内时刻关注环境保护,传播环保理念,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环保行为,形成环保至上的景区特色管理文化。

将整个天池景区建设成为青少年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塑造环保行为的教育基地。

通过三个阶段的开发建设,风景区将形成一个以“瑶池”文化和蟠桃文化为特色,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2.旅游区项目开发计划书 篇二

一、辽宁主要旅游区小商品简介

辽宁是我国满族文化的发源地, 最具标志性的旅游区是沈阳故宫。作为沈阳最著名的旅游区, 小商品也极具特色。如娟人 (见图1) 、最具满族文化的枕头顶 (见图2) , 采用满族八旗颜色作为基础颜色, 勾绘各种图案, 将原始的木头枕换成了蚕丝枕;大连以海滨文化为特色, 旅游区小商品以贝雕为主推特色;朝阳红土泥塑 (见图3) , 取自朝阳境内, 色泽淳朴自然、粘劲大、含铁量高、坚硬且有韧性, 极富表现力, 具有耐腐蚀耐风化、不变形、不变色的特点。

二、辽宁旅游区小商品的市场和设计现状

1.市场现状。辽宁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景点景区各异, 五花八门的旅游区小商品千篇一律, 同质化严重。旅游区小商品, 大多数都属于仿制商品, 尽管部分景区有品牌小商品, 但都是设计老旧的商品、质量低劣。小商品价格不亲民, 导致商家在买卖方面堪忧, 很多景区的小商品都是堆积如山、灰尘遍布、无人问津。然而在辽宁众多旅游城市中也有佼佼者, 其独有的自然优势和文化底蕴, 促使当地旅游区小商品有独特的品牌。

2.设计现状。一是缺乏新鲜美感。辽宁旅游区小商品设计上都保留着陈旧的外形, 缺乏新鲜美感, 导致游客没有消费欲望。二是缺乏文化内涵。辽宁旅游文化多彩多样, 地域色彩鲜明, 但辽宁省的旅游小商品缺乏当地的文化内涵, 如抚顺、阜新的满族聚居地及满清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民国风格的张氏帅府等。如能把这些文化特色融入到旅游小商品设计中, 定会提升游客的购买欲望。三是制作工艺粗糙。旅游小商品对于游客而言具有纪念价值, 也有部分游客用来收藏。目前辽宁旅游市场只有少数档次较高的小商品, 如沈阳羽毛画 (见图4) , 以孔雀、血稚等鸟类羽毛为原料, 加上水粉颜料润色绘画而成。融入广泛题材。其价格不菲。然而旅游区周边绝大多数小商品做工粗糙, 质量堪忧, 例如沈阳葫芦雕 (见图5) , 旅游区周边的小商贩经常以次充好, 用品质较差的葫芦雕 (见图6) 来应付游客。传统形式上的葫芦雕图案题材广泛, 做工精致, 却没有在第一线售卖, 这是影响游客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辽宁旅游区小商品开发、设计的可行性

1.政策向好。据有关数据统计, 早在2011年辽宁省旅游收入达到3335.6亿元;外汇收入27.1亿元;国内旅游收入3159.3亿元。这些数据说明辽宁旅游市场的广阔和潜力, 同时也为旅游小商品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基础和平台。

2.地域特色鲜明。辽宁省旅游可以分三部分:辽宁中部地区主要有沈阳故宫、清昭陵、清福陵、张氏帅府等人文旅游资源;南部有大连、丹东、营口等海滨城市旅游资源;西部地区有锦州、盘锦等红山文化、燕辽文化旅游资源。古文化传承的旅游资源为小商品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优势。辽宁境内四季分明, “春季:春意盎然, 踏青赏花;夏季:蓝色畅想, 浪漫无限;秋季:层林尽染, 瓜果飘香;冬季:激情冰雪, 欢乐过年”。辽宁旅游区的小商品设计上可以参照四季色彩、冷暖特性、象征标志等进行创新。

3.有效扩大城市宣传。辽宁每个城市旅游都有代表性的资源。如大连属于海滨城市, 有老虎滩、金石滩、旅顺、星海湾等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 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浪漫的城市风情结合, 小商品贝雕更是主打特色产品。旅游区小商品特色能勾起游客内心对该城市的情感、情怀, 如能通过游客的口口相传将有助于加大城市宣传, 提升城市品牌价值。

四、辽宁旅游区小商品的开发策略

1.设计策略。辽宁旅游区小商品在设计上应重点表现当地旅游区特色主题。对于广大游客来说, 旅游区小商品是辽宁之行最好的见证。辽宁现在的旅游小商品形式多以陶瓷制品、手工纺织品等为主, 应在这些小商品基础上, 设计种类和质地更加新颖的小商品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要。如在印有满族人物风情的瓷器上, 把传统陶瓷手工艺品和典雅的木质材料相结合, 手工制成水杯、茶器、小型盆景等。在图案设计上可带有多种辽宁特色文化, 再结合当下流行元素主题, 在满足年轻游客的同时, 还能给中老年游客带来青春的气息。

2.品牌策略。品牌是游客对小商品消费和认知的关键, 口碑好的品牌在旅游者眼中就是衡量商品价值、品质、意义的标尺。另外, 小商品在建立品牌的同时, 还有助于宣传和推广辽宁特色旅游文化。

3.包装策略。做人需要内外兼修, 而作为旅游小商品而言, 内是商品设计的意义和内涵;外是商品给人的第一印象。精致的包装不仅是对小商品档次的提升, 同时也增加小商品的附加值。如印有鸭绿江大桥的瓷器, 放在木质包装盒内会让消费者觉得并没有特殊的地方, 那么把木质包装盒反面设计成可以装抽纸的容器, 则完美提升了小商品的档次和品位, 更能促使游客消费。

4.售后策略。多数旅游区的商贩只关心商品能否卖出而忽略售后。旅游者的旅游时间都很短暂, 要吃喝玩乐还要给亲朋好友带大量的小商品, 他们所要带回的商品在计划内的数量有限, 多数游客只能放弃购买。如果旅游者在购买小商品, 商家若能免邮或少量收取费用进行邮寄的话, 将能促进商品的销售。

5.价格策略。市场上小商品是突出文化特色的商品, 产品附加值高于成本价。由于小商品并不是强制购买, 全凭游客个人喜好, 所以价格不宜太昂贵。可依照不同的消费档次, 在原有制作成本上, 稍微提高价格, 且价格是由旅游区管理者和上级部门协商而定。这样游客可以根据自身消费能力来选择高、低端小商品, 能更好满足市场的需求。

五、结论

旅游区小商品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根据辽宁丰富的旅游资源, 将辽宁满族文化、海滨文化、红山文化等诠释到小商品当中, 并借以当下文化、潮流、社会进步的主要流行元素, 对其进行创新性设计必不可少。在旅游区小商品的设计中需要不断完善, 改变策略;推陈出新,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有效地提高辽宁旅游区小商品附加值和销售数量, 最终形成辽宁独有的特色旅游小商品品牌, 进而提升辽宁旅游的整体品质。

摘要:辽宁旅游区小商品普遍档次低下、价格不实惠, 设计上缺乏新鲜感和文化内涵, 制作工艺粗糙。小商品开发、设计的可行性在于政策向好、地域特色鲜明、有效扩大城市宣传。开发策略可以从设计、品牌、包装、价格、售后几方面完善。

3.完善旅游保险计划 篇三

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涉及旅游方面的条款就多达几十种。相应的,游客可以结合自己的出游方式、出游特点和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一般的,游客在购买旅游保险时可以参考购买以下类型的保险:

一种是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种保险的特点是每份保险费为1元,保险金额最高可达1万元,每位游客最多可买10份保险。它可以在你特别想体验景区里那些惊险、刺激的旅游项目时,在防御安全隐患的前提下满足你的体验欲望。它也属于一种自愿性的旅游人身意外保险。其保险范围是从游客购买保险进入旅游景点和景区时起直至游客离开景点。建议那些准备参加探险游、生态游、惊险游的游客们不妨保一下这种险。

另一种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它的特点是为游客在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提供风险防范服务,游客所购买的车票和船票金额中的5%是用于保险的,每份保险的保险金额为2万元,其中意外医疗事故金1万元。它的保险范围是从检票进站或中途上车上船开始,一直到游客检票出站或中途下车下船。

还有种是旅游救助保险。这种保险是国内各保险公司普遍开办的险种,是保险公司与国际救援中心联合推出的,游客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可以拨打电话获取救助。此项保险特别是针对那些经常会出国旅游或者有出国商务合作的一些人群而设。

出游投保益处多

很多游客在选择出游之前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去什么景点,怎么去等等这样的问题上。而对于选择出游投保,一些旅游则忽视了它的作用。据了解,很多游客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难得出去旅游一次,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没有必要在旅游方面投保,还有一些游客则认为当前的保险合同过于繁杂,一旦索赔比较麻烦、费时。

其实,选择出游投保好比是为自己的旅游打上了一把“保护伞”,在“伞””庇护下益处多多。首先旅游保险对游客来说算是一种保障高,消费低的保险。目前,市场销售的旅游意外保险价格大多在5~8元左右,最高保额达10万元。此外,出门旅游,不论是随团游、自驾游,还是出境游、自助游,乘车坐船是少不了的。上了旅游保险,在保险期限内,因意外事故导致游客死亡、残废或丧失身体机能的,保险公司除按规定支付医疗费用外,还要向伤者或死者家属支付全数、半数或部分保险金额。

一些保险公司也纷纷推出了一些新险种。如住宿旅客人身保险,它每份保费1元,从住宿之日零时起算,保险期限为15天,期限满可续保,一次可投多份。这类保险提供的保障主要有住宿旅客保险金5000元,住宿旅客见义勇为保险金1万元,为旅客随身物品遭意外损害、被盗、丢失的补偿金200元。此外,“先自付、后理赔”的传统操作模式已被突破。现在游客如果在境外遇到突发情况就可以免费拨打救援热线,游客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救援。

专家提醒与预测

专家提醒,游客应在充分享受出游乐趣的同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最好依据自身需要购买合适的旅游保险。在购买旅游保险过程中,一定要留意保险的赔付范围。据旅游部门有关人士提醒,游客出游前,旅行社均为其购买了旅行社责任保险,但该保险有诸多限制一些高风险的旅游项目,如赛马、攀岩、漂流、冲浪等均不属于旅行社责任险赔付范围,且对于一般的国内社来说,年最高赔付总额仅200万元。此外,“旅行社的过失”在实际情况中非常有限,如游客在景区内游玩,因危险地带无提示标志而滑倒受伤,就非旅行社的过失,且是“景区的过失”,宾馆、火车、飞机上发生的意外,只要到有无直接责任,均不属于旅行社责任险赔负责范围。

业内人士建议,在参与有风险的游乐项目前,应弄清门票是否含有一定数量的意外保险费用。另外,游客最好另行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用根据行程长短分为几档,一日游3元,2~4日游5元,5~7日游7元,7~10日游10元,10日游以上每增一天增1元。

Tips

旅游保险的购买方式主要有两种,您可以选择网上购买,也可以直接到当地保险公司购买。网上远程购买特别适合那些距保险公司较远的客户群。

投保时要如实填写投保单。特别是在网上填写投保单时一定要正确填写以免因为填写了错误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看清保险条款。特别是看清楚投保险种的责任范围。

并非保得越多越好选择一定数量的保险险种投保,关键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

4.生态旅游项目商业计划书 篇四

三、项目的可行性

1、天时:广东旅游业市场分析:政治背景和市场利好

2、地利:XXX市旅游区域优势、旅游市场分析

3、人和:专业的团队运作,四、项目市场分析

1、项目市场定位:区别于其它旅游业态,创新式旅游业,宣扬项目的核心概念

2、项目市场细分:客户定位

3、项目市场比较:和现时类似项目的优劣势相比,突出我们的核心概念。

五、项目总体介绍

1、首期:(1)、项目规划布局:DIY花园介绍、餐厅介绍、会议介绍、温室介绍、酒店公寓介绍、水果采摘介绍、视频监控介绍、(2)、运营计划:网站如何运营?市场客户如何结合开拓?(3)、宣传计划:如何结合市场进行媒体炒作?

2、第二期

(1)二期的项目内容:项目包括的内容?面积?市场定位?在旅游业内的影响力?

3、第三期

(1)第三期的项目内容:简介即可

六、项目投资规模

1、首期需要投资多少钱?分开各项目内容计算:人工、基建、市场、宣传费用等

2、二期约多少钱?根据面积与一期相比计算得出。

3、三期:同上

七、项目收益预估

1、首期收益预算

2、二期收益预算

3、三期收益预算

八、项目进展情况

现时项目的基建进展情况,重点说明结我们将如何开拓市场?

九、项目远景展望

项目未来的发展预测:为旅游业创造出最新的旅游概念,不断复制,推陈出新,占据中国旅游业龙头位置,上市。

5.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篇五

一、项目简况:

1、区域及地理位臵

*****金牛岭森林公园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南省鹤壁市*****西部、北阳镇境内,距*****城7公里,南与云梦山国家4A级景区相邻,北与鹿台寺景区、朝阳寺景区、古灵山国家3A级景区位于一线。景区南北长约3KM,东西宽约3KM,总面积约900公倾。

*****,地处豫北,属鹤壁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21.7%。总人口25.8万人,辖朝歌镇、高村镇、北阳镇、桥盟乡、庙口乡、黄洞乡、西岗乡、铁西区8个乡镇区,175个行政村。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达。北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南至省会郑州120公里,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全境南北,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傍县城而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因有北方漓江之称的淇河流经与此而闻名,具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2、自然条件(1)地形地势

金牛岭森林公园包含于云梦山省级森林公园范围内。云梦山属太行山系,山脉自北延入趋西南,由低山组成,海拔在150米

至748.4米之间,境内有高低不等的主要山峰孙家寨、天桥岭、金牛岭、朝阳山、老寨等十五座,其中天桥岭为境内最高山峰,海拔高度748.4米。整个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层峦叠障,沟谷纵横,奇峰林立,悬崖峭壁;东部山峦亘绵起伏,山势较开阔与平缓。地貌千姿百态,构成了特有的自然景观。

(2)气候与水文

公园所在地属暖湿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差异大;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霜多;夏日炎热雨水充沛;秋季晴天日照足。年平均气温13.9℃,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元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夏季平均每年有十七天最高气温在35℃以上,极端最高气温42.5℃;冬季平均每年有6天最低气温在-1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18℃。年平均无霜期205天,最长233天,年日照时数2348小时,日照率为53%,年降雨量在621毫米左右,6—8月份409毫米,占年降雨量的66%。景区气侯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气侯环境。

(3)土壤与岩石

园内岩石以寒武纪、奥陶纪石灰岩和白云质岩为主,成土母质主要为上述岩石的残积和坡积物,土壤以褐土为主,含碳酸盐丰富,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且多砾石,水土流失严重,是幼年性土壤,宜于植树种草,发展林业。

(4)植被

公园处在暖湿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原始植被久遭破坏,大部分乔木属于人工植被,只有荒山和部分荒地上的草灌木属自然植被。主要树种有桐树、杨树、柳树、椿树、楝树、刺槐、侧柏、油松、枣树、柿树、核桃、苹果、梨、桃、石榴、杏树等;主要灌木有荆条、紫穗槐、木槿、野皂角、黄栌、麻叶绣球、连翘、酸枣、榔榆等;草木有白草、羊胡草、黄背草、蒿类、野菊花等。

3、历史沿革和景区现状

金牛岭森林公园包含于云梦山省级森林公园范围内。云梦山森林公园为我国第一所古军校所在地而闻名遐迩。1983年*****政府将之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决定社会集资修复云梦山;1995年将之定为县级森林公园,并发动全县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2万余亩,为加强对森林公园的管理和保护,县政府在卧羊湾成立了云梦山森林公园管理处(队),并配有相应的设施。1996年3月被定为省级森林公园。

*****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于2005年,与*****北阳镇及林业局签定了金牛岭荒山承包开发合同,决定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建设金牛岭森林公园。目前,公司已完成对整个景区的开发规划,正在按规划进行荒山绿化及部分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景区森林覆盖率约55%,树种以侧柏、油松、桑树为主,间有部分经济林树种。现有林按经营目的分:防护林占36%,用材

林占25%,经济林占29%,风景林占10%。森林以人工造林为主,林相整齐。

4、社会经济情况

公园所在地*****属鹤壁市管辖,全县五乡二镇,176个行政村,人口24万,总面积59100公顷,其中山区面积38700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5%,属于半平原县。有耕地32.29万亩,人均1.34亩。二OO六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21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9元。

公园区域内有北阳镇山头村1个行政村,3个自然村,574口人。由于土地零星分散,土地贫脊,粮食生产水平低。景区内林产品主要有:无核枣、柿子、梨、核枣等,但未形成优势,社会经济不发达,旅游业还未获显著经济效益。

5、主要景观介绍

金牛岭森林公园及其四周主要景观有:(1)金牛岭与断王口遗址

金牛岭与断王口遗址位于景区入口处,因其形状象一头卧着的金牛而得名。明嘉靖《*****志》记载:“金牛岭在县西十五里,古传周武王伐纣凿金牛岭以断王气即此地也。今中间山口,名断王口”

传说殷纣王那个时候,朝歌城是座活城,会长。当时武王领

兵来讨伐纣王,在城下围了多少天,就是攻不下来。白天测量好城墙高度,做好云梯,夜里到城根儿一比,差大半截。第二天重新测量,加高云梯,夜里到城下一比,又是差大半截。武王觉得奇怪,请来军师姜太公到城下一看,切指一算,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是太行山下的千头金牛捣的鬼。

传说这头金牛原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一头神牛,专门派它下来扶助纣王治理江山哩。这头金牛来到人间办了不少好事。金牛岭周围数百里地年年都是好收成,不管天上下雨不下,年年照收不误。那是因为金牛身上的汗水乳汁滋润着方圆几百里以内的庄稼地,上粪不上照样生长。所以老百姓男耕女织,有吃有穿,安居乐业。后来,纣王变坏了,一天比一天昏庸无道。天上又降下个苏妲己专门来坏纣王江山,可是那金牛还不知道,所以它仍然盘在城头维护纣王。

太公对武王说:“要想攻下朝歌城,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朝歌城西南的那头金牛拦腰铣断,朝歌城不攻自破!”武王就派了一帮石匠来铣金牛岭,谁知道白天铣一天,过一夜又长平啦。武王下令增加工匠,连明搭夜于,一连干了七天七夜,这天早起终于铣断了。只听那金牛大吼一声,山摇地动,“哗啦”…〃声,血流成河,顺着山沟往下流,一直流了七天七夜,把周围山沟里的土和石头都染红啦。所以从那个时候起直到现在,金牛岭下山沟里的土和石头全是红的。

(2)华夏第一金库—鹿台遗址

鹿台,又名南单台,位于景区北部,是殷纣王藏财聚宝的地方,也是殷纣王兵败自焚的地方。

《史记·殷本纪》曰:“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也发兵拒牧野,甲子曰,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殷纣王时,金牛岭断王口未裁,这一带是一个天然水库,遍山是苍翠松柏林木参天,湖水荡漾,碧波粼粼。山色水光,鸟语花香,风景十分秀丽。据说鹿台是殷纣王采纳妲已建议修建的。台高四丈九尺,上造琼楼玉宇,殿阁重檐,玛瑙砌就栏杆,珠玉雕成梁柱,“台高插汉,榭耸凌云。”在这山色水光中,掩映一个如此庞大的建筑群,它不仅是纣王藏财聚宝的地方,也是纣王寻欢作乐的场所。

鹿台,闻名中外,骚人墨客留下不少诗篇,今旅游考察者也甚多。

(3)云梦山景区

云梦山景区位于*****城西15公里的太行山东麓,在金牛岭西南,与金牛岭景区相连。云梦山主峰高584.5米,层峦叠嶂,山起云浮,气象万千,飞瀑流泉,鬼斧神工,素有“云梦仙境”之称,现为国家4A级景区。鬼谷先生隐居处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古

军校——战国军库。清代何士琦在《云梦山游记》中写道:“水帘洞,尤极幽玄,为鬼谷子仙栖之处”。鬼谷子名王禅,又名王诩,战国时卫国人,长于持身养生和纵横术,著有《鬼谷子》十四篇传世。他隐居云梦山并在此教书授艺,传说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尉缭、茅蒙、徐福等名家皆出其门下云梦山自然景观优美,文化遗迹丰厚。现存鬼谷洞、太阳洞、孙膑洞、毛遂洞、鬼谷墟、天书楼、孙膑墓、舍身台、道教古塔、五里鬼谷、五里井、算壁、倒坐观音殿等主要景点五十多处。桃园在云梦山东侧,分南桃园和北桃园,是太行山区罕见的一个山顶盆地,骏马秋风、大漠风光。相传这里是鬼谷子观星象、看日出的地方。桃园有十四座石屋,屋名与鬼谷子十四篇的篇名相吻合,是苏秦、张仪苦练说服术的场所。

(4)天桥岭与殷家寨遗址

天桥岭在金牛岭景区西端,系云梦山群峰中险峻的一峰,也是*****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748米。天桥岭壁立万仞,四面皆悬崖峭壁,沟壑纵横,深不见底,山峰如削高不可攀。自金牛岭景区攀登天桥岭,一路上景物壮观,抬头可见崖缝里长出的挺拔的青松,绽蕾开放的果树,随风摇曳的野花等等。登上山顶,放眼远眺,山层峦叠嶂,不见尽头,使人心旷神怡。向南、向北望去,云梦山、朝阳寺、古灵山景区美景,以及卫辉市望京楼近在眼前;向西远望是林县境内一个个山村和一条条盘旋的公路;向

东远望高楼、工厂林立,是一幅具有现代气息的县城美景。站在山顶向下府视,村落秀美,梯田层层,麦苗青青,菜花金黄,以及满山野花的清香,浸人肺腑,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陶醉。

天桥岭山东南半腰有一片开阔地,相传为殷纣王也兵之处,当地人称殷家寨,其遗址已被破坏。山东北半腰有老君庙遗址,建设年代不详;山北半山腰绝壁处有一天然溶洞,名曰通山洞,长约120米,俯身进去,可钻到山的那边。

总之,天桥岭高耸入云,挺拔险峻,景色优美,慕名前来游览的人越来越多。

(5)孙家砦遗址

孙家砦位于景区西端的平岭南沿,是一座孤峻险峭的大石峰,海拔705米。峰顶为平地,约几亩大,明末监察御史孙徵兰曾在此建砦隐居,现砦门等遗址尚存。

孙徵兰,*****南阳村人。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生,明天启二年进士,官监察御史、四川布政司参政弄职,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卒。他的一生,最辉煌的时代是明朝天启至崇祯间。那时候,崇祯王朝正处在内外夹攻的险恶形势下。清兵入关,李自成进京,国内的民族矛盾代替了阶级矛盾居于主要地位。孙徵兰大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怀着忧愤的心情悄悄弃官遁回了故里。但他毕竟是明朝的一位大臣,是敌方追捕的对象。

为了免遭不测,他不敢在南阳村的家里生活,就选择了云梦山为隐藏的韬晦之地。他在峰顶建砦为家,甚至还建有地洞,屯过兵,练过兵,总不甘心明朝的灭亡,盼望有朝一日灭清复国。

在峰腰的石壁上,有“印月峰”三个苍劲的大字,其左下方还有一行小字:崇祯××年,睡仙孙徵兰书。“印”字,形容月的光不是浅淡地洒在石峰上,而是深深地印在石峰上。这说明,月光的明亮不但印在了石峰上,而且也深深地印在了孙徵兰的心上。而且,“印月”二字还充分突出了月光的阴柔美和一个“明”字。但孙徵兰在这里没有直接了当地去说“明”,而是用非常隐晦的、含蓄的但又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印月”,来巧妙地体现出“明”字的深广的含义。

(6)景区特产—无核枣

无核枣产于金牛岭景区,属*****名、优、特产,为周朝贡品。相传纣王为了庆祝启台落成,在鹿台摆下盛宴,大享群臣,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内侍献上灵枣解酒,因枣大色鲜,吃起来脆甜利口,群臣莫不啧啧称赞,独纣王龙眉微皱,众大臣不解,一是殿上鸦雀无声,但见纣王轻启龙口说:“好是好,就是有核,要是无核,岂不更好”。从那以后,这一带的枣树,所产的枣便都无核了。

这里的无核枣果实味美,营养丰富。枣果中等,鲜果赤褐,干果深红色,皮薄,肉厚。既可鲜食,又可制干。鲜食时肉脆味美。半干时,掰开果肉可拉出10厘米长的金丝状,吃起来甜糯适口。枣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经化验分析,鲜枣含糖量36.5%,维生素C76.6mg/100g,钙588mg/kg,铁9.36mg/kg,锌2.94mg/kg,粗蛋白2.04%,制干率达56%。

近年来,我县加大了对无核枣的研究开发,无核枣在我县山区丘岭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量可达到数百万公斤。

(7)山村风景和民俗风情

金牛岭景区内有破庄、蔡庄等2个自然村,其村庄房屋依山而建,一座座石屋,高低错落有致,村前一条清澈的小溪沿山沟而下,一幅山村美景展现在眼前。村中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较为落后,有原始的农业耕作工具、有石磨石碾,农家饭菜也别具特色。在此旅客可欣赏山村美景,体验山村民俗风情。

二、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旅游总体规划

2、*****林业规划

3、*****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荒山承包合同

4、*****县情资料

第二章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日趋兴旺。我省是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已成为我省的先导性支柱产业。我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自然资源品位高,人文资源更是独具一格。我县正在实施“工业强县,畜牧大县,旅游名县”三大战略,旅游业将成为带动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朝阳产业。

森林旅游,主要是通过增加和丰富森林植被,从而达到改善和优化、美化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开展森林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优美的森林环境,碧水青山、鸟语花香,是人们的普遍向往和人类的高层次追求。森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时尚生态旅游,能满足人们求新、求知、求美、猎奇、休闲、探险、娱乐、疗养、保健为多种需求,是集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综合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云梦山森林公园自一九九三年省业厅批准建立以来,经过十余年来的建设,森林资源不断扩大,自然环境极大改善,但

各项旅游要素建设还相对落后,制约了我县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为加快我县森林旅游的发展步伐,以金牛岭为重点,进一步扩大森林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金牛岭森林公园是十分必要的。金牛岭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对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我县旅游业发展,带动我县服务业发展,对景区内村民的致富,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

1、当地旅游资源丰富,景观配套性好、品位高

*****位于河南省殷商文化旅游的中心,北有安阳殷墟、汤阴美里城;南有卫辉比干庙、郑州商代遗址。*****古称朝歌,曾为殷末帝都、卫国古都,有着丰富而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金牛岭景区南有云梦山国家4A级景区,北有朝阳寺、古灵山等著名景区,这些景观相互配套补充,有利于带动金牛岭景区的发展。

2、地理位臵和交通条件优越

*****位居中原咽喉要道,京广铁路、京深公路、京九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山前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南水北调运河傍山而过。金牛岭距*****县城和107国道仅7公里,山前有淇灵路向东直通县城和107国道,有扶贫路将*****云梦山、金牛岭、朝阳寺、古灵

山等各景点南北相连接,交通十分便捷,为省内外,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方便。

3、景区内开发条件好

金牛岭景区中内,仅有两个小自然村,住户很少,项目开发不涉及住户的搬迁,现有村庄还可作为景点加以利用;景区内荒山草坡、林地、属集体所有,并与公司签定的50年的承包开发合同,不存在土地征用问题。景区内现有一条10米宽大路从景区东部直通西部,景区内各道山岭均有盘山小道直通大路,大路南侧有一条山沟常年有水,通过建坝蓄水,可作为很好的游乐场所。景区内山泉众多,通过地埋管道引至各个山岭,可解决旱季植物的灌溉。

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国内市场预测

1、市场方位预测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旅游业已蓬勃发展,河南省为旅游大省,周边旅游市场的开放和繁荣,对*****旅游业的发展造就了有利的背景。

*****有着丰富而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迅速,年接待游客已超过120万人次。*****正在实施“旅游名县”战略,旅游业将成为我县的一个朝阳产业。金牛岭森林公园建成后,与我县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相互补充配套,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旅游都有较大的吸引力。

项目开发前期,以安阳、濮阳、新乡、焦作、鹤壁等豫北地区为第一客源市场。因周边地区无森林公园,可开发周边地区青少年周休日、节假日森林旅游活动。景区建设逐步完善后,通过与*****各景区合作,可以开辟河北、山东、山西、北京、天津等为第二客源市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周边各景区联手,争取客源组团游览,也可以通过与各大旅行社联营,组织到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团队,到*****及金牛岭游览。

2、游客量的预测

据统计,近几年,我县年接待游客人数在120万人次以上,随着我县“旅游名县”战略的实施,到我县游览的人数将逐年增长,年增长率将达到20%以上。考虑到本景区建设初期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和知名度较低,近期内(2008-2010年)到本景区浏览的人数可占全县游客人数的5%左右,年接待游客规模预计在5万人次

左右。中期(2011年-2013年)由于景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对外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人数将有大幅度的提高,可达到全县游客人数的10%以上,年接待游客规模预计可达到15万人次,远期(2014年-2020年)由于基数较大,增长率将有所下降,预计年游客接待规模在20万人次。

二、国际市场预测

古都朝歌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许多姓氏与朝歌有缘。据考证,有61个姓氏来源这里,不仅居全国之最,而且全世界也绝无仅有。有据可查发源于*****的中华姓氏有:林、卫、康、商、殷……等六十一姓,现有人口有数万万之众,分布在中国、朝鲜、韩国、新加坡、越南和世界各地。近年来,随着我县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每年到我县寻根部问祖的国外华人达数万人。该景区建成建成后,美丽的森林风光与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相互配套补充,再通过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将有更多的国外游客到*****及本景区游览。预计年接待国外游客可达到数万人次。

第四章 景区建设

一、景区建设原则

把保护和扩大景区森林资源放在首位,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对景区内历史文化遗迹,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原有风貌,对景区内的自然景观要绝对保护,精心培育,防止一切可能毁坏自然景观的行为。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按主次轻重,统一规划,分期逐步开发、建设和发展。

二、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金牛岭旅游开发应始终贯彻以自然保护为第一的原则,突出自然景观的质朴与完整性,重点搞好文化建设和配套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在林业开发上,景观林和经济林要合理分布,达到以林养林的目的,在景点安排上,要寓景于林,协调景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真正达到突出森林、建设园林、重视文化、完善游乐、培养野趣的目的,将金牛岭景区建成一个集游览观光、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养殖旅游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城郊型森林公园。

三、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结合金牛岭旅游资源特点,旅游产品的初步设计构想为:①利用森林资源,以森林疗养和度假休闲为目的,开展狩猎、森林浴、森林探秘活动。②利用景区内峻峰险岭、天然溶洞和历史文

化遗址,可开展攀登奇峰,追溯历史,溶洞探险的专线旅游。③利用景区内的水资源优势,在此可开辟游泳、钓鱼、冲浪、漂流等水上娱乐。④利用景区内的两个自然村庄,可开发山村民俗风情旅游项目。⑤利用景区内得天独厚的无核枣、柿子等林产品资源优势,开展游客亲身体验摘无核枣和柿子等林果活动,免费品尝,有偿带回。⑥景区内有山韭菜、等天然绿色野菜,可开展挖野菜、吃绿色食品活动。

四、景区建设规划

金牛岭景区建设分二步实施,近期规划(2007年-2008年)主要进行荒山绿化造林、水资源保护和布局调整,主要景点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远期规划(2009-2014年)主要进行历史文化遗址恢复、休闲疗养院和居住别墅建设、美术写生基地及青少年学雷锋基地开发、土杂鸡及野兔养殖、林产品加工厂建设等项目。休闲疗养院和居住别墅规划位臵在水泉沟上部及小南岭下半坡的西小沟,林产品加工厂规划位臵在大南岭。

五、近期建设项目及规模

近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要集中有限的财力,搞好荒山绿化,扩大森林资源,调整水资源布局,建设水上游乐和跑马场等主要景点,修建相应服务设施,使游客进得去,留得住,使到此游览、观光过的游客都成为金牛岭景区的宣传人。

2007—2008建设项目有:

1、荒山绿化造林

森林公园建设要遵循“森林旅游,生态为先”的原则,在加强各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的基础,尽快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一方面满足人们对旅游环境的需求,一方面实现蓄水保土,防风固沙,调节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美化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绿化原则

科学造林: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物”的原则,实行多林种、观赏林、防护林、经济林相结合的绿化方法,绿化树种本地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适于本地区生长的优良树种,提高绿化效果。

以迅速恢复生态群落为主:把提高森林复盖率,控制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放在绿化首位,同时在浅山坡土壤地带尽可能发展经济林树种提高绿化效益。

服务发展森林旅游大局:增强森林资源的可观性、多样性、风景林设臵要以一沟一景,一岭一貌的原则,实现山中有景,四季有色道,增强绿色效果。

(2)绿化规划

根据目前园区森林资源状况,拟规划新造林任务5000亩,其中:经济林3500亩,防护林带500亩,风景观赏林1000亩。(3)具体造林设计

a、充分利用原有的野生酸枣嫁接无核枣树,不够造林的中下坡面点播杏树、柿树等。与景区外围交界的分水岭上种植1米宽的花椒篱笆带,沿外围沟地的乔木防护林以杨树为主。

B、黄道李沟:西岭上步行道两边为两行侧柏,再向外为两行火榉树。

C、水泉沟:沟地以核桃树为主,西岭和中间各小岭的步行道两边为两行侧柏,再向外为两行火榉树。

D、小北沟:沟地为核桃树,东南坡上为侧柏树,西北坡上为五角枫树,北沟西岭步行道两边为两行侧柏,再向外为火榉树和北沟五角枫树。

E、长尾巴岭:岭上为无核枣、坡上为侧柏和桑树林。F、东沟和北沟:两沟以冬雪为主,两侧各岭的步行道两边为三到四行侧柏或松柏。

G、榆树沟和大北天沟:保留原有树林,补造松柏、侧柏、槐树、刺槐等适宜树种。

H、大平岭:为拟建的跑马场,跑马场四周种植各种风景树。I、尖山沟:以杨树林为主。

J、前岭:坡上用花草、常青树以及其它风景树组成的螺旋式图案。

2、水资源保护和布局调整利用

景区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每条沟都有四季常流的水源,但季节性较强,部分沟的水源不能满足造林、饮用和游乐需求,应对景区内水资源加以保护和调整布局利用。

主河道水流量大,拟在泻滩修建拦河坝蓄水,用地埋管往黄道李沟、水泉沟、小北沟、北沟、大北沟、榆树沟、长尾巴岭等各道山岭上,并在水泉沟、北沟、榆树沟修建3个1500M的蓄水池。

在主河道蔡庄村南侧建一拦河坝,村西侧主河道上修建一风景艺术型小桥,在此开展水上游乐项目。

将毛草泉泉水用地埋管引到大平岭、小南岭、大南岭上,并分别修建一蓄水池。

在黄道李沟中部两小沟交汇处、在水泉沟下部各小沟交汇处各建一水坝,在郭家沟的中部和下部各建一水坝。

利用黑石头地下边的一股泉水,在此修建一个大型水塘,供

游客观光垂钓和开展水上游乐。

改造主河道,河底全部铺鹅卵石,河道两侧修建步行道。

3、拓宽、改造由景区入口到景区西端的主干道4km,改造后道路路幅宽8m,柏油路面,靠河道一侧设臵护拦。

4、改造由主干道至各道山岭的步行道10Km,步行道宽1.5 m,石块路面,并在步行道傍设臵休息石凳、石几100套。

5、入口标志大门及收费站1个,设于景区入口八七亩地处。

6、在山门口和蔡庄村边各修建一个停车场。山门口停车场单位停车面积:35m²/车,停车数50辆;蔡庄村边停车场单位停车面积:25m²/车,停车数30辆。

7、在黄道李沟西岭的小尖山上、长尾巴岭北端山头上、郭家沟前岭上、小北沟铧地岭山头上、尖山沟尖山上,修建风景观光亭共5个。

8、配臵水上游乐设施若干。

9、在大平岭上修建跑马场,面积50亩。

10,蔡庄民居整修,主要对村内的破旧房屋进行整修,统一规范厅院布局,修复、配臵原始的山民生活、生产工具等。

11、景区设臵一变配电所,配100KVA变压器。

12、护林防火值班室设于长尾巴岭上,面积40m²。

13、厕所3个,山门、长尾巴岭、大平岭各一个,每个40m²。

14、果皮箱、指示牌、景观说明牌等。

第五章 环境卫生及安全

一、环境卫生

1、在景区管理机构下设环卫管理监察队,定员、定人、定片区包干,并将环境卫生的好坏和环卫管理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加强环境卫生的监督力度。

2、搞好环卫设施建设,在各景点及游览道路边相应地设臵果皮箱,各景点相应设臵垃圾集中处理场地,以确保环境卫生。

3、在景区内设公共厕所若干个,厕所外观与景区的建筑风格协调,但内部应干净,均采用水冲式,不得使用旱厕,并有专门的环卫人员管理。

二、安全管理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景区管理机构要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并采取有力的安全防护措施,定点、定人、定区域巡逻,以确保游人的安全。

第六章 组织机构

一、项目法人

*****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项目法人,徐林山为法人代表,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经营和债务偿还实行全过程负责。

二、组织机构

1、*****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设专门的管理科室,分别管理景区内森林防护、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治安等工作。

2、县太行旅游发展公司,应对景区实行严格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

三、劳动定员

根据公司组织机构设臵情况和项目正常营运后各项管理、服务等工作需要,公司正常营运所需劳动定员共50人。

第七章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2007-2008年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764万元,见附表一。

二、资金来源及筹措计划

1、*****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自筹:764万元

2、争取银行贷款:1000万元

三、资金使用计划

第一年(2007年)预计工程建设投资为700万元; 第二年(2008年)预计工程建设投资为1064万元;

第八章 经济效益分析

一、测算说明

1、项目计算期为12年,其中建设期2年,经营期10年。

2、项目基准收益率取10%。

二、经营收入预测

本项目经营收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旅游收入,第二部分为林果产品收入。

1、旅游收入

根据项目市场预计,当建设项目完成后,预计第3年-第4年游人数将达到平均每年5万人,第5年-第7年游客人数将达到平均每年15万人,第8年-第12年游客人数将达到平均每年20万

人。按每人次综合收入 30元计算:

第3年-第4年可实现旅游收入150万元; 第5年-第7年可实现旅游收入450万元; 第8年-第12年可实现旅游收入600万元;

2、林果产品收入

根据项目设计种植无核枣等林果规模, 第3年-第4年按亩产鲜枣100公斤,每年收获鲜枣350万公斤,市场价格按10元/公斤计,第3年-第4年每年林果收入达350万元。以后年份按亩产鲜枣200公斤,每年收获鲜枣70万公斤,市场价格按10元/公斤计,以后每年林果收入达700万元。

三、经营成本预测

本项目经营成本包括景区营业和管理费用、森林维护和基础设施维护费用,职工福利费用等。通过对国内同类项目的运营情况调,本项目经营成本按营业收入的30%计算。详见附表2 税金:营业税按旅游收入的6%计,林果税不计,所得税按企业利润总额的25%计。

二、财务分析

详见附表3《利润表》和附表4《现金流量表》,由于某种原因表中可知:

1、基准收益率lc=10%,财务净现值FNPV=1680万元

2、财务内部收益率FTRR=24.5%。

3、投资回收期=6.2年(包括建设期2年)

第九章 结论、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结论

*****金牛岭森林公园开发项目经以上可行性研究分析表明,该项目区域位臵优越,景区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该项目建成后,与*****其它景区相互配套补充,对国内外游客都具有潜在的吸引力,市场前景乐观。项目不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带动景区内外农民致富等明显的社会效益。因此,*****金牛岭森林公园开发项是可行。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按照景区规划,近两年需要建设资金1764万元。由于*****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当前的实力尚不够强,向金融部门融资也会有一定难度,资金保障将是影响项目顺利实施,尽快形成规模效益的一个制约因素。建议企业在争取银行贷款的同时,要采取

对外合作等多种形式筹集项目资金,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发挥效益。

3、企业组建时间不长,管理人才短缺,对经营运作森林旅游的管理经验还有待提高。建议企业积极吸纳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并聘请专业部门对企业动作经营模式进行全方位策划,以提高项目投资效益,避免企业经营失误。

6.旅游区项目开发计划书 篇六

丝等珍稀物种。动物也达数十种之多,包括野猪、白鹭等野生动物,国家级保护动物穿山甲等也在此生息繁衍。布谷、黄鹂、相思鸟、斑雀、竹雀等鸟的声影可闻可见,板栗、柿子、枇杷、桃、李、梨、葡萄、西瓜、甜瓜、香瓜、野草莓等瓜果常年飘香,盛产花生、黄豆、红薯、高梁。

野生食物:大、小竹笋、蕨、椿,漫山遍野。

野生药物:渔秋串、金银花。

三、历史人文资源

重庆市历史名人刘子如故里在园区有子如陵园。

子如陈列馆正在规化中。

四、相关资源

1、新木寸老房子社老箐冈,是万盛一道难得的观景点,远望綦江县老爷山,俯视可乐坝田园风光,是摄影、美术写生创作的好去处。

2、五谷庙。始建于 代的五谷庙,距今已有 余年,与园区邻近。

3、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也正在规化中。

旅游风景区工作计划

国家旅游局把XX年确定为“文化旅游年”,旅游业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产业,苏马荡风景区将围绕上级旅游部门的要求,充分利用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富村富民、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把今年作为苏马荡的“文化旅游建设年”。总的工作思路是:“办好一个节会、狠抓两项建设、达到三个提升、实现四大突破”。

一、办好一个节会。即:中国传统习俗名镇谋道苏马荡第三届杜鹃文化旅游节。

时 间:XX年5月上旬

地 点:苏马荡风景区

主 题:发展乡村旅游 实现富村富民

走进绿色旅游 感受生态文明

二、狠抓两项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扩建宾馆规模、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建设景观亭子、完善停车场、车库、景区防护栏、景区标识标牌、步游道提档升级、绿化、供电、供水、有线电视、网络、建旅游购物超市、医务室等;

2、文化建设:计划投资举办景区书法作品展示、建图书室、拍摄《走进苏马荡》mtv、举办杜鹃节、推出“神韵苏马荡”土家歌舞专场演出,举办苏马荡摄影大赛,以各大媒体为载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对苏马荡进行大力宣传,很抓景区“六个一”形象工程塑造:

1、一句震撼人心的宣传口号:“苏马荡,中国一个最美的小地方”;

2、一个特征明显的形象标识:苏马荡;

3、一首优美动听的土家歌曲:《走进苏马荡》;

4、一盘经典别致的风光碟片:《苏马荡,美丽的童话世界》;

5、一本独具魅力的旅游手册:《苏马荡,森林中的伊甸园》

6、一台特色鲜明的文化大戏:《神韵苏马荡》。

三、达到三个提升。

1、景区级次上提升:从目前的aa级景区提升到aaa级景区;

2、景区运作上提升:由个体私营业提升到公司企业化运作;

3、景区品牌力提升:提高苏马荡知名度、美誉度、强化硬件、软件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使苏马荡品牌力提升。

四、实现四大突破。

1、游客接待数量上突破。XX年力争在XX年接待游客2万人的基础突破,达到5万人次;

2、实现利税额度上突破。XX年苏马荡景区力争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万元,利税突破100万元;

3、经营赢利模式上突破。由现在的经营饮食、住宿、娱乐向避暑休闲、会务、门票等多种赢利模式突破;

4、优质精细服务上突破。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质量意识,以游客满意为基础,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以人性化、个性化、精细化服务为突破口,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7.解析文化旅游经济项目开发策略 篇七

一、准确的市场环境分析与市场定位是文化旅游经济项目开发的前提

每个项目的开发, 必不可少要研究项目所处企业的内外部环境, 除了深度挖掘企业自身文化资源和文化价值以外, 分析、利用企业所处旅游环境, 对比旅游行业的A级景区标准, 企业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有法可循、有例在先。截至2012年初, 全国5A旅游景区创建试点单位共有130家, 4A级景区近2000家, 已形成规模效应。充分对接当地旅游资源, 发掘当地旅游资源与自身企业文化的互补性, 是企业文化旅游经济项目开发的捷径。

准确的市场环境分析与市场定位, 需要企业明确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的任务, 即“传承、保护、推广、发展、弘扬企业文化”更不能偏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文化旅游经济项目以提高企业创造力和经济实力为本, 明确逐级发展定位理念, 可以少走弯路, 迅速转型。

二、优秀的产业开发设计决定文化旅游经济项目开发的成败

企业单纯有了深厚的企业文化, 有了明确的企业文化定位, 要想真正使企业文化成为经济项目,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得一席之地, 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 进行良好的文化旅游产品整体概念 (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心里产品) 设计:1.明确文化旅游的核心产品:旅游消费者购买文化旅游产品时所追求的利益, 并不是为了占有或获得产品本身, 而是为了获得企业文化知识、了解企业历史和发展脉络, 或者为了感受企业所在领域的工业流程、人文风貌等。因此, 企业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宣传文化旅游产品时应明确地确定产品能提供的利益, 并以此为主导。2.设计独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有形产品:文化旅游有形产品是核心旅游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 即向市场提供的文化旅游实体和服务的形象。它在市场上通常表现为文化旅游产品质量水平、外观特色、式样、品牌名称和包装等。具体表现为良好的企业文化旅游路线设计、独特的企业文化展示方式设计、优良的宣讲服务等, 力求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上做足文章。3.竞争力的体现重点在于附加产品的设计:包括提供旅游交通、旅游信贷、文化产品免费送货、保证、售后服务等。在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中附加产品越来越成为竞争获胜的重要手段, 以优良的附加产品设计和实施来赢得市场份额, 是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的最佳方式。如:建立长期客户档案和VIP会员制, 定期回访交流, 建立企业文化网站, 定期更新和采纳消费者意见等。4.设计、维护良好的心理产品是建立良好的客户群体、稳定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诀窍:心理产品指产品的品牌和形象提供给顾客心理上的满足, 文化产品在这点尤为突出。消费往往是生理消费和心理消费相结合的过程, 当一个企业文化旅游产品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和口碑的时候, 口口相传的宣传力度将大于任何媒体的宣传影响, 群体效应将成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最有力方式。

三、市场开发营销渠道的开拓决定文化旅游经济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

营销渠道开拓是项目经济价值的实现和资金的后期补给的保障, 没有营销渠道, 再有内涵的企业文化也不能形成价值, 企业文化的旅游经济项目周期的长短取决于企业文化营销渠道的广度和深度, 而营销渠道的耐久性直接影响文化旅游经济项目的生命周期, 提供参考建立如下渠道:1.借助旅行社、旅游集散中心、协会、俱乐部:通过与全国约3万家旅行社沟通, 与各地消费能力强、出游率高的客源主体旅游集散中心、协会、俱乐部接触, 进行系统调研分析, 制定良好的地接奖励政策, 吸引其将企业文化园区作为其旅游路线景点产品进行组合。2.参加大型旅游产品促销推介活动:积极参加各项国内外旅游产品推介活动, 提高知名度, 拓展市场份额。3.代理:以发展省、市级旅游景区门票代理方式, 策划详细可运作的代理政策措施, 按照年费方式收取代理费, 综合运作, 网络沟通, 将全国市场进行地域细分。4.旅游直销:由于红色旅游、培训会展等的特殊性, 大多数目标客源将定位于党政机关干部、学生、军人、矿山企业员工等群体, 因此, 需要组织直销业务团队, 针对核心目标促销。5.会员制:建立企业文化高级VIP会员组织, 吸纳会费, 建立高层交流平台, 定期举办高档交流酒会、见面会、学术主题交流会等, 参与动态旅游活动。6.名人代言、名人效应:特别是对于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等, 邀请名人作为旅游代言人, 利用他们的影响力进行营销。

四、文化旅游的经济项目开发必须遵循项目开发的管理模式和流程

每一个独立实施的项目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 文化旅游的经济项目开发归根结底是项目的开发, 必须和其它传统项目一样, 要做好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对项目开发进行充分的成本利润盈利模式论证, 研究实施阶段与过程构想, 明确项目开发时间表。

项目可行性的客观性、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的准确性、实施过程的断续、变更因素都将直接产生个体的风险。风险汇集起来便直接影响市场开发的总体进度和资金使用效率, 甚至造成整体市场开发的失败结局。除了对企业整体资源进行合理计划、调配外, 对各项目的开展严格按照项目管理模式运营, 对项目过程执行严格控制、监理、审计等风险管控, 是企业文化旅游经济项目开发成功的关键。

摘要:以企业文化为基石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是我国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产物, 已成为当今旅游焦点。对企业文化进行良好的旅游经济项目开发, 把企业传统文化资源、文化积淀转变成为经济资本元素, 转变成为文化的创造力和经济硬实力, 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需要准确的市场定位、优秀的产业开发设计、良好的市场渠道开发及专业的项目开发与风险管理。本文从以上几点解析文化旅游经济项目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旅游,旅游经济,旅游市场开发

参考文献

[1] (意) 斯特凡诺.加蒂《项目融资理论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1] (意) 斯特凡诺.加蒂《项目融资理论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

[2]周惠珍, 《投资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2]周惠珍, 《投资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

[3]严行方《格雷厄姆投资智慧》金城出版社[3]严行方《格雷厄姆投资智慧》金城出版社

8.旅游开发的冲击 篇八

在自然保护区,凡经得起时间推敲和实践检验的正确的决策、规划和工程建设,都需要有相关学科研究的坚实基础,需要遵循生态规律,符合生态学原理。同理,通过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我们也能发现不当的决策、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问题症结所在,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和改正方案。2007年始,我和几位长年关注长白山的专家一起,以道路生态学的研究为突破口,对长白山保护区的旅游大开发进行考察、评估与论证。愿我们此次的调研成果不只是“立此存照”,用教训来昭示后来者,而能够有现实意义,及时改进政府行为和保护区的资源管理。

大自然保护区到“保护开发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白山保护区地处的州,市,对控制或分享长白山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不断展开争夺战,力图将之纳入本地区经济开发的目标。但历届省委、省政府对长白山保护区高度重视,对旅游开发持谨慎态度。吉林省人大还特别为长白山保护区制定了“一区一法”——《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时值2005年6月,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届的吉林省政府决定成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长白山管委会)。2006年1月,新组建的长白山管委会正式投入工作。吉林省称之为“9+1”模式——9个市、州加1个长白山管委会的行政管理模式。

长白山管委会下设池西、池北、池南3个县级旅游经济区,内设11个机构:10个事业单位,1个集团公司(长白山旅游开发集团公司),省政府授权长白山管委会对所辖区域“按开发区模式进行管理”。原长白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和职能被分解,归入管委会的不同部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只剩下了一块牌子,实际已不复存在。

那么,成立长白山管委会的根本宗旨,究竟是为了保护,还是为了开发?

根据吉政发[2005]19号和吉政发[2006]30号两个文件,成立长白山管委会有三个目标:一是加大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二是加快发展吉林省旅游优势产业,三是理顺各方面关系,实现对长白山的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和统一管理。2005年8月16日,在长白山管委会组建工作会议上,当时吉林省一位副省长讲得十分明确,指出组建长白山管委会是基于三大“迫切需要”一是“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二是“更好地打造长白山品牌,树立长白山整体形象的迫切需要”;三是“解决现行管理体制弊端和矛盾,探索真正适合长白山发展管理模式的迫切需要”。在领导讲话中还谈到,为了实现吉林省由“快走”变“快跑”的目标,需要将“旅游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其主要依托之一即是长白山旅游资源。”长白山是“立体聚宝盆”,众多资源“有待整合开发”,“以增强长白山对外竞争力”。

简而言之,成立长白山管委会的目的,是运用旅游产业,拉动吉林省经济。对长白山管委会工作目标的这种定位,已明确地将经济目标放在了首位。

政府的行政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用于“加大保护力度”,可能比原来作为事业单位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更加有效;但是如果醉心于经济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可能会无以复加。

自然保护区行政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只需要经过重新规划,并通过地方政府的审批,就可以轻易地改变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用途,从而绕过法律法规的“障碍”,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当下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追逐GDP政绩的大潮中,将自然保护区变成“保护开发区”,将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公益事业单位变成兼顾经济发展,甚至以经济发展为更重要目标的政府机构,可以肯定是弊大于利。

大手笔还是大败笔

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以来,2006-2008年是大投资,大开发、大建设阶段。所进行的主要经济项目除如前所述的道路“通达工程”之外,更有众多的政府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让我们扼要地介绍如下:

政府项目,大盖楼堂馆所、宾馆酒店

长白山管委会自成立之日开始,便大兴土木,大盖楼堂馆所,宣称要在3至5年内“把长白山的基础设施建设成省内一流,全国超前的区域”,“使之更符合投资者的要求”。果然,短短三年长白山管委会共组织实施了包括办公大楼、政务大楼、长白山科学院、长白山博物馆,蓝景戴斯酒店、西坡和南坡山门建筑群、水坝电站、西坡换乘中心,以及未完成的长白山会展中心、医院、客运站等等总计62个重点项目,将保护区内外都变成了大工地。在16.8亿元的总投资中,12亿为国债和贷款,仅此一项,每年需要偿还的利息高达7000万元,占旅游年收入的2/5。

2008年,长白山管委会在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建蓝景戴斯酒店,除一栋主楼和一栋客房楼之外,未经审批非法砍树,又盖了3栋别墅和2号客房楼。据举报人和媒体披露,共非法砍伐1400棵树(长白山管委会只承认砍了200棵树)。这场无视森林法的毁林大案惊动了国家林业局。2009年,在长白山管委会上报的3点处理意见中,只是对其下属的长白山开发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和施工单位方的项目主管予以起诉,追究法律责任。让人无法治置信的是,如此一个用来专门“为接待各级领导”的重点工程,居然会不是当时的管委会主任兼长白山开发建设公司董事长的主意,甚至此人也毫不知情,不负任何责任,最后竞拍拍屁股调到省里一走了之。

招商项目,堪与亚龙湾比拼的旅游胜地在崛起

用政府财政的前期投入搞基础设施建设,而后大举招商引资,快速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区的发展模式被套用在长白山这样的生态保护区,结果必然造成生态区的经济化。我们从长白山管委会的招商引资项目,不难感受到这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

香港紫玉集团在原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建度假村,长白山管委会卖地坐收2亿元;长白山国际度假酒店,招商引资1亿元;园池旅游开发项目,招商引资1.2亿元;长白山森林假日酒店,招商引资0.5亿元,长白山森林高尔夫球场,招商引资2.5亿元,参花高尚体育休闲,招商引资4亿元;卧龙国际商务中心,招商引资13亿元;和平营子国际度假村,规模十万平方公里,招商引资200亿元……

在长白山管委会的总体规划中,池北区的原二道镇

要“打造艺术生态精品”的白河小镇;池西区原松江河林业局白西林场被整体搬迁,用于“打造欧陆风情”的白溪小镇,建设成“长白山国际旅游新城”,池南区则“打造地热、温泉,购物的漫江小镇”。加之新建的高速路,连通大城市的飞机场和连接环线的铁路,“堪于海南省亚龙湾比拼的旅游胜地已在我国东北崛起”!

并非环保的“环保项目”

长白山管委会称,前三年共实施生态保护项目56个,总投资19亿元(另一说是涉及保护的资金达7.1亿元),保护的力度可谓历史空前。但认真分析,这笔巨资中究竟有多少是用于有效保护,有多少是做了无用功,又有多少产生的是负作用,就没有人说得清了。试举3例并非环保的“环保项目”,这些项目既无生态学家,生物学家的参与,又无环境影响评价,就“大干快上”了。

景区的步行栈道。修筑架空栈道是为了保护地表植被,但由于使用的木板遮光挡水,加上施工过程的破坏,原地表植被实际多已死亡。在温泉区架设栈道,不仅有损于景观,而且造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温泉瓶尔小草的极度濒危。又造成了上好木材的不必要浪费。

“河段综合治理”。激流本是长自山河流的自然形态和特点。但长白山管委会自源头始用推土机将二道白河加以平整改造,或修成“水的台阶”,将激流变成漫流,破坏了保护区的河流景观与河流生态。

小天池的补水工程。长白山管委会采取了两项荒唐措施,一是将二道白河的掺入富含硫化氢温泉的河水抽八小天池,从而改变了小天池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造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极北小鲵濒临灭绝;二是挖了一道排水沟将上游小泥池的水排出补充小天池。造成小泥池沼泽的草甸化,使我国东北唯一一座高海拔的高位泥炭沼泽的生态告危。

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瞎折腾

长白山管委会为将保护区“全力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胜地”,规划了49处景区景点,不少景区景点已深入法律法规严令禁止旅游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旅游开发规划的近期与中期发展目标颇为宏伟:2010-2012年,成为东北旅游的龙头老大;2013-2015年,成为“北国度假天堂”,“南有亚龙湾,北有长白山”;2016-2020年,成为“东方阿尔卑斯山”。配合实现上述目标,长白山管委会还计划建造五星级酒店11家,温泉度假村15-20家,滑雪场5家,高尔夫俱乐部3家……

为“全力打造‘南有亚龙湾,北有长白山’”的品牌形象,长白山管委会三年内投入7000多万元进行广告宣传和营销推介。但问题是长白山与亚龙湾毫无可比性,亚龙湾是纯粹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而长白山是国家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至于将长白山“打造成东方阿尔卑斯”,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因为长白山目前的旅游开发模式恰恰与阿尔卑斯山的旅游开发模式大相径庭,可谓南辕北辙。阿尔卑斯的旅游开发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史,所依靠的也不是政府的大量投入和外部资金的引进。那些令人神往的旅游小镇,均由社区居民自主开发,既实现了百姓的整体致富,又保留了小镇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包括建筑、习俗、节庆、饮食、服饰和手工艺。这正是它的迷人之处,是大砍大拆大建,甚至让原住民搬迁的开发模式根本做不到的。阿尔卑斯山的旅游又是本来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造型简约,规模适度,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区内许多道路均修得十分隐蔽或者就是砂石路,拒绝奢侈与铺张浪费;旅游方式以自驾车和徒步为主,引导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的认知体验与感悟。这同将旅客送上快速交通的“传送带”,从一个景点匆匆奔赴另一个景点的“快餐式”旅游迥然不同。只有目标景点而忽略过程体验的旅游是低层次的旅游,与生态旅游风马牛不相及。

其实,不必远学阿尔卑斯,只要看看较近的富士山,长白山旅游开发中的弊病已一目了然。我们将道路修到山顶,而富士山只修到五合目——海拔2400米的半山腰,剩下的1700多米没有公路,更无索道或“天梯”,无论尊卑贫富一律徒步攀登。差别在哪里?我国一些人的价值观中多了花钱享受大山,享受自然的消费者心态,少了对大山、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呵护。

在自然保护区,更重要的不是“想做什么”,“要做什么”;而是多问几个“不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道路“通达”,动物遭殃

道路作为生态系统内新的干扰因子,对系统的结构及生物的影响日益加剧。随着道路的迅速扩展并日趋硬质化和网络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尤为显著。我国绝大部分道路在建设之前缺乏规划环评,建成之后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又缺乏跟踪研究和综合评估。因此,在实践层面上,道路的生态学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随着大规模的旅游开发,矿产开发和水电开发,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国家公园和自然圣境等保护地中大量铺设道路并升级改造路面,对森林、湿地、草原、荒漠等各类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长白山管委会为旅游大开发搞了一个道路的“通达工程”,包括七个主要项目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池北区至松江河公路:西山门至池南区公路;池北区至园池公路:池西区至卧龙至西山门公路:池南区至望天鹅、十五道沟公路以及“对建成的硬化路面进行改造升级”。

目前,长白山保护区已修建道路约350公里,近20年间道路里程增长了1倍。我们考察的区内10条主要路段,在80年代之前修筑时均为土石路。90年代后,其中9条已经或者正在改造成水泥路,路面宽度也由原4-6米扩展为6-10米。

2007年,在长白山保护区道路网中北坡的白河一白山公路车流量最高,而且最大流量集中于七八月的旅游旺季,月均26620辆,日最大车流量为887辆。

调查显示,长白山保护区的路域分布有104种野生动物,其中紫貂、黑熊、马鹿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通过两年时间对长白山保护区道路生态学的研究,发现存在四大问题:

硬质化道路的修筑和对土路砂石路的硬质化改造大大提高了野生动物的致死率。

道路里程的增长和路面的加宽带来车流量增加,道路升级改造带来车速提高,大量两栖动物被碾压致死,严重抑制了保护区两栖动物的种群数量,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我们在长白山保护区外围的4条主要公路上设置了5条样带。

2007年4-10月的66次调查统计显示,道路致死的野生动物种类共43种,在其中3条道路上,道路致死动物1867只,平均每日每公里致死动物2.82只。

长白山保护区大量蛙类,蟾蜍的季节性迁移导致了道路交通的高致死率。许多蛇类也容易在过路时被车辆碾压致死。环区公路的头道路段野生动物致死率高达75.95%,主要致死类群为两栖类和兽类。对比之下,林区土路仅为4.65%。

长白山保护区公路交通的动物致死高峰发生在每年8月,与旅游季节的车流量高峰吻合。动物致死的个体数与日车流量成正比。鸟类致死的首要原因是路面改善大大

提高了车速。调查显示,长白山保护区道路的数量及密度已经导致行动迟缓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利用率高的公路两侧两栖类已明显减少,年复一年的反复碾压几乎耗尽了道路周边生存的两栖动物类群。调查还显示,本来栖息地状况较好的土路、环区公路以及利用率较低的林区公路也已经变得不适于两栖类生存。这些土路两侧过去的水泡数量很多,可供两栖类繁殖,而今改善公路的排水设施使这种水体干枯率高达85%,严重地抑制了两栖类的种类数量,两栖类繁殖地的破坏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不亚于主要旅游公路上交通对两栖类的致死率。

道路里程的猛增和网络化,导致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化。

长白山保护区将原始动物栖息地转化为人造路面的占地面积,虽然仅占整个区域面积的0.3%,但是横穿保护区内的4条主要公路已将保护区分割成5大块和若干小块,大大降低了动物栖息地的连接度,造成大型野生动物种群之间的基因隔离,近亲繁殖。

随着道路密度与人类活动的剧增,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相应萎缩并破碎化。曾经大面积连续的栖息地,被人为割裂为小的孤立的斑块状栖息地。道路的增加固然会使一些“边缘物种”从新增的栖息地的异质性中获益,然而对于大多数森林系统内部核心物种的生存则带来不利影响,本土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加大。当种群之间基因交流和扩散被抑制,道路便成为景观中野生动物迁移的主要障碍。因道路而形成的小斑块互相隔绝的栖息地,对于生活空间广阔、低密度、低繁殖率的食肉动物的捕食、寻偶繁殖和扩散,尤其具有毁灭性。

尽管道路对长白山大多数物种栖息地的影响是负面的,然而我们发现了也有正面影响的有趣现象。人为产生的森林道路两侧提供了异质性空间已成为边缘栖息的鸟类活动的场所,从而提高食种子鸟类、食草动物和小型啮齿动物的数量;道路边沟潮湿的水洼,有利于两栖类繁殖;沿路边缘的草本植物萌生的枝条,结果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发达,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增加了捕食食草动物的肉食动物,但同时增加了其交通的致死率。因此,这种增加异质空间的正面意义又与负面影响基本抵消,没有多少生物学价值。我们认为,对于修路,特别是修硬质化道路增加生物的异质空间的正面作用,不应给予过高评价,更不能作为在保护地内滥修道路的合理依据。

景区公路和景点栈道网络对鹿科动物的影响甚大。长白山保护区景点栈道分布在河流两侧,这些地段正是马鹿、原麝的栖息地和饮水地。调查发现,在已建成的栈道区域已经没有了以往马鹿和原麝活动的迹象,说明它们有意回避并且无法逾越人工铺设的架高木质栈道。

道路交通的便利方面了人们出入保护区从事各种活动。

前面已经谈到,目前长白山保护区有大小八区路113条,纵横交错。反复踩踏形成的宽窄不一的步道,已几乎遍及整个保护区。

道路的改善和密度的增加提高了人类活动的能力,增大了动物被捕杀的几率。1983年修筑环区公路是以便于巡护为主旨,事实却是这条环区公路更加便于非法八区者利用车辆交通出入保护区,偷猎和乱采滥挖随之激增。由此可见,在自然保护区搞工程项目,需要慎之又慎,否则即使是出于生态保护的良好动机,也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新旧两条平行的环区公路完全割断了保护区森林与其他林业局森林的有机联系,长白山保护区彻底“生态孤岛”化。

综上所述,道路建设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道路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导致大量野生动物被直接冲撞碾压致死。受害者以鸟类和两栖爬行类的小型动物为主;

道路分割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致使栖息地破碎化和孤岛化,动物难以完成迁徙、繁衍等生命活动,造成生存危机。受害者以马鹿、原麝,狍子、野猪等大型食草动物为主;

道路的改善,对于保护区提高资源保护管理水平,加强巡护工作发挥的积极作用小于为非法八区猎杀野生动物者提供的便利条件。受害者以大中型哺乳动物为主,特别是紫貂,水獭之类所谓“毛皮兽”,和黑熊、马鹿等所谓“经济动物”。

保护区森林或成“空林”

2006-2008年间,两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调查的结果显示,几乎全部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均呈急剧下降趋势,这种态势若不能大力扭转,再过十年,长白山保护区森林势必将变成“空林”——空无野生动物的森林。以下数据可证明此言绝非危言耸听。

马鹿,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033头,种群数量为33-83头,仅为70年代的1%,狍子,全区种群数量为300-722头,较70年代下降了49%;野猪,全区种群数量为231-769头,较70年代下降了58%;原麝,曾经在保护区广泛分布,自2002年后再未见有其活动的蛛丝马迹;处于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作为旗舰种的东北虎,金钱豹等猫科动物,长白山保护区科研所自1985年~2007年共进行了433次野外调查,结论也是每况愈下,有的已经宣告灭绝,有的已岌岌可危。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中,处于濒危之中的首推栖息于河流湿地的鸟类,如中华秋沙鸭,鸳鸯、绿头鸭、斑嘴鸭等等。由于人们在保护区水域反复大剂量投放农用杀虫剂进行灭绝性捕鱼,自1999年以来,区内主要河流中已经很难见到鱼类,蛰虾和水面昆虫,导致水生食物链断裂,直接影响了水禽的生存繁衍。而今研究人员与当地居民不谋而合都认为长白山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甚至不如邻近的林业局林场多。岂非咄咄怪事?这种怪事其实不怪。

应该说是长期的和综合性的人为因素,造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众多野生动物的锐减、濒危和消亡。然而,政府部门将保护区内的旅游开发置于栖息地保护之上的错误指导思想,道路规划设计中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缺失以及施工建设中为节省成本造价,野蛮施工,肆意伐树和破坏路边地表植被,不考虑给野生动物留下任何通道的传统筑路形式,无疑是被人们长期忽视的一大重要因素。

上一篇:小学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给地铁员工拾金不昧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