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2011080

2024-08-03

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2011080(10篇)

1.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2011080 篇一

XX乡土地流转情况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乡外出务工经商农民不断增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土地已不再是农民唯一的收入来源,不少人开始自发地对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但总体规模不大,土地流转仅处于萌动阶段。

一、基本概况

XX乡地处永城市西南部,全乡17个行政村,3.8万人,共有耕地6万亩,人均耕地不足2亩。人多地少矛盾比较突出。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近年来,我们在做好土地延包工作、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目前,全乡共流转土地1509亩,占全乡耕地的2.5%,形成了浑河林厂种植基地、黄庄蔬菜基地2处。流转土地每亩年均效益达到3000余元,有力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二、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目前,全乡6万亩耕地中,已流转1509亩,流转率达

2.5%。从流转对象看,流转给承包大户6户360亩,占流转面积的23.9%。从流转主体看,委托村流转306亩,占流转面积的20.3%;农户自发(亲戚、朋友之间)流转843亩,占流转面积的55.8%。从流转用途看,被流转土地用于种植蔬菜的120亩,占流转面积的8%;种植其他粮食作物的 1340 1

亩,占流转面积的88.9%;从事养殖的49亩,占流转面积的3.1%。我乡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反租倒包。即按照群众自愿、有偿的原则,由村反租农民承包土地,签订土地反租合同,再由村集体将反租土地包给其他用地主体,由村集体与用地方签订土地使用合同,村集体按期付给群众租金。反租倒包,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推进农业示范区建设与高效农业规模经营。但这种方式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求土地区块相对集中,二是群众意愿比较集中,三是村两委有较强凝聚力。

(二)转包。即在土地承包期内,原承包者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给他人,土地承包合同的各项权利与义务由新承包方履行。但这种方式仅在村、组内进行,转包的地块面积较小且分散,不利于承包者经营管理,且基本上是口头协议,出现纠纷不易调解。

(三)租赁。即农民将承包期内一定时限的土地使用权,有偿租赁给用地单位或个人。土地租赁操作简易、纠纷少、机动灵活,租赁双方都能获得较高的收益,还能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农民土地条块明显,租金各户要求不一,严格限制租赁规模。

(四)代种。即农户将亲友不愿耕种的土地代为耕种,原土地耕种者不收费用,耕种者每年象征性给一部分粮食或无偿。但这种方式不符合有关政策,土地经营仍维持现有耕种方式,对土地流转有害无益。

三、当前土地流转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我乡来说,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一)思想保守,守地吃饭,制约土地流转规模。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口增加,土地管理重担基本落到在家留守老年人身上,而正是这部分人群思想保守,不愿丢下土地,甚至对子女流转土地横加干涉,严重阻碍土地流转。

(二)流转期限不确定因素较多,新土地经营者不愿过多投入基础建设,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对转入方来说,拥有的只是土地使用权,是“租地”而不是“购地”,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维修缺乏足够的积极性,满足于“得过且过”。这一责任矛盾造成目前流转土地的灌溉、农电等农田基础设施现状欠佳,年久失修、带病运行的为数不少。

(三)土地流转用途结构过于单一。目前全乡已流转土地中,用于粮食的比例高达85.8%,但粮食属季节性作物,一但流转条件发生变化,转入方就会择“惠”择“地”,不能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反而为土地流转带来负面效果。

(四)管理机构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但上级局委没明确其职责,工作开展仅限于开会、报表。村级基本上没建立土地流转组织,土地流转处于流放状态。

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对策措施

要推进土地流转,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舆论宣传。部分老百姓旧习惯根深蒂固,有的宁愿土地荒芜也舍不得流转出去;有些干部对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支持、不引导,导致土地流转困难。因此,要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以及中共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教育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知法、懂法、用法,从思想上消除他们对土地流转的顾虑。

(二)进一步坚持政府引导,进行政策扶持。要严格按照中央政策规范土地流转,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具体管理办法,同时,要制定并落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激励机制,政府财政可以安排适当资金,对流转土地进行一定的补助奖励,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拓宽流转模式,创新招商思路。我乡目前的土地流转主要是户对户,这种模式结构单一,效益不高。因此,要创新机制、大胆实践,支持公司对农户、种植大户对农户流转模式,对已流转土地进行多元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

(四)成立机构,健全制度,为土地流转提供保障。成立相关机构,为农户和承包户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服务;及时介入,引导农户签定规范合同,保障双方合法利益,规范土地流转流程。

2.宁陵县土地流转工作汇报 篇二

——宁陵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汇报材料

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指导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规章政策,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依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我县2012年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宁陵县辖14个乡(镇),363个行政村,全县农业人口为65万,耕地总面积为 56.07万亩,承包农户总数达到14.2 万户;截至目前,我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46.6万亩,占全县家庭承包经营面积87%。订立合同30040份。其中互换土地面积35.12万亩,占流转面积的83%;转包土地面积

4.22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0%;转让土地面积2.55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5%,出租土地面积4.71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1%。

规模经营50亩——200亩农户121家,200亩——500亩的农户14家,500亩——1000亩农户10家,1000亩以上的农户6家。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构,推动流转

在县农经站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

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健全调解仲裁机制,开展流转服务;乡镇依托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织好本乡镇的流转工作,建立规范的承包合同、流转合同档案;村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点,由各村会计担任信息员,信息员负责将各自范围内的土地流转信息以及相关基础资料汇总到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从而构建起了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推动了土地流转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健全制度,严格考核。我县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宁陵县2012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宁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宁陵县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通知》等多个促进土地流转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在税费、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确保土地流转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府还将土地流转指标纳入对各乡、镇年终目标考核,并与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三)培育典型,引导流转

做好土地流转有关典型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组织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人员经常性的开展为农民授课,从而减少了土地流转的阻力。在土地流转方式上,我们积极探索流转新机制,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导农民以各种可以接受的、方便的方式进行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流转方向上,我们积极引导,按照集约化、高效益模式,确定了土地流转流向:一是发展现代农业,走集约化种植的路子。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蔬菜大棚种植、酥梨、粮食生产大户等支柱产业。二是流向专业合作社。全县流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面积为2.8万多亩,土地占流转总面积的16%。宁陵县建华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形成1000多亩连片种植香菜、洋葱基地,通过这种规模经营方式,带动周边村农户1200多户。宁陵县惠万家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形成880亩的连片种植葡萄基地,带动周边地区1000多亩的葡萄产业。

(四)政策扶持,鼓励流转

一是对流转期限 较长、经营面积 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资金扶持。二是对接受农户委托、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村级组织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三是开展免费就业培训。近年来我县有针对性地开设农民就业培训课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拓宽就业门路,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造条件。

(五)规范运作,保障流转

我县在土地流转服务工作中,着重把好“五关”。一是审查关。在流转时,严格审核土地转出方是否确地确权,转入

方是否具备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资格,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要立即通知双方当事人立即终止或变更合同。二是程序关。土地流转必须按照有关程序,依法开展流转,不得强行推行。三是合同关。规范流转双方合同签订,明确双方当事人流转方式、流转时间、流转价格及流转收益支付方式。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不得为其鉴证。四是建档关。对土地流转委托协议书、土地流转情况、流转合同等土地流转资料及时登记造册,建立书面和电子档案,最大限度避免土地流转纠纷。

三、存在问题

3.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2011080 篇三

建设工作汇报

随着海西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速,对于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工作,已摆上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根据《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政办[2012]285号),我镇着力创新机制,把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作为推进全镇土地流转一项重要工作措施来抓,农村土地流转出现快速增长的好势头。现将我镇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强化领导,试点先行,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2011年,根据省、市农办土地流转管理办法的通知,成立了《关于洪梅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南洪政„2011‟74号)文件,由镇农业服务中心、经管站、财政所、三家联合转发了《通知》(南洪政[2011]75号)。在请示了分管领导之后,决定先对我镇三梅村、梅溪村、洪梅村、梅新社区等四个村进行建设、随后经研究,决定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镇农业站、土管所、林业站、经管站、财政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中心设一名土地流转信息员。

(二)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工作流程。镇成立 1

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正常办公,添置有必要的硬件设备;并制定有“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图”等规章制度,并将其在办公场所上墙公示。村级土地流转信息员主要职责包括:采集、整理本村各类土地流转信息;定期向镇土地流转中心报送土地流转报表;协助签定土地流转合同等。

(三)建立镇土地流转信息档案。要求对4个农村土地流转信息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农户土地流转愿意、流转土地位置、面积、价格、流转方式、期限和联系人等信息资料,全部输入电脑,镇公布兰发布,为土地流转双方牵线搭桥。

(四)根据市里统一要求制定统一的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土地流转。一是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格式,统一印制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分发到各村,确保各村统一使用;二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和流转管理。

(五)选择典型村开展现场会,发布土地流转信息。今年,镇土地流转中心将闲置用地进行连片开发,仅今年通过中心就开发503亩基地涉及的村包括三梅村、梅溪村、洪梅村、梅新社区等。

(六)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加强对规模经营大户和从业农民的培训,在示范区内,分别举办了反季节蔬菜、苗圃、蘑菇、西瓜等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包菜栽培技术等为内容的技术培训共6期,参加人数800多人,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其次,提供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广播、信息服务热线等载体,发布农村政策和农产品供求等信息,让规模经营大户随时掌握市场变化。据统计,今年以来为十多户种植大户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和法规咨询。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我镇土地流转中心普遍缺乏工作经费,有的没有按要求在醒目地方设置土地流转信息专栏和定期发布信息;有的土地流转工作操作程序不够规范,土地流转仅限于农户间自发流转的,以口头约定为主;有的没有按照制度的规定和规定的工作流程开展咨询和跟踪服务等。二是村级信息员普遍是兼职的,没有固定报酬,工作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职能发挥。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完善平台建设。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根据省农办、农业厅、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闽农办[2011]53号),要求我镇把组建服务平台当作促进土地流转一项有效措施来抓,落实专人,对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按照省里制订的“六个有” 建设标准,逐条对照,补缺补漏、逐项完善,力争全部达标。

(二)确实开展服务。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要落实专职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和工作流程开展土地服务工作,及时收集农农民土地流转信息,建立土地流转信息专栏,定期在土地流转信息

专栏上向社会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加强对土地流转双方的联系和指导,实行跟踪服务,为土地流转双方解决实际问题。

4.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2011080 篇四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指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其中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村工作改善的杠杆。土地流转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针对这一问题,近段时间笔者对所工作的xx镇xx村开展了走访调查。

一、基本情况

xx镇xx村距离xx县城20公里,现有人口4733人,1123户,共有土地5212亩,其中田2563亩,土2649亩,人均耕地1.12亩。多为丘陵和坝子地理条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由于单独种植粮食效益低,仅能解决温饱,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经过调查,全村青壮年外出人员1600余人,占全村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占青壮年的三分之二强。其中绝大多数到沿海一带外出务工,少数到本省本县、市经商或者务工。在家的青壮年也多数从事经商、运输、在附近打工和承包经营规模化农业。整体上来说,xx村存在人多地少与地多劳少的矛盾。虽然金融危机造成很大影响,但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仍然不多。在家的多数为老人、妇女和小孩。土地的经营维持在简单的再生产上,土地产出率和综合效益都比较低下。造成的困难还包括农村的公益事业无法开展等。

二、土地流转现状

事实上,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xx村的土地流转就逐渐开始,目前有2600余亩土地处于流转状态中。分析特点如下:

1、多数处于自发状态。零星流转多数都是亲戚朋友之间的转租,规模流转主要是村委支持协调的农村能人的租包形式,2009年一共有只360亩土地,其余都是零星流转。在零星流转中,手续不完备,大多是口头协议,自由性和随意性较大。流转范围狭窄,多限于本乡本土之间。供需双方信息渠道不畅通,有的农民想流转却找不到经营者,有的农民想扩大土地经营却找不到愿意流转者。

2、租期过短。从流转期限看,大多是2年左右的短期流转,只有个别的超过3年甚至在10年以上。在零星流转中,不少农户每年年底继续口头约定,随时可以收回承包地,因此不能给经营者一个稳定的预期。

3、流转规模不大而零碎。零星流转在普通农民之间进行。由于土地零碎,其结果是,单个家庭土地经营面积的扩大,土地块数也同比例增加,劳动效率依旧,生产模式依旧,土地粗放经营状况依然存在。在xx村,经过村委引导下产生的土地流转最大一宗地也才80亩,牵涉到30余户村民。

三、建议

(一)经过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土地流转的可能性:

1、人口因素。由于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农村也不需要很多人经营

土地。据调查,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4月,外出务工人员共返回31人,流出20人。其中,返回人数多余流出人数的原因是家中有事情(喜丧事)。经过调查访问,虽然形势不是很好,但是多数都还是会外出。继续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可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由于大量劳动力流出农村,农村留下的是老人和妇女,他们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综合效益低下,为土地流出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土地流转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多地少和地多劳少的矛盾。

2、技术因素。随着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也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如果只是维持简单的温饱则老人和妇女也基本可以胜任。因此为了建设新农村,实现现代农业,也需要进行土地流转到种地能手手中。

(二)为了解决人多地少和地多劳少的矛盾,需要在这些年土地流转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秉承中央精神,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与零星种植并存的局面。规模化的常规种植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但是农地的大规模流转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工业化城市水平较高,农民的非农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性较小。而目前在xx村,由于上述前提条件还不具备,难以出现大规模流转现象。企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需要我们加强相关方面宣传和政策支持引导。

1、要积极引导。在“三个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引导土地

流转。xx村村支两委在发展烤烟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选取了一些条件好的地方,经过与农户的积极沟通协商,在给予恰当补偿的前提下,统一划为烤烟基地。然后由村支两委出面与当地和外地引进的种烟能手签订合同,使土地适当集中,2009年全村一共划为烤烟基地的土地有360亩,集中到7户种烟能手手中。初步实现规模化经营,从而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2、加强规模化经营的宣传。根据国内三农问题专家的观点:从通过土地流转而形成一定的土地规模,即使常规种植也能取得可观的收益,扣除租金和额外增加的雇工开支之后,亩均效益低于零星种植户,但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在零星流转中,生产方式没有改变,种植模式没有改变,土地产出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规模流转中,那些投入较多和发展高效农业的经营户,均取得了较高的收益。仍以烤烟种植为例,由于2008年xx村已经开始引导规模化种植,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效应。2009年,该村白沙组和蜂桶岩组的部分村民也自发的与当地农民协商租借土地开展规模化种植,人均达到了10亩以上。其中,蜂桶岩组村民张著文在从沿海务工回来较晚的情况下,从当地一个种烟大户那里再次转租了7亩地进行种植。在其他作物方面,坪桥组村民任明海在去年种植西瓜受益不浅的情况下,再次扩大规模,租种了8亩多地专业种植西瓜。

3、需要做好土地流转的保障措施。由于多数村民土地少,种植粮食是生存的需要。如果要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就必须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行。xx是一个典型的山区,难以实现整体的机耕作业。

5.乡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汇报材料 篇五

乡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汇报材料

权家湾乡位于陇西县北部干旱山区,距县城约43公里。辖区面积124.82平方公里。全乡辖9个村,38个村民小组,2153户,农业人口9667人,现有耕地面积51924亩,人均占地5.3亩,,全乡人均纯收入2800元,种植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洋芋为主。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积极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胆探索,形式多样,逐步规范,不断完善”的工作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土地流转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乡共流转耕地面积7376.5亩,占任务6000亩的122.9%占全乡耕地面积的14%.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舆论宣传一是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农林牧的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人员、财政所工作人员、经管站站长、农技站站长、团书记、妇联主任为成员的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加强舆论宣传。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宣传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广大群众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意识,克服小农意识,消除疑虑,推进流转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加强典型引导。坚持创新方法,通过郑家川村与百绿草业土地流转典型,总结推广,用农民身边的典型去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促进土地顺利流转。

二、引导激励,推进土地快速流转

对大面积土地的集中流转,坚持以农民自愿为首的原则,按照涉及农户的多少,分别召开所属村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形成决定后再逐步实施。对积极性不高的农户,采取以优换劣的办法,先以其他农户的土地与之置换,然后再参加流转,确保所有农户均达到满意。同时,我们还组织农技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组,对流转土地进行等级测定,按常产和市场价格为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提供流转参考价格,并坚持由农户和土地承租、承包人面对面签订流转合同,流转所得直接归于农户。

为了规范流转秩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针对我乡农业生产实际,不断引进和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在权家湾、焦家湾、田家湾、陈顺、赵家岔等村规划了马铃薯、全膜玉米等无公害生产基地,在焦家湾、袁家岔、桌儿岔、王金岔等村规划了优质核桃林基地等规模化经营项目。

三、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效果初显

根据全县经济工作会上各乡镇都要建立1至2个50亩以上的流转示范点的精神,乡党委、乡政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结合本乡实际,制定出了土地流转规划,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模式。()在去年流转1800余亩的基础上,今年流转土地5500余亩,分别由百绿草业在袁家岔村种植牧草1000亩;由甘肃印象集团在桌儿岔村种植牧草1900余亩;由大夏新农业在袁家岔村种植核桃林1000亩;各畜牧养殖大户流转土地100亩以上,用于种植牧草。全乡流转耕地7376.5亩,涉及农户333户,其中互换面积820亩,涉及农户70户;出租面积4346.5亩,涉及农户178户;其他方式(代耕)流转面积2210亩,涉及农户115户。用于中药材种植流转面积200亩,马铃薯种植流转面积530亩,粮食种植流转面积4183亩,畜牧草种植流转面积100亩,林果业经营流转面积3646.5亩,其他流转面积1100亩。流转期限在2-5年的耕地面积为200亩,5-的耕地面积为510亩,10年以上流转面积6666.5亩。共签订流转合同96份,鉴证流转合同94份。四、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本地缺少种植、养殖能手,在种、养两业上形不成规模。

2、因村民思想单一,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

3、分散零星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摆脱小农经济的桎梏,制约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成和推进。

4、权家湾乡干旱缺水,靠天吃饭,所以造成土地经营困难,企业也不愿到我乡租用多余的土地。

五、下步的工作打算

1、加大对农村群众的科技、文化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转变思想认识

2、以发展养殖业为突破口,推动全乡牛羊猪的`稳步发展,并争取得到上级政策、资金的扶持,积极与相关龙头企业合作,发展订单式养殖,为全乡养殖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3、考虑农村群众的实际情况,允许群众在集体的荒山、荒坡上建盖养殖舍,发展经济。

4、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完善土地流转合同。

6.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体会 篇六

一、要正视土地分散经营凸显的各类矛盾

由于农村家庭的人口、年龄、就业结构等发生较大变化,延续30多年的传统分散经营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农村土地经营特别是涉及流转中的各类矛盾逐步显现。

(一)人多地少的矛盾长期存在。第二轮土地延包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以我们**镇为例,目前人均耕地仅有1.3亩,在税费改革以前,高额税赋和低值收成让很多农民看不到希望,税费改革以后,受物价、人工等因素影响,完全依靠土地收入仍不足以养活全家,所以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真正要农民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又感觉失去了根本,会没有依靠。

(二)耕作人员的结构发生变化。一方面,农民就业出现多元化。自市场经济以来,内地农民大量外出务工,过去传统意义上完全依靠田地收入的纯粹农民已不多,比如**镇在家种田的农民仅剩30%左右,这部分农民也大多因为背负很大的家庭压力而身兼数职,除了种地,还靠在附近的工地、工厂务工补贴家用,而新生代农民接受的是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安不下心来,也种不好地。另一方面,现有劳力出现老龄化。随着生活成本和压力加大,被迫外出或主动外出的人员增多,留守农村的人员大多是老人、妇女,有的家庭就是两个老人带着孙子,年老体弱还要照顾小孩,对种地往往力不从心,投入耕地精力不足,加之文化程度偏低,导致粗放式种植居多,土地资源浪费大、效益低。

(三)土地产权与农民现状不符。由于土地二轮延包实际是按照“添人不加田、减员不减地”的方式进行操作,在二轮延包后出生的农村户口均没有土地,如埠河镇群星村是1994年最后一次分田,那么此后出生的人员就没有田,年龄最大的已有20岁,正是成家立业的关键时期,如果不通过考学或外出打工等解决生存问题,就可能成为事实上的失地农民。反之,在分田前出生的农村户口,分得耕地后通过考学、征兵、外嫁等途径实现了农转非,其所得土地按照现有长久不变政策仍可合法拥有,导致农村耕地产权与人口现状出入很大,真正的农民租种非农人口合法拥有耕地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家庭儿子多,如今娶妻生子一下子增加了几口人却没有地种;有的家庭子女均进城安了家,只剩两位老人在家种着五六个人的地;甚至有的家庭举家搬迁随子女落户,但却有耕地租借给缺少田地的农民耕种。

(四)土地无序流转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农村政策利好,农村土地流转量正在逐年增加,但受缺少相关配套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很多人仍不知道要通过正常程序流转,另有更多的外出人员不知道土地现在的价值,不懂得可以选择性流转,即使想流转也认为给亲友可以随时收回来,通过正当程序或交给企业、专合组织就无法收回,不安全也不放心,绝大多数农户选择了私下无序流转,通过正常程序流转的土地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私下流转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零成本流转,如外出务工人员把田地交给亲戚代种,相关负担谁种谁负责;二是低成本流转,给留守老人和儿童一点口粮即可;三是四是现金流转,直接按每亩200-300元不等的价格流转给亲戚朋友;四是弃田抛荒被动流转,如到村组干部手中借田代种,这类约占20%左右。

(五)建设用地以租代征现象日益突出。在农村,除了普遍关注的农民耕地以外,还有建设用地。就**镇而言,由于多年来历经改区设镇、合并乡镇、合村并组等改革工作,撤销了大量办事机构,遗留下的办公用房、建设用地较多,另外因普九义务教育政策调整也遗留下许多旧的校舍,但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管理不够规范,这些资产资源正在逐步变相流失。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严的时候很多资产低价售卖,后期管理严格后,在不允许买卖资源资产的大前提下,也大多采取低价租用的方式进行了处置,时间一般在20-30年不等,达到了以租代征的目的。

二、要积极适应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必然趋势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农村土地改革的关注较多,相信制约土地流转的制度障碍也将很快得到彻底破除。当前,无论从中央政策还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将土地流转给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或专合组织进行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操作,提升农业集体约、现代化水平,都是发展大势和必然趋势。

就目前来看,加快土地流转至少有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解放劳动力,让20-60岁没有负担的青壮年劳动力安心外出务工。二是有利于提高土地效益,通过改传统种养模式为规模化经营,实行机械化耕种,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田产出。三是有利于农业品牌建设。新的经营业主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设标准化基地,调优种植品种,采取无污染、环保式有机化种植,种出的优质产品可以打有机牌,做成精品销售,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含金量。四是有利于田园化建设。土地成片流转后,新的经营业主舍得大投入进行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控制,既有利于提高地利,也有利于争取相关扶持政策、项目资金。五是有利于农产品价格和质量安全。企业、农场主大量流入土地后,为自己提供了原材料基地,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因市场波动而影响收购成本,既为自己找到一条生路,也为农民找一条出路。同时,实于规模化经营,也有利于统一成片土地的种植过程,安全施肥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事实上,在上级政策的指引下,各地农村都在持续不断的探索,并涌现出了一批土地流转较为成功的典型。目前,我县比较有代表性的土地流转模式就有完全交付型、合作经营型、农企互动型三种:

第一种:完全交付型。即**镇“荆蕾”家庭农场模式。“荆蕾果业”是该镇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公司依托村组织从农户手中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50亩,流转期到2028年结束,农户在此期间基本与农田脱钩,可以获得租金后放心外出务工,土地完全交由公司统一配种管理。

第二种:合作经营型。即毛家港镇军堤村“土地银行”模式。该村“两委”在5月注册成立了军堤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社员158人,存贷土地1073亩。合作社采取“银行”方式运作,农户将愿意流转的土地存入合作社,合作社按每亩年产740斤稻谷,折合现金1000元本息付给农户。合作社再将1073亩田地划块分片,以每亩每年1100元的价格,分别将旱田承租给华烨水产种植蔬菜,水田承租给四通米业发展有机稻,除去农户存地本金,年可创土地流转效益10.73万元。同时,华烨水产和四通米业又将流转的土地以每亩40元的价格委托合作社管理,可实现管理创收4万余元。通过盘活土地,该村每年增收近15万元,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还为农户提供了家门前就业的机会,拓宽了增收渠道。该村“土地银行”运作至今,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底又流转土地350多亩,从事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种植。

第三种:农企互动型。即鄂南春米业“民企互动”模式。农民把土地交给企业,得到一定的租金,然后由企业进行标准化改造,并划分成若干工作区域,农民再根据自身实际,若没能力耕种就得租金放弃农田,若有能力有意愿继续耕种,就按劳力大小承包种植面积,企业制定标准化种植要求,根据种植效果发放劳务报酬。鄂南春米业集团通过采取“粮食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构筑生产、收购、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模式,形成了企业与农民之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流转农田每亩可获租金800元,留守农户还可根据企业需求从事田间生产或加工车间作业,日薪可达80-180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要注意解决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问题

当前,土地流转的政策逐步明朗,各地加快土地流转的力度也非常大,但仍有不少制约土地流转的实际障碍,加之土地流转本是市场行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解决好这些问题,是进一步推进和加快土地流转的关键。主要问题包括:

(一)土地二轮延包的遗留问题。一是二轮延包不彻底,部分农户因债务或外出务工而放弃分田,随着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弃田者反悔要求重新分田。二是按二轮延包政策,不允许经常调整或全村统一调整,实行承包期内“增人不增田,减员不减田”的土地分配制度近来,造成了约40%的新生代农民无田可种,约40%的进城户口却依然享受土地红利。调查发现,目前80%左右的种地农户都不是纯粹种自己的地,都流转有别人的地,与家庭实际承包权证的土地面积不符合,政策极端滞后。

(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保护问题。土地二轮延包前,农民负担不规范、基层执行农民负担政策乱象丛生,各地负担不平衡,有的高达400元一年,很多农民一年种下来还亏本。弃田抛荒者众,当时基层党委政府为完成上缴税赋,通过各种形式不让荒地,要让每亩地有产出有税收,用行政手段或做工作要求种养能手、村组干部、党员带头捡田,甚至作为政治任务分到党员干部户上,他们多年来一直种着高税赋的地,直到取消农业税,才逐渐享受到土地带来的效益。而这些人在取消税赋后,在村级一事一议及水利交通设施捐资修建中仍然负担了很多,他们的利益如何保障,是在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进程中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三)历史遗留的债权债务问题。一是村级债权债务。以前,绝大多数村集体为了上缴税赋而贷款,虽然国家在综合改革时给予锁定,但并没有拿出具体的解冻办法,目前仅有少数经济基础好、区位优势好的村因为拆迁征地或其它途径化解了债务,绝大多数村仍然在债务中挣扎。二是村集体与农户间的债权债务。因为农户的欠缴,村集体被迫贷款,导致了农户、村集体、被贷款人的三角债务债权关系。有的农户虽恶意欠债多年,但该发放到农户卡上的惠农资金一分不能少,可该还村集体的账一分不还。在推进土地流转中,处理好债权债务关乎农村的公平公正。

(四)两种特殊对象的保障问题。一是有劳动能力者的耕种权利。虽然如今很多农民不愿种田,不会种田,但是也还有一部分年龄在50-70岁之间的劳动力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农田,这些人的权利必须给予保障。二是有劳动能力但不愿意种田者的养老就业保障问题。对这类对象一方面要给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给基本的合作医疗或养老保险。

(五)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问题。既然农村土地已经成为一块“香馍馍”,存在风险是必然的。结合前几年各地土地流转经验,以下几类隐患值得重视。一是资本炒作产生泡沫。大量非农工商资本利用各方面资源和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到农村用低成本收购流转土地,投入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抬高价格,向社会公开转让、转租,进行二次流转,倒卖土地经营权。如某镇张某,至,先后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200百亩,签订流转合同13年,通过各种方式把分散的田调成片,总共花了45万元,年以130万转让出去。二是黑恶势力介入谋利。有的地方曾经出现由在当地有宗族势力或影响力的先富之人将土地从农户手中低价拢络,成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切断农户与专合组织或企业的直接对话渠道,从中收取费用,形成新的地霸。三是套取项目资金和抵押融资。有的专合组织将土地拿到后,注册名目繁多的公司、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然后申报套取相关项目资金,或者作为抵押到银行或担保公司贷款。甚至有的地方明知有政府投资的项目立项或准备实施,趁农民不知情,提前在农户手里私下流转土地,然后在征迁或建设中恶意要价。四是借流转之名违规建设。打着建设农庄的名义打政策擦边球,在一般农田上搞永久建设,建成私人住房或消费场所。五是恶意竞争抬高地价。有的企业或个人为了更多的掌握土地,不计后果的提高土地租金,导致地价虚高。同一个乡镇有的每亩每年仅300元,有的则将价格抬高到800甚至1100元左右不等。

四、要科学建立土地流转增值收益的分享机制

让农民、企业、政府分享土地改革增值收益,这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最终目的。必须严格按照中央要求,正确发挥市场机制功能和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探索符合农村发展的土地流转使用道路。

(一)要坚持规范有序引导。土地是特殊商品,是农业命脉,是农民生存之本,加强土地管理是基层政府的基本职责。一是积极宣传引导,提高政策普及率,让农户知晓国家政策、认知土地价值。二是建立流转平台,引导农民有序流转。三是完善流转程序,制定格式化合同,并强制司法公证,做到依法依规流转。如流转承包期内遇到国家建设项目,必须无条件服从,让征迁利益分配清晰明了。四是健全风险预估机制,凡大宗土地流转都要进行风险评估。一方面要对流转地的规划进行审验,看与政府投资项目有无冲突;另一方面要对流转业主进行审核,看其实力、动机和背景,有无资本运作、套取资金融资意图。五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防止黑恶势力、不良资本进入农村廉价屯地、二次流转或恶意炒作等,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六是要大力扶持本地大户,真正能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长远和广泛作用的,还是本地成长的大户和龙头企业,政府应该真心实意加以培植,特别是对土地流转前期投入较大的实体可以给予适当奖励。

(二)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这是推进土地流转的最基本前提。要按照“权属清晰,权责明确,权益保护,流转有序”、“依法、自愿、有偿”双重原则,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利益需求,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推进规模经营,更不能偏离增加农民收入的主题来搞土地流转,凡是违背农民意志的变革都有可能失败。要对农民实行分类引导、分类帮扶,有田想种的、有田不种的、掌握他人土地的、私下流转的等等,根据不同诉求区别对待。特别是对特殊群体的反悔权必须预留一定的保障空间,如低保户、五保户、残疾家庭、离异家庭、服刑人员、留守家庭,这些人的情况特殊、情绪不稳定,应该允许其反悔,并留下调整空间,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三)要积极引进优质产业。没有高效优质的产业做支撑,实行的只是土地的业主转换而没有实现产业的转换,体现不了土地价值,实现不了效益提升。如某米业公司流转土地1000亩,流转前农民种传统稻谷,流转后仍然种传统稻谷,而米业加工利润微薄、风险很大,维持了几年便无以为继,对农民承诺的高租金无法继续兑现,土地重新还给农民也不现实,当初轰轰烈烈流转来的土地宝贝成为了烫手山芋。为此,基层乡镇一定要坚持用工业理念抓好农业,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加大对发展特色产业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走“企业+基地+农户”的路子,引导农民土地流转,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

(四)要合理确定流转价格。土地流转的实质就是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说到底还是如何让土地利益最大化,所以流转价格是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所在。如果价格过低,不宜保障农民权益;如果价格过高,新型主体难以维持,不利于形成长效稳定的流转关系,对产业发展不利、对流转双方投入积极性不利,容易发性土地流转纠纷,处理难度大。基层乡镇应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土地价格评估机制,确立合理的指导价格并及时动态调整,比如设置土地流转的最低起码价和最高限价,让农村土地流转在框架内运行,让地土流转保持活跃的生命力。

7.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实施方案 篇七

一、流转地点:

二、土地流转原则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是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体制下,维护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权性质、不得改变土地原农业用途,不得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流转受益归承包农户所有。

2、坚持集中、规模、增效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要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相对集中,发展规模经营。

3、坚持管理、规范、有序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要规范合同管理、及时解决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确保规范有序进行。

三、土地流转方式

1、农民以转让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确保稳定流转的稳定性,流转时间为**年。

2、农户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流

转。在集中流转、连片开发过程中,对少数不愿流转的承包户,可以通过调换土地等方式协商解决。

3、土地流转价**元/亩(均不含所有政策性补贴在内,如粮种补贴、种植补贴等)。

4、鼓励农户在自愿基础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份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四、目标任务

2014年,力争土地流转面积5000亩,2015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000亩,2016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0亩,2017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0000亩。

五、建立机构,提供服务,确保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1、成立相关组织。县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土地流转服务小组,赛德农业成立了专门的**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

2、建立镇、村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农业出10-20元/亩作为协调费,具体为每块农田全部流转的20元/亩,留一户的15元/亩,二户的10元/亩,同块农田内三户或三户以上不进行流转的,**不接收(农田地块以农忙路为界)。

六、维护农村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1、农村土地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本着实事求是、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确定,用现金兑付。实行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收益分配可以实行保底分红。

2、在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期内,因不可抗力导致受让方无法继续经营的,土地应归还原承包方耕种。除原流转合同另有规定外,通过流转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再流转。

3、国家各项惠农补贴原则上按谁种田谁受益原则发放,土地流转双方有约定的,约定结果要在流转合同中加以明确。

8.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2011080 篇八

广安市广安区农业局

关于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为了规范搞好农村农户承包土地流转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和•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广区委办发„2009‟7号)的规定和要求,现就切实做好我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注重引导,提高认识

土地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要实现规模经营就必须进行土地流转。各地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的正确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消除他们的顾虑,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共识和内在动力。教育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只凭现有的人均土地资源奔小康是不可能的,必须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让土地资源向经营能手或大户集中,才能实现规模效应。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区上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农业局(农经站),由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全区农村土地流转具体指导工作。各乡镇应依托经济发展办公室、农技站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由分管农业的乡镇长任主任、熟悉农村经营管 理工作的人员为副主任。其具体工作职责是抓好宣传发动、业务指导、与农户签定合同、发布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引进开发业主、兑现合同、调处纠纷等。各村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小组,由村委会成员组成,村支书任组长。重点抓好农户自愿流转土地的宣传、动员农户签定•农户农村土地流转申请书‣、登记填写•农户流转土地花名册‣等。

三、强化管理,规范运作

为了让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合法自愿流转,需按以下程序规范操作:一是征求意见、自愿申请。通过召开社员大会、院坝会、开通广播等形式宣传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让农户认识到在原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可以获得更大收益。同时,是将土地流转到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即政府的职能部门,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形成流转土地的主动性、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让农户自愿填写•农户农村土地流转申请书‣,同时将流转地块的名称、四至界限等内容登记在•农户流转土地花名册‣上。二是签定协议、依法流转。为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严格按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办事,经双方协商一致,农户与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签订•农户农村土地流转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包括:双方当事人姓名、住址;流转土地的种 类、四至边界、面积、质量等级;流转期限及起止日期;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土地补偿标准及支付方式;流转土地期满后地上附着物的处理;违约责任及赔偿事项;纠纷调解;其他未尽事宜的处理。三是发布信息、引进业主。通过网上、报纸等多种方式发布农村土地流转信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农业业主,促进土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四是协商谈判、签定合同。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与农业业主经谈判协商一致后签订•农村土地租赁合同‣。五是搞好服务、兑现合同。乡镇要帮助业主搞好技术指导、内部管理,及时帮助他们释疑解难。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要按合同、协议约定,及时收回土地租金,兑现给农户。

四、分步实施,稳妥推进

为了激活全区农村土地流转,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该项工作应按以下几方面分步实施:第一步是对当地乡镇进行统筹规划,如按区域规划水果产业区、蔬菜产业区、畜禽养殖业区等,以形成一村一品一业。第二步是根据规划设计进行招商引资,全力引进业主开发,并协商租赁农村土地事宜。第三步是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与农业业主就有关事宜商谈一致后,再对农户进行宣传发动,与农户签订好•农 户农村土地流转协议书‣。第四步是先在交通便利区域施行,再向纵深推进。

五、掌握政策,灵活处理

各地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灵活处理,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长期外出务工农户撂荒土地的流转问题。对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户,各乡镇要组织村组干部去电去函,征求承包人意见,并由承包人在规定时间内书面回复后再确定是否流转;也可由承包人委托其亲属办理撂荒土地委托流转手续。对拒绝书面回复、不愿流转或无法联系、无亲属帮助代耕的长期外出务工农户,其撂荒一年以上的承包土地,由村组暂时收回,实行直接流转。二是不配合农村土地流转而长期撂荒农村土地的问题。各乡镇、村组要积极做好撂荒农户的思想工作,引导和动员承包户自愿流转或委托他人代耕土地。对拒绝委托代耕或土地流转的,要按有关规定,凡撂荒土地一年的,由村组暂时收回,委托他人代耕或流转。三是流转土地期限和补偿标准问题。流转土地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2026年12月31日。补偿标准要充分尊重农户意见,一般按照当年稻谷市场价及350公斤/亩左右的标准折合成 人民币予以补偿。四是惠农政策补贴等资金兑付问题。农村土地流转后,国家给予农民的惠农政策补贴等资金,或兑付给原承包户,或兑现给土地经营者。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五日

抄 报:市农业局

9.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实施方案 篇九

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土地流转)进程,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将广大农村劳动力从有限土地资源中解放出来,积极从事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增收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基本原则

在土地流转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三分离”原则。土地流转要坚持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坚持“三不”原则。

1、坚持土地承包权不变原则。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承包权仍归承包人。现承包人只有经营权。

2、坚持土地用途不变原则。流转的农村土地仍然用于农业种植,严禁搞非农建设。商业建设用地在政策范围内的政府严格进行调控。

3、坚持土地承包权益人的各项惠农政策不变原则。土地流转后,原土地承包权益人仍然享受各项惠农政策。

(三)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土地流转要坚持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土地流转时要有规范的合同,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各项保障条款,确保流转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转让、出租等事项,其收益全部归具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

所有。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委托、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实施步骤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2011年4月5日—7月15日)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利用广播、黑板报、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统一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的思想认识,消除思想顾虑,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2)完善方案,制定措施(2011年7月15日—7月25日)

村组干部要深入农户,对现有农村土地流转及有流转意向的土地进行一次调查登记,摸清流转土地的地块方位、土质、土地类别、租金、承包人身份等情况。摸清底数后,将待转地块的基本情况向村内、村外公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本着“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原则,要逐步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造良好条件。

(3)土地流转阶段(2011年7月26日—8月30日)

在澄清底子的基础上,结合本村的具体情况,在工作组对土地丈量后,引导农户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在流转过程中,涉及流转土地上的树木等附属物问题,各村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程序决策实施,在广泛争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稳步推进。严格按照土地流转的法定程序,签订规范的书

面流转合同、鉴证流转合同、办理流转登记、填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申请书和登记薄及经营权证书,并及时将有关材料整理归档,实行“一户一表、一村一册”。

三、迎接验收(2011年9月1日——9月10日)

工作结束后,对本村土地流转实施情况、程序、存在问题、解决办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完善提高;然后,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验收。

10.外纳乡土地流转情况汇报材料 篇十

近年来,我乡在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积极引进业主,不断探索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有效地促进和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外纳乡土地流转面积已达XX亩,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5%,涉及全乡4个村。全乡从事土地承包经营的业主并成为种植大户的共有3个,土地流转的年限短的为10年,最长的为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期限。

二、流转的主要形式

立亭村与稻畦村相连,位于外纳乡以南10公里处,立亭村土地流转面积XX亩,其中耕地XX亩,荒山荒坡XX亩,于X年租赁给XX公司;稻畦村土地流转面积XX亩,其中耕地X亩,荒山荒坡X亩,XX公司租赁土地XX亩,稻畦能人大户XXX租赁土地XX亩,用于栽植优质油橄榄。

XX村位于外纳乡东北方向5公里的半山腰,该村土地流转面积XX亩,其中耕地XX亩,荒山荒坡XX亩,由油橄榄种植大户XXX承包,全部用于栽植油橄榄,目前有XX多亩油橄榄已经挂果。

在外纳乡以南4公里处的半山腰,有XXX村流转土地X亩,其中耕地X亩,荒山荒坡X亩,由多名农户承包栽植花椒、油橄榄和发展养殖业。

三、土地流转的效益

土地流转后,存在多方面的效益:一是生态效益,在有土地流转的立亭、稻畦、XX、XX等村,海拔在950米左右,年降雨量在400毫升左右,土地贫瘠,植被脆弱,通过土地流转后,大面积栽植油橄榄,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现象,改善了生态环境。二是经济效益,目前,栽植的这些油橄榄长势良好,已经开始挂果,部分即将进入丰产期,仅当前规模,全部投产后,至少可年产油橄榄鲜果220余吨,按照当前市场估价,年产值将达到200多万元。三是这些土地的流转,让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或者外出务工,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让农户和承包业主共同受益。四是这些土地的流转,加速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我乡农业特色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五是这些土地的流转,克服了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使农业生产逐步走上“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发展道路,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我乡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探索阶段,总

体上是健康、有序的,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当前仍然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群众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农民怕土地转包出去后,自己丧失了土地经营权。世世代代,土地成为中国农民的“命根子”,要让他们一下子同意脱离农田,有一部分农民,特别是世代耕种为主的农民难于适应,同样也同企业改制一样,因此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后,宁愿土地荒也不愿转包出去。二是部分业主怕政策不稳,政府收回土地承包租赁权,不敢大胆投入。三是部分业主怕市场前景不佳,承包无效益,不敢大规模搞开发。

2、土地集中成片流转难,业主开发难成规模。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分户经营的分散性、随意性与土地流转的计划性、规模性之间存在矛盾。业主在实施土地规模流转时,往往因为一户或几户承包户不能谈妥,而使土地规模化流转难以成功,从而导致土地流转比较分散,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发展。

3.土地流转的程序不够规范,同时对承租者缺乏必要的资格审查和市场评估,一旦承租者经营不善,导致亏本,就会一走了之,必然给当地的农村和农民造成一定的损失。

五、对土地流转的建议

1、必须坚持土地流转自由的原则。不能依靠行政命令

代替自愿的原则,不能侵害农民的收益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只能坚持正确的引导和耐心的说服,促使农村土地在自愿、自主、有偿的情况下进行流转。

2、必须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不能因为发展农村经济而忽略稳定,必须加大各类招工信息的传递,同时加快农村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承租者必须最大限度地使用农村劳动力,让脱离农田的劳动力继续为大户打工,掌握更多的致富技术和本领。

上一篇:招商部门 岗位指导手册下一篇:船舶工程技术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