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16篇)
1.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一
浅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教育部长陈至立多次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这些论述表明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1、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2、运用"迁移"培养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小妹妹,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神儿了,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还有的推荐橡皮、尺子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如,说出物品的.形状、颜色、图案、用途等。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说不出了,但是,机灵的孩子马上认真的观察起自己的学习用品,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并且说得很详细,因为他们都希望老师能买和他们用的一样的学习用品。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的引导学生把说的写下来,一篇《我的学习用品》便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律文教授在比较中外学生差异时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美籍华人反映:美国的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入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即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什么是求异思维?吉尔福特对求异思维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来源中产生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按照这个定义,我们认为,求异思维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纪,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克服思维定势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许多新颖的作文题目都是来自求异思维的结果。如《为"王婆"辩屈》(源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开卷本必有益人》、《卫生所不卫生》等。
三、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四、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儿童作文是儿童思维的产物,也是作文能力表现的前提。
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为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学会了运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作文,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意想不到、耳目一新,如:《楼房高了,蓝天少了》、《我与凡卡比童年》、《步行街呼唤文明》、《"三国"卡热潮》等作文,充满童趣,又散发出理性思维的光芒。
利用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应当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渗透到活动中去,如欣赏音乐作文,我是利用学生在音乐课中学到的节奏、旋律等知识,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体味乐曲的情感和意境,产生共鸣,再进行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构建创造出符合本曲主题的连续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因地制宜的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1)引导求异、求新思维。学生作文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读精课文,分析、探讨作者的学作技巧,获得与他人和前人不同的独特的见解,形成求异思维品质。学生作文中只要有一点求异思维的思路、语言,教师应该给予分析指点、表扬鼓励,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中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独树一帜的见解,这是学生形成主见意识的幼芽,教师应该加以保护和培植。
(2)设立自主自能作文。进行作文的自我训练是学生自我建设、独立奋斗、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感知、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学习不仅智力品质得到发展,首创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自主作文,通常可以用日记(周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自主的选题、选材,取各自想写、好写、乐写的内容,各展所长,发挥各自优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极具特色,而且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拓展观察思考空间。生活是作文之源,要想作文创新,文章本体的材料必须向生活提取。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而,指导学生作文创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幅射、导向、延伸功能,把学生作文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中,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拓展主见思路。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独特个性一定能得到发展。
2.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二
传统数学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内容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行为, 特别是不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致使学生学会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而不知为什么学、如何学、学得怎样, 都是人云亦云, 不知如何调节、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下面, 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 就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引导学生对数学课堂内容进行反思性学习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 但许多数学知识仅凭课堂专心听讲是难以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的, 还必须经过反思这一环节得以消化、吸收。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 我设计了“量一量”活动, 让每位学生选择身边喜欢的一个物体作为工具, 去测量课桌面有多大。活动结束后, 学生们纷纷汇报。生1:我用数学书摆了一下, 桌面有6本书那么大。生2:我用手掌量了一下, 我的课桌面有24个手掌那么大。生3:我的桌面有10个铅笔盒那么大……学生间互相争执, 相持不下, 教室里一片混乱。这时, 我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 我们每人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但同样规格课桌面的大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于是, 学生们开始冷静下来进行反思。经过反思, 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同一个面积, 借助不同的测量工具, 就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虽然这些结果都正确, 但给我们确定物体表面的最终大小会带来不便, 因此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面积单位。这样, 接下去的认识“平方米”及“平方厘米”等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反馈理论告诉我们, 反馈交流要实现“智慧共享”, 一方面要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 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因此, 教师有必要在保护学生个性的基础上, 巧设情境, 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学习习惯, 以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另外, 数学教学可以向语文教学借鉴学习, 安排一个“数学小练笔”活动, 还可以让学生写写数学周记、数学小论文之类的, 当然既然这样做了, 教师也要定期进行检查。因为不检查, 就相当于说了没做一样, 效果肯定是不容乐观的。
二、引导学生在解题教学中进行反思性学习
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就同一种类型的数学问题, 做了多次后, 还是经常出错。原因之一:学生习惯于做完题就了事, 并不会主动考虑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 对解题方法、解题中反映出的数学思考作深刻的再认识, 即没有反思的习惯, 故教学效果低下。因此, 每次解错题后, 首先, 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审视错误题目, 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后掌握题型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 并及时记录在“反思本”上, 引以为戒, 尽量杜绝今后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其次, 教师可以定期抽出一节课对相关错题进行重组, 在全班展开一次“纠错集体大行动”,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此类错题的影响, 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对前一阶段反思的效果如何。在此, 要提醒我们教师的是, 这样做的目的并非只是作秀, 也不是为了与众不同, 我们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助这样的形式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认真解题的好习惯, 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责任意识太缺乏了。有了一个好习惯, 相信会比反复做题更为重要。
三、引导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形成反思性学习
数学交流, 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对思维过程的反思。因此, 教师可以变换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将班级学生按男女生比例、数学基础、认知水平、学习态度、个性心理及学习成绩, 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按要求程序去操作, 布置课前预习, 提出要求, 看书回答问题, 组内循环检查与议论, 并确定中心发言人, 向全班交流学习结果。教师可以好好利用网络这个好东西, 及时有效地对数学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态度进行反馈与交流。学生还可以建立个人网络日志等, 从而促进学生的自律学习。当然, 这一点对我而言暂时只是一个设想, 但梦想成真也并非不可能。
四、引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进行反思性学习
在教学中, 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 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习惯。袋中可以收录以下内容:最满意的作业, 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 解决某些问题的策略, 数学小论文, 解决问题的反思等。还可以一开始就在袋中放上自己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数学学习目标, 这样大家就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作比较, 从而更加有的放矢。教师当然也要当好引领者的作用, 及时、随时引导学生结合成长记录袋中的目标, 适时反思自己的成长情况:实现了哪些学习目标?获得了哪些进步?还需要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并组织学生在班上开展自评和互评等。
总之, 小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 我们只有创造更多的机会, 鼓励学生反思, 并巧妙地利用反思, 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波澜起伏, 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艳明.浅谈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 2010 (8) .[1]李艳明.浅谈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 2010 (8) .
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三
关键词:发展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
1、在备课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人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想好一个数,把这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很快猜出学生想好的那个数是几,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指出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生动有趣。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引人数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如用开放性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新的学习情景。如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的教学,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被打成两片,要配一块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要不要将两块都带去?如果只带一块,那么应带那一块?为什么?学生思考或回答问题时,已感受到:两角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判定方法。
2 、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教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圆周角”一节时,可布置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预习:①圆周角是怎样定义的?对比圆心角的定义两者有何不同?②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为什么要分三种情况进行。③圆周角定理有哪些推论,这些推论如何证明。
第二,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第三,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第四,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第五,引导学生学会“复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习。复习有多种,根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可以把复习分为两种,一种叫课后复习,即每次上课后的复习,一般在当天进行;另一种叫系统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后,集中一段时间对整体性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包括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前复习等,教师要多向学生介绍复习方技巧。
3 、发展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例如,一元二次方ax2+bx+c=0(a≠0) ,①的两根如果相等,那么b2=4ac; 如果方程①的两根之比为1:2,那么 2b2=9ac; 引导学生先发现并提出如下问题:如果方程①的两根之比为m:n, 那么mnb2=(m+n)2ac。, 然后证明这一结论。这种教法,显然比直接出示题目,再演绎证明更创新思维。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而应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4.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四
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四川渠县三汇镇第四中心小学 郭华康
【摘 要】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阅读要求,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概括,启发学生反复思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慢慢地得到培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培养 思维能力
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因为在阅读中不光需要调动起人的大脑、眼睛、嘴巴,有时还需要动手,既需要我们的感性思维,还需要理性思维参与其中。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的体会是:要根据要求,努力探索,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概括,启发学生反复思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慢慢地得到培养。
在教学一篇语文课文时,首先教师一定要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感悟作者当时的心境。除此之外,还要明白编者为什么把它编到教材,文章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而不仅仅只是弄明白它的内容,了解它的中心思想;其次我们要通过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学生从语言到思想,从思想到语言,来来回回的多走几次,使学生在获得阅读感悟的同时学到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类似的教学现象: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或者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以“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呀?”开始,接着发问不断,“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些什么呀”、“文章中的主人公做了些什么呀,说了些什么呀”“还写到了什么呀”等等,教师步步发问,学生一问一答,按照这种模式依次把课文的所有段落分析一遍后,一篇文章就讲解完了。
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存在着很多的教学弊端:首先,整节课教师忙于发问,启发,小结,学生忙于寻找,思考,回答。有的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另一个问题又来了,而这些问题真的都是有价值的吗?其实恰恰相反,这其中的很多问题都只是停留在文章的外表,只是在事理上问问答答,很多都没有思考价值。可偏偏就是这些看似有启发性,实质垃圾的问题占用了一堂课大部分的时间,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朗读,去体味文本,去思考作者的初衷,我们再换个角度想,教师始终以自己的问题拉着学生的思绪,那么就算有时间,个性化阅读就能实现吗,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又怎么会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呢。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要善于从事物的联系中去思考问题,善于将已学的知识或已掌握的技能迁移应用转换,通过比较而辨异求同,打开思路,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文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善于从新观点、新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注意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日常教学中教师为了营造一个完美的课堂,十八般武艺样样用,精彩的音像资料,美妙的乐曲,逼真的表演,热闹的合作探究学习纷至沓来,表面上耳目一新,实际上令人眼花缭乱,一篇文章的教学承载了很多,包括语文本身的和非语文的内容,造成了语文教学复杂化,山不像山,水不像水。其实大屏幕代替不了课本,表演代替不了阅读,音乐代替不了语言。语文课就是语文课,机械的练习,无错的回答,泛滥的表现,热闹的讨论,花哨的表演,抽象的方法,无谓的尊重都是形式主义的新花样。
尊重学生,师生之间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充分披露灵性、展现个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有位教师在执教“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在讲到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时说:“我把课文读了好几遍,也没看到诸葛亮怎样想的,怎么考虑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可以根据他的语言、行为推测出他是怎么想的。”同学们顿时兴趣盎然地展开学习,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发现问题的思维能力。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内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这实际上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的设置问题情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有位老师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学生发现小蝌蚪遇上乌龟妈妈时所表现的动作不一样,分别是“迎”和“追”。于是,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到讲台表演小蝌蚪怎样“迎”乌龟妈妈,怎样“追”鲤鱼妈妈的。通过表演,学生不仅发现“迎”和“追”表现的方式不一样,表达的心情也不一样,而且游的速度也不一样,促进了学生语言的深层次发现和理解。
启发学生根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向老师发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适时向学生提问,还应善于激发学生就疑难之处质疑,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来共同解决。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学生针对课文开头一句“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以及课文结尾一句“乌鸦喝着水了”提出新的质疑点。学生的思维结果是:乌鸦不可能天天口渴,应将开头一句改为:“有一天,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由于乌鸦想了很多办法才喝到水,结尾应该改为“乌鸦终于喝到水了”。
5.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五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详细强调了二十一世纪实验室在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改革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大学生在实验记录、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方面技能和方法,为二十一世纪和十二五规划培养优秀人才而努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严谨求实;综合素质
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而人才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创新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别出心裁,突破常规,首次出现的思维活动。在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创新性和创造性人才,是当今教育和教学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就此谈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重新认识物理实验课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面向21世纪,为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首先应该对高校实验课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认识。高校的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反映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诞生的摇篮。更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创新欲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课堂。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和应用新仪器、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在人才培养方面,实验室是开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在高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改革陈旧的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模式,树立知识能力并重的创新实验观
目前,实验室开设的实验课大多数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其教学方法多为灌输式,教师包办,学生“全托”,仅以验证所学的某一理论为目的,起不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作用,达不到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实验研究能力的目的。目前多数实验项目仍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方法仍为机械式的学生“跟着教师走”,甚至教师“牵着学生行”,走完“程序化”的步子,实验也就结束了。体现不了学生在实验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感到实验课枯燥无味,没有学习兴趣。一旦让学生独立操作或换个实验项目,便目瞪口呆,束手无策。改革的思路应该是:一方面,要减少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要与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审议过去的实验内容和方法,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存在的问题,要注意吸收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注意应用实验研究和实验教学的现代化手段,不断充实新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实验课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不同学科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交叉与融合,用实验来串联知识,通过实验来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是需要改革的目的。
三、通过实验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就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而言,应该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综合培养。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理工科学校本科教育从基础到专业课都有实验教学环节。在实验课教学中,经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实验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个别学生还有抄袭实验报告的行为。这些现象反映出有的学生对实验教学课不够重视,还缺乏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从最基本记录实验数据抓起。向学生强调实验记录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同一实验而不同设备的基本参数和系统误差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实验前必须记录实验仪器设备的编号和有关参数,以便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用,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和严谨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观察、探索能力既是综合素质的基本要素,也是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首先具备的。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应该贯穿整个实验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地给学生演示或简单地告诉学生实验操作过程,而是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提出许多相关问题,启发诱导学生认真思考和探索。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认识到要想做好实验,必须认真观察,思考和努力探索后才能获得。提高了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有的学生轻视实验操作训练,实验动手能力低,造成同学之前不能协调配合,也常造成同一小组实验失败。因此培养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也是实验课教学目的之一,不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实验操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要尽可能增加实验仪器的台套数,控制实验人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逐步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4.培养学生实验数据整理归纳,分析推理的能力。
在实验课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另一种倾向:学生以为实验课只要学会实验操作就行了,不重视实验结果,因此有的学生在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中,不知道保留几位有效数值,不会进行误差分析,甚至不会画实验数据相关关系图,更不能从实验数据中归纳出普遍规律的.现象和推理。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根据不同的实验,让学生学会处理不同的实验数据和误差分析,并做出实验数据相关的关系图,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推导等训练,然后再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逐步提高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归纳,分析推理的能力,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只是实验课教学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分析验证某些定律和假设,建立某些法则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道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创新”有两层含义,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创新意识就无从谈创新能力,但不是有了创新意识就有了创新能力。两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综合素质,才谈得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精神振作起来,在学生茫无头绪时给予启迪,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受益终生。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围绕着物理实验教学这个核心,开展以物理实验的创新为主体的创新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物理素质,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实验技术与管理第20卷第1期,.276~81页
6.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潜移默化地进行点拨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认知结果取代学生的认知过程,而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使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技能。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其实,课文中意思并不深奥的词句,很多答案就在文中,有些学生却领会不到。这时,教师应用以读点拨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求得其解。例如,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两个词的意思时,我让学生反复读第二节中的第五句话,学生反复读后终于明白:前半句是“张冠李戴”的意思,后半句是“囫囵吞枣”的解释。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第二种,对于结构相似的句、段、章,我们可采用以类点拨法。即只要把开头的句、段、章精讲,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其余的句、段、章学生通过自读就可迎刃而解。例如,《詹天佑》的第二部分有三个自然段,主要意思分别是“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这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每层都先讲詹天佑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再讲他怎样克服的。教学“勘测线路”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读----初知大意;思----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克服;议----生生交流;悟----领会人物精神”。然后,学生按照这四步方法自学“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部分。这样的点拨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
第三种,有过渡句或过渡段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使学生很快明白,过渡句或过渡段既是对上文的总结概括,又是对下文的提纲挈领。例如,教学《赵州桥》时,教师抓住“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句挖掘,学生很快就会明白,本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坚固、美观两大特点。
第四种,有的课文配有插图,图文并茂,我们可以利用插图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把抽象的文字具体化,为学生学习课文服务。
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其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
1.以境引趣
即教师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自学的兴趣。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并播放配乐课文录音。结果,学生从真实、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体会到了桂林山环水绕、水倒映山的特点以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受,产生了如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2.以疑激趣
即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一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用“借“,而不用“取”“骗”等其他词?于是,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主讨论,自主探究。最终,学生领悟了“借”的用法之妙,领会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以辩激趣
即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与文本对话,紧扣课文难点,各抒己见。
例如,教学《中彩那天》时,学生就父亲是否该还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方认为父亲应该留下车,这样既可以使家里的境况好转,又能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另一方则坚持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要。通过辩论,学生最后终于理解了父亲的做法,对父亲佩服至极。
三、有的放矢施教,教给学生方法,课外与课内并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读书,并在周五的班会上汇报一周的读书收获。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又能使学生从同学的汇报中有所收获,进而产生阅读兴趣。
7.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七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 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 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 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 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 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 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既是小学生本身的需要, 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创新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 既符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 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1. 改变教学观念, 使学生得到教师的心理支持与认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 应以学生为主体, 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方面, 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利用课堂和课外的时间, 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一, 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将课堂范围进行拓宽, 在课堂中引入各种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行为, 引发学生的思考, 使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读中有思、行中有思。第二, 教师应当从传统的课堂主体中走出来,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扮演引导者或者指导者的角色。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此,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学观,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转变师生角色,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理支持与认可。作为教师, 要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 对学生在课堂中发表的不同意见要认真倾听, 并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减少学生思考问题的难度, 使学生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心理支持与认可。小学生没有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的心理支持就是帮助他们完善人格和培养创新潜质的基础。
2. 巧妙设疑, 鼓励学生求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善于设疑, 巧于设疑,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我在教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后, 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这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引发了学生实践、探究、讨论的热情,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营造和谐氛围, 孕育创新思维
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 只有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才是和谐的。在平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着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 让每一位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教师要注重把微笑和关怀带进课堂,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大胆想象, 让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松弛;要注重把希望带给学生,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知识,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碰碰壁”, 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此一来,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能孕育出更多的创新思维的种子。
总之,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 唯有不断探究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激活创新思维的方法,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出一代具有创造精神的人。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 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学方式主要还是“注入式”“填鸭式”, 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那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数学课堂教学,探索
参考文献
8.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八
【关键词】创新意思 培养 方法 途径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需要一大批敢创新、会创新的创造性人才。探索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浅见:
一、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宽松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条件。只有在比较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敢想、敢说、敢做,而这恰恰是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随时提问、插话。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质疑提问。当学生不由自主地提问的时候,正是他触发主体意识,积极思维探讨,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维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勇于提出问题。无论课中、课后,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民主的讨论氛围。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当一个因数大于1或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因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讨论得出: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大。这个结论正是书上总结的规律。这时突然有个学生插话:“老师,这句话说的不对。如果一个因数等于0时,不论另一个因数大于1或小于1,积都与前一个因数相等。”此言一出,又激起了新一轮的课堂争论。最后,讨论得出只有当因数大于0时,上面结论才是正确的。所以说教师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允许学生随时提问有利于让各层次的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几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新的思路,使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②“教学过程即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又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对陈旧的教学内容、僵化的教学模式有所突破、有所超越。教学形式要经常更新,言语表达要更加生动,富有新意。在教学中应该使用各种创造性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因素。
二、在问题情境中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人类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经验的过程。所以问题情境的设计即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也是主动探索知识、成为创新人才的需要。③《新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完成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把其引入所提的问题情境中,使他们跃跃欲试,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做好铺垫。
三、在质疑问难中发掘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能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的。而从有疑到创新也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胆质疑、勇于解疑、勇于创造是科学家、艺术家的一种宝贵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⑥报纸上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小学教师在讲课时问学生:“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同学们齐答:“像小船。”老师夸奖道:“你们真聪明。”这时,有一名同学举起了小手说:“老师,弯弯的月亮可以像豆角吗?”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生气地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怎么能像豆角呢?”这名同学在斥责声中委屈地低下了头。十几年后,当年的这名同学也成了教师,当她讲这一课时,又问了这个问题,同学们也大声地回答,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也有一个女孩举起了手,她说:“老师,弯弯的月亮可以像镰刀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老师说:“同学们,弯弯的月亮只可以像小船吗?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形状。”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弯弯的月亮,“看,它可以像小船;也可以像镰刀;它还可以像豆角呀!”小女孩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多年以后,已成为作家的这个小女孩给已不再年轻的老师的信中写道:正是您当年的鼓励和肯定,才有了今天这个充满了想象力的作家的成长……
这则故事应该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倡思维无“禁区”。古今中外名人志士的成才之道,无不是从质疑求疑开始,试想如果爱因斯坦不突破牛顿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就不可能提出相对论。善于质疑问难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
四、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创新意识
一位教育家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儿童思维发展是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教学中,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把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理性化,進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发挥合作优势,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有的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梯形面积;有的学生把一个梯形上下对折沿折痕(中位线)剪下,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梯形面积;有的学生竟是这样剪,如图:
把梯形割拼成三角形,虽然形状改变了,但原梯形面积大小没变。三角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三角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通过操作,学生不仅主动获取了知识,而且使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五、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创新意识
创造学认为,人的创新意识不是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是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把活动原则落实到教学过程,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探索和发现。小学教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能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一旦被激活,学生思维的创新火花就会闪动,教师恰当地利用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观察物体中关于平面对称形象学习后,开展平面对称现象的探索活动,”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还可以诱发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想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求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所必须的过程。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教师能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实质,深入教材,牢牢把握住教学的主阵地,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及在实践中挖掘创新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其掌握知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生活化,就能很好地完成创新教育所赋予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②选自黄爱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数学教学艺术特点中的情感性原则(第7页)。
③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适用修订版)》中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7页)。
④选自周玉仁《数学教学论》第五章《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第三节《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中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中的“(3)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第107页)。
9.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九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住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 者:赵燕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江苏张家港,215600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13.5关键词:音乐教学 多媒体 个性 创造
10.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十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
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临翔区南美乡九年制学校教师:何兴彩 邮编:677004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何兴彩
临沧市临翔区南美九年制学校 677004
【摘要】教会学生提问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教会学生会提问是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本论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打破“权威”培养问题意识;“巧激妙引”培养提问兴趣;教给方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提问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喜开始的。”法国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都应归功于此,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可见不问一个为什么,什么东西也学不到。提问,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是打开向有效、有意义学习的金钥匙。不论是研究活动还是学习活动,学生必须提出有一定意义和创造性的问题,如果只会解决教师提出的或书本中的问题,那并非真正的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学会“问”,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据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打破“权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也就无从发现、无从探究、无从研究。但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因素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特别是教师和教材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使学生改变“教师和教材上的话句句是真理”的信念。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老师也会错,书本也不一定对,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两个地球同时着地》时:教师在课前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了大量的介绍,学生知道了亚里士多德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历史上有相当的权威,人们把他说的话“奉为真理“。而后和学生交谈: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科学”权威“,大家都信吗?学生的回答是”当然信,为什么不信呢?他可是科学家呀。“我让学生读完课文,他们焕然大悟,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科学家也会说错话。从而培养了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打破这种传统的”权威“意识。
其次是教师中要转变“传授者、管理者“的角色,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只有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勇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贯彻”民主原则“、”无错原则“、”激励原则“等等。帮助学生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条件,给予”人人成功“机会。
二、“巧激妙引“,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是一种求知的欲望,它是力求探索某些事物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 学生提问的兴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长期以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剥夺了学生质疑的权利。学生早已习惯“师传生受“,他们思考的问题是老师提出的或课本上的疑问,可以看出学生的依赖性很强,对事物不质疑问难,更不可能去探究。所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就要培养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开发的去观察,去发现问题,然后能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首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优、差生搭配,以优带差,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提出的问题具有实效性和创造性的可以得到”特别奖励“的待遇,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其次,运用成功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每周评出最佳质疑能手,并给予表扬。为了能提出问题,学生必须用发现的眼光来读书,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期待着解决问题。改变学习方式后,他们的提问兴趣在自主、独立、合作、探究中得到了培养。
第二是找准“切入点“,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欲望、兴趣不同,但只要教师”火眼金睛“,就能找到让学生快乐提问的”切入口“,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教师必须摸清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对症下药,扣住学生感兴趣的”疑点“,激发学生思维的”亮点“,填补最能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白,把准他们的思维脉搏,因势利导把握好问题的”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发散性、探究性及有吸引力的问题,并使问题正好处于学生的”最感兴趣的发展区。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她是我的朋友》一文,让学生先找出阮恒献血前和献血时有关神态和动作的句子,许多学生就很想问:阮恒为什么在输血时,突然啜泣并且用手捂住了脸?他摇头表示不痛,既然不痛,那为什么啜泣呢?为什么阮恒要竭力掩言不快”的感觉,疑问在有趣中激发,提问在乐趣中发展、在志趣中升华,久而久之,学生就越问越想问,越问越爱问。
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教会学生提问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要把提问内化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使提问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仅仅激趣是不够的,还必须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向谁提问”、“提问什么”和“怎样提问”。要让学生清楚,提问不是无原则的乱问,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方法一:在课题中提问。课题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眼睛,经常推敲课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生命 生命》、《幸福是什么》、《梅花魂》、《钓鱼的启示》……这些课文的课题中就隐含着教学的重点和作者写作的目的,只要学生稍加注意,就能质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幸福是什么?梅花魂是什么?从钓鱼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学习,就能抓住重点句、关键词,步步深入,解决问题。
方法二:在预习中提问。从长远角度来说,引导学生课前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针对性的质疑,并带着问题预习,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在预习中教给学生适当的提问方法,犹如教师给学生指了一条杂草丛生的小径,但路上的困难由他们发现,也由他们解决。但教师只能适当的提醒他们,不要全指明,这样不利于他们去寻找问题。再让他们利用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去引导新知识。学习精读课文,可让学生从一组课文的导读中或习题中发现对课文有价值的问题。如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课文的导读就有: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组第三篇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习题中可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游的理由是什么?作者“一遍又一遍的读书方法是什么“他读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在阅读课文中,可从预习提示发现文章要求掌握的重点问题……只要读懂学习组课文的导读、课后习题及预习提示就能发现相关的问题,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
方法三:在课文的重难点处提问。中心句是全文的核心,提问的内容不应是杂乱文章的,而应是有参次、有针对性的。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的质量也不相同。如学生在学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时,提问问题:①父亲中彩得了多少钱?②父亲用这些钱做了什么事情?③父亲为什么要把中彩得来的车还给库伯?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得好,再让他们从文中找出中心句: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教师示范质疑:母亲为什么这样说?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通过教师多示范质疑:母亲为什么这样说?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通过教师多示范,多让学生比较问题的价值,使他们认识到提出问题要围绕中心。这样既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有提高了学生善问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教给学生在重点词、蕴含哲理的句或段中进行提问。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火花,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并在这样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新的更高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法》熊开明编写,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任长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十一
一、重视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对小学生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学习。在培养儿童观察能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例如:在讲对长方体、正方体认识的时候,教师手里拿着一个长方体教具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何图形长方体,然后要求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教师将学生举出的物体贴在黑板上,再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认识到虽然这些物体的形态、大小不同,但都是长方体。这时,学生只看到了长方体的表象,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观察长方体的本质特征。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将课前准备的长方体物体拿出来,要他们从三个方面观察(面、棱、顶点)长方体共有几个面?有几条棱?相对棱的长度怎样?有几个顶点?然后由各小组报告观察结果,教师将这些数据分别板书出来。据此,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长方体有什么特征?这时已有许多学生能够说出长方体的本质特征就是: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棱的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教师在肯定了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后,把几种长方体斜放在不同的位置,问学生是否还是长方体?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判断长方体要看面、棱和顶点,与摆放的位置无关,这样就加深了对长方体本质特征的认识。这时教师拿出正方体教具让学生再观察,并说出现在这个形体与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观察后,学生认识到它们都有6个面,相对面积都相等;都有12条棱,相对棱长度相等;都有8个顶点。不同点是长方体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而这个形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由此引出正方体的概念。
这种先用教具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形象,再通过语言的解释,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建立形体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又发展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二、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培养创新能力
想象越丰富,创新能力就越强。想象是通过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象或观念的心理过程。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的局限,引导往广处想、往新处想、往趣处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概念教学,学生除提出为什么这样表述外,想象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形。如教学“平行线概念”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分别去掉“在同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这三个要点将会产生什么情形?这样学生就可能利用一种逆向思维产生合理的想象。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题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题材,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思维,敢于大胆创新。例如有一个题目:在校园里,要把7棵小树平均种成6行,每行有3棵,该怎么种?学生知道,每行3棵,6行就是需要18棵,可现在只有7棵树,缺11棵树,怎么种?这个超乎常规的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这时老师要把握机会,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老师可出示以下问题:①5棵树种成2行,每行有3棵,怎么种?②7棵树种成3行,每行3棵,怎么种?③6棵树种成3行,每行3棵,怎么种?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发现“公共树”的作用,掌握一棵树有时可顶上二棵树甚至顶上三棵树的不同排法,使上述思考题最终得以解决,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由此得到培养。
三、激發动机,培养学生思维意向品质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动力。心理学家布鲁纳把“动机原则”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原则, 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是有个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扫清学习障碍,上课开始,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先由两位同学从教室的两端面对面地行走,设问:“①这两位同学行走的方向怎样?②两位同学行走的结果如何?……”这样通过生活实际的直观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理解“相向”、“相遇”、“相距”、“同时”等 抽象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探求。其次是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小学生对程式化的教学方法感到枯 澡,要注意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变抽象为直观。
四、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动手动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
我在教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多少时,引导学生联系1/4,3/4的含义,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算一算、说一说。借助实际操作,激活学生相关的经验,把新例题和已解决过的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学生自身的整体发展都有很大帮助。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通过老师的演示,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再采用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变一人演给众人看为人人参与、个个动手。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为目标,教师只是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主要工作是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
12.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十二
一、通过创设情境, 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在教学中,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可以通过创设相关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 教师可创设一个简单的情境: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的图片。这个情境学生非常熟悉, 但刘翔的具体成绩学生并不是十分关注, 于是, 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体验小数的大小上。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决赛中的夺冠成绩是12.91秒, 在洛桑田径大奖赛上创造的最好成绩是12.88秒, 两次成绩相差0.03秒。可能学生乍一看到这些数字, 只会认为这是一组简单的数字, 并不能体会到它的实际意义。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同桌两人一组, 以击掌的方式体会0.03秒这一时间的长短。接着让学生举例, 说明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视力5.2, 体重35.6千克, 一包奶1.40元。虽然学生对这些小数并不一定理解, 但这样的引入设计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 数学知识并不生疏, 在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 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储蓄、市场调查与预测, 还是基因图谱的分析、工程设计、信息编码、质量监测等, 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只有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 并被广泛应用在了现实世界, 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才能够让他们切实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与和、差、平均有关的事件, 以及不同形式的等量关系和不等量关系等, 这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入加、减、乘、除、等式、不等式等的实际背景。只不过当这些内容不作为数学知识出现而客观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时, 往往不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甚至会被我们所忽视。而当教师将某一内容呈现在课堂数学中, 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 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 帮助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可以自己搜集一些有关的数学资料介绍给学生, 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来搜集应用数学知识的具体事例, 然后拿到班上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发展, 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激发起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 又可以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三、通过开展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教学活动, 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知识的意识, 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兴趣。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可在学生中间开展“比一比谁的手最巧”的活动, 请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剪出自己喜爱的轴对称图形。学生一个个兴致很高, 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剪出了许多美丽而有创意的图案和数字, 充分感受到了生活和数学中的对称美。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 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 让他们自己称一称每一小组准备的蔬菜、水果, 来切身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然后估计1千克的西红柿有几个, 1千克茄子大约有几个, 1千克苹果、桔子、梨大约会有几个等。
四、发现数学问题, 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包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中的数学问题) , 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我们应该结合数学知识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 这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尤为重要,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例如学了“利息”的相关知识后, 可让学生回家算一算自己家中在银行储蓄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再如出租车费的支付、家庭日用电量的计算、红绿灯管制的设计等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都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只有结合数学知识, 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教学中, 才会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才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应用技能。
参考文献
[1]徐新利.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时代报告, 2011 (8) .
[2]王浩.践行“新课标”理念,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J].语数外学习, 2014 (3) .
[3]臧国善.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J].金田, 2012 (12) .
[4]殷红.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策略[J].新校园, 2012 (10) .
[5]汪友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J].学周刊.2012 (8) .
1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十三
肃宁县东泽城小学 杨素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基本环节,是识字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为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训练,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功训练。在小学语文课里有讲读、阅读、独立阅读三类课文,阅读课文在类别上占了三分之二。可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应抓好“三关”。
一、抓好课前“预习关”
预习作为语文学习的先导,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学生自主尝试解读课文的过程,既可让学生对以前掌握的阅读方法有迁移运用的机会,又为下一步“导学”提供反馈信息,使教师能拨在点子上,导在疑难处,其方法可概括为读、划、思、写。
1、读。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划。读书时,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感受最深的语句、自己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划出来。
3、思。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将划出的疑点结合上下文尝试解决。
4、写。将自己解决不了的疑点或问题写下来,在自主交流阶段提出来。
要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课前预习带来的成功体验。
二、抓好课中“对话关”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或施教者,而要成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应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感悟”还给学生。首先要让学生读,读通了才能说,读通了才能交流,读通了才能对话,这读的过程便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其次,要创设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让他们在争论中相互启发,在交流中相互碰撞:例如,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质疑。
生甲:老师,我认为课本中“焦急而耐心”不妥。
师:为什么呢?
生甲:因为焦急和耐心是一对反义词.用在这句话
中不是矛盾吗?
生乙:老师,我也同意这种说法。
生丙:我反对,作者这样写一定有他的道理。
„„
师:是啊,同学们读书真细心,发表的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但现在我们谁也不能说服谁。请大家读课文。怎么读?第一,抓事实,课文写了什么事?理解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讲清道理。第二,抓情感,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情感来写的?
(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
生:“焦急”是说老奶奶希望早一点看到周总理的灵车,“耐心”是说不管等多久,她一定要等到周总理的灵车。我也有过这样的心情,上次爸爸打电话说给我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我想早点看,可要等到爸爸回来才有,这种心情不是“焦急而又耐心”吗?1
师:你真不错,还能联系到自己的亲身体会。谁还有补充?
生:“焦急”和“耐心”都是在看周总理的灵车这一件事上,是没有矛盾的。
生:我有补充,作者这样写更能表现老奶奶那种急切的心情,也突出了老奶奶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
„„
这一环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经历了从否定“焦急而又耐心”的准确性到肯定它的正确.并较好地领悟了老奶奶的心情。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位著名教师在上《落花生》一课时,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辩论:“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学生根据各自的愿望分成花生组、苹果组,实话实说,引经据典,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如花生组:“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而苹果外表美,可内心不美”。“华罗庚、童第周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但他们出国留学后还是回到祖国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是落花生型的代表人物”。苹果组:“我们苹果有水分,不但外表美,内心也美,而花生一点水分也没有”。“华罗庚、童第周不表现自己,哪里有人发现他们?总统不表现自己,能当上总统吗?”“我们各有各的长处,花生内在美,苹果外在美,合在一起不就是两全齐美吗?”这是多么精彩的一段对话啊!
语文教学,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情入境地体验,从而与作者达到思想上的沟通.心灵上的共鸣
三、抓好课后“巩固关”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它不能局限于课堂,阅读教学应体现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的教学思路。语文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能在课外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等进行更为丰富的语文实践,巩固和强化语文能力,丰富知识和情感。我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读写结合:砍去了重复抄写、死记硬背的作业,增加阅读作业。如学完了《桂林山水》,让学生仿写《家乡的小河》、《家乡的田野》、《门前的荷塘》等。有的课文让学生写读后感。除了利用教材内容,确定读写结合训练形式之外,课外还培养学生阅读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2、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一个学期的语文阅读教学光靠教材上的二十多篇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都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量。从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喜欢阅读与教科书相关的材料。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课前我就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和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事迹,课后推荐学生阅读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长城》,引导学生看《世界奇观》一书,学习《海上日出》,引导学生阅读《海行杂记》等。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学中,从一篇、一类文章扩散去阅读,有利于扩大学生阅读面,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
3、自我总结。总结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我经常采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在阅读过程中最优的学习方法。如:我是怎样预习的,背诵课文的方法,我是怎样看课外书的等,有时让学生谈谈阅读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带来的帮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杨素菊,女,33岁,毕业于沧州师范,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现任东泽小学语文教师。
14.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十四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杏林小学
屈春艳
***2017、3、12 摘要: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从兴趣入手,宏观把握教材中心内容,挖掘出不同文体各自的特点,引入兴趣;其次,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求知心理,诱发兴趣。要诱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情感教育、精心设计导语、多媒体教学、提供成功机会、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等方式来来引导。
关键词:语文教学
调动 兴趣 情感教育
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辛苦的,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要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首先,宏观把握教材内容,挖掘出不同文体的特色、兴趣点。这就需要教师花大力气潜心钻研,把握不同文体的特色,把握同一文体不同篇章的特色。其次,是要深入了解学生求索的心理,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他们喜欢变换角度、生动活泼、新颖形象、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教师一定要下功夫,针对不同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情感教育,启发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才会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体态活泼,语言风趣,而且要方法灵活,多式多样,使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用教师真心实意的友爱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要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神情、生动的语言创造愉快而又民主的气氛,特别是对差生,千万不能在言行和精神上歧视他们,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处处在关心爱护和理解他们。其次,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钦敬,值得崇拜。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一是教师自始至终要正确认识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同时也要让学生
走近你,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训斥,甚至怒目以待冷嘲热讽。二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成品加工厂,而是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学生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要想使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般的吸引学生,他们便会自主的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这样的教师尽管知识渊博,也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教师。
二、精心设计导语,“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课有个好的开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上好一课的关键一环,而解决这个“关键”的关键便在于导语的设计。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我以前在讲《狼》这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描摹了这样的一种场面:“暮色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也随着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当你还处于犹豫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这时,有人发出了尖叫声。于是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问他们该怎么办。然后我顺势引入了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很快的走进了课本。导入能紧扣课文的内容,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
三、通过阅读,激发兴趣
中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不知道该怎么读书,如果不随时进行阅读指导,有些学生会浪费许多时间,如默读时出现心读、指读和回读。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迅速掌握阅读的方法、要领,针对不同文体去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比如:怎样速读,怎样浏览;议论文怎么读,记叙文怎么读,小说怎么读„„同时指导学生作阅读笔记或摘抄名言警句,或摘录精彩片段,或写阅读提纲,或写 2
心得体会。总之,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自然就爱读、乐读、善读,这样就能在读的过程中勤动笔,更有利于写作。
四、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讲解《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首优美的题画诗,但是从画的题目分析,苏轼诗中有一点欠缺的内容,大家能否把它找出来。”此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大诗人的诗也会有缺欠,这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找出诗中没有写到“晚”的内容。学生们想象画面上应该有夕阳的,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的“春江晚景”。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此诗的内容和题画诗的特点。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提问的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兴味。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的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很有帮助。语文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教师在教《故乡》一课时,把文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生活的场景绘制在投影片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银幕上的画面,口述画面内容,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他们变化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农民的双重压榨,可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具体地认识到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他们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六、提供成功机会,促进学习兴趣
教育实践证明,那些缺乏成功体验,经常受师长呵斥、责骂的学生往往会丧失自信,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应有意地给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教学目标,注意他们的不同需要,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降低难度,上课提些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设置浅显的习题让他们练习,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教师还应与其他学生一道对他们的成功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到“我还行”、“我能行”,从而改变他们过去“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心理状态,从成功的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激发起兴趣,甚至达到“欲罢不能”或“不亦乐乎”的境界。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
七、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激活兴趣
教师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开展与语文紧密联系的活动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该学科学以致用的能力都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外让学生办语文小报,开展故事演讲、歇后语抢答、成语集锦比赛、诗词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积累信息,使学生尝到学语文的甜头。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语文的热情。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这在教学中的具体途径甚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运用。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语文素质为方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作为一名教师若能让孩子们在书山中以趣为径,在学海中以乐为舟,他们将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得更广、更远!
参考文献:
1、《语文学习》2007第2期
2、《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育中心组编 2007年5版
3、《心里学报》2008年第1期
4、《湖北教育》2006年第10期
5、李琳《初中生创造力发展心理》 2005.08.12.湖南教育出版社
6、李海林《言语教学论》 2006.05.09.中山大学出版社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州市文楼第一中学 刘艳
摘要: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从兴趣入手,宏观把握教材中心内容,挖掘出不同文体各自的特点,引入兴趣;其次,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求知心理,诱发兴趣。要诱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情感教育、精心设计导语、多媒体教学、提供成功机会、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等方式来来引导。
关键词:语文教学
调动 兴趣 情感教育
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辛苦的,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要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首先,宏观把握教材内容,挖掘出不同文体的特色、兴趣点。这就需要教师花大力气潜心钻研,把握不同文体的特色,把握同一文体不同篇章的特色。其次,是要深入了解学生求索的心理,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他们喜欢变换角度、生动活泼、新颖形象、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教师一定要下功夫,针对不同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情感教育,启发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才会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体态活泼,语言风趣,而且要方法灵活,多式多样,使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用教师真心实意的友爱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要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神情、生动的语言创造愉快而又民主的气氛,特别是对差生,千万不能在言行和精神上歧视他们,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处处在关心爱护和理解他们。其次,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钦敬,值得崇拜。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一是教师自始至终要正确认识 “在教育教学
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近你,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训斥,甚至怒目以待冷嘲热讽。二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成品加工厂,而是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学生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要想使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般的吸引学生,他们便会自主的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这样的教师尽管知识渊博,也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教师。
二、精心设计导语,“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课有个好的开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上好一课的关键一环,而解决这个“关键”的关键便在于导语的设计。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我以前在讲《狼》这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描摹了这样的一种场面:“暮色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也随着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当你还处于犹豫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这时,有人发出了尖叫声。于是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问他们该怎么办。然后我顺势引入了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很快的走进了课本。导入能紧扣课文的内容,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
三、通过阅读,激发兴趣
中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不知道该怎么读书,如果不随时进行阅读指导,有些学生会浪费许多时间,如默读时出现心读、指读和回读。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迅速掌握阅读的方法、要领,针对不同文体去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比如:怎样速读,怎样浏览;议论文怎么读,记叙文怎么读,小说怎么读„„同时指导学生作阅读笔记或摘抄名言警句,或摘录精彩片段,或写阅读提纲,或写
心得体会。总之,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自然就爱读、乐读、善读,这样就能在读的过程中勤动笔,更有利于写作。
四、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讲解《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首优美的题画诗,但是从画的题目分析,苏轼诗中有一点欠缺的内容,大家能否把它找出来。”此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大诗人的诗也会有缺欠,这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找出诗中没有写到“晚”的内容。学生们想象画面上应该有夕阳的,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的“春江晚景”。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此诗的内容和题画诗的特点。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提问的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兴味。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的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很有帮助。语文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教师在教《故乡》一课时,把文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生活的场景绘制在投影片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银幕上的画面,口述画面内容,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他们变化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农民的双重压榨,可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具体地认识到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他们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六、提供成功机会,促进学习兴趣
教育实践证明,那些缺乏成功体验,经常受师长呵斥、责骂的学生往往会丧失自信,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应有意地给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教学目标,注意他们的不同需要,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降低难度,上课提些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设置浅显的习题让他们练习,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教师还应与其他学生一道对他们的成功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到“我还行”、“我能行”,从而改变他们过去“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心理状态,从成功的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激发起兴趣,甚至达到“欲罢不能”或“不亦乐乎”的境界。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
七、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激活兴趣
教师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开展与语文紧密联系的活动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该学科学以致用的能力都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外让学生办语文小报,开展故事演讲、歇后语抢答、成语集锦比赛、诗词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积累信息,使学生尝到学语文的甜头。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语文的热情。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这在教学中的具体途径甚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运用。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语文素质为方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作为一名教师若能让孩子们在书山中以趣为径,在学海中以乐为舟,他们将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得更广、更远!
参考文献:
1、《语文学习》2007第2期
2、《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育中心组编 2007年5版
3、《心里学报》2008年第1期
4、《湖北教育》2006年第10期
5、李琳《初中生创造力发展心理》 2005.08.12.湖南教育出版社
15.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十五
然而, 长期以来,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 对学生的这种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还不够明确, 不够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 还是片面地重视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机械积累, 呈现明显的“知识化”“学科化”的特征。语音, 语法, 词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教材的使用, 教法的运用及测试内容的选择都围绕语言知识这个核心展开。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以提高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为目标。但其实质仍是对语言知识的巩固。所谓四项技能, 重视的只是学生语音, 语调的标准, 词汇的积累以及语法的正确性, 并不是语言产生和发展所依托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至于引导学生按照英语文化的社会规范, 有效、恰当地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训练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那么, 在这种现状下, 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呢?我觉得既然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那我们首先还是应该抓住课堂, 利用好现有教材, 进行有效地文化传授。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词汇教学方面:词汇教学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所谓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教师在使学生正确掌握词语发音、书写、含义的同时, 要注重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 帮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恰当使用。比如在学习politician时, 教师应该指出这个词的含义是“政客, 政治贩子”, 指的是为个人谋取私利而耍手腕的人, 而对应中文的“政治家”应是“stateman”.再比如“dog”, 在欧美, “狗”是受欢迎的宠物, 代表“忠诚”与“奉献”.所以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多是褒义, 这点与汉语不同。如,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a lucky dog (幸运儿) ;every dog has its day (每个人都有走运的时候) 等。词汇的学习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 是基础, 更是一个学习中的难点。在词汇的教学中渗透文化, 培养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既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正确教学方法, 同时也使词汇鲜活而生动起来, 不再仅仅是一个个生硬的语言符号, 这样可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对词汇的学习, 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在文章教学方面:现行英语教材中涵盖了大量的丰富的阅读材料, 涉及到日常生活, 社会, 文化, 历史, 宗教, 体育等各个方面。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介绍, 让学生在阅读中跨越文化障碍, 既提高他们的解题应试能力, 又可以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异同的敏感度。比如在介绍Body Language时, 教师就要使学生了解身势语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中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再比如, 在上music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图片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不同的乐器类型以及音乐风格, 比如classical music, rock music, Latin music, jazz music等等, 并播放一些经典的代表作品共同欣赏, 使学生对中外音乐形成一种感性认识。总之,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3.在语法教学方面;即使是在最理论最纯粹的语法教学中, 也存在着很多跨文化知识的地方。我们不但要探究其语法结构和逻辑形式的不同, 还要探究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的因素。比如有这样一个句子;The knife and fork is very expensive。为什么这里的谓语动词要用单数“is”而不是复数“are”呢?原来欧美人吃西餐, 是左手拿刀, 右手拿叉, 双管齐下。所以, 在西方文化中, 刀和叉是不可分割的用餐工具, 是一个整体。倘若学生知道这些, 那么对谓语动词用单数也就自然而然理解了。
除了抓住课堂, 利用好教材之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例如阅读英语小说, 报刊, 观看原版电影, 请外国朋友来进行交流等等。以电影为例。在英文电影中, 常有这样的情节:当一方称赞另一方工作出色时, 被称赞方都是高兴地予以回答“Thank you!”而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 往往会不好意思地说“不, 我做得还不够”或者“那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就体现了中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听到赞扬, 西方人一般表示接受, 说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 而中国人通常表示受之有愧, 做得很不够或者说自己的成就不过是客观条件造成的, 等等。西方人强调的是个人所起的作用, 中国人往往更侧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群体的力量。
16.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 篇十六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能力;数学思维
G623.5
正文: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中焕发出探究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主探究能力呢?下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激“疑”,打开探究思维的闸门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引发学生对新问题、新知识产生兴趣,进而产生疑问。 老师应欢迎学生提出疑问,当然,教学中“质疑”往往并不是某一个教学环节,而必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立即提出疑问的习惯。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引用“乌鸦喝水”的故事质疑:“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呀。”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一块被激活,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因为石子有长度,还有的说因为有面积、有厚度等。正当学生苦思不得其解这到底跟什么有关系时,我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認知结构的平衡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二、“巧”问,点燃探究思维的火花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我在学生认识了分数,会动手折出分数、化出分数的基础上,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判断。这时,学生分成了两派,一派持同意意见(并且占绝大多数),另一派持否定意见。而对这种情况,我请学生双方争辩,各向对方陈述理由,谁能想个问题把对方问得心服口服,就算哪一方赢了。后一种意见有破有立,并现场用一张长方形纸随意撕成两份,问道:“这是几份?这一份是二分之一吗?”同意的一方回答:“不是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你们为什么不平均分?”否定方说:“题目里又没说平均分!”颇具说服力。这时,我才问道:“这题错在哪里?只要加上哪两个字就对了?”这样的“巧问”,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知识的争辩、体会,学生自己解决了原先不能解决的问题,从中还让学生们学会了交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
三、设“梯”,开发探究思维的潜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知的对象,理解、总结自己学习的全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策略,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指导,设计适当的坡度,架设必要的桥梁,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越过障碍,主动探究。
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通过学生先报任意自然数,教师立即判断,说明有的自然数能被3整除,而有的自然数不能被3整除,是有规律的。然后启发设问,这个规律是在数的个位上呢?还是其它地方呢?让学生观察到像 “13、33、26、36,”这组数字,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间有什么特征呢?在学生的议论中,教师启发学生试着将各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看和有什么特点?通过分组探究讨论,互相交流,从而发现特征,使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的成功之悦。针对知识形成的特点,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探究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当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时,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样不仅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而且有助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潜力。
四、拓“思”,形成探究思维的个性
拓“思”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角度、有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教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教学时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与众不同的解法和思路。由于这些解法或思路是学生积极努力的“成果”,是主动探索获取的“答案”,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不要急于下结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肯定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借助课本上的知识对“答案”去再认识、再讨论,并指出学生解题思维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在学习除法“平均分”时,有这样一个题:古代有一天,齐国国王赐给三个武士两个桃子,要他们分着吃,这三个武士都不愿意多吃,但又没有办法分得合理,结果都举剑自杀了。这就是有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经过改编)。问:如果要让三士不自杀,你有什么办法?老师放开让学生自由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探究中就初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意思,这个思路一打开,学生可更积极了,把每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4份、5份、6份……的都有,这样不仅感受了“平均分”的意思,甚至连有余数的除法都感受到,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乐于探究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力】推荐阅读: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09-25
浅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西宁董莉08-21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07-24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2-30
[中学化学]浅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08-17
浅谈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关爱学生08-11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06-25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