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共12篇)
1.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 篇一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摘要】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是繁琐的讲解,轰轰烈烈的讨论合作,走马观花的多媒体展示,还是空洞的情感说教?一堂有滋有味的语文教学到底从何而来?语文教学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莫让语文教学课变了味。
【关键词】语文味; 情感体验; 教学语言; 多媒体教学2002年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改理念就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广大教师的心房,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检查教师是否践行新课程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由此便有了公开教学就必定要有热闹的讨论场面,凡是教学比赛就必定要有多媒体的展示和合作互动的环节。大家尽量去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可是,就在这诠释、演绎之中,又使我们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出现了许多非语文课的现象,形式上的刻意追求渐渐冲淡了语文素养的本位要求,使语文教学变了味。语文教学变了味,失去了“语文味”
(1)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自然课。(2)语言训练不落实,课件代替了语言训练。(3)脱离文本的讨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4)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课堂上热闹非凡,对小组成员的任务落实不到位,不能各尽其责。
我在某市“新课标语文优质课大赛”中看到这样一个镜头:
师:下面就文章作者是小孩、中年人还是老人,请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山中访友》)
于是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大家七嘴八舌展开讨论…….看着轰轰烈烈的讨论场面,教师不禁喜形于色。面对如此热闹场面,我不由地问语文到底怎么了?难道这种无谓争论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吗?
同样,在教学《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有一位教师运用课件,以卡通动画的形式,将作者在山中访友的全程编辑成动画片,整节课宛如动画片欣赏课,将课文的内在意境展现无遗,我在感叹课件制作的精致与用心良苦之余,不由又问:这种直白式的演示课件,难道就是我们所倡导的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强调学生的个性体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像上述“热热闹闹走过场,轰轰烈烈搞形式”的现象屡见不鲜。“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才算是一节真正的好的语文课?”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并亟待解决。
2回归本色,重拾“语文味”
语文味并非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我们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在日常教学中,着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真正的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突出语文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另一次交流会中,我有幸听了我校一位年轻教师的一节新课程研讨课《山中访友》,其教学过程如下:
2.1感悟与熏陶
执教者以一幅幅山林美景,配乐朗诵课件,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去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中唤起情感,体验意境。
2.2整体感知
作者文中访了哪些朋友?说说这些朋友各具什么特点?让学生走进意境,融入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2.3体验探究
“你喜欢山中的那些景物?为什么?说说你的感受。”融入课文,突出自我感悟,自我体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课文。
2.4拓展、创造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山林有友,身边也有许多可亲、可爱的朋友。一株小草、一朵野花、一座小石桥等,你能对他说几句话吗?”
从课文中走出来,进入生活,在课件的配合下,使学生用心去感受,体验世界,在学习课文之后,使语文的外延延伸,去拓展、去创造。
2.5现实与思考
“面对人与自然的现实,说说你的看法。”对此展开讨论,明辨是非,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无谓的讨论,没有热闹的场面,在一些喜欢热闹的同行眼中可能会有互动性不够之类的评价,但本人认为这堂课处处扣住了《山中访友》的语文现象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并重视了学生的自我感悟和体验,提高了审美情趣,突出了语文的本位,确是一节不可多得的语文课。
3“语文味”从何而来
3.1品味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师抓住文中几处关键而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深切感悟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悟文字丰富的内涵与魅力。学生在这样品味、感悟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及能力。这样的执教,这样的课堂充满魅力。
3.2凭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积淀,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课文。
语文味应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提升。
3.3语文味源于教师足以激发学生情感与美感的个性化语言。
我们知道,不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语文课永远姓“语”,语文课永远是教师、学生和课文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扎实、深厚的语言功底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品味作品语言”。记得在南宁市早年的创新语文技能大赛中,有的规范严谨,给人儒雅正宗之感;有的激情满怀,以激情唤起学生的激情。尽管教师的语言风格或许会因人而异,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语言应该是因文而异,因意而别。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其风格也是因文而异,因意而别的。因此,在教
学说明文时,宜以准确、简明、平实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去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在鉴赏诗歌时,应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去领悟诗歌当中所蕴涵的或哀伤、或思念、或憧憬、或谴责、或幸福的情感体验;在分析议论文时,教者语言更要严谨、周密等等。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回归本色,充满着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般的“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让我们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聪明和睿智。
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语文的独特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我们呼唤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本位教学,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16日
[2]《语文味品咂教学与教师修养》姜国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2005.02 [3]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03 [4]陶成生:《语文教学承载不了这样多的重任》,《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2期
2.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 篇二
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读等手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多年来,语文教学大多行走在它的边缘。而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在语言面前迟钝化。
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必须体现在真实的教学环境里
时下,开课老师追求的是“课堂气氛活跃”。什么叫“活跃”?就是问问答答,你说,他说,大家说。发问之后,举手如林;回答之后,掌声四起。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开课者费尽心思,甚至“不择手段”,也就不足为怪了。包装与演戏,是当今公开课为追求“活跃”而犯的通病。开课教师常常讲究包装,上课表演性强,作秀给听课教师看。课前大都把问题透给学生,以便课堂上能准确回答;选好口齿伶俐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大显身手;讲课时按操练好的程序“复制”,只要求学生按部就班。期间,教师不时来些俏皮话或成人笑话,对能回答问题的同学夸奖鼓励。一节课下来,居然也热热闹闹,掌声不断。这也引发了语文教师的思考:语文课堂要不要披上华丽的装饰外衣?课堂上五彩缤纷,热热闹闹的表象里,究竟有多少语文的成分?这样的课堂,这样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能制造出“语文味”吗?
因此,语文课堂要体现浓浓的“语文味”,一定要真正回归语文。我们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触摸语言文字,不是搞包装与表演,让学生徜徉在字、词、句、段的密乐,一首别致的小诗,一首引人入胜的歌曲,抑或一个谜语等,都会使学生的情感处于亢奋状态,起到良好的情感诱导作用。如我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上课伊始,就请大家欣赏刘欢的《好汉歌》,并让会唱的同学一起跟唱,顿时群情激荡,歌声响彻教室,同学们一下子就感受到梁山好汉那种豪爽、正直、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英雄情结油然而生。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新,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开启学生的情感大门,更是帮助学生进入求知大门的敲门砖,使学生如临其境,让学生跨越时空,真真切切地接受情感熏陶。
四、丰富课堂语言,深化情感体验
丰富的课堂语言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指标,教师要游刃有余地调节课堂,得心应手地吸引学生,必须有精湛的语言技巧。现代教学中对语文教师说话的基本功要求很高,要想掌握这门艺术,绝非易事。语文教师必须强化课堂语言技能的培养,从而对课堂上情感的有效融入起到促进作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大都是中外古今的金典佳作,其基调或简洁明快,或优美华丽,或意蕴悠远,或隽永、或飘逸、或灵动、或深刻……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选择要与原文一致统一。
此外,恰当得体的肢体语言和动作语言也是教师课堂语林中,用自己的情感与体验关照语言文字,沉浸其中,品味再三,自由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更好么?让课堂成为一个能用简单词语构建的使心灵震撼飞扬的快乐场所。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得以实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失去了“真实”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味”更是无从谈起。
二、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必须体现在朗朗的读书声中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读、精读,读出语文的博大精神,读出语文的隽优神韵,读出语文的神采飞扬,正如一首歌中唱的: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朗读呢?
1. 重视范读。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还能在范读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朗读,自然就读得格外投入了。
2. 引导品味。
朗读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在读中细细品味语言的内涵,就像人们喜欢品茶品咖啡一样,当学生手捧教材看到那一行行优美的文字时,一定要引导他们好好地用心品味,这样他们才能尝到书的甜,闻到字的香,感觉到文字的美。感悟有多深,朗读就有多真。不应在学生还未走进文本、没有品词析句、没有体会情感的时候,引导他们读出感情。若教师急于完成预设的任务,急于展示预设的精彩,则结果往往索然无味,也不能深入体味感情。“感悟”即“静思默想”、“潜心会文”,教师要给学生感悟的扶梯,让孩子们默默读书、细细品味、静静思索,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碰撞。
这样,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并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
总之,语文课堂应该还原为书声琅琅的课堂,让学生在吟诵涵咏中感悟文本,真正做到意出吾心、语出吾口,真正做到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让“语文味”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沁人心脾。
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功效,为语文课堂上的情感传递架设顺畅的通道。如教师的眼神、动作、表情、言行举止无不诠释着老师的情感,教师要借助这些肢体和动作语言来强化感情的表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的教师犹如一位高明的钢琴家,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可能在学生的心弦上演奏出美妙的旋律,让学生的心绪随着他的节奏飞舞。因此,恰当得体、生动自然的动作语言是每一堂课不可或缺的,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必然会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也必然随着老师的指引,在充满生气的氛围中富有活力地绽放美丽的光芒,教学效率可想而知。
总之,情感是贯穿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线。情感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获取知识、接受真理的动力源泉,更是一个完美健康的人必备的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中的每时每刻,充分把握和运用好情感教育,让学生始终处于情绪激昂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才能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良好的心态中学习,在健康的氛围中不断娱情悦智,和谐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朗读训练初探
吴丽娟
(溧阳市文化小学,江苏溧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识字的功能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用科学而合理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朗读,不但符合语文的教学规律和要求,而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特点,因而它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化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结合自己从事语文教学体会的基础上,对语文课堂中的朗读问题作一浅析。
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同时又是综合性的,因为这些作用是交叉在一起的,它们共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但从主要性的角度来分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朗读是小学生语文课堂最基本的训练
在语文的课堂训练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当不以为过。朗读是人类阅读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加深人们对读物的理解,是感知读物的一种基本手段。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内容。应当说,语文是有声的艺术,不只是死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朗读,这和学习其他学科的方法不一样,它是默读不能代替的。因为对于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而非教师的分析讲解所能代替。
2.朗读能调节和渲染语文课堂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艺术中,朗读还有着调节渲染气氛、变换节奏的作用。在学生凝思积虑,奋笔疾书的学习活动中,来一段放声朗读,读得声情并茂、荡气回肠、热血沸腾、忘乎所以,确实可以使静穆的课堂升温,而且使学生清胸通肺、神奋气爽,大有益于健康。特别是小学生,爱动喜游是无可非议的天性。明代的王守仁就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同时由于他们的阅历、认识理解能力的欠缺,有时学生即使能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但朗读中难以真切地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对此,在教学中我往往不作过多讲述,不作过多指点,而是通过情境创设,气氛渲染,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再让学生设身处地,朗读表达,其效果颇好。如:教学《二泉映月》4、5自然段时,我是这样指导朗读的———师:同学们,4、5两个自然段写得最美、最动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二胡曲深受我国人们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声盛誉。下面请听一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曲,我想大家一定也会感受到阿炳一生的不平凡。听过之后,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老师放《二泉映月》,学生静静地听着。)师:多优美的曲子!大家听过之后,一定会把4、5两个自然段读得声情并茂。
三、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必须体现在促成学生的情感共鸣上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往往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
例如,《蜡烛》一文的唯美细节:那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牺牲的苏联青年遗体拖走时,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她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三次;她还把一直珍藏了四十五年的结婚喜烛点燃在苏联烈士的坟前……学生通过品读这些精美的语言文字和感受作品的动人情节,能够感悟体验到那位南斯拉夫母
(生练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读得很有感情。)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感情很投入。我都被你们有声有色的朗读陶醉了。试想,对于《二泉映月》产生的美妙想象仅靠语言的点拨,学生朗读是难以到位的,而以美妙的音乐渲染气氛,听其乐,见其景,生其情,学生朗读课文就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3. 朗读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朗读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读书时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便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如果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招之即来,呼之欲出。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朗读对于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郭沫若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当然,“读写结合”的“读”,不仅指朗读,朗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比之于默读更有在培养语感方面的独特功能。朗读可以加深对语文的音节、语调、语气、语速、语脉乃至轻重徐疾的节奏、韵律的感受,不仅从思想感情上为之感化,而且无疑使行文增色。
朗读是一种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读懂别人的文章的最终目的是自己学会写文章,这看法不一定全面。但对小学生而言,写这一关是非过不可的。我以为,要完成从读到写的过渡,模仿不失为一条捷径。而要模仿得好,翻出新意,进而走出模仿,走出自己的写作路子,精读、朗读乃是不可或缺的前提。精读细赏过的文章烂熟于心,会转化成人的语言背景,一旦有相似的情景写法,她就会渗透出来,迁移到诱发上,利用现成的形式表达新的内容。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一课时,我先是大量呈现了春景图,有盛开的梨花、桃花、杏花,也有绿茵茵的草地、繁茂的野花,等等,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春景有了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让孩子们学习课文,细细品味文中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句子,他们就能体会到春带给作者的心灵震动,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就能对自己并不是很熟悉的散文语言有较好的理解和感悟了。最后呈现声像资料“春天的公园”、“春天的山林”、“春天的田野”、“春天的校园”,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语言细细描摹,他们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4. 朗读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文章是作者描写现实、反映生活、抒发感情。文章是作者亲对苏联烈士的爱有多深。它已超越了国界,如同亲人,如同母子。学生已被作品的感人细节深深地打动了,他们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学生的情感就这样被激发了,“语文味”就这样营造出来了。
这样,语文课堂就变得有滋有味,让“语文味”诗意地栖息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
3.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探究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教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与此同时我们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于是它就失去了原有的“语文味”。“语文味”就是指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我们不必争论两者谁主谁次,而是要积极探讨如何使两者有效统一和发展,如何使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更浓一些。于是如何使我们小学语文教学重拾“语文味”成为摆在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就这一课题展开了积极实践与探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与探究。
一、课堂教学定位要准
我们小学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首先我们教师要明白哪些内容不属于语文。语文课不是说教课,也不是德育课,也不是单纯地审美课,也不是单一的思维训练课,也是绚丽热闹的综艺活动课,也不全是纯粹的语言课、语文常识课或欣赏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以上纯粹的哪一种课,它都与“语文味”是背道而驰,或者说不是我们所倡导与期待的。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千万不能出现“泛语文化”,“超语文化”的教学。
二、课堂教学思路要明确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防止陷入机械化与死板化的境地,那么我们就必须处理好以下三组关系:
1、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新课标中虽然明确提出我们教学不应该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但是并没有否认语文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双基的教学、知识的积累、语言的运用等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2、要注意处理好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与孩子们主体地位的确立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中的课文讲解是指在我们的指导下孩子们感知、理解、评价课文的过程,是由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学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可能是不尽相同的。
3、要注意处理讲解课文与思想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强调情感价值观教育是基于对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绝不能把学生异化为训练的机器,注意处理讲解课文与思想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教学过程要实
要教出语文课独特的语文味。我们就必须利用好语文教科书,教科书编排了大量文质兼美的课文,这些课文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美、生活美和社会美,有丰厚的情感内涵,我们应该有效激发孩子们超越于文本之上的灵感、激情与创新性。具体地说:
首先,要逐步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前提下,努力使自己的教学特色在课堂凸显,展现个性美,构建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如有的老师个性豪放,富有激情,那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激情,教出情来,让孩子们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老师多才多艺、博学强记、妙语连珠,那就上出趣味来。一句话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逐步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其次,语文课要让孩子们体会到语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与构思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教得激情四射,孩子们要学得兴高采烈,师生双方都要全身心投入。我们一定要摒弃一些没必要的环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具体课文不同特点,根据孩子们的个体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切人。把教学重点设计为:整体感知,品味优美语言,感悟生动情感,借鉴写作方法,体验人生哲理,一句话我们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只求某个点挖深吃透,真正让孩子们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
再次,要用好多媒体教学技术。成功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整合后更好的展現语文特性,而不是炫耀于多媒体技术含量。特别是像小学语文,语言文字内在的意蕴必须要靠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在对词语品味中不能简单地在听音乐、看视频的基础上才能有效使其内化,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效培养孩子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法要活
我们要善于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我们可以尝试示范讲解一篇现代文,其它的篇目可以由孩子们分组自主学习和探究,然后推选小组代表发言交流学习经验,我们再作适当的补充;就古诗文教学而言,字词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学习一篇文言文,先分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接着由同学代表就探究内容面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其他孩子可以提出质疑,最后由老师来适当补充;就写作教学而言,我们可以先给孩子们的作文评定等级,但不写评语,然后分小组组织阅读作文,再要求孩子们根据老师的等级给每一篇作文写出评语,然后评选最好的作文进行范读,再请其他的孩子对其进行再点评。
这样以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生动多样的学习形式,让孩子们进行积极探究,能够突出孩子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孩子们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更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五、教师是导演
要使我们语文课具有“语文味”,教师一定先要有“语文味”。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教学语言要美,环节设计要合理有效,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意境要深远。
一句话,作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我们应该是把“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孩子们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要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有效解决来自于孩子们的有价值的问题,同时能有效借助多媒体技术以最大程度地扩大课堂容量、激活孩子们思维、陶冶他们情操,我们要有效提升教学实效和全面发展孩子们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结点。
总之,在我们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进入多样化的时期,要想重新构建语文味浓厚的课堂教学,那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从讲求实效出发,让我们一起努力力求扎实、朴实、真实,重新回归本真的语文。
4.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篇四
2012年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不同,每一天鸡鸣即起,日落方息,在教室、校园和家庭之间匆匆忙忙;每一天巨细靡遗,在学生和家长之间左右周旋。但是对于我来说,2012年的我正式加入到了教师这个神圣而又光荣的团队。
在即将踏上新岗位的今天,有幸聆听了进修学校郭老师对《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对于要开始人生新征程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的甘霖。郭老师用生动形象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新旧课程标准之间的异同。虽然只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却已经让我体会到了语文究竟该怎样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郭老师的“回归本真,扶正语文教学”。正如郭老师所言语文即是语言文字。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注意课文的思想性而忽略了单元的语文目标。我们经常会去把一篇课文给学生讲懂,可是这些讲的过程中有多少是语文特有的呢。这样就容易把一篇课文上成了一节思想品德课,或者是一节科学课。语文课要上得有语文味,而语文味包括“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我们需要为它固本扶正。那么什么才是语文的“本”呢?课标给了我们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不管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学脱离了这个轨道,那么语文课也就失去了语文所应有的味道。扶正语文教学,就是要还原原汁原味的语文课堂,恢复语文所应有的本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沃土。
5.语文课的语文味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在“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和全面推进“校本革命”行动中,我们丛台区实验小学也把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扎扎实实开展了各项活动,努力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为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课堂。为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和谐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目标,学校领导不仅多次组织我们外出参观学习,还利用学习文件,看课例光盘,做专题培训、沙龙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对我们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努力实现“高效教研”。通过抓学习培训,抓小组建设,抓新课堂评价,反复听课、诊断课例等一系列方法措施,强力打造新课堂。而我,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边学习实践,边探索创新,边磨合改进。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表面热热闹闹,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根本没有投入到学习之中,少数学生投入了,也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明显让人感到是在白白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导致课堂散乱无序,效率低下。那么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呢?
我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尝试,打破新课堂小组围坐的思维定式,寻找传统课堂和新课堂小组建设的结合点,摸索“不拉开桌子”的小组建设。针对大班额(80--90人),采取:“选”、“说”、“定”、“分”、“调”、“排““议”、“带”、“评”等方式进行小组建设。
一、分组前,目标任务的问题。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明确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有奋斗目标,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在分小组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给学生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只有学生明确了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例如:我们在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之前,是这样明确目标任务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文章的背景资料、作者简介、生字、解词、主要内容、课文朗读、人物分析这些方面,你准备研究哪部分内容?针对这部分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安排,既落实了学生的“三个自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又给了学生明确的目标任务,学生热情高涨,互相提问,争相讨论,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无所事事、无处下手的现象发生,使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二、分组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一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是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每个小组成员要参与其中,不能只是少数成绩优秀学生的展示台,否则,小组合作学习也将失去本身的价值。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后,小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谁是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谁负责整理、记录;谁负责交流汇报;谁又负责补充等都应该有分工,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其中一组同学负责汇报本课生字、词部分。组长是这样给全组成员分工的:2人解决本课难理解的词语,2人负责找出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2人负责整理本课生字并组词,2人找出容易混淆的字,1人负责把大家找出的内容记录下来,整理到本子上。等到展示汇报的环节,组长派了三人:一人讲解本课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一人讲解容易混淆的字,一人讲解本课难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可适当补充内容、可评价。只有这样从一开始就确保了合作学习人人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才能确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平时上课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大,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还优化了学习方法。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
佳的的观念与做法。总的来说,通过小组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展示汇报时,教师“导”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教材、教法、学生的研究方面狠下工夫,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给予适时、恰当的点拨、激励,实现信息在集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尝试到合作创新的乐趣。同时还教给学生互动合作的方法。如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表意见,谈出自已的看法,这样促进生生互动。小组同学在遇到争论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这样可以建立师生互动。在别的小组发言后,如有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小组任何同学可以代表小组发言,这样有利于形成群体之间的互动等等。并适时表扬了他们,使他们尝到了合作成功的快乐。例如:我最初在上《“诺曼底”号遇难记》时,让学生课前搜集了许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学生获取了许多知识,但那些都是零散的,在小组汇报时,学生东一句,西一句,你一句,我一句,甚至还有重复的内容,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这时,我就及时为学生导航,指导学生把搜集的内容进行筛选、整理、归纳,在汇报时,总结出一个简洁的,概括的资料。不然,一节课下来,就交流文章写作背景和相关资料了。目前,经过我们的反复研究、实践,我校语文教学形成了“一四五”新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四种课型,五个环节。一个中心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四种课型指自学探究课、展示提升课、单元巩固课、作文讲评课;五个环节是指每一课型主要包括以下主要环节:一是导入新课,二是明确目标,三是自学交流,(自学交流包括自学、对学、群学,小组分配任务重点学等),四是展示汇报,五是总结反馈。
探索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可是一个更高、也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上出语文味浓郁的语文课,让学生领略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就“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首先,要重视教学设计的实效性
“导学案”是教师对教材、学情深入研究后,精心编写的学生学习学习活动方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精讲点拨的依据。因此,导学案编写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编写上下功夫。我觉得要做到以下三点:
1.活动内容要具有灵活性
“导学案”一般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习过程、检测反馈等环节。每一节课的学习活动有五个环节。初学编写导学案时,感到各课的导学案上教学流程是一样的,很单调。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其实制作各课的导学案还是精彩纷呈的。例如,对于学生在有关背景知识、作者介绍的内容方面有难度的,就需要在活动单上加一个“知识链接”,将内容较多较深,不易把握的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归纳整理出来,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能很好的理解学习内容。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学生对诺曼底号邮轮比较生疏,就可以在导学案上加上有关的“知识链接”;又如,学习《长江之歌》时,可以在最后设计一个“知识积累”,补充有关长江的诗句,让学生读读背背进行积累。
2.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要精细化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导学案设计时要注重给学生一个具体精细的导向,让学生明白在自主学习、合作阶段他具体要完成哪些思考,特别是根据学习目标列出期待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如字词点,句段点,思维点,生成点,练笔点,方法点,感悟点等等要根据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特点来设计。
3.活动的操作要有引导性
在“导学案”中,“导”是大有学问的。因为小学生自学能力毕竟有待提高。为了让学生真正能利用导学案进行有效地学习,就必须在活动操作上设计一些有关学习方法指导、思维方式引导,交流发言开导性的提示语。
二、其次,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课程总取向,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成分。新课堂则把语文教学的这些特点都关注到了,而且课堂生动,达到了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目的。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这堂课中,我没有让学生用导学案,因为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课前预习的能力,所以我统一让学生准备了预习本。每节课的第一课时主要固定预习这么几项内容: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生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等。这些内容也正是第二天上课的学习目标。学生上课目标明确后,先是对子、组内之间互相交流,把预习中的问题消化一部分。接下来我把这几项内容让小组抽取,每组一个,进行重点研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几分钟后展示汇报。如朗读课文组,展示本组的朗读课文情况,可以分角色读、个人读、齐读等。其实老师们,该展示汇报环节并不是为了表演而展示,这种展示涵盖了新课堂的诸多理念。如,在展示前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互相倾听,团结协作才能保证后面汇报的精彩,小组这时也才能加分。这不正是在锻炼学生的倾听和团队协作能力吗?小组汇报时,学生大大方方站起来讲生字,讲词语,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等等,这本身就是给学生一个锻炼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机会。而且此时,学生已经担当了一个小老师的角色,为什么新课堂老师讲的少了,原因在此。学生不但讲得有声有色,还要互相补充,互相评价。这样的语文新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生动活泼,我们何乐不为呢?但此时要注意,我们语文老师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我们要把自己的角色定好位。我们是主导者,是一个倾听者、评价者、检测者、补充者、提升者,重难点强化者等等。这就是我们的语文新课堂,在老师的主导下学生热情高涨地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这不也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目标吗。
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中,我想重点说说“读”。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途径是培养语感,而诵读,就能有效地养成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诵读还有助于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读。关于“读”,我是这么做的:一是重视教师的读。教师朗读时的语调、表情、动作,都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为培养学生正确朗读,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反复朗读,力求做到吐字清楚,发言准确,语调清新,感情充沛,表情自然,轻重缓急适当;特别是对话多的课文,朗读时要像演员那样自己首先进入角色,把课文有声有色的朗读给学生听。这种富于示范性的朗读,会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把他们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有了好的范读,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但读起来又不能像老师那样朗朗上口。朗读的技巧,诸如停顿、重音、变读、儿化、轻声等,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下子全教给学生;即使教了,学生也不可能全掌握,而只能通过对老师朗读的模仿,逐渐养成语言习惯。因此,我在领读这一环节中,并不是千篇一律都是我领读,有时我指名学生读,在针对学生朗读中存在在的问题重点朗读;有时我只领读课文中的重点句段,特别对那些拗口的句子就一字一板地领读,对难读得长句就反复领读,直到让学生读通读准读好为止;二是重视学生的读。就《“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一课来说,我在学习目标中就明确了①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敢的优秀品质;②要会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话语读,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同学们通过分角色诵读、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积极主动地阅读,这样就会读出情趣、读出激情、读出个性,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不就出来了嘛。“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原则,一种特色,一种美感,也是语文教学永远追求的一种高境界。只有洋溢着“语文味”的语文课,才真正让学生喜欢,才可能拥有成功的语文
6.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篇六
【摘要】“语文味”之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义和精神,对当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导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如何突显语文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个实践性的课题。【关键词】闻味
读味
品味
写味
制作精美、菜香四溢的佳肴令品尝者回味无穷。语文课欲开学生之“胃口”,亦要讲究其味,即要有“语文味”。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是广东深圳市教研室的程少堂先生。他对“语文味”作了如下界定:“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来说,是指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学互生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味”之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义和精神,对当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导意义。然而,我们又不能不看到,不少语文课,仍存在大量异化变味的现象---课件代替语言品味,问答冲击诵读,人文掩盖词句,以说代写走过场······“语文味”依然远离我们的语文课堂,致使学生听,听得懵懂;说,说得肤浅;读,读得做作;写,写得俗套。难怪有的学生说:“我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哭了,而老师在讲它时,我却睡着了。如此缺乏生命感召力的课堂又如何能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从而留下形象,留下语言呢?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走在回家的路上,让学生乐学,活学,活用,笔者试图就个人的理解做一些探讨。
一、设境激趣,充分初读,入境“闻味”
在一堂低年级阅读课上,执教的女教师让学生读了几遍课文,认读了几个词语后便开始引导学生探究、想象,结果教学进程“举步维艰”。课后有人问她:“课文中许多长句比较难读,生字也很多,怎么不抓一抓呢?”她说:“这些句子学生课前都预习过了,不会影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因此我没把更多精力放在初读上。如果过多地处理长句朗读指导,我担心会冲淡学生兴奋点。”其实,如果初读环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游离于文本之外,精读时必定难以纵深挺进,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新课伊始,教师要努力创建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在教师的激情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震撼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书不读通不开讲”,读通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教师不应简单追求教学场面的轰轰烈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初读,以期达到正确、流利的初读效果,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初读体会,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文本形成粗略的整体印象,初步感受文章的韵味。在此基础在轻松、活泼、和谐的氛围中上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落实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统一,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二、诵读吟咏,感受语言,注重“读味”
在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读”在语文课堂里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主角就是“读”,“读”是体现语文味的主要手段。演绎到位、指导到位、感情投入的各式各样的“朗读”是语文课区别于社会课、政治课,能够真正体现语文味的主要看点。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教读”、“练读”、“自读”的读法体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语言文字,感受语言的魅力。“教读”,即通过教师“范读、导读、引读、讲读、接读”等形式,教给学生读字、词、句、段、篇的具体方法和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和意思的具体方法。“练读”,则是通过学生朗读、默读、美读,训练和强化教读的读书法,使学生达成由“读”到“读会”。“自读”这是读法系统中的根本,学生通过“圈读”、“精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上的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在读中提高认识,升华体验,养成语感。
三、揣摩咀嚼,品词析句,潜心“品味”
作家陈建功说过:“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在读与感之间为自己的卑琐、势利、狭窄而愧疚不安,就是人格对话所催生的精神增长和心灵提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光辉的文章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养,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在文本的熏陶、冲击、融汇之中,身临其境,方能“沿波讨源”,达到“ 其言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地。在文本关键处,激荡洗涤人心处,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慢慢赏读,感受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语文上的“品茗”。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发展语感,触发灵感,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化品位和人格的健全得到提升。而有着这样“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执着探究精神的语文课堂,语文味得以极大的体现。
四、强化实践,留下语言,不忘“写味”
吕叔湘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老也曾指出:“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持之以恒地强化学生的实践,才能让学生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所以语文教学不需讲学生置于训练的主体地位,着力于“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就是在语文学习中,对文中的字、词、句、段等语文基础知识,多问个“为什么这么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是什么?”或利用“换词、换句法”和“换位思考法”,加强对文章语言文字和人物形象情感的感悟。动手实践就是多写多练。教师应经常引导督促学生将文本中学到的知识,通过遣词造句、口语交际、写日记、读书心得或办黑板报、手抄报等种种形式加以实践,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激发自身的语言文化积淀,培养语感。当然,学习语文,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所得就非常有限了。社会是一个广阔的舞台,自然充满了神奇魅力,引导学生到书海中遨游,在生活中阅历,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才能,才是学文之道。
7.让语文课堂真正充满语文味 篇七
一、表现在扎实有效的字词、朗读等语文素养教育
浙江省特级教师叶晓峰在上《勇气》一文时, 一开场, 幻灯上就打出了醒目的两个字“勇气”。
师:“勇气”一词何意?
生1:勇往直前的气魄。
生2:敢想敢干、无所畏惧的气概。
师:同学们对“勇气”一词的含义理解透彻, 那么何种情况需要勇气呢?
生3:在遭遇险境或遇到困难时, 如我们面对学习的成绩和压力时, 要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这就是勇气。
生4:其实生活中我们敢于正视自己、了解自己, 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自我批评, 这就是一种勇气。
师:同学们对于何时何地应有勇气, 把握得很好。那么, 我们能不能联系具体的情境, 富有感情地把“勇气”一词大声地朗读出来呢?
(生全体大声自由地朗读)
在许多语文课上, 往往看到许多教师重视阅读分析, 却忽视字词教学。其实, 字词教学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承担着奠基石的角色, 阅读教学由它始发, 并由它贯穿句段篇的教学。可以说, 若没有扎实的字词教学、朗读指导等语文素养的培养教育, 随后展开的阅读教学将可能成为空中阁、水中花。
二、表现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机智, 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
上海市特级教师马骉在教学《河豚子》一文时, 前半堂课让学生采用“猜读法”, 学生手上一无资料, 二无准备, 引领学生逐步步入他精心设计的课堂。让学生在猜想中、在故事情节一点一滴明晰中, 体会语文的魅力。
师 (幻灯出示一张全身带刺的生物图片) :请你猜猜, 这是什么?
生1:刺猬。
生2:河豚。
师:是河豚子。为什么会是这样?
生3:这是生物受到外界刺激和危险时, 为了防卫表现出的一种本能反应。
生 (交流) :有毒, 不能吃;味道很鲜美;处理得当应该可以食用, 等等。
(师多媒体出示古诗中描写河豚的诗句)
马骉老师的整堂课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 做到了静心研读文本, 俯身倾听学生的疑问。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不断体会到个人的课堂价值, 也培养了个人听读、表达、意会等多方面的能力,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
三、表现在情感的融入与调动, 收到“我是文中一主角”的效果
浙江省特级教师赵群筠教学《目送》一文时, 以她温婉、淡雅的气质引领着一帮初三的学子, 在“目送”中真切地感受了一番父母亲对待儿女成长问题时的态度以及为人儿女如何对待父母逐渐衰老的心态。
师:看到“目送”, 你会想到什么?
生1:想到亲人之间的依依送别, 想到彼此目光中饱含的深情……
师:文中有一段话重复出现, 是哪一段?针对这段话你有何疑问?
生2:“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为什么不必追?
生3:怎样理解“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生4:为何连用两个“慢慢地”?
师:听课文录音, 找出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有回应和感觉的句子。
(生找到景物描写的句子, 并说了个人的理解)
师:赵老师讲述一段自己儿子与个人温馨亲情的经历……
人都是有情感的, 听课教师和学生都被感动了。让语文课充满人情味, 让语文课成为培养语文能力之外的人性关怀, 这正是语文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
8.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篇八
关键词: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27-1
一、会心品读,读出语文味
1.从富有感染力的描述中创造语文味。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富有感染力,这种教学语言的使用可以说是一种教学修饰,或是一种教学技巧,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听着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描述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种美的语言熏陶下,学生的语言才会变得丰富起来。
2.从饱含感情的诵读中创造语文味。
诵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前提和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最佳方式。文本中喜怒哀乐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节奏、优美欢快的语言都可以通过诵读来显现。学生在充分的诵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使原本无生命的语言文字符号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诵读形式多种多样,精彩纷呈。诵读的方式有多种,如范读、领读、齐读、对读,还有分角色读、分小组读等等。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选择最佳诵读方式。读到忘我之境时,师生往往投入其中,学生、教师、文本一切融为了一体,“课堂中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程少棠语),浓浓的语文味扑面而来。
3.从词句的品读中创造语文味。
品读词句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关键。所谓品味,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选点,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品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品出文章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如在教《小儿垂钓》这首诗中,笔者把“遥招手”和“遥摇手”作比较,让学生说说两个词语的不同之处,在比较中学生理解了“遥招手”的意思,接着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动作表演“遥招手”,让学生深刻了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学生通过精彩的表演把垂钓孩童专心致志钓鱼的样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正是抓住“偷”“遥招手”等字的品析、揣摩、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对垂钓孩童的喜爱之情也油然而生。一个“偷”字写出了孩童的天真、活泼。“遥招手”则细腻地刻画了孩童垂钓的专注。更多的语文味在语言文字中,引导学生品出了味,也教出了味,课堂也因此焕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都知道,每一篇文章,他的语言都是有温度的,是通过字或者是词句体现出来的。语文的课堂,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理解、玩味让学生受到一种良好的语文熏陶,感受语文学习的独有乐趣。
二、理解感悟,悟出语文味
我们知道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的有机统一体,深刻的思想内容总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来呈现,恰当的表达方式能使作者的创作意图得到更好的展现。既然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那么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内容受到思想感情熏陶的同时,就不能忽视指导学生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两者应该并举并重,不能顾此失彼。
如教学《第一朵杏花》中竺可桢爷爷和小孩子对话的片段。
……
文中竺可桢爷爷和小孩子的对话描写将人称、提示语全部省略了,读起来特别紧凑,把竺爷爷当时急切、兴奋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同学们领悟到这种表达方式的妙处,笔者组织了让学生加上对话人称和省略对话人称的进行对比朗读,在这样的对比中孩子们很快读出了两种写法的区别,通过比较揣摩,加深体验,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竺爷爷搞科学研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同时使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程度提高了。果然,在后来的课外小练笔中,笔者常常发现这些点滴的表达技巧被好多同学恰如其分地自觉运用了,这可是真正的潜移默化。
由以上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只要把握教材特点,找准训练点,在教学中,理解内容与感悟表达方式不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而且可以相得益彰。但是,领悟表达的同时不能将其硬生生地从语言环境中剥离,作为单独的知识来讲授,一定要与理解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感悟中领会到作者用词之精妙,品味到语言之韵味,只有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体悟,才能促使学生对语言的内化和吸收,进而为学生能够进行“由内而外”的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善用媒体,营造语文味
如今,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巧、好”,善用媒体,能营造语文味。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株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宽松氛围,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富有语文味。
其实,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说话、写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9.初三语文作文——多味初中 篇九
初中,梦的青涩开始,刻着多味的散文诗。----题记
初中梦开始的地方,是青涩的糖,带着甜美的梦境飞过心境,带着少男少女的声音与那风中奔跑。
三年,总迎着慵懒的日光,漫步在校园里,总会找片安静的地方,听着广播的声音伴着音乐开始了青春。初二时,被选作播音员,日日诵读多遍,第一次青涩的记忆停在梦开始的地方。坐在窗边,话筒有些摇晃不止,嗓音因紧张有些许死板,尽力用声带在时光中划过,每读过一段,都看看窗外缓减压力,手总是按在稿子上,生怕找不到朗读的内容。青涩过一次,轻手轻脚地放下话筒,连回音都不想挽留,紧张随汗水干涸了,听着音乐,度过了一周又一周的青涩时光。慢慢地嗓音放开了,自如行进在青春的大道上,慢慢地便到了无法挽留的结尾:又是一年秋,读过了最后一段诗,声音再未响彻过,拿去了话筒,青涩的少年早已不在,离开了窗边,任时光的黑暗笼罩上一层薄纱,锁上了窗,也就锁上了这段青涩,锁上了青春。
想来,在这青涩过后,有种满足,有种快乐,也许这便是多味初中。
青春,除了在行进的音乐中绽放声音,更要奔跑于大道上,而我们的青春奔跑着扶持着。
“加油,就快到了,我拉着你呢,加油”耳旁激励声愈发清晰,从远处看去,零星的人与整队的学生夹杂着我们,另类,却叫人温暖,前面,男生领着队,汗水早已凝聚为汗渍,不,衣服上多了几分褶皱,印着疲惫者的手印,额头上,邹起的眉宇容不下汗水大坡,但拉着手的手,推拉着,扶持着,从未放开。耳边,暖心的话仍在继续,男孩们奔跑着,背后没有风尘,只有用力拉拽的同学,没有一句抱怨,一句谩骂。终于,时间停了,耗尽了力气,瘫倒在地上,他们并没有服软,争辩着,炫耀着自己的力量,偶尔挑衅几句,用推搡结尾这一出扶持与帮助的戏码。很多次,我们筋疲力尽,连笑与满足都无法释放,我们以这种扶持与帮助,度过了三年,开始时,跑道上的脚印刻着我们不尽的抱怨,慢慢,伴着凉凉时光,脚印愈发坚实,越发遥远。
一路,我们扶持着,奔跑着,一路上,我倚在窗边,享受着动听的音乐,回味着时光酿就的酒,又一次,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享受扶持的快乐与满足。
三年,即将逝去,青涩,甜美,快乐满足与扶持,也在不觉间构架起初中的岁月,像首散文诗,永远留在梦开始的地方。
10.凸显语文味打造高校课堂论文 篇十
对语文教育“味”的探索,当代学者陈本源先生有《谁解其中味――谈古代语文教育中关于“味”的理论》,他把“味”和语文联系起来,认为:在语文教育的领域里,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基本含义。一是指语文材料的丰富意蕴和审美特征,亦即语文材料中蕴含的理性意义和美感力量。二是指在读写活动中,对高中语文材料的一种认知方式和审美体验。真正把语文和“味”组成词并变成一个概念的,当首推程少堂老师。
“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和达到自由境界的教学,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凸显语文味?
一、利用语文文本自身的美感特质,教出具有美学价值的语文味
1.富有诗意和美感的教学,感受语文的“味”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一种充满人的情意,人的创造,尤其是审美情趣的工具,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目标,要求语文老师不只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求“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是能够凸显语文学科韵味,富有个性与文化气息的,令人陶醉的那种富有诗意、富于美感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对字、词、句、篇等语言形式训练和培养,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这是教学最基本层次的教学目标,对文本中蕴含的韵律美、色彩美、结构美、语言美等的`感悟,属于审美的范畴,是高层次的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富有情感意味的环境,引领学生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凭借自己既有的经验、阅历和文化积淀,多角度、多层面地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美的认同和赞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从而达到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老师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对语文传统进行“新”的独到的理解,用人文精神的眼光熏陶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通过吟咏诵读、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入选语文课本的诗文,多是文学精品,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其文学价值弥足珍贵,有些文章堪称真善美的结晶。对文本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有着“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文章,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不一定有所悟。它需要学习者通过吟咏诵读去领悟。有人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告诫语文老师:“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祖国语言,贵在用情读书。课堂教学中,教师多给学生提供诵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反复吟咏诵读,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空间,读出文章的韵味,品出文中蕴含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使文章的思想情感由作者“移情”读者,重建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二、集众家所长,教出具有独特个性风格的语文味
教学个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特征,是教师的教育科学与艺术在教学中的独特而集中的体现,也是教师理念、能力、气质、技艺、智慧圆熟的高端反射。近些年,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教学模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堂教学也从单一型转向多样化,从归纳发展到演绎,从“教”为主向重“学”为主转型。但思霞老师的教法和教学模式,适合思霞老师的学生,魏书生老师的理念和教学模式,适合适合魏书生老师的学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教师在吸纳别人先进理念、先进教学模式时,不能盲目地照搬,依葫芦画瓢。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构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和适合自己风格的独特教学理念和模式,建构自我的理性空间和实践田园,以其独特的教育艺术魅力感染学生,引领学生。不管多先进的教学模式,都有它的精华和不足,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博采众家之长,融个性特色,教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语文味。语文教学没有样板,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体裁,采用不同的教法和模式,或启发疏导,或问答讨论,或自主品析,或合作探究。每一堂课都要让学生有新鲜感,不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乏味,教出具有教师自己独特风格的语文味。
三、把思维时间和空间留个学生,让学生自主品出语文味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山东昌乐二中老师的教学模式很值得借鉴。在课堂上,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师生对话、沟通和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参与“教”与“学”的活动,扮演着调控者的角色,使学生的思想、知识、情感、能力的交流形成网络。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充满趣味的、无拘无束的探究环境,整个课堂,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轻松愉悦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学生主动参与是语文课堂高效的关键。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从而使他们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11.语文味: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篇十一
一、有声——读出语文味
1. 读一读。语文教学活动是对语言文字感悟的活动,文章是一个个文字按照一定的规律搭配组成的,组成的过程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有的合辙压韵,有的抑扬顿挫,有的节奏鲜明,有的韵味无穷,有的音调和谐,有的情感丰富。学习文章就是对这些具有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品评领悟。感悟的最好方法是“读”。为达到最佳效果,要根据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读法。
2. 议一议。我们要深挖教材,找到文章重难点,要巧于设置问题和悬念,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思考议论,自主学习。这是建设活力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便于讨论,我安排邻近的两个组附近的四个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组织讨论,记录讨论结果,安排同学发言。在每节课,我都安排一两个环节,让学生讨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讨论,自然就有发言,声音此起彼伏,让课堂热闹非凡。
3. 辩一辩。读书议论会使语文课堂热闹非凡,而辩论会把课堂推上热闹的高潮。辩论是初中教学综合实践重要内容,语文课堂设置这样的环节,使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是让学生自觉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其实语文课里要辩论的内容很多。如,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上网好不好?名著的人物分析:猪八戒懒不懒?等等。
二、有形——写出语文味
我们教育学生说道:端端正正写字,老老实实做人。写字做人密切关联,说明规范学生书写汉字是多么重要。作为语文老师责无旁贷,我们不但要求自身提高书法水平,更要在课堂上言传身教,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水平,弘扬中华文化。
首先,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汉字书写水平,板书书写文字给学生美的视觉享受,以提高他们书写汉字的兴趣。所以,我每节课尽量有板书,正好发挥我书法的功底。我每次板书都认真规划,标题、文章结构、主旨、人物性格、语言特色等,错落有致,一节课下来,学生看黑板,不但给他们概括了知识脉络,还如一幅美的图案。
其次,提供学生练习汉字的平台。为达到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写一手好字的要求,我非常注重书写字词的教学环节,教学的新的字词时,熟读后,我都要抽查部分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新的字词,表扬书写规范端正的学生,指出他们书写汉字的不足,同时要布置抄写新字词的课外作业,为了提升认字和书写水平,第二天要进行字词的听写。这是语文课堂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三、有味——品出语文味
关于语文教学的“味”有很多说法,笔者以为,千种味万种味,语文教学关键要有“文化味”。《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说得清清楚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说,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或者说语文之根就扎在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中,离开了文化,语文就成了飘零的浮萍,语文教学就缺少了深厚的内涵。
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有一句“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家君”的解释,顺便让学生也要了解中国古代称谓的习惯,对别人的父亲的称“令尊”,说自己的父亲称“家父”“家君”;称别人的母亲为“令堂”“高堂”,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这样的称呼,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他人的尊敬和对己的谦虚的态度。教《木兰诗》时,有一句“木兰不用尚书郎”中的“尚书”,学生肯定不理解古代官职的名称,所以,我让学生回去上网查一查“宰相”“尚书”“太守”“县令”等的意思,让学生了解古代官职的内容,了解古代官职文化。
12.让“语文味”回归课堂 篇十二
一、什么是“语文味”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 ”雕塑家答道: “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语文教学也应该“删繁就简三秋树”,尽可能地把与“语文”无关的内容删去,努力使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实质上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出鲜明的“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特点,体现语文学科的主要或核心特色。
关于“语文”,叶圣陶先生认为:“什么叫语文? 平常说口语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语文包括字、词、句、篇,包括听、说、读、写和“语言运用”的结果,涵盖了思想、道德、情感、价值观等。吕叔湘也做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语文教学”就是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因此,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不仅仅是“言语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进行人文教育。这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看来,所谓“语文味”内在地包含语言文字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工具性)以及人文教育(人文性)。那种以为仅有“言语训练”才是“语文味”的观点是错误 的。
二、如何体现“语文味”
崔峦老师曾就课堂教学谈到:“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确实,我们需要的是充满浓浓的语文味的语文课。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谈到:“语文课,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表达,教的应该是语文。”语文课上,知识点要落到实处,能力培养要有所体现。否则,我们是在无目的地瞎忙。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 语文课要讲字、词、句、篇,要讲听、说、读、写。语文课,要真实、朴实、扎实。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朴实是教师教风的具体表现;扎实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的课堂,不仅需要学生活泼地听、说、读、写,更需要其安安静静地思考、揣摩。
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谈到:“语文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是目的。”“语文味”的最高形式 ,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文化美以及蕴涵其中的情感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培养学生的美感, 触发学生的灵感, 培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总而言之, 让语文充盈人生, 让语文改变人生,让语文成就人生,这就是“语文味”教学的终极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缺乏“语文味”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是只有“人文”,或准确地讲,只有苍白的“思想”灌输,缺乏必要的言语训练和思维训练;有的是过度的言语训练,看似颇具“语文味”, 实际上缺乏必要的人文熏陶;有的则是机械的言语训练,单调乏味,死记硬背, 大量的讲解分析充斥课堂……
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体现“语文味”, 就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说、多写。因此语文教学就应当把听、读、说、写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这也是“积累和运用”的具体体现。
(一)教学目标凸显“语文味”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既是教师教的目标, 也是学生学的目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没有 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目标过高,“摘不到果子”———难以达成; 教学目标过低, “吃不饱”———索然无味 ; 教学目标错位,使之操作走向误区。
适合教学目标的制定: 一是要研究新课标,明确语文性质、任务,以学科学段为导向;二是要研究文本,以文本特点为基础,找准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三是要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的现有基础, 找准教学的起点,确定教学的终点。根据以上要求,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教学目标可设计如下:
⑴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生词。朗读课文,背诵前四个自然段。
⑵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域的作用, 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⑶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域的关系,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本课的教学目标,从读到写,更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下有保底, 上不封顶”,条条带着“语文味”。紧扣这样的目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课堂才能有效。
(二)渗透学法突出“语文味”
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只在知识的真空里进行, 应与语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既要设法寻找学习语文的“钥匙”,还得去研究如何运用这把“钥匙”。
比如,如何教会学生学习“阅读”。张田若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要切准可读处,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
就“读”而言,首先是初读,而后是精读。
⑴初读:应强化初读,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整体感悟、积累与运用。初读时,要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进入课文。即,一开始就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初知大意。现在许多公开课、比赛课,由于过于注重“看点”,忽视了学生的读书,实不可取。
⑵精读:在精读阶段,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帮助学生体味、领悟。通常的策略是:可以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 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段落或句子,从而领悟、理解全篇内容。可倡导的“变序教学”打破逐段讲读的模式 ,不按课文结构顺序,直接切入,直奔课文的中心或重点,组织教学。“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是变序教学常用的方法。“直奔中心”就是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 主要内容, 然后围绕中心理解重点句段,推敲词句,把词、句、段的学习置于篇的整体目标下,从而形成从中心到具体内容再到词句的学习顺序。
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可采用“五读法”:一读,整体感知。了解主要写了什么? 写了哪些方面,把握主要内容,理顺文章脉络。二读,理解、品悟哪些地方写得精彩。三读,赏析精彩之处。四读, 体会写作方法,领悟写作意图:课文是怎样通过语言来描写小艇的,威尼斯有着许多的桥梁,名胜古迹,而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小艇来写。最后总结读,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每一遍读都有目的,整体上看有梯度,层层深入,其间有机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⑶落实训练彰显“语文味”
“语文味”并不是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的。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到运用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味”,必须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的同时,注意培育学生美好的人性。当然,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只有人文而没有适度的言语训练的现象,严格来讲,这不是“语文课”,可能是“品德课”“历史课”等。就拿“阅读教学”来讲, 应该把对课文形式的学习和内容的学习统一起来,在让学生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时,不能离开对文章语言形式的理解感悟, 如果离开课文语言的学习,仅感悟课文的情感思想,学生学完课文仅仅留下课文思想内容的痕迹,只是在思想情感方面得到一些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语文课。
当前各种“非语文”与“泛语文”的教学占据了许多课堂。究其原因,就是教师语文意识淡薄,没有走出“教课文”的弊端, 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语文姓“语”, 语文教学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内涵, 要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实效,语言文字是着眼点,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非语文因素应尽量剔除,努力回归语文教学本色。下面再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谈谈如何彰显语文本色,落实语言训练。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基础。教师要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正音、析形、解义,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词义。
(2)把握关键句段,品词析句。关键句段不仅要重视理解其意思,还要让学生体会其蕴涵的情感,领悟其表达的特点或作用等。《威尼斯的小艇》主要介绍小艇的样子及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写船夫,是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来写的。具体写“急驶时”“拥挤时””极险极窄的地方“三种 情况。教学时可根据年段目标,结合课文特点,抓总起句,让学生汇报文章是如何表现船夫技术的好,体会构段的特点。
(3)依托文本特点,落实训练。在《威尼斯的小艇》中,我设计了这样几道题:
体会并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请画出课文中有关小艇的样子的句子。学生 画出后,教师让学生读一读,体会感受三处比喻的形象、贴切,并写几句话,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生动。
推销自己,内化语言。假设你是一位有着一流驾驶技术的威尼斯船夫,现在正在码头上招揽游客,请你为自己设计一段招揽游客的话,并说出来,要千方百计让游客上你的船,谁招揽到的游客最多,谁就能应聘。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深入思考,将书中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试着把自己推销出去。教师以主持人的角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使说与听互动,与评价结合, 从而促使学生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推荐阅读:
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08-17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平华去兰州培训感悟10-31
散文教学如何教出语文味08-02
让语文回归本真,绽放语文韵味11-06
如何让语文课生动起来10-16
让电教媒体为语文课12-13
让语文课多一些自然本色09-15
让语文课乘着情境的翅膀飞翔11-06
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06-13
让德育渗透语文课堂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