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运动会的新闻稿

2024-07-31

大学运动会的新闻稿(15篇)

1.大学运动会的新闻稿 篇一

为青春呐喊,为荣誉而战

时维四月,暮春之初。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运动会仍在激烈进行中。到今日上午为止,寄希望学院继续保持这男儿本色和巾帼热情,并在在本次运动会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赢得全院学生的好评.在上午9:30 分开始的拔河比赛中,我院的16名选手齐心协力,一鼓作气拿下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彰显了我院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为我院今天的赛事打了一个开门红。

1500米比赛跑道上,烟尘飞扬,机械学院的 怒瞪着双眼紧盯跑道的前方,矫健的身影远远超前于其他选手。还有100米,50米,30米,跑道两边的啦啦队呐喊声一浪盖过一浪,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啦啦队与其他观众的状态都接近疯狂。只见此时跑道上的 咬紧牙关,仍不放松地向前飞奔。撞线了!胜利了!赛场马上沸腾起来。同学们一拥而上,开始访问这名胜利者:“恭喜你!请问现在你跑完后有什么感觉呢?”“很累,但很感动。” 气喘吁吁地说。接着他又补充:“感动,一是因为自己拿了第一名,二是因为啦啦队与后勤人员的支持。”“在比赛中,你觉得最关键的是什么呢?”记者问。“毅力。”詹镇钦很肯定地回答,“毅力很重要,尤其是在1500米的长跑比赛上。因为1500米虽然很累,但你却知道一定得把它走完,而且不能落后于其他选手,所以毅力是必须的。”最后记者问他:“你平时是如何练习长跑的?”听了这个问题,詹镇钦望向跑道远处:“我平时在这条跑道上练习都会不断地寻找目标,在我前方的任何物体都将是目标,我会不断地超过他们,尽全力地超过他们,即使累透都咬紧牙关,我知道只有这样才会超越自己,达到更强。”

在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各部门的共同组织和缜密安排下下,全院师生团结一致、顽强拼搏。个学院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8名的好成绩。同时我院师生的上下团结、奋力拼搏的精神也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在上午运动会上,我院的同学取得了女子组100米跨栏决赛的冠军,取得跳远决赛的亚军

4月20日上午稿

2.大学运动会的新闻稿 篇二

一、公共新闻运动

“公共新闻”理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公共新闻学最早的基本观点被认为在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 和约翰·杜威 (John Dewey) 的著作中得到了体现。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其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 (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 中倡议, 将保护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纳入新闻界自身的责任, 也能从中看到与公共新闻学思想的相似之处。

1988年是公共新闻活动实践的重要年份。它的第一次实践由美国佐治亚州哥伦布市的《纪事问讯报》 (LedgerEnquirer) 发起:通过系列稿件《展望千禧年之后的哥伦布市》及随后该报主编组织的市政会议, 即让市民与官员、专家一起讨论了该市现有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1]这次尝试第一次让原本仅停留在报纸上的议题跻身于公众中间。同年, 在媒体关于美国大选的报道中, 呈现出对于候选人个人的关注超过公众利益的倾向, 这个现象吸引了之后公共新闻事业的创始人——堪萨斯州《威奇托鹰报》 (Wichita Eagle) 主编梅里特 (David Merritt) 和纽约大学新闻学教授罗森 (Jay Rosen) 的关注。

罗森为公共新闻内容下了这样的定义, 即, 公共新闻事业有四点基本价值:第一, 视人们为公民、公共事务的潜在参与者, 而不是受害者和旁观者。第二, 帮助政治共同体解决问题而不是了解问题。第三, 改善公共讨论的环境而不是看着它恶化。第四, 帮助改善公共生活。所以, 除了日常报道公众所面临的问题之外, 公共新闻的倡导者还呼吁新闻工作者通过组织市民会议, 建立新的公共空间, 在那里为普通公众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闻工作者应该更关注市民协商的过程, 为不同阶层的人服务。

二、公共新闻中的受众

大众传播理论进步的一个表现在于受众观的改变。受众从一开始被视作被动、无条件地接受媒介的所有消息的对象, 到有了自己的能力甄别、解读和选择信息;从之前单纯地被告知, 到自主地发出反馈;从被当作一个同质整体的传播对象, 成为了有自我特征的“个体”。在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进程中, 受众的自主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 现代的媒介也就不能再只是单纯的报道新闻, 而是要更加关注受众的需求。践行公共新闻理念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所以, 公共新闻学的受众观更加突显了受众的自主性。公共新闻学的倡导者重视公众参与讨论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认为新闻的作用仅是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真正的决策者是公众自己。在此, 公众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共新闻改变了传统的议程设置方向。“议程设置功能”最早见于美国学者M.E. 麦库姆斯和D.L肖1972年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2]媒介的“议程设置”是指通过重复性新闻报道来提升某个议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性。如果某个问题能引起大众媒介的关注, 那么它在公众心中的重要性也会得到提升。传统的议程设置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一般由媒介充当报道新闻的“把关人”, 给受众设置议程, 告诉受众应该关注什么。而在公共新闻事业中, 由谁来设置议程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以美国公共新闻的实践先驱堪萨斯州《威奇托鹰报》为例, 它在报道1990年地方选举的时候, 采取了特别的议程设置方式:通过民意测验 (如电话调查) , 筛选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 然后再进行深度报道, 以促成公众对于特定问题进行讨论。[1]以《威奇托鹰报》为代表的践行公共新闻理念的媒体的议程设置是分为两个步骤的:首先, 公众为媒体设置议程。媒体通过调查公众关心什么话题, 来决定深度报道的对象。其次, 媒体再通过自己的报道为公众建立议题。来让公众进一步讨论, 并引导公众在讨论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媒体在公众身上所实现的传播效果, 通常被界定为是认知层面上的, 但在图示的第二个步骤中, 媒体希望能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到的是公众的态度, 甚至是行动。同时, 媒体在新闻选择方面也深受公众意见的影响。可以看到, 践行公共新闻的媒体不但再现了自身议程设置的完整过程, 还使公众成为了议程设置的一个主体。但在这个议程设置的过程中, 无论对于谁应该成为议程设置者还是如何选择话题的方式, 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通过少数公众所反映的问题是否能代表占更大多数的公众群体?从受众角度来看, 他们作为单独个体提出的问题, 并不一定符合在公共新闻理念中一再被强调的“协商公众”的理念。而且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看, 如果只依靠公众为媒体设置议程, 他们就失去了一定的工作自主性, 这就违背了工作者接受专业知识培训的初衷。

(2) 公共新闻旨在培养更加主动的受众界。在公共新闻运动之前, 美国新闻业经历了另外几次重要的改革。例如, 以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发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为标志提出的“社会责任论”, 以及20世纪70年代, 一些新闻工作者希望通过改变报道形式来吸引读者而发起的“新新闻主义”尝试。纵观这些改革, 无一例外是新闻界探索如何与受众建立更紧密联系的尝试。随着传播学理论的发展, 作为媒体受众的大众, 不再只是单向的信息接收者, 媒体更希望看到他们对信息的反馈。通常情况下, 媒体基于经济利益和媒介质量的考虑, 都以输出优良产品, 赢得更多受众为目标和运营方针。这一点造成了公共新闻理念提出之前的美国新闻界的困境:新闻界庸俗化、娱乐化倾向严重;新闻内容煽情化造成了民众的不满, 民众对政治活动也缺少热情, 而他们所关心的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媒介又报道甚少。实践公共新闻学的媒体希望通过报道让公众参与其中, 来唤起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主动性。公共新闻运动中的几次尝试, 如《纪事问询报》《威奇托鹰报》以及《威斯康星州报》 (Wisconsin State Journal) “我们的人民” (“We the People”) 计划等, 它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让民众自己提出问题, 还鼓励民众自我解决问题而非依赖专家学者的建议。所以, 无论这些报道在当时的反响如何, 都为整个公共新闻运动和美国新闻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实践让参与公共决策的公众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媒介所提供的资源和机会, 来完善自身并推动社会的进步, 使公众的媒介素养得到了提高,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媒介的自我进步。在这场运动中, 受众的角色从之前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成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者, 而这正是罗森在定义公共新闻时所倡导的:视人们为公民和公共事务的潜在参与者。

三、启示与展望

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 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 (public sphere) 定义为“政治权力之外, 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这个空间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 公民可以不受干涉地自由讨论。可以看出, 公共新闻实践的目标也是为公众建立自由讨论的公共空间, 因此公共新闻的倡导者十分推崇“协商公众”的理念, 要求新闻工作者听到来自公众的声音而不再仅为某一个特定的群体服务。

可是, 公众通过共同协商提出的问题, 是否就能代表全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哈贝马斯定义的公众是拥有普遍利益、具有自愿性, 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群体。但“公众”不能等同于“每个人”。社会是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及不同的群体组成的, 它具有多样性和高度异质性的特征。拥有“普遍利益”的公众不等于全社会, 如果过度地寻求解决“普遍利益”, 就极有可能损害少数群体的利益。根据社会学家帕克 (R.E.Park) 的理论, 应该将拥有“普遍利益”的公众活动空间合理地归结为“社区”而不是“社会”。帕克认为, 社区的特征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处于相互依赖的关系当中。[3]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常常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虽然也不乏大型媒体进行尝试, 但据统计, 美国75% 的公共新闻运动都是由日发行量二十五万份或不足二十五万份的小型新闻媒体展开的。[4]小型的新闻媒体覆盖的受众面更小, 代表的利益更多样, 更容易参与新闻实践活动。

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注定了公共新闻运动无法在极大的范围内展开, 公共新闻运动的影响力也在十余年之后逐渐消弱。在电子媒介的产生以及传统社区衰退的背景之下, 公共新闻理论的实践注定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如今的世界媒介高度发展, 传媒手段更加多样化, 受众也拥有更多的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媒体进行反馈。这时, 需要媒体引领受众对繁杂的信息进行筛选, 新闻界充当“把关人”, “告知”和“教化”公众的功能变得更加重要;另一方面, 通过网络, 公众更容易表达意见, 甚至打破地理限制, 在更大的环境中进行讨论, 让公众更加积极主动地争取发言权。网络创造了新的“社区”, 空间流动性更大, 受众参与更加便捷, 同时受众也被进一步细分成更能代表自身利益的小群体, 能对所选择的公共事务投入更多的关注。网络时代为发展公共新闻学创建了更好的条件, 它所拥有的特质, 能够将公共新闻践行者培养参与公众、复兴公共生活的目标变为现实。因此, 如今的公共新闻实践应该有如下几个变化:第一, 将目标受众集中于拥有共同利益的少数群体, 让公共新闻媒介成为他们发声、争取利益的渠道。第二, 将公共新闻开展的场合从纸媒转向网络媒体, 以及时得到反馈, 并开展更广泛的讨论。第三, 将重点放在培养公众的媒介素质方面, 在其中充分地发挥自己议程设置方式的优势。

四、结语

社会学理论表明, 社会信念和判断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它影响人们的感知和行动, 促使人们通过行动改变现实。[5]所以, 即使过去的数十年中, 对于公共新闻实践、新闻工作者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应该建立怎样的媒介和怎样的社区始终充满争议, 但无论是新闻工作者还是受众本身, 对于公共新闻保持着自身的信念, 能帮助新闻工作者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报道观念, 受众也在参与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中, 解决自身的问题, 得到自我的提升, 这样的实践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 公共新闻运动给美国新闻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场新闻改革运动里, 美国新闻媒体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受众观:它要求受众参与到新闻活动中, 并鼓励受众提出以及解决自己的问题。时至今日, 这样的受众观对于当代媒体的改革创新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公共新闻运动,受众观,议程设置

参考文献

[1]西奥多·格拉斯 (美) .公共新闻事业的概念[M].曹进,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9:13, 17.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214.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207.

[4]L.弗里德兰, S.尼克尔斯.公共新闻运动进程探究:十年发展报告[R].华盛顿特区:皮尤公共新闻中心, 2002.

3.关于大学运动会新闻稿 篇三

本次趣味运动会以放松身心、愉悦生活为主旨,采取竞赛形式进行,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运动会共分为三个项目,我班在跳长绳和同心协力中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都要归功于大家的热心参与和共同努力。在拔河比赛中,我们虽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却将班里的同学紧紧团结在一起,增强了我们的班级凝聚力,让每一个国二同学更深刻的感受到国二大家庭的力量。最终国贸二班优势显著,取得总成绩第一。

学院开展的这次趣味运动会将学生从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走到户外去,在轻松愉悦又不乏激烈刺激的氛围中缓解身心,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又加强了班级的概念,团结同学,增强了同学们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提升了班级凝聚力。本次趣味运动会圆满成功。

关于大学运动会新闻稿2

为丰富跳蚤市场文化元素,丰富泰达居民文化生活,20xx年9月29日上午,开发区城市管理局在泰达体育场举办首届“健康共享 幸福社区”趣味运动会。

与传统运动会相比,此次运动会将竞技与娱乐结合,着重鼓励居民参与,邻里协调合作。比赛选手来自开发区各个社区200余名居民,由于选手年龄多数为老人,设置了两人三足,盲人敲鼓,袋鼠跳,套圈等简单易行的游戏,降低危险性。趣味运动会不仅让居民锻炼了身体,而且体验到团队合作精神,兼顾了趣味性与互动性,增进了邻里间的友谊。短短三个小时的活动中,掌声,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精彩纷呈,如火如荼。来自不同社区的居民朋友,场上相互鼓劲,场下相互交流,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参加游戏的选手,还可以获得纪念品一份。

本次趣味运动会的目的就是让居民能够深刻认识到运动的.精神和运动的本质,让居民能真正感受到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以及工作、生活、家庭和心灵的提升和充实,让居民热爱运动并自觉运动。

关于大学运动会新闻稿3

20xx年4月25日,成都工业学院第41届运动会的最后最后一天比赛在校体育馆展开最后比拼。经过前两天本系运动健儿们的努力拼搏,团结奋斗,为我们赢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今天,我们将向胜利发起最后冲刺。

今天的比赛项目较多,分别是男女子200米,800米决赛,女子跳高以及60×60,30×400接力等。但天公不作美,由于上午下雨,所有比赛项目就只得推迟到下午举行。虽然赛程紧凑,但运动员们个个都表现出了极佳的竞技状态,而密集的比赛使观众们的热情一直持续到了最后。特别是在 60×60,30×400接力比赛中,工管系的同学们加油声此起彼伏,场面甚是壮观,为运动员们注入了极大的精神动力。今天的比赛中,工管系的运动员延续了前两天的火热状态,在各个比赛项目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下午四点半左右,整个比赛结束后举行了运动会闭幕式。闭幕式上公布了本次运动会各系的团体总分以及名次。最后,学校领导为各系以及优秀运动员颁奖之后,整个运动会圆满落幕!

在本届运动会中,我们工商管理系斩获了第四名的佳绩,优秀的竞技品德也让我们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展现了我系优良的精神面貌。而本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也为各系提供了一个极佳的交流平台,有力地增进了各系的凝聚力。

【关于大学运动会新闻稿】相关文章:

1.关于运动会的新闻稿

2.大学运动会新闻稿参考

3.大学师生运动会新闻稿

4.大学春季运动会新闻稿

5.大学运动会新闻稿500字

6.最新大学运动会新闻稿

7.大学运动会新闻稿

8.大学趣味运动会新闻稿

4.大学秋季运动会新闻稿 篇四

主席台前,第二临床学院的旗手高举着旗帜,身后的队伍整装待发。随着入场式音乐的响起,方阵队伍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口号高亢洪亮,这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一张张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如花如梦,勾勒出这个操场最美丽的风景。

女子铅球比赛应声而来,运动员们做了充分的伸展活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完成了比赛。沉重的铅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那是青春与力量的画卷。

接踵而至的是男子与女子100米的比赛,发令枪声震耳欲聋,你们的步伐却临危不乱,紧凑有力。100米是速度与爆发力的秀场,你们的表现完美的展示了作为未来医生所必备的速度。

在男子800米的比赛中,与高水平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你们不畏不惧,反而愈战愈勇,虽负伤却也永不放弃......在残酷的体育场上,除了奖牌与名次,执着坚韧的运动员们更让我们看到了超越鲜花与掌声的体育竞技精神。

在团队拔河比赛中,大家踊跃报名参加,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第一轮与动力与机械学院的对战中,大家齐心协力以强大的凝聚力与对胜利的渴望轻取胜利。虽然在与国际软件学院的比赛中遗憾出局,但是大家共持一心不言放弃的倔强又何尝不是另一处风景?

男子4*100比赛十分激烈,我院的蔡伯乐,马永鹏,库尔班,高斐,配合默契。

我院运动员还积极参与了垒球,跳高,跳远,拔河,男子4*400,20*50,3000米等项目。

5.大学生运动会新闻稿(范文模版) 篇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我校于5月22日举行了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长跑的预赛与决赛,我院全体师生积极踊跃参赛,观众席上人头跃跃,热情高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运动场上运动员们,是赛场上最耀眼的光芒。我院参加本次运动会的主要运动员多达 40人,并在许多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表现突出的有:邹富勇男子万米第二名,季红伟男子万米第四名,王晨旭女子五千第五名,王雯琪女子五千第七名。在这次运动会中运动员们表现出的积极状态,展现出我院蓬勃向上、永不言败的战斗豪情。当然,除了我们运动员们的激情比赛,我们的啦啦队也用声声呐喊和精彩的花球啦啦操为运动员们送去最有力量的喝彩。

6.如何做好大学校报的新闻策划 篇六

(一) 真实可靠, 定位准确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首要原则, 传播真实可靠的新闻符合新闻的传播规律。校报是学校的官方媒体, 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娱乐报纸, 校报更重要的目的是要为全体师生服务, 为全体师生提供真实可靠的消息。所以, 校报新闻不需要过度地强化渲染和吸人眼球, 做好校报的新闻策划工作, 首要的原则就是必须保证所刊登的新闻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做好校报定位的基础。在校报的新闻策划中, 只有做好自身的定位, 才能有效避开其他立体媒体的锋芒。只有校报中的新闻有较强的可靠性, 全体师生才会对校报产生信任感和需要感, 才能明确校报的定位, 才能在众多哗众取宠的立体媒体中取得自身难以取代的地位。

(二) 权威导向, 官方喉舌

学校是较为严肃的教育场所, 在新闻的指向性和引导性上有着较高需求。校报的新闻刊发, 应当树立为学校教育事业、全体师生生活需要服务的理念。

在新闻的舆论导向上, 应当牢牢把握学校办学理念的整体舆论方向, 正确引导新闻的指向性, 坚持使校报为本校教育教学服务、为更好地培养各方面高素质人才服务、为全体师生的日常生活文化需要服务。校报应当为学校服务, 展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 展示学生的多彩校园生活, 帮助同学们了解学校理念, 理解领导和老师的思想内涵, 同时也可以协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生活。

同样的新闻事件, 报道角度是可以认为选取和主观控制的。同一事件, 尽量选取较为正确、较有引导力和说服力的报道角度, 取得的传播效果将会较为理想。

(三) 贴近师生, 引起兴趣

师生员工毕竟是校报的第一受众群, 也是主要受众群, 他们是否“卖面子”是校报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内在条件。校报应当在占据一定高度和舆论引导的前提下尽力贴近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

首先, 在审美标准上, 尽力贴近师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审美青春、激情、充满活力, 喜欢精致的、新奇的、有吸引力的东西。在新闻的选取口味上、栏目的设计排版上、插图的选取绘制上都尽力做到精致、新奇。其次, 在新闻素材的选取和计划上, 尽力选择师生们感兴趣、与他们生活距离较近的新闻进行编辑。

同时, 在整体的校报规划上, 需要进行系统合理地安排。在时效性上, 选择近期学校发生的较为轰动, 引起学生们广泛关注的事件, 做好系统地新闻策划。在采访类的新闻消息中, 尽量选择体验式的采访的思路, 深入挖掘人物的情感内心世界, 通过合理科学地规划, 引起师生内心的情感共鸣。

二、新闻策划的具体方法

(一) 做好整体规划

规划是新闻策划的重要基础。在进行新闻策划前, 对新闻主题、新闻基调、呈现方式等关键内容进行细致的整体规划。首先, 考虑到校报在新闻受众和新闻消息的特殊性, 应合理规划校报的各项内容、各个环节, 在整体上把握好校报的大方向。其次, 应当在大方向上合理填充骨架, 明确主题、及时反映、创新设计。在后面的血肉填充中, 争取符合大局, 符合整体规划和设计理念。

(二) 联系师生关系

校报的作用之一就是要上传下达, 从大局着手。一方面, 可以采访学生干部和学生中的典型榜样, 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生活, 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 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认真生活;另一方面, 应当争取领会领导要求, 符合学校的政策规定。保持争取、积极的大方向和主流论调。长传下达, 贴近实际。

(三) 栏目设计新颖

栏目的版面设计, 应当尽力争取符合师生口味, 努力做到设计新颖, 审美独特。在校报的新闻策划上, 在校报的编辑策划上, 选择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 通过栏目的设计, 将内在的新闻思想和内涵鲜明有力地呈现出来。可以通过栏目的新颖设计提高审美冲击力, 产生丰富独特、符合平面纸媒特点的版面语言, 丰富新闻稿件的内容和形式。

(四) 挖掘新闻深度

学校发生的新闻时效性较弱, 深度较浅。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应当努力挖掘新闻深度在采访前进行周密策划, 减少无意义的简短消息的发表, 转而进行大量的系列报道、专题报道、跟踪采访和深度体察等。提高新闻的独特性、鲜明性和思想深度, 以满足大学生这个文化程度较高的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 使读者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启迪。

在具体地对记者所记的新闻稿的要求上, 应当严格要求新闻稿件的深度性、思想性和较高的审美性。可以引导要求记者, 结合时政评析, 或在专题事件报道后, 跟发评论专员的评论文章等, 有效提升新闻价值, 挖掘新闻深度。

(五) 提高团队素质

首先, 需要提高责编等策划人员的具体栏目策划能力。各责编对各自负责版面和栏目进行准确策划, 在采访前制定科学的采访方案, 为记者采访活动准备明确合理的采访方式。明确记者所需的反映的采访主题, 采访方式和采访对象。其次, 应当提高记者的洞察力和新闻敏锐度, 增强其对文字和稿件的驾驭能力。争取提升他们把控全局、深入挖掘的能力, 提升其思想深度、品位内涵和审美格调。

三、总结

在学校校报的新闻策划工作中, 应在全局中把握具体, 在及时上挖掘内涵。把握大局, 贴近实际, 在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基础上, 做好校报的策划工作。

摘要:校报是校园媒体中报道最权威、传播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高校校园新闻媒介。但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数据终端的发展, 网络新闻媒体强势崛起, 包括校报在内的传统平面纸媒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在这样的情况下, 怎样做新闻策划才能够加强校报宣传, 强化校报的权威性和独特性, 才能吸引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校报大众传媒中仍能占得一席之地?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大学校报,新闻策划,报纸

参考文献

[1]罗仲尤, 栾永玉.大学校报应强化策划意识提高策划水平[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93-96.

[2]耿文茹.浅谈新闻策划的几个基本问题[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4 (2) :91-92.

[3]杨洪波, 赵娜.论高校校报新闻报道策划思路分析[J].今传媒, 2011 (11) .

7.运动会跳高的新闻稿 篇七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新闻稿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新闻稿如何传播新闻稿营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稿件的传播与效果监控。你写新闻稿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运动会跳高的新闻稿范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运动会跳高的新闻稿1

你像一只矫健的飞燕

轻捷地掠过了横竿,顿时,全场晴天霹雳般哄起一片欢呼声。

在喝彩声中

横竿升上了新的高度

伴随着这喝彩声

你又开始向新的、更高的目标攀登

运动会跳高的新闻稿2

轻轻的你来了,正如你轻轻的过杆,悄悄的我们,正向你悄悄的祝福。

勇敢的向上吧!你们最棒。

勇敢的跃过那根冲向胜利的.杆吧,我们期盼着你们的胜利!

运动会跳高的新闻稿3

我们能够不美丽,但我们能够健康;

我们能够不伟大,但我们能够庄重,我们能够不永恒,但我们能够真诚,我们能够不胜利,但我们能够赛出水平,让生活超脱自然,让生活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细胞都快乐起来,我要对失败者说只要你不曾放下努力,不曾放下完美自我,成功的彼岸就会在前方等你。

运动会跳高的新闻稿4

也许流星并不少见,但它燃烧的刹那,留给人间最美丽的回忆!

也许笑脸并不少见,但胜利的喜悦,总会留给世界精彩的一瞬!

是的,那些以前美妙的东西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但那却把最辉煌的一刻留给了人间。

胜利,是每个人所追求的,胜利的喜悦,是胜利与重新开始的转折,胜利是新的开始!

运动会跳高的新闻稿5

不为掌声的诠释

不为刻意的征服

只有辛勤的汗水化作追求的脚步

心中坚定的信念

脚下沉稳的步伐

你用行动诉说着一个不变的真理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期望在终点向你招手

努力吧用你坚韧不拔的毅志

去迎接终点的鲜花与掌声

相信成功属于你们

运动会跳高的新闻稿6

拼搏者,你是赛场上最亮的点。

在你的眼中,不在乎胜利的欢乐和失败的眼泪,完全只是为了展示生命跳跃的节拍。

拼搏者,你是生命乐章中最响的音符。

在你的心中,只有不停拼搏的信念,用自己坚实的步伐去迈开人生新的旅程。

场上的拼搏者,你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运动会跳高的新闻稿7

你是运动场的心脏,跳动梦想;

你是漫长路的精神,激励辉煌;

你们是将上下求索的人!

风为你加油,云为你助兴,坚定,执着,耐力与期望,在延伸的白色跑道中点点凝聚!

力量,信念,拼搏与奋斗,在遥远的终点线上渐渐明亮!

时代的强音正在你的脚下踏响。

运动会跳高的新闻稿8

成功与失败是同根生的兄弟,两者总是相伴着走过一生。

也许,今日你遇到了失败;

但此刻的失败并不代表,以后你不将再获得成功。

你就应为此而高兴,因为你有了这次难忘的经历,有了应对失败的勇气。

你要站起来,不要放下对完美的想望,我们永远都支持你!

运动会跳高的新闻稿9

在步伐优美的助跑后,一跃,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迅速沉身,收脚。

过。

真是优美的跳高姿势。

每一次,都是挑战,是超越。

为了每一次超越喝彩。

运动会跳高的新闻稿10

左手遮不住汗水

右手遮不住太阳

满场的眼睛

是满场的渴望。

跨出的脚踩在云层

飞跃的心儿在沸腾

轻捷如燕

威猛如鹰

欢乐扬起了臂膀

沉浸在反复轮回的场面中

汗水淌过,泪水泡过

8.初中运动会的新闻稿 篇八

“这次比赛中,我们的技战术水平虽然很高,但对战北京队、香港队、海南队等几大强敌都是‘硬仗’,最后一场我们就是临时‘变阵’才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据校排球队教练员陈铭介绍,在最后一场对阵北京的“硬仗”中,将主攻变副攻的“变阵”让对方乱了阵脚,最后一中男排以3:0的绝对优势捧得冠军。

据悉,成立于1998年的一中男排队,多次蝉联省赛冠军。“一中一直很注重学生体育的提高,做到了每班都有一支排球队,而且我们的优秀队员综合素质相当全面。”一中校长尤小平告诉记者,校排球队成员毕业后基本全进名校,70%被人大、南大、东大、北航“包圆”,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还被清华及国外名校录龋

日前在内蒙古包头市举行的全国第xx届中学生运动会上,代表江苏出战的南京一中男排以7战全胜的战绩夺得冠军。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是全国最高级别的中学生体育比赛。据悉,成立于1998年的南京一中男排队曾多次夺得盛市中学生排球比赛冠军。该校为江苏男排贡献了李邵建、方浩宇等优秀队员。本次比赛后,又有三名队员入选了新一届国少队。

9.大学运动会的新闻稿 篇九

本文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将新闻类型细致划分为7个类别, 致力于探究大学生在其中的偏好类型, 以及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同学在新闻偏好上的差异性, 同时通过访谈的方式与部分被试者面对面地沟通, 更深层次地探讨偏好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等。文章的主体部分从选择或然率、使用与满足等理论出发, 对研究结果做出合理分析。

2. 文献综述

目前, 对于大学生新闻偏好的研究, 大多将新闻类型简单化, 如划分为软新闻与硬新闻或带有正面、负面标题的新闻等, 而后在此二分变量的基础上探讨与其他变量, 如性格、主观幸福感等之间的关系。 (1) (2) 本文重心大多集中在数据的获取与数量关系的描述上, 相对而言, 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对问题真正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较少。

被誉为传播学之父的威尔伯·施拉姆提出选择的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程度, 即人们在媒介选择的时候总是倾向于选择最容易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3)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 不同类型的新闻功能具有差异性, 能满足受众不同方面的需求, 受众对媒介的选择与获取新闻信息的动机有关。 (4)

2. 方法

2.1 对象

研究中的285份有效问卷全部来自于在校大学生, 其中男性124名、来自北方的77名、低年级的160名、理科专业的175名。

2.2 方法

通过设计并发放问卷的调查方式, 本次研究将核心变量新闻类型划分为时政、经济、军事、科技、文体、娱乐和其他等7个类别, 同时加入了性别、专业、年级这3个人口统计学变量。

2.3 统计分析:

问卷回收后, 采用SPSS 20软件包, 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和统计分析, 主要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等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大学生偏好的新闻类型

如表格1, 阅读时政、娱乐类新闻的大学生较多, 皆超过半数, 分别占比67.0%和58.8%, 即大学生偏好的新闻类型为政治类和娱乐类。严肃、正式的政治类新闻与追求戏剧化、激情化呈现 (5) 的娱乐类新闻, 无论在新闻题材的选择定稿还是在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上, 都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但是大学生群体却对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新闻类型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偏好, 从被誉为传播学之父的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选择的或然率公式的角度来分析,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因。

(1) 低费力程度

今天的大学生置身于海量信息汹涌而来的时代, 享受着越来越多免费信息的盛宴 (6) , 此时新闻信息选择过程中的费力程度不再是获取的难度, 更多的在于如何在汪洋如海的信息潮中取舍。 (7)

政治类新闻的议程设置特点明显, 往往占据着重要的、大幅度的新闻版面, 此外借助于网络新闻的推送功能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受众的视线内, 因而受众阅读新闻时自然会有意无意地被这些新闻信息抓走部分注意力, 针对娱乐类新闻, 它表现出多元化、公众注意力分散的特点, 但是随着互联网络大数据功能的发展, 智能技术在实现精准化推荐方面不断前进, (8) 截至目前, 很多新闻客户端和搜索引擎等都具备了一定的推荐功能, 只要用户搜索或点击过某些信息, 经系统分析之后, 就会在相应版块自动推送相关信息。

(2) 高报偿的保证

随着近年来消费时代的娱乐属性不断加强, 娱乐类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类型正契合了大部分受众的心理, 呈现出井喷之势。对于大学生而言, 一方面关注娱乐新闻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迎合了社会风向, 大学生为了适应人际交往, 倾向于将娱乐类新闻中的信息作为谈资。

政治类新闻发展至今, 报道内容日益丰富, 传播速度不断加快, 硬性新闻也开始软性表达, (9) 在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大大加强了它的可读性与悦读性。此外, 大学生活一方面轻松、自由, 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不断为青春加油的关键点。政治新闻是新闻媒体报道的核心内容之一, 含有大量信息, 有助于大学生内在的自我修养和课堂学习中的自我展现。

3.2 大学生新闻偏好类型的差异分析

3.2.1 性别在对大学生偏好新闻类型上的差异

如表格2, 在新闻题材类型的偏好上, 大学生在经济、军事、科技、娱乐类新闻的选择上, 95%的置信区间, 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早有研究表明,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软、硬新闻的偏好是有差异的, 其中男生偏好硬新闻, 而女生则偏好软新闻。在本次研究中发现, 男生对政治类、军事类、科技类硬新闻偏好显著, 而女生对娱乐类的软新闻偏好显著, 可见这种性别差异在新闻偏好中的影响显著。

3.2.2 文理科专业在大学生偏好新闻类型上的差异

如表格2格在新闻类型的偏好上, 大学生在科技、文体、娱乐类新闻的选择上, 在95%的置信区间上存在显著的文理科专业差异。

一方面, 专业的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们的认知, 另一方面文科生和理科生也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理科生对于科技类新闻的需求往往高于文科生, 相对而言, 大部分文科生较之理科生更为感性, 于是他们会在同样更具有感性特点的娱乐类新闻上花费更多的注意力。此外, 由中国目前文理科的分科情况可知, 文科中的男女比例极不协调, 女生人数远远大于男生, 因此由女生占主导地位的文科自然而然地带有偏向于女生的新闻偏好特点。

3.2.3 高低年级对大学生偏好的新闻类型的差异

如表格2, 在新闻类型的偏好上, 大学生在文体、娱乐类新闻的选择上, 在95%的置信区间上, 存在显著的高低年级的差异。

在大学校园中, 大多数高年级同学总是比低年级同学更为忙碌, 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着完成大学学业之后的工作压力或升学压力, 他们需要在现阶段的学业、实习工作与继续深造等多方面的选择中适合自己的平衡点。相对而言, 低年级的同学则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 他们会更频繁地参与社团活动, 更需要娱乐性话题作为谈资, 于是娱乐新闻就更有可能成为他们的选择。

4. 结语

从调查结果来看, 大学生对娱乐类新闻的偏好显著, 但是娱乐类新闻表现出新闻要素模糊、假新闻泛滥、内容庸俗化等特点, 也因此出现了不少争议, 甚至有学者质疑娱乐新闻是不是新闻, 如果大学生过分关注娱乐新闻, 很可能产生对身心发展不良的影响。

此外, 本次调查研究旨在对大学生偏好的新闻类型进行初步探究, 但是在实证研究和分析讨论部分还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就问卷数量来讲, 还远远不足支撑这个课题的完全建设, 同时在问卷发放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随机抽样不完备的问题, 对于结论的分析也停留在现象和部分理论的表面, 并没有真正深入其中, 可待改进之处颇多。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大学生偏好的新闻类型及其与部分人口统计变量间的关系,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经T检验分析发现, 在95%的置信区间内, 性别、专业和年级对于大学生部分新闻题材类型的偏好产生显著性影响。文章从选择或然率、使用与满足等理论出发, 对研究结果做出合理分析。

关键词:新闻类型,偏好,大学生,选择或然率,使用与满足

注释

1 张广磊.新闻类型偏好与性别、专业及性格[J].新闻爱好者.2011, 下半月:58-59.

2 安晓强, 陆运清, 崔占玲, 等.新闻关注度和新闻偏好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 21 (6) :913-916.

3 威尔伯·施拉姆著.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114.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第二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65-167.

5 王欣.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新闻娱乐化[D].湖北:武汉大学, 2005.

6 刘勇.信息爆炸与信息加工增值[J].青年记者.2010, 5:46.

7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第二版,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2.

8 中国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5)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3-25.

10.幼儿园运动会的新闻稿 篇十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新闻稿,新闻稿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息,最能体现出来的便是新闻稿是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台、杂志、电视等方式进行传播。那么一般新闻稿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运动会的新闻稿,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运动会的新闻稿1

为了展示我们幼儿园的风采,我们的老师牺牲了许多的休息时间,精心设计,精心编排。

而我们的小朋友们,也不怕苦,不怕累,放弃了许多好玩的机会,坚持训练。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咱们的小朋友们变得更能干,更自信了。

瞧!他们个个整装齐发,跃跃欲试,等不及了。那现在就请我们的小小运动员们入场吧!(音乐响起来)

1、首先,走在最前面的是我们幼儿园年龄最小的小小班的宝宝们,这是她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让我们为他们的勇气和精彩的表现鼓掌,呐喊吧!

2、接下来出场的是小一班的小朋友。看!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个个喜笑颜开、生龙活虎,迈着矫健的步伐,对参加这次运动会充满了信心,我们为他们加油吧!

3、瞧,英姿飒爽的小二班的小朋友,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我们走来了。他们将在运动赛场上展示个人的魅力和集体的风采。加油吧,成功是属于你们的!

4、下面出场的是小三班的小朋友,看小三班的孩子们多棒啊!年纪虽小,可表现却丝毫不逊色,个个精神饱满,迈着有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加油吧,健儿们。!

5、看中一班的孩子们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他们个个步伐矫健,昂首阔步地向我们走来。他们在中一班这个温馨的班集体中快乐成长,小小运动健儿们,加油吧!

6、下面出场的是中二班的小朋友,他们骄傲自豪的神情在告诉大家,祖国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来,孩子们,向爸爸妈妈挥手打个招呼吧!

7、现在出场的是大班的小朋友,聪明活泼的他们正如一颗颗闪烁的星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亲爱的`小朋友们,愿你们成为本界运动会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8、接下来出场的是学前班的小朋友,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威风凛凛的向我们走过来了,他们是我们幼儿园的骄傲和希望。

第二项:升国旗、奏国歌

红色的国旗代表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精神饱满的国旗队,让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这里见证我们的成长,见证我们无限辉煌的未来。

庄严的国旗高高升起,标志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象征着我们的国家更加欣欣向荣。

幼儿园运动会的新闻稿2

11月24日,XX市白马山小学附属幼儿园举行了以“冬季运动保健康,社区互动促和谐”为主题的冬季运动会。运动会上,小中大三各年龄段的小朋友各自展示了本班本学期的传统特色体育运动,进行了投准、一分钟拍球和一分钟跳绳的技能竞赛。

入园仅3个月的小班幼儿选择了携带方便、玩法灵活、安全卫生的小沙包,在日常的体育游戏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探索出踢沙包、顶沙包、夹包跳、头顶头、运沙包、背沙包和掘沙包等十几种简单有趣的玩法。

中班幼儿利用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和增进友谊的篮球,开展了转圈拍球、走跑拍球、双手互换拍球、胯下拍球等花样拍球和胯下传球、抛接球、双人夹球、地滚球等花样玩球活动,大班幼儿选择了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跳绳。孩子们在传统跳绳的基础上还尝试进行单脚跳、反跳、翻花跳、双人跳和跳大绳等花样跳绳活动。

孩子们在活泼有趣的游戏中体验着运动的快乐,提高了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达到了增强体魄和锻炼意志的目的。严寒的冬季抵挡不住孩子们的运动热情,他们来到幼儿园所在的社区广场,把这种参与冬季运动的热情传递到家庭,传递给社区居民,掀起社区居民参与运动的热潮。

随着播音员一声令下,一名xx代表团方阵踩着《运动员进行曲》的节拍,雄壮而优美地迈进运动场,刹那间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台上的“人海”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看,新生团来了,一身笔挺的军装,矫健的正步,恩,一个月的军旅生活,他们没有白过,在他身上我们找到了朝气,看到了希望。我们老生一代也不示弱,都有了新花样,相信这好的开头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11.运动会新闻稿 篇十一

运动会新闻稿

你们承载着祝福,

我们高声呼喊

运动员的执著让我们自豪,让我们惊叹。

有你们不放弃的精神,让我们在接下来的青春日子里

【范文网】

无所畏惧。

运动会新闻稿

付出的汗水就要得到回报!

胜利的汗水就要顺颊而下!

寒风为你喝彩

阳光为你庆功

掌声就要为你响起!

运动会新闻稿

至铅球运动员:

你的理想

汇集全身的力量

推出理想

推出希望

铅球在空中闪亮

理想在空中发光

加油吧,你们可以的!

运动会新闻稿

一滴滴的汗水,

一丝丝的希望,

人生能有几次搏

几十双眼睛在鼓励着你们

努力拼搏吧!

胜利就在眼前!

运动会新闻稿

12.英语新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二

1 将英语新闻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1.1 教材内容滞后

在语言学习中, 语言材料与时俱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章都很经典, 语句用法规范,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基本功, 但是很多文章都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即使频繁更换教材, 信息也始终滞后, 学生感受不到学英语的实用性, 教师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建构具有指向真实世界的性质, 只有当知识处于与真实世界的联系之中时, 其意义才会显现[1]。英语新闻具有时效性, 是发展的英语, 它是以事实为基础, 采用最鲜活、最大众化的语言报导世界各国发生的事情。将英语新闻引入大学英语课堂, 仿佛在课堂和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2], 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热点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感觉进入了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 了解英语语言在不同层面的表达方式和运用。近几年有些迎合历史潮流的网络流行词语及英文表达广受年轻人追捧和喜爱, 如:selfies (自拍) , rich and bitch (有钱就是任性) , you drive me crazy (我也是醉了) 。如果英语新闻的内容涉及这些流行词语, 毫无疑问, 肯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由此可见, 英语新闻能与时俱进, 具有传统教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把它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材料, 能弥补教材远离现实的不足。

1.2 学生口语差

大学英语课堂上, 多数教师喜欢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总是讲单词、讲句型、讲语法、讲练习, 整堂课用于练习学生口语的时间几乎没有。加之学生口语基础差, 又羞于开口说英语, 久而久之导致学了多年的英语还是“哑巴英语”。然而, 播报英语新闻的播音员发音标准、纯正, 语言表达地道精炼, 网上也能下载到配套的音频及文字报道材料。因此, 利用英语新闻练习口语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1.3 材料获取便捷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网络资源非常丰富, 且无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学生获取英语新闻的音频和文本资料方便而快捷[3], 这也是实现英语新闻教学的必要条件。

2英语新闻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2.1 课前精选材料

挑选英语新闻的材料非常重要, 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 选材时会考虑以下几方面。

2.1.1质量

网络资源虽然丰富, 但是新闻材料的质量却良莠不齐。建议登录一些权威性的官方网站, 如:http://www.chinavoa.com/ (美国之音) 、http://www.putclub.com (普特英语听力) 等, 这些网站上的新闻材料遣词造句字斟句酌, 毫无疑问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理想输入材料。

2.1.2 内容

新闻材料内容广泛,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土人情等。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 与课本知识点相关的新闻或国内外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等热点话题, 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2.1.3 篇幅

由于受大学英语课时的限制, 每次课安排英语新闻的时间可控制在10~12分钟。如果篇幅过长, 会影响其他教学计划的实施, 所以材料篇幅应当适宜。

2.1.4 难度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选择难易适宜的材料。材料过于简单, 学生认为没有挑战性, 不能提高学生能力;材料太难, 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 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初学英语新闻的学生, 一般选VOA慢速英语, 它的语速是每分钟90~100 个单词, 然后再从慢速英语逐步过渡到标准英语,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2.2课中高效利用

在合理选材的基础上, 根据内容不同的新闻材料的不同特点, 灵活高效地设计课堂活动。在多年的英语新闻讲授中, 根据新闻材料的难易程度、篇幅长短, 笔者常交替采用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方法, 具体方法总结如下。

2.2.1单词填空法

对于篇幅较长或内容较难的材料, 采纳单词填空法。呈现部分文本, 其余空缺部分让学生自己在听音频时写答案, 播放3遍。当然, 空缺部分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基础来设计, 可以考查学生对三、四级考试的高频词汇或词组的掌握情况。

2.2.2训练口语法

对于篇幅较短或内容简单的材料, 讲解后列出几个关键词作为线索, 让学生来复述新闻内容, 然后请其他学生补充, 最后教师给出评价。这种方法旨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2.3训练发音法

对于篇幅较短的材料, 讲解后呈现原文, 让学生反复模仿播音员的语音、语调跟读。这不但可以纠正错误的发音, 还能使发音标准、纯正。

2.2.4听写法

当时间充足且材料篇幅简短时, 采用精听法。听第一遍音频时, 要求学生集中精力, 对新闻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听第二遍就要求写下所听到的内容, 边听边写。听第三遍时, 查漏补缺, 再对照原文, 思考并强化没听懂的内容。这种方法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及提高英文速写能力。

2.2.5设置问题法

如果材料较难, 只需要学生掌握材料的主要内容, 采用设置问题法。在听材料前, 把需要学生关注的信息以问题的方式提出, 学生带着问题听, 找答案。学生通过问题的答案能知道材料的主要内容。

2.2.6翻译法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 任何材料都可以采用翻译法, 也就是在听完材料后, 先不讲解材料, 让学生自己翻译。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及中文文字功底。

2.2.7综合训练法

当篇幅较长且时间充裕时, 利用新闻材料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全方面的训练, 以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既注重语法、语音、词汇、篇章、语体等语言内容, 又注重预测、寻读、跳读等阅读技巧。

总之, 不管采用以上何种方法进行教学, 都要“以学生为中心”, 尽量多给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英语才能,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参与课堂。

2.3 课后督促学习

2.3.1精听英语新闻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 不论老师采用哪种方式讲解, 都不可能讲解太多, 抛砖引玉即可。因此, 学生要学会自己搜索资料, 追踪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材料, 然后精听。要求学生一周内至少精听2篇, 每次精听时间不少于30分钟。另外, 准备一本笔记本, 记录新闻材料中的新单词, 教师定期检查, 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2.3.2 泛听英语新闻

教师提供一些优秀的教学和阅读网站, 方便学生课后进行泛听训练。阅读时, 学生也可以通过登录http://www.iciba.com (爱词霸) 、http://dict.youdao.com (有道词典) 等翻译网站, 翻译在线阅读中遇到的单词, 提高学习效率。

3 英语新闻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效果

3.1提高了学生参与度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 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自从英语新闻在课堂上出现, 学生在课堂上也有所收获, 因为英语新闻受英语基础和积累的限制较少, 这对他们是很大的鼓舞。另外, 英语新闻不但实用性较强, 而且提供了真实的语境, 能学到地道的英语、规范的表达和用法。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3.2扩大了学生词汇量

英语新闻日常实用的词汇丰富, 这是任何教材都无法与之媲美的。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接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词汇, 而这些词汇通常又是学生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英语新闻也提供了真实的语境, 学生能学到地道的英语、规范的表达和用法。

新闻事件不是单一的事件, 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会引发一系列后续事件[4]。因此, 在新闻中出现的一些与该事件相关的词汇或表达在后续的事件报道中也会频繁出现。这些词汇和表达都是通过事件或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 它们一次次地反复出现, 就反复加深了学生对它们的理解。这远远优于单纯地记单词, 避免了学生记单词枯燥、困难的现象。

3.3 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

第一阶段上英语新闻时, 都要求学生课后反复精听、跟读、模仿每堂课上听的材料。第二阶段就偶尔试着要求他们复述内容简单的新闻材料。第三阶段就列出几个关键词, 每篇材料都复述。笔者发现, 只要每阶段都坚持执行, 学生在听力、发音和口语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3.4 培养了学生跨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要掌握这种语言, 就必须了解该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反之, 就不能真正掌握该语言。英语新闻中蕴含着大量的英语文化因素, VOA和BBC英语新闻中有许多的热点新闻, 包括民族冲突、恐怖事件、自然灾害、风土人情等。教学内容会涉及英语文化知识, 所以学生积累了很多文化信息和国际知识, 这为跨文化交流做了铺垫。

3.5 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

英语新闻没有参考书, 学生必须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完成任务。因此, 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3.6 纠正了不良听力方法

刚上英语新闻听力时, 发现很多学生为了能跟上语速和理解材料的意思, 喜欢先看原文再听, 但他们却不知道久而久之会产生对原文的依赖。发现问题后, 笔者就严格监督学生先不看原文, 要求他们硬着头皮反复听几遍之后再看原文, 再反复听。渐渐地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听力习惯。

在这个知识日益更新的时代, 教师有义务弥补教材知识的滞后性和信息量小的缺陷, 把英语新闻引入大学英语课堂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另外, 这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拓展英语知识面,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英语新闻教学符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应该大力推广[5]。

参考文献

[1]罗湛.网络英语新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教文汇, 2012 (11) :105-112.

[2]徐秀珍.网络新闻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4 (6) :192-193.

[3]毛静.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J].科技信息, 2009 (21) :182.

[4]彭静, 王松.新闻英语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 19 (9) :112-113.

13.运动会新闻稿 篇十三

——记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秋季运动会

2015年10月23日上午8时许,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秋季运动会开幕仪式在沙河校区田径场如期举行。在这金秋十月,运动员们挥洒汗水,超越自我,志愿者们热情帮助,呐喊助威,为外国语学院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运动会正式开始,各学院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依次入场。或舞龙舞狮,或变换造型,拼出各种字样,新颖独特。其中,外国语学院方阵运动员身着统一校园风服装,面带笑容,整齐有序,步伐矫健,展现出青春的朝气与活力。这精彩表现的背后,是外国语学院同学们不分昼夜的苦练与辅导员的悉心指导。

比赛中,外国语学院健儿在跑道上拼尽全力,冲刺终点;在跳远沙坑中奋力跳跃,轻捷如燕;在接力赛中默契传递,为集体荣誉而拼搏。绑腿跑中,14级同学与15级同学们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由开始的寸步难行到后来的协调一致,在比赛中顺利到达终点。而李成同学更是延续上届佳绩,在本次运动会中获得男子1000米和男子1500米冠军的骄人成绩。这真正体现了努力拼搏,永不服输的运动精神,它给我们的感受远比成绩要丰富的多。

运动会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整个外国语学院的默默支持与共同努力。服务台的同学提前通知,引导入场;志愿者们拿衣送水,贴心服务;亲友团集思广益,写下祝福话语,鼓舞士气。团结,让运动会成了每一个人的展现平台,让外国语学院这个大家庭更加凝聚!

14.大学运动会的新闻稿 篇十四

4月20日下午1点,1500米和3000米长跑比赛准时在操场拉开了帷幕。

据悉,女子1500米和男子3000米的比赛各有一组。枪声还未响,跑道周围就已围满观众,准备为运动员加油助威。1点48分,裁判员一声枪响,在红白相间的橡胶跑道上,女子1500米的18名参赛队员如离弦之箭奋力地奔跑,观众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巾帼不让须眉奋力出击青春无悔,经过激烈角逐,来自物流学院的选手陈茜妍以6分16秒的成绩夺得冠军。物流学院的吴燃以两秒之差惜获亚军。陈茜妍告诉记者,她在中学期间十分喜欢长跑并加入了院田径队,一直坚持训练。她表示:“参加田径队训练我觉得很有意思,以后我会经常参加比赛。” 女子1500米结束之后男子3000米也开始了激烈的角逐。来自各个学院的18名运动健将全力以赴,拼搏向前。赛程前五圈,运动员都紧紧跟随第一名的节奏,互相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随着比赛的不断进行,体力消耗使运动员们的速度稍有减慢,比赛也进入了耐力比拼阶段,观众席上的呐喊声和击鼓声也更加震耳欲聋。选手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跑完了全程,他们不仅战胜了自己,也感动了现场的观众。

好男儿洒汗赛场释放青春激情,商学院的李春龙和刘鹏亮分别以10分55秒,11分13秒的成绩获得冠军和季军。经济学院的赵佳欣以11

分01秒获得亚军。记者了解到,李春龙从进入大学开始一直参加训练,而且他热爱体育,经常参加径赛并多次获得荣誉。赵佳欣表示:“我对此次的成绩并不满意,比赛发挥失常,未能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我感到很遗憾,以后我会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15.大学运动会的新闻稿 篇十五

然而,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许多考生的听力基础薄弱,尤其是新闻这部分失分最多。笔者在对本院学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最害怕听新闻,普遍反映新闻英语生词多、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很难把握其中的意思。究其原因,固然与新闻广播英语特定的文体特点和结构特点有关,他们对广播英语新闻中的特定语法结构了解太少。毕竟,广播英语新闻听力的学习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堆积和常用句型使用的过程,而且听者对所听材料中涉及广播英语新闻所特有的语法结构等知识的熟悉程度与听力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

1. 广播英语新闻的一般特征

广播英语新闻是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借助广播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体将新闻报道及时传递给听众的一种英语语言现象。它的基本功能是向大众传达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是学习英语的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现状,了解世界各国大事的一种途径,因此它被广泛地接收,具有其普遍性;另一方面,为了把信息迅速、准确地传递给广大听众,广播英语新闻无论在其用词、表达方式和结构上都独具特色,自成一派,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报道方式和表达手法,因此又具有其特殊性。

此外,广播英语新闻在传播时还具有即时性和直线性的特点。一方面,听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时间的前因后果和最新进展;另一方面,听众不能像读书面材料一样有时间去慢慢读,一点一点地理解,或者像看电视新闻一样,可以借助画面去帮助理解,而只能靠耳朵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听,一句漏过,可能就会影响到对整条新闻的正确理解。

广播英语新闻的普遍性和即时性已经表明了它的学习价值,而它的特殊性和直线性又说明要想听懂广播英语新闻,通常要求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对大多数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来说,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较好的听力以外,还需要加强对广播英语新闻的词汇特点、语音特点、语法特点及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了解和听力方面的训练。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对关于制约大学生英语新闻听力能力提高的语法因素谈论一些自己的看法。

2. 制约大学生英语新闻听力能力提高的语法因素

语法是规范语言表达的法则。每一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语言法则也就不同。如果搞不清语法,就不明白句子构成的方法,即使能听懂句子中每一个单词的意思,但也会因搞不清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语法层次而造成误解。广播英语新闻的目的是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广播英语新闻经过长期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裁风格,而且在语言和语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用词造句、语法结构与一般日常用句不同,因此许多英语学习者虽阅读能力很强,却不一定能够听得懂英语广播新闻。下面就制约大学生广播英语新闻的常见语法现象进行概括和分析。

2.1 呈“倒金字塔”结构

新闻广播的内容往往采用“倒金字塔”(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的结构。所谓“倒金字塔”即按新闻重要性的程度由要点到细节扩展全文,也就是说,把最重要的事实置于全文的第一个句子中,这个句子被称为新闻导语(The News Lead)。然后再按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安排其他内容,即略为次要的信息放在导语之后,对事件的细节给予补充,而最次要的信息放在最后,全文呈“倒三角形”。新闻导语是每条新闻的中心和导向,它囊括了整条消息的精华,抓住了导语,就抓住了关键。新闻导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告知听众最关心、最重要的消息,如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及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方式(why and how),即新闻导语包含了我们常说的五个Wh和一个H构成的新闻六大要素。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条导语都会一个不缺地包含六个要素。因为每条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有时也可能只包含其中的几个要素。因此,学生在听广播英语新闻的时候,要掌握新闻报道的结构特点,抓住所需信息。

2.2 句型特点———语句偏长,结构复杂,信息量大

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因受传播方式限制,客观上广播新闻的篇幅不可能太长。为解决篇幅与内容之间的矛盾,撰写稿件时,记者总是试图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这就形成了英语新闻语句偏长、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特性。信息高度浓缩的新闻报道属于书面语,与句子结构松散的口语体不同,不可以运用广泛多样的表达方式,如重音、音调、语气、停顿及语速的变化等来传递信息。它更适宜于阅读,而不适宜于听力。这些不利于听力理解的因素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听力理解的效果和效率。

另一方面,插入语也是造成快速新闻语句偏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使听众便于了解情况,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新闻所报道的内容,记者常在句子中以短语结构,甚至从句形式,加入插入语,或说明身份、消息来源或交代背景。插入语本身与句子的基本意思并没有很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插入语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学生在听的瞬时过程中不能理解它的作用和意思,甚至会导致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偏差。

2.3 时态因素

2.3.1 现在时态的使用

人们在听广播或看电视时,都想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因此,在广播文体的新闻报道中,首先要考虑受众的这一需求。为了能够做到表意清晰,突出一个“新”字,使听众觉得新闻事件历历在目,感到刚刚发生而且和现在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新闻广播中常使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态来表示明显的过去动作,这样能使听众觉得事件历历在目。其中以say, report, show和believe最为典型。

2.3.2 时态不一致现象

按照传统的语法规则,有些从句(尤其是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受主句谓语动词的影响,要在时态上与之保持一致,例如在讲故事时,动词的时态大多为过去式,若在讲述中一会用过去式,一会用现在式,那么在时间观念上就会不合逻辑。但任何消息都有一定的时效性,记者的现场报道传到听众耳朵里,事件已经变成“过去时”。为尽量缩短其间的时间差,记者往往突破传统语法规则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时态。

例如:

President Bush told a U.S.radio audience he believes the just concluded Moscow Summit will encourage peace and freedom throughout the globe.

该报道中主句为一般过去时,表明Bush对audience所说的话是在过去发生的,而分句结构中的从句用的都是一般现在时,表明Bush的一贯态度,若从时态一致的角度出发,将从句时态改为一般过去时,则可能造成“过去”相信的误解。

因此学生在听英语新闻广播的时候,要注意时态问题,理解事情发生的真正时间。

3. 结语

广播英语新闻是英语学习者接触国外新闻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制约他们英语新闻听力能力提高的语音、语法等各种因素,从而找到解决这些制约因素的办法,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新闻听力水平,加强对世界的了解。

摘要:语法因素是新闻广播的重要构成, 决定着学生对于新闻广播的准确理解。本文主要探讨了制约大学生英语新闻广播听力中的语法因素, 旨在帮助大学生分析收听英语新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英语新闻听力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法因素,英语新闻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日娜.新闻英语广播文体的语言特点.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

[2]何超群.英语广播新闻的文体特征.钦州学院学报, 2007, (1) .

上一篇:春晚晚会下一篇:法理学模拟考试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