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精选11篇)
1.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一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计算(37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0.77+1.33= 20×70%= 70÷1.4= 19+29 =(0.18 +9)÷9 = 10-0.09= 45÷90%= 23 ÷6= 12.6-1.7= 200×(1-40%)= 2.求未知数x:(12分)χ-65%χ=70 120%χ-χ=0.8 49+40%χ=89
3、脱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15分)80 ÷(1-84%)5-5× + 0.25×32×12.5% [12 —(34-35)]÷710 79 ÷ 115 +29 ×511
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30平方米比24平方米多()%;140千克比()千克多40%;5千克减少20%后是()千克;5千克减少()%后是3千克。
2、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女生的80%,()的人数是单位“1”的量。如果男生有160人,求女生人数。列式为:()
3、王叔叔看中一套运动装,标价200元,经过还价,打八五折买到,王叔叔实际付了()元买了这套运动装。
4、动物园里有斑马x只,猴子的数量是斑马的6倍,动物园有猴子()只,猴子比斑马多()只。
5、小强的妈妈在银行存了5000元,定期两年,年利率是4.50%,到期时,她应得利息()元。
6、陈老师出版了一本《小学数学解答100问》,获得稿费5000元,按规定,超出800元的部分应缴纳14%的个人所得税。陈老师应交税()元。
7、六(3)班某天的出勤人数50人,病假4人,事假1人,这天的出勤率是()。
8、六年级某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9,那么男生占女生人数的()%。
9、一本书定价75元,售出后可获利50%,如果按定价的七折出售,可获利()元。
10、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
11、李阿姨看中了一套套装原价1200元,现商场八折酬宾,李阿姨凭贵宾卡在打折的基础上又享受5%的优惠,她买这套套装实际付()元。
12、今年稻谷的产量是去年的120%,今年比去年增产()成。
13、小红把300元钱存入银行2年,按年利率4.50%计算,到期时她可得到本金和利息共()元。
14、把5千克糖平均装8袋,每袋占总重量的()%,重()千克。
三、选择:(5分)
1、我班有95%的同学订阅《小学生数学报》,没有订的同学占()A、5% B、15% C、50%
2、东门中心小学今年的学生数量比去年增加10%,今年的学生数量是去年的()A、90% B、110% C、10%
3、六(2)班人数的40%是女生,六(3)班人数的45%是女生,两班女生人数相等。那么六(2)班的人数()六(3)班人数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都不是
4、张叔叔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4.25%,到期后从银行取回()元 A、5000×4.25%×3 B、5000×4.25% C、5000×4.25%×3+5000
5、某种商品打七折出售,比原价便宜了75元,这件商品原价()元。A、525 B、225 C、250 D、150
四、解决实际问题(共38分)
1、学校四月份付水费是2000元,五月份比四月份节约500元,节约了百分之几?(4分)
2、一辆摩托车打九折出售,售价6300元,这种摩托车的原价多少元?(4分)
3、王强在中国建设银行存入两万元,存期5年,年利率5.76%,到期后王强应得利息多少元?(4分)
4、一本故事书的原价21.5元。现在按原价的六折出售,便宜了多少元?(4分)
2.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二
一、填空题
1. 9÷( )====( )(小数)。
2.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3. 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根绳子的,每人分得米长的绳子。
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它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高是(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5. 从0、2、3、5、7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同时能被2、3、5整除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最大四位数是( )。
6. 小明、小李和小红,三人读同一篇文章,小明用了小时,小李用了小时,小凯用了0.2小时,( )的速度最快。
7. 如果A÷B=3,且A、B均为自然数。则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8. 五(1)班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6人,男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 )。
9. 有一张长方形纸,长48㎝,宽36㎝。如果剪成若干同样大小的,边长为整厘米数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最少能剪出( )个正方形。
10. 有27个球,其中26个质量相同,另有1个是次品,次品比正品轻。用天平至少称( )次,就保证能把次品找到。
11. 简单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描述小红站在哈尔滨火车站某一路口统计半小时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用( )统计图;描述全天每隔一小时通过这个路口车辆总数的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
12. 学校合唱队有50人,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用( )分钟就能通知到每一个人。
二、判断题。
1.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
2.抛硬币时,假如抛20次硬币,可能会有10次正面朝上。 ( )
3.最简分数是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 ( )
4.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
5.棱长为6的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 )
三、选择题。
1.下面几个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 )。
A. B. C.
2.已知A、B、C是大于0的自然数,A < B < C,那么 ( )( )。
A.> B.< C.=
3.下面三个图形中(每格是正方形),不是正方体表面积展开图的是( )。
A. B. C.
4.一块正方形的布料,既可以都做成边长是8厘米的方巾,也可以都做成边长是10厘米的方巾,都没有剩余。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 )厘米。
A.40 B.80 C.2
5.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两段绳子相比,(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一样长
四、计算题。
1.口算。
五、操作题。
1. 画出平行三角形ABC绕B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b。
2. 把图形b向右平移8格得到图形c。
六、解决问题。
1.五(1)班同学去太阳岛公园玩,共用去8小时。其中路上用去的时间占,吃午饭和休息用去的时间占,剩下的是游玩的时间,游玩的时间占几分之几?
2.建筑工程队挖一个长8m,宽6m,深2m的蓄水池。(1)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给这个蓄水池的四周和底部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3)这个水池最多能蓄水多少吨?(1立方米的水重1吨)
3. 利用一面墙,用篱笆围一块梯形菜地,如下图,已知篱笆全长32米,求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甲、乙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两地相距360千米,两车2.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答。)
5.一个长方体的玻璃鱼缸(无盖),长8dm,宽6dm,高4dm,水深2.8dm,如果投入一个棱长为5dm的正方体铁块,缸里水溢出多少升?
6. 下图是某地区6-12岁儿童平均体重情况。
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和课堂教学为基础、凸显课改导向为命题的依据。
二、命题原则
基础性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科学性原则:试题融思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导向性原则:充分体现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发挥试卷的导向作用,力求达到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
三、题型分布及评分标准
试卷总分100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口算题每题1分,简算题每题3分,共19分;操作题每题3分,共6分;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6分。
四、命题设想
1.试卷内容依托教材,紧扣教学重点,突出基础性,注重生活性,具有时代性,把基础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注重综合性和现实性,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较好地展现数学学科特点和测试性质。
2.试卷知识覆盖面广,基本上涵盖教学内容的所有知识点。不出偏题、怪题,基本题约占90%、灵活题约占10%,1:2:7的难易比例。
3.试题形式能够贴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融合情感目标。题型主要是“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实践操作”“综合应用”等六大类。具体考查如下:填空、判断和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运用,但侧重学生的推理、判断、分析能力的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口算主要考查小数、分数的计算,脱式计算主要考查学生简便运算。实践操作题主要考查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解决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及采取正确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三
读得迅速又标准,写得整齐又漂亮。
zhēnɡ rónɡ nuó dònɡ yānɡ miáo kū wěi
duàn liàn yōu yǎ kǎo yàn zhuǎn huà
补充词语。
( )门( )户 ( )( )生机 柳( )花( ) 不知所( )
( )缘( )故 ( )风( )雨 ( )心( )魄 目不转( )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8
番( ) 匆( ) 锻( ) 雅( )
蕃( ) 勿( ) 煅( ) 稚( )
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孰为汝多知乎?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照猫画虎,填词语。
例:微笑对高兴正如流泪对悲伤。
1、寒冷对冬天正如( )对夏天。
2、勤劳对增产正如懒惰对( )。
3、( )对坚强正如顺境对脆弱。
4、白天对( )正如夜晚对静寂。
瘦身行动(缩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
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已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杂症门诊。6
(1)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2)通过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3)因为种树人不再来了,所以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
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2)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 )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 )
语言积累
1、人非生而知之者, ?
2、甜瓜苦蒂, 。
3、种树者必培其根, 。
4、,观千剑而后识器。
阅读并回答问题。
无名花
我的故乡是个山清水秀、绿树成阴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在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向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
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
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1、用“ ”在上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2
2、从上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3、写出第三、四自然段的意思。4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4、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 作用。2
5、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中心的一句话,写在横线上。2
写作。
如果你是一个留心观察生活的孩子,你一定发现我们的周围有许多新鲜的事吧?请选择一件使你颇有感触的事写一写。
要求:
语句流畅,字迹工整。
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4.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四
姓名 :_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kǒng bù
xīng wàng
āi
sī
mō
guǐ()
()
()()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chén shè
shū
jí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既()迷()须()辨()映()即()谜()需()辩()应()竟()费()厉()竞()废()历()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迅速←→()凶恶←→()拥护←→()
沉寂←→()新鲜←→()复杂←→()
四、仿写句子。(3分)
1.春节到了,人们忙着买糖瓜、鸡肉、菜、爆竹等来庆祝春节。清明节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雨马上要来了,请你赶快回家收衣服!
大雪马上要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奶奶因胰腺癌而病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病故。
五、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空。(6分)
既……又……
不仅……还……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①北京()是一个政治中心,()是一个文化中心。
②()没有教师的辛勤培养,()没有我们今天卓越的成就。
③课外兴趣小组()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开阔了我的视野。
④()时间很紧迫,()我们还是如期完成了任务。
⑤()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六、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②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的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七、句子练习。(14分)
①蔺相如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整理好记录稿,送给总理审阅。
(1)改写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写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爷爷在阳台上练功。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难道我们不该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十五的月亮挂在天空。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我们有缺点。我们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 ⑩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仿写一个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7分)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①“我们”有缺点,之所以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为了强调接受别人的批评的诚心和改正缺点的决心,文中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组关联词语。
③举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意见这一事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这句话。④加点的三个字“你”,换成“他”,句意________。(完全不同、基本相同、完全相同)
⑤你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写一下你的感受。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监狱里的锻炼
王若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1931年深秋,他在包头不幸被捕。面对凶恶的敌人,他无所畏惧,坚贞不屈。||
在狱中 王若飞同志不但和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而且还坚持锻炼身体 他说敌人越是要摧残我们的身体 我们越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要想方设法锻炼身体
王若飞在狱中锻炼的方法很多。日光浴是他常用的办法。他利用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他开玩笑地对难友们说:“晒一次太阳,等于吃一两鱼肝油。大家都来晒吧!”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保证供给。但是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看守员。他偷偷帮王若飞买了几个大碗。王若飞每天用它盛(shèng chéng)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王若飞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转动、摇头等动作,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 署),他每天都坚持锻炼。||
有一次,难友们问王若飞:“你为什么这样坚持锻炼啊?”王若飞笑着说:“这很简单。有了健(状 壮)的身体,才能更(gèng gèn)好地和敌人进行斗争,才能更有力地捍卫我们的真理。”他的话使难友们豁然开朗,精神振奋,大家都被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鼓舞,也同他一起在狱中坚持锻炼。||
①给短文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②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和读音。
③本文已用“||”将短文分为三段,写出各段的段意。
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王若飞在狱中的锻炼方法有哪几种?
⑤王若飞在狱中为什么要坚持锻炼身体?
⑥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些什么感悟呢?请写上一两句吧!
十、习作。(30分)
鲜红的国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成的,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每当国旗升起时,你一定浮想联翩吧!请以《当国旗升起时》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500字以上。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二、略
三、缓慢 慈祥 反对 沸腾 陈旧 简单
四、(1)清明节到了,人们都忙着准备清明节拜山祭祖的东西。(答案不唯一)
(2)大雪马上要来了,请各位市民做好防寒的准备。(答案不唯一)(3)他的爷爷因胃癌病故。(答案不唯一)
五、①不仅 还 ②如果 就 ③既 又
④虽然 但是 ⑤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六、略
七、①蔺相如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他要指给秦王看。
②(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我们真感到舒服啊!③(1)我把记录稿整理好,送给总理审阅。
(2)记录稿被我整理好,送给总理审阅。
④爷爷在巴掌大的阳台上练功。
⑤我们应该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⑥十月的月亮像个圆盘挂在天空。
⑦张思德同志的死难道不是比泰山还要重要吗? 张思德同志的死真是比泰山还要重啊!
⑧八路军和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八、①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不管……都…… 只要……就
③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④完全相同
九、①。。
②shèng 署 状 gèn
③一段:王若飞是共产党员,他被捕后,坚贞不屈。
二段:王若飞在狱中坚持锻炼身体。
三段:王若飞为什么要锻炼身体。
④日光浴、冷水擦身、室内体操
5.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五
六年级
语文
下(R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百花园(46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9分)【更】①gēng ②gèng
万象更新()
更正()
更加()
【铺】①pū
②pù
铺天盖地()
店铺()
铺张()
【哄】①hōng
②hǒng
③hòng
哄堂大笑()
哄骗()
起哄()
二、读拼音,写词语。
(8分)三、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与其他两个加点词语表达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运动会百米赛跑,小刚跑得可真快,转眼之间就到了终点。
B.为了预防新冠肺炎,请同学们做好防护措施,因为呼吸之间都有可能传染。
C.现在已经是六年级下学期了,转瞬之间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
四、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字母。
(3分)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A.花纹。B.歌曲诗文的段落。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A.指云南昆明。
B.指春天的京城。
3.“截”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割断,弄断;B.量词,段;C.阻拦。
截头去尾()
截住他()
一截木头()
五、把下列诗词句按节日先后顺序排列。
(写序号,2分)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12分)()
七八
()
万
()
更新
()
然不同
()灯结()
哄()大笑
能()善舞
两()三()
优哉()哉
随心所()
1.这只小牛____________________地在河边吃草,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2.广场上处处____________________,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3.人生就像一座山,站在山脚与山顶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你如果想要获得站在峰顶的快乐,就应当加倍努力。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0分)1.北京的春节,不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们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孩子们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些平台对一些不健康的“吃播”内容展开有针对性的规范和整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句子“这苹果不大好吃”加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训练营(17分)
八、日积月累。
(6分)1.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身处异乡思念家乡,我不禁吟诵起唐代诗人王建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你用《长歌行》中的两句诗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填空。
(7分)这一单元,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欣赏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老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天中的民俗活动,给人的印象颇深。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腊八粥,吃到嘴里,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八儿的肚子撑成了一面________________。藏戏更具特色。它的开山鼻祖是______________,面具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十、主题交流。
(4分)话题:移风易俗之我见 有些古老的风俗已不符合时代精神,传递的并不是正能量。你觉得哪种传统风俗有改变的必要?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展示台(37分)
十一、课内阅读。
(9分)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字词。(2分)
(1)擢:______________
(2)素:______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关于叠词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叠词的运用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舒缓。
B.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
3.这首诗借________和________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____之情。(3分)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外阅读。
(8分)安塞腰鼓(节选)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
好一个安塞腰鼓!
1.将下面的句子准确地填入文中的横线上。(填字母,2.5分)
A.骤雨一样 B.乱蛙一样 C.斗虎一样
D.旋风一样 E.火花一样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三个空填文中的词语)(2分)
3.文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__句,用一个“________”字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1.5分)
4.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读完这几段文字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习作展示。
(20分)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在你的印象中,家乡最具特色的风俗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观察,并通过调查、访问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第一单元
达标检测卷
一、① ① ②
① ② ①
① ② ③
二、搅拌 吞咽 汤匙 摆摊 眨眼 恰好 肿胀
栖息
三、B
四、1.A 2.B 3.A C B
五、④ ③ ① ②
六、零 碎 象 截 悬 彩 堂 歌 面 刀 游
欲
1.优哉游哉
2.悬灯结彩
3.截然不同
七、1.北京的春节,怎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呢?
2.示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3.孩子们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4.一些平台展开规范和整治。
5.示例:这苹果不大好吃。
这苹果不大,好吃。
八、1.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九、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甜甜
腻腻 小鼓 唐东杰布 夸张 象征 随意发挥
十、示例:清明节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烧纸纪念先人的风俗。
这种风俗不仅破坏了环境,还有可能引发火灾。纪念先人的方式有很多,如扫墓、献花等,希望大家崇尚更安全、更合理的纪念方式。十一、1.(1)伸出。
(2)白皙。(3)清澈的样子。
(4)相视无言的样子。
2.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脉脉 A
3.牛郎 织女 思念
4.主要描写的是织女。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十二、1.A D B E C
2.排比、拟人 壮阔 豪放 火烈
3.感叹 好 喜爱、赞美
4.示例:我从中感受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也感受到了当地后生旺盛的生命力。
十三、思路点拨:①选取家乡最具特色的一个风俗来写。
②结合这一风俗的主要特点来进行介绍,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重点介绍清楚一两个特点即可。③可引用与这一风俗相关的传说、故事或文史资料来进行介绍,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例文略1“民风民俗”主题突破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主题达标。
(30分)1.找出下面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画上横线。(12分)
(1)花生
胶枣
榛子
栗子
青菜
(2)守岁
贴对联
吃团圆饭
穿新衣
买杂拌儿
(3)清明节
中秋节
七夕节
妇女节
重阳节
(4)藏戏
川剧
黄梅戏
京剧
戏剧
2.读下面的诗词句,把相应节日的字母填入括号里。(18分)
A.清明节 B.元宵节 C.春节
D.端午节
E.重阳节
F.中秋节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4)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二、主题探究。
(27分)1.填空。(12分)
(1)看年画,猜寓意,写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过年把碗摔碎了,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15分)
(1)《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
(2)《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文章详写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情,略写准备材料这件事。
()
(3)《藏戏》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藏戏的形成过程,略写了藏戏的舞台搭建。
()
(4)《寒食》主要写了寒食节的来历。
()
(5)《十五夜望月》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
三、主题阅读。
(43分)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手脚()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8分)
结实 健康 伶俐 灵敏
2.短文写了端午日穿新衣、用雄黄蘸酒在额角上写王字、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民俗,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12分)
3.作者写龙舟竞赛时插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一句,有何作用?在正确的说法后打“√”。(9分)
(1)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盛况。
()
(2)正面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
()
(3)留有“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想象。
()
4.短文通过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展示了当地端午日的淳朴民风,表现了()(2分)
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
B.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5.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请结合你对端午节的了解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请你说说“端午节”的来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你认为这样做有何意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民风民俗”主题突破卷
一、1.(1)青菜
(2)买杂拌儿
(3)妇女节
(4)戏剧
2.(1)E
(2)A
(3)B
(4)D
(5)C
(6)F
二、1.(1)喜上眉梢 连年有余 喜从天降
(2)岁(碎)岁(碎)平安
2.(1)√
(2)×
(3)×
(4)×
(5)√
三、1.结实 伶俐
2.龙舟竞赛 捉鸭子竞赛 龙舟竞赛
3.(1)√(3)√
4.B
5.示例:(1)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遭保守派贵族谗言攻击,最终被放逐。屈原因理想无从实现,自投汨罗江而亡,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
(2)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3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正月(zhēnɡ)
掺和(cān)
翡翠(fěi)
水浒传(hǔ)
B.骡马(lǘ)
似的(shì)
藏戏(zànɡ)
吞咽(yàn)
C.搅和(huo)
汤匙(chí)
嘟囔(nɑnɡ)
哄堂大笑(hōnɡ)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北京的春节真热闹!腊八这天,家家都会áo
là
bā
zhōu()。除夕夜家家dēnɡ
huǒ
tōnɡ
xiāo(),biān
pào()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吃完jiǎo
zi(),男人们到亲戚、朋友家bài
nián(),小孩子们则喜欢去庙会上看sài
luò
tuo()。yuán
xiāo()节,街上处处xuán
dēnɡ
jié
cǎi(),非常热闹。
3.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2分)
规矩:①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②合乎标准或常理,(行为)端正
老实。
(1)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
(2)弟弟虽刚上一年级,但字却写得很规矩。
()
4.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9分)
万()()新
()()不同
万不()()
()心()欲
()()分文
两()三()
(1)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显出一派________________的气象。
(2)这是他最珍爱的传家宝,不到________________,他是绝不肯轻易变卖的。
(3)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食风俗虽然________________,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拥护民族团结的心是相同的。
5.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1)过新年,小孩子()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可以放鞭炮。
(2)这()粥,()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3)今日腊八粥的颜色()是深褐,()枣子同赤豆搁多了。
(4)春节()很快乐,()一眨眼工夫就过去了。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仁的红色外皮没有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12分)
7.日积月累。(8分)
(1)你知道下列古诗与哪个节日有关吗?这些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请连一连。(4分)
《十五夜望月》
春 节
赏月、吃月饼
《寒食》
七夕节
禁火、吃冷食
《元日》
寒食节
贴对联、贴年画
《迢迢牵牛星》
中秋节
穿针乞巧
(2)根据语境填写诗句。(4分)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思亲之情。我还能写两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明了这一点。
③你的同学华华经常以自己还小为借口不好好学习,你会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
8.语言实践。(4分)
过年的时候,许多同学都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有人拿钱去买烟花爆竹玩。请结合当前越来越多省市出台禁燃烟花爆竹的规定,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7分)
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本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
(2)____________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3)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_____,课文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件事。
四、阅读检阅台(18分)
(一)【材料一】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
上网年龄
上网目的调查
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的学生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查找资料
所占
比例
82.9%
70.4%
61%
49.8%
29.1%
40%
58.3%
【材料二】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二】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端午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有改动)
12.填空。(3分)
(1)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________,涉及面之__________,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度端午节的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加点词“莫不”可以分别替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不同的表示同一意思的词。
13.下面句中加粗的字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为什么?(4分)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摇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画出写划船时声音洪大、场面壮观的句子。(2分)
15.描写船与船竞赛的是第______自然段,这部分内容属于__________(详写 略写)。对于短文的详略安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短文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中心突出,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
B.短文第二自然段花了不少笔墨描写划船前的准备,稍显多余。
五、习作百花园(30分)
16.我们祖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信这些节日一定曾留给你许多美好的回忆。请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把节日中发生的某件事写下来。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C
2.熬腊八粥 灯火通宵 鞭炮 饺子 拜年
赛骆驼 元宵 悬灯结彩
3.(1)①(2)②
4.象 更 截 然 得 已 随 所 身 无
面 刀
(1)万象更新(2)万不得已
(3)截然不同
5.(1)不但 而且(2)不是 而是
(3)之所以 是因为(4)虽然 但是
6.(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2)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3)示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
(4)示例:大街上的清洁工不要优越的环境,不要华美的服装,不要先进的工具,只要一帚、一车,默默地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7.(1)
(2)①不知秋思落谁家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示例:燃放烟花爆竹虽然能营造喜庆的气氛,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同时燃放烟花爆竹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我们不如将过年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一些有用的书籍,也可以捐一些给有困难的人。
三、9.(1)老舍 时间
(2)唐东杰布
(3)万事如意年年高
(4)沈从文 等粥 喝粥
四、(一)10.(1)中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娱乐和学习。
(2)大部分中小学生10岁以前就开始“触网”。
(3)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都上网且大部分上网时间较长。
11.示例:乐乐,手机确实很好玩,但是我们不能过度玩手机啊。那样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还会淡化亲人间的情感,甚至可能还会误入歧途,你说呢?
(二)12.(1)多 广 盛况
(2)一律 无不 全都
13.不能。“摇摆”的幅度大,且没有节奏感,“挥动”有节奏感,用“挥动”写带头人的动作符合他的身份特征。
14.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擂鼓的种种情形。
15.二 详写 B
五、16.思路点拨:首先,写自己经历过的真实的事,真实的事才能打动读者。
其次,注意事情内容与节日风俗的关联。第三,要能从事情中发现积极意义,并表达出明确的主题。6.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测试卷 篇六
一、填空。
1、数字38中十位上的3表示( )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 )个( )。
2、79的前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3、10个一是( ),30里面有( )个十,( )个十是100。
4、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5、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 ),89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6、99在( )和( )之间。
7、填一填。
46
()80
()=98
()41
二、填一填。
71、 27 、42 、77 、24、 79 、84、 67 、54 、56
个位上是7的数()
个位上是4的数()
十位上是7的`数()
三、排一排。把这些卡片上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5 、46、 78、 71 、12
()()()()()
四、数一数,写一写。
1、一个一个地数,从28数到33
( ),( ),( ),( ),( ),( )。
2、两个两个地数,从49数到59
( ),( ),( ),( ),( ),( )。
3、五个五个地数,从55数到80
( ),( ),( ),( ),( ),( )。
4、十个十个地数,从50数到100
( ),( ),( ),( ),( ),( )。
五、找规律。
1、77 , 78 ,( ),( ),( ),82 ,( )。
2、92 ,82 ,( ),( ),52 ,( ),( )。
3、34 ,36 ,38 ,( ),( ),( ),( )。
7.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七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一、我会填。(第1、2题每空1分;第3至6题每空2分;第7题7分,共27分)
1、地图通常是按照上()、下()、左()、右()的方向绘制的。
2、早晨,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3.把钟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数字3 正对着()方。
4.小铃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向左转动l周半,面向()。
5、小明站在阳台上面向东方,她向左转,面向()方。
6、操场在教学楼的南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7、选择“东、南、西、北”填空。
(1)早晨上学,芳芳出家门,太阳在背后,家的大门对着()面;(2)芳芳坐公交车上学,她看到太阳在她的右边,公共汽车开向()方向;
(3)到了十字路口,公共汽车右转弯,公共汽车开向()方向;(4)转弯后,芳芳看到路的左边是医院的大门,医院对着()方向;(5)医院的对面是公园大门,公园对着()方向。
二、选择题(共5分)。
1.太阳()是东升西落。A.一定 B.不一定 C.不会 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A.东
B.南
C.西 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方向。A.东南
B.西北
C.东北
4.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面。A.东
B.南
C.西
D.北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右面是()。A.东
B.西
C.北
二、问题解决。(毎空2分,共68分)
1、三个小朋友都从家出发去看电影,请你根据下图填一填。
(1)奇奇向()走()米到电影院。
(2)格格向()走()米,再向()走()米到电影院。(3)皮皮向()走()米,再向()走()米到电影院。
2、(1)20路汽车从火车站到体育馆的行驶路线是:先向()行驶()站到新新小区,再向()行驶()站到菜场,再向()行驶()站到体育馆。
(2)从机场到南园的行驶路线是:向()行驶()站到百货商店,再向()行驶()站到菜场,再向()行驶()站到南园。
3、在()里填上“东”、“南”、“西”“北”。
(1)小松鼠住在小兔的()面,小猫住在小兔的()面。(2)小熊住在小兔的()面,小兔住在小熊的()面。
4、蜗牛和蚂蚁要去甲壳虫家。(1)蜗牛先向()走()米,再向()走()米,就到达甲壳虫家。(2)蚂蚁先向()走()米,再向()走()米,就到达甲壳虫家。
四、拓展题:
1、小明面向东向前走5步,左转向前走4步,再左转向前走5步,现在小明面向()方向。
2、请写出玲玲上学和放学的路线
上学:
8.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八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21分)
()
1.1:()=8=0.25=()÷16=()%=()折
2.16的约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数组成比例是()。
AB:=()。1010
14.如果甲数的2倍等于乙数的3,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如果A:B=7:1,那么
5.如果abc==,那么a:b=(),b:c=()。141618
6.在一幅地图上,图上14厘米的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是49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用线段比例尺表示是:
7.新村小学的教学楼,长64米,宽16米。学校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图上教学楼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9分)
1.如果a×b=c×d,那么下面的三组比中,()不能组成比例。
①b:d和a:c②d:a和b:c③c:b和a:d
2.在比例尺是
米。①100②250 的地图上,图上4厘米的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是()③200
3.把线段比例尺
①1:600000②1:200000改成数值比例尺,正确的是()。③1:20000四、一位足球运动员在练习射门时,教练记录了他每次射中的球在球门平面图上的位置,以守门员站立的位置为观测点,请根据下面的描述,在球门平面图上标出射入球门的足球的位置(12分)
方向150厘米处; 1.第一个球在守门员北偏东30°
方向200厘米处; 2.第二个球在守门员北偏西45°
--1--
方向250厘米处。
3.第三个球在守门员北偏东60°
五、下面是某城市地铁一号线的路线图(8分)
1.地铁从火车站出发,向()偏()()°方向行()千米动物园,再向()行()千米到大桥,然后向()偏()()°方向行()千米到三元山。
2.地铁从火车站出发,向()行()千米到鼓楼,再向()偏()()°方向行()千米到体育中心。
六、量一量,算一算(8分)
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七、一艘游船所在的位置如图(8分)
1.从图上看,鸟岛在游船的()偏()()°
方向()米处,蛇岛在游船的()偏
()()°方向()米处。
2.三山岛在游船的南偏西40°方向300米处,请在图中标出三山岛的位置。
八、解决实际问题(34分)
1.王强按右边表中的比例配制一种盐水。(10分)
(1)如果用12克盐配制这样的盐水,需要多少克水?
(2)如果要配制这样的盐水2千克,需要盐多少克?
2.甲、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8分)
3.下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绘制的某街区平面图。已知图书馆到新华书店的实际距离是2000米。(10分)
(1)求出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
(2)学校到图书馆、新华书店的实际距离分别是多少米?
9.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九
()8.You can get off the bus _____the third stop, and then you’ll find
一、英汉互译。10分 a hotel _____your left.A.in, on B.at, on C.on, at 1.半小时()
2、在左边()
3、乘地铁()
()9.How can I________?
4、右转()
5、听英语()
6、in front of()
A.get to the city library B.get in the city library
7、be interested in()
8、three years ago()C.get on the city library
9、on my way to school()
10、near the hotel()
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
1.There_______(be)many tall buildings near here.2.I want________(talk)with you.3.You can_______(see)the bookshop on the left.4.There________(be)a supermarket near my home.5.How long does it ______(get)there on foot? 6.I _______(go)to Shanghai last week.7.There are lots of trees in front of the __________(build)8.People enjoy _________(go)shopping in this supermarket.9.They _________(begin)to learn English three years ago.10.Look!Lucy ________________(play)near the house.三、选择填空。20分
()1.Look ______this picture _______ my community.A、at ,of B、out, in C.At, with()2.There is a hotel ______a supermarket _______a bookshop.A.behind, and B.between, and C.in front of , with()3.There ______a lot of trees and flowers in the park.A.is B.are C.was()4.Go ______this street and turn right _____the traffic lights.A.down, at B.down, on C.at, on()5.I live in one of the _______.A.buildings B.building C.build()6.________the main street is a bank.A.In B.On C.At()7.She _______ Sanya last month.()10.My father goes to Shanghai ________ train.A.by B.in C.with
四、写出下列动词的正确形式。10分
1.dance(现在分词)_________ 2.taught(原形)_________ 3.do(过去式)______ 4.foot(复数)_________ 5.use(过去式)__________6.is(过去式)______ 7.listen(过去式)_________ 8.go(过去式)_________ 9.begin(过去式)___ 10.have(单三形式)_________
五、句型转换。10分
1.There is a park near my home.(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here are some trees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改为同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he post office is on the main street.(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e enjoyed helping old people.(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句子翻译。10分 1、请在下一站下车。
Please _______ _______ the bus at the next stop.2、我怎么样才能到达城市图书馆?
How can I _______ _______ the ________ _________?
3、我家附近有个公园。
There _____ a _______ _______ my home.4、你们昨天上了多少节课?
How many ________ did you have _______________?
5、他们是乘飞机去哈尔滨的吗?
Did they go to Harbin ________ __________?
七、完形填空 10分
It is windy in the evening.Mary wants __1___in the park.She is waiting for(等)the ___2___.The park is ___3__ from her home, but she doesn’t go there on foot.She just goes there ___4___ bus.___5__? Because Mary ___6___ to her new home last week.She doesn’t know how to get there on foot.Mary doesn’t watch TV in the evening.She enjoys __7___.It’not fun to go down the street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cars and buses.She likes to walk in the ___8___.There she can listen to the birds singing ___9___ the trees.She can watch the children play in the park.Her friends come to the park, too.She can ___10___with them in English.()1.A.get to B.to walk C.walked D.got to()2.A.bus B.car C.bike D.subway()3.A.far B.not near C.no far D.not far()4.A.by B.in C.on D.near()5.A.When B.Why C.How D.Where()6.A.went B.lived C.moved D.ran()7.A.walking B.walked C.walks D.walk()8.A.park B.school C.street D.office()9.A.to B.in C.with D.of()10.A.write B.draw C.fly D.talk
八、阅读理解。10分
We have a small library at school.In front of the library, there is an old tree.The library opens at 8 o’clock in the morning and it closes at 5:30 in the afternoon.Usually, many students come early and for the library to open.When you get into the library, you can see many pictures on the front wall.They are all pictures of the great people in the world.Turn right and you can go to the reading room.There are some books and magazines in the reading room.You can read them there, but you cannot take them out.You cannot speak loudly.You must keep quiet.Turn left and you can get to another room.There are many books in this room.You can borrow two books at a time and take them away to read at home.I like our library very much.I often go there to read books.()1.We have a _________ library at school.()2.The library is open for _________ hours a day.()3.There are many _________ on the front wall.()4.Where can we borrow books?
’t know.B.From the room on the right.C.From the room on the left.D.On the front wall.()5.From this passage(短文),we know we can _________.B.speak loudly in the library.C.borrow there books at a time.D.enter the library at 7:00.九、根据句意,将对话补充完整.10分
A:Excuse 1.______,what did you do 2._________ your holiday? B: I went to Sanya 3.__________ my parents.A: 4.__________ amazing.How did you get there?
B: We 5.________ 6._________ by ship.We 7.________sunbathing during the day.And we enjoyed the moon and stars 8.__________ night.We 9.________ a good 10.___________!
A.old B.big C.small D.new A.8.5 B.9.5 C.10.5 D.11.5
10.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十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ín sîng dǒu qiào shēn qū yùn hán
()()()()ào mì xiá kâ jìng mì jùn qiào
()()()()hōng kǎo qín miǎn páng bï qīn qì
()()()()
二、词语填空。
()高()重()心所()()()深长
()然大()全()()注 横()直()
()()淑女 花色()()()()乐道
()()攘攘()()玉立 行色()()
三、日积月累。
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
2、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
3、造物无言却有情。(张维屏)
4、今夜曲中闻 折柳。(李 白)
5、卧看满天云不动。(陈与义)
四、句子转换和仿写。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2、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仿照句式,学习作者的写法,你也来跟山里的“朋友”打打招呼。)
五、课内阅读《草虫的村落》(节选)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谰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美丽()闲谈()疲倦()
(2)在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3)“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这句话中“——”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C表示转折
(4)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片段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和拟人; B夸张和排比; C反头和比喻
(5)作者在片段中也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找出表现作者独特感受的语句,用“~~”画出来。
(6)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找出本体和喻体。7.抄写你喜欢的句子并写写为什么喜欢? 课文中四处“——”的作用有所不同,其中第二处表示(),第 四处表示()。(3分)
3、课文分()、()两方面来写山雨之美。第8自然段则主 要抓住关键词()。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山 雨 来得突然——跟着那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那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轻轻悄悄地来了。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畔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丁——冬——丁——冬„„ ||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1、文中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分别是:
2、课文中三处“„„”的作用是一样的,表示()。4.、缩句: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清洁柔软的手指。
5、为什么说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1七、习作。
秋天来了!请你抓住家乡秋天最美丽的景色,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力求工整清楚。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总分120 卷面分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吟诵)(陡峭)(身 躯)(蕴 含)(奥秘)(侠客)(静谧)(俊 俏)(烘烤)(勤勉)(磅礴)(亲戚)
二、词语填空。(12分)
(德)高(望)重(民)心所(向)(意)(味)深长(恍)然大(悟)全(神)(贯)注 横(冲)直(闯)(窈)(窕)淑女 花色(斑)(斓)(津)(津)乐道(熙)(熙)攘攘
(亭)(亭)玉立 行色(匆)(匆)
三、日积月累。(10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3、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4、今夜曲中闻 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李 白)
5、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四、句子转换和仿写。(4分)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没有人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2.你好,芬芳的野花!你绽开一幅笑脸,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吗?
五、20分(3分 3分 2分 2分 2分 4分 4分)
六、(21分)
1.比喻 拟人 排比(3分)
2.声音延续 解释说明 声音延长(6分)3.音韵 色彩 幽静(6分)4.2分 5.4分
11.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十一
一、我会算。42分
1. 直接写出得数。9%
703= 3620= 6030=
98100= 5022= 8090=
1270= 3040= 3004=
2. 列竖式计算。24%
3947 5329 7869
8594 4526 7255
3. 递等式计算。9%
2089-1258 (14+16)150 108(58-49)
二、我会填。24%
1. 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相乘,积等于( ),两个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积等于( )。
2.( )( )=600 ( )( )=1500
( )( )=2400 ( )( )=3000
3.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25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4. 4931大约等于( )。
5. 243=72,240030=( )。
6. 在180(80-50)中,应先算( ),再算( )。
7. 判断下面的题计算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5424=4526 ( ) 3784=318 ( ) 1535=436( )
8. 在1340的积的后面补( )个0,与130400的积相等。
9. □892积的末尾一定是( )。
10. 下面与489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
A.4809 B.4089 C.9048
11. 仔细观察下面的竖式再认真填写。
每只45元
4 5
1 2
9 0 是( )只书包的价钱。
4 5 是( )只书包的价钱。
5 4 0 是( )只书包的价钱。
三、解决问题。34%
1. 长颈鹿有30只桃子,猴子的桃子比长颈鹿的12倍少7只,猴子有多少只桃子?5%
2. 商店的一款台灯售价是每个32元,如果买这款台灯15个,共需多少元?5%
3. 301班有49人,每人有图书18本,302班也有50人,每人有图书12本。301班共有图书多少本?302班共有图书多少本?6%
4. 第3题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6%
5.三八妇女节,正大公司组织170名女职工准备参加旅游团的一日游,小车限乘5人,每辆租费30元;中巴车限乘15人,每辆租费60元。
(1)全部租大车要多少元?4%
(2)全部租小车要多少元?4%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推荐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得分12-0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B卷08-27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11-13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测试卷01-23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的内容10-26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2-13
(30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形成性评价测试卷06-17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