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为什么比传统教学强论文

2024-10-20

翻转课堂为什么比传统教学强论文(共2篇)(共2篇)

1.翻转课堂为什么比传统教学强论文 篇一

前沿】“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差异

2014-08-19 中国教育报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翻转课堂很火,很多教师都希望有所了解,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有什么差别?翻转课堂如何助力当前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改?

先学后教符合教育规律

传统教学结构是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传授知识,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或者感悟巩固;“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是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也就是说,知识传授的识得过程与基本的习得过程发生在课外,知识内化的习得与悟得过程发生在课堂。

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悟得是指学生通过思考与觉悟,内化所学内容,让其成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从而使自己的价值层面得到改变的过程。知识是外在于人的,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只有通过课堂上的点拨与碰撞,悟有所得,让知识进入认知本体,才能称为素养。悟得是一种意义理解,是一种规律性的认识,是一种智慧,是“道”。

默多克指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经营方式„„教育是唯一有待开发的领地。微视频能够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在线学习素材,便于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处、教育背景如何,都能够借助网络分享优质课程资源。微视频的作用就是提供分解、嚼烂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当然学校提供的网络微视频一定要基于本校学生的心智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学校的学生对慕课”(MOOC)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不难追溯其端倪。《周易》“蒙卦”有载:“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源于师生交往的教育,不能开始于“我求童蒙”,而必须开始于“童蒙求我”,学生学而不厌,教师诲人不倦,才能志趣相应彼此互动,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揭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我看来,江苏洋思、河北杜郎口、山西新绛的成功经验的内核也就是先学后教。

设法唤醒学生的内驱力

“翻转课堂”的核心,就是先学后教。这里的问题在于,学生凭什么要去学全新的东西?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12月3日)曾指出,中国教育必须抛弃死记硬背模式,“就算外国人起初可能被上海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考试中的优异表现所震惊,进一步考察后,他们对上海的教育模式就没那么感兴趣了。”教育的功能是唤醒人的自觉。对于学生来说,我要学,才有可能实现教育;要我学,则远离了教育的本质。人的自我教育才是唯一有效的教育。我以为,推进“翻转课堂”的关键,就是学生内驱力的激发,就是学生学习上的“自主当家”。我主持的浙江省教科院重点课题“内驱型教学推动力建设”,意在倡导学生在学习上立足于无师自通的预习,立足于观点碰撞的听课,立足于真正理解的巩固,立足于全面掌握的纠错。

在国家大力倡导课改的背景下,真正走进我们的基础教育课堂,感觉还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占据主导地位。不少教师还是以不变应万变,还在用凯洛夫五步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猛灌猛填;课后学生猛练猛写。“翻转课堂”的流程是:教师提出具有热身作用的问题,学生看视频自主学习,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反馈练习,甄别疑难;教师收集问题,再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归纳成几个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交流互动,释疑解惑。疑为思之源,思为智之本;疑乃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翻转课堂”的要点和局限

“翻转课堂”的要点应该是: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相互关系;多运用归纳思维,少一点演绎思维;尽量让学生归纳整理,教师点拨与延伸。“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可以学习两遍——第一遍,带着问题自己学,第二遍,再集中解决重难点问题。这样就有了直接面对新内容、新问题、新情境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自学理解的基础上,课堂与师生互动交流才有效,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知识才能进入长时记忆。“翻转课堂”的优势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由此可吸收来自全球的视频知识解读,可以反复看,复习时再看。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思考,真正成为一个思想的强者,适应于终身学习的大趋势。

“翻转课堂”的局限是在知识传授中,教师肢体语言、人格魅力缺失;新课、巩固课、复习课、讲评课,教学目标难以定位;受制于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没有预习,课堂就成为空中楼阁;课堂起点提高后,不同程度学生可能拉大差距。判断一项教改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否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效率,是否针对当下时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有改革的成功经验。“翻转课堂”作为一项改革,也许热一阵就会过去,但它的思想理念一定永存。

来源:教育信息化,作者为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 校稿:中国教育报新媒体实习编辑胡宏超

即日起,中国教育报已开通自定义菜单,设置“每日读报”、“栏目精选”、“互动活动”三个栏目,让您每天在微信上就能读报,就能看到最精彩的内容,就能得到专家的指导,还等什么,退出这篇文章,在手机屏幕下面,就是中国教育报的自定义菜单。

﹡﹡﹡﹡﹡﹡﹡﹡﹡﹡﹡﹡﹡﹡﹡﹡﹡﹡﹡

中国教育报——您身边的教育资讯专家,我们将提供个性化资讯定制服务,无论您是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根据您的职业代码发送到中国教育报,我们将定期发送您所关注的资讯。

为方便读者查阅以往的精彩内容,小编特意精选出今年以来最受关注的20篇文章,回复“精选1”、“精选2”„„至“精选20”或“001”、“002”„„至“020”等关键词查看相关信息

敬请关注 【精选1】一位特级教师给2014考生的30条建议,一定要转2014-05-29 【精选2】原来射雕英雄传才是教育真经2014-06-19 【精选3】全国重点大学211高校、985高校、C9高校全名单2014-05-02 【精选4】哈佛大学推荐:14部培养孩子优秀品德的电影2014-05-02 【精选5】一位老教师对年轻父母的20条忠告!字字珠玑!2014-05-23 【精选6】为什么德国人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014-06-06 【精选7】叶澜:一节好课的标准2014-06-09 【精选8】林清玄:让你的孩子努力考7-17名2014-05-30 【精选9】教师保护嗓子的十个秘诀2014-04-28 【精选10】韦钰:教育方法不对,再勤奋也没用2014-05-29 【精选11】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比论文本身更震撼2014-06-11 【精选12】刘曼辉:教育孩子不得不看的三本书2014-04-22 【精选13】七问什么是微课、如何设计微课2014-05-27 【精选14】怎样培养终身阅读的好习惯?2014-04-09 【精选15】一位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2014-06-20 【精选16】一生必读60本书,你读过几本?2014-05-13 【精选17】听清华师兄说,大学四年干什么2014-05-09 【精选18】顾明远:中国教育路在何方2014-06-16 【精选19】台大教授:最难一课,我们却没教给学生2014-05-22 【精选20】美国孩子如此评价阿凡提,中国老师绝想不到!2014-04-18

2.翻转课堂为什么比传统教学强论文 篇二

自主学习任务单使课前学习得以目标管理

微课程教学法致力于把学习科学、学习技术和教学原理融为一体,构建起三大模块、导学一体,基于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翻转课堂模型(也是翻转课堂学与教的策略),参见图1。

由图1可见,微课程教学法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划分为两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阶段,即课前学习阶段和课堂学习阶段。实际上是把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学习纳入一个体系。

课前学习阶段可以细分为两个模块: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下简称“任务单”)和配套学习资源。两大模块之间的关系为:“任务单”给出学习指南和学习任务,学生在“任务单”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开发配套学习资源,目的直指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

微课程教学法倡导的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最重要的载体就是“任务单”。“任务单”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等三个模块。

在学习指南中,包含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三个项目。

所谓达成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需要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认知标准。教师根据认知目标设计学习任务,根据学习任务给出学习方法建议。当“达成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建议”的设计流程完成之后,教师已经可以预估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在预估基础上,教师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并以“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的形式告知学生。整个设计过程的灵魂或龙头就是达成目标。

学生拿到自主学习任务单,就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可以在“任务单”的指导下,瞄准达成目标,全力以赴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好,学习目标就已达成。如果学有困惑可以参看微视频等配套学习资源,这有利于帮助他们完成好学习任务。参见图2。

“任务单”中的“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有助于学生们发现:课堂学习一开始就是检测,然后是进阶、协作、展示,没有教师讲课。为了保证课堂上有满意的表现,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全力以赴“拿下”课前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还会根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积极准备课堂学习需要的拓展性材料,以便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出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提炼教学目标(实践中不乏抄袭教学目标者),撰写教案,此时,教学目标可能进入教师头脑,也可能没有。然后,教师到教室里“演”教案,“演”完教案,学生有可能感悟到达成目标,也有可能浑然不知达成目标,能不能达成目标就更加成了“未知数”(参见图3)。只能借助“题海战”压缩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摧残学生身心。

上一篇:违章作业检讨书下一篇:毕业伤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