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小论文

2024-07-17

初中科学小论文(15篇)

1.初中科学小论文 篇一

物理学平凡,物理学普通,物理学渗透在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还没有接触物理学时,对物理学既感到疑惑又感到好奇。我学了物理后觉得有趣极了。特别是凸透镜成像的那一方面,一块小小的凸透镜,竟然隐藏着那么多“秘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

有一天,在我感到无聊的时候,我就玩起矿泉水瓶,装满水,我把它放到我眼前,突然,我发现透过水瓶,我看到的事物十分清晰,而且都像变大似的。我感到很有趣,然后我又拿起水瓶子,放到了窗台前,阳光透过水瓶子,也在课桌上呈现了许多亮点;而且窗台上的防盗网,也在课桌上呈了一个清晰的像。当我转动矿泉水瓶时,课桌上又会呈现了一些五色的光。我想,如果我把瓶里的水都倒出来,留着一个空瓶子,是否也能成像呢?于是我拿了一个空瓶、一根蜡烛和一个作业本,来做了一个小实验:

我把蜡烛,鼎湖山泉矿泉水空瓶,作业本的确背面做光屏按顺序排列好,然后点燃蜡烛。第一次,我把蜡烛放在离空瓶很近的地方,移动作业本,可是还没有看到一个清晰的像。然后我又把蜡烛移到空瓶子大约10cm的地方,然后又调整了一下作业本的位置,但是依然没有看到呈现的像。于是我又把蜡烛移到更远的地方,再调整作业本的位置,可是却和前几次一样,依然没有看到像。但是,我两次看到作业本的白色的背面上有一个较大不是很黑的影子,而且在影子里有许多黄色的光斑。经过几次的失败后,我开始有点沮丧,想到放弃了。突然我又想到了,如果我往瓶里灌些水,是否能呈像呢?于是我又往瓶里灌了些水,再次点燃蜡烛,也调整了一下作业本的位置。果然,我看到了作业本的背面呈了一个放大,倒立的像。怪不得,会经常看到类似这些警示语“严防山火,请勿乱扔水瓶”。因为下雨水进入瓶中将会把太阳光线会聚引起山火。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凸透镜。当你不小心把水滴到课本上的时候,会惊奇的发现书上的字,象变大似的,又或者,当你在洗碗时,就会形成许多泡泡,用手挑起一些泡泡,阳光透过泡泡,你就会看见洗碗池的底面上会有许多亮点。

而你也可以把生活中一些事物做成凸透镜,例如冰,在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里,克劳波尼博士下令砍下一块冰来,这块冰的直径大约有一英尺。他们先用斧头把它砍平然后用小刀精修用手把它磨光。这样果然制成了一块透明的透镜,仿佛用最好的水晶做成的一般。那时候太阳还很明亮,博士拿着块冰迎着阳光,把阳光聚集到火绒上,不多久火绒就燃起了。

所以只要善于发现,到处都可以找到有趣的“凸透镜”。

2.初中科学小论文 篇二

长期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过多注重书本知识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而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则明显不足。初中科学是一门初步认识科学现象、科学规律, 以人和科学的关系为中心, 以物质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为基本内容, 并注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渗透, 密切联系实际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 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有诸多类似课题式的科学探究, 其基本方法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和仔细的观察来发现真理, 再把实验结果从个别现象推广到一般 (即合理的抽象) , 然后使用逻辑推理, 得到新的结论, 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科学的观点、态度和方法。在大力倡导以德育为核心,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 以新一轮课改为契机, 针对科学的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 在科学的教学中实施小课题活动型教学十分必要, 不仅加强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更重视对学生进行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 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 对“学服从教, 教服从考”的“应试教育”模式所带来的“高分低能”的现象有所改变。

一、小课题活动型教学的理论依据

1. 小课题活动教学的知识论基础:科学缄默知识理论

美国教育家索尔蒂斯指出:科学知识不仅仅是头脑和书本中所包含的东西, 而且还包括我们参与社会生活时动手操作与行动中包含的东西。与系统理论知识相比, 这类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缄默的、难以言语的, 仅仅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系统难以传达和表征。当然, 这并非意味着小课题活动型教学中不使用语言, 而是指小课题活动型教学除了凭借语言、符号, 更多的是综合应用, 包括语言交流在内的动手操作、情感体验、模仿尝试、角色仿效等诸种方式。

2.“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理论

学生是小课题活动教学的主体, 小课题活动教学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动手、动脑、动口, 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而, 学生要想获得知识, 也必须以小课题为基础, 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运用科学方法来进行探究。

二、概念界定

小课题活动型教学是指当教学目标确定后, 根据已有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 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形成最有效的教学。本文中的“小课题活动”, 主要是指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而展开的小型实验探究, 绝大部分能在课堂上或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较为简单的探究活动。重点通过实验、调查等活动, 以小课题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

三、小课题活动型教学实施过程

根据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科学教学的内容特点, 科学小课题活动型教学的一般程序:

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实施小课题活动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摸索出以下教学模式:

该模式中的小课题事实, 既包括从小课题中获得的直接小课题事实, 又包括限于科学教学的实际条件, 学生无法从小课题中获得而只能从书本上或通过多媒体模拟小课题获得的间接的模拟小课题事实。

模式中的科学抽象既包括表征性抽象, 又包括原理性抽象, 前者是在一定的小课题事实基础上, 对物质及其变化特征和规律性所进行的一种科学抽象;后者是根据一定小课题事实, 在表征性抽象的基础上, 对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所进行的一种深层抽象。

示例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提出问题:物体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设计课题小实验:

(1)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课题条件控制1:比较一木块和木块上加一砝码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

(2)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课题条件控制2:比较同一木块在桌面上和毛巾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

(3)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小课题条件控制3:比较同一木块用底面和侧面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

(4)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小课题条件控制4:比较同一木块在不同速度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

(5)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运动种类有关。小课题条件控制5:比较一辆小车在用轮子做滚动时和翻过来用背面做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

(3) 小课题事实

(4) 科学抽象

该小课题实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跟摩擦种类有关, 另一类跟外界条件有关。

引导学生概括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不仅和摩擦种类有关, 还与外界条件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 结论:

得出结论: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滑动摩擦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压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6) 应用

(1) 为什么在笨重的家具脚上都要装上轮子?

(2) 自行车的脚踏板为什么要做得凹凸不平?

(3) 请回家后仔细观察自行车的结构, 找出应用摩擦的结构。

示例2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和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直接影响?

(1)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 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收割完了以后要进行处理才能长久保存, 否则就要“发芽”, 那么种子萌发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

(2) 设计小课题实验

种子的萌发可能和水、温度和空气含量、光照等因素有关。

材料与用具:子粒饱满的黄豆种子20粒左右、相同大烧杯3只、吹塑板3块、大头针若干、水若干等。

实验设计:

(1) 教师引导:根据种子萌发所需的温度、水、空气等环境条件, 如何设计用相同的实验装置, 即控制温度、水、空气、光照等变量一致。

(2) 学生分组讨论, 进行设计, 并确定一人作中心发言。

(3) 教师总结, 确定较好的方法, 可参照如图实验装置, 以保证种子能萌发, 并使实验条件相同。

甲、乙、丙分别有光照, 丁无光照。

甲、乙、丙分别放在40℃、20℃、0℃的环境中。

(4) 如何使甲、丁装置处于不同的光照环境中?

学生讨论, 可将烧杯涂黑;可在烧杯外用不透明的纸罩起来 (上留一通气孔) 。

(5) 学生达成一致后, 在课堂上分若干小组完成相应的实验装置。

课后观察与记录:

7天后观察三种装置中种子萌发的情况, 并记录和进行原因分析。

(3) 科学抽象及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合适的温度。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4) 应用:

1. 你认为农民在保存稻谷等粮食时可以用哪些方法?

2. 对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教师结论:

问题—设计课题实验—小课题事实—科学抽象———结论———应用模式是是小课题活动教学的基本模式, 科学的概念、定律、原理等, 都可以通过此模式来获得;这种学生自己通过活动而得到的知识, 可使学生对知识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这种学到哪里用到哪里的方法,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很主动地成为学习科学的主人, 日常生活现象成了学生学习的好素材。由于学生在平时课堂上练习抽象概括的机会比较多, 养成概括抽象的习惯, 抽象概括能力就比较强, 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本质问题的认识较清晰。这就为以后学生对学完一个知识进行整合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本人试行期间就涌现出许多学生对知识联系整合的实例, 由于篇幅限制, 现略举一例:

实例:

师:同学们都知道空气中有氧气, 而且也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21%, 但你们知道是怎么测出来的吗?

生: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师:很好。那么, 为什么能用这种方法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呢?

生:因为磷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鳞是固体, 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压强减小, 外界大气压就把液体压进, 这样就可以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了。

师:非常好!难道只能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应从哪些方面考虑呢?

(几分钟后)

生:可以用蜡烛或木炭燃烧的方法。

生:不对, 它们的产物不能溶于水。

生:液体不用水, 换成碱不就行了

……

师:同学们的探讨很有道理, 就按照你们的想法设计实验方案吧!

学生设计的方案如下:

四、初中科学小课题活动型教学策略

1. 小课题活动型教学的选题策略

开展小课题活动型教学的关键在于选好课题, 好的选题, 是活动型教学的成功基础。所谓好的选题, 就是有价值的选题。有价值不一定要创造发明, 但是要有实践价值, 还要适合学生对此进行研究活动。通过探究获得过程体验, 从而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课题的难易要适当, 要符合学生水平现有的知识水平, 学生“跳一跳”能尝到“摘桃子”的甜头。研究的题目不宜太大, 对于太大的题目, 或者过难或者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太多, 在探究过程中或许会使学生望而生怯, 提不起兴趣, 从而影响研究的质量。好的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小课题活动型教学的选题方向可以是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中选题

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 往往会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疑问。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而活动型教学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因此, 教师要帮助学生收集、整理提出的问题, 并从中筛选确立研究的课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实验操作并得出结论。如:实验室制取CO2时, 提出为什么不能用H2SO4来代替HCl, 并鼓励学生设计方案通过实验以解决问题, 怎样才能用稀硫酸也能产生连续较多的CO2?

(2)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索性小课题

科学教材中有不少探索性小课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把握时机, 适时提出问题, 创造条件, 做好小课题探究实验, 诱导、鼓励、督促学生进行小课题探究, 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的事实出发, 运用已有知识, 抽象归纳整理出原理和规律, 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在科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中选题

如学习了物质的酸碱性和酸碱指示剂之后, 可让学生对身边常见的喇叭花、万寿菊、月季花的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并对易得的物质 (如橘子汁、自来水、醋、洗洁精、茶水等) 进行酸碱性的测定做一小课题,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 了解它们的酸碱性, 完成实验方案和实验报告, 并相互交流。教材中有许多实习、探索与研究, 甚至是演示实验, 都可以尝试请学生参与设计, 以小课题探究的形式, 进一步探究新知,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2. 把握活动目标和开放度的策略

课堂探究毕竟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 而探究教学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 只有把握好探究的开放度, 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学习效率, 同时也不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对课题研究的适应性, 在开放度上要采取以下策略:

(1) 活动型教学一开始不能直接进行课题研究

七年级学生由于现有知识和技能还比较有限, 活动型教学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课题研究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 在七年级的初始阶段, 每周可以安排观察预习性活动, 收集事实, 提出问题, 再慢慢过渡到建立假设、设计活动方案等, 为学生研究科学小课题打下一定的认识和基础。

(2)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 由教师带着走到逐步放开, 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在每一个环节的处理上, 应该紧凑、严密, 而不能无的放矢。教师的语言要精练, 应将大部分空间应留给学生。

(3) 合理处理教材, 侧重探究的某一环节

不是每一节课都可以完成探究的全过程。为此, 不妨在探究的某个环节上大做文章, 有所侧重。在研究“汽化和液化”一节时, 可以在收集资料 (尤其是生活中的事例) 上大做文章, 而不需要再在课堂上花费时间重新去做实验,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抽象能力。

五、初中科学小课题活动型教学所取得的成绩

1. 加强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课题活动型教学的广泛开展, 使学生的实践机会大大增加了。许多学生认为小课题活动型教学培养了其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开阔了视野, 使科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死”的知识变“活”, 并使其感受到知识、技能的真正价值之所在。通过活动型教学使学生养成了尊重他人、乐于合作、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 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尤为重要的是大多数学生产生了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 使自己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甚至有所创造的积极欲望。这些都弥补了学科知识的不足, 在学科素养的培养方面充分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扩散思维能力

“创新”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和善于总结探索。学生在小课题活动型教学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可以认真地进行思维加工,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答辩交流,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朝各个方向扩散, 使他们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小课题活动型教学能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拓宽学生的思路,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开拓型人才。

3.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因为兴趣是人们认识或探索某种事物而产生的心理倾向, 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小课题活动型教学过程中, 学生必然要深入大自然、深入生活, 把课外的发现记录下来, 探索用课本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把学生引导到“设疑———探究———发现———释疑”的主动学习中去。使学生以发现者的身份参与学习活动, 充分领悟到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 体验到喜获知识、走向成功的愉快, 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从调查情况来看, 几乎是100%参与调查的学生表示更喜欢这种小课题活动型的教学。

总之, 小课题活动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参与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因此, 小课题活动型教学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很好的载体,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去积极尝试与实践, 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石学斌.《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02.2

[2]张雄刚.《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教学月刊》.2002.3

[3]寿才明.《化学活动课程与创新教育》.《教学月刊》.2002.3

[4]林茂长.《生物学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2001.3

[5]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3.在科学小实验中激发幼儿科学兴趣 篇三

一、小班幼儿最爱科学小实验

1.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幼儿最爱科学小实验

幼儿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在系列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还的还是动动手玩一玩这类的科学小实验。

我班科学常态化研究有“每周一问”、“科学角”游戏和各种融入在生活中的科学启蒙知识。如:在图书角里投放关于科学的绘本图书,在主题墙上布置有关科学的内容,平时生活中讲各种科学小故事,看有关科学的动画片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做各种科学小实验。由于小班爱动的特点,每次做科学小实验,全班都是人人参与,活动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2.实践说明小班幼儿最爱科学小实验

小班下学期一个教活动的时间是15分钟,能在这15分钟内注意力完全集中的孩子是比较少的,一般都是在10分钟左右,注意力比较差的孩子是在5分钟左右。而每次做科学小实验,由于各种实验操作材料比较多,老师示范讲解要比较详细,最后加上孩子们的操作,往往所需要的时间都在半小时或者半小时以上。但是就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班的孩子也能从一开始到活动结束,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就是科学小实验的魅力。就像我们开展的科学活动《溶解》中,每个孩子一共用奶粉、红糖、果珍、木头、塑料、玻璃球6种材料一一进行操作实验,活动时长约为40分钟,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根据老师的指导要求进行操作,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的专注、快乐和兴奋。

而相对于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科学动画片,如《超级侦探》、《米奇妙妙屋》等,在播放时长为30分钟的时间内,全班只有70%的孩子是从头到尾全部认真观看的,20%的孩子看到第20分钟左右时开始讲话、做小动作了,另有10%的小朋友只是随意看看,相对比较喜欢那些《熊出没》、《猫和老鼠》之类的动画片。

看科学图书则要比看动画片的兴趣再弱一些,一些立体的科学翻翻书还能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翻上10到15分钟,但是他们粗粗地翻过一遍最多两遍后,科学图书就被无情地送回小书架上,孩子们又会换一本新的再粗粗地翻上一遍。

听科学故事的兴趣则要更少一些,特别是一些如毕升、张衡、牛顿等科学家的故事,孩子们不是很感兴趣,这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年龄、兴趣等相距有些远了。听故事时常常表现出非常无聊,甚至个别幼儿很不耐烦。

二、怎样开展科学小实验

1.从简单的小实验开始

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比较弱,要在小班进行集体的科学小实验活动,一开始我也比较愁,怎么做呀?从简单的小组实验开始做。就像在做“不倒翁“的实验中,教师在每组提供一个不倒翁和一个会倒的机器人玩具,让各小组的孩子们一起碰一碰、玩一玩,大家在玩中发现不倒翁无论怎么推,还是头朝上的站着。而另一个机器人玩具,轻轻一碰就倒在了桌子上。像这样的简单的以小组形式开展的科学小实验游戏,老师准备、指导起来会比较简单,孩子们也非常感兴趣,从而激发了幼儿喜欢科学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慢慢学会观察和思考。

2.在实验中养成良好的操作常规

小班进行科学小实验活动,最怕的就是违反操作常规。小班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操作常规的好时机,只有在小班养成了良好的操作常规,到了中大班才能开展一些比较复杂的科学小实验。小班刚开展科学小实验时,第一次先让孩子们看老师是如何操作的,然后请个别上来,由老师一对一的进行指导操作。其他小朋友可以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利用早晨桌面活动、自主性游戏活动、餐后活动、区域活动、甚至放学后家长还没来接的时候,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活动。一个良好的习惯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所以第一次的实验操作老师一定要细心指导,最好是一对一的指导。接下来就可采用小组操作的模式进行科学实验操作,等到小组形式的实验操作非常顺利以后,就可以进行每个人的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但能学会各种实验操作的方法,还能根据老师的指导先放什么,后放什么,如何观察、讨论,最后整理好自己的操作材料。

3.初步學习记录实验结果

记录实验结果对于小班是较难的。故小班上学期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下学期后半段,让孩子用画圈、打勾等选择的方式来记录实验的结果,为中班开展科学实验并学会记录做一个准备和铺垫。

三、小班科学小实验的常态化

最初,每周设可计一次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活动,后来发现不能满足幼儿欲望。但又不能占用其他时间。这时可以让走廊墙面变成幼儿实验操作的平台,把课间游戏和科学小实验整合,让幼儿在自由活动和休息时间中主动地开展科学小实验。在走廊的墙上贴了许多盒子,把实验材料放在盒子里,孩子们在大多数的自由活动或休息时间里都可以自主地去选择喜欢的材料,然后玩一玩。比如:在小铁罐子里放了各种不同的种子,然后堵住口,让大家摇摇听听不同种子在小铁罐里发出的不同声音。过一段后,再把种子换成其他物品,孩子们很感兴趣,一有空就去玩。在玩的过程中知道了物体间的碰撞能产生声音,而且不同物体的碰撞产生的声音也不同。

一些轻便的科学操作材料和课间游戏有效的结合后,孩子们就可以天天接触科学知识,从而激发了幼儿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同时,收放的操作常规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初中科学小论文 篇四

重庆市第七届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大赛

物理试题(初中组)

笔试部分(20分钟完卷,共30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10空共5分);

1.举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我国“神州”七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时,太阳能帆板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能。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米 / 秒。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千米 / 秒。

3. 一节干电池正常工作时所能提供的电压是:伏特;在街道两旁的照明电路中,各用电灯之间的连接方式为。

4.两个人拉同一根绳子,每个人都用5N的力拉,请问绳受到的拉力是。

5.如图甲所示,重量为4N的正方形铁块,被水平吸引力吸附在足够大的竖直磁性平板上处于静止状态,这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为N;若对铁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9N的作用,铁块将沿着该平板匀速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此时铁块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6.表妹到小明家玩,给他带了一瓶小明最喜欢的果酱,可小明不论怎样用力也拧不开玻璃瓶上的铁盖,请你替小明想一个简单易行方法拧开瓶盖,你的方法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题共5分)

1.汽车在很多立交桥下坡时会遇到一道道间隔均匀的凹槽,从上面经过有明显的颠簸,这些凹槽的主要作用是()

A、避免司机开车过快,起到减速作用

B、来往车辆过多,造成的路面损坏

C、避免司机开车由于过分平稳而瞌睡

D、一种交通标志,用于确认距离,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2.世博会上最受欢迎的中国馆,处处蕴含着“低碳”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提倡步行B.一水多用C.少用空调D.焚烧垃圾

------密封线-----------

3.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光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光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暗处是水

4.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固

5.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课桌高80cmB.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3℃左右

三、实验数据处理(10分)

半导体和金属的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变化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利用它们制成的元件在生活中也各有各的用途。

(1)一个由某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加热器,通电后,加热器在发热的同时,也在向外界放热。图甲为发热功率P发热(图中的曲线)和散热功率P散热(图中的直线)与温度t之间关

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加热器工作时的稳定温度为℃。当温度稍高于稳定温度时,P发热P散热(填“>”、“=”或“<”);此时发热功率继续减小,可推知,元件的电

阻在继续。

(2)如图乙是由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图像,若用该电阻R与电源(电压为3伏)、电流表(量程为0~5毫安)、电阻R′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R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得到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电流刻度较大处对应的温度刻度较;请通过计算说明,若R′=450Ω,则图丁中指针所指处对应的温度数值为多少?。

------密封线-----------

四、实验设计(10分:要求能够根据探究题目和实验条件,合理的选择实验器材,写出实验猜想和实验步骤。)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水和盐水,谁的凝固点更低?

你的猜想是:

你的方法是:

实验操作部分(30分钟完卷 共70分)

(初中组)

一、实验操作题(40分)

利用实验箱中的器材,组装一个动能发电装置。要求:组装好后向监考老师演示,若不成功请改进,改进后还不成功请解释原因。

二、实验报告题(30分)

5.初中科学小论文 篇五

我们的学校,经常举行一些活动,你看,这次,老师又让我们自己做一个科学小制作,我决定去做在军事用图很广大的浅望镜。

我首先找来材料,有木料、玻璃镜片、小刀、万能胶,还有绳子。

要做浅望镜就要把木头削成像z的形状。我一点一点地削,生怕削坏了木头,又要重削。突然,手抖个不停,一不小心,小刀切到了我的手,鲜血顿时流出来了。我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把刚削到一半的木头丢到椅子上,这时,我突然看到墙上‘勤奋’二字我又来了劲,想着已往的事情,我每次做事,都是靠坚持而获得成功的。于是,我又拿起了木头,重新开始削,再把镜片用万能胶粘起来,浅望镜就做成了。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就能成功。

就拿上个星期天来说吧,那是除夕,早上,我在爸爸这里读书,到了中午的时候,我回到奶奶家里去,我到了奶奶家里的时候,吃完饭,我就去教堂了,回来时顺便买了一个9.8元的密码笔记本。后来,我回到家里,把笔记本的密码忘了,差一点就打不开了。晚上,我们吃了年夜饭。

春天,同学们在温柔阳光下奔跑着,周末全家出去放着五颜六色的风筝,星期一的早上,戴着红领巾,看着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夏天,我坐在树荫下喝汽水,和可爱的小狗跑来跑去,玩累了,就躺在床上咕噜咕噜大睡一觉。睡觉醒来的时后,天以经黑了一大片。谁敢说这些欢乐难道还会不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秋天到了,我坐在我家门前看着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树叶,看着一片片的树叶,像一个的个士兵投入了祖国的怀抱;冬天来了,我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收到了很多红包,这不难道不是用战士们的牺牲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6.科学小故事 篇六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富兰克林7岁时,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了他许多钱。富兰克林打算用这笔“巨款”去商店买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个男孩很神气地吹哨子,他当时完全被这个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钱换了那个男孩的哨子。回到家里,富兰克林十分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这笔交易后告诉他,为了这个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并让他明白,这些多付的钱,是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的。

金冠之谜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一路大声很着“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我知道了)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数学王子高斯解难题

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数学题。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他没有在意,埋头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他感到越来越吃力。困难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天亮时,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导师看了他的作业后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牛顿都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诺贝尔故事

一天,实验室里雾腾腾,诺贝尔正在忘我地工作,他的哥哥来找他,说:“诺贝尔,我正在整理我们家族的家谱,你是名闻世界的人物,没有你的自传怎么行呢?你写份自传吧。” “哥哥,不用吧。”

“那怎么行呢?”诺贝尔的哥哥劝说道,“弟弟,你写自传并不是为你自己,而是为我们家族呀!你写吧。我们家族的家谱里有你的自传,就会增添光彩的!” 诺贝尔还是不同意,他哥哥就反复劝说,最后,甚至是哀求了:“弟弟,你是怕耽误你的时间吗?如果那样,你就说说,我来记录、整理吧。”

“我实难从命。”诺贝尔态度谦逊,但语气坚定地说,“我不能写自传,在宇宙漩涡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无足轻重的我们,有甚么值得写的哟!” 原来如此!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只是为人类该做的一点点事而己,为甚么要拿对人类的一点点贡献去换取荣誉呢。因此,他始终不答应。诺贝尔的哥哥只好叹息着走了。诺贝尔又埋头做起实验来。

诺贝尔的遗嘱,是他理想的精华,心血的结晶。虽然他身拥巨富,却不愿把财产分配给亲友们。他认为:大宗财产是阻滞人类才能的祸害,凡拥有财富的人,只应给子女留下必须的教育费用,如果留下过多的钱财,那是奖励懈惰,使他们不能发展自己的才干。

因此,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决定用自己的全部财产,设立诺贝尔奖金,奖励当代的世界精英。

莫瓦桑发明人造金刚石的故事

金刚石作为一种稀有的贵重物品,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重要象征。在大自然中,金刚石以极少的矿藏量深埋在地底下。偏偏是这种少得出奇的金刚石具有世界万物中独一无二的特性:它是自然界中最硬的一种矿石。金刚石的这一特性,使它具有广泛的社会用途:有人将它镶嵌在金光闪闪的戒指、耳环等首饰中,以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有人把它制成锋利无比的金刚钻,用来切割钢铁、玻璃等等。

可是,储量如此稀缺的金刚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它的巨大需求。渴望拥有金刚石的人往往会天真地想,要是有一天金刚石能成为大量存在的物品,那该多好!1893年,法国科学院宣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法国化学家莫瓦桑尴地研制出了人造金刚石!

片刻间,这一爆炸性的特大喜讯传遍全法国,传遍全世界。人们轰动了,法国轰动了,世界轰动了!莫瓦桑一下成为新闻媒介的焦点,成为人们心目中巨额财富的生产者,在法国,甚至有人称他为“世界富翁”。早在发明人造金刚石之前,莫瓦桑已经是法国一位颇负盛名的化学家了。1886年,莫瓦桑首先制取了单质氟。6年后。他又发明了高温电炉。不过,莫瓦桑并没有被鲜花和荣誉绊住前进的步伐,在科学的道路上,他仍旧一如既往地孜孜进取。

有一次,莫瓦桑准备进行一项化学实验,需要用一种镶有金刚石的特殊器具。这种器具非常昂贵,因此实验室里的助手们倍加爱护。

早上,莫瓦桑来到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这时,各项仪器都准备好了,讐找不到那镶有金刚石的昂贵器具。奇怪,怎么会突然不见了呢? 助手突然惊叫起来:“啊?门好像被撬过了!莫非有小偷光顾?” 莫瓦桑仔细一看,可不是,门锁很明显被人撬开过。进实验室前,谁也没有留意到。这么说,小偷看上那昂贵的金刚石了。

这桩意外使莫瓦桑萌生了一个念头:“天然金刚石如此稀少而昂贵,如果能人工制造金刚石,该有多好!”

可这谈何容易!作为化学家,莫瓦桑心里最清楚:“点石成金”这不过是美好的神话。要想制造金刚石首先要弄清楚金刚石的主要万分并了解它是怎样形成的。

翻阅了许多资料这后,莫瓦桑了解到,金刚石的主要万分是碳。至于它是如何形成的,在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很少,只有德布雷曾提出金刚石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紧接着莫瓦桑想到,要人工制造金刚石,得有可供加工的原材料。选什么材料才合适呢?还从未有人作过这方面的尝试,看来,一切要靠自己摸索了。有一回,有机化学家和矿物学家查理·弗里德尔在法国科学院作了一个关于陨石研究的报告,莫瓦桑也参加了。

在报告中,查理·弗里德尔说:“陨石实际上是大铁块,它里面含有极先是的金刚石晶体。”

听到这儿,莫瓦桑猛地想到:石墨矿中也常混有极微量的金刚石晶体,那么,在陨石和石墨矿的形成过程中,是否可以产生金刚石晶体呢?

想到这里,莫瓦桑头脑中出现了制取人造金刚石的设想。他对助手们说:“金刚石的主要万分是碳。陨石里含有向量金刚石,而陨石的主要万分是铁。我们的实验计划是:把程序倒过去,把铁熔化,加进碳,使碳处在跔的高温高压状态下,看能不能生成金刚石。”

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制取金刚石的实验开始了。没有先例,没有经验,更没有别人的指点,一切都像在黑暗中探路一样。第一次失败了,认真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二次再来„„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探索,莫瓦桑的实验室里终于爆发出一阵激动的欢呼声,大家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成功了!

从此,人造金刚石诞生了,并日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它那坚不可摧的威力。

弗莱明与青霉素 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亚尔郡,他的父亲是个勤俭诚实的农夫,生了八个孩子,弗莱明是最小的一个。由于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十六岁便要出来谋生;在二十岁那年,承受了姑母的一笔遗产,才可以继续学业。二十五岁医学院毕业之后,便一直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在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Penicillin 的原意是有细毛的)。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作系统的研究,到了1938年,盘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

弗莱明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不尚空谈,只知默默无言地工作。起初人们并不重视他。他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实验室工作时,那里许多人当面叫他小弗莱,背后则嘲笑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苏格兰老古董”。

有一天,实验室主任赖特爵士主持例行的业务讨论会。一些实验工作人员口若悬河,哗众取宠,惟独小弗莱一直沉默不语。赖特爵士转过头来问道: “小弗莱,你有甚么看法?”

“做。” 小弗莱只说了一个字。他的意思是说,与其这样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不如立即恢复实验。

到了下午五点钟,赖特爵士又问他: “小弗莱,你现在有甚么意见要发表吗?” “茶。”原来,喝茶的时间到了。

这一天,小弗莱在实验室里就只说了这两个字。弗莱明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玻璃罐。“唉,罐里又跑进去绿色的霉!”弗莱明皱了眉头。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它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细心的弗莱明不放过一个可疑的现象,苦苦地思虑下去。

他进行了一番研究,证赏这种绿色霉是杀菌的有效物质。他给这种物质起个名字: 青霉素。有了这个发现,人类又从死神的手里夺回许多生命。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一)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②“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③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英)马克思 ④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英)达尔文 ⑤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英)斯宾塞 ⑥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馈赠给人类生活。——(英)培根 ⑦科学需要幻想,发明贵在创新。——(美)爱迪生

(二)关于科学的诗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三)关于科学家的故事

1、诺贝尔

诺贝尔的名字在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不仅是因为他在科学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为了促进科学的发展,设臵了著名的诺贝尔科学奖,这是世界公认的最高科学奖。诺贝尔有过很多科学发明,但人们一定想不到他小时候只上过一年学。诺贝尔小时候生活在瑞典,父亲是一位机械师。由于父亲的生意不好,他们的生活很贫困。更不幸的是,一场火灾又烧毁了他家的全部财产,他们的生活完全陷入困境,只有靠借债度日了。父亲为了躲债,背井离乡到俄国谋生。由于生活艰难,诺贝尔的童年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调皮、活泼,他到了八岁才上学,并且只读了一年书,就再也没有进过学校。后来,父亲在俄国的生意好起来,诺贝尔全家便迁居到了俄国。由于不懂俄语,诺贝尔和两个哥哥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就请一位老师在家里教他们俄语。当俄语学得有一定基础后,又跟老师学习其它学科。诺贝尔学习非常勤奋,成绩也很好,得到了老师的赞扬。

后来,父亲又让他出国进行学习,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美国等很多地方。他善于思考,认真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但学会了英语、法语、德语,而且成为一位受过科学训练的化学家。那时,他父亲创办的工厂正在生产武器和炸药,他在父亲的工厂里学习和掌握了地雷、炸药的生产,研究了大炮和蒸汽机的设计。他不但掌握了许多实用的工艺技术,还熟悉了一个工厂的生产和管理。就这样,诺贝尔通过自学,逐渐成长为科学家、发明家。2、数学家故事〃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7.争做科学小达人,赢取精美礼品 篇七

参与方式:扫描右边的二维码,或关注“科学大众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参与答题。每个月的赛题全部来自当月《科学大众》杂志。

() 1.2016年9月,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首次飞行试验。下列关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最终的任务是要执行探月工程三步走“绕、落、回”中的“回”,即帮助嫦娥五号实现月球表面取样,并返回地球

B.“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也叫“大火箭”,是我国高度最高、体积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

C.“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专门发射运货飞船的火箭

()2.一阵秋雨过后,蜘蛛网上留下了很多水滴。但不是所有的水滴都能成功地在蜘蛛网上“安家”。水滴能否留在蜘蛛网上与很多因素有关,除了下列的:

A.雨滴的大小与下落的速度B.蜘蛛网的粗细C.风力的大小

()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耳很难接受高频尖锐的音频,比如刮黑板的声音。这是因为以下哪个选项对这种声音难以忍受,它会把这种痛苦的感觉传递到听觉皮层,从而让人感觉头皮发麻,甚至起鸡皮疙瘩?

A.多巴胺B.海马体C.杏仁体

()4.海洋中的生物本领各异,可以变形的动物是:

A.章鱼B.海蛇C.鲸鱼

()5.男生进入青春期后之所以开始长胡子,是因为:

A.雌性激素激增B.雄性激素激增C.生长激素激增

()6.高脂肪食物的主要成分为高蛋白、高脂肪。下列关于高脂肪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脂肪食物吃多了会长胖

B.高脂肪食物吃多了会破坏味觉

8.神奇的科学小实验 篇八

Keeping Water Separate保持水分离

Fill two identical glasses with water. Add two tablespoons of salt to the water in one glass and stir1) well. Add a few drops of food coloring to the water in the other glass.

Cover the glass containing the colored water with a sheet of paper, turn it upside down and place it on top of the glass containing salt water. (Be sure to do this trick over a saucer2) or bowl.)

Gently pull the paper out from between the glasses. The colored water and the salt water will remain separate.

将两个同样的杯子注满水。往一个杯中加入两汤匙盐并搅拌均匀;另一个杯中加入几滴食用色素。

在装着有色水的杯子上盖一张纸,然后把它倒过来,扣在装着盐水的杯子上。(做这个实验时,请用盘子或碗接着。)

轻轻地抽出两个杯子之间的纸。有色水和盐水将保持分离的状态。

How Does It Work?实验原理

Salt water is heavier than colored water, so the two stay separate as long a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m isn't disturbed. Try turning the two glasses over, though. The heavier salt water will now be on top, so it will flow down and mix with the colored water.

盐水比有色水重。所以,只要两者之间的边界不被打乱,它们就会保持分离的状态。不过,试着将两个杯子倒过来。现在重的盐水位于上边,因此它将往下流,与有色水混合在一起。

A Can That Can"Walk" 会“走”的罐子

Place an empty aluminum3) can on its side on the floor. Blow up a balloon and tie a knot4) in the end. Rub a tissue5) back and forth on the balloon.

When you put the balloon near the can, the can will start rolling toward the balloon.

将一个空的铝罐横放在地上。吹好一个气球并在末端打一个结。用一张纸巾在气球上来回摩擦。

当你将气球靠近罐子时,罐子将朝向气球的方向开始滚动。

How Does It Work?实验原理

When you rub the balloon with a tissue, the balloon gets a negative electric charge6) of several thousand volts7). When you put the balloon near the can, electrostatic8) induction9) affects the molecules10) in the metal. The outside of the can gets a positive charge, so it is drawn toward the balloon and starts rolling in that direction.

当你用纸巾摩擦气球时,气球会获得几千伏特的负电荷。当你把气球移向罐子时,金属中的分子受到了静电感应的影响。罐子的外侧获得了正电荷,所以它被气球吸引,开始朝其滚动。

A Candle That Sucks Water 吸水的蜡烛

Place a candle upright in the middle of a saucer. Fill the saucer with water. Light the candle. Place a glass over the candle. When the flame goes out, the water in the saucer will get sucked into the glass.

在碟子的中间直立放置一根蜡烛。在碟子中装水,点燃蜡烛,然后在蜡烛上倒扣一个杯子。当火焰熄灭时,碟中的水将被吸入杯子中。

How Does It Work?实验原理

When the candle is burning inside the glass, the heat makes the air expand, so some of the air escapes outside the glass. The candle goes out after it uses up all the oxygen, so the air inside the glass cools. As it cools, the pressure inside the glass drops. Some of the carbon dioxide11) formed by the flame dissolves12) in the water as well, decreasing the pressure even more. The water outside the glass on the saucer is forced into the glass by the higher air pressure outside.

当蜡烛在杯中燃烧时,热量使空气膨胀,部分空气被挤出杯子。杯中的氧气耗尽后,蜡烛熄灭,里面的空气冷却下来。随着温度降低,杯中的压力也随之下降。燃烧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使压力进一步减小。外部较高的气压将杯子外的水压入杯中。

A Flying Trash Bag会飞的垃圾袋

Hold the mouth of a black trash bag in one hand. Use a hair dryer to blow hot air into the bag. Seal13) the mouth of the bag with tape. Tie a long piece of string around the tape so you can hold it. Take the bag out into the sun. The bag will rise slowly into the air. (It's best to do this trick in an open area on a windless day.)

手握一只黑色垃圾袋的袋口,用电吹风往袋子里吹热风,然后用胶带扎住袋口。在胶带周围系一根长绳,这样你就可以牵着它。把垃圾袋牵到阳光下,袋子就会慢慢升入空中。(最好选择无风时在开阔的场地做这个实验。)

How Does It Work?实验原理

Since the bag is black, it absorbs heat from the sun. That heat makes the air inside the bag expand and become lighter. When the bag and the air inside are lighter than the surrounding air, the bag starts to rise.

因为袋子是黑色的,它会吸收来自太阳的热量。吸收的热量会使袋中的空气膨胀并逐渐变轻。当袋子和里边的空气变得比周围的空气轻时,袋子就开始上升。

Egg Into Bottle 将蛋吸入瓶中

Find a glass bottle that has a mouth slightly smaller in diameter than an egg. Pour some hot water into the bottle (be careful!), shake it vigorously and empty the water.

Peel a soft-boiled egg and place it on the mouth of the bottle. Leave it there for a while and it will get sucked inside.

找一个瓶口直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向瓶中倒入一些热水(请小心!),猛烈摇晃瓶子后将水倒掉。

将一个松软的水煮蛋剥好放在瓶口。让它在那儿放置一会,它将被吸入瓶中。

How Does It Work?实验原理

The vapor from the hot water drives the air out of the bottle. Once the egg seals the top of the bottle, the air can't get back in. As the water vapor cools, it turns back into water, causing the pressure inside the bottle to drop. The higher pressure of the outside air pushes the egg into the bottle.

9.科学小故事 篇九

上课铃响了,和往常不一样的是,今天张老师没拿语文书,而是一手端着一只玻璃杯,杯子里装了半杯水,一手拿着一双筷子笑嘻嘻地走进教室。同学们心中都充满了疑惑:张老师要做什么呢?

看着同学们满脸的疑云,张老师笑着说:“今天,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实验,给同学们看一个有趣的现象。”听到要做实验,同学们都兴奋起来。什么实验呢,同学们都等不及要看个究竟,心中也更加好奇了。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等待着。实验开始了。只见张老师把杯子放在讲台上,然后把筷子拿在手里,放在杯口的上方说:“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同学们都伸长了脖子,生怕漏掉什么。只见张老师慢慢地把筷子斜插入水中。眼前的现象让全班同学目瞪口呆:本来直直的筷子竟然“断了”!同学们的嘴巴都张成了大大的o型。“难道这是一双魔术筷?”“难道是水把筷子压断了?”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老师把筷子拿出来了,筷子完好无损!老师又把筷子放入水中,不过这次是竖直插入,筷子没断开,还是完整的筷子!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解,可老师却让我们自己找答案。

终于熬到了放学,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啊,我明白了!原来筷子在水里是“断的”,是因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我们平时见到的“池底变浅”、“海市蜃楼”等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将筷子竖直插入水中筷子没有断开是因为光垂直于两种介质的交界面的原因,入射角和折射角为零光不发生折射的原因。

10.科学小论文 篇十

我家住在海边,父亲是个老渔民,懂得许多关于船的科学知识。他很注重培养我的科学思考能力,常常带回一些船的模型,让我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其中的一些原理。这学期,我学习了许多关于力的知识。这不,父亲远航回来,给我带了艘帆船模型。

“哇,好精致!”我一边称赞它的做工,一边结合所学有关力的知识,思考其航行原理。众所周知,帆船是按”Z”字形路线前行的。当它逆风时,把船移动调整到向左前方或右前方,同时调整帆的方向,是逆风的帆可以受风推动船向左前或向右前移动,前进一段时间后,再把方向改向另一边前行。可是其中关于力的知识原理又是什么呢?当帆船在海面是匀速航行时,它会受到一对沿水平方向平衡的力。那么,这对力又是什么呢?我仔细观察帆船模型,发现帆的形状大多为长方形和三角形,当船在海面上航行时,帆的中间会向前鼓,边缘则向后扬。我忽然想起老师做的有关流速的实验,将两张纸竖直放在面前,中间隔约五厘米,向中间吹气,由于两张纸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两张纸会并到一起。帆会不会在迎风行驶时,因为正对风的那面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帆背面气体流速小,压强大,而产生一个可以使船前进的力呢?我兴冲冲的将这个发现告诉了父亲,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鼓励我自己去验证这个猜测是否正确。

11.我的科学小实验 篇十一

我wǒ们men找zhǎo了le两liǎnɡ朵duǒ鲜xiān花huā,把bǎ它tā们men研yán磨mó后hòu取qǔ出chū汁zhī液yè:一yì种zhǒnɡ咖kā啡fēi色sè,一yì种zhǒnɡ红hónɡ色sè。接jiē着zhe我wǒ们men又yòu找zhǎo了le一yì些xiē液yè体tǐ,分fēn别bié是shì白bái醋cù、84消xiāo毒dú液yè、酒jiǔ精jīnɡ、肥féi皂zào水shuǐ、洗xǐ洁jié精jīnɡ和hé碱jiǎn液yè。然rán后hòu分fēn别bié把bǎ花huā汁zhī加jiā到dào六liù种zhǒnɡ液yè体tǐ中zhōnɡ,奇qí迹jì出chū现xiàn了le——花huā汁zhī在zài六liù种zhǒnɡ液yè体tǐ中zhōnɡ呈chénɡ现xiàn出chū了le不bù同tónɡ的de颜yán色sè:有yǒu的de颜yán色sè变biàn深shēn了le,有yǒu的de颜yán色sè变biàn浅qiǎn了le,还hái有yǒu的de颜yán色sè基jī本běn没méi变biàn。最zuì奇qí怪ɡuài的de是shì原yuán来lái红hónɡ色sè的de花huā汁zhī竟jìnɡ然rán变biàn成chénɡ了le淡dàn淡dàn的de绿lǜ色sè。爸bà爸bɑ说shuō这zhè是shì因yīn为wèi这zhè六liù种zhǒnɡ液yè体tǐ的de“酸suān碱jiǎn性xìnɡ”不bù一yí样yànɡ,这zhè是shì初chū中zhōnɡ才cái学xué的de知zhī识shi。

我wǒ觉jué得de这zhè个ɡe小xiǎo实shí验yàn非fēi常chánɡ有yǒu趣qù,我wǒ以yǐ后hòu要yào努nǔ力lì掌zhǎnɡ握wò更ɡènɡ多duō的de知zhī识shi。

老师的话

文wén章zhānɡ把bǎ“花huā儿ér变biàn色sè”的de实shí验yàn过ɡuò程chénɡ记jì叙xù得de详xiánɡ细xì、具jù体tǐ,读dú后hòu,让rànɡ人rén有yǒu想xiǎnɡ做zuò实shí验yàn的de冲chōnɡ动dònɡ。 刘 芳

12.初中科学小论文 篇十二

诚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都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有时需要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自主探究活动。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能充实学生的科学生活经验。所以打破课堂常规的束缚,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学生成为生活中的“小科学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堂中的探究学习,这才是科学课堂的魅力生长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让学生自主选题、主动实践,主体探索、积极思考等方面的锻炼,使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并形成对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积极主动地、科学地探究的基本素养。

一、源于对教材内容深入挖掘的研究主题

为避免学生的自主研究一时无从适应的状况,根据教学进度及教材内容,教师可提供一些必要的研究指南,让学生明白哪些小课题有意义,可以研究,哪些没有意义,研究价值不大,或者不适宜我们研究等。如教学《解释》一课时,为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科学的解释,在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学生就校园里的“三棵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自主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探究兴致极高,通过亲身观察、访问花木工师傅、图书馆老师、上网查询等方式了解到了三棵树不同命运的科学缘由,有效地解释了他们之前观察到的现象。这一阶段的研究,我给予提醒和帮助,以便较多地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二、源于教师提供的有价值的研究主题

对科学教师而言,因为科学包括的知识无所不至,有动物、植物、人体、水、空气、声、光、电、热、磁、力、地球、宇宙……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神秘,他们喜欢追根刨底地问“为什么”。要想成为“问不倒”老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如果你样样精通,很自然学生就会以你为榜样,喜欢你,喜欢上科学课。学生心中有了榜样,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在经历了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自主研究活动后,学生已经熟悉这种活动的情况下,教师可主动对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研究主题,这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互相切商,指导学生修改,以达到做一个有意义的小研究课题。特别要提醒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立项研究前,应该对问题进行筛选,选出比较贴近生活并且通过调查询问、查找资料等办法容易完成并确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如《动物尾巴功能的调查研究》、《关于死海成因的调查研究》、《不同液体结冰时间的比较研究》等。这一阶段的研究活动,教师可适当放手,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应重视提醒学生和家长、教师之间进行协商、对话和合作,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不断同化新知识。因为这影响到以后探究兴趣的形成和探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源于学生自主选择的研究主题

教师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选择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动方式和认知形式,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带着问题去学习,体验成功的欢乐和挫折的苦恼。这是学生自主研究的核心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自己挖掘研究主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中积累经验,丰富认知结构,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在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科学能力等方面获得真正的自主发展。例如,一学生在帮妈妈切辣椒遇到手上辣味严重的问题后,立刻给予关注,联合研究小组的成员制定了“关于去除手上的辣味的研究”的研究项目,并随之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最终解决了问题。这一案例中,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其主体作用,从确立研究主题到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和最终获得成果,都能积极投入。案例中,学生亲历了设计问卷、调查、合作、解释……最可贵的是学生真正当了一回“小科学家”。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尊重学生,给他们说的权利、做的权利、成功的权利、失败的权利甚至沉默的权利,让他们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尊重,把他们当作学习的主人,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课堂真的是属于他们的,也才会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主人,为自己而做,为自己而想,为自己而学。

13.科学小作文 篇十三

李斐

去年年底快过节时,妈妈给我买来了一个水仙花的球茎,我高兴极了,我按妈妈说的把它放进了盆子里,然后倒进干净的水,并在盆子里放了几颗小鹅卵石。

我每隔三四天换一次水,妈妈说春节就能开花,还说花特别香。过了几天,水仙抽芽了,很像葱苗。大概一个月后,碧绿的叶片中探出几棵花苞。

春节快到了,那几个花苞还是没有开,它也许不知道我看花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啊!春节过了,它不但没开花,而且花苞枯萎了。妈妈告诉我,它已死了,再也救不活了。我伤心极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它死亡的原因。于是,我去电脑上查找资料,原来,水仙花的生长要求有阳光,适宜温为12摄氏度——16摄氏度,如果水温太低,那水仙花就只长叶子不开花,甚至死亡。那段时间,正值南方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雪,我们这里的气温降至0摄氏度,一连十几天的低温,我没有采取任何保温措施来保护花苞,导致了水仙花的死亡。它就这样因为我的失误,被冻死了,我后悔末及。

14.科学小论文 篇十四

有一天看到电视里的潜水员正从海里出来,看到他很累。我问爸爸是为什么?爸爸说:是因为水压的问题,让我们做一个实验吧!”

爸爸让我找来的材料是:1个2L的汽水罐、1卷胶带、1个钉子、1个平盘。

我放好汽水罐,用钉子在离瓶底2CM、4CM、8CM和10CM的小孔。然后用胶带把三个孔封住,将汽水罐中加灌水水,再将平盘放在有孔的侧面的下方,将胶布撕开。你知道出现什么现象了吗?三个孔的喷水有什么不同吗?当然不同。离底部2CM流出的水喷射得最远,其次是离底部4CM的水,喷得最近的是离底部10CM喷出的水。

爸爸说:“这证实了水的深度不同,水的压力不同。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就越小。所以离瓶底2CM的小孔射的最远,离瓶底10CM的小孔射得最近。”

为了知道压力还和什么因素相关。我又做了个小试验:我用一根吸管插入一个小纸盒的口,插得紧紧的。然后我通过吸管往纸盒里加水。当水快到吸管口时,小纸盒的底部裂开了。多次试验,结果都是这样。原来,水压还和重量有关。因为纸盒底部须承受水的重量最大,因此承受的水压也就最大,所以纸盒在底部裂开。

15.开展科学小实验的思考和实践 篇十五

一、选择适宜的实验内容

科学小实验的内容要科学、有趣、浅显,材料要多样化;科学教育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重在启迪而非深奥知识的传授。因此,在选择内容时,既要激发幼儿兴趣,又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同样是《有趣的水》这一主题,小班和中大班选择的实验内容要有所区别。如小班幼儿可以找自己喜欢的颜色, 用吸管将颜料滴在水里看水的颜色变化,中班可以通过做饮料的游戏,体会饮料的淡浓和水量多少的关系。幼儿在一次次的动手尝试过程中,体验到玩的乐趣,发挥主动性。

二、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

皮亚杰提出:“幼儿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材料的操作、摆 弄过程中 建构自己 的认知结 构的 ,由于材料 是幼儿的活动对象,只有投放材料得当,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活动。

(一 )目的性。“做中学”指出 “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亲历发现过程”。如果提供的材料过多过杂,幼儿往往就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显的现象,因此提供的实验材料应简单、直观、有趣,体现目的性,以引发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饶有兴趣地探索事物间的简单关系。在小实验“不塌的纸桥”中,老师提供不同厚薄、折叠成不同形状的纸张,让幼儿用纸和积木配合搭成一座桥,并往“桥”上放物品,比较哪种纸桥抗塌的力最大。若老师提供多种材料,且各种材料引发的科学现象差异不够明显,致使幼儿不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只知胡乱堆放,几乎没有察觉纸的厚薄、折叠形状与所放物品多少之间的关系。正因为过多材料及其蕴含的科学现象超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理解水平,他们才会很快转移注意,玩起搭积木、折纸飞机等与实验无关的游戏。

(二 )层次性。投放材料应有层次性 ,要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将操作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自主地探索。如在探索有关“电”的实验时,我分别投放四种难易不同的材料:第1次投放的材料,让幼儿将电池正负极的线与小灯泡及各种线(毛线、铁线、铜线、铝线)连接,看哪种线可导电(即让小灯泡发亮);第2次提供的材料,电池正负极上的线要与其他电线和灯泡连接,使小灯泡发亮(串联);第3次提供的材料,电池正负极上的线可以和不同的电线和灯泡连接,使多个小灯泡发亮,(并联)。这些材料所蕴涵的知识技能不但具有层次性,而且具有挑战性,幼儿非常喜欢。

(三 )丰富性。丰富、足够的操作材料能吸引幼儿 ,满足幼儿人人都操作、探索的需要,是幼儿进行思维和探索的物质基础,因此活动中要根据活动目的、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幼儿创造探索的环境。如在科学活动“沉浮”,有以下操作材料:玩水;东西放到水里会怎样;接着加深难度使浮的物体沉下去,使沉的物体浮上来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前还准备一些操作材料:水、石子、木珠、玻璃球、塑料小玩具、铁块、铁夹子、纸折的小船、棉花、乒乓球、贝壳等。有了这些材料,就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边玩边学,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凭兴趣观察,操作发现,积累新经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讲究有效的指导策略

在幼儿科学实验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过看、听、闻、摸、尝等途径与事物亲密接触,感知物体的特性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实验操作的兴趣。

( 一 ) 根据目标 , 激发兴趣。由于不同年龄幼儿有不同的个体能力和培养目标,根据年龄阶段的幼儿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激发幼儿的实验兴趣。《指南》指出:“小班幼儿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 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如白开水怎么变甜了,先让幼儿尝一尝,比一比,白开水有什 么不一样 ,为什么会 变甜 ,然后让幼 儿实验 ,知道是因为糖宝宝跑到开水里了,所以白开水变甜;中大班幼儿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然后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让幼儿在实验中探索发现,教师帮助小结整理出科学道理。

(二 )引导观察 ,记录发现。记录可以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探索欲望,幼儿记录获得的信息,使幼儿关注探索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符号和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小班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简单做记录,如用上下的箭头表示物体的沉浮;中大班幼儿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他们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记录。如“会变大的食物”实验中,幼儿可以先猜测木耳、紫菜等食物泡水后是否会变大,推断它们可能会变得多大,然后带着问题实验,将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更可以指导大班的幼儿完成时间较长的阶段记录,如“种子”实验,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成长过程, 让幼儿对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幼儿学习记录集的信息或观察到的结果,对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关注差异 ,获得体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体差异,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及学习方式,采取有效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教育方法,使每个幼儿都有充分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如在《钓鱼游戏中, 我根据每位幼儿的自身发展特点和水平进行相应的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我指导他能自己钓上来鱼即可;中等水平的幼儿,我指导他们能做出实验记录;能力强的幼儿,我指导他们把自己的实验记录向大家介绍清楚。这样,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都得到满足,同时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加强,对科学活动的兴趣随之提高,使每个幼儿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上一篇:生产车间卫生及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下一篇:课堂行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