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自我评价英文翻译(精选13篇)
1.翻译自我评价英文翻译 篇一
I have five years of accounting experience in large companies, familiar with and love this kind of work. Careful and responsible, strong learning ability, can quickly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Like continuous self-improvement, through self-study has been made accounting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and the other is also learning English professional college self-study course. Cheerful, good at communication, treat people sincere and polite, there is team spirit. Love sports, like climbing with friends. I believe that there is no can not do, only you want to do, there is no intention to do with guts.
I am cheerful, active, optimistic, broad interests, work seriously, hard-working, down to earth, have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honor, a team spirit, but also has strong independent ability, active thinking, innovation Strong sense, good at accepting new things and new knowledge.
Work at ease, hard work with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motivated.To do everything on the whole of the letter to complete it, “to do on the best” This is my goal of handling everything. Self-control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 to have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coordination, And a strong sense of service
I am honest and trustworthy, work carefully, proactive, responsible, self-motivated, hard-working.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good interpersonal skills,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strong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skills, strong professionalism and team spirit, sensitive to the digital and have a keen awareness. Proficient in computer, skilled use of gold disc financial software, after years of accounting practice, I have been able to skillfully deal with all sectors of accounting accounting, with a certain financial basis.
我有五年的大公司会计工作经验,熟悉并热爱这类工作。认真负责,学习能力强,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喜欢不断自我完善,通过自学已取得会计资格证书,另外还在学习英语专业大学自学课程。性格开朗,善于沟通,待人真诚,有礼貌,有团队合作精神。喜欢运动,喜欢和朋友一起爬山。我相信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自己想做的事,没有做事的意图和胆量。我性格开朗,积极,乐观,兴趣广泛,工作认真,勤奋,脚踏实地,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团队精神,还有很强的独立能力,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善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工作从容,吃苦耐劳,有强烈的责任感,积极主动。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整的信上去,“做到最好”这是我处理每一件事的目标。自制力强,自学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服务意识强,本人为人诚实守信,工作认真,积极主动,责任心强,上进心强,工作努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沟通及协调能力、较强的专业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对数码产品敏感及敏锐的数码意识。精通电脑,熟练使用金盘财务软件,经过多年的会计实践,我已经能够熟练地处理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具有一定的财务基础
2.翻译自我评价英文翻译 篇二
关键词: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交际能力,翻译
一、高语境、低语境文化定义
霍尔 (Hall, 1959) 指出文化具有语境性, 根据信息由语境或编码表达的程度, 将文化分为两种类型: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并提出两种交际类型: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不同文化对交际环境有着不同的依赖程度, 高语境的交际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有形的语境中, 或内化在个人身上, 极少存在于被编码的、清晰的被传递的信息中, (Hall, 1976:79) 。低语境交际刚好相反, 是大量的信息蕴含在清晰的编码中。霍尔将语境定义为: “包围在事件之外的信息”, 这些信息和事件意义纷繁复杂的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 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 仅有微小部分存在于传递的信息中。低语境恰好相反, 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信息中, 以便弥补语境中丢失的部分 (Hall, 1988:96) 。”换言之, 低语境编码信息主要体现在言语中, 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低, 一切需要通过精确无误的言语表达;而高语境编码对语境的依赖程度高, 许多意思都包括在语境之中, 不言而喻, 无需点明。
二、高低语境文化的特点在自我经历中的分析:
1.直接明晰和间接委婉的表达方法。高低语境文化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表达方式。属于高语境文化国家的人重视集体, 且由于历史传统等原因, 社会变化速度缓慢, 人际网络呈现单一化。人们的交往通常基于相同的社会背景, 人口同质性较高, 所以表达方式往往以含蓄表达为主, 常常会有肢体语言。而属于低语境文化国家的人恰恰相反, 人际关系相对独立, 人口同质性较低, 因此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 就要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背景。举一个自己参加此次南亚博览会的经历为例:在今年的南亚博览会中, 我为一位美国商人做翻译。由于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劳动, 在工作的最后两天有些体力不支, 因此, 想向老板说明放弃这份工作。由于深受高语境文化的影响, 就寻理由, 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的申请理由是身体不舒服。当老板得知我不舒服, 非常惶恐, 竟然拿药给我, 以至于自己的真实想法根本没有可表达的机会, 所以, 此次交流以失败告终。
同样是告假, 在同是高语境文化的两个人交流就相对容易很多。一次, 学院召开学术会议, 恰逢有事, 不得不向导师请假。刚刚向老师询问这次会议重要与否, 老师马上回答:“有事是吧?有事就去忙吧, 没关系。”不费吹灰之力, 还没完全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次请假成功。
由于我和老师都属于高语境文化的中国人, 熟悉这种为了避免尴尬, 而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蔽迂回, 隐晦表达的交际方式, 即使没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师也明白。而南博会的老板属于低语境文化的人, 自己没有直截了当的把真实想法告诉他, 所以造成沟通困难。
2.人际关系的侧重点。属于高语境文化的中国文化在交际过程中非常重视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差序格局的伦理规范, 而属于低语境文化的美国文化则重视个体的表现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由于这种不同的群己关系, 中国文化中的交际是以他人为取向, 而美国文化里的交际是以自主为取向的。由于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 价值观就决定了人们如何进行交际;这一点首先体现在两种文化对待人际关系侧重点的不同上。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 和朋友一行到一相对高档的餐馆吃饭, 服务员对我们的服务态度不冷不淡, 但是, 对邻桌的客人却十分热情。从邻桌客人的着装来看, 像是经商的老板, 而我们的穿着打扮学生气十足。服务员根据服务对方的身份、地位采取相应的交际策略, 甚至改变服务态度。在高语境文化的中国, 这种行为称之为“看人下菜碟”。
而一个在美国读书的朋友告诉我, 在美国即使是校长也要和他们一起排队, 首先因为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里, 人际关系不具有特殊性。其次, 如果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就会违背公平、平等的个人价值观。
而且, 他还在排队时, 通过随意的交谈认识了一些朋友。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里。这是由于高语境文化交际中对待交际群体内与群体外成员之间常有明显的区别, 这种差别在低语境文化中却不太明显。在高语境文化的国家里, 人际关系内外有别, 常常听到周围的人说到, “某某是我们这一圈的人”, “我们几个玩得好”, 诸如此类的话。这体现了成员内部的某种亲密程度, 对“圈”外的人会相对冷淡。
提到朋友, 我又发现, 现在许多的朋友都是“朋友的朋友”发展而来的, 换旧话说, 就是一个朋友为中介, 他或是她把本属于他们群体内的人介绍给自己。由于中介都属于双方群体内的成员, 大家彼此熟悉了解, 双方自然不会拒绝中介的介绍, 因此新的关系就可以建立。再举一个现如今比较流行的例子:“相亲”, 其形式就像刚才所说的朋友中介一样, 只是将要建立关系的双方交友的目的不同。不得不承认的是, 在当今经济文化发展迅猛的时代, 相亲越来越成为青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的有效模式。而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里, 虽然他们也会有这种“中介”模式, 但由于价值观的不同, 低语境文化交际者只用职业性中介人来处理特定的问题, 在欧美电影中最常见的“中介”便是律师、法官等等这些属于调节当事双方, 不带有主观色彩的第三者, 他们视交流双方为平等, 独立的个体。这是与高语境文化国家本质上的不同点。
3.对于规则的依赖程度。从这一点来看, 高语境文化国家的人与低语境文化国家的人对于规则的依赖度也不同, 比方说, 基于对朋友的信任和面子问题, 朋友借钱, 高语境文化交际者很少有写借条的习惯, 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双方的关系。而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里, 有许多准们的法律用语、合同用语, 凡事都要按照合同依法办理, 即使是朋友间也要写欠条。从这一侧面也可以看出, 他们对规则的依赖程度要明显高于高语境文化国家
三、高低语境文化的特点在翻译中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文化的产生又和人们的思维模式密不可分, 所以从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强调“天人合一”, 在思维认知上强调整体把握和领悟的精神, 这种精神影响着汉语的语言结构, 所以虽然汉语句型结构流散, 需要借助一定的上下文, 在整个语境中理解单词和句子的意思, 才不会产生歧义。相反, 西方传统文化中逻辑学发达, 重视分析。所以英语语言结构聚合严谨, 句和词, 句和句环环相扣。所以在做翻译练习时, 我们往往会感觉, 汉译英要比英译汉麻烦的多, 做英译汉练习时, 只要读懂原文, 一般就可以掌握文章大意, 翻译的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而做汉译英练习时, 由于高语境文化的影响, 文章表达的比较隐晦, 这时, 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原文, 试图理解作者想表达的真实的意图。
举一些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活到老, 学到老”就会不假思索的套用“live and learn”。后来经过查字典发现, 中文中的“学”字强调的是动作本身, 这就话的含义旨在勉励人们不断学习。而英语谚语中的“learn”属于结果动词, 他强调的含义为“学到”, 那么翻译过来的意思就变成“one can learn something new as long as one lives” (一个人不管年纪多大都可以学到新的知识) 。这样一来, 就与原文的意义相差甚远。后来通过查阅一些参考书目, 这句话如果译为“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或是“one has to study aslong as one lives”则比较恰当。
四、结语
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中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 增强了我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不仅更好的促进对异文化的了解, 促进跨文化交流, 而且可以运用对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帮助我们在翻译实践中找到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许力生.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2]陈建平.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3.论语篇翻译中隐性评价的显化 篇三
【关键词】语篇翻译 评价理论 隐性评价 显化
评价理论是,关注语篇中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感情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Martin,2003)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将原文蕴含的信息译成目标语,还要将原文作者通过语篇赋予语言对象的价值意义和态度在译入语中重新构建并体现出来,以实现其交际功能。然而在翻译实践中,语篇中态度评价并不总是显而易见,原文作者不“喜形于色”,“隐其志”于字里行间,即隐性评价手段“引发”远远多于显性评价即“铭刻”之时,把握原文语篇整体的态度及其在目的语篇中的再现一直是困扰译者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识别评价理论的隐性评价手段入手,从语篇语境的动态评价,解读原文作者意图,在译者价值观的作用下,通过核心词来加上表态修饰成份,化隐性为显性态度。
一、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手段
评价系统的核心是态度,它的意义表达可以通过铭刻和引发两种方式。铭刻是直接表达态度的一种方式,可通过表态词汇,如表程度的形容词或副词如pretty, magnificently,或是表示说话者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动词如love,hate等来直接体现,而引发是态度意义的非直接表达,它隐性评价的实现借助于态度标记,如强调、隐喻等在语篇中激发评价。
如:1.ohn was incompetent to deal with these financial problems.
2.John finds himself drowned in a sea of financial problems.
两句都是对约翰能力的否定判断,1使用了明显的态度词incompetent直接表达,而在2句中通过对行为过程的描述,没有出现任何对约翰能力的直接判断,也没有给他带上能力差的标签,用 “drowned” 作为间接的态度表达,促使读者做出对约翰在金融问题面前束手无策的否定判断。加之后面“a sea of” 隐喻的强化作用下,加强了评价的语力。
二、语篇翻译中隐性评价的显化
在翻译过程中,对语篇中的隐性评价的显化,取决于译者能否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激活上下文语境以及文化语境,把握原文语篇赋予语言对象的价值意义和态度,并通过转换语言的表达形式,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从上下文以及文化语境中识别隐性意义后,可用非核心词添加表态的成份将这种态度意义像水纹一样波及并转嫁于语篇的其他部分,从而显化隐性态度资源。
“面对别人的成功与荣耀,我喝我的清茶。”
文中多次借用“清茶”以及“荷花”的意象赞扬知识分子不羡名利,灵魂纯净,于喧嚣紊乱中保持心境安定的情怀。“清茶”,在英语文化属缺失词汇,如何“创造性叛逆”,将满足于喝“清茶”所蕴含的人生态度加以体现,在语篇中实现“清茶”的文化寓意和隐性的评价意义,实现该语篇的交际功能,这是翻译中值得细究的。下面分析两位译者是如何明晰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
1.While others revel in their success and glory,I drink my plain tea in contentment.
2.Not dazzled by other people’s aura of success and glamour,I will indulge in my simple pleasure.
译文1把“清茶”译为 “plain tea”,该关键词的翻译未能尽现“清茶”所喻的文人崇尚宁静、简单的生活方式,但该译文用“revel”,显示他人沉溺于成功与荣耀,并增添“in contentment”,对比强烈,突出形容“我”喝清茶的心满意足,从语篇的角度,还是凸显了原作的隐性评价。
译文2 精彩之处在于添加“aura”突出了成功的耀眼夺目,“not dazzled”反衬出“我”不为成功和荣耀的光环所迷。并用创造性叛逆 “simple pleasure”来诠释“清茶”这一文化缺省词,用“indulge” 体现出作者的淡泊名利,怡然自得简朴生活的超然之情。
语篇翻译中隐性评价的研究,还需深入的探討和分析。译者的语言能力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会影响到隐性评价意义的判别和重现,这要求译者要提高语言文化的敏感度,加强激活语境信息的能力,借助上下文中的显性评价,以及语篇语义连贯等手段从语境中加以识别,并通过添加非核心词显性的标签来呈现语篇翻译中的隐性意义。
参考文献:
[1]Martin J.R.&Rose D.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London: Continuum,2003.
[2]Martin,J.R.&White,P.R.R.The Language of E 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London& New York: Palgrave,2005.
[3]房红梅.评价的语篇功能[J].当代外语研究,2012(9):15-21.
[4]张美芳.语言的评价意义与译者的价值取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15-27.
4.简历中的自我评价的英文翻译 篇四
I have been to work since , has engaged in technical, production manager, marketing manager, production vice president, director and other post production work, familiar with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of production planning,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rocess to control a certain amount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knowledge, and work in the long-term accumulated valuable technical, production, logistics, quality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process on the set, on-site planning to have a more solid foundation. I have excellent leadership and team work spirit and extensive knowledge, adaptable, good at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Familiar with the ISO9001 system can efficiently run, familiar with ERP system operation procedures, to the 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ration of various departments to develop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processes and can be skilled in us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s to manage the enterprise. Sincerely hope we can have opportunities to cooperate with you and seek common development.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过技术员、生产部经理、营销部经理、生产副总,生产厂长等岗位工作,熟悉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计划,物流管控流程,掌握了一定的制造业工艺及设备的相关知识,并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生产、物流、质量管理经验,对制造型的工艺设定,现场规划有较为扎实的基础。 本人具有优秀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工作精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善于思考和创新。熟悉ISO9001体系且能有效运行,熟悉ERP系统操作流程,能编制及实施各部门运作流程并制定企业管理制度,能熟练运用质量管理体系及生产系统改造对企业进行管理。 真诚希望能够得到与贵公司合作的机会,共谋发展。
中英文自我评价例子
I cheerful personality, stable, vibrant, warm and others, in good faith. A serious and responsible work, take the initiative to hard-working. Strong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hands-on practical ability and collaborative spirit of the group, quickly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and integration of them.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
中英文自我评价例子
Sincere, introverted, focused; self-learning ability, the new knowledge and new technology to maintain a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ability to accept new things more;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can be hard, has a strong teamwork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more strong resistance capacity, the capacity of self-restraint and adaptability; using C, VB, SQL SERVER, PLC, WINCC done and technology tools such as the actual project,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
真诚、内敛、专注;自学能力强,对新知识、新技术保持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较强的抗压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用C、VB、SQL SERVER、PLC、WINCC等工具与技术做过实际项目,具有一定实际开发经验。
中英文自我评价例子
1.Completed all the courses in the specialized field, obtaining good command of theoretic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and DIY skill; Very adaptable and Good at leaning.
2.Having played a coupl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honing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3.Easy-going and congenial, with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good team-spirit.
4.Having a wide range of hobbies, including oral English, music, movies and literature .
5.翻译自我评价英文翻译 篇五
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依据,以国内高校网页的中英文简介为语料,通过对比亚洲其他高校和英语国家高校的英文简介,对语料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高校外宣文本中的评价资源在译文中的实现,以及以期为英汉外宣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二、英汉语篇态度资源之对比分析
1.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研究的启示。作为语篇分析的工具,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态度分析是语篇翻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理论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态度分析工具。在翻译实践中,对于源语语篇整体态度的把握及其在目的语篇中的再现一直是困扰译者的一个问题。应用评价理论,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源语语篇的整体与局部态度,也可以通过分析对比源语语篇与目的语语篇中态度对译文进行评估。此外,评价理论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对于语篇翻译理论也可起到补充作用。
2.态度资源的评价阐释。笔者搜集了国内外各高校的简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评价意义较为集中,都是以态度资源中的判定资源为主。目的在于阐明其在学术界和世界高校中的地位,以达到宣传目的。
结合五所大陆顶尖高校网站的中英文简介的情况,可进行如下分析:1.国内大部分高校英文版的简介都是由原文直接翻译而来,即英文版的简介是中文版简介的译文。该现象容易导致的问题是,由于中英文版简介的受众不同,不同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各有差异,用同一逻辑思维形式传达同一文本信息,容易导致信息传达的失重和失误。因此笔者并不推荐按照中文原文直译的方法。具体情况将在下文结合亚洲其他高校和英语国家高校的情况再做分析。2.中文版简介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内容冗长,包含了历史发展演变,学科门类细分,学科发展现状等等详细且多方面的介绍,最后的评价资源总结往往单一而笼统,显得单薄。3.英文版的简介,在受中文版简介的影响下,字数普遍较多。且以广而大的分类介绍为主,在篇章末尾加上小段的评价资源描述。评价资源描述注重翻译的意美和形美,而忽视了译文的表达在译文读者中的接受程度,且缺乏事实合数据的结合论述。
为了明确英文读者对高校简介的阅读期待,笔者又挑选了几所英语国家高校的简介作对比分析:
笔者首先搜集到了哈佛大学的简介,发现其简介部分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类似,只是罗列了其创办地点、办学宗旨、校训等基本信息,而没有进行篇章式的阐述。牛津大学、杜伦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约克大学等英语国家顶尖高校的简介都是言简意赅的用一段话对其办学特色、特长和学术水平进行了评价性的描述。针对其发展历史和具体学科发展和其他数据等,英语国家网站通常采取分类另开专栏进行介绍,既有利于读者针对性的查找材料,又有利于清晰化逻辑化的展示成果。
我国国内高校的英文版简介的受众者即是国外的英语读者,如果在英文版的高校简介构建中,只简单的对原中文版简介进行形式化的翻译,而不考虑其在英语国家受众中的接受程度,就很难达成英文版简介的预期目标。英语国家的英文版简介中的风格,主要是评价资源与办学特色和学术水平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概括总结。而国内高校的英文版简介撰写过程中,就不得不将其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加之进去,由其受众的视角和思路来构建语篇,以期达到其宣传效果。
三、总结
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国内外高校网页的高校简介进行了对比,对语料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英汉外宣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借鉴。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高校简介中“判定”占有较高的比例,主要涉及对高校地位和学术水平的阐述,“情感”资源偶有出现,频率不高,“鉴赏”在既得的语料中没有出现。2.国内大部分高校英文版的简介都是由原文直接翻译而来,内容冗长且逻辑重点不突出,评价意义往往出现在篇章末尾作为总结,较为突兀且缺乏事实的结合而说服力不强,略显单薄。结合亚洲其他国家高校和英语国家高校的简介分析,笔者初步分析出其英文版简介中的一些共性特点,例如结合评价资源有针对性的介绍高校特色和学术水平,言简意赅,专栏分类进行某方面的详细介绍等等。本研究同时指出,英汉高校简介中态度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实现手段的异同表明,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这不仅反映在文学语篇里,同样也反映在外宣文本中。
摘要:评价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依据,以国内高校网页的中英文简介为语料,通过对比亚洲其他高校和英语国家高校的英文简介,对语料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高校外宣文本中的评价资源在译文中的实现,以及以期为英汉外宣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关键词:评价理论,态度资源,高校简介,外宣文本,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Martin,J.R.,&D,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London:Continuum,2003.
[3]徐珺.评价理论视域下的商务翻译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6):88-91,109.
[4]徐珺,夏蓉.评价理论视域中的英汉商务语篇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13(3):16-21.
6.翻译自我评价英文翻译 篇六
【关键词】翻译课堂 自主学习 形成性评价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新建本科院校英汉翻译课堂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课题编号:JG201401100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15-01
引言
教学活动的评价作为教学效果的检验,主要存在终结性教学评估和形成性教学评估的过程。形成性评价往往是结合学生学习过程,结合学生的成绩和情感态度表现,对学生发展阶段的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调控,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培养。
一、形成性评价和自主学习
(一)形成性评价
所谓的形成性评价,不同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过程往往是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直接展示。
(二)和自主学习的关系
自主学习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样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主要条件。教育理论性的追求和发展,更加强调自主学习的实现过程。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不仅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能做好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参与,将语言学习的自主性促进。
(三)形成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形成性评价过程,就要注重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及时调控。关于形成性评价过程的原则,如图1所示。
图1 形成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的遵守过程,主要是面向全体的评价过程,将学生以人为本的意识充分发挥,并做好学生整体性的评价。多元化的评价过程,注重内容的多样化和形式的多元化。通过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情况,对学生的档案建立,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做好学生的有效访谈过程。基于引导鼓励性的原则,就要保证有着敏感性的形成性评价过程,加强建设性形成性评价过程,对学生自我评价过程进行引导,进而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个性化原则的遵循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密切关注,并实现因材评价的过程。
二、形成性评价对英语翻译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
本科院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促进,就要结合形成性的评价过程,实现多种评估方式结合的评估。
首先,通过对形成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构建,通过做好课堂活动的记录,并做好网上自学的记录过程,做好学习档案的记录,加强访谈和座谈行为。
其次,形成性评价模式的实施,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体现,结合课堂上学生参与度,进而做好学生课堂观察的有效评价。在本科院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显著提高,结合学生的优缺点,做好学生鼓励行为有效方式的应用。学生自我评价过程,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渐提高,并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及时调整,实现学习方法的及时调整,将学习目标实现。
最后,学生自我评价过程,常伴有焦虑的状态,而学生英语翻译的教学,就要结合角色扮演的形式,并注重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结合教学活动的体现,引导教师进行总结性的一种评价过程。大型英语比赛的举办,不仅仅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同时也加强了学会英语翻译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原有思想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网上自学记录过程,结合学生翻译分数的情况,实现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档案的建立,不仅仅表明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在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现中,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结语
形成性评价方法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教师作为评价方法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有着信息的有效反馈角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阶段,更要做好学生全过程学习的评价,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确定,对学习计划制定,并将更好的学习效果体现,实现学习方向的有效控制,加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仵桂荣.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5(28):209-209.
7.英文翻译自我介绍 篇七
Able to skillfully use Windows Office Word, Excel, and other app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 the completion of the work surface , have a good sense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strong negotiation skills;
Professional advice and product and supplier information in ,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gram put forward proposals to follow up the problem solving ; have team spirit,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good character, correct thinking; have a certain file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本人性格开朗,为人细心,做事一丝不苟,能吃苦耐劳,工作脚踏实地,有较强的责任心,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又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思维活跃。
能熟练运用Windows Office Word、Excel、等应用软件,能根据需求,完成面工作,具备良好的意识,极强的沟通能力与谈判能力;
8.初一英文自我介绍带翻译 篇八
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Kelly. I am friendly and honest.I am good at English and maths. I like surfing the internet,playing computer games, watching TV and traveling. I also like playing table tennis and I am good at it ,too. I often play table tennis with my friends on weekends. And I want to be a famous table tennis player when I grow up. What I like most is to see the seagulls flying freely in the sky so I often go to the sea in summer. My favourite colour is white because I think white is symbolize purity.
你好,每个人。我的名字是方。我很友好和诚实,我擅长英语和数学。我喜欢上网,玩电脑游戏,看电视和旅游。我也喜欢打乒乓球,我也很好。周末我经常和我的朋友们打乒乓球。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我最喜欢看到的是海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所以夏天我经常去海边。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因为我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
9.翻译世界与翻译中国 篇九
没有翻译就没有现代中国
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在此之前,中国的翻译工作主要是让世界的先进思想走进来,这些思想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学、社会、科学技术各方面。可以说,没有翻译,就没有现代中国。
鸦片战争以来,传播西学,师夷长技,成为朝野之共识。魏源、王韬、李善兰、徐寿、华蘅芳、郑观应等人,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翻译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政治体制。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译介出版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这是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至少具有两大意义:第一,书中介绍的物竞天择和优胜劣汰的思想,使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二,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三原则,被中国翻译界长期奉为圭皋。
几乎与严复翻译《天演论》同时,林纾开始与通晓外国语言的中国学者合作将西方小说介绍给中国读者。林译小说影响了鲁迅、郭沫若等一大批人,这不仅仅是文学现象,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翻译实践。
严复和林纾是开创中国近代翻译的代表人物。从他们起,有更多的中国知识分子加入到翻译事业中来,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翻译家。可以说,在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各种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都是因为中国了解世界而发生的。正是一大批现代学者的翻译,使得中国在20世纪早期与世界形成接轨,中国的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科学、现代教育、现代文学艺术等等,都在这个时期产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和发展,经过众多学者包括众多翻译家的努力,形成了新词汇、新语法、新的书写方式和标点符号,出现了一批白话文经典,使得汉语有了更好更灵活更丰富的现代表现方式。
中国的现代化几经曲折之后,终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结出累累硕果。这里面中国翻译界功不可没。
1982年中国翻译协会成立,本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性会议。会上,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还共同对外发布了《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
翻译联通中国和世界
本次纪念大会将“翻译文化终生成就奖”授予唐笙、潘汉典、文洁若、任溶溶等四位资深翻译家。该奖设立于2006年,当时曾授予季羡林、杨宪益、沙博理、草婴、屠岸、许渊冲、李士俊、高莽、林戊荪、江枫、李文俊等11位翻译家和文化学者。其中杨宪益、沙博理和许渊冲的翻译主要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杨宪益和他的英国妻子戴乃迭长期从事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介绍给外国读者:他首次将《史记》介绍给西方世界;他翻译的《鲁迅选集》,一直是国外大学和文化机构研究鲁迅的读本;他与夫人合作翻译了《红楼梦》,相对于1970年英国人翻译的版本,保留了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沙博理是中国籍美国人,翻译过20多种中国文学作品。许渊冲主要从事将中国诗词翻译成英文和法文的工作。两次颁奖,反映了翻译在联通中国和世界中,“引进来”与“走出去”工作的基本比例。此次获奖的四位翻译,唐笙是中国同声翻译的前辈,主要从事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工作,另外三位从事的则是让中国了解世界的翻译工作。
当然,现在的翻译,早已不是少数精英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很多国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学、生活类图书,出版发行不久就可以看到中文译本。有很多热心让中国了解世界的人士,无偿参与翻译,积极将外国的科技、文化、教育引入中国。
与此同时,让世界了解中国,这部分工作早在进行,并取得了很大成就。1949年后,中国创立了《北京周刊》《中国建设》《中国妇女》《中国文学》《人民中国》《人民画报》等刊物,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的方方面面。英文《中国日报》于1981年创立。英文《上海日报》在1999年创立。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和英文频道以及其他语言的频道也先后开通。互联网成为新兴舆论渠道之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也建立了英文网站。
浙江翻译在中国文化界极富影响力
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来自各地,其中也有浙江翻译界人士。
近现代以来,浙江涌现了一批学者、教授、作家,在中国文化界极富影响力。他们中间也有人在翻译方面颇有建树,陈望道、鲁迅、茅盾、郁达夫、徐志摩等翻译过不少有质量的学术专著与文学作品,朱生豪被誉为汉译莎士比亚的第一人。
现如今,浙江在让世界了解中国方面一直很努力。《文化交流》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早期的季刊、双月刊到现在的月刊,它用中文和英文向海外150多个国家的读者介绍浙江和中国的文化新动向,传播中国的文化传统。最近几年,《文化交流》报道过不少中外交流的人和事件:乌克兰驻华大使尤里·科斯坚科夫人、著名诗人柳德米拉·斯吉尔达在华期间写了不少诗,表达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想,后来汇成两种诗集,由获得“翻译文化终生成就奖”的高莽翻译成中文;介绍过泰戈尔,泰戈尔唯一的中国弟子、浙江人魏风江,泰戈尔与徐志摩之间的交谊;读到这些报道的印度友好人士专门组成访问团来杭州,与《文化交流》人员举行座谈;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官员主动投稿,介绍巴基斯坦的文化和旅游。《文化交流》发表过文章纪念普希金、狄更斯、聂鲁达、毕加索等文学艺术大师,又从不同角度报道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还多次报道衢州第二中学与美国雷德温市展开的持久的友好交流活动,从而成为著名的国际交往的见证人。2012年第12期介绍南怀瑾、介绍莫言作品外文译者,专文纪念刚刚去世的韩素音,缅怀她与《文化交流》的友谊和交往。
在向世界翻译中国的过程中,《文化交流》立足浙江,对浙江的文化和历史作了详细的介绍,突出的有海洋文化、戏剧活动和杰出戏剧家、辛亥人士、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申遗、大运河文化等等。
“引进来”“走出去”并重
参加本次座谈会的也有一些中国籍的外国人专家。他们,包括其他一大批外籍专家,一直在为让世界了解中国而工作,外文局、央视有,中国日报社、上海日报社也有。
过去,有相当一部分外国人喜欢让中国和世界联通。在西学东渐方面作出贡献的,早期有南怀仁、利玛窦、汤若望等传教士。法国传教士顾赛芬是译介中国经典的集大成者:从1895年到1916年,出版有《四书》《诗经》《书经》《礼记》《春秋左传》《仪礼》等书。西方汉学家在过去几个世纪中,一直在翻译中国的经典,为世界了解中国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在20世纪,一些西方学者和记者来到中国,将他们的所见所闻介绍给世界。这些人中有翻译《活的中国》、并写作《西行漫记》的斯诺,创作中国故事《大地三部曲》而获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并翻译《水浒》的赛珍珠,主编《剑桥中国史》的费正清,在中国对外刊物工作的沙博理和爱泼斯坦,翻译家杨宪益的夫人戴乃迭,撰著《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李约瑟,创立《时代周刊》、长期关注中国的亨利·卢斯,研究中国婚姻问题、又写出《狄公案》的高罗佩。比较近期的则有瑞典的马悦然和陈安娜、美国的葛浩文等人。长期在中国居住的法国汉学家施舟人,受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主持中国古代《五经》的重译工作,参与者中以海外汉学家为主。这些外国学者翻译出去的书,在西方有极大的影响,使得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
今后的翻译工作如何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是本次座谈会的畅叙重点。以“引进来”为主的联通方式和内容,将变成“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10.翻译自我评价英文翻译 篇十
关键词:功能理论,实用性转向,翻译能力
1、前言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功能翻译理论在非文学领域显示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 (方梦之, 2004:2 9) 国内近些年来, 也有不少学者就其对非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撰写了论文和著作。最为系统的当属贾文波的著作《应用翻译功能论》, 该书系统地探讨了不同类型功能文本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 为应用文翻译提供了指导性意见。那么, 正在蓬勃发展的翻译教学是否也能从中获得些启示呢?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 使得翻译教学的内容、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顺应社会对人才实用性和文本实用性的要求, 翻译教学开始转向了以满足翻译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面对翻译教学的这种实用性转向, 克里斯蒂安·诺德 (Christiane Nord) 在其《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一书中就提到了该理论与译者培训的关系, 但在国内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切入点, 探讨翻译教学中分析文本功能、选择翻译策略、注重翻译过程与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之间的关系。
2、现代翻译教学的发展趋势
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要求翻译教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使翻译更为全面地参与语言的社会功能, 当今的翻译教学日渐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2.1 教学观念的变化:课堂、校园→社会、市场
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翻译教学应当放眼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要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 (刘宓庆, 2003:18) , 要从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中汲取动力。
2.2 教学内容的变化:以文学翻译为主→以应用文翻译为主
传统翻译教学多选取文学作品作为素材, 如今, 文学翻译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许多领域都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是具备利用各种翻译资源获取所需学科知识的能力 (王湘玲, 毕慧敏, 2008:53) 。因此, 翻译教学素材也逐渐转向科技、经济、贸易、旅游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翻译。
2.3 教学模式的变化:
2.3.1 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
传统翻译教学一般都会采用较单一的教学步骤, 即:学生完成练习, 教师给出参考译文, 结合译文讲解技巧。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翻译最重要的特点:翻译往往并不具有唯一正确的译文。现代翻译教学则将这一传统模式进行颠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教师不再提供唯一的参考答案, 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 必要时给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2.3.2 重翻译结果→重翻译过程
如上所述, 传统翻译教学只关注最终译文的产出, 忽略了翻译过程。学生翻译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依赖于教师给出的译文, 对自己的思维缺乏理性分析。现代翻译教学注重在翻译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让学生对自我的思维过程和产出的译文进行分析、总结, 使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同时通过加强翻译过程, 翻译结果也必将得以改善。
3、功能翻译理论与翻译能力的培养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能力的培养而非语言的熟练程度。 (A feature common to the functionalist scholars engaged in translator training is……emphasizing the specific nature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s against language proficiency.) (N o r d, 2 0 0 1:1 4) 诺德提出, 通过事先对源语文本功能与翻译目的的比较分析, 译者才能对翻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定位, 而后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By comparing the Skopos with the source-text functions before starting to translate, translators should be able to locate the problems that will arise in the translating process.They should thus be able to devise a holistic strategy for their solution.) (ibid.)
在翻译教学中可以借鉴赖斯对文本类型的功能特点的划分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对信息性文本 (i n f o r m a t i v e text) , 如新闻报道、旅游指南等源语文本的翻译, 就应译为“质朴的散文” (plain prose) , 并在必要时将原文意义“显化” (explication) ;对表达性文本 (expressive text) , 如文学作品, 则要求学生在翻译时注重原文的美学价值, 采用“认同法” (i d e n t i f y i n g) , 准确传达出原文的艺术性;对呼唤性文本 (operative text) , 如广告, 则要注重广告接收者的反应, 采用归化译法, 等等 (李长栓, 2004:66) 。在翻译前确定文本功能及翻译目的,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全面认识, 翻译的目的性增强, 对翻译策略的定位也更准确。
分析文本功能, 选取翻译策略是翻译教学的重要一环。学生的主动性由此得以体现和发挥。如采用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形式,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翻译思维过程之中, 同时利用“挑刺”环节, 让学生对译文不断改进。笔者曾尝试让学生用方言 (如兰州话) 翻译一些俚语、黑话, 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的关系。
4、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对文本功能进行了划分, 并对相应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归纳, 这就为翻译训练提供了思路。同时, 该理论对非文学类文本的指导作用也为今天注重实用性的翻译教学提供了借鉴。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在分析文本功能、选择翻译策略的过程中得以提高, 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5]王湘玲, 毕慧敏.建构基于真实项目的过程教学模式[J].上海翻译.2008 (2) :52-56.
11.俄语自我介绍及翻译 篇十一
来源:58.com 2012-09-21 15:18
俄语自我介绍及翻译范文:
Уважаемые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и!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Прежде всего разрешите мне представиться.Меня зовут Чжан Цзюнь, мне 23 года, член КПК.Учусь в институте
муниципальной экологии при Харбинском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ом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Моя специальность——архитектурно-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экология и технологии.Я студент усердный, деловой, энергичный.Учусь и работаю творчески и новаторски, с духом коллективизма.Успеваемость у меня отличная.Трижды получал стипендии 3-ей степени.После четырехлетнего обучения я в основном овладел знаниями по учебной программе и накопил немало опыта на практике.Теперь могу заниматься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ем, монтажом, управлением и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ем строитель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обладал способностью на научно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и управление.Особенно способен на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е.Я сдал все экзамены по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ю на отлично.В институте я принимал активное участие в общественной практике.Участвовал в ?студия 201? и организовал различные семинары и форумы, почетных гостей которых были ректор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академик, директора крупных компаний, общественные деятели и др.В 2001-м году мне присвоили звание ?передовой работник студии 201?
комсомольский комитет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и студия 201.Я работал в студенческом совете института и активно участвовал в разных мероприятиях.Долгое время я работал фотографом для института, много фотографии были опубликованы в институтских газетах.Дважды было присвоено звание ?активист общественн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института?.Я работал знаменосцем и в течение двух лет поднимал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флаг.И участвовал в таких важных мероприятиях, как поднят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флага по случаю юбилея института, военного парада и т.д.Что касается иностранных языков, то я владею русским языком, непрерывно учусь английскому.Дважды ездил в Пекин в институт ?Новый Восток? учиться английскому языку.Теперь можно пообщаться по-английски.С детства люблю компьютер.Теперь можно заниматься работой по
компьютерному программированию.Владею такими офисными программами, как язык C, AuToCAD, OFFICE ит.п.У меня крепкое здоровье.В нашей группе работал ответственным по
физкультурной части и руководил нашей группой в институтских соревнованиях по баскетболу и мы занимали первое место.Я отношусь к людям добродушно, взаим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между мной и
окружающими хорошие.Я очень рад, что мне представляется большой шанс на вторичный экзамен.Я буду беречь этот шанс.Если бы я поступил в аспирантуру в Тунцзи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я бы более старался учиться, чтобы в будущем служить Родине и народу
亲爱的老师!您好,首先让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章车嗯,我今年23岁,中共党员。我在哈尔滨市理工大学生态研究所的研究。我的专业-建筑和建设生态和技术。
辛苦,我是一个学生,企业和充满活力的。我的工作和学习中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的,与集体主义的精神。
我有很大的进展。三第三度获得了奖学金。
经过四年的训练,我基本上掌握了知识的课程,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我可以处理建筑设备的设计,安装,操作和监管。同时,研究和管理的能力。特别的设计。我通过了所有的考试,完美的设计在研究所我是活跃在公众的做法。参加吗?工作室201?并举办了一系列的研讨会和论坛,嘉宾工程院院士,大学校长,大公司主管,公众人物等
在2001年,这一年我被提拔先进工作者工作室201吗?大学共青团委员会和工作室201。我在学院的学生会主席的工作,并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很长一段时间,我曾担任该研究所的摄影师,照片刊登在许多高校校报。曾两次被授予的称号?活动家社区学院?
承载和我工作了两年提出的国旗。而参加这样重要的事件,对外国语言研究所,阅兵,等周年纪念之际,国旗上的崛起,我说俄语,不断地学习英语。两次到北京上大学吗?新东方?学习英语。现在,您可以用英语交流。
从小,我喜欢的计算机。现在你可以做的工作,包括计算机编程。我自己的Office程
序,如C语言,AUTOCAD,OFFICE it.p.我有健康的身体。物理文化的责任我们的团队工作,并带领我们的团队在大学篮球比赛我们赢得了第一名。
12.英语自我介绍并翻译 篇十二
I am very happy to introduce myself here。I was born in Liaoning Province。I graduated from Nankai University and major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 like music and reaing books,especially economical books。 It is my honor to apply this job。 I hope I can realise my dream in our pany。Please give me a chance。Thank you very much
it is my great pleasure to introduce myself。i was born in LIAONING。 My major is international trade。 I was graduated in Nankai University。 My hobby lies in the music and reading, especially like economics。
i am glad that i can take part in this interview and i am sincerely hope that i can join this pany to realize my dream。 please give my a chance。 Thank you。
很高兴做自我介绍,我出生在辽宁,专业是国际贸易,毕业于南开大学,我的兴趣是音乐,读书,尤其是经济类的书。
13.《翻译何时不是翻译》评介 篇十三
在与文化派另一代表人物勒菲弗尔 (Andre Lefevere) 合著的论文专集《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中, 巴斯奈特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翻译何时不是翻译》 (When Is a Translation Not a Translation?) , 其中她通过对伪译现象的阐释, 批驳了传统的“翻译”、“原作”及相关概念, 并提出了翻译学的新理念。
一、文章概述
《翻译何时不是翻译》可以归结为五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 巴斯奈特首先提及译作与原作的关系, 从她肯定德里达 (Derrida) “译作即原作”的话语中, 我们可以看出巴斯奈特对译作地位的推崇, 同时也表明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原作转移到译作。接着, 她给出反映这一研究趋向的另一佐证——学界对译者可见性的讨论。巴斯奈特认为, 译作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原作, 译者也不可能完全隐身, 因为在语际转换过程中译者留下的痕迹始终是无法抹杀的。最后, 巴斯奈特指出, 我们现在处于翻译研究的转折点, 各种变幻莫测、冲突不断的概念一直被重新评估和界定, 无法达成一致看法, 为此她引进“共谋” (collusion) 这一概念, 以期更好地解决翻译的问题。
文章的第二部分着重于对“文本共谋”这一现象的阐释。对于“共谋”, 巴斯奈特说:“当我们与某物共谋时, 我们赞同它, 支持它, 但是只在某种程度上。”她认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共谋, 正是共谋使我们无法用绝对的原则分清其中的“对”与“错”。同理, 读者与作者之间也存在共谋。巴斯奈特援引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 有关“作者已死”和“文本互文性”的观点, 说明世上不存在真正的“原作” (original) , 因为作家在写作中总会受到自己阅读图式的影响, 从而在作品中呈现他人的“回音”。同样, 没有两个译本是等同的, 因为个人阅读图式的不同会使译者在翻译过程的两个方面——阅读和写作中显示出差异性。巴斯奈特在此暗示了读者、译者、原作者之间共谋的必要性。
谈到“翻译何时不是翻译”, 巴斯奈特认为“共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工具。作为读者, 我们共谋“翻译”这一术语的用法, 认为翻译即二元模式下的文本转换, 由此产生了对“原创性”和“真实性”、“主导”和“从属”等问题的争论。但是, 我们能够始终确信自己知道翻译为何物吗?而我们称之为翻译的文本又始终如一吗?
为解决上述问题, 巴斯奈特援引了图里 (Gideon Toury) 谈论的“伪译” (pseudotranslation) 这一概念。所谓伪译, 即冒称翻译的文本。图里认为, 伪译本是向一国文学体系引进新事物的便利途径, 尤其对于那些严禁偏离常规模式的体系卓有成效。由于译本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宽容和接纳, 所以历史上不乏文人学者采用译本的形式发表其作品。巴斯奈特认为伪译现象历史悠久, 应该得到学界更多的关注, 同时, 她重申了“作为读者我们共谋翻译概念”的事实。
在文章的第四部分中, 巴斯奈特分别论述了伪译的几种类型:
第一类:非真实材料来源。巴斯奈特以马洛礼 (Mallory) 参考亚瑟王故事的法语、威尔士语及英语版本编写出的著作《亚瑟王之死》作为这一类伪译的典型。巴斯奈特认为, 马洛礼声称其取材真实可靠, 但是又故意隐藏资料来源的线索, 而我们作为读者与作者共谋, 认定其资料来源真实可靠, 允许作者对我们实施操控。事实上, 由于《亚瑟王之死》没有明确的源语文本, 而是来源于一系列不同语言的材料, 所以它既不是翻译, 也不是原著。
第二类:自我翻译。巴斯奈特以贝克特 (Samuel Beckett) 发表的四首法英对照的组诗为例, 来说明伪译的另一类型。四首短诗均是贝克特所作, 且注释表明英语诗是法语诗的翻译版, 但是法英两组诗的意思却不尽相同, 巴斯奈特认为原作的权威性遭到了破坏, 摆脱窘境的办法就是否认原作的存在, 继而否认翻译的产生, 而把这两组诗看作是同一作者用不同语言写成的同一文本的不同版本。
第三类:杜撰翻译。巴斯奈特以布尔顿 (Richard Francis Burton) 发表自己创作的长诗却署名由F.B.翻译为例, 强调定义翻译的困难性, 并说明伪译的作用和目的。巴斯奈特认为, 布尔顿以伪译本的形式发表自己的作品, 不仅为了提高作品的地位, 而且为了方便采用英语文学体系以外的方式进行写作。
第四类:作为译者的旅行者。巴斯奈特以游记文献的真实性问题阐释了伪译现象的又一类型, 揭示出“共谋”的作用。巴斯奈特认为, 旅游写作是作者与读者文本共谋的结果, 旅游写作中旅行者与当地人的会话以貌似翻译的形式展现, 使读者认定该会话的真实性, 共谋旅行者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随意交流, 而无论会话是否真实发生, 无论旅行者的实际语言能力如何, 我们只是认同, 相信故事的真实性。
第五类:虚假翻译。巴斯奈特以哈格德 (Rider Haggard) 在《艾伦·奎特梅因》 (Allan Quatermaine) 中使用伪中世纪英语表示异域人物的语言为例, 说明小说作家常在作品中使用一些符号标记以示会话语种的差异性。巴斯奈特认为, 这种仿造中世纪英语表示异域语言的做法就是翻译, 这种用法凸显了英语的优越性, 暗示了意识形态的操纵作用。
最后, 在文章的结语部分, 巴斯奈特集中论述了本文的结论:“翻译”范畴是模糊的、无益的, 我们不该把翻译看成一个独立的类别, 而应该是作者与读者共谋的一套文本实践。我们应该走出二元对立的翻译模式, 停止对翻译与原作关系的纠缠, 打破“翻译”这一术语的束缚, 毕竟翻译是共谋的结果。
二、文章评论
1. 意义与贡献
在《翻译何时不是翻译》一文中, 巴斯奈特首先指出了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原作转移到译作, 肯定了“译作即原作”和译者可见性的观点, 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 极大地提高了译者和译作的地位。
巴斯奈特在翻译研究中开创性地引入“共谋”这一概念, 认为翻译是读者、译者、原作者之间共谋的结果。在分析图里伪译论的基础上, 巴斯奈特肯定了伪译的积极作用, 呼吁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并对伪译现象进行了挖掘, 加深了我们对“翻译”的认识。
巴斯奈特这种将翻译视为共谋的结果, 认为翻译研究应该走出二元模式的看法, 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对我们认识翻译、理解翻译、促进翻译研究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不足与缺陷
对于伪译的第五种类型“虚假翻译”, 如用仿造中世纪英语的方法表示异域语言, 赵彦春 (2005) 认为“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类比的写作手法, 以说明作品中的人物是用另一语言进行对话的”。他指出, “这种处理手法不能界定为翻译, 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创作。一部作品是一个自足的文本系统, 为避免出现一套以上的语码, 往往用类比方法模拟方言或外语” (赵彦春, 2005) 。笔者较为赞同赵先生的看法, 认为巴斯奈特将这种类比手法归为伪译, 实为勉强, 或许巴斯奈特试图以此拓宽伪译的种类, 但她没有在文中详细明确地给出自己对伪译的界定, 而只是简单引用图里的观点, 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
三、结语
《翻译何时不是翻译》是体现文化派代表人物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它批驳了传统翻译理论的一些术语和概念, 对我们认识文化派的翻译思想、了解其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翻译何时不是翻译》是体现文化派代表人物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文中她通过对伪译现象的阐释, 批驳了传统的“翻译”、“原作”及相关概念, 并提出了翻译学的新理念。
关键词:《翻译何时不是翻译》,翻译,伪译,评介
参考文献
[1]Susan Bassnett, 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01.
[2]Susan Bassnett, 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C].London:Cassell, 1990.
[3]段峰.苏珊·巴斯内特文学翻译思想述评[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翻译自我评价英文翻译】推荐阅读:
英语演讲自我介绍翻译06-30
俄语自我介绍及翻译10-29
面试英文翻译英文自我介绍范文11-15
自我面试介绍英语范文带翻译06-26
2016翻译硕士复试自我介绍经典02-02
大学生面试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07-17
简单英文自我评价09-21
编导英文自我评价12-23
儿科医师英文自我评价06-24
本期学习英文自我评价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