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识字教学

2024-07-28

小组合作识字教学(共17篇)

1.小组合作识字教学 篇一

小组合作学习在低段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在我校开展,尤其在去年沙区的送教下乡的课改声中,我校的教师积极响应,也自然而然地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合理分组;授予方法;掌握方法;合理引导

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在我校开展,尤其在去年沙区的送教下乡的课改声中,我校的教师积极响应,也自然而然地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如一缕春风吹进了我们这个乡村学校各个年级的课堂之中,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我也积极地加入这个行列,我刚好教低段,所以首先确定了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分组,利于交流

大概从一年级的上期十周左右开始,由最初同桌两人的合作开始,但必须是优生(或者稍微好点的学生)和差生(或者比同桌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各一个坐同桌,还要编号(优生1号,差生2号)。认字时,先请1号学生分配任务,2号说比较简单的字,1号说难点的字,数量上各一半,有单数时,1号多说一个,不会的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悄悄告诉你的同桌,你喜欢认哪个生字?你想怎么记它?交换过来再说,让他们养成表达的习惯。这样,一课的生字就在小组合作中认识了,省时省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后,我就在课堂中让同桌讨论:用什么办法来记这个字比较好?两人就会用?J读字的方法,分配任务,合作记住生字。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结合具体情况大约在一年级下期开始就分四人小组进行学习。按座位把学生前后四个人按成绩分成四个等次,然后根据成绩进行编号,1号成绩最佳,然后依次编成2号、3号、4号,1号是组长。就这样组成最佳、最基本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使用,我感觉四人小组能节约上课的时间,比较便捷。

二、授予方法,把握起点

我会根据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适当调整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合作的实效性。对于课文中的生字,我在教学初采取的方法是在认识的字下打☆,不认识的下打△。

1.有针对性地学习

在教学《司马光》时,这一课中一共有这15个生字。识字时,我就让学生对着15个生字自己认读,并在认识的字下打☆,不认识的下打△。认读后发现“司、园、别、吓、块、叫”六个字多数人都认识,“假”是多音字也是认读的难点。我就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的重点,调整合作学习的内容,就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找出两个读音并分别组词。

2.分层次地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中,1、2号学生可以把自己认识这些字的办法教给同组3、4号同学,让他们更快地掌握认字、识字的方法。而且在1号的学生的带领下,也能引起学生的认知记忆,找出和已有知识的嫁接点,学会这些生字。学当“小老师”就是很好的方法。最好先让1号学生示范当小老师,过后再让其他会认会记的学生也轮流当小老师,因为能和自己喜欢的老师“平起平坐”,这样学生参与度高。如:我在教学生认读的生字时,和学生总结出了这样的方法:拼读生字――分析结构――用什么好办法记这个生字――给这个生字组词。这样的方法运用到小组中,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三、掌握方法,提高实效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适时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识字的效果。

1.合作学习,解决字音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五》一课,生字量比较大,有10个。当中有后鼻音“绳、容”,前鼻音有“焰、斤、根、满”,翘舌音少,三拼音节多等。学生在字音上掌握有难度,因而就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帮助识字。主要让学生在小组内将生字卡一字排开,采取听音取字、听音排字、摸牌读字等各种方法,组内同学比赛竞争,也互当评委,找找有没有读错的字,纠正读音、教读字音等等。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合作,学生对生字的认读率大大提高。

2.合作学习,解决字形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时,这课的生字笔画都比较多,结构较复杂,我就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把自己认字的好办法说给组员听,学生想出了不少好办法。

字谜:“犬”字上面两个口(哭)“元”字掉在框框里(园)

“另”有立刀旁(别)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

形声字认字:(砸、破)都跟石头有关,所以是石字头。

(假、使)都与人的活动有关,所以“假、使”都是单人旁旁。

学生通过讨论学习,掌握了生字,就可以把△换成☆。

3.合作学习,解决字义

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字义的教学一般都结合在课文中进行,以学生的感悟为主。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中,“宜人、壮美”都较难理解,我就让学生小组内讨论,试着给它们组组词或联系一下以前学的课文。组内学生就召开交流,“适宜、壮丽”等词纷纷出现,帮助理解了这两个词。

四、合理引导,强化合作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我先确定每个小组的1号同学为小组长,他是小组中的核心人物,主要来组织合作小组的学习行为,负责分工,协调好组内同学的职责。小组在合作学习时,时常会出现争着说某一个字的认字方法,或者发言的声音太吵、太轻的现象,小组长就可以提醒组内同学及时调整。随着合作学习的开展,我还打算在小组内继续设立2号时间分配员、3号内容审查员和4号纪律维护员。让他们人人有事做,全力投入学习。

通过在低年级开展识字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合作学习生字的习惯,不仅提高了识字的实效,也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表现的机会,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小组合作识字教学 篇二

参考文献

[1]李炳亭.杜郎口“旋风”.

3.小组合作识字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组合作;识字教学;问题;对策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课堂上以学习小组的组织方式,利用课堂上各种动态因素,小组内的有效交流来促进学生学习,让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共同完成课堂安排的学习任务。在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效率。这种新模式的应用在以后的教学发展道路中是不可替代的模式,同时也可以大大推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一、小组合作在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应用的缺陷

1.教师自身定位不准确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时还肩负着调控课堂气氛的重任,这对于小组合作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现在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大部分老师对自己的定位没有一个准确认识,认为小组合作就是学生之间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自己完全置身于事外,对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第一时间给出有效的建议指导。比如,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方向产生偏差的时候,抓不到学生的重点、难点,教师不能及时制止,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

2.学习小组编排不合理

在学习小组组长的安排上,教师通常会选择班干部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在学习小组的编排上不够民主,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小组组员的安排上不合理,不是过多就是过少。同时,在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目标的设置上,没有目的性、计划性,促使学习小组布置的学习任务过高或者过低,从而让教学效果得不到相应地提升。

3.评价体系不健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内容单一,而且教师只是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其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学习能力和全面评价,这就促使最后的评价结果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得到真实反映。而且,教师只对于表现突出或者调皮的学生做出较多评价,对于大部分学生统一给出评价,甚至有的并不给出评价。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应用中的相应对策

1.教师给自身准确定位

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要对自己的身份准确定位,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要充分发挥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并且要清楚自己对于课堂纪律的控制,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老师适当地控制课堂纪律,不仅能给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第一时间的纠正和建议,还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合理编排学习小组

编排小组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具体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并且把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均匀分到每个小组里面,让优等生带动更多的人进步。同时,每个小组人数一般设置为四到六人,不能过多或过少,否则会影响到小组内的交流情况和交流氛围。同时,在小组组长的任命中,要让每个学员都得到机会尝试,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教师在给学生做评价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要给予肯定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实现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要全面评价学生,做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价一致。另外,要把评价内容贯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以增强学习过程中的监督力度,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得到改善提高。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的创新,在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慢慢广泛,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应用期间依旧存在问题缺陷。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清楚自己在整个模式中的身份地位,并且合理编排学习小组,健全完善最后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提高,同时也提高这种模式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沈晓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5,12(1):187.

[2]叶廷.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176-177.

4.小组合作教学反思 篇四

自今年春天开始,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蓬勃生机,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示在大家眼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意义重大,为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铺设了路径和舞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与以往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有很多优点,然而在平时实际运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处理,找出对策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有负面的影响。例如: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均匀,这样,在一个组里学习水平势必参差不齐,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要多,部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怕出错让同学笑话,长此以往学生的发展会极不平衡,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的同学会出现盲从,迷信学习好的学生,认为,他学习成绩好分析的肯定是对的,人云亦云。另外,由于分组教学广泛流行,被很多教师当作每一节课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无论需要不需要,都要讨论,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这样有些不自律的学生借机玩耍,没有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反而学会了课堂起哄,降低了学生对讨论的兴趣,更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时间一长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难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如果这样就失去了分组学习的初衷,我们本来想的是要“1+1”大于2,出现了上述问题,我们的分组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了。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探究学习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中。现在有的课堂学生看上去非常活跃,但它只来自一部分学生,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教师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可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让学生在小组中敢想,敢做,敢说。

其次,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5.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篇五

一、教师遵循的六项基本策略

1、先学后讲

2、三讲三不讲

3、强化小组建设

4、强化学习习惯的培养

5、及时反馈矫正

6、加强学生活动案的编写

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阶段

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习什么。

2、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确用哪些方法学习。

3、提出自主学习的要求。告诉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习的目标及检测学习效果的形式。

教师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案,学生参照学习活动案认真读书,完成有关内容。学生根据学习活动案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形成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教师要明确,没有学生自主学习,就没有合作学习,更没有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确保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阶段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学习小组也可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组内交流展示。注重学社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有效的探究能力。

第三环节:展示反馈阶段

每个小组把自己组的研究意见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交流过程中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第四环节:拓展提升阶段

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的收获,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在充分参与学生的研讨、展示、评价过程中,对暴露出的问题要进行适时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从思路、过程、规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第五环节:归纳总结阶段

这一环节,是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要突出“弱势群体”,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进一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采用教师提前设计的课内题目进行,既是对本节课一次系统总结,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后的一个把握,以便及时补充反馈。第六环节:小组评价阶段

6.“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篇六

通过这一轮的听课,我个人感觉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也从这几位老师的授课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比如要相信学生,敢于把课堂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先把六个学习任务写出来,让小组合作讨论得到答案,然后让小组成员抽任务,然后针对某一个任务集中讨论,并试着讲出来,并且得保证该组的每一个同学都会讲,这样的话,就算是最后一名同学也会把知识点掌握好;在学生讲解时,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其所讲的内容提出质疑,或者是不同的解法,这样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并且能把知识学得更牢固一些,因为学生在思考;对学生讲不到的地方,老师给讲解出来,或者是一些重要的地方老师强调出来,这些都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这些是我学到的一点东西。

听课学习反思

在本次听课活动中听了2节课,(1)尹纪暖的政治课,(2)李树果的物理课,从他们的课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东西,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一点见解:

(1)尹老师先放了一首《雾里看花》,然后由此提出问题,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然后将问题下发至小组,让同学们自己讨论解决,并到黑板上加以讲解(充当教师的角色),让其他的同学进行点评,从现场来看很活跃,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并且教师引导到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还增长了知识。

(2)李老师先回顾了以前所学的知识,通过课本插图引出所学的知识,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总结新内容,在此期间,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了分层次提问,让每组相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好的给予鼓励,分层教学明显,能让所有学生学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知识,最后讨论一道综合题,基础好的同学先讲解,然后差点的进行挑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7.小组合作识字教学 篇七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合作过程将直接影响探究效果, 而兴趣是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内部因素, 对此, 在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前, 教师还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 以话题、活动、故事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 借助情境来引入新的学习主题。在思想品德课堂实践中, 虽然导入环节占用的课堂时间不多, 但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兴趣的激发有着积极作用, 教学中不可因怕麻烦或急于组织学生探究而省去该环节。

创设情境的方法较多,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学需要来科学选择。如在《和父母平等沟通》的教学中, 可以采用话题“两代人的矛盾” (引导学生说说和父母之间有什么矛盾, 遇到矛盾时是如何处理的) 进行导入, 或者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某个学生和父母吵架的视频, 然后根据视频追问学生导致吵架的原因是什么, 也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的发言询问学生为什么会对父母有意见, 由此引入“矛盾”的主题, 对形成代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二、紧扣目标, 逐层提问

当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新主题学习后, 教师接下来就需要紧扣目标来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 问题必须紧扣目标展开, 否则学生虽然也在积极地参与讨论, 但问题脱离目标, 多而繁乱, 学生讨论后很难从中获得相应的知识点。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板块设计来逐一提出问题, 然后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

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责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为例, 在第一个环节中用地震视频来引入“在救灾过程中, 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的问题, 组织学生对领导、消防员、医生等所承担的责任进行讨论, 突出“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的目标。通过借助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明确“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 追问“是不是只扮演着一个角色呢?”引导学生从自己和父母、老师、同伴等的关系来展开讨论, 再过渡到责任的来源的环节讨论中。这样, 根据目标和板块设计逐层进行提问, 更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三、师生互动, 点拨指导

实施小组合作教学, 很容易出现“学生活跃, 教师无事可做”的现象, 即学生在对问题进行交流, 而教师却不知要做什么的现状。其实,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生在进行讨论交流时教师并不是孤立于学生之外的,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交流活动进行监控, 还要及时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针对讨论中存在的难点以及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点拨。

首先, 要注重以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在讨论基础上总结。如在《优良的意志品质》的教学中, 教师以案例加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后, 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进行归纳, 且要注重以板书或幻灯片方式呈现, 帮助学生识记。其次, 对于教学重难点、学生讨论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教师可采用精讲方式进行讲解, 并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拨。如《积极的生活态度》一课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难点, 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自立歌后, 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务经历, 进而补充说明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必要性。

四、当堂练习, 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后, 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堂中, 练习多以书面形式进行, 活动较少, 而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则需要发挥好小组作用,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练习, 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提高。需要指出的是, 一些教师认为课堂中应多留时间用于讲解, 而不应把课堂时间用于练习。其实不然, 当堂检测可及时帮助学生巩固, 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过渡。

在课堂中设计练习, 方式要多样化。如对基本概念的巩固, 可小组间相互提问, 也可在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出题考对方。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也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 但这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好相应的竞赛问题, 在课堂中以多媒体方式呈现。除了基础知识的巩固, 还应以案例分析方式组织学生合作完成。如《学会承诺》一课围绕“承诺时要量力而行”、“学会承诺要尽力而为”和“不能践诺时, 理解是关键”出示案例, 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8.谈谈“小组合作”教学 篇八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两极分化 小组合作 归属 竞争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6-023-01

现在的英语教学,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两极分化这个一直困扰英语老师的问题,这对学生是一种压力;对老师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而且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合作意识比较淡薄,吃苦精神也有待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滞后,这就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阻力。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不断创新思想,与时俱进;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在教学实践中,大家耳熟能祥的“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进入我们的学校。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课中,我们看到了课堂的精彩,看到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也感到课堂应该交由学生。顺应这种教学模式的潮流,这学期我们学校也正施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也想尝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提升学生各方面的品质和能力。在基础年级通过一个学期的小组合作学习后,我在教学中得到了以下收获:

1. 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诱发了他们英语学习的动力。

2. 小组合作学习以团队为平台,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班上同学进行分组,使他们成为一个整体。我把全班学生按照英语成绩的好坏、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为一个集体。然后以此安排座位。我还鼓励各小组的同学为自己组选定一个响亮的名字,以此来激励本组的同学。分组之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小组集体的形式参加活动,评价对象也是整个小组。

一、激发了学习兴趣,诱发了学习动因。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个人能力

在分组学习之后,我很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正在慢慢减弱;那些对英语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边界学生”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了。学生正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于在同一小组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强弱、学习成绩有高低、学习方法有异,这样在平时活动时,学生更容易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分组学习激起了学生的比拼心理,大家都不甘落后,彼此争强好胜,这无形之中也促使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还记得在分组一开始的时候,有一些同学还只是作为风景站在边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看了其它同学的表现之后,他们觉得自已有更好的表现,所以也迫切地加入了自已的队伍中了。而且这些“边界学生”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好。真是活学活用!合作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状态涣然一新;让班上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二、以团队为平台,促进了学生各方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所有的评价也是针对小组开展的。因此,这就要求学生有团队精神,竭尽所能地为本小组取得优胜作出自己的努力。只有团队优胜了,组员个人才能优胜。例如,小组合作中的作业上交一项,通过这项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觉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中,每个人都不甘落后,也不愿因为自已而拖大家的后腿。记得每次交作业的时候,连小组当中最懒的同学都会在同学的监督下按时完成作业,从而不让自己小组失望。另外,背书方面也是如此: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快速地完成自已的背诵任务,每天的英语课前总可以看到学生正抓紧课间的几分钟努力背书。看到他们如此认真,真佩服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呀!

2. 强化了学生的归属感:人的天性中,有一个很大的心理特点,就是寻求归属感。所谓归属感,就是隶属他人或团体,并按其影响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一个人一旦失去归属,就会非常强烈地感到,自己多么需要有一个可停靠的“港湾”。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而小组合作学习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归属感。让学生找到了自已的位置和归属。有一个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班上有一个特别懒的学生,平时学习任务完不成的话,肯定非他莫属;而且平时对待学习也是漠然处之。这一度让我一筹莫展。自从开展这个实验后,在小组长的督促和其他组员的鼓励下,他在学习上很少拖拉了,而且每次不管是作业还是背诵,他都能按时完成。他的成绩也直线上升,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进步非常明显。这让我非常地震惊: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变化这么大!

3. 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一个真正具有竞争意识的小组,反映在个体上,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你追我赶,在各方面都不甘落后于他人;反映在群体上,是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任何一项赛事或可比项目上,都想超过其他小组,大家都有一种高度的集体荣誉感。有一次,当有一个小组的成员表现得非常好而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表扬时,这小组成员真是喜不自禁呀!而其它组的同学除了羡慕忌妒恨就只有暗暗加油了。怪不得有学生对我说“老师,现在的英语学习跟以前大不相同啊。”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了新的收获,有了质的飞跃!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我很欣喜地看到了这些变化:小组合作教学养成并强化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学习还给了学生充足的空间,提高了他们的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性;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

9.小组合作教学-初中英语教学 篇九

[导读]这样每个学生都带着极大的好奇和热情参与了这个任务,并有了一次相互交往、增进了解的机会。

———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英语课是语言课、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随着这种认识的加深,我们不断探索研究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大量的探索研究后,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新一轮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它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活力与希望,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它使得学生的参与面扩大了,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学生成绩提高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

如此有效且广受欢迎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究竟起到哪些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中应如何实施小组合作活动?在此,笔者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来探索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正如我们所深知的,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环境几乎是外语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避免和消除消极因素,采用更合适与学生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外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积极作用。

1.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

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语言操练和实践练习具体的语言项目,以便学生很好地巩固刚学到的知识。英语新课标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学生对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掌握充分,是其能否运用所学语言表达特定功能的必要条件。教师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交际情景,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大量的操练,加深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理解,从而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2.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学生在学习时,不仅从教师那里学,还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学。记得有位国外的教育专家说过:“学生们明白了学习是互相的、平等的,就可以克服不愿参与比自己水平差的同学一同操练的心理,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意识,最终还会有助于他们终身学习意识的养成。

3.小组合作学习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节奏,加大了练习量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用快反应的方式,有节奏地让学生进行操练,尤其在知识的“呈现”环节。这样,无论学生成绩好差,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在活动中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支配,将大大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调动其积极性。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一个近乎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小组合作的活动也是初中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因为初中生比较爱说、好动,还具有模仿、爱表演的特点。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老师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愿望,以给学生提供语言知识结构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大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如何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1.分组时要合理

合理地分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性格、性别和英语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注意合理搭配,可以是按兴趣、爱好自由组合,也可以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指定组合。如在进行一问一答的句型操练时,可以是二人一组的pairwork,而在进行讨论、调查活动时,可采用四人一组的groupwork。在进行竞赛游戏时,又可采用大组形式。总之,分组既要相对稳定,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2.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精心设计活动任务活动任务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多样性、真实性,还要有教育意义。

(1)活动任务的设计具有了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他们的参与热情,启发他们去思考,从而得到感悟,学到知识。

(2)活动内容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力求一定的真实性。如在教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6 How long have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时,要求学生利用真实地调查其他同学的业余爱好,而不能照搬课本,弄虚作假。调查完后用报告形式汇总,并向全班汇报。这样每个学生都带着极大的好奇和热情参与了这个任务,并有了一次相互交往、增进了解的机会。

10.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反思 篇十

不断反思 不断进步

石苑学校 张丽芳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根据这一阶段的实施情况,我对小组学习进行反思。我认为在高年级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既有优势,也有不足,更可能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把握得不够好,需加强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1、小组合作,让所有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和欲望

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说得多,只有程度好学生才有表达的机会,而大多数的学生只能听别人说,没有发表想法的机会。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给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创造了锻炼的空间,避免了羞怯心理。

2、小组合作,让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增强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后,教师在行间巡视,注意观察每组是否按要求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加以一定的辅导。同时注意倾听学生互相之间的交谈,及时点拨、纠正。如果发现有矛盾,要随时给予提醒,教会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意见。然后再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更加促进合作氛围,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有意识或无意识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

当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我也经历过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失败。例如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中就会出现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大家都在说,只有说,没有听,甚至有些学生趁机讲其他与学习无关的话,更谈不上分享。又如在操作学具过程中,只顾自己玩,不与他人合作。有的小组活动速度不相同,有快有慢,由于这些现象出现,就可能导致课堂上有点乱,所以我认为合作学习的不成功,应该是老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起点了解不充分,或者是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程度策略考虑不周全。

三、实施小组合作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

1、编好小组

主要由学生自由搭配并推选组长。每次讨论组员要有分工,如记录员、汇报员、操作员,这样就确保了小组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讨论目的。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讨论价值,如果没有思考性的问题,最好不要讨论,以免浪费时间又达不到效果。

3、讨论方法的指导

一般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这样学生才会有自己的见解,讨论时可以轮流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辩论。

11.高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小组合作 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够广泛存在,主要是因为它的互助性和发展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能够恰如其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小组合作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下面我们分点论述。

一、科学遴选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提升合作学习效度

基于提升学生小组学习效度的考量,教师应注重对学习内容的科学遴选。通常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能够被具备一定思考意义的问题所调动,进而使参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以增进,同时合作欲望得以增强。考虑到开放性问题通常包括多种解题思路,问题的答案也并非唯一,因此教师可考虑遴选开放性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内容。考虑到学生对开放性问题的解题思路通常欠缺全面性.因此其在个人进行问题作答时会遭遇困境,基于此种情形,学生通常需要经由同其他同学的思维交流,实现对问题的破解。在这一过程当中,每一位小组成员的观点实现交互碰撞,从而使存在争议的相关问题变得明晰,进而深化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领悟,从而彰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笔者在讲授完《春江花月夜》一课时,要求学生先对全文进行细致阅读,并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景物进行思考,诸如美景对文章作者的哲理启发是什么,文中的月亮所指为何等,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前述问题的讨论,从而使学生实现对前述问题的破解。通过此种教学模式,使教師与学生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了高效课堂的创设。

二、注重表达,合理安排时间,强化展示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有意识强化培养,使学生能够藉由语言向外界进行内心思想的阐述与表达。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当中,因学生个体方面的差异,诸如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心理特质等,因此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学生之间思维与观点的交互碰撞,建立实现思维模式的创新。有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使学生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实现知识的拓展,使其体悟到思维交流的快慰之感。在实践中,部分教师担心学生无法有效对其所设置的问题进行作答,导致教学进度无法完成,因此会主动介入到学生的讨论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交流空间被压缩,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实质上,小组合作学习乃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凸显,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交流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借助思维与观点的碰撞,实现对知识的认知与领悟,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注重把握合作学习进度。彰显教师的指导效用

基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考虑,教室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以便在学生讨论问题的重心发生偏移时,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参与身份是指导者,而非取代学生作答的替代者。

教师应注重对合作小组学习具体方式的指导,诸如任务的配置、角色的分担、学生之间提问的注意事项等,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开展。

当某一小组成员遇到问题瓶颈无法突破时,教师应适时的介入引导,帮助学生突破瓶颈限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四、注重合作中的科学评价

学习过程中,评价环节不可或缺。而科学的评价更是培养学生信心、促进学生发展、推动课改积极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是以学习小组成员整体的发展水平为依据,注重对个体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注重对学习小组个体成员的评价,更注重对合作学习小组集体成员的评价。对小组的评价也着重于评价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整体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效果,对个体的评价,着重评价个体学生的合作态度、学习的进步状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还要改变教师一人评价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活动中来,进行自我评价评、小组之间互评、及全班各个学习小组的互评,发挥师生共同评价机制的优势。无论是哪一种评价,都要以正面激励为主,使每个学习主体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愿望。

五、结语

12.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研究 篇十二

一、小组合作教学现状分析

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现状

关于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的研究虽然在近年来已经展开, 但一直处于实验阶段, 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还不太成熟, 教师不敢冒险采纳;其次, 从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 虽然传统教学模式出现了诸多弊端, 但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继续传承, 而且从历年的中高考成绩来看, 传统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因此, 大部分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很少有学校采用合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只有极少数教育工作者对合作性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杭州大学教育系的“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山东省教科所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湖南师大教育系的“协同教学经验”以及北师大教育系的“少年儿童主体发展实验”。

2.小组合作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为何小组合作推广难度大、成绩不理想, 经过分析和调查, 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评价等问题导致的。就教学环境而言, 课堂教学环境是决定课堂以何种形式展开的关键因素, 然而, 很多教师并不注重课堂环境的营造, 只是“我教你听”的满堂灌, 收不到任何实际效果, 反而让学生觉得无趣, 想从枯燥的环境中逃离出去。在学习过程中, 由于习惯了被动地听讲, 学生没有主动的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不利于小组合作的展开。在教学评价方面, 教师往往采用针对个人的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注重自我的评价, 只关注自我的评价不适合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 也就无法促进小组合作的生成。

二、小组合作教学课堂模式

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研究, 笔者认为, 小组合作教学首先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然后通过合理的分组和评价来展开。

1.设计原则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课堂应遵循生本性原则、生动性原则以及互动性原则。第一, 生本性原则, 小组合作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第二, 生动性原则,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使学生充满活力和朝气, 张弛有度地开展合作学习;第三, 互动性原则, 小组成员之间、各小组之间应该有一定的互动, 通过互动达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共同进步的目的。

2.小组分组

小组合作教学的基本单元是“小组”, 在课堂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在分组过程中应该掌握平衡的原则, 这种平衡包括数量的平衡、知识结构的平衡、男女比例的平衡以及性格的平衡。根据班级学生的数量, 每组以4~6人为宜。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知识的平衡是保证小组能够相互促进的基础, 因此, 分组的主线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基准, 其分组标准如表1所示:

如上表所示, 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B、C、D四个类别, 并进行以下分组:

第一, 各小组必须有一名A类学生;如果没有A类学生, 则必须有2名以上B类学生。

第二, 各小组配置B类学生1名, C类学生最多2名。

第三, 各小组必须有2名D类学生。

这样的配置有利于避免由于知识的匮乏导致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出现冷场的现象, 并且能够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在分组之后应确定一名组长,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讨论, 完成学习任务, 有利于提高学习水平。

3.小组合作过程

分组是展开合作的基础, 而小组合作的过程则是重点。如何针对小组合作进行课堂设计, 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 而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学科的特点展开小组合作设计。例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将课堂内容分为Comic strip、Reading、Grammar、Intergrated skills以及Study skills五个环节, 在Gram mar的学习中, 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预习, 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语法, 最后由教师总结; Reading可以各组成员轮流朗读的形式展开;在Studyskills环节中, 要求小组成员探讨学习心得, 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和补充,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4.小组合作评价

小组合作评价应掌握全面的原则, 针对不同的学生展开不同方面的评价。例如A类学生要继续鼓励, 鼓励他们帮助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对提升较大的C、D类学生, 应该及时表扬,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将学习的热情持续下去;同时要肯定组长的成绩, 帮助他们树立在小组成员中的榜样形象, 不仅能够带动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并且能够大大提升组长的责任感;对没有进步或者退步的小组, 则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吸取教训, 并通过改进来提升学习成绩。

三、小组合作研究案例

1.案例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 是将八年级的1个实验班和1个普通班进行对比研究, 这两个班的人数相同, 成绩分布较均匀, 成绩如表2所示:

在研究过程中, 将实验班作为小组合作教学的实验对象, 而普通班作为参照班级。

2.实验过程

在实验班中以小组任务为依托, 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教学文章的生词记忆环节,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掌握生词, 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测试, 帮助记忆;文章中的语法知识则需要查阅参考资料, 大家共同讨论来掌握;各小组间还可以测试的方式展开竞赛, 通过单词记忆竞赛、语法比赛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生词和语法。

3.实验结果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各小组的成绩都有所突破。将两个班级考试的平均成绩进行了统计, 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班的成绩, 表3为实验班实施小组合作之后的成绩:

从表3可以看出, 实验班的成绩明显提高, 而普通班成绩却有所下滑, 这说明,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

四、总结

13.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工作小结) 篇十三

小组合作的学习,有人说“小组合作学习”很耽误时间,也有人说小组讨论得不出所以然来,但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是很有用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关键是我们老师怎样让“小组合作”更有实效,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课堂中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带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去探讨、去表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力争解决问题,当通过讨论和争议问题得到解决后,他们的好胜心理充分得到满足,使得以一种胜利者的心态来对待学习,这样会增加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带挑战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这就使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而从不同角度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探索、来争论,来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办法。比如我在讲解一个几何证明题的时候,我让学生讨论可以有哪些方法证明结论?哪种方法最简单?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激烈讨论,扩大了学生的思维,也掌握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加强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之中,在针对问题分组讨论时学生会动脑、动手,往往会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准备不充分则很可能被问倒,一时反应不过来。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前要作充分准备,认真备课,除备教材外,必须备学生,备学法,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二次备课,针对教学内容,吃透教材,了解相关知识,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促使学生和教师相学相长,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小组合作学习”即在建立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主动性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首要特征,学生们在讨论活动中,学习明显主动了,下课后学生们围着教师久久不愿离去。

在教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一节时,让学生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首先出示四边形,求内角和,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四边形内角和,并且说出证明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讨论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这样,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果。

14.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反思9 篇十四

田道秀

科学课标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性实验课,我想以此为始,今后的学习中使他们像科学有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控能力,慢慢会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对于如何点亮小灯泡,学生已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在这节课中主要是使学生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并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地建立电路的经验。

根据这样的理念,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取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设计组装点亮一个小灯泡的电路,掌握电池盒、小灯座和导线的安装和连接方法,画出简单的线路图,形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怎样用不同的方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由于学生已经获得了点亮一个小灯泡的简单电路概念和电器的连接方法,这时教师只要作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就能把习得的这种方法迁移到较复杂的电器连接之中。当他们用不同方法点亮更多小灯泡的时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安装电路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教学符合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探究活动有一定的层次性,体现了探究活动的价值。存在的主要问题:

1、指导组装用电器时,注意点强调未到位,使个别实验组在安装电路时小灯泡没有亮,未找出原因。

15.高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研究 篇十五

一、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现了对师生关系的改善, 同时为学生营造了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

在学生本位主义理念的指引下, 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受到教师群体的关注, 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借由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 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创设宽松环境, 让全体学生敢合作, 这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实践证明:只有无阶层的平等合作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育者要不断改善与学生的关系, 进而营造出和谐、民主、其乐融融学习环境, 以及平等、宽容的生生关系, 使学生在此和谐的学习环境之下能够大胆进行自我意见的阐述和观点见解的发表, 同时又在聆听其他同学的见解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知识短板的认知与语言表达方式的习得。

语文教师应当营造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转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学主导者形象, 而将自身的教学角色重新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同时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使学生将教师视为贴心的朋友, 而并非先前的严肃师长形象。课堂上, 教师要还学生主体地位, 给足学生学习权利, 突显学习主体地位, 让学生徜徉课堂、遨游学海;课后, 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沟通 (学生通常都敬畏老师, 学困生更甚) , 与学生畅谈做人、学习、未来、活动, 以做人原则引导学生、以真实故事感动学生、以科学方法启迪学生、以名人好事感化学生;平时, 教师还要主动与学生开展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 做到不训斥、责骂、体罚学生。教师应当展现自身的亲和力,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和认同感, 进而乐于接近教师。

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出平等、宽容的生生关系。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每一位求知主体都是平等的。因此, 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见解, 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彼此真诚相待与虚心接纳。具体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组织中, 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不随便打断他人发言、理性客观地讨论问题和彼此真诚合作的习惯, 从而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 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除此之外, 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彰显其个性化知识诉求的契机,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语文知识互动讨论与语文思维能力彼此浸染,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实现彼此之间的取长补短。

二、语文教师应当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之中

一些语文教师往往会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立于一旁, 以置身事外的姿态观看学生的学习过程, 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在于这部分教师未能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和精髓实现完整认知, 其错误认为此种教学模式下自身应完全将课堂交由学生掌控, 担心因自身参与其中破坏了学生的讨论进程。然而实际情况是, 因学生之间的讨论缺少来自教师的正确引导, 因而极易发生教学秩序混乱, 讨论内容离题万里或者过于直白肤浅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一情况, 语文教师应以引导者身份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 使学生讨论问题的方向不发生谬误。

(一) 认真观察, 规范行为

在语文课堂小组合作过程中, 一些学生并未参与其中, 或者讨论出现话题偏离教学内容等现象,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 应当认真观察课堂合作情况, 为学生创设好问题, 使学生不偏离讨论的轨道。

(二) 用心聆听, 发现亮点

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 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解法, 也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 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教师在巡视时, 要把有特点的观点记住, 并在全班交流时进行展示评议。如此一来, 学生的思维火花便被教师充分激发和释放出来了。

(三) 排除障碍, 引导讨论深入

为了避免学生讨论研究的问题因出现认知盲区而使讨论无法进行, 语文教师应走进学习小组, 为学生进行及时的答疑解惑, 使学生的讨论能够继续深入发展。

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看, 此种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切实的彰显, 使学生获益于创新思维养成的契机, 同时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完善了自身的语文知识体系, 为后续语文学习打好了知识基础。

三、结语

以上对高中语文小组合作模式进行了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符合新课标的学习模式, 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思思.基于学生主体教学理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5.

16.小组合作识字教学 篇十六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一套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即是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照异质、均衡编组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学习课型的要求可让学生围成正方形、圆圈形、马蹄形、小型合唱队等队形,在课堂教学的某些课型和环节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编成不同的小组队形,同时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要求,指导小组成员在独立学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互相帮助、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提高審美能力的一种方法。

一、指导思想

“小组合作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基于以下三个理论:

1.认识主体学说。学生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也是个性丰富的能动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既注重讲科学规律,注意学生的活动,又要注意情感心理和创造,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把学生的主导作用放在指导学生“学”的能动上。

2.集体动力学说。在合作性的交往团体里,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

3.动机理论。合作学习的动机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学生活动的奖励或目标结构。合作性(与竞争性相反)目标结构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才能获得成功的动机。因此,小组成员必须帮助其他同伴做有利于小组成功的事,鼓励同伴去尽最大努力。

二、实施目标

1.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培养学生会学、乐学、好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小组成员为了争取胜利或荣誉,就需要小组的成员都要互帮互助,而这就促使小组成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肯定小组进步中每个人的价值,致使后进生受到其他组员的尊重,提高了后进生的自尊和其尊重需要的满足,同时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

3.运用小组群体的交往机制,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竞争、人际交往等意识,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与他人平等相处、平等竞争、协调合作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操作模式

这种模式究竟如何操作呢?下面笔者以小学音乐课《小拜年》的第二课时歌曲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1.复习引新

这一阶段教师应当做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铺垫性复习,要求简洁,针对性强。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歌曲旋律,通过教师的范唱和学生在小组内的互助学习,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演唱旋律了。所以,常规性练习后,就让学生复习歌曲旋律,听教师范唱或者听范唱录音,采用默唱的方式来听并试着唱一唱歌曲。

2.分组学唱歌词

对于分组学习应当有具体的目标,学生在组内必须人人都有演唱,并且要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把学生分成4人的正方形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时,学生通过复习旋律、初听录音,自己就能够试着演唱了。

3.汇报交流

学生演唱得如何,教师需通过学生的汇报演唱来加以了解。学生可以采取小组式或者个别式来演唱,教师在学生的汇报中去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通过全体同学的评价,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信息,从而提高演唱的准确性。

4.练习巩固

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演唱歌曲,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巩固演唱,每个学生都要演唱,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竞赛,选出小组的“小百灵”。

5.深化创新

在学生可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把学生编成8人的马蹄形小组,随后提出了两个问题:(1)采用什么打击乐器能够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的意境呢?(2)小组内自编一段与歌曲内容相符合的舞蹈。学生通过激烈有序的讨论确定了各自的角色,选择了一些合适的打击乐器,如鼓、钹、锣等;然后在小组长、协调员的带领下实践练习,做得有声有色;最后,全班采用了组与组竞赛的方式,把乐曲欢乐、热闹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几点策略

1.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应当注意均衡原则,即小组要由性别、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构成,每组人数按当时的课题内容精心设计,各组间需无显著差异,做到均衡而公平。

2.教师首先要拿出充足的精力备好课,考虑好如何才能将教材目标、内容、重难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好学。其次还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钻研教材,准备好难易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小组活动中去。教师既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又要促使每个学生最大程度地获得发展。

3.在合作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提出问题后,需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思考或操作,为小组活动提供充分的活动基础。同时教师需及时调控教学进程,这样既能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

4.评价方式强调采用合作性小组奖励,主要体现在奖励结构由竞争性向合作性、个体性的转变。学生能否得到奖励不仅取决于个体成员的成绩,而且取决于所在小组的总成绩。

17.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论文 篇十七

一、理论认识

1. 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3)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原则

1. 分组要科学

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学科内容,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分组。首先,每组中必须具备一名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每组的组长。

2. 合作学习的任务要得当

合作学习的任务难易要适度。如果合作所解决的问题不用思考就完成,小组合作就会流于形式;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则不知如何下手,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也会造成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

3. 合作学习的程序要清晰

在小组合作讨论之前,先让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各抒己见,进行充分的交流。而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而确定本组的最佳方案。最后进行全部的交流,得出最后的结果。

4. 合作学习的评价要全面

首先,小组之间的评价,要让学生充分地考虑到每个小组是否都积极地参与到合作之中,每个小组在合作中是否互相协作,每个小组是否在活动中有所创新,每个小组是否遵规守纪等。其次,自我评价和民主评价。自我评价,作为小组成员首先要实事求是,对本组的水平及其表现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民主评价则是要多发现其他组的优点,让本组从中学到长处,从而促进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组与组之间友好竞争的氛围。

三、小组合作的有效时机

(1)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进行小组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进行小组合作。

(3)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进行小组合作。

(4)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进行小组合作。

(5)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进行小组合作。

四、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尝试

1. 建立个性特色小组

各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4-6 人自愿成组,每组推选有管理能力的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工作;副组长一名,负责协调、记录工作。要求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有自己特色的口号。以下是我校的各班个性小组名称。

2. 培养管理小组长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提高小组的合作学习效率,必须组长进行积极地培养。首先要制定出小组长工作职责,让小组长明白自己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更要能协助老师落实小组学习任务,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领导和协调组员活动,综合意见,与教师或外组联系等;其次要教给小组长一些管理方法,促进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3. 提倡人人有事做,人人能做事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成员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鼓励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让每个人在活动中做到: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4. 多样的合作形式

(1)课前合作。①预习教学内容(包括查阅词典,找相关背景知识的资料,找出重点、难点,提出质疑等),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别做好准备,再相互讨论、补充,再指定代表小组发言的成员。②课前表演。课前表演就是在每堂课开始的前 5 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围绕学过的,将要学的或课外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采用表演的形式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学生迅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

课前表演形式一般有对话表演、讲故事、看图说话、游戏、提问等。教师可以把表演的任务落实给某一小组,每一小组在整个学期中都有表演的机会。

(2)课内合作。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

(3)课后合作。充分发挥小组长的老师助手作用,负责检查督促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书面作业、练习等。

上一篇:最美铁路人下一篇:爆破物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