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精选16篇)
1.桃花源记 篇一
但是, 如果细细品味, 《桃花源记》不仅仅反映了这些思想, 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在黑暗中未能寻求出救国救民之路的迷惘。
《桃花源记》虽然与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 都是描写一个世外仙界, 但陶渊明展现给我们的不是升仙, 也不是得道, 没有长生不老的神话, 只是平平淡淡的生活, 平平淡淡的人。“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往来种作”、“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他们是一群避难的人, 他们过着和平、宁静、幸福的生活, 这些都是他们用劳动换来的。
文中写一个武陵渔人发现这个地方, 回来报告给太守。按照先前的记号去寻找, 但未能找到, 高士刘子骥也“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于是桃花源就成了一个“后遂无问津者”谜。
在这里, 有几点疑问:为什么是渔人这一个普通人发现了桃花源, 而不是其他人?他为什么要回来报告给太守?他希望太守做什么?为什么找不到标记了?高士为什么也找不到呢?既然“欣然规往”, 怎么会“未果”呢?陶渊明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样一个和平、宁静、幸福的地方他为什么不让人们找到, 让人们从此过上快乐的生活呢?
实际上陶渊明想告诉我们, 像桃花源一样美好的地方是存在的, 只是它不存在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中, 它存在于普通百姓的心中。无论这个人是谁, 他的社会地位如何低下 (如书中的渔人) , 他的心中都有这个美好的愿望, 都渴望过上那样的生活。只是谁能带他们找到这个地方, 也就是带他们实现这个愿望、这个梦想呢?
渔人把希望寄托在太守身上, 太守是统治阶级的代表, 他不能也不可能代表人民的利益, 他去找桃花源只是为了占有, 因而尽管渔人做下了种种的记号, 他仍不能找到桃花源。
高士刘子骥也不能找到, 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高士也只是在表面上比统治阶级做得好一点, 实质没有变, 所以他们也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 加之力量较弱, 也就更不能找到桃花源了。
陶渊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也不能做到, 他看到了社会的腐朽, 却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 “徒设在昔心, 良晨讵可待” (《读山海经》) , 空有一腔热血却不能改变现状。那么, 谁能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桃花源中的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呢?
其实, 在这篇短短的文章中, 陶渊明不仅设想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和平社会, 而且在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谁能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 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 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 更能证明这一思想的存在。
2.桃花源记(组诗) 篇二
这是真的。只有沿着溪水的来路
才能发现真相,才能抵达梦开始的地方
是的,我再一次写到水
流淌着的,毫无城府的水
它的源头,或许是甘泉,或许根本不存在
有什么妨碍呢?现在,它是丰盈的
能够导引一艘小船,这就够了
忘记来路吧,不管已经跋涉了多远
哪一座驿站曾留下,难以割舍的温暖
哪一个人,哪一丛草木曾拨动心弦
留在身后的,除了两岸青山的倒影
还有在下一刻,就会杳无踪迹的浪花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我一直疑心,这里才是真正的桃源
先生铺垫的太过用力,有喧宾夺主之嫌
没错,有芳草落英的地方
适合诗人隐居,适合饮酒下棋
适合细腰肥臀的美妇,唱罢一曲凤求凰
款款而来,红袖添香
可惜,渔人没有停留,
先生让他径直而去,欲穷其林
也许,渔人并没有在意这些
在他眼里,他的梦
是“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确信渔人是个哲学家
一个莫名的诧异,一个镜花水月的梦
走近它,再近一些,伸手就能触摸到真实
传说,已经读过很多遍,花开花落
那弃之而去的小舟,终会在下一个春天
随波逐流或者化为腐朽
把握住现在的一缕阳光,才能让自己置身于温暖
那些逼仄的来路,仅容侧身而过的洞口
当你回望,请屏住呼吸,没有什么
比此刻更安静。或许有风吹过
喧嚣已远,那些熄灭了的灯火
那些渐行渐远的芳草落英,还会一一闪现
3.《桃花源记》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感情。
2.熟读背诵课文。
3.运用在本文积累学习古文的方法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言字词句。
难点:理解陶渊明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在正式上课之前呢,我想请同学们看一个小短片。(开始放片,板书:桃花源记,陶渊明)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这个小电影的?这个小短片叫《桃花源记》,荣获2006年中国动画“美猴奖”最佳短片,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去网上看看完整版。
好,老师最近呢读到了两首古诗,一首是王维的《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第二首是毛主席的《登庐山》:“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在这两首古诗里面提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是哪里呢?没错啊就是桃花源!那这节课啊就跟着老师的脚步我们继续来探访神秘莫测的桃花源,去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诵读和复述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读,从而熟悉字词读音、朗读节奏。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三、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
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找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重点讲解难点。
四、稍作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诵读课文。
(1)自读。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
(2)指名读,点评。
2.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注意落实关键字词的意思,将不懂的做上记号,自学结束后提出来全班讨论。
质疑求助——归纳整理
如: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3)通假字
(4)一词多义
(5)同义词
(6)成语
(7)句子翻译
(8)故事内容等。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
教师就上节课所学对同学进行提问
二、想像桃源之“美”
1.“我们已经回忆起了上节课桃花源内部分景色的特点,那么我们顺着思路,老师想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并且思考:如果你穿越到了作者的时代,成为了5A级景区桃花源里的村民,你会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村庄呢?老师一会儿会请一位桃花源人进行采访,现在开始!”(要包括桃花源的内在的景,桃花源的村民)
2.找同学总结前面对桃花源的描述。
3.给同学展示桃花源外的世界,4.教师小结:肯定同学的回答,引入作者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升华课程,让同学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联系实际,进行德育
引入“中国梦”的教育
四、布置作业
1.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诗句,也可以写心得体会。
2.想一想你心目中的中国梦,写一写你心目中现在的世外桃源。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景色美-落英缤纷
生活美-怡然自得
4.《桃花源记》 篇四
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前的“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散文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二.字音字形: 1.缘(yuán)
2.豁(huò)然
3.俨(yǎn)然
4.阡(qiān)陌(mò)交通
5.垂髻(tiáo)6.怡(yí)然
7.便要(yāo)还家
8.咸(xián)来问讯
9.语(yù)云
10.遂与外人间(jiàn)隔
三.字义:1.武陵人捕鱼为业
职业
2.缘溪行
顺着
3.忘路之远近的 4.渔人甚异之
很
对„„感到诧异
5.复前行
向前,往前
6.欲穷其林
穷尽,走完
7.仿佛若有光
8.便舍船
舍弃,放下
9.初极狭
刚开始
10.复行数步
几
11.土地平旷
开阔
12.屋舍俨然
13.阡陌
交通
14.悉如外人
都
15.黄发
垂髫
16.并恰然自乐
一起
17.乃大惊
竟,竟然
18.具答之
详细
19.便要还家
20.设酒杀鸡作食
摆设,准备
21.咸来问讯
都
2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说
23.率
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
妻子儿女
同县的人
与世隔绝的地方
24.遂与外人间隔
于是
25.无论魏晋
26.皆 叹惋 都
感叹惋惜
27.余人各复延其家
请,邀请
28.辞 去
告辞离开
29.此中人语云
告诉,对„„说
30.不足为外人道也
值得
31.便扶
向路
32.处处志之
名词动用,做标记 32.及郡下
到了
33.诣太守
34.太守即
遣人随其往
立即
派遣
35.寻向所志
名词,标记
36.欣然规往 计划
37.未果
实现
38.寻病终
随即,不久
39.后遂无问津者
40.遂迷
四.成语:1.世外桃源:古义,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乱、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义,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3.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古义,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今义,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或心情由沉闷一下子变得愉快。
5.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6.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7.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同。8.黄发垂髫 :老人和小孩。
9.鸡犬相闻 :鸡叫声和狗叫声可以相互听到。五.句子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翻译:。(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 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翻译: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4.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翻译: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翻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翻译: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翻译:(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翻译: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翻译: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12.后遂无问津者。翻译: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六.问题:
1.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_____,名______,字_______,生活在战乱苹繁的晋朝.文章虚构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风气淳朴,人人劳作,人人平等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和平安详,和睦团结,平等淳朴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渴望摆脱战乱、剥削、压迫的愿望.(2){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的生活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最能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6.皆叹惋的原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描写桃源人社会风尚从哪两个方面进行的:
人际交往和生活状况。
8.从文中哪两件事情能够看出桃花源是虚构的: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先秦时代来此,衣着又怎么能和晋代人的衣着一样?“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沿着路标走又怎么会迷路?
9.作者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目的及意义:
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10.文中结尾的作用:
“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已在增强故事的真实效果,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11.武陵人发现桃花林,他“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 1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武陵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的经过。
沿溪行,发现桃花林,穷其林,尽于水源,发现山洞,舍船入洞,发现桃源。
13.渔人临别时,桃源人嘱托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反映他们什么心理?结果怎样? 他们怕桃源外的人知道后,干扰了自己和平安定的生活。渔人没有遵守桃源人的嘱托,直接去报告了太守。
14.桃花源位于:武陵一条两岸都是桃林的小溪源头处的山口处。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境界? 答: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人民深切同情,因此他虚构了这一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以此来衬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对没有战争,没有压迫,和平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16.桃源人与世隔绝,问渔人“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正如: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17.桃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写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18.从“初极狭”到“豁然开朗”与陆游的哪句诗韵致相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文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0.概括渔人在桃源所见的人:a.衣:悉如外人。B.貌:黄发垂髫。C.行:往来种作。D.情:怡然自乐。
21.概括渔人在桃源所见的景:a土地平旷。B屋舍俨然。C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22.桃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对他们有弊的一面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3.文中描述了几种美?答:桃林美,田地美,民风淳朴美。
2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桃源社会怎样的景象?答:借代。指老人和孩子。表现出桃源社会里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生活安乐,无忧无虑。
25.文章4、5段写太守遣人寻访而迷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用意何在?答:目的在于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更充分地表现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心情,同时也说明桃花源在当时社会是一个无法寻觅的地方。
26.初见桃花源的整体感受:豁然开朗。
27.写桃花林的美好有什么作用?答: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做铺垫。
28.桃源人来这的原因是什么?答:避秦时乱。
29.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答: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再过动荡的生活。
3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用《大道之行也》中那句话来形容?答: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1.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2.写桃源人与世隔绝久远的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3.课文中表现渔人不讲信用的句子: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34.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源 ——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35.桃源人见到渔人大惊的原因是: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已经很久没见到陌生人了。
36.本文从哪几方面对桃源人进行描写?答: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精神风貌。
37.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答:a.为自己与世隔绝久远,消息闭塞而叹惋。B.为桃源外社会动荡而叹惋。C.为世人饱受战乱之苦而叹惋。七.古今异义: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很像。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及邮电事业的统称。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桃花源记》续写 篇五
上回说到:武陵渔人巧遇世外桃源,在其间停数日,然回武陵郡,忘桃源中人之忠告,欲禀太守之,于来太守府也。
府前守兵甲: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答之:吾乃武陵平民,有要事告之太守大人,望且通报而谢之。
府前守兵乙:太守大人近日忙于公务,时间紧也。尔等不可多加拖延。吾已通报,汝自前行。
渔人:余谢之。
渔人到府中,见太守,于禀之:大人,余近日发现一世外桃源,乃前朝遗民之处所,吾不敢自断,特来见大人,望且定夺。
太守:武陵郡竟有此事,汝可领吾手下一探究竟?
渔人:谨遵大人吩咐。
太守“:如此甚好。
约一炷香之时,渔人与数十官兵一同出发,只见路上寂静非常,凄凉无比,两旁树木直冲云霄,遮天蔽日,实为罕见,官兵见之,无不心生寒意,忽,一官兵摔于路边之石上,足断,不得已,兵头差两兵抬之回营,余下之人继走。众人来到桃源进口,渔人找到所标之记号,不甚欢喜,遂领众人随记号而走,走之久也,却不曾见一人,反似两旁树林阴翳,看似平常,却暗藏杀机,一官兵触碰周边竹子,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整片竹林摇来摇去,似是竹林机关也。官兵四处逃跑,个个面带恐惧之色。
待停下来时,渔人四处张望,所剩官兵为数不多也,不禁仰天长啸,以诉心中之伤,渔人与其余下官兵继前行,忽见前面地势开阔,鸟语花香,一副美好景象,以是到了桃源,一官兵不甚欢喜,却忽掉下万丈深渊,崖底绝声,待到仔细一看,石碑上狂草之字:断肠崖。渔人不甚恐慌,迅走之。
再前行,只见前方无路可寻,只见一木桥,长达百米,似无尽头,渔人、官兵路无可选,于上桥前行,桥到尽头,众人下之,木桥突自断而毁,前出无路,后桥自断,只见忽然间风云变色,电闪雷鸣,瓢泼大雨,骤然而至,岂入万山丛岭无人之处,余人皆不知如何是好也,只得仰天独自无语耶。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6.浅析《桃花源记》的和谐之音 篇六
一.《桃花源记》的和谐思想渊源。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是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魏晋时期天下大乱, 看透了乱与篡的文人士大夫们于乱世之中对“和谐”表现出强烈的渴望。独特的人生体验使他们对“和谐”产生了新的感悟, 陶渊明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他广泛的接纳诸子百家的学说和思想, 却又不为之所累, 融众家之长并形成自己的思想。他“用小生产者朴素唯物的世界观改造并吸取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结果, 并亲自参加生产劳动”[3]。梁启超在谈及陶渊明的身份时提出:“老实说, 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4]。躬耕生活一方面结束了他“身为形役”的痛苦走向了平和, 林语堂先生称他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5];另一方面, 使他走进底层人民的生活, 真正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谐”。此时的“和谐”已不再是一种平面的延伸或扩展, 而是找到了一个支点并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的立体式结构。“和谐”是一种关系范畴。[6]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 体系的框架则是由人引向周围各方面的关系所构成的。这种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种联系趋于平和则就是“和谐”。陶渊明把这一理念融合在自己躬耕自资的体验之中筑造了“桃花源”, 于神秘美好之中散发出浓浓的泥土气息与人情味, 如三月春风抚面, 构成了一个“无所不谐”的“大同”社会。
二.《桃花源记》的和谐之音。
灼目的繁花、缤纷的落英, 自然随意而又引人探寻。《桃花源记》一开篇就向我们展现一幅梦幻般的桃源美景。“良田”、“美地”、“桑竹”、“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人们“往来耕作”, [7]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穿过那片桃花林, 世俗与自然分隔。人与自然不再是站在对立的两端, 它们各自保留着独立性, 却又通过生产劳动融合成一个整体。可以说是自然映衬着人, 又或是人点缀了自然, 生动却又浑然一体。桃花源的人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7], 这片宁静的沃土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生存条件, 于是也就有了“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谐”[7]的其乐融融的场面。
客观的自然环境为桃花源中的人们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生存条件, 而其自身灵与肉的和谐让人们的精神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归真返璞, 终身不辱” (《战国策》) 。在这个世外桃源里, 每个人都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自给自足, 心灵与肉体平和统一, 这种“物我冥一”的境界乃是和谐的境界。[8]“桃花源”的一大特点是“乐土”———“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谐”。这种生活虽是理想性的, 但却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它既不像先秦、诸子百家所写的那样哲理化, 也不像后世小说写的那样虚幻化”。[9]“往来耕作”一语道出玄机。芬芳的泥土气息使得桃花源的一切有了血肉。“不足为外人道也”[7]寥寥数字道出了桃源人坚定的信念。他们长久以来坚守此地并非是他们愚昧不知外面的世界, 反而正是睿智的表现。他们本是“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7], 哪知五百年后仍是乱世。文中仅用“皆叹惋”简单三字来表现桃源人的反应, 然而“叹惋”二字寓意深远。他们在叹惜“外人”的悲惨境遇以及尔虞我诈时, 更是叹惜世间之大唯有“桃花源”才是一片真正的“乐土”。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 “渔人”的到来不但没有激起他们的“出世”之心, 反而更让他们坚定了坚守此地的信心, 把自己的血肉、灵魂都注入这片净土之中!
(一) 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和谐是一种价值目标, 它认同和谐多于冲突对抗, 认同共识多于各持己见、互不相容。大致这个目标的社会为和谐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本质分野世界的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元素, 因为和谐是属于关系范畴, 两方关系融洽才可以致和谐。[10]
贤者为何归隐?百姓为何避世?无非是为了躲避现实世界中的劫难———苛捐杂税、繁重劳役。“桃花源”的另一特点是“无君”, (宋) 王安石在其《桃源行》中说:“儿孙生长与世隔, 虽有父子无君臣”。[11]然而“无君”并不代表“无序”。如果没有任何规范, 那么自由就会变成美的失落。毕达哥拉斯提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虽无纪历志, 四时自成岁。”[7]桃花源人正是按照这自然的秩序来“相命肆农耕, 日入从所憩”[7]。他们既是这个天地之序的执行者, 同时又是维护者。首先, 桃源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自然而又井然有序的家园。“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7]其次, 人们在这片天空之下安排农事。天气时令以及土地的质量就是规范人们生产劳动的秩序。人们“日入从所憩”、“菽稷随时艺”, 所以这里“四时自成岁”。在这有限的土地上, 桃源人世代都遵守着这片特有的秩序, 使得他们得以创造出万世的幸福生活。最后, 人们“往来耕作”把这片天地以及这片天地里生活的人结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独特的“无君”但秩序井然的小社会。使得这里的一切真切而不浮泛, 更使得“桃花源”获得了穿越千古的审美生命。
(二) 各有所依的桃源人
“社会和谐所追求的是关系层面的价值, 但它也肯定个体的内在价值。因为在社会关系之中, 个体内在价值的不平等亦不可能达致社会和谐。”[10]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只是桃花源社会的表层现象, 只要用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这里的人们始终带着恬淡知足的笑意。他们为躲避战乱而来到桃花源并形成一个整体, 最后在这片土地上各得其所, 体现着自己的价值。这里没有孩子的哭声, 也没有老人愁苦的叹息声, 有的只是“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谐”。而青壮年则在田间穿梭劳作着, 偶尔抬头望望活泼的孩子以及健康的父母, 露出满足而幸福的笑容。歌声、笑声, 一连串和谐的音符谱成一曲“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 (《礼记·礼运》) 的社会。
(三) 不废人情事理的桃花源
方宗诚在《陶诗真诠》中评论道, “陶公高于老庄, 在不废人事人理, 不离人情, 只是志趣高远, 能超然于境遇形骸之上耳。”[12]陶渊明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人, 他虽从官场中退身, 但他并没有厌弃人世间, 没有从家庭伦理和朋友交际中退身, 对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充满了依恋。如《归去来兮辞·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情在骏奔, 自免去职”。“和谐社会是一个蕴涵深刻伦理思想的概念。”[13]表现在“桃花源”里则是依托人伦关系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友爱。一方面, 在桃花源人内部成员之间没有勾心斗角, 人们共同劳作, 共同照顾家人,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他们互相扶持经营着桃花源这个“大家庭”。另一方面, 长久的避世而居并没有使他们淡忘人情事故。当“渔人”误入他们的世界时, 人们只是“大惊”。问明来人身份之后他们“便要还家, 为设酒, 杀鸡作食”[7]。随后,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7]。对于这名来历不明的“外人”, 他们没有排斥而是以礼相待, 直至“渔人”主动请辞, 丝毫不去怀疑“渔人”的出现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遭遇。与《老子》中“民至老死不向往来”不同, 桃源人有着很浓厚的人情味。《桃花源诗》中明确的说“淳薄既异源”, 提出桃花源的淳朴与外界浇薄的风俗本源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浓浓的融合在泥土气息中的人情味才得以保证他们长久的生存下去。
陶渊明的一曲“桃花源记”高阁千古, 其风神所在乃是“和谐”。这种“和谐”是多层次立体式的, 陶渊明从以人为核心的角度出发, 进而给我们展示了在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环境下, 天地为序、各有所依的“大同”社会。这些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对于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等诸方面的建设有着启发性的意义。
摘要: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一曲“桃花源记”高阁千古。其风神所在乃是“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一种真朴、恬静, 超乎世外而又顺乎自然的和谐。
7.浅谈《桃花源记》中的美 篇七
一、崇高的理想美
陶渊明生活的短短六十三年中,正是南北朝时期的晋宋之交,且三次改朝换代。而每一次政治风云的变幻都伴随着一次次大杀戮,造成了社会极其恐怖的局面,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动荡的年代和黑暗的政治环境对陶渊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早期,由于他对统治者怀有幻想,故几度出仕,可官场的腐朽、仕途的险恶和行役的辛苦,让诗人渐渐清醒过来,加上他向往光明、追求真理,不愿随俗浮沉、同流合污,不久就辞官归隐了。他向往着一块没有硝烟与欺诈、人人平等、幸福自由的理想乐十。但在那动荡不安的黑暗社会,正直的人根本没有言论自由。于是,陶渊明接受前人血的教训,十分谨慎地运用隐晦曲折的表达方式,揭露现实的黑暗,抨击统治者的残暴,于是虚构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理想社会来。
作者运用诗一般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而和谐的生活图景,让读者尽情地享受他那崇高的理想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平旷”“俨然”“良田美池”“交通”充分展现了桃花源的环境是非常宁静优美的;“屋舍俨然”则预示桃花源没有闾左阊右的区分,也就意味着桃花源没有贫富差别;“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为人们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往来种作”让人们有田可耕,有地可种;而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人文景观又可以看出桃花源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男耕女织、老幼皆欢、平等相处的生活情景是多么令人羡慕,这是一个多么崇高而美好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劳动成果不受统治者的剥削与掠夺;在这块净土上,没有帝王的争夺,没有王朝的更迭。桃花源已不仅仅是隐士躬耕的小天地,而且多少体现了农民小生产者要求自食其力、不受剥肖0的理想和对劳动者不得食的现实的否定。作者所设计的这幅理想蓝图,激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并因此认识到隐藏在桃花源背后的无限深刻的意义,从而获得巨大的审美享受。
二、淳朴的风俗美
《桃花源记》生动形象地描述桃花源中那理想社会的民俗,那优美的风景,那和谐的民风,那淳朴的社会风尚,不仅给读者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美丽的风景。作者笔下的风景美丽无比,令人向往。当渔人“忘路之远近”时,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美丽的桃林世界。“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此情此景,如天堂,似仙境,令人惊叹!更是令人神往。难怪“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要探寻究竟。当渔人穿过“才通人”的小口,‘来到桃花源,见到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种作”“怡然自乐”的景象更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和谐的村风。作者笔下的桃花源中的生活井然有序,村风和谐美好。你看,桃花源中有劳动能力的在田间往来耕作,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幼则怡然自乐。这虽只是一个动人的人文景观,劳动成果怎样分配,作者未作任何评说,但从“屋舍俨然”“怡然自乐”这一平等和乐的景象可以作出合理的推断和想象。作者极力称赞桃花源的生活秩序,目的是让人们透过这“有序”去思索领悟其中所潜藏的另一番深意,从而启发人们去追寻、去奋斗。
淳朴的民风。作者笔下的桃花源人的道德风尚纯朴天成。长期以来,桃花源人在这块净土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生活。他们虽与外界隔绝,但自由自在。渔人的突然到来,似在平静的湖中投进一块石头,让桃花源人平静的生活荡起了层层涟漪,也激发了桃花源人的好奇心。他们“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在桃花源人的心中,渔人不是一个地位低下之人,而是一个至尊的客人。他们家家“设酒杀鸡作食”,个个延至其家,并坦诚其来历:“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真诚待人,无不体现桃花源中道德风尚的纯朴,民俗的自然。
三、结尾的含蓄美
桃花源的美景,桃花源人的富足,桃花源人的慷慨与热情,吸引着渔人再度寻觅桃花源。当他带着太守再度寻觅时,“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好像成了一个仙幻境界,一下子消逝了,不见踪影了,一个多么神奇的结局!刘子骥闻此也“欣然规往”,却“未果”而“病终”,从此“无问津者”。作者为何构思这样一个结局?因为他知道由于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压迫、无尽的战火、世人的相互欺骗,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但作者描绘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虚虚实实,似有似无,有待人们去捕捉其中的美。构思这样一个结局,也寄托了人们对人间幸福的憧憬。
8.桃花源记续写 篇八
逾旬未果,遂夜宿桃花林。晓梦,若有牛喘之声,遂醒,寻其声,乃水源汩汩之声,细审之,见源旁有土异常,似为填埋之迹,掘之,土始坚,时有石出,再掘,较前益松,石渐少,土渐多。
日中时,得一小口,仿佛有光,如二十年之初,渔人从口入,再见天日,恍如隔世。少间,向之待渔人者,见渔人,大惊,细审之,虽老许,尤可识其为向之渔人,问其所来由,渔人尽道之。
9.桃花源记2 篇九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的叙事线索,学习其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
2、正确评价《桃花源记》的社会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叙事线索。
2、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
过程:
一、导语。
大家一定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谁能解释一下?(对,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它出自什么文章呢?(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世外桃源”的“桃源”就是现在我们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一个重要游览胜地。那儿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一定会更加向往,很想去“世外桃源”走一遭吧。
二、简介作者与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生于东晋末年,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博学能文。但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愤然辞官回乡,从此过着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63岁过世。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大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交往而不愿和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其时陶渊明已有57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桃花源诗》。
三、放录音带,听课文朗读带。
四、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豁(huò)然俨(yǎn)然阡陌(qiānmò)垂髫(tiáo)
要同“邀”(yāo)诣(yì)骥(jì)遂(sùi)
五、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知识和书下注释,疏通词句。
1、学生自己翻译课文。
2、教师逐句指名学生翻译。
3、教师归纳。
六、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
七、布置作业:翻译课文(笔译)一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总结重要文言词句的用法;
分析课文结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垂髫诣豁然骥俨然阡陌遂邑人缤纷
二、.总结文言词句的用法。
1、注意文中文言词句的意思。
(1)、缘溪行缘:沿行:指船行。
(2)、忽逢桃花林忽:说明是偶然的;逢:遇见
(3)、才通人才:仅。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东西)、
(5)、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6)、怡然自乐: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7)、具答之具:通“俱”,全、都。
(8)、率妻子妻子:妻子、儿女。
(9)、此中人语云语:yù,告诉。
(10)、处处志之志:同,做标记。
(11)、诣太守诣:到……去。
(12)、未果,寻病终未果:没有实现。寻:不久。
2、注意文中几个古今异义的词。
古义:交错相通。(两个词)
(1)、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一个词)
古义:妻子和儿女。(两个词)
(2)、妻子
今义:男方的配偶。(一个词)
古义:不要说,不用说。(两个词)
(3)、无论
今义:连词(一个词)
古义:像这样(两个词)
(4)、如此
今义:如此,这样(一个词)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一个词)
(5)、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一个词)
三、学生课堂练习:完成P119第二题。
四、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课文,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内容:
过程:
一、学生齐读课文,明确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渔人捕渔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3段):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第三部分(4~5段):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讨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
二、分析第一部分:
提问: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明确:这段景物描写点神秘色彩,暗示将出现“奇境”给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出现作了铺垫。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学生齐读第二部分。
2、提问: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景象的?
明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提问: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明确: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源这个地方,扰乱和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定生活。
四、分析第三部分
提问: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是什么?
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五、课堂讨论:P120第四题。
六、学生背诵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曲折、悬念。
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10.《桃花源记》十二种职业 篇十
三种门派 三种人生
《桃花源记》中有三大宗派——逍遥、轩辕和昆仑,可谓是三足鼎立,各据一方。在闯荡桃花源的历程中,玩家将会进行三次转职,第一次是选择加入门派,然后第二次是进行中级职业转职,第三次进行高级职业转职。玩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的特点来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如果你还在纠结选什么角色,没关系,这里就赶紧来看下笔者对各行各业的介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回合制游戏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固定队也是很重要的。并且只要自己好好经营自己的角色,相信一定会很强大的。
逍遥门派自然和谐
说到逍遥门派,恬静优雅、自由无虑算是它的特征了。该门派擅用各种封印技能,使用的武器为扇、锤、剑和爪。玩家选择逍遥后30级便可进行第二次转职,二转职业为术士和隐士。术士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封印技能为主,往往是左右战斗胜利的关键人物,良好的攻击能力使其在日常的练级战斗中也表现尚佳。而隐士拥有强大的瞬间治疗能力,可以在队伍中救死扶伤,算得上是现实的强力医生,是战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如果游戏角色达到60级便可进行再次转职,术士可转为阴阳师和幻术师。阴阳师,有效地综合控制系职业,封印敌人的同时还会大幅降低对方防御,是可以逆转战局的强大队友,也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而幻术师是一个强大的控制系职业,拥有双封技能和封印治疗及道具的技能,擅长各种控制技能,在战斗中能起到和阴阳师同样重要的效果。作为医生职业的隐士则能转召唤师或药师。召唤师精通陷阱和对召唤兽的控制,拥有治疗和强化己方召唤兽的能力,同时具有封印及恐吓敌方召唤兽的技能,在召唤兽非常重要的PK战斗中至关重要,操作难度也较高。药师,光听名字就知道是一个医疗系职业了,不仅拥有强大瞬间治疗能力,还可以解除队友的不良状态,提升队友的防御能力,是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每次转职,玩家都会面临一个取舍的问题,玩家之前所学的技能会根据所选职业的不同,有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有些则无法继续修炼。
轩辕一脉勇往直前
轩辕门下弟子一往无前、战斗不止,多以物理攻击为主。擅长的武器为枪、锤、剑和爪。30级之后,可以转职为战士或侠士。战士,拥有强大的单体攻击能力和爆发力,是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伤害输出者。侠士,则拥有物理群攻能力和较强的防御力,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治疗,是能力较为综合的物理攻击职业。
到达60级后还能进行再次转职,战士可以转为战魂或刃魂,它们都是战斗力很强的职业,喜欢刺激战斗的玩家可以选择。战魂,瞬间爆发力极强,追求强大的单体物理攻击能力,为了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不惜降低自身的防御,是天生的武斗家。然而刃魂则擅于在战斗中隐藏身形,特点是速度快、命中高,并能在对手出其不意时对对手用毒,机动性极强,令对手防不胜防。作为与战士同级的职业侠士则可以转为豪侠或武圣。一说到豪侠,心中便有一种豪情壮志,它拥有强大的物理群体攻击能力,擅于使用各种减益技能降低敌方的战斗力。是可以群物攻和群降防的职业。而武圣也是目前人气职业之一,它是队伍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型人物,拥有极强的防御力,危急情况下可替队友承受伤害,并可复活队友。总之,玩家是有多种选择,多种发展方向的,转职过程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
昆仑高手风雷闪电
昆仑,位于仙气飘渺的昆仑山上,该门派成员善用高深莫测的法术攻击,擅用的武器为杖、锤、剑和爪。二转可以转职为道士和贤士。作为法术攻击职业的道士,它拥有较强的法术伤害能力,危急情况下可损失真气替代自身受到的伤害。贤士,是优秀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医疗强化系职业,拥有强大的持续治疗能力,可以回复队友气血以及复活队友,也具有法术单攻技能和强化能力。
三转时道士可转为道法或天师。道法,善于使用群体法术攻击技能,拥有强大的法系暴击概率,是队伍中伤害输出的重要成员。而天师,擅于使用群体持续性法系技能,是三大宗派中总伤害值最高的职业。虽然乍看并不惊人,但其持续不断的大量伤害却令对手感到压力重重。医疗强化系的贤士可以转为天君或祭师。天君,法术单体攻击职业,拥有强大的法系强化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全队的速度和法系攻击力,是队伍里最为强大的伙伴之一。而祭师却是总治疗量最高的医疗系职业,能够使用多种治疗技能来持续不断地保持队友的血量,增强队友的封印抗性,解除不良状态,使队伍立于不败之地,是强大的奶妈。话说每个转职职业都各具特色,转职之后,角色将会获得更强大、更有特色的职业技能及职业特性。
结语
11.桃花源记 篇十一
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文教学应充分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所当然应把学生当做主体对象。在学习《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笔者设计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赏析文章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并深化主题。如果说在第一课时对于字词句的疏通, 还可以用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对于思想内容的学习, 由于文言文时代比较久远, 往往是学生厌烦的。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 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在这节课上, 笔者设计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请两生分别扮演武陵人和陶渊明, 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 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方式, 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课例展示】
师:假设你是武陵人, 从桃花源出来后, 许多人都知道了你的这次奇遇, 记者们更是蜂拥而来。你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
教师明确活动任务:请语言表达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一个学生扮武陵人上台, 下面的同学则扮演来自各个媒体的记者, 老师是主持人。
1. 初次幼稚的提问。
生:你是怎么出来的?
生:你为什么找不到原来去的路了?
生:你为什么要向太守禀报这件事?
生:请问你觉得那里的景色怎样?有多少可供开发的土地?
初次提问, 这些“记者”问的都是比较幼稚、浅显的问题, 更有一些不着边际的提问。作为主持人, 笔者及时提醒记者注意:首先所问的内容应是大家都想知道的, 应是这个事件——武陵人遇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整个过程中比较突出的或是敏感的问题, 应问得有价值、有意义, 这样才能让自家的新闻上头版头条, 成为重头戏。第二, 要明确当时的古代社会, 不会用到“开发土地”这样的词语, 人们也想不到这个话题, 但是换成“能住下我们这些人吗”这样的问题也可以。
经过这样的指导, 学生明确了大家最想知道的不是他出来之后的事情, 而是他在桃花源里的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这样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就层出不穷了。
2. 有深度、有价值的提问。
生:请问, 你在桃花源感受到的与我们的社会有什么不同?
生:请问, 你在桃花源里都看到了些什么情景?能详细地给我们说说吗?
生:请问, 你都跟桃花源里的人说了些什么?他们对我们外面的世界了解吗?
生:请问, 你对桃花源里的人印象如何?你觉得他们和我们这里的人一样吗?
这样的问题显然就很有深度了, 不仅抓住了大家最想了解的内容, 而且也紧扣原作的思想内容。而作为武陵人扮演者的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 通过自己的想象, 不费力就回答出了这些问题, 补充了许多课文中所没有的情节和情景。
如下面武陵人精彩的回答:
生:请问, 你在桃花源感受到的与我们的社会有什么不同?
师:那里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完全不一样。那里景色优美, 土地肥沃, 男耕女织, 老人小孩都安闲快乐。我感觉那里人们生活都很快乐, 也很富裕, 人和人之间也很平等, 大家在一起和睦相处, 幸福无比。
生:请问, 你都跟桃花源里的人说了些什么?他们对我们外面的世界了解吗?
师:他们问我是什么朝代了, 我告诉他们早都过了秦朝了, 又讲了汉末的战乱, 魏晋两朝时的社会情况。他们听了都很感叹, 觉得外面的世界太黑暗了, 太可怕了, 没有他们现在的生活幸福安乐。他们都表示不想和外面的人打交道。
3. 提问引发的争议。
在提问中, 有一些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争议。
有记者问:请问, 桃花源里的人告诉你“不足为外人道也”, 你为什么出来后还要禀报太守呢?
这个话题不但让武陵人有些为难, 而且还引起了下面记者的议论纷纷。
记者中间首先就有人开始争辩:“桃花源里的人说是不值得给外面人说, 并没有说是不能对外人说啊, 所以这个秘密也不必要非得严守。”
有人说:“不应该在字眼上去较真。我觉得这个武陵人发现了这么美的一个地方, 他想让大家都去那里生活, 所以告诉了大家。”
这时就有人反驳了:“在当时的古代社会, 人们是特别讲信用的。既然桃花源里的人不让他对外面说, 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说的。”
就在众说纷纭之时, 扮演者武陵人发话了, 他说:“我原先是想守约不说的, 但是我想这个地方太美了, 就想禀报太守。太守知道有这么美的地方他一定想去, 也因此一定会赏赐我的, 为了钱财, 我违背了我们的约定。”
这是一个我们没有想到的答案, 想想也很有道理, 下面记者的掌声雷动就说明了一切。
4. 延伸到课外的思考。话到这里, 这场答记者问本应就结束了, 但是却引起了学生的另一番感慨。
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就像现在的一些未开发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因为偶然有人发现了这里的美丽, 于是就向外界宣布了他的发现, 接着开发商、旅游商源源不断地涌来, 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 在给这个地方带来无限商机、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带来了垃圾、带来了破坏。于是, 最后的结果就是, 你再也看不见最初的那般美丽了, 你再也感受不到这里的古朴了。
还有学生感慨, 在利益面前、金钱面前, 有的人会很轻易地就抛弃了承诺、背信弃义。
接下来我们又开了一场作者的记者招待会, 由于前面的引导, 这次记者的提问显然有水平了。提问如下:
生:你好!请问陶渊明先生, 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 你写这样一篇文章有什么意图吗?
生:请问, 你把武陵人寻找桃花源写得那么真实, 桃花源里的景色那么美, 在那里发生的事也那么真实, 那你为什么又在最后设计了一个“遂迷, 不复得路”的结局呢?
生:请问陶渊明先生, 你为什么要在最后设计一个“高尚士”刘子骥的事情呢?没他桃花源也是找不到, 你为什么非要多写一人, 而且最后还“病终”了。是否有些多此一举呢?
学生如此精彩的提问是笔者没有想到的, 他们真正进到了记者的角色中, 提问了一些关于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技巧的问题, 问得好, 答得也好。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的收获来看, 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有了主动探究、思考的意识, 对课文的内容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把握, 通过想象补充了课文中所没有的情节和情景, 丰富了作品内涵。同时,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 学生将电视中常见到的记者招待会运用到课堂中, 也学到了一些记者提问的技巧。另外, 学生还延伸到了课文外的内容:例如对文明的破坏;人性等话题。
通过这节课两个环节的设置, 笔者有以下感受: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文章的思想内容, 特别是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向来是比较难以操作的, 如果按照以往的做法, 一般都是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顺着老师的提问来思考, 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在这节课上, 笔者设计了“穿越时空的对话”活动方式,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深入地体会作品的内涵。记者要提问, 必然要了解作品的内容, 还要提问他想要了解的内容;发言人要回答, 必然要体验角色, 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情感, 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这样, 无须老师多说, 同学们都要对作品再次好好研读, 这样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2.寻找学生的兴奋点。学生有时没有精神劲头, 可能是老师的问题设置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节课采用记者招待会这种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找到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好表现、好发言、好提问、好想象, 这些欲望都可以在这节课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电视中常见到的记者招待会运用到自己身上, 无论是“记者”还是“发言人”都兴奋异常, 自然, 这节课的课堂气氛也非常热烈。
12.桃花源记作文 篇十二
走在田间小道,心中却是愁云密布,心绪已被前几日闯入源中渔人所牵走。抬眼环顾四周,映入眼中的景那样清丽,那样熟悉,世上风雨仿佛与它无关。脑海却浮现渔人所说的世界,果真如他所言吗?
几片浮在河面上的雾霭,遮遮掩掩,似乎藏掖着远山的秘密。终是下定决心,想去武陵瞧瞧,若此生在这桃花源中拘泥,即使安乐,亦也索然无味罢。
至夜晚,长街短巷的灯火,次第熄灭,在最后一扇门扉合上后,一切都静谧下来。拾上包袱,便也融入这浓浓夜色中。
如那渔人所言,翌日便随水漂至武陵——当年从老辈儿听的四衢八街、华灯璀璨,已如落花般凋谢。向前走,坑坑洼洼的驿道上,一匹快马扬起的浮尘在夕阳下慢慢沉寂。满目疮痍的亭子外,已看不到往来雅士;那些令人流连的景致,枯萎在记忆深处,每翻一次,都有隐隐伤痛。
自此城池内外,残垣断壁,连一束人间烟火也很难看到。可就算如此,却还是听到官吏气势汹汹至劫后余生的人们那——“把赋税交上来,快点、快点!”话音落下,便是那凄怆的鞭子声与求饶声罢。想上前阻挠,却也爱莫能助。
坐在一节残柱下稍憩。心已凉透,来到武陵,迎接自己却是如此罢。
这时候,黄昏悄悄飞临了武陵,暮色抡起了黑暗翅膀,覆盖了内心灯火。城墙上,几声凄凉的号角被风送了过来,弥漫在这座荒芜的空城里,牵着孤独与不安失望,行于街上,不禁打了一个冷颤。那些人们口中,人来车往的喧闹和舞榭歌楼的声气,什么时候才能重返巷陌?
一枚冷冷的弯月挂在天空,默然地注视着大地上的一切,却仅丢下几束寂静无声的光华。脑海却又忽地想起桃花源中的安逸无比,明白了渔人想要再次找到桃花源之心情。此处,只孤城回望苍烟合罢。
“物是人非罢,物是人非罢。”留一背影于武陵便已足矣。
13.《桃花源记》教案 篇十三
1.理解课文内容,对于古文内容的理解,最好的、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读、读熟,达到背诵的效果,就能理解其内容。具体说,理解课文内容,可分为这样几个步骤:第一步,扫清语言障碍,把文章读顺畅,通过多次诵读熟悉故事;第二步,抓住文章线索,理清结构,记住文章中所有重要语句,想像故事的发展过程;第三步,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如:渔人“忽逢桃花林”,是有意还是无意?渔人何以敢入洞?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既然渔人出来时“处处志之”。为何后又找不到?等等,通过探究,加深理解;第四步,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是如何在文中体现出来的,并认识作者的理想的意义和局限性。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十分准确精练,用词精析。不少句子简洁而又内容丰富,要仔细体会其中蕴含的内容。如山里人问渔人从何而来,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桃花源的经过,只用“具答之”,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像这样的例子不少。要通过阅读,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用词的精到。如写桃花源人见到渔人后,仅用“乃大惊”三字,就写出了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又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类似的例子也有不少,当通过品读,细细咀嚼、揣摩。
3.掌握重要的实词和省略句式,对于实词和句式的掌握,重要途径仍然是阅读,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又诵读。这样,要不了几个反复,就能把握。另外,也可以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进行专项练习,如分古今词义变化、多义词等类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俨然阡陌鬓邑诣骥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1)通假字:具、要;
(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
(3)一词多义:舍、寻;
(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
(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2.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教学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
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创造性的复述,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使得故事更加丰腴——用这种复述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能课文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这两种复述方法也可以结合起来。
课文的结构层次
作者写桃源境界并不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而是幽深奥秘,迂回曲折。开始写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溪流,不知有多少里程;沿溪的两岸有一大片桃林,不知有多宽多长;在林尽水绝之处,有一座大山,挡住去路,人世间好像到了尽头。再仔细一看,山有一小口,钻入洞内,刚刚能通过一人,走数十步,忽然开朗起来。作者所写的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是一个无人区,十分洁净、清新、美好,它隔断了现实社会喧嚣污秽的生活,为桃源的隐蔽幽深作了过渡性的描写;同时,为读者进入桃源境内造成心理上的准备,不致使人感到突兀。在进入桃源后,作者的描写也极有层次:先写田园风光,辽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纵横的田间小道,美好的池塘,垂阴的桑竹;然后再写桃源人民的服饰、劳动、情操、意趣。从远到近,从田园风光到社会人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同时。作者以曲折的手法写出渔人的行进过程,一会儿水路,坐船逆水;一会儿山路,钻洞爬山。当乘船沿溪走得忘了远近时,作者用“忽逢桃花林”一转,就把读者带到一个美丽静谧的桃花仙境;再当渔人钻进漆黑狭窄的洞内,感到绝望疑惧时,作者以“豁然开朗”的神来之笔,又把你带到一个开阔、恬静、优美的田园乐土,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这种跌宕起伏的笔触,使读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随之骤变:当你进入桃花林时,它使你“喜”;当你走到水穷路绝的隘口时,它使你“疑”;当你钻入桃源见到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时,它使你“惊”;当你再想去寻访这个境界时,它使你“迷”。这一喜、一疑、一惊、一迷的种种复杂情感变化,正是作品所产生的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力量。
《桃花源记》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课文内容概述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对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这样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语言够精练的了。
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陶渊明(约365~427年),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紫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曾任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朝政的黑暗现实,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这篇文章写于4,即南朝刘裕弑君纂位第二年。陶渊明对刘裕政权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文言知识
1.“然”字的用法
14.桃花源记 篇十四
关键词:《桃花源记》,注释,质疑
《桃花源记》为晋人陶渊明所作,文中虚构了晋太元时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见到秦时因避乱而躲入桃花源的人民,体现了作者对与世无争,安宁祥和生活的向往。
《桃花源记》其中有一句“其中往来种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教版的教材对“外人”的解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但如果将该句原文翻译,就成了“桃花源中人的耕种劳作,男女的衣着都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样”。但文章告诉我们:“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也就是说,桃花源里的人自秦末迁徙于此后,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还保留着秦时的习俗。而在秦朝到晋朝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中,虽然桃花源内习俗没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桃花源内外既然已全无通迅,服饰怎么会相同呢?更何况文章后面还提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它也从侧面推翻了译文,如果内外的服饰趋于一致的话,桃花源人不会“大惊,问所从来”,只有内外服饰大不一样,行为举止和说话口音语调相去甚远,桃花源人才会一眼就发现武陵人的不同,如果说这些都是片面之词,那么所幸的是,陶渊明自己也留下了充分的证据,他在《桃花源诗》一文中曾经做过如下描述“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翻译过来就是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说明桃花源内外的服饰在历史的推进的影响下,还是有差异的。
如此说来,《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就可能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但《桃花源记》本是桃花源诗的“序”两者应趋于一致。我认为《桃花源记》没有错,《桃花源诗》也没有错,关键在于《桃花源记》的译文上,人教版教材对“外人”的解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这种说法是与下文“遂与外人间隔”和“此不足为外人道也”相符的,我认为也不能单凭这一点就可以给译文板上钉钉,因为有的词语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是有不同的意义的,而根据上下文才是最稳妥的方法,我认为,这里的“外人”可以翻译为“不熟悉,不了解、不曾接触的人、不属同类的人”。译为“桃花源人的耕种劳作,男女的衣着都如同不曾了解,不曾接触过的人一样”也有不同于外人的意思。
因此,我认为《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中的“外人”应翻译为“不熟悉、不了解、不曾接触”而不是“桃花源以外的人。”
以上观点可以从中国服装演变历史中得到进一步佐证,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商周时期,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装以小袖为多,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衣服的领、袖及边缘都有不同形状的花纹图案,腰间则用条带系束。春秋战国之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服饰,它是一种连体服饰。深衣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服饰样式,故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战国时期,胡服的诞生打破了服饰的旧样式。胡服的短衣、长裤和革靴设计,善于骑射,便于活动。
先秦时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鞋、靴等形制。诸履之中,以舄为贵。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赤三种颜色,分别在不同场合穿着。鞋是一种高帮的便履,以皮革制成;靴则是来自西域,胡人骑马射箭时穿着,后来汉族人也逐渐接纳。
秦代只有十五年,除了秦始皇按阴阳五行思想规定的服色外,一般服色仍是沿袭战国的习惯。秦国本处西陲,向来不如中原的繁文缛节,服装样式较简单,而且开始将古代做为常服的袍,正式穿着。在军事上,也效法赵武灵王的胡服,即扬弃周制的上衣下裳之韦弁服,改为上襦下裤便于骑射的形式。
汉代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与西域各国的贸易交流,服饰又很大的变化。
魏晋时期的百姓服饰近年在甘肃嘉峪关东北的戈壁滩上,发现一处魏晋时期的墓群,其中有六座墓室的墓砖上绘有彩画,共有六百余幅。砖画的内容几乎都是现实生活的各种场景,包括采桑、耕田、狩猎、畜牧、屯垦、庖厨、宴饮等,其中描绘劳动者形象的,就有二百多幅。如农民的袍服、猎户的毡帽、信使的巾帻、牧民的绑腿、妇女的围裳等,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范婷婷通过对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供养人像服饰研究,发现西魏285窟供养人既有鲜卑服,又有汉式服饰,并出现了胡汉结合的样式。同时,出现了“褒衣博带”、“秀骨清象”的人物形象。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是这一时期服饰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与敦煌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的其它石窟以及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相比较,从中可以看出鲜卑服饰汉化的源流和鲜卑服的某些特征。南朝流行的“秀骨清象”风格对中原地区的服饰艺术产生了影响,同时也流传到西域,从北朝时期中原以及敦煌地区的服饰特征可以印证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南北服饰相互影响和传递。
综上所述,从上下文逻辑关系推测,考古发现证明,我们的质疑能够得到史料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15.试探《桃花源记》的创作缘由 篇十五
关键词:桃花源记;内容;背景;体验;缘由
《桃花源记》是我国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为其《桃花源诗》作的序,后成为被世人称道的散文名篇。陶渊明在这篇作品中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至于陶渊明为什么要描绘这么一个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理想社会,自当代以来,说法不一。因此,本文试从文本内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体验三个方面分析《桃花源记》的创作缘由。
一、从文本内容看,是作者理想与现实冲突的产物
陶渊明是一个很有理想抱负的诗人,他曾在诗中写到“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煮。”(《杂诗》其五),这充分反映出他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他生活的魏晋南北朝偏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期。
东晋末年,由于战乱不已,东晋统治集团又过着奢侈的生活,随意搜刮民脂民膏。农民终年劳动,却得不到温饱,而且赋税、徭役繁重,人民流离失所。陶渊明在他的诗中有相应的描述:“阡陌不移归,邑屋或时非。履历卧故居,邻老罕复遗。”(《还旧居》),“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和刘柴桑》),“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来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问我言,死殁无复餘。”
仕途的不济破灭了他实现抱负的希望,现实与理想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他为此十分失意。这在他的诗中也有所反映:“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杂诗》其五),“嗟余寡陋,瞻望弗及。顿惭华发,负影只应。”(《命子》)仕途的不济既使他失意,也使他看清了官场的污秽。他鄙视卑躬屈膝以求官职的行为,以至他对仕途日益淡薄。这种思想发展的结果,便使得他在《桃花源记》中创造了一个没有战乱,人们平等相处、真诚相待,过着富足安乐的理想生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种描述明显是一种不满现实后对理想生活的呼唤。“《桃花源记》是对现实的讽刺与否定,对理想社会的歌颂与向往。”不管是《桃花源记》中所谓的“自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还是《桃花源诗》中的“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高山,伊人亦云逝”,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避难者”,虽言避秦时乱,实际上是避秦时之战乱。“虽然未提及晋宋,然而这些人所避之‘乱实际上指晋宋社会现实,只不过以‘秦时乱代指晋宋时代的战乱罢了。”“‘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是作者基于厌弃战乱纷争,向往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发。因为在当时没有他理想的平静安乐的地方,只有寄托于现实以外的‘桃花源了。”
二、从时代背景看,是玄学影响的产物
玄学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实现,便成了陶渊明构思“桃花源”理想社会的依据,也成为陶渊明和广大劳动人民理想生活的来源。
三、从作者的生活体验看,是作者躬耕生活的产物
生活体验是一篇作品创作的必需动机。创作的动机有两种,即社会性动机和个体性动机。“社会性动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常是作家对社会向他发出的某种‘召唤的积极响应。换言之,作家经常充当某种社会需求的传声筒的角色。”“个体性动机是作家的个体性精神需,所谓精神需求是指处出于作家纯粹个人生活经历或心理体验,而产生愿望和需求。”“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陶渊明与当时的很多作家不同,他是一个亲身参加过劳动,有躬耕生活体验的作家。无论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归园田居》其三),还是“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简直就是一位普通农民,而不是诗人。就像梁启超先生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中所说的一样:“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陶渊明还有贫困生活的体验:“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16.《桃花源记》教案 篇十六
⑴、知识目标: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
⑵、德育目标: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
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主题;顺畅地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共两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回顾旧课
2、朗读课文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3、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
文章共四节,按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开端(1),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
第三部分:故事结局(4),写渔人离开及再访桃花源。
可见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4、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
把学生分组,角色扮演渔人和桃花源人,模拟采访和受访,通过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深入理解文意,把握文章蕴涵的思想。
示例:A、渔人采访桃花源人
⑴、能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情况吗?
⑵、请问你们是怎样来到这里的?
⑶、请问你们这里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⑷、当我来到这里时,你们有何感受呢?
⑸、我离开时,你们有什么要叮嘱的呢?
B、桃花源人采访渔人
⑴、你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⑵、桃花源给你什么印象呢?
⑶、桃花源人给你什么感受呢?
⑷、你是否也想永远留在桃花源呢?
⑸、你对外人说出桃花源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5、迁移探究
⑴、问题一:桃花源人因不满当时纷乱、不安的先秦社会,躲避到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满老师、同学的时候,也仿效桃花源人,逃学、旷课,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吗?
⑵、问题二、《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生活的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若把本文推荐给现任美国总统布什,会怎样呢?试着写一段话,想像美国总统布什的反映。
6、总结:
本文通过虚拟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厌恶和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7、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8、板书设计:
故事开端(1)发现桃花源
安居乐业
故事发展(2、3)进入桃花源 宁静祥和
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推荐阅读:
关于桃花源的随笔:又见桃花源07-12
关于桃花的童话故事:桃花精灵08-03
桃花源之旅作文09-03
桃花源记文章思路07-09
桃花源记试讲教案08-16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09-08
扩写桃花源记10-06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课件06-15
桃花源记中学课文原文09-26
桃花源记获奖说课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