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的几点总结(精选18篇)
1.高中历史学习的几点总结 篇一
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几点思考
梁 珲
(江苏高淳高级中学)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是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明确提问的目的,科学进行课堂提问,把握好提问的方向,分好提问的层次,对于高中学生的思维形成十分重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优化问题设计,把方向、分层次、创开发,会让历史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设计;分层次;创新;开发
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思维形成的重要方式。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在教学创新的今天,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设计,让课堂提问具有方向性、层次性与开放性。
一、把方向,问题设计要具有全面性
课堂问题具有全面性,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是对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考验。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只要有人能回答出问题,就算完成了课堂提问环节,很少考虑学生对于其课堂提问的感受。把方向,加强问题设计的全面性,是一种课堂提问的技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的课堂问题,要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可以掌握,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去吃透历史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教学发问,就是先给学生介绍问题的背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给学生固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再指定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当教师点人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心中也已经有了一定答案,每个学生都在提问环节得到了锻炼自己的机会。教师可以让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对回答者的答案进行评价,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
比如,在讲解《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就课本内容给学生讲解殖民扩张的表现以及世界市场拓展的过程,让学生的头脑中有一些关于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拓展的知识,利用丰富的图片与视频资源去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之后,教师提出“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问题,给学生五分钟时间整理思路,组织语言,然后挑选两到三位学生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课堂提问过程中,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也会通过对比来优化自己的想法,让课堂提问服务于全体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分层次,问题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课堂活动中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贴近教学内容,更要具有针对性。因材施教,是一个科学且热门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会让学生在自己可发展区内实现最大限度的提高。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太难的问题,会让历史学困生不能融入学习过程中;太简单的问题,又会影响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好教学层次,加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利用层次性的问题去满足学生不同的历史学习需求,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质量的必要手段。
比如,在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提出不同问题,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机会。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原因有哪几个方面?分别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联系前后历史知识进行全面思考。对于学生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政治基础是什么?经济基础是什么?宗教与历史原因又表现在哪里呢?”组织学生纵向深入分析学习内容,锻炼其自主思考能力。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出“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爆发革命以来到1688年光荣革命的最终胜利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哪一点原因呢?”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总结所学内容,得到全面的答案。分清课堂提问的层次,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思考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提高其历史学习效率。
三、创开放,问题设计要具有创新性
创开放,就是要加强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开放性与创新性。提问形式的丰富,会调动高中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不再将课堂提问视为一种负担。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点起学生再提问,会让学生心理过于紧张,从而十分讨厌课堂提问。在教学创新的今天,教师要更多地尊重学生的想法,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肯定学生的想法。更要丰富提问的手段,使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
比如,在讲解《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时候,教师在讲解完基本的历史学科知识后,可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问,“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十月革命的成因与目的,意义与作用,如果你是当时的列宁,你会选择革命吗?为什么?”组织学生一起去总结知识点,营造开放提问氛围。之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提问,考查知识点下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具有提出问题与审视问题的权利,这更有利于历史课堂中提问有效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与兴趣,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提问设计方法,才能让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得以提升。在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新形势下,把握好方向,分清楚层次,提高教学开放性,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学质量的升级。
参考文献:
王浩林。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的设计原则及其操作[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33):199.
编辑 马燕萍
2.高中历史学习的几点总结 篇二
一、转变备课观,预约课堂精彩
备课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对于整个教学来说备课是精彩教学的预设,里面包含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部分教师认为备课没用,片面地认为凭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完全就可以掌控课堂。这样的备课观忽视了学生的具体学情,是典型的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尊重学生的具体学情,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实施有效备课。每届的学生,每班的学生,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只会影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不利于学生素养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整个教学进程的预演,是教师授课的具体体现,我们要高度重视,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要明确此节教学的重难点,明确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要取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他们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如何为学生营造乐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渠道地来收集信息,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以真正打造一个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
二、树立新的教学观,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也不是机械地照搬教材教案,而是一个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动态过程。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变灌输式为启发式,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生搬硬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1. 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优势,这些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但是现代教学手段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传统教学手段也有着现代教学手段所不能取得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某种教学手段的优势,而完全排斥其他的教学手段,而是要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2.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大胆质疑,勇于发言,要知道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与创新的萌芽,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更多主动探究与积极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平台,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实现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到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历史综合素养。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以下三点做法:
1. 积累材料,培养学生兴趣。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如果教学内容只局限于教材,很难激起学生对这些离现代生活较为久远的人与事的兴趣,因此历史教师要广泛涉猎,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既要“专”又要“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所需要的是源源不动的水流。历史教师既要及时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同时又要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从而激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2. 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历史大多是结论性知识,但我们的教学不能局限于传授这些知识,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解决心中的困惑;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融入历史等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
3. 结合实验,激活学生思维。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学生往往觉得学习历史没用,只是需要记住什么年代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历史事件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真正读懂历史,真正地认清历史。
3.关于高中历史备课的几点思考 篇三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的素质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师要增加历史专业知识的储备
历史知识虽然是相对固定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教师墨守成规、原地踏步,知识不更新,那么,不仅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也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历史水平。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前沿历史知识,增加历史专业知识的储备,提高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素养,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轻松应对,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历史教学内容、方式、评价等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革新。因此,教师应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以便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构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历史课堂。
二、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精心构思教学过程
1.确定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前提
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三方面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全面考虑,最终确定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问题。教师要注意的是:现实教学中的具体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问题与教学大纲的规定可能会有一些出入,教师绝对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盲目地照搬教学大纲的要求,不顾学生的实际,一味地追求教学的规范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2.精心构思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课堂几十分钟的教学过程既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师生互动、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所以,需要教师精心构思,充分准备,为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保证。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面对在一堂课中要讲哪些内容,要占用多少时间,哪个细讲,哪个要粗略带过,哪个要让学生讨论等问题,教师必须要有一个细致、周密的计划,既要保证传授给学生大量、必要的历史知识,又要解决好知识量大与时间有限的矛盾,同时要让学生能够理解、领悟、融会贯通知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细化课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教师要精心构思教学模式。确定了教学内容,教师要构思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有力的冲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仔细推敲,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案。比如用“问题情境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就要设计一个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再次,教师要预设各种课堂教学情况。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由于双方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课堂教学,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偶发情况、意外情况,并做好切实可行的对策准备,以便在真正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三、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本质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
1.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背景、意义、影响
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都有其出现的历史背景、深层原因和直接原因,也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形成历史意义。因此,教师应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挖掘,帮助学生形成全面、整体、准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度,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比如,学习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不仅要考虑到经济原因、政治原因,还要考虑民族关系的原因,明确统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再如,学习二战中《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历史作用和影响时,应该全面考虑到它不仅是“英、法、美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而且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虽然给苏联赢得了一些备战时间,但是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形象,对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产生了不利影响。
2.对比分析历史事件,认清本质问题
在同一阶段发生的很多历史事件,往往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可比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同类或相通问题进行分析、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从而找出表象之下的本质,使学生不仅能够更清楚、更系统地掌握史料,还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学习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史上的三大改革,即中国的洋务运动、俄国一八六一年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对事件的本质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重视教法和学法
备课是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知识进行自我转化、改造、构思,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实际,也就是既要重视教法,也要重视学法。
首先,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教材、新课标的要求,从而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其次,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的学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面对学生个体,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问题和考试内容等。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个体发展。
五、注重教案的调整生成,体现弹性化原则
对于备课,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备课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预案。因为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思维碰撞、互动沟通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偶然情况是在教案设计之外的,需要教师运用即时智慧去解决。可以说,课堂教学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所以也就决定了备课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性。因此,教师要在围绕学生发展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最好将所有过程在自己的头脑中“预演”一遍,以便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很好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这样做不仅能及时修正偏差,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4.高中历史学习的几点总结 篇四
有很多学生更加喜欢数理化、体育等,他们在历史课上总想睡觉,总以为历史是副科,其实不然,在初一和初二阶段,历史的确是作为一门副科,在平时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并不计入总分,因此,很多学生在初一阶段就养成了上历史课就不认真听的坏习惯,到了初三一时之间改变不过来,但历史是一门中考科目,教师从帮初三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应该帮他们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让他们从充分意识到历史学科在中考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对整个课堂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导入的方式有旧知回顾式、故事式、漫画插入式等等,我们在讲课时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而选择导入的模式。例如在《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课中,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多媒体显示漫画《三头怪兽》,让学生思考图中的狮子长着三个脑袋,你知道都是谁吗?这三头怪兽的寓意是什么?顿时,学生们全都议论开了,课堂气氛非常浓烈,学生也更加容易记住这三个人分别代表: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
很多教学实践表明,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加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多媒体的利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的局面,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的内容更加言简意赅,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例如,为了更好的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笔者运用PPT分别展示了德军突袭波兰,德军突袭苏联,日军偷袭珍珠港来表示分别战争的爆发,扩大,最大规模这三个阶段,从教学效果来看,对学生加深印象有很大的帮助。
四、让学生表演历史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在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真正的兴趣。”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光靠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是肯定不行的,更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勇敢的说、勇敢的做。例如,在帮学生复习商鞅变法的时候我让一位学生扮演秦孝公,另一位学生扮演商鞅,并给与当堂点评,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全都被调动起来了,整个教学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五、科学合理设计作业
5.高中历史学习的几点总结 篇五
姓名:唐梦环 专业:化学教育 学号:201208024111
化学教学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化学教师的预备队伍,了解、熟悉并深入理解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是我们的重要任务,通过这几天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初步阅读和思考,我最深的感触是新教材对于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核心的体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对新教材的初步认识
因为在我高中时学生使用的教材是旧教材,所以在对比新旧教材之后,我觉得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视图的设置上,都重视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不仅提供了许多“思考与交流”和“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还提供了丰富的与青少年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以及开阔学生视野的“科学视野”“资料卡片”和“科学史话”等阅读内容,而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活动的基础。其次,化学课程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个层次,可以体现出它的层次性。另外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还体现出了多样性,其表现为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了八个模块,它们分别是必修
1、必修2,这是两个必修模块,然后六个选修模块。这样的话学生具有选择性,每个学生兴趣都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学习不同的模块,每一个模块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都有独特的价值。
二.对教学设计的新认识
在初步阅读新课标之后,可以认识到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初中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为全体学生提供高层次的科学素养教育,同时为选修课程和其他相关理科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化学知识基础。必修课程的这两个任务决定了必修模块的内容需要精选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化学知识。化学必修模块中有大量的关于化学观念和方法的内容,其中有些是直接用文字写出来,还有一些是隐含在知识内容之中。我觉得对于教育者来说,怎样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是必修化学教学的重要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对教材有一个透彻的了解,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化学观念和方法。其次,我们需要以化学观念和方法来整合教学内容。在确定教学方案时,必须以化学观念和方法教育为核心来整合教学内容,而不是单纯地教知识。每节课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会这些知识背后的原理和方法。
三、对教学组织的思考
6.高中历史学习的几点总结 篇六
兰州市第七十一中 李勤荣
邮编:730080 电子邮箱:liqinrong1972@126.com 让学生主动发展,让学生承担起自我教育的任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的成长,最终要依赖学生自我教育机制的形成。《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如何抓住切入点和关键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的课题,以下就是我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方面的粗浅体会。
一、把激发兴趣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牵引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心理学家也都把兴趣比作智慧的触发点,才能的生长点,求知的前动力,所以在每一节课上,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精彩纷呈的导入,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各教学环节之间,学习问题的设置方面,都应该巧妙设计问题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作好课前参与。我在每节课开始前五分钟组织课代表、小组长分别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集中归纳学生预习中的疑难点,作为课堂教学中分析讨论的重点内容。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认识、自己的问题等走向课堂,能促进课上的学习。对于现代文自读课文,我大胆放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名学生讲课,其他学生积极为讲课的同学提供备课素材,各小组轮流开展讲课竞赛,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这为学生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加工、运用信息提供了锻炼机会,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二、把掌握学习方法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着力点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拥有“点石成金的手指头”,从而利用这些方法去学习,去深造,去扩展,去探究,这也是创新性教育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如在学习诗歌部分时,我教给学生赏析诗歌的步骤和方法,即读诗歌、品语言——说意境、析写法——探情感、找意图,并且按照这三步组织教学,这就改变了传统的诗歌教学(教师逐句、逐段讲析,最后归纳主题、总结写法)的老路子,使学生由过去被动听授而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样,在学习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及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的课文时,教师也应不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学一篇课文,而应传授他们阅读及写作这些文体的方法。另外,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老师也应注重方法的传授,如听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写日记的方法、圈点批画的方法„„这样训练久了,学生就不需要只靠着老师这根“拐杖”去走路,而是学着运用方法,放开胆子,利用自己的能力去闯荡,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自主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三、把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撑点
作为一个好教师,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首先应创造出一个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中要体现教师的爱。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亲近感,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保持教师的人情味,通过课堂这个窗口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在导学中,要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桥梁。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以后进生为突破口,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注意发现他们的每一个哪怕是细微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反馈中增强信心,在课堂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四、把培养探究创新的能力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落脚点 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探究创新,这一目的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的。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费尔巴哈也说:“新知识从怀疑中产生。”实践证明,有疑才能掀起思维的波澜,有疑才有学习的自学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寻疑是解放学生头脑,培养其创新能力、发展智力的必要手段,但关键不是教师拟疑,而是学生生疑,主动的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不同的见解。让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教师要进行全方位的设计,要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再放给学生,让学生去自由讨论、交流解决,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鼓励学生发表看法,让学生真正畅所欲言,在学生回答问题及时肯定他们的长处,以保护其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真正拥有自己的课堂。要提倡“群言堂”,反对“一言堂”,把课堂变成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天堂”。
7.高中历史生态课堂构建的几点思考 篇七
一、重新定位———生态课堂形成的前提
我们以往讲师道尊严, 课堂中老师是绝对权威, 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课堂定位, 学生是被动的, 知识学习是没有兴趣的, 课堂学习氛围也很枯燥乏味。这样的课堂, 教师往往是多历史知识的讲授, 逼着学生强化记忆, 忽视学习历史学习的情感, 淡化历史学科审美价值与对学生人文思想的熏陶。虽然, 以教师、书本为中心的讲授灌输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下, 学生考试成绩可能也会不错, 但是他们绝不会有较多的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改变这种师生定位的方法,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而老师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 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组织和指导者。在有效的教学课时之内, 让学生有兴趣的提前自主学习, 在课内会及时主动巩固课堂基础知识, 对历史现象和其本质有一定的思考。而教师加强教学设计, 突出有效引导, 确保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合作能力, 以及用历史学科思维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
二、有效互动———生态课堂生成的抓手
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需要开展学生为主体的多维互动,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疑惑, 在发现问题和问题探讨中获得历史学习的能力和思维。
1.互动问题要有效
我们在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前提下, 还需要注意提问学生的问题质量, 让学生以少总多, 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掌握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 提升一类问题的解决, 获得一定学习方法的提升。可以说, 高质量的问题是互动有效的关键。那么, 如何形成高质量的问题呢?如在《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的学习中, 我们可能提出: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什么大事?这样的问题比较简单, 学生很容易答出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老师会接着问, 那么新总统罗斯福上台会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基本是无效问题, 因为答案就是想办法摆脱危机啊!这样的问题, 表面上师生互动积极, 其实都是虚假的互动。其实, 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认识之后, 让学生思考这次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然后让他们阅读罗斯福新政, 让他们对新政进行概括并对其积极性和局限性进行分析。这样, 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和空间, 为他们的合作探究创造条件。如此, 我们的互动才能深入, 课堂的和谐才能更生态。
2.提高学生问题意识
课堂提问是具有指向性的, 但多是老师问学生, 这样的互动形式还是单一的。而生态课堂更多的需要学生的质疑和解惑。学生在能动性发挥中识记、理解和运用知识, 在辩证思考中掌握学法, 获得运用与迁移能力的提高。先是要让学生有发现问题的意识, 如在《梭伦改革》的学习中, 课前预习的学生可能有问题, 如梭伦改革的背景中哪一个是直接原因?我们可以让其他学生帮助解答, 如果学生们还存在疑惑, 可以让他们思考什么是内部原因, 从主次矛盾的角度去思考。可以让学生对学习重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 如梭伦改革可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深入思考, 还要学生提炼概括、综合归纳并能有条理的陈述。
当然, 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我们引导, 如对基础知识的质疑, 对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 对事件或变革的影响以及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的思考。如“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是《欧洲的宗教改革》学习的重点, 我们让学生思考如何设问, 如何解答。因为这一内容点比较多, 学生一般难以全面作解, 我们要指导他们阅读分析和概括的方法, 从不同层面和多个角度作答。
三、灵活施教———生态课堂产生的润滑剂
学生的学习情感需要不断的激发, 我们要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有兴趣参与, 有兴趣思考, 从而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学习效果。如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学习中,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调查, 收集一些近代社会变迁的有关知识。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就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 然后用视频、图片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旧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状况有新的认识。如此, 学生便能轻松掌握所学, 而且课堂气氛和谐, 效果也好。
让学生真真爱上历史学习, 需要他们敢想敢说。因此,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也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如“焚书坑儒”这一历来被称为秦始皇暴政之意的历史事件, 我们怎么看?其实, 我们的历史不是一面, 我们让学生从秦王朝当时的历史状况进行分析, 努力探讨其积极性。如此, 我们学生才能有自己的阅读视角, 能够学会客观辩证地看问题, 全面的思考历史事件, 学会分析、认识历史现象, 找出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必然性、规律性等问题。如此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有争鸣、有活力, 使得教与学更和谐。
总之,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更要让课堂和谐生态的运行中让学生更够互动, 学习思考, 有效质疑, 能够用历史学科学习的方法还进行学习和提升。从而让学生在生态和谐的课堂中获得学习品质, 形成学科素养。
摘要: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学和善学的能力培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让问题探讨、互动教学自然生态, 让学生在质疑探讨和问题解决中获得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和方法, 提升课堂效率获得学科学习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生态课堂,课堂构建
参考文献
[1]张显鹏.构建学习型高中历史生态课堂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 2015 (18)
8.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八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情境;问题情境;教学准备
一、复现历史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规律,在人接触的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一切事物的掌握都是和感官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老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
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对静态的板书和课本,难免觉得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恰恰克服了这一缺陷,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复现历史情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它通过剪贴过的动画、视频、图片,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视、听多感官相结合,形、声、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把学生带进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了很深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通过多媒体手段,把新中国成立后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神七”升空的视频;两弹一星发射成功的场面;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及自己收集的一些图片,了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及中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通过一幅幅直观的图片和形象的视频资料,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余,获得了知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学习的热情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学生顺利抵达历史的现场,在不伤害历史真实的前提下,采用一些自己或别人杜撰的“史料”虚构历史情境,如讲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一课时,采用虚构中国近代的若干历史情境的《二毛回忆录》;为帮助学生理解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特点,可以采用虚构的历史人物——“雅典公民加迪的政治生活”这样的教学活动,把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贯穿在五个场境的设计中。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虚构历史人物的活动无疑是一种方法,这样的设计形象生动且具有故事性,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对学生理解历史有帮助,课堂效果好。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是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因素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尽可能的大胆创新,让学生阅渎、讨论、思考和研究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习惯、思维方式和更多终身受用的东西。例如,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位置、区域及发展态势,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一幅历史地图反映了某一历史现象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则反映了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涉及地点、时间、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可在高三专题史复习时,专门开辟“图说历史风云”专题。在简单的示例指导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教材和地图册中图表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三、教师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首先要整体地把握教材。在备课的时候,把每一节课都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居高临下地讲述。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其次是拓宽教材。在使用教材时,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当然,拓宽是适当的,像教材有关内容的顺延,史料的补充,理论的深化等,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好处的。就理论的深化来说,因高考越来越把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作为主要内容,而有些理论性问题又使学生感到高深莫测,无所适从,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适时地把有关辩证唯物主义和歷史唯物主义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有规可循,心中有数,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再次,深化一节课之间的联系,每节课一般都有几个子目,如果不分主次的话,学生很不容易抓住重点,所以要求老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样才会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
随着历史高考理论思维考察力度的加强,注重历史基本理论的教学也就日显重要。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一定要有意识地灌输和补充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史学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上,从比较科学的角度,对历史现象、人物、观点进行概括、分析、比较和评价。但必须注意历史课不是理论课,历史理论必须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才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只有加强历史基本理论的教学,让学生懂得以理论来统帅史实,从史实的分析中发现理论,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也才能培养善于分析、勤于思考的科学的历史理性思维定势,历史教学才有灵魂。
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县有独特的优势,人文精冲、爱国情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对真善美的追求、民主和法制的观念、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等,都可以通过历史教学进行培养。因此,通过历史教学达到提高学生的自身思想素质和思想觉悟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为了达到目的,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但根本在于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加强个人业务学习,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尽量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评价要公正、客观。
其次,教师在讲解新的内容时候时,应该运动生动的语言,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只有学生对历史产生深厚的兴趣,才会有很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生动有趣的讲解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拨动心弦,是听者乐此不疲,越听越有意思。根据历史课程内容的过去式特点,这就决定了历史课堂教学就要更突出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讲解时运用形象化的教学语言和直观教具,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生动逼真地“再现”到学生面前,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当时的氛围中,使其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9.高中历史学习的几点总结 篇九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报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等、花冠、雄蕊、雌蕊。
(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崎,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3)动态观察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回顾2012真题,展望2013高考
从今年和近几年的真题来看,都是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是我们教材上一些重点的名词,重点新陈代谢,重点实验的原理的理解与应用。今年出现这样的态势,也是与去年题目较难有关的。通过以上试题分析和总结,这也给我们未来(2013)的高考局势有了一个暗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一定抓住基础,不能好高骛远,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简单的背诵已经适应不了我们生物学科的考查要求,因此,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在基础抓牢的前提下,培养实验原理的掌握,实验分析能力,实验总结能力,同时大家还应注意提高审题方面的能力,以便少走弯路,达到准确,快速解答题目的目的。这样的考查方式将是未来高考的趋势。
10.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十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处理好师生关系、营造欢乐轻松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做好家校沟通等方面着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关键词]初中历史;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家校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8301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在教学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名师,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在教学中对学生真心付出,毫无保留,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感受到无限欢乐。同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也能够对学生充满热情,那么,对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如果师生关系处理得融洽,那么,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有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很容易被感染,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笔者始终遵循师生“信任与尊重”“理解与支持”“启发与鼓励”的原则,对学生的能力坚信不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自觉的,都是有强烈的求知欲的,把每个学生都看成独立的个体,包容学生,理解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导致的成绩差异。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师生间保持平等友好的关系,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二、营造欢快轻松的课堂氛围
1.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要有一种积极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要让课堂出现一种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积极讨论的场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插嘴”和“上黑板演示”。例如,在让学生回答三国时期有哪三位皇帝时,有学生就不假思索地回答:诸葛亮、曹操、孙权。还有学生回答:刘备、曹丕、孙权。对此,学生就争论开来了,此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查阅书籍、资料。再如,让学生回答中外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变革,并对其中一个变革分析其成败的原因。这是一道论述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做总结性陈述。通过这种处理方式得出的答案更能够让学生记得牢固。
2.注重非语言的交流
当教师以一种和蔼的面部表情进行口语表达时,很容易让对方接受,它甚至可以强化、修正口头语言。当教师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始终面带微笑,用充满期待的眼神关注着学生;当学生无法回答出教师的提问时,教师更应该用鼓励宽容的眼神注视着他们;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甚至可以?λ?们竖起大拇指或面带微笑地点头,以表示肯定。
3.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PPT等多种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环境,把枯燥的、单调的历史知识变成活生生的画面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的兴趣提高,大脑兴奋,思维活跃,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成功感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情感是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虽然学生本身不需要直接学习情感因素,但情感始终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力活动紧密联系,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积极的情感交流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就很注意这些,在课堂提问中,对于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尽可能地让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增强家校联系,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出谋划策
建立家校互通制度,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商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对基础差一点的学生要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反映问题要客观、公正,坚决反对向家长“打小报告”“向家长告状”等不恰当的行为。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普及家教知识。
五、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注重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而言,每次学习就是一种历练,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把经历提升为经验,学习才具备真正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取“低起点,多层次”的方法,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适当增加教学层次,尽可能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应该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倡师生互动,“尊重自我”“弘扬自我”,使历史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实现高效。
11.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几点教学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反思
新课改在甘肃已全面展开,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实践,笔者现就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下我的认识。
一、高中历史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由于中考不考或只考政、史、生合卷,课时安排少,又缺乏专业教师,往往是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代课或兼课,完全没有正规的教学、学习和训练环节。这就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而高中课时紧任务重,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成为新课改推行的最大阻力。
(二)教学理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
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三)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难度问题
目前高一历史课程开设情况是每周两节课,高一上学期修完历史必修模块一。如要完整修完该模块每章节知识,至少要18个教学周。在升学压力下,在语、数、英等各科大量作业的重压下,在对历史学习不重视的情况下,学生极少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来学习历史。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深度和难度确实很难把握。
(四)高考方案问题
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二、实施策略
(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但是,目前历史教育仍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教师只是为让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我们要及时地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变“教”为“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有可学性。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探求创新的欲望,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教师如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确实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实际上,活跃课堂气氛并不是单纯地放松对秩序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放松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束缚和羁绊,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和点拨,在设问回答和互动交流中,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并及时进行激发和正确的引导,以饱满的激情和学生一起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追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和发挥。
(二)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在备课时,要心中有数。教师准备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让学生淡化紧张疲劳,在愉快中接受历史的熏陶。
(三)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师要以“博”“精”作为自己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当今新形势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否则是不可能教好该学科课程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本学科的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还应对本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地理学和文学。二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同时继续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交互渗透。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新教学观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投身新课程改革,我最真切的感受是“在路上”,在艰难中求索和抉择。只有看清问题,才能坚定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12.高中历史学习的几点总结 篇十二
一、师生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高中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学中, 师生通过创设各种情境, 运用各种手段, 真正互动起来了。在互动中共同探究, 体验生活, 获取真知, 升华情感。然而, 我在教学实践, 以及和同事互相听课的过程中, 总觉得师生互动还有许多地方不尽如人意, 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偏差。
1. 师生互动教学成形式主义。
《高中历史新课标》要求设计有学生活动的内容, 有的教师为满足新课标的要求而设计师生互动活动, 效果如何没有考虑, 师生间互动交流成为“走过场”, 只是有“做秀”、“装点门面”的作用, 从而失去真正的教学意义。
2. 师生互动教学设计出偏差。
或者出现教师成为旁观者, 或者出现学生成为简单的参与者。我在高中历史教学听课学习中, 有时发现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就在教室里兜圈子, 学生则冥思苦想, 教师似乎成了旁观者, 仅仅是看看哪些学生回答的答案与自己的一致。还有的教师设计的问题较为简单, 师生一问一答, 也称为师生互动教学, 使互动教学沦为机械重复。学生学之无味, 造成不良的教学氛围和效果。
3. 师生互动教学形式出偏差。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公开课, 一堂课经常的形式是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大组讨论, 似乎缺了哪一个讨论这堂课就不完善。过份追求完美的环节, 唯恐漏掉任何一种讨论形式。最后是形式面面俱到, 教学效果却相形见绌。
4. 师生互动教学定位出偏差。
在听课学习中, 我经常看到的是大组讨论。大组讨论究竟有多少成效?学生听了些什么, 说了些什么?是“做秀”摆设, 还是增加讨论的氛围?是真正的互动教学的典范吗?课后进行学生访谈, 他们大都一脸茫然。这种讨论令人深思。
5. 师生互动教学缺乏感情色彩。
“师生互动”应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 当然情感的交流也应是其中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存在着为交流而交流的情况, 师生情感交流为互动教学所淹没, 从而失去互动教学的意义。
6. 师生互动教学中对学生表扬的评价过滥。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管对错一律肯定表扬, 这种过滥的评价, 会使学生不知所以然, 无所适从, 从而有悖于师生互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7. 师生互动教学气氛过于宽松, 导致学生纪律松散,
讨论自由化, 从而给教师自身教学和学生课堂管理带来不良影响。教学中, 为了创造宽松民主的互动学习氛围, 常常是讨论显得热闹, 课堂秩序乱糟糟。
二、师生互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中采取互动的教学模式, 活跃了历史课堂,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偏差, 这需要高中历史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就在上课、听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以及自己的一些反思与大家交流。
1. 师生互动教学定位要注重实效
现象:曾参加一次市级历史活动, 公开课课题是人教版必修2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师组织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进行大辩论, 将五十二位学生分为二大组, 组成正方、反方。
反思:这样的讨论辩论看似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凸显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理念, 看起来学生热热闹闹的, 但实际效果是每个学生都调动了创新思维了吗?每个学生都发言了吗?就是按大组每个人都交流, 课上时间也不允许。实际上, 每个大组的同学都会推选出平时发言热烈的几个学生作为主发言人, 余下的同学都成了观众, 从而使看似全体参与的创新活动, 仍然沦为少数“贵族”的发言和思维活动。与其两大组圈起来讨论还不如两大组中再分为若干个四人的小小组来讨论。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权利, 每个学生都有动脑创新的需要, 两大组辩论中每个成员都可以成为主发言人, 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才符合《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
2. 师生互动教学要有灵活性
现象:有位教师进行《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内容教学时, 围绕着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采取了分组讨论。
反思: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尽管已有初步的了解, 但由于学生基本来自于城市, 对农村、农业的情况知之甚少, 因此, 这样的内容对他们来说相对抽象, 完全可以通过师生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反馈。这位教师别出心裁, 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以调节课堂气氛。这种互动式教学未免有些牵强附会, 与其这样还不如灵活地设计一些生动的图片, 引用一些相关的资料, 特别是生活化的感性材料,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情况, 提炼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这样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也更感兴趣。
3. 师生互动设计和教学要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现象:有教师在讲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 布置学生自主探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含义、内容等内容后, 自己就没事了, 在教室里踱步, 学生则忙着找和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相关内容。
反思:在师生互动教学中, 教师应主导互动教学整个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始终处于自主学习的地位。中央集权制度的这么多知识点不是一下就能找到的, 有些需要教师利用资料加以补充, 学生才能理解与懂得。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向学生展示相关文献资料,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相关内容, 并和学生一起探究, 让学生自主发言讨论, 成为学习的主人, 增强对中央集权制度的感知, 在感性材料中获得理性真知。在活动中, 教师不仅始终是主导者, 而且是参与者, 学生是活动中的主人, 从而把学生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积极性调动到最高状况, 以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
4. 师生互动教学要注意民主性和权威性的统一
现象:有教师在教学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围绕如何评价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时, 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有的学生说, 应选择自由放任;有的学生说, 应选择政府行政干预;有的学生说, 应选择建立极权统治, 等等。教师对这些同学一律给予肯定的表扬, 并没有深入评价。
反思:师生互动教学要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理解和宽容性, 上面师生互动活动似乎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理解尊重、平等对待的原则, 其实并未做到:学生的回答都有不足之处, 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 这才体现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学术探究上的平等和民主性, 同时教师又技高一筹, 画龙点睛, 又凸显出教师的权威性。如上针对同学提出的每一种选择, 教师可以表扬其点子不错, 同时指出每一种选择的缺陷, 从而使学生懂得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经济的重要意义, 加深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与变化”理念的认识, 使学生的认识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从而凸显教师在民主平等的互动教学中的权威性和民主性。
5. 师生互动教学要体现情感性和严肃性相结合
现象:有位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看待中国加入WTO问题时, 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与学生打成一片, 结果讨论声越来越大, 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嬉戏, 在交流中, 有同学在下面七嘴八舌, 即使在教师评价时也有同学在不断小声说话。
反思:在师生互动教学中, 教师应以情感人, 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 以精湛的教育水平赢得学生的尊敬并树立自己的课堂教学权威性。这位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以情感人与学生打成一片, 却没有把握好分寸, 以致在平等中失去了威严, 导致课堂教学秩序失控。教师应在与同学讨论时, 和善平等地对待认真讨论问题的同学, 以既亲近又严肃的态度对待讨论不严肃、讲空话的学生, 使认真学习的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友善, 以及对自己的肯定, 使淘气的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畏, 不敢胡来, 认真思考动脑。此外, 教师还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各个小组讨论, 了解学生, 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激励学生动脑创新。教师在与各组交流时也可以对淘气学生进行监督。这样的互动教学活动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亲近, 又维护了课堂的严肃性, 从而使师生互动教学活动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师生互动教学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同时教师又有效地监控了课堂教学秩序, 保持了课堂的严肃, 使学生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新课程理念倡导传授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 倡导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教学开展得好, 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以上我仅谈了一点个人的教学观感, 不够成熟, 诚望同仁建言, 共建新课程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氛围。
摘要:“师生互动”应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如今的课堂教学中, 师生互动往往存在着诸多偏差, 鉴于此, 文章作者结合教学实践, 在分析具体课例的基础上,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探讨了纠偏被正的措施。
13.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十三
----以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为例
湖北省仙桃中学 熊红荣
目前,关于有效教学的讨论如火如荼。对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高中生认知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历史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是需要我们所有历史教师认真对待的一个大问题。前些日子,笔者有幸观摩了本校历史首席教师李茂勤同志执教的《祖国统一大业》一课,课后感受颇多,在笔者看来,有效的同时是优秀的历史教学,其精髓在于这样四个方面:对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探究过程的良好实施、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的精心设计以及对教学反思的关注。下面,笔者以李老师上的这堂课为例,谈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优化整合课程资源:
所谓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就是执教者根据教学的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其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素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整合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整体性,二是问题性。
例如,《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教材将“祖国统一大业”这个专题分三个子目叙述,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受篇幅的限制,教材对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只字未提,与之相关的一些知识散见于必修一的其它课文中,且并不完整。至于教材上已提及的知识点,有的过于简略,这不利于学生形成对该专题的整体认识,学生难以构建直观的知识网络。因此,李老师对这一课作了如下整合:将全文分为四个板块,补充港澳台问题的由来作为第一板块“问题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课文第一子目调整为第二板块“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课文第二子目调整为第三板块“回归之路----香港、澳门的回归”,课文第三子目调整为第四板块“两岸之间----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李老师还把整合后的基础知识和一些补充材料编写成学案,提前印发给学生,以便学生自主预习。进行这样的整合,可以增强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腾出课堂上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时间,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再如,对具体内容“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李老师将其整合为四点:构想形成的背景、构想形成的过程、构想的内涵和构想的意义。其中,构想形成的背景和构想的意义为李老师所补充,目的是为了学生对“一国两制”的构想能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对“两岸之间----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李老师将其整合为四点----隔绝、暖风、寒流和契机四个方面,以表格方式呈现,还补充了教材上没有的一些内容,让学生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了一个整体性的印象。在学生自主落实基础知识之后,李老师 还增设了几个探究式问题(具体分析见后),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全体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增强早日和平统一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二、认真实施探究过程:
知识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始终处于能动的、自觉学习的主体地位。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学案补充一些材料,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把学生学习的过程化解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让其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中,李老师把全课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学案上的空格,再与学案上的答案相对照。接着,他把学生分成四组,开展分组合作探究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学案上提供的几段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每组分别探究一个问题,推选一人整理全组探究的成果。
李老师设置了以下四个问题:(1)民国时期政府曾几度试图收回香港主权,最后都不了了之,相反改革开放后香港、澳门却得以成功收回,这是为什么?(2)港澳已经回归,而台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这是为什么?(3)是不是台湾问题就解决不了了?(4)本课知识的学习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经营我们自己的成功人生有何启迪?
在探究过程中,李老师对各组汇报的探究成果进行认真点评,强调回答要有史实依据,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规范的学科用语作出小结。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李老师关于第四个问题的教学片断,看看他是怎样进行探究式教学的。
师:下面请四组的同学说一说,本课知识的学习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经营我们自己的成功人生有何启迪?
生1: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它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或者话语权就越大。对一个人来讲,只要有本领,有实力,就会拥有成功的事业。
师: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了,台湾问题还未解决就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还不是特别强大,经营成功的人生也要靠实力说话。可见,我们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这是民族复兴和人生成功之本。(教师板书: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复兴成功之本)
生2:实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师: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李登辉、陈水扁之流大唱“台独”论调,结果被时代所抛弃。经营人生也是如此,不顺应当前改革开放的潮流,不学无术,或因循守旧,就不会有幸福的人生。可见,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这是民族复兴和人生成功之基。(教师板书:要顺应时代潮流----复兴成功之基)
生3: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
师:除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个底线以外,为了早日解决港澳问题,我们在谈判中还做到了具体策略的灵活性,适当的作了一些让步。经营人生也是如此,既要有做人的底线,有时也要适当考虑一下他人的利益,做到“外圆内方”,这样才会做出大事业。可见,我们要讲求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这是民族复兴和人生成功之法。(教师板书:要讲求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复兴成功之法)
生4: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心理准备。人的一生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我们要迎难而上。
师:解决港澳问题的谈判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海峡两岸的统一也面临许多挑战。经营人生也是如此,要在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可见,我们要善于克服重重困难,这是民族复兴和人生成功之坎。(教师板书:要善于克服重重困难----复兴成功之坎)
三、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
巧妙的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的功效。课堂导入语要切合教材内容实际,是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时间不宜过长,要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例如,在《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中,李老师以建国后随着西藏的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实现基本统一的话题导入,设置了几个问题:当时,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仍有哪些问题未得到解决?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统一大业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呢?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呢?这些问题,构成几个悬念,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了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积极性。
精彩的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课堂小结要做到知识要点化、概括化,便于学生对一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有时,还可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强化人文精神的培养。例如,在《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中,李老师把全课知识总结为这样几个字:“一国”(“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制”(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三地”(香港、澳门、台湾);“四方”(中国、英国、葡萄牙、美国)。最后,李老师指出:实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是全体海内外中国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们坚信,在一定时期之后,在海峡两岸以及海外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必将与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这样处理,利于学生记忆,使其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树”的印象,且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精神境界。
四、注重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时间上看,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教学前反思是一种超前反思,指的是在课前教学设计过程中反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是一种反应性反思,指的是在课堂中或授课结束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对于本课,教学反思应解决以下问题:(1)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执教者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2)课堂导入的方式是否能产生悬念并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3)对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否增强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4)设置的探究性问题的难度是否适合学生实际?问题设置的顺序是否符合逻辑?等等。
14.我在历史课改中的几点体会 篇十四
我在历史课改中的几点体会大连市71中学 于洋
历史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一门必修课。实现由“应试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向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领域最为深刻的思想变革,也是历史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领域的重大任务。
由于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之前,我们进行了集中培训,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基本理念等都有了深一层的了解。虽然只有几天的课改培训,但我的教学思想已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初中历史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国民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一门基础课,但并不是培养史学专家的。而我们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对知识点的学习,过分强调深入研究,过分强调历史的系统化,却并不重视学习过程,而当学生结束初中学习后,历史知识忘光了,就等于白学了三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得到得很少。因此,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倡导学生勇于质疑、敢于争先,积极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口我们西岗区有幸先行一步,最先接触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新版本历史教材。在两个月的.使用过程中,市、区教研员和领导给我们创造各种学习研究的机会,鼓励和支持我们大胆地实验、总结、分析。但由于时间较短,而且我们所进行的一切也都是在试行阶段,在此,我想谈谈将自己在课改中的一些教训、体会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信任学生,他们就会带给你惊喜
回顾我以往的教学,为什么我会在课堂上当主角?为什么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因为我的不信任。初中的学生,懂什么?提几个问题让他们在书上找找答案回答一下,这就算是以学生为主体了。虽然由教师讲变成了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但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口怎样才是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呢?首先就得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有能力自主地学习、思考和分析。第一节课,我信任他们,他们回报我一份惊喜。
这节课,前三十分钟我几乎仍然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有十五分钟,又做了几道练习题。还剩十分钟,干什么呢?好吧,书后有活动建议一“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现在的学生最不爱写作文,我无法相信他们在这十分钟会写出这样一篇文章,也不相信他们能写出什么来。为了调动他们的热情,我将题目改为“我――一个个北京人的一天”。五分钟过去后,一个学生举手了――“我写完了。”之后不断地有人举手表示完成。到下课时,全班绝大多数完成了作文,而收上来的作品,令我和班主任老师惊喜。
一个文弱的小女生,想象着自己在遥远的时代,如何被野兽追得到处逃窜,又如何在同伴们的共同努力下猎杀了这头猛兽。这样的想象不正说明这名学生在学习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了吗?
一个顽皮的男生,在文中描写了他是怎样细心地挑选石材,怎样费力地敲打、砍砸出了他所需要的石刀,和这把刀割开了坚韧的兽皮,吃到鲜美的肉。没有上课的认真,他能再现这一真实的历史场景吗?
而当一名学生的作品发表在“历史园地”后,马上有学生在旁边写到――“北京人还不会人工取火”。因为那个学生描绘了他如何钻木取火的过程。
新颖独特并且真实再现历史的作品还有许多。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学生在文学想象和与作文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给其他学科提供练兵机会口这一节课学
15.关于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几点做法 篇十五
一、明确目的, 激发学习兴趣
要对历史课感兴趣, 首先必须让学生们认识到学好历史的重要性。了解历史王朝的兴衰, 可以提供建设祖国的经验教训;学习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 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做人;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历史事件, 可以提高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 使学生求知欲增强, 进而激励学生:我们学习了历史, 就应懂得怎样做人。有远大的理想, 高尚的气节, 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甚至会使他们对历史的学习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
二、创设情景, 培养学习兴趣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情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从情感入手, 建立教学的最佳情境, 尽量排除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心理上的强制性, 而且注重了学生从内在的需要出发而主动有效的学习,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合作的教学气氛。
1. 热门话题导入。
利用学生中流传的热门话题导入,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在讲《三国鼎立》一节时, 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 议论刘备、关羽、张飞等.你们知道《三国演义》所反映的是怎样一回事吗?它所讲的是历史上什么时代的事呢?”由此导新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
2.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 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 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如教学《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用影音视频毛泽东《七律?长征》再现情境, 让学生伴着悠扬而激昂的歌声, 仿佛看到红军大队人马跟随着高举的红军旗帜行进在万水千山, 历尽着艰难险阻。学生被意境感染了, 听起课来聚精会神。“入境始于亲”, 运用逼真的画面和动感的音效,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融入课堂的教学之中。如教学《南京大屠杀》时, 教师可以先用电脑剪辑一段电影《南京大屠杀》中的原始画面, 再配以沉重的解说词, 让学生感觉到仿佛亲眼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屠杀我中国同胞的血腥罪行, 由景而生情, 利于学生的学习。
3. 巧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一个好的问题, 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启迪无限丰富的联想, 形成创见性的观点;还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探索中体会发现的快乐。学习新知识, 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 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设问可以步步深入“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 也可逆向提问, 如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的《伐无道, 诛暴秦》一课, 可设问:“若不雨, 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代历史人物发问:“如果你是商鞅, 你将如何实施变法?”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 增强主体意识, 激发探究欲望。
三、故事讲述, 开拓视野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 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 同时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时, 教师可以讲述周恩来的几个历史小故事:使学生油然而生对周总理的敬意, 又对新中国外交有了了解。
就当代学生而言, 他们知识面广, 思想活跃, 如在讲集权统治时可以用“酎金夺爵”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来说明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可以用“南门立木”的故事来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秘诀、用“卧薪尝胆”的故事来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用“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刘备爱惜人才最终使其占据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过故事架桥, 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兴趣, 同时完成了知识的传授, 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何乐而不为?
四、设置活动, 积极探究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 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学习, 可谓一举两得。历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 就学生感兴趣而又存在争议的人物或事件组织辩论会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 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人评说, 就这个问题组织讨论, 既增强了学生兴趣有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再如在《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涉及李鸿章这个人, 可以设计这样的疑问:李鸿章是卖国贼还是仅仅政令的执行者?通过活动的举行、问题的思考, 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又启迪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善教者, 必善问”。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组织活动, 积极探究, 不仅能让学生因为看到事情的相同之处而感到熟悉, 更能因为看到事物的不同而产生惊奇感, 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16.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看法 篇十六
一、未能有效继承旧教材的优点
1.对重要地图的重视程度不够。
地图对历史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旧教材在讲述“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相关知识时,展示了战略反攻示意图,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就可以对战略反攻的意图一目了然,从而迅速分析出战略反攻的目的。但可惜的是,新教材删掉了这幅图。又如,旧教材在讲述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形势时,分别展示了春秋和战国时期形势示意图,通过对这两幅图的对比,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分封制的内容,还可以借此分析当时的政治总体趋势。所以,新教材在对这两幅地图的处理上有失偏颇。
2.过多强调横向对比,忽视纵向对比。
新教材在编写时由于过度强调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模块的横向对比,而对历史事件的纵向对比不足。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对于历史教学来说缺一不可。另外,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来看,纵向对比更易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例如,旧教材在编写时,无论是中国史还是外国史,基本上都是按编年体进行编写的,这样的编写顺序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各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历史形成整体框架意识。而新教材各章之间缺乏有效联系,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各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实,在对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模块进行编写时,可以沿用旧教材的编写思路,既有横向对比,又有纵向对比。
二、对历史材料的采用尚有不足
采用的历史材料最好是第一史料,即原始史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历史。另外,在引用历史材料时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就会曲解原始材料的意思。新教材在引用历史材料方面稍有欠缺。例如,新教材在对老子思想进行概括时提到:“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中“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与“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相接,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这句话完全可以采用原话,或者改为“他希望回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又如,在阐述南京大屠杀时,教材可以结合实物史料进行论述,这样不仅生动形象,还有助于揭露日军的罪行。但是新教材只是干巴巴地写道:“六周之内,屠杀……超过三十万人。”
三、对一些重大史实或基本概念的编写不够严谨
教材编写的严谨程度不仅关系到教材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历史教材更应严谨,因为历史教材要还原历史面貌,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以史为鉴。但是新版历史教材在一些重大史实和基本概念的编写上缺乏严谨态度。
例如,在讲述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时,用的标题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众所周知,希腊包括很多城邦国家,而雅典只是其中的一个城邦国家。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治,而斯巴达等城邦国家实行的却不是民主政治,因而直接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作标题,不够严谨。
又如,教材在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有很多原因,但根本原因是……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这段描述存在着“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的混淆问题。“根本原因”指的是本质原因,“主要原因”指的是占主导地位的原因。因此,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应该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正是因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才会弱小,才使得封建势力相对强大。而教材中所说的“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应该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再如,教材在描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时这样写道:“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这句话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与“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之间缺少了我国商人大体出现的时间,因此很多人根据这句话得出我国商人最早出现于商朝。而这严重偏离了史实,根据考古研究,目前对我国商人最早出现于什么时间,有“夏朝晚期”和“周武王灭商王之后”两种说法。
17.对历史课堂恶搞现象的几点思考 篇十七
摘要:历史课堂恶搞现象是在网络技术普及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对恶搞的危害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并在平时的工作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这种现象出现的成因,从而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关键词:历史课堂恶搞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的这几年,网络技术的勃兴为支撑这项重大工程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课堂与网络的联系日益紧密。但随着网络技术在全社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悄然从网络中产生的“网络恶搞”现象逐渐流行于青少年群体,并有了许多“现实版”。“恶搞”本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搞笑手段,是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完全以颠覆、滑稽的方式来解析,以博众人一笑,或借此表达作者的某种观点。近来,恶搞“新作不断”,流行歌曲、热门节目、标志性图像、主旋律影片、英雄人物都被恶搞,甚至连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教材课文都未能幸免。恶搞现象和恶搞的做法不再局限于网络世界,开始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并因为深受部分青少年学生推崇而渐渐向课堂教学渗透。笔者认为,课堂上出现的恶搞现象是我们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应密切关注的一个新问题,应充分认识到它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和学生健康人格与正确价值观塑造的危害,从而采取有效对策来防止恶搞向课堂和学生思维领域的侵蚀。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初中历史教学五年来的见闻和思考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行。
一、历史课堂恶搞现象举例
根据笔者亲身的见闻和与身边同行交流,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容易出现的恶搞现象基本有以下三种:
1、对历史教材插图的信笔“涂鸦”。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恶搞方式,也发生在多数学生身上。笔者曾对自己所教某个班级进行调查,全班50人竟有42人的教材插图均遭此不同程度的“厄运”,比例高达84%。而在被涂鸦的各种插图中,最多的是历史人物的画像或照片。有此行为的学生多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臆想对人物插图进行“装扮”,如给历史人物添加发须、眼镜,改换人物服装样式,1或为人物增添某种器具等,更有甚者已将人物改得面目全非,无法辨识原图。笔者所知有这样一个学生,竟对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产生了浓厚兴趣,将历史教科书上的人物图片几乎都改成了希特勒造型,真是令人吃惊。这些插图的“装饰版”也有少数带有学生的艺术加工成分,但多数是搞怪、滑稽的造型。除此之外,也有在某些反映历史事件和历史作品的插图上恶搞。各种涂鸦手法多体现出荒诞、戏谑的味道。
2、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随意曲解。如果说涂鸦还带有学生个体很强的主观色彩,则随意地曲解历史人物和事件多是从网络恶搞和市井文化中照搬而来。例如,近两年在网上颇为流行的把雷锋的英年早逝说成是因为帮人帮得太多而累死的、把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说成是因为炸药包上粘上了双面胶、把黄继光英勇堵枪眼说成是因为摔了一跤等离谱的玩笑,都被一些初中生接受而“登临”历史课堂。在笔者所教的初2007、2009级两届学生中,讲到这些人物时均有学生引用此类恶搞“经典”而在课堂上或课外大放厥词,甚至还有学生竟信以为真地来向笔者咨询,真是荒谬大焉!看来,以前那种认为历史就像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这种思维方式今天还很有市场,只不过今天的恶搞者连史实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都敢“忽悠”了。另外,给历史人物取绰号也较常见,如把施琅叫成“蟑螂”,把尺带珠丹叫成“尺带猪肝”等。
3、对历史作品和历史作业的恶意搞怪。在笔者讲授李白的诗歌时,要求学生随意地背诵一些名篇,竟有学生随口冒出了改造后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然掉进水潭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引来全班哄堂大笑。在笔者再三追问下,该生才说出缘由,他并非不知道这首诗的原文,只是在网上看到这篇“改造版”后觉得很新鲜,才在课堂上哗众取宠。像此类改造眼下已蔚然成风,有些诗句被篡改后还含有不健康的内容。还有的学生在完成历史作业尤其是历史试卷时,把一些自己没有的掌握的知识节外生枝地填上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如把春秋大思想家老子的名字写成自己的名字、在宋代社会生活的叙述中加进手机和MP3等现代产品。
二、历史课堂恶搞原因试析
虽然课堂恶搞目前并非所有学生的普遍行为,但据笔者观察如不加控制则有扩大的趋势,在其背后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作祟:
1、恶搞文化本身的内涵特点具有迷惑性和诱导性。“90后”青少年更强调个性,他们比父辈更排斥顺从,以此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青春期。多年来,我国主流文化作品在内容和风格上具有很大的雷同性,容易引起审美疲劳,而恶搞颠覆传统和经典、张扬个性,成为青年文化的一个亮点。恶搞手法带有很强的娱乐性,能较好地释放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紧张与疲惫,中学生正是被恶搞文化的这些特点所吸引,不自觉的从恶搞旁观者变成了其中一员而且乐此不疲。
2、此种行为多发生在平时被教师看作调皮或叛逆性强的学生身上。这样的学生在教师眼里总是不守规矩,不讲游戏规则,具有较强的叛逆性和挑衅性。他们往往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再加之一些学生对学习兴趣不浓,更是把精力放在网络冲浪和过早地深入市井生活诸事上。他们把从外界得到的和自创的恶搞“作品”带进课堂,无非是为了标新立异,彰显自己“博学”、聊博他人一笑而已。
3、多数恶搞“作品”来自互联网却又激活了部分学生的此类思维。2005年,网络青年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电影《无极》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戏弄和颠覆,那时,“恶搞”还只是零星的现象。而后,网络上却掀起了“恶搞”浪潮,直至红色经典和英雄人物也成为“恶搞”对象,使“恶搞”这样一种流行文化时尚逐渐走向浅薄和粗鄙。这种能够给人带来新鲜和刺激感的娱乐手法迅速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他们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价值取向的脆弱和易变很容易让这种不良的时尚文化占领他们的头脑,侵蚀他们的心灵,从而触类旁通,恶搞逐渐从网络走进了现实生活和青少年群体。网络真可谓一把双刃剑,既是高科技、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和知识载体,又是不良文化滋生的新型温床。网络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主战场的战略意义日显重要,对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扬长避短也逐渐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4、历史教育中价值观和信仰教育的缺位给恶搞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旧有的历史教育体制下,历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功能长期被压制,得不到正常的发挥。可喜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强调“识记与理解”、“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历史教育新体制,为历史教育发挥其本应具有的价值观教育和信仰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当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历史课堂中渗透德育素质教育也非易事,这还需要
我们多加努力和探索。但德育功能一日不到位,课堂的完美就不可能实现,培养出来的人也是有“残疾”的,从而为有毒有害文化的滋长提供了空间。
三、历史课堂恶搞的危害甚巨
不客气的说,恶搞是一种有毒有害的文化,尤其是向课堂教学渗透的恶搞现象。部分教师在对待一些看似零星的恶搞现象时采取了轻描淡写和付之一笑的态度,殊不知我们对其危害认识不清,任其扩散,势必严重影响到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而背离教育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其一,课堂恶搞颠覆历史科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在《蔡元培史学论集》中有这样一段话:“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辩其是非,究其失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它告诉我们,历史研究的对象是过去的一切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也就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它是客观实在的东西,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或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历史学的目的是弄清历史真相,并从中找出内在的发展规律。所以从历史学研究对象即完全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和历史学的目的即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这两点是体现了历史学的科学性。历史的严肃性在于史实不容歪曲、不容臆断、不容胡编乱造和肆意肢解。而恶搞恰逆行其道,以娱乐和戏弄的手法对待历史科学,变神奇为腐朽,让受教育者分不清真假,辨不明是非,占据他们头脑的,是被丑化的历史人物,是虚假的历史事实,是模糊的历史形象,与我们历史教育的真善美完全背道而驰,长此以往,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其二,课堂恶搞阻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颠覆理想信念。
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了解、对历史人物的感染、对历史规律的探寻、对历史道德的内化来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和树立崇高正义的理想信念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育的终极任务和目标。英雄人物之所以高大,就在于他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而恶搞把英雄人物变成小混混,甚至变成了反面人物,根本没有理想信念可言,恶搞的结果就是告诉人家不要有理想信念,根本不需要,这是危害性最大的一个方面。
四、应对课堂恶搞的对策
课堂恶搞的现象看似平常,也并非严重扰乱教学秩序,师生多数对其采取付之一笑的态度,但笑过之后,恶搞的负面影响却潜移默化地移植到学生身上,让教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危害,并提早预防,在平时的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坚决将恶搞陋习拒之千里之外。
1、加强和突出历史教育的美育功能,以之感染学生并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历史课不仅有智育和德育功能,也具有美育功能,而且在历史课堂中进行美的教育也是可行和必要的。冯一下教授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对历史课的美育功能有详尽介绍。历史教育的美蕴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历史人物、历史景象、历史事件、历史作品等无不包含美的因素,教师应通过美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现历史美的存在和伟大,使历史课堂成为一种审美活动的过程。用历史和历史课堂的美吸引学生,内化为人格素质的组成部分,并让追求美的事物和理想成为学生的一种主观能动行为。
2、在历史教育中大力渗透德育教育,真正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历史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德育渗透时有自身的优势,有丰富可资利用的资料。每一堂历史课应落脚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上,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三言两语的说教就能凑效。
3、尽量做到课堂生活丰富多采。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课堂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能使之集中注意力,确保学生的思维和言行在教师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和减少恶搞现象出现的频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对历史课充满向往和兴趣,这是我们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首要前提。
4、还应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世界。川教版八年级下册《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一课就有专门关于网络技术应用的介绍,笔者在进行该课教学时不失时机地将课文小字中提到的《网络文明公约》制成小卡片赠予每位学生,告诫他们对网络世界要擦亮眼睛,头脑清醒,并组织了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态度至关重要,在他们的头脑中要立起一道防堵恶搞陋习和思维的铜墙铁壁。
总之,课堂恶搞是在网络技术普及和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面临的新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应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现象和新问题,不断进行总结和提高,探索出历史教育更加行之有效的路子来。
参考文献:
冯一下、李洁:《历史教育新探》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年
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 开明出版社 2003年
汤翠英主编:《陶行知教育思想讲稿》
高平叔编:《蔡元培史学论集》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年
18.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篇十八
大家都知道文科的科目基本都是需要背的,但是有的同学即使是背下来也不太理解,导致考试的时候答不上,所以我们在背历史的时候,一定要理解记忆,分析里面所讲的内容,把各个部分的知识框架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才能更加的历史题目中做讲的问题。
2、不可以本末倒置。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不要只是把历史学好,如果你的其他科目不好,那么你在高考中也是没有什么用的,学习历史其实是需要过程的,不要急于一时,没有任何科目是速成的,我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一定要把主科成绩打好基础。
3、学会观察书本上的图片。
【高中历史学习的几点总结】推荐阅读:
初中、高中历史学习方法08-28
高中历史的高效学习方法08-30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09-18
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10-30
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建议11-05
高中历史学年工作总结08-19
关于高中历史老师期末总结08-22
高中历史总结思维导图09-14
高中历史个人工作总结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