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2024-09-10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共5篇)

1.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篇一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单元计划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宇宙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并能对搜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评价

2、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计算等方法整理、加工有关的数据。科学知识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知道环形山的形成。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第一课 登月之旅)

2、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了解四季的成因(第二课)太阳系大家族

3、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天空中的主要星星(北斗星、北极星)(第三课 看星星)

4、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 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恒心和毅力。

2、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教学重点: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2、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3、看夜空,认识星座。

4、了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

5、唤起学生探索外星生命的欲望和想象力。教学难点:

1、体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2、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3、利用北斗七星找北极星。

4、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5、有理有据、简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时安排:

1、登月之旅 1课时

2、太阳系大家族 1课时

3、看星座 1课时

4、探索宇宙 1课时

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1课时

1、登月之旅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

2、了解人类对月球探索的经历。

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

4、进行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等。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小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师: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月亮,那么同学们欣赏过我们美丽的月亮么?

2、教师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图片。

3、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么?想不想走进我们美丽的月亮,了解月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进本章的第一节——登月之旅。(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谈话:月亮上有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就想弄清楚,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只好编造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故事。

直到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人们能够更仔细的观察月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家通过各种望远镜观察月球,发现月球表面的许多地方都布满了圆形的坑,他们把它称为环形山;除此之外,月球表面还有许多暗黑而平坦的区域,称为月海。

2、提问:你们觉得这些月球表面的阴影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3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推测这些环形山是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直到发现地球上被流星撞击形成的陨石坑……

(课件出示地球的陨石坑和月球上环形山的图片)

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得出了新的推论:认为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教师出示嫦娥二号所拍摄的图片)

3、模拟实验:研究环形山的形成

A、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一些大小相同的石子。研究问题: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假设:与陨石下落的高低有关系。实验材料:沙盘、细沙、大小相同的石子 实验设计:(1)在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一些大小相同的石子。

实验记录:石子越高,落下时撞击的坑越深;石子离沙盘越低,落下时撞击的坑越浅。我的结论:月球上环形山的深浅与陨石下落的高低有关系。B、从相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大小不同的石子。研究问题: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假设:与陨石的大小有关系。

实验材料:沙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石子 实验设计:(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2)从相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大小不同的石子。

实验记录:石子越大,撞击的坑大而深;石子越小,撞击的坑小而浅。实验结论:月球上环形山坑的大小与陨石的大小有关系。

C、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研究问题: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假设:与陨石的大小和下落的高度有关系。实验设计:(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一些大小相同的石子。(3)从相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大小不同的石子。

实验记录:石子越大,撞击的坑大而深;石子越小,撞击的坑小而浅。石子越高,落下时撞击的坑越深;石子离沙盘越低,落下时撞击的坑越浅。

实验结论:月球上环形山坑的大小与陨石的大小和下落的高度有关系。注意事项:

(1)小石子要自然下落,手松时不要用力;

(2)用手取出石子时要小心,注意不要破坏“陨石坑”的形状;

(3)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石子离开盘子的高度不能超过15厘米;(4)注意观察手电筒直射或斜射“陨石坑”时的明暗变化。

4、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登月工程。

(1)科学家们还发现,月球像地球的卫士一样绕地球环形,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卫星、载人飞船的登月成功,为人类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

简单介绍:a、美国人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次登上了月球,留下了他们的足迹。b、介绍中国的探月工程

(3)概括月球的知识。

当月亮的神秘面纱被撩开后,人们发现,月亮其实并不美丽。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有趣的是,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三、拓展

你想去月球旅行吗?设想一下,去月球旅行需要做哪些准备?

四、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同步测练考中的内容。板书设计:

古代——————近代——————现代(神话故事)(望远镜)(登月计划)补充资料:

2004年4,中国探月关键年——“嫦娥工程”启动,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载着中国祖祖辈辈的登月希望,向月亮飞去。“嫦娥一号”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的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对于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二号卫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将验证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公里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X频段测控、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

《登月之旅》 教学反思

上这节课之前,我细细研读了教学参考书,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了设计。活动导入环节通过欣赏视屏,不仅使学生在音乐和美图的欣赏中获得美感和对月亮的亲切感,同时也使学生从多角度感知人类对月亮的感情。这一环节是建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第二环节通过资料的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人类认识月球的历史。远近不同距离拍摄的月球图片给学生带来了认知的方便,视觉的直接冲击使学生迅速感受到了天文望远镜的威力和科学的伟大。第三环节,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环形山形成的原因,继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在活动中学生的假设和猜想还是很大胆的。在学生设计实验的环节中,教师的引导和细节点上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其实真的很简单。因为这样,所以我调整了教材的使用策略。这样做,使学生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可以自己参与设计实验,自己明确实验的要点和目标、注意事项,自己思考并总结出模拟环形山的方法。从而了解月球环形山为什么会是大小不

一、深浅不同且近似圆形的原因。这样的延伸要求看似轻描淡写、可有可无,但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科学探究方向的引导却起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看得更清楚”的理解上存在偏差。部分学生认为比较光亮就是清楚。所以教师的陈述还要再斟酌。

本节课给了我很大思考:在科学活动中,一个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做学生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中一些细节的处理如何把握?实验的设计如何更加科学严谨?

2、太阳系大家族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姿态,并且知道地球公转和自转是同时进行的。3.知道四季的成因,与阳光直射、斜射有关。

4.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难点:

1、了解四季成因。

2、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球仪、地球仪、手电筒、温度计两支,信封若干,实验记录纸,制作太阳、地球标签,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秒表、1.5米长的细绳、橡皮塞、砝码,每组各一个。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2)帮助学生认识三类星:恒星、行星和卫星。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展开想像的翅膀,并能说说自己对宇宙天体的认识,尤其对恒星、行星、卫星三类星的认识。

(3)激趣: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让我们一起乘上宇宙飞船飞上太空来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吧!(板书:太阳系大家族)

二、自学课文

1、大家把书翻开,自己读读45——46页,你能了解到什么知识?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问号。2、2分钟后交流。相应地对以下(第三、四、五部分)内容进行指导。

三、认识地日运动

1、(出示文中三球运动的文字资料)板书:

太阳

地球

月球

2、你知道了它们是怎么运动的。看老师模拟演示三球仪。再说说还发现了什么?

3、理解:公转周期、公转和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4、同学表演模拟地日运动,加深理解。请三位同学分别代表太阳、地球(贴上标签)模拟表演它们的运动。说说他们演得对不对?应注意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而且是自西向东。

四、认识四季的成因

1、观察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差异。出示实验要求。(课前老师安排一名学生做了实验,但是结果如何呢?强调实验前温度计刻度是一样的,现在呢?)

2、思考:为什么斜放的温度高,平放的温度低呢?(斜放的温度计正对阳光,受到阳光的直射;而平放的温度计受到阳光的斜射,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高,受阳光斜射的地方温度低。)

3、根据这个道理,大家试着解释一年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呢?观看视频。

4、模拟四季成因实验。让一名学生手捧地球仪,地球仪倾向正北,并绕太阳公转。教师用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让学生说说太阳直射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

5、让学生看课件图,判断季节。

五、认识太阳系其他天体

1、根据学生交流,板书:火星、水星等。了解八大行星,恒星,卫星等,分别板书。

2、认识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你知道了太阳系八大行星,那你能说说他们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的顺序吗?

3、让我们看一段视频,直观地感受太阳系的形成和八大行星的特点。

4、什么是太阳系?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六、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1、问题:我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的时间,那其他行星公转周期有多长呢?我们接下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怎么研究呢?

2、介绍方法: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3、先假设:行星与太阳距离越(远),公转周期就越(长),可以有争议,这是预测。

4、了解实验材料及实验步骤,实验要求。看了这个要求,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细化要求。如:

实验员:举过头顶是为了安全、也便于观察;捏塑料管的手不要晃动,用力要均匀,不能碰到绳子,注意下面的绳长保持不变。(教师示范)

计时员,即计数员,按表时要看清橡皮塞的位置,再次转到该位置时为1圈。数到第10圈立即停表。(让一名学生演示,教师示范测量)

记录员:要及时记录橡皮塞转动10圈所用的时间。测试三次后,要计算出平均值。观察员:要观察塑料管下绳长保持不变。

5、学生实验记录,讨论发现。

6、交流汇报。小结。

7、看一份科学家测量的八大行星公转周期的资料,你发现了什么?(行星离太阳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更加验证了我们的实验结论。

七、总结拓展

1、谈谈学习收获

2、课外拓展:查阅有关太阳的资料,概括相关知识。

3、看星座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恒星,什么是星座。

2、知道银河系的概况。

3、认识北斗星、北极星、大熊星座、小熊星座,能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教学重点:

看夜空,认星座。

教学难点: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介绍星空。

2、引导交流:看了星空有什么感想?(1)学生观察。(2)学生交流

二、建立我的星座

1、美丽的夜空中,有着数不清的星星,他们看起来眨呀眨的,古人就对他们非常感兴趣了,仔细观察后,发现了规律,并把他们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你们知道哪些星座呢?

(学生介绍所知道的星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2、这些都是古人根据神话中动物或者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我们也可以来命名啊。你们都看到哪些星星,都想给他们取个什么字名呢?

3、全班交流。(学生完成记录,并小组内交流给星座取的名字和意义。)

三、认识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位置关系。

1、教师投影:大熊和小熊座。

2、引导认识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位置关系。(学生观察北斗七星在四季中的不同位置。)

师补充介绍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知识。

3、如果今夜观察,你预测一下,北斗七星和北极星的位置将是什么样?(学生了解位置和距离特点。)

4、指导学生画北斗七星,并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四、指导学生做“星座”放映器

具体方法详见课本P50页。

五、了解银河系。

银河,我国民间又称为天河。它看起来像白茫茫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划开整个天空。在银河里有许多小光点,就像撒了白色的粉末一样,辉映成一片。实际上一颗白色的粉末就是一颗巨大的恒星,银河就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太阳是其中的一颗恒星。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中有2000多亿颗。在太空俯视银河,看到的银河像个旋涡。

六、作业布置:

4、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

3、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4、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3、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4、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5、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

6、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7、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2、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3、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

一、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板书课题:探索宇宙)

(二)自主探索,交流汇报

1、观测太空:

教师:不只是同学们想去探索宇宙,几百年来,人类观测太空,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你知道他们是怎样观测太空的吗?

学生可能回答:用眼睛看;用望远镜;用天文望远镜等。

教师:同学们已经在课前搜集了相关的资料,你们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教师: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以及使用的观测工具有哪些? 学生:汇报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活动】整理总结,精讲点拨,人类观测太空用的工具:

伽利略望远镜——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天文台的光学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哈勃太空望远镜

2、运载火箭

教师:人类观测太空历史悠久,真正进入太空却是最近50年的事。要进入太空需要借助什么交通工具?

学生可能回答:运载火箭;宇宙飞船等。教师点拨:需要借助运载火箭。同学们已经在课前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火箭的发展历史以及火箭进入太空的难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寻求问题答案。【学生活动】汇报小组交流讨论结果。学生有可能已经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让他们展示,发言,告诉同学们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活动】在学生互相提问解答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总结完善。中国古代火箭——明代的神火飞鸦

1926年美国的戈达德制造的第一枚现代火箭 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我国的神舟5号、6号载人飞船以及嫦娥2号就是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的。

教师:火箭要进入太空最大的困难是要摆脱地球的吸引力,否则就会被地球吸引力拉回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航天科学家设计出了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它能够以7.9千米/秒以上的速度冲出大气层,进入太空。引导学生看课本上多级火箭图:

3、航天器

教师:运载火箭冲出大气层,进入太空,火箭逐级脱落,宇航员要在太空进行科学实验,要住在哪里?

学生可能回答:宇宙飞船里;航天飞机里;空间站里等。

教师点拨: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航天器。宇航员在太空中主要就是住在国际空间站里。国际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我国的神舟五号

我国的嫦娥2号——2010年发射成功 科学试验卫星

先驱者10号太空探测器——1972年升空,1983年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2003年1月以后,它便杳无音信的飞向宇宙深处。

4、难忘的太空人

教师:有了这么多的航天器,世界上都有哪些国家的宇航员进入太空了?

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我国早期献身于航天事业的科学家,由于他的壮举,天文学家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环形山”。

尤里·加加林——1961年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宇宙空间的苏联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1969年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神州5号航天员杨利伟——2003年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2005年神州六号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教师: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简单介绍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牺牲的宇航员

(三)、课堂讨论,巩固提高:

教师: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是否值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点拨: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日渐重要。现在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巨大宝库,载人航天事业就是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以往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的镜头,将一步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实现。人类转移到其他星球上居住和生活将不再是幻想,完全可以开发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来解决现在生活空间越来越拥挤的现状。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又将面临着更多新的考验和抉择。中国要想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开发太空资源的基础——载人航天技术。神州5号,神州6号,嫦娥2号的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已从经济、军事扩展到科研方面,说明中国人能真正意义上的进入载人航天领域。中国是强国,是科技强国。这也树立了五千年文明古国新的历史形象,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想和收获?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汇报总结。

(五)、课外拓展:

1、课后同学们收集各种航空灾难的资料,通过资料的搜集、通过观看相关录像来了解航天灾难史,了解人类为航天事业作出的不懈努力。

2、课后收集资料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板书设计:

探索宇宙

1、观测太空

2、运载火箭

3、航天器

4、难忘的航天人

参考资料:

最古老的天文台:原始人类从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很注意对天体的观测,因此在一些文明古国,早就建立了便于从事天文观测的天文台。在古希腊文化极盛时期,埃及亚历山大城就建有著名的天文台。我国相传在夏朝就有天文台了,叫做清台,商时称为神台,周朝称为灵台。周文王时灵台建在都城封邑的西郊,台高两丈,周四百二十步。西汉时在长安城郊筑有清台,后改为灵台,上有浑仪,相风铜乌及铜表等仪器。以后历代都修建过天文台,但是这些古天文台现在都不存在了。目前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天文台是公元632年建于南朝鲜庆州的天文台。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天文台是河南登封县的观星台。相传此处是周公测景的地方。唐朝开元年间,南宫说这里建立了石表,元代年初在石表北面建立了永久性的观象台,目前还有遗迹存在,解放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5年进行了全面维修。

万户: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人。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苏联、德国、英国等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此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中国航天事业大事记(1956~2003):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88年4月,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开始兴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30多年来,我国共研制发射了15种类型、51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率达90%以上,初步形成了4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目前“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截至目前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使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2002年12月,“神舟”4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入航天工程的第四次飞行试验,其中第一次在1999年11月,第二次在2001年1月,第三次在2002年3月。“神舟”4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以后,于16日6点23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着陆,航天员自主走出返回舱,状态良好。这次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完成和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计划和目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活动的国家!中国载人航天备忘录: 1992年9月,中国正式启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1号发射成功。2001年1月10日,“神舟”2号无人飞船环绕地球108圈后返回。2002年3月25日,“神舟”3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4月1日顺利返回,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完全处于载人状态的无人飞船。2002年12月30日凌晨,“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这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于甘肃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一颗载人火箭,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太空,迈出了中国人进入太空的第一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简介: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1981年4月12日首次飞行,是美国最老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机舱长18米,能装运36吨重的货物。航天飞机外形像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机尾装有三个主发动机和一个巨大的推进剂外贮箱,箱内装着几百吨重的液氧、液氢燃料,它附在机身腹部,供给航天飞机燃料,外贮箱两边各有一枚固体燃料助推火箭,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 000吨。在返航时,它能借助于气动升力的作用,滑行上万千米的距离,然后在跑道上水平降落。与此同时,在滑行中,它还能向两侧方向作2 000千米的机动飞行,以选择合适的着陆场地。据美国宇航局的官员介绍,一架航天飞机可以反复使用75到100次,在美宇航局42年的载人飞行史上,航天飞机在返航时还未出现过事故。“哥伦比亚”号原定2001年再次升空,但由于技术故障和航天飞机调配等原因,发射日期一直被推迟到了2003年1月16号,这是“哥伦比亚”号的第28次飞行,也是美国航天飞机22年来的第113次飞行,机上共有7名宇航员,其中有两名是女性,还有一名首次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哥伦比亚”号本次飞行总共搭载了6个国家的学生设计的实验项目,其中包括中国学生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

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2、知识和技能:

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了解人类对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了解宇宙奥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科学地探究未知事物,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1.小组合作,共同收集、整理分享资料。2.引导学生科学地探究未知事物。课时安排:1节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自从人们开始研究太空以来,就一直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更想知道是否有像地球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存在。那么,你认为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板书: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2、你知道有生命有哪些类型?地球以外指的是什么地方?

3、这些星球都是在我们的太阳系内,其实在宇宙中,还有无数个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我们目前所了解的也只能是在太阳系内的一些信息。所以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索地球以外的太阳系以内的宇宙中有没有生命存在。

二、提出问题、查阅资料

1、提问:你认为有外星人吗?我们一般可以凭什么来推断地球以外的星球有生命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水、空气、阳光……

2、接下来,我们都来做一回小小的科学家,研究一下太阳系内除地球外的星球是否有生命的存在。科学研究需要一种求是、持之以恒的精神,更需要一种专注的、团结协作的态度。

要求:8个小组分别选择自己想研究的一个星球,查阅一下自己收集的资料,根据资料讨论分析一下,这个星球有没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三、科学辩论

教师引导学生对是否有外星人的问题进行讨论。

同学们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有外星人,另一种认为没有外星人。请你们说出你们的观点以及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

四、介绍科学家的观点

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有外星人,他们已经行动起来向其它星球发送了地球的名片,寻找外星人。另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没有外星人,他们认为所谓外星人其实是人们由于心理或生理因素造成的错觉或幻觉,可能是飞机、气球,也可能是云块、球状闪电等物体。

五、了解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猜测与研究

1、虽然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还没有找到答案,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外星生命,但人们还是作出了自己的猜测和描绘。

2、你能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外星人模样吗?

3、如果需要跟外星人联系,该怎么办?需要介绍哪些情况? 实际上科学已经做了(展示地球名片),你能看懂多少?

4、介绍地球名片的含义。

5、科学家还采用电波、黄金唱片向外传递信息,课后大家可以查阅了解一下。学生互评。

六、共同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如果发现了外星人,请你给他们写封信介绍我们的情况,别忘了,他们可不懂人类的文字哦!先考虑介绍哪些内容,采用何种方式,再设计书信。交流书信。

2.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篇二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

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用图画和语言描述。

2、对病菌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一些种类,知道它们的正、反两方面。

四、课时安排:

1、水滴里的生物

2课时

2、做酸奶

2课时

3、馒头发霉了

2课时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2课时

第一课:水滴里的生物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

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取水样(课前布置,注意安全)观察水样,引出显微镜的观察活动。

观察水(颜色,透明度),还能看到水中有些什么吗?

用显微镜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2、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了解起功能。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第二课时

1、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通过阅读课文资料,了解微生物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借助资料,知道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认识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

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的兴趣。

你观测到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

它是否在运动?

4、巩固学习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你对微生物有什么了解了?

第二课:做酸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交流,认识细菌和病毒。

2、能够通过做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3、知道细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4、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增进健康生活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鲜牛奶、白糖、温度计、保温杯。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指导学生动手做酸奶。

讲解酸奶制作的方法,注意要点:温度,时间,高温消毒三者都要顾及。加热后冷却到30—37度保温8小时左右。

2、认识细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解释牛奶为什么回变成酸奶。牛奶为什么回变成酸奶,引发学生开展讨论。

介绍细菌和酸奶的有关知识。

启发学生说一些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

第二课时

3、介绍病毒及其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疾病,看书认识常见病毒。

4、知道预防传染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疾病传播的方法有哪些?

通过皮肤传染,通过接触物体传染,通过空气传播,通过动物传播……

讨论预防疾病的方法,如:流感、非典、爱滋病……

5、巩固学习

提问:细菌对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怎样看待细菌的益和弊。

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一、教学目标: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2、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显微镜。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

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

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2、了解没的功与过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

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第二课时

1、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2、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

(1)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

(2)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

(3)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

(4)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

3、巩固学习:

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

第四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教学目标: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结构。* 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物体大多由细胞构成。*

1、了解细胞是有生命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2、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洋葱、显微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搭建生命体的话题。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

激发学生探究学生观察洋葱皮和人体表皮的兴趣。

2、利用不同工具组逐次观察,比较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

指导学生探究学生观察洋葱皮和人体表皮。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比较洋葱皮和人体表皮结构的的异同,它们都是有一块块“积木”构成,但积木的形状、大小不相同。

第二课时

1、认识细胞,知道生命体大多由细胞构成以及细胞是有生命的。

(1)介绍细胞的发现。

(2)生命体大多由细胞构成以及细胞是有生命的。

(3)构成生命体的细胞形状、大小不相同,有不同的功能。

介绍白细胞的功能。

2、巩固: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

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生物体大多由细胞构成。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教学内容: 1-5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构造。了解人类对地球

形状认识的历史,了解地球表面在不断变化,了解火山、地震的现象。

2、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学生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做简单的科学模型。会阅读书刊极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的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构造。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了解地球表面在不断变化,了解火山、地震的现象。

2、学生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做简单的科学模型。单元课时安排:

每课一教时共8教时。

第一课: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能够收集有关的地球的资料,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3、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科学是不断发 展的。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人类探究地球的历史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

提问:“人类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呢?”激发 学生的兴趣。

1、介绍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介绍古代印度人和古代中国人对地球形

状的认识,了解那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种没有依据的“猜想”,是对地球

不科学的解释。张衡和亚里士多德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科学。说明人们

不断用来修正猜想和探究。

2、介绍当人们看到船身逐渐消失在海平面下的事实以后,对地球形状又有了

新的认识和猜想。可以让同学们做一做“进港的帆船”的模拟实验。有介绍

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而进行环球航行的故事。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宇航员在空中亲眼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了。

介绍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事业。

第二课时

一、巩固练习

1、古代、近代、现代人类是怎样探究地球的形状的?

2、你知道哪些地球的有关知识。

二、布置预习

收集各种不同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和资料,性同伴介绍。

第二课:地球的表面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2、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

点。能够描述家乡地貌的特点。

3、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 乡。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2、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新课

1、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

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带地球的不同的地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壮丽风光。

2、制作地貌模型。

通过制作,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地貌的特点。

3、说明描绘地貌的手段在发展。

教材展示了两幅不同科技水平的图片,一幅是从飞机上拍摄的航拍图,还有一幅

卫星相片,表面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认识地球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前进。

而且是向着高精度,精细化前进。

第二课时

一、从整体上去认识地表环境,最后展示给学生看的是世界地图和地形地球仪,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认识地球表面的水陆分布。并引导学生解释“三山六水

一分田”的说法,使学生能够概括性地记住地球地貌的总体状况。

二、巩固练习

你对地球的地貌有了什么样的了解。

第三课:地球的内部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

2、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3、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

2、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教学准备:

地球内部构造的有关资料。准备三个装着水、沙子、小石子的盒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新课

1、进行猜测黑盒子物体的活动。

拿出三个装着水、沙子、小石子的盒子,要求不打开黑盒子,通过摇晃等方法

获得盒子里的信息,推断黑子里装着什么物质。知道科学家通过想地球内部

发出地震波,通过检测地震波发射的来测定地球内部的物质状态。

2、展示火山、温泉、地震的图片,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掌握地球内部信息的。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科学家不但从地球表象推测地球内部构造,还从地震波的

偏转现象给地球内部分层,有的甚至还有奇思秒想。

第二课时

一、知道学生模仿鸡蛋的结构,制作一个地球的内部构造模型,通过模型来给

出对地球内部的解释。

重点指导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

先做里面,再做外面。

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

二、巩固练习

说说地球内部构造。

第四课:火山和地震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的作用。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几地震的预防措施。

2、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

3、能够收集有关火山与地震的资料。能够模拟火山的喷发和地震的形成。

4、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的作用。*

2、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几地震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了解火山。

知道学生通过图意推想火山形成的原因。

了解为研究火山而献身的科学家夫妇,让学生感受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模拟火山喷发,学生从中获得信息,想象火山喷山时的情景。

2、认识地震。

想学生讲解地政的成因,观察有关图片,战士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然后,指导学生模拟地震的发生,学会判断地震的强弱和震中位置。

介绍张衡和他的地动仪以及现代地震检测仪,指出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

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 仪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和学生探讨地震来临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方法。

3、巩固

火山喷发是有什么现象?

地震发生前有什么预兆吗?

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第五课:地表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知道流水、冰川、风、气温会对地表产生影响。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发生了变化。

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些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能够对一些显现作出一些大胆

的猜想。能够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能够对人类的一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

意识到要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解释。

感叹自然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流水、冰川、风、气温会对地表产生影响。人类的的行为使地表发生变化。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些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

三、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出示喜马拉雅山的图片及科学家的考察信息,让学生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很久

以前的情况。让学生意识到人类人类就是通过这些化石认识地质变化的。

让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中国在很早以前科学家对地质进行研究。

2、研究千姿百态的地表的形成。

火山口湖、石林奇观、海岸边的礁石等地貌都是在空气、流水、、气温以及

地质运动的自然情况下形成的。

3、教学石头怎么会变成小石子和沙子的。

做模拟实验。

知道学生观察、认识风化的作用。了解气温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植物、冰冻对岩石的影响。

4、通过模拟实验和研究,认识侵蚀作用。

做模拟流水的搬运实验,是学生在观察、分析中懂得流水的携带功能搬运了碎石 和沙子。观察图,继续思考。

5、了解人类生产、生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认识人类的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有的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6、巩固: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能够改变地表?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气态、液态。温度的改变可以是物质 发生变化。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2、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会查阅书刊及利用其他信息源。

4、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5、能反思其他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和假设相比较。

6、尊重证据,乐于用穴道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气态、液态。温度的改变可以是物质

发生变化。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三、课时安排:

1、我们周围的变化

2课时

2、铁钉生锈了

2课时

3、变色花

2课时

4、洗衣服的学问

2课时

1、我们周围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4、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5、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4、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三、教学准备:

蜡烛、酒精灯、石棉网、蒸发皿、烧杯、干抹布。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大自然中物质的变化是各种各样的:种子

发芽、开花、结果……你还知道哪些物质的变化?

2、研究物质的变化。

蜡烛是我们熟悉的物体,让我们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仔细观察蜡烛,尽可能多的说出蜡烛的特点。

给蜡烛加热。预测:蜡烛在加热和冷却后有什么变化?

仔细观察燃烧蜡烛是有什么现象发生,将观察到的加热和点燃蜡烛的现象写在活动记录上。

最后,比较蜡烛熔化、凝固和蜡烛燃烧的不同,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

异类音义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异类生成了新的物质,证据

可以从颜色改变、产生沉淀、发光发热等现象中寻找。

第二课时

1、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种变化。

学生探究以下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火柴燃烧、水的三态、铁水变成钢锭。

讨论研究后把结论填在书上,并说出你的证据。

2、学生选择实验,在观察比较中判断她们属于哪一类的变化。

学生分小组选择实验所需的器材做实验。

通过着部分的活动,学生可以在各组观察实验和活动中交流,对物质的变化有

更全面的认识。

2、铁钉生锈了

一、教学目标: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 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知道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的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的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 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三、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常见的生锈物品。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铁回生锈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呢?你研究过吗?

今天蜗牛来研究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2、在生活中找一找生锈的铁制品。

观察铁锈是什么样的,比较铁锈与铁有什么不同。还在哪见过生锈的物品?

3、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以王刚小组为例,介绍实验方案的内容和格式,学生模拟实验,假设制订方案。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严整假设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归纳铁钉生锈的原因。

(暗示两个假设条件:一个是只有空气,无水。另一个是有水,有空气。)

(提醒学生:新钉子要把表面的油漆清洗掉或烧掉。)

第二课时

1、了解防锈的方法。

怎样防止铁生锈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兔油漆、搪瓷覆盖、制成不锈钢、表面涂上不易生锈的金属。

还有涂沥青、放干燥剂……

2、巩固

铁生锈的条件有哪些?

怎样防止铁的生锈?

3、变色花

一、教学目标: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 性。`

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 性。*

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 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三、教学准备:

紫甘蓝、塑料袋、温水、烧杯。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各类物质,研究物质的种类和用途对家庭、工业、农业、建筑业等有着很大的作用。

2、变魔术,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知识。

学生玩魔术“纸花变红,纸叶变绿”——在白色花瓣上涂上白醋,在叶子上

抹上碱水,在往纸花上喷上紫甘蓝水奇妙的现象就发生了。

讨论纸花变色的原因,了解物质变化的种类,知道指示剂能够分辨出酸性物质

和碱性物质。

3、指认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从生活经验出发介绍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体温:怎样用科学的手段去辨别酸性物质、碱性物质?

第二课时

1、学生用紫甘蓝制作指示剂检测身边的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生制作紫甘蓝指示剂。

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的物体,观察颜色的变化,将结果填在活动记录上。

2、了解酸性、碱性物质的意义。

通过一些事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意义。

竹子喜好碱性土壤,如果淋了酸雨,就会大面积死亡。

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家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3、巩固

今天你学会了怎样的一个小魔术? 酸性、碱性物质有哪些意义?

4、洗衣服的学问

一、教学目标: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剂清洗。了解肥皂去污的原理。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方法。

意思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体验到利用穴道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质量的用去。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剂清洗。了解肥皂去污的原理。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三、教学准备:

烧杯、勺子、水、肥皂、洗衣粉、植物油、污布。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衣服上沾着汗渍,墨水,油污……,你知道怎样去

除它们吗?

2、通过怎样去除衣服污迹的问题,开展讨论。

围绕洗衣服的话题,展开讨论。

引出“哪种污物用哪种洗涤剂用品效果好”的问题。

3、探究洗衣服的学问。

学生动手洗衣服。先说说该怎样洗衣服呢?

创造两种实验条件,学生分成两组做对比实验,学生填写实验结论。

(重点通过观察污渍的变化,比较出肥皂、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差异。)

第二课时

1、介绍洗衣方面的知识。

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介绍洗衣的学问。为什么肥皂,洗衣粉有去污能力呢?

对于油污用肥皂洗涤效果比较好……虽然污迹的成分各不相同,但只要跟与之

匹配的洗涤剂发生反应,它们都能被洗干净,洗衣服大有学问。

2、巩固

为什么肥皂,洗衣粉有去污能力呢?

洗衣服有什么学问呢?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3、通过网络操作形成互相协作的精神,提高自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和变化的。

3、感受宇宙科学的奇妙,增强探究兴趣。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从时间、空间和物质上认识到宇宙是无限的。教学准备

为全班准备:全课课件,学习资源包(包含自学课件、学习包、计算器)等。

为各组准备:一台可上网的计算机(或在电脑室进行教学),《课前自助预习卡》,宙之旅”任务单》,《自学记录单》、《自选作业卡》等。

三、课时安排:

1、登月之旅

2课时

2、太阳系大家族

2课时

3、看星座

2课时

4、探索宇宙

1课时

4、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1课时

《“宇 登月之旅

第一课时 2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知道环形山的形成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二、教学准备

有关月球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记录纸、牙签、手电筒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首先老师想让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出示美丽月色的图片)

2、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学生交流)

3、这么美的月亮上有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就想弄清楚,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只好编造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们能说出一两个来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

(二)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

师: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你们对月球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

1、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有关月球的知识,那么你们这些知识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可能会说从书本上,电脑上了解到的)

2、师:书本上、电脑上的知识又来自于哪里呢?(学生回答)来自于科学家们对月球的不断探索。那么从古到今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3、交流自学的收获。

(二)介绍中国的登月计划

1、师:同学们,我们知道美国已经成功登陆月球,而登上月球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梦想,那同学们知道我国的科学家们为登月作了哪些准备呢?

2、学生交流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3、小结:

(三)、探究环形山的形成

1、师:登上月球后发现月球上有很多的环形山,那这么多的环形山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同学们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2、指名学生交流。

3、这只是我们的猜想,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科学家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4、实验(讲清实验要求和注意问题)。

5、汇报、交流。

(六)总结

五、作业

2、太阳系大家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

3、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4、了解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过程。

5、知道太阳的有关知识。

6、了解太阳系中有关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流星的知识。

7、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交流、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能对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评价。

2、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计算等方法整理、加工太阳系的有关数据。

3、能够用安全的方法观测太阳。

4、能够用一定的器材给八大行星排列位置。

5、尝试着模拟太阳系运动的游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2、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教学准备

有关太阳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橡皮泥、记录纸、网球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7 1.导入激趣。

(1)谈话导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 37(2)帮助学生认识三类星:恒星、行星和卫星。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展开想像的翅膀,并能说说自己对宇宙天体的认识,尤其对恒星、行星、卫星三类星的认识。

(3)激趣: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让我们一起乘上宇宙飞船飞上太空来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吧!由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引入本课,从学生每天看到的熟悉的星星谈起。面对满天星斗,学生会想到很多,例如有些是本身能发光,有些不能,于是引出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为本课学习扫除概念上的障碍。模拟升空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置身于广阔的宇宙空间,去探索无穷的宇宙奥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 28

1.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1)要求学生能够对太阳系的构成有一定的认识,井能说出九大行星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中行星的运行轨迹,看看能发现什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得越多越好,并且能用一些办法记住九大行星及其排列顺序。

(2)引导学生进入“宇宙之旅”、“小天文馆”网站,或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太阳系。学生在浏览网站或阅读的时候,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回答别人的提问,教师将对提问或发表言论多的小组颁发奖品——天文知识卡片。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这个活动。

(3)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一段的教学中,学生对太阳系的构成完全由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发现,尤其是八大行星的名称及排列顺序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但因为学生自己寻找的有关知识很庞杂,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实地观测太阳。

(1)活动前准备:鞋盒、胶水、剪刀、锡纸、针。

(2)活动过程:与学生重温太阳观测方法存在危险的原因;

看星座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与别人交流星星的观测情况。

2、能够通过建立“我的星座”的方式认识天空的主要星星和星座。

3、能够在夜空亲自观测星星。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

2、会记录星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需要持之以恒。教学准备:

有关星座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投影仪、多媒体电脑。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9

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温家宝总理的诗——《仰望星空》。

2、指名学生朗读《仰望星空》。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温总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提问:你平时有没有观察过星空?你是怎样观察的?观察时你想到些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讲述: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这些恒星因为离我们太远,才会看上去是一颗颗亮晶晶的小星星。

2、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每一个星座中的恒星可连成不同的图形。古代人发挥想象,常用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为星座命名。

既然古人能建立星座,同学们也可以回家后各自观察星空,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星星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星座。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试试 建立一个自己的“星座”

第二课时 30

1、学生建立“我的星座”。

(1)出示星空图,让学生观察。并把自己喜欢的星星用线连起来,建立自己的星座。(天体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每天都想去观察星座,让每个学生都去建立“自己的星座”,这样,学生就可以张开想像的翅膀,按照各自的心愿,满怀兴趣和关心去观察星星。)

(2)讨论“我的星座”。

教师组织交流“我的星座”:说说建立了什么样的星座?说出命名的理由。学生各自到讲台上,用投影仪介绍自己的星座。

(3)介绍“我的星座”。

谈话: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星座,请你把“我的星座”介绍出来。(这一次的介绍和上一次不同,要求明确星座的方位、高度和特征。)

2、关注“我的星座”。

让学生继续观察“我的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星星运动规律的概念。(1)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星空图。

让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季星空图有什么不同?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在观察星座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2)讲述观察星座要注意的问题:

1、定点。(定地点)

2、定时。(定时间)

3、定向。(定方向)

3、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4、本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或启发?

5、课后延伸:

请大家课后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正确地观察星座,并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

3、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4、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3、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4、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5、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

6、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7、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2、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3、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31

一、新课导入。

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板书课题)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所收集的材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

二、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他们会问一些怎样的问题? 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偷药奔月、女娲炼石补天、夸父持杖逐日,井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造了这些神话传说?(2)了解古代科学家探索宇宙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谈话:古人不但为许多天象编写了神话传说,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古代科学家。中国:张衡、祖冲之、僧一行、郭守敬等等;外国:哥白尼、布鲁诺等等,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古代用来观测天文现象的仪器及古代的星图。

教师进行总结:

(3)了解宇宙探测工具的发展。

三、总结宇宙的特点。

四、布置学生收集各种航空灾难活动。

可以通过资料的搜集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录像来了解航天灾难史。组织学生谈谈人类面对行航天灾难史作如何感想?

五、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教学目标:

1、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1、小组合作,共同收集、整理分享资料。

2、引导学生科学地探究未知事物。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2

一、谈话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有关外星生命的话题,谁来说说外星生命指的什么?

二、提出问题

1、提问:你认为有外星人吗?

2、现场调查,公布调查结果。

三、科学辩论

教师引导学生对是否有外星人的问题进行讨论。

同学们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有外星人,另一种认为没有外星人。请你们说出你们的观点以及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

四、提供资料

教师向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外星人的资料。

A、来自太空的报告。B、月球上的外星生物。C、我的故事:我和外星人握手。向学生介绍太阳系的有关资料。

1、向学生介绍银河系的有关资料。

2、向学生介绍河外星系的有关资料。

五、介绍科学家的观点

观点1:认为有外星人。

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有外星人,他们已经行动起来向其它星球发送了地球的名片,寻找外星人。另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没有外星人,他们认为所谓外星人其实是人们由于心理或生理因素造成的错觉或幻觉,可能是飞机、气球,也可能是云块、球状闪电等物体。

六、共同小结

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篇三

新知识点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掌握用“替换”(或置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手段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例1时,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借助示意图,思考怎样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小杯替换成大杯。教学例2时,在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通过画示意图帮助自己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打开教材,看一看“西红柿”“青椒”“萝卜”是怎样想的。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假设,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感受“替换”“假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4.重视检验过程,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在解决问题后,教师都应要求学生对求出的结果进行检验,看答案是不是符合题目的已知条件,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课时安排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1课时 2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1课时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1课时

教学内容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材第68、第6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1~

3、第9~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并进一步发展推理和转化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1.用等量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2.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谈话:我们每天写作业都要用到钢笔,请拿出你最喜欢的钢笔,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教师选择一支钢笔,问:你这支钢笔多少钱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拿出自己的一支铅笔,问:老师这支铅笔值()钱。老师想用这支铅笔换你这支钢笔,你愿意吗?(不愿意)为什么?(不公平)提问:请同学们帮老师一个忙,怎样才能公平地换到这支钢笔? 根据同学的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我们用数学语言说1支钢笔的价格可以替换成()支铅笔的价格,或者说()支铅笔的价格可以替换成1支钢笔的价格。

教师:刚才老师与这位同学换笔,说明“替换”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谁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替换现象? 指出:我们读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一个用“替换”来解决问题的典型事例。既然生活中到处都有“替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板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 教学实施

1.教学例1。(1)出示例题。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1大杯果汁可以替换成3小杯果汁,或者3小杯果汁可以替换成1大杯果汁。

(2)小组合作。

提问:这里的720毫升不仅装了1大杯,还装了6小杯,要求大杯和小杯的容量,该怎么办呢?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呢? 小组讨论,教师出示思考题: ①替换的依据是什么? ②画一画,将什么替换成什么?选一种替换方法,画出替换过程。③说一说,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用课件演示。提问:有不同的替换方法吗?(4)学生列式。

教师:会列式吗?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替换方法列式。教师让两名学生板演。学生板演后,说说是怎样想的。方法一:1个大杯可以换成3个小杯。小杯:720÷(6+3)=720÷9=80(毫升)大杯:80×3=240(毫升)方法二:6个小杯可以换成2个大杯。6÷3=2(个)大杯:720÷(2+1)=720÷3=240(毫升)小杯:240÷3=80(毫升)(5)检验。

提问:怎样检验他们做得对不对? 学生检验,教师巡视,集体交流。

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答案才正确。2.小结。

提问: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的是什么策略? 小结:替换的策略。我们把两个量通过替换转化为一个量,便于计算。有时也可以借助画图来帮助理解。

3.练习。

(1)完成教材第69页的“练一练”。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与例题比,有什么不同?

互相交流,汇报替换的过程。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2)独立完成教材第72页的练习十一的第1题。

提问:你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吗?先画一画,再解答。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8块某种饼干的含钙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含钙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这样的饼干,喝了1杯牛奶,含钙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含钙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杯牛奶呢? 四 思维训练

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一的第14题。

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饼干:25毫克 牛奶:200毫克 思维训练

花圃:35平方米 苗圃:25平方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69页练一练

桌子每张1500元,椅子每把300元。练习十一 1.(1)6(2)20 2.(1)2(2)10 大货车的载重量是6.6吨,小货车的载重量是3.3吨。

3.大纸箱:40双 小纸箱:20双 9.大瓶:216毫升 小瓶:108毫升 10.钢笔:7.2元 铅笔:1.2元

11.师傅:(120+16)÷(1+1)=68(个)徒弟:68-16=52(个)12.海芙蓉:(405+20+49)÷3=158(元)雀梅:158-20=138(元)榕树:158-49=109(元)13.(画图表示数量关系略)张宇:108÷2+18=72(张)晓

王星:108÷2-18=36(张)14.花圃:(180+10×3)÷(3+3)=35(平方米)苗圃:35-10=25(平方米)思考题

16÷[(12-8)÷2]=8(元/千克)板书设计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①提出替换——发现矛盾

②作出调整:方法一:1个大杯可以换成3个小杯。

小杯:960÷(6+2×3)=960÷12=80(毫升)

大杯:80×3=240(毫升)方法二:6个小杯可以换成2个大杯。6÷3=2(个)大杯:960÷(2+2)=960÷4=240(毫升)

小杯:240÷3=80(毫升)

课后反思

1.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

2.在进行替换时,学生比较难理解为什么替换以后总量变化了,总量是怎样变化的。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材70~71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一的第4~8题。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以及步骤。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取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2.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解决问题的策略? 生:替换。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揭题)二 教学实施

1.课件出示教学例2。2.理解题意。

师:请自己把题目读一读,说说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并说说题目的意思: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共装有100个球,每个大盒子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问题是求每个大盒和每个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师:仔细反复读题,你能发现题中隐含着哪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呢? 生:2个大盒里球的数量+5个小盒里球的数量=100 生:每个大盒里球的数量-每个小盒里球的数量=8 生:每个小盒里球的数量+8=每个大盒里球的数量(课件演示上面的数量关系)3.尝试解答。

师:请你先自己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并动笔试一试你的策略是否有效。

(鼓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4.交流方法(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发言)。

生:假设7个盒子都是小盒(也就是把2个大盒也看成小盒),这样球的总数要比100少,因为1个小盒里比1个大盒里少装8个球,所以2个小盒要比2个大盒少8×2=16(个)球,这样7个小盒里球的总数就是100-16=84(个),即每个小盒里装84÷7=12(个)球,每个大盒子装12+8=20(个)球。

列式为: 8×2=16(个)100-16=84(个)84÷7=12(个)12+8=20(个)答:每个大盒装20个球,每个小盒装12个球。5.内化深化。

师:你还有其他的假设方法吗?(提示:能把上面的盒子都假设成大盒吗?)生:可以假设全是大盒,这样把5个小盒都看成大盒就会比实际多8×5=40(个)球,同样可以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6.回顾整理。

师:根据上面的解答方法,你能说说怎样用假设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吗?(1)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先提出假设,假设后球的总个数与实际数量不一样,这时就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推算出正确结果。

(2)突破难点回顾:在进行调整时,我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先算出假设与实际总数相差多少,再算算每一份相差多少,最后算出调整数量。

7.拓展提升,感受文化。

师:实际上,今天我们接触的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古人称之为“鸡兔同笼”问题。它出自于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书中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大家看,我们刚才解决的问题和这个“鸡兔同笼”问题是不是有共同的特点呢?我国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会使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多么了不起啊!你能算出这道题中的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同学们乘船去旅游,大船每船坐5人,小船每船坐3人,42人租了10条船,问几条大船几条小船? 2.大卡车6个轮子,小卡车4个轮子,一共有10辆车,共56个轮子,几辆大卡车几辆小卡车? 3.有100张2元和5元的钱,一共365元,问2元的和5元的各几张? 四 思维训练

100个和尚100个馍,大和尚1人分3个馍,小和尚3人分1个馍。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假设租的船都是大船: 5×10=50(人)50-42=8(人)5-3=2(人)小船:8÷2=4(条)大船:10-4=6(条)2.假设全是大卡车: 6×10=60(个)60-56=4(个)6-4=2(个)小卡车:4÷2=2(辆)大卡车:10-2=8(辆)3.假设都是5元的: 100×5=500(元)500-365=135(元)5-2=3(元)2元的:135÷3=45(张)5元的:100-45=55(张)思维训练

1个大和尚和3个小和尚一组,正好是4个和尚分4个馍,这样100÷4=25(组),所以有大和尚25人,小和尚100-25=75(人)。教材习题

教材第71页练一练

1.2千克 3千克 每个大瓶装油4千克,小瓶3千克 2.成人票:41元 儿童票:16元

练习十一

4.x=36 x=300 x=6 5.210棵 苹果树70棵 桃树90棵 梨树100棵

6.大瓶:5千克 小瓶:3千克 7.(1)30(2)20 8.4797 板书设计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①提出假设——发现矛盾

②做出调整: 假设7个盒子都是小盒

假设7个盒子都是大盒

少 8×2=16(个)多 8×5=40(个)

100-16=84(个)

100+40=140(个)

84÷(5+2)=12(个)

140÷(5+2)=20(个)

12+8=20(个)

20-8=12(个)答:每个大盒装20个,每个小盒装12个。

课后反思 1.解决问题中对策略的获得“不是由外部输入,而是在内部萌生”。策略的学习关键在于“悟”。因此,在对策略的教学过程中更强调的是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只有真正地去充分感悟和体验,才能实现对于策略的“悟”和“在内部萌生”。

4.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篇四

(一)第一课时:平均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学生操作摆桃子。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 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小组或全班交流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

第二课时:平均分(2)

教学内容:教材第44—4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教学用具:桃子图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做平均分?

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

16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个学生;如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个学生。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板贴8个桃子图片)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

提问: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

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

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

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1.想一想,分一分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教师适时要点拨引导。2.说一说,演一演

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有4个;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先每只小猴3个,再每制小猴1个„„

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可分得4个。3.书上第44页的“试一试”

先按照题意,自己动手一边摆一边写答案

在花瓶里,该怎么插呢?

明确要求:

(1)出示条件:把12朵花平均插在几个花瓶里。

(2)提问:你想知道小白兔是怎样插这些花的吗?“平均插”是什么意思?

自主探索,请学生上教台示范插花。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2、第2题

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3、第4题

教师在黑板上画8个苹果

A提出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

把它们每4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B学生到黑板上动手分别操作分一分。

C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4、第6题

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5、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每一份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不同方法,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的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不同,但结果每份都是相同的,这都是平均分。

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3、5题。课后反思:

67第六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53、5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会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二()得八 三()十二 二()十二 2×()=8()×3=12 2×()=10

2、从10里面连续减2,减去()次,正好全部减完。

3、引入新课: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乘法口诀,真的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1)出示插图。

提问: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说明:8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想一想:把8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实际上怎样分?(平均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板书:8÷2=)

提问:算式中的8表示什么?2呢?

(3)小组讨论:8÷2等于几呢?每位同学想想办法,小组讨论看哪一组办法多?

(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提问: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最简便?

小结:在计算8÷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2几得八,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的求出商。

(5)指名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思路。

2、教学“试一试”(1)出示12÷3、10÷5 请学生们读一读。

(2)想一想他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答的?(3)指名口述解题思路。(4)学生们填写课本。

3、小结: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很快的解答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让学生们一组一组的完成。

(2)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

(30小结:在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跟相应的乘法算式来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进行比赛,要求一组一组完成。(2)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快?(3)揭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出示数字图,请看要求。(2)学生默算。(3)学生开火车比赛。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六、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第七课时:练习九(1)

教学内容:课本第55—56页练习九第1-8题。教学目标:

1.巩固表内乘除法的计算,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2.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乘、除法。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运用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看一看谁算得最好、最快。

二、计算练习。

1.口算:完成练习九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九第2题,(1)学生一组一组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它们分别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3.完成练习九第3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注意对班级准确率、速度的记录。

4.完成练习九第5题。

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5.完成练习九第6题。完成后全班交流,说说这两题的区别和联系。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7题。

(1)出示挂图,学生看图。想一想:题中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怎样列式?(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说各自的想法,并说说列式的理由。

四、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4、8两题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练习九(2)

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练习九第9-13题。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根据乘、除法的含义解决相关问题,学会正确计算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10÷5= 6×2= 4×3= 4×6= 15÷3= 5÷5= 12÷3= 2×3= 3×6= 5×5= 3×5= 12÷2= 6÷3= 18÷6= 8÷4= 30÷5= 学生口算,并说说其中几题的计算过程。

2、口答。

(1)3个6是多少?

(2)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3)18里面有几个3?

二、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1.完成练习九第9题。

(1)出示第9题插图。请学生说一说题意。(2)独立解决,指名口答。

2.出示练习九第10题的表格,学生独立思考填空,指名口答订正。3.练习九第1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再独立完成计算,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4.完成练习九第13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独立思考完成,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求出一共有多少盆菊花的?

三、课堂作业:练习九第12题。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复习

教学内容:复习,教材第57、5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除法问题。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1.完成复习第1题

学生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完成后说说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2.第2题,学生同桌合作完成,一人说口诀,另一人根据口诀写出两道除尘算式。集体交流时说说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并说说为什么只能写一道?

3.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第5题。

(1)出示第5题插图。请学生说一说题意。(2)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你是用什么样的算式解决的?为什么用除法? 比较:一个小朋友要把15盆花平均排成3行,另一个小朋友要把15盆花平均排成5行,结果每行排的一样多吗?

组织学生讨论:排的行数多,每行盆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完成第6题。

让学生先说说题意,然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是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解答的,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说说算式中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比较,想一想:每次抬的个数与抬的次数有关吗?有什么样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再指名谈一谈各自的看法)

小结:把一些物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求可以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而且平均分时,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的个数就越少,每几个分一份时,每份的个数越多,分的份数就越少。

3.完成第7题。

出示插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然后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书上的问题,全班交流后订正。3.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5.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篇五

长方体和正方体: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探索长方体物特征的活动。抽象图形,修正表象。自主活动,发现特征。通过自主的活动,发现正方体的特征。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做好课前准备。突出实物和展开图中面的对应关系。变中求同,感悟规律。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题意。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比较和交流,理解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通过实例,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感受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在比较体积大小中引入体积单位。在语言描述、实物比拟、动作比划中感受体积、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在类比推理中认识 1 立方米。在摆长方体的活动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和推理中,自主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要强调三点: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循序渐进地组织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安排倒数的认识,为分数除法的教学作准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和探索活动的有效性。借助直观图示,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列方程解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沟通分数乘、除法的联系。安排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学生发展 认识比: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比的意义。加大探索的空间,自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联系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中来。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把握教学要求,为教学相应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作准备。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加强比较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提出假设,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重视检验过程,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

可能性: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结合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认识百分数: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相改写的方法。应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活动的全过程,学会收集、整理、加工、描述数据的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练习已有的知识经验,经理讲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增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增和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操作、试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经验。3.让学生练习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分数)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过程中,能够主动练习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分析、猜想、炎症、归纳和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在应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合乎逻辑的进行思考,清除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4.在认识比和百分数,学习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提高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不断发展、增强数感

5.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以及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表象,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主动应用所学方程、分数运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比、百分数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2.在列方程解决量、色淡不计算实际问题,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3.在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根据指定的可能性(分数)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在应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应用比和分数的关系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5.能应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情感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那种进步与收获,增强求知欲,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3.感受数学价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以及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时间与综合应用”等活动,了解数学的知识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2.通过应用题从整数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4.利用直观图,推导分数除法法则时,要把计算与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

5.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方法。6.充分利用学过的简单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讲清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7.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通过实例,讲清百分数的意义。

单 元 分 析 单元 第二单元 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 材 说 明

学生在一年级教材中直观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数学学习中多次把长方体、正方体木块作为学具,对它们的形状有了初步的、整体的感受。知道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物体是什么形状。本单元系统、深入地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内容很多。

本单元教学内容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有一条合理的编排线索。先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再教学它们的表面积,然后教学体积,是一条符合知识间的发展关系,有利于学生认知的线索。把形体的特征安排为第一块内容,能为后面的表面积、体积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不理解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就不可能形成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不建立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体积公式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把表面积安排在体积之前教学,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面积的概念,掌握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表面积的条件比体积充分。而且通过表面积的教学,更深一层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对教学体积是有益的。在体积这部分知识里,先教学体积的意义和常用单位,这些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建立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概念,才能探索体积计算公式。把体积单位的进率安排在体积公式之后教学,就能通过计算获得进率。这样,体积单位的进率就是意义建构的,而不是机械接受的。

第二,加强了空间观念。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历来都很重视发展空间观念。本单元不仅在传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时加强培养,还充实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展开的内容。过去教材里讲长方体的表面展开是为了教学它的表面积及计算,现在教学表面的展开,更是为了发展空间的观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个内容,把能进行这些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种表现。教材一方面把正方体、长方体纸盒展开,在展开图里找到原来形体的每个面;另一方面又提供一些图形,把它们折叠围成立体,感受图形的各部分在立体上的位臵,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些活动中实实在在地获得发展。另外,设计的五道思考题和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加大了空间想像的力度,都以发展空间观念为主要目的。

第三,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能发现和认识数学知识,习得的概念和方法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尽力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处处能看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后,收集这样的实物并量出长、宽、高或棱长;在做纸盒和鱼缸的实际问题中教学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用初步建立的体积(容积)概念比较物体的大小;用学到的体积单位计量常见物体的体积、常见容器的容量;灵活应用体积公式计算沙坑里沙的厚度、塑胶跑道的用料问题„„ 教 学 目 标

1、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探索长方体物特征的活动。抽象图形,修正表象。自主活动,发现特征。通过自主的活动,发现正方体的特征。

2、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做好课前准备。突出实物和展开图中面的对应关系。变中求同,感悟规律。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题意。

3、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比较和交流,理解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通过实例,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感受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在比较体积大小中引入体积单位。

4、在语言描述、实物比拟、动作比划中感受体积、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在类比推理中认识 1 立方米。

5、在观察、比较和推理中,自主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课 时 安 排 14课时

1、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3、体积和体积单位--------------------------2课时

4、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2课时

5、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课时

6、整理和练习------------------------------3课时 7表面积的变化------------------------------1课时

单 元 分 析 单元 第三单元 内容 分数乘法 教 材 说 明

本单元教学分数乘法,是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以计算为主,包括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教学要求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应用于分数连乘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探索算法、总结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第一,以计算法则的教学为编排主线,把运算的意义、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化了全单元的内容结构。第二,知识发展线索清晰,前后联系紧密,各道例题的教学任务明确。下图是本单元教材里的计算知识结构图。

先教学整数乘分数,后教学分数乘分数,符合简单到复杂的编排原则。而且,整数乘分数还能与整数乘法建立联系,应用整数乘法知识,为分数乘法的教学开好头。

整数乘分数先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再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前者在运算意义上与整数乘法一致,算法是例1的重点。正由于运算意义和整数乘法一致,可以把整数乘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相同,体会并得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后者在运算意义上有很大的扩展,乘法不仅能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还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是例2的教学重点。而例2的算法,在前面已经解决了。分数乘分数先教学基础知识,再培养计算技能。例4和例5要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认识迁移到分数乘分数,深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还要解决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并形成统摄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所以,这两道例题着重教学基础知识。例6教学分数连乘,巩固计算法则的同时,培养分子、分母交叉约分的技能。

第三,编排“倒数”知识,为分数除法作准备。分数除法经常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进行计算,转化需要倒数的知识。因此,本单元在分数乘法的教学基本完成以后,编排了有关倒数知识的一节教材和一个练习,为下一单元的教学提前作准备。教 学 目 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课 时 安 排 9课时

1、分数与整数相乘-----------------3课时

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数连乘-------3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4、整理和练习--------2课时

单 元 分 析 单元 第四单元 内容 分数除法 教 材 说 明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看到教材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计算内容编排成两段: 一是计算法则,二是乘除两步计算。两段之间穿插解决实际问题,留出了巩固法则、形成计算能力的时空。这是考虑到从理解法则到掌握法则需要一段过程,教学应遵循这个规律。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计算知识,能起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才能比较轻松地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第二,计算法则的教学编排细致,从分数除以整数到整数除以分数,再到分数除以分数,最后才形成包摄性强的法则。分数除法是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的,转化的方法是乘除数的倒数,例1至例4都教学这样的转化。前两道例题在操作中开展形象思维,体会转化是合理的;后两道例题通过猜想与验证,理解转化是必然的。这样的编排循序渐进,使法则的教学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不仅是形成知识技能,还是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策略的载体。

第三,单独编排例题教学应用题。本单元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在分数乘法概念的基础上列方程解答的。它与分数乘法应用题,在数量关系上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有许多可以比较、需要区分的内容。由于解法比较特殊以及教学内容比较多,单独编排有利于教学。

一、在图画上分——感悟算法。

二、验证猜想——确认算法。

三、找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题的关键。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具体情景,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使学生学分用分数除法来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单 元 分 析 单元 第五单元 内容 认识比 教 材 说 明

在掌握了除法和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教学一些关于比的基础知识,能够发展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为以后教学比例打好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达到这个要求需要以比的知识为基础。因此,本单元教材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编排四道例题教学比的基础知识。前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教学比的意义,先认识两个同类量的比,再认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逐渐建立比的概念。后两道例题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从化简整数比到化简分数比、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有了这些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能解决不同情境里的、不同方式呈现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第二,联系生活和已有经验,建构比的知识。教学比的意义和性质,有大量资源可以利用。例如几种物体的份额关系、常见数量关系等。教材用比表示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表示白色方格与红色方格的个数关系;利用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总价除以数量求单价,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联系分数基本性质得出比的性质„„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识。

第三,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要把已知的各部分的比看成各部分的份数,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测量大树、旗杆、楼房的高,要发现并理解“同一时间、相近地点,杆长与影长的比是一定的”。可见,比的概念是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教材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具体应用比的知识,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一、写比——感悟意义。

二、求比值——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三、转化——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策略。

四、发现、应用规律——实践活动的重心。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比的意义。加大探索的空间,自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2、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3、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课 时 安 排 6课时

1、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课时

2、按比例分配问题---------------------2课时

3、大树有多高-------------------------1课时

单 元 分 析 单元 第六单元 内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 材 说 明

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例1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

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提出这个要求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

教材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两步计算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传统教材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还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而且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对称编排。本单元只编排分数乘法问题,不教学除法问题,要突出“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因为分数乘法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迁移到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中去。

一、一题两解——既含运算顺序,又含运算律的内容。

二、数形结合——教学较复杂问题的数量关系。

路。其次让学生理解,男运动员是运动员总人数的一部分,可以表示在运动员总人数的线

教 学 目 标

1、联系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中来。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把握教学要求,为教学相应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作准备。

3、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加强比较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

课 时 安 排 7课时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课时

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3课时

3、整理与练习--2课时

本单元教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替”即替代,“换”则更换,替换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我国有经典的、应用替换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果用这些题来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解法,潜在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开发。这些离开生活实际的题目虽然能引起学生短时间的好奇,却难以维持学习热情,更不会产生学习需要。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需要用替换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把果汁倒入大杯与小杯、在公园租用大船和小船、布臵展板、储钱罐里的硬币、乒乓球比赛时的单打和双打„„利用情境的趣味性,唤起积极性;利用问题的挑战性,调动主动性;利用素材的现实性,激活已有经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教材在“你知道吗”里介绍古代名题,让学生了解我国很早就有替换思想。现代与古代的题目合理配臵,使本单元教学更有价值。

第二,着眼于积累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替换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很有好处。用替换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大纲教材里教学的应用题稍复杂些,解答那些题目很少应用替换方法。编排本单元,不是为了增多题型、增加学习难度,而是为学生创造替换的机会,提供进行替换的载体。因此,两道例题只指点思路和方向,不出现题目的解法。两次“练一练”都提示可以怎样想,应该做些什么。练习十七的题量不多,控制了难度。尤其是例1里“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例2里“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都是着眼于体会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方法,感受解题策略。

一、直观的情境——引发替换。

二、用多种形式解决问题——突出替换策略。

教 学 目 标

1、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提出假设,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重视检验过程,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

课 时 安 排 3课时

1、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1课时

2、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1课时

3、整理与练习1课时

第九单元 内容 认识百分数 教 材 说 明

本单元在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以及简单应用。教学百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能沟通不同形式的数之间的联系,便于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编排上还有以下特点。第一,把百分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列为全单元的教学重点。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解答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应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概念是正确应用的前提。因此,把百分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之一,是毫无疑义的。

第二,把“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两个领域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关百分数的基础知识,包括意义、表示方法以及与小数、分数的改写,都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百分数又经常出现在统计表或统计图里,许多统计的问题,尤其是求概率经常要计算百分数。可见,百分数的知识不应局限在“数与代数”领域里教学。教材努力使两个领域相联系,如例1分析统计表里的投篮次数、投中次数和投中的比率,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第101页第7题选择统计表里的百分数,比较大小;第9题从统计图上的已有百分数,联想其他的百分数;例4和例5利用统计图、统计表里的数据求百分率。再如第110页第4题用百分数刻画可能性有多大。这些结合一方面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多样活泼,赋予百分数具体的含义,激发学习热情,加强数概念的教学。另一方面经常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数据信息,培养统计观念。

一、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以分数、比的知识为生长点。

二、教学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改写——在探索的基础上点拨技巧。

三、教学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围绕百分数的意义思考数量关系。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相改写的方法。

2、应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活动的全过程,学会收集、整理、加工、描述数据的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课 时 安 排 9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2课时

2、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2课时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2课时

4、整理与练习-------2课时

5、算出它们的普及率------1课时 第十单元 内容 整理与复习教 材 说 明

这部分教材一共分五段安排。第一段是“数的世界”。主要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方程、比和百分数等基础知识;练习解方程,求比值和化简比,分数乘法、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上述知识和方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第二段是“图形王国”。主要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常用体积(容积)单位的意义及其进率,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这方面的实际问题。第三段是“统计天地”。主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第四段是“数学广角”。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动手操作和讨论交流,完整经历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第五段是“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本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作出综合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及基本性质,利用数量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实际应用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题。

4、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体积及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5、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

6、进一步掌握分数表示(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 时 安 排 5课时

上一篇:早安感恩心语句子 关于每日清晨心语下一篇:英语词汇记忆方法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