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美术三年级教案

2024-09-03

湘教版美术三年级教案(精选5篇)

1.湘教版美术三年级教案 篇一

《风来了》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二、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一、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人和事物的变化。

二、大胆的表现对风的感受。教学准备:

师:相关课件。生:练习纸、图画本、铅笔、彩笔等。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风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感观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听觉就是其一个主要的方面,通过听觉导入,激活记忆。)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歌,让我们竖起耳朵用心的来听听吧!(播放风的声音)

三、引发回忆,加深认识。(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深刻与肤浅的区别,认识得越深刻对其表象和反馈就越细腻、具体。本环节力求挖掘学生的深层记忆,并让其全方位认识风,强化学生的感受。)

师: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哪几种不同的风吗?(微风、大风、狂风)运用课件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对各种风的记忆和认识。教师适时渗透自然知识的教育。

此处加一项:简单介绍风的形成过程,加深对风的了解。

风的形成和作用.:风是怎么形成的呢?空气流动产生风。冷热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风的大小对人们又什么作用呢?大风能让风车转动,抽水快;大风能让帆船行走的快;可以放风筝,把衣服吹干;风能还可以发电,环保节能……(设计意图:知识整合。学生学习过《科学》课中“风的形成”,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参与绘画热情,二年级上册语文《风娃娃》学生又刚刚学习过。借助熟悉的知识经验再次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而最后一句过度句,从学生已有的《科学》和《语文》知识经验中过渡到美术的春夏秋冬四季体验中。)

四、尝试训练。(借鉴、尝试和纠错的过程是认识事物、学习技能的必经之路,把单纯的练习喻于竞赛和成功的体验等激励情境中,以期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发挥主动性,取得更大的功效比。)

1、比赛画风。

让学生用线条来表现风。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画出形象的“风”来。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让同学评一评。教师进行简单小结:用线来画风可以形象的把风的方向和路线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不同形式的风。

2、景物描绘。

多媒体出示几种物体图片。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它们在风中会有哪些变化,并尝试把它画下来。

师:风能让许多东西动起来,飘起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如果风来了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用五分钟时间把它们在风中的样子画下来。

学生相互间交流、并互评。教师选有代表性作业进行简单展示、点评。

3、人物的表现。

回忆在风中的经历,让学生描述,并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加深对风中的人物特征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在风中行走的经历吗?谁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景?难走吗?你是怎样感觉到风的存在的?

师:请看大屏幕,这位同学在上学路上遇到了什么情况?风给她带来了哪些不便?她是如何对付风的呢?

五、图片欣赏。(刘海粟说过“艺术是熏出来的”。给学生艺术的情境与氛围是成功的美术课堂的一大要素,优秀作品的展示,是把学生带入意境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师:风并不总是给人带来麻烦,更多的时侯它是我们一个可爱的朋友,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请同学们跟我去看看风。播放多媒体图片,师生同赏

此处应该加一项:探索风的表现方法。

用线条(长短斜线、螺旋式曲线),周围的景物或者任务的动态,把线条和动态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创作的时候有的放矢。

六、创作表现。(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创造和表现得以提升,表现的过程是练习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的应用过程,也是学习的检验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都和这位朋友----“风”经常碰面,你还记得上学路上它吹走你的帽子,在教室里乱翻我们书本、作业时的淘气样,或是在你上完体育课大汗淋漓时给你带来清凉的可爱样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来把你和这位朋友相处的情景描绘下来!------在图画本上画一幅表现风的画面。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评价。(没有评价的学习过程就象没有罗盘的航行,它得不到及时的修正,不明确与目标的差距。)展示部分作品,学生自评、互评后,教师做简要点评。

2.湘教版美术三年级教案 篇二

一、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 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 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 而且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 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 教材的内 容可以看出, 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 总—分的传统 思维方式, 从一般到 具体, 先介绍中国的 产业, 包括上一 册的中国 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 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 内容繁杂, 追求面面俱到, 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 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 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 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 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 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 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 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 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 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 都体现了 “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 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 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 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 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 度的变化。旧 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 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 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 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 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 图注更加清晰, 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 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 比如在教材第12页, 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 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 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 观, 具有历史 的厚重感 和更强的 说服力。除此之外,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 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 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 时, 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 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 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 新版教材也肯 定存在着 许多不足, 它是“十年 磨一剑”的成果, 现在又正 返回实践 中去接受 实践的检 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 “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 怀抱着这样的期望, 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 为依据, 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 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 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3.湘教版美术三年级教案 篇三

第1课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能抓住教师的形象神态进行描绘,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小学美术教案 老师您好

2、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3、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绐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小学美术教案

4、在充满土活情趣的绘画与制作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老师您好 教学设计

一、本课围绕“老师”这个主题,将表现性绘画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

二、活动一

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教学可作如下安排:

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

在学习指导中可通过示范画或学生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的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之后,可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的学习。

三、活动二

与活动一比较,要表现的人物更多,情节更生动。教学中可作如下安排:

观察比较——学习讨论——提供指导——自主表现——交流评析。出示两幅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幅画是一位教师的具体形象,第二幅画是将第一幅画中的教师形象与一些学生形象进行组合的画面,通过比较揭示本课学习主题。学生讨论师生相貌、身材、衣着的区别,范画让学生在画面中对既定的教师、学生形象进行尝试组合构图,出现人物形象组合的各种图画,并鼓励学生根据记忆加上一定的主观想象,积极思考“学生和教师在何处干什么"的故事情节,大胆表现,在交流分析中对自己表现的印象深刻的画面故事畅所欲言。

四、活动三是关于妆片没计制作的学习内容,可以信息加工策略为主导没

计学习活动,教学安排如下:观察分析——掌握规律——拓展思路——自主设计——体验交流。

教师出示尊师卡揭示课题,并让学生拆分卡片,了解卡片的构成要素

包括:衬底、形象、文字,探讨卡片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律。教师提供各种卡片供学生欣赏,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向学生提供卡片外形和图案设计的思路,如根据文字进行联想等。学生设计制作完毕后可相互欣赏,并赠送给自己喜欢的教师。教师充满谢意的表白既是对小孩的肯定,又促进情感交流的升华。

评价不能局限于绘画或制作表现的区别,重要的是通过评价继续构建师生友谊之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作业要求:

活动一,以写生或记忆的方式画——画自己喜欢的老师,可以是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

活动二,记忆或想象画出自己和老师之间印象最深的事情。

第2课 《卡通大亮相》

教学目标 :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

4、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小学美术教案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内涵很丰富,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非常感兴趣。

教学过程: 活动—— 欣赏感受——分析评述——掌握特点———设计表现——探讨研究——课外延伸 活动一:

了解方法——确定思路——创作表现——交流欣赏活动——可将欣赏和创作结合起来,首先给学生欣赏几个经典的、积极向上的中外动画片片段,美美地饱览卡通明旦的多姿风采,然后再让学生讲讲最喜欢其中的那一个—卡通形象,为什么?接着从片段中抽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来分析讲述其艺术特点。

在分析时可采用直观的方法,如:讲解分析“唐老鸭”的形象特点时,将唐老鸭却生活中的鸭子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区别在哪儿?并让他们自己总结,小学美术教案

抓住生活原形的特点,运用夸张、变形、简练,鲜明对比等——些卡通形象的基本的艺术特点,为自己喜爱的小故事中的主角设计形象。在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图,自己探索制作方法;然后教师就—些难点问题提示后,利用课外做出来。

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1、简单了解卡通片的制作过程、方法;

2、对优秀的卡通片有基本的鉴别能力;

3、掌握运用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造型规律进行卡通形象的创作。

活动二:可由欣赏一本卡通连环画入手,来了解创作卡通连环画的简单方法:创作过程如下:

1、根据故事情节,将故事分为若干个场景(策划文字脚本):

2、根据每一个场景构思画面:注意每一幅画面都要清楚地表达出故事情节。

3、创作绘制出每一幅画面。注意:构图饱满,主要的形象要突出。4角色在不同画面中形象不能差别太大。

5、整理装订,最后同学们将做好的连环画互相交流观看,并评出最优秀的卡通连环画。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将在动画片中所学到的简明、概括、夸张等手法,运用到连环画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创作绘制中去。作业要求:

活动一:设计一个造型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并试着让它动起来,活动二:将你熟悉的小故事改编成连环画形式画出来。

第3课 《鸟之王》

教学目标

1、了解飞鸟的基本特征和风凰的来龙去脉,参照凤凰或天国神鸟的产生方式,参考相关自然之鸟想象画出新的鸟之王形象。

2、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马的保护意识。教学设计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与创作。用:设可导入――观察分析―――欣赏学习――自主表现采完成教学过程,二、设问导入。

教师提问: 大家都见过哪些马?能说说吗?称得上鸟工的是哪些呢? 观察分析。出示鸟类图片。

设问:大家说一说,所见之鸟都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学生说后教师小结:鹰、秃鹫、孔雀、天鹅、白鹤等都是鸟中佼佼者,也可称王。共同的特征是:有身、颈、头、脚,翅尾巴,能飞能立,羽翼好看。之后渗入对自然环境中鸟的保护意识教育。

赏析学习。出示凤凰或神鸟的美术作品后教师设问:

你认为这些画好看吗?为什么?它是不是自然界的鸟?艺术家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三技法讲授:

鸟之王的结构创作要求(集各类鸟的美丽与威猛等于一体)。

四、自主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将学习所获得的有关鸟王的知识信息及观察分析,经创意组合画出一幅新的鸟王形象来。可以不受自然形态的限制。

第4课《会走火的小人》

教学目标

1、能采用自由画的形式,自如地描画自己喜爱的“小人”形象。

2、能协调地使用剪刀,制作完成会走的“小人”。

3、能在游戏活动中尽兴倾注自己的设计。教学设计

本课以绘画、手工和游戏综合形式开展教学,以直观演示方法进入教学的起始段。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和活动性是协调教学活动开展的综合要求。其中形象性在于表现形象的个性化和对所描绘人物身份特征的肯定;直观性强调了作业样式所取得的启示作用和学习要求;故事性艺术地将学习内容、实践所得,转化到情意条件下而生成感人的情境;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将有助于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有利于激活学习和表现的热情。形象性、直观性更多地体现在教学要求和学习形式的呈现方面,故事性和活动性有助于内化知识,抒发情感,促进认识的发展。因此,抓住课题中“会走”两个字做文章,便可以促动情境的发生,在对于故事的表述和表演中,通过活动形式,将学丛的所见、所思、所求表露出来,形成了理想和愿望的自如表达。

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教学策略制定方面在确定中心任务的前提下,围绕“故事”开展教学,从动人的情节中强化对运动形象的体验以及思维发散的扩充,由表及里触及灵魂,借以激发创作热情,增加学习的表现性。

课堂程序:故事导入、寻找线索——启发联想、树立形象——自主表现、创造实践——游戏表演、有情有趣——赏析评议、沟通思想。

教学方法:运用可以讲述、讨论、演示、展现、游戏等方法择优组合,应防止平均化和复杂化给教学实施带来的破坏影响。教学手段运用可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择优选用,工具材料是完成作业的物质条件,工具要完备;制作用纸要适合表演运动的适宜厚度。由于参与性和活动性较强的缘故,教学组织需要在服从“中心”所需的主控下,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做到一环扣一环,活泼的学习局面,需要可靠的秩序作为保障。

以个人或同学合作的形式绘制一个或一组造型生动的“小人”,并剪下来套在手指上,进行游戏表演活动。

第5课《旋转卡》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设计制作旋转牛。

2、在游戏中感觉视觉暂停现象,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和成功感。

3、培养动手能力和初步的设计意识。

教学设计

一、本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可遵循游戏导入——观察分析——自主表现——游戏活动——交流评析

二、通过一个情境的建立,创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主动、迫切

地参与学习活动。将制作、装饰表现于游戏活动作为教学主要内容,遵循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紧密联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验自制玩具的独有乐趣。

教学过程的安排,如下程序:

1.通过教师玩、学生看或师生一起玩旋转卡的互动方式创设情境,认识旋转卡,引入剪、贴、画的学习活动。

2.通过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卡片两面的图案是相关联的,并掌握制作相关联画面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3.通过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卡片外形的形状变化和大致分类,了解到在简单外形的 基础上可修剪出丰富的外形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自己能做得更好的信念。

4.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制作步骤,自主制作旋转卡。教师随时观察学情并及时解决问题。5.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可采取自己玩、和同学交换玩的方式,尽情享受自制玩具的乐趣。6.开展赏析评议的教学活动,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受,也可请刚才一起玩的同学说谎玩别人的玩具时的感受,教师最后加以总结。

作业要求:选择有趣的合适的题材,设计一种简洁的卡片外形,用剪贴或绘制的方法制作一张旋转卡,和同学们一起玩一玩。

第6课 《盘泥条》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训练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质疑,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体会玩陶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感、自我创造的成功感。教学环节设计:

1.作品赏析,了解成型方法,通过欣赏教材范画,动手触摸、仔细观察陶艺范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陶艺造型的又一基本方法一盘泥条; 2探究,尝试盘泥条,观察教材制作步骤图,思考讨论盘泥条 的方法要领有哪些? 自己尝试搓泥条、盘泥条。

3.发现问题,质疑解疑:重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自行解决问题,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第一,搓泥条:保持泥条粗细均匀,注意双手配合,力度适当,以防泥条断裂;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第二,盘泥条: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盘条时要认真仔细,下面的泥条不能太细,否则会立不稳;如果泥条较干则适量涂上泥浆或粘点清水,便于粘牢;在向上盘筑时有可能出现下塌的现象,每连续盘几圈要稍作停顿,待稍干后再盘。

4.掌握技法,盘条成型:第一步,搓泥条;第二步,将泥条盘筑成自己喜欢的形象.要根据构思的独特形状去盘绕造型,可以一边盘条一边创新,盘出来的形象要尽量做到和别人不同。5 根据造型的不同,底板可有可无:如制作器皿,则需将泥条盘筑在泥板上,若制作小猪就无需底板,直接将泥条叠圈即可。第三步,装饰美化:可用泥条或泥片粘贴或直接刻画等几种手法综合表现。

5.欣赏评析,交流感受: 可采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

6、拓展思维,鼓励方法创新:盘条的技法有很多种,如叠圈、铺排、缠绕、穿插、绕结等,独特的盘条方法可以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陶艺作品,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表现,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束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作业要求:将泥巴搓成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第7课 《留住秋天》

教学目标

1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与变化,进行秋的感受和欣赏。

2学习利用落叶拓印、拼贴,进行美的再创作,画一幅表现秋游活动的记忆想象画。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教学设计

本课为单元课,安排三、四课时分段进行,每课时重点完成一个学习活动任务。

先进行户外观察,或利用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时提前布置学生观察了解秋林秋叶之形色,感受秋天的美丽,并收集一些好看的落叶。

然后利用收集回的落叶进行涂颜色拓印,注意应选择叶脉凹凸不平,纹路清晰的叶子进行,便于拓出印痕,同时要注意颜色之多少,叶面之正反,还可以组合拓印成画。进行树叶拼贴时,可以利用拓印过的叶子,不要丢弃。拼贴过程中要反复思考,拼摆出多种多样的形象,不要急于求成将其粘牢,应最后确定一种最好看的形象粘贴。拼贴时要琢磨叶子的颜色、叶脉纹理、方向、正反面最佳视觉效果。拼贴完后,可允许学生添画以及粘贴非树叶类的材料。最后的秋游记忆画学习活动,在教师进行创作指导后,应尽可能多地给时间让学生自主构思创作,课堂不能完成任务的可市置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完成,下一次美术课时再进行展示讲评,进行画法指导时,教师重在引导,解决学生作业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1、秋林的形态、层次、色彩是多种多样的,作画时要以少胜多,考虑前后遮挡、疏密关系、穿插以及树与人的相映成趣。

2、因为是画树林,画面的构图与色彩就应表现出树林的特征。教材的范图有几种表现方式:先用色涂染后,再适当勾画几条线来表现层林尽染的秋林;取树干为主的树 林局部,突出前面几棵树,再逐层推远、表达出了密林中秋风落叶的景象;取几棵簇拥在一起的红叶树,空白处自然让人产生联想,画些秋游的人们,也不失为一种树林景色的点缀,深秋到了,树林一般要增添一些黄、虹褐色。在色彩的处理上,既要源于自然又要大胆夸张,使秋味更浓,可允许适当强化这种感受,突出秋林的色彩特征。教材中的几幅作品就明显地夸张了秋林的色彩。但当学生面对大自然时,实际上的色彩更丰富、更复杂。在强化色彩的季节因素、情感因素的同时,可让学生认识色彩的丰富性,提高观察、感受色彩并运用色彩的能力。

3、教师要列举几种常见叶丛的画法,以帮助学生掌握叶丛的表现方法。还要告诉学生,天空和地面的色彩司以有效的反衬秋林和人物,使画面鲜明生动,4、人物的活动,画在秋林间要相得益彰,要与秋天情境联系紧密,以突出主题主体。

5、绘画工具虽然品种不限,但必须是用色彩画笔来完成。作为单元课活动没有重轻之分,只有投入时间精力的多少,相对来说,秋游记忆画需要的时间会多—些。

第8课 《玩偶大本营》

教学目标

1、运用手的基本方法做玩偶。

2、在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4、培养对祖国传统工艺的热爱。

教学设计

通过看手指偶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玩偶大本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活动一的学习。接着可采用自学的方式动手折、卷纸片,进入创作手指偶的构思阶段。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时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联想不同的形象;第二,同一形象不同的联想。如:猪妈妈、穿花衣服的猪姐姐等。由于人物形象大同小异,教学中可多欣赏一些动物图片以供学生做玩偶时参考:

活动二:教师做蛋壳偶入手,为了激发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的联想和想像,提高制作兴趣和创造热情,教师的示范最好是“一体多变”,具体地说,以一个蛋壳为主体,所附加的造型部件不固定死,采用更换或添加的方法使之变成另外一种物体形象或同一物体的更新形态。

活动三:首先可以欣赏提线木偶表演的影像资料以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的探究兴趣,产生动手做一做的制作欲望。满足学生的需求,采用分组的形式,边看教材边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做吊线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只要学生做出了吊线偶的主要形态即可。然后引导学生仔细看教材的文字提示、图片说明,解决制作的难点。

三个活动的评价均可以进行分组交流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到的制作与表演的乐趣与感受,用自 评的方式介绍自己的玩偶,用集体评议的方式比一比谁做的玩偶有趣又新奇。最后,还可将三个沽动制作的玩偶集中起来进行——个表演活动,请班的同学参加,大家一起自由评价与欣赏,作业要求:

活动一:把纸片卷一卷,折一折,加上适当的装饰,做几个手指偶。

活动二: 以蛋壳为主,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偶人。

活动三:用毛线、纸盒等材料,做成有趣的吊线偶。操纵吊线偶,尽兴地表演。

第9课 《花样》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简单知识和特点,2、体验感受花样形式的美丽。

3、大胆描画或剪贴图案花纹。教学设计:

民间美术欣赏着重于花样图纹的赏析与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自主表现加以结合,以审美激活情趣,以体验促进学生认识的自然增长,在表现活动中自主展现个人喜好和对花样图式的理解。

一、让学生自觉地从识图形、看花样中轻松进入学习活动。在对花样的基本组织法则和方法有所了解后,如何启发学生更为积极地思考和投入表现活动,结合演示、讨论、纠错、局部完成等多种教学方法,借用直观性强、保真效果好、富于启示的教学手段,制造一个气氛浓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受到陶冶。

过程:

1、情趣导入,创设情境一比较探寻、形成认识。2尝试训练

3、反馈指导

4、民主评议

5、总结规律

6、自主发挥、勇于表现。

第10课《纸盒“城堡”》

教学目标

1、利用废旧纸盒进行立体造型,感受集体合作创造生活,创造美的乐趣,2、用纸盒组拼城堡和建筑物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制作能力,促进实用设计意识的形成。

3、定的立体空间想像能力,体现团结协作的好作风。教学设计

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为基础,不论是进行城堡单个建筑物的制作,还是制作、组方法的选择,再是集体合作组拼城堡的意图和动手实践,围绕建成的城堡进行游戏活动,都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本课的教学过程:

话题激发兴趣——尝试实施方案——小组协同制作——集体合作组拼——游戏状态表述。在进行话题激发兴趣教学环节时,可以通过“儿时用什么玩过哪些游戏”导引出 “玩纸盒,建城堡”的话题,也可以通过“你想像中的城堡是什么样子”导引出“纸盒城堡”的活翅,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感受本课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小组制作环节进行时,教师指导学生明确各自的分工和学习任务。小组制作可以是随意的几个同学进行组合,能互相帮助解决相应的方案设想,也可以学生个体进行制作,发挥较强的个性思维和创造性。集体组拼过程与大家开始的设想相关,可以一边制作一边组拼。如果教师也参与其中进行引导,可以互动展开交流与围摆,对城堡整体造型进行技术指导和给予经验提示,使学生集体作业呈现比较理想的效果。

游戏表述环节的进行,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一座城堡有它的 “故事”,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建造城堡时的“故事”和城堡肆成后会发生 “故事”,也可即兴表演童话故事节目,表达个人态度和愿望。

教学评价采取自评与互评,评价活动皆应渗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台作意识加以总结。作业要求:展开丰富的想像,大家一起动手,先分组制作,再集体组拼出奇特的大城堡,并就这个城堡编个故事说给同学听听。

第11课 《开心台历》

教学目标

1、运用纸材进行折制或剪切、折叠出台历基座,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意识

2、为基座适当配上有日期或画面的象征性日历,完善台历的制作,感受成功的乐趣。

3、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更为关注生活、热爱艺术。教学设计

本课中的基奉知识、技能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应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善于抓住重点

(台历制作的基本方法、步骤)、突破难点(台历基座的立体形设计)。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观察分析——学习讨论——提供指导——自主表现——欣赏评析 呈现运用对折剪切方式制作的小熊台历,直接揭示课题,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台历由基座和日期两个部分组成,然后教师让学生探究台历基座的制作方法,当学生掌握对称折剪的基本方法后,在变换方式方面可进一步提供指导: 如改变,小熊台历的折法,可产生新的视觉空间变化;依然运用对折的方式但剪切的内容可以是各种动物、植物、人物或景物,把小熊竖立的摆放姿态改为横趴下来的姿态,与致日期粘贴位置同时产生变化。完成台历基座表现后再配上相应的日历和插画,在有限的时间内写一周或一月的日期,数字书写规范,粘贴工整,日期安排不要出现错误;学生自主表现后适当进行展示交流、评价、相互欣赏。

作业要求: 将纸材综合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制作一个开心台历。

第12课 《我是生活的小主人》

教学目标

1、体验做生活小主人、表现和表述我是生活小主人的乐趣。

2、学习生动表达自我生活情景的表现方法,认知生活美化与居室整理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感受力,以及表现生活情景的创造力和运用所学美化生活的意识。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以自主参与体验为学习基础,围绕着“我是生活小主人”的表现主题进行学习活动,不论是绘画表现,还是评述居室美化与整理,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体验感知基础之—亡,方能有深刻的领悟和理解。所以教学设汁 10 要注意营造—个能参与体验的“我是生活小主人”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造的灵感。

教学过程可考虑以下的环节:

活动一,创设情境——感情认知——学习方法——创作表现——自我评述。活动二,欣赏感受——即兴评述——设计方案——交流讨论——整理体验。

活动一:可先通过参与生活自理活动的录像片断来创设情境,也可通过学生回忆模仿表演自己自理的生活情景来创设情境,接着让学生从中感悟“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义,进而启发对“家里的事帮着做”的理解,可通过交谈和描述具体事件与情景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然后通过自画像的方法塑造自我形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自我活动行为”与相关“环境衬托描绘”相结合的绘画表现方法。创作表现时,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可在“生活自理”和“帮妈妈做家务”两者之间选择进行创作表现。最后,学土各自展示自己的作业,展开自我评述,主要表达绘画表现的意图和平常自己是如何生活自理,帮妈妈做家务的感受,活动二:先通过典型居室整理图片的欣赏感受,让学生自主找寻居室整理与美化的特点,教师应提供尽可能多且具有典型;意义的居室整理图片给学生。接着分组进行评交流,从每组中推选代表来总结评述。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关于对小居宅整理的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美术知识于居室美化中。通过教材图片与文字的提示和自主学习,独大思考如何进行自己的小居室整理与美化、书包或书桌整理简略方案的设计,根据学生的能力所及,就一个局部进行整理设想也是值得肯定的。然后让学生自由进行方案讨论与交流.获得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分别对自己的小居室整理与美化、书包或书桌整理进行有代表性的交流。

活动后应组织全班同学巡回参观,让被参观者进行自我说明和评价,课堂小结时,教师可提示;学生回家尝试对自己的小居室整理与美化,延伸本课的学习活动。

教学评价以自评为主,学生互评应渗透在学习交流活动中,教师是评价的组织者,在恰当时候帮助学生找准评价点,可激励,可概括、可提炼学生的评价。作业要求:

活动一,回忆自己刷牙、洗肢……和帮妈妈做家务的情景,说一说,画一画。

活动二,评一评图中居室整理有什么特点,说—说将用什么方法来整理和美化自己的小居室,做一做书包整理或书桌整理。

第13课 《幸福乐园》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化装及场景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化妆及场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习塑造不同特征的物体形象。

2培养动手实践和想像表现的能力,养成团队意识。教学设计

要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积极参与和自主及合作表现,将绘画创作、化妆游戏和舞台设计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使美术与他们的生活、学习紧密挂勾。通过观察、记忆、想像和动手表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通过化妆游戏和舞台设计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游戏表演的过程中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的安排:

一、是通过对少年宫内实地(录相)的场景、活动等进行观赏和观察,感受和体验;并凭借记忆、或想像的方式来引入绘画、化装、设计的教学目的当中。

二、是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想像,大胆动手实践,运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工具材料来表现和塑造有趣的形象。

三、是在化妆表演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童话、故事或课文中的情节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大胆的进行形象设计,塑造情节中的角色,以增强表演活动的趣味性。

四、是根据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评价,可以述说自己创作和设计的想法;

谈谈化妆表演的感受和体会,评一评谁的画面变化最丰富,谁塑造的形寐最有趣,哪个角色最有特点,谁的材料用得最巧妙。

作业要求:通过记忆、想像画出在少年宫活动时的情景; 动手试一试,为参加表演的同学化化妆;

4.湘教版美术三年级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九课,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西南北”其折法一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在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形象特征。

由于本课是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难度不大,有新切感,因此,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只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可以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大嘴巴”手偶的制作方法。综合运用已学的折、粘、装饰等手工基本方法,发挥想象,制作一个造型鲜明独特、制作精美生动、富有创造力的“大嘴巴”手控纸偶造型。

能力目标:丰富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形象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情感目标:培养珍惜世间万物、热爱生活、创造世界的美好情感。养成耐心细致、整洁卫生的习惯和集体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剪贴、装饰“大嘴巴

难点:有创新地对“大嘴巴”进行装饰。

四、教学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 装饰好的大嘴巴一个 学具:各色彩纸、剪刀

五、教学课时

二课时

六、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 教学意图

分析教材,我没有局限于从剪贴、装饰等基本手工制作方法的角度引导学生造型。我认为这样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学生个人形象思维能力、审美水平、动手能力的依赖性强,学生作品偶然创造性较大,往往造型简单,创造潜力未能充分挖掘。我挖掘教材创造性因素,从加强纸偶造型的创造性入手,我抓住小学生的烂漫童贞的心理特点,赋予了每个手动纸偶与生命,将课题改为“大嘴巴精灵”。告诉学生世间万物都有守护的精灵,我们今天就要为万物设计一些造型奇特的“大嘴巴精灵”。这样世间万物成为了学生造型的形象素材和和创造源泉。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我将“大嘴巴精灵”手控纸偶造型方法归纳为两步:

1、折纸粘贴“大嘴巴”造型。

2、剪贴塑造“小精灵”形象。

我考虑折纸粘贴“大嘴巴”造型环节是原有知识、经验架构的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摸索折纸粘贴技巧、规律,提高动手能力。

针对剪贴塑造“小精灵”形象环节,我从取材范畴、造型设计、制作技巧三方面加以引导。引导学生设计出想象丰富、角色鲜明、造型生动、制作精美的 “大嘴巴精灵”造型。教学程序基本如下:【激趣探索】--【折纸粘贴】--【剪贴塑造】--【评价交流】。

第一课时(制作大嘴巴)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在电视里见过河马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嘴巴大大的!现在跟我一起来听一个关于河马的故事吧!(课件播放故事)

你们猜河马大哥是怎么帮助它们的?(……)我们接着往下听!

原来小动物们真的是坐在他嘴巴里过河的!喜欢它的“大嘴巴”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大嘴巴”(课件出示并板题)

二、学习“大嘴巴”折叠与装饰方法

1、出示贝贝认识基本形

看,故事中调皮的小老鼠来了,它准备了特别的礼物,要送给会学习的小朋友!还想请你们做大嘴巴的朋友一起去谢谢河马大哥!你们愿意吗?

快看看,它是用我们经常玩得什么变的?(出示东南西北)会折吗?给你们一分钟,用桌上的白纸看谁折的又快又好!准备好了吗?开始!

讲评:你折得又快又好!小老鼠要把今天的第一份礼物送给你!它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惊喜!希望你们也能用精彩的表现赢得这份礼物!虽然有的同学没做完,但是我知道他已经会做了!

2、通过观察学习做与装饰大嘴巴的方法

想一想东南西北怎么就变成只能上下打开的“大嘴巴”了呢?(出示已经粘住的东南西北)可它怎么又变成可爱的小老鼠啦!(出示已粘住角的东南西北和老鼠)怎么才能又快又好的剪出一样的两个耳朵呢?(生说师剪)除了用彩纸剪贴还可以用水彩笔画,最后适当修剪它的四个角!一个可爱的“大嘴巴“就诞生了。

三、欣赏大嘴巴拓宽思维

1、欣赏书中大嘴巴

打开书,看看书上的大嘴巴你最喜欢哪一个?

2、欣赏二小学生作品

我还带来了二小小朋友做的大嘴巴!(出示老虎)你们是怎么知道是大老虎?(老虎的额头东都有个“王”字)。对!“王”字就是它最主要的特点!我们现在来抢答,我说名字,你们说特点。

小兔子(耳朵)大熊猫(眼睛)大象(鼻子)牛(角)

所以我们在装饰时要突出它们最主要的特点。

瞧!兔姐妹也来了!(出示兔子)你们更喜欢姐姐还是妹妹?为什么?我们可以把它装饰的丰富一些,颜色对比要强烈!

四、小组合作

1、提出合作要求

看了这么多可爱的大嘴巴,你们想做吗?我们就四个人来合作一个大嘴巴!(以一组为例)其中一个用这张纸折东南西北,同桌就想一想打算画什么?后面两个小朋友一起用彩纸剪贴。快商量一下你们组打算带谁去看河马大哥?再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商量好了吗?你们小组打算带谁去?

2、揭秘礼物

你们一定很好奇小老鼠到底带来了什么礼物?得到的小朋友快打开,举起来让大家看看,你们用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礼物,会使组里的大嘴巴变得更漂亮,轻轻地拿起工具开始吧!

五、学生合作 教师指导

1、跟别人的要不一样,要特别、有趣

2、粘胶水涂匀

3、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动手

4、废纸不要扔到地上

六、展评学生作品

1、快把你们的大嘴巴举起来让我看看!大家快看这个大嘴巴,漂亮吗?跟我到前面来!看,他们组的小朋友赢得了一顶金灿灿的王冠,戴在大嘴巴的头上多神气呀!你是和哪些小朋友一起做的?

2、把你们的大嘴巴举起来让它看看最喜欢谁?去把它们请上来吧!你们的大嘴巴叫什么名字?你为什喜欢它?你们最喜欢谁?哪最好看?

3、(出示展板)你们快跟我来,河马大哥已经在等你们了!河马大哥,谢谢你每天送我们上学,看,我带来了很多大嘴巴的朋友!

4、还有谁想当河马大哥的新朋友?你们想跟河马大哥说些什么?(……)

七、课堂小结

在你们的努力下河马大哥有了更多大嘴巴朋友!高兴吗?能够和你们一起度过这短暂的40分钟,我也很高兴!到该说再见的时候了,让我们一起和河马大哥、大嘴巴们跟老师们说再见吧!课后再去找你喜欢的大嘴巴说说话!

第二课时(大嘴巴故事会)

一,作品展示,讲评 召开“大嘴巴选秀会”,组织PK赛,推选出最佳选手和作品。互相欣赏各自的“大嘴巴精灵”,小组进行“大嘴巴选秀会”初选。采用投票的方式推选出小组最佳作品。

召开“大嘴巴选秀会”,各组人气最旺选手上台参加PK赛,推介自己,集体评选出“最佳作品”。

作品评价环节通过“大嘴巴选秀会”的形式,巧妙的将互评、自评,集体评价、师评结合起来。“最佳设计奖”、“巧妙构思奖”、“鲜明造型奖”、“制作精美奖”的设立将作业要求以评价指标的形式呈现出来。

二,启发学生讨论:用“东南西北”的基本形还可以折什么 欣赏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三,学生制作

5.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五

第一课 形色协奏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

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

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

四、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三)提炼元素

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 板书:提炼元素:线、点、面„„

(四)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板书: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五)主观表达

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课件出示同一画 面不同颜色的两

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板书:主观设计

(六)欣赏提升

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

(七)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八)展评拓展

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第二课 俯仰之间(1)

一、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

二、教学重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

三、教学难点

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四、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是植树节,这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了,3月是登山赏花的好季节,同学们登过泰山吗?谁来说一说泰山的风景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2.老师也爬过泰山,这是前几年老师在泰山上拍的风景照片,课件展示泰山图片

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

些风景图片从视觉角度来说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小结:平视、仰视、俯视。课件展示各自定义。3.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下俯视,让我们用这 种独特的视角一起来《俯瞰山川》。出示课题。

(二)、欣赏感受

(1)欣赏俯视图片,初步感受俯视视角带给我们的崭新体验。

1.老师课前收集了很多俯视角度拍摄的风景图片,我们国家山川辽阔壮美,南北差异很大。比较一下江南与塞北山川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江南地势平缓,山峦不大也不够连贯,因此属于丘陵地带;而塞北山峦壮阔,连绵不断,给人以气势宏大之感

课件:比较西北两处自然地貌与人文地貌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自然地貌给人以自然、、荒凉之感,线条随意、夸张,完全随心所欲;而人文地貌——农用网络,则给人以清新、整齐之感,让人觉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但人类也要警惕再造过头造成的危害!

2、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俯视角度下的景物及画面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a.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b.整个画面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

(2)对比分析平视与俯视的区别。

1.那么俯视角度与平视角度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看这两张图片,它们是同一个荷花。但是,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 2.它们分别展现的物体的哪一个面呢?(平视角度展现的以侧面为主,而俯视角度展现的以物体的顶部为主。)

3.从画面来看又有什么区别呢?(平视角度会呈现前后遮挡的关系,而俯视角度视野更加广阔一些,呈现的是景物的整体布局。)

(3)示范引导

1.今天我们用俯视的角度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那么我们如何把这些美丽的景色转换的画纸上呢?首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创作。边创作边讲解。

2.谁能把老师刚才绘画的步骤总结一下? 教师板书。a.构图 b.景物的摆放。c.细节的刻画。3.欣赏线描风景作品。

(三)、自由创作

1.上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俯视角度的风景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图片或者老师的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风景画。

出示作业要求:a.根据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b.注意线条要疏密得当,画面要有层次。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评价小结

1.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俯视视角重新认识了世界,这个角度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一样,有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二课 俯仰之间(2)

一、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

二、教学重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

三、教学难点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绘画的步骤,哪位同学能给我们再说一下绘画步骤呢?

a.构图

b.景物的摆放。c.细节的刻画。

二)、欣赏线描风景作品,同时思考如何创作。三)自由创作

1.上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俯视角度的风景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图片或者老师的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风景画。

出示作业要求:a.根据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b.注意线条疏密得当,画面要有层次。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评价小结

1.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俯视视角重新认识了世界,这个角度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一样,有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三课 遥远的地平线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透视规律和原理。

2.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进行绘画创作。

3.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正确表现物体前后遮挡的空间关系。

教学难点:能创作出体现物体前后空间感且有一定情境的画面。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油画棒、黑色水性笔、作业纸

2、学生准备:油画棒、黑色水性笔。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知

导入课题

通过一张图片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基本的透视变化。

请同学们先欣赏一张图片,你们发现蓝天下近处和远处的山峦各有什么不同?山脚下的小河近处的和远处的发生了那些变化?

(小结):小河沿着山脚回转,越远越小,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种现象,一起学习遥远的地平线(板书:遥远的地平线)

二、观察分析 了解变化

1.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种有趣的透视规律。

小结:存在于空间中的任何物体被人的眼睛看到后,其影像都会发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近粗远细、近稀远密的变化。

2.说一说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那些物体发生了这种变化?

三、尝试练习掌握画法

1.让学生了解位置不同,看到的视觉变化也会不一样。

2.在探究练习中让发现透视规律,并能运用透视规律来解决画面物体的前后空间关系

四、教师示范拓展思维 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画面近大远小的排列方法。

2.教师示范让学生更加明白画面的主次关系。

五、学生创作 注意:

1、主体物要有近大远小的变化并且重复排列在画面中

2、情境添加简洁有趣

3、颜色要有对比,近处的鲜明,远处的灰暗

第四课

壶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壶,提高其泥塑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

2、教师使学生了解壶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点,感受中国传统壶文化的精髓。

教学重点:学习用盘泥条的方式制作壶。

教学难点:壶的造型和连接地方的粘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壶向学生展示。

二、分析结构 掌握壶形

1、课件展示多张壶的实物图片。

2、学生讨论:茶壶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

3、教师归纳总结:一般壶简单分为嘴、把、盖、身筒、底,每部分可长可短、可方可圆、可曲可直、可以是规则几何形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实物造型,但嘴、把、盖一般是高度位置持平的,都具备“雅”、“朴”、“简”的特点。

三、尝试体验 探讨研究

1、参观了解制壶的各种方法和各道工序。(课件展示)

2、师生合作总结制作方法和步骤:

(1)压泥板,做壶底,要求平整;

(2)搓泥条,盘壶身,内收内盘,外开外盘;

(3)围泥板,做壶嘴,身筒穿个口子;

(4)制泥条,做壶把,连接需牢固;

(5)捏泥块,做壶盖,大小要合适;

(6)装饰整理,可粘贴泥块,可雕刻,也可糊平外表。

四、设计构思 创作表现

1、指导学生设计壶形草图,要求美观大方,比例协调,装饰简洁美观。

2、两人为一组,分工有合作制作一把茶壶。教师巡回指导。

五、观摩交流 互相评析

1、学生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作业布置

1、倾听专家分析紫砂壶的历史、工艺、造型、材质、功能。

2、将作品上釉烧制,教师统一收藏、展览。

第五课 瓶花与水果(1)教学目标

1.知道怎样的画叫铅笔淡彩画,并掌握其画的步骤方与法。

2.掌握铅笔淡彩画的步骤方与法,进行绘画表现。

3.能运用色彩的深浅变化表现物体的体积感,能把握画面基本色调进行临摹或写生练习。

4.能敏锐地观察到物象之间的色彩差异,产生运用色彩语言表现对象的愿望。

5.感受瓶花与水果的形、色之美,领悟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搜索瓶花与水果的图片进行欣赏并分析(可以找一些黄铁山、冯晓阳杨云龙等画家的作品),找出瓶花与水果上的色彩造型。

2.让学生掌握铅笔淡彩画的步骤方法。

3.能运用色彩的深浅变化表现物体的体积感,能把握画面基本色调进行临摹

课前准备

电脑、图片、有关资料 学习过程

活动

(一)一、展示部分瓶花与水果图(情境导入,带学生走向大自然,闻闻大自然的气息)

1.师:老师叫你们回去找一些瓶花与水果的图及资料,有谁找到 了?

生1:让我展示我找到的瓶花与水果的图给大家看。(体现学生的课前准备充分)

2.教师通过学生搜索出来的众多瓶花与水果图,让学生都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抽其中一幅出来,铅笔淡彩画:让学生就看着的图说一下体会,大部分学生都说:非常的美。(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审美能力)

3.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设疑展示作品,动手尝试。

1.师:有些同学回去有预习过,哪个同学可以说一下我们这一课书中所展示的画家有谁呢?

现在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其中的一位吧。其他的呢,相信大家在家也搜索来认识过了吧。教师简单介绍一下黄铁山画家

2.欣赏黄铁山的另一幅瓶花,让学生说说色彩的特点。

3.课件展示本课书中黄铁山的瓶花《水仙》与冯晓阳的《瓶花与水果》,让学生提出自己觉得难以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让学生谈论、对比。(培养观察能力及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两幅画区别在哪呢?

接下来学生接二连三提出问题:怎样画出物体的明暗关系呢?花朵太复杂了,怎样表现?怎样调准色彩?

4.教师小结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看着画,讲解了铅笔淡彩画的作画步骤,说明注意事项,启迪学生如何一步一步来进行。然后让学生动手 亲自尝试。(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自主选取临习的作品,用铅笔框取临习的那个部分。让学生说出意图,教师提出建议并作指导。

三、学生作品欣赏。教师给予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不同好评。(激发创作热情)

四、通过学生的作品比较,教师小结须要注意的细节问题:物体暗皴线不宜太密,明暗转折关系随形体结构而变化,避免画成被刀割成黑白两块现象。设色基本采用平涂,避免反复涂抹使颜色灰暗,需要添深色时,色彩衔接要自然。

五、小结步骤与方法。

第五课 瓶花与水果(2)教学目标

1.知道怎样的画叫铅笔淡彩画,并掌握其画的步骤方与法。

2.掌握铅笔淡彩画的步骤方与法,进行绘画表现。

3.能运用色彩的深浅变化表现物体的体积感,能把握画面基本色调进行临摹或写生练习。

4.能敏锐地观察到物象之间的色彩差异,产生运用色彩语言表现对象的愿望。

5.感受瓶花与水果的形、色之美,领悟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搜索瓶花与水果的图片进行欣赏并分析(可以找一些黄铁山、冯晓阳杨云龙等画家的作品),找出瓶花与水果上的色彩造型。

2、让学生掌握铅笔淡彩画的步骤方法。

3、能运用色彩的深浅变化表现物体的体积感,能把握画面基本色调进行临摹

课前准备

电脑、图片、有关资料 学习过程

活动

(二)一、欣赏相关的瓶花与水果静物画(培养审美能力)

这些静物画与杨云龙《静物》水彩中的水果着色有着相同的地方,都要区分明暗色调。边欣赏边让学生讨论画的表现手法及作画方法。

二、课件出示画家杨云龙的作品《静物》,进行知识抢答。(培养观察能力)

色彩知识

1.请仔细辨析图中哪处采用了干画法?哪处采用了湿画法?

2.在原画中提取小果子放大,这个小果子用了哪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分别画在哪个部分? 工具使用知识

3.出示名家水彩画作品的三个局部,辨析连线,这几处用的是哪种笔?为什么这么用?(扁头笔作大面积铺色,圆头笔画浑厚的点和粗线,尖头笔画细线)

区分扁头笔和尖头笔:

三、尝试设色,动手操作(培养动手能力)1.观察分析实物的基本色相。

2.学生掌握干、湿画法,任选一种方法尝试设色。

3.教师在每组中选出一张最好的作品,进行比较观察。

4.请四位学生上台讲述设色体会,分析水彩的干湿画法。

5.学生质疑,请优秀作者答疑,教师补充。

四、教学示范(采用课件)

1.利用两组瓶花与水果(一块衬布、一个长方形花瓶、一枝郁金香和三个苹果),让学生观看教师示范的课件,说出总的色彩倾向(色调)。归纳几个不同色相,比较面积的大小(整体的对比关系),分析色彩对比所产生的感觉(明暗关系、冷暖关系),注意掌握配水比例和涂薄色的基本功。

2.小结水彩画的步骤与方法:先用铅笔起稿,再着色。

六、自主表现:

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用水彩颜料写生画一组瓶花与水果。(课件出示要求)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七、评价交流:

1.学生互评点:形体(要塑造,色彩运用)

2.可以选居室,说说自己的作品会挂在哪个房间好看,体现情感升华。(也可以采用教材“学习屋”的内容展开评价)

3.教师加以点评,鼓励学生课后可以深入大自然中去观察花与果感受 大自然的美。

第六课

唱大戏(1)教学目标

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纹样和色彩这两方面来分析脸谱。

教学难点:脸谱富有戏剧的韵味和个性。学具:线描笔,彩笔,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京剧唱腔片断,播放《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1)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2)展示图片:包拯 提问:为什么包拯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3)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我们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容貌、身份等特征,运用艺术夸张的手段,以不同的色彩和图形描绘脸部,来塑造忠奸、善恶、美丑等人物形象。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脸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脸谱就是京剧演员脸上所化的一种妆面。它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2.脸谱的特别之处在哪? 板书:纹样、着色。

3.要画好脸谱,先要了解人的脸形和五官。

老师教学生用对称的方法画五管。把纸对折,画一半,另一半就描过去。

4.请你从这几个部分观察脸谱形状的适用。(脑门 眉形 眼窝 鼻窝 嘴形)

A`脸谱上的纹样一般画在什么部位?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 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学生观察脸谱,并思考问题。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 B`脸谱上最常用的纹样是什么形?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

(请学生上台画)小结:祥云纹样。5.脸谱着色有什么规律呢?

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脸谱图案找出规律。

A、为什么要把眼窝部位涂黑呢? 黑色突出了演员的眼睛。B、脸谱上最常用的色彩有哪些? 在黑、白的基色上,再添(1-2)种色,脸谱的着色种类不要太多。一般有一种为主的色调。以红色为主叫红脸,以白色为主叫白脸。6.比较两张作业。7.学生讨论

第六课

唱大戏(2)教学目标

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纹样和色彩这两方面来分析脸谱。

教学难点:脸谱富有戏剧的韵味和个性。学具:线描笔,彩笔,作业纸。教学过程

1.了解脸谱绘制方法

提问:(1)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那怎么画呢?

2.介绍脸谱画法:(师示范)

①先画出人物的脸形。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②画出人物五官,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③分块勾画出花脸各部位的图形。

④涂色。

学习脸谱制作方法,初步了解戏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绘一幅与众不同的戏剧脸谱。

3、学生作画,老师巡视

4、欣赏评价

第六课

唱大戏(3)教学目标

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纹样和色彩这两方面来分析脸谱。

教学难点:脸谱富有戏剧的韵味和个性。学具:线描笔,彩笔,作业纸。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知道的戏剧,有什么特点?和现代人比较有什么区别?

2.学生交流。

3.欣赏短片。注意仔细观察短片中戏剧人物服饰、装扮、动态的特点。看从短片中你能学到一些什么。

4.学生总结。师:好,看完了短片,大家一定又有新的收获。谁来总结戏剧人物装扮、服饰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化妆的特点:强调人物特征,夸张,程式化。服饰的特点:宽松,修长,色彩艳丽。

5.观看戏剧,模仿表演。师:自由模仿唱腔、动作,体会戏剧中人物的亮相、身段、眼神。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我们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容貌、身份等特征,运用艺术夸张的手段,以不同的色彩和图形描绘脸部,来塑造忠奸、善恶、美丑等人物形象。

第七课

标签与品牌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包装盒设计的构造特点和用途,包装盒形式多样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教师用图片展示商场、超市整齐美观的货架和具体产品美观的包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讲解包装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并提示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有特点的包装?

二、深入教学: 1.教师演示教科书中形式多样的包装盒,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商品的包装有什么作用?

2.教师再展示一组中外优秀包装盒设计的作品,请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包装盒的形式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演示边讲解包装盒的形式与特点。

3.重点演示包装盒的设计制作过程。教师出示已制作好的包装盒,并把包装盒展开,使学生了解包装盒的设计结构,并进一步讲解包装盒的制作过程。

4.教师演示色彩鲜艳、装饰美观的包装盒设计作品。

请学生讨论:包装盒装饰有哪些特点?(包括装饰的文字、图形、色彩、商标等。)

三、布置作业:

请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设计示意图,要求体现作品形式的创新,并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课堂延伸:

请学生到超市做一个调查报告,介绍某一类专题包装,如绿色食品、陶瓷产品等。

第八课

发现美丽(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抽象画,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涵,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创作抽象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体验活动,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学会欣赏抽象画,并能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的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抽象画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能用点、线、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能用抽象画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创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教学过程:

一、艺术实践表现抽象:

实践提示:创作一幅点、线、面有对比有变化的抽象画。强烈推荐利用橡皮泥制作半立体的抽象画。

抽象之美秘籍: 1.多样的面。2.运动中的线。

小结:动作的轻、重、缓、急会影响线条的视觉效果。

二、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组织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评、互评:

1.那个画面带给你美感,为什么?(1)走进抽象的绘画世界:

游戏抽象,在纸盒中放一张A4大小的纸,请学生们随意将颜色泼、滴、洒、甩在纸面上。

理解抽象,小组观察讨论:滴流的红色有爆炸和恐怖的感觉;黑色的点有紧张的感觉,流动的蓝色线条看上去很优美。为什么有的同学拿着盒子晃动或者转动?

小结:颜色在瓶子里时,他只是颜色而没有意味,颜色离开了瓶子,变换个样子出现在画面上,就有了意味,这就是抽象带给我们的感受。当你们试图晃动盒子的时候,是为了好看,这是,你就已经产生了创造抽象美的意识。(2)品读抽象:

2.从质疑走近抽象画,课件出示作品。

提问:这样的巨作在你面前,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他这样创作容易么?

3.在观察中发现。播放抽象画的创作视频

除了滴、甩、洒,那你还发现了什么? 答:没有接触画布 问:如果没有接触画布,它是如何改变画面图案的?

小结:一些画家可以靠自己的肢体的动作和速度影响画面,因此,有人称他为“行为画家”。研究抽象画。

第八课

发现美丽(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抽象画,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涵,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创作抽象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体验活动,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学会欣赏抽象画,并能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的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抽象画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能用点、线、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能用抽象画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创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教学过程:

一、学画抽象画: 1.对比与改变。

提问: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相比少了什么?画家的线条和色彩有什么特点?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对比视频画家的作品与自己尝试创作的作品。小组思考、讨论。提问:怎样才能让色彩有层次? 2.你是怎样表现这些点线面的? 3.说一说,你运用了那些抽象语言?

4.说的画面抽象语言比较丰富?哪里比较丰富?

二、教师点评:

实践提示:请你运用吹、甩、滴、洒、点的方法,创作一幅富有动感、变化丰富的抽象画。

拓展展示当代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中的抽象图案。学生欣赏。

第九课

图画书(1)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图画书。

2.透过手工图画书制作,让儿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听、说、读、写、画等多元智能,从“做一本书”去认识书、爱上书,爱上阅读。

教学重点:了解认识图画书

教学难点:尝试制作图画书,并体验制作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猜猜它是什么?我知道同学们最爱看书了,所以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

二、出示范本,猜读激趣

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图画书”)看,这是什么? 生:一本书。师:这可不是一般的书噢,这是我自己做了一本书,奇怪的是,这本书居然没有名字。还是让我们打开看看吧!(画面:一轮满月)

师:这是什么?我又为什么要画这个东西? 生:这是月亮,因为你喜欢美丽的月色。

生:这是一轮圆圆的月亮,因为月圆之夜便是团圆之时,老师很喜欢一家人在一起的情景。

师:究竟是什么呢?我暂不揭开谜底,大家继续往下看。(画面:一幅窗帘)师:这又是什么?

生:这是一幅漂亮的窗帘,点缀着好看的流苏,老师喜欢把自己的家装饰得漂漂亮亮的。

生:这有点像老师的长头发。生:也许噢!我们接着往下看。(画面:一对星星)

生:这是两颗闪烁的星星,老师是一个浪漫的人,喜欢看窗外天上的星星。生:这是闪闪发光的钻石,老师可能想要一枚美丽的钻戒。师:如果能有这样一枚钻戒,确实不错!接着往下看。(画面:一串珍珠)

生:这是一串晶莹夺目的珍珠,和老师脖子上戴的珍珠一样。生:老师的牙齿很白,就像一颗颗洁白的珍珠。

师:牙齿如珍珠般美白,怎么听着像广告词?接着往下看。(画面:一串音符)

生:这是一串音符,老师喜欢唱歌。生:老师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每天的心情都非常愉快。师:生活的本质是辛苦的,保持快乐的心情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主选择的。再往下看。(画面:一条丝巾)生:这是一条绸带,难道老师喜欢绸带舞?

生:我觉得这是一条丝巾,因为老师很喜欢戴围巾。师:相处久了,你们都成了我的知音。继续往下看。(画面:一本书)生:这是一条书虫,说明老师很喜欢看书。

师:如果说我是一条大书虫,你们就是一条条小书虫,我们一起看最后一幅。(画面:一个小女孩躺在山坡上的景象)生:老师喜欢无忧无虑的生活。

生:老师喜欢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云,很惬意。

第九课

图画书(2)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图画书。

2、透过手工图画书制作,让儿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听、说、读、写、画等多元智能,从“做一本书”去认识书、爱上书,爱上阅读。教学重点:了解认识图画书

教学难点:尝试制作图画书,并体验制作的快乐。教学过程

介绍有关书的知识,引起学生制作图书的兴趣。包括书的封面,封底,页面、页码等。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制作图书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书做得最好!生:独立创作。师:来回巡视,随机点拨。

四、媒体展示,分享交流

五、总结下课,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尝试着做了自己的第一本图画书。有的同学动作快,当堂完成了自己的创作,有的同学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没关系,今天回去后,没有完成的同学继续完成,已经完成的同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十课 巧 用 肌 理(1)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离手级课目的修拟将教材按“拓印剪拼→剪拼拓印”的思路重新建构活动,剪拼拓印运用纸制底版使用拓包拓印一张粉拓版画,画一幅画,运用肌理级样丰富画面,更改为:制作纸制底版,用拓包蘸颜料拓出一幅粉拓版面。教学过程:

1.导入语:生活中不同质地的物体表面呈现出不同的肌理,展示着不同的规则和变化,它丰富了我们视觉和触觉的感受,产生许多有趣的想象。恰当地适用物体的肌理,可以造成很强的真实感与立体感,展示出一幅幅更为灿烂而富有生命的图画。(在原文基础上略有变化)2.提示语:

(1)肌理,是物体表现呈现出的级理。

(2)拼贴时注意形、色的对比,根据画面效果的需要处理好虚实关系,预先摆放安排位置,细心调整画面,然后再贴。

(3)画面表现出丰富的肌理级样,综合运用不同布纹的拓包,作品会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3.注明语: 4.小训练:

选择不同布质材料制作拓包,看看能拓出什么不同效果。

第十课 巧 用 肌 理(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离手级课目的修拟将教材按“拓印剪拼→剪拼拓印”的思路重新建构活动,剪拼拓印运用纸制底版使用拓包拓印一张粉拓版画,画一幅画,运用肌理级样丰富画面,更改为:制作纸制底版,用拓包蘸颜料拓出一幅粉拓版面。教学过程:

活动一:运用不同工具材料和方法拓印肌理,利用拓印好肌理的纸材制作一幅拼贴画。

活动二:制作底版,用拓包蘸颜料拓出一幅彩拓版画,运用不同肌理的纸材。

1.图片: 活动一:实物拓印(将扇子上的纸换为彩色纸)。彩纸拓印(将用色深色一图换成用纸团压印学生作的删去“小鱼图” 活动二:画家作品:红蜻蜓、黑蜻蜓(孙田成)拓印步骤:捶纸、染底、拓印。学生作品:集市、秋小训练:拓包制作示意图拓包压印纹理图 2.版面设计: 3.备注:课目设计

第十课 巧 用 肌 理(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离手级课目的修拟将教材按“拓印剪拼→剪拼拓印”的思路重新建构活动,剪拼拓印运用纸制底版使用拓包拓印一张粉拓版画,31 画一幅画,运用肌理级样丰富画面,更改为:制作纸制底版,用拓包蘸颜料拓出一幅粉拓版面。教学过程:

一、继续活动:

活动一:运用不同工具材料和方法拓印肌理,利用拓印肌理制作一张拼贴画。活动二:制作纸制底版,用拓包蘸颜料拓出一幅粉拓版面。

二、文案设计 1.导入语:

一个灵感、一个心情、一段记忆、一种情绪„„生活可以饱含激情地在字里行间中流淌。当某一天重新捧起这小心收藏起来的心境时,展开的是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于是你会感觉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那么值得咀嚼和回味。2.提示语:

(1)一段文字、一个故事,通过理解和想象,可以用图画的方式再现文意,这样的图画又叫插图。

(2)人类最早就是以图形来记录生活,使用图形替换语句中的字词,会使文字变得生动,直观起来。3.说明词:

替换图片的作调整,其余保持不变。

4.小训练(用合适的小图形准确的表现相应的文字)。5.活动安排:

活动一:在你精心选择的一段文字,将语句中的词语转换为图形,用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打扮”文章。

活动二:选择自己的一篇作文,为其最精彩的部分配上图画。6.图片(将打扮文章与文章配画合并后,将更换或删去部份图片,版式会作重新设计)。

三、版面设计

四、备注:

活动一:将语句中某些词语转换为图形,用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打扮”文章。活动二:选择自己的一篇作文,为其最精彩的部份配上图画。

第十一课

吉祥宝贝(1)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著名的吉祥物,了解它们的造型,色彩、年代、国度,代表哪个重要活动。

2、使学生自己能制定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3、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创作吉祥物的构思 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吉祥物的资料及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由五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组成,统称“福娃”,分别叫“贝贝”、“晶晶”、“欢

二、探究发现:

1、刚才我们看到了大家非常喜爱的福娃,谁还知道其他吉祥宝贝吗?

2、欣赏各个用于企业、运动会的吉祥宝贝。

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吉祥宝贝的设计。

3、这些吉祥物的设计分别以什么为素材?

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物、植物或通话人物都可以作为素材

4、和学生一起研讨吉祥物的造型特点,(1)在形象上:夸张、活泼、可爱、憨厚、幽默(2)在色彩上:色彩亮丽,对比鲜明

5、吉祥物设计的构思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

(1)先确定主题(例如:艺术节、学校运动会、劳动周、班会等)(2)选定一个原形(动物、文具、器皿等)(3)对原形进行大胆地概括、夸张、变形:

a形体

b动作

c表情

d服饰

e道具等方面(4)色彩的处理:明快、鲜明、有自己的观点

三、设计表现

让学生自己感受和体验设计吉祥物的乐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己为班级或学校设计一个运动会吉祥物,画出草图。要求:

设计时应考虑吉祥物所使用的场所及需表达的意思。

让学生自己感受和体验设计吉祥物的乐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己为班级或学校设计一个运动会吉祥物,画出草图。要求:

设计时应考虑吉祥物所使用的场所及需表达的意思。

第十一课

吉祥宝贝(2)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著名的吉祥物,了解它们的造型,色彩、年代、国度,代表哪个重要活动。

2、使学生自己能制定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3、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创作吉祥物的构思 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吉祥物的资料及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百度搜索: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思路

第十二课

走向明天(1)教学活动

一、分组游戏

每组分别给黑板上的“水、山、粗、花”四字进行美术字装饰,比比哪组的设计,最美观、有创意。

二、讨论方案

1.播放歌曲《上学歌》、《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前刚入学时的情景,谈谈即将毕业的想法、感触。

2.讨论: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活动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呢?

3.小结:可以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提供背景音乐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成长的有代表性的照片。

三、欣赏评述,探究方法

1.欣赏各种美术字。

2.欣赏设计独到、美观的签名。

3.小组讨论: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你比较欣赏哪一种创意? 4.学生以“留言板”为例,尝试设计。教师点评反馈。创意:是否有新意。字体:是否美观。字形:大小是否合适。色彩装饰:是否具有艺术性。提供美术字图片。提供各式签名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业,进行适当讲评。

四、延伸应用,设计制作

1.思考:你准备怎样设计自己的名字?关于自己的名字,你有什么样好的设计构想? 2.比较欣赏:同一名字的几个不同效果的名字设计。

3.活动安排: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学一起来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

4.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创作。

提供同一名字设计的不同效果。

五、展示交流

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名字剪贴在留言板上,组成一块班级留言板:

1.谈谈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2.说说能吸引你的名字设计,并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3.教师自己设计的名字也贴在留言板上,留做纪念。

4.集体出谋划策将“留言板”进行合理装饰,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美观。

提供背景音乐:《友谊地久天长》。

第十二课

走向明天(2)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l.引导学生观看自己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毕业留言册。提问:看完以后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呢? 2.学生漫谈。

3.教师小结并回忆:这样一本留言册,我将它装饰得异常精美,我认为一本毕业留言册完全可以算是一件艺术品,而且是那种可以永久性珍藏的艺术品。每当我觉得生活中灰色的东西占了大多数时,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找到这样一本留言册来翻看一下。里面一个个鲜活的面孔,行行真挚的话语,有些优美,有些朴实,甚至有些尖锐,但的确常常勾起我一些纯真而美丽的回忆。

呈现留言本的扫描图片。

二、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1.学生讨论制作留言册页的基本方法。剪贴照片:将照片贴在自己满意的位置。绘画装饰:运用“平面设计”的知识合理装饰。

文字书写:写出自己的毕业感言以及对同学的美好祝愿。

2.欣赏精美的毕业留言册页。呈现基本方法的图片说明与演示。

三、创造表现,实践参与

活动安排:设计几张毕业留言册页,贴上照片,写上毕业留言。呈现活动要求,使学生能更明确活动要求。

体验真情

1.整理装订毕业留言册,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装订方法进行装饰。

2.畅谈小学六年以来你印象深刻的往事。

上一篇:陶艺活动方案下一篇:《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