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工程的主要做法

2024-07-10

整治工程的主要做法(共8篇)(共8篇)

1.整治工程的主要做法 篇一

全省实施“造福工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8年07月18日

“造福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我省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

(一)强化领导。这是做好“造福工程”工作的重要保证。各地认真落实造福工程“县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加强领导,有关部门形成合力,保证了政策措施到位,推进“造福工程”各项工作的落实。寿宁县将“造福工程”列入县域经济考评的重要内容,县、乡两级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处级领导和县直单位挂户帮扶制度,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2160户10212人的搬迁。宁德市今年安排市级财政1250万元专项用于“造福工程”。龙岩市按照每人200元标准,今年安排市级财政1050万元。福安市今年预算安排了700万元“造福工程”专项资金。长汀县大同镇天邻村是由省委办公厅挂钩帮扶的第一轮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村126户521人通过实施“造福工程”整体搬迁安置到开发区附近,在选择安置地点时,由县分管副县长带领土地、林业、扶贫、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实地察看,现场确定安置地点和面积,由县政府出面协调,发出征地迁坟通告,60多亩建房用地不到半个月就交付使用,确保了“造福工程”搬迁进度。值得一提的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由于实行“部门挂钩、干部驻村、资金捆绑”的机制,领导

和协调的力度都比较大,“造福工程”的任务都比较落实,建设水平也都比较高。

(二)科学规划。这是搞好“造福工程”的前提和基础。各地坚持把“造福工程” 与脱贫致富、防灾减灾、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有机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建阳市书坊乡贵溪村1998年开始实施“造福工程”,当时规划了马坪46亩土地作为造福工程用地,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对小区道路、庭院绿化、户型设计、水电通讯、沼气池用地、太阳能供暖、休闲公园、图书阅览室等都作了统一规划设计,10年来,村两委始终按照既定的设计方案实施“造福工程”,先后有56户252人分期分批得到安置,马坪新村现已初

具规模,被建阳市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三)勇于创新。各地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既把握工作要求,又尊重群众意愿,根据搬迁群众的经济能力和生活出路安排,不断创新搬迁模式,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具体体现在:一是安置地点多样化。在安置地点的选择上,有在工业园区周边的,如长汀县的大多数安置点、福安的福源村、延平区的游地村,这样既便于群众就近打工,又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有在城镇周边安置的,如柘荣县岚下洋安置点、武夷山市新丰街道安置点、寿宁县南阳安置点,这样有利于促进人口集聚,扩大县城和集镇规模,便于搬迁群众就近从事二、三产业;有在中心主村就近安置的,这种形式适用于离集镇较远的地方,便于宅基地的落实和群众继续经营原来的土地和山林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更多选择在县城、集镇和工业园区周边设立安置点。二是土地征用多样化。有的是本村内部调剂解决,如邵武市镇河坊村“造福工程”占地6亩,由村机动田解决;有的进行土地置换解决,如建阳市南槎村安置点用地65亩,由村里用一片毛竹山和村民置换而取得;有的进行土地征用,特别是集镇所在地和工业园区附近用地,基本上是靠征用获得。三是住房模式多样化。既有统一安排宅基地,根据规划,每户一宅;又有群众集资统一建设公寓式套房住宅,每户一套;还有几户合作,一宅多套。多形式的搬迁安置方式,适应了不同需求,方便了群众选择。如延平区来舟镇游地村土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造福工程”规划宅基地面积较小,每户只有32平方米,他们由8户群众自愿组合,按规划设计方案合建多层公寓式套房,每套面积近130平方米。每户一套公寓,一楼店面和顶楼空间平分。武夷山市陈东乡洋墩村根据土地资源条件和不同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分别规划设计了80、60和40平方米的宅基地,由群众按照设计建造庭院式或公寓式住宅。新罗区雁石镇民伺村整村搬到集镇,受土地资源的限制,他们统一征地,建套房,根据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套房面积分为60、100、130平方米三种套型。四是建房方式多样化。各地在统一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建房方式不拘一格。许多“造福工程”搬迁户在建造庭院式住宅时大都采取自建的方式,根据设计户型自行购置建筑材料,依托亲朋好友出工出力建房;也有的由乡村统一划包给有资质的施工队代建,搬迁户选出代表,随时监督施工质量。

(四)多方筹资。“造福工程”建设内容多,投资规模大,各地充分发挥财政补助资金的导向、粘合作用,引导、整合行业部门、社会帮扶等资金进行配套投入,形成了多元化的“造福工程”投入模式。据统计,仅去年南平、三明、龙岩、宁德四个设区市共整合各部门的资金1101万元用于“造福工程”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杭县跤洋乡桃源村是第一轮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2004年全村75户293人整体搬迁到距蛟洋集镇中心800米的319国道旁,捆绑各方资金260多万元,集中用于征地、整基、房屋基脚、人饮工程、电网、闭路电视、排污、后山防洪沟、村主道硬化及挡墙护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的安置点拿部分土地进行市场化开发,筹集资金用于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柘荣县东源岚下洋“造福工程”安置点一期占地86亩,安置493户2533人,他们将沿街的70块宅基地进行拍卖,共筹集资金380万元,全部投入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寿宁县南阳镇准备在镇所在地安置281户1094人,也是采取柘荣县的做法,安排一部分沿街土地拍卖,筹集资金用于整个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土地已经初

步平整出来。

(五)注重发展。这是“造福工程”搬迁的最重要因素,过上更好的日子是群众下山的最主要动因。为了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各地根据每一个搬迁户的实际情况,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制定和采取了发展致富规划和措施,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发展科技扶贫项目、组织劳务输出、开展小额信贷等措施,力求使每个搬迁户都有地种、有活干、有挣钱门路。长汀县大同镇天邻村从20公里外的山村整村126户521人搬迁到城郊,新村紧邻腾飞开发区,实施“村企联盟”,该村已有91人在开发区就业,除去无劳动力户外,户均1人就近就业。除此之外,搬迁群众并没有放弃原有的山地资源,有一半农户的竹山进行轮转,由两户承包经营,租金每亩每年20元,还有一半农户还继续经营原有的山地资源。因此,搬迁后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人均收入由搬迁前(2004年)的不到2000元提高到2007年的5000余元,户户都装电话、有线电视,户均有摩托

车1.5辆,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明显提高。

(六)规范运作。严格管理是确保“造福工程”规范有序开展的基本保证。各地在实施“造福工程”搬迁中,都十分注重加强项目管理,建章立制,规范运作。一是严格标准,公开公示。各地在确定“造福工程”对象时都注意严格把握标准,将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困难的自然村列为整体搬迁对象,对农户申请搬迁的情况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然后将符合搬迁条件的农户建档立卡,随时可查。二是加强督查,落实进度。加强动态监测,从每年下半年起,实行搬迁进度月报制度,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加强检查督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分阶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造福工程”的实施进度、资金投入情况、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督促。建立验收制度。“造福工程”搬迁完工后,由工程所在乡镇申请验收,有县扶贫机构、财政、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卡,列入造福工程农户档案中,做到有据可查。三是加强审计,用好资金。每年年终,扶贫、财政、审计等部门对“造福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审计,严格按照《福建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福建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实行报账制和公告公示制度,补助资金足额到人到户。最近,省

审计厅开展“造福工程”专项审计,对“造福工程”的项目资金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

2.整治工程的主要做法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章丘市创城范围内共有小餐饮1 203家, 其中小型餐馆7 32家, 小快餐店4 1家, 小吃店4 04家, 小饮品店26家, 数量占全部餐饮单位的8 9.2%。

1.2 方法

1.2.1 制定整治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法》[2]、《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等[3]法律法规, 结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4], 聘请创卫专家作指导, 制定《章丘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小餐饮整治标准》, 内容包括:《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及培训合格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量化分级管理、环境卫生、卫生设施设备、凉菜制作、餐厨废弃物容器等共七项内容。其中《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从业人员健康查体及培训合格率应达100%, 实施量化分级管理≥95%,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齐全, 加工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美观, 餐饮具消毒保洁、食品存储、三防等设施配备齐全, 餐厨废弃物容器密闭有标识, 不得超范围经营凉菜等。

1.2.2 确定整治步骤

结合创卫进程, 确定分三步走:第一步, 2012年7月1~20日, 摸清底数;第二步, 2012年7月21日~10月31日, 打造示范店、示范街, 完成整治任务的50%;第三步, 2012年11月1日~2013年6月20日, 全面整治, 达标率达100%。

1.3 具体措施

按照摸底动员、培训宣传贯彻、示范带动、宽进严管、专项整治、取缔劝阻的模式开展小餐饮整治工作。

1.3.1 摸底动员

将创城范围内小餐饮以纵横中心轴为界划分为四个片区, 各片区按街道包干到人, 集中利用三周时间, 全面摸排, 对照整治标准按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对餐饮单位基本信息、证照、食品安全制度、卫生设施设备等基础数据做好详细登记, 同时发放《餐饮服务单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 做好动员发动。

1.3.2 培训宣传贯彻

开展双向培训, 一方面对执法人员加强餐饮监管配套法规和整治标准的培训学习, 另一方面落实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培训制度, 将《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章丘市创卫工作整改技术要求》等法律规章和标准宣传贯彻到位并进行考试考核, 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自律意识。

1.3.3 示范带动

将前期摸底排查中卫生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 管理相对规范的50家小餐饮按《章丘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小餐饮整治标准》进一步规范提升, 使之率先达标, 率先取得许可, 定为示范店;将小餐饮相对集中, 整改难度相对较小的街道, 采用免费提供管理制度、免费健康查体等方式, 鼓励引导达标, 打造9条示范街。这样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3.4 宽进严管

适当降低小餐饮办证门槛, 简化办证流程, 对于经营场所固定具备整改条件的小餐饮先予许可发证, 量化分级, 明确经营主体, 再按标准逐项落实, 严加规范。对无固定场所又相对集中, 强行取缔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饮食小摊点群和季节性烧烤店, 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 为其划定区域, 实施备案登记制度, 引导其逐步走向规范。

1.3.5 专项整治

对于涉及多部门业务范围或单部门难以有效解决的整改事项, 积极争取食品安全办公室、工商局、执法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动配合, 先后组织开展厨房亮化、三灭一控、索证索票、打击超范围经营、党校街小饮食摊点群等专项治理行动, 有效规范了小餐饮经营行为, 消除了业主的拖沓、侥幸心理。

1.3.6 取缔劝阻

按照规范一批、处罚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 对屡教不改或经动员拒不整改的业户, 强化处罚力度, 绝不手软, 并给予通报批评。对客观上不具备整改达标条件的业户, 规劝引导其自动停业或另择址经营, 不听劝阻者, 坚决予以取缔。

2 主要成效

2.1 证照持有率大幅提高

截止2 0 1 3年6月底, 《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由整治前不到3 0%提高到9 5.6%, 量化分级实施率9 5.6%, 其余全部实施备案登记;从业人员健康查体率和培训合格率由整治前的不到2 5%提高到1 0 0%。

2.2 卫生设施设备达标率显著提高

通过整治, 各小餐饮经房间改造、更换炉灶、粉刷墙体、更新地面、增设水池、增设三防设施、添置消毒保洁设施、完善标识等方式, 使店容店貌更加整洁, 布局更加合理, 流程更加有序, 至2 0 1 3年6月底, 硬件设施基本全部达到《章丘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小餐饮整治标准》。

2.3 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整治过程中通过现场指导、培训宣传贯彻、发放明白纸等方法, 使小餐饮业主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食品安全责任和风险意识显著增强,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意识显著提高, 进货查验、索证索票、餐饮具消毒、餐厨废弃物处置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并落实到位。

3 体会

3.1 帮扶引导为主, 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针对小餐饮基础设施普遍较差, 小餐饮业主多为社会弱势群体这一特点, 整治过程中, 疏堵结合, 对经济确有困难的给予免费查体、免费发放制度、免费培训从业人员等, 提高了小餐饮业主办证积极性, 树立了监管部门的良好形象。

3.2 实施备案登记, 弥补小餐饮监管法规空白。小餐饮以方便、快捷、廉价的经营方式, 决定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动态变化大、季节性强、不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标准但食品安全风险小的小餐饮实施备案登记, 缓解了社会矛盾, 又便于监督管理。

3.3 监管力量不足是制约小餐饮监管效能的重要因素。章丘市现有餐饮监管人员1 2人, 按最低配置2人一组, 小餐饮数量与监管组数之比为2 0 0.5:1。虽然实行了“五加二, 白加黑”的工作制度, 但从整治时效上来看, 监管效能仍然较为低下。

4 建议

4.1 在取得现有成效的基础上, 继续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加速推动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 将整治经验、整治范围由创城范围推向城乡各部, 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饮食安全。

4.2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争取政府支持, 增编增岗增人, 保障各项监管措施有效实施。

4.3 完善立法, 针对小餐饮特性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 使小餐饮监管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摘要:目的 为提高小餐饮食品安全水平, 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 对创城范围内1 203户小餐饮开展综合整治。方法制定整治标准、整治步骤, 按照摸底动员、培训宣传贯彻、示范带动、宽进严管、专项整治、取缔劝阻等模式实施整治。结果 小餐饮办证率由整治前不到30%上升到95.6%, 从业人员健康查体率和培训合格率由整治前不到25%提高到100%。卫生设施设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基本达标。结论 整治措施科学有效, 但监管体制尚需改进, 执法力量尚需加强, 监管法规尚需完善。

关键词:小餐饮,整治,做法,体会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国食药监食[2011]395号 (2011年8月22日) .http://www.sda.gov.cn/WS01/CL1605/65144.html.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 (2009年2月28日) .http://www.sda.gov.cn/WS01/CL0784/40144.html.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1]395号 (2010年6月17日) .http://www.sda.gov.cn/WS01/CL0060/50198.html.

3.整治工程的主要做法 篇三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主要做法及启迪

● 李果仁 王 雪

西方政党的产生和成长都浸润在西方的民主运动和民主文化之中,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成功探索。总结西方政党在党内民主机制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机制的建设不无启迪。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主要做法;启迪

在西方发达国家实行了公民普选制后,人们拥有广泛的社会民主时,已经不能忍受党内缺乏民主,开始关注党内民主的发展。于是,西方国家的政党纷纷进行改革,力图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提高政党的竞争力、生存力和凝聚力。梳理和分析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主要做法,对于拓展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新空间、新境界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主要做法

1.建立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当代西方政党高度重视党员的民主权利,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实现党内民主的基本条件。在长期的实践中,许多政党已经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权力保障机制。

德国社会民主党把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党员在基层党组织生活中的权力上,主张联邦议会选举的竞选名单顺序和地方选举的首席候选人应由党员投票产生;在基层党组织之间开展“活跃的基层党组织”的评比;强化党总部对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规定总部有义务向基层党组织提供各种文件的基本稿、为基层党组织设计主题、派遣专题报告人等。

英国工党一直把发展党内民主的重点放在党员的直接参与上,通过改革党员登记制度,由中央党部电脑登记党员个人情况、直接邮寄党内公决选票和进行问卷调查、征求普通党员的意见,增加党员的参与感。为了加强和完善基层民主,法国社会党提出,党的一切活动方式都应该更好地体现每个党员的经历、他们所希望的参与方式、特别是要考虑党员的生活节奏等因素,党必须改变议员党的形象,动员更多的党员积极参加党的活动,党员的活动应该具备自愿的性质。意大利左翼民主党明确表示,党的“每一个党员都是民主进程中和党的活动的核心主体”,应为此积极参加党内生活。

西方中右翼政党注重扩大本党议员的民主权利。美国共和党、民主党对议员投票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承认和尊重议员的独立决策权,赋予议员投票较大的自由度。

2.健全党内选举机制。西方政党认为,真实体现选举人意志的选举制度是实现党内民主制的基石,也是检验党内民主制度是否成熟的根本标志。它构成了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基础,也是对权力行使者的强有力制约,迫使权力行使者更多地对选民负责,使政策制定者更多地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最主要方式。选举党的领导人既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也是增进政党自身凝聚力和选拔更为合格、更具权威领导人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西方政党不断加大党内直接选举的力度。法国社会党通过比例代表制努力实现直接民主。在选举制度上,1997年决定把过去由党的执委会选举党的第一书记的做法,改由全体党员直接投票选举;将党的各级议员候选人从过去由上层指定,改为由地方党组织通过选举产生;并把届中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做法制度化。这些措施不仅使该党顺利完成了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接,而且使党内矛盾大为缓和。

英国工党改变了党的领袖的产生方式。1918年党章规定,工党领袖由工党议会党团产生。这显然把议会外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排除在外,缺乏足够的民意基础。1981年工党进行改革,采纳了新的领袖选举制度,由议会外党组织和议会党团组成的选举团选出党的领袖。在选举团中,工会代表占40%,议会党团代表占30%,选区组织代表占30%。1993年,这个比例调整为各占三分之一,并且取消了集团投票制度,采取一人一票制。

此外,西方一些社会党还大幅提高妇女在党的各级机构及党代表中的比例。瑞典社会党规定男女比例基本相等,德国社民党及泛希社运基本实现在各级机构中女性比例不得少于40%。突尼斯宪政民主联盟在市政选举的候选人名单中,女性比例达到了四分之一。

3.完善党内决策机制。西方政党在决策过程中普遍重视党员的民主参与,他们采取措施增加党员在决策领域的民主权利,实行民主决策,以增强政党决策的权威性和党员对决策的认同感。

希腊泛希社运指出,政策制定不仅要依靠党的领导人或专家,而且要鼓励党员广泛参与党的大政方针的决策过程。新西兰工党在党的政策出台前,先在党内进行广泛讨论,然后以意见书的形式提交给党的政策会议。

英国工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决策体制改革,在全党建立公决模式,就党内的一些重要事务,诸如党的领袖的选举、党的政策的制定等进行全员投票表决。1996年,布莱尔把全民公决的模式引入党内。在1997年年会上,工党对党内决策机制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建立全国政策论坛,下设政策委员会、联合委员会等8个政策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有效扩大了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使广大党员可以直接与中央沟通,也有利于中央实行集中决策,从而既保证了决策的合法性(民主)又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德国社会民主党允许各级党组织成立各种论坛,允许这些论坛向同级党代会提交提案、派送代表等。该党强调保留党内公决的形式,以使每个党员在党的重大问题方面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近年来,该党为打破党内讨论的时空限制,提出了“网络党”的概念,旨在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迅速获得和传递信息,使党员更好地参与党的重要事务。法国社会党的重大政治纲领文件,原都是由党代会通过,现在改由全体党员表决通过,不是代表党内主流立场的非主流派别提交的政治草案,也有权交付党员表决,大会最后通过的纲领草案尽可能吸纳党内不同群体提出的合理建议和主张。

4.坚持公开原则。西方政党认为,真实的公开原则是实现党内民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公开,才能保证党员的知情权,党员才有可能介入权力运作,政治参与也才可能实现;只有公开,才能使监督不会落空;只有公开,才能减少犯错误的概率。西方政党把公开原则贯穿于党内权力运作的方方面面,比如重大决策过程的公开、选举中提名过程的公开、候选人资料的公开、人才选拔机制的公开等等。

英国保守党的领袖以前不是通过公开选举产生的,而是在很小的范围内由党内权势人物经过秘密协商推举出来的,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因而这一范围通常被人们称作党内“魔术圈”,这显然是与民主的原则相违背的。1997年大选失败后,保守党采取了重大改革,改变党的领袖由议会党团选举的办法,实行党员公开选举产生。

美国的公职候选人提名方式经历了以下变化:自荐和非正式集会提名,政党核心分子提名,政党代表大会提名以及直接提名预选。现在,美国的初选只是类似直接民主制,党的参选候选人名单由初选决定,因此提名候选人的权力是由党员和群众来实施的。

5.建立比较完善的党内监督机制。在西方国家,政党为了有效地约束本党成员,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大多在党内设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如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党内设置了检查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两个监督机构,在党章中还规定了具体的“调查和确认程序”以及“党纪审理程序”。英国工党特别加强了党的纪律,在一项新通过的纪律准则中规定:如果工党的议员们使党的名誉受到损害,党的领袖有权把他们开除出党。法国社会党在全国和联合会这两个级别上设置了财务监督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中央协调委员会及其各级党部中的协调委员会是该党内部的“司法机关”,它独立于党内其他权力机构,对纪律处分案件具有最终的裁定权。大多数西方国家政党在党内权力监督制约方面,都设有专门的监督人员,亦称督导员。如英国的“党鞭”,德国议会党团中的干事长,奥地利议会党团的副主席等,其行使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督导。

6.建立比较完善的党外制约机制。⑴宪法和法律制约。西方国家对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与作用,执政或参政的方式、方法、程序等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从而保证了执政党必须在国家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如1949年制定的德国《基本法》在第21条就政党的成立、政党的目标及党员的行为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⑵反对党的制约。西方政党制度的竞争性决定了反对党无时不对执政党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形成了对执政党强有力的制约关系。政党之间的互相监督与制约机制,对于净化政坛、消除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

⑶大众媒介的制约。大众传媒被视为西方社会的“第四权力”,它在政党权力制约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英国,舆论和新闻媒体素有对政府、政党进行监督和批评的传统。德国舆论监督的力量非常之大,根据法律规定,检察院如发现关于腐败的报道,有义务进行调查。媒体可以报道政府、政党内的情况,只要内容属实,不泄露国家机密,即属合法,而消息来源受法律保护。

⑷社会制约。社会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益集团制约。在现代西方国家中,存在着除政党外的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有体制性的,如政府机构、平民、社会等;有结构性的,如工会、农会、工商协会等。二是大众制约。各政党为了争夺执政权和政治资源,总是要把重点放在对选民的争夺上,到底由谁掌权最终要由选民来决定。

7.推进“网络民主”。西方一些政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站,扩大党的宣传阵地,推进“网络民主”发展,不仅在网站上提供党的重要文件,介绍党的历史和现状及未来发展;而且公布党正在讨论的重大问题、各种倡议和文件;同时,根据社会环境和人们的需求变化,建立各种“讨论室”和“舆论场”,为党员和选民提供交流平台,征求各方面对党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起来变成党的政策,而不是闭门造车。

另外,一些政党还推行网上申请入党、刷卡缴纳党费和捐助,订阅党刊,发送党的传单、邮件,定期向党员公布党费开销的细目账单。例如,英国工党在2001年第一次广泛使用电子邮件,使党员和选民在最短时间通过互联网了解和接受党的方针政策。德国社民党在2002年,利用互联网,开展“开放的党”、“专题支部”和“网络党”等。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社民党实行了“项目党籍”制度,即允许那些对党的总体目标不感兴趣,但却赞成党的部分政策主张的人在一段时间内入党,不必承担更多的责任;开放建党,设置更多的论坛和对话平台,让社会精英有更多、更快捷的渠道参与党内工作。德国社民党还启动了“红色电脑计划”,把本党12500个基层组织全部联入内部信息网,目前社民党总部处理的地方来信80%以上为电子邮件,同时启动了“红色手机计划”,即利用手机向党的各级领导以及大部分党员发布信息。

二、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

由于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党内民主发展的普遍要求和基本趋势,其一般经验理应成为我们有效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资源。

1.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党章赋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通过推行党务公开,如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等具体措施,为保障党员知情权提供条件;通过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为实现党员参与权提供平台;通过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为真正落实党员选举权奠定基础;通过解决侵犯党员权利、压制党内民主的问题,重视和健全网络监督,为落实党员监督权开辟新的途径。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广大党员的意愿和主张,蕴藏于广大党员中的创造活力才能充分迸发。要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说实话,提倡和欢迎党员提意见、献对策,营造在党内自由讨论、平等争辩、公开竞争的民主氛围。要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主体素质,平等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2.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制度的支撑点,针对当前党内选举方面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委任制或变相的委任制代替自下而上的选举制的倾向,必须加强选举制度建设。第一,从基层到地方一步一步做起,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和层次。第二,坚持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不断扩大差额的范围和差额的比例。第三,改革和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完善提名程序,建立和健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候选人提名制度。第四,建立和健全与选举制度相配套的弹劾罢免和辞职制度。第五,建立和实行党内竞选制度。

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是进行合作的亲密友党。这一点与西方竞争性的政党制度不同。虽然如此,但是西方政党的竞争性仍对我国发展党内民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把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引入到选举当中,建立和实行党内竞选制度。对候选人进行宣传、介绍和比较,增加选举的透明度,使选举人对候选人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减少投票的盲目性。

3.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可以减少代表选举工作的负担。其最大好处是使代表大会可以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党的最重要的决定,都可以经过代表大会讨论,从而使党的决策更加民主化。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是党内民主本质特征的最充分体现,关系到党内民主发展的全局,发展党内民主,必须着力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一是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二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三是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

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是进行合作的亲密友党。这一点与西方竞争性的政党制度不同。虽然如此,但是西方政党的竞争性仍对我国发展党内民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把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引入到选举当中,建立和实行党内竞选制度。对候选人进行宣传、介绍和比较,增加选举的透明度,使选举人对候选人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减少投票的盲目性。

4.构建有力的监督体系。从党内民主的运行过程来看,监督的过程就是民主的实现过程,而民主的过程也一定包含着监督。党内监督不力则会造成党内民主法规和运行程序无法得到有效执行。一是重视党内民主监督。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党内批评制度、党内检举和罢免制度以及民主评议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等制度,不断拓宽自下而上监督的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健全党的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内部的相互监督。二是合理构筑党内权力之间的监督。结合当前实际,可以考虑在党内实行决策、执行和监督三种权力适当分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将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定位为党的领导机关和决策机关,将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各级党委定位为党的执行机关,纪委则定位为党的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党内监督权。三是加强对监督者的监督。监督机构如果拥有至高无上的监督权,同样也有可能滥用监督权。因此,还必须加强对监督者的监督。保证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按照制度和程序规定进行,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责任的追究。理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领导体制,把重点放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上,建立健全党内监督的具体制度法规,努力实现事后检查向事前监控转变,增强各种监督的合力。

5.建立行之有效的的权力制约机制。构建我国的党权制约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法律制约。首先,必须完善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体系,维护宪法的根本地位。其次,必须加大法律的执行力度,依宪执政、依法执政。二是加强纪律制约。要完善党的纪律建设,加大对违纪党员的惩处力度。三是切实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加强党际制约。要不断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协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功能。四是加强社会制约,构建大众制约的制度平台。

6.开创党内民主制度的创新。党内民主制度的创新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体制内动力。党的领导在中国政治制度中成为一种规定性的体制安排,决定了党内民主的状态对整个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将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并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的发展。同时,当社会发展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制度化提出要求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了中国政治制度要实现制度化,中国共产党首先必须制度化,中国共产党制度化取决于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与创新的状况。

7.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一是要把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联系起来,通盘考虑,达到相互衔接;二是要增强党内民主的开放度,让党外人士和一般群众参与进来;三是完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按照党内民主的精神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司法机关的关系。四是推进党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五是以党内监督支持和保证党外监督。六是以党内民主精神推进党群关系的民主化。

[1]靳晓光.当代西方政党党内民主机制建设及启示探析[J].理论界,2007,(09).

[2]乔启国.西方政党如何发展党内民主[J].科学决策,2006,(04).

[3]谢峰.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基本特征[J].学习月刊,2006,(14).

[4]赵宬斐.当代西方政党谋求发展的向度分析——以拓展党内民主功能为视角[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04).

[5]徐锋,朱昔群.国外政党基层组织比较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4).

[6]王勇,鲍跃华.借鉴西方政党制度的合理因素推进党内民主与党际监督[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2).

作者单位:李果仁: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王雪:湖南经视台

■责任编辑:周奕韵

D33/37

A

4.整治工程的主要做法 篇四

2011-05-31 08:04:26

信息来源: 184 进展情况:分项看,扶贫攻坚工程顺利推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药材实用技术示范工作、计生户帮扶工作等进展较好,整乡推进、党建扶贫工作按计划进行,部分项目将按季节进行;就业和创业工程推进正常。新增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工作、原公益性岗位安臵等工作开展较好,登记失业率为4.23%,由于学生就业工作主要是在3季度后开展,故该部分工作主要是做好前期工作;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中盘县职校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校安工程及中小学校改造工程进展较好,部分工作主要在3季度开展;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任务分解落实到位,整体推进情况良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中农村危房改造工程49081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启动,并已竣工9293户,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推进较好,廉租房工程已部分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工程完成投资较好,白河沟水库及病险水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县级电网建设工程、电信公司移动基站建设工程进度较好;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工

程中美好家园建设工程已启动,其它工程未正式启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中多数资金还未到位;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整体推进正常。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中人民医院住院楼进度良好、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已竣工、市妇女儿童医院项目已完成投资累计343万元,村计生室建设工作、传染病控制工作、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工作进展情况较好;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中食品药品监督抽验工作、艾滋病免费治疗及戒毒工作、地震预测处臵项目、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等工程推进较好。

主要做法:各单位一是做好资金保障,十大民生工程多数资金来源以财政资金为主,各部门积极与省相关部门的对接,争取上级民生项目任务和中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积极开展协调工作,争取市县两级配套资金早日到位;积极帮助项目业主筹集建设资金,保证了资金投入。二是加快民生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按照“民生优先”的原则,加快开展了民生工程的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取得了明显进展,为十大民生工程的推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三是尽快启动项目建设,各单位按照目标任务要求,对能开工的项目抓紧开工,对基本具备条件的项目创造条件加快开工。四是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为民生工程任务的

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五是加强信息沟通,逐步建立了民生工程工作网络,畅通信息报送渠道,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多数单位及时准确上报了民生工程进展

情况。

主要问题:一是资金筹措压力大。有的资金计划未及时下达,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盘县大山镇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村卫生室建设等工程省至今未下达资金计划;有的资金迟迟未到位,如通组及串户路硬化工程、文化服务体系工程中的多数项目等;有的有任务而无资金计划,如就业和创业工程、劳动力素质提升中的部分项目;有的资金配套压力较大,如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总投资估算为172682万元,按照现行投资补助标准,省级需配套5952万元,市级需配套5952万元,各县(特区、区)政府8928万元,三家企业8928万元,房建工程投资为113160万元是需要煤矿棚户区居民自筹,各级配套压力大。二是协调难度大。十大民生工程涉及范围广、任务多,牵涉的单位多,有的单位报送信息不及时或不准确,个别单位如商务粮食局未明确专人负责,造成协调和推进的难度较大。三是部分项目进展较慢。有的项目还没有开展前期工作,小水电代燃料项目中的天生桥水电站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岗前培训

和在岗培训及高技能人才培训等;部分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如贵州省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六盘水市代储库项目、完善报警与监控系统工程等。四是部分单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民生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对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但有的部门在畏难情绪,有的牵头部门没有发挥好牵头和协调调度作用,导致个别民生工程项目沟通交流渠道不畅。五是投资主体单一。分解的民生工程项目多数为国家和省直接下达项目,自主筹备的民生项目较少,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少。

下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督促各县区、各牵头单位、各责任单位建立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保证民生工程顺利推进。二是认真做好资金保障。千方百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认真做好市县资金配套、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三是进一步调整充实民生工程项目。根据省分解下达的任务,结合六盘水市实际情况,吸纳部分县区十大民生工程项目进入市十大民生工程,不断调整和充实十大民生工程项目,结合各单位职责职能,更加科学地分解落实民生工程项目,力争在5月份完成民生工程项目调整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协调与调度工作。按照日常调度、月调度、季考核调度、年评比的方式,加强调度工作,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督促十大民生工程建设相关单位按照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认真做好协调工作、配合工作;充分利用十大民生工程联席会议等平台,认真解决十大民生工程建设过程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民生项目顺利实施。五是加强督促考核工作。根据平时考核、季度考核和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对各县区、各牵头单位、各责任部门的督促考核力度,认真做好十大民生工程考核评价工作。六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和信息工作。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展现民生工程推进中的亮点。强化民生工程信息定期通报的机制,保证信

5.机关效能建设的主要做法 篇五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局在规范机关运作,提高行政

管理效能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不断创新,开展了富有地税特色的机关效能建设。

一、严格标准,构建效能建设长效机制

规范机关行政行为是效能建设的内在要求,其前提是坚持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年初,我局就在完善制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完善和制定了近40个内部管理制度和一系列的税收征管制度、操作办法等,在规范化建设上迈出了一大步。

一0以办公自动化为管理基础,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操作。我局对包括税收征收、管理、稽查以及内部行政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工作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按事编写工作规程。工作规程准确定义了业务流程、规定了详细的工作标准,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每一项工作“做什么、由谁做、何时做、何地做、为什么做和怎样做”。同时,在工作规程中列明了该项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大大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以考核为抓手,确保工作持续改进。办公自动化管理是过程管理的一种模型,“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是其精髓,而严格考核是保证。我们正是运用考核这一手段,有效地推动了工作的持续改进。我们每季度组织人员对各科所(室)各项工作进行考核,将必不可少的税收业务和党风廉政建设、“两权”监督等最大限度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核检查。这样既客观全面地反映了税收工作中的“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合格品”,又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对考核结果我们定期进行通报,对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根据其是否违反体规定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确定为“不合格品”、“差错项”或“建议项”,分别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使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隐患及时消除,推动了工作的持续改进。

二、深化全程服务,找准效能建设的落脚点

我局作为基层地税机关,必须按照“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要求,切实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优化服务的关系。今年,我局全面推行并不断深化包括程序性、信息性、权益性三个方面服务内容的全程服务,从而将纳税服务贯穿于税收征管工作的全过程。

1、优化程序性服务,方便纳税人办税,降低纳税成本。

程序性服务是指办税程序方面的服务。通过简化纳税手续,方便纳税人办税,降低纳税成本。我局在办税大厅设立了“全程服务台”,采用“统一受理、内部运转、限时服务、办结回复”的办法,避免了纳税人在不同窗口、部门之间来回跑。

2、强化信息性服务,确保纳税人能“看到、听到、问到”有关税收信息。信息性服务是指税务机关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纳税人提供税收信息的服务。通过把税法交给纳税人,使他们知道如何纳税,防止过失性违法行为发生,降低纳税风险。我局从政策、程序和结果三个方面入手,切实抓好信息性服务,努力实现地税执法“全透明”。一是政策法规全透明。经过努力,我局已成功建立了以税企座谈会为主,大厅咨询服务台、税收宣传窗、协税护税网络等为辅的税收政策咨询服务渠道。年初,我局就将按行业定期、定点组织召开的税企座谈会计划提前告知企业办税人员。每次座谈会,我局干部均面对面地将最新的税收政策向纳税人进行宣传辅导,同时预留一定时间为纳税人解答疑问。同时,我局通过政策公告、咨询服务台、地税信息、提示性催报、发布通知通告等,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纳税人提供了方便。二是办税程序和标准全透明。我局将办税程序和标准等全面对外公开,切实避免暗箱操作。如税务稽查,实行了廉政纪律、检查程序、听证规定、回避制度、处罚标准等五公开。对个体户定额核定,则在制定方案时广泛征求协税护税网络成员、个体协会成员的意见,使定额方案更加公开透明,科学合理。我局还对《税收征管法》等赋予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予以量化、硬化、具体化,对6大类48项涉税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予以统一,对容易产生异义的违法行为明确列举。谁实施处罚都只有唯一的标准,从制度上杜绝了执法的随意性、暗箱操作和人为干扰。三是执法结果全透明。对不涉及纳税人商业秘密和保密规定的执法结果,我局则实行全面公开。对个体户的定额除通过公告栏公布外,由税务人员直接送达,并将周边位置同一行业纳税户的定额情况同时告知,使其能对照衡量。对稽查案件的处理结果则每季度定期以稽查公告的形式对外公布。

3、深化权益性服务,切实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权益性服务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维护合法权益方面的服务。当纳税人认为税务机关的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时,提供纳税救济,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我局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在征管工作中做到严格规范执法,积极履行职责,确保公平、公正、客观,重视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二是对纳税人的不同意见、要求能认真对待,渠道(包括听证、复议、诉讼等法定渠道和非正式渠道)畅通,态度端正,提供救济性方面的服务,并严格执行法定程序。

三、实施“业务重组,流程简化”,充分释放行政效能

提高效率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目的所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必须最终体现到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率和社会效果上。自去年1月以来,我局开展了专题调研,在对纳税人涉税审批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重新识别的基础上,按照税收征管和信息化的内在规律,决定进行业务重组、流程简化。业务重组、流程简化的基本思路是:转变管理理念,依托信息化,调整机构职能,简化审批流程,实施分类管理,以优化征管功能,提高征管能力,达到对纳税人进一步优化服务、强化监控,对内规范工作、提高效率的目的。

1、调整机构职能。

(1)、充分发挥办税大厅综合服务功能。一是负责涉税咨询服务。凡是纳税人上门咨询或索要资料等,均由办税大厅负责。二是统一受理或承办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的各项涉税事务。办税大厅能够直接办理的就直接办理,需要调查核实不能直接办理等涉税事项由办税大厅受理,并出具受理单后由其负责在局内部流转,并按承诺时间由大厅统一回复。

(2)、管理部门加强日常管理。我局将管理部门的职责定位为:主动地对纳税人开展服务与日常监控。凡是需要下户调查、核定、宣传辅导等税务机关找纳税人办理的事项均由管理部门负责。

(3)、机关职能部门直接审批并加强业务指导。法规科直接负责办理流转税、所得税事项的审批。同时,机关各职能部门对全局各征管机构(包括计统征收、管理、稽查)负起自己的业务指导职责,及时贯彻落实上级各项税收政策和制度,并制定本局有关工作制度。

2、精简审批程序和上报资料。

在调整机构职能的基础上,我局按照“四不”原则简化征管程序与资料,即纳税人不需申请的事项不申请,重复性资料不报送,税务机关不需下户调查的事项不调查,不需审批的环节不审批。

3、其他配套措施。

对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我局根据效能原则,制定了对纳税人的分类管理办法,将纳税人划分为一般企业、重点税源企业、重点监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四大类,并针对不同类别的纳税人实施不同的管理内容和方法,把管理的重点放在重点税源企业和重点监控企业上。从而优化了日常管理力量配置,加强了对重点纳税对象的管理。

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解决行政效能的关键问题

能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卓有成效地落到实处,机关能不能高效运转,拥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决定性的因素。我局按照“务实、创新、勤政、廉洁”的自身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观念,牢牢抓住“人”这一事关地税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抓队伍建设,干部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干部“在不在岗、在不在状态、在不在行”的问题,为我局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保障。

1、加强教育,不断转变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正确认识征纳双方的关系,必须加强干部教育,逐步转变思想观念。我局根据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并围绕教育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伊犁州机关效能建领导小组1号禁令和伊犁州地方税务系统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方案下发后,我局又立即进行了学习和传达,组织干部联系岗位实际进行讨论,确保人人皆知,自觉遵守,并组织干部观看了廉政教育片《王怀忠的两面人生》。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干部观念进一步转变,求真务实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进一步树立起了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

2、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

在抓好思想教育的同时,我局以提高业务素质为基点,经过努力,在培训上探索出了一条学历教育与业务培训齐抓、加强教育管理和完善考核机制并重的干部知能培训新路子。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并注意兼顾干部的多种技能的培训。今年,我局已举办了2期业务培训办;另外,还着重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和党纪处分条例、《行政许可法》等进行了学习。我局还十分重视干部的学历教育,积极鼓励干部在职自学。

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调动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按照“岗责明确、绩效挂钩”的考核原则,制订了“以岗定责,按季考核,结果公开,奖惩兑现”的考核办法,全面实施干部岗位绩效考核办法。由各科室负责对部门内干部的绩效考核。我局将对个人的绩效考核分为共性工作、业务工作、党风廉政工作三个部分,满分为300分,其中共性工作基准分为50分,业务工作基准分为150分,党风廉政工作基准分100分。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从绩效考核情况看,该办法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的岗位责任意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4、强化两权监督制约,保持干部队伍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

我局将预防职务犯罪与非职务犯罪并重,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先后制定了《廉洁自律若干规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干部联系点制度》、《谈心谈话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审定制度》、《两权监督制约实施办法》、《纪检监察信访案件查处规定》等一系列的内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了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我们还建立了所有干部的廉政档案,并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每月对干部的作风纪律进行督查。由于措施扎实有效,我局干部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增强,基本杜绝了干部职工的违法违纪现象,我局干部队伍保持了健康向上和干净干事的良好状态。

6.城中村改造的主要经验做法 篇六

(一)坚持科学编制规划

本着“合理布局、集约用地”的原则,制订了科学详细的“城中村”改造规划。规划围绕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发展,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要求,突出了晋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生态优势这一目标,通过城中村改造进一步彰显晋城市绿色公园城市特色。

(二)坚持依法、和谐拆迁安置

按照“稳妥拆迁、有序拆迁、和谐拆迁”的原则,提出拆迁安置工作要做到“统一指挥、依法拆迁、严格标准、加快进度”。对协议签订、资金补偿、等各个环节,实行阳光操作,坚持透明公开,力求以公开求公正、以公正得人心,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设置举报电话、村民咨询和上访接待站,组织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解决拆迁中村民反映的各种问题,化解矛盾,确保拆迁工作和谐、顺利进行。

(三)建立工作机制

为确保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区委、区政府把这项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城中村改造指挥部,抽调1名县级干部参与城中村改造小组,分包项目,分工负责。二是明确责任。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城中村改造相关工作的复核、审批、考核、督导等;明确各乡镇主要领导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本区范围内城中村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改造方案的申报、拆迁安置的组织实施。三是完善制度。坚持每天召开指挥长办公会、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建立改造方

案联合会审、信访举报、监督检查等制度,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改造工作“不断档”、“不夹生”,为各项工作推进提供机制保障。

(四)提高群众和开发企业双方积极性

利用多种形式,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从兑换面积的单价、居住房屋的性质、周边环境的改善、经济收入的增加等方面,帮村民算“拆迁补偿、拆迁安置”经济账和“环境改善帐”,算“大帐”、算“长远帐”,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拆迁为他们带来的好处和利益,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对开发企业,我们及时研究出台优惠政策,保障其在城中村改造中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五)强化协调服务和加强监督

首先,村班子战斗力要强,遇到问题和矛盾不推诿。其次,政府的职责是把好“程序关”、“审批关”。第三,加强协调。这项工作政策性特别强,涉及到发改、财政、城建、环保等部门,需要大力协调。第四,加强监督。事关群众切身经济利益,事关集体财产资金,特别需要加强监督。城中村改造中有纪检部门全程参与改造,督促阳光操作,设立举报热线,这些警示性工作做在前面,老百姓就放心了。

2、城中村改造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虽然工作中一直坚持“群众满意、政府满意、开发商满意”的原则,尽可能地考虑和维护了群众利益,但部分群众对补偿标准的期望值过高。

二是在城中村改造中,我市鼓励建设高层住宅,但农民受长期的生活习惯影响,大部分农民更希望建设4—5层的房屋,发展高层住宅有一定的难度。

三是拆迁难度大,拆迁问题始终是制约城中村改造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在城中村“一村一策”改造推进过程中,拆迁补偿存在从1:1到1:1.5的不均等现象。如,有两个社区虽仅一墙之隔,拆迁补偿却分别为1:1.3和 1:1.5,导致前者拆迁工作非常困难。

四是平衡有难度,一是用地指标不够用。二是晋城市区城中村改造实行人均用地指标不超过120平方米的标准,这一指标已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只能规划设计高层住宅回迁楼,实施城中村改造,必将增加投资成本。

3、城中村改造前景展望

1、环境的改变:城中村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居住与商业办公兼容,各种市政配套设施齐全,绿化、净化、美化达到有关要求。

2、住房条件的改变:旧房换成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结构合理,水、电、气、暖、有线电视等居住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

3、房产价值的改变:村民住宅转变和商品房一样功能齐全。这些房产可以进行租赁或自住,提高经济收入。

4、村民个人收入的改变:城中村改变后将成为功能齐全的综合区域,蕴含着巨大商机,将会给安置在该区域内的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为村民从事第三产业提供良好的区位优势,村民个人收入将大大提高。

由于环境的改变、住房条件的改变、区域优势及房产价值的提升、居住人群层次的提高,将会使村民的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和经营方式得到改变,从而使村民的经济收入、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7.荣县稳步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做法 篇七

荣县蚕业历史悠久,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荣县是四川省的产茧大县,最近十多年,荣县蚕农每年的茧款收入都超过了3500万元,蚕桑生产已成为荣县农村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是广大蚕农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门路。2015年,荣县养蚕3. 2万张、产茧1200t、 蚕农茧款收入3600万元,均占自贡市的70% 以上,在全省综合排名已由十多年前的30位上升为第7名。荣县蚕桑生产达到今天的水平,主要做法是:

1集中成片,建设蚕桑基地

从荣县的气候和土壤情况看,全县都可以发展蚕桑生产,但根据全县农业生产整体规划,本着走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道路的思路,全县集中力量发展潜力大,蚕桑生产有优势且又相对连片集中的旭阳、过水、望佳、双石、乐德、河口、古文以及复兴、观山、正紫等10个乡镇。在这些乡镇中,重点发展一批蚕桑主产村和蚕桑专业社,扶持、培育一大批蚕桑专业大户和蚕业农场主,不再走过去 “全面号召,普遍发展”的老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这10个乡镇的蚕桑生产,无论规模、品质,还是效益,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无论桑园面积,还是养蚕量、产茧量和蚕农茧款收入,均占全县的85% 左右。全县蚕桑生产格局正在走上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道路,蚕桑基地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2订单蚕业,产业化发展

十多年前,荣县就开始走上了蚕业产业化道路,即 “公司+ 基地+ 农户” 的道路,由县内两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在各自的基地范围内,与蚕农签订协议,实行订单农业。对签订并履行协议的蚕农,无偿提供桑种或桑苗,无偿提供良桑穗条,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对其生产的蚕茧,予以全额收购。在市场行情低迷之时, 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在蚕茧行情好转之后,蚕茧价格随行就市,并实行二次返利。龙头企业与蚕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使蚕农稳定增收,降低风险,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稳定了蚕桑生产的基础, 使荣县蚕业得到了稳定、协调的发展。

3更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

在桑树品种方面,十多年来,先后引进 “农桑14”、“川桑98 - 1”,“云桑1号”、“农桑12”, “农桑8” 等新桑品种,经过品种比较试验结论, 决定推广 “农桑14”和 “川桑98 - 1”,和已经在荣县广泛推广使用的 “红油桑”、 “湘7920”等良桑品种一道形成我县大蚕用桑主推品种。在大小蚕兼用桑品种方面,近年来则大力推广 “实钴11 - 6”,与以前推广的 “小冠桑”、“新一之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对我县小蚕共育工作,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另外,荣县还引进了 “红果2号”,“嘉陵30号”,“无核大十”等果叶兼用桑品种,在荣县开展试种试繁,拓宽了栽桑用途,增加了蚕农收入,桑椹质量、产量及亩桑效益也令蚕农满意。在家蚕品种方面,则引进了 “871 × 872”、“夏芳 × 秋白”、“锦5. 6 × 绫3. 4”、“川山 × 蜀水”、“两广二号” 等。“两广二号” 表现尤其抢眼,已成为我县夏蚕,伏蚕的主推品种,受到广大蚕农的欢迎,丝厂也比较满意。

4科学蚕桑,推广实用技术

在桑树育苗及栽植方面,主要推广桑树肥团育苗,一步成园技术,不仅节约桑种,还缩短了投产时间。桑树肥培管理方面,主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了肥效,降低了成本。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桑树病虫害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有效减少了农药中毒现象,避免产生环境污染。良桑嫁接,则采用经品种比较试验确认的主推桑品种。在养蚕方面,不仅引进了不少家蚕新品种, 还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全县小蚕共育数量迅速上升。近十年来,共育比例一直保持在70% 左右,同时,小蚕共育质量也有一定提升,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数量充足。荣县还大力推广大蚕省力化蚕台育技术,降低蚕农劳动强度,使蚕农能多养蚕,养好蚕。在上蔟方面,大力推广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还有利于蔟中通风换气,提高蚕茧质量。

5创新经营,培育养蚕大户

针对荣县农村出现的养蚕人员年龄老化、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问题,荣县很早就转变了思路,采取多种措施来培育养蚕大户和蚕桑家庭农场,使其从事蚕桑生产获得的收入高于其外出打工、经商或从事其他产业获得的收入。每年重点培育一批年养蚕量30 ~ 50张,年蚕桑收入5 ~ 8万元的养蚕大户。创造条件培养一批养蚕量50 ~ 100张,年蚕桑收入8 ~ 15万元的养蚕大户,甚至培养一批年蚕桑收入超过20万元或30万元的蚕业家庭农场主,并由这些养蚕大户和蚕业家庭农场主,带动更多的人从事蚕桑生产,形成新的蚕桑生产格局,改变千家万户养蚕的现状。荣县现已涌现—批养蚕大户和蚕业家庭农场主,如: 荣县河口镇万家村5社的王德容,2013年已拥有6666m2( 10亩) 桑园, 养蚕49. 5张, 产茧2010kg,售茧收入7. 9万元,加上出售桑枝收入, 蚕桑收入达8. 2万元,占家庭总收入12万元的68. 3% 。2014年养蚕60张,产茧2580kg,售茧收入8. 86万元,成为荣县远近闻名的蚕桑专业大户。 荣县过水镇柑柏场村9社的张善彬,通过土地流转,在2013年大量新栽桑,一举建成小桑园33333m2( 50亩) ,2015年养蚕60张, 产茧2512kg,售茧收入7. 82万元。今年,预计养蚕100张以上,产茧超过4000kg,售茧收入预计超过15万元。这个队伍还正在发展壮大之中,年蚕桑收入超过10万元,超过20万元,早已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荣县蚕桑生产行业中存在的真实事例。

6多方投入,增加蚕农收入

8.整治工程的主要做法 篇八

关键词:北环企业;员工管理;四访文化;四助文化

中图分类号:C9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18-0113-03

北环高速公路是广州环城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最早建成投入营运的高速公路之一,是横跨广州城区东西两翼的交通大动脉,如今日均车流量达16万车次以上。北环最大的特点是交通流量大、大型货车多、劳动强度高、工作压力大。但是,北环的员工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没有丝毫怨言。北环人发扬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公司的营运管理驶进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2008年及200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AA”级“广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北环每年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在于北环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和谐企业。公司党群组织多年来坚持大力开展以爱我员工为主题的“四访、四助”活动,努力营运和谐公平的管理格局,使员工在北环这个大家庭里愉快地生活,为共同目标积极地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创造了非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统一认识,建立制度,坚持把“四访、四助”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

1.1以爱我员工为导向,坚持党委领导亲手抓、负总责

一直以来,北环营运部领导班子亲自挂帅抓开展关爱员工工作。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北环选拔担任“四访、四助”小组成员的都是一些思想好、作风好、懂业务、会管理、公正廉洁和热心的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爱我员工管理模式,从制度层面推动“爱我员工”工作的开展,使其迈向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1.2以基层组织为基石,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分工会贴近群众的优势

多年来,北环的爱我员工工作之所以能做得持久、做得出色,关键是有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并把爱我员工工作的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分工会密切联系群众、积极主动为员工解决问题的优势。公司按照行政职能和业务需要,将16个部门划分为9个党支部和11个分工会,各支部和分工会负责落实开展爱我员工工作;党员和工会干部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员工困难,倾听员工诉求,实实在在地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深受广大员工的欢迎。

1.3明确慰问档次,将组织关怀送到员工心中

北环开展“四访、四助”活动,将慰问金划分为3个档次:A档为1000元、B档为800元、C档为500元。每年慰问的人数不定,由营运部各分工会在摸查了解的基础上逐级申报,然后由公司工会委员会对员工的情况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确定慰问对象和慰问档次,由公司工会与各分工会负责组织开展上门慰问。

2坚持党员互访互助,努力使企业形成互相关怀的良好氛围

在“四访、四助”活动中,北环首先开展的是党员互访互助活动。党员互访互助就是在党组织的统一安排下,党员之间进行互相访问、互相帮助,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和情感沟通,建立友情和信任,为群众树立工作典范。

2.1以党组织生活形式开展党员互访互助

为了能贴近党员家庭情况,了解和帮助党员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北环党组织对党员组织生活形式进行了创新,把组织生活会开到党员家里。通过走进党员家庭的形式,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及时为党员解决困难,在企业内形成一种互相关怀的良好氛围。

2.2以组织生活会形式开展党员互访互助

近年,北环党委坚持践行落实科学发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开展组织生活。以此为平台,要求党员干部互访互助,在工作中认真查找不足,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深入宣传和开展党员先锋活动,展示党员先锋的先进事迹,在公司内形成学习先进、比学赶帮超的热烈氛围。

2.3以革命教育形式开展党员互访互助

每逢“七一”建党纪念日,北环党委都会组织党员开展以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讴歌党的丰功伟绩为主题活动。如读书征文活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活动,以此作为党员互访互助平台,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使党员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做出表率。如:共产党员驻站电工李云希,在广花收费站工作期间,于2005年11月31日,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血压高达170。收费站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将他送到广州中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经检查发现是左肾肿瘤,需马上做手术摘除。公司领导得知此情况后,马上以公司工会的名义首先垫付了1万元,使李云希按时完成手术,还向广州市总工会申请了重大疾病救助金1万3千元。在住院期间,公司领导、工会干部多次到医院慰问,站分工会安排人员每天煲汤送往医院。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组织的关怀下,李云希很快康复出院,在出院第二天就投入到工作中。回到工作岗位后,在公司组织开展的“文明用房”季度评比中,多次获得第一名,连续两年被公司评为年度先进员工。

2.4访优秀员工、助优秀员工,使优秀员工的责任感得到彰显

现今企业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组织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优秀员工永远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留住优秀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努力为企业做出贡献是公司开展“四访、四助”活动的另一个目的。

访优秀员工。公司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业绩卓越的优秀员工。这些员工在本职岗位上或是业务精英,或是技术骨干,或是优秀管理者,他们代表北环最优秀的服务水平和最先进的生产力,是北环的宝贵财富。访问这一群体,送去公司的关爱和温暖,能感化优秀员工的心灵,使优秀员工的责任感更得以彰显,尤其是对收费站基层员工的激励和感化作用更加明显。因为北环部分基层员工都是外来工,有省内的,也有省外,她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只身在异地工作,在工作上取得优异业绩很不易。如果他们的工作成绩能被父母所分享,则能使员工父母倍感欣慰,进一步激发员工努力的工作。为此,北环党委和工会每年都定期对优秀员工的家庭进行走访慰问,不远千里把公司的温暖送到优秀员工父母心中。

这些年来,我们共访问过王英等80多名优秀员工,先后去广西、湖南、湖北、梅州、英德、南雄、始兴等地进行走访慰问,让父母亲免去对子女的牵挂之心,使员工安心在北环工作,以最佳状态创造工作业绩,回报公司的关怀。访问优秀员工家庭,也能让当地政府满意,更加坚定向北环输出优秀劳务人才的信心。如广东省英德市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请赴英德慰问组人员吃饭时说:北环不但为英德市解决了就业问题,还这么关心员工,亲自对员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我代表英德市委市政府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今后一定把更优秀的青年输送给北环。

助优秀员工。为愉快生活而工作是北环管理的精髓。对于有的优秀员工来说,北环不一定是他们唯一的职业选择,有可能只是他们人生旅程中的驿站。优秀员工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在职业生涯的启步阶段,企业主动为他们搭建学习平台,诸如技能竞赛、专业训练、在职培训、学历教育等,帮助优秀员工提高职业技能和学历水平,多方位、多层次地创造学习机会,以拓展他们的职业选择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企业文化价值导向,引领一线生产班组以员工相互支持、协助与信任为指导思想,打造爱我员工工作团队,形成尊重用工形式差异、心理优势互补的氛围,让员工都能在环境整洁、人员和睦、机制公平的北环大家庭里愉快地生活和工作。通过搭建学习平台,我们实施培训优秀员工成长计划,让员工能够学有所成、一技在身,大大提高了员工的自身价值和竞争实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敬业精神。

3访问题员工、助问题员工,把组织的关怀送到每一位员工的心坎上

3.1追本溯源,解开问题员工心理症结

员工沦为问题员工,产生消极怠工行为,一定有其原因。我们通过党支部、分工会,以座谈会、家访等形式开展访问“问题员工”的活动。通过推心置腹的谈心,了解其思想动态,倾听其内心诉求,追本溯源,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努力帮助员工解开心理症结,有效化解员工的思想误解。

3.2送上慰问,不让员工被边缘化

一旦员工被人认为是问题员工,其便会产生失落感,认为自己被组织边缘化,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自暴自弃。针对这种心理特征,我们不允许组织称呼员工为“问题员工”,反之,我们应加大对这部分员工的关注力度,让员工感受组织对其的关注,消除内心被边缘化的感觉。

3.3开展心理援助,培植快乐的种子

为愉快生活而工作是公司的管理理念。为了让快乐的种子在广大员工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公司领导从关爱员工胜似一家人的高度出发,自编了一套减压操供员工锻炼。邀请暨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北环所有基层员工开展心理咨询与援助,通过6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8期团队训练,向员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传授突发事件情绪管理的技能,系统地解答了什么是快乐生活、为什么要快乐生活、怎样才能快乐生活等核心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企业营造健康的管理氛围和稳定员工队伍奠定了基础。如:原路政科汽修工骆锦湖,曾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是一名退伍军人。由于患糖尿病,影响了家庭生活,他的情绪因受家庭生活困扰,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工作。公司工会得知这一情况后,从组织上帮助和关心骆锦湖,及时到他家进行走访慰问,送去组织的关怀,使他爱人深受感动。通过组织、同事的帮助,骆锦湖消除了思想顾虑,努力为企业工作,还主动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被公司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

4访困难员工、助困难员工,让人文关怀的思想根植于企业管理工作之中

在北环员工队伍中,有一部分员工的生活的确困难,或父母身体不好,或配偶下岗失业,或子女生病入院,家庭琐事和生活重担极大困扰着员工心情,让员工无法安心工作,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出于对员工的保护和关爱,公司特别关注员工生活和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制定了《关爱员工慰问实施办法》,切实帮助员工解决困难,为员工排解后顾之忧。仅在2010年,我们就上门探访慰问了18名伤病员工、30户困难员工的家庭,慰问了1名广州市劳动模范、5名现役军属、8名驻站电工,各分工会还上门探访和慰问了20名先进员工的家庭,共送出约5万多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如:2008年3月,广园站厨工曾强患脊椎结核导致腰椎体骨质破坏瘫痪住院。公司工会得知后,立即会同所在分工会带上2000元救助款及时赶到医院探望慰问,并向集团工会申请济难基金救助款2.5万元,使他得以及时救治。身体康复后的曾强重返工作岗位,在公司开展的厨艺技能大赛中先后获得二、三等奖。2005年数据中心员工罗洪滔患严重肾衰竭需要做肾移植手术,因换肾手术费用高,罗洪滔一家本就不富裕,一时无法凑齐手术费用。公司得知这一情况,立即组织人员到医院探望,为了帮助罗洪滔解决换肾手术费的问题,发动全体员工捐款5万多元,使罗洪滔及时做了换肾手术。如今,罗洪滔已重返工作岗位,身体正逐渐恢复健康。

5结束语

通过开展以关爱员工为主题的“四访、四助”活动,传承了企业文化,弘扬了企业精神,鼓舞了员工的士气,对员工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帮扶作用,为构建和谐北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开拓创新,深化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做好关爱员工的工作,使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与员工的价值取向高度统一,使员工的行为和努力方向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实现高度一致,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The Main Approach for North Ring to Launch “Four Visits and Four Helps”

Chai Longxiang

Abstract: Enterprise is the main forc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inseparable from a harmonious society.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cannot be without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s. Therefore, we must adhere to people-oriented, continue to meet the multifarious needs of employees,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employees, fully mobilize the initiative and production enthusiasm of employees, and pay full attention and play enterprises’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上一篇:初三满分作文:梦想并不遥远下一篇:建构策略